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二次函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二次函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二次函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二次函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二次函数

1.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形成模型思想.

2.能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对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进一步积累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发展几何直观.

3.能用配方法将一般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y=a(x-h)2+k的形式,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说出图象的开口方向,画出图象的对称轴.

4.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5.能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提高应用意识.

6.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1.通过探索,使学生经历“观察发现——归纳猜想——灵活应用”的过程,体会由一般到特殊的探究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数学建模等思想方法的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1.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美,培养学生利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

2.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既是其他学科研究时所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本章中所提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抛物线形拱桥,抛物线形隧道等.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二次函数还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为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函数做好铺垫.

【重点】

1.二次函数的概念.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及其应用.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难点】

1.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1.注重实际问题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形成模型思想.

九年级的数学学习抽象性逐渐增强,本章更体现了这一特点.由此,在数学中要创设丰富的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能够用二次函数表示实际问题,从而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和方式体会二次函数的性质.

讨论二次函数的性质时要尽可能结合图象进行,建议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活动、学生讲解等,使学生养成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进而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互相启发和借鉴,从而在多种理解方式中体会图象平移的核心.

3.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中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讨论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时,要尽量引导学生进行图象和图象之间、表达式和表达式之间的比较,进而建立图象和表达式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理解.

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本章内容是初中数学较难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要设置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在探索二次函数性质的几节课中,教学的速度要放慢,不必急于给出结论甚至应用,而是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从而真正将知识内化.在本章的学习中,都不要一味地加大计算的难度,部分实际问题可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5.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本章教学中,要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注重信息技术与本章内容的结合,以便有效地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例如,在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时,可以在学生亲身画图、观察、想象等动手动脑活动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函数图象,这样不仅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提供更多的形象支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愉悦,增强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但不能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演示完全取代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

1二次函数

1.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3.能够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后,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3.能够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把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相联系,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培养大家的合作意识.

【重点】

1.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难点】列二次函数关系式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函数的相关概念.

导入一:

课件出示:

观察下面的函数关系式:

(1)y=2x+5;(2)y=x2+5.

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活动】复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函数的相关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观察新函数的特征,尝试给新函数下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二次函数的特征,让学生类比一次函数的概念构建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导入二:

课件出示:

赵州桥,又称大石桥、安济桥,是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是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其设计者是隋代杰出的工匠李春,建造于公元605年.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我国古桥中是首屈一指的,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

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赵州桥的桥拱的形状,它的形状可以近似地看成一种函数图象,这和我们之前所学的函数图象一样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再次了解赵州桥,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一、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结合课本给出的引例、做一做和想一想中的问题,设出未知数,列出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课件出示:

【引例】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平均每棵树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果园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

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分析题目,回答以下问题:

(1)问题中有哪些变量?其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

(2)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多少棵橙子树?这时平均每棵树结多少个

橙子?

(3)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代表回答:

(1)自变量:橙子树的棵数、橙子树之间的距离、橙子树接受阳光的多少等;因变量:橙子的个数、橙子的质量等.

(2)如果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100+x)棵树,平均每棵树结(600-5x)个橙子.

(3)果园橙子的总产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x+100)(600-5x)=-5x2+100x+60000.

【师生活动】观察关系式y=-5x2+100x+60000中的y是不是x的函数,并对比所学

的函数,感受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函数的定义,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2,所以通过类比,猜想此函数为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情境,小梯度地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你写出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的表达式.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回忆与存款有关的知识:

1.银行的储蓄利率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利率是一个变量.

2.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时间).

3.本息和=本金+利息.

【学生活动】根据上面的提示,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得出关系式,代表展示.

解:y=100(x+1)2=100x2+200x+100.

观察y=100x2+200x+100与y=-5x2+100x+60000的相同点.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寻找它们的相同点,并与同伴相互交流,统一答案.

【教师点评】自变量的最高次数都是2.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熟悉情境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感知函数的模型思想,尝试归

问题1

已知矩形的周长为40 cm,它的面积可能是100 cm2吗?可能是75 cm2吗?还可能是多少?你能表示这个矩形的面积与其一边长的关系吗?

