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资料(认识论)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资料(认识论)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资料(认识论)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资料(认识论)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生活与哲学》常考原理及方法论适用表述与应用(认识论)

一、常考原理及方法论适用表述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真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要随着过程的推移与历史条件的变化要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

的,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还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社会热点应用举例

1、万卡特拉曼一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一施泰茨和阿达一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工作,是根据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茵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但出现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进一步了解核糖体,有助于研制出疗效更好的抗生素。

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9分)

参考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2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针对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通过科学实验,在原子水平上了解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扫清了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3分)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通过科学实验,开发出新的抗生素,帮助挽救了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2分)④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2分)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

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2分)

参考答案: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全球气候变暖首先由科学家讨论,到上升为重大战略性问题,再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取得广泛共识,这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说明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配合,采取具体实践行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任答3点,每点4分,共12分)

三、跟踪训练

1

(1)在下列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与图示中的“A”、“B”、“C”相对应的内容。

①重商主义②古典经济学

③凯恩斯经济学④新自由主义

(2)请从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角度,说明西方主导经济思想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6分)

2、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

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请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5分)

3、材料: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

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个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结合材料,说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过程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6分)

4、材料: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

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从实践和认识的角度,说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9分)

跟踪训练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1)A:②(1分)B:③(1分)C:④(1分)

(2)参考答案: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西方主导经济思想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2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西方主导经济思想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概括、接受检验和调整完善的,体现为一个理论发展的过程。(2分)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西方主导经济思想的演变体现为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每一阶段的理论创新都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2分)

2、参考答案:实践决定认识,人口的增长和无节制的生产生活消耗造成环境恶化,让人们认

识到低碳生活方式的必要性,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具有改善作用,必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5分)

3、参考答案:①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说明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2分)②随着人们对气候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各国已将其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分)③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经历了实践、认识、现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分)

4、参考答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

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3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的。(3分)

高考二轮复习资料专题二

高考二轮复习资料专题二2.3 动量和能量(一) 例1 如图2-5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拴在长L 的细线上做成一个单摆,把小球从平衡位置O 拉至A ,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然后轻轻释放.若在悬点O ′的正下方有一颗钉子P ,试讨论:钉子在何处时, (1)可使小球绕钉来回摆动; (2)可使小球绕钉做圆周运动. 例2 图2-6所示,一轻质杆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轻杆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Oa =ab =L ,先将杆拉至水平,再由静止释放,当杆转到竖直方向时,试求:(1)a 、b 两小球的速度各是多少?(2)对a 球来说机械能是否守恒?若不守恒,则杆对小球a 所做的功为多少? 例3 如图2-7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初速度v 0向右匀速运动,将质量为m 的小铁块无初速地轻放到木板右端,设小铁块没有滑离长木板,且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试求小铁块在木板上相对木板滑动的过程中:(1)摩擦力对小铁块做的功;(2)木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3)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4)系统增加的内能;(5)若小铁块恰好没有滑离长木板,则木板的长为多少. 变化:如图2-8所示,现对长木板施加一水平作用力,使长木板的速度保持v 0不变,则在相对滑动的 过程中,系统增加的内能以及水平力对系统所做的功? L 图 2- 5 图 2-6 图 2- 7 图 2-8

2.3 动量和能量(一) 1.如图2-3-1,木块B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作为一个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也不守恒 2.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t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质量为3t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m/s 的速度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为( ) A.小于10m/s B.大于10m/s而小于20 m/s C.大于20 m/s而小于30 m/s D.大于30 m/s而小于40 m/s 3.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高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 C.物体机械能增加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4.如图2-3-2所示,质量均为M的铝板A和铁板B分别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m

