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名家壶的专业知识

名家壶的专业知识

名家壶的专业知识
名家壶的专业知识

名家壶的专业知识

名家壶:作者富有经验,在业界具有一定名气或享有盛誉,设计创作出来的茶具,具有一定价位,使用性好及收藏价值高。

台湾名家壶介绍——作者

(一)、年龄

五十年代:李昆源、王文玉、严国章、江明姬、萧大侠、陈真等六十年代:黄进良、陈伯安、杨金本、徐文哲、陈志成、林国贤、巫秋宽、许正辉、李志辉等

七十年代:徐水源、雷安平、蔡胜吉等

(二)、特别关系

师徒:李昆源——蔡胜吉、严国章、雷安平、陈真等

夫妻:颜东坡、庄圆萧大侠、巫秋宽

台湾名家壶介绍——作品基本特点

李昆源:1958年出生,可谓是台湾壶雕艺术第一把交椅,原本学习美术、木雕,因此作品着重刻画。从事雕刻近40年,许多现代陶艺家出自他的门下。

李奇鸿:李昆源之子,多才多艺,擅长陶艺、雕刻、美术、摄影、写作。设计较新颖,陶艺作品以缎泥居多,壶形较圆。2008年产品才正式上市。

林国贤:为公司较早推出的台湾名家,早期从事美术、书画,90年开始制陶,作品多为心经壶、素面及斑点壶,壶型较为圆润,风格自然,工艺细腻。

王家庆:壶型较简洁、泥质细腻,常与其他名家合作,如巫秋宽

王文玉:大学陶艺本科毕业,以倒把西施壶成名,基本功严谨,壶型周正,注重线条、比例之处理,作品气度浑厚挺秀。

巫秋宽:从事仿古陶艺彩绘雕刻多年,近年来接触壶艺雕刻,壶以顽童、心经、吉祥图案居多,壶型较柔和,刀工较细致。

萧大侠:原名萧茂松,以前一直从事花瓶绘画,90年代起从事茶壶彩绘及雕刻。

黄进良:陶艺专业毕业,专长人物、花鸟、雕刻。

许正辉:雕塑专业毕业,与杨金本、徐文哲、李志辉等配合制彩绘壶较多,也做雕刻壶。

陈伯安:生长于乡下,有绘画专长,创作的题材经常与小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关,将场景栩栩如生的呈现在陶艺彩绘上。

徐水源:毕业于美工科,枫叶壶最具代表性,也是目前做的最好的,是以真正枫叶拓印在茶壶的表面上,用久后叶脉的纹路会一一呈现。徐文哲:雕塑专业毕业,追求线条美感,造型创新,作品多为薄胎壶。颜东坡:在台湾知名度较高,泥料为自己调制较为特别,相当细腻,独创“紫玉薰烧”。

杨金本:手拉坯壶多为厚胎,有独特风格,泥料调配较为厚实,一般不上釉,欲表现茶壶坯体肌理,突出壶的古蕴。他的小品壶一般以绿泥为主。

柯志正(雨墨):美术专科毕业,造型艺术研究所硕士,从事瓷画、壶刻、书画创作,作品有古代文人风格,以刀代笔在壶坯上刻出有如

在宣纸上画出的水墨气韵,多与他人合作制壶。

李志辉:陶艺专业毕业,制壶经验丰富,经常与他人合作(如陈伯安、许正辉等)。

严国章:师从李昆源,是一位听障人士,擅长壶雕、彩绘。

蔡胜吉:美工科毕业,十几岁起师从李昆源学习雕刻艺术。

雷安平:有美术底子,专长雕塑、壶雕、纸雕。99年起师从李昆源学习雕刻,雕刻饱满,现代感强。

陈志成:首创镂空双层陶壶系列,壶胎较薄,在上雕刻尤不容易。陈真:95年起师从李昆源,擅长绘画、美术,以独特风格的玫瑰壶雕刻享有盛名。

(四)销售小技巧分享

具寓意图案的引申介绍

客人犹豫不定时,临门一脚非常重要

销售无止境,自己不要先满足

善于正面比较

以壶卖壶

长久客户的培养要细水长流

关于张哲伟的介绍

关于张哲伟的介绍 紫砂工艺美术师张哲伟,生于宜兴陶艺世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结业。幼年随海派画家邵家学习素描、色彩、国画。在上大美术院学习时,得到了中国上海著名雕塑家张永浩、唐锐鹤、杨建平亲授指导。八十年代末进厂随父母张焕生、肖全娣学习堆花、雕塑、壁画、器皿造型设计并制作,同时拜无锡国家级大师喻香莲为师,学习惠山传统手工捏塑,经过以上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紫砂雕塑造型设计的艺术功底。 人物信息 【姓名】:张哲伟 【年代】:现代 【家乡】:江苏·宜兴 【类别】: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工艺师 【代表作品】:《新意航天壶》、《蟠龙大挂盘》 人物介绍 紫砂工艺美术师张哲伟出生于陶艺世家。父亲张焕生、母亲肖金娣在堆花、浮雕、壁画、器皿造型设计制作方面都有着较深的造诣。张哲伟从小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都是与紫砂相关的人与事,对紫砂从小就非常喜爱。艺术的语言总是相通的,喜爱紫砂的张哲伟对书画文章也特别喜欢,幼年就开始随海派画家邵家声先生学习素描、色彩、国画,接受了很好的艺术熏陶。邵家声从艺几十年,才具全面,艺贯中西,多画种、多风格、各类题材均有所涉。幼时学水彩入手,在水彩画领域深有造诣。受邵家声影响,张哲伟也多面发展,在书法、绘画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张哲伟对于艺术的追求还远不止这些。热爱艺术的他对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习雕塑专业时,中国著名雕塑家张永浩、唐锐鹤、杨建平3位先生给了张哲伟悉心的指导。在学习雕塑期间,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刻绘风格所产生的文化碰撞与交汇,给张哲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他今后自成一派的紫砂创作积蓄了灵感与思路。 宜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多彩的民间手工艺。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张哲伟,让他着迷。上世纪80年代,张哲伟如愿进入宜兴陶瓷公司随父母学习堆花、浮雕、壁画和器皿造型设计制作。这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精湛技艺,时常让张哲伟沉醉在其中,学不知返。上世纪90年代,天性对艺术有着很高兴趣的张哲伟又投入无锡国家级大师喻湘涟门下,学习惠山传统手工捏塑。被称为“捏塑圣手”的喻湘涟是泥人世家的后人,她的粗货造型简练,概括丰满;她的手捏戏文形象生动,装饰性强,极具江南地方风味。捏塑技艺独有的艺术语言,为张哲伟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一九九二年,和鲍惠萍专研紫砂壶造型、设计装饰和制作。之后,张哲伟又拜宜兴著名紫砂陶艺纂刻家沈汉生为师学习陶刻技艺,颇具书画功底的他在学起紫砂陶刻来如鱼得水。 “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是问道学艺的第一重境界。张哲伟的学艺之路也是这样,先从精通知识技法开始。只不过,他的开始,因为有着天生而来的兴趣,显得那么乐趣无穷。其作品具有传统理念和现代创意相结合的韵味,豁达大度,透出阳刚之气,追求形式美与内涵美于一体。《微型紫砂九龙壁》、《束柴三友壶》、《荷花青蛙壶》等多件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银、铜奖。《新意航天壶》、《蟠龙大挂盘》等作品被无锡博物馆收藏。本人及全家被载入《中国宜兴当代陶艺名家集》。 张哲伟作品的特点 从小就徜徉在艺术天地的张哲伟,对紫砂一直以来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紫砂从古至今就在以自己独特的形态,传递着文化与艺术的不同声音。因为接受过东西方文化的熏陶,张哲伟的紫砂创作既参照传统造型,又融合现代元素,自成一派。而张哲伟的作品最为与众不

