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石油勘探与开发

150 2013年4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40 No.2 文章编号:1000-0747(2013)02-0150-09 DOI: 10.11698/PED.2013.02.0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姚泾利1,2,邓秀芹1,2,赵彦德1,2,韩天佑1,2,楚美娟1,2,庞锦莲1,2(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44;2011ZX05001-004)

摘要:通过综合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储集层与烃源岩展布、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评价其勘探潜力。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截至目前空气渗透率小于2×10?3μm2的致密油探明地质储量约20×108 t,主要赋存于与油页岩互层共生或紧邻的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石油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其中,湖盆中部长7和长6油层组大面积分布的重力流砂岩储集层尤其致密,空气渗透率一般小于0.3×10?3μm2。延长组致密油具有多成因砂体复合叠加规模大、储集层致密、孔喉结构复杂、刚性组分含量高、裂缝发育、含油性和原油物性较好、低压低产等特征。优质烃源岩与大面积厚层储集体互层共生,以及地史期生烃增压强排烃作用控制了延长组大面积叠合致密油的形成。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潜力大,是近期建产的现实目标和未来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图6表2参37

关键词:致密油;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资源潜力

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of tight oil in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Yao Jingli1,2, Deng Xiuqin1,2, Zhao Yande1,2, Han Tianyou1,2, Chu Meijuan1,2,Pang Jinlian1,2

(1.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Xi’an 710018, China; 2.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w-Permeability Oil & Gas Fields, Xi’an 710018, China)

Abstract:By comprehensive study of reservoir and source rock distribution,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the tight oil and its exploration potential was analyzed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s rich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The proved geological reserves of tight oil, with the permeability less than 2×10?3μm2, is about two billion tons by now. The tight oil mainly occurs i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Chang6-Chang8 oil-bearing members which are close to or interbedded with the oil shale layers, without long-distance migration. The large-scale gravity flow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Chang7 and Chang6 oil-bearing members in the center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are particularly tight, with the permeability less than 0.3×10?3μm2 in general. The tight oil in the Yanchang Formation features large scale in sand body complex, tight reservoir, complicated pore throat structure, high content of rigid components, abundant fractures and saturation, good crude property, low fluid pressure and low oil yield.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superimposed tight oil reservoirs is controlled by the interbeded lithologic combination of extensive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s and the strong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during geological history. This type of pools is an important potential resource for future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tight oil;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potential resource

0 引言

近年来,致密气、致密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成功得到了商业开发,目前已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1]。中国致密砂岩气、致密油、页岩油和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但其勘探开发目前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储集层成熟度低,成岩作用强,岩石颗粒细、分选差、胶结物含量高,储集空间变化大、非均质性强[2],油气藏呈现出储集层致密、预测难度大、成藏机理复杂、单井产量不高等特点[3],是中国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发育区。近年来,通过对碎屑岩有利沉积与成岩相、储集层致密史与成藏史关系、成藏机理及石油富集规律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4-15],有效地指导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的勘探开发,先后发现了西峰、姬塬、华庆等储量规模超过10×108t级的大油田[16-19]。其中,致密油气资源丰富,截至目前,空气渗透率小于2×10?3μm2的致密油探明地质储量约20×108 t,勘探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

2013年4月姚泾利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151

域,加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研究对中国致密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 致密油概念

致密油属非常规油气资源,关于致密油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定义。近年来,美国致密油快速发展,尤以威林斯顿盆地巴肯致密油最具代表性,其主要发育在盆地坳陷部位,孔隙度一般小于10%,覆压渗透率一般为0.001×10?3~0.1×10?3μm2[20-27](见表1)。

表1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与巴肯致密油特征对比[20-27]

岩矿成分/%储集层物性*

致密油藏层位

沉积

环境

埋深/m

页岩厚

度/m

储集层

岩石类型石英长石黏土孔隙

度/%

渗透率/

10?3μm2

地层压

力系数

干酪根

类型

TOC/

%

R o/

%

最高热解

峰温/℃

源储

关系

巴肯组上泥盆统—

下石炭统

浅海

2 593~

3 203

2.4~

4.9

粉砂质白云岩、

白云质粉砂岩

47.518.921.5 6.00.04 1.2~1.5Ⅰ+Ⅱ11.30 0.7~1.00 443~447

源储互

层共生

延长组三叠系湖相1 000~

2 800

20~60

细砂岩、

粉砂岩

41.823.517.49.20.43 0.64~

0.87

Ⅰ+Ⅱ113.75 0.9~1.16 440~455

源储互层共

生或紧邻

注:巴肯组致密油储集层物性为地下条件,延长组致密油储集层物性为地表条件,均为平均值

林森虎[28]、景东升[29]等将致密油定义为以吸附或

游离状态赋存于富有机质且渗透率极低的暗色页岩、

泥质粉砂岩或砂岩夹层系统中的自生自储、连续分布

的石油聚集。页岩生成的油气除部分排出并运移至砂

岩或碳酸盐岩等渗透性岩石中形成常规油气藏外,其

余大量在“原地”滞留,以游离烃和吸附烃形式赋存

于纳米级孔隙或微裂缝中,形成可供商业开采的致密油(气)。

为适应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油气田的实际情况,致密油通常是指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0.2×10?3μm2或空气渗透率小于2×10

?3μm2的砂岩、碳酸盐岩等油层,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油气流下限,但在一定经济条件和压裂、水平井、多分支井等技术措施下可以获得工业油产量[30]。

2 致密油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致密油资源丰富,在空气渗透率小于2×10?3μm2的储集层中已提交探明地质储量约20×108t,其中空气渗透率小于1×10?3μm2的致密储集层中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108 t。目前已发现10×108t级储量规模的西峰、姬塬、华庆大油田平均空气渗透率均小于2×10?3μm2,属致密油。延长组致密油分布于含油系统的“核心区域”:平面上,位于湖盆的中部,即环县—吴起—志丹—正宁—宁县—庆阳圈定的范围内(见图1),为中晚三叠世的沉积中心;纵向上,位于延长组的中部层位,即与油页岩互层共生或紧邻的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石油未经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见图2),主要为长6—长8油层组。其中,长8、陕北长6和华庆油田北部的长6油层组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以细砂岩为主,局部发育中—细砂岩;湖盆中部的长6、长7油层组主要为重力流沉积,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31-33],储集层尤为致密,空气渗透率一般小于0.3×10?3μm2。

图1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沉积相图

152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 Vol. 40 No.2

GR —自然伽马;R ILD —深感应电阻率

图2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成藏组合剖面图(剖面位置见图1)

3 致密油储集层特征

3.1 砂体分布特征

在湖盆中部地区,长8油层组砂体分布相对稳定,在三角洲前端呈朵状、裙状分布,厚度一般10~35 m 。长6、长7沉积期,东北、西南、西部等物源在湖盆沉积中心深水区汇聚,砂体大面积复合连片,呈北西—南东向沿环县—合水一线大致平行于相带界线(湖盆轴向)分布(见图1)[31-33],砂体延展约150 km ,宽25~80 km ,砂地比大于30%的面积超过8 000 km 2,局部地区砂地比甚至达80%以上,砂岩厚度大,单砂层厚度一般为5~40 m ,累计厚度一般为25~80 m ,局部地区连续砂岩厚度达百米。 3.2 储集层物性

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砂体横向相变尖灭或复合,纵向泥质岩隔层和碳酸盐胶结致密夹层发育,造成储集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致密砂岩储集层岩性主

要为细砂岩和粉砂岩,颗粒间主要为线接触和点-线接触,面孔率一般小于5.4%,孔隙类型一般为溶孔型或粒间孔-溶孔型,喉道细小,平均中值半径仅0.31 μm 。孔隙度一般为6.5%~14.3%(见图3a ),空气渗透率一般为0.01×10?3~2.00×10?3 μm 2(见图3b )。

