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明与生态文明_小约翰_柯布

文明与生态文明_小约翰_柯布

文明与生态文明_小约翰_柯布
文明与生态文明_小约翰_柯布

文明与生态文明

[美]小约翰?柯布 著 李义天 译

[摘 要] 本文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来(尤其是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是同自然相疏离的,因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作者主张不仅应当发展环保技术,更应当改变或改善我们看待世界

的方式和视角,回归到合乎生态的世界观念与实践方式上来。在这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建设性后现

代主义能够提供相应的资源和启发。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与自然相疏离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有人把“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看

作是一种“矛盾修饰法”(oxym oron)。所谓矛盾修饰法,是指把相互抵触的语词结合在一起。如果文明本身就是非生态的(non-ecological),那“生态文明”当然就是一种矛盾修饰。虽然我并不完全打算承认这一点,但那些相信该看法的人坚持其立场已是由来已久了。

一直以来,我在尽力表达自己的看法,以求激发和提倡通过改变我们的农耕和林业活动方式、建造住所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以及人流物流的方式而获得可持续文明的可能性的各种途径。

但我们都知道,实施可持续性社会所需要的各项改变面临着巨大的阻力。这一阻力,当然是强硬地来自那些在这种破坏性的现代实践活动中拥有既得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人们。不过,它也来自普通百姓;实际上,他们不仅没有从当前模式中获得利益,而且还首当其冲地承受其消极的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的后果。即便当人们理性地承认了这种巨大改变的必要,阻力也往往依然存在。尽管他们认识到骑自行车对他们的健康和环境来说都要比开汽车好得多,然而他们早已内在地接受了一种“文明化的/开化的”(civ2 ilized)价值体系———该价值体系鼓动他们加入汽车驾驶员的行列。要理解这种情况,就要对这种几乎为我们所有人都赞同的文明的特征进行反思。

一、文明:更进步还是更糟糕?

“文明”的一个含义就是“文化”(culture)。当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它时,成为文明化的(to be civilized)就是成为人(to be human)。各人类群体都拥有一种塑造其共同生活的文化。我们甚至可以在其他社会性动物中找到这种文化。只要行为模式不仅仅只是本能的,相反,是通过教授而代代相传的,那么我们就称其为“文化”。

然而,“文明”这个词会偏爱某些文化而甚于另一些。从事狩猎和采集的人们通常不被认为是“文明化的/开化的”。确实,“文明”的基本含义同城市的崛起联系在一起。在我们发现城市的地方,我们几乎必定谈及文明。出于实际目的,我们用文明来指代城市文化。

“文明”这个词主要关注城市的某些“高级”文化成果。即便在古代城市,我们也希望能发现某些有文字记载的系统。因此,伟大的建筑成就———没有它们,城市就不可能存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城市里,有劳动的专门分工、技术的伟大创新以及政治权威的复杂结构。显然,古代城市中的生活,要比狩猎和采集社会甚或种植/耕作社会(gardening ones)更接近当代人的生活。

我们通常没有对这种改变的消极方面给予

同样充分的重视。我们所敬仰的政治权威的复杂结构,压制并剥削着古代城市中的大多数人。一般情况下,人口中很大部分由奴隶组成。正是他们建造了金字塔、寺庙和宫殿。而那些“伟大的”文明通常都是帝国,它们通过军事征伐和系统地剥削他人而建立。尤为典型的是,在高级文明中,随着军事行动变得越来越重要,男性控制了公共生活,而妇女成为他们的财产。概言之,如果我们是根据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来判断的话,那么,这些伟大的文明就比先前的那些狩猎和采集社会更为糟糕。

我们不应匆忙地得出结论说,在现代世界,所有这些情况都已改变,文明已变得仁慈宽厚。的确,奴隶制已被废除,这是一个巨大的收获。而且,妇女们的公共地位最近也已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这些改变要部分地归因于工业革命,它给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带来了最为巨大的差异。

但马克思作为目击者———如果我们需要一个目击者的话———见证了工业革命所导致的可怕的社会后果。在工业革命之前,许多人凭借从事满足个人需要的创造性工作而生活。可工业革命却用令人厌烦的、非人性化的生产流水线取代了它。在工业革命之前,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乡村或小村落,靠个人务农为生。而在今天,大规模的城市贫民窟的发展趋势已经出现。

我来自美国南方一个曾拥有奴隶的家庭。这些奴隶主反驳其北方的批评者说,他们的奴隶要比北方城市的工厂工人过得更好。我并不是要肯定这一论证,但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奴隶主对奴隶的健康拥有一种经济上的利益。这就为他们对奴隶的剥削设置了某种限制。而工厂主则没有在工人身上做投资。如果有工人生病或者死亡了,其他工人可以取代他们的位置。逐渐地,也是要部分地感谢马克思的是,高度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工人大大改善了他们的条件。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又能够再度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人而几乎毫不关心他们的福利。这常常更为变本加厉。可以肯定地说,如今大多数城市定居者的生活,比不上他们史前时代的祖先过得那么令人满意。我们对于文明具有优良品质的那种根深蒂固的假设,至少,是被夸大了。

二、文明:与自然相疏离

人类的社会历史应当得到充分的理解。然而,我们在这里所关心的是人类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一个充分的生态关系是这样一种关系:在该关系里,人类是作为一个更大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活动,换言之,就是像其他物种那样活动。这种自然生态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趋向富饶。土壤更肥沃,植物更具多样性并更能承受暂时的天气变化而存活,动物也更为数量丰富。如果把整个星球当作一个整体,那么直到一万年前,这种趋势都是占主导地位的;尽管其间出现过一些全球性的大灾难,比如,巨型流星撞击地球、大型的火山爆发,以及特别是因气候改变———它有时导致土壤荒漠化或者长时间的冰川期———而给许多地方带来的盛衰变迁。当然,由于巨型流星撞击地球、大地震和大海啸以及大型的火山爆发等这些巨大的变动事件,也曾发生过大的倒退。

