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2019朝阳初三一模语文

【精品】2019朝阳初三一模语文

【精品】2019朝阳初三一模语文
【精品】2019朝阳初三一模语文

1 2019朝阳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开展了以“走进故宫博物院”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 5题.

1.阅读下面关于故宫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故宫,在近六百年的岁月里,承载着国家记忆,延续着中华文脉,撑起了一城一

国的魂与魄。故宫是中华文明的会客厅,一百零六万平方米的空间,红墙悠

悠, ①故宫。②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记录了朝代的兴衰更迭。行走在这气势宏大的宫廷建筑群中,参观者常常为其雄伟壮丽而惊叹,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的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载zǎi “延”字的第五笔是丨

B.载zài “延”字的第五笔是

C.载zǎi “延”字的第五笔是

D.载zài “延”字的第五笔是一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官阙重重②饱览

B.①重重官阙②饱览

2

C.①宫阙重重②见证

D.①重重宫阙②见证

2.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紫禁城的营造与保护”展览。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样式

雷建筑烫样”,其中画线句作为本段文字的首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作为清代建筑模型的典范,样式雷建筑烫样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古代建筑的构

造,体现皇家建筑恢宏瑰丽的美学高度。它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按比例制作,能够反映建筑的形式、色彩、尺寸和内部装修。烫样上还贴有很多黄纸、红纸标

签,注明详细尺寸和构件名称。

改:

3.阅读下面关于“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故宫早已张灯结【甲】,其中最让人期待的是消失了两百

年的天灯和万寿灯。安设天灯和万寿灯的地点共三处【乙】一是乾清宫,二是皇极殿,三是建福宫。乾清宫前的万寿灯灯楼颇为引人注目。灯楼的内部安装了六

扇仙人风扇,即国绕个木柱嵌有六扇绘有仙人的扇面,这六扇仙人可以转动,像走马灯。灯楼下部有云托上有八叉蹲龙,蹲龙上对应有八仙人。四周的灯联正反两

面均有文字,每副对联对仗工整,其内容为歌舞升平、吉庆祥瑞等。研究人员在复

原天灯和万寿灯的过程中,采用了锻铜工艺技术,这项工艺技术源自中国传统的

铜浮雕,让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重现今日。

3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人汉字和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彩【乙】冒号

B.【甲】彩【乙】破折号

C.【甲】采【乙】冒号

D.【甲】采【乙】破折号

(2)欣赏完天灯和万寿灯后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写

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欢天喜地,乾清宫前守新岁;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B.华美的宫廷年俗物件犹如时光机,带我们重回康乾盛世。

C.复原天灯和万寿灯的技艺,让我们感受到这项工艺的美不胜收。

D.盏盏精美的宫灯亮起,仿佛在诉说着清代宫廷生活的富贵与奢华。

4.同学们有幸欣赏到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下面对这幅书法作

品欣赏正确的一项是(2分)

4

A.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用笔纵放自如,参差错落,意态万千。

B.作品的字体属于篆书,笔法瘦劲挺拔,浑厚朴茂,端庄秀美。

C.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笔法瘦劲挺拔,浑厚朴茂,端庄秀美。

D.作品的字体属于篆书,用笔纵放自如,参差错落,意态万千。

5. 御花园内的一座山石上刻有“柳暗花明”四个大字,这让你想到了宋朝诗

人《游山西村》。(1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4分)

6. 相见时难别亦难,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分)

7.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乐观态度和对友人诚挚友谊的千古

名句是,。(2分)

(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8-10题。(共6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观察下面图画,简要说明这幅图画表现了诗歌中所描绘的怎样的景象。(2分)

5

答:

9.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秋景及身处边塞的征人的艰苦生活,抒发了将军与征

夫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2分)

10.这是一首边塞诗。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表现边塞生活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和

“②”。(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

代)(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3题。(共8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李唐来/自始至终谈笑有鸿儒/鸿鹄之志

B.中通外直/政通人和可以调素琴/素不相识

C.亭亭净植/亭台楼阁花之隐逸者/闭情逸致

D.宜乎众矣/事不宜迟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1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斯是陋空,惟吾德罄。

翻译: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但居室里的兰花气味芬芳。

理解:刘禹锡认为判断居室简陋与否的标准在于居室主人的品德是否高尚。

【乙】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

得妖艳。

理解:周敦颐唯独喜爱莲花,主要原因在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

【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7理解周敦颐认为,喜爱莲花的人不像喜爱牡丹的人那么多,也不像喜爱菊花的人

那么少。

13. 下面的【链接材料】中说“人之所宝者异也”。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刘禹锡、周敦颐和子罕“所宝者”分别是什么。(4分)

【链接材料】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①,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室,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人之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

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节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司城子罕]乐喜,子姓,乐氏,字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②[搏黍]黄鹂(黄莺)的别名③[儿子]婴儿。

