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_王永健

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_王永健

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_王永健
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_王永健

中国文化报/2014年/12月/30日/第003版

理论评论

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

——2014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永健杨晓华

费孝通先生晚年反复阐述了“文化自觉”的命题,他期待知识界能够“放眼世界”,在广阔的比较视野中,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自知之明”,研究其来历、形成、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自主地适应新环境、选择新文化。日前,在费孝通先生这一思想的启发下,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艺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2014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艺术人类学领域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艺术人类学理论”“非遗理论与个案”“舞蹈美学与舞蹈人类学”“造型艺术”“民俗与表演艺术”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王文章莅临大会并讲话。

以新的理论视野,促动文化自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方李莉以景德镇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为案例,提出了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新的文化资源的问题,即“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的理论命题。她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我们建构着今天的社会,也帮助我们看到通往人类社会的未来之路。如果人类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地方性的现代文化之路,和地方性的独特的现代社会运行模式。在人类的知识系统已经世界化了的今天,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将会是人类世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在人类学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中国“器”与“道”的关系。他认为,应该由器物出发考察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与器物相关的时间观、空间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宇宙观,追寻当代人类学学术理论积累和转换之路,重新链接以往被割裂的“器”与“道”关系的知识脉络,重视在现实场景中器物对于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的再生产。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教授纳日碧力戈以格尔茨理论的反思作为讨论的起点。他认为:艺术生活是普世与特殊相统一的过程,艺术不仅仅是“走表”的娱乐,它还是诗学创造和和睦共生的“大道”,能够通过形物体验、精神升华和美韵交流,把普世与特殊中和起来,达到生存交互性和互属性。深入生活,体验生存,这是避免极端普世主义与极端特殊主义的不二选择。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立新对于一种非延续性工艺再生产的研究,体现出费孝通先生所论文化上的生与死不同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与死,一种生物死亡了不可能复活,而一种传统文化消失了当有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土壤时会重新生发、再生,这也为完善非遗保护理论和方式提供了现实依据。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通过对如何合理正确面对及处理艺术人类学中“本土化”这一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立足本土并不意味着单纯的以自我的文化眼光看待问题,而是以一种更为兼容并蓄的开阔视野从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广角鸟瞰自身的发展,从而实现我国艺术人类学真正的“本土化”。就此,他提出以下三点:一是在重视对中国艺术与中国经验深入研究同时,还应该有大批专家对其他国家、民族的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应该有全球比较的意识,重视对人类艺术相互关系的研究;三是顺应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规律,将学术研究版图由原始艺术、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拓展到当代艺术以及当代大众文化研究领域。

以田野为基础,拓展研究领域

城市艺术田野的兴起,成为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新节点。以往的田野多关注的是乡村的民族民间艺术,在这次会议上涌现出了一些城市艺术田野的研究案例。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洛秦关注到了城市中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论述了音乐人类学“田野”概念的变迁;城市音乐文化的特征;“城市音乐田野”的对象、类型与范畴;城市音乐“田野工作”的方法论等。

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的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景德镇城市瓷文化艺术系列研究,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吕艺生关注到了都市中的大妈舞,日本爱知大学教授周星关注到了广场舞。这些东西也是需要研究的新的研究领域,民间艺术不只存在于民间,也存在于城市。

在本次会议上舞蹈人类学研究领域提交的论文不仅占到了论文总数的1/3,而且超越了历届研讨会的数量,涌现出大量的民族民间舞蹈田野研究个案,不仅有汉族地区的,而且也有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艺术院团将艺术分解为更细的专业,但生活中的舞蹈并不分得如此清晰。因此,在现在的艺术生产体制里,语境的表述场景需要回归,像舞蹈这种被刻画的艺术应该再回归到它的生活场景中去予以阐释。

荷兰莱顿大学教授范·丹姆关注了小型社会里的艺术家(工匠)的社会身份问题研究。以1900年前后的田野调查为发端,他对这一主题的早期研究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视野。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的桑吉东智,作为西藏本民族的学者展示了藏戏研究的新亮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方面,以往的关注点往往放在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上。湖北民族学院吴昶反思了以往对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片面认识,认为“非正式传承”方式在民间文化传承系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反思:超越技术化描绘,提升理论品质

