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20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20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20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只要给感受器一个刺激,就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

B.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在某处给予一有效刺激,电流计一定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

D.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说明发生了反射

解析:选C给感受器一个适宜刺激、且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A错误;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内,若给予的一有效刺激部位位于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之间、且距离两电极相等,则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电流计的两极,灵敏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错误;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是K+外流,因此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C正确;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若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则没有发生反射,D错误。

2.(2019·潍坊期末)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与胞外Na+内流有关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一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神经系统可支配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故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不受激素的影响解析:选B反射弧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错误;胞外Na+内流产生了动作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错误;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受激素的影响,D错误。

3.(2019·济南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B.神经纤维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

C.反射过程中,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解析:选C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神经纤维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反射过程中,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反射弧完整,反射

才能完成,D正确。

4.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只有神经元能产生兴奋,其他细胞不能

B.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神经元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C.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突触前膜分泌到突触间隙

D.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解析:选D人体细胞中不只有神经元能产生兴奋,各种感受器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从而引起神经元兴奋,A错误;细胞膜内外的K+浓度差是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Na+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B错误;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C错误;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与大脑皮层建立联系,受大脑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D正确。

5.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l-通过该蛋白内流。药物BZ能提高该蛋白对Cl-的通透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BA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B.GABA的受体还具有转运功能

C.BZ会降低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应答反应

D.Cl-内流使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增大

解析:选A GABA能导致Cl-通过受体蛋白内流,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A错误;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l-通过该蛋白内流,GABA的受体还具有转运功能,B正确;药物BZ能提高该蛋白对Cl-的通透性,降低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应答反应,C正确;Cl-内流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电位差增大,D正确。

6.感受器的兴奋向神经中枢传导时,在神经纤维上()

A.神经递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

B.膜上的多种蛋白与静息状态下电位的维持有关

C.刺激的强度越大,动作电位的电位差幅度越大

D.产生神经冲动时,膜外的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解析:选B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信号的传递,并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A错误;膜上的多种蛋白作为载体参与离子出入神经细胞,导致电位的维持与变化,B正确;兴奋的强度并不体现在电位差变化幅度上,而是体现在发生冲动的频度上,C错误;膜外兴奋时是负电位,电流方向用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表示,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D错误。

7.(2019·怀化期末)如图表示反射弧结构,在实验条件下刺激部位a可引起b处产生冲动,效应器作出反应,而刺激b也可以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但不能引起a处产生冲动,对此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刺激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

B.刺激后,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

C.刺激后,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

D.刺激a使突触传递兴奋,刺激b使突触传递抑制

解析:选B兴奋在离体的神经元上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刺激a 点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双向的,在运动神经元上是单向传递的,A错误;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B正确;刺激b点后,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传导是双向的,C错误;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不能通过突触传递兴奋,更不会使突触传递抑制,D错误。

8.(2015·江苏高考)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解析:选D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生物膜的分隔作用可避免其被细胞内的其他酶系破坏。神经细胞上的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效应是引起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该神经细胞膜外侧Na+大量内流,从而导致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

外侧,Cl-内流会使神经细胞受到抑制,两者不能同时发生。

9.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如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一致,但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解析:选C分析图2可知,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分析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该局麻药的作用机理是堵塞了通道蛋白,导致Na+无法内流,使突触后膜无法产生兴奋,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所以二者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作用机理不同,γ-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C错误;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正确。

10.(2019·泉州质检)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

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C处产生兴奋,②处膜外电位将发生正→负→正的变化

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

解析:选C根据图中突触的方向可知,④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则①是效应器,图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感受器→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A正确;刺激图中C处,兴奋传到②,引起②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最后再恢复到静息状态,所以②处膜外电位将发生正→负→正的变化,B正确;Ⅰ为突触前膜,兴奋传到

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Ⅱ为突触后膜,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D正确。

11.如图表示膝跳反射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处,则②处细胞膜两侧只能出现三次电位变化

B.该反射中,只发生一次“电→化学→电”的信号转变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了反射,故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D.③所处的中枢可接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解析:选D若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处,则②处细胞膜两侧只能出现两次电位变化,A 错误。该反射弧中,有传入与传出两个神经元,二者之间通过突触相连,即图中的③;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即图中的⑤与传出神经相连处,也存在突触,因此共有两个突触,会发生两次“电→化学→电”的信号转变,B错误。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的灰质,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因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③是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会受到大脑皮层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

