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三个层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

基于三个层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

基于三个层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
基于三个层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

作者简介:徐美凤,女,1973年生,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彭爱东,女,1971年生,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技术与信息分析。

基于三个层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

徐美凤 彭爱东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 210003)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 210006)

摘 要 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出发,回顾并分析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阐述了悖论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三个层面的悖论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法。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产率悖论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 echnology,IT )自诞生以来就发展迅猛,被看作是高新技术的代表,是渗透力强、倍增效益高的最活跃的生产力。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不过信息技术革命对生产率的影响似乎并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么乐观。全球经济论坛的首席经济学家Steven Roach 在其1987年发表的文章 美国技术的两难境地:对信息技术的剖析 中指出,计算机化的加速与经济绩效之间没有多少关系。此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 t Solow 提出了引起激烈争论的著名论断: We see the computers everywhere except in the productivity statistics 。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了同样的结论,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资料,发端于60~70年代的IT 革命并没有带来生产率的快速增长:1949~1973年间,美国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2.9%,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9%;但在1973~1997年间,这两种生产率增长率分别仅为1.1%和0.2%。美国商务部报告 浮现中的数字经济 中称: 在官方数据中,迄今为止,可以表明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在许多非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提高了生产率的直接证据是有限的 。Juli a King 的调查结果表明,1996年美国公司的信息技术项目有73%延误、超支或被取消,项目失败所造成的损失约为1450亿美元,更大的影响是机会和预期的商业利益的损失。

学术界将信息技术的巨大投入与劳动生产率低增长的现象称为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IT productivity paradox )。IT 的生产率悖论对投资者和企业的管理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1年,管理顾问公司的Bourton 对英国制造业180家公司的主管进行了调查,征询能够提高公司竞争力的因素,结果显示:在给出的25个选项中,IT 被排在了第17位,大约2/3的被调查者认为IT 的 期望值过高但实际效果不佳 。M eta Group 公司对财富10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85%的企业都将IT 看作是控制下的成本,10%的企业认为IT 会带来战略性的价值,5%的企业认为IT 花费是一种投资,并可以得到适当的回报。

IT 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对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了质疑,同时也有悖于信息技术投资的初衷。因此,对信息技术与生产率悖论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

意义。本文所述的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结合。依据美国商务部的划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分为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业,本文的研究重点着眼于信息技术应用业的悖论现象。

2 研究现状与成因分析

回顾对IT 生产率悖论的研究,从研究使用的数据层次看,可以分为企业层面、产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等三个层面的研究。每个层面的研究中都包含对悖论肯定或否定的论据,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2.1 产业层面的研究 IT 生产率悖论的研究源于产业层面的统计分析。在美国,80%以上的IT 投资集中在服务业,所以服务业的IT 生产率悖论现象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最早对服务业IT 与生产率关系进行研究的可能是Cron 和Sobol(1983),他们采用来自138家医药供应批发商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额的IT 投资所带来的效果或者很好或者很差,总的来说,IT 的影响并不重要。该发现引发了一系列的设想,如IT 将会提升现有的管理手段,帮助管理得当的公司取得成功。Roach(1991)在对统计资料作了分析后,发现在70年代中期到1986年期间,每个生产工人的产量增长了16.9%,而每个信息工人的产量却减少了6.6%。他得出结论说: 我们实质上已经分离出了美国生产率的缺失部分,并证明这种缺失集中于雇用的白领工人最多和高技术资本装备最大的经济部门 ,那就是服务部门。Strassmann(1990)使用了服务领域的38家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也表明在IT 投资与生产率之间没有关系。

IT 与生产率关系的研究还来自金融领域。尽管暂时看不到IT 在该领域的积极作用,但研究者们对IT 应用的潜力持乐观态度。Parsons,Gottlieb 和Denny(1990)对加拿大银行业的生产函数进行了评估,发现在1974~1987年之间,IT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微乎其微。Frank(1987)也曾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发现IT 与资本生产率的下降、劳动生产率的停滞是相关联的,但是他们预测IT 在未来会加快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服务业中早期IT 应用的生产率悖论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制造业的研究结果相对于服务业来说,要乐观得多。尽管早期关于制造业的研究发现IT 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几乎为零(Love

man,1988),但是随着IT应用的普及和深化,其对生产率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M orrison和Berndt(1990)利用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关于全美制造业的数据,考察了一系列高度参数化的生产模型,发现IT每投资1美元,能产生大约80美分的边际价值,同时也说明IT投资过度了。

在实际的统计分析中,直接计算最初的IT投入对最终产出的贡献有些困难,可以通过对一些中间变量(例如设备利用、存货周转等)的测量考察IT的影响。1995年Barua、Kr iebel等人利用制造部门五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IT对中间变量有重要的影响,而这些中间变量对最终的经济绩效(如市场份额、资产利润率ROA等)有显著的决定作用。可以认为,IT投资的影响是通过中间变量在较低的层次上发生作用,进而影响最终产出。Bryjolfsson 综合了产业层面的研究,认为悖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投入和产出的测度不当,由于学习和调整造成的效用滞后,收益的重分配和扩散,信息和技术的管理不善等。这种分析得到了研究者们的一致认同,并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地被引申和补充。

目前,制造业对IT使用的研究已经可以看出IT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来自零售业的研究也表明,IT是一项具有生产性(productive)的投入(James Reardon等,1996);对服务业来说,尽管IT的使用可以看到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改进,但是在生产率的测度上看不到IT的积极作用。由于产业层面的数据测度范围太大,难以区分特定产业内IT高投资厂商与IT低投资厂商经济业绩的差异性,研究者们试图搜集企业层次的数据,进行更为具体的分析。

2.2 企业层面的研究 采用企业层面的数据进行研究,是对IT生产率悖论问题研究进入一定阶段后开始的。利用企业层次数据的分析,更容易测出IT在增加产品种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的效力。事实上,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证明IT的使用是促进了企业经济绩效增长的。Bryjolfsson和Hitt认为生产率悖论到1991年已经消失。他们采用厂商层次上信息系统投资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对 财富 500强中的380家公司在1987~1991年的统计调查,他们对数据的收集及测度方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发现每年IT投资的回报率超过了50%,在信息员工上的花费回报率也非常高。当然有人认为,他们对管理人员理性地对待IT效用滞后的能力以及对IS/IT系统的评价过于乐观了(Wi llcocks,1996)。同样乐观的结果来自Benjamin B.M.Shao和Winston T.L in (2002),在 IT投资的技术绩效分析:一种两阶段式的实证分析 一文中,他们利用来自IDG与ComputerWorld调查的 财富 杂志500强1988~199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企业对IT的投资对技术绩效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进而对生产率的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上两种研究采用的样本是财富500强企业,具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先进的管理和优秀员工的企业代表。上述研究结果表示,IT投资在这些企业的运用促进了生产率增长。