方李莉从反思艺术人类学学科基础和性质的角度,提出艺术人类学之所以有活力,就在于资源丰富,视野开阔,在于通过对不同学科学科领域的观照,从人类学和文化比较的角度增加和扩充艺术研究的维度和深度,不再囿于艺术门类的局限,而是以问题意识、时代意识,切入艺术活动的整体和全过程。

众多研究者认为,以往的研究者过于偏重艺术品、作品,着眼于物与技术层面的描绘,但往往容易陷入技术、物质的平面化描述,而对与艺术品、作品紧密相关的人、对其背后的意义世界缺少关注。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视角倾向于将艺术品、作品纳入到其生存的艺术语境中进行研究,对其承载者的艺术家、民间艺人予以重点关注,并注重探寻艺术背后的那一套意义世界和价值体系。

一些研究者缺乏长期观察的意识,对一些艺术事象甚至只做片面介绍。有的研究者没有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而是从研究者主体需要的立场去进行阐发,与艺术事象的真实性相去甚远,与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把握还有很大距离。因此,研究者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深入田野,立足生活,勤于思考,一定会客服目前研究中的不足。研究者要着眼于历史与现实、技术与利益、生活与文化,将会在比较、思辨和研究中凸现出对人类生活最有价值的部分,服务于当代社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发言中指出,学术研究要从实践中概括理论,然后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应该把握好理论研究的方式,并且坚持正确的方向去实践,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人类学的发展,为当前的文化艺术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于2006年12月,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前4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主办,自2011年开始,中国艺术研究院与高校联合主办,每年在一所高校举行。继2011年玉溪师范学院、2012年内蒙古大学、2013年山东大学成功举办之后,2014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 “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 费先生曾说: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 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

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 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 并不是借阅量可以代表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但我相信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同样如此。 在了解了国内外文化,古今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问过很多同年人,他们很多都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亦觉得无力施展。 也许是过于强调GDP的增长,我们许久以来忽略了文化教育。 我们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也许已和世界大国相差不多,但是谈到让人民的文化教养,我们也许还是有一些差距。 面对如今的局面,看到国家也意识到文化、信仰的重要,我们在这个转折点,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实现文化强国。 这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 从小事锻炼自己,从日常的行为中培养出自己的高尚人格。

文化研究的意义

本书上面两部分所概括的以强烈的政治热情与参与意识、激进的批判精神与边缘立场、突出的实践品格与语境取向为特征的文化研究,对于人类的知识生产、精神生活、社会实践有什么意义?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伊安·昂(IenAng)在她为两半球人文科学、艺术以及公共文化会议 (TheHumanities,ArtsandPublicCultureinTwoHemispheresConference,QueenslandArtGallery.5-7July,1999)提交的《谁需要文化研究?》(WhoNeedsCulturalStudies?)中很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1、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实践活动 伊安·昂首先从文化研究的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问题切入。她谈到了几次理发时候的有趣经验。理发师经常问她是干什么。当得知她是从事"文化研究"的时候,接下来的一般是长时间的沉默,他们之间的交谈终止了。每当这个时候,她就感到情绪沮丧,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与普通大众的隔绝。一种不被理解的悲哀。 伊安·昂认为,令人尴尬的沉默部分起因于对"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意义的普遍无知。她指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文化是与日常生活分离的、超常的东西。它要么与艺术同义,是某种象牙塔中的东西,要么指’其他人’,诸如移民或者土著居民"。前者是对于文化的经典美学界定,后者则是对文化的人类学理解。而在当今学术界,被称之为"文化研究"的东西,实际上已经摆脱美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分离,从而革新了对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文化"指的是意义与价值的生产与商谈,而这种产生与商谈是个多元的、常常是充满斗争与冲突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所有社会活动领域,比如工地、教育界、媒体与国际关系领域、甚至理发师的沙龙。文化既不是机构、不是文本,也不是行为,而是所有这一切之间的复杂的相动。换言之,"文化不仅是非常日常的,它也是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非常基本的实践,因为它内在于了解与管理世界的方式之中。"也就是说,争论世界应当如何管理总是包含一种关于表征的政治学(apoliticsofrepresentation)--在这个特定的政治层面上,意义与价值成为被争夺的对象,因而必然包含基本的文化纬度。总之,"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建构性因素,而不是什么外在于或附属于生活的东西。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非语言交际)【圣才出品】

