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地区重点林区之一。针叶树种是黑龙江省造林树种,在人工造林中占重要地位。长期以来, 针叶树种栽造成地力衰退、造林树种单一、经营环境恶化,严重地影响针叶树种林分的质量。本文分析了针叶树种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为针叶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维持合理的针叶树种群体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拥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余脉,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木材产量均居东北三省前列, 针叶树种资源丰富。长期以来,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营林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果。

1.针叶树种人工林经营存在的问题

1.1针叶树种生长质量下降

由于针叶树种诸如红松、红皮云山、樟子松等经济效益高,山区林农又具有栽植针叶树种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许多林场针叶树种采伐后又继续种植针叶树种,一些林场至今已是第3代、第4代连续栽针叶树种。于是出现了新问题,第1~2代针叶林长势呈现蓬勃旺盛、郁郁葱葱的景象,在第3~4代针叶林则生长不良、未老先衰、低矮发黄。针叶林生长量一代不如一代,地力逐渐衰退。根据调查,在针叶林多代连栽地,出现造林成活率下降和幼林生长不正常的现象。致使针叶人工林长期生长力受阻,严重地影响到针叶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1.2林地土壤肥力下降

由于针叶人工林纯林对土壤肥力要求高、耗肥大,造成土壤中氮素供应不足,引起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氮、磷转化不平衡,土壤黏粒含量逐次降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壤养分贮量减少,林地生物活性降低,营养物质转化变缓,林地生态失调,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针叶人工林连栽后土壤腐殖质含量减少,土壤腐殖质品质变差,土壤中松结合态腐殖质所占比例及土壤腐殖质中松结合态和紧结合态比值呈下降趋势,土壤腐殖质化程度降低。针叶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境不断恶化,从而直接影响根系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导致林分针叶树种个体生长量下降,于是出现针叶树林分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

1.3造林密度过大

一些地区为了提高林分蓄积量而加大密度,但结果往往造成群落结构单一、林下植被得不到发展,其生态功能也得不到发挥,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速度和生长量。

论针阔混交林的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7758611.html, 论针阔混交林的优势 作者:周宁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07期 摘要:与营造人工针叶纯林对比(现造林,以针叶纯林为主),培育针阔混交林,对快速恢复森林的生态环境性能,营养空间的利用,立地条件的改善,生长率的提高,产品的多样化,防护效益的发挥,抗御灾害能力,社会效益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还可以为市场提供多样化、多种类的木材产品,构筑具有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功能生态体系。从生态效益、防护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针阔混交林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纯林;水土保持;病虫害;经济效益 1 生态效益 1.1 混交林生态环境明显优于纯林 根据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营造、人工诱导是形成针阔混交林的重要途径。并在经营活动中有目的地保留阔叶树种,可以很好地保持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水平不仅表现在物种遗失相对减少,更重要的是伴随着阴性和中庸性树种在系统中优势的增加,系统的种群结构变得更加稳定,种间关系趋于协调。如此针阔混交林中,林分内灌木、草本植物较纯林丰富,森林水平垂直层次结构较为合理,几乎能够达到自然林状态。 不同树种在生长培育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例如:红松其幼年较耐荫,可在林份条件较好的天然次生林中进行生态疏伐或择伐,在林冠下营造红松,同时保留林冠下有培育前途的阔叶幼树,如:蒙古栎、水曲柳、黄檗、紫椴、色木槭等阔叶树种。如此可使各树种在阳光营养空间方面得到协调结合,相互补偿,通过人工营造复层林冠,林地单位面积上的叶量可以得到增加,可以提高对光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1.2 混交林林冠截持降雨率要多于纯林 针阔混交林通常由两种及以上树种相互混交组成,多树种间多层林冠呈现垂直封闭协调特性,降水在经过混交林树冠层时,通过树冠层的层层拦截,可以有效延缓降水下落至地面过程中的速度和增加雨水流经树冠的时间。通常情况下树冠大约可以截留降雨量的15%~40%,树冠截持降雨率的大小主要决定树种组成、密度、年龄等因素。而针阔混交树中,其树种组成通常较为复杂,树冠层层间密度也较大,因此在同样的降雨强度和年龄条件下针阔混交林的树冠层层截持降雨率要明显多于纯林。 1.3 混交林涵养水源及水土保持能力要强于纯林

