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

六上课外文言文30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苏秦)潦倒而归。妻不下絍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②自刺其股③,血流至足。后卒④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根据《战国策》改写)【注释】①絍(rèn):织布帛的纱缕。②锥(zhuī):一头尖锐,可扎窟窿的工具。③股:大腿。④卒:最后。

11.解释加点字:(2分)

(1)引.锥自刺其股()(2)血流至足.()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怎么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得到的人呢?

B.怎么有让君王感到高兴却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C.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D. 哪里有对别人家的主子讲话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13.苏秦“发愤读书”的具体表现是“”。(2分)

14.苏秦从“潦倒而归”到“佩六国相印”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发?(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11.(2分)(1)取过来,拿出(1分)(2)脚(1分)

12.(2分)C

13.(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4.(3分,意近即可)

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

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不要怕暂时的失利,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面对生活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要勇于自省,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

杀驼破瓮①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②得不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③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①瓮: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②既:已经③用:采纳

11.对“既得不出,其人以为忧”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个人已经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了,就为此事发愁。

B.骆驼的头既然不能出来,那个人就认为是忧愁。

C.骆驼的头已经出不来了,那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D.那个人既然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就很发愁。

12.文中写养驼人是“痴人”,他的“痴”具体体现在“ ”。(2分)

1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2分)

11.C12. 既杀驼,而复破瓮13.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主见。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11—13题(8分)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张)溥幼嗜.学()

A 讨厌 B爱好

C 害怕

D 关心

(2)如是.者六七始已()

A 这样

B 确实

C 对的

D 是否

12、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翻译。(2分)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A 冬天手皮肤干裂,白天在热水里洗几遍。

B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汤水里洗几遍。

C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热水里洗几遍。

D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烫水里洗几遍。

13、你认为张溥成功的秘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1、(4分)⑴B ⑵A

12、(2分)C

13、(2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四)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8分)

枭将东徙

枭①逢鸠②。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猫头鹰。②鸠:斑鸠。

6.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⑴、子将安.之?()⑵、以故.东徙。()

7.解释划线句子

(2分)8.理解:枭将东徙的原因是(2分)

9.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

6、哪里原因(缘故)(2分)

7、(如果你)不能更改你的叫声,(即使你)向东搬迁,(人们)仍然厌恶你的叫声。(2分)

8、乡人皆恶我鸣(或翻译此句)(2分)

9、(对待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要从根本上加以改正,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要知错就改,不能逃避)(要积极的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逃避)答到以上一点都能得满分(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8分)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樵薪:承宫:东汉人。樵薪:砍柴。②琅琊:古郡名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执苦:干苦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2分)

A.见诸生讲诵,好之( )

B.门下生共禁,乃止( )

12、对文中画线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3分)

A.猪的主人责怪他还没有回来,走出去找猪。

B.猪的主人责怪他没有来还猪,走出去找他。

C.猪的主人为他还没有来感到奇怪,走出去找他。

D.猪的主人为他没有还猪奇怪,就走出去寻找他。

13、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望大家学习承宫的樵薪苦读;

B.赞扬承宫的樵学苦读的精神;

C.记载下东汉承宫樵学苦读的史实;

D.批评猪主的言行,赞扬徐子盛的德行。

11、喜欢停止

12、C

13、B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

鼠画逼真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则踉跄④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①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②物色:察看;观察。③逮:等到。④踉跄:跳起来。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⑴东安一士人善.画()⑵令怪.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3.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作的精美逼真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11.(1)善于,擅长。(2)认为……奇怪,感到奇怪。(2分)

12. 到这时县令才知道这幅画(画得)是很逼真的。(是:这时。始:才。)(2分)

13.县令屡次挂这幅画,画都被家中的猫弄得掉落在地(1分);用这幅画试其他猫,其他猫都会跳起来追画上的老鼠。(通过猫得的反应侧面表现画的精美逼真)(1分)

㈡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8分)

农妇与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A,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B。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C,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D,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皖(wǎn)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②鹜(wù):野鸭子。

11.与“熟视之”中“之”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2分)

A 妇就之

B 妇奉之归

C 治之旬日

D 盖创鹜之报也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从前安徽南部有一个农妇。 B.(农妇)怀疑它是受伤了。