长6、长7重力流沉积砂岩更为致密,平均面孔率一般2%左右,主要孔隙类型为长石和岩屑粒内溶孔、胶结物溶孔、残余粒间及填隙物微孔,平均孔径16.98 μm 。喉道细小,恒速压汞法测定的粉细砂岩喉道半径大部分小于0.2 μm (见图3c ),平均孔喉比492;常规压汞法测定的粉细砂岩喉道半径80%以上分布于0.05~0.20 μm (见图3d ),最大连通喉道半径为0.51 μm ,平均喉道半径0.16 μm 。因此,该类储集层以纳米级喉道为主,主要为小孔微喉型,喉道分布不均匀,呈网状,连通性差,平均分选系数为 2.92,均值系数 为10.84,排驱压力2.08 MPa 。复杂的孔喉结构导致储

2013年4月 姚泾利 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153

图3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集层物性及孔喉分布

集层的渗流能力差,储集层空气渗透率一般小于0.3× 10?3 μm 2。

3.3 刚性组分及天然裂缝

致密砂岩储集层刚性组分的含量一般为67%~81%(其中石英平均含量为41.8%,长石平均含量为23.8%),岩屑平均含量为17.4%;Yc2井脆性矿物分析表明,致密砂岩脆性指数为39%~43%(见表2)。储

表2 Yc2井长7油层组脆性指数评价

深度/m 岩性 脆性指数/% 泊松比 杨氏模量/MPa 应力/MPa

1 972~1 993 砂质泥岩 35.8 0.26 26 408 18.7 1 993~

2 006 砂岩 42.8 0.21 26 620 17.

3 2 006~2 013 砂质泥岩

36.8 0.25 25 845 18.4 2 013~2 020 泥岩 26.9 0.27 18 732 20.0 2 020~2 042 砂岩 39.5 0.23 26 268 18.0 2 042~2 065 泥岩 28.1 0.28 17 958 20.8 2 065~2 081

泥岩

35.0 0.25 24 859 20.3

集层脆性较高有利于增产改造,岩石在压裂过程中易于产生剪切破裂形成缝网系统。致密砂岩储集层中天然裂缝较发育,每10 m 发育天然裂缝约2.3条,主要为构造缝,以高角度缝和垂直缝为主,有一组或多组平行的裂缝,亦有多组裂缝相互切割;既有张性裂缝,也有剪切裂缝。裂缝的主要方向为近东西向,其次为北东向和近南北向。 3.4 充注程度

湖盆中部长6—长8油层组储集层致密,但石油充注程度高,地质录井显示致密砂岩储集层含油较均匀,常为油浸级含油,受原油浸染,砂岩常呈褐灰色(见图4a ),密闭取心分析储集层含油饱和度一般可达65%~85%(见图4b )。激光共聚焦图像显示,致密砂岩孔隙结构较复杂,孔隙、喉道具有一定连通性,孔喉及裂缝中富含有机质(见图4c )。

图4 延长组致密砂岩储集层含油特征

154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40 No.2

3.5 地层压力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延长组处于最大埋深,早白垩世末受燕山构造作用影响,盆地快速抬升,在抬升过程中产生了上覆地层暴露与剥蚀、地温下降等一系列变化,造成油气藏压力系统属性的转换。目前,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压力系数普遍较低,多分布于0.64~0.86,为中国典型的低压盆地。加之储集层孔隙结构复杂、渗透性差,因此试油普遍为低产或无自然产能,加大了增产和开发的难度。

3.6 原油物性

致密油原油性质较好,流动性强。地表条件下的原油密度一般为0.83~0.88 g/cm3,地层条件下原油密度约0.70~0.76 g/cm3,黏度平均在1.0 mPa·s左右,凝固点在17~20 ℃,可动流体饱和度为47.38%,流动性好,通过针对不同储集层类型开展油层改造,可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如长6、长7致密砂岩储集层具有厚度大、结构复杂、脆性较高的特点,在压裂改造过程中,采用多级加砂、定向射孔-多缝压裂等技术,通过造多缝、优化缝长、提高储集层纵向导流能力(也可增大天然裂缝的开启程度),增加泄油体积,可达到有效动用致密油厚油层的目的。经过压裂改造,致密油直井试油产量一般为4~35 t/d,局部相对高渗区试油产量可超过60 t/d,多口水平井试油单井产量达百吨以上。

4 致密油形成主控因素

4.1 烃源岩

延长组长7油层组沉积期为最大湖泛期,湖盆强烈拗陷,湖水分布范围广(超过10×104 km2),沉积了一套富有机质的油页岩、暗色泥岩,厚20~60 m区域面积达5×104 km2。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富含铁、硫、磷等生命元素,TOC值平均为13.75%,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干酪根在岩石中所占比例高,约15%~35%,具备形成“干酪根网络”的条件[12-13]。早白垩世处于最大埋深阶段(约3 000 m),成熟度适中,R o值一般为0.9%~1.1%,进入生排烃高峰阶段。长7油页岩具有高产烃率(产油率达400 kg/t)、高排烃效率(一般为55%~90%)[12-13]、广覆式生烃的特征,为一套优质烃源岩。此外,长4+5、长6、长9等油层组的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67%、2.18%和5.30%,干酪根类型以Ⅱ1型为主(长9油层组油页岩部分干酪根为Ⅰ型),也具有一定生烃能力。4.2 储集体

在东北、西南、西北、西部、南部5大沉积物源控制下,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发育,其中东北三角洲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其次是西南和西北三角洲。长9、长8、长6、长3沉积期为重要的三角洲建设期,砂体延伸稳定,厚度较大,长4+5沉积期存在短暂的湖侵,但规模有限,整体上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质供给基本平衡,局部地区发育一定规模的三角洲砂体。不同沉积时期三角洲规模呈现此消彼长特征,随着湖岸线的进退,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不同类型的三角洲砂体纵向叠加,横向复合连片,形成伸入湖盆的、围绕湖盆沉积中心的大型三角洲群。在湖盆中部地区,长6、长7油层组中上部发育大型重力流复合沉积砂体(包括砂质碎屑流、滑塌与浊流沉积等类型),砂体纵向叠加厚度大,平面上平行于相带界线或围绕三角洲前端稳定分布。这几套不同成因、不同方向展布的砂体,在空间上构成了纵横交织的庞大的储集体,形成了“满盆砂”的储集层分布格局,为石油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

4.3储集层致密化成因

致密砂岩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占绝对优势,变质岩屑、云母等塑性组分平均含量为11.7%,造成储集层抗压实能力较差,在外力作用下易挠曲、变形、假杂基化,刚性颗粒表现出定向排列、紧密接触的特征,颗粒间以线、点-线接触为主(见图5a),原生粒间孔损失高达36%~41%。致密砂岩储集层填隙物含量高,平均为13.6%~17.4%,成分主要为水云母、含铁碳酸盐等晚期胶结物(见图5b、5c、5d)。长6、长7油层组重力流沉积的砂岩储集层更加致密,填隙物含量分别为15.3%和17.4%。其中伊利石含量分别为7.0%和10.4%,往往呈片状、毛发状、纤维状,使有效孔隙变成了无效的微孔,大大降低了储集层的渗流能力;含铁碳酸盐平均含量分别为5.2%和4.1%[8],充填粒间孔隙和长石溶孔,胶结致密[8,15]。强烈的压实、胶结和黏土矿物转化等成岩作用造成致密砂岩储集层孔喉细小,结构复杂,连通性差。

4.4成藏组合

延长组沉积期鄂尔多斯湖盆水体具有振荡发展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历了多次的湖侵、湖退;另一个是沉积中心的迁移。这两个方面控制了烃源岩与储集砂体在横向上尖灭或侧变、纵向叠置的

