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减小漏电流

如何减小漏电流

如何减小漏电流
如何减小漏电流

Figure 2: An example of conducted EMI for a 3W cellphone charger: (a) with, and (b) without a Y-capacitor.

By Peter Vaughan

Product Applications Manager Power Integrations Inc.

Majority of AC/DC power sup-plies provide isolation from the high-voltage AC input to the low-voltage DC outputs. Safety standards, such as the UL1950,specify both the strength of the isolation barrier—e.g. a 3,000VAC withstand voltage—as well as the maximum leakage current. This is the current that flows across the primary to sec-ondary isolation barrier when accessible parts are connected to the protective earth ground through a specified impedance

value. Standards in leakage cur-rent ensure human safety, pre-venting users from becoming

part of a path for substantial cur-rent to ground when touching the output or the enclosure of a power supply.

The maximum leakage cur-rent allowed to flow is based on the specif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In the past, low leakage currents were required only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such as medical equipment—where patient contact was either highly likely or necessary. Those applications had to meet limits,which were considerably more stringent than those required for

IT equipment (Table 1).

However, there are other reasons why a low leakage de-sign is desirable. For example,with many cellphones now en-

Designing low leakage current power supplies

closed in metal housings, their

chargers often must meet leakage-current specifications set by the handset manufac-turer that are below those specified by the applicable safety standard.

This is to prevent users from feeling the “touch current”when they hold the phone while it is charging, especially in damp environments like a steamy bathroom. Power sup-plies that support telephone equipment (cordless phones,answering machines and DSL modems) must often have low line-frequency leakage to pre-vent the coupling of audible hum onto the telephone lines.There may also be potential cost savings from designing for low leakage, such as reducing the size and/or number of the EMI filter components re-quired in the power supply.Leakage current source

One of the biggest contributors to leakage current in AC/DC

Figure 1: (a) The Y-capacitor shunts much of the EMI current, keeping most of it within the supply;(b) With no Y-capacit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urrents must flow external to the supply.

Table 1: Examples of leakage (touch) current specifications.

Figure 4: Circuit diagram of a TinySwitch-II based 3W (5.1V 600mA) “charger” power supply.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is the Y-capacitor—a safety agency rated capacitor (typically orange or blue in color) that can be used to bridge the isolation barrier (Figure 1a ). It is used to return displacement currents (gener-ated by the switching process)back to their source, preventing EMI. Any HF currents that flow out of the power supply will re-turn via the AC input lines, pro-ducing what is measured as “conducted EMI.” In Figure 1a ,the Y-capacitor shunts much of

the EMI current, keeping most

Figure 3: Overview of the paths where EMI currents flow as they are driven by the switching waveforms.

of it within the supply, while in Figure 1b , it all must flow exter-nal to the supply.

In general, the larger the value of the Y-capacitor, the lower the magnitude of the EMI that the supply generates. Con-versely, the larger the value of the Y-capacitor, the higher will be the leakage current that flows across the isolation bar-rier. The expression:

C Y(MAX) =

=

0.25 ? 10-3

265 ? 2 ? π ? 50

I LEAK(MAX)– 50pF =2.95nF

V AC(MAX) ? 2 ? π ? f LINE

Estimates the maximum value of a Y-capacitor that can be used, without exceeding the safety limits. For a two-wire (without a protective earth con-nection), universal input power supply with a floating output,rounding down to the next stan-dard capacitor value gives a maximum Y capacitance of ap-proximately 2.2nF. For a 100/115VAC-only design, this would increase to 3.3nF.

Simply removing or reduc-ing the value of the Y-capacitor is usually not feasible, as doing so typically increases EMI sig-nificantly (Figure 2b ). More-over, adding a common mode choke or other filter compo-nents increases cost. Therefore,attention must be focused on reducing EMI currents that make use of a Y-capacitor nec-essary to begin with.

Reducing EMI currents

Figure 3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paths where EMI currents flow as they are driven by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witch-ing waveforms. Table 2 shows some of the ways of reducing common mode EMI currents.Techniques like using tape to increase the spacing between

Table 2: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common-mode EMI currents.

Figure 6: An example of (a) conducted EMI performance with (b) an additional EMI filter choke on the input.leakage current from to 183μA to 18μA (Figure 5c). Close to

the same EMI performance is

obtainable without the shield winding, but requires a common

mode choke L2—in addition to

the existing differential mode filter inductor L1—in the input

stage (Figure 6a and Figure 6b). Depending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icular appli-cation, a third shield could be

added to the transformer, which could reduce the value of the Y-capacitor even further.

As shield windings react to the primary side switching and the secondary side commuta-tion, they reduce or cancel the generation of common-mode displacement currents, making a detailed analysis unnecessary. However, the requirements for each design will vary due to fac-tors such as component loca-tion on the PCB layout, the proximity of the board and mag-netic components to chassis metal, transformer size, volt-seconds rating, turns wire gauge and winding turns ratios. Therefore, trial-and-error will be required to optimize the shield windings for each design. Howev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hield winding placement typically apply consistently.

