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定稿

五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定稿

五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定稿
五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定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期《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设计教师冯改菊日

2016.8

适应年级五总课时56 课程类型基础课程学校武岗小学

课程内容

本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教材的总体发展结构以及各个领域目标进行设计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

“空间与图形”领域: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领域:统计与可能性

“综合应用”领域:量一量找规律、铺一铺

“数学广角”内容:数字编码

其中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难点是小数乘除法算理的理解表述和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简易方程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稍复杂的方程”则是“解方程”的发展,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重在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统计与可能性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基础上的深化,通过操作与实验,武岗完全小学五一班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另外,经过四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并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方法、小数的加减法、常见图形的特征,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知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但在计算能力、分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有序发展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展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

因此,教学时我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此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

课程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学内容、学情制定如下课程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会估算;通过自主探索与交流,会对小数乘法和除法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形成正确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会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经历观察的过程,发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同时养成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学过的运算定律、计算公式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在观察、操作、交流中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如3x+2=5,2x-x=3);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会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用语言描述、用字母表示其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

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在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6、在“量一量找规律,铺一铺”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能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欣赏美的意识。

7、依据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比较、猜测、交流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程评价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生需要激励,就让学生在肯定中成长;学生需要体验,就让学生在自信中成长;学生需要沟通,就让学生在和谐中成长;学生需要理想,就让学生在希望中成长。我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因此,我改变以往单一的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方式,遵循“评价内容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原则,采取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等不同的评价形式,将学习习惯的养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提升,融入到学期终端综合评定中,从而全面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们将以加分为主要手段,每一项奖励分由组长记录,采取周总月评的方式评选出各月各类小明星,颁发期喜报进行评价,不同的小明星喜报分值不同,最终将喜报兑换成积分评选学期学习标兵和期末小明星。

具体评价如下:

(一)让习惯之花开满孩子学习的道路

1、课堂评价:

(1)日常学习行为:

对有一定积极性的学生我采用“激励式评价”(口头表示)

对学习上有困验、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我采用“期待式评价”(口头表示)

对有特殊原因的学生我采用“接纳式评价”(口头表示)

对任何学生我都会采用“亲近式评价”(动作或表情表示):鼓掌、点头、拍拍肩膀、竖起大母指、微笑、凝视、皱眉、沉默等。

(2)听讲:一周之内能做到: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不做小动作,加1分。

(3)发言:结合学校开展的班级课堂文化要求,发言积极且能主动使用课堂提示语提出问题,提问有新意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众不同,加1分。

(4)合作交流: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每次都发言,能指出小组同学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别人学习有困难时能主动提供帮助。

由小组长记录并评价,组员监督,一周记录5次优,加1分。

2、作业评价:

正确率(全正确为优、错1道为良、2道以上为努力)+书写(干净工整为A,其余为B,字迹潦草重做)

(1)课堂作业:学生先自评,师再评,根据结果进行一周总评。

评价办法:一次优A加1分,组长记录,一周一公示,一月一汇总

(2)其余作业:除课堂作业外,在学校做的一切数学题,同桌互评。

(3)家庭作业:每次都写上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以家长评价为准。

评价办法:全对一次加1分,组长记录,一周一公示,一月一汇总。

以上所有项目一月一评比,分别评出当月“守纪星”、“积极发言星”、“合作交流星”、“认真完成作业星”,同时颁发喜报,拍照上墙,所有评比结果作为学期终端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发展渗透于学习过程的点点滴滴在对口算估算、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课堂提问采用表现性评价的同时,开展计算比赛、解决问题比赛、实践操作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计算能力:口算、估算、笔算

(1)课堂上口算、估算节节练:学生互评

每天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训练6道直接写得数,同桌互评,全对加1分,组长记录,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价,每月评出“口算小能手”,颁发喜报。

(2)笔算:师评

另外,每天的课堂作业至少含两道计算题,隔天的家庭作业至少含3道计算,每次全对加1分,错误的先写出原因再纠正,组长记录,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价,每月评出“家庭作业之星”,颁发喜报。

2、解决问题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根据问题筛选信息的能力、独立解决与主动交流的能力、表述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1)抓好辅导

我们利用每天中午辅导的时间,解决一道实际问题,采用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评价或全班集体评价的方式进行。

评价办法:全对一次加1分。

(2)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①解决问题过程中注重思维训练,每节课尾,自我进行三问:我主动思考了吗?我进行了怎样的思考?我提升我的思考了吗?