C.有几十只野鸭子来农妇园里栖息。 D.农妇不忍心到集市上去。

13.直接体现农妇精心救治鹜的句子是“”。(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

14.本故事给你的启示是。(2分)

㈡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8分)

11. 2分D 12. 2分 D 13. 2分治之旬日(1分有冗余信息,如,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14.2分从农妇角度:有付出就有回报;人为善终有善报或从鹜的角度:要知恩图报;要心存感恩。

(三)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3分)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长(zh?ng)百兽:掌管百兽。

8.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天帝使我长百兽”中“使”的意思:

“子以我为不信”中“信”的意思:

9.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1)子无敢食我也!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0. 为什么“兽见之皆走”?

11. “狐假虎威”是个成语,读完全文后,请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字数:30字左右。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5分)

8. 派,派遣;诚实,真实(各1分,共2分)

9. (1)你是不敢吃我的。(2分)

(2)老虎不知道百兽(野兽们)是畏惧(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是畏惧(害怕)狐狸呢。(3分)

10. 因为百兽看见狐狸后面紧跟着老虎。(2分)

11.能基本说清成语的意思即可。(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5题(6分)

闵子骞①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②车,失辔③;父持其手,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

注:①闵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古代著名的孝子。②御:驾驶(马车)。

③失辔:缰绳从手里掉下来。

14、解释加点的词语

(1)父则归.()(2)母去.四子寒()

15、闵子骞挽留后母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中可以看出闵子骞的品质。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5题(6分)

14.(2分)(1)、归来、回来,回家(2)离开

15.(2分)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

(2分)爱护兄弟,顾全大局

(五)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6分)

阮瞻无竞

阮瞻①字千里。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遇理而辩。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瞻尝群行,冒热渴甚,逆旅②有井,众人竞趋之,瞻独逡巡③在后,须饮者毕乃进,其无竞如此。

【注释】①阮瞻:晋朝人。②逆旅:旅店。③逡巡:行动迟缓。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善.弹琴() (2)瞻尝群行.()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众人竞趋之,瞻独逡巡在后。

13. 结合全文和题目,可以看出阮瞻是一个性情温和、_______的人。(2分)

(五)

11.善于、擅长走

12.很多人争着奔向水井,阮瞻一人慢慢地走在后面。

13.谦让不争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7分)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 老父:老人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不可入.(2)俄有老父至.

12、翻译句子(3分)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

1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分)

11.进入来到

12.鲁国有一个拿着长长竹竿要进入城内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

1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4.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或即做事不能死板,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7分)

A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③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B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④,诸儿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⑤,C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⑥,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次:停留。④讫:完毕。⑤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⑥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2分)

(1)及.事讫()(2)先期.一日()

15.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

A.郭伋刚到任时巡视州郡。

B.(我们)高兴,所以来欢迎。

C.计算日程,告诉了郭汲。

(用原文的话回答),这表现了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7分)

14.(1)等到(1分)(2)约会(约定日期)(1分)

15.C.(2分) 16.恐违信于诸儿(1分)讲信用(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7分)

塞翁失马

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③。人皆吊④之,其父曰:“此何遽⑤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⑥。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1)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2)术: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3)胡:古北方少数民族

(4)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慰问。(5)遽:通“讵”,就。(6)髀[bì]:大腿。

20、解释加点字:(2分)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2)其子好.骑

21、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2、本文寓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能人云亦云,做人要有主见。

B.对待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好坏、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 D.不要贪生怕死,要敢于抗击外敌的入侵。

20、(2分)(1)善于、擅长(2)喜欢

21、这个人惟独因为瘸脚的原因,父亲和儿子相保全(此、以、故、保)

22、 B(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8分)

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①。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悦之。

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②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齐宣王好.射 (2) 中关而止.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B.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

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D.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13.齐大臣都说“此不下九石”,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齐宣王之“悲”在于(1)(2)(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8分)

11、(1)喜欢、爱好(1分)(2)停止(1分)

12、D(2分)

13、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2分)

14、(1)被身边大臣所阿谀奉承、欺骗(1分)(2)自己没有自知之明(1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