【师生活动】师生先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然后由学生先独立解决,再小组交流,最后代表展示.

解:(1)设其中一边长为x cm,则x=-x2+20x=100,

解得x1=x2=10.

x=-x2+20x=75,

解得x1=5,x2=15.

这个矩形的面积与其一边长的关系为S=x=-x2+20x.

【教师点评】只要和为20的两数都可以作为该矩形的长和宽,所以其面积还可以为问题2

两数的和是20,设其中一个数是x,你能写出这两数之积y的表达式吗?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同伴交流.

解:y=x(20-x)=-x2+20x.

[设计意图]在几何和代数的背景中再次体会函数的模型,为下一步归纳总结二次函数的定义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二次函数的定义

【对比观察】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三个式子的共同点:(1)y=-

5x2+100x+60000;(2)y=100x2+200x+100;(3)y=-x2+20x.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想法,组长发言:

共同特点是:①这些式子都是最高次数为2的函数;②表达式右边都是关于x的整式.

【教师引导】类比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归纳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及一般形式.

【师生总结】二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y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二次函数.

【师生活动】探讨a≠0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等数学活动,从不同实际背景的实例中抽象出二次函数的概念,使之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其抽象思维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知识拓展]理解二次函数概念的注意事项:①常数a≠0;②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为2;③等号的右边是整式;④要确定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只要确定a,b,c的值就可以了.

【思考】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ax2+bx+c中的a≠0, 系数b,c可以等于0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交流,得出结论:系数b,c可以等于0.

【教师点评】

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 (a≠0,b≠0,c≠0).

2.系数a≠0,但是b,c都可以为0.

3.二次函数的几种不同表示形式:(1)y=ax2(a≠0,b=0,c=0).(2) y=ax2+c (a≠0,b=0,c ≠0).(3) y=ax2+bx (a≠0,b≠0,c=0).(4)一般形式:y=ax2+bx+c (a≠0,b≠0,c≠0).

(二)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议一议】本节课的上述问题中,自变量能取哪些值?

学生讨论各题的取值范围.

【教师点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函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今后除了解决最值问题外,一般不刻意讨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通过对二次函数一般形式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是对数学符号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强调了易错点.

1.二次函数的概念:形如y=ax2+bx+c(其中a,b,c都是常数,a≠0)的函数.

2.理解二次函数概念的注意事项:(1)常数a≠0;(2)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为2;(3)等号的右边是整式;(4)要确定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只要确定a,b,c的值就可以了.

1.(2014·兰州中考)下列函数解析式中,一定为二次函数的是()

A.y=3x-1

B.y=ax2+bx+c

C.s=2t2-2t+1

D.y=x2+

解析:A,y=3x-1是一次函数,故A错误;B,y=ax2+bx+c(a≠0)是二次函数,故B错

误;C,s=2t2-2t+1是二次函数,故C正确;D,y=x2+不是二次函数,故D错误.故选C.

2.已知二次函数y=1-3x+5x2,则其二次项系数a,一次项系数b,常数项c分别是

()

A.a=1,b=-3,c=5

B.a=1,b=3,c=5

C.a=5,b=3,c=1

D.a=5,b=-3,c=1

解析:∵函数y=1-3x+5x2是二次函数,∴a=5,b=-3,c=1.故选D.

3.已知二次函数y=x2+3x-5,当x=2时,y=.

解析:当x=2时,y=22+3×2-5=4+6-5=10-5=5.故填5.

4.(2014·安徽中考)某厂今年一月份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为a元,以后每月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与上月相比增长率都是x,则该厂今年三月份新产品的研发资金y(元)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解析:∵一月份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为a元,二月份起,每月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与上月相比增长率都是x,∴二月份研发资金为a×(1+x),∴三月份的研发资金

y=a×(1+x)×(1+x)=a(1+x)2.故填a(1+x)2.

1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y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

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二次函数.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1.教材第30页随堂练习第1,2题.

2.教材第30页习题2.1第1,2题.

