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器官移植的道德

器官移植的道德

器官移植的道德
器官移植的道德

【案例导入】:某医院接到河南某县农村一位小学教师的来信,他提出愿意将自己的眼角膜献出,以换取一定的报酬用于办学。他的理由:

1、当地经济状况极差,政府虽多方筹资,但仍有数百名适龄儿童无法人学。

2、他本人年近46岁,全身浮肿,确诊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目前虽能坚持工作,自感生命有限,愿将其眼角膜献出,为改善本乡办学条件做点贡献。

对此,应如何回信答复?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补充:该怎么回信,我们这里暂且不揭晓,等学完这一章以后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器官移植中应遵循哪些伦理原则。

(首先应肯定这位教师的奉献精神是可贵的,但此举不能支持,理由:

1、我国国家法律规定,器官不能商业化。

2、为了改善办学条件而使一个人失明,这是不人道的。

3、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减轻病人的痛苦,不能为了其他目的而给患者带来新的伤害。

4、个人的付出不可能使当地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第八章器官移植中的道德

一、器官移植

(一)概念:器官移植是指摘取机体的某一个器官,并将该器官移植到某一个个体(包括自体移植、同系异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异体异种移植)的相同(常位)或不同部位(异位),以达到某种治疗的医学目的。

器官移植的价值所在:

1、它使许多本来必死无疑的心、肝、肾衰竭患者获得新生。

2、它能减轻经济负担,肾移植的费用要比维持晚期肾衰病人的透析费用经济得多。

(二)器官移植的发展简况

我国被认为是最早提出“器官移植”这一设想的国家。在《列子》中有这样的记载:相传鲁国的公扈、赵国的齐婴两人生病之后,同时去请神医扁鹊为其诊治。在扁鹊的精心调理之下,他俩的病没用多少时间就痊愈了。可是,扁鹊却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所得的病,都是邪气从外影响了脏腑所造成的,用药物或针石就能治好。这几天我发现你们身上还潜伏着一种病,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并随同你们身体的发育而一道生长的。这种病很危险,我愿意再给你们治一下,你们看怎么样?”二人都非常诧异,忙询问道:“我们还有什么病,希望您能先说说这种病的情况和症状,然后再作决定。”

于是,扁鹊先对公扈说:“你有远大的抱负,又善于思考问题,遇事能有很多的办法,但遗憾的是气质较为柔弱,在关键时刻往往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坐失良机。”接着,他又转向齐婴:“你呢?则正好与公扈相反。你对未来缺乏长远的打算,思想比较简单,然而气质却很刚强,为人处事少用心计,却喜欢独断专行。”最后,扁鹊对他俩说:“如果能把你俩的心交换一下,那你们两个人都将成为最完美的人。”

公扈和齐婴听了扁鹊的分析之后,都愿意接受换心手术。于是扁鹊就让他们喝下特制的麻醉药酒昏迷三天,剖开他们的胸部,取出他们的心脏,相互交换后再安放上去,然后再敷上神药。等他们苏醒转来后,仍如术前一样健康强壮。他们一同辞谢了扁鹊之后,就各自回家了。

可是,由于心已互换,思维产生了错位,结果公扈就回到了齐婴的家,而齐婴则回到了公扈的家。这两家的老婆孩子都不认识回家的人,于是都发生了争吵。公扈、齐婴无法可想,只好请扁鹊出面解释。扁鹊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这两家人,这样才使争吵得以平息。

古人的想象是很丰富的,但是这则古代寓言故事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在当时的条件

下不可能实施这么大的外科手术,而且还是同时进行(需进行体外循环)。而且主宰人的思维、记忆的是大脑,并不是心脏(如一些脑震荡、脑损伤病人丧失记忆),所以即使是换了心,并不代表就互换了思维和记忆。所以我们经常说的:不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其实这句话说错了,应该是:不知道你脑子里想的什么?就像我们有一门学科:心理学。其实都不对,都应该是:脑里学。虽然这个故事缺乏真实性,但是却说明了我国是最早提出了“器官移植”这个设想。

1954年美国医学家麦瑞尔在同卵双胞胎的个体间进行肾移植获得成功。罗纳德和理查德是一对孪生兄弟,为了挽救理查德,罗纳德毫不犹豫地同意捐出自己的一个肾。手术后不但成功地令理查德多活了8年,而且也成为人类医学史上首例获得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开创了人类器官移植的先河。主治医生麦瑞尔在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我国器官移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2年第一例肾移植成功。

二、供体选择的伦理问题

(一)活体器官选择中的道德

1、伦理问题:

(1)维护供体利益的问题。

(2)器官商业化的问题。

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使得器官愈加的供不应求,许多患者在久久等待合适的供体器官中痛苦地死亡,于是已形成器官买卖交易市场。

