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上奥陶统礁滩相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上奥陶统礁滩相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上奥陶统礁滩相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上奥陶统礁滩相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2007年12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27,No.6第27卷第6期 MARIN E GEOLO GY&QUA TERNAR Y GEOLO GY Dec.,2007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

上奥陶统礁滩相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舒志国1,2,何希鹏1,2,邓世新2

(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2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潜江433124)

摘要:从沉积演化研究入手,认为塔中南坡与北坡具有相似的构造和沉积演化背景;建立塔中北坡已发现礁滩相的地震解释模型,对南坡地震资料重新进行了精细解释,识别出塔中隆起南部斜坡具有与塔中隆起北坡相似的坡折带地震反射特征,发育大型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在地震资料识别出的礁滩相带部署钻探了地质探井,发现了巨厚的海相地层礁滩相沉积,有望找到与塔中北坡坡折带类似的生物礁型亿吨级整装含油气新区带,油气勘探意义巨大。

关键词:礁滩相;坡折带;塔中隆起;奥陶系;塔里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21492(2007)0620077206

近几年来,中石油在塔中隆起北坡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奥陶系坡折带生物礁滩相亿吨级整装凝析油气田,中石化在四川盆地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长兴组礁滩相带发现了普光大气田,掀起了中国在海相礁滩相带寻找大型油气田的高潮。前人研究认为塔中隆起南斜坡缺乏油源,勘探潜力评价一直不高,由于海相礁滩相带具备自生自储的油气成藏条件[1],因此,塔中南坡是否存在与北坡类似的晚奥陶世台地边缘礁滩相地层,不仅对全面认识塔中地区海相地层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而且对正确评价塔中隆起的油气勘探远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构造和沉积背景

塔中隆起是一个晚加里东早期已初显端倪、海西期最终定型长期发育的继承性隆起[223],其南北分别与塘古孜巴斯凹陷、满加尔坳陷相连。塔里木盆地的早古生代以地震T47反射面为界,可以划分为早、晚两个不同的演化阶段:早期盆地以拉张、裂陷和海平面上升为背景,呈现为“西台东盆”的格局。寒武纪—早奥陶世末期,盆地中西部发育了巨厚的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组合(开阔台地、局限台地),东部的满加尔地区则沉积了一套欠补偿的深海硅质、

基金项目: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塔中隆起南斜坡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舒志国(1966—),男,高级工程师,博士生,从事油气勘探及地质综合研究,E2mail:hxpph1@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113986.html,

收稿日期:2007207213;改回日期:2007210228. 周立君编辑泥质岩组合。中奥陶世—奥陶纪末期,盆地以挤压、局部隆升和海平面下降为大背景,沉积相带由东、西分带转换为南、北向分带。在塔中隆起形成的同时,南北两侧以塘古孜巴斯凹陷、满加尔凹陷的出现和进一步构造掀斜为标志,形成近南北向的隆凹相间态势。塔中隆起经历了开阔台地→孤立台地→局限台地的沉积演化历史[4],在台地南北两侧坳陷沉积了巨厚的陆棚碎屑岩建造。

大量地震资料清晰显示塔中隆起加里东中期至晚期经历了三期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三期主要断裂活动(图1),三期断裂作用的叠加使塔中隆起形成了中央主垒带、南北对称分布的斜坡带、台缘坡折带和盆地相沉积相区多个次级构造单元(图2)。其中一期断裂活动主要位置在现今的台地边缘,形成了早奥陶世末期的台缘南北断裂坡折带,由于早期断裂坡折带形成了古地貌的差异,在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期沿高陡断裂坡折带沉积了具镶边结构的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图3),南北台地边缘由早期的断裂坡折带演变为碳酸盐岩沉积坡折带,形成了一套巨厚的礁滩相地层[5]。二期断裂活动主要发生在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后,亦为南北对称发育,活动位置位于南北斜坡带,明显向台内收敛,在南北台内斜坡带形成了第二个地貌台阶(如北部的塔中10号构造带和南部塔中22—塔中60井低隆带),造成了良里塔格组部分缺失。三期断裂主要形成于奥陶纪末期,形成狭窄的北西向主垒带,主垒带上缺失多套地层。海西期构造运动在塔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在以北西向发育的加里东断裂体系上叠加了一种北东向发育的断裂体系,特别是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

 

图1 塔中地区地震资料断裂特征

Fig.1 Seismic data showing faults in the Tazhong

area

图2 塔中隆起构造单元略图

Fig.2 Sketch of structure units in the Tazhong

Uplift

图3 塔中隆起南北向结构特征剖面

Fig.3 A S 2N section showing configuration of the Tazhong Uplift

8

7

 第6期 舒志国,等: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上奥陶统礁滩相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在塔中南坡活动更为剧烈,形成了北东向展布的断垒构造带,强烈改造了早期加里东构造面貌,这也是南坡台缘坡折带比北坡坡折带难以在地震剖面上识别的主要原因。其二是在主垒带东、西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即东部垒带构造作用较强,形成窄陡构造带,西部构造作用相对较弱,褶皱构造较为宽缓。

2 南坡礁滩相带的判识

2.1 地震反射特征

塔中北坡晚奥陶世良里塔格期,经历了陆棚盆地—台缘—台地的沉积演化,不同相带沉积特点及地震资料反射特征各不相同[6]。陆棚—盆地相:晚奥陶世良里塔格期为欠补偿沉积,沉积岩性主要以薄层泥质岩、灰质泥岩夹砂岩为主,地震波组反射特征明显,反射层为平行、连续-较连续层状反射;台地边缘礁滩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台缘礁和台缘滩两个亚相,其中台缘礁亚相,岩性主要为亮晶藻屑灰岩、生屑灰岩,地震资料表现为台缘上凸、局部加厚或丘状反射特征,礁体顶面地震反射杂乱,内部同相轴不连续,常常中断,礁缘地震反射常具有上超现象,礁体底部地震反射明显减弱;台缘滩亚相岩性主要为亮晶粒屑灰岩、砂屑灰岩,地震资料反射不具上凸反射、内幕具较大型透镜状异常反射或空白反射;台地相:岩性主要为大套泥晶灰岩、灰质云岩、云岩,地震反射波组为平行—亚平行、断续—较连续反射。根据礁滩相地层地震响应特征,塔中南坡存在与北坡