紫砂壶壶型鉴赏之仿古壶

紫砂壶有千万种,经过千百余年时间的筛选,留下了众多经典壶型,每把经典壶型,都有着自己地故事。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仿古壶的故事。 仿古壶是经典紫砂壶型,经过百年无数名家地锤炼,可谓是炉火纯青。此壶特点是壶身矮,扁,手感沉,口盖宽。适合泡一些大叶种的茶叶,清洗起来也很方便。 我的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想买仿古壶,上网就搜“仿古壶”,殊不知仿“古”的古,在以前是敲锣打鼓地“鼓”。它的出处源于,古代战场上,两军交锋时鼓舞士气,擂鼓助威的战鼓,后来被人慢慢门记做成古代地“古”。

仿古壶的创作者是清代邵大亨,关于创作的过程,有一个故事:这是在秋天地时候,邵大亨在家正在研究做壶,他呢想创作一把壶,但是一直苦于没有灵感,心理非常抑郁,手里拿着一块紫砂泥,捏来捏去,这时屋子外面刮起了风,树叶哗哗作响,宜兴地秋天非常寒凉,邵大亨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放下手中地紫砂泥,走到窗边拿起身边地水壶到了一杯水,喝了一口,水不但冰凉,不小心还呛了一下,小声嘀咕一下,我怎么这么倒霉——喝下去后更感到这个后背越发地寒凉。心情顿时差到极点。他盯着院子中的老树,不由得想到了村中的一位老人,讲过的一个故事: 村中老人以前是道光时期将军手的一个鼓手。有一次,将军接到命令,去前线支援作战,带着士兵们赶紧整装出发,出发时士兵们一个个精神饱满,气势高昂。 但是随着走着走着路途遥远,加上阴雨不断,几天后,士兵们一个个就开始是精神开始萎靡不振起来,意志也变得消沉起来。走路也是踢里踏拉,都抱怨着这怎么还不到啊。 这时猴在他们前方出现了一片树林,将军就说了传我命令, 在树林里修整,休息整顿。他们走到树林里,士兵们纷纷放下手中刀剑盾牌,正要席地而坐时候,树林里突然喊杀四起,原来树林里早就埋伏了敌兵,只见敌兵一个个张牙舞爪,气势吓人。手中武器更是发出耀眼地寒光。

紫砂壶知识大全整理收集 130P

紫砂壶知识大全整理收集-130P 紫砂壶知识大全整理收集强烈推荐1 紫砂壶鉴赏入门篇 一紫砂造型鉴赏 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以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其所以成为名陶实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 两大原因 论紫砂的艺术性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相比的目前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文形体三大类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几何形体分为圆器和方器二种这两种造型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 A圆器 圆器造型主要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掇球壶仿鼓壶汉扁壶是紫砂圆器造型的曲型作品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稳匀正它的艺术要求必须是珠圆玉润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

和谐匀称流畅达到无懈可击致使器型上的标准要求为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稳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匀 井栏壶顾景洲 井栏壶周身皆由弧线构成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壶身虽圆似方沉稳而不凝滞斜斜向上的管状流和重心略为下沉的环形把前后呼应壶的造型简单却无以增减再三观之韵味无穷 B方器 方器造型主要由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种比例的长方形等方器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予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历来有很多出色的方器造型如四方壶八方壶传炉壶觚棱壶僧帽壶等造型方器造型规则要求为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方器除口盖的把嘴应与壶体相对称外还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使壶体不论四方六方长方扁方为壶型其壶盖方向均可任意变换并与壶口严密吻合方器既为几何形体 也属筋纹形体 方钟壶潘持平 以方钟为型底宽而稳向肩线收缩弧度洗练优雅壶身造形端庄特别挺秀大方盖钮与壶身造型相同上下相应一虚一实凭添韵味三弯嘴与把背弧度前后呼应大方自然亦使方钟壶更为生动 C自然形体 塑器造型一般称为花货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

关于紫砂壶底款大全的资料

关于紫砂壶底款大全的资料 北宋。早期紫砂时期。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了早期的紫砂茶具残片。经考证,其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历史已有将近一千年了。宋人欧阳修、梅尧臣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认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

定为真品。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明代中期。据明.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创始》记载:金沙寺(宜兴湖父镇西南,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盖、底,作成壶具。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的确切年代,已经难以查考。据推测应比供春年代略早,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考古发掘所见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紫砂实物,现在首推南京市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这是一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司礼大监吴经墓,同出的有嘉靖十二年砖刻墓志。这件壶的质地、制法,可与羊角山出土标木相比照,它的胎体近似缸胎而质地较细,壶面黏附着“缸坛釉泪“,证明当时烧制紫砂还没有另装匣钵,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成的。吴经墓出土的这件壶,对于鉴定供春生活时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据《宜兴县志》记载:明正德间,有制壶名师供春,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所制'树瘿砂壶'为世间珍宝,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金沙寺僧(约1506—1566)供春(约1506—1566)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当时较著名的紫砂高手有董翰、赵梁、袁锡、李养心和时朋。时鹏、董翰、赵梁、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