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4.请从下面《论语》四则中任选一则,结合你读过的一部名著,简要谈谈你对这则语录的理解。(100字左右)(5分)

8

①子曰:“主忠

信。”《论语·学而》

②子曰:“君子周而不

比。《论语·为政》③子曰:“见义不为,无勇

也。《论语·为政》

④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共7分)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

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

场所。它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

情感精神。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并多以身口相传而廷续。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

承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公布的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年龄构成出现了“①”的发展趋势,但整体结构依然呈现“老年型”的格局。随着老艺人的辞世,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濒临灭绝或正在

消失。因此,想要中国非遗多彩绽放,年轻力量不可或缺。

9表1 第四批及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

承人年龄分布

批次项目80岁以上

占比

70~79岁

占比

60~69岁

占比

50~59岁

占比

50岁以下

占比

第四批19.3%29.9%25.1%15.9%9.8%

笫五批9.8% 21.9% 26.5% 21.1%20.7%

【材料二】

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非遗的生命力”,因此,保护非遗更要传承

非遗,要使其与时代同行。

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老人一直为后继无人而忧虑—孙子张

猛一直对老腔不太上心。直到歌手谭维维搭档张喜民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内涵

与活力,并将新编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带上猴年春晚舞台,张猛看后才终于开

了窍。

京剧是国粹艺术,但在传承上也依然面对着社会需求与传统艺术隔膜的

囚境。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没有按部就班的延续传统,他另辟蹊径,将西方 Popping的舞蹈元素、太极的身段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多元融合,用新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艺术的跨界实玙。他说:“艺术要摆脱匠气,没有火气,流淌人气。”

但是,像华阴老腔、京剧流派面对的传承困境是当今普遍现象,我们需要有更多思考和更多探索,不断赋予其②。

【材料三】

10

非遗以其独特的文化色彩,谱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当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文明对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非遺形成致命

冲击、城镇化选猩和传统村落的消失使一些地方民俗和技艺濒临灭绝、新一代非

遗传承人的断层状况导致技艺失传、多种文化观的现代人对非遗产生文化需求的

距离感。2012年底被撤销非遗资格的黎族文身,虽被称为海南黎族的“敦煌壁画”,但因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中断了活态传承,其消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播非遗。抖音近期公布相关数

据:截至2019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平台上有

相关内容的传播,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量。2018年,抖音联合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共同发起“皮一

下很开心”话题,累计播放超28亿次。龙在天戏团的王熙团长表示,按照他们演

出的平均观众数,要达到这个播放量,需要每天演出,且持续800年。过去的经典,重新被现代大众所欣赏。

15.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年轻化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B.①年轻型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C.①老年化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D.①老年型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16.依据上而三则材料.当今非遗的传承面临的共同困境可以概括

为(限8个字以内)(2分) 17.针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人们也有自己的思考。阅读下面网友的评论,结合文本内容,

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非遗传承的。(3分)

11潇潇雨:如果根据现代人的需要对这些非进行改造,不就很好地传承下来了吗? 远方的时光:对于老祖宗留下的非遗文化,咱现代人可不能用自己的爱好去随便

篡改,否则不就缺失了传统文化的本真吗?

麦芽糖不甜:有些非遺早就不适应现代人的需求,消失也是必然的,有什么可惜呢?

答:

(二)阅读《推开小蓝门》,完成18~21题。(共10分)

推开小蓝

门毕淑敏

①十三岁时,我在北京和平门附近的一所寄宿学校读书。每天早晨六点

钟,一骨碌爬起来,到揉场上去“晨练”—一就是早上锻炼的意思。九月份刚开学

的时候,天色还算亮,可以打排球做体操。随着树叶一天天凋落,黎明越来越黑,眼睛都看不清球落在何方,只能珉着朦胧的白光瞎比画。终于有一天,老师说,从明天开始,长跑!

