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

第2节速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学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

【教学用具】:刻度尺、秒表、纸锥

【教学过程】

【要点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活动】: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观察游泳比赛时,观众和裁判员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

【总结】:方法一(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裁判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

【猜想】:哪一张纸下落得较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采用哪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没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

【总结】: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即计算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要点2】:速度及其测量

【总结】:速度是用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通过的距离。

用符号____表示速度,_______表示时间,_______表示路程。

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

常用速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会读汽车行驶时表盘中速度表指针的动态变化。

了解人和某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人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4m/s. 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5m/s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人步行时的速度为1.4m/s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

1m/s=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注意:会看速度标志牌和路程标志牌。

【活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表格:

【作业】:

1.完成以下速度单位的换算:(1)1080km/h=_________m/s; (2)6.8×108nm=______m,(3)6.5m/s=_________km/h;(4)1.5min=_________s;(5)7200s=________h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通过的

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那么它的速度为_____m/s,在第2秒内的速度为______m/s,前2秒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3.甲车的速度V1=36km/h,乙车的速度V2=15m/s,则V1_____V2,2小时内甲车行驶____米,乙车行驶30km需要_______小时.

4.汽车的速度计上有“km/h”字样,当速度计指针指在“90”处,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________km/h=________m/s.

5.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可用符号________或_________表示.

6.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2秒就驶过一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则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这辆车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超过速度.

7.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5_____.

8.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位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为5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要______h.

9.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缓解铁路运力紧张状况,今年4月份我国铁路进行了第五次大提速.2004年4月17日19时23分,西安至北京Z20/19次直达特快首发列车由西安火车站缓缓驶出,这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列全列软卧特快列

车.陕西日报以“西安至北京直达特快列车昨开行,一路不歇到京城”为标题在头版进行了特别报道.Z20/19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1200km,运行12h,最高时速可达

160km/h,即_______m/s.Z20/19次列车西安至北京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11.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测细铜钱的直径,铜线的直径是( )

A.1.45mm

B.1.5mm

C.1.9mm

D.29.0mm

12.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

A 行人

B 卡车

C 飞机

D 人造卫星

13.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道(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 静电现象教案 苏科版

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3.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4、了解加速器在探索微观粒子中所起的作用,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知道在粒子世界探索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与加速器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是分不开的。 5、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2.用文字根据典型图例叙述人类在探索原子内粒子世界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扩散现象表明()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2、我国交通法规定不准酒后驾车,司机如果是洒后驾车,一般警察只要一靠近司机就能 够知道,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向一满杯水中加几勺子盐,可以发现水不但没从杯中溢出,反而看到水面会下降,这 是由于____________,将一块橡皮放在一把塑料尺上(靠近的一面要光滑),压紧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它们好象是用胶水粘在了一起,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4、物体中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分子无规 则运动的速度越快。 5、分子由______组成。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________,如:_____。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________,如:_____。 二、课堂学习研讨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还可不可以再分? 1.原子组成 [摩擦起电实验]: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 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 2.原子模型 物质的微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不断的研究探索这些微小粒子,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提出了“枣糕模型”,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部的;在此基础上,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提出了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下面我们根据原子的结构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弹力教案苏科版

力弹力 课题8.1力弹力(2) 课型新授课、习题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弹力及弹性势能。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 【情感与态度】: 对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通过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力的概念的建立。 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力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塑料尺铁丝橡皮筋(共5组)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第1课时)二次备课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大家会鼓掌吗?请试一试。 师:若大家只用一只手,请鼓掌。 为什么听不到掌声呢?我们学习第八章以后大家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学生自学: (任务一)认识什么是力: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上P44的内容,重点观察图8-1真的四幅图片, 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具体的用力实例说明:什么是力?有力的作用至少要几个物 体?请解释“孤掌难鸣”。