紫砂壶的款式及标识知识大全

紫砂老壶的款式及标识知识大全 近年来,紫砂收藏界盛起收藏一厂老壶热潮,尤以北京为甚,特收集归纳整理出原一厂的壶款、标识,以馈壶友。 (一).壶款

紫砂一厂出产的样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几百种是跑不掉的.但是接触久了经手的东西多了也能大致知道宜兴紫砂厂有生产过的样式. 哪些样式是一厂从未生产过的. (二).标识 宜兴紫砂厂建厂历史悠久.从1958年直到1997年. 现今台面上的制壶名家几乎都是从宜兴紫砂厂出来的喜欢紫砂壶的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喜欢紫砂泥料.而紫砂一厂的泥料正是最佳的宜兴紫砂,其原料都经过筛选和养土,具有一定的水平尤其是一厂的烧窑更是有别于外面民间的窑,有人试将紫砂厂的泥料拿到外面去烧结果烧出来后表皮却较为干燥重量与紫砂的扎实度也大不相同.无法像厂内那样烧出来具有的水色与光泽 . 那要如何判断是否真为宜兴紫砂一厂的产品呢我想可以从好几种方式来加以判断: 一.标签 一般来说宜兴紫砂厂出厂之产品大多有贴上标签1977年起,紫砂壶的生产以创造外汇为主,当时的生产以宜兴紫砂厂(紫砂一厂)为大宗,直到1997年紫砂一厂改制民营为止,其间外销标志约分几个时期: 、一、椭圆形绿标(鸡蛋标)—约1977年—1982年; 椭圆形绿标即是坊间常说的“鸡蛋标”;这一时期是经历“文革”以来的复兴时期;百废待

兴,开始从半停滞状态恢复生产,然而一时尚不能恢复旧有的生产水平,工艺程度上也不是很好。然因泥料风化陈腐时期更长,故紫砂品泥质极佳。 二、无标志(甲子泥的年代)—约1983年—1987年;所谓的甲子泥是台湾同胞对80年代初期一厂普紫和拼料的通称;此类紫砂的胎土里用肉眼即可以看到不规则且細小的黄色与黑色的矿粒,黑色颗粒尤其明显,俗称黑麻胎土或黑星胎土;可以肯定地说甲子泥并非全是甲子年所生产,大约在82年即开始见到此类胎土的壶,一直延伸至甲子年后两三年仍然还有此类壶品,所以应称甲子年前后较为客观! 这一时期应该是一厂的小康时期;侨商开始参与,台湾紫砂爱好者推动了紫砂市场的复苏,紫砂在国际市场亦渐露锋芒。工艺水平逐步改善,紫砂品泥质亦极佳。甲子泥的出现,更把泥质推上一个台阶。 以上两个时期的紫砂品,在坊间被称为“早期壶”。当然关于“早期壶”亦有人定义为仅限椭圆形标壶,这且存不论。这一时期的泥质极佳,藏家玩家们为之倾心不已。但产量较少,真品已经很少在市场上流通了。 三、方圆标(白标)—约1987年—1992年;

紫砂壶的三十大误区

紫砂壶的三十大误区(完整版)--上海紫砂壶羲雨斋奇远著作者:奇远紫砂博客 (作者说明:昨天我写了这个题材文章的上篇《十二大误区》,今天我完成了下篇《十八大误区》,现在我把上下两篇整合为一篇正式版本完整文章) 对于紫砂壶的喜好是很多饮茶者的共爱,喜欢紫砂壶的人很多,可真懂紫砂壶者却不多,如我等三脚猫技术者也敢写这个方面的知识来做传教解惑者,真可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我愿做此廖化而引来常山赵子龙,写下拙文望得到真正的行家里手指点和斧正: 在紫砂壶知识方面有许多知识在壶友中口口相传,也很多在网络上流传,但这其中是龙虾混杂、真伪难辨,甚至有些伪科学被广泛的传播。在我看来紫砂壶存在以下这些方面的误区,当然还不只这30个误区: 1—紫砂壶误区一:紫砂壶中国许多地方产,宜兴是其中之一 正确观点:紫砂壶只产于宜兴,其他地方产的不叫紫砂壶,最多称为:“紫砂陶”。 2—紫砂壶误区二:宜兴到处产紫砂壶。 正确观点:宜兴只有丁蜀镇(丁山和蜀山)从宋末到今都产紫砂壶。 3—紫砂壶误区三:紫砂壶原料是从地里直接挖出来的紫砂泥 正确观点:紫砂壶原料原本是石头,属于夹层矿石,此矿石在空气中易风化,经过碾磨加工练制陈腐成为可以制作紫砂壶的泥料。 4—紫砂壶误区四:过去的老壶就比现在的新壶好 正确观点:紫砂壶老壶的制作工艺远低于现在的新壶,包括壶的美感比例。老壶只是泥料普遍比较好。但绝对大多数老壶的价值低不上现在的新壶。 5—紫砂壶误区五:职称高的人制作的紫砂壶一定比职称低的人要好和水平高。 正确观点:职称只是供购买者参考,一把壶的好坏还是要具体看泥料和做工,不可迷信职称。丁山现在有些没有任何职称的人,他做的壶已经一壶难求而且价格奇高。 6—紫砂壶误区六:紫砂壶是用嘴直接对着壶嘴喝。 正确观点:紫砂壶不能够用嘴对着喝,如果对嘴喝此壶的品相就被破坏了,而且不卫生和没有格调。 7—紫砂壶误区七:紫砂壶开壶时要加老豆腐和甘蔗。 正确观点:紫砂壶开壶用老豆腐和甘蔗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开壶时加老豆腐和甘蔗只会掩盖此壶可能有的问题,但又在根本上解决不了其已存在的问题。 8—紫砂壶误区八:紫砂壶不合适泡绿茶,泡绿茶还是玻璃杯好。 正确观点:天下泡茶之利器唯有紫砂壶,用紫砂壶泡出的绿茶味道就是要比玻璃杯要口感好,紫砂壶泡绿茶是有讲究:“要么用200CC以下容量的壶泡,要么开着盖子泡。”泡茶我们是要品茶喝茶之韵味,至于观看此茶悬浮在杯中的“风景”那是次要的,何况一盒茶叶你每次看见的“风景”都一样,那你有必要为看同样的风景而放弃最主要的品茶味之功能吗?9—紫砂壶误区九:紫砂壶的原料已经很奇缺。 正确观点:紫砂壶的原料根本不奇缺,就是再做500年也用不完,紫砂壶确实是个资源性的产业,紫砂壶高等级的好泥料只会越用越少,当然有些极好品种的泥料已经在不断枯竭,但是紫砂壶普通级的原料那实在是太多了。按目前各家各户储备的紫砂壶好等级泥料的量就是再做100年也还有的多,何况还有些好矿源被政府封存着在控制性开挖呢? 10—紫砂壶误区十:购买紫砂壶一定要到宜兴本地去买,才能够买到物美价廉之壶。正确观点:哪里都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紫砂壶,关键要看你是否找对了地方,自己是否真正明白紫砂壶,不可迷信原产地,也不可否认原产地,一句话:“找对地方,认对人!”。你作为一个散客和游客来到宜兴,作为一个聪明的经营者他是要保护自己长久的合作方,他不会因为你一个生意而损坏他与合作方的价格约定。这点已经是国际通行之游戏规则,你有时候去

