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科版

3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事例和交流、分析知道怎样与人合作。

2、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怎样与人合作

教学难点

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谜语导入,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出示谜语

一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揭示谜底:手(课件出示:两只小手)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聊聊咱们——左手和右手,揭示课题。

二、教学过程

1、板书左手和右手。

师:伸出我们的小手,夸一夸我们的小手。

2、游戏——单手刨铅笔体会一只手干活的不方便

(1)教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单手削铅笔。所谓单手就是一只手,整个的削铅笔过程只能是一只手,听清楚只能是一只手。好,现在把一只手放到口袋里,假如有同学违规,那对不起只能取消你的游戏资格。游戏开始,教师巡视。

(2)游戏结束,学生谈感受。(想问一下,刚才刨铅笔有没有成功刚才刨铅笔有何感想)。

小结:是啊,右手没有了左手的帮忙,就削不成铅笔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都离不开两只手的配合。你想一想哪些事情都需要两只手的合作?两只手是怎样分工的?

(3)学生自由述说明白左手和右手谁也离不开谁。吃饭的时候,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写字的时候,左手按住纸,右手写字。

左手和右手谁也不能离开谁,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请用你的右手抚摸你的左手,对你的双手说一句话吗?

(4)小结:你的左手和右手是世上最要好的朋友,互相配合能做很多事,谁也离不开谁。世上有很多事情也需要我们同学能像左手和右手一样互相配合才能顺利成功地完成。

3、游戏:画表格

(1)用自己的双手绘制一份如右表的表格(工具:尺子、铅笔)。

计时:分秒

(2)用“我”的左手和“你”的右手,绘制一份同样的表格。

计时:分秒

(3)游戏结束,学生谈感受。

小结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画的表格又快又好,而相互合作的时候画的又慢又差。合作伙伴如同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彼此配合,才能配合默契。

4、自编故事《猴子和大象》。

5、交流教材。

6、教师小结:的确,只有分工合作、任务明确,做起事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学生讨论回答班级中哪些事情也需要共同合作。

8、小练习。

三、课堂小结在歌声中你画我的手,我画你的手。

1、同学们,伸出你的手去握握同桌的手,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要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一样,相互合作,这样能够解决你我他的许多困难和烦恼。记住,相互合作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让我们在歌声中相互画画你的手,我的手。

2、学生在《好朋友》中你替我画手我替你画手。

作业布置: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关于与他人交往的名言警句。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一单元)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一单元) 第一单元从小学创造 一、单元目标及课时划分 ○活动目标 1.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2.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4.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5.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课时分配 从小学创造(7课时) 1.从问题开始(3课时) a.你有好奇心吗(1课时) b.展开想象的翅膀(2课时) 2.创造的快乐(4课时) a.我也能创造(2课时) b.失败是成功之母(2课时) 你有好奇心吗 活动目标: 1.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驱动力。 2.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课前搜集1—2位自己喜欢的,讲述科学家有好奇心的故事。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苹果”游戏,认识好奇心 1.老师请学生上台来切一个苹果。 2.我们都习惯于竖着切苹果,下面老师横着切,将苹果一分为二,说说你的发现。 3.“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个看似简单却从不被人所知的秘密? 4.小结:他有着宝贵的好奇心。(板书:好奇心)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抢答赛,一起来了解了解。

二、小小抢答赛,感受好奇心 1.以大组(小组)为单位开展抢答赛。下面的问题是哪位科学家或发明家提出来的;⑴人类可以飞上天吗?(冯特兄弟) ⑵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爱迪生) ⑶奔驰着的马,它的四蹄是否同时着地呢?(麦布里奇) ⑷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么样?(摩尔根) ⑸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鲁班) ⑹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李四光) …… 2.评出优胜组。小结:科学家、发明家们就是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迈开了发明创造的第一步。 三、问题手册 1.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你有好奇心吗?(补充完整课题)现实生活中,你对什么产生过好奇心呢?赶快和伙伴们交流交流吧! 2.小组交流各自好奇的问题,并记录在各自的卡片上。如:毛毛虫有眼睛吗?草原上为什么没有树?我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蘑菇是怎样繁殖的?小猫为什么从搞处摔下来会安然无恙?…… 3.全班交流。 4.小结:今后,请大家经常将你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写在小卡片上,制作成问题手册,挂在你学习的地方,它会提醒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一定也会产生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 四、故事会 1.在抢答赛中我们提到了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谁能讲讲他的故事? 2.学生讲麦布里奇的故事。 3.老师讲教科书第四页“算术能不能从高位算起的”故事。 4.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5.小结:有了好奇心,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五、好奇总动员 1、老师每天用黑板刷,发现了许多问题(课件呈现): ⑴黑板刷能不能制作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呢? ⑵刷黑板时,黑板刷能否将粉尘吸进去呢? ⑶黑板刷经常掉到地上,能不能设计出粘在黑板上的黑板刷呢? ⑷黑板刷里的刷片是不是可以替换呢? …… 2、请大家象老师一样,选取身边的某一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就它的外观设计、运用性等方面,提出你们的问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教案