类似的坡折带地震反射特征(图4),对区内多条南北向地震剖面进行精细解释表明,南坡卡2、3、4区

块奥陶系坡折带地震反射特征清楚,T 47-T 2

7反射波组在坡折下倾至南部为典型盆地相反射特征;在坡折带附近礁滩相地层反射特征清晰。2.2 测井响应特征

北坡坡折礁滩相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岩性具有明显的三分特征,上段为泥质条带灰岩段,中部为颗粒灰岩段,下部为含泥灰岩段。良里塔格组具有自然伽马总体较低、电阻率相对较高的特征,但良里塔格组三段测井曲线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泥质条带灰岩段自然伽马背景值相对较高,自然伽马测井值一般小于20A ,齿状特征明显,颗粒灰岩段自然伽马最低,曲线平直,其值一般为5~10A PI ;含泥灰岩段自然伽马值一般小于15A PI 。电阻率受储层物性影响较大,良里塔格组从上到下电阻率具有增高趋势,但在中部的颗粒灰岩储层发育段具有明显的低电阻率段发育,其值一般为100至几百欧姆米。南坡礁滩相带钻探程度低,仅有的钻井、测井资料显示礁滩相地层厚度巨大,达1000余米,但岩性、电性特征与北坡基本类似。

根据岩心分析、沉积微相和测井资料综合研究,生物礁、滩、丘不同微相电性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生物礁:自然伽马值有一定变化,有高有低,表现出不同生物礁沉积环境的差异,电阻率中等,一般几百至上千欧姆米,受储层物性影响较大;生物丘:自然伽马相对较高,一般在15A PI 以上,

电阻率普

图4 塔中地区南北坡折带(礁滩相)地震剖面对比

Fig.4 Correlation of seismic profile across the Southern Slope with that across the Northern Slope

9

7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 

遍较高(1000Ω?m以上);粒屑滩:自然伽马为低值,一般小于10A PI;电阻率为中等值,几百至上千欧姆米。

2.3 岩石学及古生物特征

根据南坡礁滩相带钻探的中2井地质录井资料,南坡上奥陶统礁滩相带地层厚度达1000余米,与地震资料预测的礁滩相带地层厚度基本吻合。该井岩心薄片分析表明,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和一间房组灰岩中方解石含量达到99%以上,白云石含量极低。岩性以亮晶颗粒灰岩为主,颗粒含量高达50%~90%,反映为台地边缘高能环境下的一套沉积建造。

纵向上岩石组合呈旋回性变化,反映区内礁、滩、丘不同沉积环境的演变。下奥陶统鹰山组以泥晶粒屑灰岩和泥晶灰岩为主,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岩性以泥晶粒屑灰岩、亮晶粒屑灰岩为主,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岩性主要为亮晶藻屑灰岩和亮晶粒屑灰岩,岩性变化特征反映出从鹰山组到良里塔格组沉积环境能量逐渐增强的特点,其中一间房组以台缘高能滩相发育为特征,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则以台缘高能礁相地层为主。

生物礁岩性以灰色、浅灰色亮晶藻屑灰岩、藻粘结灰岩为主。颗粒含量70%以上,造礁生物以管孔藻、海绵、托盘藻、层孔虫、珊瑚与苔藓虫等生屑为主。多期亮晶方解石胶结,含量15%~40%。台缘滩岩性以灰色、深灰色亮晶粒屑灰岩为主,岩石主要具粒屑结构,粒屑成分主要为藻屑和内碎屑,藻屑内部构造多不清晰,包括有藻团块和藻鲕,内碎屑以砂屑为主,可见二次性内碎屑,见有双壳类、三叶虫、海百合茎等生物碎屑和鲕粒等。灰泥丘为较深水低能环境,岩性以深灰色泥晶灰岩、藻粘结灰岩为主。

3 南坡礁滩相带分布

塔中地区地震资料显示,南北坡坡折带礁滩相地震反射特征清晰,台缘礁相地层增厚明显,内幕杂乱反射特征清楚,滩相地层地震反射内幕多呈透镜状异常反射,塔中隆起周缘礁滩相带地震反射分布稳定(图5)。根据礁滩相带地震反射模式,结合区域沉积演化特征,对塔中地区中石化探区礁滩相带分布范围进行了刻画。塔中上奥陶统礁滩相带沿卡塔克隆起呈环带状展布(图6),其中Ⅰ号坡折带主体位于中石油探区,沿塔中45—塔中82—塔中62—塔中24—塔中26井一线分布,东西长约200

km,南北宽约5~10km,台缘相带进一步划分为台地边缘礁丘相和台地边缘浅滩相两个亚相,其中台地边缘浅滩相分布面积约1100km2,台地边缘礁丘相分布面积近1000km2。Ⅰ号坡折带从塔中26井区向东延伸进入卡4区块中南部,与南坡礁滩相带会聚,西部从塔中45井区向顺西区块西南部延伸,最终收敛于卡塔克隆起西部倾没端;塔中南坡坡折带主体位于卡2区块西北部,向东延伸从卡3区块北部至卡4区块中部与北坡坡折带汇合,向西经卡1区块西南部收敛于卡塔克隆起西部倾没端,塔中礁滩相带主要分布于卡2、3、4和顺西区块,礁滩相带面积3474km2。

卡2区块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相沿北西—东西向展布,分布范围南北宽约6~10km,分布面积近500km2。台地边缘自南向北可进一步划分出台缘礁丘和浅滩两个亚相。其中台缘礁丘相带南北宽1~3km,分布面积150km2,台缘浅滩相带一般宽3~6km,分布面积265km2。卡3区块海西期构造改造作用强烈,地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差,对礁滩相带展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刻画,礁滩相带面积近610km2。卡4区块礁滩相带分布面积1060km2,其中北坡礁滩相带分布面积575km2,礁滩相带宽8~10km,南坡礁滩相带分布面积485 km2,宽4~7km。顺西区块礁滩相带东西长约60 km,南北宽为10~18km,分布面积1074km2,向满加尔坳陷呈弧形凸出展布。

4 油气勘探意义

塔中北坡Ⅰ号坡折带钻探表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具有纵向礁滩丘相互叠置,平面连片分布,烃源岩、储层、盖层一体共存于良里塔格组的特点,具有自生自储的优越成藏条件。近期中石化在南坡礁滩相带部署钻探了第一口探井,该井于5474m进入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录井及取心资料表明在奥陶系发育厚度达1000余米的台缘高能礁滩相地层,并在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发现4层共6161m油气显示。该井钻遇较为发育的灰泥丘烃源岩,储层较为发育,测井解释二类储层3层2816m,三类储层24层21018m,上奥陶统上部的桑塔木组大套厚层“黑被子”泥岩、泥灰岩段为优良的直接盖层,具有生储盖一体共存于上奥陶统的特点,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根据塔中地区中石化探区礁滩相带展布特征及分布面积,对礁滩相带油气资源量进行初步计算,南坡奥陶系总资源量约为12×108t,资源潜力大。

08

 第6期 舒志国,等: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南坡上奥陶统礁滩相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图5 塔中地区坡折带礁滩相带地震反射特征

Fig.5 Seismic reflections of reef flat facies in slope break belts of the Tazhong

area

图6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礁滩相带分布

Fig.6 Distribution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reef flat belts in the Tazhong area

塔中南坡奥陶纪与塔中北坡具有类似的构造及沉积演化地质背景,钻井证实南坡礁滩相地层厚度大,台缘礁滩相带地震反射特征清晰,上奥陶统礁滩相带分布面积广。南坡礁滩相带的发现不仅对重新认识塔中隆起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具有里程碑式的地

质意义,更重要的是有望发现与塔中北坡类似的生物礁滩型亿吨级勘探新领域,对正确认识塔中南坡的油气勘探潜力、指导该区下一步奥陶系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1

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 

参考文献(R eferences)

[1] 顾家裕,张兴阳,罗平,等.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台地边缘生物

礁、滩发育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3):2772 283.[GU Jia2yu,ZHAN G Xing2yang,L UO Ping,et al.De2 velopment of organic reef and banks in t he Ordovician platform edge of t he Tarim Basin[J].Oil and Gas Geology,2005,26

(3):2772283.]