关于紫砂目数

关于紫砂目数

关于紫砂目数 紫砂目数: 紫砂矿料开采后,经风化、除杂质、粉碎,使用筛过滤后泥料的粗细,称为目数。此过程亦叫过目。目数也有历史,宋朝中期26目-35目;清朝早期35目;清朝中期为55目-60目;(由于1957前一直采用手工练制法,故目数较低,紫砂的通透性能更好,颗粒更粗,质感更强,这也是辨别老壶的标准之一)1958年开始出现机械过目,目数稳定在60目左右,1959年至今常用的有雷蒙粉碎机,以风力控制目数,机器粉碎的目数可高达140目-180目。如今制作的紫砂壶,采用不同的泥料练制方法,基本目数控制在60目左右,以60目为基准,相对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反之则越粗。 颗粒目数的定义: 所谓目数,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一般定义是指在1英寸*1英寸的面积内有多少个网孔数,即筛网的网孔数,物料能通过该网孔即定义为多少目数:如200目,就是该物料能通过1

英寸*1英寸内有200个网孔的筛网。以此类推,目数越大,说明物料粒度越细,目数越小,说明物料粒度越大。 筛孔尺寸与标准目数对应: 筛孔尺寸:4.75mm 标准目数:4目 筛孔尺寸:4.00mm 标准目数:5目 筛孔尺寸:3.35mm 标准目数:6目 筛孔尺寸:2.80mm 标准目数:7目 筛孔尺寸:2.36mm 标准目数:8目 筛孔尺寸:2.00mm 标准目数:10目 筛孔尺寸:1.70mm 标准目数:12目 筛孔尺寸:1.40mm 标准目数:14目 筛孔尺寸:1.18mm 标准目数:16目 筛孔尺寸:1.00mm 标准目数:18目 筛孔尺寸:0.850mm标准目数:20目 筛孔尺寸:0.710mm标准目数:25目 筛孔尺寸:0.600mm标准目数:30目 筛孔尺寸:0.500mm标准目数:35目 筛孔尺寸:0.425mm标准目数:40目 筛孔尺寸:0.355mm标准目数:45目

紫砂壶名人师承关系

紫砂壶名人师承关系 鲍志强(1946──)别号乐人,195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诸葛勋、范泽林学习陶刻,后兼习制壶,再后在任淦庭指导下专攻陶刻,艺业有成。 高丽君(1940──)别号敏,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朱可心、蒋蓉学艺,作品以“花货”为主。其夫王小龙,又名王平,是壶艺大师王寅春的儿子,也是壶艺中人。高丽君的代表作有“蜂窠壶”等。 葛明仙(1939──)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吴云根学艺,作品以传统造型为主。代表作有“竹节笋纽提梁壶”等。 曹婉芬(1940──)出身紫砂世家,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随朱可心学艺,后又得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的指导,作品造型丰富,做工细腻。 何挺初(1940──)195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裴石民学艺,后又得顾景舟指导,作品勇于创新,立意不凡。其妻徐新妹(1947──)也是著名壶艺家,同样师承裴石民,七十年代起夫妻合作,其代表作有“蟹篓茶具(五头)”。 束凤英(1940──)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随同裴石民、顾景舟学艺,代表作有“葫芦壶”等。

咸仲英(1940──)别号冰心,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厂随任淦庭学习陶刻,后主要从事设计工作,他与顾绍培合作的特大紫砂尊瓶被选作中南海紫光阁的陈列品。其起妻陆巧英(1942──)别号玉洁,也是壶艺名家,1964年进紫砂工艺厂随高洪英学艺,后又得王寅春、顾景舟的指导,作品种类较多。近年来夫妻合作,代表作有“济公壶”等。 范洪泉(1941──)195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随吴云根学艺,后拜朱可心为师,学习制作“花货”,以制作大壶见长,代表作有“树桩松鼠大壶”等。 谢曼伦(1942──)别号毛毛,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朱可心、范正根学艺,后又得到过顾景舟的指导,代表作有“迎客松壶”、“竹段提梁壶”等。 鲍仲梅(1944──)1959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任淦庭学习陶刻。其妻施秀春(1949──)生于紫砂世家,父施福生为壶艺名家,她得到过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等名家的指导,夫妇合作镶嵌银丝的砂壶别开生面,代表作有“三羊喜壶”等。 张红华(1944──)先后师从王寅春、顾景舟,擅制筋纹形器,代表作有“环线壶”等。 顾绍培(1945──)他的作品涉猎广泛,茗壶、尊瓶、花盆无所不为,更擅制大壶,曾作现今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砂壶。先后师从潘春芳、陈福渊、顾景舟等名家,代表作有“高风亮节壶”等。 周尊严(1945──)早年随潘春芳、许成权学艺,后又随陈福渊

