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的家世与生平(2课时)

第一节陶渊明的家世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 字元亮, 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江州寻阳郡柴桑人,就是现在江西九江一带地方。生年一般认为是晋哀帝兴宁三年 (365), 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 经历了东晋的后期和南朝刘宋的初期。死后朋友们议定一个谥号赠给他, 叫“靖节”。

陶渊明生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他的任真自得的人格,堪称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二曾祖父陶侃

东晋是我国门阀制度发展的顶峰,陶渊明的家族不属于门阀世族, 不过他的曾祖父陶侃却曾官至显位。

1 陶侃生平(1)陶侃的入仕

陶侃的入仕过程很经历了一些艰难。《世说新语·贤媛》曾记载一个陶母“截发留宾”的故事。陶侃后来就是经过范逵的辗转举荐,才得以入仕。

陶侃曾做到太尉、都督荆江雍等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 封长沙郡公,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 卒赠大司马。他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地位, 全靠他在两晋之交的复杂军事斗争中成就了显赫的军功战绩。

但是,因出身不高, 仍然常常被人瞧不起。他举孝廉后到洛阳, 与同乡羊晫一起乘车去见顾荣, 吏部郎温雅便对羊晫说:“奈何与小人同载!”,称陶侃为“小人”。可见即使功位显赫, 也还是不能根本摆脱门第低贱的阴影。

2 陶侃的为人陶侃是一个精勤务实、奋进不息的人物。

(1)尚书梅陶曾评论他说“机神明鉴似魏武(曹操 ),忠顺勤劳似孔明”,

(2)《晋书》本传说他“性聪敏, 勤于吏职……远近书疏, 莫不手答”。

(3)自强不息:《晋书》本传记载了“陶侃运甓 (甓即砖 )”的故事。

陶侃可算是一个具有儒家风范的典型的事功型人物。

三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

1《晋书·隐逸传》说陶渊明“祖茂, 武昌太守”。陶在《命子》诗里称颂他“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可见,陶茂是一个讲究德义修养、处事认真、仁惠爱民的好官。

2 陶渊明的父亲 , 名位都不可考, 大约官职不高。陶的《命子》诗说:“於穆仁考, 淡焉虚止。寄迹风云, 冥兹愠(yun)喜。”说明他的父亲秉性恬淡, 薄视功名,大体上是一个颇受老庄思想影响、沾染魏晋风流的人物 , 与渊明的曾祖父、祖父异趣。

四外祖父孟嘉

渊明的母亲是孟嘉的第四女。外祖父孟嘉出身于仕宦之家, 先后做过太尉征西将军庾亮的从事和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参军。关于他, 有很多名士风流的故事。

1他做太尉庾亮的庐陵从事, 去庐陵公干回来,庾亮问那里的风俗得失, 他回答说:“嘉不知, 还传 ,当问从吏。”这就是“不以物务婴心”的名士风标。

2做桓温参军时, 参加九月九日的龙山宴,有风把他的帽子吹落在地上。桓温示意左

了一篇嘲弄的文章, 放在他的座位上。孟嘉归座看到后, 当即请笔墨作答“了不容思, 文辞超卓, 四座叹之。”——遇事镇静不惊, 气度不凡, 这也是名士风度。

3渊明的《传》文说他:“始自总发, 至于知命, 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色”。

4“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进自然”的高论

陶渊明自身也颇有外祖父的一些影子。

综观渊明的家世, 他的曾祖父、祖父更多给了他事功与仁民爱物的哺育;而外祖父、父亲则更多给了他追逐自然、淡泊功名的影响。

第二节陶渊明的生平

一出仕以前――28岁

(一)因父亲早死,家道渊明父亲早亡 , 家境衰落。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二)生性功名心不浓, 喜爱田园中自由恬淡的生活。

二学仕时期――29-41岁

29 岁时,起家为江州祭酒,是州衙门属吏的头目。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入刺史桓玄幕,职务不明,隆安五年,因母丧辞职归家。

以后历任刘裕镇军参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建威参军,最后为彭泽县令,在官80多天,便辞官归隐。

三归田时期――41岁以后

1 归田之初,温饱无忧,虽与妻子参与耕作,但劳动余闲时间较多。

2 晋义熙四年,家遭大火,此后生活日益贫困,饥寒不免

3 晚年贫病交加。江州刺史檀道济去看他,并赠以梁肉,陶渊明病饿在床,却麾而去

之,次年冬,卒。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坚持隐居、坚持躬耕、才造就了无可匹比的陶渊明,造就了他的不朽诗文。

第二章陶渊明的田园诗(5课时)

第一节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一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区别

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农村的风景,但其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则主要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表现农村的恬静幽美和诗人的悠然自得之趣

《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和郭主薄》

(二)反映劳动生活的内容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

1直接写诗人乡居的生活、劳动和与农民的友好相处。

2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陶渊明能打破儒家鄙视体力劳动的传统偏见,甘心躬耕自资,并将劳动的休戚甘苦写入诗中,确实难得。方。

(三)描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1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陶澍(shu)《陶靖节集》注引赵泉山曰:“集中惟此诗,历叙平素多艰如此。

而一言一字,率直致而务纪实也。”

2 《乞食》p329,写诗人向人乞贷和表示感激的心情,读后令人凄然。

3 《归园田居》其四,写到农村的荒凉。“

(四)表现诗人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诗并记》标志着诗人思想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地位

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给当时玄言诗统治的诗坛带来清新的气息。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第二节陶渊明的田园理想及其生活情态

一浅析“得意忘言”

1《庄子·外物》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中“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3“得意忘言”是魏晋以来一种流行的思维方法,它能使人跳出具体事物,探究抽象原理,进入玄远之学的领域,并逐渐形成一种重在得“意”而脱略形迹的风气,陶渊明正是吸收了这种得意忘言的思维方法,在生活中突出了对“意”的追求。

二田园理想

1 陶渊明努力把他的田园变成寻求理想生活境界的王国。

2 如果田园的现实也不能完全如愿以偿, 那就发挥意想的作用来弥补。陶渊明常常是这样在现实的田园生活中, 加上精神的体验, 进入他所理想的生活境界。

三田园生活情态

(一)从诗中了解他的实际田园生活情态。

1 《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2 《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 写他躬耕下田时的状态:

屡空既有人, 春兴岂自免。凤晨装吾驾, 启途情已缅。

(二)重“意”的生活情态

陶渊明较少注意物质生活的厚薄而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足, 重在自得其“意”, 完全是一种重“意”的生活态度。

(1)弹琴

潜不解音声, 而蓄素琴一张, 无弦, 每有酒适, 辄抚弄以寄其意。——《宋书》

(2)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3)饮酒

《饮酒》其七

泛此忘忧物, 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 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 归鸟趋林鸣;傲啸东轩下, 聊复得此生。

他是藉饮酒忘忧遗世。他傲啸在东轩之下,自斟自饮, 把污浊的现实远远抛开, 在日入万动俱息、归鸟投林的景象中,体认着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

再看《连雨独饮》:

试酌百情远, 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云鹤有奇翼, 八表须臾还。

在这里, 酒又好像一对神奇的翅膀, 载着他邀游在理想的境界里。白居易说陶“归来五柳下, 还以酒养真。人间荣与利, 摆落若泥尘” ( 《效陶潜体诗》其十二 ), 颇能得渊明饮酒之趣。

———弹琴、读书、饮酒, 是陶渊明生活的三个重要方面, 无不表现出重在得“意" 的追求。

(4)其他的日常生活样态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说:

见树木交荫, 时鸟变声, 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 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 自谓是羲皇上人。

四总结·评价

1陶渊明所重的“意”不只是一种思想情绪, 而是一种生活境界。

2陶渊明退居到田园中, 躬耕自给, 生活并不充裕 , 甚至常常受到饥寒的威胁。但是即使如此 , 他还是要努力维持他那种精神中的生活意境,这就是陶渊明式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隐逸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

一儒家的隐逸思想

1 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论语·卫灵公》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 儒家的隐逸思想