即便是从事狩猎和采集的人群,有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比如说,可能是他们赶尽杀绝了北美洲的大型哺乳动物。而在猛犸完全灭绝的过程中,他们或许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他们使用火,但这常常令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变得更糟。不过,整体上讲,他们还是觉得自己只是诸多物种中的一种,就像地球母亲的孩子一样。他们同其他物种相竞争并为自己的胜利而骄傲。基本上,通过把自己看作一个更大整体的一部分,他们适应了(adapted to)自己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而,许多人都避免以一种可能会破坏其维持人类生活的能力的方式来开发自然环境。

由狩猎和采集拓展到种植或小规模的农业活动,这是一个必然过程的开始。它涉及对植物的驯化,也伴随着对动物的驯化。该过程是对自然的管理(management)而非适应(adaptation)。但是,该过程本身并没有给自然景象带来骇人的改变。当欧洲人到达美国东海岸时,他们登上了一

片已经把大量人口养育了好几千年的土地。对欧洲人来说,这片土地看上去是未文明化的/未开化的(uncivilized),因为在这里没有城市。相反,那里曾有大片的森林、清澈的湖水与河流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概言之,他们发现了一个没有被人类定居者大肆破坏的、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些原住民把自己理解成为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他们以一种合乎生态的方式生活其中。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身处早期现代性的开化的/文明化的欧洲人而言,原住民似乎就是没有对土地、甚至几乎没有对生命本身提出任何真正要求的“野蛮人”(savages)。于是,作为文明进程的一部分,他们成了几近种族灭绝的屠杀活动的牺牲品。而那种曾支撑其文化的壮丽的生态系统,则被看作是“荒野”,需要被加以“驯化”,直至它们成为能够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自然资源”。这意味着森林消失,河流污染,土地遭到腐蚀。

这些文明化的/开化的(因而也是非生态的)欧洲人的先祖们,其实曾和现属美国东部的地区的原住民很相像。请让我非常简要地勾勒一下这个发展进程:经过该进程,我们的先祖从一种同现属美国东部的那些原住民很相像的生态视野和生活方式变成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样子。在这个问题上,我要感谢写过一篇论文来研究这个进程的阿纳德?维拉瑞吉(Anand Veeraraj)。他所关注的焦点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当代农业与城市生活的进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美索不达米亚和其他流域的人口增长导致原先在北非和中东适于居住的土地都变成了沙漠。人口密度很快不仅令现存的森林,而且令当地的大多数动物都灭绝了。为了养活人口,精耕细作为人所需,因而灌溉系统成为必需品。不过在一开始,土壤还肥沃,土地还充足,而且自然还是被视作慷慨的人类需要的提供者。虽然有城市出现,但它们并未筑有城墙。社会的领导者是牧师和祭司,他们负责保管和分配粮食。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农耕是令人尊敬的职业。因此,社会相对平等。

人口在增长,因而可供使用的土地变得稀缺,而且不再那么肥沃。土地的盐碱化成了一个问题。灌溉系统也更加难以维持。于是,现在的任务是要在一个并不友善的自然环境中挣扎存活。此时,常常会出现短缺的情况。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和劳动力,城市之间相互攻战。为了保卫自身,各城市筑起了城墙。战事成为重中之重。军事领导人从牧师和祭司手中夺过权力。大部分农活则由奴隶来完成。

同自然相疏离的一个更高阶段,随着帝国的崛起而产生。一些大型城市的军事领导人不再满足于征服周边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资源不能充分满足帝国的需要。于是,从那些原先没有得到完全开发/剥削的遥远地区攫取资源,便成为必然。这些城市很容易被征服,可一旦胜利者的军队撤回之后,它们又很难得到控制。有一个减少阻力的方法是,将被征服族群的领导人带回帝国中心。不过,他们所认同的,只是他们自己故土的景像而不是他们所流亡的这个奇怪世界。如果他们要和这片土地发生联系的话,只有通过挖挖沟渠或者清理灌溉系统。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疏远了。他们大部分人尽管接受了所迁至之处的神灵,但他们对于这些神灵的态度和当地人并不一样。

对于世界历史具有特别重要性的,是希伯来人的经历。不仅犹太人而且基督教徒和穆斯林,都可以将其源头上溯至希伯来人或以色列人的历史。对以色列人而言,就如同对许多中东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一个主要经历便是其领导者的流亡生涯。

像其他民族一样,以色列人的流亡经历也是同他们所深爱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生存断裂。然而,这个民族的反应与众不同。对多数民族来说,用于崇拜的神灵是他们自身所处之地的神灵。而以色列人则相反。他们认为以色列人的神并没有同任何地点绑定在一起。他们既可以崇拜耶路撒冷神庙中的神,也可以崇拜巴比伦神庙中的神。这种超越任何自然地点的神灵观念,不仅使犹太教生存于古代的流亡生涯中,而且历经近乎两千年的离散生活后依然存在。但同时,它加重了人类与自然的分离。

对于那些属于希伯来宗教传统家庭的人来说,信仰者真正的家完全是在另一个世界。我们只不过是这个世界上的流浪者和朝圣者。虽然犹太人总是在期待着能回归到上帝曾许诺给予

他们的那个地方,但从整体上而言,基督徒和穆斯林,通过强化上帝的普世性/无所不在(univer2 sality),已经切断了这个地方同任何特定地点的联系。这三个历经千年的宗教传统,在特征上都主要是属于城市的。离散的犹太人很少成为农民;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更多地是影响农村人口而不是源自他们。

