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1章 金融结构与发展

第21章 金融结构与发展

第21章  金融结构与发展
第21章  金融结构与发展

第21章金融结构与发展

1. 什么是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的功能不断得以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其表现形式为:货币成为人们普遍的交换手段,金融工具的多元化,货币和金融资产成为个人最好的为将来消费作准备的价值储蓄手段,金融工具的价格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金融发展总是伴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和金融效率的不断提高

2. 促进金融发展的动因有哪些?

推动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动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交易费用

规避风险

规避管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

3. 什么是需求尾随型与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

需求尾随型金融发展是指金融发展是实体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市场范围的持续扩张和产品的日益多元化,要求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和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而出现了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这种类型的金融发展只是对实体经济部门金融服务需求的被动反应。

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先于实体经济部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它对经济增长自动地起着积极的主动作用。不同的金融组织出现之后,它们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和争取更多的客户,这些金融组织可能会主动地开发出新的金融工具,以便人们更进一步地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在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中,金融部门主动地动员那些滞留在传统部门的资源,转移到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从而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受收入水平的约束,在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之间存在互补或替代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占有水平都很低,人们无力支付

固定的进入成本,或者即使有能力支付也因为交易量太小、交易所负担的单位成本过高,因而缺乏去利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激励。由于缺乏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服务的供给也无从产生,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由于其收入和财富达到了临界值,他们就有激励支付固定的进入费用,利用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这样,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就得以建立起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收入和财富达到临界值的人越来越多,利用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人也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随着人均收入和财富水平的提高,金融体系也会越来越复杂。如果人均收入很高,人们就会购买金融服务,以充分利用投资机会。相反,如果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人们会发现这些金融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不足以抵偿成本,因而不会去购买这些金融服务,只会满足于现有的简单金融中介服务。由此可见,对金融中介服务的需求会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增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金融中介的发展都是内生于经济增长与发展水平之中的。

内生金融理论还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之间是互补、相互促进的,即金融中介机构的充分发展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经济社会中存在着潜在的储蓄资源,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潜在储蓄资源的挖掘,金融市场的竞争不但没有减少金融中介机构的资金来源,反而可以从金融市场的发展中获得一定利益。也就是说,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之间也可能存在着互补的相互增进的关系。另外,在早期阶段,金融中介相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效率较高,因而在不存在外来干预的情况下,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效率较高,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活动在社会的金融活动中会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整个社会的潜在储蓄资源基本上被充分利用了,这时,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使储蓄资源从金融中介转移至金融市场,这样,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就出现了相互替代的关系。

5. 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因是什么?(与6、7有较大重合)

6.现代世界金融结构具有哪些特征?

世界金融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首先,即使像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行股票并不是企业融资最重要的渠道。其次,世界各国工商企业的外源融资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第三,发行企业债券是很多公司外源融资的重要渠道,但只有

规模较大、组织完善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融资,个人和小企业几乎不可能通过发行可以在像纽约、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这样有组织的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有价证券来融资。第四,借款者在申请贷款时都被要求提供抵押或第三方担保。第五,从资金盈余部门来看,安全性资产,如公债和活期存款所占比重在下降。股票之类的风险性资产则在上升。但现在很多人并不直接购买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而是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最后,人寿和养老保险所占的比重正在上升。

7.促成现代世界金融结构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1)模经济效应与交易成本。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因为利用金融中介机构具有规模经济上的优势,使投资的单位成本有效地降低了。此外,由于规模经济上的优势,将很多分散的剩余资金集中起来,便可以进行分散投资,降低个人投资的风险。所以,在很多国家,像互助基金这样的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迅速地成长起来了。中介机构能降低交易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可更好地开发专门技术。互助基金、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开发出了计算机专门技术,使它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像证券投资基金之类的机构投资者,将分散的剩余资金集中起来,实现所谓专家理财,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可以利用规模上的优势进行收益与风险管理。因此,在发达国家,人们直接持有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所占的比重减少了,持有共同基金的份额在上升。