尽管IT的使用在企业层面上是具有生产性的,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从IT的使用中获利。例如,伦敦证券交易所电子证券登记和交割操作系统项目历时5年,但最终被迫取消,损失数百万英镑。英国KMPG网在1999年曾做过报道,被访问的公司中有83%家都有过 失控项目 的问题。还有一些研究表明:IT 投资与企业股票的回报无关;计算机化的程度在发达国家和新型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上不被重视(K.Y.Tam,1998)。因而,更多企业层面的研究集中于讨论IT生产率悖论在企业中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充分发挥IT的效用。

关于IT生产率悖论在企业层面的成因,除了在产业层面研究中提到的统计测度问题、效益滞后、管理不善,还应该考虑企业本身经营战略、管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来自比利时的Paul Belleflamme(2001)利用博弈论中的寡头竞争Cournot模型来进行定性分析。他认为,生产率悖论的发生源于两个因素:在垄断领域,公司之间战略上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多的IT投资用于产品的分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而不仅是降低成本。当用于产品分化的IT投资高出用于降低成本的投资时,全要素生产率悖论就发生了。作者还引用了最近对基于Web的电子商务的调查作为实证(Schoder,1998;Lederer,1997),这种考察的结果显示:公司使用电子商务更多地尽量使产品分化,而不是降低成本;竞争是实施电子商务决策的核心;对许多公司来说,电子商务的使用是非盈利的(或者说还没有盈利),在某种程度上,Web的出现提高了成本。最后一点对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解释是至关重要的。Santos和Sussman则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IT投资回报滞后的原因:一是战略思想的落后;二是高层管理者对变革的抵触。

企业层面研究更为关注的内容是如何充分发挥IT的效用,以解决IT的生产率悖论。对企业来说,IT与商业战略更好地结合,会带来更高的IT投资回报(T allon,Kraemer和Gurbaxzni, 2000)。同时必须重新定位IT的职能,将其与竞争战略决策结合;管理人员与IT人员职责交叉,使他们互相了解,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智能;组织内成员共享对信息的分析、建议、对系统潜在问题的发现等,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策略计划。总之,IT投资必须与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和构建相结合,才能得到预期的投资回报(Santos和Sussman,2000)。

2.3 国家层面的研究 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对公司层面的数据进行简单相加,并不能包含整体经济的所有因素。尽管Bryjolfsson等人认为他们的样本企业在观察期间的总销售额超过1.8万亿美元,占了美国经济中相当大的份额,因而其结论具有代表性,但是这些样本企业毕竟不能代表经济整体。所以国家层面的研究在IT应用生产率的研究中不可或缺。

国家层面的研究首先集中于对悖论现象的解释。著名经济学家Jorgenson和Stiroh从 替代 和 技术变革 的区别入手,利用美国1990~1996年投入与产出品价格和数量的年均增长率进行分析,认为计算机革命是由于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价格相对迅速地下降、IT设备巨额投资,以及这些设备对其它投入物的快速替代所产生的。这种技术革命并没有伴随着经济意义上的技术变革,投资利润由计算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他们承认了悖论的存在,但是没有否认IT的生产性。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Robert Gorden则否认了IT对生产率的推动作用。他根据美国经济周期的变化对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进行调整,计算美国1870~1996年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呈现一个大的波动(one big wave)。他认为,如果这种大的波动是由其间几项通用发明所带来的,那么,与电力和汽车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信息通讯技术革命对生产率的提高或经济结构演变的作用是不值得期待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半期,美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货膨胀的 新经济 现象,年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都有很大的增长,但是对于IT在这种生产率跳

跃式增长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者们莫衷一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 1995~200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报告 中称 IT的广泛应用并不是1995年后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尽管如此,更多的研究结果肯定了IT的运用对整体经济产出的贡献。在Jorgenson和Stiroh(2000)的研究中,自1973~1998年IT对私人部门产出的贡献是在不断增长的,主要数据如表1所示。Oliner 和Sichel(2002)使用最新的统计资料,分别从资本深化、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分离出IT的贡献,重新估计了IT在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如表2所示。尽管这两项研究使用的方法和数据结果有所不同,但都表明了IT对经济增长、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在逐步显现。

表1 IT对美国私人部门国内产出增长的贡献

1973~19901990~19951995~1998私人部门国内产出增长率 3.12 2.74 4.73来自IT的贡献0.3440.562 1.07

表2 IT在美国非农部门生产率增长中的贡献

1973~19901991~19951996~2001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1.36 1.54 2.43

来自IT的贡献0.680.870.92

国家层面的研究不仅包括IT对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结构影响的研究,还应该包含IT投资在不同国家所产生效果的横向比较分析。IT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发达国家IT的发展起步早,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更全面的专业技术基础,所以同样的投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效果。实证分析表明:IT投资的回报,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观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统计上不显著(De wan和Kraemer,2000)。毕竟在发达国家看到了IT投资的积极贡献,所以生产率悖论的解决似乎有例可循。国家层面的研究结果,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来说,有很重要的政策意义。

如果能将三个层面的研究相结合,进行自上而下的分析,国家、产业与企业层面的研究发现相一致,结果将更为可信。目前结合企业层面与产业层面的研究较多,但将三个层面结合的研究很少。

2.4 成因分析 综合目前基于三个层面的IT应用生产率悖论的研究,可以看出,IT的生产率悖论的提出是对IT应用40年来的审视和分析,是一种现象,而不是结论;随着IT应用的深化与研究方法的深入,IT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正逐步彰显。之所以会出现悖论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释:统计测度不当、管理不当、效用滞后、替代效应、效益扩散以及资本存量过低等。

2 4 1 统计测度不当。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传统的投入和产出测度失真是悖论产生的核心原因。a.就国家与产业层面的生产率测度而言,传统的GDP统计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方面,表现在对生产率要素投入的度量上;另一方面,表现在IT的产出没有完全在生产率统计中表现出来。b.对公司来说,使用合理的生产率测度方法,有利于把握IT投资效果,从而制定决策,但是目前很少有企业对IT投资的经济绩效作系统评估。

2 4 2 管理不当。IT的应用已逐渐渗透到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的关系中,深刻地改变着组织内部的操作与整个组织的机制,对企业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模式以及业务流程提出了变革的要求,但是企业在IT应用上战略思想上的落后、原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与IT应用的不适应、管理者对变革的暗中抵制等因素导致了IT应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 4

