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

七、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

七、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
七、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学期生物复习资料

第20章

1、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酿制米酒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酿醋、制作酸牛奶、泡菜都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3、食品腐败常常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引起的,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避免食物腐败。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品代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

第21章

1、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的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的改造重组技术。(在分子水平上)

2、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使它在细胞中发挥作用,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3、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细胞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4、发育成克隆羊多利的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母羊A的体细胞,细胞质来自于母羊B的卵细胞(去除细胞核),胚胎被植入母羊C的子宫进行发育。

5、克隆就是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培育出与这一动物几乎相同的生命体。

6、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同时也带来某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和社会伦理问题。

第22章

1、现存的生物有400万种,生物分类的基本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2、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

物。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同种生物有性生殖的后代有生殖能力。

3、地球上的植物有30多万种,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已知的被子植物有25万种。

4、珍稀植物一般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的破坏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我国有珍稀植物4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等。二级保护植物有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等。

5、地球上已知的动物总数有150多万种,根据它们的身体里面有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数量最多占95%,

6、无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其中,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类群。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等器官。节肢动物包括甲壳纲动物(虾)、蛛形纲动物(蜘蛛)、多足纲动物(蜈蚣)、昆虫纲动物(蝴蝶)。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都是身体分节。

7、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背部都有脊柱,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哺乳类是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8、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9、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简单的生物(如噬菌体),它们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里。

10细菌虽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等部分组成,有些细菌还具有荚膜(起保护作用)和鞭毛(有助于运动)。

11、细菌的营养方式有些是寄生有些是腐生。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寄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叫做腐生。

12、细菌按其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

13、真菌包括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霉菌和大型真菌)。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内无叶绿体,一般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第23章

1、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

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在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①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主要原因;②环境污染也是重要原因。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①就地保护;②迁地保护;③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第24章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氮、氨、氢和水蒸气等。

2、米勒通过模拟实验产生了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说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3生命起源的过程包括: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其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是最重要、最复杂、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4、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的总称。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5、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为鸟类的典型证据。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同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也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6、生物遵循从①单细胞到多细胞;②从低等到高等;③从简单到复杂;

④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7、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这一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8、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对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9、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后来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

10、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

①埃及古猿门齿小,类似人;②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

11、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在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第25章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2、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网。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在传递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数向上级流动,并且能量是单向流动的。而物质是循环流动的。

4、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分为两大类: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也可以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是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6、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的稳定状态。

7、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8、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复习资料

第14章

1、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2、无性繁殖的方式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3、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繁殖,叫做营养生殖。

4、营养生殖的方法嫁接(根、茎、叶)、压条、扦插。

5、嫁接的意义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6、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7、要在一株果树上,结出不同品质的水果所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嫁接。

8、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

9、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10、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

11、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12、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13、在一朵花里,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

14、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别,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15、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发育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几乎一致,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16、蝴蝶处于发育的成虫时期,而毛毛虫处于发育的幼虫时期。

17、像蛙这样,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

18、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

19、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开始发育,但鸟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温度太低。

20、家鸽、燕子、麻雀,它们属于晚成鸟。

21、鸡、鸭、鹅和大雁它们属于早成鸟。

22、绝大多数生物发育的起点为受精卵。

23、生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

24、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

第15章

25、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26、生物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27、生物的遗传主要是与细胞核中储存的遗传信息有关。

28、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般还成对出现。

2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的现象是遗传。

30、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对。

31、染色体,它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32、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

33、可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

34、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内,一般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时,基因又恢复成对,面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35、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无关,叫做常染色体,有1对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

36、男性的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用XY表示,精子有2种,一种含X 染色体,一种含Y染色体。

37、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卵细胞有1种,含X染色体。

38、像单眼皮和双眼皮,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39、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

40、遗传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由致病基因控制的。

41、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42、“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43、生物界中的物种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生物之所以能不断进化,是因为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44、在染色体上,含有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基因。

45、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在染色体上也是成对存在的。

第16章

46、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等。

47、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ATP。

48、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肌肉的伸缩,牵引了它所附着的骨,围绕着骨连接的活动而完成的。