Many of today’s power supply specifications require lower leakage current values due to human interaction with the products being powered. There-fore, power supply designers are being asked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size of the Y-capacitor that they use to make the design pass EMI. By using transformer shield windings, the value of the Y-capacitor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or eliminated, to lower the leakage current while still meeting conducted EMI limits with adequate margin. Usable and affordable solutions for ac-

Figure 5: Using shield windings in a switching transformer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common-mod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urrents, while having a minimal impact on the overall cost of the supply.

winding layers can also reduce interwinding capacitance. This method alone reduces little EMI currents. Shield windings have long been used in line frequency transformers to reduce noise and coupling, and can be used in SMPS transformers as well. As the EMI plots in Figure 5 show, the use of shield windings in a switching transformer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common mode EMI currents, while having a minimal impact on the overall cost of the supply.

Figure 4 is the circuit dia-gram of a 5.1V, 600mA power

supply, based on a TinySwitch-

II IC, and a simple two-winding

transformer. The IC is self-pow-

ered, so an auxiliary trans-

former winding is not required.

The design is typical of the type

of adapter used as a charger for

cellphones, PDAs or digital

cameras.

The TinySwitch-II IC modu-

lates its switching frequency

(called jittering) to reduce EMI.

However, without shield wind-

ings in the transformer, this

design still requires a 2.2nF Y-

capacitor to meet conducted

EMI (Figure 2a). R emoving

the Y-capacitor produces the

EMI, which is clearly unaccept-

able (Figure 2b).

Adding a single turn foil

shield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windings reduces the

measured EMI by about 10dB

(Figure 5a). Supplementing

that with an additional shield

winding achieves a further 10dB

reduction (Figure 5b). A good

scan with 10dB of margin can be

obtained with a Y-capacitor of

only 220pF, which reduces the

(a)(b)

漏电流测试方法

测量接地漏电流 漏电比对人墙MD(地),容易理解和考虑漏电流接地端子的电流。 上的MD(红色和黑色),您认为图左侧的代码表示你的手或脚 测量正常状态 ?连接? 连接到墙上的插座适配器· 2P 3P 3P插头连接到被测设备ME。 插入之间的地面和地面终端适配器导致3P · 2P墙的MD,测量电流从插入被测ME设备的3P接地引脚泄漏。 开关电源极性连接到墙上的插头转接器转换成半旋转3P · 2P。

?测量? 打开电源测试ME设备,对MD(最好的测量范围从最高量程)输出电压测量。 其结果是除以1kΩ的当前记录测量(因为它可能被转换成测量μAMV)。 再次切换极性,测量功率,并具有重要价值的测量。 ?决定? 另一种形式,无论附加,0.5毫安大致正常 单一故障条件(一电源线开路)测量 ?连接? 删除连接2P 3P ·正常情况下,适配器,该适配器只有一个刀片极2P 3P连接· 2P剥离(漏电电流∵ 单一故障条件下,只有电力导线断开one 。) 壁挂2P插头插座条。 开关电源极性连接到墙上插座旋转2P半条。 交换式电源供应断开的导线连接到其他2P刀片更换地带极适配器3P · 2P。

?测量? 打开电源测试ME设备,对MD(最好的测量范围从最高量程)输出电压测量。 其结果是除以1kΩ的当前记录测量(因为它可能被转换成测量μAMV)。 极性开关电源,开关电源的测量4供应断开的导线,最大测量值。 ?决定? 另一种形式连接,正常值小于1mA无关。 外部泄漏电流测量 测量正常状态 ?连接? 连接到墙上的插座适配器· 2P 3P 3P插头连接到被测设备ME。3P · 2P适配器地线连接到地面的墙。 ME的设备金属部件测试(如果外部覆盖着绝缘设备,如铝箔贴为20cm × 10CM部分)之间插入墙壁和地面终端的医师,设备的测试ME外观测量泄漏电流。 开关电源极性连接到墙上的插头转接器转换成半旋转3P · 2P。

铜线电流计算方法(口诀)

铜线电流计算方法(口诀) 查表很麻烦,给大家一个公式,不准确,但很实用 10A以下每平方5A 50A以下每平方4A 100A以下每平方3A 100A以上每平方2A ################################################################### ############ 这是口诀 P=1.732UIX0.8 算得I=45.58A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漏电流测试操作规范

XASM/JS 1105 漏电流测试操作规范 编写:练伟平 审核:杨锡联 批准:王明莉 西安外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2011.11