3 效用滞后。新技术应用不能立竿见影地起作用是一种普遍现象。新技术的采用需要支付学习成本,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两方面。有形成本涉及购买新技术本身,无形成本主要是应用新技术过程中的学习和调整成本。对IT的应用来说,还存在组织变革成本等。IT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的滞后效应,必然会汇总反映在产业层面、国家层面的生产率统计中。

2 4 4 替代效应。所谓替代,就是指投入要素沿着一条给定的生产函数曲线移动,生产函数曲线本身没有发生移动,所以没有引起生产率的增长。假如引入计算机密集设备而产生的利益全部由IT的使用者或提供者获得而不外溢(如外溢到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替代就会产生。根据替代效应,IT生产率悖论可解释为:IT只是快速地替代其它投入品,投资利润全由计算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这种替代并没有导致经济意义上的技术变革。

2 4 5 效益扩散。IT对企业个体来说是盈利的,但对于整个产业或经济总体来说,只是对市场这块蛋糕进行了重新分配,并没有使之变大。较早应用IT的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IT应用较差的企业则不断地丧失原有的市场。随之,IT投资少的企业逐渐加大了投资规模,提高了应用水平,因而重新获得了失去的市场。当所有企业普遍采用IT后,较早应用IT的企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除了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广告投入和提高售后服务等以外,最有效的竞争手段就是降低销售价格,谋取价格上竞争优势,结果导致整个行业产品价格降低,IT投资的部分效益沿供应链转给最终用户。

2 4 6 资本存量假说。高科技对生产率的贡献不是线性的,IT需要一定的最低投入和积累,即存在所谓的 临界值 ,在低于这个临界值时,IT的成效很低甚至为零;但一旦越过了临界值,才能显示IT对生产率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理论上来讲,IT革命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IT的扩散,而扩散效应的大小一般可以体现在整个经济中IT资本形成的速度上。虽然经验上的观察表明,有关IT投资增长水平很快(尤其是在90年代后半期),但是Oliner和Sichel(1994)的研究发现,统计上IT资本占整个社会资本存量的比重还很小,因而从经济增长核算理论上来讲,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很有限。

3 解决IT生产率悖论的途径

经过多年的争论和精心的经验计量研究,研究者们已经获得共识:产生 生产率悖论 的最根本原因是IT未能充分发挥其效用,如何充分发挥IT效用成为新的IT 生产率悖论 。

3 1 国家和产业层面IT生产率悖论的解决方法 如何充分发挥IT效用 的前提是改进传统的生产率测度方法。现行的统计体系是以物质经济为基础而建构的,缺乏能充分反映IT影响的统计指标。美国统计局、劳动局和经济分析局从理论分析到实施指标的修改,已经做了许多努力,改进银行和其它难以测量的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测量方法,着力解决在保险、商业服务以及其它金融服务中出现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就国家和产业层面的生产率悖论而言,政策的扶持对解决悖论问题非常重要。

3 1 1 必须鼓励IT的应用,包括持续投资、消除应用壁垒

等。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强投资更为重要。根据实证研究,IT 的投资在发达国家有积极效果,在发展中国家则不然。这是因为IT的投资在发展中国家GDP中所占比重较小,作用不明显。在具备一定的资本存量和使用经验后,才能看到更为乐观的投资效果。消除应用壁垒,是指政府尽量减少管制,发展对IT更高层次的应用,鼓励各行各业对各种IT的应用。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发展电子政务等,对IT的应用起模范作用。

3 1 2 通过金融方面的支持,鼓励IT应用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尽管IT的生产率悖论主要发生在IT应用业,IT产业本身的生产率增长在近几年是显著的,但是不能因而厚此薄彼,正如Schware所提出的 用两条腿走路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必须同时注重生产和应用,关注IT生产和应用产业之间的交互影响。这一点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鼓励IT 的生产多于应用。事实上,IT产品的生产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而IT的应用则广泛渗透到各个行业,最终产生的经济效益会使IT产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显得微不足道。

3 1 3 增强IT的应用能力,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R&D和商务技巧等方面的加强和提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如高速Internet骨干网络、卫星接入等)的建设,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都是IT发展和应用最广泛的能力基础。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培养,可以缩短因为学习和调整引起的效益滞后,提高管理水平,是解决IT生产率悖论的重要保证。

3 2 企业层面IT生产率悖论的解决方法 首先,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可行的生产率测度系统。Wi llcocks和Lester(1996)提出了一种集成的系统生命周期方法(a integrated systems lifecycle approach),对IT在企业中所产生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估。这是一种贯穿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测度方法,将业务、IT/IS策略与IT 优化投资相联系,并且包含了对使用外包服务的考虑,从系统的开发、实施到具体的操作,以及实施后的评价,都属于测度范围。显然,这样一个动态的、面向过程的测度系统,会因组织、企业个体特性的不同而包含不同的内容,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来建立和完善。其次,必须整合IT、企业流程重组与企业发展战略。要有效利用IT提高企业生产率,就必须对企业组织、管理、技术革新和业务流程等相关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IT的更大作用也正是体现在对这些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上。

回顾过去近40年间IT应用的进化过程,可以发现,IT的应用已经和正在延续这五个阶段:单个业务的自动化,单个业务的信息管理,跨业务、跨部门的系统集成,业务流程的变革,创造和开发新的业务网络和业务范围。这些阶段的划分说明了IT应用从简单到复杂的变迁,从工作自动化到信息管理直至流程重组和经营转型,IT变革的力度增加,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企业流程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自动化阶段基本上不用考虑IT对企业组织结构和流程的影响,但是到了业务流程重组和经营转型阶段,也就进入了IT应用的革命性阶段,必须从IT以外的其它方面(包括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甚至企业文化等方面)做相应的变革,才能发挥IT的效用。

企业重组不仅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手段之一,而且有利于IT 的提升,同时企业战略与重组的各个阶段又紧密相连,所以通过企业重组可以把IT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如果将IT比作是马车,将企业战略比作是马,那么企业重组就是联系两者的缰绳,没有这种联系,企业战略、企业重组和IT的变革都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同样,人力资源的培养在企业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IT 是高新技术的代表,员工的学习能力是企业有效利用IT的保证,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关于IT生产率悖论问题的研究,对IT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现有经济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实际应用出发,这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该项研究涉及信息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计量学、技术扩散理论、统计学等诸多内容。可以预期,关于IT对生产率、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内学术界将会有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姜奇平译.美国商务部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8

2 黄奇等译.美国商务部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 宋玉华,王 莉.关于新经济条件下美国生产率问题的思考.世界经济,