②我们的校园不算小,但对于长跑来说,还是狭窄了点。老师又说,你们出了校门,捋着小胡同往西,朝宣武门跑,跑到51号就弯回来。

③第二天大早,我们集合在大门口。平日纪律挺严,出校门都得生活老师签条,现在放我们单独活动,大家兴奋得不行。看见橘红的路灯缠着初冬的雾气模

糊地晃着,就茭个不停。小胡同像一道灰色的裂缝,静谧地趴在黑色的城垛边,护城河水黏稠地流动着,没有一丝声响。开始跑了我们幼嫩而整齐的步伐像手指一

样从一家家低矮的门捐前掠过。昏黄的屋灯鳞次栉比地亮了,有婴孩的哭声从院

12

落深处传出。那时我们还小,不知歉疚,觉得自己既出来锻炼,全世界的人都该陪我们一道醒来。我们得意地大嚷“1-2-3-4”,把古老的小胡同震出一缕缕尘埃。

④跑呀跑,渐渐地不那么轻松了。喉头凹陷的地方,好像嵌了一枚成而苦的话梅。胡同幽黑的角落散发出催人欲眠的气息,脚下石砖的接榫处像一个个早

已掘好的陷阱,挫痛我们的脚趾。我们开始怨怼胡同的漫长,喘息着,拧着脖子,在残破的标牌里搜寻51号。

⑤51号终于像灯塔跳进我们的瞳孔,立即折返,往回跑。

⑥“哎!慢着!班长像拦惊马一般阻住我们“为什……么!”我们吐着白气,愤怒地质问。“老师说了,这趟胡同共有三个51号,要跑到最后一个才能返回!”班长斩钉截铁。

⑦我们一下子傻了。班长是老师的钦差大臣,谁敢违背?只有……再接着……跑吧。

⑧我们在窄小的胡同里踢踢踏踏地向前,垂头丧气,速度倒比较均匀了。天在我们的背后淡淡地亮了,有老人端着污水推开咿呀的街门走出来,见我们愣头愣脑地跑着,就护肴盆沿,很小心地贴着墙,说:这些孩子这些孩子…有车铃铛

很脆亮地在我们后面追着响,我们仗着人多,不理它。它就像铜锣一样震耳地击打着,从我们的胯边蛇行蹿过去。

⑨第二个51号一闪而过,那是一座黑漆大门。我们漠然地擦过它,继续向前跑不知远近的路,最觉漫长。宣武门的门楼把天幕剪出巍峨的黑洞,好像永远也不肯走近我们。

⑩第三个51号在我们完全没有提防的时候突然出现,那是一个破败的小蓝门,好像从来没有人居住似的。那时候北京胡同的门牌很乱,这个标牌同别的标牌不一样,字码带看洋韵。我们快活地叫着,拍了一下小蓝门就往回跑。那扇门很

结实,纹丝不动地目送着我们

13 ?回去的路就轻快了不少,也许是经历了长跑的疲劳极限,也许是走老路要比走新路简

单得多。

?因为返回是迎着晨曦跑,胡同在明亮中失去了灰黑的轮廓,融入了都市的嘹窯之中行人中有拎锅打豆浆的,有用二拇指勾着焦圈的,倒煤渣的老爷子

一边走一边翻捡着簸,凑着亮想再找出一两块没烧透的煤核儿。

?3公共水管子跟前聚着一小撮人,满嘴困着白沫子还在牙刷的缝隙里

聊天

?那个冬天,贴着城墙的这条小胡同里的第三个51号真是我们心中的吉祥物。那扇永远不曾开启的小蓝门,给了我们渐渐强健的体魄和毅力。我总在想:门的背后是什么?

?春天里的某一天,老师宣布说,全班人天天跑到胡同里的第三个51号,大伙儿的路程加在一起,可以到达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啦!

?于是我知道了,在北京和平门到宣武门的这条小胡同里,推开第三个

标明51号的小蓝门,是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

18.阅读第③~⑩段,将体现作者三次抵达51号门时心情的语句分别摘抄下来。(3分)

答:

19.第①段中,老师为什么宣布“从明天开始,长跑”?(2分)

14

答:

20.请找出与第?段中“那扇永远不曾开启的小蓝门”照应的语句。(2分) 答:

21. 请你针对文章的题目或语言提出问题并回答。(3分)

题: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共7分)

①什么是美好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个体那里,人们会有不同的回答。对于一个个体和一个家庭来说,在金碧辉煌的厅堂里的一餐盛宴,小憩之后小啜一口咖啡,远眺前方的青山绿水,品味带着芳草醇香的空气……这样的辛福或许是美妤生活

15的标志。不过,若是放眼个民族、一个囯家乃至全世界的范围里,这样的幸福观就显得有些狭隘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思索美好生活的含义。

②当谈到什么是美好生活时,我们首先想到的问题就是物质生活上的富

足。在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就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有

实现了物质上的富足,满足物质层面的生存需要,美好生活才具有可能性。这意味看,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美好生活等同于物质生活的富足,但是,倘若没有物质

上的基本满足,美好生活便无从谈起。

③。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我们有必要重

视一下我们生活幸福的外部条件——物质财富、但是千万不要对其付出过多的爱,因为你是财富的主人,不是财富的奴隶。”无论是古罗马的哲人,还是中国先秦的圣贤,他们都不会将物质上的满足视为幸福。相对于身体上的满足,相对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古代的先贤们更看重精神上的伟大和恬静。因此,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成为中国士大夫们对生活方式的推崇,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已经成为中国文人坚守精神迫求的一个榜样。

④然而,真正的美好生活既不能停留在最基础的身体和物欲的满足上,

也不只是像颜回、苏轼一样仅拥有精神的追求,更应该是超越某个人或小群体,

以兼济天下的胸怀,创造个更公平、更和谐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绝不停留在堆

金积玉的物质条件之上,也不仅仅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是彼此之间平等和谐,达到普遍的正义。这才是美好生活的最住方式。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我们才能理解范文正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尽管这个目标仍然

