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必考标题及其答案

马克思必考标题及其答案

马克思必考标题及其答案
马克思必考标题及其答案

复习题

一、选择题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两大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两大学说分别是(A、D)

A、唯物史观

B、劳动价值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辩证法

E、认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A、B、C)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军事学

E、马克思主义法学

4、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分别是(A、B、D)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人权宣言

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e)人生而自由平等

5、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ABC)

A、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

B、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运动和物质都是实体

E、运动与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E、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

A、物质和精神

B、联系和发展

C、运动和静止

D、实践和认识

E、时间和空间

8、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ABD)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E、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9、哲学基本问题是:(AC)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C、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是:(B)

A、原子

B、物质

C、精神

D、运动

E、实践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E、多样性

12、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ABCDE)

A、事物的本质联系

B、事物的必然联系

C、事物的稳定联系

D、客观的

E、事物本身固有的

13、意识是:(ABCDE)

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

C、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E、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

A、矛盾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E、辩证的观点

15、“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B)。

A、大学的研究严重脱离社会的需要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科学发展具有独立的一面

D、人类实践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E、认识有反作用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B、C、D、E )

A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感觉到了的东西,人们不一定马上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人们才能更深刻地感

觉它。我们很容易感觉到一个人的脉搏,但是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也不容易感觉到脉搏

的变化,而那些精通脉理的医生却能敏锐地、清晰地感觉到一个人脉搏的多种多样细微的

变化,并由此对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每一个人在自身经历中都会发现,任何一个对象,

只有当人们理解了它以后,才能比较容易、比较清晰地感觉这个对象的各方面的特点和变化。理解得愈深刻、感觉就愈敏锐、愈准确。这个现象说明(A、B、C)。

A、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而来的理性认识,反过来又促进着感性认识的发展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D、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E、感性认识虽然来源于客观事物,但它却是混乱不清的,不正确的,因而是不可靠的

1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D)。

A、是否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C、是否承认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D、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是否承认认识的主观能动性

19、真理是客观的,这是说(A、D)。

A、真理从内容上说是客观的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真理从形式上说是客观的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E、认识真理是物质性的活动

20、西红柿原来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的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不敢吃。16世纪公爵俄罗达格里从南美洲带回一株,献给女皇伊丽莎白。从此在欧洲世

代相传,但仍然没有谁敢吃它一口。过了差不多200年,法国的一位画家冒着风险尝了一个,感到美味可口,并未中毒。后来经过分析鉴定,发现它含着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

于是名声大振,广为传播。这个故事包含的哲理是(A、B、D、E)。

A、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无限的过程

C、人的正确认识经过一次飞跃不行,经过两次飞跃才能达到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E、一切真知都是从实践发源的

2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A、B、C、D、E)。

A、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E、科学的认识规律

22.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ABCDE)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E、社会关系因素

2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C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

24.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A )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上层建筑的性质

E、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生活水准

25.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D )

A、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

B、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C、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殊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社会的某些需要,对历史发展也会起某种甚至是重大的促进作用

D、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接、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E.、伟大历史人物可以选择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

26、马克思主义是(C、D)。

A、相对真理

B、绝对真理

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D、人类认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段

E、无所不能的真理

27.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DE )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E、与承认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一致的

2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BCD )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29.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 )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

30.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B )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E、科学研究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价值的自我实现

31.商品是(AE)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2. 可变资本是( AC )

A.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

E.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3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CD )

A.简单劳动

B. 复杂劳动

C. 具体劳动

D. 抽象劳动

E.社会劳动

34.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ABDE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分工的存在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5.商品是(AE)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6.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 )

A.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

B.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下降是一般趋势

C.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D.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E.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3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BC )

A.时而尖锐时而缓和,但总体趋势是缓和

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生产资料增长与消费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

E.固定资本增长与流动资本增长之间的矛盾

38、垄断价格的形式包括(BD )

A.成本价格B.垄断高价

C.垄断利润D.垄断低价

E.垄断效益

39、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的新变化包括(ABDE )

A.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

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的实际控制者

C.资本家和工人是平等合作关系

D.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E.蓝领减少,白领增加

40、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体现为(ABD )

A.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B.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对立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不再存在

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保护、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E.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4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有(ABCD )

A.国内过剩资本输出谋取高额利润B.非要害技术转移国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E.抢占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

42.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无人工厂”现象,那么( BCD )