2001;(6)

4 Erik Brynjolfsson,Lori n Hitt.T he Producti v ity Paradox of Information T e chno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518101.html,m uni cations of ACM,1993;36(12)

5 Erik Brynjolf sson,Lorin H itt.Beyo nd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Computers a re

the Catalyst for Bi g ger Ch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518101.html, munic at i on of the ACM,August1998

6 Erik Brynjolf sson,Lori n H itt.Beyond Comput ation:Information T echnology,Or

ganizational T ransfo rmat i on and Busine ss Performanc e.MIT press,2000

7 Lisa H arris.The IT Productivity Paradox e v i dence fro m the Ret ai l Banking in

dustry.New Technology,Work and Em ployment16:1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

8 Jorg e nson D.,Sitroh K.Ra i si ng the Speed Limit:U.S.Economic Growth i n

the Information Age.Brooki 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0

9 S.Dewa n,K.L.Krae m e r.Internationa l Di m e nsion of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Comm uni cation of the ACM,1999;41

10 Oliner S.,Siche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518101.html,rmation T ec hnol og y and Produc t i v i t y:where are we

now and whe re Are We Going?.htt p://www.fe deralrese rve.go v/pubs/fe ds/ 2002/200229/200229pap.pdf

11 Oliner S.,Siche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518101.html,puters and Output Growth Re v i sited:how bi g i s the

puzzle?Brooki ngs Papers and Econom i c Act i v i t y,1994

12 Jorgenson D.,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518101.html,rm ation T ec hnol o gy and Growth.Ameri can eco

nom i c revie w,1999;90(2)

13 Robe rt J.Gorden.U.S.Ecom omic Gro wth Si nce1870:one big wave?Ameri

c an Ec onomic Revie w,May1999

14 Be njamin B.M.Shao,Winston T.L i n.Technical Effic iency Anal ysis of Info r

mation T echnology Investments:a t wo-stag e empirical inv e stigat i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518101.html,rma tion&M a nagement,2002;(39)

15 Leslie Will cocks,St epha nie Lester.Be y ond the IT P roductivity Paradox.Euro

pean M anagement Journa l,1996;14(3)

16 Paul Be llefla m me.Oligopoli stic Co mpetition,IT use for Product Di ff e rent i at i on

and the Produc t i v i t y Paradox.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1;(19)

17 Yola nde E.Chan.IT Value:the Great Divide Betwee n Quali t ati v e and Quanti

tative and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 i onal Measure.Journal i f Management Info r mation Sy stem.,2000;16(4)

18 Brian Dos Santos,Lyle Sussman.Improving the Return on IT Inv e stm e nt:the

Productivity Paradox.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 e nt,2000;

(20)

(责编:勃亦愚)

基于三个层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

作者简介:徐美凤,女,1973年生,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彭爱东,女,1971年生,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技术与信息分析。 基于三个层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 徐美凤 彭爱东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 210003)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 210006) 摘 要 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出发,回顾并分析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阐述了悖论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三个层面的悖论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法。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产率悖论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 echnology,IT )自诞生以来就发展迅猛,被看作是高新技术的代表,是渗透力强、倍增效益高的最活跃的生产力。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不过信息技术革命对生产率的影响似乎并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么乐观。全球经济论坛的首席经济学家Steven Roach 在其1987年发表的文章 美国技术的两难境地:对信息技术的剖析 中指出,计算机化的加速与经济绩效之间没有多少关系。此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 t Solow 提出了引起激烈争论的著名论断: We see the computers everywhere except in the productivity statistics 。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了同样的结论,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资料,发端于60~70年代的IT 革命并没有带来生产率的快速增长:1949~1973年间,美国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2.9%,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9%;但在1973~1997年间,这两种生产率增长率分别仅为1.1%和0.2%。美国商务部报告 浮现中的数字经济 中称: 在官方数据中,迄今为止,可以表明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在许多非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提高了生产率的直接证据是有限的 。Juli a King 的调查结果表明,1996年美国公司的信息技术项目有73%延误、超支或被取消,项目失败所造成的损失约为1450亿美元,更大的影响是机会和预期的商业利益的损失。 学术界将信息技术的巨大投入与劳动生产率低增长的现象称为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IT productivity paradox )。IT 的生产率悖论对投资者和企业的管理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1年,管理顾问公司的Bourton 对英国制造业180家公司的主管进行了调查,征询能够提高公司竞争力的因素,结果显示:在给出的25个选项中,IT 被排在了第17位,大约2/3的被调查者认为IT 的 期望值过高但实际效果不佳 。M eta Group 公司对财富10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85%的企业都将IT 看作是控制下的成本,10%的企业认为IT 会带来战略性的价值,5%的企业认为IT 花费是一种投资,并可以得到适当的回报。 IT 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对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了质疑,同时也有悖于信息技术投资的初衷。因此,对信息技术与生产率悖论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 意义。本文所述的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结合。依据美国商务部的划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分为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业,本文的研究重点着眼于信息技术应用业的悖论现象。 2 研究现状与成因分析 回顾对IT 生产率悖论的研究,从研究使用的数据层次看,可以分为企业层面、产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等三个层面的研究。每个层面的研究中都包含对悖论肯定或否定的论据,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2.1 产业层面的研究 IT 生产率悖论的研究源于产业层面的统计分析。在美国,80%以上的IT 投资集中在服务业,所以服务业的IT 生产率悖论现象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最早对服务业IT 与生产率关系进行研究的可能是Cron 和Sobol(1983),他们采用来自138家医药供应批发商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额的IT 投资所带来的效果或者很好或者很差,总的来说,IT 的影响并不重要。该发现引发了一系列的设想,如IT 将会提升现有的管理手段,帮助管理得当的公司取得成功。Roach(1991)在对统计资料作了分析后,发现在70年代中期到1986年期间,每个生产工人的产量增长了16.9%,而每个信息工人的产量却减少了6.6%。他得出结论说: 我们实质上已经分离出了美国生产率的缺失部分,并证明这种缺失集中于雇用的白领工人最多和高技术资本装备最大的经济部门 ,那就是服务部门。Strassmann(1990)使用了服务领域的38家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也表明在IT 投资与生产率之间没有关系。 IT 与生产率关系的研究还来自金融领域。尽管暂时看不到IT 在该领域的积极作用,但研究者们对IT 应用的潜力持乐观态度。Parsons,Gottlieb 和Denny(1990)对加拿大银行业的生产函数进行了评估,发现在1974~1987年之间,IT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微乎其微。Frank(1987)也曾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发现IT 与资本生产率的下降、劳动生产率的停滞是相关联的,但是他们预测IT 在未来会加快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服务业中早期IT 应用的生产率悖论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制造业的研究结果相对于服务业来说,要乐观得多。尽管早期关于制造业的研究发现IT 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几乎为零(Love

