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干模态与湿模态对结构振动和辐射声场的影响

干模态与湿模态对结构振动和辐射声场的影响

干模态与湿模态对结构振动和辐射声场的影响
干模态与湿模态对结构振动和辐射声场的影响

干模态与湿模态对结构振动和辐射声场的影响

李增刚

(北京诺思多维科技有限公司,forengineer@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15591748.html,)

摘要:本文用NEi Nastran有限元软件计算了一个封闭盒子的干模态和湿模态,对比干模态和湿模态的模态频率和阵型的不同,用干模态和湿模态计算了结构的振动响应,对比用干模态和湿模态计算的振动响应的不同,本文还用干模态和湿模态用声-振耦合的方法计算出了封闭盒子的辐射声场,对比干模态和湿模态辐射声场的不同。通过对比得到在周围流体介质的密度较大的时候,必须考虑流体介质对结构振动和声场辐射的影响,也就是必须用湿模态进行振动和声场计算。

关键词:干模态湿模态 NEi Nastran 振动响应声场响应

1 湿模态的概念

通常我们所说的结构模态,都是在真空中的结构模态,不考虑周围流体的影响下的模态,这种模态可以称为“干模态”,即不受流体影响的模态。而实际中,我们通常计算的结构都是被流体“包围”着,例如在空气中行驶的汽车,周围被空气包围着,在水中行驶的船,周围被水包围着,或者部分被水包围着。在不考虑车身周围的空气的影响下,我们计算的车身模态都是干模态,因为空气的密度比较小,空气对车身模态的影响比较小,我们可以把车身的干模态当成车身在空气中的湿模态,即忽略空气的影响,误差也不会太大;而在水中行驶的船,由于水的密度比较大,水对结构模态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忽略水的影响,那么计算出来的模态(干模态)就与实际的船的模态误差就很大,此时就必须考虑水的影响,计算湿模态。

2 计算模型

下面对比同一个结构件的干模态与湿模态在频率、阵型、振动响应、声振耦合下的声学响应的差别(载荷输入相同)。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是一个封闭的盒子,几何尺寸长是0.5m,宽和高都是0.25m,厚度是0.5mm,单元尺寸是20mm,单元总数是1638个,材料取钢(弹性模量2.1e11Pa,泊松比0.3,密度7800Kg/m3),干模态和湿模态都是用NEi Nastran来求解,计算无约束自由模态。NEi Nastr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15591748.html, )相对于其他有限元求解器来说,其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而且功能强大。

湿模态的计算只需要定义哪些单元被流体“浸湿”了,是单面还是双面浸湿,以及流体的密度。这里取封闭盒子的所有单元的外表面(单面)被浸湿,外面的流体是水,密度取1000Kg/m3。

图1 封闭盒子有限元模型

3 频率和阵型

表1所示是自由状态下,干模态和湿模态频率的差异,湿模态的计算以封闭盒子的外侧(单侧)有水,水的密度取1000Kg/m3。干模态和湿模态均用Lanczos 法提取,模态位移用模态质量归一。在200Hz以内,干模态有51阶(含刚体模态),而湿模态有131阶(含刚体模态),多出80阶模态。从表1中可以看出干模态和湿模态的频率存在巨大的差异。

表1 干模态频率和湿模态频率

干模态 湿模态

Number Frequency (Hz) Number Frequency (Hz)Number Frequency (Hz)