六 年 级 下 册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地球的卫星----- 月球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 (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一一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教科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简答题

简答题 1、你怎样理解“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这句话? 答:这句话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是酝酿成功的肥沃土壤。只我们不断总结失败的原因,不轻言放弃,坚持到底,一定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2、我们生活在信息世界中,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答:(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上成人网站;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告诉网友自己的联系方式,不随便约会网友; (3)不沉溺网络游戏。 (4)不打开来历不明的子邮件; (5)不下载陌生的不知名的软件。 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这个道理。 答: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我们吃的米饭、蔬菜、肉类、蛋奶等食物都来自农业;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屋的原材料很多来自农业,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4、你知道在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吗?为什么要保护文明遗产? 答:我知道我国的世界遗产有长城、故宫、泰山、黄山、张家界等。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人类文明精华中的精华,是独一无二的。一旦破坏了,就永远无法恢复原貌,所以要保护文明遗产。 5、有人认为上网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上网弊大于利,你认为呢?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观点。 答:我认为上网利大于弊。因为上网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而且上网聊天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让我们不孤僻,有朋友。以后的社会哪里离得开电脑啊?要先打下基础才行啊。通过网络还可以学习英语呢!又方便又省钱。我们通过网络和别人交流,很方便,还可以在网上提问题,会有人帮你解答问题。或:我认为上网弊大于利。因为我们有一些同学上网就是玩游戏,上课的时候老是想着游戏的事情,学习下降了。还有些同学老是在网上和人聊天,有时候看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这样对小学生的生活会有影响。 6、常见的传媒有哪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我们常见的传媒有电视、计算机、网络、广播、报刊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欢乐,还可以带来财富。 7、制作瓷器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瓷器制作有六个步骤:和瓷泥、制坯、烘干、上釉、烧窑、质检。 8、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我们要不要遵守规则?怎样避免掉入网络陷阱? 答:网络尽管是个虚拟世界,我们也要遵守规则。要遵守网络规则,提高警惕,免受伤害。不浏览不良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站,不轻易告诉别人地址和电话,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9、驿站的用途是什么? 答:驿站是用于喂养邮驿专用的马匹和供驿传人员吃饭、住宿的地方。信使在驿站休息,换马后继续前进。10列举五个世界之最。 答: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 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太平洋;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科版

3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事例和交流、分析知道怎样与人合作。 2、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怎样与人合作 教学难点 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谜语导入,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出示谜语 一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揭示谜底:手(课件出示:两只小手)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聊聊咱们——左手和右手,揭示课题。 二、教学过程 1、板书左手和右手。 师:伸出我们的小手,夸一夸我们的小手。 2、游戏——单手刨铅笔体会一只手干活的不方便