49、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50、高等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第17章

51、动物的行为主要有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动物的觅食行为是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52、孔雀开屏属于生殖行为。

53、从动物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来看,可以将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54、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蜘蛛织网。

第18章

55、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56、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57、传染病的特性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58、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59、艾滋病的三个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60、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61、对传染病病人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62、传染病的类型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63、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和血管病变而引起的疾病。冠状动脉的作用是为心脏肌肉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

64、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它是由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引起的疾病。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防治意识。

65、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有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

66、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城市中,排列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在农村中,排列第一的恶性肿瘤是胃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列第一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

67、导致细胞癌病的致癌因子大体上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病毒致癌因子,如乙型肝炎病毒.

68、预防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具体包括:①消除或减少环境中的致癌因子②避免或尽可能地减少接触致癌因子③积极宣传防癌知识。

69、人体的免疫有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器官主要有脾、扁桃体和淋巴结,它们产生免疫细胞,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免疫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叫做抗体。)和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的杀菌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黏膜的杀菌作用)。

70、四苗免疫是指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

第19章

71、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酗酒还有以下危害:

①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等

②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等

③引起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④引起胃酸过多、胃出血、消化道肿瘤等

⑤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

72、吸烟的危害:

①长期大量吸烟能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②吸烟对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都有害。

③吸烟对人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73、毒品主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吸毒会引起人的免疫力迅速下降,严重损伤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等。

74、常用的内服药有阿司匹林(治疗头痛)、板蓝根(轻度感冒)、云南白药(跌打损伤)、乘晕宁(恶心、呕吐)、黄连素(腹泻)。

75、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复习资料

第8章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卵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的生殖器官。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卵巢能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3、睾丸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卵巢产生的生殖细胞是卵子。

4、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相遇,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做受精卵。

5、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胎儿在子宫中发育需280天,胎儿发育成熟后,由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6、人的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直到个体发育成熟。通常人的生长发育主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等漫长的过程,人体才发育成熟。

7、青春期最显著的变化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8、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男性第二性征包括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女性第二性征包括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骨盆宽大等。

9、人的八大系统及功能: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呼吸系统:吸进去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运输氧气和养料,运走人体的代谢废物。

泌尿系统: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

生殖系统:生殖

10、人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1、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这两种成分使得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第9章

1、蛋白质、糖类、脂肪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其中糖类是人体的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贮藏在人体内备用的供能物质。

2、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佝偻病;含铁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贫血症;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3、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腺、胃腺和肠腺等)组成。

4、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种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5、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我们在细细咀嚼馒头时,会觉得有甜味。

6、胃液只含有胃蛋白质酶,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蛋白质酶、糖类酶、脂肪酶三种酶。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最终被分解成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7、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它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8、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第10章

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血液三个部分组成。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它的作用是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人的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3、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而血液呈现红色。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人就会出现贫血。

4、白细胞比较大。具有吞噬病菌的功能,而血小板比较小具有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的功能。

5、血块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ABO血型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6、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7、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管壁非常的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8、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由此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

9、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平均每分钟75次。手在皮肤外按摸到的动脉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的搏动叫动脉脉搏。

10、人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经过体循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经过肺循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1、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血压。健康的收缩压为12~18·7KPa,舒张压为8~12KPa。

12、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其中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13、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呼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有关。

14、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它反应了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的最大的通气能力。

1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动脉血)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动脉血变静脉血)。

16、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可用体温计来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液窝(36·8℃)、口腔(37·2℃)、直肠(37·5℃)三处。

第11章

1、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因为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输送尿液,膀胱的作用是贮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2、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3、将肾纵剖从外到内是肾皮质(红褐色)、肾髓质(色较淡)、肾盂。下端连着输尿管。

4、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经过滤过作用得到原尿)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通过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所有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所以每天产生的原尿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仅为1~1·5L。

5、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排泄是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排尿、出汗等。排遗是将末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的排便。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肺和皮肤。

第12章

1、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或卵巢)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它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2、人体的内分泌腺能产生激素,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是食物中的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会引起儿童呆小症,成年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

5、胰岛素是由散布于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形成糖尿病。

6、人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组成.