十分遥远,但这确实是值得追求的美好生活。

22. 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美好生活就

是。(2分)

16

23.根据上下文的论证过程,在第③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没有物质上的富足,不足以实现真正的美好生活。

【乙】只有拥有物质上的富足,才能实现真正的美好生活。

【丙】仅仅有物质上的富足不足以实现真正的美好生活。

24.结合你阅读过的名著中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美好生活”的理解。(3分) 答:

五、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在“伴我成长”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题日二:请以“小荷才露尖尖角”为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要求:(1)请将完整的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17 1.答案:

(1)B(2分)

(2)C(2分)

2.答案示例:

删除“体现皇家建筑恢宏现丽的美学高度”。(2分)

3.答案:(1)A(2分) (2)C(2分)

4.答案:A(2分)

5.答案:陆游(1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4分)

6.答案: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7.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二、(共6分)

8.答案示例

崇山峻岭之中,只有一座孤城静默在黄昏里。(2分

9.答案示例

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2分

10.答案示例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②归雁入胡天(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11. 答案:D(2分)

12.答案:乙(2分)

13.答案示例

18

刘禹锡的高尚品德体现为安于贫穷、在不公平的遭遇中始终坚守着自己

的人格操守,周敦颐的高尚品德体现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子罕的高尚品德体现

在不贪图财(共4分。刘禹锡“安于贫穷”“始终坚守着自已的人格操守”,1分;周敦颐“不同流

合污”,1分;子罕“不贪图财物”,2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4.答案示例

孔子说:“主忠信。”《三国演义》中,身陷曹营的关羽在听闻刘备的消息后,挂印封金,单人匹马保护两位皇嫂千里寻兄,使其终得安然团聚。其义薄云天、信

守承诺的行为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做人应该忠诚有信用(共5分。结合名著,3分:理解,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共7分)

15.答案:A(2分)

16.答案示例:后继无人(2分)

17.答案示例

对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非遗,我们应积极传承。因为非遗凝聚着民族智慧和情

感精神,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于非遗传承的困境,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积极的探索。

(共3分。观点,1分;结合文本谈理由,2分)

(二)(共10分)

18.答案要点:

①“终于像灯塔跳进我们的瞳孔”②“漠然地擦过它

③“完全没有提防”“快活地叫着(共3分。共3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19.答案要点:①早上天黑②锻炼身体(共2分。共2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19 20.答案示例:那扇门很结实,纹丝不动地日送着我们。(2分)

问题:文中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回答: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比如第④段“脚下石砖的接棒处像一个个早

已掘好的陷阱,挫痛我们的脚趾”,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我们长跑时体力不支的煎熬和痛苦。

(共3分。“问题”,1分;“回答”,2分)

22.答案:超越某个人或小群体,以兼济天下的胸怀,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和谐的共同体。

(2分)

23.答案:丙(2分)24.答案示例: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起儿时种种:鲜美可口的蔬果、亲密无间的伙伴、淳朴善良的阿长、妙趣横生的游戏…这种充满温情与童趣的自由生活,就是我所理解的美好生活。

共3分。结合名著,2分;理解,1分)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

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 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 和宋代诗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 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 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正是 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 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 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 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 息息相关。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 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 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 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朱子的治《诗》 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 是多闻阙疑。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一模试题与答案

宝山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3.不见去年人,。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则吾斯役之不幸,。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这首诗选自《》(书名),作者字。(2分)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青山”写出了送友人时所见周围景色。 B.“孤蓬”表达了友人远行后的孤单无依。 C.“浮云”喻指友人的未来生活行踪不定。 D.“班马鸣”暗指友人难以割舍这段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橘逾淮为枳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橘逾淮为枳”的意思是(2分) 9.晏子一番话的主要目的,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告诉楚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客观现象。 B.分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产生的原因。 C.巧妙回敬了楚王的侮辱。 D.智慧化解了楚王的困惑。 10.选文结尾处画线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①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②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③不知卿,卿之遭遇④,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