A.自动化的机器已经取代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B. “无人工厂”在本质上是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C. 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为先进了

D.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E. 科技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43、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ABDE )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C.垄断组织内部之间互相支持D.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社会生产全包下来E.垄断组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44、经济全球化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为(ABCE )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D.技术全球化

E.企业经营全球化

4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包括(ABCE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B.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C.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D.工人运动的需求

E.社会分工迅速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46.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是( B ),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底劳动生产率

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

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47.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因为(CDE )A.没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B.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C.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E.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的道路。

4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选择什么样

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这是因为:(ABCDE )

A.各国不仅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而且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

B.无产阶级专政的形态可以有这种那种。

C.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可以有这种那种。

D.时代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E.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会造成社会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49.下面选项中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说法是正确的有:(ABCD )A.是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B.反映、代表了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

C.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

D.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E.只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50.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

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ABCDE )

A.彻底消灭一切阶级的革命

B.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决裂的革命

C.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D.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的革命

E.彻底消灭剥削阶级的革命

51.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具有下面

这些特征:(ABCDE )

A.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国家政权。

B.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最终的目标是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E.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可以具有多样性。

52、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的依据是(A、C、D、E )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

B、以人类都会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为依据

C、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

D、以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为依据

E、以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为依据

53、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包括(A、B、C、D、E )

A、体力的发展

B、智力的发展

C、各种才能的发展

D、各种工作能力的发展

E、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的发展

5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C、D、E )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D、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E、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战争也不复存在,“三大差别”消除

55、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A、B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产品极大丰富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D、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E、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6、“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的重大意义(D )

A、第一次以人的劳动作为分配的标准

B、第一次否定了特权作为分配的标准

C、第一次否定了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

D、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E、它还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

57、在展望未来社会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C )

A、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地批判

B、是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

C、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D、是否看到了资本主义旧制度灭亡的命运

E、是否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二、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错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具有高度的革命性,而且还具有严格的科学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各项基本原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其次,它所揭示社会的发展总趋势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再次,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它的一些个别论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而需要修正,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揭示的道理,决不能因此而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

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首先要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条件,主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激化而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斗争,需要有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同时,它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后创立的。可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3、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1)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2)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3)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4、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能动的反映论。

错误。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才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它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是以科学的实践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中才能正确反映世界,获得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它是以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认为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又能动地用理性认识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既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又体现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只有这样的认识论,才能称得上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和谐并不包含矛盾,因而建立和谐社会将会失去发展的动力。

错误。(1)和谐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从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类的角度来看,和谐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2)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3)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

发展。(4)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

程和社会结果,并不会使社会发展失去动力,和谐社会建设会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地发展。

6.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7、共产主义理想是空想和幻想。

(1)错误。(2)空想和幻想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的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3)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

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4)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

8、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即是真理”。

错误。其错误在于:(1)它用真理的有用性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有用即真理把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看成是否是真理,这就把真理主观化了,不顾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本质属性。(2)它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有用即真理,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认为真理可以因人而异,这就必然导致混淆真假,颠倒是非。(3)它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原则界限。真理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取得有益的效用,但有用的认识却不一定是真理。歪曲事实的谎言和诡辩,虽然对剥削阶级混淆视听、欺骗人民有用,但它却不是真理。可见,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即真理”,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9.“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这种观点正确。这句话说的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它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这些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三、材料题

材料题1

材料1:17和18世纪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把物质

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征。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爱尔维修说:“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界中只有一些我们称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他认为,广延性、密度、不可入性等是一切形体所具有的特性。

材料2: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辩证法,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

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来论证唯心主义,宣称“物质消失了”,就是“物质本身不存

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荒谬的虚构”和“假设”。

材料3:列宁指出:“物质已在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以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的特性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因为物质的惟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请回答:

(1)材料1所表明的哲学观点及其局限性。

(2)材料2中所体现的自然科学发现同哲学的关系。

(3)结合材料3中列宁阐述的思想,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

结构学说。

[参考答案]

(1)材料1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把

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

没有把握住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材料2表明,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致陷入唯心主义,迷失

方向。唯心主义则往往利用某些新的科学发现论证其唯心主义,攻击唯物主义。

(3)材料3中,列宁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

质观的局限性,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借用和攻击,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

结构学说的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指一切物质结构和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共性,具有绝对性。自然科学揭示的物质结构是个性,具有相对性,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而不断深化。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材料题2