如:中国最大卖肾案——9个月摘51枚肾赚千万

据悉,该案系我国目前最大的一起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案。15名被告人中最大的56岁,最小的才20岁,其中4人曾是正规医院的医生,被告人杨国忠原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樊海雁是徐州瑞博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长。22岁的王芳红和20岁的王亚兰刚毕业,就被主犯郑伟通过网络招聘为摘肾基地的护士。为了获取最大利润,郑伟包租一栋别墅,组建了摘肾基地,最多时一天竟摘取了6枚肾脏。9个月里,非法摘除51枚肾脏,出售给肾病患者牟利1034万元。

我国于2007年5月1日施行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3)效用与公平问题。

2、活体捐献器官应遵守的伦理原则

(1)活体器官移植供者的器官必须是成双成对的,或者是移植后可以补充的。

(2)供者必须处于真诚的、无条件的自愿。

(3)供者应被告知器官摘除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危险。

(4)对供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能预料其捐献器官后健康仍有保障。

(5)所捐献器官应移植到指定受体身上。

(6)供者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尸体器官选择中的道德

1、伦理问题:

(1)观念上的障碍。封建传统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无全尸,视为不孝。

(2)确定供体死亡时间的问题。供体器官必须是活器官,这是器官移植的前提。供给的器官越新鲜,移植后的成活率越高,那么确定供体的死亡时间,就是最首要的问题。(涉及到传统死亡标准——心肺功能停止和新的死亡标准——脑死亡的问题)

2、伦理原则:(1)供体必须是已经死亡的尸体。心脏器官移植只能是尸体而不能是活体。

(2)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不得参与捐献人的死亡判定。

(3)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死者的尊严。

(三)胎儿器官选择中的道德

胎儿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也存在着伦理问题,如怀孕的动机变化:怀孕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腹中的胎儿作为供体。

【案例】:媒体报道,美国加州16岁少女亚拉刚刚过16岁生日,就被告知已患慢性骨癌,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为救女儿,孩子的父母决定再生下一个孩子,希望在仅有25%可能性中能幸运生下一个与女儿骨髓同型相容的孩子。结果如愿以偿生下了妹妹玛丽莎,骨髓与姐姐完全相同。当14个月时,医生用玛丽莎的骨髓为亚拉实施了骨髓移植。一年后,亚拉完全恢复了健康。因为夫妇俩宣布再要一个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亚拉提供合适的骨髓,这在美国引起了关注。

问题:其一,生下玛丽莎的目的是为了救姐姐的命,这对玛丽莎是否公正?是否有损其健康?

其二,父母或医生是否能真正代表玛丽莎的利益?

其三,如果要移植一个心脏,能否生一个孩子取下其心脏?

伦理原则:胎儿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必须是必死无疑的,而且在移植过程中,对胎儿应保持应有的尊重。

(四)死囚器官选择中的道德:器官移植的供体器官可以从死囚身上获取,这也存在着伦理之争。赞同者认为,可以解决供体器官不足的问题,而且还是给予死囚一个机会,让他们赎罪;反对者认为,死囚很难做到知情同意,而且有些人使用囚犯的器官会产生一种心理负担,担心自己会变得像犯人那样容易犯罪。

三、获得器官的途径

(一)自愿捐献

即通过自愿和知情同意来获取器官的一种途径。(如某护士偷取太平间新鲜尸体的眼角膜,家属发现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后以刑法中的毁坏尸体罪立案。死者家属向医院索赔50万元。)

(二)推定同意

推定同意,即由政府授权医生,允许医生从尸体身上收集所需的组织和器官。推定同意有两种形式:一是国家给予医生以全权收集有用的组织和器官,不考虑死者和家属的愿望(如奥地利、丹麦、波兰、瑞士、法国);二是法律推定,当不存在来自死者生前或其家属的反对时,方可进行器官收集(如芬兰、希腊、意大利、挪威、西班牙、瑞典)。

(三)器官商品化

各国法律和国际伦理准则,都明确禁止器官买卖,因为器官买卖存在着弊端:

1、出卖器官的是为生计所迫的穷人,其出卖行为并不是出于真正的自愿。

2、器官买卖是不人道的,违背了医学救死扶伤的宗旨。

3、允许器官买卖会导致犯罪,如盗窃(如医生乘给病人治病之机),用绑架、贩卖人口(特别是儿童)的手段倒买人体器官。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关于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综述