2019届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因为原著作者是刘慈欣,因为主演是吴京, 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科幻。《流浪地球》将天马行空 ....的想象与前沿的科技“无缝 对接”,并用高密度的细节把这两大板块铆牢 ..,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的设定完全不输 给《环太平洋》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 谨的表现。 “这个梦想已经很久了。”刘慈欣曾说,“我最想做的莫过于把我写的小说拍成电影,哪怕就一部。” 作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小说拉向世界顶尖水平的作家,他面对中国电影工业时却曾经无力。原因很简单,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作为一种类型片,科幻电影还原并视觉化科幻理念,不仅需要 巨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而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流浪 地球》弥补了此前中国原创科幻电影因欠缺科学逻辑而导致的硬度不足的最大短板。 《流浪地球》是一部硬科幻电影,也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它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 国情怀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影片故事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 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无论是原著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海外电 影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影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关乎科学设定,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家园的理解。导 演郭帆说,将地球带走,“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 起了与好莱坞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大片。 对故土的眷恋,在影片中通过一家祖孙三代在灾难面前的选择体现出来。吴孟达扮演的姥爷看上去谨 慎得有些懦弱,却为了外孙、孙女牺牲了自己。吴京扮演的航天员父亲为了任务十多年没有见到儿子,倔 强的他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最终两代人合力完成了保住地球家园的使命。在飞出太 阳系的科幻背景下,传达的是中国人最熟悉也最刻骨铭心的主题——回家。 观众会发现,在这些平时含蓄而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 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有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对家国责任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 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 A.着zháo 着急着数着凉不着痕迹 C.落luò落魄涨落落枕丢三落四 D.泊bó飘泊湖泊停泊淡泊名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灌注全神贯注截流开源节流 B.直言仗义执言提名金榜题名 C.背景离乡背井终身奋斗终生 D.委曲委屈求全事故人情世故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穿针(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 穿针引线(比喻从中撮合拉拢) 看穿(看透) 望穿秋水(形容经霜后的秋水很清,能看到水底) B.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而有名的学者)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 大旱云霓(形容盼望的迫切) C.文豪(杰出的、伟大的作家) 文不加点(写文章不打标点符号) 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文恬武嬉(指文武官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事的腐败现象) D.高歌(放声歌唱) 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 高手(技能特别高明的人) 高屋建瓴(从高往下倒水,流畅无阻) 4.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点破坏,都遭到了相应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视同儿戏。 B.刘老师当班主任二十多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不幸积劳成疾。 C.他俩50年前是好朋友,没想到半个世纪之后在他乡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 D.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赛场上果然深乎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_____从社会角度看,______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______可能获得最佳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表达效果等于零。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______是语言表达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A.但是只有才也 B.因为只要就也 C.因为只有才却 D.但是只要就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自从明确了全国统一的“五一”“十一”放假日之后,中国的假日经济就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B.印度的电脑软件经过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跃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新明星。 C.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众多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兼并则是它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 长宁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父亲的日记本 ①父亲的日记本,锁在抽屉里,更像是一本隐秘的家族史,我每次偷偷打开抽屉翻阅,重温父辈艰辛劳作艰难求生的历史,总是唏嘘不已。 ②高中时,父亲成绩优良,尤爱文字,吹拉弹唱,样样都行。但爷爷的没落地主成分,使他逃不掉回乡务农的命运。那时的父亲也许心有不甘,所以他的日记本里,一边很务实地记录着如何栽培倭瓜的技术,一边激情昂扬地写着标语口号似的《论人生理想》。对此,奶奶很是忧虑,一把大火,烧掉了父亲的书籍和藏品,只留下他钟爱的口琴,这就将父亲向往着外面世界的心,给彻底地烧为huī jìn。 ③于是,父亲只能在乡村寻找自己的出路。他在日记本里不只是记录庄稼的种植,还有编织柳条筐的技术,治病救人的药方。这样三个不同的谋生技能,贯穿了父亲的一生。在我们兄妹三个相继出生以后,他需要做一些别的小生意,才能供我们读书。同时,他依然尽职尽责地做着一个农民,在应该上交公粮的时候,带上我去交公粮。我整个的年少时光,似乎都植满了坐在板车上由父亲拉着去粮库的记忆。那时的父亲,相比起结婚前,已经慢慢沉淀下来,开始接纳自己成为农民的事实。 ④父亲的日记本里,还记录着一些讨债者,和他被人欠下的柳筐的费用。我能够记得起一个与父亲一样痩弱的男人,每逢过年,便携了铺盖卷来到我家,不声不响地等父亲给钱。他从来不跟父母吵闹,自顾自地在我们做好了饭时,拿来凳子和碗筷闷头吃饭,而在夜晚来临时,又在厢房里打好地铺,倒头睡觉。而我的父亲,也与他一样,在年关到来时,卷了铺盖去别家讨债,常常这个讨债的男人熬不住走了,父亲还奔波在一家家讨债的路上。讨来的钱,除了归还欠款,父亲也一笔一笔地存钱,无论多寡都是银行定期,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那是一个农民对安全感的存储,他用这样的方式,与生活讲和。 ⑤几年后,父亲进城帮人疏通下水道挣钱。全家住在一个每月40元租金的破旧小院里。记得刚刚搬进去时,母亲看着裂了一条大缝的墙壁,伤心地哭了。父亲买来石灰水泥,将那些破败的地方,一点点地修补起来,又在泥泞的院子里铺了一条红砖小路,还换了一个好看的铁门,让这个收破烂的人都不想租住的院子,现出一点朴实的生机。我们在这个县城的角落里,一住便是五年,而父亲的日记本里,也记录了五年来每一笔疏通下水道的收入,二十,三十,五十,一百,二百……它们水滴一样,汇成一桶一桶带着房檐上泥沙的水,并最终积攒到购买一套产权房的首付款,让我们一家,自此真正地在县城里可以挺直了腰杆生活。 ⑥那个时候的父亲,几乎不再看书,也不写日记了。偶尔,他闲下来,会打开一些收购来的废书报纸,看到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人生格言,就摘抄几句;或者是拿出口琴,吹着我们谁也没有听过的老歌。窗外的雨沿着长了青苔的房檐滴滴答答地落下,父亲在寂寞中吹口琴、记账、写下一些零碎的只言片语。没有人与他交流,即便是母亲,也不曾真正地理解过他。生活从那些关于国家、革命的激情思考,彻底地成为简单的数字和账簿。 ⑦而父亲依然将他的口琴和日记本,像存折一样紧紧地锁在抽屉里,就像锁住一个家中所有人都不会告知的秘密。 (选自2018年9月《文汇笔会》,作者安宁,有删改)20、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huī jìn()() 21、第④段写瘦弱男人到我家讨债的目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A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来抒发作者的情感。(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少年不识愁滋味”说明少时的幼稚无知和天真。 B.“爱上层楼”叠用表现了少年活泼、顽皮的特点。 C.“识尽”写出词人阅尽人间艰辛,饱尝忧患苦难。 D.“却道”句突出了词人心头难以摆脱的沉重抑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C.孟子站在齐王面前与他对话,其实就是在推行他自己的政治主张。 D.孟子是一个机智勇敢、关心民生、敢于批评时政又善于设问的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鲍氏之子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②。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③噆④肢,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①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②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③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④噆(zǎn):叮,咬。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殖五谷,生.鱼鸟()(2)人取.可食者食之() 12.“食客千人”“众客和之”从侧面反映出齐田氏是一个的人。文中他的观点被鲍氏之子反驳。(用自己的语言回答)(4分) 13.下列语句中最能反映鲍氏之子观点的一项是(4分) A.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B.类无贵贱……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C.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D.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人类天生是跑步的动物 ①我们一直认为,人类自从直立行走以来,膝盖和双脚就承受了身体巨大的负荷,而跑步无疑加重了这一负荷。事实证明,80%的跑步者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病。因此,,尤其是长距离耐力跑更是会对膝盖的完整性造成严重威胁。 ②然而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跑步损伤的情况恰恰是在高科技的跑步鞋出现之后才逐渐多起来的。因为运动鞋根本不会降低受伤的几率,反而阻碍了双脚在跑步时的感觉,导致我们采取了错误的跑步姿势。几百万年来,人类都是赤脚跑步,后来也只穿着鞋底很薄的普通鞋跑步。这样,我们跑步时根本无法让脚跟先着地,因为太痛了。我们会前脚着地、缩小步幅、提高迈步的频率。这才是正确的跑步姿势。 ③科学家发现,只要跑步姿势正确,人类的身体天生就是一部跑步机器。人类的头部后方有一条颈韧带,这是任何擅长奔跑的动物的专用设备,它唯一的功能就是在快速移动时固定头部。猪由于没有这条韧带,导致它们走路时总是摇头晃脑,所以这类动物是不会跑步的。人类连接小腿与脚跟的跟腱也无比发达,它就像橡皮筋一样,当人类的脚处于悬空时,脚跟会自动收缩,使脚掌向下,让人类获得向前的动力。此外,人类还拥有发达的