1.适用范围 漏电流是国家标准GB9706.1中规定的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之一。本文规定了对低温等离子体多功能手术系统漏电流测试的方法、要求、测试步骤及对所用仪器。 2.使用仪器 CS5505F医用设备漏电测试仪。 本仪器可满足国家标准GB9706.1中漏电流的测试要求。 3.测试仪技术指标 漏电流测试范围及精度:0 ~10mA(±2%+2个字) 带载能力:500VA 采用网络符合GB9706.1中的频率特性 4.测试依据: GB9706.1通用要求中的19条。 正常状态下的对地漏电流、外壳漏电流、患者漏电流。 单一故障状态下的对地漏电流、外壳漏电流、患者漏电流。 5.要求 表1漏电流允许值 6.测试方法及步骤 测试前必须确定本测试仪器是在检定的有效期内,并对其进行运行检查,确保测量的有效性。 6.1接线: a)测试仪器接保护地线. b)将被测设备的电源输入插头插入仪器的输出插座。 c)将仪器MDA线与被测设备的接地端子连接。 d)将仪器MDB线与被测设备的外壳连接。

e)打开电源,电流设置到1mA ,时间设置为10sec。 f)L、N转换设置到自动。 6.2对地漏电流测试:MDB按钮置于OFF,按下START键,输出电压调至242V, 此时显示的读数为对地漏电流值。直至设定的时间结 束。按下G键,重复测量为单一故障状态下的对地漏电 流。 6.3外壳漏电流测试:MDB按钮置于ON ,按下START键,输出电压调至242V, 此时显示的读数为外壳漏电流值。直至设定的时间结 束。按下G键,重复测量为单一故障状态下的外壳漏电 流。 6.4患者漏电流:将仪器MDB线与被测刀头的金属外壳连接,MDB按钮置于 ON ,按下START键,输出电压调至242V,此时显示的读 数为患者漏电流值。直至设定的时间结束。按下G键,重 复测量为单一故障状态下的患者漏电流。 6.4判定 机器漏电流允许值见表1. 当测量值超过设置值时, 仪器会自动报警。按下【复位】键可解除报警。 7. 注意事项:本仪器的电源输入插座应带有保护接地线。 本仪器的电源输入插座应保持相线和中线(L、N)的正确接法。 使用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电线截面电流计算公式

电线截面电流计算公式 (供参考)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铜线: S= IL / 54.4*U` 铝线: S= IL / 34*U` 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的长度(M) U`——充许的电源降(V) S——导线的截面积(MM2) 说明: 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 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 (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一般情况下: 铜线每平方毫米6安培。铝线是每平方毫米5安培(仅供快速估算) 4平方的铜线:4*6=24A 6平方的铜线:6*6=36A 10平方的铜线:10*6=60A 16平方的铜线:16*6=96A 4平方的铝线:4*5=20A 6平方的铝线:6*5=30A 10平方的铝线:10*5=50A 16平方的铝线:16*5=90A

一、低压配电室的要求 1) 门应向外开,门口装防鼠板; 2) 有采光窗和通风百叶窗,百叶窗应防雨、雪、小动物进入室内; 3) 电缆沟底应有坡度和集水坑; 4) 不装盘的电缆沟应有沟盖板; 5) 盘前通道大于1.3米,盘后通道大于0.8米,并有安全护栏; 6) 一层配电室地面标高应0.5米以上。 二、配电盘的安装 1) 配电盘应为标准盘,顶有盖,前有门; 2) 配电盘外表颜色应一致,表面无划痕; 3) 配电盘母线应有色标; 4) 配电盘应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5o; 5) 拉、合闸或开、关柜门时,盘身应无晃动现象; 6) 配电盘上电流表、电压表等按要求装全; 7) 配电盘上个出线回路应有标示; 8) 配电盘一次母线尽可能用铜排连接,压接螺丝两侧有垫片,螺母侧有弹簧垫片,如用多股塑铜线连接,应压接铜鼻子; 9) 配电盘二次控制线应集中布线,并用塑料带及绑带包扎固定,控制电缆备用线芯在控制电缆分支处螺旋缠绕好; 10) 配电盘的互感器、电动机保护器等小件也应牢固固定好。 三、电缆的安装 1) 电缆沟安装的应先检查电缆沟的走向、宽度、深度、转弯处和各交叉跨越处的预埋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电缆入沟中后,不必严格将其拉直,应松弛成波浪形; 3) 电缆的两端应留有做检修的长度余量; 4) 电缆固定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米; 5) 电缆穿管敷设时,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小于100毫米; 6) 电缆在埋地敷设或电缆穿墙、穿楼板时,应穿管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7) 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出地面2米的一段应用金属管或罩加以保护; 8) 直埋电缆深度为0.7米,电缆上下应各铺盖100毫米厚的软土或沙,并盖混凝土保护,及埋设电缆标志桩; 9) 直埋电缆时禁止将电缆平行敷设在管道的上面或下面; 10) 一般禁止地面明敷电缆,否则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11) 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敷设时,电缆间净距应大于35毫米,且不小于电缆外径; 12) 低压与高压电缆应分开敷设。并列敷设时净距不应小于150毫米; 13) 进出配电室的电缆应排列整齐,并用绑线固定好,挂上标志牌; 14) 电缆水平悬挂在钢索上,固定点的距离不应大于0.6米。 四、电动机的安装 1) 检查电动机的名牌,看功率、电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 检查电动机的接线盒是否正确,螺丝是否有松动,接线盒是否密封良好; 3) 检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新设备应大于1MΩ,旧设备应大于0.5MΩ;

