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的替代

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的替代

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的替代
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的替代

[转自SAP屠夫]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的替代

时间:2009-04-14 20:33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225次

汇率替代方案: 业务需求 : 同一SAP Client运行了海外和国内多个公司代码,希望不同公司代码各自使用不同汇率类型,各自维护汇率。业务分析: SAP 本身显然认为, 同一SAP Client下的所有公司代码应该使用同一套汇率实际记帐,这个汇率类型就是默认的月平均汇率M, OBA7凭证

汇率替代方案:

业务需求:

同一SAP Client运行了海外和国内多个公司代码,希望不同公司代码各自使用不同汇率类型,各自维护汇率。

业务分析:

SAP本身显然认为, 同一SAP Client下的所有公司代码应该使用同一套汇率实际记帐,这个汇率类型就是默认的月平均汇率M, OBA7凭证类型已经默认M汇率类型,见下图-[1],如果修改为P,则SA凭证将使用P汇率类型。

图片1

由于凭证类型是整个集团有效,如果为了取得不同汇率类型去为不同公司代码复制一套凭证类型显然太折腾,也不大现实。

当然,你可以为期末外币评估和外币报表折算设计一汇率类型比如叫C;或者KEPM做全年利润计划时设置一P汇率类型,那么实际记帐如何使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并各自维护自己的汇率呢?

逻辑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设计逻辑,看看BKPF会计凭证抬头表,由于SAP最多可使用多达3个本位币,因此BKPF涉及3种汇率类型和对应的3种汇率。

第1本位币:

BKPF-KURSF:汇率值(第1本位币汇率)

BKPF-WWERT: 汇率换算日期

注意第1本位币并未设置汇率类型,因为默认从凭证类型中获取,通常就是M,除非你特意为某凭证类型指定另外的汇率类型,因此BKPF中不再为第1本位币设置汇率类型字段。

第2/3附加本位币:

BKPF-KUTY2/BKPF-KUTY3: 第二和第三本位币汇率类型

BKPF-KURS2/BKPF-KURS3: 第二和第三本位币转换汇率

设置附加本位币:(TCODE:OB22)

OB22:第一本位币的汇率类型默认为M,汇率日期从换算日期,这个换算日期实际上就是过帐日期,除非你去修改,见F-02的一个截图,除非你修改换算日期,否则它将等于过帐日期,并通过该日期去获取OB08。

图片2

如果只涉及1个本位币,无需要OB22设置汇率类型,如果涉及多本位币,则可为附加本位币设

置汇率类型和换算日类型,这个类型可以是过帐日期、凭证日期或者专门的换算日期。

图片3

奇怪的是,第1本位币的汇率类型和换算日期已经固定,不能做任何修改。有个用户要求后勤发票校验MIRO是否能让换算日期默认取发票日期(发票日期反应在FI就是凭证日期),很可惜,默认做不到!

解决方法:

如何做到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呢?假设某集团不涉及附加本位币,要求海外使用汇率类型M,国内使用汇率类型Z,思路步骤如下:

(1).Tcode:OB07新建立另一汇率类型比如叫Z 。

(2).Tcode:OB08各自维护汇率

(3).前面分析过,BKPF第1本位币不涉及汇率类型,只涉及汇率,因此修改GB01表

并根据换算日期读取该汇率类型对应的汇率,替代为BKPF-KURSF 。FI总程序

I.OBBH设置抬头替代,使用退出例程,见下图-[1]:

图片4

I.SE38: 运行RGUGBR00重新生产程序,必须的!

II.SE38检查动态程序GBTDMFI0(不同企业可能程序名不一),其中有个重要例程叫

G_VSR_SUBSTITUTION_CALL,设置一断点,然后读出替代动态程序名称,见下图:

图片5

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的替代

[转自SAP屠夫]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的替代 时间:2009-04-14 20:33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225次 汇率替代方案: 业务需求 : 同一SAP Client运行了海外和国内多个公司代码,希望不同公司代码各自使用不同汇率类型,各自维护汇率。业务分析: SAP 本身显然认为, 同一SAP Client下的所有公司代码应该使用同一套汇率实际记帐,这个汇率类型就是默认的月平均汇率M, OBA7凭证 汇率替代方案: 业务需求: 同一SAP Client运行了海外和国内多个公司代码,希望不同公司代码各自使用不同汇率类型,各自维护汇率。 业务分析: SAP本身显然认为, 同一SAP Client下的所有公司代码应该使用同一套汇率实际记帐,这个汇率类型就是默认的月平均汇率M, OBA7凭证类型已经默认M汇率类型,见下图-[1],如果修改为P,则SA凭证将使用P汇率类型。 图片1 由于凭证类型是整个集团有效,如果为了取得不同汇率类型去为不同公司代码复制一套凭证类型显然太折腾,也不大现实。

当然,你可以为期末外币评估和外币报表折算设计一汇率类型比如叫C;或者KEPM做全年利润计划时设置一P汇率类型,那么实际记帐如何使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并各自维护自己的汇率呢? 逻辑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设计逻辑,看看BKPF会计凭证抬头表,由于SAP最多可使用多达3个本位币,因此BKPF涉及3种汇率类型和对应的3种汇率。 第1本位币: BKPF-KURSF:汇率值(第1本位币汇率) BKPF-WWERT: 汇率换算日期 注意第1本位币并未设置汇率类型,因为默认从凭证类型中获取,通常就是M,除非你特意为某凭证类型指定另外的汇率类型,因此BKPF中不再为第1本位币设置汇率类型字段。 第2/3附加本位币: BKPF-KUTY2/BKPF-KUTY3: 第二和第三本位币汇率类型 BKPF-KURS2/BKPF-KURS3: 第二和第三本位币转换汇率 设置附加本位币:(TCODE:OB22) OB22:第一本位币的汇率类型默认为M,汇率日期从换算日期,这个换算日期实际上就是过帐日期,除非你去修改,见F-02的一个截图,除非你修改换算日期,否则它将等于过帐日期,并通过该日期去获取OB08。 图片2 如果只涉及1个本位币,无需要OB22设置汇率类型,如果涉及多本位币,则可为附加本位币设 置汇率类型和换算日类型,这个类型可以是过帐日期、凭证日期或者专门的换算日期。

论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

论1994年-2017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因此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中、短期呈现静态、长期呈动态的变化过程。汇率制度是货币比价一系列关系总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只不过是中国经济体制中关于外汇资源配置的一种价格机制,但反映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不仅涉及到国内经济主体之间,而且还涉及到国际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演变为一种国际政治关系。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1.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以前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存的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但是,人民币名义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贬值,至1994年年初人民币元/美元下浮人民币元/美元,同时,中行汇买价、中行钞卖价|汇卖价、央行中间价成同等趋势的下降。由于现汇的买入需要支付包装费、运费、保险费等费用,所以中行钞买价略低于中行钞卖价。 2.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为稳定货币不贬值,在多重压力下,最终选定了汇率不贬值,并逐渐演变为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因此,我国货币基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现汇和现钞买卖价保持相对稳定。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入了制度性开放阶段,僵化的、事实上的钉住汇率制度也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2001年9月31日,现钞买价陡然上升到了,比上个月上升了。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再次市场化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结果。 3.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自公告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说明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钉住美元,人民币汇率在向更富弹性的方向转变。人民币的升值同时导致现钞和现汇买卖价持续下降,中行的尽管汇率水平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并

国家标准GB_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GB/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代码1011经济类型内资国有全资说明资金主要来源于内地的经济组织。 全部资产(资金)归国家所有,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含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和联营中的国有联营)和国家和政党机关。 全部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不含有限责任、股份合作和联营中的集体联营)。 以合作制为基础,由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两个及以上相同或不同的经济类型的经济组织,按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非公司型经济组织。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经济组织。 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赢利性经济组织。 以上未包括的内资经济类型。 1213集体全资股份合作1415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有其他内资港澳台投资资本(资金)部分(达国家规定比例以上)或全部来源于港澳台的经济组织。