7、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的。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

8、脑和脊髓是由白质(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和灰质(细胞体集中的部分)组成。

9、脊髓的灰质控制着一些低级的简单的活动,如人的排便、排尿。

10、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由灰质组成)分为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其中人类所特有的最高级的中枢是语言中枢。

11、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脑干管理着人的心跳、呼吸和血液循环等生命活动。

12、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接收的信息发生的反应就是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反射,先天性的反射)和条件反射(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后天性的反射)。

13、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眼的外层是角膜(聚光作用)和巩膜,中层由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晶状体(具有折光作用)和脉络膜组成。内层是视网膜(内有感光细胞)。

14、人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中形成。

15、晶状体的凸度增大形成假性近视。当眼球前后径过长时就由假性近视变为真性近视。

16、耳分为外耳(耳廊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和听小骨)和内耳(里面有耳蜗)三部分。

17、耳蜗里的听觉感受器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作用。鼓膜和听小骨均有传导和放大声波的作用,咽鼓管的作用是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18、人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中形成。

19、皮肤的感觉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感觉的灵敏性主要取决于感受器在皮肤上分布的多少。盲人“阅读”盲文利用的是皮肤的触压觉感受器。皮肤的感觉具有保护性,能使人体避开有害的刺激。

第13章

1、把1987年7月11日定为“50亿人口日”并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2、这种PH<5·6的雨水叫做酸雨。

3、温室效应的增强将导致全球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

4、生活垃圾一般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和废玻璃等。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菜叶等、剩饭菜等。危险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和过期药品等。

七年级上学期复习资料

第1章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类。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动物种类约有150多万种。

2、植物主要分为四个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动物分为两大类:一类动物的身体里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叫做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另一类动物的身体里有脊柱,叫做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等。

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5、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第2章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倍数X目镜的倍数。

7、调节光线强弱有两个部位反光镜和遮光器。

8、调节镜筒的升降有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9、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

第3章

10、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1、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2、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外物质的稳定。

13、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以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15、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6、人和动物的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人和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17、线粒体主要与呼吸作用有关,叶绿体主要与光合作用有关。

18、染色体主要成分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

第4章

19、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体积增大而由小长大。

20、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植物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了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等主要组织。

21、人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22、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23、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4、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系统。

25、人体具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6、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7、单细胞生物就是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但它们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第5章

28、种子主要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株的幼体,由胚芽、胚轴和胚根、子叶组成。

29、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0、胚根发育为根,胚轴发育为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为茎和叶,子叶消失。

31、植物体的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等功能。根尖从尖端向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个部分。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2、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

33、当土壤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造成植物体严重失水,这就是“烧苗”现象的原因。

34、含氮的无机盐使植物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使植物硕果累累,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

35、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四个部分组成。形成层位于木本植物的树皮与木质部之间,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因此,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

36、被染红的是木质部,木质部中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而韧皮部里的筛管具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

37、一朵完整的花一般由雄蕊、雌蕊、花瓣、花萼、花柄、花托组成。其中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关。

38、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果实主要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第6章

39、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40、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

41、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42、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

43、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第7章

44、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只有地球才能称为生物圈。

45、绿色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汽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

46、我国从1979年起,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我国在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合国森法》。

47、绿色植物是“过滤器”、“解毒器”、“消声器”、“气温调节器”。

48、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影响生物圈的氧循环。植物还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基本知识点