2013年4月 姚泾利 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155

图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

沉积组合关系。最显著的一次湖侵为长8油层组沉积末期,形成了广泛分布的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湖盆中部地区长7优质烃源岩的上覆地层长6油层组三角洲和重力流沉积砂体发育,下伏地层长8油层组三角洲砂体发育,这两套不同性质的砂岩距离长7优质烃源岩层最近,具有优先捕获油气的位置优势,成为盆地中生界主要含油层系,即长7优质烃源岩成熟后可以向上、向下双向供烃,在稳定的构造背景下有利于形成长

4+5、

长6、长8大型岩性油藏。同时,在沉积中心区长7油层组本身发育较大规模的重力流储集砂体,是一套重要的、典型的致密油含油层系(见图2)。 4.5 主成藏期与石油充注

延长组中部主要发育致密砂岩储集层,仅靠浮力不能满足大规模运移聚集动力需求,生烃增压是强排烃和强充注的主要动力。

埋藏史研究表明,侏罗纪—早白垩世,延长组快速埋藏,早白垩世达到最大埋藏深度,长6—长8油层组的埋藏深度一般为2 500~3 200 m ,而且中生代末期伴随着构造热事件的发生,导致该时期具有高地温场的特征,地热梯度达3.5~4.0 ℃/100 m [34-35]。地温升高促进了优质烃源岩的成熟,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长6—长8储集层包裹体记录了

该热事件及其对石油成藏的影响,烃类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一般为83~126 ℃,峰值温度100~118 ℃。近年来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长7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量大,在有机质向烃类转变过程中易引起流体体积增加,累计生成的原油体积为岩石体积的8.0%~18.7%,甚至更高[13],生烃增压作用强烈。因此,尽管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为低压盆地,但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为超压盆地,其中最大埋深阶段(早白垩世)湖盆中部地区长7油层组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剩余压力一般为8~20 MPa ,地层压力系数一般为1.5~1.8,向上、向下剩余压力减小。长6、长8油层组流体剩余压力一般为4~8 MPa [36-37]。烃源岩和上下邻近的储集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力差(见图6),双向强排烃效率平均高达72%[13]。强排烃作用下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石油充注程度高,含油显示级别和含油饱和度均较高。因此生排烃高峰期超压在石油运移、聚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与北美威林斯顿盆地巴肯组致密油对比分析表明(见表1),两者具有相似的源储叠置关系,在烃源岩类型、成熟度、丰度和储集层的脆性程度、物性等参数或指标方面相近;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厚度明显大于巴肯

156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 Vol. 40 No.2

图6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剖面图(剖面位置见图1)

组致密油,但陆相储集层和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相对较强,而且鄂尔多斯盆地现今为低压盆地,与威林斯顿盆地巴肯组致密油超压存在显著差异。

5 致密油资源潜力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资源丰富,新发现的姬塬、华庆等亿吨级大油田储集层空气渗透率一般为0.3×10?3~1.0×10?3 μm 2,均已工业开发,是近年来长庆油田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来源。

湖盆中部长6重力流沉积储集体和长7重力流碎屑岩储集层空气渗透率一般小于0.3×10?3 μm 2,目前尚未提交探明储量,处于开发试验阶段。其中长7油层组已落实致密油含油富集区面积1 400 km 2,在华庆油田外围及合水、塔儿湾地区发现长6致密油含油富集区,落实含油富集区面积1 200 km 2,井距一般3~7 km ,经过压裂改造后几百口井获得了工业油流,甚至高产工业油流,估算该类油藏储量规模达8×108~10×108 t 。近期,针对空气渗透率0.2×10?3 μm 2左右的致密储集层的水力压裂、体积压裂和水平井开发试验成果显著,展示了该类油藏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6 结论

致密油通常是指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0.2×10?3

μm 2或空气渗透率小于2×10?3 μm 2的砂岩、碳酸盐岩等油层,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油气流下限,但在一定经济条件和压裂、水平井、多分支井等技术措施下可以获得工业油产量。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致密油资源丰富,平面上位于湖盆的中部,即环县—吴起—志丹—正宁—宁县—庆阳圈定的范围内,为中晚三叠世的沉积中心;纵向上位于延长组的中部层位,即与油页岩互层共生或紧邻的致密砂岩储集层中,主要为长6—长8油层组,石油未经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致密油储集层砂体分布稳定,储集层规模大;砂岩储集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刚性组分含量较高,天然裂缝较发育;石油充注程度高;地层流体普遍低压,自然产能低或无自然产能;原油物性较好,改造增产效果显著。优质烃源岩与大面积、厚层储集体互层共生,以及地史期生烃增压强排烃作用控制了延长组大面积叠合致密油的形成。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潜力大,是近期建产的现实目标和未来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

许怀先, 李建忠. 致密油: 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新热点[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1): 99.

Xu Huaixian, Li Jianzhong. Tight oil: New focus of unconventional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J]. Petroleum

2013年4月姚泾利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157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1): 99.

[2] 王道富, 付金华, 雷启鸿, 等.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勘探

开发技术与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3): 126-130.

Wang Daofu, Fu Jinhua, Lei Qihong, et 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prospect of low permeability oil-gas field in Ordos Basin[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07, 19(3): 126-130.

[3] 薛良清, 董大忠, 李小地, 等. 中国石油未来油气勘探重点领域

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7(2): 1-8.

Xue Liangqing, Dong Dazhong, Li Xiaodi, et al. Analysis of PetroChina’s key area of future China oil and gas exploration[J].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002, 7(2): 1-8.

[4] 郭彦如, 刘俊榜, 杨华, 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

性油藏成藏机理[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4): 417-425.

Guo Yanru, Liu Junbang, Yang Hua, et 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low permeable tight lithologic oil reservoirs in the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4): 417-425.

[5] 李士祥, 邓秀芹, 庞锦莲,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与

构造运动的关系[J]. 沉积学报, 2010, 28(4): 798-807.

Li Shixiang, Deng Xiuqin, Pang Jinlian,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troleum accumulation of Mesozoic and tectonic movement in Ordos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4): 798-807. [6] 邸领军, 张东阳, 王宏科. 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

成藏[J]. 石油学报, 2003, 24(2): 34-37.

Di Lingjun, Zhang Dongyang, Wang Hongke. Primary discussion on

Himalayan tectonic movement and petroleum reservoir in Ordos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3, 24(2): 34-37.

[7] 赵振宇, 郭彦如, 徐旺林, 等. 鄂尔多斯盆地3条油藏大剖面对风

险勘探的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1): 16-22.

Zhao Zhenyu, Guo Yanru, Xu Wanglin, et al. Significance of three

reservoir profiles for the risk exploration in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1): 16-22.

[8] 邓秀芹, 刘新社, 李士祥.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

藏致密史与成藏史的关系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2): 156-161.

Deng Xiuqin, Liu Xinshe, Li Shixia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cting history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ng history of the super-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J]. Oil & Gas Geology, 2009, 30(2):

156-161.

[9] 王明健, 何登发, 包洪平, 等.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

天然气成藏条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1): 30-39.

Wang Mingjian, He Dengfa, Bao Hongping, et al. Upper Palaeozoic

gas accumulations of the Yimeng uplift,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1): 30-39.

[10] 陈瑞银, 罗晓容, 陈占坤,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

估算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 2006, 80(5): 685-693.

Chen Ruiyin, Luo Xiaorong, Chen Zhankun, et al. Estimation of denudation thickness of Mesozoic strata in the Ordos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6, 80(5): 685-693.

[11] 席胜利, 刘新社, 王涛.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运移特征分析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26(3): 229-235.

Xi Shengli, Liu Xinshe, Wang Tao. Analysis on the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sozoic petroleum in the Ordos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4, 26(3): 229-235.