②课本习题、家庭作业天天批改,天天平价,共同讲解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③结合我校研究的“30+10”数学效率课堂教学模式,每节进行当堂检测,做到一节课、一小节一把关一反馈。

评价办法:全对一次加1分,组长记录,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价,每月评出“解决问题小能手”,颁发喜报。

3、实践操作能力

结合本学期我校数学学科开展的素养评价方案,采用小组评、教师评的评价方式,主要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实践操作素养测试:

图形的变换:

任意抽一组题,会正确判断出图形是哪一种变换得1颗星;

会在方格纸上补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得1颗星;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或按一定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得2颗星。

评价办法:最终成绩为优的被评为“实践操作小能手”,颁发喜报。

4、纸笔测试

(1)4月:开展计算能力团体赛。

(2)5月:开展解决问题能力团体赛。

评价办法:达到目标的分别评为“计算小能手”和“解决问题小能手”,颁发喜报。

(3)单元测评:

采用自我反思+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并填写“自我整理与反思表”。

附表:五年级数学各单元内容学生自我整理与反思

班级姓名单元名称分数

错例整理及分析订正

错题整理原因分析自我订正

家长的话

自我反思

评价办法:达到目标的评为“数学小明星”,颁发喜报。

(4)6月:期末综合素养测试。

评价办法:达到目标的评为“数学学习之星”,颁发喜报。

其中,“守纪星”、“积极发言星”、“合作交流星”、“认真完成作业星”、“口算小能手”、“解决问题之星”等,每张喜报兑换20分;单元测评所得喜报,每张兑换50分;“计算小能手”、“解决问题小能手”、“实践操作小能手”所得喜报,每张兑换100分,最后所有喜报兑换成积分,张贴公示,所有小明星拍照上墙。

以上所有评价结果作为期末终端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三)综合评价完善于学期终端

1、面对面——真诚激励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公正评判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期末我将组织我班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评价”活动。我们遵循“民主、客观”的原则,活动形式不拘一格,采取“班组结合式”评价方式。

主要流程:

自我评价——实事求是评自我小组评价——三言两语话组员全班共评——公正客观评同学老师评价——点评激励提希望通过自我认格、小组评格、全班定格,发挥全体学生的评价作用,增

加评价的信度、透明度,鼓励学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进取,完善自我。

2、综合认证——共同提高

结合以上评价标准,在学期末对每一个学生获得的6种评价卡分别兑换成积分,算出单项积分和综合积分,并在班级内张贴公示,以此作为评选数学方面各类优秀学生的主要依据。

我们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本班学生全员参评,在校内班内犯大错者一票否决。

综合评价等级:

依据综合积分由高到低依次分配,此评价等级记录在学生期末素质评价表中。

优秀——班级人数的15%,优良——班级人数的50%

良好——班级人数的30%,合格——班级人数的5%。

“数学特长生”评选:根据学校分配的名额,按本学期综合积分,由高到低截取人数,前几名当选。

“数学学习标兵”(评选20名):按本学期综合积分,除去特长生由高到低依次向下顺延。

“守纪之星”:(评选5名):根据此项综合积分,由高到低截取人数,前5名当选。

“积极发言之星”(评选5名):根据此项综合积分,由高到低截取人数,前5名当选。

“合作交流之星”(评选5名):根据此项综合积分,由高到低截取人数,前5名当选。

“作业完成之星”(评选10名):根据两种作业卡积分之和,由高到低截取人数,前10名当选。

以上所有积分由日常积分和喜报积分之和为个人总分。

本学期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之路。

本学期我将遵循“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自由;少一些统一,多一些个性;少一些不足,多一些鼓励”的原则,以“掌握知识、提高技能、陶冶情操”为目标,以训练学生的“动耳、动口、动

课程实施手、动脑”能力为主线,在正确运用我校研究的“30+10”数学效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选取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学习素材,我以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灵活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激发学生把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获得数学知识、发展应用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具体实施如下:

1、第1——6周(8.25——9.30):第1、2单元——小数乘除法(共19课时)

这两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算理的理解与表述及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取商的近似值。

我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探索交流,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

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我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释疑:

(1)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兴趣。

我以购物、划玻璃、装修房子、晨练、乘车、计算用水量等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情境中的主人,思考如何付账、计算长度和房屋面积等等,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在自主合作中训练思维。

①温故而知新——充分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在计算“0.72×5”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计算“1.2×0.8”时,发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促成学生利用前一节课的计算经验,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计算“22.4÷4”时,如“能不能把22.4转化成整数来做?”“把22.4千米转化成22400米来做时要注意些什么?”“如果不转化,直