12.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解析:选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据图分析,根据突触小泡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甲→乙→丙。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都与突触后膜

相对应的受体结合,两者的受体不同,A错误;乙神经元兴奋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丙神经元不兴奋,B错误;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据报道,抑郁症已影响全球3.5亿人口。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5-羟色胺等物质密切相关,5-羟色胺在大脑皮层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信号分子5-羟色胺作为____________在突触传递中发挥作用,5-羟色胺由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离不开内环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泌出的5-羟色胺,有一部分会被突触小体重新摄取。目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主要的抗抑郁药,用以__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患者脑组织液中5-羟色胺的含量。但有些患者5-羟色胺的含量正常,因此新的研究又着眼于神经细胞的接收装置上,该类患者可能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患者服药不当造成呕吐现象的发生,导致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此变化,将兴奋传到________从而产生渴觉。

解析:(1)信号分子5-羟色胺属于神经递质,通常由突触前膜释放出来,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而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故5-羟色胺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离不开内环境。(2)分泌出的5-羟色胺被突触小体重新摄取,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阻止对5-羟色胺的重摄取,增加了患者脑组织液中5-羟色胺的含量。若5-羟色胺含量正常,而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没有足够的活性或数量减少,则会引起自身免疫病。(3)某患者服药不当造成呕吐现象的发生,导致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可将此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通过主动饮水调节渗透压平衡。

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间隙充满的是组织液(2)增加受体没有足够的活性或受体的数量减少(3)大脑皮层

14.如图1是成语“火中取栗”的故事图解,假设图2表示猫从火中取板栗时其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猫从火中取板栗时,因火烧爪快速缩回,说明机体的这种活动主要是通过________调节完成的。

(2)猫对盆中火的危险作出判断与反应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猫感受火刺激的痛觉感受器位于图2中的________。

(3)刺激图2中的A处和E处时,F的反应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兴奋沿着E传导时,E细胞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猫取栗过程中,兴奋在其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_______(填“单”或“双”)向的,这与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结构有关。

解析:(1)机体的活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2)猫对盆中火的危险作出判断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猫感受火刺激的痛觉感受器位于图2中的A(或皮肤),B为传入神经。(3)刺激图2中的A处和E处时,F的反应相同,但是前者属于反射,后者不属于反射,因为后者没有完整的反射弧。神经细胞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4)在生物体内,兴奋在其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这与图2中的D(突触)结构有关。

答案:(1)神经(2)大脑皮层和脊髓A(或皮肤)(3)相同相同(4)单 D

15.(2019·武汉调研)研究发现,当以微弱刺激施加于海兔(一种贝类)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发生缩鳃反射,相关反射弧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射弧中共有________个神经元。当突触丁处神经末梢兴奋时会导致突触前膜______________,进而引起鳃肌细胞收缩。

(2)若重复用微弱电流刺激海兔,缩鳃反射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习惯化产生的原因与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或传递)受阻有关。为检测出受阻部位,研究人员在海兔习惯化状态下立即进行了下列①~④的实验:

①刺激喷水管皮肤,a、c处兴奋正常,b、d处兴奋减弱,鳃收缩减弱;

②刺激b处,d处兴奋正常,鳃收缩正常;

③刺激d处,鳃收缩正常;

④剪断b处,然后刺激c处,d处兴奋减弱,鳃收缩减弱。

上述实验________(填序号)能说明习惯化的形成不是因为皮肤感受器疲劳所致;实验__________(填序号)能说明习惯化的形成不是因为鳃肌细胞的疲劳所致。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受阻部位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此反射弧包含了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三个神经元。当突触丁处神经末梢兴奋时会导致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而引起鳃肌细胞兴奋收缩。(2)实验①刺激喷水管皮肤,a、c处兴奋正常,b、d处兴奋减弱,鳃收缩减弱,说明习惯化的形成不是因为皮肤感受器疲劳所致;实验②刺激b 处,d处兴奋正常,鳃收缩正常,实验③刺激d处,鳃收缩正常,能说明习惯化的形成不是因为鳃肌细胞疲劳所致;而实验④剪断b处,然后刺激c处,d处兴奋减弱,鳃收缩减弱,可初步判定受阻的部分是突触甲和突触乙。