2.请指出P44中图8-1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除课本上的用力的实例外,请你再举出2-3个用力的实例,并指 出其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任务二)认识形变和弹力: 一。观察与实验:利用手边器材进行下列实验:手压气球;手压弹簧;手拉橡皮筋;手弯铁丝。并仔细观察气球、弹簧、橡皮筋、铁丝有何变化。 分析与思考: 1.力作用在物体上,可能会对这个物体产生什么效果? 2. 气球、弹簧、橡皮筋和铁丝的形变撤去外力后能不能恢复原状? 探究结果:叫弹性形变。 二、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观察与实验:利用手边器材按照课本P45活动8.1的要求进行实验,用大小不同得力压塑料尺和拉弹簧,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与思考: 1.对比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并完成P45活动8.1的中的填空。 由此可见: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 2. 当你的手压塑料尺时,弯曲的塑料尺对你的手有力的作用吗?当你的手拉弹簧时,伸长的弹簧对你的手有力的作用吗? 3.什么是弹力?哪些力属于弹力? (任务三)认识弹簧测力计 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你手边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刻度盘,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物理授课计划进度安排表

教学工作计划 为适应本学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本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物理教学工作有续进行,现对本学期工作安排如下: 一、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安排,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从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尤其在初三物理复习中注意精讲精练,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做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在教学中不段学习、总结,最大努力的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精品教学案

第六章第1节物体的质量 【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大小,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 个人复备【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阅读课本P2-P4,完成下列填空: (1)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和()。它们的换算关 系是。 (3)实验室中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个人复备 (一)质量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1)、(2)小题。 练一练:1.8t= g 30mg= kg 2.想一想:P5 “WWW ”第2题。 练一练: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初中生的质量50 一只鸡蛋的质量50 一粒药片的质量100 一只鸡的质量2 一只苹果的质量150 一头大象的质量4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3)小题。 2.读一读: 阅读P2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使用方法: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 ②调节天平时,应先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再调节横 梁上的 ,使指针对准 。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然后用 向 盘中加减砝码,移动 ,使指针对准 。 此时, 与 之和,就等 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 。 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应 。 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 ,不要把 或 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不要用 直接取砝码。 (3)仔细观察你使用的天平最大测量值是 ,分度值 是 。 3.议一议: (1)观察课本P3图6-2,指出在使用托盘天平过程中的错误。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重力)教学设计案例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重力)教学设计案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会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知道重力的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由实验探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得到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 ●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重力现象的兴趣和对相关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重力的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社会中的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和道理。

.引导学生发现“水平”的意义。板书: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教后反思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孙雯 在认真的备课、上课之后,我根据实际上课效果反复思量教学设计,现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对这一节课的看法。 首先,我对这一节课的整体印象是:这节课以重力的知识为载题,围绕重力的方向和大小设计探究活动。学生们在亲身经历了自主探究的全过程后,知道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G=mg;掌握了对重垂线、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的操作技能;体验到了科学探究成功后的快乐;初步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下面,我就将结合具体事例来谈一谈这节课中的一些亮点: 1、创设了适宜的探究情景 在课的一开始,我展示了两组镜头——美丽的瀑布引人入胜,田亮跳水则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这两个情境,既为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一下子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究的位置。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在探究重力的方向的环节里,有的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垂直或是竖直,我首先问“能不能凭空想象?”学生们经过思考,一致认为“应通过实验验证。” 在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里是用眼睛观测重物下落方向的,我问“这样观察清楚吗?”引导学生发现“由于重物下落的速度太快,看不清,所以这是由大概的印象得出的结论,不可信。” 最后,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发现系重物的细线下垂方向可以体现重力的方向。 这样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引导学生思维,帮助他们完善方案。在这里,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还有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正是所谓的“授人以渔”。 3、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俩交换一下,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俩交流一下,每个人就会有两种思想。”但,个人认为这仍只是停留在浅表的交流,高水平的交流不应是简单的叠加,而应是两种思想的碰撞上升,其结果必然会大于二者之和。在这一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不断的质疑思辩,这就是一种高水平的交流。这一节课为什么能够活力四射,那正是因为在交流碰撞中不断迸发出的创新的火花。 4、注重实验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在这一节课的几个环节中,我都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自己获得知识,让他们尽可能的贴近科学