接用22.4÷4,你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等等,学生在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中,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②有一种爱叫做“放手”——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中理解算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我巡视指导;其次,小组交流时,我参与其中发现不同算法;最后,各组展示不同算法并交流,对算理作出合理解释。

此时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在宽松和谐、互相合作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能够发现计算的一般方法的优越性。

③先放后收——重视对一般计算方法的总结。

鼓励学生在分析、对比、讨论中,发现一般计算方法的优越性,自主计算之后,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根据竖式的步骤,采用说理与分析式同步进行的方式,真正理解算理。

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式并茂的方式将竖式的计算过程呈现在学生眼前:我先放后收,鼓励学生自己或小组交流总结方法,全班汇报、补充完善,并引导学生有序归纳: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等等。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乘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有序进行思维和简明表达的能力。

(3)在检测反馈中体验成功。

结合我校研究的“30+10”数学效率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尾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我会设计有一定层次性和综合性的题目,一般要求学生在5分钟之内完成,当堂检测,体验成功,以此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如果目标的达成度和学生的达标率不高,我会认真分析师生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二次把关和补救。

(4)循序渐进,巧练计算。

①每节课前我都进行3分钟的分块口算(含估算)训练,有目的地选择题目,做到训练有针对性。

②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周一至周四,利用中午辅导时间,抽出10分钟,前5分钟限时口算(含估算)训练,后5分钟3道笔算(含1道简便运算,

一周之内简便运算题型不重复),过滤出后进生,利用下午第二课堂单独指导,激励这些学生对于每一种类型在速度和质量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③每周五中午我都组织检测,十分钟限时口算(含估算),15分钟笔算,(含一步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不同类型的简便计算),对不达标学生,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5)灵活应用,有的放矢。

①为使计算应用不分家,我采用每日一题的形式进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周之内题型不重复)。

②我鼓励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体验“一般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增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灵活性。

2、第8周(10.8——10.16):第3单元——观察物体(共3课时)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观察物实物和立体图形,重点是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或图形的形状与位置,难点是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几何体,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中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1)课前准备不容忽视。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周围村庄,家长素质不高,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也不多,而本单元又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动手实践性活动,需要学生亲自参与看一看、摆一摆,所以除了我准备的饮料箱、化妆品盒、魔方、茶叶筒、地球仪等多种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模型以外,我又把全体学生每4人划分为一个合作小组,任命1位组长,要求组长提前两天进行合理分工,一个小组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可自制也可搜集,组长提前一天验收,必须合格,保证课堂中正常使用。

(2)课中活动扶放结合。

①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我提供相应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几个面,分别是什么样子。在小组合作中,鼓励每个学生亲自体验和思考,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画下来交流。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②小组合作观察组合的立体图形,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先判断,再根据实物验证判断的正误,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③利用学具进行拼搭活动。我利用课件出示3种不同的平面图形,每组任选一种拼搭,之后把选择同一种图形的小组的作品放在一起,全班交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达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3、第9——13周(10.17——11.20):第4单元——简易方程(共17课时)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简单的数量,及解简易方程和利用方程解决问题,量一量找规律等。

重点是解简易方程和利用方程解决问题,难点是分析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

具体实施如下:

(1)基础训练形式多样。

写代数式的训练是列方程的基础,课中我主要采用个别提问、同桌互说、小组交流、集体互答、练习书写、制作计量单位表等形式加强训练。

(2)实物演示指导方法。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课堂中依据课本提示设问,我鼓励学生先猜想,我再借助天平和砝码,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进行演示加以验证,以此推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首先利用天平演示例题,再利用课件出示问题链,鼓励学生尝试计算,交流汇报时,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小结解方程的思考方法、解题步骤、书写要点、注意事项等等。

(3)借助直观演绎抽象。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寻找数量关系则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学时我在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之外,精心设计、筛选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借助直观、形象、易理解的线段图帮助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从而抽象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4)抓住机会培养习惯。

无论是代数式的书写,还是解方程过程的书写,我都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另外,重视解方程的检验,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我抓住这个重要契机,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

(5)动手操作揭示规律。

本单元最后安排了“量一量找规律”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因此,课堂中在要求学生准备简易秤、皮筋、课本等材料的基础上,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做好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推理等工作,我参与其中进行适时引导与点拨,从而得出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4、第14——15周(11.21——12.4):第5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共9课时)

本单元主要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面积公式的推导与灵活运用。

因此,我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中亲身经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探索并体会各种多边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转化的同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1)公式的推导由扶到放。

我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为引子,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先提出假设,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出示的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数、剪、拼、摆等活动进行试验、操作,并在组内进行交流,我以合作者的身份启发学生借助于知识的迁移,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在全班展示汇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讨论,交流转化前后的图形有什么样的关系,鼓励学生把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从而找到其计算方法。