答案:(1)3释放神经递质

(2)①②③(或②,或③)突触甲和突触乙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苏教必修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三 含答案

章末综合检测(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 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图1方框部分是RNA结构单位之一 解析:选A。图1中的A代表腺嘌呤,b、c都为高能磷酸键,储存大量的能量,A错误;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也就是A TP的水解,图1中的c键断裂,也就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正确;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和专一性,C正确;图1方框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是RNA结构单位之一,D正确。 2.如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上的b点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 C.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 D.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解析:选D。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适宜温度,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减弱。 3.(2016·四川成都七中高一期末)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进行实验的一组试管是() 试管内容物条件 1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清水35~38 ℃水浴 2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胰蛋白酶35~38 ℃水浴, pH=5 3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胰蛋白酶35~38 ℃水浴,

pH=9 4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胰蛋白酶 4 ℃水浴,pH=9 C.1和3 D.2和4 解析:选B。1和4有两个变量,即温度和pH,且1中没有酶,不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A错误;2和3只有一个变量,即pH,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符合实验设计的原则,B正确;1和3有两个变量,即pH和酶的有无,不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C错误;2和4也有两个变量,即温度和pH,不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D错误。 4.下列是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研磨叶片时加碳酸钙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 C.色素分离的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 (1、2、3、4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D.层析液可由航空汽油和丙酮配制而成 解析:选D。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溶解于丙酮等有机溶剂,而分离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研磨叶片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对色素的破坏;色素分离的结果如选项C中所示,1、2、3、4分别表示的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层析液可由航空汽油和丙酮按10∶1比例配制而成。 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被分解的葡萄糖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至ATP,少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速率下降 解析:选C。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试管中加水的目的是排出空气,制造无氧环

解读高考改革新方案

解读高考改革新方案 篇一:XX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给基础教育的启示 XX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给基础教育的 启示 对目前我省的高中生来说,高考的考试科目只有两种选择:文科或者理科,这种高考制度有好的一面但存在许多弊端,人们呼吁高考必须改革。对于XX年后上高一的学生,就要应对新高考,他们三年后的高考,科目选择面临20(6选3)种可能。现在高考新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公布,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及考生有必要事先了解、研究和适应高考改革新方案。 一、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新方案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两个层次。一是合格性考试(共12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如果合格性考试不过关,学生将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不能参加等级性考试。二是等级性考试(6门),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2、新高考科目的搭配。新高考的科目搭配是3+“6选3”共20种选择。“3”是必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10门科目的合

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不合格者,可以在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份)高考报名前参加1次补考。 3、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 合格性的成绩不纳入高考总分,对考生影响不大,语文等10门科目的合格分数线,以实际卷面成绩划定。各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的“不合格”比例控制在3%以内,有不合格学科者,将可能当年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或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等级性考试是考生必须关注的,其成绩使用也较为复杂。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参加考试的考生总人数,把学生成绩按从高到低划分为A、 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的比例依次为:A 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25%。 考生的等级确定后,再按等级折算成分数,这样才能计入高考总分,折算方式是将五个等级进一步细化成21级,并按从低到高的原则,起点赋分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为3分,满分为100分,折算成相应的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每个考生的总分值最多有20个(每个考生只用其中一个),但究竟哪个总分对考生起 作用,就由考生自己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所报的学校、专业进行选择,比如:你报北大考古系,录取时,可能按你的“3+化学、历史、地理”这个总分录取。再如,有的管理类专业可能要看你的“3+2文+1理”总分,有的理学类

重庆高考改革最新方案解

2018年重庆高考改革最新方案解读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重庆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 重庆2021年执行1.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两考。 2.推行“3+3”模式,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3.从2016年开始,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招生录取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制度. 5.从2017年开始,统筹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分类考试招生方式。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23 生物的进化

课后达标检测23生物的进化 (建议用时:45分钟) [双基题] 1.(2014·扬州模拟)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个体的总和 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 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主要是看有无生殖隔离 D.具有生殖隔离的种群未必存在地理隔离,具有地理隔离的种群也未必存在生殖隔离 2.中国有三个豹亚种:华南豹、华北豹和东北豹,三者有形态的差异。这三个豹亚种形成的原因是() A.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的结果 C.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及生殖隔离的结果 D.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3.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能阻断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人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C.生殖隔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 D.不同的物种之间一定具有生殖隔离 4.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为() A.55%45%55%45% B.42.5%32.5%55%45% C.55%45%45%55% D.42.5%32.5%45%55% 5.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6.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7.(2014·徐州调研)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A.甲B.乙 C.丙D.甲、乙 8.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版2021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策略