《论语·宪问》篇记载孔子的话说:

贤者辟世, 其次辟地, 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论语·泰伯》篇记孔子的话说:

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邦有道, 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

儒家提倡安贫乐道, 固穷守节。

贤哉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述而》二道家的隐逸思想

A 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来自庄子。隐逸成为一条重要的思想和原则, 而且是无条件的隐逸。

鹪鹩巢于深林, 不过一枝;偃鼠饮河, 不过满腹。归休乎君, 予无所

用天下为! 庖人虽不治庖, 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如《逍遥游》中说: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辨,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

三陶渊明与两家隐逸思想的关系

1 与儒家隐逸思想的关系

A 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云:

密网裁而鱼骇, 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B组诗《咏贫士》,《饮酒》其十六自称:“竟抱固穷节, 饥寒饱所更。”

2 与道家隐逸思想的关系

陶渊明的隐居有悟道, 体得道家自然之道而追求一种自在自得的生活境界的内容。这是根源于道家。

第三章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及其他(4课时)

第一节咏怀、咏史诗

一咏怀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有些以组诗形式写成,如《饮酒》20首、《杂诗》12首、《拟古》9首。

1《杂诗》其二

这首诗把激越的感情通过从容不迫、悠然和平的语调表现出来, 是陶诗独具的特色。如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壮志难酬的悲凄。

2 补充《饮酒》其二十

———诗人对社会的抨击和借酒遣愁的无奈流露无遗。

二咏史诗:

主要有《咏贫士》7首、《读山海经》13首,《咏二疏》《咏三良》等

1 《咏荆轲》

———描述荆轲刺秦王的事件,对荆轲的失败表示惋惜,歌颂了他不畏强暴的侠义行为,饱含诗人的激情。

三咏怀、咏史诗的的联系

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有相近之处,咏史也是咏怀,不过是借史实为媒介而已。这两类诗明显地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陶渊明自己的特点——即围绕着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

第二节陶渊明的功业情结

一陶渊明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原因

就家世传统看: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祖父陶茂都是积极入世, 讲求事功, 具有儒

学风范的人物, 这自然会发生一定的作用。

就社会思潮看: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虽然玄学成为主流, 道家思想高扬, 佛学大盛,

不过儒学也并未绝迹, 往往掺合其间。

二儒家的“三不朽”思想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唐人孔颖达的《左传正义》对这段话有很详明的阐释:

立德谓创制垂法, 博施济众, 圣德立于上代, 惠泽被于无穷……

禹、汤、文、武、周公与孔子, 皆可谓立德者也。

立功谓拯厄除难, 功济于时, 故服、杜皆以稷、契当之, 言如此之类乃立功也。

立言谓言得其要, 理足可传,……皆其身既没, 其言尚存,……庄、荀、孟、管、晏、杨、墨、孙吴之徒, 制作子书, 屈原、宋玉、贾逵(段玉裁校本作谊)、扬雄、司马迁、班固以后, 撰集史传及制作文章, 使后世学习, 皆是立言者也。

——这三不朽思想, 对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 不仅普遍, 而且深入骨髓。它既是士子的重要行为趋向,成为他们努力奋斗争取的目标;也形成为一种强大的传统势力和舆论力量。

陶渊明虽然生性崇尚自然, 但所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与教诲, 也在他的思想中发生重要作用。追求有些功业成就, 能够声名不朽这种想头, 不时纠缠在他的意识里, 构成他深刻的思想矛盾, 常常使他心神不安, 有时还不免想要去实践一番。这是陶渊明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情结。

三陶渊明的功业情结

1《读史述九章》中的《屈贾》说:

进德修业, 将以及时;如彼稷契, 孰不愿之。

2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五说:

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3 陶渊明在《命子》和《责子》诗中, 颂赞先人功业, 期望儿子们的成长, 也表现

出功业思想的浓厚影响。

4 《荣木》并序

其诗序说:

荣木, 念将老也。日月推迁, 已复九夏;总角闻道,

白首无成。

此诗的末章说:

先师遗训, 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 斯不足畏。脂我名车, 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 孰敢不至!

5 《杂诗十二首》其二

6 《祭从弟敬远文》说:

余尝学仕, 缠绵人事, 流浪无成, 惧负素志。敛策归来, 尔知我意,常愿携手, 置彼众议。

感叹“流浪无成”, 就说明原是想有所成就的。因为成就不了什么, 只好停鞭下路返归田园了。

第三节陶渊明对现实的态度

一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状况

(一)东晋时期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表现了这种制度的全部腐朽性。

1 在东晋门阀制度下,“举贤不出世族, 用法不及权贵”,但是, 他们虽把持要位, 却高谈玄理不做实事。“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2 士族豪奢纵逸的生活, 自然是建立在对民众的残酷压榨上的, 所以百姓被推入贫困死亡的深渊。

3 士族门阀制度还形成高门世族与寒门庶族的深刻矛盾。)

4 在高层统治者的权力分配里, 又呈鼎足之势。皇权、大士族之权、地方军阀之权三者之间, 矛盾重重。东晋一代, 不断爆发战乱, 发生统治危机。

(二)陶渊明归田以后的时局, 主要是刘裕代晋的过程。

刘裕为了篡晋, 一方面以西征、北伐来建立军功, 提高声望;一方面残酷地诛除异己与削弱晋之宗室, 为篡晋扫清道路。

二陶渊明对现实的态度

1 渊明对现实感到失望。

《归去来兮辞》说:“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

《扇上画赞》说:“三五道邈,淳风日尽。”

2 陶渊明和古人一样有生不逢时之感。他在《感士不遇赋》里集中抒发了这种感慨。诗人在赋末说:

宁固穷以济意, 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 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 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 谢良价于朝市。

三总结:

可以说, 陶的本性是喜尚自然的, 但儒家思想影响使他没有丧失社会责任感, 只是所遭遇的时代不大能提起他的信心, 甚至令他绝望、厌憎, 便终于还是不能不走上了“谢良价于朝市”的道路。

第三节陶渊明的魅力

陶渊明是历代文人心目中的一个偶像、象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的人格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他的生活态度、人生观念、风神气度,使闲情文化得到适当、完美的表现形式,并确定了闲情文化的价值取向。陶渊明以其质朴的体验将在魏晋名士那里具有几分怪诞、做作和玄妙的“闲情”,化为可以普遍实践的真实的人生艺术,启迪士人如何把平淡的生活诗意化。

一和谐境界的呈现——阮籍、陶渊明比较

相同点:1 二人都生活在政局动荡的多事之秋。阮籍身处魏晋之际,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经历了晋宋易代,因此,他们对现实政治都很憎恶,都采取一种回避态度。

2 都曾有一番用世之心,对人生都有过相似的希望和失望。

3 都崇尚老庄自然之旨

不同点:1 性格不同。

3 二人的生活境界完全不同。

二入世极深而出世甚远的境界

A “谋道”与“谋食”

陶渊明在“谋道”与“谋食”、“忧道”与“忧贫”上,,采取一种非常独特、实际的态度。他不仅有着“谋道”、“忧道”的高旷襟怀,而且有着“谋食”、“忧贫”的朴素本色

B 高旷的襟怀与淳厚的情味

陶渊明的“高”不仅表现为生活情趣的高雅,而且更表现为品行的高洁。他时常以秋菊、青松、幽兰来比喻自己的人格。

但是,陶渊明不是离群索居的怪人,他高于其他隐居者之处正在于他没有厌弃人世,而是以极其淳厚的感情去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

——陶渊明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达人,高旷而不冷漠、痴情而无俗情。正因为他超然尘外,有飘逸的精神,所以能够不为俗累,始终保持着品行的高洁、行止的高迈。所以在世人眼中,陶渊明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偶像,他“高”而不“冷”,平易近人,宽厚豁达,人皆可友,人皆可师。

C 执着与通达

现实生活中的陶渊明不是泯灭了“七情六欲”的人,他于世事、人生、生命都有相当的执着,失望、苦闷、不平……都会使他心潮起伏。

1 他直到晚年,还时常因岁月流逝、功名未就而慨然长叹。“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2其“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壮烈情怀。