(2)信息不对称。首先,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机构成为生产信息的专家,分辨信贷风险的高低。它们能够从存款者那里获得资金,然后再对潜在的资金需求者进行评价和筛选,将资金贷放给它们认为较好的公司,这样,它们就能够从其贷款上获得比支付给存款者的利息更高的预期收益。银行之所以具有从信息生产中获利的能力,重要原因在于,它们主要发放私人贷款,不是购买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证券,避免了信息生产中的搭便车问题。由于私人贷款不会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其他的投资者便看不到银行在做什么,从而不能把贷款的价格拉到银行难以补偿其生产信息的费用的高点上。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持有大量的不在市场上进行公开交易的贷款,是它们得以成功地在金融市场上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外源融资来源最为重要的原因所在。

其次,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债务与股权合约的选择:相对于股权合约而言,债务合约是一种规定借款人必须定期向贷款者(债券投资者)支付固定金额的契约性合约。当公司有较高利润时,贷款者收到契约性偿付而不必确知公司的利润。若企业管理人员隐瞒利润,或从事个人得益但并不增加企业利润的活动,只要并不影响公司按时偿付债务的能力,贷款者就

无须介意。只有当公司不能偿付债务时,才需要贷款者审核公司的股利,只在这种情况下,贷款者才更像公司股东一样行事:为了得到公平的份额,需要知道公司的收入。这种不需经常监督公司,从而审核成本很低的优点,使投资者更偏爱使用债务合约,而不使用股权合约。

第三,在债务合约中,一般会施加一些限制性条款,以此来排除借款者从事贷款者所不期望的活动。限制性条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规定借款者所借款项的具体用途。例如,你在银行申请的住房抵押贷款就不能用于炒股。第二,限制性条款可以促使借款者去从事那些有较大把握偿还贷款的活动。对于企业而言,重点在于鼓励借款者将它们的净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减少道德风险。第三,要求借款者必须提供抵押或第三方担保。我们要贷款买房,银行会要求以所购买的住房作为抵押品,一旦借款者违约,到期不能按时还本付息,银行就会要求变卖其所购买的商品房,以偿付贷款余额。第四,要求借款者按时提供财务报表,以便于贷款者即时监控借款者的活动和经营状况。

(3)政府行为对金融结构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税收和制度规则对金融结构的影响。

首先,税收对金融结构具有重要影响。税收使债券融资比股票融资的综合成本更低。在债务融资中,债务的利息计入成本,有冲减税基的作用;在股权融资中,向来就存在着对公司法人和股东的“双重课税”。对公司而言,有部分债务融资的企业价值比全部股权融资的价值更高。其次,世界各国的金融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的制度安排并不尽相同。就中国而言,在直接融资中,中国表现出了与其他国家极不相同的结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金融结构中并没有股票和企业债券之类的金融资产,更没有证券投资基金。但当股票融资得到政府的认可,并建立了相应的正规制度时,它的发展速度就很快了,所以,近十年来,股票市场在中国呈蓬勃发展之势。相对于股票融资而言,在一段时间里,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很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它不牵涉到企业制度的改革。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制度的改革成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的时候,政府自然就将股票市场纳入到了正规金融安排之中;相反,企业债券在企业制度改革方面没有政府所期望的功能,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也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

(4)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对金融结构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主要工业化国家,长期以来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再加上最近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结果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1950年以来,英国和加拿大65岁以上的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或更多,美国和德国增加了一半,而日本则增加了一倍。预计在今后十年中,人口将会出现进一步老龄化的现象。由于人口的老龄化,使得退休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在金融结构中的地位极大地

增强了。中国的老龄社会也即将来临,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这一变化,可以预言,人寿和养老保险在中国的金融结构中将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人口老龄化对收益相对稳定的安全资产的需求提高,因此,像债券之类的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可能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8.你认为中国的金融结构应该与美国一样吗?为什么?