紫砂小知识问答

1.黄龙山已经封矿,还有紫砂矿吗,市面上有真紫砂产品么? 宜兴境内已发现各类陶土矿床(点)102处,含有紫砂泥的甲泥矿28处,探明储量为5983万吨。这里是紫砂陶生产的大型原料基地。若按每年用量万吨计算,也可用百年以上。虽紫砂矿不可再生,会越用越少,但是紫砂矿没有了是危言耸听。政府封黄龙山矿,是为了更加合理的开采。 2.全手工的壶一定比半手工的壶好么? 壶一般都是手工的,只是分全手半手之说,全手半手不是很重要,只是成型方式不同,不影响价值和使用。不用刻意追求全手工。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考虑壶的价值 3.紫砂壶倒水时会留口水,是壶工艺不好么? 出水顺畅,断水利落是很多买家追求的。但是断水的概念买家有误解。断水是指按住气孔,立刻停止出水,这个叫断水。而不是,倒水的时候水从嘴部留下叫断水。留不留口水与嘴的形状,长度,开孔,装的位置都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的。 4.壶体薄,是不是舍不得用泥,做工不好? 壶体厚薄也是手工工艺的一种体现,不是舍不得泥料,这是一种娴熟的工艺体现。像供春壶,薄如纸,是价值非常高的一种壶。壶体的厚度一般是在0.2-0.3cm之间。 5.听紫砂的声音能否辨别出一把好壶? 有清脆铿锵或混浊迟钝之分。究竟清脆较好或是混浊声较佳,并无一定标准。不过,根据多数行家认为,声音较清脆铿锵的壶,较适合泡发酵,香气高的茶;声音较混浊迟钝的壶则适合泡重发酵,韵味低沉的茶。 6.紫砂壶三点一线是不是基本要求? 手工制作的壶不会绝对的笔直,只能说目测尽量笔直。用尺子等专业测量工具测量是否三点一线,是不合理的。手工制作的壶不像现代化机器下的标品,可以量化的。 7.紫砂壶有味道吗? 紫砂壶烧制出来之后,会有一股陶土的味道,或者是没有的。在开壶之后就会消去,不必担心。如果是紫砂壶里面有刺鼻的化学味道,就不正常了。 8.壶体表面有黑色的小点或白色的小点,这个是什么? 原矿紫砂中含有铁质,在高温下会有析出的现象,就是黑色的小点,不必担心,这种是正常现象,恰恰证明您买到的是好的紫砂壶。白色的是紫砂矿中含有的云母颗粒,这些都是紫砂矿中天然的东西。 9.各种泥料都适合泡什么样的茶? 紫砂泡茶,一般是都各种茶都可以泡的,但是要注意专壶专茶,就是一个壶最好泡一种茶,紫砂壶是双气孔结构,泡养时间长,会散发经常泡茶的茶叶的味道。泡的多了,容易混淆茶香的。 10.什么泥料好? 泥料并无好坏之分,泥料的因素在做壶工艺中占的比例是最小的。陈腐一点的泥料会略好,因为更容易养出包浆来。不用担心泥料的差别,找到自己喜欢的款是最重要的哦。

关于紫砂壶的修复方法简单介绍紫砂壶破裂的修复办法

关于紫砂壶的修复方法简单介绍紫砂壶破裂的修复办法紫砂器的做色,一般不采用机械喷绘,而用传统的手工作,用小号的鬃笔或将油画笔锋剪去2/3,锋剪平,留6毫米至8毫米的笔锋蘸色后,用弹的方法做色。可调制几种颜色,颜色丰富些,做色的色点要大小不一,自然些,反复多次,层层叠叠。最后用中草药和化学试剂做出茶垢,将茶垢水锈上涂腊做出包浆的效果。 第一种情况:宜兴紫砂壶的壶身部位受损比较严重的。 只要打两根钉子就行了费用:铜钉子10元,银钉子20元。 补缺与做色从国外进口的胶,缺损的角落,用自调的紫砂填补。裂片粘好后,口沿用银包边,起固定的作用。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在修复做壶的残缺处补缺时,应考虑到紫砂胎的结构疏松、表面粗糙、透气性较好的特点,所以自制紫砂作补缺腻子时,需加适量粗颗粒的填充料,对于这种填充料的选择、研磨和加工,需要一定的美术雕塑的基础,要有手感,这样才能够使补缺处形成稍微粗糙的紫砂般的效果。 第二种情况:壶的盖子破裂。 最普通的铜钉样式,20元/个。钉子是老铜做的,所以使用后,钉子金光闪闪,极其夺目。 关于紫砂壶的修复方法简单介绍宜兴紫砂壶的修复是非常昂贵的,如没有必要千万不要修补,修补的价格有时候会高出你购买时宜兴紫砂壶价格。也就是说会比壶本身的价格要高。另外修补后的壶,在视觉上也会有影响古董紫砂壶鉴别,对价值的影响就更没有办法衡量了。修补的壶一般都是自己特别珍惜,或是价格特别昂贵的壶。其他的壶就完全没有关于紫砂壶的修复方法简单介绍紫砂壶破裂的修复办法必要了。 紫砂壶破裂的修复办法清洗与黏合裂纹不长,倒水后会渗水。 这些关于宜兴紫砂壶修补的知识,有喜欢的朋友之需要做简单的了解就行了,毕竟看了这些文字介绍,我们也不可能学会修补这门技能的。一但真的需要修补,还是要找专业的师傅的。 宜兴紫砂壶修复的常用手法: 紫砂器一般用清水或者酒精清洗即可。对于破损的紫砂壶散片需要黏接,可使用无色透明、不变色的黏接剂加适量的矿物质颜色掺入黏接剂中调匀后黏合。黏接剂涂匀后,需将多余的黏接剂用棉花球蘸乙醇处理干净,否则关于紫砂壶的修复方法简单介绍紫砂壶破裂的修复办法黏接剂固化后,黏接处周围会生成一层像瓷器一样的光亮物质,影响修复效果。 也卖壶商城/2011-08-19宜兴紫砂壶的修复一般情况下用不到的,但是当你购买的壶价格非常高的话,壶身如果有破碎,你就舍不得丢掉,而去找专业的师傅帮你修复了,如果买的壶很普通,说句实话就没有修复的必要了,一定不划算的.如果修复的话,也要根据不同的破损部位而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第三种情况:壶身有裂纹。

顾景舟紫砂壶作品欣赏

顾景舟紫砂壶作品欣赏 顾景舟紫砂壶作品欣赏 顾景舟作品鉴赏:扁腹壶 扁腹壶形,于转折衔接处皆以大弧型处理圆润丰腴。厚而短的流,浑厚的把手与乳钉形盖的,周身圆团团,上刻有范曾书画,更增怡然自得之感。

顾景舟作品鉴赏:藏六抽角 壶身略成扁圆状,由钮、盖、口、身以至圈足皆贯以六棱,线条明析工整,转折合度,筋囊饱满圆润,圆中见方、方中寓圆。此壶成型难度高,造型挺拔有力,做工严谨。

顾景舟作品鉴赏:此乐壶 壶身扁圆如鼓,下大上小,盖的亦采扁圆形与夸张的瘦高提梁相互衬映,使整体造型看来既协调又隽永有味。提梁顺壶身较窄的肩部向上渐开,顶部与壶底宽度略同,成倒梯形,和壶身上下对称。