b针阔混交林

b 针阔混交林 经度130°49ˊE纬度43°53ˊN桩号K46+300 群落类型针阔混交林 优势种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郁闭度80% 群落高度18.0 m 生产力7.06t/(hm2·a) 生物量55.6t/hm2 物种名拉丁名高度(m)频度(%)分盖度(%) 乔木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1.5~2.5 40 10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7.5~10.0 50 20 白桦Betula platypylla 6.5~9.0 30 3 枫桦Betula costata 7.5~9.0 20 2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3.5~5.0 20 2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4.5~8.0 10 2 灌木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 0.6~1.6 60 5 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0.6~1.5 50 5 刺玫蔷薇Rosa davurica 0.6~1.4 40 3 大黄柳Salix raddeana 0.6~1.6 30 3 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0.6~1.4 30 3 草本 狗尾草Setaria viridis0.1~0.35 60 2 水金凤Impatiens noli-tangere Linn.0.4~0.7 50 2 小玉竹Polygonatum humile Fisch. ex Maxim0.15~0.5 50 2 翠南报春Primula patens E. Busch0.3~0.6 50 2 飞蓬Erigeron speciosus (Lindl.) DC0.05~0.6 50 2

湖北省随州市2019版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湖北省随州市2019版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60分) 1. (6分) (2016高三上·武清期中)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列各题。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丙—甲—乙 D . 甲—丙—乙 (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 地形 B . 水分 C . 热量 D . 坡向 (3)乙山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 . 地中海气候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大陆性气候 2. (4分)读陕西省年平均地温和气温分布图。下列关于该省年平均气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与甲处所在的地区相比,丙处气温的地区差异大 B . 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10°C C . 渭河谷地的等温线向北侧弯凸 D . 汉水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 3. (4分)贺兰山地处我国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的植被受气候的影响尤为敏感。下图示意贺兰山位置及其中段植被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④图例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 . 草原化荒漠、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荒漠化草原

B . 草原化荒漠、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荒漠化草原 C . 荒漠化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原化荒漠 D . 荒漠化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化荒漠 (2)野外调查发现,旱生灌丛大多分布于沟谷及阴坡地段,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光照 B . 降水 C . 热量 D . 水分 (3)图中人工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 A . 积雪融水 B . 山地降水 C . 冰川融水 D . 湖泊水 4. (6分) (2017高二上·南阳月考)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 . 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 . 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6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地理分布

第六章亚热带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在我国亚热带山地有较广泛的分布 它是北亚热带低山的代表性类型 这类森林一般无明显优势种群落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林冠呈间断分布落叶阔叶混交林常居于乔木的上层常居于乔木亚层常绿阔叶树种的数量增加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树种有不少是分布在暖温带的种类槭属鹅耳枥属其 它的落叶树种有水青冈底合欢属常绿阔叶树的种类有青冈属石栎属和木荷属等为主在亚 热带石灰岩山地的常绿落叶树种是以朴属青檀属 Zelkova Koelreuteria ?á??oí??????μèμ??2???ù×é3é 1 3£?ì 1 1 Cyclobalanpsis glauca Quercus fabri íáèà?a×???é?êˉ?òíáDalbergia hupeana ?ˉ??oí??á???μè ??á???山合欢林 湘东和湘南的部分地区土壤为红色石灰土 Castanopsis jucunda Celtis bungeana 3á?????±桂花圆叶乌桕 主要分布于湘南地区海拔 500m以下的石灰岩丘陵 青冈栎的优势度最大桂花和圆叶乌桕 石楠Cinnamomum wilsonii D?ò?èYSapium sebiferum o£°?200?¨èo??ò??à??èY???ü3£??μ? óD??ì′Litsea rotundifolia var Lindera megaphylla 等 翅荚木分布面积小 建群种为青冈栎和翅荚木Melia azedarach Celtis sinensis