【选做题】

教材第31页习题2.1第3,4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已知函数:①y=3x-1;②y=3x2-1;③y=3x3+2x2;④y=2x2-2x+1.其中二次函数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二次函数y=x2+2x-7的函数值是8,那么对应的x的值是()

A.3

B.5

C.-3或5

D.3或-5

3.已知y=(a+1)x2+ax是二次函数,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4.一个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将它的边长增加x cm后,增加的面积为y cm2,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5.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赢利,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若商场平均每天要赢利y元,每件衬衫降价x元,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能力提升】

6.某工厂一种产品的年产量是20件,如果每一年都比上一年的产品增加x倍,两年后产品的年产量y与x的函数关系是()

A.y=20(1-x)2

B.y=20+2x

C.y=20(1+x)2

D.y=20+20x2+20x

7.已知y=(m-1)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m的值是.

8.已知函数y=(m2-m)x2+(m-1)x+m+1.

(1)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求m的值;

(2)若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应怎样?

【拓展探究】

9.在一块长方形镜面玻璃的四周镶上与它的周长相等的边框,制成一面镜子.镜子的长与宽的比是2∶1.已知镜面玻璃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20元,边框的价格是每米30元,另外制作这面镜子还需加工费45元.设制作这面镜子的总费用是y元,镜子的宽度是x m.(边框厚度忽略不计)

(1)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

(2)如果制作这面镜子共花了195元,求这面镜子的长和宽.

【答案与解析】

1.B(解析:①y=3x-1为一次函数;②y=3x2-1为二次函数;③y=3x3+2x2自变量最高次数为3,不是二次函数;④y=2x2-2x+1为二次函数.故是二次函数的有2个.)

2.D(解析:根据题意,得x2+2x-7=8,即x2+2x-15=0,解得x=3或x=-5.)

3.a≠-1(解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可得a+1≠0,即a≠-1.)

4.y=x2+4x(解析:原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面积为2×2=4(cm2),边长增加x cm后边长变为(x+2)cm,则面积变为(x+2)2 cm2,故y=(x+2)2-4=x2+4x.)

5.解:降价x元后的销量为(20+2x)件,单件的利润为(40-x)元,故可得利润y=(40-

x)(20+2x)=2(40-x)(10+x)=-2x2+60x+800(0

6.C(解析:∵某工厂一种产品的年产量是20件,每一年都比上一年的产品增加x倍,∴一年后产品的年产量是20(1+x),∴两年后产品的年产量y与x的函数关系是y=20(1+x)2.)

7.-3(解析:∵y=(m-1)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m2+2m-1=2,解得m=1或m=-3.∵m-1≠0,∴m ≠1,∴m=-3.故填-3.)

8.解:(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m2-m=0,解得m=0或m=1.又∵m-1≠0,即m≠1,∴当m=0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得m2-m≠0,解得m1≠0,m2≠1,∴当m ≠0且m≠1时,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

9.解:(1)y=(2x+2x+x+x)×30+45+2x2×120=240x2+180x+45,所以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y=240x2+180x+45. (2)由题意可列方程为240x2+180x+45=195,整理得8x2+6x-5=0,即(2x-1)(4x+5)=0,解得x1=0.5,x2=-1.25(舍去).∴x=0.5,2x=1.答:镜子的长和宽分别是1 m和0.5 m.

本节课是二次函数概念的基本认识,知识比较简单,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基本上可以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本节课的难点是通过实际应用问题认识

二次函数的概念,所以在教学时,始终坚持以应用意识为主线,强调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在课堂上,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且互相交流,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对于少部分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多多引导他们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探究二次函数的概念,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对于少部分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估计不足,对他们的学习状况过于乐观,他们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比原来想象的要差,所以在复习回顾这个环节上还应加大力度.

要在课前布置复习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函数的概念以及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相关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随堂练习(教材第30页)

1.解:y=-+3x2与s=1+t+5t2是二次函数.

2.解:(1)y=π(1+x)2-π·12=πx2+2πx. (2)当x=1时,y=π·12+2π·1=3π(cm2).当x=时,y=π·()2+2π·=2π(1+)(cm2).当x=2时,y=π·22+2π·2=8π(cm2).

习题2.1(教材第30页)

1.从左到右依次填:4.9,19.6,44.1,78.4,12

2.5.

2.答案不唯一,如: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篮球出手后的高度与运行的时间之间是二次函数关系.