1 0 106789.923

2 0 206892.5944

3 0 306992.5968

4 0 407094.739

5 0 5071100.6158

6 0 6072101.6952

7 26.4193 7 2.703173101.6968

8 40.6409 87.164374101.8759

9 40.6412 911.694675112.9837

10 44.2769 1012.682276113.634

11 47.1064 1113.22277113.6342

12 53.3783 1214.363278113.9777

13 53.3788 1314.363379114.6901

14 53.3887 1418.461880114.8994

15 55.6361 1518.46281115.8339

16 66.9865 1620.346882116.7735

17 71.6728 1722.078683116.7825

18 77.0631 1823.633884118.2926

19 77.0646 1925.482285118.3019

20 87.0489 2025.482586120.4663

21 89.4257 2131.82987120.8007

22 101.8881 2233.240888120.805

23 105.3277 2333.24289121.0998

24 105.3279 2435.539590121.1027

25 106.9014 2535.546791137.2472

26 106.9108 2635.843792141.734

27 108.2123 2735.960593141.7353

28 119.6282 2836.144494144.7447

29 119.9754 2936.659895149.0866

30 119.9755 3038.365996150.2026

31 119.9999 3138.580397150.5262

32 120.0272 3238.593698150.5287

33 128.4987 3338.594799154.0968

34 130.1768 3438.6011100154.1003

35 131.8221 3541.1319101155.2499

36 131.8483 3641.1338102156.4509

37 141.3538 3748.282103156.8146

38 146.1216 3848.2825104156.9377

39 146.122 3949.2097105157.1924

40 153.0674 4050.081106157.7631

41 160.8677 4154.2166107157.7756

42 161.5212 4255.7242108163.0177

43 166.511 4358.1567109163.067

44 166.521 4458.1573110163.3775

45 166.5911 4563.4845111163.3952

46 179.1602 4664.1648112164.4508

47 180.7221 4764.1659113164.4789

48 180.7225 4864.8021114168.2392

49 184.4615 4966.3467115168.4321

50 189.3189 5066.5581116172.6763

51 199.3471 5174.1672117172.6799

5280.495118173.157

5380.5023119173.9449

5480.5371120176.3883

5582.020*******.8217

5682.8174122178.8805

5782.8186123178.8817

5885.5857124185.5981

5985.7542125190.182

6085.7557126192.3711

6186.5489127193.5089

6286.7018128194.8797

6386.8952129194.8841

6487.1729130199.7897

6587.3537131199.7907

6689.9216

图2~图11所示是干模态和湿模态前10阶非刚体模态的阵型,从中可以看出除了第10接干模态和湿模态阵型相似以外,其他阶模态的阵型均不相同,而且模态位移也差别很大。

(a)干模态(b)湿模态

图2 第7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a)干模态(b)湿模态

图3 第8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a)干模态(b)湿模态

图4 第9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a)干模态(b)湿模态图5 第10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a)干模态(b)湿模态图6 第11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a)干模态(b)湿模态图7 第12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a)干模态(b)湿模态图8 第13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a)干模态(b)湿模态图9 第14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a)干模态(b)湿模态图10 第15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a)干模态(b)湿模态

图11 第16阶干模态与湿模态阵型对比

从上可以看出,干模态和湿模态相比,湿模态的模态频率要比干模态的模态频率低很多,说明一个结构放到水中后,比在空气中,结构刚度变软了。由于有水的阻碍作用,湿模态的模态位移要比干模态的模态位移小很多。所以对于水下结构,在计算模态的时候,必须要计算湿模态。

4 结构振动响应

下面在封闭盒子的底部中心位置作用一单位载荷(白噪声),分别用干模态和湿模态计算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对比两种响应的不同,这里取模态阻尼均为1%。

图12~图16分别是利用干模态和湿模态在20Hz、40Hz、60Hz、80Hz和100Hz 下的加速度频率响应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用干模态计算出来的加速度响应幅值大于用湿模态计算出来的加速度幅值。

干模态响应湿模态响应

图12 20Hz加速度响应

干模态响应 湿模态响应

图13 40Hz 加速度响应

干模态响应 湿模态响应

图14 60Hz 加速度响应

干模态响应 湿模态响应

图15 80Hz 加速度响应

干模态响应 湿模态响应

图16 100Hz 加速度响应

图17和图18分别是在上端面取两个点,分别利用干模态和湿模态得到在加载方向上(Z 向)的加速度响应曲线,可以看出用干模态计算的结果要大于用湿模态计算结果。

图17 上端面某点的加速度响应

图18 上端面另一点的加速度响应

5 声学响应计算

在封闭盒子底部的中心位置作用一单位载荷(白噪声),计算以封闭盒子中心为圆心,以3m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球面上的声场分布,采用直接边界元声振耦合的方法计算。图19~图23分别是利用干模态和湿模态在20Hz、40Hz、60Hz、80Hz和100Hz下的声压dB频率响应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用干模态计算出来的声压dB响应大于用湿模态计算出来的声压dB响应。

干模态响应湿模态响应

图19 20Hz声压响应(dB)

干模态响应湿模态响应

图20 40Hz声压响应(dB)

干模态响应湿模态响应图21 60Hz声压响应(dB)

干模态响应湿模态响应

图22 80Hz声压响应(dB)

干模态响应湿模态响应

图23 100Hz声压响应(dB)

图24和图25分别是在球面上取两个点,分别利用干模态是湿模态做声振耦合计算得到的声压dB响应曲线,可以看出用干模态计算的结果要大于用湿模态计算结果。

图24 球面上一点的声压响应(dB)

图25 球面另一点的声压响应(dB)

6 结论

在计算结构的振动或辐射声场的时候,如果结构是浸在密度比较大的流体介质(重流体,例如水)中时,必须考虑流体介质对结构振动和声场辐射的影响,也就是必须用湿模态进行振动和声场计算,而不能用干模态来计算,否则将会与

实际的误差较大,这对于水声尤其重要。

关于诺思多维

北京诺思多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CAE工程咨询、软件代理和CAE软件培训的公司,以振动噪音为主,涉及的学科包括声学计算、振动计算、疲劳计算、多体动力学计算、有限元建模和计算(线性和非线性)、流体CFD计算、碰撞冲击爆炸计算、转子动力学计算、液压传递和控制、相关性和修正计算以及多学科优化等;同时诺思多维也代理以上仿真产品的CAE软件以及测试系统硬件和数据采集系统硬件。