可展开自己的讨论。

提示:切入点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政府制度供给对金融结构的影响

9.请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结构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也可展开自己的讨论。

提示:可以从影响金融结构变动的一般因素和中国的特殊因素来讨论。如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可根据这段话的表述分析未来金融机构的变动。

10.有人说,要超常规发展中国的金融业。请利用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对这种提法进行简要的评价。

提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分析的切入点之一同样是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即金融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或者说金融发展与要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就此而论,不存在所谓的超常规发展中国的金融业。

第21章 金融结构与发展

第21章金融结构与发展 1. 什么是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的功能不断得以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其表现形式为:货币成为人们普遍的交换手段,金融工具的多元化,货币和金融资产成为个人最好的为将来消费作准备的价值储蓄手段,金融工具的价格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金融发展总是伴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和金融效率的不断提高 2. 促进金融发展的动因有哪些? 推动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动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交易费用 规避风险 规避管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 3. 什么是需求尾随型与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 需求尾随型金融发展是指金融发展是实体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市场范围的持续扩张和产品的日益多元化,要求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和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而出现了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这种类型的金融发展只是对实体经济部门金融服务需求的被动反应。 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先于实体经济部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它对经济增长自动地起着积极的主动作用。不同的金融组织出现之后,它们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和争取更多的客户,这些金融组织可能会主动地开发出新的金融工具,以便人们更进一步地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在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中,金融部门主动地动员那些滞留在传统部门的资源,转移到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从而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受收入水平的约束,在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之间存在互补或替代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占有水平都很低,人们无力支付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题目: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 t=α+β1X1+β2X2+β3X3+μ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 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μ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单位:%

最新分析金融支持与产业政策

分析金融支持与产业政策 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用数据证明了我国金融体系和产业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性;制约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视角提出要从深化体制改革、放宽民间金融资本投资途径提升战略性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效率。从我国当前的研究发现,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的相关研究不多,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看,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内在包含了三种实现方式,即支持产业选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前提,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初级目标,在实现了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后,产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的升级,即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金融支持产业选择的内在作用 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大力推进,通过研究金融支持战略性产业的路径和实现机理,有利于深刻认识并解决产业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体系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支持作用最主要的体现在它能够支持产业选择,特别是在进行产业规划和制定产业政策及其相关配套政策方面。根据金融支持的主体不同,我们将金融支持划分为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市场性金融支持。 (一)政策性金融 (二)市场化金融 与政策性金融政策支持不同,市场化的金融政策是依据市场自主机制进行市场化的选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依照市场规则,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会获取更多

的资本。如果市场性金融选择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不能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可能导致市场化金融支持进行产业选择的失败。在现实操作中,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无形机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市场性选择虽然对于资源配置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全成熟,单一的市场化配置容易削弱金融支持的作用,导致部分处于幼稚期的潜力产业获得市场化金融支持的机会很小甚至不可能获得支持,因此,要发挥市场化金融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更加促进金融系统对产业选择的支持作用。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途径 (一)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 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是指金融资源通过初次配置能够实现产业的选择,通过二次配置则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化,通过这两次配置过程,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的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而实现产业高级化目标的实现。通常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在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含义。当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得产业的发展需要由资源推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上去,这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的转换。同时,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一般具有间接性,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到技术创新,能够改善产业的技术结构从而提高技术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另外,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更是需要技术创新活动,这就使得金融支持的地位更加凸显。 结语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规律