[2] 何登发,贾承造,李德生,等.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

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1):64277.[H E Deng2 fa,J IA Cheng2zao,L I De2sheng,et al.Formation and evolu2 tion of multi2cyclic superimposition basin in Tarim[J].Oil and Gas Geology,2005,26(1):64277.]

[3] 贾承造.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J].新疆石油

地质,1999,20(3):1772183.[J IA Cheng2zao.St ructure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 he Tarim Basin[J].Xinjiang Pe2

troleum Geology,1999,20(3):1772183.]

[4] 楼雄英.T27界面与塔中隆起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

[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3):24231.[LOU Xiong2 ying.T27surface and t he Upper Ordovician carbonate pal2 eokarst reservoirs in t he Tazhong Uplift[J].Sedimentary Ge2 ology and Tet hyan Geology,2005,25(3):24231.]

[5] 邬光辉,李启明,张宝收,等.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构造特征及

勘探领域[J].石油学报,2005,26(1):27230.[WU Guang2hui, L I Qi2ming,ZHAN G Bao2shou,et al.St ructures and explora2 tion tract s in t he faulted slope break beltⅠof t he Tazhong Area[J].Acta Petrolei Sinica,2005,26(1):27230.]

[6] 李洪革,韩宇春.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有利油气富集的地震相

特征及分布[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38(2):1942198.[L I Hong2ge,HAN Yu2chun.Seismic facies signatures and distri2 bution favorable for Middle and Upper Ordovicia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 he Tazhong Area[J].Oil Geophysical Pros2 pecting,2003,38(2):1942198.]

DISCOVER Y OF UPPER OR DOVICIAN REEF FLAT BE L T AN D SIGNIFICANT FOR H YD 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TAZH ONG UPL IFT OF TARIM BASIN

SHU Zhi2guo1,2,H E Xi2peng1,2,DEN G Shi2xin2

(1Resources Colleg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2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INOPEC Jianghan Oilfield Company,Qianjiang433124,China)

Abstract:St udy result s of sedimentary evolution indicate t hat t he Sout hern Slope of t he Tazhong Uplift is similar to t he Nort hern Slope in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setting.The fine seismic reinterpreta2 tion is conducted on t he Sout hern Slope by establishing a seismic interp retatio n for t he discovered reef flat facies in t he Nort hern Slope of t he Tazhong Uplift.The interp retation result s give seismic reflection signa2 t ures of a slope break belt in t he Sout hern Slope t hat are similar to t ho se in t he Nort hern Slope,which cor2 respond to massive platform edge reef flat deposit s.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ell was drilled in t he reef flat belt identified by seismic data,and consequently massive marine reef flat deposit s were discovered. This p romises a whole reef flat2type petroleum play as large as100MM T,similar to t hat in t he Nort hern Slope,which is significant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K ey w ords:reef flat facies;slope break belt;Ordovician;Tazho ng Uplift

28

生物礁储层的识别与盐丘、泥丘、潜山的区别

生物礁储层的识别与盐丘、泥丘、潜山的区别 (1)生物礁储层的识别: 地震 外形:在有生物礁分布的层位上沿相邻两同相轴追踪时,厚度明显增大处则可能是礁块(或生物滩)分布的位置。生物礁(滩)在地震剖面上的形态呈丘状或透镜状凸起, 其规模大小不等,小者面积仅数平方千米,大的可达400多平方千米。其形态各异,有的呈对称状,有的为不对称状,与礁的生长环境及所处地理位置有关。 顶底反射界面: 礁体顶面直接被泥岩覆盖,泥岩和礁灰岩之间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故出现强振幅反射相位。而礁体的底部由于多与砂岩接触,砂岩的速度一般为4000m/s , 与灰岩的波阻抗差没有顶面那么大, 故底部反射界面明显比顶部反射界面弱, 且连续性也变差, 甚至还可能出现断续反射现象。 礁体内部反射特征:生物礁是由丰富的造礁生物及附礁生物形成的块状格架地质体,不显沉积层理,但可以看到生物层理(如结壳状构造、 缠绕状构造等),故礁体内部呈杂乱反射。但当生物礁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 伴随海水的进退而出现礁、滩互层, 礁滩沉积显现出旋回性时, 也可出现层状反射结构。 礁体周缘反射特征:由于礁的生长速率远比同期周缘沉积物高, 两者

沉积厚度相差悬殊, 因而出现礁翼沉积物向礁体周缘上超的现象, 在地震剖面上根据上超点的位置即可判定礁体的边缘轮廓位置。 礁体上覆地层的披覆构造:因生物礁一方面其厚度比周缘同期沉积物明显增大, 另一方面礁灰岩的抗压强度远比周围砂泥岩大, 所以在礁体顶部由差异压实作用而产生披覆构造, 其披覆程度向上递减。礁体底部的上凸或下凹现象:当礁体厚度较大, 礁体与围岩存在明显速度差时, 在礁体底部就会出现上凸或下凹现象。礁体速度大于围岩时, 则底部呈上凸状;反之则呈下凹状,上凸或下凹的程度与礁体厚度及二者波阻抗差的大小成正比。、 (2)生物礁与盐丘、泥丘的区别: 盐丘的没有底界面, 顶界面也缺乏完整而连续的反射相位, 这是与礁的反射特征有明显区别之处。 (3)生物礁与潜山的区别: 古潜山是指海相沉积正好超覆其上、经过侵蚀而残留的古山头。其外貌也呈凸起状, 两侧有上超反射结构, 内部也具杂乱状反射特征, 顶部有披覆现象且顶界面为强振幅连续反射, 这些特征均与礁的反射特征相似。但它没有底界面, 而且其顶界面常常为平行的双相位, 这是基底所共有的反射特征。只要在较大范围内追踪对比基底, 就能比较容易地将其区分开。 2 生物礁储层的识别与盐丘、泥丘、潜山的识别 生物礁的基本依据为1以生物成因为主2由造礁生

川东北地区二叠-三叠系深层礁滩储层发育机理 段金宝1, 季春辉1 ...