材料1: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马赫认为:“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尼采主张:“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说:“意志

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认为:“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材料2: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黑格

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

本源”;程颐认为:“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2)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参考答案]

(1)材料1所说的各种观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2所说的各种观点均属于客观

唯心主义。

(2)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

物的创造者,而客观世界反而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它夸大了主观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并把

这种客观精神称作“理念”或“绝对观念”等,认为这种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演化产生的,并最后归结为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它的

错误是把本来属于人的精神和理性,经过抽象变成一种离开人而客观独立的神秘的精神实体。这种精神实体从根本上说是虚构的,甚至会成为上帝的代名词。

材料题3

[材料1]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

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9~380页。)

[材料2]而“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 社会主义社会,“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材料3]“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请回答:

(1)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很长的甚至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

(2)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历史经验证明,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长期性应有充分的估计,决不能超越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否则会欲速不达,带来严重的后果。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消除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材料题4

[材料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集》第9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186页)

[材料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材料3]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

[材料4]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

[材料5]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198页)

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

(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反对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主观愿望出发,详而又详地预测未来社会,马克思主义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剖析资本主

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社会的特点,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

节描绘。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现在的美好愿望和具体计划都不能对未来社会有任何作用,我们

现在的实践活动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但进入理想社会需要我们长期的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

条件。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等。

四、论述题

1、价值规律是贯穿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参考答案: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

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商品经济

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但是,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

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可能导致垄

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

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

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

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大,但还要按照

社会价值出卖,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

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但是,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

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2、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

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谈谈如

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参考答案: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由于所处的时代

所决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

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

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

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地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

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

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应充分肯定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创造价值中付出的劳动,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对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3、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什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参考答案]

尽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从历史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阻碍者,资本主义在造就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也产生了推动和运用这一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更为明显,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而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但必须明确,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并评价社会主义“早产论”?

【参考答案】(1)马、恩曾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当然,马、恩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宁根据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指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列宁所提出的新论断,是以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3)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进一步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率先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并根据俄国当时社会具体情况和革命的客观形式,列宁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革命成功则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率先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到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而无产阶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成长成熟并能有效地组织和发动群众,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

(5)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了主要的决定因素。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生活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6)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而把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看成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成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5、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参考答案]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主要包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为什么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建设?

【参考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了人民利益,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有鲜明的政治纲领、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其奋斗目标。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带人民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3)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形势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4)加强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什么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保证党能与时俱进;必须加强党自身建设,使党始终具有生机和活力,始终能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完整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练习题

(A)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答: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认识方法,它贯穿于科学的整个过程。科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一门思维科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具有反思性、普适性、经济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答: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首先,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其次,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再者,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最后,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应做到: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因为它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切忌拿来主义,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现实的对象性基础和实践性条件,而对象世界、人的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要想保持并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使其与对象的发展演变保持同步的更新。 (B)简答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答: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此外,作为检验理论是非实践的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要追本溯源。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对实践检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坚决及时地加以纠正;凡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既要防止主观盲目性,又要防止思想僵化。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答:这句话可以总结为,理论指导实践,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 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意识形态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区别于其他实践哲学的。它提出了不同的实践范式,既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论至上观,也反对了实用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完全和一观。 最后,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现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唯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这样,马克思就同过去的实践哲学家们区别了开来,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 (C)一、思考题: 1.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来分析和反驳这种观点? 答:这段话引自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开篇,其观点从整体上颇显片面,首先人存在是有价值的,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一个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或者将决定了你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中隐藏着传统关于主观客观的关系。 其次,我们要明白作为一个人生活的意义,而非像动物一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2. 如何理解“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答:题中所阐述的主要是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进一步表现了人与自然通过对象性关系建立起来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系,“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都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实现的。 其中,第一句话说明的是人的感觉意识的存在,是要以某个具体的参照物来说明抽象的感觉存在。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人性是要通过它的具体对象而表现出它的存在,是随着人类社会出现而出现的。而第二句则是从五官感觉跟实践的关系出发,这里讲的感觉应该是社会中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有别于动物的意识的。它是人类不断实践过程中形成,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是以往所有实践的总结和积累。 二、案例题: 1. 请举例说明对下段话的理解“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答:空想社会的灭亡及苏联解体等都充分论证了上述观点,在资本主义尚未完全发展的时代,强行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而资本主义又终将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下,其取代资本主义又是一个曲折蛮长的历史过程,却是必然的历史走向。现今社会里就存在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相信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是社会主义,之所以现在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可以与资本主义并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能够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完全爆发出来。 (D)一、概念题 1. 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答: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而言是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则是经济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这样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推动着人类社会从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由此可见,“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三、案例题 1. 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请用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来解释。 答: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其所创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表述。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与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三)社会、政治,乃至精神生活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的领域。按照这个科学的理论,政治、精神都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意识的领域。