青冈栎Machilus calcicole Cornus austrosinensis ?ò?òèóéaoí?a??—…???aó?ê?íaμ?êyá?éù êˉé?1e?¨Boniodendron minus Photinia chihsiniana?ú1ó?Y?ˉà??13???óD?21??ˉ?? ?ìê???μè 2 Liquidambar acalycina?à???à?? ???÷μ??Dé?é?μ?土壤为山地黄棕壤 1800m的山地也有分布 朱守谦等1800m也比较多见 亮叶水青冈千筋榆(Carpinus fargesiana)外 水青树(Teracentron sinensis) 中华槭Rhus succedaneum Sorbus folgneri ?D?aéê?ì??á??÷òa·?2??ú?D??èè′??÷??2?μ?1??÷μ???±±2?2000m Castanopsis eyeri var外 木莲 落叶树种还有野漆Pterostyrax leveillei 1800m也比较多见中华槭混交林分布在广西花坪林区海拔 1500′?ía?à???à??小叶青冈(Cyclonalanopsis gracilis)混交林 1600m的地段 3Carpinus viminea ???-?÷2?μ?áúìáé?ò?′?o£°?600?úot??é£?2μ?ìì??é?·?2?o£°?é?éy?á1400m??·?2?μ??ì??á??D ?à??èY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Actinodaphne lancifolia var Schima superba??????2?μ?μú ò?2?óé??ò?ê÷??×é3éé???枫香蜡瓣花 山合欢Nyssa sinensis等 除建群种相似外常绿树种有包石栎 多脉青冈落叶阔叶 树雷公鹅耳枥而亮叶水青冈则与包石栎处于同一层次 其他常绿树种尚有红豆杉等如红肤杨 Sorbus wilsoniana Clethra fargesii 4?÷òa·?2??ú°2???à?????a é?o£°?700m左右的低山还见有杉木除枫香外Cornus controveris Morus cathayana Magnolia bionolii Cyclocarya paliurus等 Pseudolarix amabilis 千筋输板栗 混交林土壤为黄色石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授课建议] 1、自然地理的要素 2、自然要素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 途径 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环节 物质循环简图 能量太阳能(蒸发、水汽 输送)、重力能(降 水、径流) 太阳能――→ 光合 作用化学 能――→ 分解 呼吸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 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 新,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②缓解 不同纬度间热量收 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不断塑造 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 和化学元素的迁移 运动,能量的流动、 转化;②联系自然 地理环境中的有机 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 产资源;②改变了 地表形态,塑造了 各种自然景观;③ 实现了地区之间、 圈层之间的物质交 换、能量传输 3、生产功能

4、平衡功能 5、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6、环境 整体性表现的的例子 [深度探究] 1.河流径流量减少对河流下游有何影响

提示: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咸潮;土壤盐碱化;水质变差,河口生态环境破坏等等。 2.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中游的河床和湖泊以及下游三角洲有何影响 提示: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引起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中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和湖泊蓄洪能力降低,易引发洪涝灾害;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积,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加。 3.在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水死亡,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7、自然带的形成 8、自然带的类型 9、自然带分布的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 素 典型地区图示 低纬和高纬地 区及中纬度一

森林类型划分

森林类型划分 中国现有原生性森林已不多,它们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区。按森林外貌划分,针叶林和阔叶林面积约各占一半,前者49.8%,后者占47.2%,其余3%为针阔叶混交林。 一、针叶林 针叶林在中国分布广泛,但作为地带性的针叶林则只见于东北和西北两隅以及西南、藏东南的亚高山针叶林,其余的则常为次生性针叶林,如各种次生松林,更多的则是人工营造而成,如杉木林等。这些针叶林不仅植物组成丰富,而且还栖息着大量的动物种类,成为众多特有种类的栖息地和避难所。 1、北方针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 它们分别作为高纬度水平地带性植被和较低纬度的 亚高山带植被类型。在分布区和地理环境方面,差异很大,但都属于亚寒带类型,其外貌、组成、结构都十分相似。 (1)中国的落叶松属有10个种和2个变种,主要的建群种有落叶松、西伯利亚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太白红杉、四川红杉、大果红杉和西藏落叶松等。 (2)云杉、冷杉林中国的云杉林和冷杉林大多属山地垂直带类型,分布广、蓄积量最大。东北地区主要建群