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届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苏轼《水调歌头》)(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元·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4)舞台上遭逢苦难久别重逢的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可以用《琵琶行》中哪两句诗句来形容这种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在下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是一个具有癌细胞的基地,这些癌细胞为什么不能施展它们的魔法与威力呢?这是因为人体里有一种特殊的抗癌机制,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制止这些致癌基因向周边渗透和蔓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质网能细致地辨认出病里头的致癌基因,当它们发现这些坏家伙后,会立即停止该基因的蛋白质折叠。 A.这种抗癌机制能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是内质网 B.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 C.这种抗癌机制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生成 D.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的内质网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16分) 漫说“散文心” 沈扬 ①前些年在旧书摊淘到一本名为《文心》的书,1934年由夏丏尊、叶圣陶合作撰写并出版,是一本关于国文写作的指导性通俗读物。《文心》一书在提出用功求学用心作文的要求后,具体到写作的过程,讲述了确定“中心意旨”对于写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 (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和宋代诗

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正是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息息相关。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朱子的治《诗》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是多闻阙疑。 除了在诗经学理论方面的贡献外,朱子在治《诗》实践中,亦取得很大成就。其治《诗》的最终成果,就是今本《诗集传》。朱子能够完成诗经学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治《诗》方法的合理。朱子在治《诗》时,重校勘和训诂,并在此

