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控制测量指导书

控制测量指导书

控制测量指导书
控制测量指导书

施工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技术设计

踏勘、选点、建标、埋石

仪器设备检校

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GPS)

观测原始记录检查

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

整理成果资料

编写技术总结报告

检查验收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3.1.2测区概况:说明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等情况,并划分测区困难类别。

3.1.3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说明已有资料的作业单位、施测年代、采用的技术依据和选用的基准;分析已有资料的质量情况,并作出评价和指出利用的可能性。

3.1.4平面控制:说明控制网采用的平面基准、等级划分以及各网点或导线点的点号、位置、图形、点的密度、已知点的利用与联测方案;初步确定的觇标高度与类型、标石的类型与埋设要求;观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

3.1.5高程控制:说明采用的高程基准及高程控制网等级,附合路线长度及其构网图形,高程点或标志的类型与埋设要求;拟定观测与连测方案,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等。

3.1.6内业计算:

外业成果资料的分析和评价,选定的起算数据及其评价,选用的计算数学模型,计算与检校的方法及其精度要求,成果资料的要求等。

3.2控制测量技术设计过程如下:

3.2.1已有控制网成果的精度分析,必要时实测部分角度和边长,掌握起算数据的精度情况。

3.2.2根据控制网的用途、工程规模、类型及建筑布置、精度要求来确定控制网的等级;根据测区地形、起算点情况及使用的仪器设备来确定控制网的类型。平面控制可采用三角测量、边角组合测量、导线测量和GPS测量。高程控制可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线路或结点网。

3.3控制网图上设计

根据工程设计意图及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拟定合理布网方案,利用测区地形地物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

3.3.1三角网(或边角网)对点位的要求:

(1)图形结构好,边长适中,传距角大于20o。

(2)是制高点,山尖上或高建筑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视线高出或旁离障碍物1.5米。

(4)能埋建牢固的测量标志,且能长期保存。

(5)充分利用测区内原有的旧点,以节省开支。

(6)为了安全,点位要离开公路、铁路、高压线等危险源。

3.3.2图上设计步骤:

(1)利用工程整体平面布置图展绘已有控制测量网点。

(2)按照保证精度,方便施工和测量的原则布设施工控制测量网点。

(3)判断和检查点间通视情况。

(4)估算控制网的精度。

(5)拟定三角高程起算点及水准联测路线。

3.4控制网优化设计

先提出多种布网方案,测角网、测边网、导线网、边角组合网以及测哪些边、测哪些角等,根据网形和各点近似坐标,利用计算程序进行精度估算,优选出点位中误差最小,相对点位中误差在重要方向上的分量最小,而观测工作量最小的方案。

3.5根据对测区情况的调查和图上设计的结果,写出文字说明,整理各种数据、图表,并拟定作业计划。

3.6上报有关领导部门审核

4.检校仪器

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

二、埋建测量标志

1.选点

选点是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落实到实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边角网点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要避开障碍物。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点要考虑到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要便于放样。

GPS网的选点不要求相连的边都通视,但为了使用常规仪器测量时能够后视和检核,每点至少有两个点与它通视。同时要求地势开阔,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2.建标

2.1施工测量的首级控制点和要长期保存的各级控制点应埋设具有强制

心装置砼标墩或钢架标墩;其它平面控制点可埋设地面标石或地面标志。

2.2砼标墩埋标过程:实地标定点位;挖基坑及浇筑标墩基础平台;立模板,树钢筋,浇混凝土,固定不锈钢标盘;外观整饰编号;加保护装置。

2.3钢架标墩埋设过程:实地标定点位;挖基坑及浇筑坑底水平层;树立加工好的钢架标;浇筑混凝土;刷防锈柒;加保护装置。

2.4埋设地面标石是将灌制好的嵌有金属中心标志的标石浇筑埋设于地面,其过程是:挖基坑,坑底要整平夯实,再填砂石捣固,浇底层混凝土树标石并浇筑混凝土。在基岩层上或坚硬的混凝土路面上,可以直接钻孔,将刻有中心标志的胀锚螺栓打入孔内。

2.5标墩埋好后要稳定至少15天才能开始观测。

三、经纬仪角度观测

1.观测注意事项

1.1角度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观测应在成象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象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

1.2观测前应凉置仪器30分钟,让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才能开始观测。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

1.3仪器照准部旋转时,应平稳匀速;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精确照目标时,微动螺旋最后应为旋进方向。

1.4观测过程中,仪器气泡中心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当偏移值接近限值时,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

1.5观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成果应做到记录真实,字迹工整,注记明确,观测要求及各项限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1.6观测完后,应立即检查记录,计算各项观测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确认全部符合规定限差方可离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与重测。

1.7用电子手簿记录时,软件必须是经过鉴定且经总工程师批准使用的。

2.角度观测前准备工作

(1)资料准备:观测计划、人员分工、作业技术规范。

(2)观测设备:经纬仪、连接螺丝、脚架(有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不要脚架)

(3)照准设备:照准杆或觇牌、基座、脚架(有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不要脚架)。

(4)通讯及交通工具:对讲机或无线电话、车辆。

(5)辅助工具:小钢尺、温度计、气压表、计算器、测伞。

(6)记录工具:记录本、电子手簿、笔等

3.一个测站上观测工作顺序

3.1安置经纬仪

(1)先将脚架安放在测站上,使脚架头大致水平,脚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中心;把仪器固定在脚架上,移动脚架的两个脚,使地面测站标志中心与对中器中心大致重合;

(2)通过升降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松开仪器连接螺丝,移动仪器,使地面测站标志中心与对中器中心精确重合,拧紧连接螺丝。

(3)用仪器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先将长水准管与两脚螺旋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水泡居中;再使长水准管垂直于这两个脚螺旋的连线方向,调整第三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以上对中、整平过程可能要反复进行,直到精确对中,且旋转照准部在各个方向上,长水准管气泡居中。在强制对中观测墩上安置仪器时,没有(1)、(2)步骤。

3.2根据观测方案,利用技术设计或选点略图寻找并识别各观测目标;

3.3量取仪器高度、觇标高度(注意量取的位置)、温度、气压。

3.4观测

角度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方向观测法一测回的操作步骤

(1)将仪器照准零方向(第一方向),按观测度盘表配置好度盘和测微器位置;

(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定度、分和光学测微器读数两次(重合两次、读两次数);

(3)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1方向,读定度、分和光学测微器读数两次。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观测2、3、4……N方向,最后闭合至零方向。