第六单元 七、一、1、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 的及。 3、生态系统有和两部分组成。 4、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等,它们为生物提供、和。 5、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分为划分为、、。 6、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7、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8、分解者主要是指、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中含有的分解成简单的,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八、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相互联系起来的。 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的作用,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这种现象叫做。通过这种作用,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的消费者体内的积累量能够增加几倍甚至成千上万倍,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 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4、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个体数量越,食物网越。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 的突然发生改变,就会牵动整个,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 5.和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 的和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九、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依次传递的,其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和。一般地说,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 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所以大多数的食物链只 有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和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就完成了一个循环,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 5、、、等都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的。 6、和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十、1、根据生态系统所受人为影响或干预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和。根据地理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类。前者包括、、等多种类型后者包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年级:八年级 教师寄语:你紧、我紧、大家紧,紧紧相追 学习目标: 1、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了解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边六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动物分类的一些知识,哺乳动物好多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也是等级最高的,同学们应该较好容易掌握它们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活中的哺乳动物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教学突破: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课内的知识要点,并延伸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构建对不如动物的整体认识。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应该做好保护和控制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流程: 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观察课本及幻灯片出示的图片。 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作用:保温作用,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 2、生殖方式:胎生,哺乳 问题:为什么说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1)、乳汁营养丰富; (2)、乳汁中含有些抵御疾病的特殊抗体; (3)、方便母体更好地保护幼体

3、观察与思考:比较家兔、狼的牙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撕裂肉食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牙齿分化对哺乳动物进化的意义? 答:(1)提高摄取食物的能力(2)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特点: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意义:能灵敏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做出反应 谁能概括一下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三、概括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请同学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四、技能训练p39页 综合和概括:比较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对上面的概括,你有什么补充吗? 五、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当堂过关,完成练习 1、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心脏四腔D.体表被毛 2、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牙齿分化D.体温不恒定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王娟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保,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共三单元七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试教二年的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八年级生物下册 知识点 济南版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 、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三章检测题和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原始大气层与现在大气层成分明显不同的是没有()。 A.水蒸气B.氨气C.氧气C.甲烷 2、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A.8亿年B.12亿年C.10亿年D.46亿年 3、原始生命分别形成原始的藻类和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主要是由于()不同。 A.生殖方式B.营养方式C.生活环境D.营养物质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A.古代节肢动物B.古代鱼类C.古代爬行动物D.古代鸟类 5、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A.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B.它们的生活环境太恶劣 C.这些生物体的食量太大D.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6、现在长颈鹿的颈部都很长,这是由于()的结果。 A.常用颈部B.人工选择C.不断变异D.自然选择 7、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遗传和变异B.生殖C.生长和发育D.环境的变化 8、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 A.节肢动物B.两栖动物C.鸟类D.爬行动物 9、生物生存必然发生生存竞争的原因是()。 A.生物好斗的本性B.竞争是自然存在的 C.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空间等有限D.为了产生更好的后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 C.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的化石 D.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11、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是()。 A.鱼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 12、根据科学家对鸟的起源的研究,将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始祖鸟、辽西鸟、孔子鸟四 种动物按进化顺序排序,最先排的是()。 A.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B.始祖鸟C.辽西鸟D.孔子鸟 13、青蛙与下列哪类动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A.节肢动物B.鸟类C.鱼类D.哺乳类 14、现存的下列生物类群中,可能最接近原始自养生物的是()。 A.原生动物B.真菌类C.藻类D.苔藓类 15、原始的生命具有了叶绿素就标志着原始生命具有了()。 A.自养能力B.异养能力C.同化能力D.异化能力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章第7节《哺乳动物》知识点考点总结人教版

哺乳动物 知识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1)非洲象 非洲象是陆地最大的哺乳动物,栖息于森林和稀树草原,主要吃香蕉等果实以及树叶、树皮。 (2)马 马是人们熟悉的家畜。马的骨骼和肌肉都很发达,四肢强健,每肢都只有一趾,趾末端被有大型的蹄,其余各趾都已经退化。 (3)猕猴 猕猴在森林里群居生活,栖息在树上,以野果为食,也吃鸟卵和昆虫。 (4)蓝鲸 蓝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蓝鲸体长可达30米,体重近200吨。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除了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与鸟类一样,哺乳动物通过自身调节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2)胎生,哺乳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胎生。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胎生能使胚胎发育有一个更好、更安全的环境和更充足的营养,哺乳也可以使幼体得到较好的照顾和获得充足的营养,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哺乳动物幼体的成活率,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很大好处。 (3)哺乳动物的牙齿与食性的关系 ①食草动物的牙齿 如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面如锉,适于磨碎食物。