阈下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的新应用

阈下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的新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沉重的认知负担。人所能接收的信息量受到认知资源的有限性的制约,从而限制了信息化设备的有效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阈下信息技术被引入到人机交互领域中,用于在人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将信息“插入”大脑中,从而减轻认知负担。本文总结了阈下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的发展成果,及其在人机交互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 【关键词】阈下信息技术;认知资源;人机交互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与各种各样的信息化设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信息化设备使得信息传递和呈现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这在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者逐步意识到了这一矛盾,并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和人机交互的有效性,阈下信息技术获得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所谓阈下信息,是指处在人感觉器官客观阈限之上,主观阈限之下,虽然不能被人意识到,但是能够为感觉器官接收的信息。而阈下信息技术,则是指利用这种信息来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技术。这种信息的知觉和加工不会占用意识的认知资源,能够在不增加认知负担的前提下,将额外的信息传递给个体。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利用恰当的方式,通过恰当的渠道给用户提供阈下信息,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更加自然、方便、有效的人机交互方式。 1 阈下信息技术研究的发展和完善 早期的阈下信息技术研究“重应用”而“轻理论”,导致阈下技术在短暂繁荣过后,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质疑。所幸的是,仍有学者坚持在吸取前人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阈下技术的研究方法,从基础理论出发,一步一步地推进阈下技术的研究。他们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心理学界的认可,为阈下信息技术重新注入了活力。 过去的三十年来,研究阈下信息对行为影响的最常用实验范式是“掩蔽启动范式”,用于检验一个受到掩蔽的刺激对其随后呈现的刺激有何影响。但是对于该实验范式的争议也一直存在。这些方法论上的缺陷使得阈下信息的效果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为了弥补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研究者们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几种新的,更加可靠的阈下信息研究范式。 Humphreys[1]和Forster[2]借鉴了语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用正字法以及重复启动代替了语义启动,从而绕开了之前实验范式的短板,证明了阈下信息能够在词汇层面进行加工。此后Greenwald等人又在原有范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点改进。首先是采用了“反应窗”技术,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地对目标刺激作出反应,从

阈下情绪信息影响决策的实验研究及心理战应用启示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依据 (1) 1.1.2 研究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决策任务诱发的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4) 1.2.2 阈下情绪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6) 1.3研究方法 (8) 1.3.1 实验法 (8) 1.3.2 文献研究法 (8) 1.4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8) 1.4.1 论文结构 (8) 1.4.2 创新点 (9) 第二章阈下情绪信息影响决策的基础理论 (10) 2.1阈下情绪信息影响决策的概念 (10) 2.1.1 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10) 2.1.2 阈下情绪信息 (11) 2.1.3 决策 (12) 2.1.4 小结 (12) 2.2阈下情绪信息影响决策的理论模型 (13) 2.2.1预期效用模型 (13) 2.2.2风险即情绪模型 (14) 2.2.3小结 (15) 2.3认知对情绪的反作用及阈下情绪信息影响决策模型的建构 (15) 2.3.1情绪的控制 (15) 2.3.2控制发生的条件 (16) 2.3.3阈下情绪信息影响决策模型的建构 (16)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 最后,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认为第一次危机的产生最大的意义导致了无理数地产生,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的,都无法用来表示,那么我们必须引入新的数来刻画这个问题,这样无理数便产生了,正是有这种思想,当我们将负数开方时,人们引入了虚数i(虚数的产生导致复变函数等学科的产生,并在现代工程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但我个人认为第一次危机的真正解决在1872年德国数学家对无理数的严格定义,因为数学是很强调其严格的逻辑与推证性的。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其实我翻了一下有关数学史的资料,微积分的雏形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阿基米德的逼近法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无限小分析的基本要素,直到2100年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开辟了新的天地——微积分。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在一些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零;第二步牛顿又把无穷小量看作零,去掉那些包含它的项,从而得到所要的公式,在力学和几何学的应用证明了这些公式是正确的,但它的数学推导过程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用它做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量的那些项去掉呢? 直到19世纪,柯西详细而有系统地发展了极限理论。柯西认为把无穷小量作为确定的量,即使是零,都说不过去,它会与极限的定义发生矛盾。无穷小量应该是要怎样小就怎样小的量,因此本质上它是变量,而且是以零为极限的量,至此柯西澄清了前人的无穷小的概念,另外Weistrass创立了极限理论,加上实数理论,集合论的建立,从而把无穷小量从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数学危机基本解决。 而我自己的理解是一个无穷小量,是不是零要看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是静止的,我们当然认为它可以看为零;如果是运动的,比如说1/n,我们说,但n个1/n相乘就为1,这就不是无穷小量了,当我们遇到等情况时,我们可以用洛比达法则反复求导来考查极限,也可以用Taylor展式展开后,一阶一阶的比,我们总会在有限阶比出大小。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在1902年,罗素悖论的产生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号称天衣无缝,绝对正确的数学出现了自相矛盾。 我从很早以前就读过“理发师悖论”,就是一位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

信息经济学论文

DUFE 信息经济学 学号:220100457 专业:数量经济学 姓名:程楚

信息化与工业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含义 所谓信息化,就是指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几个方面。信息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所对应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的能力的水平。具体到我国,1997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信息工作会议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即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工业化是一个农业收人在国民收人中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业化首先表现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或工业在国民收人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持续上升。二是工业化表现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工业创新的不断涌现和主导工业的依次交替。三是工业化意味着国民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四是工业化作为一个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五是工业化的持续增长和工业结构高级化是推进工业化的两个必要条件。六是工业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从经济发展的层面来认识工业化,可以揭示出工业化的四大特征:第一,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增长的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第二,工业化是一个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第三,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过程。第四,工业化也是一个社会生产力以及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循环机制 信息化和工业化存在两种作业机制,促进机制和带动机制。它们之间的循环机制,总的来说,就是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派生物。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特殊表征, 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工具,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重要载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的资料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教育现代化设施不断完美:计算机在学校中的数量逐渐增多,日渐能满足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需要;“校校通”工程逐步推开,不少学校建起了校园网,接入城域网,连上因特网,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全面实施,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信息技术从一门单独的学科逐渐进入学校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学的面貌产生了很大变化。 信息技术虽然在不少方面有着强大的效能,但是如何使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改变教学风貌,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思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初中课程:在这里指学校根据上级课程计划而开出的各门学科。 2、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主要有三个关键点:(1)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2)不仅教师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3)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二)理论假设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知觉通道来感知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二、课题的研究目标1、学生的教育目标通过在各科教学中实施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更加善于学习。2、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通过实验课题的研究,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以提高,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教学,使教师向现代化、信息化、科研型转化。 3、学校的发展目标