2019年上海杨浦初三一模语文卷

2019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9年1月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2、,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 4、,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本首词中,作者用了“”“遣冯唐”“”三个典故。(2分) 7、下列对本首词中“狂”内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狂”在外在。身着锦帽貂裘,手中左牵黄犬,右擎苍鹰。 B.“狂”在行为。率千骑“卷平冈”,“亲射虎”“射天狼”。 C.“狂”在姿态。尽兴“酒酣”,“胸胆开张”,不惧鬓霜。 D.“狂”在志向。期盼着朝廷“遣冯唐”,早日能报效国家。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本文作者是时期着名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__。(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0、联系全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中“异”的具体内容是。(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包拯

(word完整版)2019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机密★启用前 青山中学2019年高考一模卷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调,后来的拉美作家或多或少循着他的路子创作。阿斯图里亚斯是他们中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 《玉米人》没有核心故事,其线索是漫溢散射式的。小说围绕土地争夺战展开,印第安酋长伊龙率领的部落,在政府骑警队和投靠政府的印第安人的双重围攻下惨遭屠戮,部落萤火法师临死前施下毒咒,多年后毒咒一一实现。小说的时间设置非常别致,以断线跳脱而非连续性的方式铺设,其中的罅隙埋伏了种种人生的悬念。 阿斯图里亚斯笔下的魔幻色彩,主要是心理上的超现实主义。作者精确地抓住了人的种种心理状态,将之投影于外物,通过外物施之视觉、听觉等感觉上的变形,反映人心的扭曲和变形。托马斯先生设毒计害死酋长伊龙后,看到一只预示断子绝孙的“嘤嘤哀鸣的小鸟”不离妻子左右,即是其恐惧的心所造的幻影;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颠簸起伏的大地、缠绕虬结的树枝、殷红似血的月亮、如蝗虫漫天飞舞的落叶,则是群体参与屠戮恶有恶报的心理反应。作者写得最妙的是盲人戈约,他失明时才能认识玛丽亚的美善,复明后反而认不出她了,亦即他借以“看见”玛丽亚的是“心眼”,注入了满满的关于爱情、信仰和生活的美好想象。而“真眼”复明,“心眼”闭合,他看到的则是满目丑恶,不拘世间的抑或人心的。书中写到大量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这些东西当然是愚昧的,但其产生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它们是人类情感的寄托。此外,书中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描写,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叙述在邮差尼丘和野狼、巫医库兰德罗和七戒梅花鹿之间来回切换,则代表了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 玉米是人的血肉的来源,人因之繁衍子孙,人死后作为养料供玉米茁壮成长。这种“人-玉米土地”的共生关系使印第安人形成一种朴素的伦理观:卖玉米和土地即卖血肉和子孙,烧荒毁林不啻截断土地的经脉,滥垦滥伐更是污染其血液。这种观念与其说挑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道德制度,毋宁说是某种人类共同价值的阐发——信仰万物有灵,尊敬我们的地球,总要好过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玉米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黄夏《魔幻视闽中的拉丁美洲风俗志——读<玉米人>》,有删改)1.下列对《玉米人》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核心的故事,采用漫溢散射式的线索和断线跳脱而并不连续的情节设置。 B.运用了把人物心理投影于外物,再通过外物使感觉变形的超级现实主义手法。 C.写到了大量的虽有愚昧之嫌但有人文、社会和心理渊源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 D.叙述了代表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的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阿斯图里亚斯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先的文学地位。 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玉米人》漫溢散射、断线跳脱、多设悬念的情节特点。 C.文章第三、四段评析了《玉米人》的写作特点、主题及给予我们的深远思考。 D.文章用举例、对比、比喻论证,着眼于魔幻视阈,对作品进行了客观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斯图里亚斯由于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杰出贡献,因而成为拉美作家的一面旗帜。 B.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种种怪象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恐惧投射于外物而使景象变形。 C.各国神话传说的产生总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寄托了人类的情感。 D.被称为玉米人的印第安人之所以被屠戮,是因为他们与玉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条河流和我的命 韩浩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正的经典,我想是指那些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 经典的阅读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经典有初读与重读,有浅读又有深读。不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需要反复阅读;还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经典阅读,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经典对一些读者也只是被知晓,或只限于了解书名和主人公的名字,对作品本身却知之甚少。即使读过,有时也只是浅尝辄止。而重读或深阅读却绝非“再看一遍”,那可能是无用的重复。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他用这种体会来解释何谓经典,同样道出了阅读经典的感受。它启示我们,初读也好,重读乜好,都意味着把经典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张扬一种人文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一种期望之外的心灵激动。 一部经典名著,当然不是给一个人看的,无数人都会读它,这就会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心灵体验。在阅读这个领域倒不妨借用这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应当跳出传统阅读的思维模式,开辟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建设性的文化性格,面对经典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健康的阅读心态。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的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对它的核心价值应深怀敬畏之心。经典资源除具有愉悦心灵、培养审美力之功能以外,还葆有借鉴、参照乃至资治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经典名著在以科学的现代意识观照下,有启迪当代公民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功能,并使我们从中汲取力量,有所追求,有所摒弃。我国一位当代作家谈到阅读名著的感受,认为阅读进入了敬畏,便有了一种沉重和无法言说的尊重,一种超越纯粹意义上的阅读的体味和凝思,进而有了自卑,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对中国和世