电流计算方法

铜线安全载流量计算,10下六,100上三,16‘25五,35’50四,70‘95三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口诀,10MM以下的铜线载流量电流就是乘以6,打个比方6MM的安全载流量就是6×6。35MM 的就是35乘以4. 100MM的就是100乘以3,150MM的就是150乘以3 说说电器载流量 电灯,电热 单相1KW 4.5A 三相1KW 1.5A 电动机 单相1KW 8A 三相1KW 2A 电焊机 单相1KVA 4.5A 三相 1KVA 2.6A 功率P=电压U×电流I 计算出的功率就是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例如:在220伏的电源上引出1.5平方毫米导线,最大能接多大功率的电器? 解:查下面手册可知1.5平方毫米导线的载流量为22A 根据:功率P=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 答:最大能接上4840瓦的电器 反之,已知所需功率,我们根据上面的公式求电流 电流=功率÷电压 得出电流再查手册就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导线。 例如:要接在220伏电源上的10千瓦的电器,要用多大的导线? 解:根据:电流=功率÷电压=10000瓦÷220伏=45.5安 查下面手册可知,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答: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附: 广东科技出版社《现代电工手册》中常用电线的载流量: 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 1.5平方毫米——22A 2.5平方毫米——30A 4平方毫米——39A 6平方毫米——51A 10平方毫米——70A 16平方毫米——98A 3KW 的电机加380V电压,功率因数是0.8 当接成星型接法时,电流是多少,加220V电压 流是多少..跪求高手解决,请附带公式. 题目叙述简略,假若正如想当然认为的那样,则: 对于第一问,赞同大方之家陈坚道先生的解答并学习,实际上也经常学习。 对于第二问,猜测大方之家陈坚道先生没有仔细读题目。常识告诉我们应与第一问的结果相等: I=(P/U)/COSφ=[(3000/3)/220]/0.8=5.68安 供参考,并向陈先生致意。 3KW 的电机加380V电压(三相),功率因数是0.8,Y形接法与△形接法计算公式相同,电流: I=P/1.732/U/COSφ=3/1.732/0.38/0.8≈5.7(A) 单相220V电压时,电流:

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

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如何准确计算电源滤波器中的漏电流

如何准确计算电源滤波器中的漏电流 1 引言 在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过程中,一部分电流沿着保护接地导体流入大地。这些电流称为漏电流,是用户的一个安全隐患,因此,大多数产品安全标准均对漏电流进行了限制。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剩余电流设备或者漏电流断路器,当检测到漏电流过高时,这些设备将断开电源。 电源线路滤波器,或者emc滤波器,通过它们的对地电容器影响设备的总漏电流。当今的技术已使噪声抑制滤波器的使用成为必需,这样,漏电流对于最终用户更为重要。客户经常对漏电流的额定值感到困惑,因为滤波器制造商不使用统一的方法进行计算。因此,采用相同的电路,但是由不同制造商制造的滤波器的漏电流不能直接比较。本文叙述了关于漏电流的基本内容,包括计算和测量方法等。 2 标准中的要求 保护接地器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生短路时,保护用户不会受到危险接触电压的伤害。为确保此基本功能,对保护接地线上的电流必须加以限制,这是为什么大多数产品安全标准中包含漏电流测量和限制条款的原因。对办公室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的产品安全标准en 60950-1进行了相关说明。 尽管都使用漏电流这个术语进行描述,但是标准在实际上对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进行了区分。接触电流是人在接触电气装置或设备时,流过人体的所有电流。另一方面,保护导体电流是在设备或装置正常运行时,流过保护接地导体的电流。此电流也称为漏电流。 所有电气设备的设计都必须避免产生危及用户的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一般来说,接触电流不得超过 3.5ma,采用下文所述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3.5ma的极限值并不适用于所有设备,因此,在标准中,还对配备工业型电源接线器(b型可插拔设备)和保护接地器的设备进行了补充规定。如果保护接地电流不超过输入电流的5%,那么接触电流可以超过3.5ma。另外,等电位联结导体的最小截面积必须符合en 60950-1的规定。最后,但不是最不重要的,制造商必须在电气设备上附带下述警告标签之一。 “警告!强接触电流。先接地。”;“警告!强漏电流。先接地。” 除了普通的产品安全标准之外,还有关于无源emi滤波器的安全标准。在欧洲,新颁布了en 60939,自2006年1月1日起代替了当时现行的en 133200。然而,此标准没有关于滤波器漏电流的附加要求。美国的emi滤波器标准,ul 1283,与此不同。不仅需要进行所有常规安全试验,还需要确认滤波器的漏电流。在默认情况下,此漏电流不允许超过0.5ma。否则,滤波器必须附带一个安全警告,说明滤波器不适用于住宅区。必须提供接地连接器以防触电,另外滤波器必须连接到接地电源引出线或接头上。 3 漏电流的计算 本节将说明计算漏电流的方法。因为元件存在误差,并且电网(对于三相供电网)的不平衡只能估计,所以实际结果不一定等于测量结果。另一方面,对连续生产的每一个滤波器都进行漏电流测量是不合理的,所以一般来说,制造商提供的漏电流都是根据计算值。 对于所有的计算,磁性元件的寄生元件及保护接地器的阻抗均忽略不计。计算时只考虑滤波器电容的误差。emi 滤波器电容一般用来抑制差模和共模干扰。对于前者,在相位之间,以及相位和中性导体之间,连接有所谓的x电容。对于共模抑制,相位和接地之间采用y电容。 电容器对于频率和电压的依存关系也没有考虑。这对于陶瓷电容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种电容器会受到电压和频率的明显影响。因此,采用陶瓷电容器的滤波器的漏电流也比计算结果更大。 3.1 三相供电网中的漏电流 要计算三相供电网中的漏电流,需要确定电源中性点mq和负载中性点ml之间的电压。在电源端,是3个相电压ul1、ul2和ul3,与中性点mq相连接。在负载端,是3个阻抗z1、z2和z3,也与一个星形相连接,如图1所示。两个中性点mq和ml通过阻抗zql相连,此阻抗上的压降为uql。