关于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综述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也日益成熟。许多的患者从器官移植技术中获得生命的延续。但是对于器官移植手术,人们存在巨大的争议。本文主要从器官移植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的并发症及预防;移植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器官移植后的法律风险。四个方面对器官移植技术进行综述。关键词:人体器官移植、伦理态度、不相容器官移植、法律风险 (一)器官移植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器官移植的含义:只将健康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的手术,以取代患者体内已损伤的、病态的或者丧失功能的相应器官。在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有赞成和反对两种观点。赞成者认为:在不危害供者自身的生命及降低,自身生存质量的情况下,其出自完全自觉自愿,捐献活体器官,去帮助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并能拯救受者生命,是一种高尚,的利他行为。反对者认为,活体器官移植无论对受体还是供体都存在着风险。 第二方面,是提供器官的供者在什么情况下提供的器官:是否自愿或事先有无同意捐献器官的意愿?是否供者可以不需要这个器官而保持其生活质量?抑或供者已经不再需要所提供的器官? 第三方面,器官分配上的伦理问题。有限的移植器官供体如何分配,谁能先得到器官,由谁做出裁。根据什么原则进行裁决等。 第四方面,卫生资源分配上的伦理问题。器官移植手术费用昂贵,而且有些患者不能一次成功,即使成功存活的时间也不长,这就存在一个有限卫生资源如何合理分配的伦理难题。 (二)术后可能出现的的并发症及预防 在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免疫或非免疫因素引起的移植物失功阶段的阶段,恶性肿瘤的发生仅仅被认为是移植后的一种并发症。但是器官移植受者都应当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 植后肿瘤的发生通常认为同免疫抑制相关,抗肿瘤免疫监视作用和抗病毒活性功能受到破坏是导致肿瘤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临床治疗中,黑色素瘤、肾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练习:1.3人体的器官移植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器官移植领域已步入哪一阶段() A.空白 B.临床试验 C.临床应用 D.临床技术改良 解析目前我国在器官移植领域已步入临床应用阶段。 答案 C 2.组织相容性抗原() A.由核酸组成 B.是位于细胞表面的 C.它能被浆细胞识别 D.不引起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解析组织相容性抗原是每个人细胞表面都带有的一组与别人不同的特异性抗原(简称HLA),就是白细胞抗原。如果将他人的器官移植到某个人身上,这个人的免疫系统就会认出“非己”成分而加以排斥。 答案 B 3.肾移植手术中,供体肾脏移植入受体腹腔后,必须和哪些结构相吻合() ①髂动脉②髂静脉③输尿管④尿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4.器官移植的成功,必须有各种成熟的技术作保证,下列哪项技术不是器官移植所必需的() A.克隆技术 B.血管吻合技术 C.低温保存技术 D.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利用 解析血管吻合技术可使供体和受体供血主干吻合,是实现血流再通的前提;

低温保存技术是保持离体器官长时间存活的技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成活的几率;克隆技术可以为解决供体短缺问题提供克隆器官,但不是器官移植所必需的。 答案 A 5.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的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解析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是免疫排斥,免疫排斥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是由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 答案 B 6.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透露,他们利用成年猪的动脉血管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新的动脉血管。这种血管的外形和功能都与真的血管一样。这一研究成果是生物组织培养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下列关于以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上技术属于“克隆” B.这项技术中可能要利用去核卵细胞 C.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 D.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 解析这项技术只是促进血管细胞的有丝分裂,没有把血管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不能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C 7.下列关于“人耳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廓的模型支架 B.牛的软骨细胞在模型支架上增殖生长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成因及伦理研究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成因及伦理研究? 唐媛1,李建华1,吴易雄2 1.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2.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78) E-mail:wuyixiong1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745521.html, 摘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替代其病损器官的技术。中国器官移植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移植数量逐步增加,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除肾移植外其他器官移植从开展例数、存活时间或从效果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除技术、药物等条件方面外,还存在伦理发展与法规建设滞后的问题。因此,全面阐述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保障实现器官移植真正造福于民的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器官移植;现状;成因;伦理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技术。1998年10月北京某医院一位眼科医生为救治两位病人,未经一位死者家属同意,擅自摘取了尸体角膜。死者家属见此事后,将这位医生告上了被告席。1999年1月18日《健康报》第1版就登载了这起纠纷,记者就此器官移植问题作了专题报道。同年3月初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做出了对这位医生擅自摘取尸体眼球一案不予起诉的决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也专题报道了这起纠纷。虽然这起“眼球丢失案”已经过去近10年了,但由此引发的中国器官移植若干伦理和法律问题,则引起了医学界和伦理学界的持续讨论。为使中国人体器官移植走上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3月16日卫生部正式颁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同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有关人体器官移植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的准入和资格认定,明确了申请办理器官移植相应专业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原则上为三级甲等医院,并须具备的条件是有具备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执业医师和与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有与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有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有完善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这一规定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对于规范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护患者健康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 中国器官移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早在1974年就成功移植了第一例肾脏,1978年就成功移植了第一例肝脏和第一例心脏,1979年卫生部与同济医科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建立了器官移植登记处,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器官移植专家。80年代来中国相继开展了胰岛、脾、肾上腺、骨髓、胸腺、睾丸和双器官的联合移植。近年来中国器官移植在各种临床器官组织和细胞移植、同种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保存灌注液的创制与应用、现代移植免疫与检测,以及新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验证等方面又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998年国内开展肾移植的医院有68家,当年共进行肾移植3596例,到2000年有108家医院开展肾移植,肾移植数达4830例。目前中国内地已有164家医院经卫生部审定批准开展器官移植,每年肝移植数在3000例到3500例之间,居全球第二位,截至2007年6月底已累计完成14613例。每年肾移植数目超过100例的医 ?本课题得到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2340-77221)的资助。