内地和港澳台合资内地和港澳台合作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经济组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合资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经济组织。 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经济组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经济组织。 港澳台独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内地由港澳台地区独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经济组织。 港澳台投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其中港澳台投资者的股股份有限公本占公司注册资本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司其他港澳台投资国外投资中外合作以上未包括的港、澳、台投资经济组织。 资本(资金)部分(达到国家规定比例以上)或全部来源于国外的经济组织。 国外法人或个人与内地经济组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合资合同规定比例投资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经济组织。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经济组织。 外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内地由外国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经济组织。 国外投资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其中外资的股本占公司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国外投资其他以上未包括的国外投资的经济组织。 以上未包括的经济组织。 注: ①卫生行业经济类型仅采用GB/T12402前两位代码;②卫生行业暂不使用代码

记账汇率的分类

记账汇率的分类 记账汇率亦称现行汇率是指企业发生外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所采用的汇率。 记账汇率的种类。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选取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作 为记账汇率,也可以选取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是当月1 日的市场汇率。记账汇率一般采用中间价即现汇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也可采用银行 买入价,由企业自行选定。在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时,将各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 时市场汇率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其与相对应的记账本位币账户期末余额之间差额,确认汇兑损益。 记账汇率的种类及记账汇率所属时间的不同,即记账汇率的调整与变动都会对汇兑损 益产生影响。记账汇率一经选用,在登记入账时不得随意变更,如果企业遇到特殊情况, 需要改变记账汇率,应在改变当年的财务报表附注或补充资料中说明。 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 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 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 汇率。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 开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 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元,汇 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 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 基础。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 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 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 系变化而变化。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 影响 记账汇率的种类及记账汇率所属时间的不同。都会对汇兑损益产生影响。财政部94 财会字第05号文件《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中认定记 账汇率是市场汇价。关于市场汇价这一提法,可以将其理解为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外币买卖 的价格,且金融机构买入或卖出的现汇和现钞也存在差价。因此应将外币金额折合人民币 的汇率确定为现汇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即中间价。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94汇资 函字第144号文件《关于对汇率并轨后合资双方汇率折算问题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国银 行公布的现汇买入卖出中间价作为外汇唯一的折合和记账标准。 资本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记账汇率可以是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汇率,也可以是当月1 日的汇率。记账汇率一经选用,在登记入账时不得随意变更。具体应用时,对于取得以外

汇率类型的替代

汇率替代方案: 业务需求: 同一SAP Client运行了海外和国内多个公司代码,希望不同公司代码各自使用不同汇率类型,各自维护汇率。 业务分析: SAP本身显然认为, 同一SAP Client下的所有公司代码应该使用同一套汇率实际记帐,这个汇率类型就是默认的月平均汇率M, OBA7凭证类型已经默认M汇率类型,见下图-[1],如果修改为P,则SA凭证将使用P汇率类型。 由于凭证类型是整个集团有效,如果为了取得不同汇率类型去为不同公司代码复制一套凭证类型显然太折腾,也不大现实。 当然,你可以为期末外币评估和外币报表折算设计一汇率类型比如叫C;或者KEPM做全年利润计划时设置一P汇率类型,那么实际记帐如何使不同公司代码使用不同汇率类型并各自维护自己的汇率呢? 逻辑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设计逻辑,看看BKPF会计凭证抬头表,由于SAP最多可使用多达3个本位币,因此BKPF涉及3种汇率类型和对应的3种汇率。 第1本位币: BKPF-KURSF:汇率值(第1本位币汇率) BKPF-WWERT: 汇率换算日期 注意第1本位币并未设置汇率类型,因为默认从凭证类型中获取,通常就是M,除非你特意为某凭证类型指定另外的汇率类型,因此BKPF中不再为第1本位币设置汇率类型字段。 第2/3附加本位币: BKPF-KUTY2/BKPF-KUTY3: 第二和第三本位币汇率类型 BKPF-KURS2/BKPF-KURS3: 第二和第三本位币转换汇率 设置附加本位币:(TCODE:OB22) OB22:第一本位币的汇率类型默认为M,汇率日期从换算日期,这个换算日期实际上就是过帐日期,除非你去修改,见F-02的一个截图,除非你修改换算日期,否则它将等于过帐日期,并通过该日期去获取OB08。

