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及其哲学问题_黄欣荣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及其哲学问题_黄欣荣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及其哲学问题_黄欣荣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及其哲学问题_黄欣荣

第31卷第11期

自然辩证法研究随着各种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络的兴起,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数据呈爆发性的速度迅速增长,以致于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难于进行处理。数据的爆发性增长让我们迅速地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1〕

由于数据收集和处理

方式的巨大变化,科学研究的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于是出现了基于数据密集型的科学发现新模式。

〔2〕

这种新模式带来了数据性质的变化〔3〕,也带

来了科学发现模式的变化,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种新模式的来龙去脉及其特点,以及它将给科学哲学带来哪些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

一、历史上的科学发现模式

按照科学实践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观点,科学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的活动,而科学知识是人类科学活动所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更直接一点说:“把科学作为一种生产性活动和生产性制度,科学知识是这种社会劳动的直接产品。”

〔4〕

科学研

究以往总被认为是“高大上”的伟大事业,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物质生产活动等活动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最近的科学实践主义研究发现,科学研究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也是人们的一种实践活动,只是它的目标和手段有些不同罢了。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科学知识也是科学工

作者建构的产物,也就是说科学知识也是人类生产出来的。就像工人生产工业产品,农民生产农产品一样,科学工作者同样也从事生产活动,他们生产的是科学知识产品,他们靠生产科学知识来领取薪资。因此,从事科学工作也是人们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哲学中被称为科学发现。

任何一项生产活动都需要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所谓的生产方式其实就是这三种要素的结合模式,结合模式的不同就带来生产效率以及生产产品的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三个生产要素来对科学发现或科学知识生产活动进行历史分期和类型划分。根据这三个生产要素,古代科学的生产方式是业余生产模式,近代科学是小作坊模式,而现代科学是大规模生产模式。在古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不是专业工作者,他们都是在从事其他工作的业余时间里凭着个人兴趣,利用日常生活用具对大自然及其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且进行分类、总结,于是出现了经验科学。在近代,科学工作者在某些有钱人或组织的帮助下,利用比较简陋的仪器设备(比如自制的望远镜、显微镜),对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和生物现象进行观察与实验,并且利用已有理论对观察、实验中所得现象进行归纳、推理和提炼,形成相关的理论。现代科学变成了国家行为,国家对科学活动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组织专业团队实行攻关协作,

收稿日期:2015-5-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大数据技术革命的哲学问题研究”(2014AZX006)。

作者简介:黄欣荣(1962—),江西赣州人,哲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哲学、复杂性哲学。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及其哲学问题

黄欣荣

(江西财经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南昌330013)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科学发现的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在传统的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这三种科学发现模式的基础上,产生了第四种类型的发现新模式,即知识密集型科学发现模式。这种新模式带来了科学发现逻辑起点的变化,从“科学始于观察”变为“科学始于数据”,并引发了从“观察渗透理论”变为“挖掘渗透理论”,而且科学发现的检验方式和科学划界的判断标准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模式;科学始于数据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34(2015)11-0048-07

第31卷

第11期2015年11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31,No.11

Nov.,2015

并利用大量的仪器设备和处理工具对结果进行处理以获得科研成果,这就是所谓的大科学时代或者说大规模生产模式。

美国计算机专家、图灵奖得主吉姆·格雷(Jim Gray)在2007年1月11日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发表了《e-Science:科学方法的一次革命》的学术演讲,明确提出了科学分期和分类的新方法。〔5〕他按照时间和研究工具两个维度将历史上的科学划分为经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和数据密集型科学等四大类型,并对这四大科学类型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初步的论述。虽然他本人在演讲之后不幸失踪于大海之中,但他的独特观点却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巨大反响,没有因为人的失踪而带来观点的消失。〔6〕格雷把上述四种类型的科学称为四种科研范式。所谓科研范式,就是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或科学发现的模式。

格雷所说的第一种科研范式叫经验范式,有人也把它翻译为实验范式。这两种称呼具有类似的地方,但经验的范围更广,包括人类早期尚未进行受控实验阶段所进行的体验、观察阶段。从时间维度来说,经验范式应该包括人类最早期对自然现象的生活体验和初步观察阶段,也包括人类后来制造了仪器设备进行受控实验阶段。人类在其早期就对纷繁复杂的自然奥秘发生各种各样的好奇,并用肉眼或日常生活设备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发现了大自然的部分规律。在这个阶段里,业余科学家们的工作主要是观察和记录,而且很少使用数据来对物理量进行精细刻画。文艺复兴之后,科学家队伍开始了半职业化,开始制作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并且将研究对象与自然隔离开来进行比较理想化的控制性实验,这就是所谓的受控实验。通过专门仪器和研究对象的孤立、静止等理想化工作,研究者可以获取比较理想的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提炼,能够发现自然界的一些基本规律。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人类开始对所观察、实验的对象进行了数据化的记录和描述,不过依靠人工设计的有限实验,人们所能取得的数据也是极为有限的。

格雷所说的第二种科研范式是理论范式。欧洲近代哲学从古希腊的侧重本体论走向了重点探讨认识论,实现了哲学研究重点的认识论转向。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主要有两条认识路线,一条叫经验论,一条叫唯理论。经验论是上述第一种科研范式的哲学基础,认为一切科学认识都建基于人类经验的基础上,不管这个经验是来自现象观察还是受控实验。唯理论则是这第二种科研范式的哲学基础。西方科学与哲学中,这两种传统都早已存在。就唯理论传统来说,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就一直在探讨世界的本原问题,后来一直追究到抽象的存在。而人文哲学家们(例如柏拉图),也将世界追究到现象背后的所谓理念世界。唯理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都试图将这个科学的大厦建筑在可靠的理论基石上。例如笛卡尔通过“我思”来推演出世界的存在,莱布尼兹则试图用0和1推演出整个世界。如果说经验范式为近现代科学打下来坚实的经验事实基础的话,那么理论范式则为近现代科学确立了逻辑推理的基础。理论范式偏重于理论概括和逻辑推演,重视科学假说、演绎和理论的检验。