高考备考生物复习策略 基础知识学生一定要掌握好。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 怎样做好高考生物复习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高三的学生,他们将要面临的是人生的一次大的转折,复习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复习课究竟如何发挥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高考中能脱颖而出呢? 一、把课本中相关的基础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网络结构 基础知识学生一定要掌握好。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去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方法、规律、等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教师还可以自编图解,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条理化、网络化、直观化,便于识记。如在二轮复习中,我们可以用概念图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这样可以构建许多个涉及各个章节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的主要网络框架,有利于学生抓住课本的主要知识。同时要针对各个知识网络加强一些有关练习题的训练。并且对没有理解掌握的各知识点要多复习教材的图解、描述、过程等内容。 二、复习中教师尽量将死的知识活化,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复习课是很枯燥的,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是将知识进行罗列,对于学生能否消化掌握却从不问津,这样使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不能提高。其实 生物是一门包罗万象,非常有趣的学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等密切相关。也与学生生理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无穷探索奥秘,是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跟书本知识更贴近的关于生产、生活的问题,将死知识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逾越思维障碍、拓展思维方向,这样对于学生解决高考综合能力问题有帮助。现在的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如讲“光合作用”时,我们可联系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来激发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兴趣。并联系农作物是如何种植,如何来提高产量以解决粮食危机,使学生通过讨论可意识到可耕地的面积是不变的,但世界上的人口是越来越多的,那么只有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解决世界性的粮食问题。那怎样才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呢?这样层层设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迫切地想要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精讲精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三综合复习具有逻辑性强、复习的知识面广、学生思维训练多等特点。在专题复习的同时,综合复习方面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解读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 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 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 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 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 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

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 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 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 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 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 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高考生物考前复习策略

高考生物考前复习策略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考生物考前复习,希望你喜欢。 注重概念、回归教材 概念是学科的基石,是理解知识点间联系的基础。在经历了细致的一轮复习后,考生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教材中的概念进行再次整理。高中生物知识点多而琐碎,尤其是必修一的基础知识特别典型。但是对基础概念的整理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概念进行整理能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将基础巩固一遍,还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将基础再度夯实。 方法建议:有一个简单的整理概念的方法就是关注课本上的黑体字。将教材中的黑体字先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抄写,做到无缺、无误。接下来认真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辨析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做到能够将有关概念进行分类、总结。除此之外,还要做到能够区分相似、易混知识点间的差异。 模块分类、构建体系 一轮复习中大多生物校采取的复习方式是按照课本顺序将知识重新梳理一遍。二轮复习不同于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更多的是将重心放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构建起知识的框架。即二轮复习更侧重于模块化的复习。 方法建议:通过概念梳理,考生们已经掌握了教材中的各个

“点”(知识点),接下来就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点”连成“线”(知识线索)以及进一步形成“网”(知识网络),提升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重点、热点知识为中心有意识地建立大小不一的专题,构建知识网。如:必修二中以中心法则DNA(基因)—RNA—蛋白质(性状) 为主线,可以构建的网络有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DNA的结构与复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遗传与变异、进化等知识,再广一点还能涉及必修一中化合物部分的核酸、蛋白质的内容。 注重实验、探究的练习 以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是今后考试的一个方向。综合型实验题将成为考卷中的常见题型。但是对于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是考生最怕、最头疼的。面对实验探究题,考生往往不是无从下手,就是答非所问。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建议同学们要加大此类题型的练习力度。 方法建议:突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生物试题的一大特点。复习时可对应考纲中列举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及相关的操作技能逐一复习,重点掌握。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系列实验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与生活中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随堂检测:第23讲 生物的进化