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_基于人民币真实汇率的实证研究

第7卷第1期 2007年10月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Vol 17,No 11October ,2007 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 ———基于人民币真实汇率的实证研究 顾 标 周纪恩3 摘 要 本文详细考察了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和欧元的 双边真实汇率、真实利率差异与进出口之间的统计关系,结果发现:(1)人民币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间不存在显著且稳定的统计关系;(2)人民币真实汇率具有较强的“自回归”性,并且存在比较明显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因此,研究人民币真实汇率自身的特定生成机制可能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真实汇率,真实利率差异 3顾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纪恩,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通讯作者及地址:顾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电话:(010)52763689;E 2mail :gubiao20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08795079.html, 。作者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文非参数分析部分基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苏良军老师提供的Matlab 程序,在此表示最衷心地感谢。文责自负。 一、引 言 本文详细考察了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和欧元的双边真实汇率、真实利率差异与进出口之间的统计关系,结果发现:(1)人民币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间不存在显著且稳定的统计关系,该结论与汇率决定的黏性价格理论模型的预测相矛盾。该理论假定,国内产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存在黏性,当经济面临货币冲击时,产品市场的价格调整慢于资产市场。因此,资产市场于每一期都能得以出清,而产品市场却可能存在过度需求或过度供给。此时,各国真实利率间将存在暂时性差异,真实汇率也将暂时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随后逐渐“回归”至其长期均衡水平。进而,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系统性的联系,事前的(ex ante )真实利率的国别差异反映了真实汇率的预期变化。(2)人民币真实汇率存在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考察人民币真实汇率自身的特殊生成机制,应成为日后实证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实证中,真实汇率与真实利率差异之间是否存在系统性的联系?国外已有众多学者致力于对此问题的直接验证与解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结论大多含糊不清。Camp bell and Clarida (1987)认为,预期利率差异的变化幅度或其持续性(persistence )不足以解释美元真实汇率的易变性(variabili 2

人民币离岸在岸汇率波动特征、差异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民币离岸在岸汇率波动特征、差异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针对人民币离岸在岸汇差持续存在现象,系统研究其波动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利用GIR-BEKK-GARCH 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市场主导汇差方向;利用DCC-GARCH 模型研究发现离岸在岸市场割裂程度还比较严重;构建SVAR 模型研究发现目前套利因素是汇差形成的主因、宏观经济波动因素是次因,而市场分割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鉴于汇差对经济金融秩序的干扰,研究提出增强对离岸市场调控能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离岸在岸互联互通等促进汇率收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汇差;波动特征;诱因;影响;对策 一、引言 货币国际化的过程总伴随着离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离不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支持。然而,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非完全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市场汇率一直存在离岸与在岸两种报价,且价差越来越大(具体价差走势图见图1): -.20 -.15 -.10 -.05 .00 .05 .10 .15 2014201520162017CNY-CNH 图1 人民币离岸在岸汇差动态走势图 注:图1中CNY 代表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H 代表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Y-CNH 代表人民币离岸在岸汇差,数据均来源于WIND 金融数据库。 由图1可知,人民币离岸在岸价差一直显著存在并持续波动,且价差方向并不稳定,2014年8月至2014年11月,价差多为正值,表明在岸市场汇率高于离岸市场汇率,在岸人民币币值低于离岸人民币币值,离岸市场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2014年12月至2016年底,价差多为负值,表明在岸市场汇率低于离岸市场汇率,在岸人民币币值高于离岸人民币币值,离岸市场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2017年始,价差又逐渐趋正,离岸市场逐渐出现人民币升值预期。那么,人民币离岸在岸价差有哪些波动特征,受哪些因素引导,到底是离岸市场还是在岸市场主导价差方向?价差的存在是否会对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该如何消除?上述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难点,也是研究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文献综述

汇率超调理论

汇率超调理论 汇率超调理论概述1976 年,多恩布什(Dornbusch) 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 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上的著作《期望和汇率动态学》( Expectations and Exchan geRate Dynamics) 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是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文章之一,超调模型还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它的精致和清晰,同时具有很强的政策相关性,使它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模型。汇率超调理论概念汇率超调理论(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汇率超调的前提条件是商品价格具有粘性。所谓粘性价格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汇率超调理论基本假设①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 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 ③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 ④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汇率超调理论核心思想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汇率超调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用汇率超调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县一级的基层单位构成了我国的经济基础。因此,我国商品市场仍然是一个分割程度相当高的市场,分割走向统一需要较长的历程。在分割的市场中,信息的流动不是充分的,且是有成本的,一价定律不成立。这样商品价格的调整速度就具有更大的滞后性和迟缓性。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其生成和发育是一个全新的过程,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设施的基础上更易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目前,中国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竞价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虽然整个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发展,还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但信息的流动相对充分,且成本较小,一价定律基本满足,价格的调整也就相当迅速。所以,在统一市场中资产价格的调整速度要大于商品市场价格的