种为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华北为白杄、青杄。向西至西北一带为青海云杉、雪岭云杉和西伯利亚冷杉。西南山地主要有丽江云杉、川西云杉、林芝云杉林、麦吊油杉、油麦吊杉、云杉、紫果云杉、巴山冷杉、岷江冷杉、黄果冷杉、长苞冷杉、鳞皮冷杉、喜马拉雅冷杉、苍山冷杉、冷杉、滇冷杉等等。 (3)松林主要建群种有樟子松、偃松和西伯利亚红松。 (4)圆柏林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部山地亚高山森林带上部的阳坡,海拔高度在2800~4500m之间,主要建群种有方枝圆柏、祁连圆柏、垂枝香柏、大果圆柏、塔枝圆柏和曲枝圆柏等。 2、暖温带针叶林 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辽东半岛,主要的建群种有油松、赤松、侧柏和白皮松。 3、亚热带针叶林 类型很多,如马尾松、云南松、细叶云南松、卡西亚松、华山松、高山松)、杉木、柳杉、柏木、冲天柏(干香柏)、油杉、铁坚杉、银杉等。 4、热带针叶林 树种很少,且多零星分布,不成林,如南亚松、海南五针松和喜马拉雅长叶松。

亚热带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的地理分布

第五章亚热带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的地理分布亚热带的森林类型丰富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代 表性植被中国亚热带占全国总面积的1 ′ó????±±?334o左右东界为东南沿海及所 属岛屿和台湾省南北界之间纬度相 距11东西界经度横跨28o ??2??aμí?Dé? ?ú?a?ù?′?óμ?éú?3???Dóy×??à???à?ùμ?é-á?ààDí μ???èè′?±±2?óéóú?????à????μí?ú o£°?????μ?é?μ?é?3£?ìó???ò?à?ò??ì??á? o???3£?ì??ò?á?oí??ò???ò?á?í¨3£è??a??ò? à?ò?á?ê?3£?ìà?ò?á?μ?′?éúààDí 5 óéóú??èè′?μ????àé?òò′? ??D?ò??°o???D?μ???ò?á? ??′??2±??D??ò?á?·?2?μ????y′óóDD?àà±eμ??ˉD???ò?á?ê?3£?ìà?ò?á????μoóμ?′?éúààDíéùêy·?2??úêˉ?òD?íáèàé??e?′1?à??ò?àê??D1ú?ùì?óD óíé?ê?(Keteleeria)银杉 属(Cathaya)扁柏属(Chamaecyparis)翠柏 属(Calocedrus水松属(Glyptostrobus)以及罗汉松科的罗汉 松属(Podocarpus)和陆均松属(Dacryrdium)白豆杉属 等等 灌木层常见的种类有樟科的山胡椒属(Lindera)杜鹃花科 的杜鹃花属(Rhododendron)金 缕梅科的继木属(Loropetalum)Rosa Spiraea Rubus Ilex Viburnum 等等菊科温性针叶林是亚 热带中山上部分布的一类针叶林下接暖性针叶林 温性针叶林居于二者之间温性针叶林可分布到山顶 乔木层的主要组成为松属耐寒的种类如栎属 19801981198119821984 19841986198619871988 19881989198919901990199119931995