我以上的简要描述很容易使人把西方的生态失败归咎于基督教。它确实应当承担部分责任。然而,我想指出的是,《圣经》里还有许多反对人类与其自然环境相疏离的资源。耶稣基督自己就对自然表达过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最近几十年,基督徒也已经在悔改自己反生态的态度和实践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这大部分是通过对我们的圣经源本进行更细致的阅读而得到的。不过,这种新近的收获还没有对西方文明产生太大影响。

与自然相疏离,仍在进一步发展着,而且得到了一些世俗思想家的强烈支持。笛卡尔曾成功地提倡用新的机械论自然观来替代传统的基督教的有机论自然观。对经济学家而言,自然任何部分的价值,都仅仅取决于它能在市场上带来怎样的价钱。伊曼努尔?康德在与自然相疏离这一问题上则走得更远。他否认我们拥有任何可以用于肯定自然本身具有实在性的基础。时至今日,许多哲学家鼓动我们,要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我们的语言上而不是外部世界。因此,我们很难看出,与自然世界相疏离的态度怎样才会更趋向于终结。

那些完全与自然相疏离的人是不愿意考虑这种问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如此多的美国人拒绝承认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这一事实的一个原因。在今天,很少有人愿意或者能够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来思考我们所面对的危机。

三、文明:回归生态视角的迫切与资源

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甚至是我们的那位极不情愿的总统先生现在也承认,全球变暖的现象是个事实而且这正是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当然,他的政策仍在令事情变得更糟,不过政治层面的某些进步现在还是值得鼓励。

可是,在这些进步中,没有一项表达了一种生态的视角或精神。全球变暖的事实只被看作是一种谋求新途径以管理自然和人类经济的挑战。基本上,我们只是在寻找技术上的解决方案。我们当然很感谢阿尔贝特?戈尔(Albert G ore),因为他的努力有助于唤醒美国民众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人们所需作出的回应只是技术上的。这似乎就是他的信念。

我完全支持新技术所可能带来的任何收获。它们会给我们节约许多时间。但是对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沙漠化、森林覆盖率的减少、冰川消融、水资源的污染和不断匮乏、不可控制的基因突变、空气污染、新型疾病、动植物物种的灭绝,资源的枯竭等等———,这种特定的回应仍是不够的。它们只不过延缓了全球灾难爆发的运动进程。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技术有时带来的问题比其所解决的问题还要多些),我们还需要改变或改善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最深层的敏感性。

维拉瑞吉指出,虽然埃及的人口密度也很大,而且出于跟美索不达米亚类似的原因而趋向城市化,但它从未像美索不达米亚和以色列那样与自然相疏离。对此,他归因于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因为大自然以这种方式更新土壤的肥力。不过,西方的宗教生活及其理性历史,所受到的更多是美索不达米亚和以色列的影响,而非埃及。

中华文明的兴起,没有遇到那种使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希伯来人同自然界相疏离的严酷环境。因此,中国从合乎生态的生存到迈向文明的这个过程,就没有像西方那样一心一意。道家赞赏未驯化的自然,并且主张生命应符合这种自然状态。道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使艺术家把人描绘为自然风景的一部分,而不是把人作为关注的中心而只把自然作为背景。

不过,道家或许也会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矛盾修饰法。因为道家圣者离开了城市而走向

荒野。我们在佛教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这种模式。当然,获得启蒙洞见的道家圣者确实又回到了城市。但其局限性在于,由于只专注于将启蒙洞见带给其他个体,这些圣人或城市中获得启蒙洞见的人的努力变得太过私人化。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发展以及科学的发展,道家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相应地,我也不相信,中华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在受到西方的影响之前就真的是合乎生态的。不过我相信它确实包含了一种生态维度;而这种维度在西方只以只言片语的形式存在。因此,在古代中国的智慧中有许多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在中国实现一种生态文明的可能性就要大于西方———因为,与自然相疏离,这几乎充斥西方历史的所有文化里。

但令人悲哀的是,中国对现代工业化西方的大规模模仿,使之处于摧毁这种可能性的危险之中。中国传统中最具价值的那些方面,使得中国人急于抛弃这种可能性而“追赶上”西方的技术和工业。那些方面便是已经被西方大肆摧毁了的生态视角。

我想,这里的问题在于,中国的生态视角并没有发展出一种能够促使科学和科技充分发展的思考方式,而西方的那种与自然相疏离的方式恰好做到了这一点。技术的进步一直都是军事强盛的基础。中国有许多人,为中国在军事上的相对弱小而烦恼,因而把与自然相疏离的西方当作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模板。在那里,他们发现了许多对于短期发展而言是很成功的东西。但是,对西方的这种模仿,把中国拖进了一种只会加速全球危机而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正是由于这一点,我希望一种怀特海式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模式能够提供些许帮助。在怀特海的思想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同传统中国文化中那些更具生态性的维度联系起来。或许最为重要的是,他发现,古代中国的生态观念要比西方的机械论思维能更富有成效地促进当代科学。对此,他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讨论。我们也不一定要在当前的科学思维和生态思维之间做出抉择。

在美国有一个小型的但人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群体,特别是从事量子理论的科学家,正在证明这一点。同时,有些怀特海的追随者也正和另一些构思生态文明其他维度的后现代思想家互通有无。我并没有断言,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者已完全解决了那些与生态文明转向相关的社会、教育、经济和政治问题。但我想,我们或多或少已经有所突破,从而能够为“生态文明是可能的”这一断言提供支持依据。