诺思多维有来自各行业的的专业技术团, 如有项目合作、软件采购计划和培训,请通过邮件forengineer@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15591748.html,与公司负责人李增刚(QQ:56873276)联系。

关于NEi Nastr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15591748.html,)

NEi Nastran无论计算精度,还是计算速度,都比其他有限元求解器要好,NEi Nastran功能强大,其功能相当于MSC Nastran+Abaqus。NEi Nastran简单计算功能介绍如下:

1 线性静力学分析(含热分析、热应力、线性接触、自动惯性释放)

2 线性屈曲分析

3 正交模态分析(干模态和湿模态、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导入导出DMIG,用ASET进行模型缩减、部件综合模态缩减Craig-Bampton缩减、用超单元缩减、模态相关性MAC和MOX)

4 线性瞬态响应分析(直接法和模态法,强迫运动)

5 冲击和响应谱分析

6 频率响应分析(直接法和模态法,强迫运动)

7 随机响应分析

8 复特征值分析

9 线性预应力静力学分析

10 线性预应力模态分析

11 线性预应力瞬态响应分析

12 线性预应力频率响应分析

13 线性预应力复特征值分析

14 非线性静力学分析(大变形、非线性弹性材料、热弹性材料、非线性弹性材料和大变形、间隙接触和大变形、间隙接触和摩擦、滑移接触、只承受拉伸的线缆cable、蠕变和粘弹性材料、Arc-length法,自动面接触、自动线接触、记忆合金)

15 非线性瞬态响应分析(各种接触问题,自动冲击跌落、自动面接触、自动线接触)

16 非线性稳态热分析

17 非线性瞬态热分析

18 非线性预应力模态分析

19 非线性预应力瞬态响应分析

20 非线性预应力频率响应分析

21 非线性预应力幅特征值分析

22 非线性屈曲分析

23 复合材料分析(Micromechanics Based Composite Laminate Failure Analysis、Advanced Composites Ply Failure Criteria、Nonlinear Progressive Ply Failure Analysis (PPFA?)、Advanced 3D Layered Composite Analysis)

24 气弹分析

25 多轴疲劳和振动疲劳高级疲劳分析

26 高级优化

27 虚流体

工程振动——模态分析、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响应

1.复习模态分析理论 1.1单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幅频、相频、实频与虚频、品质因子等) 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h(t)与系统的频响函数H(ω)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对,与系统的传递函数H(s)是一对拉普拉斯变换对。即有: i ()()e d t H h t t ωω-∞ =? -∞ 1i () ( )e d 2π t h t H ωωω -∞ =?-∞ ()()e d 0 st H s h t t -∞ =? 1 i () ( )e d i 2πi st h t H s σωσ+∞=? -∞ 复频率响应的实部 2 1(/)R e [()]22 2 [1(/) ](2/)n H n n ωωωωω ξωω-= -+ 复频率响应的虚部 2/Im [()]22 2 [1(/)](2/) n H n n ξωω ωωω ξωω =- -+ 单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的各种表达式及其特征1 (w )2H k m w j k η=-+,对频响函数特征的描述 采用的几种表达式 1)幅频图:幅值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2)相频图:相位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3)实频图:实部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4)虚频图:虚部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5)矢端轨迹图(Nyquist 图) 1.2单自由度结构阻尼系统频响函数的各种表达形式 频响函数的基本表达式:11111 ()22222100 H m k k m j k j j ωω ηωωηωη = = ?=? -+-+-Ω+ 频响函数的极坐标表达式:()|()|j H H e ?ωω=,w H () —幅频特性, a rc ta n 21η?? ? -= ? ? ?-Ω? —相频特性。 频响函数的直角坐标表达式: ()()() R I H H jH ωωω=+, ()() 211()222 1R H k ωη -Ω= ? -Ω+—实频特性, () 1()22 2 1I H k η ωη -=? -Ω+—虚频特性 频响函数的矢量表达式:()()()R I H H ωωω=+H i j 1.3单自由度结构阻尼系统频响函数各种表达式图形及数字特征 幅频特性:1|()|0H k ωη = 固有频率:0D ωω= 阻尼比:00 B A ω ωω ηω ω -?== 相频特性