历史高三二轮复习高考40题概括、特点类资料

高考材料题40题考查方式及答题技巧之 概括特点、变化、比较类 【考题分布】一般集中在新课标卷40(1)和选修题(1)考查 【考向分析与知识定位】概括特点类试题难度大、易失分。这主要是由于其概括性强并且思路不容易把握造成的。特点,顾名思义,就是“特别之处”,但在回答历史问题时,它还应包括“突出之处”。 总的来讲,分析历史事物的特点还须从历史事物的组成元素入手;换句话说,也就是 争方式、 历史地位等, ; …… 划分材料主要信息,结合分值归纳要点。这种题型是现在高考最常考的类型。 其实,所有这些规律都是知识结构的再次运用。建立牢固的、完整的、具有宏观与微观双向性的知识结构是答好历史问题的基础,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良策。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一种常用和比较有效的方法,也是在答题时的首选思路。根据试题的具体设问,以及所赋的分值,有时也需要我们做一些灵活取舍。 回答特点时各领域应考虑的要点: 【分类做题思路】 一、设问类型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特点)? 相关真题: 2016年新课标卷一40(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 2016年新课标卷一 40(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 2015年新课标卷二 40(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014年新课标卷40(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 2013年新课标卷 4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做题思路: 答案80﹪来自材料,20﹪来自知识!要点言简意赅,学科术语! 做题思路: 1、迅速浏览本题大导语与设问要求,确定本题核心主题。 2、阅读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首先要找出材料中心;并根据句号、冒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划分对材料进行分层,在卷面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圈划和批注。 3、将解读信息进行概括合并,尽量上升到历史事件的属性和角度,并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4、根据分值判断要答几个要点,组织答案,尽量用专业化、学科化语言,尽量简练。 【强化训练】 1、(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同《中国城市发展史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12分) 2、(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2、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 二、设问类型二:概括变化、发展过程的特点或者趋势(此类问题材料有明显的时间分期或阶段性提示) 相关真题: 2016年新课标卷二4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016年新课标卷40(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2016年新课标卷一40(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 做题思路: 注意在概括变化的时候要从历史事件的各个角度出发;概括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整体趋势,联系上下文。其他同设问一思路。 三、设问类型三:比较异同类。 相关真题: 2015年新课标卷一40(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同之处。 2016年新课标卷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做题思路:

2020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5、动力学三大观点综合应用

1 / 5 动力学三大观点综合应用 专题 一、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1、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随高度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 2,sin 37°=0.6,cos 37°=0.8.则( ) A.物体的质量m=0.67 kg B.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C.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1m/s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10J 2、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体的底端附近固定一挡板,一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其自然伸长时弹簧的上端位于斜面体上的0点.质量分别为4m 、m 的物块甲和乙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绳连接,且跨过固定在斜面体顶端的光滑定滑轮,连接甲的细绳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开始时物块甲位于斜面体上的M 处,且MO=L ,物块乙距离水平面足够高,现将物块甲和乙由静止释放,物块甲沿斜面下滑,当甲将弹簧压缩到N 点时,甲的速度减为零,ON=L/2,已知物块甲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8 3 ,θ=30°,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忽略空气阻力,整个过程细绳始终没有松弛且乙未碰到滑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甲由静止释放到滑至斜面体上N 点的过程,物块甲先匀加速运动紧接着 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减为零 B.物块甲在与弹簧接触前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 2 C.物块甲位于N 点时,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15mgL/8 D.物块甲位于N 点时,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3mgL/8 3、如图甲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竖直圆轨道上运行,可抽象为图乙的模型。倾角为45°的直轨道AB ,半径R=10m 的光滑竖直圆轨道和倾角为37°的直轨道EF ,分别通过水平光滑衔接轨道 BC 、C'E 平滑连接,另有水平减速直轨道FG 与EF 平滑连接,EG 间的水平距离L=40m 。现有质量m=500kg 的过山车,从高h=40m 处的A 点静止下滑,经 BCDC'EF 最终停在G 点。过山车与轨道 AB 、EF 的 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与减速直轨道FG 的动摩擦因数μ2=0.75,过山车可视为质点,运动中不脱离轨道,求: (1)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低点C 时的速度大小; (2)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高点D 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减速直轨道 FG 的长度 x 。(已知sin 37°=0.6,cos 37°=0.8)