阔叶林 针叶林

第2章人类活动对阔叶红松林的影响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它以优质的木材和独特的生态学及经济学价值而驰名中外。红松除在局部地段能形成小片纯林外,多数情况下与其他针阔叶树种混生组成以红松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习惯称之为“阔叶红松林”或“红松林”。阔叶红松林作为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生态系统,在中温带森林类型中以其建群种独特、物种丰富及含有较多的亚热带成分而著称。 2.1 阔叶红松林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红松在世界上的分布并不广,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在中国境内的长白山、老爷岭、完达山和小兴安岭的低山和中山地带。日本列岛是在第三纪后半期才同我国大陆分离的,因此目前在日本的四国爱媛县东赤石山(北纬33°50')和本州福岛县枯木山(北纬37°)也有零散的红松分布;在朝鲜半岛的釜山(北纬35°)也有小面积的天然红松分布。除此之外,红松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和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都有较大面积的天然分布。所以红松林的总分布区面积约50万km2,其中中国境内约占60%。 中国境内的阔叶红松林分布区域基本与自然植被分区上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相吻合,在地理上位于北纬40°45'~49°20'、东经124°45'~135°之间。西北界沿黑龙江境内的爱辉县胜山林场与德都、哈尔滨一线;西南界为辽宁的开原县与铁岭县的东部山区;南界为辽宁省丹东市、沈阳一线(17世纪后退至宽甸、本溪一线);北界为小兴安岭北坡、黑龙江省孙吴县东南的毛兰顶子附近;东界为完达山的东北麓、黑龙江省的饶河县。红松在我国的天然分布区南北幅度约1 000 km,东西约500 km,全部区域红松林面积约30万km2。 阔叶红松林区地处欧亚大陆东缘,东濒日本海,南临黄海,深受海洋的影响,具有湿润型的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年降水量丰富,多达500~1 100 mm,且主要集中于生长季的6、7、8月份,这3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夏季气温较高,如7月份平均气温多在20~26℃,最高可达39℃。年平均气温介于0~6℃,1月份平均温度为-28~-14℃。温暖时期较长,无霜期及日温持续≥10℃时期约有4个多月。林区空气潮湿,蒸发很弱,为典型的温带湿润型季风气候,极有利于特有林木的生长。由于红松分布区的纬度、地形及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差异,北部的小兴安岭比较寒冷,南部的长白山地区则温和而湿润,而辽东山区则更加湿润,生长期也更长,因此形成了红松伴生树种的不同和多样化,呈现出类型各异的红松阔叶树混交林。 阔叶红松林区域,其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其成土过程主要是温带湿润森林中弱酸性腐殖质的积累过程及弱酸性淋溶过程和粘化过程。红松林中每年有大量的凋落物,含有比较丰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作者:赵士洞,郝占庆,陶炎,李世纯,刘喜悦,孙悦华,王丽,朴正吉,赵振英,张素贤,张惠文

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林冠层叶面积指数模拟分析

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林冠层叶面积 指数模拟分析 3 关德新 33  吴家兵 王安志 金昌杰 施婷婷 韩士杰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摘 要 根据长白山原始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光合有效辐射的连续3年自动观测结果,结合便携式叶面积仪的季节观测,建立了以林冠上下光合有效辐射估算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半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叶面积的季节动态.通过3年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比较发现,该森林冠层叶面积的起始生长日期随气温稳定通过0℃的日期延迟而延迟,整个生长季的叶面积动态可划分成上升期、相对稳定期和下降期,每个阶段都与大于0℃的积温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分别用Logistic 曲线和线性方程表达.并对叶面积的观测和估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季节变化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文章编号 1001-9332(2007)03-0499-05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文献标识码 A S i m ul a ti on of crown leaf area i n dex of Korean p i n e and broadleaved m i xed forest i n Chang 2ba iM oun t a i n s .G UAN De 2xin,WU J ia 2bing,WANG An 2zhi,J I N Chang 2jie,SH I Ting 2ting,HAN Shi 2jie (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Ch 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S henyang 110016,Chi 2na ).2Ch in .J.A ppl .Ecol .,2007,18(3):499-503. Abstract:Based on the 32year successive aut omatic measure ment of phot 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 on above and under the cr own of Korean p ine and br oadleaved m ixed f orest in ChangbaiMountains,as well as the seas onal observati on on leaf area index,a se m i 2e mp i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 o esti 2mate the cr own leaf area index of the f or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model could well reflect the seas onal variati on of cr own leaf area .Fr om the comparis on of 32year leaf area index series,it was found that the date when the leaf area index began t o rise was post poned if the date when its air te mperature stably sur passed 0℃ca me late .The dyna m ics of the leaf area index in whole gr owth seas on could be divided int o three stages,i .e .,rising,relatively stable,and dr opp ing,and at each stage,there was a greater correlati on bet w een the leaf area index and the accumulated te mperature above 0℃,which could be exp ressed by Logistic curve and linear equati on .The p r oble m s existing in the observati on and esti m ati on of forest cr own leaf area index were discussed . Key words:leaf area index;seas onal variati on;Korean p ine and br oadleaved m ixed f orest .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69,30370293)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KZCX12S W 201201).33通讯作者.E 2mail:dxguan@iae .ac .cn 2006204225收稿,2006212230接受. 1 引 言 叶面积指数是标志植物生态系统状态的重要指 标,既反映了植物群落的生命活力,也是表征其诸多环境效应的主要参数,所以它的定量观测一直是森林生态学和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森林植物 更新[29]、生态系统碳通量[19,23]、生产力[17] 、辐射平衡 [1] 、能量平衡 [20,22] 、水量平衡 [2,9] 、地2气系统模 型[21]、植被遥感[15] 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其观测方 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抽样直接测定叶片的 面积,进而推算到群落尺度[3,7,30] .它适用于植物种类单一、生长均匀、取样方便的群落,如人工种植管理的农作物和苗圃等,因其工作量大,操作过程繁琐,不适用于植物种类多、几何结构空间异质性大的自然群落,特别是个体高大的森林群落就更难进行.对于这样的群落叶面积,多采用第2种方法—光学测定方法,即利用冠层下的光强与无遮蔽对照点的光强之比计算群落叶面积,或用成像方法间接计算[5,8,27],几乎所有的群落叶面积观测仪都是采用此原理设计的.但在野外实际观测中,由于天气、人力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3月 第18卷 第3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 lied Ecol ogy,Mar .2007,18(3):499-503