就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长期解决方案而言,教育子孙后代的方式是十分关键的。年幼的孩子会对非人的世界(nonhuman w orld),尤其是野生世界表现出兴趣。可在我们的社会里,我们却教育孩子说考虑这种兴趣只是感情用事。事实上,在城市里,即便是孩子们对植物及其生长的兴趣也没有得到大人们的鼓励。或者,当他们学习和研究生命体时,其重点也是落在技术的分析和控制而不是对生命本身的惊奇上。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改变是根本性的。只有一个其成员把自身理解为自然一部分的社会,才会终结人类一直以来对自然的滥用和虐待。

我所正在强调的有两点。第一,对文明的深度迷恋和承诺已发挥了几千年的作用,它导致人们同自然界的疏离。要想恢复一种合乎生态的存在方式,这要求根本性的改变而不是或者至少不仅仅是技术上对后续问题的反应。

第二,虽然我们在过去实际上没有什么生态文明的好案例,但我们确实拥有一些线索和一些可以证明这种追求是合理的颇有前途的发展现状。我相信,中国在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具有一个独特的地位。我也希望怀特海的后现代主义能提供些许裨益。

(本文译自John B.C obb,Jr.教授提交给“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的论文,章节标题为译者所加,经作者授权发表。柯布教授系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过程哲学家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终身教授。译者单位:中央编译局)

(责任编辑:周 凡)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范文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 范文 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下面是带给大家的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稿的题目是“倡导生态文明”。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总体规划的“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并为整个社会创造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我们选择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积极、理性、深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向全校提出以下倡议:

第一,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要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进一步推动形成“我为建设绿色家园尽责,我以奉献生态文明为荣”的良好风尚。 第二,积极参与,努力成为绿色家园的践行者。自觉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绿色家园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把个人环保行为作为文明修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努力做“环保卫士”、“文明标兵”,大力弘扬绿色生活理念。 第三,坚持从我做起,争做爱绿护绿的带头人。开展少开一天车、清理环境卫生、环保大家行等活动,践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 第四,珍惜生态绿化建设成果,爱护花草树木,努力做绿色家园的守护者,争做爱绿护绿的先进和模范,切实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 用热情种下一棵树,用爱心呵护一片绿色。建设生态盐城、绿色盐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积极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共同建设绿色家园,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的重要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的重要使命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林业发展相生相伴。森林孕育了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明,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指出:“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林业发展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环境基础。通过加强生态建设,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巨大需求,充分发挥林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其次,林业发展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林业不仅能够提供木材、林产品、绿色食品、药材、生物质能源等丰富的能源和资源,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扩大就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林业发展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社会基础。通过发展森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达到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认同。 改革开放30年来,互助土族自治县开展了以“林、田、路、园”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如期实现了绿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34.20%。全县80%以上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5%;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1%,绿化率达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平方米。威远镇街道、居民区,县直各单位全面实现绿化、美化。全县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坡绿化率达78.2%,农村农户房前屋后的绿化覆盖率达30%。西山、台子、东和等乡宜林荒山、荒坡、荒地基本实现绿化。川水地区基本实现林网化,林网率达到78%;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宜林地段基本绿化。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互助林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从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来看,仍然存在三个不相适应:一是生态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灾害频发等问题依然严重,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二是林产品供给短缺,产业结构不合理,森林经营处于较低水平,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满足社会有效供给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思想不够解放,体制转轨缓慢,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不高,生态保护和生态道德意识不强,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 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互助县林业工作必须找准切入点,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实现还山、还权、还利于民;发挥市场配置森林资源的基础作用,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的聚集;抓好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着力推进“双低”改造(低产苗圃和低产树种改造);坚持规模发展,优化结构,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和高效经济林,提高林地效益;充分发挥林业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生物质能源树种选育和种植模式研究大力营造生物质能源林;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重点公益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大工程推动营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努力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继续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积极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林业建设,不断扩大非公有制造林的数量和规模,同时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质量;全力抓好科教兴林,大力发展创新型林业,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分层次、有重点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双低”改造模式、青海云杉等生物质能源开发、生态修复、林木优良品种繁育、林产品加工转化等实用技术上开展攻关研究;加强林业标准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数字林业。广泛开展林农培训,积极发展林业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林业行业准入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转变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大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 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方面所包括的有森林保护、土地利用、改善农耕、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物种保护、大气保护和人口控制等八个方面基本内容。林业在协调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1、能够深刻的了解昭苏生态系统主要有哪几大块组成,生长现状及其面临问。 2、今后怎样保护和发展昭苏生态系统。 【教学材料】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它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结构最复杂、类型最丰富的一种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是最丰富的生物群落。森

林具有多层结构,一般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活地被物层以及层外植物,从而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成为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二是森林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和显著的生态效益。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以上,森林生态系统是具有最大生物量的生态系统。三是森林是一个国家、地区富足和民族繁荣的标志之一,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森林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因子,一片森林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或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某些方面的问题,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生态运行,从而使得以森林为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成为联系生态和经济的纽带和关键。 昭苏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三大版块概况 天山圆柏概况:昭苏县是伊犁河谷乃至新疆天山圆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面积约30.56万亩,主要分布在特克斯河及其支流两岸以及浅山地带。 昭苏县天山圆柏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9年10月,位于昭苏县夏塔乡的国家重点公益林35、36、37、39林班,是伊犁河谷新疆园柏天然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总面积约10万余亩,核心管护区分布密集,面积约4万亩。目前,管理站在依法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护的同时,科研工作也正逐步推进,扦插试验、苗木移栽试验、圆柏种子异地试植及种质资源采集等各项工作正在进行。