以上观测为上半测回。

(4)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数(重合两次、读数两次)。

(5)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N……3、2、1观测至零方向。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当方向数小于四个时,可不闭合至零方向。

3.5记录检查,如有需要重测(或补测)的,应马上重(补)测。重测注意事项如下:

(1)重测一般应在基本测回(即规定的全部测回)完成以后,对全部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取舍,并尽可能分析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后再进行。切忌不加分析,片面地、盲目地追求观测成果的表面上合格,以致最后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2)因对错度盘、测错方向、读错记错、碰动仪器、气泡偏离过大、上半测回归零差超限以及其它原因未测完的测回,都可以立即重测,并不算重测的测回数。

(3)一测回中2C互差超限或化归同一起始方向后,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超限时,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与原测回相同)。因测回互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2C值最大和最小的测回。

(4)一测回中超限的方向数大于测站方向总数的1/3时,应重测整个测

(5)若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则应重测整个测回。

(6)在一个测站上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测站上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应重测全部测回。

(7)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都要汇总于记簿中,每一测回只取一份合格成果。

3.6通知镜站,仪器装箱,清点物品,搬站。

4. 内业

4.1检查记录:水平角观测原始记录除记录员现场100%检查外,内业必须由第二检查者100%检查。

4.2测站平差:

(1)计算每个方向各个测回的方向值的平差值,即各测回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2)计算一测回观测方向中误差:u =±

(3)计算测站平差值中误差:M=±

四、测距仪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有测距仪配经纬仪、全站仪两种情况。测距原理、方法和要求是一样的。

1. 测距注意事项

(1)测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3m以上,以减小折光影响。

(2)测线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窗等)和较宽水面上空。

(3)测站应避开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应离开高压线5m以外。

(4)测距时避免背景部分有反光物体。

(5)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条件下观测,雾、雨、雪天气不宜观测。

(6)避免爆晒、淋湿仪器,严禁照准头对向太阳。

(7)测站、镜站不准离人;手机、对讲机应远离测线使用。

(8)同时测量干湿温度、气压。

(9)仪器高和棱镜高的量取位置一定要正确。仪器高是标面至测距仪示高点的高度;棱镜高是标面与棱镜中心(镜框上有标志线)的高度,不是测垂直角(或天顶距)照准的觇牌标志线的高度。

2.测距仪测量距离(经纬仪同时测垂直角或天顶距)操作

(1)将经纬仪安置于测站上,对中、整平;将测距头安置在经纬仪上;连接电源;

(2)将反射镜置于镜站上,对中、整平;

(3)分别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并记入手簿。

(4)分别读记测站、镜站的测前温度、气压;

(5)测距仪瞄准反射镜,启动测距仪电源,使仪器达到正常工作状态,按测距键,测量、读数、记录斜距2个测回,每测回4次读数。(最好同时测记平距和高差,用于检核计算)

(6)关闭测距仪,把测距仪从经纬仪上取下(注意不要碰动经纬仪)。

(7) 分别读记测站、镜站的测后温度、气压。

(8)经纬仪照准觇牌标志线,盘左(或盘右)位置用中丝法测记4个上半测回的垂直角(或天顶距)。

(9)经纬仪盘右(或盘左)照准觇牌标志线,测记垂直角的4个下半测回。

(10)如果有多个方向需要测距、测垂直角、或者水平角,应先测完所有方向、所有测回盘左、盘右的水平角、垂直角,再装上测距仪进行测距。先测距再测角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能在测角过程中装卸测距仪。

(11)检查记录,本站结束。

3.边长改算

(1)检查外业记录,摘抄计算数据。

(2)气象改正:不同厂家的仪器因波长不同而气象改正公式略有不同,计算时应注意查阅仪器说明书。如DI2002测距仪气象改正系数为:

K=281.8- (ppm)

(3)加常数、乘常数改正:

经过气象、加、乘常数改正后斜距为:S =S测(1+K气+R乘)+C加

(4)倾斜改正:

用天顶距和改正后的斜距计算平距: D =S·sin(α-f), α是天顶距;

用立角和改正后的斜距计算平距:D =S·cos(β+f), β是立角;

f=S·ρ″·;f是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改正系数;ρ″=206265;

K是大气垂直折光系数;R是地球曲率半径;

用高差和改正后的斜距计算平距D=

(5)投影改正: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投影,一般是投影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投影后的平距为:D0=D(1-(H M-H0)/R);式中:H M是测站、镜站平均高程;R=6367940.31米(地球曲率半径);H0投影面高程。

(6)平均平距:计算出往、返测改后距离的中数。

五.全站仪测量

全站仪用于控制测量,可以将测水平角、立角、斜距一次进行。同时还可以测量平距、高差用来检核计算,在已知点上还可以测量各观测点的坐标作为平差中的近似坐标。全站仪测角除读数外,与经纬仪测量的操作程序和限差要求一样,全站仪测距与测距仪相同。但是全站仪测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全站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1)用于控制测量的全站仪的精度要达到相应等级控制测量的要求。

(2)测量前要对仪器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出发前要检查仪器电池的电量。

(3)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

(4)在等级控制测量中,不能使用气象、倾斜、常数的自动改正功能,应把这些功能关闭,而在测量数据中人工逐项改正。

(5)测量前要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置,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的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改正等。可提前设置好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

(6)手工记录以便检核各项限差,内存记录用作对照检查。

2.测量操作

(1)在测站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激光对中、电子整平时要先启动仪器),量记仪器高。

(2)在各镜站上安置棱镜,对中、整平,量记棱镜高,镜面对向测站。

(3)打开全站仪电源,上下转动望远镜、水平旋转仪器进行初始化,设置为角度测量状态。

(4)测站、各镜站分别读记测前气压、温度。

(5)盘左望远镜十字丝照准1号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水平方向设置为0o0′0″,读记水平角、天顶距,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6)盘左依次照准2…N号方向,同法测记。

(7)盘右望远镜十字丝照准N号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读记水平角、天顶距,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8) 盘右依次照准N-1…1号方向,同法测记。