顾景舟作品鉴赏:仿古如意壶 壶身似一端正周整的圆扁葫芦,长流的转折呼应重心略向上的环形把,使扁腹向左右延伸,而盖钮巧妙地凸起令壶的重心上移,腹似虚实有通壶显得精实有神,不致扁塌。流、的、把这三点搭配最是高明。 顾景舟作品鉴赏:高虚扁壶 壶身似一端正周整的圆扁葫芦,长流的转折呼应重心略向上的环形把,使扁腹向左右延伸,而盖钮巧妙地凸起令壶的重心上移,腹似虚实有通壶显得精实有神,不致扁塌。流、的、把这三点搭配最是高明。

顾景舟作品鉴赏:高腰线提梁壶 壶身似鼎,以圆弧线条构成,力求浑圆饱满,唯圆柱提梁框出一片正方,虚实相应,更添此壶神韵。壶肩饰以三道圆环,有效地平衡视觉重心。丰厚的流弧度变化极大,显得兴味盎然。

顾景舟作品鉴赏:供春壶 取老树瘿为形,树皮斑驳满身,纹理缭绕,以瓜蒂形为盖。泥色黄褐,朴质古拙,壶身轻巧端握舒适,出水流畅。化老丑树瘿为壶,大有返璞归真之意境。

紫砂壶茶具知识

紫砂壶茶具知识 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 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紫砂壶岩 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如长时间不用时紫砂壶内会有味道,去除味道的方法就是在壶内注入开水后,当壶热 透再倒出注入冷水,反复几次就没有味道了。因为紫砂泥本身具透气性和收缩性,在具到 冷热时就会像人的毛孔一样会收缩与张开。但如果你的壶不是真正的紫砂壶就不要用这种 方法了,如果是普通的泥壶这样会开裂的。 1、手工紫砂壶颗粒大小跨度大,显现自然美 真空练泥其颗粒大小划一,掺入的砂子又粒径一致,练出的泥固然比较纯净,烧成之后,从泥料的肌理角度看,有人为造作整齐划一的单调感。犹如一束美丽的鲜花,朵朵一 样开放,看似美。但是这是通过人的选择采摘来的,是清一式的美。不能说是“完美”。 完美是由各种美组合而成的。比如一棵漂亮的茶花树上有盛开的花,有侧开落瓣的花,有 绽瓣初放朝上的花,有含苞欲放下垂的花,高低、横斜、偃仰、服侍其自然状态,恐怕是 最高明的花鸟画家也难以表现。这就是自然美。是完美。手工泥全手工壶的材质就表现了 这种自然美。而真空练泥制作的壶表现出的是整齐划一的做作美、营造美。 2、手工紫砂壶是最易养成“包浆”的壶 由于手工泥全手工壶颗粒大小不一,内壁松而外表紧,内壁疏而外表密,透气性好。 所以,沏泡时茶叶容易从壁内反渗透到全壶,初泡时,壶的全身热气直冒,而又不“出汗”,这与真空练泥制作的壶有极大的差异。真空练泥制作的壶在养壶时。茶汁一般是从 壶面通过壶内水的高温烤干而逐渐包浆的。因其材质密度太大。成型时又加上一道反面挡 坯的力,因此茶汁由内壁渗透蓟表面的成分极少。手工泥全手工壶用不蓟几天,其包浆效果,就像其它壶养了一个月一样。若长期沏泡,搓磨抚摸,那古雅的光泽,如肇庆的端砚,故宫的紫檀椅,温润戈比,让人一见而爱不释手了。 3、手工紫砂壶是当今紫砂壶中最佳的沏茶器具 紫砂壶是沏茶的最佳器。而手工泥全手工壶就是“当今”沏茶的最佳器具。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以后又发明了真空练泥。紫砂从艺人员就像书法家有了瓶装的墨汁,不 愿再去研磨写字一样。但是,从民国溯向古代,前辈先贤们都用手工泥作全手工壶。今人 的此种做法,是延续古人与古人同一的传统的制壶手段。手工泥作全手工壶佳在何处?——“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今人会友品茗,一天吃茶时间长量又大,次日清晨,刷洗茶具,包括茶壶,从时间上说,不可能让茶具有“熟汤气”,即馊气。而在古代,尤其是农 村小户人家,因为珍惜茶叶,往往总会喝隔夜茶,紫砂壶沏茶有无“熟汤气”就检验出来

紫砂壶相关

开壶 一把新出炉的紫砂壶是没有光泽的,也不能直接用来泡茶,因此对新紫砂壶保养开始使用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行家叫做“开壶”。 开壶的方法有多种,较复杂的有四个步骤: 1.热身:首先将刚买回来的紫砂茶壶,用沸水内外冲洗一次,将表面尘埃除去,然后将茶壶放进没有油渍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两小时,这样茶壶的泥土味及火气都会去掉。 2.降火:将豆腐放进茶壶内,放一倍水煮1小时。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将茶壶残余的物质分解。 3.滋润:将买回来的蔗切开后,放在煲内,然后再煮1小时。蔗的天然糖分,能够让茶壶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润。 4.重生:最后便是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茶叶,放人茶壶内煮1小时。 这样茶壶便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死物,脱胎换骨后,吸收了茶叶精华,第一泡茶已经能够令茶人齿颊留香。 养壶: 1、在泡养过程中,切不要太心急,千万不要去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揩擦壶身,这样很容易伤及表面,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比较好的方法是用粗硬的棉布擦拭,清洗时用尼龙刷或直接用水冲洗就可以,清洗时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不小心戳坏茶壶,壶内部只需要用清水和开水冲洗即可。

2、泡养茶壶要用心和耐心,勘茶时要有正确手势,最好用食指或大拇指轻轻摁住盖沿。好泥料的壶,一般养壶效果比较明显和迅速。公道杯里冷的茶水可以浇淋紫砂壶壶身,冷茶最好不喝(比较伤胃)。 3、平时喝茶时要洗茶,第一道茶一般是洗茶,此水不喝,此茶水可以淋到壶身,已经泡了茶的壶可用开水淋壶身。如果茶汤留在壶面要经常用干净毛巾擦拭壶身,否则这样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擦拭以后会有浮光,这品相玩家比较忌讳。一把养好的壶就会有包浆,其包浆应该呈“黯然”之色即“亚光”,这种光泽应该是“内敛”而不张扬。 4、红茶、普洱、铁观音、乌龙茶用紫砂壶泡时,每次要把壶的茶水全部倒尽到公道杯中。 壶是要休息的,一把壶用了2-3个月后要洗干净自然阴干放在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晒)20天左右,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壶在 再使用时更加好的吸收茶味,也使壶的包浆更加好看。在休息的壶建议放把干燥的茶叶在壶里:可以吸壶里空气的湿气,避免壶内部上毛。新壶未用前建议拍个照片,用完3个月再拍个照片,用到6个月再拍个照片,然后3个照片进行对比你会有快乐和收获的喜悦。