此外,我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再一次向学生展示几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内化新知,此时公式的总结也水到渠成。

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有知识的构建、方法的生成,

更有思想的碰撞,疑惑的萌生,真正达到思维的提升。

(2)知识的运用花样百出。

我结合每日一题的训练,出示不同的题目,比如:计算水渠横截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房屋侧面面积以及给出面积求其它条件的题目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时,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去思考,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只要有道理,我就给予适时的肯定和表扬,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得到训练的同时,获得成功的愉悦。

5、第16周(12.5——12.11):第6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共5课时)

本单元主要学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中位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铺一铺。

重点是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及数据的中位数,难点是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1)在校园情境中乐学。

我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场景,激发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其中,通过操作、实验、探究击鼓传花、足球比赛等活动中蕴涵的数学问题,丰富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体验,体会到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大量的等可能性事件,平时的游戏活动中也隐含着许多公平性的问题。

(2)在试验操作中会学。

课中我充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做抛硬币试验、统计一组学生的身高等活动,鼓励学生做好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通过展示、对比、交流,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公平性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3)在游戏、活动中巧学。

课下我和学生一起玩转盘游戏、掷骰子、玩扑克牌,设计游戏方案,在活动中加强可能性的应用。

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同学的视力、体重、睡眠时间、喜欢吃的水果等活

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开展“铺一铺”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依据熟悉的圆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任选一种图形拼一拼、铺一铺,探索并找出可以密铺、不能密铺的平面图形,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鼓励学生设计密铺图案并展示。通过学生的创作及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美和创造美。

搜集并介绍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热情,了解数学的价值。

6、第17周(12.12——12.18):数学广角(共3课时)

(1)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实例中得到渗透。

我借助我市邮政编码和一部分身份证号码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其结构与含义,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给我们班学生编学号及给班级图书角的书籍编书号,学会运用数及符号进行编码,渗透数字编码思想,并让学生交流这样编号的好处。

(2)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发展。

我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搜集、调查电话号码、汽车的车牌号、火车的车次、飞机的航班号以及商品的型号等,周一到校后,在班级汇报、交流、展示,并评选实践活动小能手。在学生亲身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使本学期的学习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我还鼓励学生整理错题集、办数学手抄报、开展思维飞吧第二课堂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 【设计者】:锋丹雅萍朱永琴司雯 【适用年级】:五年级 【学校】:外国语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总课时】:52课时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

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你将能: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学方案计划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 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 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 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 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 格?( )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西大街后士郭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课程 设计教师:张建伟适用年级:六年级 课时数安排: 本册共60课时的学习内容,各部分学习内容学习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负数(3课时) 二、百分数(二)(4课时) 三、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五、数学问题--鸽巢问题(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一、课程学习目标 1.知道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学生通过学习百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百分数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4.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5.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上册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人担任的是一年级81班<<趣味数学>>的教学,这些孩子聪明、活泼、可爱,对学习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则参差不齐.由于这门课程学生没有教材,所以在组织活动,尤其是要学生配合准备学具方面有一定困难. 二、教材简析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课程,主要设计理念是:趣味性、实践性.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学习内容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 三、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也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四、实施措施 1、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课上组织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去,课后坚持写教学后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4、采用边教学边反思边调整的方法,不断修改、完善教材。 5、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完善评价体系。 6、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并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提高效率。 五、教学进度安排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设计日期: 适用年级:六年级学生 课时数:65课时左右 一、课程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小学六年级的相关课程标准如下: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比例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并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5)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关系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6)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7)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解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2.教材分析 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百分数和比例和比例尺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数学小故事》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 1、开发原则:《数学小故事》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 方式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 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 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 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 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 学。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 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 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数学小故事》将寓 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 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 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 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 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

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 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 课程内容: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 3、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 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 5、通过学习了解转化的相关知识; 6、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理能力; 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 三、课程目标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_1855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 篇一: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 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枪?打中了哪几 格?() 二、分析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26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辛英 时间:2012年2月 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进行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学会将搜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筛选、分类等,加工内化成自己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了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意识到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懂得要珍爱生命。 科学知识目标: 物质世界: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新能源。 生命世界: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了解一些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了解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各种信息;了解人类信息发展的历史,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地球与宇宙: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探究风的成因;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特点;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用联系的观点整合不同的内容,努力体现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的变化,使学生学会在