川东北地区二叠-三叠系深层礁滩储层发育机理 段金宝1, 季春辉1, 张学丰2 (1.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成都610041; 2.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摘要]探讨川东北地区二叠-三叠系礁滩相储层孔隙形成过程与保存机理,通过对普光、元坝气田礁滩相优质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储层发育机理的研究,运用统计学分析手段,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三叠系礁滩相储集岩性以残余生屑结晶白云岩、残余生物礁结晶白云岩、礁灰岩、残余鲕粒结晶白云岩为主,糖粒状白云岩及粉细晶白云岩次之,亮晶鲕粒灰岩最少。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裂缝-孔隙型次之,Ⅱ、Ⅲ类储层居多,Ⅰ类储层较少。②礁滩优质储层受沉积环境的控制,早期暴露溶蚀、白云岩化作用为储层基质孔隙发育奠定基础,后期烃类充注为储层孔隙保存提供保障,晚期裂缝改善储层的渗透性。③川东北礁滩型储层孔隙以原生孔隙和早期次生溶孔为主,早期成岩作用贡献大,快速埋藏及烃类及时充注,使得储层孔隙得到很好的保存。构造应力缝及液态烃深埋裂解形成的超压缝,改善了储层渗透性。 [关键词]礁滩储层;储层特征;孔隙保存机理;成岩作用;孔隙演化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reef reservoir of the Permian and Triassic strata in northern Sichuan Basin, China DUAN Jin-bao1, JI Chun-hui1, ZHANG Xue-feng2 1.Southern Exploration Company of SINOPEC, Chengdu 610041, China; 2.Institute of Oil & Ga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The 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space typ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ef reservoir from the Permian and Triassic strata in northeast Sichuan Basin is studied by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preserv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servoir pores. It shows that the reservoir rocks mainly consist of residual bioclastic dolomite, residual reef dolomite, reef limestone, residual oolitic dolomite, with some sucrosic dolomite, crystal powder dolomite and with minor spariteoolitic limestone. Quality reservoir is controlled by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pores is resulted from the early dissolution due to exposure and shallow buried dolomitization, and the timely post hydrocarbon fill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ervation of reservoir pore, while the late formed fractures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 of reservoir. It reveals that the reef-shoal reservoir pores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are mainly primary pore and early secondary solution pore, and the early diagenesis makes obvious contribu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pores. Quick burial and timely hydrocarbon filling are decisive factor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pores. Cracks induced by tectonic stress and overpressure cracks induced by deep burial of liquid hydrocarbons greatly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 of reservoir. Key words: reef reservoir;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porosity preservation mechanism; diagenesis; porosity evolution

塔河油田奥陶系沉积特征与划分对比

塔河油田奥陶系沉积特征与划分对比 为了找出塔河地区奥陶系克拉通坳陷中的多层次迭加的含油气系统。本文采用三个统、八个阶的对比方案对塔河地区奥陶系的统、组岩石地层作重大调整。认为塔河地区奥陶纪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克拉通内和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奥陶系假整合在下丘里塔格组之上。沉积层序和充填特征∶早、中奥陶世,塔河地区为潮坪-碳酸盐岩台地相;晚奥陶世与塔里木盆地演化同步,为前陆盆地沉积-构造转换的重要阶段,碳酸盐岩台地经历两次淹没过程和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晚奥陶世末转为陆源碎屑岩沉积。 标签:塔河奥陶系沉积特征划分对比方案 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现今的构造位置属沙雅隆起(塔北隆起)南侧阿克库勒凸起的南部[1]。塔里木盆地是个大型复合、叠加盆地,为一具有前寒武系结晶基底的陆板块。内部可能存在以深断裂分隔的不同性质的沉积-构造单元,发育了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形成多层次迭加的含油气系统,成为碳酸盐古岩溶储集成藏的最有利空间[2]。 塔里木盆地的地层与沉积序列,除前寒武系外,主要包括五个叠加层次的构造-沉积层,限于专题本文只开展塔河地区奥陶系地层与沉积序列的研究。 1塔河地区奥陶系地层划分对比方案 塔河地区奥陶系划分对比方案依据国际奥陶系划分方案(1998)及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建议方案(2000),结合柯坪大湾沟新设立的全球辅助层型剖面(2002),对奥陶系的划分作了重大调整。新方案将原划为下奥陶统的鹰山组上部及一间房组划归中奥陶统,将原划为中奥陶统的恰尔巴克组及良里塔格组下部划归上奥陶统。 2塔河地区奥陶纪地层与沉积序列 2.1塔河地区早奥陶世地层与沉积序列 早奥陶世,在塔西克拉通内坳陷盆地还是一套碳酸盐岩台地-潮坪相沉积,沉积中心位于满西1井西南和塘古孜巴斯坳陷[3]。早中奥陶世为槽盆相深水碎屑岩沉积相区,以笔石页岩、陆源碎屑岩、黑色泥岩和放射虫硅质岩为特征。在巴楚、柯坪等地,该组底部为薄层状砂屑灰岩夹白云岩超覆在上寒武统古喀斯特面上,向上为砾屑灰岩与砂屑灰岩夹白云岩韵律互层,潮道冲刷面发育。沉积环境为潮下—潮间带,发育藻鲕和藻纹层灰岩,为建藻席和藻丘的沉积序列组合,在纵向上主要有两大部分:下部碳酸盐加积序列,潮道-潮坪序列;上部的藻席发育序列,局部可建藻丘。 2.2塔河地区中奥陶世地层与沉积序列

哈利法塔的结构分析与布置

哈利法塔建筑结构设计实例与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

目录 第1章哈利法塔简介 (1) 第2章哈利法塔的结构类型 (1) 2.1 建筑的结构类型分类 (1) 2.2 哈利法塔的建筑结构分析 (2) 第3章哈利法塔的结构布置 (3) 3.1三叉形整体平面布置 (3) 3.2核心筒布置 (4) 3.3由下至上的结构布置 (5) 第4章哈利法塔的主要构件 (8) 第5章哈利法塔设计的主要难度和亮点 (9) 5.1 哈利法塔的主要设计难点 (9) 5.2哈利法塔的主要设计亮点 (9)

第1章哈利法塔简介 哈利法塔(Buri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有162层,总高828米的摩天大楼。哈利法塔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为当前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构造物,造价达15亿美元。 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总高度828 m,凝土结构高度601m,总建筑面积52.67万 m2,塔楼建筑面积34.4万 m2 。基础底面埋深 -30m,桩尖深度-70m;混凝土用量 33万 m3,总用钢量10.4万t (高强钢筋6.5万t,型钢3.9万t)。 第2章哈利法塔的结构类型 2.1 建筑的结构类型分类

