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12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学校教育形态是在()。

A.原始社会 B.夏代 C.汉代 D.唐代

2.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是()。

A.《学论》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从教育有史以来,除()以外,教育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5.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育组织形式

6.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

A.学习能力 B.应用能力 C.操作能力 D.创造能力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8.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是()。

A.课外活动 B.课堂教学 C.班级活动 D.郊游活动

9.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卬学制” D.“壬寅学制”

10.教学心理学的任务是用()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回答。 A.问卷调查法 B.实证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理论分析法

11.()认为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最具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

12.()学习和教育学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成为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

A.实用主义B.人本主义C.建构主义D.马克思主义

13.英国心理学家艾萨克根据内倾—外倾和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对人的()加以区分。

A.性格B.品格C.思维D.智力

1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的重要性。

A.遗传B.环境C.改变D.学习

15.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A.教学水平B.教学方法C.自我意识D.智力水平

16.斯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教学。

A.结构B.程序C.认知D.情境

17.根据测验目的、项目难度一般确定在()。

A.0.1-0.3之间B.0.3-0.7之间C.0.7-0.9之间D.0.9以上

18.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尝试策略和()策略。A.启发B.经验C.实践D.分析

19.中小学读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教育。

A.爱国主义B.道德品格C.心理健康D.法制

20.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赞科夫C.班杜拉D.柯尔伯格

21.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的重要性。A.说理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自我修养法

22.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

A.提高品德认识B.陶冶品德情感C.激发品德动机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23.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年.

A、1984

B、1991

C、1997

D、2008

2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出处()。

A.《学记》B.《论语》C.《师说》D.《劝学》

25.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A.爱岗敬业B.爱国守法C.热爱学生D.终身学习

26.师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与途径主要是()结合。

A.职前玉职后结合B.课内与课后C.热情与兴趣D.工作与休闲27.师德建设最根本之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表现出()。

A.专业性B.道德性C.师范性D.创造性

28.()是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A.宪法B.教师法C.教育政策D.教育法

29.在本行政区域已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行政章程

30.遵守教育法包含两个方面的的含义,一是守法的主体,二是守法的()。

A.形式B.组织C.文本D.内容

31.学校作为法人最重要是最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必要的财产经费B.依法成立C.名称、组织和机构D.独立承担责任32.教师获取报酬主要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来体现的。

A.带薪休假B.政治地位C.有偿家教D.教师节

33.未成年学生具有()法律地位,这种地位与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相适应。

A.多重B.公民C.学生D.未成年人

34.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的依据是()。

A.义务教育法B.教师法C.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保护法

35.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教书育人B.师德为先C.尊重规律D.为人师表

36.我国()是根据因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

A.教师教育课程标准B.教师道德行为规范C.教师角色D.教师素养

37.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最初原于()。

A.泰勒的目标模式 B.塔巴模式 C.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D.泰勒的过程模式 38.课程关注的核心问题是()。

A.课程设计 B.课程实施 C.课程权利的分配 D.课程管理制度

39.现代三大课程流派是()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A.学科中心 B.活动中心 C.实践中心 D.管理中心

40.()的出版标志着教学论的初步形成。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画》 D.《民主主义与教育》 41.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育策略

42.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 B.交互主体性 C.学生主体性 D.教师主体性 43.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来进行的。

A.班级 B.教研组 C.年级 D.学校

44.()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

A.规章制度 B.班干部 C.学风 D.任课教师

45.()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并首次采用了编班分级的授课方式。

A.1865 B.1862 C.1887 D.1878

46.1934年颁布的()中规定,每班级主任教员一人,一班学生在四十人以上者,得增设助教员一人,“主任教员”即我们现在通称的“班主任”。

A.《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B.《小学暂行教程》

C.《中学暂行教程》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制度暂行条例》

47.()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繁琐的部分。

A.常规事务性 B.指导性 C.决策性 D.协调性

48.()下列谈话中,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

A.商讨性 B.点拨性 C.突击式 D.批评式

49.在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起源以()的出现为标志。

A.无线电 B.电话教育 C.摄影仪 D.多媒体

50.教科书被称为()媒体。

A.传统教学 B.现代教学 C.传统与现代结合 D.结合

51.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的特征。

A.观赏性 B.活动性 C.开放性 D.严谨性

52.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各科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的设计和开发。