六年级生态文明你我共建征文

建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从太空遥望地球,它被蔚蓝色所包围,焕发出美丽的光芒,显得多么有生命力,多么有希望啊!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这颗充满生命和希望的星球,如今在人类面前变得遥不可及。随着全球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空中,工厂里排放出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中,严重污染到环境,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一切的一切,让人们不得不深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我们不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那么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但是,还有很多不自觉的人没有做到。比如有些人:日光灯彻夜不息、水龙头滴水不停、一次性用品随处可见、随地吐痰、随地丢垃圾.......面对这些事,有些人却说:“现在生活富裕了,不用那么节约。还有,丢下的垃圾会有人清扫,不用那么注意!”而我说:“这种浪费,是将人类异化为残杀地球的魔鬼!”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养育了我们,我们又怎能去伤害它。低碳生活很简单,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电脑用后,拔掉插头;洗过手后,关紧水龙头;写字列算式时,正反两面使用纸张......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从我们的生态

环境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从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尽微薄之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积极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家乡就会天空湛蓝,空气清新,山野翠绿,……这些将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啊!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为了人类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共同携手,共建美丽的绿色家园! 人在自然中发展,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何等珍贵啊!它是生命、是但愿、是欢愉。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爱护保重绿色,缔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保护生态需要从你我做起,相信你我的力量。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捡起一片纸;节约一滴水;珍惜一朵花;爱护一棵草;种植一棵树……在你我的小事中,绿色从中生起,花朵从中绽放,蓝天从中露出笑脸。 请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丝希望变成绝望。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倡导生态文明,培植绿色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为孕育我们成长的家园披上最华丽的绿装,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明天更加低碳;让未来更加洁净;让地球母亲更加环保、更加健康,更加长寿!

”生态文明,你我共建“征文

生态文明,你我共建 在茫茫宇宙中,数不清的星辰散发着光芒;天空之所以明亮,是因为有星辰的光芒的照亮,有明,有暗,明和暗两种对立派,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道德也可以分成正反两派呢? 我们只有一个家—地球。地球是需要我们共同去保护、呵护的,但是很明显,有很多人并不懂这一条。路上随处可见的垃圾;小河不再像往日一样清澈,而是脏、乱、臭;垃圾桶里、路上的并未用完的本子……这都是铁证。著名的名人甘哈曼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做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的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虽然他说的并不是所有人,但是应该是大多数人吧。我们只有一个家,地球。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不去爱护地球,不去呵护地球,那么我们必须承担后果—要么无处可去,要么在脏乱的地球上生活。 以前,水很清澈,天很蓝,空气很清新,小草很绿,树木很茂盛,鸟儿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而现在呢?大地已经变憔悴,空气已经变浑浊,地球在变化,但不是在变的更好,而是在慢慢变坏!地球在变坏,时刻在变“坏”!

听,地球在哭泣,她哭泣自己的伤痕累累;听,地球在哭泣,她哭泣为什么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不报答她,反而还去伤害她! 大自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汲取的源泉,而是我们的家,我们共同居住的家,我们唯一的家!我们不能想着去“战胜”,去“征服”它,而是要去“保护”,去“爱护”它! 金山银山,山清水秀,生态文明,你会选谁?如果选金山银山,不选山清水秀,更不选生态文明,那就你大错特错了。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为什么?因为,没有山清水秀,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恐怕你有再多的金山银山,也无福消受了吧。 其实保护生态文明很简单,人走之后关灯;电脑用后,拔掉插头;洗过手后,关紧水龙头;本子用完后,再扔进垃圾桶;垃圾不随便扔,扔进垃圾桶。 保护生态有三做:你我做,大家做,现在一起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捡起一片纸,一个垃圾;珍惜一棵树,一朵花;让天空绽出笑脸! 看着干净、清新的地球,我们自己心里也会开朗,舒畅,露出美丽的笑容呢!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为了能够拥有一个文明、美丽、健康、干净、清新的地球而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的地球母亲绽