新教材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植被 含解析

课后作业(十三)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读图回答1~2题。 1.丙地的自然景观是() A.季雨林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解析]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景观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 B 2.对下列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导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甲→乙方向,热量B.沿乙→丙方向,海拔 C.沿乙→丁方向,降水D.沿甲→丁方向,热量、降水

[解析]沿甲→乙方向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沿乙→丁方向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沿乙→丙方向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沿甲→丁方向自然景观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既有热量也有降水。 [答案] D 下图为我国两山地垂直植被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乙山地垂直植被中,①植被最有可能是() A.落叶阔叶林B.草原 C.荒漠D.雨林 [解析]由图中看出乙山地的垂直植被分布中,①位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之间,结合图甲,应发育的是落叶阔叶林。 [答案] A 4.造成甲、乙两山地植被基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水分C.热量D.土壤 [解析]甲、乙两山地的基带分别属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反映出来的是热量条件的变化。 [答案] C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回答5~6题。 5.图中25 ℃等温线向西弯向纬度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 A.山脉的延伸B.稀疏的植被 C.沿岸的寒流D.河流的流向 [解析]由图可知,这是非洲西北部地区,该地沿岸有加那利寒流,受该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西岸等温线偏向低纬,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答案] C 6.图中①②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解析]图中的①位于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发育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图中的②位于几内亚湾沿岸,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了热带雨林。 [答案] A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下练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选择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图示是根据我国气象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 m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解析:1.C 2.A第1题,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雪线的分布趋势大致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第2题,一般来说,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气温和降水。气温越高,则雪线也相对越高;降水越多,雪线相对较低。横断山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因此梅里雪山雪线相对较低。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3~5题。 3.该山地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4.甲地的植被应为()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5.与北坡相比,南坡() A.水土流失较严重B.自然带数目较多 C.年降水量较小D.气温垂直递减率更大 解析:3.B 4.D 5.A第3题,该山地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偏大,应为北半球的山地,同时该山地基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说明该山地位于中纬度地区,故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

度地区。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该山地基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则甲地植被应为针叶林。第5题,南坡冰川位置低,说明该坡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严重,因此与北坡相比,南坡水土流失较严重。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②为() A.草原B.荒漠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7.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 C.地形D.季风 解析:6.A7.D第6题,我国北部自东向西植被应为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大兴安岭大致是400 mm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大致是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贺兰山大致是200 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是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故①区域植被应为荒漠,②区域植被应为草原。第7题,我国北部地区夏季只受东南季风影响,东西跨度较小,而南部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季风气候东西跨度大。故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读图,回答8~9题。 8.“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树生长 解析:8.A9.B第8题,由图中城市位置可知五原的纬度高于长安(今西安),所以五原的春天来得较长安迟,当五原河畔冰开,气温回升时,长安春天已近尾声,这说明两地热量