非法人体器官移植行为的成因分析

非法人体器官移植行为的成因分析 【摘要】近年来各地相继发生了多起非法人体器官移植的事件,由于法律规定的疏漏,无法对所有的非法器官移植行为进行惩罚,因而查明非法器官移植行为的成因会使我们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将器官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器官犯罪;成因;制度 一、我国非法器官移植行为的特点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供不应求的器官移植患者而言,经常会出现器官难求的局面,为了快速得到救命的器官,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不惜高价求购,这就催生了器官买卖的繁荣,虽然非法器官移植行为层出不穷,形式各异,但是纵览该类行为,可以归纳出非法器官移植行为的如下特点: 首先,非法器官移植行为已经呈现出规模化、集团化的趋势。 就拿组织出卖器官而言,犯罪行为从起初的个人单线联系供体的单打独斗变为有组织、有计划、有分工、有规模的犯罪集团。犯罪也从最核心的中介行为扩展为自始自终的一条龙服务,比如:通过各种手段网罗供体,然后将供体豢养起来派专人看管,有专人负责联系买家,还有人专攻证明造假,欺瞒医院的审查,还有人专门负责拉拢器官移植科的医生,为顺利实现器官移植做好准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其次,器官交易中介机构及人员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1]。 再次,非法器官移植行为的主体大多依靠网络实施危害行为。 器官交易的达成无一不是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通过网络汇集供体,通过网络发布广告寻找潜在的客户——急需器官移植的受体,一旦达成意向,再通过即时网络详细沟通器官移植事宜,即器官移植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网上完成的。器官交易之所以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交流、对接主要缘于网络的发达以及监管的缺失,器官中介正是借助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缩短了联系供需双方的时间,加快了人体器官买卖的进程,同时又逃避了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管。 二、非法器官移植行为的成因 查明非法器官移植行为的成因会使我们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将器官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器官犯罪是一种综合性的犯罪,它涉及伦理、制度、道德以及法律,其中制度的建立、立法的完善和司法的制衡都是非法器官移植行为泛滥的原因。 (一)器官犯罪之所以愈演愈烈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器官的供不应求,之所以

器官移植

Organ transplantation is the moving of an organ from one body to another or from a donor site on the patient's own body, for the purpose of replacing the recipient's damaged or absent organ. 器官移植是转移到另一个身体的器官捐赠者网站或从病人自己的身体为目的,取代收件人的损坏或缺席的器官。 Organs that can be transplanted are the heart, kidneys, liver, lungs, pancreas, intestine, and thymus. Tissues include bones, tendons (both referred to as musculoskeletal grafts), cornea, skin, heart valves, and veins. Worldwide, the kidneys are the most commonly transplanted organs, followed closely by the liver and then the heart. The cornea and musculoskeletal grafts are the most commonly transplanted tissues; these outnumber organ transplants by more than tenfold. 器官移植可以是心脏,肾脏,肝脏,肺,小肠和胸腺胰腺。组织包括骨头、肌腱(包括称为肌肉骨骼移植),角膜、皮肤、心脏瓣膜,和静脉。在世界范围内,肾脏移植器官是最常用的,其次是肝脏然后心脏。角膜和肌肉骨骼移植是最常用的移植组织;这些超过器官移植的10倍以上。 Organ donors may be living, or brain dead. Tissue may be recovered from donors who are cardiac dead - up to 24 hours past the cessation of heartbeat. Unlike organs, most tissu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corneas) can be preserved and stored for up to five years, meaning they can be "banked". Transplantation raises a number of bioethical issues,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death, when and how consent should be given for an organ to be transplanted and payment for organs for transplantation.[1][2] Other ethical issues include transplantation tourism and more broadly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in which organ harvesting or transplantation may occur. A particular problem is organ trafficking.[3] Some organs, such as the brain, cannot yet be transplanted in humans 器官捐赠者可能生活,或脑死亡。组织可能恢复援助国心脏死亡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13《人体的器官移植》练习题

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 一、选择题 1、2000年,在我国的“863高科技项目"展览中,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就是() A、细胞与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2、肾移植手术就是否能成功,其影响因素中关键的就是 ( ) A、手术技巧 B、供体器官质量 C、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 3、将甲品系的小鼠与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 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就是() A、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 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甲品系小鼠的皮肤不属于抗原 C、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 D、乙品系与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 4、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就是 ( )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形成效应T淋巴细胞与部分记忆细胞 D、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5、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与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就是 ( )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6、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7、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T淋巴细胞 B、淋巴因子就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T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 8、吞噬细胞不参与的就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器官移植会议致辞

在“器官捐献与移植高峰论坛”上的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们相聚北京,共同召开“**器官捐献与移植高峰论坛”,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医院,对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是在**年*月初获得原国家卫生部和红十字会总会的批准,被纳入全国第*批“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单位。在工作伊始,我们的发展道路也是坎坷不平的,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红十字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我院和各兄弟单位的紧密配合和不懈努力下,我们逐步克服了人体器官来源严重匮乏、准入制度缺乏及移植技术水平等诸多问题,并在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年*月,我院共完成**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功进行心、肺、肝、肾移植手术**例,挽救了千余名终末器官衰竭患者,使**余名眼