[12] 杨华, 张文正.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

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 地球化学, 2005, 34(2): 147-154.

Yang Hua, Zhang Wenzheng. Leading effect of the Seventh Member

high-quality source rock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during the enrichment of low-penetrating oil-gas accumulation: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J]. Geochimica, 2005, 34(2): 147-154. [13] 张文正, 杨华, 李剑锋, 等.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

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 强生排烃特征及机理分析[J]. 石油勘

探与开发, 2006, 33(3): 289-293.

Zhang Wenzheng, Yang Hua, Li Jianfeng, et al. Leading effect of high-class

source rock of Chang 7 in Ordos Basin on enrichment of low permeability

oil-gas accumulation-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mechanism[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6, 33(3): 289-293.

[14] 王学军, 王志欣, 陈杰, 等.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延长组石油

运聚机理[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3): 299-306.

Wang Xuejun, Wang Zhixin, Chen Jie, et al.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Zhenbei Oilfield,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3): 299-306.

[15] 姚泾利, 王琪, 张瑞,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砂岩中碳酸

盐胶结物成因与分布规律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6): 943-950.

Yao Jingli, Wang Qi, Zhang Rui, et al. Origi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ate cements in Yanchang Fm. (Triassic) sandstones within

the lacustrine center of Ordos Basin[J]. Natural Gas Geoscience, 2011, 22(6): 943-950.

[16] 姚泾利, 王琪, 张瑞, 等.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砂岩

绿泥石膜的形成机理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 沉积学报, 2011, 29(1): 72-79.

Yao Jingli, Wang Qi, Zhang Rui, et al. Forming mechanism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chlorite-coatings in Chang 6 sandstone(upper Triassic) of Hua-Qing area, Ordos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1, 29(1): 72-79.

[17] 邓秀芹, 李文厚, 李士祥, 等.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延长组长6

油层组深水沉积组合特征[J]. 地质科学, 2010, 45(3): 745-756.

Deng Xiuqin, Li Wenhou, Li Shixiang, et al. Deepwater sedimentary

association of Chang 6 oil bearing formation, Yanchang Formation of

Huaqing oilfield in Ordos Basi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2010, 45(3): 745-756.

[18] 付金华, 罗安湘, 喻建, 等. 西峰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J]. 石油学报, 2004, 25(2): 25-29.

Fu Jinhua, Luo Anxiang, Yu Jian, et al. Geological features of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exploration strategy of Xifeng oilfield[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4, 25(2): 25-29.

[19] 席胜利, 刘新社.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二次运移通道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35(5): 628-632.

Xi Shengli, Liu Xinshe. Petroleum secondary migration pathway in

158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40 No.2

Mesozoic period,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5, 35(5): 628-632.

[20] Petzet A. Billions of barrels in Bakken recovery seen in Williston[J].

Oil & Gas Journal, 2006, 106(46): 42-48.

[21] Nordeng S H. The Bakken petroleum system: An example of a

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J]. DMR Newsletter, 2009, 36(1): 21-24.

[22] Pramudito A. Depositional facies, diagenesis, and petrophysical

analysis of Bakken Formation, Elm Coulee Field, Willimston Basin, Montana[D]. Colorado: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2008.

[23] Sonnenberg T A, Pramudito A. Petroleum geology of the giant Elm

Coulee Field, Williston Basin[J]. AAPG Bulletin, 2009, 93(9): 1127-1153.

[24] Webster R L. Petroleum source rocks and stratigraphy of Bakken

Formation in North Dakota[J]. AAPG Bulletin, 1984, 68(7): 593-595.

[25] Li Maowen, Jiang Chunqing. Bakken/Madison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Canadian Williston Basin: Part 1: C21-C26 20-n-alkylpregnanes and their triaromatic analogs as indicators for Upper Devonian- Mississippian epicontinental black shale derived oils?[J].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1, 32(5): 667-675.

[26] Jiang Chunqing, Li Maowen, Osadetz K G, et al. Bakken/Madison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Canadian Williston Basin: Part 2: Molecular markers diagnostic of Bakken and Lodgepole source rocks[J].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1, 32(9): 1037-1054.

[27] Schmoker J W, Hester T C. Organic carbon in Bakken Formation,

United States portion of Williston Basin[J]. AAPG Bulletin, 1983, 67(12): 2165-2174.

[28] 林森虎, 邹才能, 袁选俊, 等. 美国致密油开发现状及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4): 25-30.

Lin Senhu, Zou Caineng, Yuan Xuanjun, et al. Status quo of tight oil

explo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implication[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11, 23(4): 25-30.

[29] 景东升, 丁锋, 袁际华. 美国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经验及启示[J].

国土资源情报, 2012(1): 18-19.

Jing Dongsheng, Ding Feng, Yuan Jihua.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experience and revelation on U.S. tight oil[J].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2012(1): 18-19.

[30] 匡立春, 唐勇, 雷德文, 等.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咸化湖相云质岩

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勘探潜力[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6): 657-667.

Kuang Lichun, Tang Yong, Lei Dewen, et al.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ight oil in the Permian saline lacustrine dolomitic rock, Junggar Basin, NW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6): 657-667.

[31] 邓秀芹, 付金华, 姚泾利,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及上三叠统延长

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的突破[J]. 古地理学报, 2011, 13(4): 443-455.

Deng Xiuqin, Fu Jinhua, Yao Jingli, et al.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iddle-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and

breakthrough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J].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1, 13(4): 443-455.

[32] 付锁堂, 邓秀芹, 庞锦莲.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湖盆沉积中心

厚层砂体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J]. 沉积学报, 2010, 28(6):

1081-1089.

Fu Suotang, Deng Xiuqin, Pang Jinlia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thick sandbody of Yanchang Formation at the centre of

Ordos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6):

1081-1089.

[33] 杨华, 邓秀芹, 庞锦莲, 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盆中部大型

复合浊积体发育特征及浊积岩形成控制因素分析[J]. 西北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36(增刊): 1-5.

Yang Hua, Deng Xiuqin, Pang Jinlian, et al.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

and its control factors about great turbidite system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middle part of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36(Supp.): 1-5.

[34] 赵孟为, Behr H J.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镜质体反射率与地热史[J].

石油学报, 1996, 17(2): 15-23.

Zhao Mengwei, Behr H J. Vitrinite reflectance in Triassic with

relation to geothermal history of Ordos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1996, 17(2): 15-23.

[35] 任战利, 张盛, 高胜利, 等.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程度异常分布

区及形成时期探讨[J]. 地质学报, 2006, 80(5): 674-684.

Ren Zhanli, Zhang Sheng, Gao Shengli, et al. Research on region of

maturation anomaly and formation time in Ordos Basin[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6, 80(5): 674-684.

[36] 李兴文, 李仲东, 过敏, 等. 鄂尔多斯麻黄山西区中生界过剩压

力与油气关系[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3): 294-298.

Li Xingwen, Li Zhongdong, Guo Min, et al. Relations of

overpressure and hydrocarbons in the Mesozoic of western

Mahuangshan,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3): 294-298.

[37] 邓秀芹, 姚泾利, 胡喜锋, 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岩

性油藏成藏流体动力系统特征及其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 2011,

41(6): 1044-1050.

Deng Xiuqin, Yao Jingli, Hu Xife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hydrodynamic system o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2011, 41(6): 1044-1050.