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汇编全集

第1讲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A 组 基础达标 1.若点? ????sin 5π 6,cos 5π6在角α的终边上,则sin α的值为________. 2.已知α∈? ????0,π2,2sin2α=cos2α+1,那么sin α=________. 3.(2019·榆林模拟)若sin ? ????A +π4=7210,A ∈? ?? ??π4,π,则sin A =________. 4.若函数f (x )=2sin ? ????2x +φ-π6(0<φ<π)是偶函数,则φ=________. 5.已知函数y =A sin (ωx +φ)+B (A >0,ω>0,|φ|<π 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那 么φ=________. (第5题) 6.已知sin ? ????α+π3=1213,那么cos ? ?? ??π6-α=________. 7.在距离塔底分别为80m ,160m ,240m 的同一水平面上的A ,B ,C 处,依次测得塔顶的仰角分别为α,β,γ.若α+β+γ=90°,则塔高为________m. 8.(2019·湖北百校联考)设α∈? ????0,π3,且6sin α+2cos α= 3. (1) 求cos ? ????α+π6的值; (2) 求cos ? ????2α+π12的值.

B 组 能力提升 1.计算:3cos10°-1 sin170°=________. 2.(2019·衡水模拟改编)设函数f (x )=2cos (ωx +φ)对任意的x ∈R ,都有f ? ????π3-x =f ? ????π3+x ,若函数g (x )=3sin (ωx +φ)+cos (ωx +φ)+2,则g ? ?? ??π3的值是________. 3.已知函数f (x )=sin (ωx +φ)(ω>0)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 ????π2,0,且f ? ?? ? ?π4=1 2 ,那么ω的最小值为________. 4.已知函数f (x )=sin ? ????ωx +π5(ω>0),f (x )在[0,2π]上有且仅有5个零点,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f (x )在(0,2π)上有且仅有3个极大值点; ②f (x )在(0,2π)上有且仅有2个极小值点; ③f (x )在? ????0,π10上单调递增; ④ω的取值范围是???? ??125,2910.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 5.(2019·浙江卷)已知函数f (x )=sin x ,x ∈R . (1) 当θ∈[0,2π)时,函数f (x +θ)是偶函数,求θ的值; (2) 求函数y =??????f ? ????x +π122+??????f ? ????x +π42 的值域. 6.(2019·临川一中)已知函数f (x )=M sin (ωx +π 6)(M >0,ω>0)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其中A (0,1),B ,C 为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且BC =π. (1) 求M ,ω的值;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交通.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交通 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 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 场的主要因素是() A. 位置 B. 经济 C. 地形 D. 人口 2.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 主要原因是() 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 .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3.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 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 位置可能为() A. 66.5°N B. 60°N C. 53°N D. 40°N 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5.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 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 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 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7、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高考英语二轮 专题复习词汇系列(一)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词汇系列(一) 【必会词汇】 时刻:dawn, deadline, instant, moment, by the time, from now on, in time, on time 时段:age, century, decade, future, interval, period, stage; contemporary, permanent, temporary, forever, meanwhile, for a time/ while, for the time being 频度:annual, daily, frequent, occasional, regular, monthly, weekly, yearly, occasionally, once, seldom, twice, at a time, at times, time and time again, now and then 时序:final, former, previous, afterward(s), ago, eventually, ever, first, gradually, immediately, just, last, late, later, next, shortly, since, soon, then 相关:介词: after, at, before, by, during, for, in, on, since, throughout, until, upon 动词: last, pass, run, take 连词: after, as, as soon as, before, hardly…when, no sooner…than, once, since, till, until, when, whenever, while 天气:寒冷天气:frost, ice, snow, wind, freeze, cold, freezing, snowy, windy, 温热天气:heat, warmth, clear, dry, fine, fresh, hot, mild, sunny, warm 云雨天气:cloud, downpour, rain, rainbow, shower, storm, thunder, thunderstorm, lightning, pour, cloudy, cool, damp, rain, wet 雾:fog, mist, foggy 其他:climate, forecast, weather, changeable, terrible 自然灾害:名称:earthquake, fire, flood, hurricane, volcano, typhoon, 相关动词:blow, burn, burst, destroy, die, erupt, predict, rescue, ruin, shake, supply, survive 其他:ash, damage, danger, death, disaster, nature, survival, victim, dangerous, muddy, natural 天气(Weather) 相关话题 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谈论天气,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写作中weather涉及的主要内容有:a. Describing weather ( 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hot, warm, cold, cool, etc.) b. Understanding weather reports (conditions, temperature, rain, snow, wind, sun, cloud) c. Dressing for the weather (coat, hat, umbrella, raincoat, windbreaker, etc.) d. Extreme weather (storms, gales, hurricanes, etc.) 1. 常见描述天气状况的词汇有: rainfall(降雨), snowfall(降雪), storm(暴风雨), sandstorm(沙尘暴 ), temperature(气温 ), bright, clear, fine, sunny, windy, cloudy, rainy, snowy, foggy(有雾的 ), cool, hot, dry, wet, warm, cold, chilly(寒冷的), freezing, frost(霜冻)etc. 2. 谈论天气常用的句型: 1). Asking about the weather(询问天气情况) a).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 is the weather today?/How is it today?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b) How do you like our weather? 你知道我们这儿的天气怎么样? c). Is the weather always like this? 天气总是这样吗? d). Is it always as cold as this? 天气总是这样冷吗?