②食肉动物的牙齿 如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 ③意义 动物的牙齿与其食性(生活习性)相适应,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适应温差大的陆地环境);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知识点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益方面 (1)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经济价值。 (4)人类的得力助手。 2.有害方面 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考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例1】两只大熊猫“力力”和“真真”于2011年2月21日从中国送去日本,4月1日在上野动物园首次露面,吸引游客不断惊呼。大熊猫等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是() A.心脏四腔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这些特征鸟类也具有,因而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胎生哺乳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 【例2】东北虎是我国重点保护动物,下列有关东北虎的描述,不正确的 是()

(完整版)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听写版

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1.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2.原始大气中没有,有等。 3.化学进化学说:物质→物质(氨基酸、核苷酸)(条件:、、 )→物质(蛋白质、核酸)→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实现原始的 和)。原始生命诞生场所:。 4.米勒实验中,上面烧瓶内注入的气体:、、和等,这是模拟 成分。火花放电模拟,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冷凝装置模拟。实验中,要把下面烧瓶中的水煮沸,模拟的是。提出的问题: 做出假设:。将装置反复消毒和用蒸馏水冲洗目的:。将装置中的空气抽净目的:。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个阶段:物质合成物质的过程。 5.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证明生命起源的第阶段:物质合成物质。 6.生物进化证据:证据(最直接)证据(同源器官)、证据(细胞色素C)。 7. 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8.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相似性,我们把这样具有相同的来源的器官叫做。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9..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 10.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没有组织,大都生活在中;苔藓植物有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没有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蕨类植物有的分化,有简单的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种子植物发达,有发达的组织,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12.生物进化历程的总体趋势:从到,从到,从到。 13.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原始植物→原始植物→原始植物(植物和植物)。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原始→原始→原始类和类 14.生物进化原因:选择和选择。自然选择学说内容:(前提)、(动力或手段)、(基础)、(结果)。 15.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出版《物种起源》。赫胥黎利用等方法,提出“”理论。人类起源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人与类人猿是。 是人猿分界标准。人类进化历程:、、(最关键阶段)、。能使用天然工具,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等。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 16.现代人类分四个种族:人,人,人,人。都属同一个物种——种。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逐渐形成的17.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分为因素和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试题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起源的推测正确的是()。A.上帝创造的B.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C.由原始的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D.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2.原始生命形成的时间是()A.10亿年前 B.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C.46亿年前 D.地球形成以后的30亿年左右 3.早期地球上没有生物存在的理由是() A.地球是炽热的 B.没有液态水存在 C.地球上没有气体 D.A和B两项都对 4.家禽、家畜的祖先都曾是野生种类,而最终被人驯养成功的原因是()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自然演化 D.优胜劣汰 5.比较细胞色素C,差异性最小的一项是()A.人与黑猩猩 B.人与大猩猩 C.人与马 D.人与柳树()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A.两栖类 B.鸟类 C.爬行类 D.鱼类 7.下列生物类群中,在营养方式上不属于自养类型的是()A.原始藻类 B.原始苔藓植物 C.原始单细胞动物 D.裸子植物 8.原始生命一部分进化成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主要是因为()A.营养方式不同 B.形态结构不同 C.生活环境不同 D.生活方式不同 9.从距现代较近的地层里到古老的地层里所发现的化石,体现生物进化历程的特点是()A.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B.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C.由简单到复杂,由高等到低等,由水生到陆生D.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10.关于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A.古代的长颈鹿,颈短的个体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逐渐被淘汰掉 B.古代的长颈鹿,颈长的个体可吃到高处的树叶,有生存优势 C.古代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不断努力伸颈,最终进化成颈长的个体。 D.环境的变化与长颈鹿自身的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导致长颈鹿的进化 11.始祖鸟具有鸟的特征是()A.被覆羽毛 B.前肢变成翅膀 C.嘴形同鸟喙 D.前三项都对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某种蛾类的幼虫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容