(共34套107页)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案汇总

个人复备 (共34套107页)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 册)教学案汇总 第六章第一节 物体的质量 【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大小,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阅读课本P2-P4,完成下列填空:

个人复备 (1)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 位还有( )、 ( )和 ( )。它们的换算关 系是。 (3)实验室中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质量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1)、(2)小题。 练一练:1.8t=g 30mg=kg 2.想一想:P5 “WWW ”第2题。 练一练: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初中生的质量50一只鸡蛋的质量50 一粒药片的质量100 一只鸡的质量2 一只苹果的质量150一头大象的质量4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3)小题。 2.读一读: 阅读P2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使用方法: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 ②调节天平时,应先将移至标尺左端的处,再调节横 梁上的,使指针对准。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然后用向 盘中加减砝码,移动,使指针对准。 此时,与之和,就等 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

苏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引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______(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问导学〗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

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用探究的方法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学会对物质分类,通过填写物质分类表将物质常见的属性表现出来,感受自然界物质的 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3.在探究活动中了解探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比较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一杯水和一杯酒精,我们如何来辨别?(闻气味) 一杯盐水和一杯糖水,我们如何来辨别?(尝味道) 一杯水和一块冰,我们如何来辨别?(看状态) 形状、体积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我们如何来辨别?(比密度) 师总结:状态、颜色、气味、密度都是每种物质所特有的,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对于生产、生活及认识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除了这些物理属性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物理属性,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板书)五物质的物理性质 二、新课教学 1、师:同学们有没有玩过飞镖?当飞镖射中飞镖盘时,我们可以看到飞镖头部进入盘中。师:(出示)蜡烛铁钉 用铁钉在蜡烛上刻画,可以看到什么?(铁钉在蜡烛上留下了刻痕。)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不同物质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钉子比较硬,蜡烛比较软。)师:我们把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板书:一、物质的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 师:(过渡)不同物质的硬度不同,那么下列物质的硬度谁大谁小呢?你能从大到小排列正确吗? 2、探究活动一:比较物质的硬度 [器材]: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心、铜钥匙等。 [探究目的]:比较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 [猜想]:根据你的预测,将这些物质硬度的大小进行排序: (1)(2)(3)(4)(5) [设计实验]: (1)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比较硬度大小的方法: 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刻画,若被刻画物上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画的硬度大;若被刻画物上不能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物的硬度小。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案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会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知道重力的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由实验探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得到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 ●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重力现象的兴趣和对相关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重力的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社会中的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和道理。

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合 作 探 究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其它类似现象。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对重力的认识。 板书: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二、探究发现重力的方向 1.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去探究重力的方向。 ①不经任何实验,仅凭印象、凭经验; ②剪断细线,引导学生发现重力方向与小球 下落方向的关系; ③引导学生发现重力方向与悬线下垂方向的 关系。 2.引导学生发现“竖直”的意义。 3.引导学生发现“水平”的意义。 4.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各个地区的“竖直向下”。 板书: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活动:请利用手边的工具,你能用多少种方法 检验我们的桌面是否水平? 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讨论。 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讨论、 改进,确定观察重力方向的最 佳方案。 设计实验,发现“竖直”与“垂 直”的差别 通过充分的直观体验,发现 “竖直”与“水平”的关系 动手动脑,在活动中深化对知 识的理解。 让学生初步感知 重力概念。 培养学生观察和 交流能力,和实事 求是、探索真理的 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比较和 分析的能力。 丰富学生生活经 验,交流生活体 验。 深化对重力的方向 的认识。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 的物理知识解决实 际生活中问题,培养 学生关注生活。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套精品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套教案 奇妙的物理现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 1.了解物理学的探究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产生要学的愿望。 2.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运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使学生仔细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并描述出来,引导学生生疑发问。并在此学习过程中喜爱物理学,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及克服办法: 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乐于动手的探究式学习的好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用具: 蜡烛2支,高、低磁针支架各一个,玻璃钟罩1个,火柴1盒;圆底烧瓶一只,水,金鱼二条;磁铁、玻璃板、搪瓷盘、塑料板。