漏电流安规测试学习心得

泄露电流安规测试 泄露电流测试目的 IEC60990《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中提到接触电流是“当人体或动物接触一个或多个装置或设备的可接触零部件时,流过他们身体的电流。”如图1所示,接触电流也称之为泄漏电流,注意不要与耐压测试中的漏电流混为一谈。 个人理解:耐压测试中漏电流是3.5kV输入电压下板卡的漏电流总和,主要是衡量板卡绝缘能力;接触电流是市电输入电压下由整机设备与人体到大地形成回路,流经人体的电流值,主要是衡量对人体的伤害能力。 图1 泄露电流示意图 泄露电流分类 1) 对地漏电流 对于I类设备的电子产品可触及的金属部件或是外壳应具备良好的接地线路,以作为基本绝缘意外的一种防电击保护措施。但是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使用者随意将I类设备当成II 类设备使用,或是说其I类设备电源输入端直接将地端拔除,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即便如此,作为生产商有义务去避免这种情况对使用者造成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要测试接触漏电流的目的。 对地漏电流是指在正常条件下由电网部分穿过或跨过绝缘流入I类设备保护接地导线的电流,即经由电源线上的接地线流回大地。在接地线良好的情况下,该电流不会对人造成点击伤害。对地漏电流与接触漏电流无关,其量值和测量方法也不同,对地漏电流的测量通常是在设备接地系统有缺陷的情况下,从设备泄露到地的电流。因此I类设备应保证接地连续性良好,接地电阻小于规定值0.1Ω,为故障电流提供低阻返回路径,从而保证可触及件不带电,人碰触才是安全。对地漏电流主要应用在I类设备测试,目前电视主板没有要求。 2) 接触漏电流 接触漏电流是指在正常或单一故障条件下,当人体接触到不同配电系统的I类或II类设备时,可能流过人体的电流。接触漏电流产生的路径有两种:a、电网电源——绝缘隔离系统——人体——大地,该电流的大小由绝缘隔离系统决定。b、设备的某一部分流经人体

导线截面电流计算方法

导线截面电流计算方法 导线截面的条件及按安全载流量选择导线截面应考虑的因素,选择低压导线截面首先应满足负荷电流的要求,也就是按导线允许的载流量选择;其次要考虑导线的电压损失值,特别是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一般不得大于额定电压的10%。 导线截面选择可按下式计 算:. . S=Ie/J*0.8 S:导线的截面(mm2); Ie:负荷电流(A); J:导线安全电流密度,按安全载流量口诀估算(A/mm2); 0.8:为导线穿管打八折的系数摘自:工变电器。 导线安全载流量口诀是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种快速估算方法,一般只用做现场经验估算,不应做为选择导线截面的最后依据。既然是估算,肯定就会有误差。但是绝不能简单地说什么“铜线按六,铝线按四”,因为这样就忽略了导线的趋肤效应,即导线截面积越大,每平方毫米通过的电流越小。目前比较实用的导线安全载流量口诀如下:10下五,100上二; 25、2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高温,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口诀的前三句是指铝导线、明敷设、环境温度为25℃时的安全载流量,具体内容如下: 10下五:系指10 mm2能下铝导线(包括2.5、4、6、10mm2),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5A估算;如4 mm2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20A,即:5×4=20A。 100上二:系指100 mm2以上的铝导线(包括120、150、185 mm2),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2A估算;如120 mm2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240A,即2×120=240A。 25、35,四、三界:系指16、25 mm2铝导线,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4A估算:35、50 mm2铝导线,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3A估算。如25 mm2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100A,即4×25=100A。70、95,两倍半:系指70、95 mm2铝导线,每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按2.5估算,如70 mm2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175A,即: 2.5×70=175A。 口诀后三句是指敷设条件发生变化时的安全载流量摘自:工变电器。