高层楼房震动测试报告

目录 第1章测试的目的 (1) 第 2 章高层建筑结构现场动力特性测试方法 (3) 2.1概述 (3) 2.2 影响高层建筑动力测试的环境因素 (3) 2.3高层建筑结构脉动测试测点分类 (3) 2.3.1水平振动测点 (3) 2.3.2扭转振动测点 (4) 2.4测点及测站布置原则 (4) 2.4.1找好中心位置布置平移振动测点。 (4) 2.4.2在建筑物的两侧布置扭转测点 (4) 2.5 传感器布置的方法 (5) 第3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X大楼现场动力测试 (6) 3.1 结构概况 (6) 3.2 测试目的 (6) 3.4 测试仪器设备 (6) 3.5 测试方案 (6) 3.6 脉动过程记录 (7) 3.7结果分析 (9) 3.8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第1章测试的目的 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指它的自振频率、振型及阻尼比.虽然这些动力特性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得,但通过测试所得的动力特性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检验理论计算 理论计算方法求结构的自振频率时存在误差。于在理论计算过程中,要先确定计算简图和结构刚度,而实际结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计算简图都要经过简化,常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并不记入结构刚度,而且结构的质量分布、材料实际性能、施工质量等都不能很准确的计算。因此,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相比,往往相差很多,据统计,大约前者为后者的1.5--3倍。这样,如果直接采用理论计算的自振周期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往往使内力及位移偏小,设计的结构不够安全。因此,理论周期要用修正系数加以修正。现场实测可以得到建筑物建成后实际的动力特性,因此是准确可靠的。所得数据可以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照比较,验证理论计算,也可为设计类似的对于超高层建筑提供经验及依据。 ②.验证经验公式 通过实测手段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测试以后,可归纳总结出结构周期的规律,得到计算结构振动周期的经验公式。在估算结构动力特性及估算地震作用时采用经验公式可快速得到结果,方便实用。由于实测周期大都采用脉动试验的方法得到,是反映结构在微小变形下的动力特性,得的周期都比较短,如果激振力加大,结构周期会加长。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地震烈度不同,房屋会有不同程度的开裂破坏,刚度降低,自振周期会变长。因此,完全按照脉动测试的周期来确定同类型结构的周期,将使计算等效地震力加大,设计偏于保守。所以由脉动方法得到的实测周期需要乘以修正系数,再计算等效地震力。在大量测试工作和积累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这个修正系数的大小视结构类型、填充墙的多少而定,大约在1.1-1.5之间。在给出经验公式时,计入这一修正系数,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与实际周期较为接近。 ③.为结构安全性评估及损伤识别提供依据 建筑结构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它是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居乐业的大事,建筑结构的质量状态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经验性的评估方法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静力检测结构的缺陷也有许多局限性。动力检测应用于整体结构的质量评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找一种能适用于复杂结构整体质量评估的方法。目前,到

模态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模态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分析

模态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物体按照某一阶固有频率振动时,物体上各个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的,可以用一个向量表示,这个就称之为模态。模态这个概念一般是在振动领域所用,你可以初步的理解为振动状态,我们都知道每个物体都具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在外力的激励作用下,物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振动特性。一阶模态是外力的激励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等的时候出现的,此时物体的振动形态叫做一阶振型或主振型;二阶模态是外力的激励频率是物体固有频率的两倍时候出现,此时的振动外形叫做二阶振型,以依次类推。一般来讲,外界激励的频率非常复杂,物体在这种复杂的外界激励下的振动反应是各阶振型的复合。模态是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有限元中模态分析的本质是求矩阵的特征值问题,所以“阶数”就是指特征值的个数。将特征值从小到大排列就是阶次。实际的分析对象是无限维的,所以其模态具有无穷阶。但是对于运动起主导作用的只是前面的几阶模态,所以计算时根据需要计算前几阶的。一个物体有很多个固有振动频率(理论上无穷多个),按照从小到大顺序,第一个就叫第一阶固有频率,依次类推。所以模态的阶数就是对应的固有频率的阶数。振型是指体系的一种固有的特性。它与固有频率相对应,即为对应固有频率体系自身振动的形态。每一阶固有频率都对应一种振型。振型与体系实际的振动形态不一定相同。振型对应于频率而言,一个固有频率对应于一个振型。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来说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等等。此处的振型就是指在该固有频率下结构的振动形态,频率越高则振动周期越小。在实验中,我们就是通过用一定的频率对结构进行激振,观测相应点的位移状况,当观测点的位移达到最大时,此时频率即为固有频率。实际结构的振动形态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形状,而是各阶振型相叠加的结果。 固有频率也称为自然频率( natural frequency)。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振动的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而仅与系统的固有特性有关(如质量、形状、材质等),称为固有频率,其对应周期称为固有周期。 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又称为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及初相位与振动的初始条件有关,振动的周期或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而与系统的固有特性有关,称为固有频率或者固有周期。 物体的频率与它的硬度、质量、外形尺寸有关,当其发生形变时,弹力使其恢复。弹力主要与尺寸和硬度有关,质量影响其加速度。同样外形时,硬度高的频率高,质量大的频率低。一个系统的质量分布,内部的弹性以及其他的力学性质决定 模态扩展是为了是结果在后处理器中观察而设置的,原因如下: 求解器的输出内容主要是固有频率,固有频率被写到输出文件Jobname.OUT 及振型文件Jobnmae.MODE 中,输出内容中也可以包含缩减的振型和参与因子表,这取决于对分析选项和输出控制的设置,由于振型现在还没有被写到数据库或结果文件中,因此不能对结果进行后处理,要进行后处理,必须对模态进行扩展。在模态分析中,我们用“扩展”这个词指将振型写入结果文件。也就是说,扩展模态不仅适用于Reduced 模态提取方法得到的缩减振型,而且也适用与其他模态提取方法得到的完整振型。因此,如果想在后处理器中观察振型,必须先扩展模态。谱分析中的模态合并是因为激励谱是其实是由一系列的激励组合成的一个谱,里面的频率不会是只有一个,而不同的激励频率对于结构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对于结果的贡献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选择模态组合法对模态进行组合,得到最终的响应结果。