第一作者简介:姚泾利(1964-),男,陕西泾阳人,博士,中国石油长

庆油田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及综合地质研究工作。地址:陕

西省西安市兴隆园小区,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机关,邮政编码:710018。E-mail: yjl_cq@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649534.html,

收稿日期:2012-05-22修回日期:2013-01-16

(编辑黄昌武绘图刘方方)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讲解

卷 (Vo l um e ) 35 ,期 (N u m b e r ) 2 ,总 ( S U M ) 129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o t ec t on i ca e t M e t a l l ogen i a 页 ( Pages ) 190 ~197 , 2011 , 5 (M a y, 2011 )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邓昆 1 , 2 , 张哨楠 1 , 周立发 3 , 刘燕 4 ( 1.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59; 2.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 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510; 3. 西北大学 地质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4. 中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生代构 造背景 、地层体残余厚度 、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分析 ,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 ,大体分 为 3个演化阶段 :初始演化阶段 :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中晚寒武世 ; 发育阶段 : 中央古隆起在早奥陶世马 家沟期反映最为明显 ,为隆升剥蚀过程 ;调整 、消亡阶段 :石炭纪 - 二叠纪山西期古隆起仍有明显的显示 ,但其形态 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 ,为低缓隆起 。晚二叠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 。 中央古隆起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 、残余生烃坳陷 、储集条件 、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 方面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 中央古隆起 ; 形成演化 ; 油气勘探 文章编号 : 1001 21552 ( 2011 ) 022******* 中图分类号 : P618. 13 文献标志码 : A 组之上 ,香 1 井是山西组不整合于蓟县系之上 ,镇探 1井为太原组不整合于罗圈组之上等 (图 1 ) , 对中 央古隆起原先“L ”形展布形态及分布范围进行了修 正 ,其隆起的构造高点明显向西偏移 。在环县 、龙门 至宁县一带形成一个寒武系 、奥陶系缺失的三角形 隆起区 , 其面积约 11000 k m 2 。运用古构造图 、构造 顶面图 、构造演化史等构造解析方法 ,认为其形成于 中寒武世 ,并对构造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 图 2显示 :古隆起顶部在镇探 1 井一线 ,不只缺 失奥陶系 ,而且还缺失寒武系 ,甚至可能缺失部分元 古界 。但是 ,地层的缺失不等于古隆起的存在 ,地层 缺失仅表示地质历史中的隆起 ,并不代表现今的隆 起 。下古生界展布特点表明 ,存在一个加里东期 - 早华力西期的古隆起是无疑的 。但它并不代表这个 古隆起在地质历史时期始终存在 。在拉平的石炭系 底面构造剖面图上存在一个削顶的隆起构造 ,说明 0 引 言 古隆起是沉积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单元 ,同时也 是控制油气聚集的地质因素之一 。关于鄂尔多斯盆 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等 ,前人已有大量研究 ,给出 了多种解释和不同的观点 。主要分歧体现在 : 古隆 起形成时代 、分布特征 、演化阶段和形成机制等 ,形 成于中新元古代 (汤显明和惠斌耀 , 1993 ) 、早寒武 世 (黄 建 松 等 , 2005 ) , 早 奥 陶 世 (张 吉 森 等 , 1995 ) 、中奥 陶 世 (解 国 爱 等 , 2003 , 2005 ) 、石 炭 纪 (王庆飞等 , 2005 ) 。形成机制的观点有 : 伸展背 景 下均衡 翘 升 (赵 重 远 , 1993① ; 何 登 发 和 谢 晓 安 , 1997 ) ,构造地体拼 贴 (任 文军 等 , 1999; 解国 爱等 , 2003 , 2005 ) ,继 承基 底 构造 格局 (贾 进 斗 等 , 1997; 安作相 , 1998 ) 。本文结合最新钻井 、测井及地震资 料分析的基础上 ,如灵 1 井是太原组不整合于长山 收稿日期 : 2010 203 216;改回日期 : 2010 205 217 项目资助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 ( 973 项目 ) ( 2003CB214601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 邓昆 ( 1968 - ) ,男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教学及科研工作 。 Em a i l: dk_dengk@ 126. co m ①赵重远. 1993. 陕甘宁盆地中央古隆起及其形成演化. 西北大学.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第44卷 第4期西北地质Vol.44 No.42011年(总180期)NORTHWESTERN GEOLOGY 2011(Sum180) 文章编号:1009-6248(2011)04-0122-10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 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宋和平1,张炜2 (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陕西延安 716100; 2.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队,陕西西安 710043) 摘 要:三叠系延长组上组合地层作为下寺湾油田的主力油层段,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其后备资 源日显不足。通过对近年来下寺湾地区探井含油层段的分析研究,发现三叠系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 -长10段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本文针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8段,对其沉积微相、砂体形态、 储盖组合、构造形态、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下寺湾油田持续稳步发展寻找到层系接替 资源。 关键词:三叠系延长组;层系接替;储层特征;构造形态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下寺湾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境内,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为一西倾单伊陕斜坡的南部(杨俊杰,2002)(图1)。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比较富集的地区之一,面积约2 285km2。该油田经历了3个勘探开发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长庆石油勘探局对甘泉县桥镇以东、王坪以西一带进行了勘探验证,钻探127口井,其中试油108口井,87口井获工业油流,主要含油层位为延长组长1、长2和延安组延7、延9、延10油层,探明含油面积84km2,地质储量2 127×104t;第二阶段是1987年组建延长油矿管理局下寺湾钻采公司,采取“滚动开发,以油养油”的战略,主要围绕已有探井扩大生产规模,到2001年先后在柳洛峪南部、雨岔西部、张岔、北沟、川道-龙咀沟、道镇等区块对延长组长2、长3、长6油组进行了勘探,累计探明含油面积408km2,已探明地质储量11 600.8×104t;第三阶段是2008年开始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进行勘探,相继发现了柳洛峪区块延长组长8,雨岔区块延长组长7、长8、长10,川道-龙咀沟区块延长组的长7、长8油层组。 随着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上组合地层开发状况的日趋饱和,可用于继续勘探开发的后备资源面积日渐减少。笔者依据近年来在下寺湾地区探井钻遇油层特征,主要针对三叠系下组合地层进行综合地质研究,为下寺湾油田稳步增长寻找到接替性油藏资源(裘亦楠等,1994,1998;李道品,2002)。 1 区域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拗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宇和下元古界变质岩系。经过长期的地质发展演化,形  收稿日期:2011-05-24;修回日期:2011-11-21  基金项目:下寺湾采油厂“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综合评价”(2008年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宋和平(1966-),男,陕西甘泉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技术应用及研究工作。E-mail:shp663@163.com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时间:2007-08-03 08:41:19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根据岩性组合,延长组最早分为五段,即T3y1、T3y2、T3y3、T3y4、 T3y5,随着勘探不断向盆地内部深入,结合井下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将其进一步划为10个油层组(长1-长10)。延长组基本以北纬38°为界,北粗南细,北薄南厚,北部厚约100-600m之间不等,南部厚1000-1300m,边缘沉积坳陷带最大厚度为3200m。其沉积特征如下: 延长组一段(T3y1):盆地东部和东北部主要由灰绿、浅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暗紫色泥岩、粉砂岩组成的河流沉积。而在盆地西南部陇东一带,下部以河流、上部以三角洲及少量湖相沉积为主,其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薄层灰色粗砂岩及深灰色泥岩。总的来说本段沉积以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为主,南厚北薄,南细北粗,砂岩富含长石颗粒,普遍具麻斑状沸石胶结(俗称“愚人花岗岩”)。自然电位曲线大段偏负,视电阻率曲线呈指状。含长10油层组,在马家滩油田为主要采油层之一。 延长组二段(T3y2):与T3y1相比,湖盆水域明显扩大,总的沉积格局为东北沉积厚度小,粒度细,西南部沉积厚度大,粒度粗。本段长9的下部油层以深色泥页岩夹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是一套广泛湖侵背景下形成的产物。在长9的上部,除盆地边缘外,湖盆南部广泛发育黑色页岩、油页岩,通常称“李家畔页岩”,厚约20-40m,这套页岩在盆地内部分布稳定,井下常表现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是井下对比的重要标志,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周边地区渐变为砂质页岩及粉砂岩,高阻现象消失。本段上部砂岩发育段划为长8油层,主要为湖退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是陇东及灵盐地区重要的产油层。 延长组三段(T3y3):沉积特征仍表现为南厚北薄,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长7、长6、长4+5油层组。长7主要以泥页岩为主,在陇东地区长7深湖相油页岩中夹砂质浊积岩且含油,这套地层是延长组湖盆发育鼎盛时期形成的重要生油岩,俗称张家滩页岩,在湖盆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但东薄西厚、北薄南厚,是一套稳定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由于泥岩中夹带多层凝灰岩,在井下表现为特征明显的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等特点。长6主要为一套中细粒灰绿色砂岩沉积,在盆地北部、东北部发育五个大型三角洲沉积,而在盆地西部及南部主要发育水下扇及扇三角洲沉积,是延长组重要的储油层段,自然电位曲线从下向上表现为倒三角形偏负特征。本段上部长4+5油层组总的来说由泥岩、砂岩组成,俗称“细脖子”段,相对来说下部为砂泥岩互层,局部砂岩含油,而上部主要由深色泥岩组成,是延长组的第三套生油岩,为次要生油层。 延长组四段(T3y4):本段地层在南部及西南部部分遭受剥蚀,保存不完整。从岩石类型看,全盆地基本一致,为浅灰、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灰色粉砂质泥岩,砂岩呈巨厚块状,具大型交错层理,泥质和钙质胶结为主,厚200-250m,沉积厚度仍表现为北薄南厚,粒度北粗南细,庆阳、华池一带沉积最细,夹层增多。根据砂岩发育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长3、长2油层组,相对来说长3砂岩中泥岩夹层多且厚,自然电位曲线呈指状,视电阻率曲线呈锯齿状,而长2则主要以厚层状、块状大套砂岩组成,泥岩夹层小且薄。自然电位曲线以箱状为主,视电阻率呈稀锯齿状。 延长组五段(T3y5):由于第五段沉积后盆地抬升并遭受侵蚀,因此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盆地沉积演化阶段: 第一阶段:上三叠系延安组。潮湿型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阶段 晚三叠世的印之运动,盆地开始发育,基地稳定下沉,接受了800-1400m的 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形成了盆地中主要的生油岩和储集层。 第二阶段:下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阶段延安统沉积后,三叠纪末期的晚印之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延长组顶遭受 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形成了高差达300m的高地和沟谷交织的波状丘陵地形。细 划出了一幅沟谷纵横,丘陵起伏,阶地层叠的古地貌景观。三叠系延长组与上覆 侏罗系富县组地层之间存在一个不稳定的平行不整合面。 因盆地的西南部抬升幅度较其他地区大,使陇东地区延长统遭受了强烈的 风化剥蚀。所以陇东的测井剖面上普遍缺失长1、长2地层,个别井长3甚至长 4+5顶都不复存在。 到侏罗纪延长统顶侵蚀完成,盆地再度整体下沉,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早侏罗世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 在延长统顶部的风化剥蚀面上,侏罗纪早期富县、延10期厚0—250米的河流相粗碎屑砂、砾岩,以填平补齐的方式沉积,地层超覆于古残丘周围。延10期末,侵蚀面基本填平,盆地逐渐准平原化,气候转向温暖潮湿,从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出现了广阔的湖沼环境,沉积了延9~延4+5厚度250~300m的煤系地层。经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了与延长顶古残丘,古潜山基本一致具继承性的披盖差异压实构造,成为中生界的主要储集层及次要生油层。 第三阶段:中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干旱型河流浅湖地层沉积阶段 延安期末的燕山运动第一幕,盆地又一度上升造成侵蚀,使盆地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缺失了延1~延3地层,延安组(延4+5)与上覆的直罗层之间存在一平行不整合面。 中侏罗世盆地第三次下沉,沉积了干旱(氧化)气候条件下的直罗组大套红色河流相砂岩,进而又沉积了上部安定组浅湖相杂色泥灰岩,之后盆地又再度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