一 基础达标 1.下列各项说法中,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 符的是( )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庞大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③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⑤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⑦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④⑤⑥ D .③⑤⑦ 2.如图,某种群自由交配,获得F 1,F 1自由交配获得F 2,整个过程中没有自然选择以及基因突变等使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种群――→自由交配F 1――→自由交配 F 2 A .F 1和F 2基因频率不同 B .F 1和F 2基因型频率不相同 C .整个过程没有发生进化 D .F 1和F 2纯合子比例不同 3. (2014·江苏徐州质检)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a 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b 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 .c 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 .d 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4.某动物种群中AA 、Aa 和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 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 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 、Aa 和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 、Aa 和aa 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二 高考体验 5.(2013·江苏单科,12)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 相似度)。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doc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第一轮复习小结与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总复习从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共7个月左右时间,要完成二轮的复习工作。内容涉及高中三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应对面临的高考。目前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本文就我校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第二轮复习计划的安排作一介绍,供大会交流。 一、第一轮复习小结: 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长,重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通过阶段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做到每个考点过关。 1、复习安排: 选择一本较好的复习参考书,按照教材的章节体系,依次梳理各知识点,通过统一测试,找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将高二做过的试卷、习题整理出来,选出有代表性的、易错题的集中评讲,通过强化训练,达到知识点逐一过关的目的。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般不进行跨章节复习,但针对有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局部知识点的整合。如在复习有丝分裂时,可与减数分裂进行比较学习,就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染色体行为特征、两种细胞分裂图形判断加以重点讲解,而在复习减数分裂时将侧重精、卵子形成过程不同点的比较、与遗传学三大定律内在联系等方面,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减少复习过程中的重复性。 2、第一轮复习暴露出的问题: 我校第一轮复习预计四月初结束,通过几次大型联考的情况分析,经过第一轮复习后,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于考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面的试题,得分率较高,但在一轮复习中已暴露出一些问题。 (1)少部分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平时上课的重复工作,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定义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 (如高考题)时失误较多。 (2)不重视课本,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核对答 案、疑难习题的提问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对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杂合子等概念的理解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概念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3)解题能力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 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二、第二轮复习策略: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解题技巧的培养是工作重点。 1、专题的选择:

2019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年生物高考备考复习策略 (一)备考复习策略 .认真对照研究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和今年地《考试大纲》,紧紧抓住重点考点和高频考点地复习、训练和落实,正确处理好教材(课本)、资料和高考地关系. 高考,尤其是新课标高考考什么?就生物(理科综合)而言,考试地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知识能力”概括:即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学能力.年考试性质和命题原则上基本不变,生物学科试卷在题型结构和难度上也保持了相当地稳定.但更加注重学科基础和学科思想、方法地形成. 因此,我们地第一轮复习必须在全面梳理、巩固生物学最基础地、必备知识入手,强化基础、突出主干,构建高考必考地知识网络.就从今年地高考试题来看,命题材料不过度追求新颖,考查地内容多为教材主干和基础知识,考生地陌生度低.全国Ⅱ卷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图解),考查光反应及暗反应地产物与生成物.呼吸作用(无氧呼吸)地过程及反应条件等,都源于高中教材但又适当延伸(与大学教材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衔接),像、、、(还原型辅酶、还原型辅酶)都是高中人教版教材上没有地.全国Ⅱ卷第题考查体温调节,通过常温与寒冷环境下两组实验动物地皮肤血流量、体内相关激素与耗氧量地比较,考查体温调节地相关知识,题目地情景材料平实无华,考生易上手.全国Ⅱ卷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变化地原因、种间关系等,考查侧重于基础.选择题中,全国卷中第题考查细胞间信息交流地方式,全国卷中地第题考查种群型增长与种群增长率地关系,这些都是高考必备地最基础地知识,在以往全国高考历史是还经常考查.DXDiT。 由于新课标高考生物试题题目灵活性增加,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更加突出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和生物学能力地考查,试卷区分度加大,题量增多、阅读量增大(这两年答题量也在增加)(即不仅仅是“超量命题、限量答题”了),因此,我们还必须在第二轮复习中有意识地指导、设计训练并落实提高每一个学生地生物学能力(包括应试能力),从审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地能力,训练快速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力等,到培养思维,解题时有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深入思维,到上课提问(考试设置问题)提高学生思维地速度、广度和深度,让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定向思维地习惯. 由于我们生物学高考试题地分值越来越细化;试题知识点、考点地分布和覆盖面越来越广,尤其是知识点和能力与《生物课程标准》、《生物考试大纲》规定地要求吻合程度越来越高(高考地信度和效度因而也大大增加),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高考地重点考点和高频考点复习,大力精简课本上繁多而考试大纲、高考试题完全不涉及地内容,注重核心概念地深度理解,如遗传中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地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地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地非等位基因,还有基因地自由组合、基因地互换、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等与基因有个地概念,很多同学学了三年地遗传都还没弄清楚、弄明白,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理解“同源染色体”这个核心概念,因此无论是一轮还是二轮复习,我们老师都要帮助学生狠抓基础、精简教材,突破重点、核心概念!如果我们地学生真正理解了“同