传统的经验范式与理论范式所针对的科学研究对象都相对简单,因为仅仅凭着个人的经验、观察或实验,所取得的数据是有限的,有限的数据能够刻画的对象也是有限的。好在当时的科学,其所研究的都属于线性、孤立、静止的现象,因此少量的数据能够刻画出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规律。而对理论范式来说,仅仅凭借人类思想的力量,很难超越当时人们的思想高度,所以理论范式也主要是针对简单现象及其规律。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类所接触的现象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人们希望将研究对象置于真实世界之中,而不再对研究对象做线性、孤立和静止的理想化处理,于是传统的经验范式和理论范式就难于对付复杂的科研对象。这些研究真实世界的复杂现象的科学被称为复杂性科学,而过去做了理想化处理的科学如今被统称为简单性科学。为了处理真实世界的复杂现象,人们就开始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通过建立科学模型来模拟真实世界的复杂现象。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和计算来模拟复杂研究对象,并通过计算来发现规律的这种知识发现新方法就是格雷所说的第三种科研范式,即计算范式。这种范式是最近数十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兴起的。

二、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智能感知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智能芯片越来越微小、价格越来越低廉而功能则越来越强大,于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及其哲学问题

第31卷第11期自然辩证法研究

是智能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智能芯片可以自动采集和记录信息,并且可以将信息自动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和传输,于是产生了大量数据。特别是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以及社交网,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无数的数据。如今各种观测、实验设备(例如天文望远镜、粒子加速器、环境监测系统)都装备了智能系统,实现了数据的智能采集和管理。人们浏览网页、网上购物、视频音频播放等一切网上行为也都被自动记录下来,成为人类的行为数据。总之,随着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规模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人类迅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科研方式的巨大变化,带来了科学发现的新方式,这就是格雷最先提出的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即第四科研范式。〔7〕4-6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科学研究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数据规模及其采集方式的不同,并且由此带来了数据性质的变化。过去所说的数据,是一种狭义的数据,它是由“数”和“据”两部分构成,“数”就是数字,而“据”就是根据,简单来说就是表达具体对象的数字,或者说具有度量单位的数字。这种狭义的数据主要由我们通过设计观察仪器,或者通过理想化的控制实验,来获取测量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是一种广义的数据,不管它是数字,还是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等,任何信息都可以被看作是数据。这样,我们就大大地拓展了数据的来源和类型。从来源来说,以往的数据都是人们主动观测的结果,而现在的数据主要是智能终端自动生成的结果。除了初始的智能终端是由人研制、安装外,随后的数据基本上都是由智能终端自动记录、采集而产生的,不再有人的参与。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许多数据是事物或人类活动的轨迹记录,是人或物的物理轨迹背后的一条数据轨迹,有时也被称为“数据垃圾”或“数据尘埃”。用大数据的眼光来看,万事万物都是数据,即万物皆数据,“万物皆比特”。〔8〕由于数据类型多样,数据来源广泛,因此数据规模急剧增长,大数据时代因此迅速来临,并由此也给我们的科学研究带来了极其丰富的数据资源。

由于数据采集方式的智能化,万事万物都可以映射为数据,就像柏拉图的著名洞喻,洞内影像是洞外之物的映射,这样,数据与事物之间具有一种对应关系。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基本上得到了公认,但是由事物映射而成的数据是否也有实在性呢?数据是事物属性的刻画,反映出事物的信息,就像运动、时空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一样,数据作为事物的基本属性与事物本身具有依随性,不存在没有数据足迹的事物。因此,事物的数据就成为反映事物的一种实在,我们可以称之为数据实在。由反映事物实在的数据实在聚集一起而构成了一个虚拟世界,我们可以称之为数据世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数据世界的形成给科研方式和知识发现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首先,科研对象发生了变化,数据世界的形成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对象。

以往的科学研究一般都是直接面对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直接与研究对象打交道。例如天文学家直接将天文望远镜对准太空,观察星象;物理学家直接与物质世界打交道,设计实验、记录结果等等。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量的暴增以及数据世界的形成,科学工作者不再把全部精力与物质世界打交道,而是开始直接挖掘反映物理实在的数据世界。通过数据世界的挖掘,科学家们可以发现数据里面所隐藏的各种秘密,找到数据规律并挖掘出所隐含的自然或社会规律。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即使在小数据时代,科研工作者也是从数据中寻找规律。但是,小数据时代的数据与物理对象的距离更近,数据及其对象不可分离,而大数据时代,数据及其对象相互分离,独自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事实上并不用望远镜来看东西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把数据传递到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复杂仪器来‘看’,直到那时他们才开始研究在他们电脑上的信息。”〔2〕xi

其次,科学发现的工具发生了变化,数据挖掘成了科学发现的主要工具。

原来的科学发现需要科学工作者从最原始的准备工作开始,需要许多专业的装备,而且这些昂贵的装备往往很难共享,占有装备的往往独享装备和数据。传统的独占式科研方式迫使科学工作者到处建设自己的实验室,各部门都购置设备,重复建设多,人员和资金浪费严重。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都成为相互独立的工作,特别是数据可以实现远程共享,只要具备数据挖掘的能力就能够从事科学发现的工作。因此,大部分科学工作者不再需要昂贵的装备,只要具备数据挖掘工具和能力。“在21世纪,人们通过各种新工具不间断地采集着海量的科学数据,也通过计算机模型产生着大量的信息,其中大部分已经长期存储在各种在线的、可以公共获取的、得到有效管理的系统上,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及其哲学问题

可以支持持续的分析,这些分析将引发许许多多新理论的发现。”〔2〕iv“数里淘金”是大数据时代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科学工作者几乎都变成了数据挖掘者。大数据为科学研究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以前认为难于解决的或甚至认为不可能解决的很多科学问题,产生意料之外的科学发现。”〔7〕1再次,科研数据与知识产品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全数据模式和数据规律。