第6章非语言交际 1.如果比较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你认为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答:非语言交际更重要,原因在于: (1)非语言交际通常与语言交际结合进行,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大致上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我们在机场欢迎客人,一边说:Welcome to Beijing,一边热烈握手。这握手的动作是对所说的话的一种补充。当你接到你不喜欢的礼物时,尽管嘴里说如何如何喜欢,但脸上的表情却流露出你的真实的不愉快的表情,也就是说,你的表情否定了你所说的话。 (2)一般说来,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传达的信息冲突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后者。我们有时一边说话一边用手势表达同样的意思。例如,一边说要两杯饮料,一边伸出两个手指,重复已经发出的信息。在两个人谈话时,常用眼神和语调表示下面该是谁讲话,调节相互的关系。在有的情况下,无法用语言交流信息,必须用手势或其他办法。例如,交通警察指挥机动车辆,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员在嘈杂的大厅里传递买卖的信息和行情都使用非语言手段手势或指挥捧替代语言交际。在人们讲话时,常常用手势加强语气,或强调某一个论点。 2.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容易引起误解? 答:(1)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我认为手势最容易引起误解。 (2)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意义,但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可以表示并不相同的意义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思,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

却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即使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地区习俗的不同,同一手势也可能会具有不同意义,例如,在广东,主人给客人斟酒时,客人为了表现感谢,用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而在北方同一动作却表示不耐烦的情绪。 (3)有些手势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 例如,英美人所用的一些手势我们并不使用。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向上伸出拇指,这是向过往的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英语thumb a ride表达的即是这个意思。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把两只手摊开、耸耸肩膀,表示“我不知道”,或“没有办法”。把手兜起来,放在耳后,表示听不见或听不清楚。把手伸出来,微微展开手指,表示等一等,别着急等等。招呼人走过来时,我们伸出手臂,手掌向下,手指上下移动;而美国人则是伸出手臂,手掌向上,手指前后移动。我们招呼人过来的手势类似美国人叫人走开的手势。 3.非语言交际是否一成不变?你能否举出例子说明它的变化? 答:非语言交际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在我国,历代朝廷都对于官服的颜色、花纹、式样有极严格的规定。黄色是帝王服装的颜色,文武官员不论职位多高都不得使用。而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服饰的文化功能就发生了变化,黄色不再是帝皇家的专属颜色。而服装的颜色和花纹不再受到严格的规定。如今,服装的要求与场合的关系更密切些。场合正式,对于服装要求比较正式。在非正式场合,衣着可以比较随便。 4.在非语言交际方面我国各地区的差别是否很大?请举例说明。

《设计史与艺术史的关联》04设计史学小史

设计史学小史 尽管人类设计行为的发生同智人的历史一样久远,1 可是对于设计史的研究只是20世 纪下半叶以来的事情。。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Design History Society ),这一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实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学科。各大学的艺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供给学生。不过直到目前,设计史仍然被视作与艺术史和建筑史有着最为密切的学科联系。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艺术家和建筑师同时又充当设计师的角色,以及艺术与建筑给设计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和图像材料,另一方面是因为直至今天,设计史家通常又是艺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一、设计史研究的先驱 1.中国设计史研究的早期尝试 从学科史的意义来讲,清代乾隆年间朱琰(生平不详)撰述的《陶说》六卷(初刊于1774年),可以视作世界上第一部设计史类的专著。2 该著对各个时代陶、瓷器的形制及分类,制瓷的名窑,釉色的变迁,装饰的进步,产品的特色和治瓷名家等方面均有历史的记述。 而清代阮元(1764-1849)撰写的《畴人传》(1799),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设计师的传记。“畴人”在古代中国指的是从事天文、历法、仪器、星占等术业的人,古人讲“家业世世相传为畴”,说的就是“畴人”所从事的术业多为子承父业。阮元撰《畴人传》历时四年,书中记录自上古至乾隆末年的二百四十三位天文、历法、算学家,另有三十七位西洋学者。内容涉及历代天文、历法、推算资料、论天学说、仪器制度以及算学等方面。星占之学则未予收入。《畴人传》的刊行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部纪传体科技史和第一部科学家和设计师传记。3 清朝后期的罗士琳又撰《畴人传续编》六卷(1840),人物收至道光初年。1886年,诸可宝撰《畴人传三编》七卷,人物收至光绪初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黄钟骏更撰《畴人传四编》十二卷,此《四编》收录标准放宽至包括一些主要占星家和其他学者。以上三部续书仿阮元体裁,共收六百余人。4 不过,“艺术”和“工艺”的说法还没有在那时的汉语中流行,更不谈“设计”的概念了。但阮元等人的努力,本质上正是为我们今天称为“设计师”的人物树碑立传;因此,它在史学史的意义上完全可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媲美。另有晚清文人陈作霖(1837-1920)写有一篇“中国机器学家考”,5 亦可见当时西学东渐之风影响到旧式文人对传统文化中设计师地位的看法。 2.西方设计史研究的开拓者桑佩尔与李格尔 德国建筑师、教育家和作家戈特弗里德·桑佩尔(Gottfried Semper ,1803-1879),既是德国和奥地利新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的 主要实践者之一,又是设计史研究的先驱者。他有关视觉艺术的形 式、技术和风格的理论著述,不仅对19世纪的建筑和艺术理论产生 了持久的影响,更是影响到之后的设计史研究。 桑佩尔曾在慕尼黑和巴黎学习建筑学,1826至1830年前往意大 利和希腊研究古典建筑,1834至1849年在德累斯顿从事建筑业务。 后因参加1848年的大革命而被迫流亡巴黎和伦敦。50年代,他为伦 1 智人(homo sapiens ),现代人的学名;人类学家们一致认为智人出现于20万年前(详见Marilyn Stokstad 主编的Art History , 2nd ed., New Y ork, 2002)。 2 朱琰:《陶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 3 阮元:《畴人传》,上海:商务印书舘,1935年。 4 《中国古代科技行实会纂》(全4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5 清陈作霖:《可园文存》,《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九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戈特弗里德·桑佩尔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跨文化交际)【圣才出品】