一、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规律 戈德史密斯被誉为比较金融学的开山鼻祖,他在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以长达百余年、多达35个国家翔实的统计资料,旨在“……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并阐明这些因素怎样通过相互作用而促成金融发展” 1。为此,戈德史密斯首先提出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作了横向的国际比较和纵向的历史比较,从而揭示出了金融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一)金融结构的定义 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结构就是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2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各个国家之间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是对于经济分析来说,最重要的也许是金融工具的规模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与相应的经济变量(例如国民财富、国民生产总值、资本形成和储蓄等)之间的关系”。因为“从金融上层结构、金融交易以及国民财富、国民生产总值基础结构两方面在数量规模和质量特点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3。由此可见,金融结构是分析各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差异的钥匙。 “由于金融结构是由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共同决定的,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一国的金融结构,并尽可能从数量关系上加以描述。它们是: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在总量上的关系;金融资产与负债总额在各种金融工具中的分布;以金融机构持有或发行的金融资产所占的比例来表示的金融资产与负债总额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经济单位中的分布;以及金融资产与负债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地位等。”为了对金融结构进行数量上的分析,戈德史密斯列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的8个指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FIR)”,“它的定义是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这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4相对规模的最广义指标”5。他经过复杂的推 1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P32。 2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工具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而金融机构则是“一种资产与负债主要由金融工具组成的企业”。 3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P2-3。 4金融上层结构(或金融工具上层结构)是相对于经济基础结构(或国民财富基础结构)而言的,前者建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492291.html,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作者:李承泽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2期 摘要:在现代资源配置中金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着其他部 门进行转移从而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从量的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其次是从质上促进了产业结构发展的合理化。本文针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论证。 关键词: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转型;生产要素转移 传统的产业结构随着金融行业的融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要素有限服务于金融部门,造成了农业产业资金的短缺,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着劳动力与资本发展之间边际成本率的不同。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下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市场对于产业优化转型的作用分析 金融市场能够对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生产部门进行有关调节,能够进行资源分配,从短期来看,非农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暂时不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金融发展水平会使得金融资源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分配,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水平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此方式来影响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劳动力的分配结构。 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抑制要素市场发展的扭曲,由于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金融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又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对这一发展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非农产业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已经通过资本积累的实现做到了降低资金使用的成本。金融的发展对于非农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在非农与农业部门之中的推动作用上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劳动力要素短期内在两个部门之间的流动难以实现并且这一发展差距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扩大。 金融的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金融资金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改造过程,加速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以促进产业发展的高级化与合理化。 二、利用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策略分析 (一)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的发挥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冲击、环境污染的严重,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经济转型势在必然。产业调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它的好坏关系着下一轮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产业结构转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死和老百姓的就业形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和趋势在文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服务业、市场、创新

正文: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起点 ■我国产业结构应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 ■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新的起点,这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之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新起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结束持续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减缓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主动调整。特别是,这个“调速”为调整产业结构、争取长期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机会。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竞争力,这是个需要通过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来解决的问题。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竞争力比企业竞争力更重要。就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力以产业为度量单位。对企业来说,产业的机会与威胁决定了竞争环境的优劣。当然,就竞争环境来说,它既伴随着风险,又隐含着回报。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有何不同?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是让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位置。但对国家来说,国家的竞争力在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同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主导产业进行持续更新,最终要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几个方面: (1)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要经济结构上升到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2)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结构; (3)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此外,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结构升级还包括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的升级。 中国 第二三产业比例逐年增大,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第一产业比例下降

现代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芝加哥自1837 年设市以来,芝加哥作为五大湖的中心、国家

铁路干线枢纽,处于盛产钢铁、牲畜和农产品的中西部,其 北美大陆的核心地理位置成就了城市长达一个多世纪的 繁荣。但是自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作为“锈带”之都,芝加哥也没能逃脱席卷整个中西部的经济危机。 为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从60 年代开始,芝加哥就研 究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问题,80 年代最 终确定并贯彻执行了“以制造业为依托、服务业为主导的 多元化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了由制造业基地向全球 化城市的转型。这一成功转型带来了明显的成效,2003 年 城市人口回升到290 万人,市区面积591 平方公里,成为 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美洲)光缆通讯的中心,被称为美 国的制造之都、金贸之都、会展之都、文化教育和工业中 心,基本形成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多元化 经济发展。2003 年芝加哥生产总值1100 亿美元,人均4.1 万美元。 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战略位置的城市往往倾向于脱离 其所在的地区,在广泛的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但芝加哥 是个例外,它同地区经济的联系极其紧密。大芝加哥地区 的内地贸易要多于世界贸易,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 赖于制造、仓储和交通业的发展。中西部的很多小型工业 城市仍然是机械、机床、汽车配件和其他产品的强有力的 出口方。芝加哥正是依靠综合、密集和多样化的中西部经 济,完成了其全球化城市的转型。 与美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芝加哥是一个非常巨大的 制造商。中西部的资本货物(如农用机械、重型卡车、建设 机械等)以及耐用消费品(汽车等)产业的就业和总产出仍 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中西部制造业的密集对芝加哥有直 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芝加哥都市地区仍保留了制造 业,其产量和海外出口仍很可观;间接影响是芝加哥很多 商业服务来源于或关联于地区制造业甚至是农业。芝加哥 与中西部各州之间相互依存度高,这也是城市得以保持活 力的一个原因。中西部制造业产品贸易极度繁荣,促使高 度专业化的生产部门必须实行跨越各州的密切协作,这就 进一步推动了陆地交通的兴盛。而芝加哥是全美交通改革 速度和力度最大的城市,它作为中西部货物运输、配给的 枢纽地位一直就未曾动摇过。