由于数据获取与处理的成本昂贵,传统的科学数据都是通过实验获取的所谓“精准”数据,或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抽样调查获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数据。〔9〕30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过程都实现了智能化,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却有极大的提高。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科研数据不再精细设计、精挑细选,而是海量的混杂数据,所有数据都是粗糙的、原始的,而且数据的种类也不再仅仅限于数字化的数据,而是还包括了文本、视频、音频、图片以及传感器的各种数据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时代的“全数据模式”〔9〕37,所有数据都被包揽无遗。

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从数据中寻找的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不再追求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9〕67传统的方法是预先有理论预设,然后通过数据建立具有因果关系的数学模型。大数据挖掘方法主要是试图“让数据说话”,不再先做理论预设,只是试图通过海量数据处理来发现科学数据的相关性特征,从而得出科学问题的数据规律。因此,知识产品不再全部是因果规律,更多的是反映相关性的数据规律。〔10〕“今天,科学发现并不能仅仅通过定义好的、严格的假设检验过程来完成。庞大的数据量,复杂且难以发现的相关关系,学科间密切且不断变化的合作方式,以及新的、接近实时的成果出版方式,都在为科学方法增添科学发现的新模式和新规则。”〔2〕114

最后,科学发现的分工、流程发生了变化,科研工作以数据为中心而展开。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工作者是主体。传统的科学研究机构往往是一个小社会,因为他们要从最原始的实验室建设、使用和管理开始,涉及各种人、财、物的工作,每个部门都要涉及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和工作。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的特点是“以数据为中心来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科学发现依赖于海量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处理的能力”〔7〕13。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主要由三个基本活动组成:采集、管理和分析数据。在传统的科学研究中,科学数据一般都是靠自己或自己的团队采集、存储,而在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往往是由智能终端自动产生或者网上无意中留下的。“新的研究模式是通过仪器收集数据或通过模拟方法产生数据,然后用软件进行处理,再将形成的信息和知识存储于计算机中。科学家只是在这个工作流程中相当靠后的步骤才开始审视他们的数据。”〔2〕xi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部分科学工作已经被社会化或自动化,许多民众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科学数据的生产工作。以往的科研程序往往很复杂,涉及众多的工作,而数据密集型科研则比较简单,科研工作变成了比较单纯的数据挖掘。〔11〕在天文学的早期,第谷·布拉赫的助手约翰内斯·开普勒曾幸运地直接从布拉赫对天体运动的系统观察记录中去挖掘数据,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如今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开普勒这样的幸运者。只要我们掌握专业知识,具备数据挖掘能力,就有可能在对自动采集、存储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理论。“我们不再受制于数据,而是受限于抓住事物内在本质的洞察力。”〔2〕113

三、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哲学问题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模式的兴起带来了科学发现本质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验、问题还是数据?对客观数据世界的挖掘是否渗透了挖掘者的主观意识?从数据挖掘中得出的数据规律是否具有客观性?其客观性又该如何去检验?大数据是否将引发科学边界的移动?这些问题都是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模式带来的哲学新问题,需要我们用科学哲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回答。

1.科学始于数据

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在哪里?这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历史上也有过“科学始于经验”和“科学始于问题”的长期争论,甚至还有“科学始于机会”的说法。〔12〕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模式的出现,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会不会有所变化呢?

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即使在小数据时代,科学研究也离不开数据。无论科学的出发点是经验论的经验还是唯理论的理论或问题,最终都必须能

第31卷第11期自然辩证法研究

够转化为数据观测和计量,否则都无法转换成科学问题、科学表述和科学检验。以往由于数据获取比较困难,因此数据属于稀缺资源。我们的科学研究一般都是预先有了问题和想法,然后才设计实验方案取得实验数据以便证实或证伪自己的猜想。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采集的智能、自动和便捷,往往都是预先采集、存储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像垃圾或尘埃一样预先存在着,等待着人们的发掘和利用。在海量的数据中,人们有可能从数据中突然发现一些意外的现象或规律,例如沃尔玛超市从已有销售数据中发现,啤酒与尿布片往往呈正相关关系,于是沃尔玛利用这个规律将两者堆放一起,以便顾客更方便购买,为超市创造更大的销售额。还有人发现,美国飓风发生时,蛋挞的销量往往飙升,于是商家每次天气预报说飓风要来临之前都准备好充足的蛋挞。因此,从现有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中,我们有可能发现现象背后存在的某些规律。这就是说,在科学发现中,我们既不是从观察现象开始,也不是从理论假设或问题开始,而是先从数据开始发现某些异常或关联,从数据中发现问题进而进一步发现科学规律。这是科学发现的一种新途径,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始于数据”的科学发现逻辑新路径。〔6〕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数据的海量存在,为“科学始于数据”的发现路径提供了客观条件,“科学始于数据”为大数据时代的科学发现逻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发现模式。当然,即使在大数据时代,观察和问题也是特别重要的,也有可能成为发现的触发器,因此,“科学始于数据”的出现并不完全否定“科学始于观察”或“科学始于问题”等逻辑路径,只是大数据带来了另一种发现的触发器,我们有可能在数据的触发下做出科学知识的新发现。

2.挖掘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理论,说的是任何科学观察都不是纯粹的观察,而是渗透了观察者的理论预设。〔13〕波普尔更是用汉森的这个理论来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始于观察”的观点,认为既然观察已被理论污染,那么观察就没有了价值中立性,因此它也就不可能成为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14〕

小数据时代的数据都是在观察或实验者精心设计下取得的数据,因此渗透了观察者或实验者的理论预设。但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大部分都是智能终端、传感器、物联网等智能设备或上网浏览时无意留下来的副产品,在数据使用前往往并不知道这些数据有什么用途的“数据垃圾”。这就是说,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大部分没有被数据生产者污染,因而比较客观、真实,因此“观察渗透理论”在数据实在中有可能失去效力,这就是说,数据未必渗透了理论,或者说,原始数据也许并没有被理论污染。