黄土丘陵子午岭针阔混交林隙更新规律

2 0 1 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黄土丘陵子午岭针阔混交林隙更新规律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科专业:科学教育 指导教师:张希彪(教授) 作者姓名:雷宏王超赵玉杰

黄土丘陵区子午岭针阔混交林林隙更新规律 雷宏,王超,赵玉杰,张希彪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以黄土丘陵区子午岭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研究了林隙的形状、大小、形成方式、形成木的种类、数量、径级、形成年龄、林窗内物种组成及更新状况等。结果表明:该林区林隙砍伐形成方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根拔形成方式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林隙形成木的数量与坡向也呈显著正相关,更新树种组成较形成木丰富。在林冠下和林隙内,辽东栎的优势度在更新幼苗物种组成中都居最高,其他依次为油松、茶条槭、杨树。对相对优势度位于前4 位的更新乔木幼苗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除油松与辽东栎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之外,其余种类幼苗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杨树与辽东栎、杨树与茶条槭均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林隙更新优势度位于前4 位的乔木更新数量与林隙环境因子主成分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杨树幼苗更新受地形因子影响较大,油松幼苗更新受土壤养分特征影响显著,茶条槭的更新受地形因子和林隙形成木的特征影响显著,辽东栎幼苗更新与上述5 种环境因子主成分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字:林隙;针阔混交林;更新;优势度 The regeneration rules of coniferous-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gap in Zi Wu Ling the loess hilly Leihong ,Wangchao, Zhaoyujie, Zhangxibiao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 ,Gansu) Abstract: Taking the coniferous-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Zi wu ling the loess hil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 line transects method to study the shape, size, form the way, forming wood species, number, diameter level, formation age, gaps update status withi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etc.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st with altitude formed gaps cut way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lope, formed root pulling way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lope angel, the number of gap maker and slope to also show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Richness was higher for seedlings than gap makers. the amount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seedlings is the most in the canopy gaps and within ,others Pinus tabulaeformi s, Acer ginnala Maxim. , Populus. Located on the front of relative advantage degree 4 updates on tree seedlings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existenc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Quercus liaotungensis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金沟岭林场混交林TWINSPAN分类及演替序列分析