(完整word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 A .原始海洋、陆地 B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C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2.组成原始生命的最主要物质是( ) A .蛋白质和水 B .蛋白质和核酸 C .水和无机盐 D .糖 类和核酸( ) 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 .其他动物入侵 B .地形、气候的变化 C .为扩大领地 D .为躲避敌害 4.引起生物界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A .遗传和变异 B .过度繁殖 C .环境变化 D .种类繁多 5.下面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不定向,生物进化的方向也不定向 B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 .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已知生物甲的化石比生物乙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一般情况应该是( ) A .生物甲比乙数量多 B .甲比乙结构复杂 C .甲一定从乙进化而来 D .乙一定从甲进化来 7.人类学家把 作为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准。 A .下肢增长 B .直立行走 C .骨盆变短增宽 D .脊柱从弓形变为S 形 8.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 A .无机物质合成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B .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C .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 D .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 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黑猩猩 B .长臂猿 C .古猿 D .大猩猩 10.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 A .环境变化的结果 B .生存斗争的结果 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 11.一株小麦生长在自然界里,影响它生存的因素是( ) A .非生物因素 B .生物因素 C .阳光、温度、水 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2.2008年1月南方雪灾,对南方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 A .草本植物 B .野鼠 C .牛、羊 D .狼 13.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正确的图示是 ( ) 14.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的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新版)济南版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现象,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明确营养繁殖的概念。 (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能够对生物界的一些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分 析、总结和应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不仅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会变得更加丰富和产生极大的研究价值。 【教学重点】 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与原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7世纪,意大利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棵橘树,所结的果实一半 是柠檬,一半是橘子。这棵奇怪的橘树引起了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视,但是当时的科学家对这一现象却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直到1927年,这一困扰人们250多年的疑团才被揭开。原来这是有人对橘树进行了“移花接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植物的世界,去看看植 物神奇的生殖方式吧!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 有性生殖

(1)你见过大豆、花生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新个体的吗? 课件展示:花生、大豆图片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讨论,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种子产生新个体。 (2)大豆、花生由一粒小小的种子发育而成的,我们把这种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是有 性生殖? 课件展示: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小结:大豆、花生等通过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而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卵 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我们称为有性生殖。所以说,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营养繁殖 (过渡)像大豆、花生等用种子来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叫有性生殖。那么,像马铃薯这类的植物, 其繁殖方式是什么呢? (1)课件展示: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思考: 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反馈: 甘薯——根马铃薯——茎草莓——茎落地生根——叶 它们都是由母体(根、茎、叶)直接产生新个体,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这种生殖方式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 学生列举,教师点拨 课件展示:秋海棠——叶;椒草——叶;姜——茎月季——茎;山药——根香椿——根等小结: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一种最常见的无 性生殖方式。 (4)营养繁殖与种子繁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学生讨论、分析,师生达成共识: 种子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营养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二)营养繁殖的方法 (过渡)课件展示:扦插嫁接图片。你知道无性生殖在农业、园艺等方面的应用吗?我们接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测试题

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试题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起源的推测正确的是()。 A.上帝创造的 E.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 C.由原始的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 D.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2.原始生命形成的时间是() A.10 亿年前B .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 C. 46 亿年前D .地球形成以后的30亿年左右 3.早期地球上没有生物存在的理由是() A.地球是炽热的B .没有液态水存在 C.地球上没有气体D . A和B两项都对 4.家禽、家畜的祖先都曾是野生种类,而最终被人驯养成功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B .人工选择C .自然演化D .优胜 劣汰 5.比较细胞色素C,差异性最小的一项是() A.人与黑猩猩B .人与大猩猩C .人与马D .人 与柳树()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

