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快速铁路网介绍

中国快速铁路网介绍

中国快速铁路网介绍
中国快速铁路网介绍

观中国快速铁路网

中国快速铁路网介绍讲座--孙永福建快速铁路是中国铁路的发展方向。已经国务院批准的《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是发展城际间的快速铁路,修建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系统。这也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任务。从目前中国的交通实际情况来说,主要有铁路运输(含城市轨道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因为管道运输具有其特定性,目前虽然也在大力发展,但是牵涉的运输种类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从运能成本上来说,远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还是水路运输比较经济。但是,从目前和未来一个时间来看,就我们国家的国情来说,铁路运输依然还是比较经济的,特别是在能耗上。

“伴随着建国60年的光辉历程,几代铁路人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持。”孙永福院士说,“特别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坚定贯彻‘科技兴路’方针,使中国铁路发展不断加快,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运力与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新线建设,但新线建设周期较长,而通过实施既有线提速,是短时间内扩充运输能力最有效的办法。铁路六次大提速以较小的代价和较短的时间提高了运输能力,运输能力提高了50%以上。尤其是2007年4月18日,以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广深、胶济等繁忙干线为重点,实施了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00250公里的线路达到2876公里。

路网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居世界铁路第三位。列车运行速度显著提高,2008年建成时速350公里的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京津城际铁路。高速铁路技术实

现重大突破。2008年8月1日,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实现了时速350公里安全平稳运行,标准着中国高速铁路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8年实现煤炭运量3.4亿吨,是原设计能力的3.4倍,成为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典范。“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应用”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除了运煤专线开行万吨重载列车外,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也都开行了5000吨重载列车。客货运输能力大幅增长。中国铁路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自主创新建成世界一流高原铁路2006年建成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尤其让孙永福院士感到骄傲。

环城快速铁路是国家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满足市域铁路的运输功能,还要考虑国家快速铁路干线的快速通过;第二,时速200公里是设计时速,不等于快速火车就要开到200公里/小时;第三,从长远考虑,设计时速高一点,可以为今后城市快速铁路的发展留有余地。

孙永福老师回顾说,修建青藏铁路,从解放初期一直到本世纪之初,50多年经历了“三上两下”的历史,1979年就停下来,当时为什么不能够再继续向前走,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再向前走遇到技术难题。第二、高原缺氧造成人员伤亡比较大。第三、国家经济实力。在当时我们刚刚取得粉碎“四人帮”胜利以后,国家经济还处在恢复时期,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但是经过改革开放这几年以后,到了本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出发,做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决定修建青藏铁路,得到了西藏、青海人民的支持,

全国人民的赞同。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创新了成套冻土工程技术。解决多年冻土路基因冻胀融沉引起的变形病害,是工程建设遇到的最大技术难题,也是世界性的工程技术难题。青藏铁路建设创造出成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年冻土筑路关键技术,在冻土理论与冻土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成后列车在冻土区运行时速达到100公里,创造了世界高原冻土区铁路运行时速最高纪录。国际冻土工程专家经过现场考察后认为,青藏铁路建设依靠自主创新取得惊人进展,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可靠,能够保证安全稳定,在多年冻土工程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此外,青藏铁路建设在预防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以及高原铺轨架梁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创新了高原卫生保障技术。青藏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干燥风大、强紫外线辐射,处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不少地段缺乏可饮用水,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0%-60%,属于“生命禁区”。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贯彻执行了“预防为主、卫生保障先行”方针的总体工作思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使参建人员健康得到了保障,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在海拔4700米以上地区首次研制出每小时生产24立方米氧气的高原制氧设备,实现了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掌子面弥漫供养,使得隧道内空气含氧量相当于降低海拔1200米,有效改善了工作环境,这一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采取严格措施防治鼠疫,保证了铁路建设远离鼠疫。在建设期间,全线接诊病人53万余人次,其中470例高原性脑水肿、931例肺水肿患者全部得到有效救治,创造了高原病“零死亡”、鼠疫疫情“零传播”的奇迹。世

界高原医学专家到现场考察,认为青藏铁路的医疗卫生工作卓有成效,为世界高原医学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创新了高原环境保护技术。青藏铁路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体现在依法环保、科技环保、全员环保,把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努力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的铁路。

“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有统一、全面的环境保护措施部署,而且有些重点工程我们做了环保设计,提出了具体的环保要求。”孙永福说,“特别重点的是两个方面,在高海拔地区怎么保证植被能力恢复,我们经过科学实验以后,在4700米的高原上人工播种,培育,得到推广以后,现在我们在唐古拉山的植被全部是人工种植,长势很好。另外野生动物通道,人们担心会不会修铁路以后把野生动物的通道切断,影响它的繁衍,我们根据这个问题组织我们国家的有关专家共同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方案修建了野生动物通道,经过长期观察,现在证明我们的野生动物通道设置是科学的,现在现场的情况是铁路火车在跑,两面野生动物在自由的活动,这是人和自然和谐的一个状态。”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在中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示范意义。

创新了高原铁路运营装备技术。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先进的铁路综合移动通讯系统(GSM-R)。采用自主研发的调度集中系统,实现了远程调度指挥;首次采用了基于GSM-R和GPS卫星定位技术的信号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在高原实现了35千伏超长距离供电。在世界上首次自主创新研制出密封性能良好、安装供氧设备的高原旅客列车,确保了旅客在高原高寒、低气压、强紫外线辐射环境中舒适、安全地乘车旅行。青藏铁路开通运营三年来,全线设备、人员和管理经受住了高原季节变化的考验,共运送旅客889万人、格尔木至拉萨段完成货

物到发量696万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初,青藏铁路工程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本世纪前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铁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围绕实现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铁路部门近年来加快了建设步伐,相继实施了京沪高速铁路等一大批新建项目。特别是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铁路部门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大幅增加基建投资,2009年计划投资6000亿元。目前,全国开工新线总规模达到3万公里。

孙永福老师在讲座时强调,“特别要大力推进铁路工程技术和运营管理创新。加快建设国家级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建造技术、列车设计制造及动力学等研究实验平台,为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建设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设计、制造和运营维护标准体系,完善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成套技术体系。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推动劳动组织改革,以适应铁路运输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要求。”

“展望未来,铁路发展前景美好。”“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贯通东西南北中的区际干线网和主要城市群的城际铁路网,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客货分线,运输能力总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本实现铁路现代化。届时,几代铁路人梦寐以求的‘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理想将真正变成现实。”

工程力学0801 庞宇12080804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