经验整流电路简单的计算公式

整流二极管可用半导体锗或硅等材料制造。硅整流二极管的击穿电压高,反向漏电流小,高温性能良好。通常高压大功率整流二极管都用高纯单晶硅制造。这种器件的结面积较大,能通过较大电流(可达上千安),但工作频率不高,一般在几十千赫以下。整流二极管主要用于各种低频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分类: 单向、三相与多项整流电路; 还可分为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 又可分为可控与不可控;当全部或部分整流元件为可控硅(晶闸管)时称可控整流电路 (一)不可控整流电路 1、单向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半波整说是以"牺牲"一半交流为代价而换取整流效果的,电流利用率很低;因此常用在高电压、小电流的场合,而在一般无线电装置中很少采用。 输出直流电压U=0.45U2 流过二极管平均电流I=U/RL=0.45U2/RL 二极管截止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是Um反=1.4U2 2、单向二极管全波整流电路 因此称为全波整流,全波整流不仅利用了正半周,而且还巧妙地利用了负半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整流效率(Usc=0.9e2,比半波整流时大一倍) 另外,这种电路中,每只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是变压器次级电压最大值的两倍,因此需用能承受较高电压的二极管。 输出直流电压U=0.9U2

流过二极管平均电流只是负载平均电流的一半,即流过负载的电流I=0.9U2/RL流过二极管电流I=0.45U2/RL 二极管截止时承受2.8U2的反向电压 因此选择二极管参数的依据与半波整流电路相比有所不同,由于交流正负两个半周均有电流流过负载,因此变压器的利用率比半波整流高。 二极管全波整流的另一种形式即桥式整流电路,是目前小功率整 流电路最常用的整流电路。 3、二极管全波整流的结论都适用于桥式整流电路,不同点仅是每个二 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比全波整流小了一半。 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比全波整洗电路小一半! U=0.9U2 流过负载电流I=0.9U2/RL 流过二极管电流I=0.45U2/RL 二极管截止承受反向电压U=1.4U2 另外,在高电压或大电流的情况下,如果手头没有承受高电压或整定大电滤的整流元件,可以把二极管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 图5-7 示出了二极管并联的情况:两只二极管并联、每只分担电路总电流的一半,三只二极管并联,每只分担电路总电流的三分之一。总之,有几只二极管并联,"流经每只二极管的电流就等于总电流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并联运用时",由于各二极管特性不完全一致,不能均分所通过的电流,会使有的管子困负担过重而烧毁。因此需在每只二极管上串联一只阻值相同的小电阻器,使各并联二极管流过的电流接近一致。这种均流电阻R 一般选用零点几欧至几十欧的电阻器。电流越大,R应选得越小。

安规耐压与漏电流经典

安规耐压与漏电流经典 为何产品要进行电气安规测试? 这是许多产品制造商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当然最普遍的回答是“因为安规标准中有规定。”若您能深入了解电气安规的背景,便会发现它背后所隐含的责任与意义。电气安规测试虽然在生产线占了一点时间,但它却能让您降低产品因电气危害而回收的风险,第一次就做对,才是降低成本并维护商誉的正确方法。 何谓电气伤害(Electrical Shock)? 造成电气伤害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电流经过人体所造成的电气伤害。此类电气伤害对人类具有直接的影响性,伤害的严重性依电能的大小、湿度、接触面积等有所不同。想像你在浴缸里泡澡时,突然运作中的吹风机掉落在浴缸里,这样的情况,使得电流从吹风机经过你的身体而流向地面。此时,你的心脏出现不规则心悸、血压下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何谓Ⅰ类产品与Ⅱ类产品? ClassⅠ 设备是指可接触之导体零件连接至接地保护导体;当基本绝缘失效时,接地保护导体必须能承受失效误电流,也就是当基本绝缘失效时,可接触零件不可变成活电部。简单地说,电源线有接地脚之设备为ClassⅠ设备 。ClassⅡ设备不仅依赖『基本绝缘』来防范电缶,且另提供其它的安全预防措施,如『双重绝缘』或『强化绝缘』。对于保护性接地或安装条件的可靠性并无条件规定。 电气伤害的测试主要有哪些? 电气伤害的测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耐压测试(Dielectric Withstand Hipot Test):耐压测试在产品的电源端与地端电路上,施以一高压并量测其崩溃状态。 绝缘电阻测试(Isolation Resistance Test):量测产品电气绝缘状态。 漏电流测试(Leakage Current Test ):检测AC/DC电源流至地端的漏电流是否超过标准。 接地保护测试(Protective Ground):检测可接触之金属机构等部位是否有确实接地。