3对于“固穷”之节的坚持和对于道义的追求,同样显示出陶渊明的执着。

但是,陶渊明总是很快就从失望、苦恼、愤懑中超脱出来,由“执着”转向“通达”,脸上浮现出超然物外的微笑,心境重新归于宁静。这源于他对人生、生活、世事持有一种庄子式的“顺应自然”的观念。

———总而言之,现实生活中的陶渊明像普通人一样,心里有许多牵挂,这是他入世极深的一面,他又能够从那些牵挂羁绊中解脱出来——这是他出世甚远的一面。——这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

三永恒的魏晋风度

A 陶渊明与名士群体

陶渊明一直处在名士群体之外。他没有参加过清谈, 记载魏晋名士活动的《世说新语》也没有他的名字。然而陶渊明却是真正的名士, 或者说是真正具有玄心的智者。

B 陶渊明的归隐田园

1 陶渊明的归隐, 应该说在形迹上没有将人与社会这个外物混一、冥合。

2 由于陶渊明的归隐更多地是纯任本性所致,这又使得他与古代以隐居与社会对抗的人不同。

C 陶渊明与外物的关系

1 从东晋名士对山水欣赏的态度看, 都是以自我为主来踏山寻水。他们可以将山水

2 陶渊明是与外物和谐共存的,他与外物之间是平等地交流, 静心地体会, 一切

凭心而往, 任情而发。

D 陶渊明的生死观

任凭天命, 听凭大自然造化。即“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以此而论 , 陶渊明在与社会、外物间关系的处理上, 真正地达到了物我

两冥的境界。————陶渊明堪称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代表人物。

第二节南北朝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

一东晋刘宋时期

1 颜延之

颜延之写了一篇《陶征士诔》,而这篇诔文可谓是陶学的奠基之作。

颜延之仰慕陶渊明的个人原因:

首先,耿介傲岸的秉性与陶渊明契合。

其次,与渊明神契浊酒,息息相通。

第三,二人的仕宦沉浮颇为相似。

2 鲍照和范泰

鲍照有《学陶彭泽体诗——奉和王义兴》一首。这首拟诗无论成功与否,在陶渊明接受是上都有重要意义:首先,他第一次对陶渊明的文学创作给予审视与认知,第一次发现了陶渊明的文学;其次,他开辟了文学史上拟陶与和陶之风。

范泰《九月九日诗》“篱菊熙寒丛,竹枝不改茂”。化用“采菊东篱下”诗句,创作“篱菊”一词,第一次将陶诗中的“菊”与重阳节两种特定内涵的文化意想联系在一起,对后人影响巨大。

二梁代萧统对陶渊明的接受

萧统的陶学成就达到南北朝时期的顶峰。在梁代乃至整个南朝, 对陶渊明最为推崇且接受最全面的, 是梁太子萧统。

(一)萧统接受陶渊明的原因

其一, 敬重陶渊明笃厚的品德、崇拜其伟岸的人格。

其二, 对山水情有独钟。

其三, 认同隐逸的生存方式。

(二)萧统对陶渊明文学的认知与阐释

1《文选》录选了陶渊明的9篇作品,因为《文选》的传播,积极有效地促进了陶渊明及其文学创作的传播和陶学的发展。。

2《陶渊明集序》对渊明文学的认知与阐释同样是卓尔不群、标炳千秋的。

萧统在《陶序》中以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予较为客观的文学史定位: “文章不群”、“独起众类”、“莫之与京”、“横素波而旁流, 干青云而直上”, 这些论断远远高于钟嵘对陶潜的评价, 使陶渊明的文学史地位骤然提升到了极点。

萧统侧重从人格精神的角度进入陶诗的话语体系, 发现了其语言风格中内涵的人格精神与品位, 让人耳目一新。

4 萧统独具慧眼, 挖掘“陶酒”的文化内涵。

萧统的《陶序》曰:“有疑陶渊明之诗, 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 亦寄酒为迹也。”

5 发现陶作的社会学价值。

尝谓有能读渊明之文者, 驰竞之情遣, 鄙吝之意祛, 贪夫可以廉, 懦夫可以立, 岂止仁义可蹈, 爵禄可辞!......此亦有助于风教尔。

——这种评论可谓是发前人所未发, 确是陶学史上的创举。

6 萧统是南朝文学创作上接受陶渊明的最重要作家。

(三)高屋建瓴, 开启陶学的自觉时代

《陶渊明集序》是陶学史上第一篇论述中国隐士精神的学术论文, 它标志在中国文化史上对陶渊明的研究与接受已经完全走出了感性层次, 步入了理性层次, 达到了哲学研究的高度。

第三节唐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

(一)唐代

唐人比前人更多更广地注意到了陶渊明的为人和诗文。但对陶诗没有全面评价, 对他的人格也看得不透澈。

唐人接受陶渊明的原因和条件

1尚隐和以酒入诗是唐人接受陶之为人的重要原因。

尚隐是唐人接受陶渊明的一个基本原因。而尚隐是与唐代统治者对道教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分不开的。

2庶族文学的兴起、庄园经济的普遍化是唐人接受陶诗的文学和经济基础。

路环转而南, 凡十三区, 其美愈奇。王摩诘别业在焉。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二十景。维日与裴迪游咏其间。

正是在这种经济上自给自足、环境上优美动人的庄园里, 文人士大夫进行审美欣赏和文学创作活动时,庄园景色、生活进入他们的审美视野。因此, 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在盛唐发展壮大。虽遭战乱,中晚唐庄园也很发达,如李德裕的平泉庄、司空图之庄即是。即使有的庄园遭到破坏, 但避世之地的环境和生活也俨然庄园。———因此唐人在写田园诗时便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陶渊明的田园诗、桃花源。田园精神自然也渗透到文学创作中了。

3陶渊明诗文和传记在唐代的传播是陶被唐代人接受的必要条件。

第一陶集的流传

第二《文选》的备受重视是唐人接受陶的重要条件。

唐代“文选学”的大兴和诗歌的鼎盛, 唐人对陶渊明形成自觉的诗学接受,陶学出现了全新的面貌

第三唐代类书的编纂等是陶渊明传播的另一个途径。

对陶渊明评价最高。陶诗被推为极品,对陶渊明人格的推崇,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宋人推崇陶渊明的原因:

宋人对陶渊明的景仰,首先是对陶渊明正气凛然、不屈服于强权的高尚人格的推重。

“渊明死千年,日月走名誉。”(陈与义《寄题康平老眄柯亭》)“渊明本高节,曾不为吏屈。”(梅尧臣《送永叔归乾县》)

另一方面, 宋人对陶渊明的欣赏, 则主要着眼于顺应大化、保素守真的‘明道’与悠然自得、无适不可的‘见性’。

在宋人的眼里, 陶渊明是一个“知道”、“悟道”之人, 与宋人追求的“体道见性”颇多体合处。

宋人集中在人格价值和美学价值两方面深入地评价陶渊明, 代表人物是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朱熹。

1 苏轼

苏轼和陶渊明有许多相近、相通之处。他们都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 都崇尚自然, 热爱自由、独立的生活。在审美趣味上看,二人都欣赏冲淡、朴素的风格, 反对雕饰、造作。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对陶渊明最为深情。他说:

每体中不佳, 辄取读(陶诗),不过一篇。惟恐读尽, 后无以自遣耳。

(《书渊明〈羲农去我旧〉诗》) 吾于渊明, 岂独好其诗也哉? 如其为人, 实有感焉。(《与苏辙书》苏轼在做人和做诗方面都向陶渊明学习, 论陶诗也比别人更深入一层。

苏轼对陶渊明的人格和诗格的评论,大抵有三点:

(1)东坡经常提到陶公为“知道”。

(2)隐然看到陶为守节的忠臣。

(3)推陶诗为诗人第一。东坡说:“吾于诗人无所好, 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 皆莫能及”

2 朱熹对陶渊明的人格和诗格的评论,

(1)肯定陶渊明的凛然风骨和高尚人格:

“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题霜杰集》)

(2)慧眼独具, 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 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既指出了陶诗的“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论文下》卷一百四十), 又指出:“陶渊明诗, 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 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论文下》卷一百四十)。

第四节元明清及近代对陶渊明的接受

元人对功名的否定,对自然美景的品赏,对艺术化生活的体味,最终达到的是对自己人格、对自己精神追求的完全肯定。所有这一切,和陶渊明是不谋而合的。如关汉卿《碧玉箫·失题》: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元代诗风朴素、自然,不尚文采,与陶诗风格正相契合。

(二)明代

明代虽然诗歌理论纷争、流派众多,对陶渊明的评价却没有分歧。明人论陶特别看重其自然、平淡,不事雕琢,风韵天成:

陶渊明诗冲澹深粹,出于自然。——安磐《颐山诗话》

古今尊陶,统归平淡。——黄文焕《陶诗析义自序》

惟陶之五言,开千古平淡之宗。——胡应麟《诗薮》

与前代相比,明人对陶渊明的认识、评价更加深入、细微,更多对具体作品的具体评论。明人论及陶诗与其人品紧密相连,如:

靖节先生人品最高,平生任真推分,忘怀得失。每念其人,辄慨然有天际真人之想(焦竑《陶靖节先生集序》)

陶公自三代而下为第一流人物,其诗文自两汉以还为第一等作家。惟其胸次高,故其言语妙。(何孟春《陶靖节集跋》)

(三)清代

清代的陶渊明研究再度掀起高潮,仅是《陶渊明集》印行的就有三、四十种,有关陶渊明的著作多达百种以上。清人对陶渊明作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包括诗人生平、思想、陶诗艺术特征及其价值、陶集版本及校勘、训诂、笺释等各个方面。

1 清代出现了四种陶渊明年谱,对陶渊明生平研究极有影响和帮助:

即顾易的《柳村谱陶》,丁晏的《陶靖节年谱》、陶澍的《靖节先生年谱考异》、杨希闵的《晋陶徵士年谱》。

2 宋代以来,陶渊明作为诗品和人品结合的典范,就一直受到后人的推崇,清人亦复如此:

靖节为晋第一流人物,而其诗亦如其人,澹远冲和,卓然独有千古。

————胡凤丹《六朝四家全集序》

渊明之诗和而傲,其人然,其诗亦然,真也。————梅曾亮《杂说》

3 清人直接继承了明人对陶诗艺术价值的评价,一致标举、备加赞赏陶诗的真朴、自然,言简意丰。

陶渊明诗语淡而味腴。————武涵芬《读书乐趣》卷八

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陶澍《诸本评陶汇集》清人特别指出陶诗真朴、自然的不可模仿性:

若陶诗,则如桃源异境,鸡犬桑麻,非复人间,究竟不异人间;又如西湖风月,虽日在歌舞浓艳中,而天然澹雅,非装点可到也 ----贺贻孙《诗筏》)

陶渊明纯任自然,自写胸臆,亦不易学————张力友《诗友诗传录》陶诗的高妙处就在于陶诗表现的原本是生活自身,表现的是心灵的高妙,模仿当然是不能获得的。

(四)近代

1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一百零三: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竹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2 国学大师王国维

在《文学小言》中,把陶渊明放在文学发展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生真正的大文学家,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陶诗《饮酒》(其五)进行了精妙分析,认为“写景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蓠下”二句,表现的是“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与“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正成对比。

至此,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非凡地位得到了最后的确认。

3 梁启超

如果说王国维的陶渊明研究是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话,那么,梁启超则是近现代陶渊明研究的开创者。其陶渊明研究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第一:梁启超以性灵、个性论诗人,他论陶最著名的论断是:

古代作家能够在作品中把他的个性活现出来的, 屈原以后, 我便数陶渊明。

第二,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中拈出“品格”二字论陶也开近世之先, 也是他论陶最充分、系统的部分。他的《论中国国民之品格》:

品格者人之所以为人, 借以自立于一群之内者也。人必保持其高尚之品格,以受他人之尊敬, 然后足以自存。否则人格不具, 将为世所不齿。

1“须知他是一位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

2“须知他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

3“须知他是一位极严正——道德责任心极重的人”

“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却都在儒学。”“一生品格立脚点,大略近于孟子所说‘有

第三,开启了后代学人以“自然”、“自由”论陶的先河。

此外,梁启超还指出陶渊明弃官最主要的动机是:

当时士大夫浮华奔竞,廉耻扫地是陶渊明最痛心的事。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人格丧掉。

第四,梁启超《陶渊明年谱》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并论证了陶渊明享年五十六岁说。它开启了现代陶渊明接受史上拥护与反对六十三岁说之争的先河。这至今仍是一个没有定论的公案。

在学术著作中融入自己的个性是梁启超治陶的又一鲜明特点。

首先, 发现或者说注重研究与自己个性相合拍的问题。

其次, 在用语、文风上有自己个性。

再次, 求实和怀疑是梁启超接受陶渊明以一贯之的鲜明特点。

梁启超在创作、做人上也有受陶渊明影响的影子。他有时在诗词创作中化用陶诗语词典故, 有时诗风直追陶渊明, 梁启超的人生观也有深受陶渊明影响的因素。

梁启超结束了传统的感悟式、印象式、点评式的陶渊明研究。第一次全面研究了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创作,并给予高度评价,解决了陶渊明研究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勾勒出一个更清晰、更丰富的陶渊明形象,为陶渊明研究走向现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陶诗的艺术价值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逐渐认识清楚的。尽管唐宋以后诗派蜂起、理论主张各异,但对陶诗的艺术成就却无不推崇备至。到了元、明、清,已经确定的陶渊明的地位更加稳固。上述这些评论充分说明:陶渊明的人格和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永不会磨灭的。

五解放后

(1) 1960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陶渊明讨论集》, 其中有人论陶为一位反抗强权、不肯和统治阶级合作的斗士;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逃避现实、麻痹劳动人民革命精神的懦夫。

(2)朱光潜说“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3)韦凤娟,称陶渊明是闲情文化的象征

(4)罗宗强:在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

三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1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2不为五斗米折腰:蔑视权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人格,对后世文人影响很大。

3 酒和菊:阮籍饮酒有以醉逃祸和借酒浇愁的意味,陶渊明则是追求酒所助成的物

我两忘的境界。能识酒中深味,从饮酒中体悟人生真谛。

菊则成了陶渊明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高情远致的意象。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5468476.html,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作者:汪红艳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4期 摘要: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卓越的文学成就及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一直是我国古代诗坛最重要的体裁之一。陶渊明的一生是由三仕三隐组成的,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经常在诗文中映射自己的人生经历。本文通过对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代表作的解读,分析陶渊明诗中的自我形象,并总结陶渊明作为一个田园诗人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自我形象 东晋诗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他出生在一个衰败的家庭,生活在刘裕篡晋,典午大乱之后的时代。那个时代门第观念深入人心,由于祖父做过官,因此陶渊明对自己的门第是颇为自豪的,这在他的《曾长沙公》和《命子》中可以看出来。由于他在中年的时候遭遇了几次丧事,家庭负担很不轻,可以算是穷其一生了。以辞掉彭泽令为界,陶渊明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辞彭泽令之前,他不断地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着痛苦的挣扎,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是心情仍然很不平静。自钟嵘推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们都看重陶诗的隐逸的一面。从颜真卿作诗表现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人们又开始看重渊明忠贞的一面。陶渊明是隐士,却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是忠臣,却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或者张良那样的忠臣。陶渊明的特色在于处处都是平易近人,胸襟尽管高超却不高调,他仍然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正如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所认为的理想人生“和寻常市民一样过生活,和半神人一样用心思”,陶渊明算是实现了这个理想。 一、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一)陶渊明田园诗概况 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界开创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陶渊明的最大贡献就是使田园诗歌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而他是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主要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独步古今,这已经是无可动摇的事实,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了躬耕之甘苦,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沿袭了魏晋古朴之风并进入了更成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至境,创造了中国诗歌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蕴极为醇厚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关于陶渊明的田园理想,隐逸追求,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深受传统儒家教育的陶渊明当然也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图,然而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的大背景之下,他壮志难酬屡次不顺之后,最终在仕途和归隐之间选择归隐。重返田园的他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生活的更加自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其田园之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见其深恶前非;“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见其悠哉之至。这样的陶渊明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反对出世归田,即是主张入世为官,这是一张纸的两面,一件事的逆否命题的表述一定成立。那么,主张入世为官错在哪呢?在此提出两点:第一,动机。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被生活的艰辛打磨了自己的棱角,因此,如果一个人“性本爱丘山”,你却叫他不许“复得返自然”,即是反对人的天性,落得了“灭人欲”的下等。第二,环境。有的人说在东晋,民风淳朴,思想返璞归真,以自然为天理的道家才有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而当今社会却是一个竞争激烈,弱肉强食而信息发达的时代,即使最