(9) 测站、各镜站分别读记测后气压、温度。

(10)上面(4)~(9)为第一个测回的观测,照准第1方向,设置水平度盘,同法测完全部测回。

(11)量测仪器高、棱镜高作为检核

(12)检查记录,关闭仪器。本站结束。

六、控制测量内业计算

1.资料准备

(1)画出平面控制网的示意图,标上真实点名,并标出已知点、已知方向和固定边。

(2)把已知数据、观测等级、测距仪精度等抄记在示意图上。

(3)从水平角观测测站平差数据中抄取每个点各个方向的方向观测值,写在示意图上。

(4)从边长改正计算表中抄取各观测边的改正后的平均边长,写在示意图上每边的中间。

(5)按已知点在前、未知点在后用1、2…N的顺序给网点编号。

2.平差计算

(1)按准备好的示意图和数据,以文本格式编写数据文件。不同软件要求的内容、格式不一样,计算人员一定要按照软件使用说明进行编写。

(2)启动平差软件,按程序要求输入数据文件名和结果文件名,自动计算。

(3)根据提示的出错信息,修改数据文件,再启平差程序计算。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多次,直到完成计算。

(4)打开结果文件,检查验算结果和平差结果。

3.整理资料

整编平面控制测量的原始记录手簿、测站平差资料、边长改算资料、展点图、点之记、验算资料、精度数据、成果表以及技术设计、技术总结、验收报告。

七、GPS控制测量

1.选点注意事项

GPS控制点位置选择与常规网不同之处是不需要每个方向都通视,另外GPS点不能选在:

1.1具有强反射的地面附近:如大面积的水面附近、平坦光滑的地面附近、盐碱地带、金属矿区及雪地里。

1.2具有强反射的环境里:如山谷、山坡及大批建筑群等附近

1.3电磁波强辐射源的附近:如雷达、电台及微波中转站等附近地区。

2.GPS测量

2.1测前准备

(1)GPS内存数据容量;

(2)认真了解各GPS点所处的环境,运用GPS软件预测点的最佳观测时间;

(3)检查GPS的各项设置:静态或动态、高度截止角、数据采样率、天线类型、天线量测方式。

2.2观测

(1)到出发到测点前,认真检查GPS主机、电池、电缆、测GPS天线的钢尺、记录纸、笔、脚架及对讲机等必备品;

(2)架站:认真地架好仪器,对中、整平、接好电缆;

(3)量测天线高:各种GPS量测天线的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同一种GPS 也有几种不同的量测方式,一定要记清楚自己用的是哪种方式;此外GPS天线高的量测一般都是量的斜高,不要人为地改为垂直高;要对称量几个方向,然后取平均值;

(4)开始观测时,只需按下电源开关,这时记录好测点名、开机时间、开机时天线高;

(5)观测结束时,先关电源,不要马上拆机,还要再量天线高,以判断观测过程中仪器是否动过;

3.GPS数据传输

3.1在传输数据前,先查看仪器里每个时段里记录的数据量是否大小相近,将由于开关电源引起的无效记录先删除;

3.2通信参数设置;

3.3传输数据时,先检查软件中的各项设置,查看GPS类型、天线类型、天线高的量测方式等是否设置一致;

3.4传输数据时,记录好各数据文件的时段号、点名,以备基线解算后用;输入天线高;

3.5在做好上述工作后,查看高级设置,给定高度截止角、PDOP值等几个重要设置;即可传输数据;

4.GPS数据处理

4.1基线向量解算时,可根据不同情况,设置好是解算部分基线还是解算全部基线,软件自动解算;

4.2基线向量解算后,可初步检查一下评判各基线的置信参数,检查同步环、异步环等闭合差,检查不同时段同一条边的较差,查出超限原因,剔除有粗差的基线;

4.3若发现有问题的基线,还可以查看各点接收到的卫星状况及其他有关部因素,以查找原因,确定此基线是否重新解算还是重测;

5.平差计算

定位成果属于WGS—84大地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是属

于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因此必须解决成果的坐标转换问题。

5.1GPS基线向量网的平差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无约束平差,二是约束平差,

三是联合平差。

5.2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的地区联合平差是解决GPS网成果转换的有效手段,也是绝大多数的地区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GPS网一般要联测3~5个已知点;

.3 GPS基线向量网成果的内精度分析:根据无约束平差成果分析,主要

考察基线向量观测值改正数、各点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GPS基线向量边的方位和边长相对精度,若发现有明显粗差,则要在联合平差前剔除;

5.4联合平差或约束平差成果的精度分析:主要考察各类观测值的改正数的分布是否有明显粗差,平差坐标、点位误差、转换参数、单位权中误差是否通过统计检验,边长相对精度是否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6.高程拟合

GPS高程拟合根据不同软件的要求,至少要联测4个水准高程点,但其高程精度不高,一般只能达到3厘米左右。

八、水准测量

1. 技术设计

根据测量任务和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结合测区实际情况在地形图

上拟定出合理的水准网和水准路线布设方案。

在适当比例尺地形图上标出已测水准点和需要连测的固定点位置,标出测区内主要城镇、交通路线和河流位置。根据任务合同、工程要求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图上拟定水准测量路线及水准点概略位置。

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的性质和用途;测区的自然地理特点;技术设计的依据;所设计的各等级水准路线的数量,各类型的标石数量,任务工期估算;起点和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施测所需仪器装备各种材料数量等。

2.选点和埋石

实地选点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水准点宜均匀布设在测区内,水准点的位置应能保证埋设标石的稳定、安全和长期保存,并便于观测。水准点应尽可能选在道路附近,基岩露头或土层较浅处。施工高程控制的水准点的位置应根据施工放样的需要来确定,应保证每个单项工程部位至少有2个高程点。按规范要求的规格进行水准标石的制作和埋设。

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

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检校项目和方法,在测前、测后对水准仪和水准标尺进行检校。

4.精密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1) 用光学测微法读厘米以下的小数代替直接估读,以提高读数精度;

(2) 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平缓的交通道路布设;

(3) 选择标尺分划成像清晰、稳定和气温变化小的时间观测;

(4) 观测前二十分钟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凉处,晴天观测要打伞,迁站时罩上仪器罩;

(5) 视线长度、视线高不能超限,每站的前、后视距基本相等;

(6) 安置脚架应使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

路线的左、右两侧,观测员绕第三脚于半米外走动;

(7) 一测段水准路线上(两个水准点之间)的测站数必须是偶数。往、返测的前、后标尺必须交换。

(8) 各测段应沿同一路线、用同类仪器与尺承进行往返测,最好是往、返测的测站和尺承位置相同;

(9) 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不同时间段完成;

(10) 相邻测站观测程序相反。

5.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程序

5.1 往测奇数站上观测顺序是:后视基本分划——前视基本分划——前视辅助分划——后视辅助分划。

往测偶数站上观测顺序是:前视基本分划——后视基本分划——后视辅助分划——前视辅助分划

返测时,奇数测站和偶数测站的观测顺序与往测时相反,奇数测站

是“前后后前”,偶数测站是“后前前后”。

5.2往测奇数站上的操作步骤:

(1)用圆水准器概略整平仪器,使望远镜绕垂直轴转至任何方向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超过1厘米。

(2)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气泡观察目镜中

的水准气泡符合(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2毫米),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记下丝和上丝读数(直接用望远镜目镜读前三位数,第四位在测微器上直接读取,不估读),计算后视视距(如果视距长度超限,应立即重选测站位置);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气泡精确符合,转动测微螺旋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取水准标尺基本分划和测微器读数(如果基本分划小于规定的最小视线高,应立即重新架站)。记录,计算上、下丝读数的中数与基本分划读数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3)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精确符合,转动测微鼓使楔形丝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取基本分划(基本分划不能小于最小视线高度)和测微器读数并记录。用下丝和上丝照准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记录并计算前视视距。计算前后视距差并判断是否超限;计算前后视距差的累计差并判断是否超限;计算上、下丝读数的中数与基本分划读数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4)用水平微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的辅助分划,使符合水准气泡精确符合,转动测微鼓使楔形丝夹住一根辅助分划线,读记辅助分划和测微器读数,计算前视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之差(基本分划+基辅差-辅助分划),并判断是否超限。

(5)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水准标尺辅助分划,使符合水准气泡精确符合,转动测微鼓使楔形丝夹住一根辅助分划线,读记辅助分划和测微器读数,计算后视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之差(基本分划+基辅差-辅助分划)并判断是否超限。

(6)计算后、前视基本分划之差(基本分划测量的两立尺点之间的高差)

和辅助分划之差(辅助分划测量的两立尺点之间的高差),计算两高差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7)进行检核计算,即基辅高差之差应等于基辅读数差之差,否则计算

过程有误。

(8)计算本站高差值,即计算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测量的高差的中数。

(9)本站全部检查无误后,由记录员通知后尺和仪器搬站。

5.3偶数站上除观测顺序是“前后后前”外,其它操作、记录、计算、检核步骤都与奇数站上相同。

5.2的操作是指用水准管式精密水准仪(N3、NI004)进行观测,当使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NI002、NI007)观测时,操作程序与上述

相同,只是没有与倾斜螺旋有关部分的操作。

6.三、四等水准测量

6.1三等水准测量

三等水准可使用精密水准仪和因瓦水准标尺,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每测站上观测程序都是“后前前后”,操作步骤与精密水准测量相同。

三等水准也可使用S3型水准仪和木制双面水准尺进行往返观测。每站的观测程序都是:“黑红红黑”。具体操作如下:

(1) 整平仪器使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1厘米;

(2) 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黑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

记下丝、上丝和中丝的标尺读数。计算后视视距,计算上下丝中数与中丝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3)将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黑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先读记中丝标尺读数,再读记下丝、上丝标尺读数。计算前视视距、前后视距差、视距差累计值,判断是否超限。计算上下丝中数与中丝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4)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中丝标尺读数。计算前视黑、红面读数之差(黑+K-红),并判断是否超限;(5)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中丝标尺读数。计算后视黑、红面读数之差(黑+K-红),并判断是否超限;(6)计算黑、红面所测高差及高差之差,判断是否超限;

(7)检核:后视“黑+K-红”-前视“黑+K-红”=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8)计算本站高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中数)。本站观测结束,指挥后尺和观测员搬站。

(9)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操作程序与气泡式水准仪相同。每测站

观测前,首先使整平气泡居中,然后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进行读数。

转镜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应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而将黑面和红面的观测分别在两个镜位(或摆位)进行。

6.2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也可使用S3型水准仪和木制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闭合路线和符合路线可以只进行单程观测,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每站上的观测程序是:“后后前前”。可直接读视距,而不读上、下丝。其它操作与三等水准相同。

九、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是建立高程控制网的方法之一。这里只针对在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加测三角高程的测量过程,在实际作业中,可以把测水平角、垂直角和测距同时进行,一次性完成平高控制。

1. 联测高程起算点

用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从等级水准点向若干个三角点引测水准高程,这些高程点作为三角高程的起算点。

2. 垂直角观测(或天顶距观测)

垂直角观测方法有中丝法和三丝法两种。用中丝法应观测四个测回,用三丝法应观测二个测回。如果要测垂直角的方向多于4个,应分组观测,并使同一组的不同测回分在不同时间段观测,以减小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2.1观测步骤

以下是三丝法观测步骤,中丝法不同之处是每个目标仅用水平中丝照准目标,读取垂直角读数。

(1)在盘左位置上,依次用上、中、下三根水平丝照准该组的1号方向目标,各水平丝精确照准目标后,转动垂直度盘指标水准器微动螺旋,使水准气泡精密居中(有补偿器的仪器不需此操作),读取垂直度盘读数(测微器读取两次重合读数)。顺顺时针旋转望远镜,同法依次照准2……N号目标,读取垂直度盘读数。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鲁金金主编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土木与工程学院

项目一线路工程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线路测量的相关测量技术标准规范; 2、了解掌握线路测量的作业过程 3、掌握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纵断面和横断面测量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4、掌握纵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和工程土(石)方量的计算方法,并熟悉进行路线坡度设计的依据和方 法。 5、掌握用南方CASS进行土方量计算 二、仪器和工具 全站仪、GPS、木桩、钢尺、铁钉、油漆、记录夹,铁锤等。 三、任务 ××四级公路项目 1.项目概况 ××四级公路项目位于位于桂林理工大博文管理学院食堂附近,是理工大后门通向五塘村的主要通道。该路段长达2.5公里左右,目前是路面是黄土碎石路,其路基所在地区多为荒地,地表比较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在三度以内。路线中心两侧是荒地农田,也有林地等。 2.项目要求 道路断面宽度采用单幅路混合交通:行车道宽度4米,两侧人行道个1米,共6米宽。 计算行车速度 采用支路Ⅲ级,20km/h 平面设计指标 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米设超高推荐半径:40米 设超高最小半径:20米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500米 圆曲线最小长度:20米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米 纵断面设计 最大纵坡:3% 最大合成坡度:4% 坡度最小长度:60米竖曲线最小半径:150米,极限值:100米 竖曲线最小长度:20米 横断面设计 最大超高:2% 超高渐变率:1 /50