3.解:(1)根据题意列式为S=2x2+4x(x+0.5)=6x2+2x. (2)y=5(6x2+2x)=30x2+10x.

4.解:y=(x-20)t=(x-20)(-3x+70)=-3x2+130x-1400.

1.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加合作交流的方法,利用“由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去探究新知.

2.利用类比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方法得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关系式,要重点把握二次函数概念的几个注意事项.在运用二次函数关系式表示数量关系时,要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已知函数y=(m2+m).

(1)当函数是二次函数时,求m的值;

(2)当函数是一次函数时,求m的值.

〔解析〕(1)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m2-2m+2=2并且m2+m≠0.(2)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条件是m2-2m+2=1并且m2+m≠0.

解:(1)依题意,得m2-2m+2=2,解得m=2或m=0.

又m2+m≠0,解得m≠0且m≠-1,

因此m=2.

(2)依题意,得m2-2m+2=1,解得m1=m2=1.

又m2+m≠0,解得m≠0且m≠-1.

因此m=1.

[解题策略]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定义与一般形式.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画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2.能根据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3.建立二次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理解表达式中的系数对图象的影响.

4.能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解决问题.

1.渗透解析几何、数形结合、函数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1.通过数形结合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体验函数具体解决现实问题的功能.

2.充分理解并认识到二次函数图象可运动变化的和谐美,通过数学思维的审美活动,提高对数学美的追求.

【重点】

1.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

2.能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解决问题.

【难点】掌握并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课时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2.能够利用描点法作出函数y=x2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y=x2的性质.

3.能够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并能够比较它与y=x2图象的异同,初步建立二次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

1.在讨论函数图象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能力.

2.充分运用函数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2.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重点】作出函数y=±x2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y=±x2的性质.

【难点】类比函数y=x2的图象及性质学习y=-x2的图象及性质,并能比较出它们的异同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利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及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导入一:

课件出示:

【引入】在你打篮球或观看篮球比赛时,你是否注意投篮时篮球的运行路线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析】运行路线先高后低,有一定的弧度,整体是弧形.

【引入】这种运行路线所形成的图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喷泉流经过的路线、一些拱形桥的桥拱的形状、导弹运行的路线等.

问题

这和我们以前所学的函数图象一样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运动轨迹引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课堂效果非常好.

导入二:

思考下面的问题:

在二次函数y=x2中,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你想直观地了解它的性质吗?

【师生活动】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中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及其性质.

【学生活动】猜想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正题,既揭示了本节课的主题,又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明确了本节课的探究任务.

一、画二次函数y=x的图象

老师引导学生回忆: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学生活动】

1.回忆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2.按上面的步骤画出y=x2的图象.

代表展示:

新北师大版二次函数章节练习题

二次函数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 “、 (1) y=3(x-1)2+1 (2) y=x + (3) x F 列函数中:① y= — x 2;②y=2x :③y=22+x 2 — x 3;④m=3 — t — t 2是二次函数的是 s=3-2t (4) y= —⑸y=(x+3) 2-x 2 ⑹ v=10 n r2 x x 2 若y= ( 1) x m 6m 5是二次函数,则m=() —1 B . 7 C . — 1或7 D .以上都不对 F 列各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x 为自变量) 1 2 y= x 8 B . y= .. x 2 1 1 C . y= 2 x y=ax 2+bx+c(a , b , C 是常数)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a M 0, b M 0, C M 0 B . a<0, b M 0, C M 0 C . a>0, 1 自由落体公式h= gt 2(g 为常量),h 与t 之间的关系是 2 A.正比例函数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y=ax 2是二次函数 B .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所有实数 C .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的特例 D .二次函数的取值范围是非零实数 已知函数 y=(m 2— m)x 2+(m — 1)x+m+1. (1) 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 若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 函数 A . b 丰 0, C M 0 (其中x 、t 为自变量). 2 D . y=a x B. 一次函数 C.二次函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 如果函数y=x k 3k 2 +kx+1 求 m 的值; 求 m 的值 是二次函数,贝U k 的值一 —定是 2 10 .如果函数y=(k — 3) x k 3k 2+kx+1是二次函数,则k 的值一定是 11. 下列函数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1 y=x —— x B . y= (x — 3) 2 — x 2 1 C . y= 2 -x x D . y=2 (x + 1) 2 — 1 12. 在半径为 cm 的圆面上,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 o x cm 的圆面,剩下一个圆环的面积为 y cm ,贝V y 与x 的函 数关系式为( A . y= x 2 — 5 2 B . y= (5 — x ) 2 2 .y= —( x + 5) D . y= — x + 25 结识抛物线 y=ax 2 1 .函数y= ax 2 a 2 2a 6 是二次函数,当 a= ____ 时,其图象开口向上;当 a= ____ 时,其图象开口向下 2.填右表并填空: 抛物线y=2x2的顶点坐标是 __________ 」对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 班级姓名 第一章证明(二)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6、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外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难点: 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学习方法: 引导—探索法. 学习过程: 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你能比较两个梯子哪个更陡吗?你有哪些办法? 2、生活问题数学化: ⑴如图: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⑵以下三组中,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二、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Rt △AB 1C 1和Rt△AB 2C 2有什么关系? ⑵ 2 2 2111B AC C B AC C 和有什么关系? ⑶如果改变B 2在梯子上的位置(如B 3C 3)呢?

