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1分)占空气体积分数五分之一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冬天河水结冰

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D.分离空气制氧气

3.(1分)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

3BO

3

)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

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4.(1分)能减少氧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减少氧气的体积

C.减少水的质量D.增大压强

5.(1分)不是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B.氧气和臭氧

C.红磷和白磷 D.氧化铁和氧化亚铁

6.(1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A.铁丝B.木炭C.硫粉D.镁带

7.(1分)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氢氧化钙C.泥土D.二氧化碳

8.(1分)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过氧化氢B.空气C.二氧化碳D.水

9.(1分)有关碳酸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B.可用做钾肥

C.是一种正盐 D.焰色反应成黄色

10.(1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B.酒精C.淀粉D.甲烷

C.活性炭用于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

16.(1分)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B.所有盐中都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増加

D.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7.(1分)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分子和原子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18.(1分)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有许多,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硫的燃烧检查气密性准备过滤器

作用隔绝空气和

加热

防止炸裂

瓶底

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

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用胶头滴管滴少

量水,让滤纸紧贴

漏斗内壁

A.A B.B C.C D.D

19.(1分)把铁粉加入AgNO

3、Cu(NO

3

2

、Zn(NO

3

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

后,过滤。正确的分析是()

A.如滤液中含有Cu(NO

3)

2

、Fe(NO

3

2

、Zn(NO

3

2

,则滤出的固体中只含有

Ag

B.如滤液中含有Fe(NO

3)

2

、Zn(NO

3

2

,没有Cu(NO

3

2

,则滤出固体中有Cu、

Ag,可能有Fe

C.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则滤液中有Zn(NO

3)

2

、Fe(NO

3

2

,没有AgNO

3

Cu(NO

3)

2

D.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

3)

2

、Fe(NO

3

2

,可

能含Cu(NO

3)

2

20.(1分)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甲H

2O

2

C CaCO

3

CuCl

2

乙O

2CO CO

2

Cu

丙H

2O CO

2

Na

2

CO

3

CuO

A.A B.B C.C D.D

七、填空题(共19分)

21.(6分)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物质中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物质是;

②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③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选填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lmol氮气分子约含有个氮原子。22.(8分)t

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到原温度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t

1℃时,KNO

3

的溶解度是g/100g 水;

②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填“是”“否”或“无法判断”)其中溶解的溶质是;

③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是,若要提纯混有少量KC1的KNO

3

,采用的方法是;

④将t

1

℃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g;

⑤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B.温度升高到t

2

℃时,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溶解,并成为不饱和溶液(不考虑水的蒸发)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

2

℃时,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23.(8分)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发生过程中各项的变化,请分析:

①图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溶液后,烧杯中的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滴管中的试剂是,此时是图二中的(填“A”、“B”或“C”)点,继续滴加该试剂,得到完整的图二、图三。根据图二、图三的变化分析,判定此反应发生的依据分别是、;

②图三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③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下列试剂不能帮助确定上述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铁粉 b、AgNO

3溶液 c、Na

2

CO

3

溶液

八、简答题(21分)

24.(6分)请用提供的药品完成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名称:a 、b ;

②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化学方程式是;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a.加热 b.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c.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e、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f、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③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无法对反应进行控制,请从图中选取装置(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控制该反应,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25.(3分)为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试剂的挥发)实验如下: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克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电子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乙);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①分析图三可知t

3

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

②如果5g碳酸钙粉末完全反应,产生多少摩尔的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天平示数m的范围是(用“>”、“=”、“<”、“≤”、“≥”等符号表示)。

26.(9分)己知某混合气体由H

2、CO和CO

2

三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

成分,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不能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该装置不能检验出的气体是,如需检验,改进的意见是;

④图1方案B装置可用来吸收CO

2,但没有现象,为证明CO

2

和NaOH能发生反应,

设计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向充满 CO

的试剂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

2

振荡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后将AB试剂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

外,还有的溶质是,整个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

2

学方程式是。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1分)占空气体积分数五分之一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解答】解:A、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故选项正确;

B、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

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冬天河水结冰

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D.分离空气制氧气

【解答】解:A、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冬天河水结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煅烧石灰石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分离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3.(1分)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

3BO

3

)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

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硼酸中硼元素的化

合价为:(+1)×3+x+(﹣2)×3=0,则x=+3;

故选:C。

4.(1分)能减少氧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减少氧气的体积

C.减少水的质量D.增大压强

【解答】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能减少氧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

故选:A。

5.(1分)不是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B.氧气和臭氧

C.红磷和白磷 D.氧化铁和氧化亚铁

【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氧气与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红磷与白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氧化铁和氧化亚铁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

6.(1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A.铁丝B.木炭C.硫粉D.镁带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1分)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氢氧化钙C.泥土D.二氧化碳

【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在足量的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泥土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

8.(1分)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过氧化氢B.空气C.二氧化碳D.水

【解答】解:A、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属于元素的化合态;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的氧元素存在于单质中,属于元素的游离态;

C、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属于元素的化合态;

D、水中的氧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属于元素的化合态。

故选:B。

9.(1分)有关碳酸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B.可用做钾肥

C.是一种正盐 D.焰色反应成黄色

【解答】解:A、碳酸钾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钾可用做钾肥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钾是一种正盐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钾焰色反应成紫色,黄色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1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B.酒精C.淀粉D.甲烷