停车视距:20米 四、主要内容: 线路初测 为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完整的控制基准及详细的地形信息; (1)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测量要求,沿道路采用GPS测量方法每隔1KM左右布设1对控制点,若在区域内控制点不能满足中心桩放样及带状图测绘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点加密。本次实习控制点加密可采用GPS-RTK技术或常规作业模式进行,若采用常规作业时,导线观测要严格按照城市测量规范要求进行,且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导线长度和导线相对闭合差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2)高程控制测量 基平测量,沿线路布设水准点,并按项目情况进行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 线路定测 定测阶段主要的测量工作任务是,将定线设计的公路中线(直线段及曲线)测设于实地;进行线路的纵、横断面测量,线路竖曲线设计等; 1.中线测量 2.纵断面测量 3.横断面测量 4.纵横断面图的测绘 5.土(石)方的计算 五、作业步骤和方法要求: 各小组在所测地形图上设计含有几个转折点的线路中线,线路转向处用缓和曲线或圆曲线连接。 (1)中线测量 根据中线附近的控制点和地物,可采用穿线交点,拨角放线等方法测设线路各交点,并用测回法观测线路各偏角一测回。然后从线路起点开始,沿中线每隔20m或50m(曲线上根据曲线半径每隔20m、10m 或5m)量距定出整桩,并在地面坡度变换处、中线与其他主要地物(如已有道路、河流、输电线)相交之处设加桩,在曲线交点处设立主点桩。中线定线时,可采用经纬仪定线或目估定线,量距采用一般钢尺量距,曲线测设可采用偏角法、切线支距法或极坐标法。本次实习采用导线测量方法,从已知控制点出发,将交点作为导线点,进行交点坐标采集,最后闭合到已知控制点。并进行内业计算后,得出符合要求的导线点坐标,最后将采集到的坐标,采用南方CASS进行线路设计,按20m一个中桩,得出中桩坐标,倒入全站仪或GPS RTK中,进行外业中桩放样。线路精度要求是:直线部分纵向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0,横向误差应小于5cm;曲线部分纵向相对闭合差应小于1/l000,横向闭合差应小于10cm。 里程桩的编号:0+000,0+020,0+040,….加桩编号按实际距离为准。如:0+027,0+055,…。 (2)纵断面测量 1).中平测量 以相邻水准点为一个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等外水准测量要求逐个测定中桩的地面高程,附合至下一个水准点。作业中应注意:

最新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测量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实验记录书写工整,不可潦草或涂改,并按规定填写实验组号、日期、天气、仪器名称及组员的姓名等。 3、各项记录必须于测量进行时立即记下,不可另以纸条记录,事后抄写。 4、记录者在记录数据时,应向观测者回报读数,以免记错。 5、数据要全,不能省略零位。如水准尺读数 1300, 度盘读数中的“ 0 ” 均应全部填写。 6、记录数字若有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可用橡皮擦拭,而应在错误数字上划一斜杠,将改正之数记于其旁。 7、简单计算及必要的检验,应在测量进行时算出。按四舍六入、五前单进双舍(或称奇进偶不进)的取数规则进行计算。如数据 2.3235 和 2.3245 进位均为 2.324 。 8、实验结束时,应把实验结果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符合要求并经允许,方可收拾仪器结束实验,并按实验开始时领取仪器的位置,归还仪器与工具。 9、实验完毕后要及时编写实验报告。并在下次实验课前上交实验指导教师批阅。

测量仪器操作细则 1、测量仪器必须爱护,防止振动、日晒、雨淋,不应坐在仪器箱子上。 2、开箱提取仪器 1)先安置三脚架,将各架腿插入土中,使三脚架稳妥。启箱取出仪器前应看清仪器在箱中的位置,以免装箱时发生困难。 2)从箱中取出仪器时,不可握拿望远镜,应双手握住基座或远镜望的支架,取出仪器后小心地安置在三脚架上,并立即旋紧仪器与三脚架的中心连接螺旋。 3、野外作业 1)仪器上的光学部分(如镜头等)严禁用手帕、纸张等物擦试,以免损坏镜头上之药膜。 2)作业时须握住支架转动,不得握住望远镜旋转,使用仪器各螺旋必须十分小心,用力要适度。 3)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 4)仪器所在地必须时时有人,做到人不离仪器,并防止其他无关人员使弄仪器。 5)在太阳或细雨下使用仪器时,必须撑伞,特别注意仪器不得受潮。 4、搬移仪器 1)搬移仪器前应使望远镜物镜对向度盘中心。若为水准仪,物镜应向后。 2)搬移仪器时先检查一下连接螺旋,必须一手握住仪器的基座或支架,一手抱住三脚架,竖向稳妥地搬移,不得横放在肩上或横抱在胸前以免损坏仪器,当距离较长时,必须装箱搬移。 3)搬移仪器时须带走仪器箱及有关工具。 5、使用完毕 1)应清除仪器及箱子上的灰尘、脏物和三脚架上的泥土,将基座的脚螺旋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 2)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 等电子测量仪器,在野外更换电池时,应先关闭仪器的电源;装箱之前,也必须先关闭电源,才能装箱。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XXXX铁路XXXXXX标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XX年X月X日发布 20XX年X月X日实施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XXXX铁路XXXX-X标CPⅢ网布设、测量工作。 2 作业准备 2.1 前期准备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满足且通过沉降评估后开展;收集设计院的CPⅠ、CP 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的贯通复测成果资料,完成对设计所交CPⅠ、CPⅡ控制点和水准点的贯通复测成果再进行一次复测。 2.2 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 根据现场区段CPⅠ、CP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布设具体情况及线下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特点,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并报贵广公司进行审批。 2.3 仪器配置 ⑴标称精度不低于1″、1mm+2ppmm的智能型全站仪(具有自动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 ⑵不低于DS05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一个CPⅢ控制网布设区段设精测小组1个,每个小组成员8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1名,测量工6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素质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要持有贵广公司组织的CPⅢ测量数据采集与平差处理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⑴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⑵测量仪器有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检校。 3 主要技术要求 ⑴《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⑵铁建设[2009]196 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⑶铁道部关于印发《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工作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80 号) ⑷《客运专线几何状态测量仪技术暂行规定》(科技基[2008]86号) ⑸《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⑺《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⑻贵广铁路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规定 4 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CPⅢ轨道控制网布设CPⅢ轨道控制测量CPⅢ轨道控制复测与维护 4.2 测量工艺流程

大地测量学实验指导书汇总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XXX大学土木工程系测绘工程教研室 2010年7月