第1章跨文化交际 1.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答: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日常活动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有: (1)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 (2)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 (3)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等等。 2.你认为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什么利弊? 答: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利弊有: (1)利: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念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特的,强调个人的差异,就是在从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来研究不同文化对个体的影响,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深入开展。 (2)弊:过于强调个人间的文化差异也有一定弊端,个体只是一种或多种文化的具体情况,根据传统的观念,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个人间的差异研究只有在我们把他们当作群体代表时才有意义,没听过“个人文化”的说法。过分强调个人文化间的差异会使跨文化交际变得非常繁琐,实际上取消了跨文化研究的意义。

3.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是否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 答: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排序如下: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 (2)地区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复杂多变,由于空间分布差异,各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3)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也构成了地区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地区文化,从总体上看,特点显著,区别性强,差异性大,值得进行跨文化研究。

浅谈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浅谈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摘要: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缺失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源有其自身的认识不足,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是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必要条件,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性;氛围 在英国名校中国行2009春季见面会上,曼彻斯特大学面试官海伦.李女士曾说道“在我们的课堂里,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如其他国家的学生”的同时,她也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想留学,请先了解你的祖国,带着中国特色去”[1]。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日渐成为话题的中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中国学生虽擅长于应对各类考试,但对中国的文化和国家当前的发展却了解甚少,知识面和视野只局限于书本,对社会缺乏了解。这一现象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曾有教育家提出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什么样的人才是具有竞争力的人?显然,仅仅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作为中国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该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一、大学文化教育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文化自觉性的缺失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持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及其优缺点,懂得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同时还指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了解其他文化及与自身文化的关系,进而使自身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文化新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一个民族能够生存和延续离不开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是一个民族的立命之本。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承造就了我们灿烂的文化,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西方文化正以迅不可挡之势渗透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影响着最易受到这种力量冲击的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化自觉的关键时期,然而,当今的情况却是,大学生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外来文化及思潮的广泛传入,加之中国教育政策上的重理轻文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当