2019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 第5讲

第5讲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1)细胞膜的制备 ①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②原因 a .无核膜和众多的细胞器膜,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B .无细胞壁,细胞易吸水涨破。 ③实验原理:利用渗透作用,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制得细胞膜。 (2)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脂质(约50%)? ????磷脂(主要) 胆固醇(主要是动物细胞膜具有)蛋白质(约40%):与细胞膜功能密切相关糖类(约2%~10%) (3)细胞膜的功能[连一连 ] 观察下列三个图的信息交流类型,请思考:

(1)图1~3分别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信息交流? (2)精卵识别、激素调节,分别属于哪种方式?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与上述哪类方式吻合? 答案:(1)图1为通过分泌的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图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图3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 (2)精卵识别属于图2类型;激素调节属于图1类型;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与图3方式相吻合。2.生物膜的结构 (1)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采用荧光标记法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做如图实验。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提示:荧光标记法,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①填写组成细胞膜的物质或结构 a.糖蛋白,b.磷脂双分子层,c.蛋白质。 ②图中c的分布形式 a.镶嵌在[b]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 b.部分或全部嵌入b中;

最新最全面高考生物备考建议总结(精华版)

高考生物备考建议总结 1、全面复习,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建立前 后知识联系? 由于生物课有三本教材,信息量大造成复习难度大。若 能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建立前后 知识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 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 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老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 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 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 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在第二轮复习当中,老师要给学生充 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 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 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 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每个知识点都 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 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 过程等) ,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 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 和rna ”联结,也可

以通过“都能产生atp ”联结,或通过“具有双层膜的结 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 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2 、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能力?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 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 中,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即第ⅱ卷中必有一 道生物实验题,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和设计实验等 形式。每年在高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分数比值都相当大, 而且考生在此失分也比较多。由此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 实验还是比较薄弱的。? 所以要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 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具备验证相关 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析、分析 和处理; 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本项 能力要求,实际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理解教材中实验和实习 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是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的生物 学知识、实验思想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三是具有开放性的考查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另外,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实验试题的 分值逐年提高,生物实验试题已不仅仅限于教材中的实验,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与建议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与建议 中华中学张鸿亮 新一年高三教学工作开始了,我们需要回顾在上届高三生物复习的得与失,以此指导今年的教学工作。 一、06届高三生物教学工作的回顾 在市教研室领导下,全市高三生物复习做到组织落实、指导到位、教师尽责、学生拼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归纳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具体方面: (一)充分发挥了中心组的集体领导作用 在教研员的直接指挥下,充分发挥市生物中心组的作用,保证了全市生物复习步调一致。在假期中,中心组集中研究全年的总体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各轮复习时间,强调扎扎实实搞好第一轮复习。由中心组老师将复习计划在高三教师培训中向全体教师公布,让每位教师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明确复习的要求。 (二)发挥核心组的指导作用 南京市教研室以高三复习工作作为工作中心,因此前年起,在中心组成员中再选择当年担任高三教学的老师,成立中心组的核心组,使人员集中,针对性强,研究起来更加方便,能够随时根据调研情况,快速作出调整。在各次命题中,核心组成员轮流命题,以试题对各校教学产生导向作用和纠偏作用。在分层次教研讨论中,核心组成员起到召集、凝聚、解惑的作用。在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会上,核心组成员作出质量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复习建议。在考试大纲公布后,由核心组老师进行考试大纲的解读。在高考前最后阶段,由核心组集体讨论研究命题中未涉及的知识点,及时予以补充。 (三)利用多种形式为老师和同学提供帮助 教研室为了给广大同学生物复习提供帮助,采用了多种方法,如安排市学科带头人在电视台录制各主要专题复习建议和考前指导;组织优秀教师对边远学校进行支教工作;组织优秀教师对学生开设专题复习讲座;组织编写一轮、二轮复习指导用书;向各校免费赠送一轮、二轮复习经典试题汇编的光盘,帮助青年教师备课;分层次组织教研活动;在校内、校际间形成师徒对子,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四)教师尽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 近几年来,我们生物教师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无论是高三还是高二的老师,因不少同学选考生物而变得非常忙碌,有的学校生物教师紧缺,老师超负荷工作。在这样情况下,不少老师还努力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采取进修、读研、与其他老师共同研究,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积极与外市的一些学校进行联考等。老师们认真备课,撰编学案,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大家都感到要对得起选学生物的学生。正是老师们的责任心奠定了成功的基础。虽然各校中选学生物的同学与选学物理、化学的同学相比有差异,但老师们尽心尽责,奋力拼搏,在学校中赢得大家的好评。 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要让学生积极学习生物学,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我们老师采取了多种方法,启迪、激发、鞭策同学们,积极关心、热情帮助他们,使同学们在取得好成绩时不骄傲、受到挫折不气馁。不少老师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成绩属于过去,总结是为了再提高,未来需要我们加倍地努力,争取在07年高考获得更好的成绩。 二、生物复习策略与建议 (一)时间安排及主要目标建议 生物复习通常采用三轮复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轮复习,复习中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安排的时间也应该最长,一般从选修结束开始,到明年2月底或3月初。然后用2个月进行第二轮复习,以提高能力为主要目标。高考前20天到1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三