第一部分:实验与实习须知 控制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其实验与实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验与实习,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而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并为深入学习测绘专业理论和有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的基本规定,了解仪器的借还手序及仪器的保护、保养等知识,做到爱护仪器,达到实习之目的,防患于未然。 实验与实习规定 1.在实验或实习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指导书,以明确目的、了解任务、熟悉实验步骤和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或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和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或学习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该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每项实验或实习,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或实习记录,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工作。 6.在实验或实习过程中,还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环者应予赔偿。 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仪器工具的借领 1.在指定的地点凭学生证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测量学基础实习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而在实习场地集中进行的测绘生产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实验的综合应用,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能够了解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图绘制等基本技能,而且可为今后从事专门测绘工作或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应该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下面通过本次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实习动员 1.实习目的:测量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通过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和室内的实践操作,把书本上学到的部份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加深理解和巩固,为水利事业培养人才作贡献,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工程测量技术的意义和重要性。 2.实习动员:讲明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场地情况,提出实习任务和计划,宣布实习组织机构、分组名单、实习纪律,说明仪器工具借领办法和损耗赔偿规定,指出实习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实习内容: 量距导线测量、地形测量 (一)量距导线测量:第一周 ① 准备工作:辅导老师讲授实习内容和注意事项。 ② 选点打桩:选一条7个导线点的独立图根闭合导线。要求导线点间通视良好,没有障碍物。桩点标志埋设10厘米长,顶面锯成十字的钢条。 为已知水准点 ③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每组联合测一个闭合水准路线, N 3 引测组成四等闭合水准路线。水准测量在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后、前、前、视线长度不超过100米,要求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其不等差不超过±3米,路线中各测站距离累积差不超过±10米,红黑面中丝读数之差与常数K

测量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测量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〇七年三月六日

测量实习须知 一、测量实习规定 (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或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严格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服从教师的指导,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方可交还测量仪器和工具,结束实验。 (6)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坏者应予赔偿。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一)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 1.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5.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二)测量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携带仪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提取仪器之前,应注意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人箱内。仪器箱上严禁坐人。 5.人不离仪器,必须有人看护,切勿将仪器靠在墙边或树上,以防跌损。 6.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 7.若发现透镜表面有灰尘或其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用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头。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物镜盖。 8.各制动螺旋勿扭过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 9.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 10.使用仪器时,对仪器性能尚未了解的部件,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11.仪器装箱时,要放松各制动螺旋,装人箱后先试关一次,在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受损,最后关箱上锁。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范围是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题目 1、水准仪的认识 2、水准线路(闭合)测量 3、水准仪的检验校正 4、经纬仪的认识 5、水平角,竖直角观测 6、经纬仪的检验校正 7、控制测量 8、地形图的测绘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 一、目的 1、认识S3 级水准仪各部分的构造; 2、练习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S3级水准仪各个部分、各个螺旋的名称、作用和操作方法;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 3、练习望远镜的使用和在望远镜中读标尺的方法; 4、练习计算两点高差的方法。 三、实验组织和实验用具 3~4人/组。 每组借用:S3 级水准仪1台,记录板1块,水准尺1根。 每人自备:实验报告,铅笔,小刀。 四、实验步骤和要求 1、各组把仪器安置在指定的地点,面向预先安置好水准尺。 2、首先熟悉一下水准仪的构造,各部分的名称、作用和操作方法。 3、练习用圆水准器安平仪器,用望远镜照准标尺,用微倾螺旋使汽泡符合,依次读取A、B两点水准尺的读数,并计算A、B两点间的高差hAB 。 4、每人轮流做一遍。第二人开始工作时,改变一下仪器高。 5、填写实验记录表,每人交1份。 五、注意事项

1、三脚架要安置稳妥,高度适当,架头接近水平,伸缩腿螺旋要旋紧。 2、用双手取出仪器,握住仪器坚实部分,要确认已装牢在三脚架上以后才可放手,仪器箱盒要随即关紧。 3、掌握正确操作方法,特别是用圆水准安平仪器和使用望远镜的方法。 4、要先认清水准尺的分划和注记,然后练习在望远镜内读数。 5、要爱护仪器,注意“测量仪器使用规则”。 6、要重视记录,注意“测量资料记录规则”。 实验二等外水准测量 一、目的 1、练习五等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与记录及计算方法; 2、进一步练习水准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选一平坦地段测量一水准支线; 2、作出详细记录,并计算出测点间的高差和测点高程,以及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三、实验组织和实验用具 3人一组:1人观测,1人扶尺,1人记录。 每组借用:S3级水准仪1台,水准尺1根,尺垫1 个,记录板1块。 每人自备:实验记录纸,铅笔,小刀。 四、实验步骤和要求 1、设立两水准点BM1、BM2,并假定的BM1高程。两水准点间的长度,以安置2~3个测站为宜。 2、从BM1出发测到BM2,再返测到BM1。 3、计算出高差和闭合差,用?h和?(后视读数)-?(前视读数)进行检核计算,最后求出BM2的高程。 4、容许闭合差按(毫米)计算,L为两水准点间单程路线之长(以公里计)。每人完成一个往返,不合格者重测,每人填写一份记录。 五、注意事项 1、注意水准测量进行的步骤,严防水准仪和水准尺同时移走。 2、要选择好测站和转点的位置,尽量避开行人和车辆的干扰,保持前后视距离相等,视线长不超过100米,最小读数不小于0.30米。 3、水准尺要立直,用黑面读数。已知水准点上立尺不用尺垫,转点要选择稳固可靠的点,用尺垫时要踩实。 4、置镜时必须保持架头基本水平,脚螺旋基本等高。后前视读数间不用调节园水准器。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

————————————————————————————————作者:————————————————————————————————日期: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适用班级:15测量1、2班 实习周数: 1周 工程测量教研室 2016年1月11日

说明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数字化课程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内容,验证课堂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将所学知识变成技巧、变成能力。通过实习,还可以加强学生的仪器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习内容的深、广度要求 (一)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 1.观测记录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内,不得用其他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填写的项目应填写齐全。 3.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铅笔(2H或3H)记载。字体应端正清晰,字高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一旦记录中出现错误,便可在留出的空隙处对错误的数字进行更正。 4.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回报读数,经确认后再记录,以防听错、记错。 5.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发现错误应在错误处用横线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保持被淘汰的数字仍然清晰。所有记录的修改和观测成果的淘汰,均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6.禁止连环更改,若已修改了平均数,则不准再改计算得此平均数之任何一原始数。若已改正一个原始读数,则不准再改其平均数。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7.读数和记录数据的位数应齐全。如在普通测量中,水准尺读数0325;度盘读数4°03′06″,其中的“0”均不能省略。 8.数据计算时,应根据所取的位数,按“4舍6入,5前单进双不进”的规则进行凑整。如1.3144,1.3136,1.3145,1.3135等数,若取三位小数,则均记为1.314。 9.每测站观测结束,应在现场完成计算和检核,确认合格后方可搬站。实验结束,应按规定每人或每组提交一份记录手簿或实验报告。 (二)建筑轴线放样要求 本次建筑轴线放样,根据给定的轴线数据,假定轴线中心点位置,以及中心点与任一轴线端点的起始方向,按照二级建筑方格网的布设技术要求进行。 表1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边长(m)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100~300 5 ≤1/30000 二级100~300 8 ≤1/20000