课程文化研究的课程论意义

课程文化研究的课程论意义 —————————————————— —金志远/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 周东滨/赤峰学院副教授 ●金志远 周东滨 从当前世界和我国范围内的课程研究的趋势看,“课程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当前课程研究的主导话语方式,课程文化成为课程论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课程文化研究既以课程文化为研究对象,也以文化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课程问题。即“课程文化研究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课程问题。”[1]反观当今的课程研究,过于强调全球性,而忽略本土化、原创性和借鉴性,这对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课程研究如何发展和保持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课程文化研究使课程论研究从普世化走向本土化 从课程研究对象和内容可以分为普世化和本土化。关于普适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有研究者曾指出,“要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学术文化通过交流与传播而获得发展还必须经历一个与本国、本民族文化相互接触、交融而实现本土的过程。那种企图用外来文化取消代替中国固有文化的想法和做法,无异于丢弃自己所拥有的万贯遗产而去沿路行乞那样愚蠢,不利于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弘扬,民族自尊、民族自信心的确立。此外,那种只搞全盘引进而不做艰苦的本土化工作的学术‘研究’,也往往因为所引进的概念、理论、方法等等得不到本民族意识和心理上的认同,而扎不了根。”[2]也就是说普适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过程。严格的课程理论和课程研究,在我国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这就决定了它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移植和民族化、本土化改造的过程。有研究者指出,“教育学中国化,就是教育学理论的中国民族 化,是中国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创新的结合;就是一般教育学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是在中国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特殊的教育学理论。”[3]这一判断对课程研究也同样具有意义。 我们知道,“教育学本土化是中国百年来的一个‘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剧了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情愁。”[4]我国的课程论研究也如此。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程论研究过于强调“普世化”。从课程研究的功能变化来看,我们一直把课程视作是传播文化,传播具有世界普遍性的人类文化和经验。这种课程研究范式主要是以美国学者博比特、查特斯和泰勒等为代表。他们追求课程研究的科学化方法,创建了课程研究的技术———控制取向的模式。综观我国的学校教育课程,不难看出,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到基本的课程理念,西方的文化霸权无不得到充分的体现。尤其是“近代以降,我国的课程理论及其实践一直浸淫于欧风美雨的洗礼之中,国外各种课程理论纷纷粉墨登场而成为学界的宠儿,却逐渐淡漠甚至遗忘了我国传统的课程思想与课程智慧,以致于学术‘失语’现象就日益成为我国课程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5]甚至有研究者还说,“现代性的全球蔓延已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方性和普世化这样一些传统的分际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使得离开世界的普世的价值取向来谈民族的区域的文化意义,几乎成为不可能。”[6]因此,针对这种倾向,充分挖掘我国课程的文化性,对我国课程文化进行建设,破除文化仆从心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就应成为我国课程研究者的学术使命。 首先,从课程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课程文化揭示 摘 要:从当前世界和我国范围内的课程研究的趋势看,“课程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当前课程研 究的主导话语方式,课程文化成为课程论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用课程文化的研究范式在观念与制度层面推进课程研究,进而探讨课程研究视角和主题问题。近几年来的课程文化研究,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解决课程研究中的普适化和本土化、移植与原创、依附与借鉴的矛盾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课程文化;课程论;意义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讲跨文化交际 1. 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答:(1)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2)日常活动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有: ①中外领导人谈判、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 ②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 ③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 2. 你认为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什么利弊? 答: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如下利弊: (1)利: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哪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念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特的。强调个人的差异,就是在从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来研究不同文化对个体的影响,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深入开展。 (2)弊:过于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有一定的弊端。个体只是一种或多种文化的具体情况。根据传统的观念,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个人之间的差异研究只有在把他们当作群体代表时才有意义。过于强调个人文化之间的差异会使跨文化交际变得非常繁琐,实际上取消了跨文化研究的意义。 3. 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是否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 答: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排序如下: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 (2)地区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复杂多变,由于空间分布差异,各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斯的区域文化。 (3)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也构成了地区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地区文化从总体上看,特点显著,区别性强,差异性大,值得进行跨文化研究。

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现状分析

2019·05 摘 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厦门市高 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在文化认识、文化认同、文化比较、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方面的现状,提出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展文化领域的社会实践,加强文化自觉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文化自觉;现状调查;对策 作者简介:何军明,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福建厦门361009)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9)05-0056-03 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现状分析 □ 何军明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 而要实现文化自信,必须具有深刻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逐步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文化心态和文化意识,其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社会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是对自身文化的“根”的追寻和继承,是社会主体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是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创新发扬。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主动去承担本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历史责任,是对自身文化在民族历史发展中作用的深刻认识,也是对自身文化历史发展脉络、特点和规律的正确把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和塑造,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调查思路及问卷设计 对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和评估,主要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我们将文化自觉的具体内涵进行归纳,重点围绕文化认识、文化认同、文化比较、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等五个方面展开,运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的5级量表形式,进行问卷的问题设计,每个方面设 计陈述语句大约7-9个,共约40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别记分。李克特量表是一种评分加总式量表,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其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以总分说明被调查者的态度强弱或不同状态。同时还设计了相关的访谈问题。 本次调查对象我们选取了厦门市六所高校,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方式。被调查学生根据年级、专业等情况基本上做到均匀分布,发放问卷1145份,回收1136份,有效问卷1131份。使用SPSS7.0软件对原始问卷信度进行分析并加以修订。 三、调查数据及现状分析 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统计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现状有如下几个特点。 1.在文化认识方面,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自我认知相对比较欠缺。本次调查问卷在文化认识方面设计了9个陈述性语句,主要考察大学生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满分为45分,在所有的调查问卷中无一人得满分,40分以上的仅占2.65%;30-40分的占44.2%;20-30分的占51.6%;10-20分的占1.56%。总体来看,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 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了解或者不大了解,如“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陈述句项下,回答“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或“不一定”的高达95.2%;“你系统地阅读过‘四书五经’”项下回答“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或“不一定”的高达100%;“你全部阅读过中国四大名56