欧阳询①观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②。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③,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欧阳询:唐朝初年著名书法家,他的字世称“欧体”。②索靖:西晋著名书法家。③布裘:布,铺。裘,皮衣。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

(1)数百步复反.()(2)及.疲()

10.下列选项中对划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正要离开。

B.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才离开。

C.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才离开。

D.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正要离开。

11.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欧阳询能成为书法家的重要原因是___。(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

9.(2分)(1)同“返”,返回(2)等到

10.(3分)C

11.(2分)博采众长,认真学习、借鉴他人的所长。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二),完成14—16题(8分)

(二)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①攫② (jué)其金而去。吏捕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不见人,徒见金耳。”

注释①因:趁机。②攫:原指鸟用爪抓取,这里引申为夺取。

14、解释加点字:(共4分)

(1)、清旦衣冠而之.市()(2)、因攫其金而去.()

15、翻译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齐人夺取金子的时候卖金的地方没有人。 C. 齐人捡到了金子。

B. 齐人是一个利欲薰心,见钱眼开的人。 D. 齐人是盲人。

14、到……去(2分)离开(2分)(共4分)

15、人都在那里呢,你为什么还要抢夺人家的金子?(2分)

16、B(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①,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②,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③,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④哀哭;一里⑤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韩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⑥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注释:①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②欐(lì):中梁。③逆旅:客栈。④曼声:拖长声调。⑤里:乡里。⑥抃(biàn):拍掌。

11.解释加点字(4分)

①韩娥善.歌善:②韩娥还.还:.

12.翻译句子(2分)

左右以其人弗去。

13.出自本文的成语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11、①善于、擅长(2分)②返回(2分)

12、左右的人认为她没有离开。(2分)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2分)

(苏秦)潦倒而归。妻不下絍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

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②自刺其股③,血流至足。后卒④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根据《战国策》改写)【注释】①絍(rèn):织布帛的纱缕。②锥(zhuī):一头尖锐,可扎窟窿的工具。③股:大腿。④卒:最后。

11.解释加点字:(2分)

(1)引.锥自刺其股()(2)血流至足.()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怎么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得到的人呢?

B.怎么有让君王感到高兴却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C.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D. 哪里有对别人家的主子讲话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13.苏秦“发愤读书”的具体表现是“”。(2分)

14.苏秦从“潦倒而归”到“佩六国相印”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发?(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11.(2分)(1)取过来,拿出(1分)(2)脚(1分)

12.(2分)C

13.(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4.(3分,意近即可)

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

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不要怕暂时的失利,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面对生活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要勇于自省,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四)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8.上文是出自《韩非子》的一个故事,后人称其为《》。我们在本册书里还学到了同样出自《韩非子》的故事,请写出两个:《》《》

9.解释加粗字含义

(1)吾矛之利.()其人弗能应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1.卖矛和盾的楚国人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

9.锋利回答

10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11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6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②悲歌,声震林木,响遏③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①讴,唱歌。②抚节:打着节拍。③遏:阻止。

13、文中表现秦青歌唱艺术高超的句子是。(2分)

1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穷”和“尽”是近义词,“止”和“遏”则不是。

B. “自谓尽之”解释为:薛谭自言自语地说完了话。

C. “遂辞归”写出了薛谭学到本领后得意忘形的样子。

D. “谢”反映了薛谭的惭愧,故他“终身不敢言归”。

15、阅读本文后,你获得的启示是(2分)

13、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4、D

15、①有本领,要为人谦虚;②要知错就改;③学无止境

(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8分)

孟子①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①孟子:孟轲,战国时人,儒学继承和发扬光大者,世称“亚圣”。②辍(chuò)然:(突然)停止的样子。③諠(xuān):(因分心而)遗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乃复.进()(2)其母引.刀裂其织()

10.下列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孟子)对(他母亲)说:“(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复习一下想起来了。”

B、(孟子)回答说:“(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又记起来了。”

C、(孟子)对(他母亲)说:“(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又记起来了。”

D、(孟子)回答说:“(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复习一下想起来了。”

11.文中孟母以“”这一行为告诫孟子(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2分)