2.2 哈利法塔的建筑结构分析 全钢结构优于混凝土结构,适合于超高层建筑,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普遍共识,并建造了大量300m以上的钢结构高层建筑。到八九十年代,纯钢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建筑高度进一步升高的要求,其原因在于钢结构侧向刚度的提升难以跟上高度的迅速增长,此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加外围钢结构就成为超高层建筑的基本形式。而哈利法塔做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采用了下部混凝土结构、上部钢结构的全新结构体系。即第一:-30~601m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第二:

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靶区选择_云露

文章编号:1001-6112(2002)06-0506-06 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 含油气系统及勘探靶区选择 云露,蒋华山 (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勘探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沙雅隆起含油气系统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南部海相烃源含油气系统和北部陆相烃源含油气系统。两种含油气系统关键时刻、油气藏圈闭类型及发育层位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处于海相含油气系统分布区的塔河地区主要勘探层位集中在侏罗纪以下层位,主要勘探目标是早奥陶世地层不整合-岩溶缝洞型圈闭、石炭纪披覆背斜圈闭、三叠纪背斜-断块圈闭、盐边低幅度背斜圈闭及早石炭世内部岩性-构造复合圈闭等;处于陆相含油气系统分布区的雅克拉)轮台地区的主要勘探层位是侏罗纪以上层位,主要勘探目标是晚第三纪、晚白垩世)老第三纪的构造圈闭、侏罗纪和早白垩世地层圈闭。在亚南断裂与轮台断裂间应重视对下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披覆背斜圈闭的勘探。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勘探层位;沙雅隆起;塔里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T E122文献标识码:A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多旋回复合型油 气盆地。经过多年勘探,已在盆地东北部沙雅隆起上Z)N的9个层位中获得工业油气,相继发现了雅克拉、阿克库木、阿克库勒、牙哈、英买力、塔河等大中型油气田,充分证明沙雅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单元之一。沙雅隆起包括南部海相油源含油气系统和北部陆相油源含油气系统(图1)。1区域构造背景 沙雅隆起是加里东运动中期以来发育的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边缘隆起,走向NEE或EW。从地层发育和接触关系分析,由于库鲁克塔格裂陷槽在奥陶纪末封闭上隆,沙雅隆起受挤压而显示出隆起的雏形。海西早期在NW)SE向挤压应力作用下, 沙雅 图1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含油气系统划分图 1.海相含油气系统; 2.陆相含油气系统; 3.断裂; 4.盆地边界; 5.含油气系统边界; 6.海陆相交汇区 F ig.1Petroleum system in Shaya uplift of northern T ar im Basin 收稿日期:2002-02-07;修订日期:2002-10-19. 作者简介:云露(1972)),男(汉族),新疆奎屯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第24卷第6期 2002年12月 石油实验地质 PETROLEUM GEOLOGY&EXPERIMENT V ol.24,No.6 Dec.,2002

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Burj Dubai),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已经建成的摩天大楼,有162层,总高828米,比台北101足足高出320米。迪拜塔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同时正式更名哈利法塔。 目录 简介 建筑数据 建筑历程 结构设计 主要目的 设计团队 建筑花絮 渴望成为中东地标 三天就能建一层楼 国际合作的“混血儿” 安全隐患 恐怖袭击 雷电危险 最后竣工 展开 简介

建筑数据 建筑历程 结构设计 主要目的 设计团队 建筑花絮 渴望成为中东地标 三天就能建一层楼 国际合作的“混血儿” 安全隐患 恐怖袭击 雷电危险 最后竣工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哈利法塔项目,由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由美国建筑工程公司SOM,比利时最大建筑商Besix,阿拉伯当地最大建筑工程公司Arabtec和韩国三星公司联合负责实施,景观部分则由美国SWA进行设计。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哈利法塔加上周边的配套项目,总投资超70

亿美元。哈利法塔37层以下是世界上首家ARMANI酒店,45层至108层则作为公寓。第123层将是一个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俯瞰整个迪拜市。建筑内有1000套豪华公寓,周边配套项目包括:龙城、迪拜MALL及配套的酒店、住宅、公寓、商务中心等项目。 大雾中的哈利法塔 [1] “哈利法塔”自2004年起兴建,其承建商Emaar集团一直都保持神秘,没有透露任何建筑计划。根据高层建筑暨都市集居委员会(CTBUH)的国际准则,无论是建筑物结构高度、顶层地面高度、楼顶高度,还是包括天线或旗杆之类的高度,竣工后的"哈利法塔"都可谓举世无双。 哈利法塔不但高度惊人,连建筑物料和设备也“份量十足”。哈利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_赵靖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4月,第34卷第2期,Apr .,2004,V ol .34,No .2Journal of N orthwest U niversity (Na tural Science Edition ) 收稿日期:2002-08-06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99-111-01-04-05);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BA605A -02-01-06) 作者简介:赵靖舟(1962-),男,陕西临潼人,西安石油大学教授,博士,从事成藏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 赵靖舟1,李启明2,王清华2,庞 雯1,时保宏1,罗继红1 (1.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工程系,陕西西安 710065;2.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为油气田勘探部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石 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探讨了区域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分布及其成熟度、储盖组合、后期构造变动等对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 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十分复杂,油气藏形成及分布受多重因素控制;早期形成、长期继承发育的大型稳定古隆起及其斜坡以及前陆逆冲带第2,3排构造分别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最有利地区;古隆起控油、斜坡富集以及隆起高部位油气易发生调整、斜坡部位有利于保存,是克拉通区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重要特点;已发现的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晚期调整的特点,早期形成的原生油气藏后期特别是晚喜山期普遍受到了调整改造,以克拉通区海相油气藏最为突出;保存条件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特别是优质区域盖层的存在,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和保存的关键。结论 继承性古隆起与隐伏前陆逆冲带是塔里木克拉通区与前陆区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最有利地区。关 键 词: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塔里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4Ⅹ(2004)02-0212-06 塔里木盆地为中国最大的一个陆上含油气盆地,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叠合复合型盆地或改造型盆地,具有多种盆地类型、多期构造运动、多套烃源岩、多个含油气系统、多期成藏、多期调整再分配的石油地质特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十分复杂。因此,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问题,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许多学者曾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1~10]。近年来,随着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其油气富集规律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因此,深入研究和总结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不仅对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对于进一步认识叠合盆地或改造型盆地的特点,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受多 种因素控制,区域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分布及其成熟度、优质区域盖层和储盖组合、成藏期以及断裂和不整合面等,均是重要的控油气因素。 1 继承性古隆起与隐伏前陆逆冲带油 气最为富集 1.1 继承性古隆起及其斜坡是克拉通区油气最富 集的地区 古隆起控油的重要性已为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分布受古隆起控制也是世界古老克拉通盆地油气分布的普遍规律。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形成时间较早,现存古生界油藏主要形成于晚海西期,喜山期是早期油藏的重要调整时期与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 [11~19] 。因此,具有古隆起背景 是克拉通区海相油气藏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 DOI :10.16152/j .cn ki .xd xbzr .2004.02.022

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结构设计和施工..