在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中,数据挖掘工具成了科学发现的重要技术手段。虽然被挖掘的原始海量数据一般比较客观真实,但是,挖掘工具和数据库的选择却反映了数据挖掘者的偏好。不同的挖掘工具和不同的数据库,所挖掘出来有价值的数据就可能不同,这就像江河湖海里的鱼并没有反映渔民的主观性,但渔民使用的渔网以及下网区域的选择却反映了渔民的主观意志,渔网和区域的不同,鱼的品种和大小自然也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说原始数据是客观的,但数据挖掘却渗透了挖掘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科学发现被理论污染的阶段有所不同。在小数据时代,原始数据就已经渗透了理论;而在大数据时代,原始数据未被污染,但在数据挖掘过程中渗透了理论,因此我们可以说“(数据)挖掘渗透理论”,即数据挖掘的过程有可能被挖掘者或者说理论污染。

3.科学发现的数据检验

科学检验是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环节,科学发现只有最终经过检验之后才能成为知识,而可重复性是科学性的重要保证。传统的科学哲学主要是论述科学知识最后成品的观测或实验检验,对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缺少必要的审核。在小数据时代,由于版面的限制,科学论文发表之时,大部分初始数据都留在作者手中,公开发表的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甚至是最终的结论部分。这样,除了极少部分同行在重大疑问面前会重复作者所做的观测或实验外,其他大部分人只能姑且相信,甚至不断被引用而导致以讹传讹。

在大数据时代,科学观测或实验数据可以使用可视化技术将难读或难懂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让读者更加清晰明了,而且更容易检验。作者发表文章之时,可以像标识参考文献一样,同时标明自己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或者将所使用的数据置于网络,让其他人可以下载、查询和检验。“我们很快会进入这样的时代:数据会像纸本文献一样被长期保存,而且能够通过数据云被人和计算机公开获取。”〔2〕iv这样,“在阅读某人的一篇论文时查看他们

的原始数据,甚至可以重做他们的分析;或者可以在查看某些数据时查出所有关于这一数据的文献。”〔2〕xviii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可重复性赋予了新的内涵,大数据留下了发现者发现过程的数据轨迹,我们可以循着其轨迹进行科学检验。我们不一定要耗时费力地重复观测或实验就可以查询发现者的原始科学记录。〔15〕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科学记录应该提供足够的数据,其中包含足够的方法信息和操作信息,使得另一位科学家从同样的数据开始就能够重复同样的结果,而且能够通过新的研究,把初始的研究结果放到更好的情况中,调整假设和分析方法,看看这些变化导致什么新的结果。”〔2〕183大数据让我们在不重复观测或实验的情况下,可以检验发现者的发现过程以及发现结果的可靠性。“在新的世界里,科学家们正在协同工作,期刊正变成包含数据和其他实验细节的网站。”〔2〕xxii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检验有可能变得更加便捷、可行。

4.科学划界的数据化标准

科学划界一直是科学哲学的重要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必须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以便拒斥形而上学和其他非科学、伪科学,并且用经验证实的方法就科学做出区分。波普尔也认为科学与非科学存在界限,并且可以用证伪的方法可以划分。虽然也有像费耶阿本德这种彻底否定分界的科学哲学家,但大部分学者还是统一存在分界而且必须分界,只是分界标准有所区别罢了。

科学哲学家先后用经验证实、经验证伪、科学范式、研究纲领等做科学划界的标准,但好像都不太让人满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数据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数据会不会是科学划界的新标准呢?自古以来,科学家们就用量化指标来测度事物,而且物理量一旦能够被测量、量化,那么科学家就可以据此建立模型、构造公式、发现规律,从而将其科学化。马克思曾说,一门学科只有发展到数学化的程度,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科学。康德也把量、质、关系、模态四大类范畴看作是建构科学的基本指标。因此,数据化与科学化基本上是同步的。

自然界的各种物理量由于可以被量化,自然科学各学科率先进入科学共同体中。但是,人文学科却由于缺乏量化指标而一直被科学共同体拒之门外。社会科学由于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得到了部分指标的量化而初步跨进科学的门槛,但因没有被全面数据化而没有被科学共同体全面接纳。由此可见,数据化是科学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重要分水岭。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有可能用数据化做标准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原来不能被数据化的人类思想、行为、心理、偏好、情绪等等,如今都可以被数据化,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也可以实现数据化的要求,因此也就有资格加入科学共同体,从而成为科学共同体的新成员。〔6〕这样一来,科学与非科学的边界随着数据化的脚步而不断移动。大数据有可能让所有学科都实现数据化,所有学科都加入科学共同体,从而实现科学大同,由此,科学划界也就成了多余,划界问题也就成了一个伪问题。

结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科学发现的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继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之后出现了被称为“数据密集型科学”的第四种科学发现新模式,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数据成为科学研究的新手段和新流程。这一科学发现新模式强调数据作为科学发现的基础,并以数据为中心和驱动、基于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去发现新知识为基本特征。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学研究方法的新变革,而且带来科学哲学诸多基础问题发生新变化。

参考文献

〔1〕Steve Lohr.The Age of Big Data[N].The New York Times,February11,2012.

〔2〕T.Hey,etc..The Fourth Paradigm: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Redmond:Microsoft Research,2009.中译本见

Tony Hey等.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C].潘教峰等

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黄欣荣.大数据时代的哲学变革[N].光明日报,2014-12-3:15.

〔4〕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7.

〔5〕吉姆·格雷.吉姆·格雷论e-Science:科学方法的一次革命

[C]//Tony Hey等.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潘教峰

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ix-xxiv.

〔6〕Rob Kitchin.Big Data,new epistemologies and paradigm shifts[J].Big Data&Society,April–June2014:1–12.