A、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B、只有不分心,才能织完一整匹布。

C、学习要懂得及时复习,才能不遗忘。

D、做事稍微分心一下也能成就事业。(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8分)

9.(1)又(2)拿起(每空1分)

10.(2分)B

11.(2分)引刀裂其织

12.(2分)A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①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②,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③引酒,言笑自若。

(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注释】①矢镞[shǐ zú]:箭头。②流离:淋漓。③炙:烤肉。

11.解释加点词。(2分)

而羽割炙引.酒()

12.对文中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刀)刮,距离骨头上的毒,然后这病就能去除啊。

B.(用刀)刮,离开骨头上的毒,然后这病竟然去除了。

C.(用刀)刮,去除骨头上的毒,这样以后这病却能去除罢了。

D. (用刀)刮,去除骨头上的毒,这样以后这病才能去除啊。

13.羽“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的原因是“”。(2分)

14.上文表现关羽的精神。(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11.(2分)(取过来,拿出)

12.(3分) D

13.(2分)矢镞有毒,毒入于骨。(2分)(答案多抄或少抄,均扣1分)

14.(2分,意近即可)英勇或勇敢

(四)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目(6分)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⑤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③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④迨:等到。

⑤倍:同“背”,背诵。

11.解释加点的词。(2分)

患.记问不若人患.()

12.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你课外所了解的形容读书勤奋的成语故事还有哪个,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2分)

13. 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2分)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四)课外文言文(6分)

11.担心,害怕(2分)

12.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借光,昼耕夜诵,囊萤映雪(2分)

13.D(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鲁人好钓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阙子》

【注释】①错:镶嵌。②纶:钓鱼绳。③是:正确。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为()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鲁人拿竿的姿势和所处的位置是正确的,但是他钓到的鱼没有多少。

B.鲁人拿着钓竿站很端正的站在那里,但是他钓到的鱼没有多少。

C.鲁人拿竿的姿势和所处的位置是正确的,但是他却钓不到鱼。

D.鲁人拿着钓竿站端正的站在那里,然后他钓到了不少的鱼。

1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11、(1)喜欢(1分)(2)作为(1分)

12、A(2分)

13、做事不能只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2分)(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

欧阳询①观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②。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③,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欧阳询:唐朝初年著名书法家,他的字世称“欧体”。②索靖:西晋著名

书法家。③布裘:布,铺。裘,皮衣。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

(1)数百步复反.()(2)及.疲()

10.下列选项中对划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正要离开。

B.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才离开。

C.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才离开。

D.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正要离开。

11.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欧阳询能成为书法家的重要原因是___。(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

9.(2分)(1)同“返”,返回(2)等到

10.(3分)C

11.(2分)博采众长,认真学习、借鉴他人的所长。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二),完成14—16题(8分)

(二)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①攫② (jué)其金而去。吏捕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不见人,徒见金耳。”

注释①因:趁机。②攫:原指鸟用爪抓取,这里引申为夺取。

14、解释加点字:(共4分)

(1)、清旦衣冠而之.市()(2)、因攫其金而去.()

15、翻译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齐人夺取金子的时候卖金的地方没有人。 C. 齐人捡到了金子。

B. 齐人是一个利欲薰心,见钱眼开的人。 D. 齐人是盲人。

14、到……去(2分)离开(2分)(共4分)

15、人都在那里呢,你为什么还要抢夺人家的金子?(2分)

16、B(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①,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②,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③,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④哀哭;一里⑤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韩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⑥舞,弗能自禁,忘向之

悲也。

注释:①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②欐(lì):中梁。③逆旅:客栈。④曼声:拖长声调。⑤里:乡里。⑥抃(biàn):拍掌。

11.解释加点字(4分)

①韩娥善.歌善:②韩娥还.还:.

12.翻译句子(2分)

左右以其人弗去。

13.出自本文的成语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11、①善于、擅长(2分)②返回(2分)

12、左右的人认为她没有离开。(2分)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2分)

(苏秦)潦倒而归。妻不下絍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②自刺其股③,血流至足。后卒④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根据《战国策》改写)【注释】①絍(rèn):织布帛的纱缕。②锥(zhuī):一头尖锐,可扎窟窿的工具。③股:大腿。④卒:最后。

11.解释加点字:(2分)

(1)引.锥自刺其股()(2)血流至足.()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怎么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得到的人呢?