(1)教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单手削铅笔。所谓单手就是一只手,整个的削铅笔过程只能是一只手,听清楚只能是一只手。好,现在把一只手放到口袋里,假如有同学违规,那对不起只能取消你的游戏资格。游戏开始,教师巡视。 (2)游戏结束,学生谈感受。(想问一下,刚才刨铅笔有没有成功刚才刨铅笔有何感想)。 小结:是啊,右手没有了左手的帮忙,就削不成铅笔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都离不开两只手的配合。你想一想哪些事情都需要两只手的合作?两只手是怎样分工的? (3)学生自由述说明白左手和右手谁也离不开谁。吃饭的时候,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写字的时候,左手按住纸,右手写字。 左手和右手谁也不能离开谁,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请用你的右手抚摸你的左手,对你的双手说一句话吗? (4)小结:你的左手和右手是世上最要好的朋友,互相配合能做很多事,谁也离不开谁。世上有很多事情也需要我们同学能像左手和右手一样互相配合才能顺利成功地完成。 3、游戏:画表格 (1)用自己的双手绘制一份如右表的表格(工具:尺子、铅笔)。 计时:分秒 (2)用“我”的左手和“你”的右手,绘制一份同样的表格。 计时:分秒 (3)游戏结束,学生谈感受。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 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 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 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 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 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 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反思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第1课《从问题开始》 (2) 第一单元第2课《创造的快乐》 (6) 第二单元第1课《让田野告诉你》 (10) 第二单元第2课《走进车间》 (14) 第二单元第3课《百变之身》 (17) 第三单元第1课《坐在家里看世界》 (20) 第三单元第2课《沟通无极限》 (23) 第三单元第3课《我的信息生活》 (26) 第四单元第1课《灿烂的古代文明》 (28) 第四单元第2课《伟大的科学成就》 (32) 第四单元第3课《绚丽的文学艺术》 (35) 第四单元第4课《文明遗产知多少》 (41) 第五单元第1课《地球有多大》 (45) 第五单元第2课《飞越太平洋》 (50) 第五单元第3课《和非洲朋友共舞》 (53) 第五单元第4课《迷人的欧洲风情》 (56) 第五单元第5课《世界真奇妙》 (60)

第一单元第1课《从问题开始》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能力目标: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身边的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情感目标:鼓励他们做一个将来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2学情分析本班 本班共有学生22人,多数农村孩子对于动手操作能力都比较完备,但缺乏相对灵活地思维和充足的理论指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记住爱迪生等伟大发明家的发现。 2、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教学难点 对身边的普通事物产生好奇心,然后提出问题。 4教学过程 4.1你有好奇心吗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提出质疑

1、课件出示《蚂蚁搬家》图片,引导学生质疑。 2、孩子们,知道吗?当你在对这幅图片提出疑问的时候,你就向创造迈出了第一步。 活动2【讲授】细心观察,说说稀奇事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看黑板。 板书:宝贵的好奇心。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宝贵的好奇心,那么我们身边有那些现象会让我们好奇呢? (1)师课件出示课前收集的奇怪事: ①蜗牛遇到盐巴会变成水; ②鳄鱼吃饭的时候会掉眼泪; ③把蚯蚓切成两段,它不会死,反而两端还会重新长出来; …… (2)说说自己身边奇怪的事: 生一:鱼儿睁着眼睛睡觉,马儿站着睡觉; 生二:储存玉米、小麦时,里面的黑色硬甲小虫,一碰就不会动了; 生三:海参“夏眠”; …… 3、小结: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活动3【活动】讲故事,感受名人的好奇心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让我们荡起双桨_教科版

3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2、认识合作成功与失败的条件和原因。 3、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体验合作中的共享与双赢。 教学重点: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把分工与合作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我姓刘,名字呢?是为了迎接春天而最早开的花,但它又似花非花。同学们猜猜吧,或在屏幕上找一找。(屏幕显示刘银(迎)春) 二.导入 同学们猜出了刘老师的名字,认识了刘老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猜一猜吧。听节奏猜歌名(“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氛围)(歌曲结束)今天呢,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是学会合作——(如同我们歌曲的名称——让我们荡起双桨)(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接下来就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起去“做游戏”“听故事”“做实验”好不好? 生:好。 三.初感合作 师:下面请两组同学来做做游戏吧! 游戏体验 体验:传花比赛,看看哪一组快?可以进行两轮比赛。 (1)第一轮比赛要求花从每个学生头上传过。看看哪组快?赛后,说说动作快或动作慢的原因。 (2)第二轮比赛要求花从每个学生左肩传过。借鉴第一轮失败的原因小组进行调整,再比赛。