电子测量原理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原理实验指导书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目录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组成原理及操作 (1) 电子计数器原理及应用 (10) 示波器原理及应用 (16) R、L、C参数测量 (24) 逻辑分析仪原理及应用 (31) 交流电压测量 (40)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组成原理及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J-8002B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2.学习操作本实验系统并完成一些简单实验。 二、实验内容 1.操作本系统的实验箱内部DDS信号源,产生出多种信号波形,并用外接示波器观察。 2.使用本实验箱内部数字示波器,去观察外部信号源的信号波形。 3.使用本实验箱内部数字示波器,观察内部DDS信号源产生的信号波形。 三、实验器材 1.SJ-8002B电子测量实验箱 1台 2.双踪示波器(20MHz模拟或数字示波器) 1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1Hz~1MHz) 1台 4.计算机(具有运行windows2000和图形化控件的能力) 1台 四、实验原理 SJ-8002B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a电子测量实验箱;b系列化的实验板;c微型计算机(含配套的实验软件),如图1-1所示。此外,实验中根据需要可以再配备一些辅助仪器,如通用示波器、信号源等。 图1-1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的外貌图如图1-2所示。

图1-2 电子测量实验系统 电子测量实验箱主板如图1-3所示。 S102 短路块 62芯插座,实验电路板 AC9V 温度板用电源 EPP 插座,连接计算机 并口 键盘板接口 电位器直流可调电压 S101 短路块 S702 短路块 S602 短路块 采集1通道输入Ain1信号源1输出Aout1 测频输入Fx 采集2通道输入Ain2信号源2输出Aout2 直流电压输入DCin 图1-3 电子测量实验箱主板 短路块名 短路位置 连接说明 使用场合 S101 左边 7109直流电压差分输入端DC -不接地 温度实验时使用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水准仪的使用(实验一)

GPS应用与控制测量技术 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 学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S3级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 3、练习水准尺读数 二、实验准备 (1)实验仪器准备 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两把、记录板一块,尺垫两个。 (2)理论知识准备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的读读数方法。 (3)实验应注意问题 1、持尺者将水准尺立于地面一点,尺的零点在下,尺面对向望远镜。 2、水准尺读数应读至毫米,注意消除十字丝视差。 3、每次读数前要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气泡吻合。 三、实验步骤 1、安置水准仪: 测量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打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牢固地架设在地面上。然后打开仪器箱(记清仪器各部件位置,以便装箱时按原来位置放置),双手握基座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连在三脚架上。用手推一下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真正连接牢固。 2、熟悉仪器: 认识水准仪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3、粗略整平: (1)置圆气泡于两脚螺旋之间(或于一脚螺旋上方),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在这两脚螺旋方向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姆指旋转方向一致)。 (2)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反复练习几次。 4、瞄准对光: (1)将望远镜对向明亮的背景(白墙或白纸),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看得非常清晰。 (2)松开制动螺旋,用镜筒上的准星瞄准水准尺(立水准尺在离水准仪约

30米处),拧紧制动螺旋。 (3)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像十分清晰,然后眼睛在目镜上下作微小移动,观察水准尺与十字丝面是否有相对移动。若有,则存在视差,为此,可反复调节对光螺旋,直到视差消除为止。 (4)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象靠近十字丝的纵丝。 5、精确整平: 旋转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吻合(即气泡居中)。 6、读数: (1)先认清水准尺的刻划和注记形式,以免读错。 (2)按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读数时,应从小往大读取,并估读到毫米。四、实验报告 要求: (1)完成下列实验内容理论知识 (2)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水准测量手簿 理论知识 1、图(a)中水准尺的读数是mm, (b)中水准尺的读数是mm。 2、望远镜的视准轴是()。 A、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B、十字丝交点与物镜中心的连线 C、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D、目镜中心与物镜中心的连线 3、使用水准仪时,使圆水准器和水准管气泡居中,作用是分别达到( )。A.视线水平和竖轴铅直B.精确水平和粗略水平 C.竖轴铅直和视线水平D.粗略水平和横丝水平 4、水准测量当后视读数为1.223米,前视读数为1.974米,则两点的高差为()。 A、0.751米 B、-0.751米 C、3.198米 D、-3.198米 5、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2017-1-32)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实验指导书 (2016-2017-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研组编 机械工程学院 2016年08月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实验一长度测量 (3) 实验二表面粗糙度测量 (9) 实验三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13)

实验一长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杠杆千分尺、和立式数显光学计的测量原理、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 2.应用上述仪器检验光滑极限量规。 3.巩固尺寸公差的概念,学会由测得数据判断零件合格性的方法。 二、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杠杆千分尺 杠杆千分尺相当于外径千分尺与杠杆式卡规组合而成,其外形如图1-1(a)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与杠杆式卡规及千分尺相同。可以用作相对测量,也可以作绝对测量。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如图1-1(b)所示。 (a)(b) 图1-1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图 当测量杆1移动时,使杠杆2转动,在杠杆的另一端装有扇形齿轮,可使小齿轮3和装牢在小齿轮轴的指针4转动,在刻度盘5上便可读出示值。为了消除传动中的空程,装有游丝6。测量力由弹簧8产生。为了防止测量面磨损和测量方便,装有退让器9。 杠杆千分尺刻度值有0.001毫米和0.002毫米两种(现在使用的是前者),表盘的示值范围±0.02毫米,测量力是500-800克,测力变化不大于100克。 2.立式数显光学计 立式光学计又称光学比较仪,集光电、机电于一体,是我国最先进的数显式光学仪器。直接测量可以达到10毫米。测量结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工、英制在显示屏上显示,也可以在任意位置置零。当被测工件大于10毫米时,在测量前用量块(或标准件)对准零位,被测尺寸与量块尺寸的差值在屏幕上读得。 立式数显光学计对五等量块和一级精度的量块,球形和圆柱形工件得直径和不圆度,线型、板型、金属及非金属薄膜的厚度和平行度进行高精度测量。 仪器基本度量指标: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模板