偏僻的山村也丧失了当时“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可能性。可我要说:若真如此,今日社会更要体现出道家“和而不同”“顺应自然”“为而不争,利而不害”的思想映射。恶性竞争无法使社会进步——因此,我们更需要淡泊名利,强调顺应自然的先驱者,“陶渊明”们的出现,他们能使人们不至于被快节奏的都市所绑架,而心存一个“桃花源”的意愿。然而,我想现代社会并没有这些人所想的那样不堪: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不应该如曾经的封建王朝般压制思潮,有了比儒家积极入世更多的选择,才能更加促使思想的进化,这又是天体演化,顺应自然的体现。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人面临的物质诱惑,精神诱惑都处于激增的状态。工作压力、住房压力、婚姻压力,种种压力之下都市人开始出现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这种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一点陶渊明的隐逸精神,学学他的淡然,学学他的归隐?多一点走出都市去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去到更开阔的天地中,呼吸吐纳,再多的忧愁也可以有点点化解。对于各种压力,多一些坦然接受,追求的少一点给自己一点点空间喘口气,现代生活节奏已经足够快了,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一点五柳先生式的慢生活,给自己减减压给周围的人减减压。 陶渊明这位古人,对于当代的我们仍然发挥着他归隐田园,隐逸之宗的精神,他营造出的“世外桃源”今天仍然是我们憧憬的乌托邦。

陶渊明诗与隐逸文化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东晋至南朝结束应当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发展的第四阶段,其代表人物非陶渊明莫属。他生活在一个“乱”与“篡”的时代,抱负和理想尽皆付诸东流。陶渊明不断出仕,即又旋即辞官,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不适应。萧统《陶渊明传》记载:“会郡遣都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陶渊明屡次去职的根本原因,而他的《归去来兮辞》更从生活情调的深处说出了这一点: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耜。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心为形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痛苦,他决心要摆脱自身躯体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的自由高蹈。他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把“良辰孤往”、“植杖耘耜”、“东皋舒啸”、“清流赋诗”看成自己的“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放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这位被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大诗人本人就是一大隐士,对于隐逸,他有着最为深刻的生命体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一)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神释》) 既不是冷漠的避世,也不是愤不释怀的怨怒,而是摆脱樊笼后获得了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并将这种独立和自由积极地指向对无道现实的批判和矫正。陶渊明的这种独立、自由、深情而又刚劲的生命情调是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由两汉经西晋终于在陶渊明这里找到了较为确切的定位:怀道而隐,以隐彰道。 魏晋名士和隐士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肯定了“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然而,鲁迅先生也说:“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昭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至于他们(孔融、嵇康等)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过执得多了。”言外之意是批评孔融、嵇康坚持礼教,而实际上,他们所坚持的是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具有永恒合理性的文化理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否定了,那我们就更失去了维系精神的力量,鲁迅所说的魏晋时期的“乱”与“篡”必将愈演愈烈,整个民族也许会就此毁灭。 “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师心”与“使气”便是直抒胸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激。应当说,林泉之隐大都是些胸怀大志甚至是“志深轩冕”的人。他们生逢无道之世,文化的发展把他们推向了怀疑君主专制、实现文化理想的阶段,所以他们处于进不能攻、退不能守的尴尬境地,他们的心灵忍受着撕裂磨啮的巨大痛苦,即使平和如陶渊明,也还是写出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足见其人格的分裂。所以说,魏晋士人欲做直臣而不得,欲做隐士而不能,他们在这特殊的历史文化境遇中,如病蚌生珠一样,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能量。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

《归园田居》陶渊明(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06页,今天我们来学习30课诗四首。第一首《归园田居其三》,作者是陶渊明,上个单元里我们学过了他的《桃花源记》。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41岁时,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诗人陶渊明共写了五首《归园田居》,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转身写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号五柳先生(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未得到证实),东晋著名诗人。 二、整体感知 带学生朗读诗文。 三、诗歌译文(上课时省略) 我在南山山坡下种了些豆子,杂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长得很稀少。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扛着锄头回到住的地方。道路很狭窄而草木丛生,夜露打湿了我的衣服。衣服被打湿了不足以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思就行了。 四、品读诗文(以问题为主展开教学) 1、这首诗一共有8句,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文。 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明确: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3、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了多长时间? 明确:锄草。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4、诗的前四句只记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是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就是“早早地起来”;“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肮脏,丑恶解)。第四句说回家已是晚上了。“荷”,担、扛(“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了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5、第五句中“道”指什么?(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明确: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借夕露沾衣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五、朗诵诗文 让同学齐读这首诗,然后试着请同学背诵。 六、板书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兴:起秽:田间杂草前四句: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荷:扛着长:茂盛后四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最新有关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

有关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 陶渊明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为我们写出了许多恬淡清新的田园诗歌。陶渊明辞官归家,每日荷锄,种豆南山下,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陶渊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家,有时候不应该将人生的得与失看得过分重要,我们应该淡然看待生活中的荣辱。关于陶渊明的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适用于一些人生态度的作为话题。下面为大家提供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陶渊明,供大家参考。 一、生平简介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名潜,字渊明,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kǎn)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二、相关事迹 陶渊明的一生,简单地说,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

初次做官: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出仕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可能与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早年抱负有关。现在我们心目中的陶渊明往往是一个淡薄名利的隐士,这大体上不错,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最起码早年的陶渊明曾颇有壮志,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表现一种任侠的精神。第二,与亲老家贫有关。这一点他诗文中并不讳言:“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年立,志意多所耻,……”(《饮酒》)说自己是由于生活困难,年近而立,不得已而出仕的。但这次出仕时间并不长,不久即以不堪吏职而辞职,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薄,他也未就任。 第二次做官:约在三十五岁时,他出仕到江陵,担任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桓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他占据长江中上游,对晋室虎视眈眈,图谋篡夺。陶渊明至江州后,可能看到桓玄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对于他企图篡弑的丑剧也很憎恶,于是又产生了归隐之念,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任建威参军时所作的诗又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恰好在他三十七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去逝,按古代丁忧规矩,陶渊明便辞职回家了,守丧三年。