艺术理论和艺术史论的区别

艺术理论和艺术史论的区别 网友评论: 在国内的话艺术史专业和艺术理论专业没有区别,因为艺术史的学习和研究方式有一条最基本的就是史论结合,所以这两方面是不可能分开的。而从实际的院校专业设置上也是如此,一般会把艺术史类专业与艺术管理分开,据我所知天美、央美、川美都是这么来分的。 近年来国内艺术史论系一般都成为艺术与人文学院,以前有的叫做美术学(更偏向于师范类),现在的美术学应该是师范类。 人文学院内一边会划分各个方向,比如中、西美术史、文物鉴定、书画修复、视觉文化研究 艺术管理的话更偏向于市场、艺术产业、艺术策展 如果说视觉文化研究更像是艺术理论专业的话,学习方式上还是与学艺术史没什么区别。 国外的艺术史类专业一般设在综合类大学的人文学院里较多,以美国为例,基本上人文学院都有艺术史专业,不像中国一般都存在于美术学院。艺术史作为一个跨学科性很强的专业,不仅限于艺术范畴,而是一个综合了文史哲,并与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心理学、符号学、政治哲学、文化研究等等学科有所关联的一门学科。而设立在美术学院的艺术史论专业又缺乏艺术动手的实践,在人文研究方面的训练也显得薄弱。我觉得还是国外的设置较为科学。 考研的话,中央美术学院当然算实力强大的,其他各院校也有各自特点,根据个人综合考虑吧。毕竟北京吸霾也是折寿啊。 网友评论:

完全不一样的专业,艺术史说到底还是史论,艺术学理论包括艺术门类学、美学、批评、 民俗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交叉等等。艺术史论的话除了清北之外,各大美院都是比较强 势的,艺术学理论则是北大和东南比较强势。 网友评论: 这两个专业的区别,我建议你看看官方的学科设置的内容。要详说,还挺复杂的。简单 粗暴讲的话,顾名思义,艺术史会比较偏考据、梳理。而艺术理论专业会偏艺术学。二者其实也有很高的重合。 网友评论: 现在美术史属于艺术学理论,艺术学理论还包括音乐史戏剧史等。艺术学理论最好的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北大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南师大等,看你个人的喜好以及导师研究方向合不合适,可以找一下这些学校这两年的招生目录,然后找本校研究生了解一下也许心里就有答案了,加油~ 网友评论: 我是艺术史论在读,你说的这三个专业在我们学校都算是人文学院的。艺术管理方向的我们叫文化产业管理,里面又分美术方向、音乐方向、演策方向。美术学我之前艺考有考过,大多数都是美术学管理、美术史论,美术批评。艺术史论学的东西就很杂,美术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等等各方面。 文化产业管理,美术方向的依旧是素描、色彩,但是会有开设关于经纪人的课程,培养方向主要还是关于美术的幕后工作。我们都叫倒腾画的,发掘新画家,也会包含关于美术展的内容。选修的课程也大多都是,艺术经纪、艺术商务这些,也会接触一些古玩。 美术学,主要还是理论研究,会上一些与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课。如果说文化产业管理(美术学)是开画展的话,那么美术学就是写评论的。美术学可能学习美术的专业技巧,研究美术史更多一点,如果有考虑做研究,做学问的话,美术学是个不错的方向。 艺术史论,学的东西很杂,知识涉及面也会更广,但每一样都不能学的很好,就像走马观花一样。但艺术史论算在艺术文学里,也是适合那些像搞研究的人。广艺的艺术史论专业更多的也是和山艺靠拢,山艺我也考过,主要的考题方向还是集中在理论研究。不过,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设这个专业,八大美院可能是都有,我也记不太清了,美院的研究方向还是美术。 其实,这三个专业都没有太强的专业性,说白了就是不好找工作。虽然学校每天说着,艺术与人文相结合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但其实自己心里都清楚,靠着