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精编版

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精编 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 2

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一马克思主义总论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其次,无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独立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包括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是什么?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1)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为解释资本何以产生价值,反驳是资本家养活工人的谬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资本家用更少的钱,让工人做出可以被他卖的更多钱的商品。2)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地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为什么说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马克思开卷资料必考

1、.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基本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③阶级性,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声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立场) 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14个基本观点) 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6个基本方法) 4.(联系实际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②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③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5.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静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义: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物质与运动、静止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基础和载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6.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超星马克思主义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的今日处境 1 【单选题】“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一句出自(C)。 ·A 、《马克思的幽灵》 ·B 、《哈姆莱特》 ·C、《共产党宣言》 ·D、《辩证理性批判》 2 【单选题】在海德格尔看来,胡塞尔与萨特都没有资格与马克思对话,是因为(A)。·A 、二人的思想没有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中 ·B 、二人的哲学研究领域不同于马克思 ·C、二人思想的时代意义不及马克思的影响深远 ·D、二人的哲学研究违背了人类的发展规律 3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体现在现代性、有原则高度和(D)三个关键词上。·A 、认识 ·B 、认知 ·C、继承 ·D、批判 4

叮叮小文库【多选题】萨特认为哲学自近代以来只创造了三个时代,分别是(BCD )。 ·A 、柏拉图、苏格拉底阶段 ·B 、笛卡尔、洛克阶段 ·C、康德、黑格尔阶段 ·D、马克思主义阶段 5 【判断题】 1999 年英国 BBC 评选“千年伟人”,最后获选的思想家是马克思。(正确) 6 【判断题】雅克·德里达是德国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错误) 现代性、现代世界 1 【单选题】马克思认为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有两个基本支柱,分别是( B )。 ·A 、资本、政治 ·B 、资本、现代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D、经济、现代哲学 2 【单选题】进步、增长和扩张作为现代世界最基本的特征,其来源是( C )。 ·A 、经济 ·B 、政权

叮叮小文库·C、资本 ·D、法律 3 【单选题】以下人物中,( D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分析过分析合理化。 ·A 、海德格尔 ·B 、胡塞尔 ·C、马克斯·韦伯 ·D、卢卡奇 4 【判断题】资本的本质特征是货币的转化。(错误) 5 【判断题】机器代表了自然科学的生产性的应用。(正确) 什么叫原则高度 1 【单选题】卢梭认为使人文明起来和使人没落下去的东西,在哲学家看来是(B)。 ·A 、金银 ·B 、铁和谷物 ·C、金银铁 ·D、工业和技术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单选)D A联系发展的观点 B革命的批判的观点 C人民群众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单选)A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单选) D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单选) 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单选) D A求实创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包括(多选)BCD A 唯物主义历史观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科学社会主义 7、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的两大贡献是(多选)AC A 唯物主义历史观 B 科学社会主义 C 剩余价值学说 D 辩证唯物主义 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多选)(BCD)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BD) A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单选)A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多选)ABD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单选)D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多选) AD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意味着(多选)ABCD A物质是一切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绝对不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共79题,79分) 1、(C)认为马克思主义还很年轻,几乎处于童年时代。 A、德里达 B、吉登斯 C、萨特 D、罗森贝格 2、当前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的纽约中心每(D)年召开一次大会。 A、四 B、三 C、二 D、一 3、首届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于(B)召开。 A、 1994年 B、 1995年 C、 1996年 D、 1998年 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侧重点是(D)。 A、揭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 B、把马克思的理论同当时德国流行的其他理论区分开来 C、从德国实际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 D、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及与时俱进的品质 5、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批判()和(D)的错误观点。 A、米海洛夫斯基、卢卡奇 B、米海洛夫斯基、李卡克内 C、卢卡奇、倍倍尔 D、李卡克内西、倍倍尔 6、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指的是(C)。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马克思主义信仰