紫砂壶制作常用工具

紫砂壶制作常用工具 景德镇陶瓷工人制作瓷器都是用手工拉坯,拉坯是传统的陶瓷制作手法,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就是根据“陶”字的古文写法,为宜兴陶瓷艺术,设计出一个符号,右面仿佛一个人正在拉左面的坯,这一符号既简练又有内涵,将“陶”字的象形意义一下就表达出来了。景德镇的瓷器大多为圆状,一件作品经由成型与装饰分别完成,而宜兴紫砂形态多样,除非在坯体上刻画,贴塑,往往由成型工一人完成。紫砂器的成型方法,仅仅紫砂壶的制作工具就可达数十种,这里不一一介绍,只选几件有代表性的作些说明: 图:茄段紫砂茶壶·宜兴紫砂壶 搭子,成型中的主要工具,用于捶打泥片,泥条等,搭子质地主要是用榉树、檀树、枣树等。 拍子,用于拍打身筒,拍片子,拍口,质地以重木质,不变形为佳,型号有多种,大小不一。 尖刀种类较多,铁尖刀,竹尖刀,通嘴尖刀,弯尖刀等。主要用于琢嘴把,琢钮、转足,革小平面的一种普通而常用的工具。

旁皮刀,成烈中使用最广的工具,在制作过程中,用旁皮刀进行切、削、挑、挟、挖、刮、压等,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使用。质地为金属,普通钢。 矩车,正名为规车,专门用于划图片子,开壶口用。型号有多种,质地一般为竹、木矩车钉是铁的,销钉是竹质或是木质。 线梗,用于勒光各种装饰线条的工具。质地有牛角、金属、竹、塑料等。种类繁多,因线形不同,部位不同,故每种线形都需一线梗。 明针,用于砂壶成型表面的精加工,种类繁多,宽、窄不一。有身筒明针,嘴把明针、方头明针、斜头明针、盖头明针,弯明针,筋瓤明针等,质地为牛角。 泥扦尺,是用来起泥条和大片子用的,它用节距较长的竹片做成,从柄到头要逐渐薄下去,并且要慢慢狭窄,背面要平正,口要齐,一面成口状。 勒只,用来勒光口颈,底足与身筒交接处的工具,材料的牛角,竹木,金属等。它可根据不同的角度,弧度来加工形状 篦子,用于整形,质地为竹筒片,木板制成,它要根据不同造型的外轮廊(拋物面)来加工不同的弧度,使其基本形与壶外形相合。篦子种类很多,不同的弧度需要不同的篦子。 覆只,用来覆子泥的。一般用2-3mm厚的竹片或明针做成,覆只的角度要比造型的角度大一点,留有加工余地。 竹拍子,有大中小之分,平头及尖头拍子等几种,大中型拍子用来拍身筒,做方壶用,小拍子用于推身筒接头,掠子泥,推刮底,做嘴把等。 挖嘴刀,用来挖嘴洞的,用0·25cm粗的钢丝加工,打扁后,加柄即可,有大有小,要加工成有一定的弯度,头尖,一面有刀口。铜管,用来钻各种大小的洞眼的,大小不一。 独个,用作圆眼,圆嘴的工具,质地可用竹,牛角、象牙、硬质木料等。独个一般有二种,一种是一头尖一头平,另一种是两头尖一头粗一头细。水笔帚,用布扎成的用于带水的传统小工具,现在多用毛笔或斗笔代替。 除上述工具外,还有泥灯(工作台),顶柱(打印章用),木郎头,盖座(加工盖子时用),一套盖座有二十至三十个,有方圆之分。 辘轳(还有打母模用的电动辘轳),喷水壶、车刀、完底石、圆口陀、矩底、水磨布、皮磨布、纯绵布等等。 紫砂壶成型工具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且不断完善,也就是依靠这些与众不同的成型工具,使紫砂壶形成了独特的成型方法,并创造出数以千计的千姿百态的砂壶造型。 紫砂壶现成型方法为手工成型,手工成型中又有将泥条打成泥片,围成圆筒形或非圆筒

浅谈紫砂“和合壶”的自然意趣

江苏陶瓷?陶艺园地2017年04月第50卷第2期53浅谈紫砂“和合壶”的自然意趣 吴国春 (宜兴 214221) 摘要宜兴紫砂壶是一种特殊的陶艺品,它的文化性、工艺性、技巧性都十分强烈, 需要陶艺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并长期深入生活观察,这样创作的作品才有 内涵、有深度。只有娴熟的工艺技巧,才能把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紫砂“和合壶”以 写实的手法、精妙的工艺,将自然界的莲叶刻画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 手。 关键词紫砂;和合壶;自然意趣 紫砂壶的创作始于宋代,在明清时期发展至顶 峰。紫砂壶艺术发展繁荣的原因,是得到了历代许多 文人雅士的支持,文人们在紫砂壶上题铭刻画,并参 与壶型设计,从而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延展 至壶器的内涵中,这是紫砂壶制作的一个重大飞跃。由于有了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紫砂壶也就带有文 人的审美情趣。历代的中国人尤其重视意趣,于是将 山水、花鸟、人物、博古等图案融入壶器的创作中。历 代文人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还发挥了陶刻、泥绘的 优势,将诗词、山水画等运用在壶器的装饰中,借以 言志、得以抒情,不仅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表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书法、诗词、绘画等多种艺 术形式集中在紫砂壶器上相映成趣,艺术的完美结 合常使茶客 们爱慕不已。 现以这款紫 砂“和合壶” (见图1)为 例,分析陶 刻、泥绘在紫 砂壶器上的 应用。图1和合壶 1紫砂“和合壶”的造型 紫砂“和合壶”的造型古朴端庄,韵味清明洗练。壶身如一片倒置的荷叶,壶体上的荷叶纹理疏密有 致;壶钮的造型捏塑成了荷梗的形状,与壶身的造型 呼应;壶嘴曲环有度,仿佛卷起的小荷叶;壶把也捏 塑成了荷梗的形状,也与壶器的整体造型呼应。壶嘴、壶钮与壶把三点一线,比例协调。远观此壶,身如 一片倒置的荷叶,叶脉的纹理清晰,线条舒展流畅、匀称柔和,风格清和 恬淡、宁静祥和,给人 以清静气爽的感觉。 统观此壶,荷塘的景 色如在眼前,令人回 味。将紫砂“和合壶” 倒置过来,观察壶器 底部(见图2),只见寥 寥数笔便将荷叶的形 状清晰地显示出来。图2和合壶底部 2紫砂“和合壶”的装饰艺术 紫砂泥绘艺术是紫砂壶最主要的装饰手法之 一,紫砂壶肌理色泽丰富,器表光挺细滑,以其原汁 原味的质朴古雅特色著称,十分迎合传统文人的欣 赏趣味。这款紫砂“和合壶”尤为出色的地方是对泥 绘技艺的运用。此壶的壶腹非平整的表面,具有较大 的弧度与倾斜度,多线条等复杂的造型刻绘起来有 一定难度。为了充分表现荷叶在紫砂壶泥坯上的质 感,不求雕琢的多么工整,但求能够突出线条的流畅 自如,使刻绘的荷叶气韵生动、摇曳生姿。 3紫砂“和合壶”的自然意趣 紫砂“和合壶”以荷叶入题,体现了大自然的意 趣。从唐代大诗人王维始,书印同画。自宋代发端,中国文人画与诗同源,元、明、清三朝尤盛。由于中国书 法的理论与实践几乎包含着中国画用笔的全部美学 收稿日期:2017-03-04