金融体系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金融体系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金融体系的发展 (一)金融体系概述 如果从功能视角来考察金融体系,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金融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或前提)下,(以资金为媒介)实现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资源在亏损主体与盈余主体之间跨期或跨区域配置的优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运行中“高效率的储蓄—投资转化”(Merton和Bodie,1995;Tharkor,1996;Allen和Gale,2000)。显然,金融体系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一些独特的金融部门、金融组织与金融制度(比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组织以及金融法规等等)来实现,而这种金融部门、金融组织与金融制度的复合体也就构成了一国金融体系。 现代经济中,金融体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作为引导资金流动的基本架构,金融体系一般认为是由资金流动的工具(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市场)的一个关于融资模式的复合体;广义上,考虑到由于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决定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经济学家们往往把政府金融管制、法律环境等都视做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如果对现代金融体系做一个简单描述,我们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监管体系——(1)金融机构体系。除中央银行这一特殊机构以外,其他机

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以及信用社等在内的存款型机构,包括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以及养老基金等在内的契约型机构以及包括金融公司、投资银行、互助基金等在内的投资型机构;(2)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主要由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两个构成;(3)金融监管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财政部以及其他证券、保险监管部门等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法规等构成。 由于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涉及通过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观察金融体系较为直观的一个方法就是比较不同国家的储蓄和金融资产结构。德国和美国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在美国,银行资产对GDP的比重为53%,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相反,美国的股票市值对GDP的比重为82%,大约比德国高三倍。因此,美国英国的金融体制常常被称为“市场主导型”,而德国、法国、日本则被称为是“银行主导型”。 (二)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变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金融,或者说金融体系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其发展也表现出较为鲜明的阶段性。但问题是,虽然当前各国学者都基本接受了戈德思密斯(1969)关于金融发展等同于“金融结构的演变”的思想,在金融(体系)发展的“阶段性构成”问题上,不同的学者却依然存在不同的理解。这里,我们准备以Rybcznski 关于金融体系历史演变的分析为基础,结合技术、信息以及产权制度等环境变迁,对金融体系演变过程中的阶段性变迁作一说明。 1.第一阶段:银行主导阶段 Rybcznski认为金融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银行主导型阶段,大致

金融市场功能与结构

第四章金融市场功能与结构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那种不属于间接融资( ) A.你从当地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B.保险公司借款给联想公司 C.你从好友处借得1000元 D.你购买共同基金的份额; 2.按交易对象的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 )。 A.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B.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C.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D.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3.下列有关债务和股权工具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 A.它们可以是短期金融工具; B.债券持有者享有剩余索取权; C.债券收入的波动性要小于股权工具; D.债券支付红利 4.上海证券交易所是()。 A.一级市场B.二级市场 C.柜台市场D.场外交易市场 5.对已发行的证券进行买卖,转让的市场称为()。 A.一级市场B.二级市场 C.现货市场D.资本市场 6.如果你计划的投资期限不超过1年,你最可能投资于下列哪个市场?( ) A.一级市场 B.资本市场 C.货币市场 D.场外市场 7.()的主要功能是为公司的流动资本需求融资,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以代替征税。A.货币市场B.资本市场 C.股权市场D.场外交易市场 8.下列活动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不是资本市场的是()。 A.建造厂房B.购买设备 C.贷款买房D.长期投资 9.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而相互融通的市场。 A.减少风险B.提高流动性 C.增加收入D.调剂短期资金余缺 10.货币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指标利率是指()。 A.短期国债利率B.债券回购利率 C.同业拆借利率D.公司债券利率 11.()已成为我国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最重要的场所。 A.股票市场B.债券回购市场 C.同业拆借市场D、票据市场 12.()是由债权人开出的要求债务人付款的命令书。 A.汇票B.期票