三、例题: 例1、如图是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例2、在△ABC中,∠C=90°,BC=12cm,AB=20cm,求tanA和tanB 的值. 四、随堂练习: 1、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tanC吗? 2、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走了200m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点B到山脚的垂直距离为55m,求山的坡度.(结果精确到0.001) 3、若某人沿坡度i=3:4的斜坡前进10米,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 升高________米.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16和12.较长的一条对角线与菱形的一边的夹角为θ,则 tanθ=______. 5、如图,Rt△ABC是一防洪堤背水坡的横截面图,斜坡AB的长为12 m,它的坡角为45°,为了提高该堤的防洪能力,现将背水坡改造成坡比为1:1.5的斜坡AD,求D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五、课后练习: 1、在Rt△ABC中,∠C=90°,AB=3,BC=1,则tanA= _______. 2、在△ABC中,AB=10,AC=8,BC=6,则tanA=_______. 3、在△ABC中,AB=AC=3,BC=4,则tanC=______. 4、在Rt△ABC中,∠C是直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24,c= 25,求tanA、tanB的值.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证明(二) 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 b

北师大版二次函数经典总结与典型题

二次函数知识点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 =++(a b c y ax bx c ,,是常数,0 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 a≠,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 ⑵a b c ,,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 =的性质: y ax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 =+的性质: y ax c 上加下减。 =-的性质: y a x h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 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李艳娟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仍担任初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风气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不少学生自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学期,有些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教育,此外,面临中考阶段对学生要有总体的掌握,使之考出好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内容只剩两章,:圆与统计与概率。 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本章设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定理。垂径定理及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章的重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运用与圆有关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难点。 统计与概率这章有总体与样本、用样本估计这两节内容。统计是统计理论和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部分估计全体。本章在介绍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后,先后以百分比、平均数和方差为例,介绍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 除了这两章,还要复习初中数学教材其他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