“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之誉。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其、、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泥灰岩、、、、等其他矿产资源。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2002年9月

目录 前言 一.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 (一)地质背景 (1) (二)构造演化 (2) 二.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生代沉积演化 (一)奥陶系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4) (二)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0) (三)中生界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8) 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生、储、盖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三)烃源岩特征 (25) (四)储集岩特征 (33) (五)盖层特征 (44) (六)天然气富集规律……………………………………………………四.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生、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一)烃源岩特征 (55) (二)储集岩特征 (56) (三)天然气富集规律 (69) 五.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生、储特征及石油资源评价 (一)烃源岩特征………………………………………………………… (二)储集岩特征………………………………………………………… (三)石油成藏规律………………………………………………………

前言 本课题以新理论、新思路为指导,以收集、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成果为主,重点野外调查和岩芯观察为辅,深化、综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盆地沉积演化历史,确定生储盖组合、结合研究和总结石油地质规律和油气勘探新领域。 为了完成有关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自合同鉴定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露头剖面观测,钻井岩芯观察等工作,完成了大量工作量,具体见表1。 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通过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如下认识 1.确定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侏罗系沉积体系类型,其中奥陶系主要为碳酸岩沉积,包括4大沉积体系,石炭—二叠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包括6大沉积体系,中生界侏罗系包括三大沉积体系。 2.详细讨论了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3.深入论述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生储留特征,特别是详细讨论了各时代储集岩特征 4.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的油气有无勘探目标区,认为今后不同时代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第四系:第四系自下向上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晚第三纪末,受喜山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曾一度抬升,大约以北纬38°为界,北部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南部为黄土沉积,黄土分布广,厚度大,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与下伏新近系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纪主要是人类的出现并有多期冰期,可见人类化石、旧石器与大量相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 新近系:曾称新第三系、上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中新统和上新统。中国新近系仍以陆相为主,仅在大陆边缘,如台湾、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积。 古近系:曾称老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主要分布在河套、银川、六盘山等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早第三纪古新世,盆地继承了晚白垩世的挤压应力状态,断裂活动性强,沉积速度快,多发育冲积扇、水下扇等各种扇体。地层厚度厚50~300米左右,岩性主要为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泥灰岩。 白垩系:主要出露下白垩统,又称志丹群,分六个组,从上往下为泾川组、罗汉洞组、环河组、华池组、洛河组及宜君组。 泾川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地层厚100-400米,岩性主要为暗紫、浅棕红、浅灰、浅灰绿色等杂色砂质泥岩、泥页岩、灰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浅灰、浅紫红色灰

岩和浅灰色、浅黄色砂岩,与下伏罗汉洞组呈整合接触。 罗汉洞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主要为河流相的砂泥岩沉积。地层厚度100~260米,上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红色细至粗粒长石砂岩,含细砾和泥砾;中部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发育斜层理的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下部岩性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底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黄色中至粗粒长石砂岩为主,与下伏环河组呈整合接触。 环河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环县环江。地层厚240米左右,岩性为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与下伏华池组呈整合接触。 华池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华池县。地层厚290米左右,岩性以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为主,含中华弓鳍鱼、狼鳍鱼、原始星介、女星介等化石,与下伏洛河组呈整合接触。 洛河组:旧称“洛河砂岩”,命名地点在陕西省志丹县北洛河。地层厚度250~400米,从西南往东北变厚,在黄陵沮水以南与宜君组为连续沉积;在沮水以北,宜君组缺失,假整合于侏罗系之上。岩性以河流相的紫红、桔红、灰紫色块状、发育巨型斜层理的粗一中粒长石砂岩为主,局部发育夹较多的砾岩、砾状砂岩。含介形类、狼鳍鱼、达尔文虫等化石。 宜君组:主要分布在黄陵沮水、宜君、旬邑、彬县一带,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板块构造成因初步研究