论陶渊明_真意_的真意

文学研究 论陶渊明 真意 的真意 申 明 秀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虽然儒家曾经深刻影响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也一时接触了佛教,但陶渊明领悟的 真意 ,既不是儒家之 道 治国安邦,也不是释家之 道 空,而是道家之 道 自然,陶渊明的归隐虽属于 道隐 中的 小隐 ,但千百年来能像陶渊明这样 真隐 的能有几人,所以陶渊明永远是后人的楷模。 关键词:陶渊明;真意;儒道释;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3-0057-04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自己没有 辨 ,可是后人却 辨 得不亦乐乎,至今莫衷一是。陶渊明领悟的 真意 究竟指什么,答案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 道 ,而后人之所以出现各式各样的解读,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读者对儒道释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领悟的层次参差不齐,如果真正全面把握了儒道释的精髓,那么就应该英雄所见略同了。本文拟分别从儒道释的视角进一步辨明陶渊明所悟的 真意 。 一、儒家之 道 ? 儒家说 始于宋代,清代沈德潜、刘熙载等坚持陶渊明可以列于孔门,是儒家中的典范,如刘熙载认为: 陶渊明则大要出于 论语 。 [1] 近代以来,梁启超、钱钟书等也主此说,如钱钟书以为 儒家自孔子曾皙以还,亦以怡情与山水花柳为得道 ,则 陶公为自然诗人之宗,而得力未必由于老庄 。 [2] 陶渊明在 述酒 、 拟古 、 咏荆轲 等诗中表现了 忠愤 之情,倾心儒家之情溢于言表,例如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 六经 ( 饮酒 之十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 答庞参军 ),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常勤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于是,刘 熙载就认为 陶渊明诗文,几于知道 ,[3] 他把陶渊明归入儒家,此 道 当然是指儒家之道。 道 在孔子口中,含义众多,孔子的最关心的 道 ,是先王之道,即治国安邦之道。如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卫灵公) 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张)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子张)等,可见原始儒家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 治国 ,至于到后来宋明理学的发挥、润饰,已渐面目全非了。 陶渊明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 大济苍生 的宏愿,所以儒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如果说中年后已归隐的陶渊明,在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中竟然还是领悟到了 治国之道 ,还难以言传,恐怕就太牵强附会了。 二、道家之 道 ! 比 儒家说 更有市场的是 道家说 。古有 收稿日期:2008-09-10 作者简介:申明秀(1967- ),男,江苏姜堰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文学。 57 第4卷第3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o 3,2008 2008年9月 Journal of Xi an International U nivers ity Serial No 12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文化精神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文化精神 薛千千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本科1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刘昌安 【摘要】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的新时代,呈现出田园诗歌崭新的艺术境界,创立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流派。陶渊明深受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一直对自然有着喜爱,在陶渊明归耕田园的二十多年中,他亲身体验到田园生活的快乐,写出了大量赞美田园风光和农村纯朴劳动生活的诗篇。但也饱尝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他的田园诗题材广泛,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本文主要从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自然、自由、和谐人生的精神体现来探讨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歌;质性自然;自然和谐;文化精神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之所以历久弥新,一直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在于陶诗一直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之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陶诗中对田园生活真实、深入的描写,体现出人与自然契合的情境,是对现实田园生活的真切写照。这自然与人和谐的思想对当今社会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 一、陶渊明的生平及田园诗歌的发展历程 梁启超曾经说过,陶渊明“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耕田便是他唯一的事业。”[1]23他之所以归隐田园甘愿去做一介农民是因为其经历了一段反复曲折和痛苦矛盾的过程。 陶渊明所处在东晋时期,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个时期门阀制度森严,社会上以门第族姓定贵贱,他出身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但到他这一代时父母早死,家境没落,从小生活十分清贫。陶渊明在少年时期,生活在有山有水的农村中,这里的水土给他带来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35,尽管家庭贫困,但是陶渊明少年生活毕竟是快乐宁静的,从小的生活对陶渊明影响很大,在他日后的人生道路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成年时期的陶渊明几乎生活在颠沛流离中,他曾多次入仕,也曾多次辞官。年轻时也曾有过“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流露出对建功立业的宏伟壮志。但是,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黑暗时期。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破败不堪的年代,磨去了陶渊明的锐气,同时也磨去了他曾经写下的“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3]66的壮志豪言。因此,他选择了弃官归隐,去过自己向往的生活。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可以分为辞官前和辞官后两大部分。弃官前的田园诗“洋溢着欢欣愉悦,自满自得的情调”。辞官后至五十岁前的作品“颇存东晋名士风致”。五十岁以后的田园诗,由于生活所迫,“情调趋于悲凉辛酸”。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既写出了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也描写了农村的凋敝和穷困;既写出了自己悠然自得的情趣,也诉出了饥寒交迫的苦楚;既写出了对现实世界不满的反映,也构筑理想的境界。我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写出了真实的现实,真实的自己,写出了农村善良、淳朴的人们,写出了乡村优美的环境和人们的心灵。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歌的新时代,在中国两大文学源头的《诗经》和《楚辞》中,尽管有大量的自然景象描写,但他们大多都是比兴之媒介,或者比徳之物。它们本身并不具审美价值,也

从宋词看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

收稿日期:2003-04-10 作者简介:周期政(1964— ),男,湖南嘉禾人,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从宋词看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 周期政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摘 要:陶渊明作为意象在宋词中的广泛使用,说明陶渊明在宋代已被广泛接受。宋人主要是从人格认同上来接受陶渊明的,他的真淳、自由、达观、傲世、安贫的人格深受宋人的喜爱。他机智风趣、潇洒飘逸、超脱闲雅的魏晋风度也让宋人叹服,而对他愤世情怀的忽视与对艺术创新的漠视在词中也是显而易见。 关键词:陶渊明;接受;人格;风度;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04)01-0112-05 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深受后世文人士大夫的景仰与爱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高尚的人格精神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立身行事的楷模,其优秀的诗文创作也为后世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然而,陶渊明在其生活的年代并不为人们所重视。虽然《宋书》《晋书》《南史》都为其立了传,但都是入在《隐逸传》中,把他当做一位隐士高人来看待。钟嵘的《诗品》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仅仅把他列在中品。而《文心雕龙》则只字未提到陶渊明。只有到萧统时,因其喜爱陶渊明的诗文并推崇他任真自得的个性,为其集作序,为其人作传,在其所编的《文选》 中选录陶诗文9篇(而选录谢灵运的诗文达40篇,颜延之的诗文也达18篇)。然而,他在当时仍未得到应有的地位。唐以后,陶渊明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其诗歌的恬淡风格与田园题材对唐代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孟、韦、柳四大山水诗人都明显受到了他的陶染。故沈德潜有云:“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 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1](207页)白居易写出了《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已开始 把他的诗歌当做一种诗体加以效法,说明陶渊明已 开始广泛地为唐人所接受,无论在诗歌风格上,还是在题材方面,还是精神品格上,他都受到了唐人的喜爱。但陶渊明真正地为人广泛接受并产生巨大影响是在宋代。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二四》“陶诗显晦”条说:“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陶为曹、刘、鲍、谢所不及。 自是厥后,说诗者几于万口同声,翕然无间。” [2] (88页)随着对陶渊明兴趣的加浓,人们对陶渊明的研究 与讨论越来越热烈,出现了一系列解读、注释、评论、追和陶渊明的著作。陶渊明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繁盛的局面,如汤汉的注释陶渊明诗,王质、吴仁杰、张纟寅等的陶渊明年谱,苏轼等人“和陶诗”的创作,苏轼、朱熹、葛立方、胡仔等人的评论等都为陶渊明热的迅速升温起了作用。在宋代,陶渊明真正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智者与达者,成为宋人模仿学习的榜样。因而宋人在诗文中对陶渊明的吟咏与借用陶渊明及其诗文的事语之现象就非常普遍,甚至在当时的娱乐形式宋代词曲中也不免。从宋代词人对陶渊明的吟咏,我们也可以看出陶渊明在宋代接受的基本情况。 “文学接受,作为文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则指读者能动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性情、提升精神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文学作品的价 第35卷第1期2004年1月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 JOURNA L OF NANCH ANG UNI VERSITY V ol.35N o.1Jan.2004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拼音版