第33卷 第1期 2009年1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 on )Vol .33,No .1Jan .,2009 金沟岭林场混交林T W INSPAN 分类及演替序列分析 张会儒1,汤孟平2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91;2.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摘要:采用T W I N SP AN 分类方法,对吉林金沟岭林场混交林进行了数量分类,并分析了混交林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将研究区域混交林分为7种森林类型,其分布特点是从白杨榆杂阔叶混交林到云冷杉红松混交林的面积比例逐渐增大,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云冷红-椴枫色针阔混交林,其次是云冷红-白杨枫椴针阔混交林,这两类混交林合计比例为5514%,该区的顶极群落———阔叶红松林所占比例仅为814%。说明云冷杉红松针阔混交林是金沟岭林场的主要森林类型。演替规律分析表明,7种混交林类型呈现出明显的演替特征。总的趋势是先锋树种由强变弱,伴生树种和针叶顶极树种由弱变强,呈后来者居上的趋势,最终将形成具有稳定树种组成结构的阔叶红松林。 关键词:混交林;T W I N SP AN 分类;演替分析;金沟岭林场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006(2009)01-0037-06 C l a ssi f i ca ti on and successi on ana lysis of m i xed forest i n J i n gouli n g forest farm usi n g the T W I NSPAN m ethod ZHANG Hui 2ru 1,T ANG Meng 2p ing 2 (1.Research I nstitute of Forest Res ource I nfor mati on Techniques,Chinese Acade my of Forestry,Beijing 100091,China; 2.School of Envir onmental Sciences and Technol ogy,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L in ’an 311300,China ) Abstract:I n this paper,the T W I N SP AN classificati on method was used t o quantitatively classify m ixed f orest in J ingouling f orest far m.Then the classificati on results was used t o analyze successi on la w of m ixed forest .The m ixed f orest of the far m was divided int o seven type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rea p r oporti on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p r oporti on of m ixed conifer and br oadleaf f orest of Picea s p.,A bies s p.,P .koraiensis ,Tilia s p.,B.costata and A cer s p.was the highest,the second was m ixed conifer and br oadleaf f orest of Picea s p.,A bies s p.,P .koraiensis, B.platyphylla, Populus s p.,B.costata and Tilia s p..The p r oporti on of these t w o types was 5514%of t otal .It showed that m ixed conifer and br oadleaf f orest of Picea s p.,A bies s p.,and P .koraiensis was main forest type in the far m.The p r oporti on of m ixed forest of br oadleaf and P .koraiensis ,the cli m ax community of this regi on was only 814%.Successi on la w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uccessi on characteristics of seven types were distinctive .The t otal trends were that p i oneer tree s pecies changed fr om puniness t o m ightiness,ass ociated tree s pecies and cli m ax conifer tree s pecies changed fr om m ightiness t o puniness .It well for med m ixed f orest of br oad 2leaved tree and Korean p ine with steady tree s pecies structure fin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T W I N SP AN method t o classify and s ort m ixed f orest was feasible . Key words:m ixed forest;T W I N SP AN classificati on;successi on analysis;J ingouling forest far m 收稿日期:2007-11-02 修回日期:2008-02-24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A08) 作者简介:张会儒(1964—),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森林可持续经营。E 2mail:huiru@caf .ac .cn 引文格式:张会儒,汤孟平.金沟岭林场混交林T W I N SP AN 分类及演替序列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1): 37242. 森林分类是森林经营的基础工作。森林类型划分主要依据地理、气候等环境条件和森林的林学特征(外貌和结构)进行综合划分。树种组成是森林的重要林学特征之一,常作为划分森林类型的基本依据,而优势树种是划分森林类型的主要依据[1]。 在森林分类中,根据优势树种很容易判别纯林和相对纯林。混交林是多个树种共同生长在小范围内的林分,种间竞争是影响生长和经营的主要因子。因此,混交林树种组成与种间关系较复杂,难以识别。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A 1.读图可知,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大,说明越来越干燥,这样会导致风力作用增强。2.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气候的大陆性变强、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湖及其水量减少、晴天增多;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图10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3~4题。 3.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此图可以说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B.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 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答案】BD AB\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图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A.a-① B. b-② C. c-③ D.d-④ 2.甲图中c自然带在南半球呈南北走向,其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洋流 C.大气环流D.地形 【答案】D B 读下图回答3~4题。

3.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B.高山针叶林带、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草甸带 C.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 4.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高度分别约为 A.1500米 5500米 B.2000米 5500米 C.3000米 4000米 D.2000米 6500米 【答案】A B 3.由图可知,在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中,A位于高山针阔混交林带的下方,应为常绿阔叶林带;B位于高山针阔混交林带的上方,应为高山针叶林带;C位于高山灌木林带与高山荒漠带之间,应为高山草甸带。故选A项。4.由图可知,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约为2000m,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高度约为5500m。故选B项。 右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图,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经度。读图 回答5~7题。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D.大西洋,美洲板块 6.②处向北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分异 D.非地带性分布 7.下列地质作用在②处不明显的是 A.火山喷发B.变质作用 C.流水侵蚀D.风力沉积 【答案】B A D 冻土是指温度在0°C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多年冻土指冻结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土。图9是北半球 南北方向多年冻土剖面图,读图回答8~10题。 8.与图中不连续多年冻土带最接近的纬度范围是 A.20°N—30°N B.30°N—40°N C.50°N—60°N D.70°N—80°N 9.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冻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主导因素是A.海洋性气候强弱B.东中西地形差异C.土体颗粒的组成D.植被种类与多少 10.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厚度的因素是 A.海拔高度和纬度B.纬度位置 C.降水形式及多少D.海拔高度 【答案】C A A 读图12,完成11-12题。 11.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