A.课程与教学 B.课程资源 C.多媒体课件 D.教学软件

53.“班班通堂堂用”推进标准我国()信息化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A.义务教育 B.高等教育 C.基础教育 D.模组教育

54.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和多媒体网络教育。

A.多媒体教育 B.多媒体课件 C.教学软件 D.电子白板

55.回顾中国90年代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 A.党的领导 B.交技发展 C.民族团结 D.家庭和谐

56.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A.7.3% B.7.4% C.7.5% D.7.6%

57.2011年9月19日和11月1日,我国自行研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

A.神州八号 B.二宫三号 C.神州七号 D.神州九号

58.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大会上,()做了题为《提高质量是高教改革发展核心任务》重要讲话,讲话给全国的青年提出了三点希望。

A.袁贵仁 B.习近平 C.胡锦涛 D.温家宝

59.2011年6月22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从()。

A.韩国撤军计划 B.利比里亚撤军计划 C.伊拉克撤军计划 D.阿富汗撤军计划 60.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是()。

A.曾荫权 B.唐英年 C.何俊仁 D.梁振英

二、简答题

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2.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作用。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讲余光中的《乡愁》,先高声朗诵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话音未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一枚小小的邮票,哪能容得下那么多人呢?”老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某某同学,你总喜欢这样转牛角尖,学习成绩怎么好的了呀?”学生脸涨的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

请运用课程与教学原理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如果你认为不妥当,设计处理方法或策略。

案例二: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板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

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的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所以德语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板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些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时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板姓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会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在听说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

请结合案例中的学生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案例所体现的德育原理。

2012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选B。

【解析】原始社会的还没有真正的教育形式,基本都是经验的传授,没有固定的老师、学生、内容等;在奴隶社会的夏代,才开始有了学校这种教育形式。

2.选D。

【解析】《学论》即《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书籍。《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其中有一些教育思想的体现,并不是科学的教育学。《大教学论》是标志着教育学的开端。《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开始规范和科学了。

3.选A。

【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平等的,没有阶级性。西周属于奴隶社会,教育思想有典型的阶级性,而且有道统性,即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近代和现代的教育虽然没有明显的阶级性,但是政治经济制度依然决定了教育的方向,为谁服务等。

4.选B。

【解析】经济即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政治决定教育的权力,教育目的等;文化和人口都对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5.选A。

【解析】政治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又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它指导教育活动。

6.选D。

【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核心是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本质。

7.选B。

【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长期才能实现。教育性体现在教师的教书育人中;示范性是说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影响;创造性是体现在教师的因材施教、教育方法内容中的独特性中等等。

8.选B。

【解析】教育活动的途径渠道有很多,比如课外活动、班级活动、郊游活动等等,但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这也是师生交往的最主要途径了。

9.选C。

【解析】"壬寅学制"是第一个制定却未实施的学制;“壬戌学制”是1922年制定的新学制,是参照美国的;“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辛亥革命后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公布的学制系统。

10. 选B。

【解析】教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这些研究方法都属于实证研究法。故选B。

11.选A。

【解析】皮亚杰是研究认知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是研究道德发展阶段论,未果斯基是研究文化历史发展,埃里克森是研究人格发展阶段论。

12.选B.