〔7〕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大数据时代的科研活动[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8〕詹姆斯·格雷克.信息简史[M].高博译.北京:人民邮电出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及其哲学问题

第31卷第11期自然辩证法研究

版社,2013:350.

〔9〕维克托·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0〕黄欣荣.大数据对科学认识论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9):83-88.

〔11〕Nick Couldry,Alison Powell.Big Data from the bottom up[J].Big Data&Society,July-December2014:1-5.

〔12〕吴彤.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还是始于问题或观察[J].哲学研究,2007,(1):98-104.〔13〕汉森.发现的模式[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1-3.

〔14〕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7-83.

〔15〕Sabina Leonelli.Why the Current Insistence on 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Data?Big Data,Knowledge Production,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ntemporary Biology[J].Bulletin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33,2013(1-2):6-11.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Its Meaning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HUANG Xin-rong

(Management Philosophy Research Center,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330013,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the pattern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will be a major change.On the basis of three kinds of experimen-tal models,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odels,fourth kinds of new models,namely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 mode,is generated.Such a new model will change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scientific discovery,from"science begins with the observation"to"science begins with the data"and trigger the change from"observation Laden of theory"into"data-mining penetration theory".The test mode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the standard of demarcation of science also made corresponding changes.

Key words:big data;data-intensive;scientific discovery pattern;science begins with data

(本文责任编辑:董春雨)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Based on the Studies of Literature

CUI Lu1,2,AN Wei-fu1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

2.Department of Physic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Abstract:While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divorce from scientific practice,and the post-modern philosophy of science immerses in the relativism,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rising in recent years highlights the value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 understanding science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Our research group has collected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and cleared the origin,the ideologi-cal nature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s.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s to understand scientific i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ruments;instruments are not only single external tools,but also thing forms of scientific thinking;scientific thinking is not only the-ory and practice,but also the trinity of proposition,instrument and activity;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not only the“logical syntax”of scientific lan-guage,but also the unification of language and thing.

Key words:scientific instruments;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本文责任编辑:费多益)(上接第36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三,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多角度、全方位阐述了中国发展的道路、阶段、速度、机遇、途径、手段等问题;阐明了发展速度与效益、稳定、平衡、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关系,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速了我国走向未来世界的历史进程,同时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实的、实践的意义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恩格斯曾经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党中央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怎样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也就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是划分辩证法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标准。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变化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纯外力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它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内容上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特征、特点上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实践性是根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理论。 小结: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从研究对象上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3)从内容上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4)从作用上来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说明物质与运动的相互关系? 答: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第三,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休,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以下简称《中刊库》) ,是由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 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 重庆维普( V IP ) 资讯公司开发的一种光盘型微机信息数据库检索系统, 我们通常称之为维普( V IP ) 数据库。该光盘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近5 600 种, 自1989 年起建库, 数据库总容量186 万条,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文献型数据库。1989~1995 年度为收藏版, 从1997 年起, 每6 个月更新数据一次。它收录的文献覆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及部分社会科学领域( 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图书情报等) 。目前全国使用该库的高等院校、图书情报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用户已达 5 000 多家。我院图书馆引进了《中刊库》, 并在我院校园网上运行, 为学院的信息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检索环境。如何运用《中刊库》检索出相关文献, 正确地利用检索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检索策略是计算机文献检索中必要的方法和步骤, 目的在于查全、查准数据库中的专题文献。因此, 它是决定检索效果的关键。在明确检索课题和检索目的后, 合理选择检索途径和检索项, 将检索课题转换为逻辑表达式( 提问式) ,计算机检索系统根据表达式规定的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匹配检索, 命中的输出即为检索结果。《中刊库》具有兼容性好、检索入口多、操作简便、界面友好、检索速度快、功能强等特点, 它可通过主题词、分类号、著者、篇名、刊名等途径进行检索,并可利用检索策略进行逻辑组配检索。其辅助功能有: 前方一致截词( 检索词后用“?”表示) 检索, 同义词表查询、检索年代限制、浏览( 显示分类号及篇名) 、显示( 显示分类号、著者、篇名、主题词、出处、文摘) 等。主题词采用半受控标引方式, 即根据《汉语主题词表》进行标引, 当《汉语主题词表》内没有相应的主题词时, 直接用自由词作标引, 这种情况占有相当数量。同义词表查询是《中刊库》所特有的功能, 当用户在检索某一关键词时, 可通过自动运行机内同义词表, 把意义相同而表达方式不同的词一并检索出来。篇名检索则可依据篇名进行全字段扫描检索, 将输入的词与篇名逐一进行比较, 若与篇名中的某词相符则为命中。针对《中刊库》的特点, 在文献检索过程中, 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 可以增加相关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避免不必要的漏检和误检。检索策略的制定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检索项的选择 检索项的选择一般要根据不同的检索课题的特点, 选择不同的检索途径。由于用户检索时的需求表述通常都是关于课题内容的特征, 因此以主题词的查找就为最常见的检索途径; 如果用户要了解某著者近年来发表的文献, 可直接从著者途径查得; 同样, 刊名途径提供了从期刊名查找文献的方法; 篇名检索可向用户提供已知文献的出处; 若用户想要了解某一学科的文献情况, 分类检索途径可帮助其迅速浏览相关文献。 2 布尔逻辑组配检索 这是检索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逻辑组配就是利用布尔逻辑算符, 即“逻辑与( * ) ”、“逻辑或( + ) ”、和“逻辑非( - ) ”、将用户提供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检索项( 或检索词) , 或是一个具有复合概念的主题词, 构成能确切表达用户需求的逻辑表达式, 以此进行文献检索。布尔逻辑的基本组配有两种: 同一检索项的检索词之间概念组配。主要运用于主题词之间的组配, 它可以是并列关系、交叉关系、限定关系或删除关系, 用来表示一个完整主题的逻辑关系, 使之更能精确地表达检索需求。 检索项之时, 可将其进行检索项之间的布尔逻辑关系组配。 《中刊库》中, 布尔逻辑组配检索是以“复合式” 形式进行的, 它可以根据需要, 利用单项检索的结果 进行复杂的逻辑组配检索, 来取得较好的检索结果。 例如( 本文中检索举例除特别注明外, 均查自 1996~1997 年版, 该盘收录的文献以1996 年度为 主) :