新北师大版二次函数章节练习题

二次函数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3(x-1)2+1 (2)y=x + x 1 (3)s=3-2t (4)y=x x -21 (5)y=(x+3)2-x 2 (6) v=10πr 2 2.下列函数中:①y =-x 2;②y =2x ;③y =22+x 2-x 3;④m =3-t -t 2是二次函数的是______(其中x 、t 为自变量). 3.若y=(m +1)x 5 62--m m 是二次函数,则m=( ) A .-1 B .7 C .-1或7 D .以上都不对 4.下列各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 为自变量) A .y = 8 1x 2 B .y =12 -x C .y = 21x D .y =a 2x 5.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A .a ≠0,b ≠0,c ≠0 B .a <0,b ≠0,c ≠0 C .a >0,b ≠0,c ≠0 D .a ≠0 6.自由落体公式h = 2 1gt 2 (g 为常量),h 与t 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例函数 B.一次函数 C.二次函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y =ax 2是二次函数 B .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所有实数 C .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的特例 D .二次函数的取值范围是非零实数 8.已知函数y =(m 2-m )x 2+(m -1)x +m +1. (1)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求m 的值; (2)若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 9.如果函数y=x 2 32+-k k +kx+1是二次函数,则k 的值一定是______ 10.如果函数y=(k -3) x 2 32+-k k +kx+1是二次函数,则k 的值一定是______ 11.下列函数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 .y=x - x 1 B .y=(x -3)2-x 2 C .y=21x -x D .y=2(x +1)2 -1 12. 在半径为5㎝的圆面上,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x ㎝的圆面,剩下一个圆环的面积为y ㎝2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πx 2 -5 B .y=π(5-x )2 C .y=-(x 2 +5) D .y=-πx 2 +25π 结识抛物线y=ax 2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证明(二)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AS 、ASA 、HL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2、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三、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三线合一”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5、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两直角边的积=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 五、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与判定 1、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1所示,AO=BO=CO ) 3、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如图2所示,OD=OE=OF)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A C B O 图1 图2 O A C B D E F

2020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全)

2020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全) 第1课时 §1.1.1 锐角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 2、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切、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够举例说明 3、 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4、 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 难点: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 教学过程设计 ? 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无论是边;还是角;它都有其它三角形所没有的性质。这一章;我们继续学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 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 1、 梯子的倾斜程度 在很多建筑物里;为了达到美观等目的;往往都有部分设计成倾斜的。这就涉及到倾斜角的问题。用倾斜角刻画倾斜程度是非常自然的。但在很多实现问题中;人们无法测得倾斜角;这时通常采用一个比值来刻画倾斜程度;这个比值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倾斜角的正切。 1) (重点讲解)如果梯子的长度不变;那么墙高与地面的比值越大;则梯子越陡; 2) 如果墙的高度不变;那么底边与梯子的长度的比值越小;则梯子越陡; 3) 如果底边的长度相同;那么墙的高与梯子的高的比值越大;则梯子越陡;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刻画梯子倾斜程度的几种方法;以便为后面引入正切、正弦、余弦的概念奠定基础。 2、 想一想(比值不变) ☆ 想一想 书本P 2 想一想 通过对前面的问题的讨论;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当倾斜角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随之确定。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3、 正切函数 (1) 明确各边的名称 (2) 的邻边 的对边 A A A ∠∠=tan (3) 明确要求:1)必须是直角三角形;2)是∠A 的对边与 ∠A 的邻边的比值。 ☆ 巩固练习 a 、 如图;在△ACB 中;∠C = 90°; 1) tanA = ;tanB = ; 2) 若AC = 4;BC = 3;则tanA = ;tanB = ; 3) 若AC = 8;AB = 10;则tanA = ;tanB = ; b 、 如图;在△ACB 中;tanA = 。(不是直角三角形) (4) 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4、 讲解例题 A B C A B C ∠A 的对边 ∠A 的邻边 斜边 A B C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八下前情回顾)※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 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一个内角为直角 菱形 一组邻边相等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 ++=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2 ax y =的性质 (1)抛物线2 ax y =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 (2)函数2 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 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 ②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上)数学知识点答案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初三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仍担任初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风气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不少学生自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学期,有些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教育,此外,面临中考阶段对学生要有总体的掌握,使之考出好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内容只剩两章,:圆与统计与概率。 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本章设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定理。垂径定理及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章的重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运用与圆有关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难点。 统计与概率这章有总体与样本、用样本估计这两节内容。统计是统计理论和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部分估计全体。本章在介绍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后,先后以百分比、平均数和方差为例,介绍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 除了这两章,还要复习初中数学教材其他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应用于实践,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起看看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学生活动)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圆心角? 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90---P93,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圆周角?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 2、在下面空里作一个圆,在同一弧上作一些圆心角及圆周角。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3、默写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并证明。 4、能去掉"同圆或等圆"吗?若把"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性质成立吗? 5、教材92页思考?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北师大版二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次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为自变量)() A. B. C. D. 2. 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1,-4) B.(-1,2) C. (1,2) D.(0,3) 3.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x轴上 D. y轴上 4.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A. x=-2 B.x=2 C. x=-4 D. x=4 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0,c>0 B. ab>0,c<0 C. ab<0,c>0 D. ab<0,c<0