《测量学》 实验教学指导书 课程编号: XXXXXXX 撰写人: 刘正才 审核人: 湘潭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测量学》实验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 重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关于工程测量上的测、算、绘等基本技能。《测量学》实验教学共包括十二个实验, 其中验证性实验8个, 演示性实验2个和综合性实验2个, 涵盖了《测量学》课程的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及GPS的使用、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建筑施工测量等知识面的主要的实验性教学环节, 是实习前必须的教学过程。 二、适用专业年级 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第二年级( 第4学期) 的学生。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画法几何、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工程数学等。 四、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五、实验环境 根据我校招生规模, 每届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6个班, 约200人。以分2个批次进行测量学实验为原则, 需配备: DJ6级光学/或电子经纬仪30台, 其中实时可用的20台, 备用10台; DS3级水准仪30台, 其中实时可用者20台, 备用10台; 供演示用的全站仪多套, GPS接收机一套; 应配备带空调和抽湿机等电器设备的仪器室和仪器维修室, 还应有其它配套工具和设备等。 六、实验总体要求 经过实验教学, 达到以下几点总体要求: 1、让学生掌握常见测量仪器( 经纬仪、水准仪等) 的使用、记录和手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常见测量仪器的检验校正方法; 3、让学生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地形测量等基本方法、操作程序和限差要求; 4、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物轴线交点的放样的基本方法、操作程序和限差要求。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 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见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本课程实验的难点: 经纬仪的操作、地形测量和建筑物轴线的测设。 教学方法建议: 1、加强实验室建设, 增加一些现场常见的仪器, 如全站仪、GPS接收机等;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实验室 2017 年3 月

实验一尺寸测量 实验1-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工件的外径 三、测量器具 1.立式光学计 2.块规 四、测量器具简介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常用来检定 5 等、 6 等量块、光滑极限量规及测量相应精度的零件。 (五)测量步骤: 1、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所需量块尺寸。一般是从所需尺寸的未位数开始选择,将选好的量块用汽油棉花擦去表面防锈油,并用绒布擦净.用少许压力将两量块工作面相互研合。 2、将组合好的块规组放在工作台上,松开横臂紧固螺钉,转动调节螺母,使横臂连同光管缓慢下降至测头,与量块中心位置极为接近处(约0.lmm 的间隙)将螺钉拧紧。 3、松开光管紧固螺钉,调整手柄,使光管缓馒下降至测头与块规中心位置接触,并从目镜中看到标尺象,使零刻线外于指标线附近为止。调节目镜视度环,使标尺像完全清晰 (可配合微调反光镜)。锁紧螺钉,调整微调旋钮,使刻度尺像准确对好零位。 4、按压测帽提升杠杆2?3次,检查示值稳定性,要求零位变化不超 过l/10 格,如超过过多应寻找原因,并重新调零(各紧固螺钉应拧紧但不能过紧,以免仪器变形)。 5、按下测帽提升杠杆,取下规块组,将被测部件放在工作台上(注意一定要使被测轴的母线与工作台接触,不得有任何跳动或倾斜)。 6、按压测帽提升杠杆多次,若示值稳定,则记下标尺读数(注意正负号)。此读数即为该测点轴线的实际差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三个实验,前两个必做,最后一个演示和选做)

实验一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按“节距法”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方法。 二、测量原理及数据处理 对于很小表面的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常按“节距法”,应是将被测平面分为若干段,用小角度度量仪(水平仪、自准直仪)测出各段对水平线的倾斜角度,然后通过计算或图解来求得轮廓线的直线度误差。本实验用合像水平仪。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将被测表面全长分为n段,每段长l=L/N应是桥板的跨距。将桥板置于第一段,桥板的两支承点放在分段点处,并把水平仪放在桥板上,使两者相对固定(用橡皮泥粘住)记下读数a1(单位为格)。然后将桥板沿放测表面移动,逐段测量下去,直至最后一段(第n段)。如图1每次移l,并要使支承点首尾相接,记下每段读数(单位为格)a1、a2、……a n。最后按下列步骤(见例)列表计算出各测量点对两端点连线的直线度偏差Δh i,并取最大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作为所求之直线度误差。 [例]设有一机床导轨,长2米(L=2000mm),采用桥板跨距l=250mm,用分度值c=0.02mm/m的水平仪,按节距法测得各点的读数a i(格)如表1。 表1

也可用作图法求出直线度误差,如图2。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以导轨长度为微坐标,各点读数累积为纵坐标,将测量得到的各点读数累积后标在坐标上,并将这些坐标点连成折线,以两端点连线作为评定基准,取最大正偏差与最大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再换算为线值(μ),即为所求之直线度误差。 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时,数据处理的根据,可由下图看出:(图3) A i — 导轨实际轮廓上的被测量点(i =0、1、2、……、n ); a i — 各段上水平仪的读数(格); Y i — 前后两测量点(i -1,i )的高度差; h i — 各测点(A i )到水平线(通过首点A 0)的距离(μ),显然 1 'i n i i h y == ∑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

实验指导 目录 测量实践须知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 实验二、等外水准测量 实验三、四等水准测量 实验四、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实验五、经纬仪的认识 实验六、水平角测量(测回法) 实验七、水平角测量(全圆测回法) 实验八、视距测量 实验九、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实验十、全站仪认识及使用 实验十一、距离丈量与磁方位角的测定 实验十二、碎部测量 实验十三、经纬仪极坐标法放样 实验十四、全站仪放样 实验十五、路线纵断面测量 测量实践须知 一、实践目的 使学员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验证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性环节中,养成学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实践要求 1.实验实习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和实习大纲,明确其目的与要求、方法与步骤、记录与计算规则,以保证按时完成测量任务。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课,同组学员不得以任何借口代替缺课者完成本次实验和实习任务。实验因故缺课者,另找时间自动补作,并由实验室老师签字方能认可。实习超过3个单元不参加者,不给实习成绩。 3.实验实习记录必须用HB的铅笔认真填写。要随测随记,字迹工整,不准先记在草稿纸上、然后誊入记录表格中,更不准随意涂改或伪造数据。若发现有记录错误时,应将该数据用直线划去,然后将正确数据写在其上方。为了避免听错或记错,记录者在记录时应向观测者复诵一遍。绘图时,应用3H的铅笔绘制;图纸必须准确、整齐,力求美观。4.数据取位,应严格按其观测精度执行。若要求读至毫米,必须记录到毫米,比如 1.340m不能记为1.34m。数据凑整,应严格按“四舍六入、逢五单进双不进”的原则进行。比如要求取位至毫米,则1.5625m应记为1.562m,1.2635m应记为1.264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