茶鉴赏手册(全)

茶鉴赏手册 一:茶的历史 起源于中国 根据中国的传说,茶的动人故事始于神农氏对茶的有益性质的发现。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皇帝,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中草药专家,出于卫生的考虑,他只喝开水。传说公元前2737年的一天,神农氏在一棵野茶树下,架锅烧水,稍事休息,这时一阵微风拂过树枝,几片翠绿的野茶树叶随风飘落在即将烧开的水中,神农氏发现茶水变得味道鲜美,沁人心脾,饮后更感精力充沛,神清气爽。由此,茶便被发现了。 在公元3世纪之前,人们一直从野茶树上采摘新鲜绿叶,并把它们冲泡成药物或滋补品。后来,为了保证茶叶的供应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开始在自己的小农场里种植茶树,一整套干燥和加工茶叶的系统方法也逐渐发展起来。 公元4世纪、5世纪,茶叶逐渐风行全中国,人们开始在长江流域的丘陵地带建立新的茶叶种植园。茶叶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并开始在客栈、酒店和饭馆出售。 到达欧洲 在17世纪初期,不知是荷兰人还是葡萄牙人第一次把茶带到了欧洲。当时两个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海上贸易——葡萄牙通过中国的澳门,而荷兰通过爪哇岛。他们起初是进行丝绸、锦缎和香料贸易,不久又开始了茶叶贸易。 茶叶首次到达俄罗斯是在1618年,它被作为礼物从中国运到萨-亚力克西斯。 二:茶的生产 茶树 茶这种植物具有暗绿色、有光泽、革质的叶子和直径约为2.5厘米的娇嫩小白花。这种小白花有5或7个花瓣,与茉莉花很相似,它生长含有1~3粒种子的肉豆蔻状果实。 有机茶 有机茶产品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大约仅7~10年时间。有机茶的栽培规则极其复杂且须严格控制,所有的肥料、杀虫剂必须绝对不含化学药品,必须完全依靠如粪肥、堆肥、天然有机物、能提供必要营养的植物和树、地被物等物质。有机种植园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土壤肥沃和生产力的长期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一定形式的有机微系统,用于生产完全没有化学药品、经济上可行的茶叶。 第一篇中国名茶品鉴 一:唐代名茶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 到了唐代,关于名茶的记载就已经相当多了。陆羽《茶经》记载南方已有43个州、郡产茶,遍及今天南方13个产茶省区。 唐代名茶有:湖州“顾渚紫笋”;常州“阳羡茶”;寿州“黄芽”;雅州“蒙顶石花”;福州“方山露芽”、湖南衡山“衡山茶”;陕西紫阳“紫阳茶”;寿州“六安茶”、“天柱茶”;杭州“天目山茶”;眉州“蛾眉白芽茶”等等。 二:宋代名茶 到了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点茶程序为炙茶、碾罗、候汤、烘盏、击拂,其关键在于候汤和击拂。点茶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宋代名茶有:建州“建茶”(又称北苑茶、建安茶,产于宋代贡茶的主产地——建州,著名的贡茶有龙凤茶、京铤、石乳、的乳、白乳、龙团胜雪、白茶40余种);湖州“顾渚紫笋”;常州义兴“阳羡茶”;四川蒙山“雅安露芽”、“蒙顶茶”;安徽六安“龙芽”;西双版纳“普洱茶”;浙江余杭“径山茶”;浙江杭州“宝云茶”、“龙井茶”;陕西紫阳“紫阳茶”;河南信阳“信阳茶”;四川峨眉山“峨眉白芽茶”;福建武夷山“武夷茶”,等等。

茶艺师

《茶艺师》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茶艺师 1.2职业定义: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 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 1.3职业等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规定,茶艺师职业共 分为: (1)五级(初级)能熟练、规范地演示多种清饮茶、调饮茶的泡饮并能向顾客提供该项技能的服务,同时能向服务对象介绍或交流茶叶基础知识、主要名茶的选择及常用茶品鉴别、保管知识、茶文化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等知识; (2)四级(中级)能掌握各类常用茶的审评、鉴别技能;掌握品茗环境的设计和布置、茶具选配、茶艺表演等专业技能;会演示多种茶品的冲泡技艺;能了解中国茶道发展演变及其精神的内涵和熟悉有代表性的茶诗、词、赋、文及世界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茶道、茶艺发展概况;并能进行一般的茶馆经营和管理; (3)三级(高级)具有一定的茶艺英语对话能力;能准确鉴赏有代表性的各类名茶和紫砂茶具艺术;以熟练的技艺,科学而艺术地演示时尚茶艺和进行创意性的茶席设计;具有策划、实施各类茶会的能力;并能对低一级茶艺师进行培训和辅导。 1.4职业能力特征: ⑴一般智力:有学习、领会和理解茶叶专业知识和茶文化理论知识的能力; ⑵感官能力:a. 在视觉上能准确识别茶形、茶色;b.在听觉上能辩识一般的 民族乐声;c. 在嗅觉上能识别茶的香气高低和香气类型;d. 在味觉上能鉴别各类茶汤的滋味; ⑶表达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普通话和简单英语及文字与他人进行茶叶和茶文 化知识的交流; ⑷计划能力:能运用数字进行基本的运算,并作出技术和工作的安排; ⑸形体能力:能优美地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茶技、茶艺、和茶道的表演; ⑹手指能力:无残缺,能灵活、优美地进行茶的泡饮操作和演示。 ⑺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1.5基本文化程度:初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