201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资料.docx

考什么,教什么,怎样考便怎样教 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教材仅是命题的背景和依托。淡化历史结论,突出考查学牛学习过程。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试题与答案呈现--定的开放性。突出学科素养的考查。拉近与大学命题专家的距离o) 根据高考试题有效整合教材(定位教材在备考中的地位。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根据高频考点确定教材的重点。根据高考试题完整准确阐释教材重要概念。根据高考试题宏观、微观结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根据高考试题正确处理选修与必修的关系。用通史体例进行复习) 根据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能力(发现学生失分原因。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关注修订版课标 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标必修课程名为《中外历史纲要》,强调中外贯通,整体视野。如强调古代中国大一统和多民族特征;又如明清史叔写:知道明初的屮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管理体制,认识这些制度在秩序重建中的作用与弊端;通过了解由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认识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通过了解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此后各种矛盾的加剧,理解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转折。通过清前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清朝在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上的重要作用。 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 一、构划吋空坐标、明确阶段特征 陈旭麓先生说:“历史是年代的累积,历史的辩证法是从时间上展开的。” 时空包括具体时地、阶段特征、年代特征 (2013 ?全国I 33)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o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一一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D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2013 ?全国I 31)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屮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C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17年高考一、二卷历史选择题特征:不排序,无逆向,多最佳,重逻辑;讲时空,扌II概念,脱教材,小见大 【应对方略】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时间:30分钟分值: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论文化创意 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特征,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 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了 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的新型产业。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发挥。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 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 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意识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通俗地说,点子是有好点子、歪点子、鬼点子之分的。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考虑文化主体性的做法。文化创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比如,一盒88 888元的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是铺张和 欺骗。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翼,不可或缺,不可偏废。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但文化创意的灵魂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激发人们的智慧,把文化创意事业搞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文化创意无法用金钱计算,但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文明进步却是巨大的。它在人们愿意接受的范围内,唤起责任心,强化文明感。因此,只有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资料大全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资料大全 古诗欣赏 从多角度鉴赏诗歌: 一、诗歌内容: 1.写景抒情 2.边塞征战 3.怀古咏史 4.即事感怀 5.羁旅行役 二、诗歌情感: 1.惜别之情 2.思乡之情 3.怀古之情 4.讽喻之情 5.报国之情 6.黍离之情(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惋惜的悲痛之情) 7.咏景之情 8.恋友之情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伤感、寂寞、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同情、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 三、诗歌语言: 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明快简洁、雄浑豪放、旷达俊朗、婉约沉郁 四、诗歌形象: 1.豪放洒脱乐观的形象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4.爱惜人才的形象 5.儿女情长的形象 五、表达技巧:(艺术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议论 2.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感怀、象征、反衬、用典、赋比兴、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3.修辞: 对偶、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反复、反问、对比 六、个人风格: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但各人又有各人的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此外,词有婉约、豪放之分。 古代诗词鉴赏20例: 一、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二、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三、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

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第二讲: 数列(文)(教学案)(教师版)