归ɡu ī园yu án 田ti án 居j ū·其q í一y ī 【唐t án ɡ】陶t áo 渊yu ān 明m ín ɡ 少sh ǎo 无w ú适sh ì俗s ú韵y ùn ,性x ìn ɡ本b ěn 爱ài 丘qi ū山sh ān 。 误w ù落lu ò尘ch én 网w ǎn ɡ中zh ōn ɡ,一y ì去q ù三s ān 十sh í年ni án 。 羁j ī鸟ni ǎo 恋li àn 旧ji ù林l ín ,池ch í鱼y ú思s ī故ɡù渊yu ān 。 开k āi 荒hu ān ɡ南n án 野y ě际j ì,守sh ǒu 拙zhu ō归ɡu ī园yu án 田ti án 。 方f ān ɡ宅zh ái 十sh í余y ú亩m ǔ,草c ǎo 屋w ū八b ā九ji ǔ间ji ān 。 榆y ú柳li ǔ荫y īn 后h òu 檐y án ,桃t áo 李l ǐ罗lu ó堂t án ɡ前qi án 。 暧ài 暧ài 远yu ǎn 人r én 村c ūn ,依y ī依y ī墟x ū里l ǐ烟y ān 。 狗ɡǒu 吠f èi 深sh ēn 巷xi àn ɡ中zh ōn ɡ,鸡j ī鸣m ín ɡ桑s ān ɡ树sh ù颠di ān 。 户h ù庭t ín ɡ无w ú尘ch én 杂z á,虚x ū室sh ì有y ǒu 余y ú闲xi án 。 久ji ǔ在z ài 樊f án 笼l ón ɡ里l ǐ,复f ù得d é返f ǎn 自z ì然r án 。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传统文化与文人理想的符号_历代陶渊明人物形象画

。在台北故宫藏传为赵孟 传统文化与文人理想的符号 ——历代陶渊明人物形象画 文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7级博士生ˉ罗 洁 美术大观ˉ艺术理论 ˉ

ˉArt Pan 键人物。他作品中的陶渊明形象确立了陶渊明形象的标准像。袁行霈在他的文章《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中分析:“这种定型化的陶渊明形象,很可能是源自李公麟。”从元代以后,绘画中的陶渊明从外貌、着装到姿势都趋于一致。元代,陶渊明成为人们心中顶礼膜拜的圣人和偶像。这种地位的上升也使得后辈艺术家在创作陶渊明形象时更加谨慎,大多借鉴前辈大师已经成熟的图式,这也与元代以后各家陶渊明画像趋同现象相一致。元代以后,陶渊明的形象更加定型化,基本上画面上出现的陶渊明形象都是头戴葛巾,身着宽袍,微胖,细目长髯,持杖的左侧形象。正如张叔厚的《陶渊明小像》上大痴道人题跋曰:“千古渊明避俗翁,后人貌得将无同。杖藜醉态浑如此,困来那得北窗风。” 明代的陶渊明形象虽然没有完全打破元代定型化的模式,但却初步显露出多样化、个性化趋势。今藏故宫博物院王仲玉的《靖节先生像轴》,纸本墨笔。图中陶渊明从整体形象上来说还是和元代定型化的陶渊明形象近似,只是手上的犁杖被“版”所替代,用来表现陶渊明辞官前的情形。但从明周位的《渊明逸致》图和唐寅所绘的《采菊图轴》中,我们看到画家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明周位的《渊明逸致》纸本白描,画中陶渊明衣带松解,醉态悠然,被人搀扶行进,与传统中侧身执杖的定型化形象有变化,表现出了人物的动感和节奏张力。 清代文人画创作进入门槛更低,各种阶层、各种背景的文人都广泛地参与了绘画创作,极大地丰富了绘画创作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清代的陶渊明像让我们关注到了一批遗民画家群体。这些画家们少了许多创作上的束缚,笔下的陶渊明形象更趋自由和个性化。而陶渊明形象也更多地从《归去来辞图》这样场景再现的作品转到追求浪漫意境的诗意画中。 2.艺术表现手法从写实到写意 从写实到写意,这一发展趋势也和中国画内在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几个画科发展的兴衰来看,明清画家更加偏向于选择山水题材的“桃花源”和花鸟题材的“菊花”。相比较而言陶渊明人物像数量减少,画法也更加粗简。清初石涛所画《陶渊明诗意图》笔墨粗率,妙趣横生。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一幅图中,只有几椽茅屋坐落在荒野之中,陶渊明拱手立于屋内,脸部的五官都省略了,却悠然地表现了陶渊明田园生活之闲适。在“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这一幅图中,陶渊明坐于屋前,看着正在玩耍的孩子,脸部的五官和其他细节也统统省略了。同藏故宫博物院清代原济的《陶潜诗意图册》中人物形象更加粗简,人物的辨认更多的来自画面中的文字、意境和其他的形象符号。如果把这两幅画和任何一幅元代作品放到一起比较,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变迁。 3.画面的气息从神圣化到浪漫化 在陶渊明的接受史中,我们可以发现陶渊明的形象是从一个隐者到圣人再到一位高尚的普通人这样的轨迹在发展。从整体上来说陶渊明题材,他形象的定型化正好反映出了社会集体意识的一致性。 从画家个体上来看,每一幅作品都融入了画家个人 情感和独特的理解,又使得这个形象在同一的大前 提下丰富而有变化。同样,从历史发展来看,陶渊 明形象也具有一致性;从不同时代来看,每一个时 代的时代特征同样在陶渊明形象上有所反映、有所 区别。南北朝时期,陶渊明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品德 高尚的隐士;而在唐代他又是一位嗜酒拔俗的风流 隐士。在宋代文化的笼罩下,陶渊明的形象又转变 为圣贤和顶尖诗人的结合体。而到了元代,文人们 开始重视在一书中安顿自己的心灵,寻求寄托,在 陶渊明的身上开始寄托一种诗意化的人生。到了明 清时期,随着刻版技术的发展,陶渊明被越来越多 不同阶层的人所熟悉,在普通民众中的认同度不断 提高,也不得不面对伴随而来的凡俗化,面对着精 英文化的消解。因此,我们从明清画家笔下看到了 陶渊明形象的浪漫化和趣味性。 四、陶渊明的真实形象和文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一千五百多年的时光让陶渊明的真实相貌已 经无从考证。现在的我们也仅仅只能从文字及流 传下来的绘画作品中揣测陶渊明的真实容貌。虽 然历代不同的画家表现手法各异,但画面中陶渊 明形象却十分一致:葛巾、宽袍、兽皮、犁杖。这 种绘画中定型化了的陶渊明形象是否接近真实的 陶渊明形象呢?在被认为是陶渊明的自传散文 《五柳先生传》中,“短褐穿结”的描绘就与绘画中 陶渊明“宽袍大袖”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最有可 能了解陶渊明真实形象的人,他的好友颜延之在 《陶征士诔》中形容他外貌的文字非常少,而且把 重点放在了描绘陶渊明的品格上;萧统也只在他 的《陶渊明集序》文中,更多地涉及陶渊明事迹和 品德。《宋书》本传中说陶渊明辞州祭酒之后的生 活状况是“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说明他以自己 的劳作为生,身体状况不佳,并常常染疾。这一点, 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文字“年在中身, 疾”就已指出。陶渊明在其诗文中也有多次透露: “闻君当先迈,负病不获俱”(《赠羊长史》)、“负病 颓檐下,终日无一欣。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吾抱疾多年,不 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答庞参军序(五 言)》)。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对陶渊明的想象更加接 近于一个瘦弱的老农形象。陶渊明自己亲自下田 耕作,自给自足,宽袖长袍也显然不适合日常生活 中的田间劳作。加上前面对他身体状况的分析,呈 现在观者面前的应该是一位面黄瘦弱的老农形象。 而画面中出现的陶渊明形象常常是微胖、长袍的 闲适长者,还常常有僮仆相伴。这显然是一位文雅 儒士的常态生活,与现实有所偏差。这种现实与创 作上的偏差也许来自于几个方面: 其真实形象无考。后人们对陶渊明的形象想象 多来自于他的四部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和《饮酒》。这些已经经过陶渊明本 人艺术加工后的自我形象必然和真实形象有所距 离。既然“去”就是要远离黑暗和压迫,既然“归” 就是要寻找净土与乐土。那么这归处一定是一个与 世无争的世界,又是一个丰衣足食的“桃源”, 在这 样一个理想的社会中当然没有饥饿、疾病和辛苦的 艺术理论ˉ