金融体系的内容、类型与功能

金融体系的内容、类型与功能

金融体系 百科名片 金融体系的结构说明 在现实中,世界各国具有不同的金融体系,很难应用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进行概括。一个是德国,几家大银行起支配作用,金融市场很不重要;另一个极端是美国,金融市场作用很大,而银行的集中程度很小。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是其它一些国家,例如日本、法国传统上是银行为主的体制,可是近年来金融市场发展很快,而且作用越来越大;加拿大与英国的金融市场比德国发达,可是银行部门的集中程度高于美国。 目录 什么是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内容 金融体系的两种类型 各国金融体系的差异

金融体系的功能 金融体系实现其功能必须具备的能力 银行和证券市场对完成金融体系功能的作用 科技进步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什么是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内容 金融体系的两种类型 各国金融体系的差异 金融体系的功能 金融体系实现其功能必须具备的能力 银行和证券市场对完成金融体系功能的作用 科技进步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框架 展开 编辑本段什么是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不是这些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适应与协调。 因此,不同金融体系之间的区别,不但是其构成部分之间的差别,而且是它们相互关系协调关系的不同。 编辑本段金融体系的内容 金融体系包括金融调控体系、金融企业体系(组织体系)、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资产结构 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环境体系五个方面。 (1)金融调控体系既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健全传导机制、做好统计监测工作,提高调控水平等;也是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包括利率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汇率形成机制、资本项目可兑换、支付清算系统、金融市场(货币、资本、保险)的有机结合等。 (2)金融企业体系,既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现代金融企业,也包括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革、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等。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是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也就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减少而不断下降,其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论文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论文 一、金融结构内涵及变动 1.金融结构内涵。美国金融学家戈德史密斯教授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金融结构即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了一国金融结构的特征。”并且,金融结构“随时间而变化的方式在各国不尽相同”代写论文。其核心思想是认为,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之和构成该国的金融结构,其中包括各种现存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经营特征和经营方式,金融中介中各种分支机构的集中程度等,并且,金融结构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因此,戈德史密斯教授主要是从宏观上来研究金融结构。我认为,金融结构实际上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是指在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等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趋势,在微观层次上是指上述各个组成部分内部的构成、比例关系及其变动趋势。 在宏观层次上,金融结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金融产业结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不同行业在整个金融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地位与发

展趋势,包括融资规模、客户数量、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等。金融产业结构反映金融产业中不同业务领域的地位与发展状况。二是金融机构结构——金融机构的形式、种类、数量和各类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个国家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及各种不同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不尽相同,特别是金融创新使得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不断地改变着这个结构。三是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及其在金融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此外,从金融业拓展的空间范围角度看,宏观金融结构还表现为国内金宏观金融结构变动。从宏观层面看,金融结构有一个不断高级化的动态发展进程,首先,金融业由最初比较单一的银行信贷业发展到现代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四业并举阶段,是金融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也是最重大的结构变动;其次,在各业并举的过程中,各种金融机构也不断产生,从而丰富和改变着金融机构结构;再次,从金融工具、金融资产方面分析,由于金融创新与发展,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日益增多,金融资产的存在形式也日益多样化,金融工具与资产结构向着全面发展的形态演进;最后,从金融业务的国内与国际结构看,在当代国际

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0802班王玉娟 2008324030924)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dopts from 1981 to 2010 by establish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economy three industry growth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us draws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importance. Key word: economic growth; Three industries; Least squares; Industrial structure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三大增长极产业结构发展比较分析研究