模态分析与振动测试技术

模态分析与振动测试技术 固体力学 S0902015 李鹏飞

模态分析与振动测试技术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在机械阻抗与导纳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近二十多年来,模态分析理论吸取了振动理论、信号分析、数据处理数理统计以及自动控制理论中的有关“营养”,结合自身内容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为模态分析及参数识别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单自由度模态分析 单自由度系统是最基本的振动系统。虽然实际结构均为多自由度系统,但单自由度系统的分析能揭示振动系统很多基本的特性。由于他简单,因此常常作为振动分析的基础。从单自由度系统的分析出发分析系统的频响函数,将使我们便于分析和深刻理解他的基本特性。对于线性的多自由度系统常常可以看成为许多单自由度系统特性的线性叠加。 二、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 对于多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数学表达式有很多种,一般可以根据一个实际系统来讨论,给出一种形式;也可根据问题的要求来讨论,给出其他不同的形式。为了课程的紧凑,直接联系本课程的模态分析问题,我们就直接讨论多自由度系统通过频响函数表达形式的模态参数和模态分析。即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参数与模态分析。 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将主要用矩阵分析方法来进行。 我们以N个自由度的比例阻尼系统作为讨论的对象。然后将所分析的结果推广到其他阻尼形式的系统。 设所研究的系统为N个自由度的定常系统。其运动微分方程为: (2—1) ++= M X CX KX F ?)阶式中M,C,K分别为系统的质量、阻尼及刚度矩阵。均为(N N 矩阵。并且M及K矩阵为实系数对称矩阵,而其中质量矩阵M是正定矩阵,刚度矩阵K对于无刚体运动的约束系统是正定的;对于有刚体运动的自由系统则是半正定的。当阻尼为比例阻尼时,阻尼矩阵C为对称矩阵(上述是解耦条件)。 N?阶矩阵。即 X及F分别为系统的位移响应向量及激励力向量,均为1

ANSYS— 弹性平面问题、振动模态分析

ANSYS ——有限元分析 弹性平面问题、振动模态分析 1、弹性平面问题 1、1.题目一:(见图一所示) 图1 已知条件: 1.5a m =,0.4c m =,0.5d m =,6/q kN m =,5F kN =; 1、1.1解题的总体思路 由于单元体是一个300×140的,为了方便计算,采用直接建模法,先创建一个30×14的单元体结构,在挖去15×4的单元,建立如下模型(见图二所示) 图2 并且对模型进行加载和约束,左边为固定端约束,右下角为端约束。荷载分别为均布荷载和一个集中力荷载。 1、1.2运行结果 此节只显示运行的结果和简单的解释,详细的命令见1、1.3节命令流中各个命令的注解。 1、各个节点的位移和扭矩 主要列举了具有代表意义的节点,由于节点有15×31个,所以只列出约束处的

节点的位移和扭矩。 只列出了31节点的位移,其他约束处的位移都为0 结果显示出:Ux=0.017236mm Uy=0mm 2、受力后与受力前变形图(放大)【见图3所示】 图3 3、X方向的变形图【见图4所示】 图4 4、Y方向的变形图【见图5所示】

图5 5、内力图【见图6所示】 图6 结论: 节点31处是最容易收到破坏的,因此再设计时应注意此处的设计。 1、1.3命令流 /PREP7 N,1,0,0!确定第一个节点 N,31,300,0!确定第31个节点 FILL,1,31!在1到31节点中插入节点 NGEN,15,31,1,31,1,0,10!复制上述节点15行,每行间距为10 ET,1,PLANE42!常量的设置 MP,EX,1,200E9 MP,NUXY,1,0.3 E,1,2,33,32 !创建第一个单元 EGEN,30,1,1 !复制1到31个单元的建立 EGEN,14,31,1,30 !所有的单元创建 EDELE,151,165 !下面都是挖去中间的面 EDELE,181,195 EDELE,211,225 EDELE,241,255

随机振动试验报告

随机振动试验报告 高等桥梁结构试验报告 讲课老师: 张启伟(教授) 姓名: 史先飞 学号: 1232627 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1.过试验进一步加深对结构模态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 2.熟悉随机振动试验常用仪器的性能与操作方法; 3.复习和巩固随机振动数据测量和分析中有关基本概念; 4.掌握通过多点激振、单点拾振的方法,利用DASP2005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