悖论及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悖论及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开场白:一个传说】一个讼师招收徒弟时约定,徒弟学成后第一场官司如果打赢,则交给师傅一两银子,如果打输,就可以不交银子。后来,弟子满师后却无所事事,迟迟不参与打官司。老讼师得不到银子,非常生气,告到县衙里,和这位弟子打官司。这位弟子却不慌不忙地说:“这场官司如果我打赢了当然不给您银子,如果打输了按照约定也不交给您银子,反正我横竖不交银子。”一句话把老讼师给气死了。 类似的: 1)我正在说谎?!! 2)鸡与鸡蛋何为先? 一、悖论的定义 “悖论”(英语:Paradox,俄语:Πарадокс)的字面意思是荒谬的理论,然而其内涵远没有这么简单,它是在一定理论系统前提下的看起来没有问题的矛盾。 关于悖论,目前并没有非常权威性1 的定义,以下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通常认为,一个论断,如果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它,都会导出一个与原始判断相反的结论,而要推翻它却又很难给出正当的根据时,这种论断称为悖论;或者,如果一个命题及其否定命题均可以用逻辑上等效的推理加以证明,而其推导又无法明确提出错误时,这种自相矛盾的命题叫做悖论。这种“定义”,比单纯从字面理解有所细化,也比较容易理解,但仍不够准确。 下述说法是A.A.富兰克尔给出的:如果某种理论的公理及其推理规则看上去是合理的,但在这个理论中却推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者证明了这样一个复合命题,它表现为两个矛盾命题的等价式,我们称这个理论包含了一个悖论。这里强调了悖论是依赖于一定的理论体系的,但是,只是说,某个理论体系包含了悖论,而没有言明什么是悖论。 悖论不同于通常的诡辩或谬论。诡辩、谬论可以通过已有的理论、逻辑论述其错误的原因,是与现有理论相悖的;而悖论虽感其不妥,但从它所在的理论体系中,不能阐明其错误的原因,是与现有理论相容的。悖论是(在当时)解释不了的矛盾。 悖论蕴涵真理,但常被人们描绘为倒置的真理; 悖论富有魅力,既让您乐在其中,又使您焦躁不安,欲罢不能; 数学历史中出现的悖论,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悖论的起源 起源之一:芝诺悖论(公元前五世纪) 芝诺(Zenon Eleates,约公元前490年——约公元前429年)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埃利亚(Elea)城,是古希腊埃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nides)的学生。他否定现实世界的运动,信奉巴门尼德关于世界上真实的东西只能是“唯一不动的存在”的信条。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和时间无限可分,运动是连续而又平顺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由一小段一小段不可分的部分组成,运动是间断且跳跃的。芝诺悖论是针对上述二观点而提出的。他关于运动的四个悖论,被认为是悖论的起源之一。其中前两个悖论是针对那种连续的时空观而提出的,后两个悖论则是针对间断时空观提出的。 (1) 一物体要从A点到达B D点;而要到达D点,又必先抵达其1/8处之E点。如此下去,永无止境,因此,运动不可能存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展望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与思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此,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就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都把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其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即信息技术整合教育,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其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吉林省从2001年起,至2008年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课。这样,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方法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促进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在我国,由于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初步构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众多学校都购置了计算机、装备了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开通了校园网等。随着信息技术硬件

环境的不断完善,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热点课题,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是局部的、分散的和经验性的,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立足吉林省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旨在研究发现能够指导全省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和方法,促进吉林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1.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在现代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建构实用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探讨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规律的探讨,构建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学论体系,创建信息技术教学论学科,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目的在于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3.从中近期来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必修课,即由选修到必修;但从长远来看,则会由必修到选修;将来一般性的操作技能,学生将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没必要以一种课程的形态出现,复杂性的操作技能可开设选修课,

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现状

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现状 为了论述的方便,这里首先以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为例。美国信息技术教育起步很早,信息技术课程因州而异、因校而异,不同学区和学校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但是殊途同归,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成为有信息素养的人。由于美国国家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快,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也走在世界前列。据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年美国公立中小学接入互联网的学校达到以上,同时美国中小学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经验相当丰富。 由于地区差异和学生差异,美国的中小学信息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因校而异,五花八门,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不强调学科系统。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大体可分为二种形态:第一种,不设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仅在数学或物理等课程中介绍一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第二种,设一门信息技术必修课或选修课。第三种,设一系列信息技术必修课或选修课,如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等。多数高中开设程序设计选修课,培养学生的逻辑运算和抽象思维能力。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家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1996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了年度国情咨文,把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迎接信息社会对一于教育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并表示到2000年全国每间教室、每一个图书馆都要与国际互联网联接,形成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为了实现到2000年的教育行动纲领,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组织成立了一个教育技术专家组,提出一个专门报告,就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与Internct联网、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提供建议,主要建议包括:(1)以计算机辅助学习为中心,将信息技术贯穿于K12课程,效地使用技术。(2)保障实际投资。(3)保证人人都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和权利。(4)在中小学积极开展实验研究,提高K12教育效率和费用效益。美国实施一系列的措施,这些举措,使得美国在抢占全球发展教育制高点的竞价中占得了先机。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已经得到普及,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也涌现出了一批在信息技术方面富有创意与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但

阈下知觉广告(subliminal_Advertislng)

