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根据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现就某某市“互联网+”教育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讲话精神和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全过程信息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完成某某市教育云建设工程,建设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实现各类教育数据和资源的衔接融通;建设完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决策与社会服务水平显着

提高;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面建成我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形成相对完备的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

二、“互联网+”教育重点内容

(一)完善市教育城域网数据中心,建设市级教育云数据中心。

完善市教育城域网数据中心,建设市级教育云数据中心是“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基础。利用云计算技术,完善市教育城域网数据中心,建设市级教育云,全面部署教育云核心系统,建设全市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以及市级信息安全体系,实现与省教育数据中心的无缝对接及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综合管理应用。建设能够联通共享省、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伴随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动态更新,实现对上与省级(省教育厅)系统、对下与所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系统的贯通,实现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互通,实现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监管、教育业务处理、教育决策等应用的数据支撑。

(二)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

充分依托和利用公共通信资源,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打造“互联网+”教育行动的信息高速路。重点是农村学校及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到2020年实现所有区县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有效提升各类学校和教学点出口带宽,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1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出口带宽均不低于8M,有条件的教学点接入带宽达8M以上。

(三)“互联网+”智慧校园

建设“互联网+”智慧校园,实现学校网络信息全覆盖,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

全面使用或对接国家核心系统、省、市级通用系统,建成符合国家标准 (规范)的各类特色系统,实现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科研、资产智能化管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含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条件达到《某某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要求;职业教育学校智慧校园、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智能化环境的场所覆盖率达50%以上;市、县重点学校实现所有教室配备智能终端教学设备、所有教室有线入网、教学活动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其他学校实现50%以上的校园无线覆盖率,学习终端基本满足学习者需求。基本实现“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信息化环境。

(四)“互联网+”教育管理公共服务

“互联网+”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可以支撑市教育局、县区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业务管理和决策分析等教育教学工作。支持各类教育数据的及时采集、汇聚、管理和分析,实现各级各类教育运行状态动态监测、全面管理、科学决策、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规范的教育管理业务流程,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五)“互联网+”教育督导

“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需要教育督导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互联网+”教育督导的建设内容涵盖了市教育局对县区级教育局的督导考评、县区级教育局对

本县区学校的督导考评、学校对学校教师的督导考评;督导范围扩大为各级各类教育,督导对象涵盖下级职能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实现全覆盖。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教育局督导室、其他科、室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规范化、流程化的综合督导评估、专项督导评估、督导档案管理等工作,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教育教学水平和各专项数据的动态监测、查询和统计分析。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监督的公开、公正、有效。

(六)“互联网+”校园安全

随着平安校园建设的步伐加快,“互联网+”校园安全成为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保障校园安全的新举措。“互联网+”校园安全以市教育云安全管理平台为核心,实现多学校及校园多个安防系统的全面融合与统一管理,简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提升我市各级学校的综合防范能力。管理平台与手机APP平台无缝对接,通过手机APP软件登陆到安全管理平台管理学生信息、在校情况,家庭作业、考勤、教师应用平台等实现电子学生证的定位、跟踪、亲情通话等功能。视频监控系统除了作为校园安全防范的用途之外,还可以作为电子考场监控系统用来监考、教学、远程管理。

(七)“互联网+”教育办公

根据“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建设需求,创新教育网站管理平台建设、应用模式,将全市的教育信息发布、数据查询、资源、办公OA、信息公开等平台整合、集成到某某市教育网站,建成并逐步完善某某市教育网APP移动客户端、某某教育网微信公众号。通过“互联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等新技术建设某某市教育云移动平台,实现我市教育移动办公、移动教学新模式。

(八)“互联网+”课堂教学

依据教育信息化国家战略部署,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利用“互联网+”打造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互动式“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个性化的互动学习平台,通过云服务模式的实施,利用教育云资源平台功能,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共享,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内容支持。教师和学生使用终端学习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收听老师的讲课内容,老师也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学习进展与状况,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又让老师教学更轻松、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家长可以通过终端学习工具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指导与监督,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及家校间互动交流学习。

(九)“互联网+”教育资源

通过“互联网+”教育行动,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立“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的资源开发机制,融合各种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基本建成具有某某地方特色、能够满足中小学教学需求、分学段分学科、动态实用的教育云资源平台。逐步建立全市教师共建共享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建设工作机制,实现包括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云共享,并输送到全市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

依托市级教育云资源平台和智慧校园,积极拓展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个人及机构网络学习空间(如学生空间、教师空间、校长空间、班主任空间、学校空间、教育机构空间等),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和共享环。大力推进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打造围绕各基础应用模块的“网络学习空间”。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强化某某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互联网+”教育行动中的组织协调和宏观规划作用。在市、县、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间建立“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从工作的组织管理上,加大市教育局统筹力度,担负起明确发展方向、统筹协调各区县推进的责任。各县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领导,落实职能,监督检查“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安全、有效推进和实施。

(二)制度保障

把“互联网+”教育行动作为衡量县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将此项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和学校办学评估指标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教育行动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明确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和集中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互联网+”教育行动工作的管理和评价。严格执行国家、省和我市有关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规政策,制定教育信息化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数据管理、信息发布和网络安全监控。

(三)队伍保障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加强

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配备力度,信息化教学科研、管理岗位应纳入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职称评聘序列,并制定专门的考核评聘办法,强化“互联网+”教育行动的研究、教学以及工作贡献等方面的考核。进一步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建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