哲学和科学关系

【作者简介】李醒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文化研究。 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其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归起来,不外乎两种看法:无关或有关。在谈到现代哲学对科学的反映时,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第一种态度的表现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把哲学的所有课题让与其他科学,而哲学尚可保留有关自身的历史知识,也就是退缩到哲学史上;其二是把哲学的论点尽量变得合乎科学,成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基础的学问,如数理逻辑等。第二种态度与第一种相反。他们认为哲学自有其他天地,和科学无关。 基伯格持有无关的见解:“哲学是人文学科之一,科学就是科学……我们在这里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它们的居民罕见能够完全相互交流。人文学科聚焦于人的成果、历史、观念的游戏;科学聚焦于世界、事实、新的和切实的知识积累。” 蔡元培却不作如是观。他论及科学、哲学、文学三者的关系时说:“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懂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3] 科学(Science)即指其本来的含义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哲学(Philosophy)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哲学。 一、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不同之处 王星拱:(1)哲学与科学之范围不同而其方法亦不同:哲学是研究本体的,科学是研究现象的;哲学是研究知识的,科学是研究事实的;哲学是研究形式的,科学是研究实质的。由此言之,研究科学须用经验,研究哲学须用理性。唯其要用经验,所以要在观察试验上做工夫。唯其要用理性,所以注重纯粹的推论。(2)哲学与科学之范围相同而其方法不同:哲学在前而科学在后,即先有哲学做急先锋,探险于未知之疆域,然后有科学一步一步地切实布置起来;科学在前而哲学在后,即它俩也是以全世界为领土,但是科学先从局部方面详细考察,把局部研究所得的结果,聚在一处,于是哲学集其大成,组织一个系统起来,安置于一个普遍的原理之下;哲学是全部的,科学是局部的,即哲学立原理以统事实,科学就事实以求原理。他进而表明:“哲学是偏重理论的,科学是偏重事实的;哲学是偏重思想的,科学是偏重试验的;哲学家多用脑,科学家多用手。”[4 王平陵举:(1)哲学以实有的全体性及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具体的、根本的。科学则以实有之部分性及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抽象的、表面的、假定的。(2)哲学的目标,在创造其规范和价值;科学的目标,在说明或运用其法则与事实。(3)哲学的机能,为人格的基本性性质,而科学的机能,则为理知作用。(4)哲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内在的,故哲学为“自我之学”,或“主观之学”;科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外在的,故科学为“非我之学”,或“客观之学”。(5)哲学以解决根本疑问,满足根本要求为职能,科学则以解决实际疑问,满足实用要求为职能。 吴怡指出,哲学和科学的分歧在于:(1)科学追求事物的真相,哲学探索事物的意义和价值。(2)科学考察的对象是局部的对象,哲学的对象是整体的概念。(3)科学重视客观的分析,哲学重视主观的反省。(4)科学把握的是量度,哲学把握的是生命[6]。 二、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相同之处 科学在历史上与哲学关系密切:科学脱胎于哲学母体,而且在17世纪科学革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被称为自然哲学。在词源上,二者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科学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背景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日益富裕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严峻问题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重视比如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也会丧失殆尽。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的世界形势是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和建设但在不少方面也存在着许多挑战。随着中国的改革的深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门的进一步放开中国和世界各国不断地加强经济贸易交往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在如今的多变世界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和强大自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没有科学的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很难完成的。这些现实都迫使我们对世界和国内形势有一个清醒和全面的把握更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这样科学发展观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善于运用马克思理论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并且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以及以往的经验都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确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也是符合我们国情的。3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5年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样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二、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头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唯物史观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以其彻底的理论态度即理论和行动相统一的态度和以往的一切旧哲学包括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线是一种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取得新发展和新突破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从本质上讲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在我国社会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它不仅从理论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作出总结而且为社会发展制定了指导思想是中国现实的客观要求也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在的统一。在不同的时代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新的和新阶段相适应的理论。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必然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内在呼唤。理论必须跟随时代不断进步不能停留于已有的水平理论如果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必须改变自己的形态以合乎时代要求的面目出现。1唯物史观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认识是整个科学发展观

国内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

国内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建议新手查阅)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是国内影响力和利用率很高的综合性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三个数据库已经成为大多数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和科研机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中,这三大数据库也成为中文学术信息的重要代表,体现了我国现有的中文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水平。 笔者结合工作和学习中的实践,就上述三大数据库的收录情况、检索功能、检索结果、检索界面、用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并通过检索实践举例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1 收录情况(数据较早,甚至不是2004年的数据,感觉更像2002年左右的数据,后面将尽可能给出最新的数据值。) 收录范围与数量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本文中简称“清华”)是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研制出版的综合性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自从1994年来公开出版发行的6600余种国内核心期刊和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英文期刊全文,累积全文文献618万多篇,题录1500万余条,按学科分为理工A(数理科学)、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九大类,126个专题文献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本文中简称“维普”)由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制作。其前身为《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自1989年以来国内出版发行的12000种期刊,其中全文收录8000余种,按学科分为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图书情报、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等7大类,27个专辑,200个专题,按《中图法》编制了树型分类导航和刊名导航系统,基本覆盖了国内公开出版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期刊,同时还收录了中国港台地区出版的108种学术期刊,积累700余万篇全文文献,数据量以每年100万篇的速度递增。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本文中简称“万方”)是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属下的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万方期刊收录了我国自然科学的大量期刊以及社会科学的部分期刊,范围包括基础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人文科学等5大类,以及英文版期刊、中国科学系列杂志,共2500多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项目编号:INF105-SDB-3 文档编号:P/版本: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用户使用手册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学数据库中心 2003 年9 月