阈下知觉广告(subliminal Advertislng)是在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产品图片、品牌名称或其他营销刺激物呈现给他们的一种技巧。通过这种呈现,营销者希望消费者会在阈下水平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购买反应.避免消费者对传统广告侵入式营销的反感.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阈下知觉:在听觉,视觉或其他感觉阈限值之下产生的知觉。 阈下广告:在其他媒体背景上呈现极微弱或极短暂的广告的信息。 有必要先得介绍心理学中的阈限概念,这是心理学感觉研究的一个基础,心理学认为人们无论视觉还是听觉(当然还有其他感觉),要使刺激对象被人们感觉器官感受到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比如声音,如果声音太弱人们是无法听见的,而那个刚刚能让人听到的声音强度就是听觉的阈限,同理刚刚能让人看见的光的强度就是视觉的阈限。 阈限之上的信息可以被人们获得,但是对于阈限以下的刺激人们是不是也会获得一定信息?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阈限以下的信息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工。 阈下广告其实就是把广告中的某种刺激设置到人们阈限以下来进行诉求的。最早的研究很有意思,那是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趣事,当时电影院正在播放一部电影,但是电影的胶片被处理过,加入了“请喝可口可乐”,“请吃爆米花”的广告语,只是这两条广告信息播放的时间是3/1000秒,非常快以至于人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但是比较实验前后电影院周围的可乐和爆米花销量人们惊奇地发现:爆米花销售上升了58%,可口可乐销售量上升了18%。这说明阈限以下的信息也能达到说服的目的,从而可以作为广告诉求的手段,从此以后就涌现除了各式各样的阈限广告。但是最后研究者想要再次重复这一实验,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对于阈限广告是否有用,人们仍然在讨论。 2006/4/4 阈下广告 阈就像一个阀门把人的精神活动分成两个部分 处于阀门上的精神活动是人们意识得到的,即意识活动; 而处于阀门下的精神活动则是人们所意识不到的,即潜意识活动。 潜意识活动虽然人们意识不到,但它对人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最早进行潜意识诉求实验的是美国学者维克利。 他于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电影院里,在电影正常播放的时候, 在一个活动的屏幕上每隔5秒以3/1000秒的速度呈现信息“请吃爆米花”和“请喝可口可乐”。 这样快的速度呈现信息,可以说观众是丝毫觉察不到的,观众在意识层面上是没有主动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 但它的结果却是令人出乎意料的——影院周围的爆米花和可口可乐的销售量分别增加了57%和18%。 这说明了这些广告信息是进入观众的潜意识当中,是潜意识的力量勾起了观众的购买欲望,从而做出了购买爆米花和可口可乐的行为。 由于担心阈下广告被不正当的使用,比如用于酒业可能引起人们酗酒,所以在许多国家都明令禁止使用阈下广告。 虽然阈下广告没有得到推广,但大量研究证明,人们确实对阈下刺激作出了反应。 其他变相的阈下潜意识诉求却经常出现于媒体中,而且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美国获纽约广告金奖的一则宣传汽车轮胎的电视广告,

十大数学悖论

十大数学悖论 1.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某村只有一人理发,且该村的人都需要理发,理发师规定,给且只给村中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试问: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 如果理发师给自己理发,则违背了自己的约定;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那么按照他的规定,又应该给自己理发。这样,理发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2.说谎者悖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的哲学家伊壁门尼德斯有如此断言:“所有克里特人

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也就是说,克里特人伊壁门尼德斯说了一句真话,但是却与他的真话——所有克里特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相悖;如果这句话不是真的,也就是说克里特人伊壁门尼德斯说了一句谎话,则真话应是:所有克里特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两者又相悖。 所以怎样也难以自圆其说,这就是著名的说谎者悖论。 : 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又提出了一个悖论:“我现在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同上,这又是难以

自圆其说! 说谎者悖论至今仍困扰着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说谎者悖论有许多形式。如:我预言:“你下面要讲的话是‘不’,对不对?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又如,“我的下一句话是错(对)的,我的上一句话是对(错)的”。 3.跟无限相关的悖论: {1,2,3,4,5,…}是自然数集: {1,4,9,16,25,…}是自然数平方的数集。 这两个数集能够很容易构成一一对应,那么,在每个集合中有

一样多的元素吗? 4.伽利略悖论:我们都知道整体大于部分。由线段BC上的点往顶点A连线,每一条线都会与线段DE(D点在AB上,E点在AC上)相交,因此可得DE与BC一样长,与图矛盾。为什么? 5.预料不到的考试的悖论:一位老师宣布说,在下一星期的五天内(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某一天将进行一场考试,但他又告诉班上的同学:“你们无法知道是哪一天,只有到了考试那天的早上八点钟才通知你们下午一点钟考。 你能说出为什么这场考试无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同时,在我省进行的校本研修中,我校的研究课题是“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在我校有很好的基础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那么,我们目前在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距离有多远呢?基于此对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具备的要素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目前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从而尽快达到推进本校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步伐的目的。 二、调查的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对象是本校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 1、教师座谈与问卷概况: 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93份,回收问卷93份,有效问卷93份。调查对象是我校中学在职教师,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共分五大类。第一类为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环境调查。第二类为学科课程与信

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调查。第三类为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能力方面的调查。第四类为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方面的调查。第五类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 2、学生座谈概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了解学生对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现状,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样调查了224名学生,调查对象分布在高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对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兴趣、认识和态度等。 三、调查的结果与说明 1、学校信息环境建设: 近年来,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基层学校在信息技术的装备上迈开了一大步。仅以我们我校为例,调查显示,教师中有36.6%有家庭自备电脑,学校设立有电子备课室,每个教研组都有一台电脑,供教师使用,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4个,学生平均每10人一台计算机。 目前,校园网络已经开通,电子备课室、教导处等、多媒体教室里的电脑等连通了网络,这对于全校师生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另外,我校教师百分之百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均已经取得了初级和高级信息技术证书,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软件保障。

阈下知觉广告

阈下广告 阈下知觉:在听觉,视觉或其他感觉阈限值之下产生的知觉。 阈限:心理学中的阈限概念,这是心理学感觉研究的一个基础,心理学认为人们无论视觉还是听觉(当然还有其他感觉),要使刺激对象被人们感觉器官感受到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比如声音,如果声音太弱人们是无法听见的,而那个刚刚能让人听到的声音强度就是听觉的阈限,同理刚刚能让人看见的光的强度就是视觉的阈限。 阈限之上的信息可以被人们获得,但是对于阈限以下的刺激人们是不是也会获得一定信息?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阈限以下的信息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工 阈下知觉广告(subliminal Advertislng) 是在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产品图片、品牌名称或其他营销刺激物呈现给他们的一种技巧。通过这种呈现,营销者希望消费者会在阈下水平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购买反应.避免消费者对传统广告侵入式营销的反感.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最早的研究很有意思,那是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趣事,当时电影院正在播放一部电影,但是电影的胶片被处理过,加入了“请喝可口可乐”,“请吃爆米花”的广告语,只是这两条广告信息播放的时间是3/1000秒,非常快以至于人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但是比较实验前后电影院周围的可乐和爆米花销量人们惊奇地发现:爆米花销售上升了58%,可口可乐销售量上升了18%。这说明阈限以下的信息也能达到说服的目的,从而可以作为广告诉求的手段,从此以后就涌现除了各式各样的阈限广告。但是最后研究者想要再次重复这一实验,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对于阈限广告是否有用,人们仍然在讨论。