【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强调教学必须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程序化教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基本点是:把教材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自定步调的小步子,要求学生做出积极的反应,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使错误率降低到最小限度;学科结构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布鲁纳强调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即基本内容、原理、方法等,就可以主动的进行认知-发现学习。

13.选A。

【解析】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根据内倾—外倾和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对性格作出分类,分为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与不稳定外倾型。稳定内倾型表现为温和、镇定、安宁、善于克制自己,相当于黏液质的气质;稳定外倾型表现为活泼、悠闲、开朗、富于反应,相当于多血质气质;不稳定内倾型表现为严峻、慈爱、文静、易焦虑,相当于抑郁质气质;不稳定外倾型表现为好冲动、好斗、易激动等,相当于胆汁质气质。

14.选B。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原来是善良的,大家的本性是差不多的,只是因为受到各自环境的影响,于是彼此的本性就逐渐相差得远了。”因此选B。

15. 选C。

【解析】采用排除法。在一个班级里,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方法,但

他们的学习动机还是不同,可排除A和B。至于智力水平,跟学习动机的相关性不大,智力水平高,学东西快,但很可能没有兴趣,激发不起强烈的学习动机。故选 C。

16.选B。

【解析】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积极强化原理设计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将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学生的错误率降低。

17.选B。

【解析】测验的主要主要目的就是鉴别考生实际水平的高低。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以通过率表示难度时,通过人数越多,即P值越大,难度就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P值越接近0.50,试题的鉴别能力就越高;相反,P值越接近1.00或0,试题的鉴别能力就越低。对于一般的常模、参照测验而言,其目的在于测量个体差异,一般只要求测验题目的平均难度为0.50,而个题难度可在0.50±0.20之间。

18.选A。

【解析】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分为两大类: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算法式策略。是指对一个问题解决的所有可能途径都加以尝试的一种策略。启发式策略是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启发而直接选择一个可能正确的方案。

19.选B。

【解析】大德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里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小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中小学德育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

20.选C。

【解析】以班杜拉为代表的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参与性学习: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21.选B。

【解析】这句的意思是“自己榜样做好了,不要求别人他们也会听你的;自己本来就不是好榜样,虽然严厉命令别人,他们也不会听从。”因此强调的是榜样的重要性。

22.选D。

【解析】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3.选D。

【解析】我国于1997年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进行修订,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是2008年修订后的。

24.选C。

【解析】出自韩愈的《师说》。

25.选A。

【解析】爱岗敬业是指教师要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教师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否认同和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是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

26.选A。

【解析】师德教育两个基本途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

27.选C。

【解析】师德建设的根本是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表现出示范性。

28答案:D。

【解析】广义的教育法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9.选C。

【解析】重点要注意本行政区域,容易得出答案C。

30.选D。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者。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又称权利客体和义务客体。内容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某种权利和应该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义务。

31.选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

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32.选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关于教师的权利中规定,“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33.选A。

【解析】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从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因此未成年学生具有多重法律地位。

34.选:C。

【解析】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5.选B。

【解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有四个基本理念,分别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36.选A。

【解析】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特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37. 选A。

【解析】备选项都是课程设计的模式,但目标模式最早的提出者是泰勒。塔巴模式、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以及过程模式都受到了泰勒目标模式的影响,其中,其中塔巴模式是对泰勒目标模式的继承和发展,过程模式是斯滕豪斯提出的。

38.选C。

【解析】课程权利的分配指是由国家还是由学校来进行课程开发。国家统一开发课程容易造成教师的不适应,推广的阻力非常大。因此,课程权利的分配是课程关注的核心问题。

39.选A。

【解析】现代三大课程流派是学科中心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其中,学科中心关注知识,学生中心关注学生,社会中心关注建造新的社会秩序。

40.选B。

【解析】《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建立。《教育漫话》是洛克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著作,标志着现代教育的开始。

41. 选B。

【解析】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都包含在教学过程中。

42.选B。

【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备选项A、C、D均片面.