B.怎么有让君王感到高兴却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C.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D. 哪里有对别人家的主子讲话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13.苏秦“发愤读书”的具体表现是“”。(2分)

14.苏秦从“潦倒而归”到“佩六国相印”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发?(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11.(2分)(1)取过来,拿出(1分)(2)脚(1分)

12.(2分)C

13.(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4.(3分,意近即可)

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

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不要怕暂时的失利,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面对生活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要勇于自省,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五)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0.上文是出自《韩非子》的一个故事,后人称其为《》。我们在本册书里还学到了同样出自《韩非子》的故事,请写出两个:《》《》11.解释加粗字含义

(2)吾矛之利.()其人弗能应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2.卖矛和盾的楚国人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

9.锋利回答

10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11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6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②悲歌,声震林木,响遏③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①讴,唱歌。②抚节:打着节拍。③遏:阻止。

16、文中表现秦青歌唱艺术高超的句子是。(2分)

1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穷”和“尽”是近义词,“止”和“遏”则不是。

B. “自谓尽之”解释为:薛谭自言自语地说完了话。

C. “遂辞归”写出了薛谭学到本领后得意忘形的样子。

D. “谢”反映了薛谭的惭愧,故他“终身不敢言归”。

18、阅读本文后,你获得的启示是(2分)

13、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4、D

15、①有本领,要为人谦虚;②要知错就改;③学无止境

上海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默写(12分) 1、⑴ ,非是藉秋风。 ⑵萧萧梧叶送寒声, 。 ⑶ ,依旧青山绿树多。 ⑷黑发不知勤学早, 。 ⑸ ,柳絮飞时花满城。 ⑹“宁信度, 。”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8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本文选自《 》,作者是清朝 (人名)。(2分) 3、解释加点词(2分) ⑴、子何恃.而往?( ) ⑵、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4、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2分) 西蜀之去.. 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富僧的第二句“子何恃而往”显示出他对贫僧的关心。 B 、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上辈看的,原名《为学一首示子侄》。 C 、本文以贫富二僧作对比,论述了“人贵有志”的道理。 D 、这篇文章是针对“为学”难易的论证,对做其他事不太有普遍意义。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8分) 枭将东徙 枭①逢鸠②。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猫头鹰。②鸠:斑鸠。 6.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⑴、子将安.之?()⑵、以故.东徙。() 7.解释划线句子 (2分) 8.理解:枭将东徙的原因是(2分) 9.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4分) 松鼠 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⑵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⑶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 ..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它们()有时也捕捉鸟雀,()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⑷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⑸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敞,又坚实,可以带着儿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一、许仲平义不苟取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 主乎?”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尝暑中过河阳。(2)渴甚。 (3)众争取啖之。(4)或问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2)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3.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 。 二、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显不,长其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2)马无故亡而人胡。 (3)人皆吊之。 (4)居数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 。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我国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请写出与下面这则寓言故事相应的成语及故事寓意。 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 珠退还了。 (1)成语:。

(2)寓意:。 三、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2,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②多:学得过多。③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2分) (1)或失则多(2)然后能救其失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3.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2分) 。 四、欧阳询观古碑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 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裘:皮衣 1.与文中“驻马观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之市 B.两狼之并驱如故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驱之别院 2.解释下列画线的字。(4分) (1)数百步复反() (2)及疲() (3)乃布裘坐观() (4)三日方去() 3.翻译句子。(2分)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 。