陶渊明对传统文化的整合交融——兼论其文化心理与生命哲学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特殊的时代,到处风云激荡,血泪横融,刀光剑影,战乱不已,强烈的生命忧患催动人们往四面八方去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的时代。特殊的时代,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促成了人的觉醒,生命本我被突出出来。陶渊明高扬着强烈的个性精神,使自己的生命涂上一层浓重的顺应自然、委运任化的色彩,进而升华为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与生命哲学。解读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义,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他那里呈现出一种整合交融的态势。他的文化心理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哲学,这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独到的发挥。 因此我们关心的不是作家文学创作的具体心理因素,而是身为文化批判和重建的创造性主体的内在心理特征。 为什么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陶渊明,本文认为这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促进我们从传统的心理素质向现代心理素质转变。在我们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强调民族的自省与自强,但是无论怎样自省,总缺失一种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本文希望通过研究陶渊明的文化心理,为社会化进程中的人们提供一点启示抑或思考。陶渊明超越了自身文化传统的限制,以一种平等谦逊的态度和兼收并蓄的开放胸襟来理解和吸收多种文化思想,这是十分难得的。因而启示我们,能否有效地吸取多种文化的精华,取决于对自身现状的认识和把握,深刻地“知己”方能更清醍地“知 彼”,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 一、人生哲学──从外在社会批判走向自我心理满足 魏晋时期是一个儒家思想的吸引力相对松弛的时期,两汉思想文化一元格局的崩溃,直接导致儒学的信仰危机。儒家文化中的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已经遭到严重质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任桓玄手下的大司马,封为长沙郡公,在东晋皇朝的缔造上,陶侃的功勋仅次于名丞相王导。 陶渊明在《命子》诗中曾对自己的家世和祖先如数珍宝:“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就是这位曾祖成为陶渊明心中的一个偶像。但不幸的是,陶侃一生功勋卓著,却在政治地位上和名流有高下之分,在文化地位上与士族有清浊之辨。史称他 “望非世族,俗异诸华”,《晋书·陶侃传》载他之所以能出仕是“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款待鄱阳孝廉范逵,才获得了立功升迁的机会。陶侃在世时被士族名士温峤蔑称为“溪狗”,东晋名士袁宏作《东征赋》,历叙世家名将的丰功伟绩,对陶侃却只字不提。陶侃第十子陶范将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质问他“先父勋业如此,尔作《东征赋》,为何忽略不及”?陶侃对于东晋王朝的赫赫战功,还要用儿子的战刀才能捍卫,那么对于陶渊明这个没落贵族后裔来说,兼济天下,“猛志逸四海”又有何用呢?因此,陶渊明自傲而又自卑的家世使他在文化地位上 陶渊明对传统文化的整合交融 ———兼论其文化心理与生命哲学 孙晓梅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基础部,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文学实践本身就是表意行为,但文学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必然会带上不同的文化色彩,形成具有文化特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因此,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文学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解读陶渊明的文化心理与生命哲学,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他那里呈现出一种整合交融的态势,这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独到的发挥。 关键词:陶渊明;传统文化;文化心理;生命哲学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0-0043-03 Vol.33No.10 Oct.2012 第33卷第10期2012年10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43--

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扬弃(一)

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扬弃(一) 【内容提要】 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产生了扬弃,由最初的在山水田园的恬静中与陶隔世唱和转而追慕陶的豪放气概。区别于以往对陶静穆的接受,辛弃疾以英雄词人的立场树立了接受史上陶渊明豪放的新形象。【关键词】辛弃疾;陶渊明;接受;扬弃 被称为词中之龙的南宋英雄诉人辛弃疾是以慷慨而有金石声的豪放词为人所接受的,但是大凡优秀的作家其作品的风格都具有多样性的特色,辛弃疾也不例外。除了豪放词,他还有一些闲适旷达词,其中咏赞陶渊明或是涉及到陶渊明的作品有很多。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弃疾诗文笺注》的统计,辛词中咏陶或是涉及陶渊明共计92首,占629首词的1/7多,另外辛诗中有19首涉及陶渊明,占140余首诗的1/8多。这样高的比例足见辛弃疾对陶渊明的关注程度,在有些诗词中他甚至直接以“渊明”自居,但是陶渊明的形象在辛弃疾的笔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辛弃疾对陶渊明思想的接受 钟嵘在《诗品》中将陶渊明冠以“古今隐逸之宗”的称号,这之后陶便多以隐士的形象为人认可和接受,而辛弃疾“是一位忠贞的民族志士”“亲冒矢石的战士”“又是一位战略家”①,是怀着“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的壮志豪情奋起于南宋的英雄。时刻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为己任。有着如此强烈用仕之心的辛弃疾竟会在自己的作品里称颂陶渊明,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时代文化的影响。陶渊明在他所生活的时代里并没有多少影响力。有关他的记载较为详细的只有他的好友颜延之所作的《陶渊明诔》。对于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尽管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所持的是肯定的态度,但在《文选》中收录的却很少;钟嵘在《诗品》中虽然称他为“隐逸之宗”,却只将他归入了中品的行列,可见陶的品行和诗文在当时没有被人们广泛的接受。直到唐代陶诗才为人所重视,但让陶的形象在士人心中崇高起来的是宋代人。宋人对陶渊明进行了高度褒扬,苏轼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辛弃疾在当时被人看作“坡少公子”,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领军人物,苏轼极力推崇陶德做法不能不影响到辛弃疾。此外,宋代理学家朱熹、爱国诗人陆游与辛弃疾是挚友,他们在自己的作品里对陶渊明的评价也很高。辛弃疾身边友人对陶的推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他的思想和创作。 二是由于辛弃疾与陶渊明有着一段非常相似的生活经历。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的功利观都曾是他们二人青年时期的精神支柱,但是在实现这一理想的实践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入世的路途发生了转折,于是二人都在42岁的中年时期闲退到了田园之中,有了二十余年的归隐生活。陶渊明在归隐后过的是荷杖田间、寄情山水、观菊品酒的日子,这种悠然的生活方式是他在理想破灭后对生命的重新解读。陶的人生境界使身在田园但内心痛苦的辛弃疾拓宽了视野,在农耕、赏菊、饮酒的过程中缓解了心中的愤懑,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同时,这种重新解读后的生活状态也成为了他们在田园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有共鸣的前提和基础。促成辛弃疾穿越时空与陶渊明隔世唱和的关键因素在于“回归”。陶在仕途上经历了三仕三隐的反复,最终因为自己“性刚才拙,与时多忤”(《与严子等疏》)并且“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田园居》之一),而毅然辞去了彭泽县令。但是陶渊明的回归并不只是缘于自身的原因,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也是促成他归隐的重要条件。陶渊明形容当时的环境是“真疯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尔虞我诈、党同伐异、相互残杀的事情几乎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此的世道已经不是大丈夫可以仕的环境了,从这个角度看,陶的回归也是出于不得已。这种由政治环境所带来的不得已也是辛弃疾归隐的情绪反映,他曾经和皇帝在金銮殿上共商国事,亲历过“壮岁旌旗拥万夫”(《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的征战岁月。但是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园田居·其一 1、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陶渊明人格分析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向来有不少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 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同时结合 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独立率真;任放中和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性格作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因素,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在其哲学思想、人 生观以及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与气质、能力、兴趣等一起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想就陶渊明的人格 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评述。 谈到陶渊明的性格,前人和今人有太多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认为是“寡默与任放”《读陶丛札》,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明彻达 观,新奇真实》。我认为陶渊明的性格是“独立率真”、“中和任放”。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归园田居》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 参军经曲阿作》),“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 渊明不仅在哲学思想、人生观上是任自然的,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处处流露出不随世、不顺俗而顺乎自然天性的性格特征。渊明的 一生先后共有五次出仕: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出仕 与归隐是中国古代士人所要面对的重要人生抉择,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涉到士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个人 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从热衷于仕宦的士人来看,他们的心灵深处未尝没有奉身而退、拂袖绝尘的心理潜流 ;而那些身在林泉的人,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未尝没有建功立业、力登要路的豪情壮志。“仕与隐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一样构成了中国古 代士人、诗人心理的两大情结。盘踞在士人心灵深处的两大情结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时而相安无事,时而激烈交锋。”(孙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