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199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  李建伟王彤 摘要:经过多次贬值与升值波动,特别是经过2005年7月份以后的持续单边升值,1994年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幅度己大幅度收缩,且贬值部分已被我国物价的相对快速上涨全部稀释,实际有效汇率已回到1990年的实际汇率水平。2005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度升值,已体现T人民币实际价值的提升,2008年1月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基本处于合理的均衡汇率状态。
关键词:人民币有效汇率影响因素

经过1994年1月的一次性大幅度贬值之后,1995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总体上呈升值趋势。1990年以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两次重大改革,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发生了两次大幅度变化:1994年1月的大幅度贬值和2005年7月以后的持续升值。但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名义汇率属于间接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日元和欧元的名义汇率波动较大,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从反映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平均汇率水平的有效汇率看,1990年1月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有了四次重大波动:1994年1月的一次性大幅度贬值、1995~2002年的大幅度升值、2002~2004年的短期贬值和2005年以后的持续升值。受国内物价涨幅高于国外物价涨幅的影响,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期间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大于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

一、1990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演变特点

1990年1月份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发生两次重大变化:一是1994年1月实行汇率并轨引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二是2D05年7月实行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会处于持续升值状态。由于美元与欧元、日元汇兑关系均系浮动汇率,美元在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盯住的一揽子货币中权重较大,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和对日元汇率基本反映了美元对欧元汇率和美元对日元汇率的走势,但从波动幅度看,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幅度汇率体制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或日元汇率的贬值幅度明显小于美元对欧元或日元的贬值幅度,而人民币对欧元或日元汇率的升值幅度则远大于美元对欧元或日元汇率的升值幅度。
(一)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1990年1月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发生两次重大变化:一是1994年1月实行汇率并轨引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二是2005年7月实行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会处于持续升值状态。具体看,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90年1月~1994年1月人民币持续大幅度贬值。1990年1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持续贬值,从1990年1月的4.724元人民币持续上升到1993年12月的5.8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22.8%。1994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轨,当月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0%,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到8.7元人民币。
2、1994年1月~1995年6月人民币持续升值。1994年1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小幅度升值,到1995年6月名义汇率降为8.3元人民币,比1994年1月升值4.6%。
3、1995年6月~2005年6月人民币盯住美元。1995年6月份以后,人民币汇率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在8.25元人民币~8.33元人民币之间波动,平均为8.27元人民币。
4、2005年6月以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05年7月1日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从盯住美元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对美元名义汇率进入持续升值阶段,从2005年6月的8.26元人民币持续提高到2010年2月的6.81元人民币,升值17.6%。

(二)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欧元与美元之间一直是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基本反映了欧元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特征,但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幅度汇率体制以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贬值幅度明显小于美元对欧元贬值幅度,而升值幅度则大于美元对欧元升值幅度。1990年1月以来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大致经历了七个不同发展阶段:
1、1990年1月~1995年4月人

记账汇率的分类

记账汇率的分类 进出口企业会计核算中涉及大量的外汇业务,本文探讨了我国增值税、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法规所规定记账汇率与会计准则要求采用记账汇率的区别。下面是由分享的记账汇率的分类,希望对你有用。 记账汇率的分类记账汇率亦称现行汇率是指企业发生外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所采用的汇率。 记账汇率的种类。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选取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也可以选取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是当月1日的市场汇率。记账汇率一般采用中间价(即现汇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也可采用银行买入价,由企业自行选定。在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时,将各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时市场汇率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其与相对应的记账本位币账户期末余额之间差额,确认汇兑损益。 记账汇率的种类及记账汇率所属时间的不同,即记账汇率的调整与变动都会对汇兑损益产生影响。记账汇率一经选用,在登记入账时不得随意变更,如果企业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记账汇率,应在改变当年的财务报表附注或补充资料中说明。 记账汇率的产生原因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