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及答案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 1.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若不与我,“与”:_________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 (2)犬引颈下视井中,“引”:____________ A.延续 B.伸长 C.举 D.导引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 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 一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1.解释下列词语。 A.嬉: B.贾人: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 孙权劝学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课外古诗词背诵 竹里馆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上海市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六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0题。 2、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25分) (一)默写(10分) 1.南朝四百八十寺,。 2. ,听取蛙声一片。 3.一水护田将绿绕,。 4. ,日暮客愁新。 5. 黑云翻墨未遮山,。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8题(8分)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好.书画(2)尾搐入两股.间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8.下列选项不符合本文写作意图的一项是()(2分) A. 教育我们要善于接受批评、勇于改正错误。 B. 本文表达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C. 反映观察事物必须要细致入微。 D. 体现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7分) 杨修啖酪 人饷①魏武②一杯酪③。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④“合”字,以示众。众莫之解。次⑤至杨修⑥,修便啖,曰:“公教⑦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饷:用食物赠送。②魏武:指魏武帝曹操。③酪: 用牛、马、羊、驼等动物的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④题: 书写。⑤次:依次。⑥杨修:曹操的谋士。⑦教:让。 9.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魏武啖.少许啖: 10. 句子“众莫之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众人能解释。 B.众人不会解释这个字怎么写。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

六上课外文言文30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苏秦)潦倒而归。妻不下絍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②自刺其股③,血流至足。后卒④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根据《战国策》改写)【注释】①絍(rèn):织布帛的纱缕。②锥(zhuī):一头尖锐,可扎窟窿的工具。③股:大腿。④卒:最后。 11.解释加点字:(2分) (1)引.锥自刺其股()(2)血流至足.()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怎么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得到的人呢? B.怎么有让君王感到高兴却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C.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D. 哪里有对别人家的主子讲话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13.苏秦“发愤读书”的具体表现是“”。(2分) 14.苏秦从“潦倒而归”到“佩六国相印”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发?(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11.(2分)(1)取过来,拿出(1分)(2)脚(1分) 12.(2分)C 13.(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4.(3分,意近即可) 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 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不要怕暂时的失利,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面对生活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要勇于自省,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 杀驼破瓮①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②得不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③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①瓮: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②既:已经③用:采纳 11.对“既得不出,其人以为忧”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个人已经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了,就为此事发愁。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字词释义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罢了。 16、乃:于是,就。 17、及:到了…的时候。 18、过:到;拜访。 19、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20、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1、非复:不再是。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比得上。木兰诗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

六上课外文言文30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苏秦)潦倒而归。妻不下絍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②自刺其股③,血流至足。后卒④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根据《战国策》改写)【注释】①絍(rèn):织布帛的纱缕。②锥(zhuī):一头尖锐,可扎窟窿的工具。③股:大腿。④卒:最后。 11.解释加点字:(2分) (1)引.锥自刺其股()(2)血流至足.()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怎么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得到的人呢? B.怎么有让君王感到高兴却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C.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D. 哪里有对别人家的主子讲话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13.苏秦“发愤读书”的具体表现是“”。(2分) 14.苏秦从“潦倒而归”到“佩六国相印”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发?(3分) ?????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11.(2分)(1)取过来,拿出(1分) (2)脚(1分) 12.(2分)C 13.(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4.(3分,意近即可) 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 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不要怕暂时的失利,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面对生活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要勇于自省,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 杀驼破瓮①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②得不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③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①瓮: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②既:已经③用:采纳 11.对“既得不出,其人以为忧”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文言文两则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文言文两则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文言文两则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

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①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一句是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学弈》一文的结语,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这是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另一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⑤孰为汝多知乎?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 3.参考译文。学弈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世说新语》节选 [注释] 甚:非常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 乃: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 曰: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_______ 闻:________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对话意思: (2) 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3、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 1、(1)诣:拜见乃:于是,就 (2)示:给……看曰:说 (3)未:没有闻:听见 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本组课文描述了杨氏子的聪慧,把杨氏子的稚气和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教导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用智慧解决问题。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吕氏春秋》 [注释]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上海市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六年级语文(上)所有现代文重点词语默写课文版(含题目和答案)

词语默写题目部分 1 草原 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míng l ǎng(),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mǎn xīn()的愉快。在天底下,yībìqi ān lǐ(),而并不máng máng()。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lǜtǎn()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róu měi(),就像只用绿色xuàn rǎn(),不用mò xiàn gōu l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cuì sè yù liú(),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dī yín()一首qí lì()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jun mǎ()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sǎtuō(),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bō lí()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biān z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yī shang(),qún mǎjíchí(),jīn piāo dài wǔ(),像一条cǎi hóng()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bōzhuǎn()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jìng jì()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pán tuǐzuò()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jū shù()。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lǎo wēng()向我们敬酒。我们huí jìng (),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èwēn kè()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xiū sè(),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shuāi jiāo(),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tiān yá()碧草话斜阳! 2 丁香结 宗璞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gé wài mào shèng .............(),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作业本答案