2017《优化方案》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练习第6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1讲课后达标检测Word版含答案

[基础题] 1.(2016·四川自贡第一次诊断)下列哪项不是RNA可能具有的功能() A.信息传递B.催化反应 C.物质转运D.提供能量 解析:选D。mRNA携带遗传信息,完成信息传递;少数酶分子的化学本质是RNA;tRNA可转运氨基酸;RNA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2.在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是() A.核糖核苷酸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D.核糖核酸 解析:选B。基因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此时需要核糖核苷酸作原料;翻译时需要转运RNA作运载工具,需要氨基酸作原料。 3.下列关于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过程在所有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B.三个过程发生的场所都是细胞质 C.三个过程都要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来完成 D.DNA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而它们与翻译的模板不同 解析:选C。A选项不正确,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就不会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还有一些不能分裂的细胞也不会进行DNA复制;B选项不正确,真核细胞中DNA 复制与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在细胞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也可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D选项不正确,DNA复制的模板是DNA的两条链,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mRNA。 4.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 B.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

C.该DNA片段至少含有两个基因 D.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 解析:选A。分析题图可知,该过程为转录,可发生在细胞质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A 错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催化,根据题图可知,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B正确;不同的基因转录出不同的mRNA,图中两个mRNA的模板链不同,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因,C正确;图中显示该DNA中两个不同的基因转录时所用的模板链不是同一条脱氧核苷酸链,D正确。 5.(2016·黑龙江哈三中月考)下列能在细胞核中发生转录的细胞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②精原细胞③高度分化不再分裂的神经细胞④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 ⑤效应T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 A.②③⑤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解析:选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质浓缩成染色体状态,核DNA无法转录;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进行转录。 6.(2016·郑州一检)下列有关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表达所需的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B.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产物转移到细胞质中加工成熟 C.一个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D.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翻译过程不遵循 解析:选A。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产物经过加工成为成熟的mRNA,然后转移到细胞质中,用于蛋白质合成。一个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分别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而不是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2016·株洲一模)关于图示生理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最可能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内

最新宁夏高考改革方案解读.doc

2018年最新宁夏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宁夏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宁夏2022年1.2017年建立普通高中考试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3.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 4.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各省份录取批次改革类型】 1、取消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