研究跨文化问题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理论中的作用和意义 (1)

研究跨文化问题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理论中的 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研究、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格式塔心理疗法 当你治疗病人时,实际上你是在与其探讨文化。 - 荣格 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与文化,特别是在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来访者之间,进行治疗和咨询的密切关系。从古至今,想要给文化下一个严格而又贴切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从宏观上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我们自身在长期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所固有的行为认知。而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我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等等各个方面。跨文化(Cross-cultural)研究也就随之应运而生了。何谓跨文化呢?它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跨文化的研究,是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实验者进行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研究,通过评估,从而了解文化因素(广义的一种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研究时通常选取文化差异较大的被试进行比较,比如中俄文化差异对比,中美教育体制对孩子认知行为的影响等。)结合目前国内与国际形势,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战略实践的高度上,跨文化研究都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迫切性的科研课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各学科专业角度对其重要性加以分析: 1.从文化学角度上看,传统型本地研究的特点已经不适合对当今社会的文化 做调查研究了。因为人类群体或个体对于某一特定文化的归属和接纳的文化认同,是带有文化价值的特定指向性。而跨文化研究,就是指对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线的文化进行综合地分析。现时的文化学调研,秉承了多样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根本特点,立足于多元文化的社会结构,对各文化本身的特点及互相影响与转变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各文化及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2.从社会学角度上看,同一文化中所展现的多元性和多文化在同一社会里并 存的现象也是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3.从心理学角度上看,随着移民、留学浪潮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群面 临着要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社会文化的难题。适应能力或适应性逐渐成为时下最为流行和被关注的话题之一。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从简单的各种动物的保护色,到复杂的移民群体中所表现出来

中英文-珍贵-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件资料全

I. Cultur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Culture may be defined as what a society does and thinks. (Sapir, 1921) ●Culture refers to the total way of life of particular groups of people. It includes everything that a group of people thinks, says, does, and makes. (R. Kohls, 1979) ●Culture is a learned set of shared interpretations about beliefs, values, and norms, which affect the behavior of a relatively large group of people.文化是习得的一套关于信仰、价值观、规的公认的解释,这些信仰、价值观、规对相当大人类群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1.Culture is not innate; it is learned; 2.Culture is transmissible from person to person, group to group, and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3.Culture is a dynamic system that changes continuously over time; 4. Culture is selective; (every culture represents a limited choice of behavior patterns) 5. Culture is composed of interrelated facets; 6.Culture is ethnocentric (centeredness on one’s own group). The American sociolinguist D. Hymes pointed out that people wit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hould know when, where and what to speak to whom and how. Models of communication Theoretically, the model of communication is always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way: Communication is exchanging information in the form of messages, symbols, thoughts, signs and opinions. The Ingredients of Culture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2936103.html,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作者:赖远妮廖亮 来源:《大学教育》2015年第11期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发挥着主体作用。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空前的多元态势,导致他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缺失。在新媒体背景下应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育,实现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文化培育的对接;提高人文学科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传播力;创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多维度教育合力;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等。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33-03 一、实现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文化培育的对接 “新媒体形态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把人们所生存的世界一分为二:一是客观存在的世界,即现实世界;二是主观存在的世界(互联网世界),即虚拟世界。”[1]在现实世界中,大学生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责任,受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和制约。而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完全摆脱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的束缚,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和无助可以在虚拟空间中释放,这是他们对自身思想困惑、心理压力、学业负担等的一种行为宣泄。结合当代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现状,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应实现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对接,坚持虚实并重。 (一)加强现实空间文化培育 首先,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高校可以通过报刊、网络、宣传栏和海报等载体向大学生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组织中国传统文化辩论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高校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传统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为高校传统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以此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其次,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组织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现实传播力,为青少年接触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多可能。而大学生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有助于自身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把握其精华,发掘其价值,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最后,发挥社团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功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2005年1月13日发布的《关