三大增长极产业结构发展 比较分析研究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摘要: 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十一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将随的上海浦东新区、珠江三角洲的之后,成为中国的第三个发展极。三大区域的增长极,依据各自的区域基础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滨海新区作为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所批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将近六年,但在自身发展和对周边城市的经济拉动上并没有达到如同浦东新区和深圳一样的高度。本文通过对三区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比较,归纳出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滨海新区浦东新区深圳特区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一、三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特征比较 结构调整不仅是我国落实宏观调控的主线,更是反应了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向战略性选择。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演替正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化的选择。应该说,无论是其产业发展经验还是教训,对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都具有经典的借鉴意义。 (一)深圳特区产业结构现状及特点 由表1可以看出,深圳年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6年的::发展为::,产业发展呈现出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二、三产业共同推动了深圳经济发展,其产业结构特征具有如下特点: 1、服务业发展趋势明显 截至2010年,深圳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了%,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提高到2010年的,提高了个百分点。深圳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以工业为主导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大发展,特别是大物流的发展:2010年前三季度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标准箱,同比增长%;另一方面,深圳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向服务业领域延伸的新趋势,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会展业等高端服务业。可以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本上与第二产业发展的齐头并进,甚至发展更快,产业结构演替特征正逐步显现。 2、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深圳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上积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逐渐形成了机及外设设备、通信设备制造、充电电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并培育了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国际知名民营高科技企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日渐完善,企业已成为深圳自主创新的绝对主力,并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特色。主要体现在:①90%以上的研发机构主要设在企业;②90%以上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主要集中或来源于企业;③90%科技成果主要产自于企业。 3、产业发展的外向型特征突出 由表2可以看出,深圳外贸进出口总值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截至2010年,实现商品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万美元,进口总额为万美元。对外贸

金融学__中央财经大学(20)--金融发展:试卷

模块六 第3单元 金融发展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题目中,只有1个答案正确,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 1.经济发展对金融起( )作用。 A. 一定的 B. 决定性 C. 不确定 D. 推动 2.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 )状态。 A. 良性循环 B. 恶性循环 C. 无序 D. 频繁变动 3.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成( )。 A. 反比 B. 波动变化 C. 无法预知 D. 正比 4.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 )发育不全。 A. 货币市场 B. 资本市场 C. 外汇市场 D. 黄金市场 5.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 A. 外生性 B. 内生性 C. 可控性 D. 可测性

6.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 A. 利小于弊 B. 利弊均衡 C. 有利无弊 D. 利大于弊 7.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与货币作用效率呈( )。 A. 反比 B. 不可比 C. 正比 D. 不确定关系 8.“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马克思和恩格斯 B. 麦金农和萧 C. 凯恩斯和托宾 D.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 经济部门 B. 金融部门 C. 经济与国家发展 D. 金融与经济发展 10.下面选择中不是导致金融结构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的是( )。 A. 制度因素 B. 金融创新的影响 C. 技术进步 D. 金融风险 11.同类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所占份额以及在主要金融工具中所占份额,指的是( )。 A. 金融构成比率 B. 金融工具比率 C. 分层比率 D. 金融中介比率

柳州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柳州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柳州是广西的工业经济中心,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扶持的工业基地。工业经济在几十年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绩。2021年柳州实现工业总产值3150亿元,这是继202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后的又一新突破,这向柳州市委提出的“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宏伟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柳州工业在广西所占地位更加稳固,但是在新世纪新发展的阶段中柳州的发展也受到原来产业结构的制约,需要制定出一个可行的产业调整规划来促进柳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柳州经济成长所处阶段 认清目前所处阶段,对经济发展会有清晰的观点,就可据此提出应采取何种对应的政策来积极引导未来的发展。根据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的理论,按三个产业所占比重的不同,可分为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后工业时期。2021年柳州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是90.45亿元、636.43、319.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8.65%、60.84%、30.51%,其就业人数分别是100.73万人、42.81万人、63.77万人。 按照第一产业小于10%,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的标准,柳州现在已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但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多,又表现出刘易斯的城乡二元经济特点。按人均生产总值达3000-5000美元为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标准,2021年柳州人均生产总值为*****元人民币,已经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 从上可知,柳州经济成长阶段属于工业化加速的后期。如果在关键时期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柳州经济就可以向成熟经济转变,反之则很有可能就会在这个阶段停滞下来,陷入发展的“陷阱”。 二、柳州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