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结构设计和施工 摘要:迪拜哈利法塔高度达828m ,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这个高度已超越了纯钢结构高层建筑的使用范围,但又不同于内部混凝土外围钢结构的传统模式,在体系上有所突破。由于超高,设计上着重解决抗风设计和竖向压缩、徐变收缩等竖向变形问题。施工上将C80混凝土一次泵送到601m 的高度,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混合结构体系;风洞试验;时间过程分析;超高强度混凝土

①工程概况 迪拜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由美国SOM公司设计,工程总承包单位为韩国三星,我国江苏南通六建集团公司承包土建施工,幕墙分别由香港远东、上海力进、陕西恒远三家公司承包。自2004年9 月至2010年1月。总工期为1325d,用工2200万工时,总造价为15亿美元。建筑总高度为828m ;混凝土结构高度为601 m;基础底面埋深为30 m ;桩尖深度为70 m ;全部混凝土用量为330000m,总用钢量为104000t(高强钢筋为65000t,型钢为39000 t)。总建筑面积为526700m;塔楼建筑面积为344000m:塔楼建筑重量为50万t;可容纳居住和工作人数为12000人;有效租售楼层为162层。哈利法塔是一座综合性建筑,37层以下是阿玛尼高级酒店;45~108层是高级公寓,共700套,78层是世界最高楼层的游泳池:108~162层为写字楼;124层为世界最高的观光层,透过幕墙的玻璃可看到80km外的伊朗;158层是世界最高的清真寺;62层以上为传播、电信、设备用楼层,一直到206层;顶部570 m 是钢桅杆。 为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的地位,钢结构顶部设置了直径为1200mm的可活动的中心钢桅杆,可由底部不断加长,用油压设备不断顶升,其预留高度为200m。为此哈利法塔始终不宣布建筑高度。到2009年底,确认5年内世界各国都不可能建成更高的建筑,才最后确定828m的最终高度。2010年1月4日,哈利法塔举行了开幕式,正式宣布建成。

中国含油气盆地概要

xx 概况 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北界天山,南为昆仑山、阿尔金山,面积约56×104km2。平均海拔1000m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部有面积达33.7×104km2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沙丘高差最大、气候最干燥的沙漠。盆地边缘有以高山冰川雪水为源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盆地北半部,全长2137km。 塔里木盆地基底为元古界变质岩系,其上发育有震旦系和古生界海相沉积,中、新生界为陆相沉积,是一个在元古界基底上叠置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的复合型盆地。 从盆地沉积发育的情况和周围褶皱带的特点来看,古生代明显地表现出近东西向的构造带,及其相伴随的主要断裂的构造格架,如塔北隆起带、中央隆起带和塔南隆起带,后者因受阿尔金山影响,呈北东走向。 中新生代的构造特点是在古生代构造基础上继承和改造的。由于边缘褶皱山系的隆起,首先在盆地的边缘山前地带形成前陆盆地,而后发展成为统一的坳陷盆地,接受了厚度巨大的中新生代沉积,这一特点掩盖了古生代形成的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面貌,成为现今的构造格局。 塔里木盆地沉积岩厚7000~100m,主要含油层有5套: 震旦系—下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中上三叠—中下侏罗系、上白垩—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中新统。到目前为止,已在塔北、塔中、塔西南发现了油气田。 油气资源估算有120×108t左右,若经过进一步勘探,有条件成为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之一。 xx构造单元划分表 构造单元面积(km2)沉积岩厚度(m) 库车坳陷30600

北部单斜带3380 - xx凹陷9700 - xx凹陷3700 - xx凹陷3080 - 南部平缓背斜带1540 - xx塔克背斜带4440 - xx背斜带4760 11000 xx隆起36700 南喀—英买力低凸起6640 11000 轮台凸起9300 8000 哈拉xx凹陷5000 100 xx低凸起4730 9000 草湖凹陷5020 11000 库尔勒鼻状凸起6010 8000 北部坳陷127700 xx凹陷300 14000 xx凹陷60700 15500 xx斜坡22000 12000 xx凹陷15000 12000 中央隆起114000 xx凸起43700 8000

生物礁分布与勘探开发

生物礁分布与勘探开发研究报告 引言:中国生物礁从震旦纪至新近纪均有发育,分布范围广,并有泥盆纪、二叠纪和新近纪3个主要造礁期。不同地史时期造礁生物及其附礁生物的组合不同,形成的礁体具有不同的类型、规模和特征。生物礁的发育受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及古地理环境控制,同时也受造礁生物兴衰演化的控制。生物礁与油气藏、金属矿床空间上关系密切,成因上可有联系。笔者系统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生物礁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指出利用多学科综合方法能较成功地预测隐伏生物礁的发育和分布,寻找礁型油气藏和礁型矿床。 川东北地区长兴中—晚期沉积相演化模式 本报告从国内外主要生物礁油田区块入手,从分布情况,地质构造等特征详细讲述生物礁的成藏特征、分布规律。 德国中部泥盆纪生物礁的分布

川西马鞍塘组露头观察点分布图 根据国内外勘察仪器与技术的不同,从不同方向讲述生物礁的勘探开发情况。 琼东南盆地松南三维区海侵体系域台缘礁滩孔隙度分布预测

台湾地区离岛的现代生物礁生境第一章生物礁滩的主要特征分析 第一节生物礁滩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礁的定义 二、滩的定义 第二节生物礁滩的基本特征 一、生物礁的基本特征 二、滩体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生物礁滩的主要类型 一、生物礁的主要类型 二、滩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礁的形成及生物造礁作用 一、礁的形成条件 二、生物造礁作用 三、生物礁的形成 第五节生物礁滩的地球物理识别标志 一、生物礁滩的地震资料识别 1、外部几何形状 2、内部反射结构 3、顶部反射特征 4、底部反射特征 5、礁体边界的反射特征 6、气烟囱效应 7、古地理条件影响生物礁的发育 二、生物礁滩的测井资料识别 1、生物礁的自然伽马测井相特征 2、生物礁常规测井的综合响应特征 3、生物礁的倾角测井相特征 4、生物礁的成像测井相特征 生物礁分布