整体上领悟科学本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6个课题。 【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学期教材的结构、使用方法及学习目标,提出新学期要求。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内容标准: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能够繁殖,遗传和变异,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等。 教学安排: 【课时2】细胞 【课时3】我从哪里来 【课时4】人的一生 【课时5】我像谁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内容标准: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安排: 【课时6】让身体热起来 【课时7】摆的秘密 【课时8】钻木取火 【课时9】通电的线圈(一) 【课时10】通电的线圈(二) 【课时11】无处不在的能量 【课时12】开发新能源 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 内容标准: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探究风的成因;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

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行的规则。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7)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8)使学生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课程内容与安排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四个领域: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按单元):分数加减法、长方体(一)分数乘法、长方体(二)、分数除法、确定位置、用方程解决问题、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按领域划分) 1.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第三单元“分数乘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分数除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应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下) 授课时间:62课时 课程设计: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数学课程标准》中该课程相关的要求有: (1)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2)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4)掌握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6)理解平行线概念;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7)掌握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9)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10)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11)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13)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14)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15)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16)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17)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8)* 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19)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0)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2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2)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23)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24)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25)会写出矩形的顶点坐标,体会可以用坐标刻画一个简单图形。(26)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设计教师: 适用年级:六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四、统计(2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一、课程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数学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鲜明的课程意识拒绝“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可以超越、选择和变更的。教材也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不是课程的全部。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 活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 尊重教材但不“唯”教材,“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首先,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我们要善于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将教材中静态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其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的基础上调整、补充教材所提供的教材内容。另外,教材上提供的资源有时还可以综合利用,用活用足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当然,活用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挖掘教材隐含的课程资源。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度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学服务。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实施 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六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编写者:潘庚辉 单位:狼城岗镇南韦小学 时间:2011-09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 教学材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潘庚辉 授课对象:狼城岗镇南韦小学六年级 课程目标: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实验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其中,属于数与代数有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和第五单元百分数;第一单元位置和第四单元圆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第六单元统计——扇形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属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知识;数学综合应用有两个:1、确定起跑线;2、合理存款。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位置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下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 培养小学生11大数学素养: 一曰达观的学习情趣, 二曰敏锐的数感意识, 三曰沉静的思考行为, 四曰灵动的思维活跃, 五曰清晰的推理层次, 六曰主动的质疑胆识, 七曰丰富的表达才艺, 八曰优雅的审美情调, 九曰张扬的数学个性, 十曰和谐的协作精神, 十一曰专注的倾听能力(听商)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教学材料: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56课时 开发教师:赵秀明 开发时间:2015年3月3日 一、课程背景: 本册教材选取跟学生感兴趣和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校园艺术节——分数

的意义和性质;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关注环境——分数加减法(二);走进军营——方向和位置;爱护眼睛——复式统计图;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以前知识的扩展;中国的热极——认识负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素材入手,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学校、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关注环境——分数加减法(二)这是计算教学的核心,是迅速和准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必要前提,更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帮助学生理解算法更要明确算理,提倡策略的多样化,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计算方法,既体现算法多样化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发现计算规律,形成计算技能。此外,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通过“情境串”引发“问题串”,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本期教材内容知识点散、多,新增知识点难度相比以前增大不少,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与分数加减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对计算算理的理解和策略掌握。 二、课程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和求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会计算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理解约分、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山亭区冯卯镇明德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宋慧 设计日期:2020年2月6日 适用年级:六年级 一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7、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9、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 教学课时百分数的应用………………………… ..11课时 圆柱和圆锥…………………………… ….11课时 比例…………………………………………………15课时 比例尺…………………………….12课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打车李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 设计教师:王建璐 设计日期:2015、3、4 授课教师:五年级数学教师 授课时间:大约70课时 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生 一、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从学生方面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从学习内容看: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你将能: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11.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坐姿端正、格式正确、积极回答问题等各种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 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内容标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内容标准: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内容标准:.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内容标准: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材料

课程名称:《妙趣数学魅力无限》 前言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趣味数学题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3.通过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数学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

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课程内容: 1、结合教材,精选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围绕数学快乐游戏、数学图形剪拼、数学智力竞赛等开展学习。 3、教学内容形式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原则与方法: 1、实践性、趣味性、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除了严谨性以外,还有很多的趣味性,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2、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面向学生全体开展各种活动,同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指导他们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课程评价: 1、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态度、活动表现等情况及时评价,评价采取生生互评、小组点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2、学习成果展示评价。 课程目录 第一课时参观森林公园 第二课时快乐运算 第三课时迷惑人的数学故事 第四课时七巧板的来历 第五课时莫比乌斯带 第六课时平移和旋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