第 1 页 共 4 页 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第二讲: 数列 一、知识梳理 1. a n 与S n 的关系S n =a 1+a 2+…+a n ,a n =? ???? S 1, n =1, S n -S n -1, n ≥2. 2.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考点一 与等差数列有关的问题 例1 (2012·浙江)设S n 是公差为d (d ≠0)的无穷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则下列命题错误.. 的是( ) A .若d <0,则数列{S n }有最大项 B .若数列{S n }有最大项,则d <0 C .若数列{S n }是递增数列,则对任意n ∈N *,均有S n >0 D .若对任意n ∈N *,均有S n >0,则数列{S n }是递增数列 解析 (1)利用函数思想,通过讨论S n =d 2 n 2+????a 1-d 2n 的单调性判断. 设{a n }的首项为a 1,则S n =na 1+12n (n -1)d =d 2n 2+????a 1-d 2n . 由二次函数性质知S n 有最大值时,则d <0,故A 、B 正确; 因为{S n }为递增数列,则d >0,不妨设a 1=-1,d =2,显然{S n }是递增数列,但S 1=-1<0,故C 错误;对任意n ∈N *,S n 均大于0时,a 1>0,d >0,{S n }必是递增数列,D 正确. (2013·课标全国Ⅰ)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m -1=-2,S m =0,S m +1=3,则 m 等于 ( ) A .3 B .4 C .5 D .6 答案 a m =2,a m +1=3,故d =1,因为S m =0,故ma 1+m (m -1)2d =0,故a 1=-m -1 2, 因为a m +a m +1=5,故a m +a m +1=2a 1+(2m -1)d =-(m -1)+2m -1=5,即m =5. 考点二 与等比数列有关的问题 例2 (1)(2012·课标全国)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a 4+a 7=2,a 5a 6=-8,则a 1+a 10等于( ) A .7 B .5 C .-5 D .-7 (2)(2012·浙江)设公比为q (q >0)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3a 2+2,S 4=3a 4+2,则q =________. 答案 (1)D (2)3 2 解析 (1)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求解.由????? a 4+a 7=2,a 5a 6=a 4a 7=-8解得????? a 4=-2,a 7=4或????? a 4=4, a 7=-2. ∴????? q 3=-2, a 1=1或?? ??? q 3=-1 2,a 1=-8, ∴a 1+a 10=a 1(1+q 9)=-7. (2)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求解. S 4=S 2+a 3+a 4=3a 2+2+a 3+a 4=3a 4+2,将a 3=a 2q ,a 4=a 2q 2代入得, 3a 2+2+a 2q +a 2q 2=3a 2q 2+2,化简得2q 2-q -3=0,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试题

数学思想三(等价转化) 1.设M={y|y=x+1, x ∈R}, N={ y|y=x 2+1, x ∈R},则集合M ∩N 等于 ( ) A.{(0,1),(1,2)} B.{x|x ≥1} C.{y|y ∈R} D.{0,1} 2.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它们的面积分别为M,N,Q ,则体积为 ( ) A.32MNQ B.42MNQ C.62MNQ D.8 2MNQ 3.若3sin 2 +2sin 2 =2sin ,则y= sin 2 +sin 2 的最大值为 ( ) A. 21 B.32 C.94 D.9 2 4.对一切实数x ∈R ,不等式x 4+(a-1)x 2+1≥0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 围为 ( ) A.a ≥-1 B.a ≥0 C.a ≤3 D.a ≤1 5.(1-x 3)(1+x)10的展开式中,x 5的系数是 ( ) A.-297 B.-252 C.297 D.207 6.方程|2|)1(3)1(32 ++=-+-y x y x 表示的曲线是 (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7.AB 是抛物线y=x 2的一条弦,若AB 的中点到x 轴的距离为1,则弦AB 长度的最大值 ( ) A. 45 B.2 5 C.2 D.4 8.马路上有编号为1,2,3,4,5,6,7,8,9的9只路灯,为节约用电,可以把其中的3只路灯关掉,但不能同时关掉相邻的2只或3只,也不能关掉两端的路灯,则满足条件的关灯方法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 9.正三棱锥A BCD 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2a ,过B 点作与侧棱AC,AD 都相交的截面BEF ,则截面⊿BEF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10.已知方程x 2+mx+m+1=0的两个根为一个三角形两内角的正切值,则 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等差数列{a n }的前项和为S n , a 1=6,若S 1,S 2,S 3,···S n ,···中S 8最大,问数列{a n -4}的前多少项之和最大?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小题专题练