目录 1引言 (1) 编写目的 (1) 背景 (1) 技术支持 (1) 2功能 (2) 3运行环境 (3) 硬件环境 (3) 软件环境 (3) 4操作指南 (4) 用户类型 (4) 用户登录 (4) 系统管理员的登录 (5) 单位管理员的登录 (6) 一般用户的登录 (8) 用户密码管理 (10) 界面风格定制 (11) 添加元数据界面的设定 (11) 查询界面的设定 (12) 概要显示的设定 (12) 详细显示界面的设定 (12) 添加元数据 (14) 对于具有特殊格式的元素应按照注释栏中提供的著录规则或范例进行著录。如URL类型必须以“元数据记录修改 (14) 元数据记录删除 (15) 元数据查询 (17) 单位内元数据的查询 (17) 针对XML Schema跨单位的查询 (17) 查询方法 (18) 查询结果的显示 (18) 出错处理和恢复 (20)

1引言 编写目的 感谢您选用《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管理数据库数据集,为了使各建库单位能够准确、方便的使用《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对科学数据库数据集进行元数据描述和管理,特编写了《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用户手册。该手册适用于各建库单位具体负责元数据管理的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元数据录入人员。 背景 《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是为了配合科学数据库元数据标准规范的推广应用而研发的基于xml schema的元数据管理专用工具,是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成果之一。 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是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参加、跨学科联合建设的综合型重大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信息化建设重大专项之一,目标是在中国科学院全院范围内将研究所多年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组织起来,与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促进数据向知识的转化,完善信息化的科学研究环境,并对科研与社会提供科技数据资源共享与服务。 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涉及到资源建设、规范建设和系统平台设计等多方面的技术、资源的发掘、研究、积累与应用。为了实现分布式的跨平台的数据资源共享,在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研发和建立中,必须研究制定面向各个学科数据集的元数据标准。为此该项目设立了“标准规范研究子项目”,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小组已经制定了以XML Schema描述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核心元数据标准”以及多个面向具体学科数据集的元数据标准,为了更好的推广应用这些元数据标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库中心研发了《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 目前,该工具已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试用近半年,运行稳定。 技术支持 科学数据库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学数据库中心 邮编:100080 电话:(8610) 传真:(8610) Email: 网址:科学数据库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研究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研究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研究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旨在回答社会为什么发展,社会发展有没有规律,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前景是什么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主要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同时,本质论、规律论、系统论是内含于科学发展观之中的重要哲学思想。 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 作者:王静 一、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马克思用毕生精力从事社会进步与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实践和理论工作,唯物史观是其实践和理论上的伟大结晶。唯物史观是哲学层面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哲学。马克思作为一个为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奋斗终生的无畏战士,他集高度的科学精神与深切的人文关切于一身,自中学起就树立了为人类的解放寻找现实道路的崇高理想,用毕生的精力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走向自由幸福的道路,在几十年的理论探索历程中,他不断地从社会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在发展中修正自己的理论,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不仅揭示

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发展动力,发展趋势,而且科学揭示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开创的现代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必然趋势。他所提出的社会发展理论在整体上只能被发展而不会被淘汰。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地把唯物史观作为我们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不仅是我们建国的理论根据,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由邓小平开启的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的又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成果,是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新飞跃。 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论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要完成与自然属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在自然界的真正复活。同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特别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本主义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共产主义的内在关系。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共产主义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本主义的生成。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共产主义。反过来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达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 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原理,顺应当今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在发展观的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在新形势

科学与哲学相互关系的研究(定稿)

科学与哲学相互关系的研究 (黄黎)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 430063 ) 摘要:人类认识活动中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的联系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科学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哲学发展的历史,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因此研究两者的关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科学哲学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法: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Huang Li)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Wuhan430063) Abstract: Mankind is generally rational and specific emotional connections ar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the intrinsic unity according to the final. Science is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in some extent. They exist side by side and unity of opposites, so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Key word: Science Philosophy Relationship 一科学与哲学概述 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哲学探讨具体事物背后的抽象本质,是一门反思性与前瞻性并存的学科。最早的哲学家是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 对于自然的探讨可以在自然科学和哲学这样两个不同的层次上来进行 ,这就必然会引出一个问题:这两个层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 这个问题 ,通常被称为“科学与哲学的相互发展关系问题”。 二科学与哲学的逻辑关联 哲学追寻普遍理性。哲学可以和具体科学相互脱离的力图超越感性的性质 ,使人们往往

人文主义与自然科学发展的关系

论人文主义对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人说“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真的这般吗?那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文主义的联系又在哪里?带着辨证的思想探索这个问题。那么现在我便浅析人文主义对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而自然科学通常试着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而论人文主义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阐述,从人文主义的特点,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自然科学发展过程理论依据的来源等。 人文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神学观点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科学观点把人看成是自

然秩序的一部分,两者都不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与此相反,人文主义集中焦点在人的身上,从人经验开始。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是人的思想从人的经验中得出的。 二、每个人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彼此的尊重。这一尊重的基础是人的潜在能力,那就是创造和交往的能力(语言、艺术、科学、制度),观察自己,进行推测、想像和辩理的能力。 三、它始终对思想十分重视,它一方面认为,思想不能孤立于它们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来形成和加以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归结为替个人经济利益或阶级利益或者性的方面或其他方面的本能冲动作辩解。 而自然科学的发展拥有比较悠久的过程,从古老的天文学、数学、生物学、化学然后一直到近代的物理学,这一切的艰辛过程都是里不开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纵观近代以来的文明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近代社会,正是达.芬奇、莎士比亚等大师在人文领域主体性、创造性的讴歌,才产生了哥白尼、伽利略在宇宙观上对宗教神学的反叛;有了牛顿的“力学体系”,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才有伏尔泰的“启蒙运动”和尼采等人的“上帝死了”的宣言。正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才会出现象爱因斯坦这样优秀的哲人科学家。大家知道,爱因斯坦是相对论学说的创立者,是科学精神的化身,同时,他对开放的世界主义、战斗的和平主义、自由的民主主义、人道的社会主义的向往,以