的决定基础。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开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元,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 记账汇率的法规规定影响 记账汇率的种类及记账汇率所属时间的不同。都会对汇兑损益产生影响。财政部94财会字第05号文件《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中认定记账汇率是市场汇价。关于市场汇价这一提法,可以将其理解为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外币买卖的价格,且金融机构买入或卖出的现汇和现钞也存在差价。因此应将外币金额折合人民币的汇率确定为现汇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即中间价。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94汇资函字第144号文件《关于对汇率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改革、变动及其影响

一、背景 二、有关概念 三、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从双重汇率到单一汇率、从行政决定或调节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从固定汇率到浮动利率、从紧盯美元到紧盯一篮子货币的过程。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2005年7月21日,中国继续深化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决定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中的三大改革内容为:一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二是不断变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三是渐进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和弹性。 (1)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在中国当前的贸易结构中,与美元区的贸易额约占贸易总额的50%左右,而与非美元区即日本、欧元区和东南亚的贸易额也已经占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因此,随着贸易结构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紧盯多种主要货币进行调节才能更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2)变革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2006年1月4日央行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OTC方式)和做市商制度,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改由15家中外资银行做市商报价产生。做市商制度

的建立健全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3)渐进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和弹性。2005年和2007年,非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分别由原来 1.5%的浮动幅度扩大到3%。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中国主动收窄浮动幅度,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随着危机影响减弱,2012年4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恢复良好弹性。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制度平稳实施充分证明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汇制改革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 自2006年1月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00001)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

总论:国际企业是从事国际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的总称.它包括国际企业发展较高阶段的跨国公司. 国际企业的限制因素: (1)环境限制因素.(如欧洲国家的反污染法) (2)法规限制因素 如:税法,货币兑换规则,股利汇回规则等. (3)道德限制因素 从母公司的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任何决策始终应该以整个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为依据. 国际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经济一体化推升了全球性的价格与服务的竞争水平,使国际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2)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放松了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管制,增加了国际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国际化进程的程序: (1)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原动力 A:创造内部市场 B:取得规模效益 C:减少经营风险 D:建立全球信息网络 (2)程序

A:出口。出口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点。 B:建立销售机构和服务机构。 C:设立海外批发机构 D:海外生产。 E:授证:企业通过转让其拥有的技术、专利、特许经营权等而获得一定报酬的一种投资活动。国际企业的风险 1、汇率风险 2、经营风险 主要表现为国外经营的不确定性。 3、政治风险(或国家风险) 国际金融管理学的内容 (1)国际金融管理的环境(2)外汇风险的管理(3)国际运营资本的管理 (4)短期流动负债的管理(5)短期流动资产管理(6)中长期国际融资管理 (7)国际投资管理 第一章 即期外汇交易:交割日或起息日为交易日以后第二个工作日的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凡交割日预定在即期外汇交易起息日以后的外汇交易。

利率平价理论:外汇市场上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额等于货币市场上两国短期利率的差额。 一价定律:国际间的商品套购活动使不同国家的同种同质商品的价格趋于相同。 抵补型利率平价:对在即期外汇交易中产生的头寸进行套期保值. 利率平价的实现条件及其机制 1.条件 (1)不存在外汇管制,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2)不存在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与交易相联系的超过实际交换的商品成本的所有成本. 2.实现机制 依靠外汇市场的抵补套利活动实现的。 套利:买进或卖出某物以利用差价赚取无风险利润的过程。 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一)优点 1.利率平价理论填补了30年代以来传统购买力平价理论衰落后的利率决定理论的空白。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特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特征 篇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案例三十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1949年至今,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有官定汇率到市场决定,从固定汇率导游管理的浮动汇率的演变。 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制度(1949-1978年) 1949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天际公布人民币汇率。以后,上海、广州在中央统一管理下以天津汇率为标准,根据当地物价状况,公布各自的汇率。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一直钉住一揽子货币。 2、转轨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79-1993年) (1)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对外公布汇率的双重汇率 制度。1981年-1984年间,人民币官方汇率实行了贸易内部结算价和非贸易公开牌价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年1月1日取消内部结算价,重新实行单一汇率,汇率为1美元折合2.8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汇率的第一次并轨。 (2)根据内外物价变化调整官方汇率。1985-1990年期