哈利法塔结构简介

哈利法塔结构简介 专业:09工程管理,姓名:周泉,学号:20090110030127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已经建成的摩天大楼,有160层,总高828米,比台北101足足高出320米。迪拜塔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同时正式更名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项目,由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设计,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哈利法塔加上周边的配套项目,总投资超70亿美元。哈利法塔37层以下是世界上首家ARMANI酒店,45层至108层则作为公寓。第123层将是一个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俯瞰整个迪拜市。建筑内有1000套豪华公寓,周边配套项目包括:龙城、迪拜MALL及配套的酒店、住宅、公寓、商务中心等项目。 “哈利法塔”自2004年起兴建,其承建商Emaar集团一直都保持神秘,没有透露任何建筑计划。根据高层建筑暨都市集居委员会(CTBUH)的国际准则,无论是建筑物结构高度、顶层地面高度、楼顶高度,还是包括天线或旗杆之类的高度,竣工后的"哈利法塔"都可谓举世无双。 哈利法塔不但高度惊人,连建筑物料和设备也“份量十足”。哈利法塔总共使用33万立方米混凝土、3.9万公吨钢材及14.2万平方米玻璃。大厦那么高,当然需要先进的运输设备。大厦内设有56部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米,另外还有双层的观光升降机,每次最多可载42人。 此外,哈利法塔也为建筑科技掀开新的一页。为巩固建筑物结构,目前大厦已动用了超过31万立方米的强化混凝土及6.2万吨的强化钢筋,而且也是史无前例地把混凝土垂直泵上逾460米的地方,打破台北101大厦建造时的448米纪录。 哈利法塔光是大厦本身的修建就耗资至少10亿美元,还不包括其内部大型购物中心、湖泊和稍矮的塔楼群的修筑费用。为了修建哈利法塔,共调用了大约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机。建成之后,它不仅是世界第一高楼,还是世界第一高建筑。 建成后的哈利法塔超过160层,且拥有56部电梯,速度最高达每秒17.4米,那将是世界速度最快且运行距离最长的电梯。艾尔马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纳曼·阿塔拉说:“这一设计将触及技术所能达到的巅峰,在此之前没有一座建筑能修那么高。人们不得不开发能适应这种高度的新型电梯。 哈利法塔在2009年1月17日高度达到了最终的828米(2,717英尺),是人类历史上首个高度超过800米的建筑物。哈利法塔已经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高建筑物。 当地时间2010年1月4日晚,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黙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揭开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的“迪拜塔”纪念碑上的帷幕,宣告这座著名建筑正式落成,并将其更名为“哈利法塔”。

迪拜哈利法塔结构设计和施工-迪拜塔

迪拜哈利法塔结构设计与施工撰文 赵西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 工程概况 迪拜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其高度为828m,其中混凝土结构高度为601m。基础底面埋深-30m,桩尖深度达-70m。全部混凝土用量330000m3;总用钢量104000t(高强钢筋65000t;型钢39000t)。有效租售楼层162 层,建筑面积526700m2,塔楼建筑面积344000m2。塔楼建筑重量50万t。居住和工作人数12000人,总造价为15亿美元。工期自2004年9月至 2010年1月,共1325天,用工2200万工时。 哈利法塔是一座综合性建筑,37层以下是阿玛尼高级酒店;45~108层是高级公寓,78层是世界最高楼层的游泳池;108~162层为写字楼;124层为世界最高的观光层,透过幕墙的玻璃可以看到80公里外的伊朗;158层是世界最高的清真寺;162层以上为传播、电信、设备用楼层,一直到206层;顶部70m是钢桅杆(图1,2)。 为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的地位,钢结构顶部设置了直径为1200mm的可活动的中心钢桅杆,可由底部不断加长,用油压设备不断顶升,其预留高度为200m(图3)。为此哈利法塔始终不宣布建筑高度。到2009年底,确认五年内世界各国都不可能建成更高的建筑,才最后确定828m的最终高度。 2010年1月4日,哈利法塔举行了开幕式,正式宣布建成。 2 建筑设计 哈利法塔的建筑理念是“沙漠之花”,平面是三瓣对称盛开的花朵(图4);立面通过21个逐渐升高的退台形成螺旋线,整个建筑物像含苞待放的鲜花(图 5~8)。这朵鲜花在沙漠耀眼的 图2 哈利法塔平面图3 顶部可升高的钢桅杆图4 三瓣盛开的沙漠之花 总高度/混凝土结构高度:828m/601m 基础底面埋深/桩尖深度:30m/70m 全部混凝土用量:330 000m3 总用钢量:104 000t(高强钢筋65 000t,型钢39 000t) 有效租售楼层:162层 总建筑面积/塔楼建筑面积:526 700m2/344 000m2 塔楼建筑重量 :50万t 可容纳居住和工作人数:12 000人 总造价:15亿美元 工期:2004年9月~2010年1月,总计1 325天 工程总包:韩国三星 土建承包:江苏南通六建 幕墙承包:香港远东、上海力进、陕西恒远 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SOM 图1 哈利法塔——世界最高建筑 图5 用21个退台构成立面 的螺旋线 图6 一朵含苞 待放的花 图7 三叉形平面有利于抵抗风力 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油气藏形成及油气聚集规律

第 !!卷第"期王振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油气藏形成及油气聚集规律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王振华(#()*%),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 第!!卷第"期新疆石油地质+,-.!!,/,." !$$#年)月 01/213/456789:6;<469:94= 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油气藏形成及油气聚集规律 王振华 (滇黔桂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 )*$!$$) 摘要:库车坳陷已在*个层系 (组)中获得工业油气流,发现了多个大型油气藏。从烃源条件、圈闭条件、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系统分析了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藏形成与演化,指出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藏类型多,含油气层系多,且多沿断裂和不整合面分布。油气聚集受盆地构造格局、区域盖层、断裂和不整合面控制。关键词:库车坳陷;油气藏形成;油气藏类型;油气聚集中图分类号:76###.### 文献标识码:3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一个叠置在古生界克拉通盆地之上的中、新生界陆相前陆盆地。早在#(*&年于坳陷内就发现了依奇克里克油田(至#(&’年累积产原油#.#@#$)A ),#((*—#((&年又相继发现了大宛齐油田、克拉!大气田和依南!大气田。库车坳陷的勘探程度还较低,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油气藏形成条件 (#)烃源条件 在库车坳陷内,中、上三叠统浅 湖%半深湖相泥质烃源岩和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分布面积广。根据露头剖面统计,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具有较厚的烃源岩,一般为"$$B)$$C.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三叠系烃源岩总有机碳平均含量为#.#&!B#.&&!, 热解生烃潜量平均为$.(D EF G A ;侏罗系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B"."&!,热解生烃潜量平均为#.!*EF G A.三叠、侏罗系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一般为!型,三叠系烃源岩中"型干酪根次之。三叠、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低,总体上呈现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特点,镜质体反射率(!,)值一般为$.*!B$.&!, 但在坳陷中心!,值为#.*!B!.#!,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总之,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烃源岩具有十分丰富的油气生成量,因此,油气资源不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因素。 (!)储盖组合条件 库车坳陷中、新生界由砂泥 岩频繁间互层组成,厚!.&B#$.*EC.多期构造活动造成了多套储盖组合,宏观上看主要的储盖组合有四套,即:克拉玛依组(7!%"E )下部砂砾岩为储集层,上部 泥质岩与黄山街组(7"H )泥岩为盖层;下侏罗统阿合组(2#I ) 和阳霞组下部(2#J #)砂岩为储集层,阳霞组上部(2#J !)煤系为盖层;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2!E )砂泥岩交互层组成储盖层;白垩系%下第三系砂岩为储集层,上第三系膏泥岩为盖层。总之,库车坳陷发育良好的储集层与盖层,具有多套储盖组合,这是形成油气藏的重要条件之一。 (")圈闭条件 库车坳陷局部构造发育,类型多 样,有挤压背斜、断背斜、地层超覆不整合、古潜山及与盐构造有关的圈闭,现已发现和落实的各类圈闭D)个, 圈闭多沿断裂或近不整合面分布,具明显的逆冲、推覆特征,经钻探证实获工业油气的圈闭以断背斜为主,主要分布于逆冲主体带(直线背斜带)中。 (D )保存条件 库车坳陷圈闭形成期为燕山%喜 马拉雅运动期,其中以喜马拉雅运动期形成的圈闭为主。三叠系烃源岩主要生油高峰期为晚白垩世%早第三纪,侏罗系烃源岩主要生油高峰期为晚第三纪与圈闭的生成期匹配较好,并且有上侏罗统齐古组泥岩和上第三系膏泥岩作良好的区域盖层,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和保存。 !油气藏形成与演化 库车坳陷发育一套三叠—侏罗系陆相烃源岩,形成以三叠—侏罗系为烃源岩的含油气系统,鉴于塔北隆起北缘所属的英买’、羊塔克、牙哈、提尔根构造带的油气均来自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烃源岩,故库车含油气系统应包括塔北隆起北缘。库车坳陷含油气 万方数据