利用中科院数据云生成MapGis地形图

利用中科院数据云生成MapGis 地形图 王 毅1 贾印叶2 (1.山西冶金岩土总公司四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三一四队,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矿区地形图是地质勘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图件,而根据中国科学院的地理空间数据云(GIS )资源,利用专业软件的数据处理及转换功能,可以完成矿区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制作。使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简称DEM)在地质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拓展了Global Mapper 、MapGis 等的应用空间,为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便利。 关键词:地理空间数据云;GIS ; DEM ;Global Mapper ;MapGis ;地形图 受国内对矿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和国内外矿产勘查开发市场的导向,近几年来,国内投资机构、矿业企业、地勘单位、民间资本到海外投资矿产勘查开发形成热潮。但目前地质工作者在海外进行勘查中,普遍遇到基础地质资料难以收集的情况,笔者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DEM 数据资源,结合Google 地球卫星图片,综合使用Global Mapper 、Google Earth 、MapSource 、AutoCAD 、MapGIS 等专业GIS 及制图软件与实际地质图件相结合,实现了对DEM 数据库部分功能进行相应拓展。使DEM 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地质制图中,并可制成3D 地形图,实现自定义区域数据提取,可以快速进行坡度、坡向、剖面线等地学分析,提高了地质野外勘查的工作效率。 下面以墨西哥格雷罗州某矿区1:5万地形图(矿区面积6.0Km 2,坐标投影:UTM/NAD27 Mexico )为例,详细介绍利用中科院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DEM 数据资源制作矿区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过程及方法。 1 数据准备 1.1矿区拐点坐标转换 中科院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DEM 数据投影为UTM/WGS84。首先利用MapSource [1]软件将矿区NAD27 Mexico 转换为WGS84坐标基准,并保存为纬度/经度 hddd.ddddd°格式(图1)。 图1 利用MapSource 将矿区拐点坐标进行转换 1.2 DEM 数据下载 1.2.1 DE M 数据来源 首先登录中国科学院数据云(图2)。 图2登录中国科学院数据云 点击进入地理空间数据云并选择DEM 数字高程选项(图3)。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哲学依据: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5、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6、矛盾即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以人为本) 7、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可参考以下展开部分: 从唯物主义角度看:体现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实际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符合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实际,因而是正确的意识;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它必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是由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必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巨大积极作用。 (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以人为本”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这要求我们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上述观点。 ②以人为本体现了主要矛盾有关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重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社总署批准(新出音管[2001]543号),由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原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于1989年创办的国内第一个大型综合性文献数据库,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项目。曾荣获1993年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包含1989年以来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和图书情报等学科8000余种期刊刊载的500余万篇文献,并以每年100万篇的速度递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是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在十几年的专业化数据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开发的又一新产品。该库可查询论著引用与被引情况、机构发文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发文量、科技期刊被引情况等,是进行科技文献检索、文献计量研究和科学活动定量分析评价的有力工具。它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为依托,收录199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科技类期刊5000多种,其中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1500余种。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累计收录文献超过600万篇,现已成为国内数据容量最大和利用率最高的数据库之一,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权威机构也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作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核心期刊评价的重要依据。并从2001年起开始收录期刊原文,以光盘和网络方式为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及社会各界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收录范围:收录1989-1999年出版期刊7 000种,2000年后出版期刊12 000余种。学科范围覆盖理、工、农、医以及社会科学各专业。 数据容量:1989-1999年累积文献量400万篇。2000年以后每年出版文献90-100万篇。 著录标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GB3793-83)、《文献主题标引规则》(GB3860-83)。 全文服务:用户可以下载维普浏览器以后直接阅读全文,也可以下载到本机上使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提供两种检索方式:“分类检索”及“高级检索”。 1.分类检索“分类检索”入口位于首页的正中央,可点击“分类检索”下列的任何一个类别即可进行。接着显示的所点击类别的下属子类;在点击其中一个子类以后,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 政治第三次作业

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黑格尔曾经指出:我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一方面是理论的, 一方面是实践的。随着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深化,一方面是农业、畜牧业、工业、商业等社会实践部门、社会实践行业的涌现和细化, 一方面是自然科学( 含数学)、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含逻辑学) 等人类认识的分工与整合。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上,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相依存、彼此制约。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与古代人们的自然科学的萌芽相适应; 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又与当时自然科学中机械力学的发展相呼应; 到十九世纪中叶,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的形成, 标志着科学技术沿着微观和宏观这两个相反的路径, 不断走向极端和本原, 走向复杂和综合。正是基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的突破性进展, 人类创造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为世界文明进步的新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目前我国处于方兴未艾状态中的动植物基因、信息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生态科学、数学、凝聚态物理和地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 则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提升、概括提供经验的素材和实证科学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 既离不开自然科学所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在人类历史上, 日心说、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革命的成果; 古代的石器制造、火的利用、青铜器和铁的使用, 近代的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的出现, 现代的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激光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工程等技术革命的成果都大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制( 三权分离制)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则奠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础;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则科学地解决了对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辉煌使古希腊、古罗马走向了世界; 世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发展的实质。 ①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②发展凝结着事物运动、变化的成果,反映着事物的新陈代谢的规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在社会领域,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所决定的。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又好又快)。 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正是回答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参见十七大报告)。 (3)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的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就是矛盾学说。本质上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②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③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要研究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二者的定义。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哲学的起源。早期的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是如何从本原产生变化而成的。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物质和精神等问题的显现,急待解决,哲学家后期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把注意力转向政治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研究人的内心活动,研究人的观念和意志力,

人生事务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以及国家与法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目的是更好的认识人和社会。哲学在以前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分离出来的。哲学最先是被判断成自然科学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逐渐被自然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许多都是哲学家。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例如: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并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逻辑范畴。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