间,我国根据国内物价的变化,多次调整汇率至1990年11月17日的1美元折合5.22人民币。 (3)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1980年起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实行外汇调剂制度,设立外汇调剂中心,开办外汇调剂公开市场业务,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从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实行汇率有管理的浮动,1993年底调至1美元折合5.8元人民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至今) (1)自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汇率。这是人民币汇率的第二次并轨。 (2)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中国为维护地区经济与金融稳定,以大国负责任的姿态,保持人民币汇率坚挺,从而也使中国的汇率实质上形成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人民币汇率至1美元折合8.7元人民币。 (3)20xx年7月21日央行发布公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经国务院批准,自20xx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

国际财务管理(2)

公司如何经营国际业务 ①国际贸易 ②许可经营 ③特许经营 ④合资企业 ⑤收购现有企业 ⑥建立新的外国子公司 1.资本和金融项目 差误、遗漏和储备。如果一个国家的经常项目余额为负,它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余额应当为证。这意味着当它为贸易和生产要素收入而流向国外的资金多于其他国家流向国内的资金时,它为资本和金融项目而从其他国家获得资金则大于它流出的资金。例如投资。事实上,负的经常项目余额应当被正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余额抵消。但是,通常并不存在恰好的抵消效果,因为在计算一个国家的资金移入或移出量时,存在着计量误差,基于上述原因,收支平衡表中包括误差和遗漏一栏 3.影响国际贸易的流动因素 ①通货膨胀 ②国民收入 ③政府政策 ④汇率 4.为何本国货币疲软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即使一个国家的货币疲软是,基于下列的原因它的贸易余额也不一定会改善 ①竞争者的反向调价:当一国货币疲软时,该国的商品价格对国外消费者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许多国外公司会降低其商品价格以保持与该国公司的竞争力。 ②其他疲软货币的影响:本国货币不可能同时对全部货币都疲软 ③国际交易的预先安排:很多国际贸易交易是事先安排的,并不能立即被调整,因此出口商和进口商有责任继续他们承诺的国际交易。 ④公司内部交易:很多公司购买他们子公司生产的产品,这叫公司内部交易,所以即使汇率变动对公司内部交易形式的冲击还是有限的。 5.影响直接对外投资的因素 ①限制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国家都降低了直接对外投资的限制,因此这些国家开放了更多的直接对外投资的途径。 ②私有化:作为私有化的反应,增加企业市场的关键原因是边际效率的提升,私有企业的经理以最大股东价值为目标,然而在国有企业中,国家必须考虑任何决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因此私有企业的经理更加注重收益率,因为他们的事业依赖它,基于这些原因,私有企业将在本国和全球寻求增加价值的机遇。私有化不断上升的趋势无疑增加了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 6.测量汇率的影响 72页 7.影响汇率的因素 81页,重要

汇率的种类和各种划分方法

汇率的种类和各种划分方法 汇率的种类汇率种类很多,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尤其在外汇实务中,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就有不同的汇率。 (一)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划分 1.固定汇率。固定汇率指的是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汇率相对固定.只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二次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会议制定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各国对美元的汇率由货币的含金量决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固定不变,如超过这个范围,则该国货币当局有义务干预市场,稳定汇率。固定汇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益,减少了汇率风险,但是限制了各国货币当局实行货币制度的自主性。 2.浮动汇率。1973年,建立在布雷顿森林协议上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是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标志。浮动汇率指的是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浮动不受限制,而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动。 浮动汇率制度加大汇率风险,但是减少了各国货币当局的压力。 浮动方式还可以分为: (1)单独浮动,即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货币发生固定联系,而随着