教师:听听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深的矿井里有5个矿工,可是矿井突然塌方了,其他井口都被堵,只有一个井口还有一个很小的口,只能一个人艰难地通过。而且情况非常紧急,他们必须尽快逃生。5个矿工该怎么办才能逃生?同学们,你们面前的5个小球就是5个矿工,快快想出好办法! (一个一个地出来) 师:同学们刚才发扬先人后己,合作的精神挽救了5名矿工的生命,你们真了不起!(棒棒的,点赞) 四、探究明理 1、学生讨论探究。活动后请学生讨论自己在前面的两个游戏中的收获,自己的感想。通过比较,进行总结归纳。 2、教师总结:合作,可以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合作,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能给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 五、延伸升华 1、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教科书中的几个事例、课堂上的三个活动及自己的理解,以“合作中的共享与双赢”为主题,进行交流讨论。(1.画表格计时,前两名同学一个出左手一个出右手合作画表格,比较。2.听故事,讨论。)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第19页的图配文,然后谈感受。写下自己的体验。 六、模拟实验 教师呈现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物、人物卡片,在每个卡片的后面列有一个任务,学生按照小组抽取卡片,根据抽到的任务,各小组分工合作。卡片中的任务有以下几个: (1)喜欢拼图吗?试试看,你们的卡片拼出后会是一幅什么图,然后将结果贴在黑板上。(2)会捏橡皮泥吗,那么来吧!试试捏个“动物乐园”!(3)小组同学准备个小合唱,要有动作才好哟!(4)有一座房子光秃秃的,你们能用玉米粒做屋架,红豆做屋顶,绿豆做窗户,再配上图案,将它打扮一下吗?(5)小组的几个人试着组合成“术字形”“米字形”“梅花型”图案。(要求站着组合)(6)你们小组能团结一心,那么大家都来想一想,小组同学一起合作干点什么?给大家个惊喜。(7)这是一朵大红花,每个花瓣都被白色花片遮住了,

2019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创造是▁▁▁▁赋予人类的本能。 2.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过:好奇心造就▁▁▁▁和▁▁▁▁▁。 3.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包括▁▁▁▁,▁▁▁▁▁,▁▁▁▁,▁▁▁▁。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5.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句话是▁▁▁▁▁说的。 6.最古老的邮政是在▁▁▁▁▁国出现。 7.▁▁▁▁▁被称为旅游王国。 8.伟大的文学家▁▁▁说,音乐是开启▁▁▁▁▁▁宝贵的一把钥匙. 9.寄信是要使用▁▁▁▁▁的信封,并按▁▁▁▁▁书写。 10. ▁▁▁▁▁被称为“太平洋上的珍珠”。 11..古时候,人们靠▁▁▁▁▁,▁▁▁▁▁等方式传递信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10分)。 1.想象力是每个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2.郁金香是英国的国花。() 3.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火车。() 4.寄信时可以不使用国家统一监制的信封。() 5.在网络世界里,别人根本不认识你,你可以不遵守规则。() 6.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发明了地动仪。() 7.《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潭》。()

8.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9.《蒙娜丽莎》是15世纪法国莫奈的作品。() 10.卢浮宫是世界最大的美术博物馆。()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 A 袁隆平 B 黄大年 2每年的12月25日是() A 感恩节B月圆节C 圣诞 3,上网时,要注意() A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是适合们B网友询问我的地址,电话时,我不告诉他C我不会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D不浏览不良信息 4·使用通讯工具时,应该做到() A接到电话使用礼貌用语B偷看别人的信件 C爱护公用电话D关闭网络不良信息 5.斗牛是()国的一种娱乐活动。 A西班牙B美国C荷兰D巴西 四,请用连线作答:连一连你最棒(每个2分,共10分) 《二泉映月奥地利 《蓝色多瑙河》中国 捕鱼节美国 狂欢节巴西 感恩节尼日利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四周较薄)(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8、至少两个以上的(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六年级(1)班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一、学会合作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一:齐心真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教学过程: 1、导入 看“比赛”,谈感想 2、游戏:夹气球 3、了解合作 4、游戏:看谁赢得多 游戏规则 (1)每位同学手中有两张牌,一张是X,另一张是Y。在以下每轮的比赛中,你和你的同伴可以出X或Y,你们在每轮比赛中的得分取决于你和小组成员出牌所形成的模式。 (2)第1、3、4轮自己决定出牌,第2轮四个人讨论后再出牌。 游戏程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齐心真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教学难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 1、了解自我的合作意识(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2、分享:有哪些合作的经历让你感受快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二:合作才能成功 教学目标 1、以“合作精神”为主线,通过游戏、手工、郊游、野炊等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杭州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32课时)