2 试验仪器和设备 1. ZJY-601振动与控制教学实验仪系统(ZJY-601A型振动教学实验仪、激励锤、YJ9-A型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等)。 2. DASP 16通道接口箱。 3. 装有“DASP2005智能数据采集和信号分析系统”软件的PC机。 4. 有关设备之间的联接电缆。 3 试验原理 3.1模态叠加原理 N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是一组耦合的方程组: 引入模态矩阵Φ和模态坐标(广义坐标或主坐标)q,使X= Φq。 如果阻尼矩阵能对角化,方程组即可解耦: 解耦后的第i个方程为: 可见,采用固有振型描述振动的模态坐标后,N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振动响应可以表示为N阶模态响应的叠加。 3.2实模态理论 实模态理论建立在无阻尼的假设基础上。在实模态理论中,模态频率就是系统的无阻 ,尼模态固有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而固有振型矩阵中的各元素都是实数,它们之间i 的相位差是0?或180?。 系统在P点激励,l点测量的频响函数为:

K,,式中,称为频率比,,为模态固有频率。当,则: ,,,,,/,,,iiiiiMi 取频响函数矩阵的一列或一行,如第P列,就可确定振动系统的全部动力特性(模态参数)。 3.3伪实模态理论 某些有阻尼振动系统有时会出现与实模态一样的实数振型,而非复数振型,但其模态 2,,,,,1固有频率为,具有这种性质的振动系统的模态称为伪实模态。伪实模态理diii 论仅适应于阻尼矩阵可解耦,即可采用固有振型矩阵正交化模态称为伪实模态。在伪实模态下,各测点的相位差都是0?或180?。 伪实模态理论仅适应于阻尼矩阵可解耦,即可采用固有振型矩阵正交化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阻尼矩阵对角化的充要条件为: 上式也是有阻尼振动系统方程解耦的充要条件。 总之,H(ω)建立了模态参数与频响函数的关系。因此,利用实验测出的H(ω) 值,即可计算出系统的模态参数。根据频响函数的互易定理及模态理论,只需 H(ω)矩阵的一列(或一行)即可求出全部模态参数。

机翼模型的振动模态分析

机设1305 彭鹏程1310140521 一个简化的飞机机翼模型如图所示,该机翼沿延翼方向为等厚度。有关的几何尺寸见下图,机翼材料的常数为:弹性模量E=0.26GPa,泊松比m=0.3,密度r =886 kg/m。对该结构进行振动模态的分析。 (a) 飞机机翼模型 (b) 翼形的几何坐标点 振动模态分析计算模型示意图 解答这里体单元SOLID45 进行建模,并计算机翼模型的振动模态。 建模的要点: ⑴首先根据机翼横截面的关键点,采用连接直线以及样条函数< BSPLIN >进行连接以形成一个由封闭线围成的面; ⑵在生成的面上采用自由网格划分生成面单元(PLANE42); ⑶设置体单元SOLID45,采用< VEXT>进行Z 方向的多段扩展; ⑷设置模态分析< ANTYPE,2>,采用Lanczos 方法进行求解< MODOPT,LANB >; ⑸在后处理中,通过调出相关阶次的模态; ⑹显示变形后的结构图并进行动态演示。 给出的基于图形界面的交互式操作(step by step)过程如下。 (1) 进入ANSYS(设定工作目录和工作文件) 程序→ANSYS →→ANSYS Interactive →Working directory ( 设置工作目录) →Initial jobname(设置工作文件名):Modal→Run (2) 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Preferences…→Structural →OK (3) 选择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 →Add…→Structural solid:Quad 4node 42 →Apply →solid →Brick 8node 45→OK →Close (4) 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EX:0.26E9(弹性模量),PRXY:0.3(泊

振动测试技术模态实验报告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振动测试技术 研究生:

模态试验大作业 0 模态试验概述 模态试验(modal test)又称试验模态分析。为确定线性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所进行的振动试验。模态参数是在频率域中对振动系统固有特性的一种描述,一般指的是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和模态质量等。 模态试验中通过对给定激励的系统进行测量,得到响应信号,再应用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得到系统的模态参数。由于振动在机械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振动信号中包含着机械及结构的内在特性和运行状况的信息。振动的性质体现着机械运行的品质,如车辆、航空航天设备等运载工具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也反映出诸如桥梁、水坝以及其它大型结构的承载情况、寿命等。同时,振动信号的发生和提取也相对容易因此,振动测试与分析已成为最常用、最基本的试验手段之一。 模态分析及参数识别是研究复杂机械和工程结构振动的重要方法,通常需要通过模态实验获得结构的模态参数即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模态实验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典的纯模态实验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多个激振器对结构进行激励,当激振频率等于结构的某阶固有频率,激振力抵消机构内部阻尼力时,结构处于共振状态,这是一种物理分离模态的方法。这种技术要求配备复杂昂贵的仪器设备,测试周期也比较长;另一类是数学上分离模态的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对结构施加激励,测量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矩阵,然后再进行模态参数的识别。 为获得系统动态特性,常需要测量系统频响函数。目前频响函数测试技术可以分为单点激励单点测量( SISO)、单点激励多点测量( SIMO) 、多点激励多点测量( MIMO)等。单点激励一般适用于较小结构的频响函数测量,多点激励适用于大型复杂机构,如机体、船体或大型车辆机构等。按激励力性质的不同,频响函数测试分为稳态正弦激励、随机激励及瞬态激励三类,其中随机激励又有纯随机、伪随机、周期随机之分。瞬态激励则有快速正弦扫描激励、脉冲激励和阶跃激励等几种方式。按激励力性质的不同,频响函数测试分为稳态正弦激励、随机激励及瞬态激励三类,其中随机激励又有纯随机、伪随机、周期随机之分,瞬态激励则有快速正弦扫描激励、脉冲激励和阶跃激励等几种方式。 振动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域分析和时间序列建模分析等。这些分析处理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对信号进行观察和分析,为提取与设备运行状态有关的特征信息提供了不同的手段。信号的时域分析包括时域统计分析、时域波形分析和时域相关分析。对评价设备运行状态和