市场供求关系单独浮动,美国就是实行这种汇率制度;(2)盯住浮动,指一种货币盯住另外一种货币或一篮子货币或特别提款权,并随其汇率的变动而变动。在中国,人民币便是钉住美元浮动的。(3)联合浮动,是指由若干国家组成货币集团,在集团内各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固定不变,而对集团外的货币汇率实行联合浮动。 欧洲货币联盟便是实行这种汇率制度。在联盟内,各国之间的汇率固定不变,对联盟外的汇率实行联合浮动。 (二)按银行买卖的角度划分 1.买入汇率。也称买人价,是银行向客户或同业买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时,是外币折合本币较小的那个汇率,间接标价法则反之。 2.卖出汇率。也称卖出价,是银行向客户或同业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是指外币折合本币数额较多的那个汇率。无论是外汇的买人价还是卖出价,都是对银行有利的那个价格,即在直接标价法下,卖出汇率大于买人汇率,卖出汇率和买人汇率的差价是银行的利润,一般在1 %V--5%o之间,它又可分为银行同业之间的买卖差价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买卖差价,前者一般比后者小。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本特征、前景与路径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本特征、前景与路径 201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出现明显分化,前期即期汇率数次接近或触及跌停位,随后又出现明显上升,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前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是由于美元升值幅度较大、我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以及跨境资金流出有所扩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会承受一定的贬值压力,但不会形成趋势性贬值,人民币汇率将在双向波动情况下保持基本稳定。 一、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特征 201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先贬后升的双向波动态势。年初到2015年3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1597,较年初下跌0.6%,银行间外汇市场(CNY)和境外市场(CNH)即期交易价分别累计下跌0.7%和0.8%。在香港人民币远期市场,12个月NDF更是较年初贬值1.2%。 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下跌,但是人民对于大多数非美元货币来说仍在升值。人民币有效汇率显示,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呈现不断升值的趋势,并且人民币相对于日元、欧元、英镑、加元和澳元也在不断升值。人民币总体的强势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从国家积极推动人民币结算制度,鼓励企业到外国投资,调整结售汇制度,开放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一系列新政策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加快。 3月17日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企稳迹象。3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为6.216,相比一周前升近46.4个BP,基本回到年初水平。 2.人民币即期汇率多次触及跌停,人民币有一定的贬值压力。自2014年3月人民银行宣布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逐步退出常态化干预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双向浮动特征明显增强。进入2015年,银行间外汇市场(CNY)即期价持续处于中间价贬值区间,尤其是2月初以来,多个交易日触及或接近2%的最大波幅,进入3月后,波幅有所回落。与此同时,境外市场CNH相对于境内市场CNY也持续偏弱且价差逐步扩大,2月17日价差升至198个基点,2月份日均价差较1月份高出25个基点,增加56%。市场对于人民币中长期走升仍信心不足,美元买盘仍偏多。 3.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持续贬值态势,但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升值,创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1月底,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较去年底升值1.3%和1.7%,2014年以来二者分别累计升值6.5%和6.0%。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有效汇率一篮子货币中的欧元、日元持续升值,3月11日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欧元对6.6101元人民币,100日元对5.1055元人民币,较年初分别累计升值10%和0.4%。 二、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的原因 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取决于经常项目下外汇收支状况和跨境资本流动双重因素。年

汇率增加的原因分析

从08至今外汇增长的原因分析 外汇储备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 350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单位:亿美元 外汇储备 一国的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 :进出口规模、贸易差额、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国家外债规模及汇率变动。 1. 进出口规模,贸易差额。 (1)经常项目长期出现大量顺差。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我国长期实施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增长,导致了经常账户的顺差。 (2)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导致了资本项目的长期顺差。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外资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持续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形成了资本项目的顺差,促进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 从国际层面来看,在当前举世分工名目下,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经济体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后,负担了年大量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和出口转移,从而在商业缔造和转移历程中缔造储备堆集了年大量外汇储备。同时,自2000年以来的全国经济增添周期中,我国等发展国家资本回报率优于发家国家,使得大量外资以投资等渠道涌入国内,从而经由过程资本项目储备堆集了大量外汇储备。从国内层面来看,近年来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添的内在缘故原由,在此历程中以出口为导向、以引资为重点的对外经贸政策饰演了重要角色。 2. 强制结售汇制度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设备,产生了巨大的外汇需求,但是当时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较小。所以为了满足国家的外汇需求,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除部分国家规定的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