疾患者重见光明。我们提供了优质、稳定的医疗资源,开始逐步满足**省器官衰竭终末期患者的移植需求,并逐年降低**省器官衰竭患者流失率。 近年来,我们将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作为建设“先进”医院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扎实推进。去年,我们联合了省内多家医院成立了“**省器官捐献联盟”,加速了省内器官捐献医疗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共享,保障器官捐献与移植医疗服务能力的稳步提升。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是器官捐献宣传推广的重要阵地,为进一步推广器官捐献的理念,唤起公众对器官捐献的关注,增强公民参与器官捐献的意识。我院将医院信息管理平台与中国“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系统相对接,将在医院官方网站、官方APP正式开通平台接口,凡浏览医院网站和官方APP者,均可通过医院渠道进行快捷登记,成为器官捐献的志愿者。截至2019年8月2日上午,“施予受”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已成功登记志愿者106万人次,在“施予受”的更迭中,生命不息,大爱相传,愿有更多人关

器官移植的进展

器官移植的进展 1. 慢性排斥反应与晚期移植物功能丧失 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了,主要困难在于:(1)慢性排斥反应从病理表现上不易与长期药物治疗所造成的血管病变相区别;(2)针对慢性排斥的药物学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3)缺乏理想的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 关于慢性排斥反应的新概念:(1)慢性排斥反应由多种病理因素所造成,因而并非单一免疫抑制治疗所能克服。(2)非免疫因素,如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手术所造成的损伤等对移植物存活有着长远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免疫抑制治疗、免疫耐受的诱导亦有着不可忽视的阻碍作用。(3)早期频繁发生的急性排斥所造成的组织损伤亦可成为晚期移植物功能丧失的病理学基础。因此,慢性排斥反应更确切地说应为晚期移植物功能丧失。由此可见,减少晚期移植物功能丧失,可以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如尽量减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减少手术损伤、有效控制急性排斥反应等。 2. 第3、4代免疫抑制剂的开发 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比预料的慢得多。主要困难在于小动物实验结果难以在大动物实现,例如在小鼠或大鼠比较容易通过控制抗原呈递过程或免疫活性细胞之间信息传递而诱导耐受,但这仅能在少数大动物实验中得以重复。就临床而言,至少目前还离不开传统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因此继续开发新一代特异性免疫抑制剂,从而造就类似于动物实验所展示的耐受结果便成了临床医师和医药界的共同愿望。免疫抑制剂划分为: 第1代:以皮质激素、硫唑嘌呤、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为代表,主要作用为溶解免疫活性细胞,阻断细胞的分化,其特点为非特异性、广泛的免疫抑制。 第2代:以环孢素A(CsA)和FK506为代表,主要阻断免疫活性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IL-2)的效应环节,因其以淋巴细胞为主而具有相对特异性。 第3代:以单克隆抗体、雷帕霉素、霉酚酸脂为代表,其作用于抗原呈递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第2代制剂有协同作用。 第4代:以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FTY20等为代表,主要针对改变cytokine 环境,如抑制TH1,增强TH2。 3. xenosis--阻碍异种移植临床应用的新“抑制剂” 不少研究表明,动物所携带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异种移植而感染人类,某些病毒甚至可以感染神经细胞。对此,动物学家早已有所警告。目前主要关注的问题是:(1)动物病毒经移植物传染给患者;(2)移植患者再将这些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于是一个新的名词“xenosis”应运而生,它专指人类经异种移植而感染或传播的疾病,即“异种移植感染”或简称“异种感染”。

人体器官移植.

目录 一、我国有关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现状 (1) 二、我国《刑法》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规定 (1) (一)《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七条第1款的规定 (1) (二)《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七条第2款的规定 (2) (三)《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七条第3款的规定 (3) 三、我国《刑法》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立法缺陷 (3) (一)组织出卖人体器官入罪后的司法认定缺乏统一标准 (3) (二)组织出卖器官犯罪中人体器官的范围不明确 (4) (三)对介绍人体器官买卖行为涉及犯罪的处罚缺位 (4) 四、完善我国《刑法》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建议 (5) (一)尽快确立脑死亡的认定标准并且扩大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犯罪主体 (5) (二)对胎儿器官移植、摘取精神病人的器官等情形做出法律规制,构建完整的规制体系 (6) 五、结语 (6) 参考文献 (7)