卷(Volum e)23,期(Num ber)2,总(SUM)80 页(Pages)191~196,1999,6(Jun.,1999)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板块 构造成因初步研究X 任文军 张庆龙 张进 郭令智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摘 要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的地质背景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分析, 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在早古生代由祁连海槽与鄂尔多斯盆地碰撞拼贴产生的近东西方 向的侧向挤压应力作用而形成。盆地西缘近南北向的青铜峡-固原断裂是碰撞拼贴带,断裂带与 中央古隆起延伸方向平行,同时,秦岭海槽由南向北推挤以及渭北构造带北界的近东西走向的草 碧-老龙山-圣人桥断裂的左行走滑使中央古隆起的南端向东转折,导致中央古隆起在平面上呈 现“L”形展布。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央古隆起 板块构造 断裂 挤压应力 1 前 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大型克拉通盆地,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盆地之一。从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时,盆地南部为秦岭海槽,西南部为祁连海槽,西北部为贺兰坳拉槽[1995,林畅松等]。中央古隆起是鄂尔多斯盆地一个主要构造单元。从1988年12月在中央古隆起的东翼北部的第一口科学探井——陕参1井获得工业气流后,在盆地中部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中找到了目前我国最大碳酸盐岩气田,这一大型气田的产出与中央古隆起关系甚密。因此,近年来,研究中央古隆起的成因已成为热点之一。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中央古隆起的成因观点[1992,汤锡元等;1994,张军等],经我们研究认为:祁连海槽在古生代由西向东的推挤和秦岭海槽由南向北的推挤是形成中央古隆起的主要原因。 X本文研究得到“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96-110-01-05-09。 任文军,男,1966年生,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构造地质及地球物理和石油地质的研究。 1999年1月收到,1999年5月改回。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鄂尔多斯”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蒙语“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

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石油,最早进入现在的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大草原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蒙古人种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中国民族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一、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二、区域地质构造,构造演化(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 独立成盆时间应为中侏罗纪末。 太古代—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基底岩系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下部的结晶岩系,上部为下元古界上部的褶皱岩系,这使得基底具备结晶—褶皱的双重构造。对基地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构造事件是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和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中条运动。 中晚元古代坳拉槽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形成了向北收敛向南敞开的贺兰坳拉槽和向北东方向收敛,南西方向敞开的彬县临县坳拉槽,二者时间夹峙着向南倾伏的乌审旗庆阳槽间台地。 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阶段: 寒武纪的构造面貌是:初始继承中、晚元古代构造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隆(乌审旗一庆阳巾央古隆起带)东、西凹;晚期(晚寒武世)变为南北高、中间低,中凹(盐池、米脂凹陷)南北隆(坏县一庆阳隆起、乌兰格尔隆起)的形态。后者是新的构造体制控制下的构造变形。 奥防纪初始,克拉通整体台升成陆,海水进一步退缩,冶里—亮甲山组仅分布在古陆四周,为厚度数十米至200m的含隧石结核或条带的深灰色白云岩夹灰岩。 早奥陶世的古构造面貌,基本继承晚寒武世的构造轮廓。由于内蒙海槽活动性增强的影响,克拉通北部的乌兰格尔古隆起带仍保持古陆形式,而南部环县一庆阳古隆起则表现为相对校低的水下隆起。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新解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新解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延长组是盆地内主要的含油层系。根据古流向、盆地周缘古陆形态、轻重矿物分布特征、岩屑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确定延长期存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和南部五个主要方向的沉积物源,且东北和西南物源影响范围广。东北物源以阴山古陆太古代变质岩为主,西北物源以阿拉善古陆太古界片麻岩为主,西南、南部和东南部物源分别以陇西古陆、与盆地南部相邻的秦岭一祁连褶皱造山带和盆地东南缘的古秦岭剥蚀区,岩性以早古生界片麻岩、花岗岩类为主。 关键词:延长组;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 1999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业,工程师,现在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工作。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也是属于地台型构造沉积盆地,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内陆坳陷盆地沉积期,其中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发育大型陆相湖盆,并环湖发育了一系列河流一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这些延长组三角洲体系是盆地主要的含油气体系。环湖三角洲有利于油气的捕俘,但其展布和物性受源区及源区母岩的控制和影响[1]。因此,弄清延长组沉积期的物源位置、阐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对远景区油气储层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3年,魏斌,魏红红,陈全红,赵虹从重矿物分布特征和古流向资料出发,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存在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沉积物源[2]。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小层对比及沉积微相划分奠定了基础,对于勘探寻找有利储层,开发提高注采效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中央构造带中部,华北克拉通西部,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陕北斜坡、天环拗陷及西缘冲断构造带六个一级构造单元(图1)。 图1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区划图 按照前人的研究成果[3],延长组划分为10个油层组。其中长10-长9为湖盆拗陷初期,长8 —长7 期为湖盆深陷扩张期,长6 —长4 + 5为湖盆抬升回返早期,长3-长1为湖盆抬升收缩晚期[4]。其中从长10沉积期到长8沉积期,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图文稿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鄂尔多斯盆地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于鄂尔多斯地台之上,属于地台型沉积构造盆地。 鄂尔多斯地台原是华北隆台的一部分,早古生代由于地幔上拱,拉开了秦岭祁连海槽,使中国古陆解体,分裂成塔里木隆台及扬子地台。华北隆台在中生界侏罗纪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至白垩纪山西地区隆起,随使华北地台与鄂尔多斯地台分离,形成独立的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太古界和早元古界变质结晶基底、其上覆以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沉积盖层。 下图为盆地基岩顶面起伏图

鄂尔多斯盆地在多旋回地质历史发展中,在古老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岩系之上,自中、 新元古代以来在 5 个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 ,相继发育和形成了 5 种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 ,即中、新元古代张裂型裂陷槽盆地 ,早古生代复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联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 ,晚三叠世—白垩纪扭动型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及新生代扭 张型周缘断陷盆地。