生物礁是南海北部深水区的重要勘探领域-中国海上油气

第21卷第5期2009年10月 中国海上油气 CHINAOFFSHOREOILANDGAS Vol-21NO.5 oCt.2009 生物礁是南海北部深水区的重要勘探领域 龚再升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摘要论述了南中国海及周边地区中新世生物礁油气田及南中国海现代生物礁的分布,指出了生物礁的生成环境条件及地震响应特征,认为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近纪存在生物礁发育生长的良好务件,特别是琼东南盆地的西沙台地区,不仅有新近系生物礁发育的良好环境,更有生物礁油气藏形成的优越条件,是未来深水区勘探的重要领域,应进一步加深研究。 关键词生物礁南中国海成礁环境深水勘探 1南中国海及周边地区新生代生物礁 1.1南中国海及周边中新世生物礁油气田的分布 南中国海及周边地区新生代已知含油气盆地中 主要发育3种组合类型的储集体,如图1及图2所 示。其中,以生物礁储层为主的盆地有宾图尼、萨尔 瓦蒂、森康、东北爪哇、西北爪哇、西北巴拉望、东纳土 纳[1。3],砂岩和生物礁储层并存的盆地有北苏门答腊、 图1南中国海新生代沉积盆地储层性质分类图 图2印度尼西亚新生代沉积盆地储层性质分类图 南苏门答腊、巽它、昆仑、沙捞越一曾母、珠江口等,以碎屑岩储层为主的盆地有泰国湾、马来、西纳土纳、文莱沙巴、库太、中苏门答腊、莺歌海一琼东南等。由此可见,生物礁储层在本区已知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几乎和碎屑岩储层各占半壁江山。在本区有生物礁储层存在的盆地内发现了大量储量规模不等的油气田,较知名的油气田有F6气田[4’5]、Malampaya气田E5.63、Arun气田‘7’8]、Mum—baihight油田L1’2J、L气田[9]、LHll油田[M等。 (1)F6气田:位于沙捞越一曾母盆地,是中卢科尼亚近岸浅水台地上的塔礁,主成礁期为中一晚中新世,礁体厚度1300m,含气面积210km2,天然气储量963x108m3。 (2)Malampaya气田:位于西北巴拉望盆地,是离岸浅水碳酸盐台地上的塔礁,主成礁期为渐新世至中新世,礁体厚度500m,含气面积约54km2,天然气储量约800×108m3。 作者简介:龚再升,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原总地质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海洋石油大厦(邮编:100010)。 万方数据

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 邱剑 摘要: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有162层,总高828米的摩天大楼。哈利法塔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为当前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构造物,造价达15亿美元。 关键词:迪拜塔、钢结构、世界第一高楼 哈利法塔项目,由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由美国建筑工程公司SOM,比利时最大建筑商Besix,阿拉伯当地最大建筑工程公司Arabtec和韩国三星公司联合负责实施,景观部分则由美国SWA进行设计,我国江苏南通六建集团公司承包土建施工,幕墙分别由香港远东、上海力进、陕西恒远三家公司承包。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 1 建造历程: 2004年9月21日伊玛尔开始兴建。 2007年2月,超越了西尔斯大厦并成为最多楼层数的大楼。 2007年5月13日,以452米(1,483 英尺)超越了台北101的449.2 米(1,474 英尺)的最高混凝土建筑。 2007年7月21日,超越了509.2米(1,671 英尺)的台北101成为地表上最高的大楼。 2007年8月12日,超越了西尔斯大楼527.3 米(1,730 英尺)的天线高度。 2007年9月3日,成为世界第二高的自立建筑结构,超越了在俄罗斯莫斯科高540米(1,772 英尺)的莫斯科电视塔。 2007年9月12日,以555.3米(1,822 英尺)的高度超越加拿大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成为世界最高的自立建筑。 2007年12月10日,开始使用钢骨结构,之后的建设将不再用到混凝土。 12008年4月8日,阿联酋迪拜艾马尔房地产公司宣布,塔的高度已达629米,超过高度为628.8米1机电系:邱剑学号:MTI11031 e-Mail:2313270133@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113986.html,

X井礁滩储层测井精细评价

X井礁滩储层测井精细评价 张树东;齐宝权;贺洪举;杨仁林;罗利;周肖;刘萍英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9(029)010 【摘要】在介绍四川盆地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和上二叠统生物礁测井解释的经验和技术基础上,对X井飞仙关组、长兴组的地质和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充分利用该井的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的信息,精细地评价了该井的礁滩储层,准确地进行了气水解释,较为精确地获得了储层的参数.研究认为:在飞仙关和长兴组同时找到的礁滩叠合体具有储层发育程度高、溶蚀作用强、产量高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这也得到了试油结果的验证;有效的测井组合是常规测井、电阻率成像、阵列声波、重复式地层测试器,可选择的是核磁共振测井,该井气层的测井解释成功为LG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The discovery of the well LG1 is one of the major exploration achievements by the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After introducing the experiences and technologies of log interpretation for the bioherm reservoirs in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and the Upper Permian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we perform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ixianguan and Changxing formations in the well LG1, and performed detailed evaluation of the reservoirs of reef and beach facies in this well, accurately identified the gas and water layers, and obtained relatively accurate reservoir parameters by fully utilizing the conventional wel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