一般铜线的电流计算方法

一般铜线的电流计算方法 I=45.58A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 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 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电缆载流量计算——根据电流选电缆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五倍四倍三倍二倍半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

最有效的开关电源纹波计算方法

对滤波效果而言,电容的ESL和ESR参数都很重要,电感会阻止电流的突变,电阻则限制了电流的变化率,这些影响对电容的充放电显然都不利。优质的电容在设计及制造时都采取了必要的手段来降低ESL和ESR,故而横向比较起来,同样的容量滤波效果却不同。

漏电流小,ESR小,一般都是认为要选择低ESR的系列,不过也与负载有关,负载越大,ESR不变时,纹波电流变大,纹波电压也变大。我们从公式上来看看,dV=C*di*dt;dv就是纹波,di是电感上电流的值,dt是持续的时间。一般的开关电源书籍都会讲到怎么算纹波,大题分解为:滤波电容对电压的积分+滤波电容的ESR+滤波电容的ESL+noise,如下图: 一般对纹波的计算通常是估算 有关开关电源纹波的计算,原则上比较复杂,要将输入的矩形波进行傅立叶展开成各次谐波的级数,计算每个谐波的衰减,再求和。最后的结果不仅与滤波电感、滤波电容有关,而且与负载电阻有关。当然,计算时是将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看成理想元件,若考虑电感的直流电阻以及电容的ESR,那就更复杂了。所以,通常都是估算,再留出一定余量,以满足设计要求。对样机需要实际测试,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要更改滤波元件参数。 以Buck电路为例,电感中电流连续和断续,开关电源的传递函数完全不同。电流连续时环路稳定,电流断续时未必稳定。而电感中电流是否连续,除与电感量等有关外,还与负载有关。更严重的是,电流是否连续还与占空比有关,而占空比是由反馈电路控制的。不仅Buck,其它如Boost以及由基本拓扑衍生出来的正激、反激等也是一样。 若要求所有可能产生的工作状态下都稳定,通常要加假负载以保证Buck电路电感电流总是连续(对Buck/Boost或反激则保证不会在连续断续之间转变),或者把反馈环路时间常数设计得非常大(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开关电源的响应速度)。对输出电压可调整的开关电源(例如实验室用的0~30V输出电源),环路稳定的难度更大。对这类电源,往往要在开关电源之后再加一级线性调整。 电解电容的选择很重要 在输出端采用高频性能好、ESR低的电容,高频下ESR阻抗低,允许纹波电流大。可以在高频下使用,如采用普通的铝电解电容作输出电容,无法在高频(100kHz以上的频率)下工作,即使电容量也无效,因为超过10kHz时,它已成电感特性了。

电气设备泄漏电流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气设备泄漏电流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量泄漏电流的原理和测量绝缘电阻的原理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且能检出缺陷的 (1)试验电压高,并且可随意调节,容易使绝缘本身的弱点暴露出来。因为绝缘中的某些缺陷或弱点,只有在较高的电场强度下才能暴露出来。 (2)泄漏电流可由微安表随时监视,灵敏度高,测量重复性也较好。 (3)根据泄漏电流测量值可以换算出绝缘电阻值,而用兆欧表测出的绝缘电阻值则不可换算出泄漏电流值。 (4)可以用i=f(u)或i=f(t)的关系曲线并测量吸收比来判断绝缘缺陷。泄漏电流与加压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1所示。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当绝缘受潮或有缺陷时,电流随加压时间下降得比较慢,最终达到的稳态值也较大,即绝缘电阻较小。 1. 测量原理 对于良好的绝缘,其泄漏电流与外加电压的关系曲线应为一直线。但实际上的泄漏电流与外加电压的关系曲线仅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才是近似直线,如图1-2中的OA段。若超过此范围后,离子活动加剧,此时电流的增加要比电压增加快得多,如AB段,到B点后,如果电压继续再增加,则电流将急剧增长,产生更多的损耗,以致绝缘被破坏,发生击穿。在预防性试验中,测量泄漏电流时所加的电压大都在A点以下。 将直流电压加到绝缘上时,其泄漏电流是不衰减的,在加压到一定时间后,微安表的读数就等于泄漏电流值。绝缘良好时,泄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几乎呈一直线,且上升较小;绝缘受潮时,泄漏电流则上升较大;当绝缘有贯通性缺陷时,泄漏电流将猛增,和电压的关系就不