生态文明建设中都市林业的作用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中都市林业的作用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8-08-13T15:29:58.4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林美英 [导读] 摘要:生态文明的提出为城市林业建设提出新的目标与要求,也为城市林业建设创造新的机遇和挑战。 惠州市国有东江林场 516001 摘要:生态文明的提出为城市林业建设提出新的目标与要求,也为城市林业建设创造新的机遇和挑战。文中在剖析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的统一性,并通过生态文明是城市林业建设的保障和城市林业建设在生态文明中的核心价值作用2方面分析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的辩证关系,以期为在生态文明大环境下城市林业建设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林业;建设;内在联系 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生态文明是指人们遵守自然规律所获得的所有物质与精神成果之和,全面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间的和谐发展的文化状态,在时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林业发展的关键。下文在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提升林业发展水平。 1.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目标,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林业承担着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是美丽中国构建的核心元素。 1.1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自然生态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没有自然生态,就没有生态文明,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最重要的标志。林业是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都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地球上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湿地、荒漠、农田、草原和城市6个子系统。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占陆地生物量的90%以上,处于主导和支撑地位。山清水秀、天蓝气清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直观的景象,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景都依赖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功能。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绿色和生态将成为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成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百姓以绿色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森林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新时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林业肩负着光荣使命,承担着重大任务。 1.2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 正如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生产物质产品,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生产精神产品,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生产政治产品,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生产生态产品。生态产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产品,包括美丽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可爱的动物、宜人的气候等,是人类生活必需的消费品。“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相区别,具有产品的一般属性,如经过生产而得、具备有用性、可经交换而成为商品等,生态旅游开发就是利用生态产品的一种形式。和其他产品一样,生态产品的运动规律主要体现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砍倒一棵树做成家具,在生产了物质产品甚至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让这棵树失去了释放氧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爽悦心情等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所以必须在不同部类的产品生产中权衡利害得失。 2.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价值 2.1科学利用好林业资源,实现生态平衡 林业资源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可再生自然的范畴,但是因为生长周期缓慢的特点,决定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林业资源开发虽然简单,但是资源恢复是较长的过程。同时,森林资源对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林业资源对保护生物多元性,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方面也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做好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利用好林业资源,实现生态系统平衡。 2.2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在尊重与保护林业资源,科学管理林业资源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后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让子孙后代能享受到林业资源带来的实惠,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起到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2.3发展现代林业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必由之路 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安全友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安全包含着两重含义,其一是生态系统自身是安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自然生态过程是完善的;其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安全的,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能充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生态安全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安全,人类的生存发展总是依托于生态系统持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现代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现代林业至少在气候安全、水资源安全、土地安全、粮食安全、物种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等方面,对国家生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林业在生态安全中的基础性主导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建立以现代林业为基础的国家生态安全体系。荒漠化、土地退化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灾难频发等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乃至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深刻地指出:“森林即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之免疫系统,因此林业关系着生态安全,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中国已经确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3.1林业科技水平低下 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比,林业技术水平低,表现在:科技投入低。林业科技投入的整体水平低,林业科技投入占国家投入的比重不

关于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

关于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 关于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篇1 同学们: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总体部署,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引导人们选择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积极、理性、深入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向全校提出以下倡议: 一、积极响应号召,争做生态文明的宣传员。让我们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推动形成我为建设绿色家园尽责,我以奉献生态文明为荣的良好风尚。 二、积极主动参与,争做绿色家园的践行者。自觉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推进绿色家园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梳理生态文明观念,把个人的环保行为视为文明修养的组成部分,争当环保卫士、文明标兵,大力宣传绿色生活的理念。 三、坚持从我做起,争做爱绿护绿的带头人。通过开展少开一天车、清理环境卫生、环保大家行等活动,践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珍惜生态绿化建设成果,爱护花草树木,争做绿色家园的守护人,争做爱绿护绿的先进和模范,切实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 用热情植下一棵树,用爱心呵护一片绿。建设生态盐城、

绿色盐城,我们义不容辞!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积极营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创造者,为共建绿色家园,共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要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在这里发表演讲。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挑战和希望并存的伟大时代,沉浸在上海世博会隆重举行的浓厚氛围中,作为污水处理厂的一名年轻员工,就是要把一泓清水奉献给人民。为此,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 茫茫宇宙,唯一载有生命的航船是地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我们人类固有的家园。那不是梦,那是我们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仙境般的美丽,宝瓶似的富饶,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飘着阵阵花香,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水中畅游,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可是由于我们人类的无知、短视和贪婪,毁掉了美丽可爱的家园,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家园满目疮痍,地球不堪重负。 人类是聪明智慧的,在前进的歧途中惊醒了,现代化并不是破坏环境,向大自然一味掠夺索取的生活方式不可取,

生态文明你我共建优秀作文

生态文明你我共建优秀作文 大自然,我们的家。 ——题记 星光刚刚隐去,月光也悄然退下。突然,有一米阳光突破了厚厚的云层,洒在了第一棵树的树梢上。在那棵树上,有一只鸟儿被阳光惊醒,眨了眨黑葡萄似的眼,然后飞上天空清脆地叫了一声,“啾——啾”,阳光迅速地铺满了大地,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就是自然界新的一天。我们与动物,微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与自然也是生生相息的,没有大自然,就不会有我们的存在。我们应该与大自然成为好朋友,但是,我们却伤害了它太多。 三百年前,人类发现了大自然丰富的宝藏,于是开始了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工业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目的达到极致,可是随即到来的是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中国从东北的松花江到南方的珠江,许多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湖泊的面积缩小,森林或草原破坏,沙漠化为土地达12万平方公里;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在春夏之际再次干涸,

波光粼粼的水面和亭亭净植的荷花从此不见,白洋淀底黄沙朝天。这种人为造成的后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对大自然的索取与探索中,作为“征服者”的人类,还未来得及欢庆自己的胜利,大自然就已经作出无情的报复。地球已经吃不消了,如果还继续发展工业,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现在到我们保护大自然的时候了,也就是要建立“生态文明”。 要建立生态文明,就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首先我们要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用电器;还要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不要浪费;郊游外出不要乱扔垃圾;每年植树一次;回收废电池,不乱扔电池;不浪费纸张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去年的会议,各国首脑再次呼吁人们注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再也不要让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水土遭流失。地球,人们美好的家园,谁不想让那蔚蓝色的海风化为雨水,重新滋润那片干涸的湖泊和干裂的土地;谁不想让那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拂,叠翠的山峦、明净的河水、蔚蓝的天空永远向人类展示勃勃的生机啊! 从夏禹治水到今天三峡工程的筹建,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大略。朋友们,我们也应该踊跃加入“环保”的行列,积极行动起来,为让那一