器官移植的刑法问题研究 摘要:器官移植是指为恢复患者完全丧失功能的器官的功能,而相应地将他人健康的器官移植于患者的一种医疗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在服务人类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新问题。它的出现为患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在器官移植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与此同时它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法律、伦理等问题。2007年国务院公布实施的《器官移植条例》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相关的器官移植行为,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的实施又将器官移植保护上升到了刑法的高度,这是我国关于器官移植刑法规制的一次超越。本文阐述了我国《刑法》关于器官移植规定及处理的现状,进一步分析我国《刑法》关于器官移植立法规定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儿立法建议。 关键词:器官移植犯罪;刑法;完善措施 一、我国有关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现状 我国器官移植活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而器官移植立法活动在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我国台湾地区最早在1986年就公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03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这是我国内地第一部关于器官捐献移植的地方性法规。2007年的3月21日,国务院公布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并于5月1日生效。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七条第一款新增了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第二款和第三款则以注意规定明确了对实践中较为常见的隐瞒强迫和欺骗摘取活体尸体器官行为的定性。这使我国关于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制上升到了刑法的高度,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以及使人体器官医疗管理能够良好有序的进行,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符合国际化的趋势,具有极其远大的意义。 二、我国《刑法》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规定 我国目前对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处理依据的是《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七条的规定。 (一)《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七条第1款的规定 《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七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 一.摘要 随着医学科研工作的迅猛发展、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突破、仪器设备的不断创新,器官移植在医疗中越来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数曾经无法治愈的病人通过器官移植手术获得了“新生”。器官移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在技术上真正有所突破器官移植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给广大病人带来了福音,使人类日益远离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胁,在延长生命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两方面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福祉,但器官移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障碍,与此同时,它所产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同样引发了各个方面的深刻讨论,这无疑是其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之一。 二.正文 1.简介 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 是将一个人健康的器官移植到病人体内的复杂手术,目的是替换病人因疾病丧失功能的器官。广义的器官移植还包括细胞移植和组织移植,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狭义的器官移植。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器官移植的免疫学理论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器官移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免疫抑制药物不断涌现并应用于临床,肾、肝、心脏、胰腺、小肠移植等相继获得成功,器官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器官移植技术已经成为公认的治疗各种终末期器官疾病的有效手段。 2.发展史 器官移植的想法由来已久,古埃及建造的狮身人面像和我国古代扁鹊换心的传说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近代,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体健康或生命之所以不能维持,往往是因部分组织或个别器官丧失功能所致,并非机体所有器官都已损坏,因而产生了更换受损组织或器官的设想。19世纪的欧洲,人们为了实现用新的器官替换功能低下的器官的愿望,进行了大量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 角膜移植是最早的组织移植,有近200年的历史。1824年Reisinger首次设计出了角膜移植术式,并成功地实施了鸡与兔之间的异种角膜移植。1906年,Zirm 应用一个男孩因眼外伤而摘除的眼球为一个烧伤的病人进行了全层角膜移植,术后获得了植片永久性透明。1931年Felatove首次将尸体眼球保存在2-4℃环境中,于1-3天内使用,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905年法国的Carrel发明了血管缝合术,从而促进了后来的器官移植实验发展,使一切临床器官移植在技术上成为可能。1912年Carrel由于他所从事的包括血管和器官移植在内的一系列研究工作而荣获了诺贝尔奖。1923年Villiamson 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研究。Burnet和Medamar等进行了针对免疫现象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1927年Gayei实施了胰腺移植动物实验。1936年苏联的V oronoy 进行了最早的同种肾移植。1932年Padgett曾报道过同种异体皮肤移植。1937年Brown为一对单卵双生子施行了交叉皮肤移植。1947年Demioov做了肺移植动物实验[2]。 1954年,在美国波士顿的布里格姆医院,Murry做了世界第一例同卵双生兄弟间的肾移植手术,获得成功,开辟了器官移植的新纪元,也为其他器官(如肝、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文章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745521.html,/Content-5926.htm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745521.html,/tiwen.htm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1号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已经2007年3月21日国务院第17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人体器官移植,适用本条例;从事人体细胞和角膜、骨髓等人体组织移植,不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体器官捐献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将其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过程。 第三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人体器官移植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等工作。

文章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745521.html,/Content-5926.htm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745521.html,/tiwen.htm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第五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对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举报人通报。 第六条国家通过建立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确定人体器官移植预约者名单,组织协调人体器官的使用。 第二章人体器官的捐献 第七条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第八条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 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 第十条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 第三章人体器官的移植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13《人体的器官移植》规范训练

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难度及题号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基础中档稍难 器官移植的历史 1 影响器官移植的因素4、6、8 2、3、7 供体器官来源及现状 5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发展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就是()。 A、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阶段解决了血管吻合移植 B、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阶段解决了免疫排斥反应 C、器官移植技术进入临床阶段认识到免疫排斥问题并使用全身免疫抑制剂 抑制排斥反应 D、器官移植的临床发展阶段环孢素A的发现与应用才使同种器官移植成功 率迅速提高 解析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解决免疫排斥反应问题。 答案 B 2、在器官移植中,双胞胎间或兄弟姐妹间自愿捐献的器官移植成功率较高、免 疫排斥弱的原因就是 ()。 ①同卵双胞胎有共同的遗传物质来源,其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特异性相同,免 疫排斥反应最小②兄弟姐妹有近似的基因,组织相容性抗原相近,移植后排异性较小③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与同卵双胞胎的个体容易协商,愿意捐献器官④兄弟姐妹间的器官可以相互代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在同种异体移植中,由于同卵双生个体的遗传物质基本完全一致,所以其组织相容性抗原基本一致,排异反应最小;兄弟姐妹有共同的遗传物质来源,基因相近,组织相容性抗原相近,产生的排异反应小,更容易成活, 因此最好的供体就是亲属. 答案 A 3、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与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的身上,切除胸 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就是 ().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解析T淋巴细胞就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答案 B 4、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高的原因就是 ()。 A、角膜移植无排异反应 B、角膜移植不需血管供应营养 C、角膜移植中免疫药物有效率高 D、角膜移植中不需低温冷藏器官,技术简单 解析角膜移植也需要血管供应营养。免疫排斥就是影响器官移植成功与否的 主要因素,角膜移植无排异反应,所以成功率高。故选A. 答案 A 5、许多人在生前有捐献自身器官的协议,但真正成功捐献的却很少,其中主要原 因就是 ()。 A、家属落后的传统观念,导致死者的遗愿没能实现