什么是视觉文化

什么是视觉文化? 作者:尼古拉·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 著王有亮译《文化研究》第三期 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你可以买一张由轨道卫星拍摄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拥有一张核磁共振记录的你的内脏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时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确显现,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其数字化处理。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为观看虚拟纽约兜风而排的长队,要比乘电梯去了望台看真景的队列长多了。要么,你可以在拉斯维加斯的"纽约、纽约"饭店,观看色彩诱人的整个纽约景观,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不久,拉斯维加斯的巴黎饭店将加入这个虚拟城市,还模仿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划的形象。有时这种仿真生活比真实的东西更加令人愉快,有时则更糟。1997年,美国国会宣告同性婚姻是不合法的,然而,当大众娱乐节目的人物埃伦出现在电视上时,却有四千二百万人在观看。另一方面,军方长期以来热衷将虚拟现实作为训练场所,并在海湾战争时不惜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将其付诸实践。这就是视觉文化,它不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可以想见,这种新的视觉存在令人迷惑不解,因为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新视觉性与理解它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这种现象的能力之间的鸿沟,既彰明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的机遇,又揭橥了这一研究的需要。视觉文化关注到的是视觉事件,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所谓视觉技术,我是指任何形式设计精巧的玩意儿,它们或者用来观看或者用来提高肉眼的视力,从油画到电视再到因特网等,不一而足。这种评论解释了图像制作的重要性,解释了某一给定图像形式上的组成部分,以及通过其文化接受而使作品最终实现。 后现代主义即视觉文化 后现代主义经常被定义为现代主义的危机,即广泛复杂的种种表征观念和模式的危机,从业已形成的关于进步的信念,到抽象绘画和现代小说的兴起。现在,由于没有出现其他变化,这些表征手段似乎不再令人信服了。结果,后现代的主导风格就是反讽:一种刻意的混杂,它被当做新发明的手段而受到品评。现代主义的后现代重现了包括大量出现于购物中心的古典色彩、现代派绘画的危机以及"五分钱影院"(Nickelodeon)复制品的泛滥。在本文

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研究有近 60年的历史,近些年来有了更快的发展。如今,外语教学中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家,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外语教学应当结合相关文化来进行,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当今外语教学界的共识。近年来,文化成了热门话题,文章和论著都有不少。无论是讨论教学还是教材,教学大纲还是课程设计,几乎无一不强调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强调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相关的文化。而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对文化方面涉及不多致使学生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错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出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现在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教学很多只停留在文化知识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大文化信息量的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发觉文化差异方面的信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学生也才能有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勿庸置疑的,关键问题是在于如何培养。高一虹教授指出,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应该有以下特点:1.它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有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2 .注重态度和情感层面,也包括认知层面,特别是批判性的反思能力。3. 不限于目的语文化,而是通用于与任何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一、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转向的合理性问题 (一)国际文学研究“向外转”趋势必然指向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的“向外转”自然都指向了文化。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几乎是当代文学研究各派别的共同趋势。比较文学的开放性决定它向来都能对学术研究的变化做出敏感的反应,更何况它本身就有着文化研究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倾向就是这种“文化热”的开始,而9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的趋势变得更加明确更加自觉。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决定了文化研究的合理性 随着全球趋势的日益迅猛,从比较文学的本体论—比较视域来看,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比较视域具有联系及流动的特点,使比较文学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并使这一学科超出文学研究的范畴,进而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文学研究。与比较视域的联系性特征相联系,比较视域始终持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研究态度,随时间变化和时代变迁调整自身,这是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比较视域走出了欧洲中心,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阐释的时代。大家熟知的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加拿大学者米列娜?多列热诺娃等,都积极地对中西文化、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再从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基点———比较视域来看,

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也是符合这一学科自身的学理特征的。 二、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及问题 “二战”后,文化研究在英国逐步兴起,80年代传到美国并形成多元发展的趋势。它主要关注当代的非精神文化及大众文化,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的态度,把文本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学、人类学、心理学相结合。它所运用的多学科、多维度的方法给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比较文学研究要求彻底打破“欧洲———西方”占据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的观念。于是结构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等学说,有了施展理论价值的天地。比较学者用这些理论来说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平等关系,说明文化交流中的对等原则和互补、互惠关系等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引入包括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在内的后现代理论,有效地调整了比较文学近十几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偏颇,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疆域,为比较文学输入了新观念、新术语,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等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通过上述文化理论的研究,有利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中外许多著名学者都把目光投向本民族以外的其它文化体系,并对之进行研究,如艾田伯的巨著《中国的欧洲》、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出版了《比较诗学———东方与西方》等。 另一方面,比较文学的具体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这也是比较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