小题专题练(一)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不等式 1.已知集合M ={x |x >1},N ={x |x 2 -2x -8≤0},则M ∩N =( ) A .[-4,2) B .(1,4] C .(1,+∞) D .(4,+∞) 2.已知函数f (x )=?????log 12x ,x >12+4x ,x ≤1,则f ??????f ? ????12=( ) A .4 B .-2 C .2 D .1 3.设a ,b ∈R ,则“a >b ”是“a |a |>b |b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不等式|x +3|+|x -2|≤a 的解集非空,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5] B .[1,+∞) C .[5,+∞) D .(-∞,1]∪[5,+∞) 5.已知集合A ={(x ,y )|x 2 +y 2 ≤3,x ∈Z ,y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9 B .8 C .5 D .4 6.已知函数f (x )=? ?? ??12x -cos x ,则f (x )在[0,2π]上的零点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7.已知在(-∞,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f (x )=x 2 -2tx +1,且对任意的x 1,x 2∈[0,t +1],总有|f (x 1)-f (x 2)|≤2,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 ) A .[-2,2] B .[1,2] C .[2,3] D .[1,2] 8.函数f (x )=(x +1)ln(|x -1|)的大致图象是( ) 9.若偶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1),且当x ∈[0,1]时,f (x )=x 2 ,则关于x 的方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 精选资料集合完形填空22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精选资料集合完形填空(22)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Dahlia was running around the house screaming and crying. “I hate her! I hate her! I will _1__ play with her again!” Finally, her steps slowed. __2__ she told her father what had happened. He listened attentively. __3__ she stopped, he asked, “Is there __4__ else?” Dahlia added more details and began __5__ bitterly again. Father listened. When Dahlia _6__ talking, he said, “It must __7__ to be made fun of like this by y our best friend Tina.” Dahlia __8__ her father embraced(拥抱) and support as she cried __9__ more in his arms. Then as __10__ as the storm of tears began, she was finished. She got up and __11__ announced, “Daddy, did you know that tomorrow Tina and I are going together to the beach? We are __12__ a log house there with Adam and Tom, I will tell Tina before we go that I __13__ ruin her work again, and I’m sure she will be __14__ to me.” Why was this encounter (sudden meeting) so successful? How did Dahlia __1 5__ her upset so completely and realize her responsibility in the matter __16__ her own? There were three main parts in her father’s reaction that __17__: (A) Attention (B) Respect (C) Trust. He gave his daughter __18__ attention and took her seriously as she __19__ her feelings. He respected her by not coming with words of wisdom, advice or help. He validated(证实)the feeling she __20__. And he trusted her to do and say what she needed in order to lead herself toward resolution of her emotions. 1. A. hardly B. seldom C. ever D. never 2. A. so B. but C. and D. then 3. A. Before B. When C. While D. Since 4. A. something B. anything C. everything D. nothing 5. A. crying B. shouting C. talking D. saying 6. A. kept B. started C. stopped D. hated 7. A. hurt B. ache C. injure D. wound 8. A. got B. received C. accepted D. admitted 9. A. many B. some C. any D. no 10. A. soon B. quickly C. suddenly D. fast 11. A. surprisingly B. angrily C. sadly D. cheerfully 12. A. building B. buying C. making D. repairing 13. A. shouldn’t B. won’t C. daren’t D. can’t 14. A. polite B. cruel C. rude D. nice 15. A. get over B. get away C. get along D. get through 16. A. for B. on C. by D. of 17. A. did B. followed C. went D. worked 18. A. full B. incomplete C. half D. undivided 19. A. sent out B. threw out C. put out D. poured out 20. A. expressed B. showed C. hid D. strengthene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