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社会里,大家都会感觉到科学的神奇力量!繁华的街市夜景、潜水艇发射导弹、发射卫星,这里隐藏着无数的物理知识。离开了物理知识,就没有繁华的街市、没有稳固的国防、人类就无法实现登天的梦想。物理是有用的,而且也是有趣的。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奇妙的物理世界吧! 二、新课教学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但有些物理现象有很大的随机性,不是你想观察就能观察到的(举例:闪电、霜冻)。所以我们现在要观察这些现象,我们只好通过实验来观察,再现这些物理现象。 1、演示实验:磁的屏蔽 用玻璃板、课本、搪瓷、塑料板等物品分别隔着磁体和铁钉观察磁体对铁钉的吸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学生实验:不听话的丝条 学问学问,就是要用心看,要善于提问。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时,他就想: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总是往下掉呢?最后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注意到肥皂膜上变幻的色彩时,他又产生了疑问,物体的颜色是怎么回事儿呢?最后揭开了颜色之谜。有人问爱因斯坦,说:“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爱因斯坦说:“假如有人叫我和别人一起到麦垛里去找一粒豆子,别人可能找到一粒后就不找了,而我则要翻遍整个麦垛,看看有没有其它的豆子。”我希望同学也有这样的精神,在下面的实验中仔细地看,大胆地想——看见别人没有见过的现象,问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把我问倒了,是你们的光荣。我们要比比看,谁发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四步教学

6.1 物体的质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知识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怎样换算。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 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对天平测量结果准确读数。 4)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 2)通过比较物体质量的多少,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协作精神。 二、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为三个知识点和一个活动。三个知识点是: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一个活动是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其中三个知识点中,质量的概念是定性的,要求较低,重点在质量的单位和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里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教材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托盘天平的说明书,寻找天平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通过师生的交流协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这与传统教法有明显区别。本节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体会同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外界环境变化时,该物体质量不变,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相同,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只反映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 三、教学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校内资源,即学校物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物理天平和生活中的案秤、台秤、杆秤等。 【预习检测】 1、叫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常用单位还有(符号为)、 (符号为)、(符号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t= kg= g= mg。 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等。 4、观察书上图6-1,了解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备课本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引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3).科学探究 阅读教材,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 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 (4).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 3.小结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什么是物理学?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课时 (声音是什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1.上节复习 随机检查概念; 2.导入新课 (1).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请同学们讨论: 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变成一个无声的世 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2).引出课题“声音是什么”. 3.探究“声音的产生” (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 学生理解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水平目标: 1. 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水平、分析水平。 三、德育目标: 1. 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 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实行新课 [ 师]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演示]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 师]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 师] 这些现象不但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但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 板书 ]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 板书 ]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 板书 ]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八年级物理教案)初二物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doc

初二物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 (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 :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 1 吨=103 千克 =106 克=109 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 ,状态 ,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 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 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 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 恢复平衡; (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 (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 (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 要轻; (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 v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 米 3,(还有:克 /

厘米 3),1 克/ 厘米 3=1000 千克 / 米 3;质量 m 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 的单位是米 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 =1.0 × 103千克 / 米 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 和用量筒测出体积 v 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 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一: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引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 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 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3).科学探究 阅读教材,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 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 (4).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 体运动最 一般规律的自然科. 3.小结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 去认真地观察、 实验、思考.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什么是物理学?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课时 (声音是什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1.上节复习 随机检查概念; 2.导入新课 (1).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请同学们讨论: 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 世界突然 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2).引出课题“声音是什么”. 3.探究“声音的产生” (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实验: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然后再使 其停止 振动.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奇妙的物理现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 1.了解物理学的探究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产生要学的愿望。 2.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运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使学生仔细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并描述出来,引导学生生疑发问。并在此学习过程中喜爱物理学,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及克服办法: 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乐于动手的探究式学习的好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用具: 蜡烛2支,高、低磁针支架各一个,玻璃钟罩1个,火柴1盒;圆底烧瓶一只,水,金鱼二条;磁铁、玻璃板、搪瓷盘、塑料板。 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社会里,大家都会感觉到科学的