浅谈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问题

浅谈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问题 【摘要】人体器官移植的飞速发展,给无数患者带来了重生的福音。由于受各种社会、伦理道德,特别是法律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人体器官移植事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为避免矛盾的深化,我们应通过构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器官移植立法的完善,从而为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本文将从分析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原因入手,从法律角度提出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 organ transplantation, the gospel is brought to countless patients. Because of various social, ethical and legal factors,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is article will propose the legal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w. 【关键词】器官移植;法律;人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第一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财富,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给我们带来日新月集的变化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带来了新问题。在生命科学领域,从第一个克隆羊多利开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一次次超出了人们观念的认识,超过了道德伦理的界限,超过了法律的规范。器官移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触及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法律问题。在这里,笔者对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立法探讨,同时也对人体器官移植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预测和建议,希望能为人体器官移植法律的出台和实践工作的顺利展开提出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器官移植概述 器官移植,是指将健康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个体内,并使之迅速恢复功能的手术。器官移植的目的是代替因致命性疾病而丧失功能的器官,使被移植个体能重新拥有相应器官,并正常工作。常用的移植器官有肾、心、肝、胰腺与胰岛、甲状旁腺、心肺、骨髓、角膜等。自1954年肾移植在美国波士顿获得成功以来,人类已能移植除了人脑外几乎所有的重要组织和器官。 二、我国器官移植立法现状 我国器官移植活动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与国外相比起步稍晚了一些,但发展较快。我国现在已经开展了从肾移植、肝移植、心肺移植,到胰岛素、脾移植,以及骨髓、胸腺移植。2009 年 8 月 25 日,在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会议上,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卫生部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 2008 年,中国施行了86800 例肾脏移植,14643 例肝脏移植,717 例心脏移植,165 例肺脏移植,17 例小肠移植以及 209 例胰肾联合移植【1】。中国飞速发展的移植技术并未真正带动中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研究的步伐。首先,内地立法不仅要晚于西方国家,同时也要晚于港澳台地区;其次,从立法层级看,地方法规层出不穷,而我国尚无统一性法律,仅有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关于京津沪等大城市率先进行捐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制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制 「内容摘要」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诞生了人体器官移植这门新兴医学技术,同时给法律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理解人体器官移植涉及的法律问题,如何用法律规制人体器官移植手术,如何在立法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人体器官移植法律制度体系,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器官移植,脑死亡,立法一,人体器官移植的历史和现状 世界器官移植史起源于18世纪,开始有学者做组织或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1902年,出现用套接血管法施行自体、同种和异种的肾移植。1902-1912年,有学者首次用血管缝合法施行整个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创立了真正的现代血管吻合法。1936年,俄国科学家首次为尿毒症患者移植肾。但是由于对免疫排斥反应一无所知而未使用任何免疫抑制措施,因此存活期短。1954年,移植医学史上首次获得长期有功能存活的病例-同卵双生兄弟间的肾移植成功。1959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各自第一次在异卵双生同胞间施行了肾移植,两例受者均接受全身照射作为免疫抑制,肾移植获得了长期有功能存活。1962年,美国科学家施行同种肾移植,改用免疫抑制药物,首次获得长期存活。这几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现代器官移植时期的开始,人类长期向往的器官移植疗法终于得以实现。器官移植技术随着外科手术、免疫抑制药物、器官和细胞分离保存技术及移植免疫学基础的迅速发展,已成为脏器功能衰竭终末期的有效、常规性治疗手段。特别在发达国家现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进展。到1998年止,全世界已施行同种肾移植447182例次;215个肝移植中心开展了62502例肝移植,在大器官移植中仅次于肾移植,且手术后一年存活率达90%,五年存活率>70%,最长存活者已达28年。胰肾联合移植已近万例,美国每年实施胰肾联合移植千例以上,一年存活率>80%.全球心脏移植已达48511例,单肺移植5347例,双肺移植3571例,心肺移植2510例。展望21世纪,器官移植将作为外科领域的发展重点,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从20世纪60年代进入临床开始,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已开展的手术不仅有肾脏、肝脏、心脏,而且包括肺、脾脏、小肠、肾上腺、睾丸、卵巢、骨髓、同种异体手移植等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虽然器官移植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医疗实践中,实行器官移植遭遇到很大的阻力,其中最突出的阻力是等待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病人很多,而器官供体来源严重不足,供求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5万登记在册的病人在急切等待着器官移植,需求量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天有17人在等待移植中死亡。(金永红、林秀珍:《器官移植尚需法律保障》,载《健康报》,2002-11-01.)器官移植手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若干个年头,在走过了一段艰苦和曲折的道路后,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器官移植手术的整体形势已经比较乐观。以西方主要国家1998年每百万人口尸体供体肾移植,心脏移植,肝移植数为例,参见表1的数据: 表1:1998年每百万人口尸体供体肾移植、心脏移植、肝移植数