虽然阈下广告没有得到推广,但大量研究证明,人们确实对阈下刺激作出了反应。 其他变相的阈下潜意识诉求却经常出现于媒体中,而且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美国获纽约广告金奖的一则宣传汽车轮胎的电视广告, 画面中没有直接打出轮胎的镜头,而是一位运动员穿着一双旧运动鞋在山上跑,跑着,跑着,鞋面跑开了几道口子。 运动员无可奈何地脱下破鞋,只见鞋底完好无损,崭新如初,鞋底中间却出人意外地印着那家汽车轮胎公司的轮胎商标,消费者看后,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广告中所宣传的产品。 这则广告中汽车轮胎的信息虽然只是以很快的速度显示了一下,读者、观众还没来得及探感到这些刺激,但他们却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牢牢地记住了广告诉求的内容。 阈下技术应用的主要形式: 阈下技术是一种潜意识诉求,“即通过提供人所无法意识到的信息达到说服的目的。” 当心理学家们谈到阈下技术时,通常指的是瞬时闪过的言语、图像或者阈下声波这些绝对得阈下刺激。但是,必须指出,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中使用的阈下技术涵盖范围要更宽一些,包括很多不同形式的隐藏信息的使用。在后文中我们会详细举例介绍阈下技术的各种实际应用。在这里仅列举几种主要的形式: ◆用心设计的隐讳图案和暗示性的身体语言 ◆低俗的或经过艺术修饰的、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并引发本能冲动的隐藏符号 ◆极微弱、极短促的言语或图像的闪现 ◆经过声学处理或隐含不被感知的背景信息的音乐 ◆设置隐喻或使用催眠术(hypnotic)来进行言语表达

数学悖论论文

数学悖论论文 悖论是一个涉及数理科学、哲学、逻辑学、语义学等非常广泛的论题,对科学发展意义不言而喻。从数学方面来看,悖论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巨大的。因而研究悖论的概念、特征以及对数学发展的影响也就非常必要。 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问,严谨中包含着各种各样有趣的规律。从几条简简单单的公理出发,就可以推理出一整套的体系。可就是这门严密可靠的学科,却也有着像孩子一样顽皮的一面。这其中最好的体现,就是悖论的存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们就发现了让人难以解释的矛盾,用正确的方法去证明一个命题,如果认为这个命题成立,就会发现它的否定命题也成立。相反的,如果认为这个命题的否定命题成立,又会发现这个命题成立。这便使人们产生里难以解释的困惑。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多这样的问题被人们发现,于是,悖论就诞生了。 1.1相对存在性 一方面,由于科学的无止境性,自相矛盾的系统将和科学理论体系永远并存,它从前有,现在有,将来仍然有,所以说,悖论是永远存在的。另一方面,悖论只是产生并存在于人类思维及其产物中,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及规律并不因为人类意识中的矛盾有丝毫改变。因此,悖论只与人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2.2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 科学理论中的“逻辑矛盾”有层次之分。表层的是普通的逻辑矛盾,可以凭借实验、经验和思辨,在不触动科学理论“硬核”的情况下,清除矛盾并弥合它们对科学理论整体造成的缝隙;深层的是特殊的逻辑矛盾。这是在普通的逻辑矛盾被清理之后又显现出来的关涉科学理论体系核心假说可信与否的逻辑矛盾。这种矛盾常常危及科学理论的“硬核”。悖论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 2.3可解决性 人类思维应该没有悖论,应消除悖论。然而,由于现阶段人类思维与大自然的割裂性,人所构造的思维及其符号系统必然会有悖论,所以悖论研究应该是通过深入分析,找出人所构造的思维系统或符号系统的起始基点,明确其向另一方向解释的两重性和可能性,限定其有效性范围,制定对本系统的理解和使用规则,避免因误解、误用而引起的思维纷争。许多悖论都是由系统构造基点本身引起的,只有跳到系统外,从整体上去审视该系统的特点,才能解决,局限于系统内是难以解决的。在对人所构造的思维系统或符号系统基点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系统或学科的扩展,或不同系统或学科的融通。这样,原来系统的基点就不再是基点,而成了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中的东西,从而,悖论也就在更大的系统中得到了解决. 2.4创新性 科学史实已经表明,在科学发展极为迅速的20世纪,凡是获得重大创新的领域都与悖论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数学基础领域的巨大成就与1900年前后发现的布拉里福蒂悖论、康托尔悖论、罗素悖论等一系列集合论悖论联系在一起,物理学领域的重大发展则与光速悖论密切相关,甚至在社会经济领域,从法国社会学家孔多塞等人发现的“投票悖论”,到肯尼斯·阿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都与悖论问题有着重要关联……悖论之于科学理论创新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彰显。因此,有意识地发现悖论,进而分析并解决悖论应当是我们从逻辑理性层面创新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维度。 悖论的“提出”是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悖论的解决更是一种科学理论的创新。通过悖论的消解而自我超越,往往使理论发生革命性的重大变革。 悖论的种类有很多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如下几个: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对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生存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 少问题,比如认识问题,资金投入问题,信息技术师资问题,以及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问题等。并对此进行总结。 2000年11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至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教育观念保守,许多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学生及家长的学习观念相对比较保守,普遍认为考大学是高中学习的唯一目标,高考不考的是“副科”。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在电脑上玩玩游戏,上网聊聊天。 2,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原来大多没有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现在中小学的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教师凤毛麟角。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由普通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本身对计算机了解的不多;有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外面临时招聘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也许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本身就没有信息技术专业水平。鉴于这样种种情况,很多信息课很不规范,要不就让学生打打游戏,要不就放片子给学生看,要不就由学生自己乱倒腾,不能真正发挥信息课的作用。一方面,信息技术技术教师自身没有实现信息化,这样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和知识更新要比其它学科来的快,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尤其这一点对没有信息技术功底的教师来说压力则更大。 3、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许多中小学设备陈旧,计算机数量不足,硬件设施较差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投入。当前,设备陈旧、满足不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笔者所在的城市仅有一两所重点中学真正拥有校园网,小学条件更差一些。大部分学校配置的计算机是“普九”大检查时配备的,其档次多为586或586以下,内存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完成信息的采集、整理、储存、发布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有一部分学校虽然在近两年陆续装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经费问题,所装备的计算 机档次较低;另外,很多学校只知买进计算机,却不懂得要经常对机器进行维护,致使很多设备闲置不用,以致报废 4,、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缺乏整合 从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难看出,一些学校没有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起来,而是孤立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国家教育部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是我国面向./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各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必须与学科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5,信息技术考核评价没有体现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的考试都沿用了传统课程的考查方式,即采用笔试闭卷考试。这种机械的记忆学习本身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宗旨相违背,也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教师教学的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