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

2019上海新高考方案最新解读

2019上海新高考方案最新解读 2019年9月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选择上海市、浙江省展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上海市政府于同年9月19日,立即公布了《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这标志着,上海从2019年秋季就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今年是其新高考模式养成下的学生第一次参加统一高考。上海的新高考政策是怎样的呢?该如何制定相适合的学习计划?我们又能从现行教育改革中吸取到哪些经验?万朋教育为大家一一解开迷惑。 一、高考“3+3”,选考“6选3” 高中学业考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13门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学生可选择学习其中3门,并参加相对应的等级性考试。 除“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这三门科目根据学生平时综合表现实行合格性评定,其余10门科目都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 取消文理分科后对于很多数学学习有障碍的同学来说,压力无疑增大了,而且数学是一考定分,所以从高一开始数学就会成为重中之重。 学习建议: 1.改变数学学习心态,避免逃避心态出现。数学一向是大多学生的"噩梦",很多的学生因为数学学科而选择了高考参加文科加一的考试,但是现在时代改变了。 2.增加高一高二年级数学学习难度,原有的数学学习体系中,和高三相比,高一和高二的数学难度要求不高,读得不好或者对数学不敢兴趣的学生也会选择文科数学来缓解备考压力,但文理不分科的情况出现,势必会增加高考数学的难度,自然在低年级段就打好基础就显得特别重要。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41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课后达标检测41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建议用时:30分钟) 1.请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硝化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包括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两个菌群,通常生活在一起。亚硝酸细菌可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硝酸细菌可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氨和亚硝酸分别是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惟一能源。 资料二:可利用以下两种选择培养基,通过振荡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得到较纯净的硝酸细菌和亚硝酸细菌。 (1)。 (2)2号培养基中起选择作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该培养基中亚硝酸细菌不能生长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化细菌属于________(填“好氧”或“厌氧”)细菌。 (4)用1号培养基可分离得到较纯净的亚硝酸细菌,是因为NH+4达到一定浓度后会抑制硝酸细菌的生长繁殖。若要探究抑制硝酸细菌生长繁殖的NH+4浓度,可在2号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和不同浓度的________,制备多组培养基,利用________________法将等量稀释度相同且适宜的纯净硝酸细菌菌液分别接种于各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培养基中的________数。 2. 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上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________内。 A.③B.①② C.②③D.①②③ (2)乙同学打算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计数,与分离醋酸菌相比,进行培养时除了营养不同外,最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采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新高考改革新的体现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新高考改革“新”的体现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新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格局;使学生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录取模式有了新的格局;为招生取向带来新的变化。这些充分证明了新高考改革的价值所在。 一、新高考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举措 (一)基本精神 新高考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取消加分事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一定程度上将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钱权交易的存在扼殺在摇篮中。高考公平关系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二是走班制实行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新高考要求选课走班制是学校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也为每个学生发展特长方面提供了可能性,也鼓励了学生能够很好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取其学生所长,进行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出大量的具有个性化的创新型人才。三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这也刚好迎合素质教育的倡导,也是对核心素养的充分表达。四是新高考方案的提出,加重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靠拢。 (二)重要举措 1.一考定终身的旧格局已被打破。自从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已41年,现今是知识、信息技术爆炸时代,传统的高考制度已满足不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传统高考模式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考试是教师教学的法宝,分成了学生学习的命根,大多数学校唯“升学率”是图,家长拿孩子的“分数”是问,社会唯“名牌高学历”是追。唯分数论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得学校家长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2.学生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加。新高考改革意见中,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这一环节,打破了传统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理化生”模式。新高考做到了文理科不分家,考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择所要考取科目,这样赋予了考生更大的选择权,给予学生更多的“学其所好,考取所长”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产生自我效能感。通过“3 3”“6选3”“两次机会”“等级赋分制”等措施的提出,增加了学生对高考科目的选择权,分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录取模式有了新格局。教育考试指导会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新高考”改革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是为了尊重学生选择权;二是为了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实现高效和考试之间的双向选择。不论是浙江的“专业院校”志愿填报模式,还是上海的“专业群高校”志愿填报模式,事实上都打破了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档的传统模式。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概念已经不复存在,新高考方案强化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学生将“择大学”变为“择专业”。 新高考出现的这种录取和择校模式更加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涌而至的冲向所谓的985、211学校,出现“择校热”问题。考生也逐渐关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很好的发展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发其所长。学校也会培养一批批拔尖型和创新型人才。对一个发展中的学生来说,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外,兴趣、抱负、理想、素养等个性化因素更为重要。纵览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基本上都坚持这样一个共同理念:品学兼优。这里的品是指学生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体育竞技等综合素质,学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一方面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发展,学校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