上海市杨浦区2018-2019学年初一第一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1)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一年级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2019、01 一、文言文部分:(28分) (一)默写:(8分) 1. 怪石奔秋涧, 。 2. ,猛志固常在。 3. 为人性僻耽佳句, 。 4. 不堪盈手赠, 。 5. ,身世浮沉雨打萍。 6. 桃李莫相妒, 。 7. ,禅房花木深。 8. ,夜吟应觉月光寒。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诗中的“乐天”是指,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2分) 10. 颈联“沉舟”“病树”都用来比喻。(2分) 11.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必然规律。C.“长精神”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6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 选文作者列子是(朝代)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出自于本文的成语是。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点明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 B.第二段写出愚公移山的实际行动。 C.第三段揭示了愚公移山的最初目的。 D.第四段写借助神力实现了愚公的报负。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齐景公“三不知”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齐景公,齐国国君②霁:天放晴③被:同“披” 15. 解释加点的词(2分) 雨雪三日而不霁()善!寡人闻命矣()

2019-2020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有标准答案)

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一狼洞其中,。(《狼》)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 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 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019年上海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精校版)

金山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9年1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 3.满目萧然,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4._________________,艨艟巨舰一毛轻。(《观书有感》) 5.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题中“酬”的含义是___________。(2分) 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首联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颔联写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人事全非,心里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C.颈联用“沉舟、病树”为反衬,表现了诗人感慨年华已逝的悲伤。 D.尾联中点明了本诗题意,表现出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口技(节选)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上文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人名)。(2分)

辽宁省大连市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贡献。因此,必然要从全人类的视角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但是,站在全人类文明史的宏观角度来保护为一时一地的人们所拥有的文化成就,这本身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当地民众往往希望摆脱传统的“包袱”,希望谋求本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这种要求本身无可非议,但是其中的得失和代价也许不是每一个人一开始就能清晰认识到的。有时候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抛弃的东西有何价值,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抛弃会在无意间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无可弥补的遗憾。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途径以调和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 个人、群体和整个世界一样,对文化的追求都是多样的。当人类为了自身的健康发展而要求保护多样性文化的时候,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群体和个人,同样应该有对多样性生存方式的选择自由,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他们为了给世界保存一种生存方式,而将他们的生活封闭在固定的时空中,使他们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追求的牺牲品。否则,对文化传承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如果缺乏必要的自省和自律的话,容观上就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限制了特定群体或个人对文化多样性的自由选择。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一些技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舍弃了主体,那我们还能面对什么呢?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它本身也是我们改进方法和理论的一个契机。只有当我们在工作中把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也纳入到我们工作的视野中来,把他们的主体性、现实境遇和要求也切实地考虑进来的时候,我们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才可以说真正有了对人的关怀。这个人不仅是抽象的全民族、全人类,而且也是具象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人。只有兼备了这两种“人的关怀”之后,我们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的立场才是完整的。 处理传统保护与现实追求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靠单纯的行政命令或法律裁决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传承者同行政部门、学术界、实业界等多方的平等对话,甚至可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做出道义上的鼓励和财政上的支持。从局部的和短暂的利益来看,或许可能出现做出某种牺牲的一方;而从全局的和长远的利益来看,所有参与者乃至全人类世世代代都是受益者。

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语文科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 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 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最能清楚地表 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 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 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 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 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 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 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 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⑤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 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⑥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 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 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 ⑦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所确知的事物 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 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 对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 归纳的知识。 ⑧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 始发挥作用。 B.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录,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 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 D. 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需要加入诗意的想象才更能理解它们传 达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 B.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方的记录文字不对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C.文章的第④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 D.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了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一些文化,而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B.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方法值得肯定。这一事例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 C.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 D.诗意地重建历史依靠的是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样 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有时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雾中偶记茅盾① 前两天天气奇寒,似乎天要变了,果然昨夜就刮起大风来,窗上糊的纸被老鼠钻成一个洞,呜呜地吹起哨子,——像是什么呢?我说不出。从破洞里来的风,特别尖利,坐在那里觉得格外冷,想拿一张报纸去堵住,忽然看见爱伦堡那篇“报告”——《巴黎沦陷的前后》,便想起白天在报上看见说,巴黎的老百姓正在受冻挨饿,情形是十分严重的话。 这使我顿然记起,现在是正当所谓“三九”,北方不知冷的怎样了,还穿着单衣的战士们大概正在风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