各种模态分析方法总结及比较

各种模态分析方法总结与比较 一、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计算或试验分析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的过程。 模态分析的理论经典定义:将线性定常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组中的物理坐标变换为模态坐标,使方程组解耦,成为一组以模态坐标及模态参数描述的独立方程,以便求出系统的模态参数。坐标变换的变换矩阵为模态矩阵,其每列为模态振型。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这个分析过程如果是由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取得的,则称为计算模记分析;如果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称为试验模态分析。通常,模态分析都是指试验模态分析。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如果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能预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实际振动响应。因此,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的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模态分析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二、各模态分析方法的总结

(一)单自由度法 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动态响应是它的若干阶模态振型的叠加。但是如果假定在给定的频带内只有一个模态是重要的,那么该模态的参数可以单独确定。以这个假定为根据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叫做单自由度(SDOF)法n1。在给定的频带范围内,结构的动态特性的时域表达表示近似为: ()[]}{}{T R R t r Q e t h r ψψλ= 2-1 而频域表示则近似为: ()[]}}{ {()[]2ωλωψψωLR UR j Q j h r t r r r -+-= 2-2 单自由度系统是一种很快速的方法,几乎不需要什么计算时间和计算机内存。 这种单自由度的假定只有当系统的各阶模态能够很好解耦时才是正确的。然而实际情况通常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就需要用包含若干模态的模型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近似,同时识别这些参数的模态,就是所谓的多自由度(MDOF)法。 单自由度算法运算速度很快,几乎不需要什么计算和计算机内存,因此在当前小型二通道或四通道傅立叶分析仪中,都把这种方法做成内置选项。然而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内存不断扩大,计算速度越来越快,在大多数实际应用中,单自由度方法已经让位给更加复杂的多自由度方法。 1、峰值检测 峰值检测是一种单自由度方法,它是频域中的模态模型为根据对系统极点进行局部估计(固有频率和阻尼)。峰值检测方法基于这样的事实:在固有频率附近,频响函数通过自己的极值,此时其实部为零(同相部分最

振动系统的模态分析

理论力学振动系统模态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化测试技术的原理和做法。学习模态分析原理。 2.学会用“锤击发”测量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与振型。 二.实验仪器: 1.MSC-1型弹性力锤。 2.Yj9A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3.Zj-601A型震动教学试验仪。 三.实验装置示意图: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测试对象是弹性梁。实验步骤与原理是:由力锤锤击被测物体,锤体内的力传感器与被测物体上的加速度计同时记录下脉冲激励与被测物体的响应,震动教学试验仪放大并转化为电压,经接口箱,传入计算机的采集分析系统记录。数据采集完毕后,动用分析系统,首先对数据进行传递函数分析,然后,进入模态分析,根据振动理论,分析系统在确定阶数后,进行质量或振型归一,自动生成分析结果并可以生成振动的动画显示,各阶频率、模态质量、模态刚度、模态阻尼比同时列出。

五、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先将梁分画成所需的单元格,节点编号,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梁的 五分之二处(避免放在节点处)。 2. 设备连接:将力锤与加速度计与电荷放大器连接,按力锤与加速度计的灵 敏度分别调好电荷放大器上的旋钮,并选好相应的滤波上限开关。再将二信号输出端与接口箱相应频道相连。 3. 进入计算机采集分析系统参数设置部分,设定实验名称与各频道单位。 4. 进入计算机采集分析系统菜单中模态分析部分,画出被测对象的几何图形 及节点号,给出约束条件。 5. 进入计算机采集分析系统的信号采集部分,开始实验。 6.对17个测试位置依次进行敲击,没一个测试点进行三次。以减小误差。 7.调用采集的数据,打开分析界面,调入波形。进行函数分析,模态拟合。 8.振型编辑,质量归一,至此分析完毕,显示动画 9输出数据及计算结果,保存动画截图。