其中,中、新元古代的原型盆地 ,控制其生成发展的构造体制应是固结稳定古陆块及边缘受上地幔浅层热对流系控制的大规模张裂体系。早古生代 ,原型盆地形成南北两隆(庆阳古隆起、乌兰格尔古隆起) ,东西两凹 ( 米脂凹陷、盐池凹陷) 和中部一鞍 (靖边鞍部隆起) 的古构造格局 ,这是在中、新元古代近南北向的中央构造平台及东西两侧裂陷槽的古构造基础上 ,早古生代克拉通北缘内蒙洋壳、南缘秦岭洋壳扩张-俯冲联合作用形成的东西向构造与之横跨形成的典型复合构造形式。对于这种横跨的复合现象 ,李四光教授曾明确指出 : 只有当横跨褶皱的强度达到势均力敌的时候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显示两组褶皱相交的特征。这种特征是 :一组背斜群沿着它们伸展的方向 ,以同一步调 ,有节奏地一起一伏 ,其俯伏的一线与横跨其上的向斜轴相当 ,齐头昂起的一线与横跨其上的背斜轴相当 ,这样 , 横跨的背斜群就以排成穹隆的形式出现。在这里 ,形成了一组隆起呈东西走向 ,另一组呈南北走向。由此可见 ,早古生代的构造运动是前期古构造运动与后期构造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显示继承性和新生性的平衡相持特点。晚古生代—中三叠世 ,初期继承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 ( 即南北两隆 ,东西两凹 ,中间一鞍) ,致使中石炭世东西两个分割的凹陷在晚石炭世海侵时首先沿中间鞍部沟通。在该阶段 ,由于受到南北边缘动力学机制共同作用的控制 ,与早古生代的拉张 - 俯冲作用不同 ,主要表现为进一步俯冲 ,并相继表现为弧 - 陆、陆 - 陆碰撞和碰撞造山 ,联合形成南北向收缩挤压作用 ,使克拉通内部强化了东西走向的次级隆起 ( 北部乌兰格尔隆起带、南部麟游隆起带) 、凹陷 (中部盐池—米脂凹陷带) 及定边—吴堡一带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带的形成和发展。由此说明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构造面貌是新生性构造活动改造和克服前期构造变动影响(继承性) 的结果。晚三叠世—白垩纪 ,经历了印支、燕山两期大的构造运动 ,其中印支运动在盆地地史发展中是一次重要转折 ,它实现了盆地由海向陆的转变 ,使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大型内陆坳陷的发展史 ,主要表现为大范围差异升降 ,坳陷主体呈北西—北西西方向展布于盆地南缘,它是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 ,处于欧亚古陆块内部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缘产生向盆内的挤压和顺时针扭动作用的结果。燕山运动则使盆地古构造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 ,原来近东西向的构造形态为此期近南北向隆起、沉降带所叠加。早白垩世 ,形成了西部天池—环县一带南北向凹陷带 ,其东部盆地内展现一幅平缓西倾的大斜坡。此期 ,盆地周缘产生了强烈的折皱、冲断、逆冲推覆构造 ,表明燕山期构造活动达到高峰。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演化特点 , 与中国东部发生的强烈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构造线方向转为北东—北北东方向有很好的一致性 ,它反映了库拉—太平洋洋壳和欧亚陆块的相互作用, 导致了近南北向左旋剪切运动。新生代以来 ,与中生代盆地整体沉降相反 ,转变为整体隆升 ,

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含油气沉积盆地[24-27]。盆地北以阴山为界,向南经陕西, 至北秦岭;西与六盘山、贺兰山毗邻,向东延伸,至山西吕梁山[7]。盆地横跨内 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五省份,总面积约33×104km2。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研究区范围 2.1.1 大地构造背景 从大地构造背景来看(图2-1),鄂尔多斯盆地地块北隔河套盆地与内蒙地轴 相望,南与秦岭褶皱带相接;西与北祁连褶皱带为界,至东部鄂尔多斯地块[28]。 图2-1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构造格局图(据陈刚,1994)构造区划:Ⅰ鄂尔多斯地块;Ⅰ1天环向斜,Ⅰ2东部斜坡,Ⅰ3东南部挠褶带;Ⅱ贺兰断褶带;Ⅲ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Ⅲ1六盘山-鄂尔多斯南缘过渡带,a 六盘山弧形逆冲构造带;b 南北向构造带;c 鄂尔多斯南缘冲断带;Ⅲ2 祁连—北秦岭带:a 北祁连构造带; b 中祁连构造带; c 南祁连构造带; d 北秦岭带;Ⅳ阿拉善地块(阿拉善隆起);Ⅴ山西地块;Ⅵ伊盟隆起;Ⅶ内蒙加里东海西褶皱带;Ⅷ内蒙隆起。 主要断裂:①离石断裂;②桌子山东断裂;③贺兰山东麓断裂;④地块西南缘边界断裂:(4a)龙首山—查汉布鲁格断裂,(4b)金塔泉—马家滩断裂,(4c)惠安堡—沙井子断裂,(4d)草碧—老龙山—口镇圣人桥断裂;⑤青铜峡—固原断裂;⑥地块南缘过渡带与祁连—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6a)北祁连—海原断裂,(6b)宝鸡—洛南—栾川断裂;⑦(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与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7a)临夏—武山断裂,(7b)商县—丹凤断裂。 图例说明:1、祁连—北秦岭变质杂岩(Ar-Pt1),2、一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3、二、三级构造单元分界 2.1.2 研究范围

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研究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效应引起了一系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无不令人触目惊心。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责任。 目前,CO2减排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缩写为CCS)技术是能够有效减少CO2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原理是将CO2转变成超临界态封存于地下埋存体中。 而CO2地质埋存体主要有三种: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和不适宜开采的煤层。其中,深部咸水层由于其分布广泛,上部隔水层没有被过多地穿透(而油田开采时油井大量地破坏圈闭),封闭性能相对较好,总孔隙体积容量巨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封存潜力和可实施的地质容器。 关于深部咸水层CO2封存技术已开展了很多研究和示范工程。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CO2在深部咸水层中的运移规律、封存机理和储存潜力评估等方面,为深入研究和实施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工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然而,不同沉积盆地、不同深部咸水层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特征,这些差异使CO2—水—岩石相互作用因盆地储层而异,导致CO2在深部咸水层中的封存机理呈现复杂化。神华集团CCS全流程示范工程项目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覆盖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沉积盆地。 盆地内深部咸水层分布广泛,其中发育有多套适宜于CO2地质封存的储盖层组合,评估的CO2总封存潜力达数百亿吨,封存前景广阔。但是由于该盆地深部咸水层中砂岩杂基含量普遍较高,矿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普遍低,物性差,基本上是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 杨仁超1,韩作振1,樊爱萍1,李文厚2 (1.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10;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为确定该区二叠系的物源方向,探索沉积体系和天然气储层的分布规律,从盆地周缘古陆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属性、石英阴极发光特征、岩屑类型、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及地球化学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进行了源区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二叠系物源分别来自北东、北西和南部三个方向,即阴山古陆东部的太仆寺旗2集宁地区、阴山古陆中部的渣尔泰山2乌拉山地区及东秦岭古陆。沉积体系的分布受源区控制,储集砂体主要分布在坪桥2安塞地区、绥德2清涧2子长2延长2延安地区及富县2宜川一带。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沉积体系 中图分类号:P58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767(2007)0320001204 Provenance Analysis of Clastic Rocks in Permian System at Southeast Area of Ordos B asin YAN G Ren 2chao 1,HAN Zuo 2zhen 1,FAN Ai 2ping 1,L I Wen 2hou 2 (1.College of Geo 2info Science and Eng.,SUST ,Qingdao ,Shandong 266510,China ; 2.Dept.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Shanxi 710069,China ) Abstract :The clastic rocks in Permian System at the southeast area of Ordos Basin contain tremendous potential in exploration of natural gas.In order to ascertain provenance of Permian system in the studied area and grope for dis 2tribution regulation of depositional systems and gas reservoirs ,provenance analysis of clastic rocks in Permian Sys 2tem at southeast area of Ordos Basin is conducted f rom the features of peripheral ancient land of the basin ,lithology ,tectonic property ,cathodoluminescence features of quartz ,types of detritus ,combination of heavy crop ,direction of palaeoflow ,and geochemistry ,etc..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venance of Permian System in this area comes from the northeast ,northwest and south directions ,respectively.That is to say ,provenance includes Taipusiqi 2Ji ’ning region in the east of Y inshan ancient land ,Zha ’ertai 2Wulashan region in the middle of Y inshan ancient land and the east Qinling ancient land.Distribution of depositional systems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provenance.Reservoirs are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region of Pingqiao 2Ansai ,region of Suide 2Qingjian 2Zichang 2Yanchang 2Yan ’an and the strip of Fuxian 2Y ichuan. K ey w ords :Ordos Basin ;Permian System ;clastic rocks ;provenance analysis ;depositional systems 收稿日期:2006210209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2003CB214602)作者简介:杨仁超(19762),男,陕西商南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大型风化壳型气藏和 北部石炭2二叠系大型地层2岩性气藏的发现,使该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但在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却未有大的突破。由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相对不发育,气藏的富集主要受控于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因此,加强东南部古生界陆源碎屑岩物源的研究,对于分析该区沉积体系和储层分布规律,进而探索天然气藏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