神奇力量!繁华的街市夜景、潜水艇发射导弹、发射卫星,这里隐藏着无数的物理知识。离开了物理知识,就没有繁华的街市、没有稳固的国防、人类就无法实现登天的梦想。物理是有用的,而且也是有趣的。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奇妙的物理世界吧! 二、新课教学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但有些物理现象有很大的随机性,不是你想观察就能观察到的(举例:闪电、霜冻)。所以我们现在要观察这些现象,我们只好通过实验来观察,再现这些物理现象。 1、演示实验:磁的屏蔽 用玻璃板、课本、搪瓷、塑料板等物品分别隔着磁体和铁钉观察磁体对铁钉的吸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学生实验:不听话的丝条 学问学问,就是要用心看,要善于提问。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时,他就想: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总是往下掉呢?最后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注意到肥皂膜上变幻的色彩时,他又产生了疑问,物体的颜色是怎么回事儿呢?最后揭开了颜色之谜。有人问爱因斯坦,说:“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爱因斯坦说:“假如有人叫我和别人一起到麦垛里去找一粒豆子,别人可能找到一粒后就不找了,而我则要翻遍整个麦垛,看看有没有其它的豆子。”我希望同学也有这样的精神,在下面的实验中仔细地看,大胆地想——看见别人没有见过的现象,问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把我问倒了,是你们的光荣。我们要比比看,谁发现的现象多,谁提出的问题多。 现在我让你们自己来作些研究,体验一下怎样做学问。我们分成小组实验,待一会儿,要同学起来说说你们看到的现象,并说说你有哪些疑问。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宇宙探秘教案

三.宇宙探秘 南京市文枢中学程冠军 [设计说明] 本课是八年级下物理新教材中一节带有科普性质的课。在学习准备活动中,可以可以搜集大量的课程资源(包括图文资料、网页地址),老师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也要注意新信息的搜集,为课堂内容的丰富,效率的提高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并采用网络教学。 书本资源抓住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从对宇宙整体理解上按照由近及远的次序,勾勒不同阶段人类所认识的宇宙大小;另一条线索是展示了人类对宇宙结构演化等更深人的认识历程。 将“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安全返回这一最新的激动人心的重大成就及时编进了教材。教学设计中恰当使用这些资源,对弘扬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十分有益的。 这一节的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天文、地理知识,信息特别多,背景资料容量大、知识新,对于这方面知识的搜集与了解,在设计教学活动前的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学习活动的设计要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将学习提纲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所要学习的知识。课上,教师起到组织与引导作用,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观点,展示自己准备成果的机会,在学生发表看法、阐述问题的过程中,激起他们的活动与交流兴趣,教师起到引导、帮助与过渡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5.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具学具] 电脑或投影仪、投影片 学生收集的天体图片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课前研究(学习)的问题] 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宇宙的起源与天体研究的有关材料,便于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过程]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课时(声音就是什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初步了解声音就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1.上节复习 随机检查概念; 2、导入新课 (1)、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请同学们讨论: 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 然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就是一个什么样子? (2)、引出课题“声音就是什么”. 3.探究“声音的产生” (1)、提出问题:“声音就是怎样产生的?” (2)、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实验: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然后再使其停止振动、 (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再瞧一瞧图1-1(a)、 (b)两个实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介绍什么就是声源?并让学生举出哪些物体就是声源。 4.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1).提出问题:“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 (2)、教材图1-2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教材图1-3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教材图1-4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 真空中传播、 (5)、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 5、声音就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 (1)、由水波的产生类比得出:声音就是一种波。 (2)、教材图1-7所示的实验,总结得出:声具有能量。 (3)、指导学生阅读“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 6、小结(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7、课堂练习: (1)、教材P10 WWW 、1、 (2)、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就是 ( ) A 声音被手挡住了 B 声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动变小了D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3)、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这就是因为 ( ) A 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 B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 C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 D耳朵失去听觉 (4)、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就是: ( ) A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 B下雷时,人们先瞧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瞧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5)、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就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就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6)、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就是_____________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 声音就是靠____________传播的、

苏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教案

苏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