A.两栖类B .鸟类C .爬行类D .鱼类 7.下列生物类群中,在营养方式上不属于自养类型的是() A.原始藻类 B .原始苔藓植物 C.原始单细胞动物 D .裸子植物 8.原始生命一部分进化成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原始单细胞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 A.营养方式不同B .形态结构不同 C.生活环境不同D .生活方式不同 9.从距现代较近的地层里到古老的地层里所发现的化石,体现生物进化历程的特点是() A.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B.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C.由简单到复杂,由高等到低等,由水生到陆生 D.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10.关于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A.古代的长颈鹿,颈短的个体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逐渐被淘 汰掉 B.古代的长颈鹿,颈长的个体可吃到高处的树叶,有生存优势 C.古代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不断努力伸颈,最终进化成 颈长的个体。 D.环境的变化与长颈鹿自身的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导致长颈鹿 的进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7.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家畜的形态。 2.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3.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4.概述研究动物科学的一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及资料分析法)的基本含义及过程。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实验、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尝试饲养家兔等其他常见的小动物。 情感目标 1.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建立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媒体 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在农村,农家庭院里饲养着猪、牛、羊、兔等多种动物,这些动物叫作家畜。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来认识一下家畜。 新课教学: 教师:所谓家畜,是指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哺乳动物。最常见的家畜有哪些呢? 学生:猪、牛、羊、兔等。 教师:现在我们对照图示,结合家兔的标本,按照从头部到尾部的先后顺序观察家兔的外形,分析并讨论家兔的外形特点和它的生活环境及习性是如何适应的。学生:家兔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头部有一对长长的可以灵活转动的耳廓,一对不大的眼睛,一张三片嘴,一对鼻孔,还有胡须。 学生:我觉得兔子的长耳朵使它的听觉很灵敏,可以及时感觉到危险,并及时躲避。 学生:眼睛虽然不大,但视力很好,对它的陆地生活也有帮助。还有它的三片嘴,吃起草来十分方便。 学生:你看它的四肢,前肢短小,但后肢很发达,奔跑起来很快,很难捕捉的。学生:它不光奔跑快,发达的后肢还能把它的身体支撑起来,它一下子就长高了,观察起四周来,视野开阔了许多,很容易发现远处的危险。 学生:兔子的全身几乎都长着毛,和家鸽的羽毛大不一样。 学生:家兔和家鸽不是一类动物,体表的覆盖物当然不一样了。 学生:家兔身上的毛还不一样呢!表面的粗硬,里面的很细软,摸起来好温暖,好舒服。 学生:它的毛能起保温的作用,所以冬天不怕冷。 学生:那夏天它不热吗?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肋及其原因。 2.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二)能力方面 运用类比迁移等方法,认识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2.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教学难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章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难度不大,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直接经验,因此,本章主要是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价值,并从具体行动上体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本章教学时,通过呈现大量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事实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归纳和概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得㈩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到人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处,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四、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江豚的图片、视频和相关新闻;收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案例;收集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益广告视频。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提问] (1)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 致了悲剧的发生? (2)如果这样的事件持续下去, 会有什么后果? [小结] 其实,不仅是扛豚,从教材中 所提供的很多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许多生物都面临着灭绝的可能,这 使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 肋,。 [追问]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物多样性 受到威胁的案例? 补充案例:近年来火绝的动物 及灭绝时间。 [提问] 你们觉得哪些原因导致生物多 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小结] 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 速度,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 威胁。 [回答] (1)这些江豚可能是因为 饥饿、中毒、受伤、生病等 原因而死亡。 (2)江豚可能会像白鳍豚 那样走向灭绝。 阅读教材110—111页内 容。 学生交流。 [小结] 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 威胁,如果不加以保护,很 多物种会从地球上永久性地 消失。而且近年来,物种消 失的速度在加快。 [词论、交流并回答] 人类的捕杀;过度利用 和开发;栖息地的破坏;环 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重 要性认识不足;等等。 以教师提 供的江豚的案 例为点,以教 材提供的和学 生所了解的丰 富素材为面, 强化学生对于 的生物多样性 面临严重的威 胁的认识。 引导学生 分析生物多样 性面临威胁的 原因,为保护 生物多样性做 好铺垫,

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新版济南版

全册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 适于原始生命起源的原始地球条件不包括() A.宇宙射线 B.原始大气 C.高山岩石 D.原始海洋 2. 壮苗先壮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 B.伸长区 C.成熟区 D.分生区 3. 下列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4. 在植物进化的历程中,生殖可以完全脱离水环境,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的植物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5. 下图中,你认为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6. 下列图示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误的是()。 A.老马识途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8. 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动植物种类较少 C.群落结构简单 D.自我调节能力强 9. 看下列图示,你能判断哪个是肌肉组织()