的点,P3(x3,y3)是直线上的点,且-1

两点,则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1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x轴于 A、B两点,交y轴于C点,且△ABC是直角三角形,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 16. 在距离地面2m高的某处把一物体以初速度v0(m/s)竖直向上抛物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其上升高度s(m)与抛出时间t(s)满足: (其中g是常数,通常取10m/s2).若v0=10m/s,则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最高点距地面_________m. 17. 试写出一个开口方向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且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 18. 已知抛物线y=x2+x+b2经过点,则y1的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新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2014年(新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八下前情回顾)※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 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各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 锐角三角函数 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3 三角函数的计算 4 解直角三角形 5 三角函数的应用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一. 正切: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 ,记作tanA ,即的邻边 的对边 A A A ∠∠= tan ; ①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②tanA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③tanA 不表示“tan ”乘以“A ”; 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 ⑤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 ∠A 越大,梯子越陡,tanA 的值越大。 ※二. 正弦.. :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 斜边 的对边 A A ∠= sin ; ※三. 余弦: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 斜边 的邻边 A A ∠= cos ;

※余切: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即 的对边 的邻边 A A A ∠∠= cot ; ※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余切、正切。 0o 30 o 45 o 60 o 90 o sin α 0 2 1 2 2 2 3 1 cos α 1 23 2 2 2 1 0 tan α 0 3 3 1 3 — cot α — 3 1 3 3 0 (通常我们称正弦、余弦互为余函数。同样,也称正切、余切互为余函数,可以概括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函数)用等式表达:若∠A 为锐角,则 ①)90cos(sin A A ∠-?=; )90sin(cos A A ∠-?= ②)90cot(tan A A ∠-?=; )90tan(cot A A ∠-?= ※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仰角.. ※当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俯角.. ※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可以看出,(1)当 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0≤sin α≤1,0≤cos α≤1。 ※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倒数关系:tg α·ctg α=1。

北师大版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第二章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应用(1) 一、知识点 1. 利用二次函数求几何图形面积最大值的基本思路. 2. 求几何图形面积的常见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 能力. 2. 通过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与态度: 1. 经历探究长方形和窗户透光最大面积问题的过程,获得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 验,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2. 能够对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进行反思,形成个人解决问题的风格. 3.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运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最大面积问题.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模型. 四、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放幻灯片2、3、4) 1.(1) 请用长20 米的篱笆设计一个矩形的菜园. (2) 怎样设计才能使矩形菜园的面积最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图形,引入新课,使学生初步了解解决最大面积问题的一般思路. 2. 如图,在一面靠墙的空地上用长为24 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二道篱笆的长方形花 圃,设花圃的宽AB为x米,面积为S平方米. (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⑵当x取何值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 若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8 米,求围成花圃的最大面积.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情境进行变化,增大难度,同时板书解题过程,让学生明确规范的书写过程. 五、探究新知( 放幻灯片5、6、7)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二次函数练习题

二次函数 1. .二次函数342++=x x y 的图像可以由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平移而得到,下列平移 正确的是 ( ) A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C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2,已知:二次函数24y x x a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B .若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4a ≤ C .当3a =时,不等式240x x a -+>的解集是13x << D .若将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过点(12)-,,则3a =-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mx m =+和222y mx x =-++(m 是常数,且0m ≠)的图 4,已知抛物线21y x x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0)m , ,则代数式22008m m -+值( ) A .2006 B .2007 C .2008 D .2009 5,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经过点(12)-,,且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12x x ,,其中121x -<<-,201x <<,下列结论: ①420a b c -+<;②20a b -<;③1a <-;④284b a ac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已知集合},2|{R x y y M x ∈==,},|{2R x x y y N ∈==,那么 ( ) .A }4,2{=N M .B )}4,2{(=N M .C N M = .D N M ? 7,不等式2313x x a a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4,)-∞-+∞ B .(,2][5,)-∞-+∞ C .[1,2] D .(,1][2,)-∞+∞ 图,5 A. B. C. 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