1 文言文两则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孰.(shú√ shǔ)为汝.(rǔ√ nǚ)多知乎 2、为是其智.(zhīzhì√)弗若与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含义: ①助词,相当于“的”;②代词,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①) 2、一人虽听之.(②) 3、思援弓缴而射之.(②)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②) 5、送孟浩然之.广陵(③) 三、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学弈 弈秋,通国 ..(全国)之善.(擅长)弈.(下棋)者也。使弈秋诲.(教导)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拉)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一起)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结果后一个人的棋艺比不上前一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做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是因为他(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二)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判断)也。 两小儿笑曰:“孰.(谁)为汝多知乎?”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全集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文全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文言文两则 学弈(yì)[1] 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 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ó)[9]而射之。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这个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启示: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1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23、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24、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25、决:判断。 26、汝:你。 27、知:通“智”。 有一天,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启示: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资料

孙权劝学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罢了。 16、乃:于是,就。 17、及:到了…的时候。 18、

最新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库 上海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2019.1) 第一部分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默写(12分) 1、⑴,非是藉秋风。 ⑵萧萧梧叶送寒声,。 ⑶,依旧青山绿树多。 ⑷黑发不知勤学早,。 ⑸,柳絮飞时花满城。 ⑹“宁信度,。”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8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本文选自《》,作者是清朝(人名)。(2分) 3、解释加点词(2分) ⑴、子何恃.而往?() ⑵、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2分) 西蜀之去 ..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富僧的第二句“子何恃而往”显示出他对贫僧的关心。

B、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上辈看的,原名《为学一首示子侄》。 C、本文以贫富二僧作对比,论述了“人贵有志”的道理。 D、这篇文章是针对“为学”难易的论证,对做其他事不太有普遍意义。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8分) 枭将东徙 枭①逢鸠②。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猫头鹰。②鸠:斑鸠。 6.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⑴、子将安.之?()⑵、以故.东徙。() 7.解释划线句子 (2分) 8.理解:枭将东徙的原因是(2分) 9.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4分) 松鼠 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⑵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⑶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 ..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它们()有时也捕捉鸟雀,()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⑷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文言文两则》练习题 《学弈》 字词荟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诲.( )二人奕 鸿.( )鹄. ( )将至 虽与之俱.( )学,弗.( )若之矣. ( )。 2.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 使弈.(yì yí)秋诲.(huì huǐ)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wéi wèi )听。 (2) 为.(wéi wèi )是其智弗.(fó fú)若与. (yú yǔ) (3) (4) 弗若之矣. (yǐ yì)。 (5) 鸿鹄. (hú háo ) (6) 思援弓缴. (zhuó jiǎo )而射之 (7) 曰. (rì yuē):非/然也。 3. 形近字组词。 弈( ) 诲( ) 俱( ) 援( ) 奕( ) 悔( ) 惧( ) 缓( ) 4. 选字填空。 诲 悔 (1) 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 (3)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5.写出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6.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通国()之善()弈者也(2)使弈秋诲()二人弈()(3)惟()弈秋之为听 (4)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5)思援()弓缴()而射之(6)虽与之俱()学 (7)为是其智()弗若()与? (8) (9)非然()也 7.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句段集锦 8.用“/”划分朗读节奏。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精选文言文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精选文言文练习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1.小古文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⑥。 注释: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 (1)选文选自________,从文体上看属于________。 (2)翻译下列词语。 逐走:________;河渭:________ (3)翻译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 (4)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________。 (5)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 (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滥竿充数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③之,廪食④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②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③说(yuè):同“悦”,高兴。④廪(lǐ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 (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Ⅰ齐宣王使人吹竽________ ①用;②派;③让 Ⅱ请为王吹竽________ ①请求;②敬辞;③邀约 Ⅲ好一一听之________ ①喜好;②常常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3.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②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③,性不喜华靡,闻喜宴④独不戴花,同列⑤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注】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③甫冠:指刚满20岁。④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⑤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