10.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抗体与抗原关系的是 11. 鸟卵中的细胞核位于以下哪一种结构内() A.卵白 B.卵黄 C.气室 D.胚盘 12. 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A.疯狗 B.蚊子 C.老鼠 D.蛔虫 13. 下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1 .肺.小肠 DB.肾 CA.大脑 ) 14. 你认为在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D.优生.少生A.晚婚 B.晚育 C),与一个正常的父亲生下的孩子中,一个患白化病的母亲(白化病的基因为aa15. )。出现男孩、女孩的几率可能是( 2 1∶∶1 D.2∶1 C.3∶A.11 B.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16. )。别为( D.抗体和抗体 C.抗原和抗原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17. 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B.种子的成熟.保存养料 A .提高发芽率C.适应环境 D )一朵白菜花不能结果的 原因是缺少了( 18. .花被.花药 D.雌蕊 C A.雄蕊 B )。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19. .成熟区 D B.分生区 C.伸长区A.根冠 )。 20. 根是绿色植物非常重要的器官,下面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根尖结构的各部分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A K,所以应全部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植物生长发育需要N、PB C.根的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根就从土壤中吸水 D.伸长区的细胞分裂能力强)。 21. 下列属动物复杂行为的是( B.蜜蜂采蜜.蜘蛛结网 A D.公鸡报晓 C.鹦鹉学舌 )在制作酒、面包和酸奶时使用的技术主要是( 22. .发酵技术 BA.转基因技术 .细胞核移植技术 DC.克隆技术 ) 23. 用肉眼观察幼根的根毛,根毛呈( B.白色,绒毛状.绿色,细长A D.肉眼看不到,需要放大镜C.绿色,绒毛状)。24.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胃的功能的是(.将食物磨碎 BA.将食物与胃液混合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课题: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 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 2、通过生命起源不同观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2.关注生命起源的科学报道,体验探究推测活动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体验探索生命奥妙的艰辛。 3、引导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科学研究和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教学重点: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难点:关注生命起源不同种观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问题1、(展示地球图片) 当我们凝视这个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充满着太多的感激与感慨,这是因为她承载了万物生灵在这里繁衍生息,她的博大与厚重。我们人类尊称她为地球母亲。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我们知道400多万年前,还没有人类,我们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还在莽莽的森林里风餐露宿,与兽共舞。那么几亿年前乃至几十亿年前,地球的生物又是怎么呢?地球上生命的进化和起源问题,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之一。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早的生物是怎样的?在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要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进化的原因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是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你收集到哪些有关生命起源的传说或假说? 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不攻自破。 大家认同的是生物进化学说(化学进化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原始地球上的无机小分子在当时地球条件下,经过极其复杂而漫长的化学变化过程,逐渐演变成的。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过时间隧道来到46亿年前原始地球。想象那种巨变与沧桑。 看资料一,闭上眼睛想象原始地球的环境,有位名人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老师旁白。当时天空中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参杂着各种隆隆的巨响----- 思考问题:1、原始大气的成分? 2、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最大的差异?没有氧, [课堂讨论] 推测判断二:化学进化论学说 学习结论:米勒实验证明了化学进化论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实现的。然而,目前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到多分子体系再到原始生命的进化过程,人们还没有找到科学的证据。许多科学家认为从科学实验来找到能够作为“化学进化学说”的证据,难度很大;在这种现状下,促使科学家另辟新径,寻找新的途径来探索生命的起源。 推测判断三:宇宙起源学说(宇生说) 三、交流展示 分析陨石成分,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P50运用证据和逻辑作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化学进化观点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要点图示有机小分子物质无机物有机大分子物质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 3、化学进化解读(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

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植物进化的历程原始两栖类原始被子植物原始裸子植物原始种子植物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蕨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2)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古代脊椎动物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 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 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中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段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主要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 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除。 12.蚯蚓的运动:蚯蚓靠肌肉和刚毛协调运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