根据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共32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全部教案(共8课时) 1.放大镜 【教材简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按照人类观察工具发展的线索,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使用放大镜的意义,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一是回忆科学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二是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学生通过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重点在于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这部分学生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两个特点去寻找生活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物体或制作放大镜,同时发现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体现了"探究—思考—交流—修正—实践"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学生知道放大镜能放大,但可能认为是放大物体,他们并不清楚放大镜的物体图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之处,只是停留在放大的层面上;学生不一定知道不同放大镜放大倍数会不同,即使知道,也很可能认为放大倍数与镜面大小有关,而不是“凸度”。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KCG高温齿轮泵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ZYB系列渣油泵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30分) 1、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________和______的 生产活动。 2、私拆他人信件或私自撕剪他人信封上的邮票是 ________行为。 3、“甲虫能吃吗?”这是达尔文的好奇。那么,你的好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________和 ________,只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 摘取成功的桂冠。 5、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世界排名位居首位 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被称为 ________,景德镇是著名的________。 7、牛顿观察苹果总是落向地面从而发现了 ________,瓦特注意到水烧开后蒸汽推壶盖 往上运动的现象,最终受其启发发明了 ________。 8、________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纸发 明以前,我们中国人用_____将文字刻在兽 骨、青铜或玉石上面,十分不方便。后来发 明了笔,字就写在________上,叫竹简。 9、杂交水稻之父是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活 字印刷术”。________发明了纸。 10、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1、最古老的邮政出现在________。寄信时要使 用________监制的信封,并按________书写。 12、我们把E-mail称为________。

13、________国机械师________发明的蒸汽机把 人类带进了________时代。 二、选择题(15分)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下面哪位诗人 的作品(D) A李白 B.韩愈 C.苏轼 D.杜甫 2、邮票的发明者是()? A.罗兰.希尔 B.爱迪生 C.坦莫尼尔 D.毕 昇 3、小东在网上喜欢与陌生人聊天,放假时与他 们约会。他(D) A.遵守了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B.对朋友讲义气, 热情友好 C.这是结交新朋友的好方式 D. 及时反省自己,认识其危害 4、下列东西的原料不是来自铁矿石的 是(C ) A.菜刀 B.收割机 C.电线 D.铁文具盒 5、下面蕴含着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诗句 是(D) A.待到山花浪漫时,他在丛中笑 B.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C.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 D.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三、判一判。(7分) 1、最古老的邮政出现在美国。() 2、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失败的勇气, 看不到失败的价值。() 3、寄信时要使用国家统一监制的信封,并按规定 格式书写。() 4、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第一个夏是立夏,第二个 夏是夏至。() 5、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合理运用,就 能使它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作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 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 息).(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 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 放大的倍数也越大.视野越少).(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6、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7、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 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8、人的视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9、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10、举例说明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答:(1)公安人员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2)农业科技人员用来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 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3)珠宝商鉴定珠宝;(4)精密仪器修理工;(5)电子产品检验. 线路板检查用到放大镜.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 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 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3、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 体液.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 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 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4、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5、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六边形). 6、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晶体吗? 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花岗岩中的长石、云母、石英等. 四怎样放得更大 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

最新-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失败是成功之母教案 教科版 精品

失败是成功之母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2.懂得创造中会遇到困难,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活动准备:搜集创造发明的故事。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还记得《充气雨衣的故事》吗?创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们现在有这样方便、舒适的生活,都源于人类的发明创造。创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会。 二、体验活动:一笔完成。 1.我们先来画一幅图,同学们数一数,老师一共用了几笔完成这幅图? (老师画图,学生数笔画。) 2.提出要求:有人能只用一笔完成这幅图,你能想出好办法用一笔来完成它吗?注意笔画不能 重复。 3.学生尝试用一笔完成黑板上的图。 ⑴两分钟后,请学生停下来,学生说一说在画图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办法,不能一笔画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可能是:a四个圈各不相连

b圈与直线不相连 …… ⑵找到一笔画不成功的原因,想一想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继续想办法,一笔画出图形。 4.交流:没有成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还想了哪些办法,为什么没成功;成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 是怎样想到用这个好办法,成功地一笔完成图形的。 5.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并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际,从中发现问题,找到 不成功的原因,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揭示课题 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经历了不同次数的失败,在失败中探索,找到原因,终于成功了,如果没有前几次的失败,也许你就无法成功,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板书) 四、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 1.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失败是重要的,在创造过程中,失败尤为重要。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大王,他就是在失败中获得成功的。 2.听故事,谈感受。 ①教师讲述爱迪生的故事 ②学生谈感受 ③学生讲自己收集的故事 ④读爱迪生的名言 a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