精选文库 C、马克思主义方法 D、马克思主义结论 7、(D)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纲领。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是(C)。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9、马克思主义被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B)。 A、在时间上的开放性 B、在空间上的开放性 C、是封闭的 D、具有阶级属性 10、下面著作中提到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人物的是(C)。 A、《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B、《共产党宣言》 C、《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 D、《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11、下面不属于科拉科夫斯基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存在的分歧的是(D)。 A、自然主义进化论与人类中心说的分歧 B、知识的技术观和实践的认识论之间的分歧 C、无限进步论与革命末世说之间的分歧 D、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12、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反对青年马克思的代表人物是(C)。 A、考斯基 B、郎兹胡特 C、阿尔都塞

马克思期末复习资料(必考)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 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 (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 (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试题和答案

模拟试题 一、填空 1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相结合的产物。 2 .毛泽东对()理论的完整论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 3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4 .()的发表,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已经成熟。 5 .()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机构。 6 .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7 .正式确立“三步走”战略是在党的()大上。 8 .“三步走”是战略目标是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9 .“台阶式发展”的关键是()。 10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前提。 1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关系。 12 .在效益和公平中居于首位的是()。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最完整的概括是()。 15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 二、单项选择题 1、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列宁主义 2、誉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是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列宁主义

3、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的 A 八大 B 七大 C 一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评价是 A 过大于功 B 功过相当 C 功大于过 D 功不抵过 5 、当今社会时代的主题是 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科技与人才 D 合作与竞争 6 、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四大 C 十五大 D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7 、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8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 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新式的社会主义革命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 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封建社会 10 、统一战线中最重要的联盟是 A 工农联盟 B 全体领导者和非领导者的联盟 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盟 D 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11 .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最基本原则是 A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 党指挥枪 C 枪指挥党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2 .标志着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重大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背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①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 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原因: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①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②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7.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①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③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9.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10.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1.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12.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13.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 )时代 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和平发展 D.资本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书烈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1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马克思必看必考判断题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是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服务的】有些资本家不信马克思主义自然不为其服务。 3.唯心主义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决定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决定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唯心主义者中有可知论者,也有不可知论者,所以并不一定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4.世界统一于存在(×)【世界统一于物质,而物质的唯一属性是客观实在性。】30 5.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此处删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主义也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他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43对立统一,,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8.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 只有改变 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 就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 以实现事物的飞跃发展。】【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46 9.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一刀两断”(×)【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既克服又保留。】 10.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根本上说,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在具体科学中的运用和体现,因而他们有相互联系。】 1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主体不等同于主观,人即作为主体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而主观则不包括物质现象,是第二性的东西。客体是人的活动指向的客观对象,并非一切客观事物,而客观则泛指意识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1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真理是客观的。而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某一事物的反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结果。】【强调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是对客观的客观事物的最后判定,并不是说否定了客观真理。】 1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上的作用,还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1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1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6.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第1题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等价交换 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 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 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 您的答案: D 2.第2题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您的答案: A 3.第3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朴素唯物主义 D.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 您的答案: A 4.第4题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 A.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B.把劳动力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保存生产资料价值 D.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您的答案: D 5.第5题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您的答案: A 6.第6题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您的答案: C 7.第7题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您的答案: C 8.第8题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您的答案: C 9.第9题 金融资本是由(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您的答案: C 10.第10题 垄断利润的实质是( )。 A.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D.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利润 您的答案: B 11.第11题 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A.垄断资本家、垄断组织帮助他国发展的手段 B.金融资本掠夺和奴役他国的手段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助互利的形式 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补充形式

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 A.具体细节 B.一般特征 C.具体阶段 D.特殊规律 2.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A.人们谋生的手段 B.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C.休闲的手段 D.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3.自由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社会 4.必然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状态 B.原始社会 C.文明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C.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 D.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 6.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理想 D.两种不同的选择 7.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环境的优化 8.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 B.人们能够随心所欲 C.人们能够摆脱必然性 D.人们在对必然的认识基础上对客观的改造 9.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它() A.具有客观可能性 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C.具有客观必然性 D.人类追求的目标 1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是()

A.夺取政权 B.消灭阶级 C.消灭剥削 D.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 D.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这两种社会状态是() A.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3.下列属于共产主义涵义的有()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4.自由王国是指()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5.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 A.欧文 B.圣西门 C.傅立叶 D.斯密 6.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 A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依据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 8.在共产主义社会() A.工农差别将消失 B.城乡差别将消失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将消失 D.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将消失 9.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