是直线了。通过泄漏电流和电压之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就可以对绝缘状态进行分析判断。2. 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1)高压连接导线 由于接往被测设备的高压导线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当其表面场强高于约20kV/cm时,沿导线表面的空气发生电离,对地有一定的泄漏电流,这一部分电流会流过微安表,因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一般都把微安表固定在试验变压器的上端,这时就必须用屏蔽线作为引线,用金属外壳把微安表屏蔽起来。电晕虽然还照样发生,但只在屏蔽线的外层上产生电晕电流,而这一电流就不会流过微安表,防止了高压导线电晕放电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根据电晕的原理,采取用粗而短的导线,并且增加导线对地距离,避免导线有毛刺等措施,可减小电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表面泄漏电流 (a)未屏蔽(b)屏蔽 反映绝缘内部情况的是体积泄露电流。但是在实际测量中,表面泄露电流往往大于体积泄漏电流,这给分析、判断被试设备的绝缘状态带来了困难,因而必须消除表面泄漏电流对真实测量结果的影响。 消除的办法是使被试设备表面干燥、清洁、且高压端导线与接地端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另一种是采用屏蔽环将表面泄漏电流直接短接,使之不流过微安表。 (3)温度 温度对泄漏电流测量结果有显著影响。温度升高,泄漏电流增大。 测量最好在被试设备温度为30~80℃时进行。因为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泄漏电流的变化

电流计算公式

有一个餐厅使用, 220V 用电器风扇排气扇风机照明冰柜微波炉抽油烟机等,额定功率共123KW 380V 用电器炒炉蒸包炉空调等额定功率共119KW 怎样计算负荷电流??要选择多大的电缆??? 最好列出公式,谢谢!!我来帮他解答插入图片插入地图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 您提交的参考资料超过50字,请删除 参考资料:提交回答 网友推荐答案2012-1-13 18:42 sycw100 | 五级123+119=242KW 按全部负荷同时运行、功率因数为1计算,且三相负荷分布均匀,负荷电流=242/1.732/380=367.7A 电缆选择与型号有关,如果选聚氯乙烯绝缘的不考虑电压降估计得用185平方的铜芯电缆实际工作情况是不可能同时工作、三相不可能完全平衡、功率因数不可能为1,还有环境温度等等、所以电缆选型会有差别追问123+119=242KW 不同电压,两者功率能相加的吗??回答功率可以相加的 你这实际上是一个电压等级。380v用电器是三相供电,220v用电器是单相供电。380是三相电的线电压,220是三相电的相电压赞同0| 评论(1) 其他答案共4条2010-8-5 00:35 排忧解难尊者| 一级 单相乘 4.5,三相乘 2.前提功率必须是千瓦[提问者认可] | 赞同0| 评论2010-8-4 10:54 东南第一帅| 七级 I=P/U. P是功率,U是电压赞同0| 评论2012-1-14 08:48 qlzfwxl | 四级 这样大的负载,一定要用三相电380V接入,接入单相负荷时三相尽量均匀分配,按每千瓦2A估算赞同0| 评论2012-1-15 10:37 三里店村| 十三级 220V 用电器风扇排气扇风机照明冰柜微波炉抽油烟机等,额定功率共123KW (电器三相尽量均布)每相大约:123/3=41KW 380V 用电器炒炉蒸包炉空调等额定功率共:P=119KW+41=160KW 总负荷电流:I=160/(1.732*0.38*0.7)=347A 选用总铜导线面积:S=347/2=174平方毫米 根据导线规格应选用:3*185+2*120的铜电缆赞同1| 评论

电流计算公式 (3)

选取铜蕊大小需查表,设备本身的功率(KW)或者是电流量(A).现给你计算公式如下: 1:220V计算公式 I=P/V P=IV 例如:3000W电热水器220V A=3000W/220V =13A电流,就用15A电制. 2.380V计算公式(I=A=电流,P=功率=W,V=volt=电压,√3/cos?-1=功率因数=1.73;n=0.8-0.85 电机额定效率常数) I=P/V/(√3/cosq-1)/n 例如:一部110t啤机11000W,380V I=11000/380/1.73/085 =20A电流,就用30A电制. 例如:地下生产部整体用电量300KW,380V I=300000/380/1.73/0.85 =537A电流,就用600A总制. 变压器容量: 100KV A=152A =100000/380/1.73 =152A (380V,25KW) I=p/v/√3/cos¢-1/n =25000/1.73/0.8 =47.53A(铜蕊取6mm2) 用电费计算公式:工业用电(高峰:¥1.4元,平常:¥0.86元,低谷:¥0.444元) 以990W为例: W=PT =(990/1000)*1小时 =0.99*1 =0.99*¥0.86元 =0.85元/hr 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流I 电压U 电阻R

! 还有个题型大概是说:以知导线截面积,导线长度,用电器功率大小,电压大小,求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该怎么算?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