【解答】解:A、碳酸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非常类似,一般归为无机物范畴,故正确;

B、酒精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错;

C、淀粉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错;

D、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最简单的有机物,错。

故选:A。

11.(1分)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思想解释,并推论正确的是()

A.50mL 36%的盐酸用50mL水稀释,推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

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出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C.10克食盐溶于70克水中能形成80克食盐水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推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解答】解:A、盐酸稀释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出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食盐溶于水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1分)粗盐提纯中,描述正确的是()

A.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

B.蒸发时,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解答】解:A、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作用分别是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引流,搅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开始蒸发时,就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3.(1分)电解水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电解成H

2和O

2

的分子数比为2:1,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H、O原子

数比为2:1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8:1

C.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解答】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后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故反应前氢氧原子个数比也为2:1,故正确;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体积比约为2:1,故错误;

C、a中气体较少,为氧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中气体较多,为氢气,与电源的负极,b管的气体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

更旺,故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故选:AD。

14.(1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天平、量筒、烧杯、洒精灯

B.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C.天平、药匙、量筒、烧杯

D.量筒、烧杯、试管、玻璃棒

【解答】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硫酸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量取、配制、装瓶存放,量取时用到量筒、胶头滴管,配制时用到烧杯、玻璃棒。

故选:B。

15.(1分)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稀硫酸用于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B.二氧化碳用于呼吸作用

C.活性炭用于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

【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所以可用稀硫酸来除铁锈,故正确;

B.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故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于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故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霓虹灯,故正确。故选:BC。

16.(1分)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B.所有盐中都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増加

D.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解答】解:A、“碳”是一个大家族,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不是所有盐中都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中不含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远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溶液的质量都会増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D、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7.(1分)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分子和原子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解答】解:A、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故错误;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错误;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故正确;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故错误;

故选:C。

18.(1分)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有许多,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硫的燃烧检查气密性准备过滤器

作用隔绝空气和

加热

防止炸裂

瓶底

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

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用胶头滴管滴少

量水,让滤纸紧贴

漏斗内壁

A.A B.B C.C D.D

【解答】解:A.水除了提供热量,还有使白磷和空气隔绝,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瓶中的水起到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的作用,错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烧杯中的水能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正确;

D.制作过滤器时,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正确;

故选:B。

19.(1分)把铁粉加入AgNO

3、Cu(NO

3

2

、Zn(NO

3

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

后,过滤。正确的分析是()

A.如滤液中含有Cu(NO

3)

2

、Fe(NO

3

2

、Zn(NO

3

2

,则滤出的固体中只含有

Ag

B.如滤液中含有Fe(NO

3)

2

、Zn(NO

3

2

,没有Cu(NO

3

2

,则滤出固体中有Cu、

Ag,可能有Fe

C.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则滤液中有Zn(NO

3)

2

、Fe(NO

3

2

,没有AgNO

3

Cu(NO

3)

2

D.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

3)

2

、Fe(NO

3

2

,可

能含Cu(NO

3)

2

【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银可知,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

AgNO

3、Cu(NO

3

2

和Zn(NO

3

2

的混合溶液中,铁不能和硝酸锌反应,先和硝酸

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如果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过量,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A、当铜部分被置换出来时,滤液中含有Cu(NO

3)

2

、Fe(NO

3

2

、Zn(NO

3

2

则滤出的固体中含有Ag、Cu.故A错误;

B、如滤液中含有Fe(NO

3)

2

、Zn(NO

3

2

,没有Cu(NO

3

2

,则滤出固体中有Cu、

Ag,可能有Fe.故B正确;

C、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则滤液中有Zn(NO

3)

2

、Fe(NO

3

2

,没有AgNO

3

可能含有Cu(NO

3)

2

,故C错误;

D、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

3)

2

、Fe(NO

3

2

,不

可能含Cu(NO

3)

2

,故D错误。

故选:B。

20.(1分)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甲H

2O

2

C CaCO

3

CuCl

2

乙O

2CO CO

2

Cu

丙H

2O CO

2

Na

2

CO

3

CuO

A.A B.B C.C D.D

【解答】解: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如图对应“转化关系”,故A错误;

B、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符合如图对应“转化关系”,故B错误;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如图对应“转化关系”,故C 错误;

D、氯化铜和铁反应会转化成铜,铜不会一步转化成氯化铜,故D正确。

故选:D。

七、填空题(共19分)

21.(6分)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物质中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是CO

2

(填化学式,下同),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物质是CO ;

②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A.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③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 b (选填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2CO

2+N

2

;lmol氮气分子约含

有 1.204×1024个氮原子。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2NO+2CO2CO

2+N

2

①上述物质中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

2

;和血红蛋白结

合造成人体中毒的物质是CO;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C、该反应是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③图中“”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O+2CO2CO

2+N

2

lmol氮气分子约含有6.02×1023×2=1.204×1024个氮原子。故答案为:

①CO

2

;CO;

②A;

③b;

④2NO+2CO2CO

2+N

2

;1.204×1024。

22.(8分)t

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到原温度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t

1℃时,KNO

3

的溶解度是25 g/100g 水;

②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判断(填“是”“否”或“无法判断”)其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