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伦理思考

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伦理思考 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层出不穷,器官移植对于挽救器官功能丧失或衰竭的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该技术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步,大量在过去难以治愈的器官衰竭者重获新生,其正面效果自不待言,但这一技术在恩泽人类,给人类带来莫大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空前的伦理冲撞,使患者、捐献者及病人家属、医生都陷入了不同的伦理困境。同时,这一系列的伦理难题也使人类伦理背负起了沉重的十字架,如果我们对此置若罔闻,社会将有可能陷入混乱、灾难之中。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难题,从多方面并试图在实践伦理层面上寻找其解决途径,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出现的伦理问题,这不仅十分必要,同时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器官移植,来源,伦理问题,伦理对策 器官移植是将健康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使之迅速恢复功能的手术,是代偿者相应器官因致命性疾病而被损害、丧失的功能而无法挽救的器官的医疗手段。器官移植是医学的进步,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随着该项医疗技术从实验阶段到目前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医学的发展与人们传统的观念、道德、伦理冲突逐渐暴露出来,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生命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其

进行新的审视和认知,认真反思我们已有的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是否完全解决;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普及,认真反思其给人类带来的利弊、以及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将从哲学的视角来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的伦理问题。 一、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及其必要性 (一)器官移植的含义 在明确什么是器官移植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器官。辞海是这样规定的:“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驶一定生理功能”。知道什么是器官后,我们就比较好理解什么是器官移植了;目前为止,医学界和学术界还未对其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百度给出的答案是:“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是将一个器官整体或局部从一个个体用手术方式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过程。其目的是用来自供体的好的器官替代损坏的或功能丧失的器官。提供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供体,可以是在世的人,也可以是刚刚去世的人。接受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受者。当然,学术界其他人士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如:器官移植是通过手术等方法,替换某一个个体体内已损伤的、病态或衰竭的器官移位。或器官移植是用正常、健康器官置换损坏而无法医治的同类器官,以治疗疾病、延续生命。综合来看,虽然各界对器官移植含义作出的总结不同,但总的来说大家都包含了器官移植的基本内容。因此,综合各方面总的来说,所谓的器官移植就是指在医学上,以挽救人的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以手术为手段,将一个保持

人体器官移植

(一)人体器官移植的含义和分类 1.含义。器官移植指的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摘取一个身体中有活力的器官,并把它置于自身或者通常是另一个个体体内的某一位置,去替代那些因为损伤、病变而失去功能、也无法医治的脏器,以达到拯救生命的一种现代治疗方法。 其中,捐出器官的一方称为供体;接受器官的一方成为受体。 2.分类。依据供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分为 (1)自体移植,器官移植的供、受体为同一个体; (2)同种异体,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组织、器官移植; (3)异种移植,供体、受体属于不同种属的器官移植。 (二)器官移植引发的伦理问题 1.活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对活体器官移植,特别是以未成年人或利用再生育孩子作 供体的利弊评价有争论。 2.尸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尸体器官移植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束缚;当死者生前没有捐献遗体器官的意愿而又无反对表示时,能否将其作为供体;当涉及不同死亡标准时,如何确 定和选择摘取器官的时机。 3.可供移植器官分配的伦理问题。在器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器官如何分配?器官能否 商业化?能否进行异种器官移植? 4.卫生资源配置的伦理问题。如何处理昂贵的器官移植与防治常见病二者之间的矛盾, 才能体现卫生资源宏观分配的公正合理性。 (三)人体器官移植的国际伦理准则 1.活体器官移植的准则: (1)只有在找不到合适的尸体捐赠者或有血缘关系的捐赠者时,才可接受无血缘关系 者的捐赠; (2)非牟利和自愿原则;接受者及相关医生应确认捐赠者出于利他的动机,不是为图利,捐赠者完全出于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向没有血缘关系者恳求,或利诱其捐赠出肾脏,接受者本人或其家属、支持捐赠的机构,不可付钱给捐赠者,以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误导人们认为器官是可以买卖的,不过,补偿捐赠者在手术与住院期间因无法工作所造成的损失与其他有关捐赠的开支是可以的; (3)保证捐赠者权益原则,要保证捐赠者捐出器官后发生任何问题,均会给予援助; 捐赠者应已达法定年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