班主题班会“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

班主题班会“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 问题的提出: 环境教育是我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配合合肥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在我校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环境意识淡泊,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随身带零食到教室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乱踩乱踏也大有人在。这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破坏校园环境卫生的状况,对净化、美化、绿化校园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唤起全校师生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珍惜,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并化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这个问题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活动时间: 2008年9月22日第三节班会课 活动主题: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 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绿色生活”并非绿化生活,而是友善的环境。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应注意减少污染,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善待自然。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情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学校"的意识,为环保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确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共创“绿色生活和生态文明”。 活动重点: 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人与自然和协相处的必要性。 活动方法: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演讲,活动与表演相结合。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曹成勤开场白: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前进,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经济水平日益上升。然而,在我们感叹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同时,一些环境社会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它们已然面目全非。当今的地球,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危机。想想我们的子孙,我们为他们留了些什么?现在,蓝天不再蔚蓝,江河不再明澈,空气不再清新……面对这些危机,您,难道还无动于衷吗? 二、小品表演: 《一张餐巾纸》由赵伟随手丢弃的一张餐巾纸引发几个人不同的表现: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只议论了几句扬长而去,有的把它捡入垃圾桶。 三、由以上小品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影响环保的事例,讨论我们如何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每组2人): 1、高静: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并不是永不枯竭的,并且应管理好水源,避免有毒物质污染水源。 2、王云:我们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充分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绿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3、王小庆:绿色是世界最美的颜色,爱护校园环境、公共设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读《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有感“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们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我们老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的理解。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大核心之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作为一名治黄工作者、特别是战斗在水土保持科研战线上的一员,更应积极响应与践行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履行黄科院的职责和水保人的义务。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注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环保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环保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量大、污染严重,同时海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也较少。 我们去超市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即使进行焚烧,还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这样做合适吗?德国年轻人正以挎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绿色时尚吧。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气体,有时带有黄褐色,

生态文明中林业的作用(3篇)

生态文明中林业的作用(3篇) 第一篇: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是我国一项强有力的政策,其投资量之大、涉及面之广、群众参与程度之高,是其他很多政策都无法比拟的。这项政策不仅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更是关系到农民利益甚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工程。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着手,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顺利圆满完成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生态文明建设 人是不可能完全战胜自然的,要使得人类能够立足于这片大地,就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突破的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这是用我国绿地面积大幅减少、土地荒漠化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灾难换来的宝贵教训。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倡导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工作,为生态的改善和建设奠定了强大基础。自从退耕还林工作试点开展以来,我国20多个省,2000多个县市都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之中,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1]。1退耕还林对生态的影响分析 1.1退耕还林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 1999―2008年间,我国完成0.27亿hm2退耕还林任务,相当于再造一个东北林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由于人口众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率位居世界末位,尤其是森林资源人均占有率排名更加靠后。随着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我国森林覆盖率整体上得到了提升,并产生了极大的生态效益。 1.2退耕还林对水源地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水系发达,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三江流域、珠江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等。而河流流域内森林植被的覆盖率直接影响着域内的水土保持,这是减少域内岩石沙化、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1.3退耕还林对域内土壤改良的影响 建国初期,“农业学大寨运动”刮起一阵向山要地,向湖、沼泽要地的风气。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粮食产量,但对我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许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域内土壤肥力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由于森林植被根系发达,不仅能有效保持水分,还能有效改良土壤质量[2]。 1.4退耕还林对域内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世界欠发达、森林植被覆盖完好的地区,经常发生“野象入侵”、“野猪入侵”等现象。这说明,在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动物种群丰富多样。类似于“野象入侵”、“野猪入侵”,将林地变为耕地我们可以看成“人类入侵”,是人类逐步占据了动物的栖息地,而退耕有效增加林地对丰富生物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1.5退耕还林对沿海地区地下水盐度的影响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越高,地下水位就越高;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越低,地下水就会不断下降,越容易引起海水倒灌,使得沿海耕地盐碱化,不宜耕作。2退耕还林工程需注意的方向 2.1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应该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退耕还林工作不能影响我国的基本耕地制度,不能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①退耕还林工作需要结合区域内的基本情况进行草木的种植工作,还可适当建设一些排洪沟和小水窑等工程,以保证农田和退耕还林之后草木的生产; ①退耕还林工作还要参考相应的地形因素,对坡地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梯田改造,以保证还林工作效率的提高。 2.2做好生态移民工作 有些退耕还林工作会对一些农村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退耕还林工作中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并充分论证退耕还林工作对当地居民造成的影响,若是需要实施生态移民工作的,应该注意安抚好村民的情绪,照顾村民感受。同时,要注意用以工代贩的方式进行移民工作,以便移民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提高其生活质量,解决好村民后续生存问题。 2.3实现畜牧业和林业的同步发展为增强退耕还林工作实施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畜牧业作为退耕还林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结合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优化退耕还林方式,通过开发当地畜牧经济的方式促进地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还可以通过建设畜牧大县的方式实现退耕还林,不仅能够增强退耕还林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林地中间的空隙种植牧草,为家畜提供食粮,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退耕还林地的利用效率,实现畜牧业和林业的同步发展[3]。 2.4结合其他产业发展状况实施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可行性分析,首先应该考虑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建设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将该项目与林业、农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功能相联系,促进综合产业的发展。

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

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 共建生态文明城市,离不开你我的共同努力。现在就来看看为你整理的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欢迎阅读。 共建生态文明演讲稿篇【1】 作为人民教师,在自己的花样年华,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选择了这块需用毕生的心血来浇灌的热土。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没有舒适壮观的办公楼,但我们却在三尺讲台上,将青春和爱心融入工作当中,把文明的种子传播给每一位学生,守护着下一代的精神家园。因为,我深知,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人人都在社会中演绎自己的角色,各自岗位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装点人生的舞台,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就是对岗位意义和价值的认同。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以奉献之心干工作,以慈爱之心教学生,以满腔热忱对同事。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们的言行代表的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如今,县委县政府向我们发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这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责任。虽然我们只是普通的市民,但是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我们的城市增添文明和谐之花。 首先,我们要做到认真学习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民族讲礼仪的优良传统,学礼仪知礼节,革除顽症陋习,注重仪表、行为得体,谦和礼