43.选A。

【解析】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44.选B。

【解析】班干部才是班集体中的成员,因此可排除任课教师。

45.选B。

【解析】识记题。京师同文馆的成立时间及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形式。

46.选D。

【解析】注意时间是1934年,联想到当时的苏维埃政权。

47.选A。

【解析】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大致可以归类为“事务性工作”,“协调性工作”,“决策性工作”等三个范畴。事务性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繁杂的部分,主要是处理班集体各种杂务,维系班集体的协调一致,形成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秩序。

48.选C。

【解析】谈话法主要有商讨式、点拨式、触动式、谈心式、突击式、渐进式。其中,商讨式谈话主要针对逆反心强,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情感容易冲动的学生。点拨式使用自我意识强,独立感受力强,心理敏感的学生。

49.选B。

【解析】无线电是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视听教育”阶段出现的,所以备选项A错误。投影仪是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即“视觉教育”阶段出现的,所以备选项C错误。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所以备选项D错误。

50.选A。

【解析】本题为识记型题目。传统教学媒体指教学中常用的教科书、黑板、挂图、标本、模型、实验演示装置等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指20世纪以来利用科技成果发展起来并被引

入教学领域的电子传播媒体,在我国也成为电化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教学媒体。

51.选C。

【解析】用排除法。首先排除B和D,网络课程无法组织现场活动,因而不具有活动性。网络课程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因而,不具有严谨性。观赏性的表述也不准确,排除。

52. 选C。

【解析】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各科教学资源库及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设计。

53.选C。

【解析】“班班能堂堂用”的目的是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54.选D。

【解析】电子白板是环境一部分。

55.选A。

【解析】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办好中国的事情。

56.选C。

【解析】时政题。在2012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57.选A。

【解析】时政题。2011年9月11日神州八号飞船发射。

58.选C。

【解析】时政题。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教改革核心任务》的重要讲话。

59.选D。

【解析】时政题。2011年6月22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从阿富汗撤军。

60.选D。

【解析】时政题。梁振英在2012年3月25号当选第四任。易错选曾荫权,他是第三任行政长官。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教育即生活;

(2)教育即生长;

(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4)学校即社会;

(5)从做中学;

(6)学校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

(7)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2. 参考答案:

(1)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三、论述题

1. 参考答案: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问题表征;知识经验;思维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人格与动机。

问题表征就是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转换往往非常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知识经验包括知识经验的数量和质量。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知识经验并善于实际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思维定势(set of thinking)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定势常常是意识不到的,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物品的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酝酿效应就是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

适中的动机水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个体的人格差异也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理想远大、意志坚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优良的人格品质都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缺乏理想、意志薄弱、骄傲懒惰、缺乏自尊、自卑等消极的人格特点都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四、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这位教师的行为是不妥当的。

首先,案例中的学生有疑问,有自己的想法,但教师的回答却不尊重学生,打击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这体现了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思想,而忽略了学生主体。

其次,教学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往和互动,而是对学生的疑问一味进行打压。

最后,这位教师的作法也没有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当学生有疑问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循循善诱。

(2)这位老师不应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批评和打压,而应该将学生的疑问作为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

首先,教师可以对提出疑问的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学生得到问题精神。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这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引导,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可通过设计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如:“这枚小小的邮票,容下了哪些人?”“为什么一枚小小的邮票,能容下这么多人呢?”“邮票有什么样的作用?作者这样写体现了什么样的心情?”

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帮助学生在讨论中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参考答案:

结合案例中的学生行为改变的情况,本案例所体现的德育方面的内容包括: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

(1)体现的德育原则有:因材施教原则、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灵活施教原则。

案例中的德育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是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

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从最初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出发转变到组织活动来达到实施德育的效果,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德育老师先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反思,之后再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和措施,从而使得课外生活实践与课堂道德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切切实实的把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进行,体现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并结合学校周围的实际环境,采用了“要水果比赛”这种活动形式来对学生实施德育,体现了德育的灵活施教原则。

(2)德育方法

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体现了锻炼法。所谓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案例中的德育老师采用组织活动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德育,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以成良好的品德。

(3)德育规律

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如下德育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案例中的德育老师最初采用了批评教育的方式,但效果不明显,也就是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匹配,最后学生的行为发生转变了,体现了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在“要水果比赛”这个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活动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