让,热情助人,用春风笑脸、文明话语、文雅举止,展示新时期鱼台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其次,要积极传播文明规范。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让文明礼仪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把文明传播到每个角落,为城市文明和谐增光添彩。第三,要自觉践行文明行为。我们要践行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讲究公共秩序,珍惜生态环境,做一名好公民;在单位,我们要践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文明服务、奉献群众,做一名好员工;在家庭,我们要践行家庭美德,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相互帮助,做一名好成员。让我们用文明的力量和道德的行动,扮靓鱼台城市形象。 第四,勇于监督纠正不文明行为。我们要承担起共创文明城市的社会责任,对身边发生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横穿马路、大声喧哗、不排队候车等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要敢于进行劝说劝阻,共同维护文明鱼台的良好形象。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惟有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果鱼台是一只展翅待飞的天鹅,我愿做天鹅翅膀上一片小小的羽毛,为天鹅的振翅高飞增添一份力量;如果鱼台是一条出水的蛟龙,我愿做蛟龙身上的一片鳞光,为腾飞的蛟龙增添灿烂的光芒。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你的每一份努力,都让我们的城市离文明更进了一步;你的每一份辛苦,都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你的每一份热情,都会激起更多人文明意识

浅谈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人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代林业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以高效发挥森林的多功能和多价值为目标,以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前提,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宗旨,以建立“和谐林业”为最高境界。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本文将从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目前的状况和所面临的制约其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重点着手于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之间的矛盾与促进,制约与依存的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系统现代林业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发展状况,加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对于林业资源的发展要求与当前林业资源的缓慢增长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对林业生态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需求点,在林业建设中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了我们努力的第一任务。 一、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效率影响大 林业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职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维护生态安全中,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重大使命。全球已出现的森林锐减、湿地退化、土地沙化、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气候变暖和水污染、空气污染十大生态危机,有八大危机主要靠林业来治理。林业不仅要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任,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呆,还要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努力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林业既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同时也要当好生态文化建设的先锋。当前我国在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1)在我国森林的分布面积有限,而且大多都分布在山区,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人均面积跟世界森林平均面积相差很远,且质量相对较差。还有就是森林的树种较为单一,在一些急需防护林的地区严重缺少,而且滥砍滥伐严重。 (2)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两者之间的供需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中国梦 我们在行动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我们在行动珲春市第一小学六年五班江南指导老师:郎雪梅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六年五班的江南,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我们在行动》 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曾经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方式。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财富的渴望,我们变得疯狂而不计后果。 就说我国古代的黄土高原,那曾经是多么美丽富饶的地方,商朝时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曾高达50%以上。但是,经过几千年来掠夺式的开发,大自然给予了无情的报复。现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到处是荒山秃岭、沟壑纵横。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竟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出现了空前的环境危机。环境危机包括环境遭到污染,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就说今年北京的雾霾,北方的大水等等都是自然资源遭到破坏而由此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我们不仅要建设富强中国,更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国家在行动。当前各级林业部门将采取四方面措施:确保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50%以上可治理的沙地得到有效治理,6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珲春在行动。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你看,

现在的防川风景如画,濒江临海,依山傍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防川美丽的自然景观。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好,每年候鸟迁徙,敬信、防川就成了鸟的天堂。还有春化境内原始森林保护的好,频频出现野生东北虎,前几日还现身了珍贵的金钱豹身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还会远吗?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一小在行动。我校重视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地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现在的一小校园绿草茵茵,鲜花怒放,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准备了营养午餐,同学们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午餐是经过国家级营养师认证人员精心搭配的,不仅美味,而且搭配合理,营养均衡。身为一小的学生,是幸福的,幸福就是梦开始的地方…… 身为小学生的我,又能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做出什么贡献呢?其实,我也在行动!同学们!我每天节约一张纸,假如全中国的人们每天都少用一张纸,那一天就可以节约十三亿张纸,相当于少砍多少大树呀!而树,又是环保中很重要的一项。它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抵挡沙尘暴,还可以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清新空气;同学们,我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假如每一个人每天都少用一个塑料袋,那一天就可以减少十三亿个“白色污染”,贫瘠的土地就可能焕发生机;我每天都喝掉饮料瓶中的最后一滴水,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喝完饮料瓶子里的最后一滴水,就可能换回一条又一条清澈的小河……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呀!同学们,老师们!为了未来的家园能够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山清水秀!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我们美丽的中国梦! 谢谢大家!

森林公安与生态文明

森林公安与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森林公安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更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就森林公安与生态文明的各自情况,森林公安如何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对森林公安事业发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森林公安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一、森林公安概述 作为一名森林公安民警,我们首先应该很好地了解自己,做到“知已”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党的各项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森林公安是国家林业部门和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装性质的执法力量,肩负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保障林业改革和生产建设的重任。建国60年来,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在防范和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保护

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守卫林区一方平安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为国家生态文明、现代林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森林公安和主要职责就是依法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保卫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分析掌握辖区社会治安动态,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基本情况,作为执法力量,森林公安是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最亲密的执法部门,森林公安的工作可以说就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作为一名森林公安民警,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及公安职业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知识,这就决定了森林公安与生态文明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生态文明概述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又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些,做到“知彼”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生态文明从概念上讲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理论形态。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他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即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我们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