悬臂梁地振动模态实验报告材料

实验 等截面悬臂梁模态测试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模态分析原理; 2. 掌握悬臂梁的测试过程。 二、 实验原理 1. 模态分析基本原理 理论上,连续弹性体梁有无限多个自由度,因此需要无限多个连续模型才能描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连续弹性体梁分为n 个集中质量来研究。简化之后的模型中有n 个集中质量,一般就有n 个自由度,系统的运动方程是n 个二阶互相耦合(联立)的常微分方程。这就是说梁可以用一种“模态模型”来描述其动态响应。 模态分析的实质,是一种坐标转换。其目的在于把原在物理坐标系统中描述的响应向量,放到所谓“模态坐标系统”中来描述。这一坐标系统的每一个基向量恰是振动系统的一个特征向量。也就是说在这个坐标下,振动方程是一组互无耦合的方程,分别描述振动系统的各阶振动形式,每个坐标均可单独求解,得到系统的某阶结构参数。 多次锤击各点,通过仪器记录传感器与力锤的信号,计算得到第i个激励点与定响应点(例如点2)之间的传递函数 ω ,从而得到频率响应函数矩阵中的一行 频响函数的任一行包含所有模态参数,而该行的r 阶模态的频响函数 的比值,即为r 阶模态的振型。 2. 激励方法 为进行模态分析,首先要测得激振力及相应的响应信号,进行传递函数分析。传递函数分析实质上就是机械导纳,i 和j 两点之间的传递函数表示 [] ∑==N r iN r i r i r H H H 1 21 ... [] Nr r r N r r r r ir k c j m ???ωω? (2112) ∑ =++-=[]{}[] T r ir N r r iN i i Y H H H ??∑==1 21 ...

车辆系统振动的理论模态分析

振 动 与 冲 击 第20卷第2期 JOURNA L OF VI BRATION AND SHOCK V ol.20N o.22001  工程应用 车辆系统振动的理论模态分析 Ξ 陶泽光 李润方 林腾蛟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 摘 要 将车体和转向架看成弹性体,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用空间梁单元描述的具有50个自由度的车辆系统力 学模型,并以客车为例研究其垂向振动的固有特性,所得结果既反映系统动力学性能,又为动态响应计算和分析打下基础。 关键词:车辆动力学,模态分析,有限元法中图分类号:TH132.41 0 引 言 高速铁路运输以快速、节能、经济、安全和污染小 等优势,在与高速公路和航空等运输形式的竞争中迅速发展起来。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给机车车辆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带来了新的课题,如大的牵引动力、大的制动功率、剧烈的横向动力作用和更加明显的垂向越轨动力作用、复杂的高速气流、振动和噪声等。其中,振动和噪声是高速列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既关系到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又关系到列车高速运行时的乘坐舒适度。 车辆系统是由车体、转向架构架、轮对,通过悬挂 元件联接起来的机械系统。通常,把车体及装载、转 向架构架及安装部件、轮对及装备视为刚体,作为刚体动力学系统,研究其动力特性[1,2],这方面的技术已比较成熟,有商品化的通用软件可供使用[3]。 本文将车体和转向架看成弹性体,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用六自由度节点空间梁单元描述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由于包括车辆的浮沉、点头垂向振动,车辆的横摆、侧滚和摇头横向振动的研究。在建立车辆系统离散化模型的基础上,计算车辆垂向振动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为车辆系统的动态响应计算和分析打下基础 。 图1 车辆振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1 车辆的动力学模型 将车辆振动系统简化为图1所示的分析模型,即 由车体、转向架和轮对通过弹簧与阻尼器连接起来的振动系统。其中,将车体和转向架看成空间弹性梁,每 Ξ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0-10-10 修改稿收到日期:2000-11-20 第一作者 陶泽光 男,博士,副教授1963年12月生

振动测试作业报告

振动测试技术期末总结 学号: 班级:建筑与土木工程(1504班) 姓名:杨允宁 2016年4月27日

目录 1 振动测试概述 (1) 1.1 振动的分类: (1) 1.1.1 按自由度分类: (1) 1.1.2 按激励类型分类: (1) 1.1.3 振动规律分类: (1) 1.1.4 按振动方程分类: (1) 1.2 振动基本参量表示方法: (2) 1.2.1 振幅(u): (2) 1.2.2 周期(T)/频率(f): (2) 1.2.3 相位( ): (2) 1.2.4 临界阻尼(C cr) (2) 1.2.5 结构的阻尼系数(c): (2) 1.2.6 对数衰减率(δ): (3) 1.3 振动测试仪器分类及配套使用: (3) 1.3.1 振动测试仪器分类 (3) 1.3.2 振动测试仪器配套使用: (4) 1.4 窗函数的分类及用途 (5) 1.4.1 矩形窗(Rectangular窗): (5) 1.4.2 三角窗(Bartlett或Fejer窗): (5) 1.4.3 汉宁窗(Hanning窗): (5) 1.4.4 海明窗(Hamming窗) (6) 1.4.5 高斯窗(Gauss窗) (6) 1.5 信号采集及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 1.5.1 信号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 1.5.2 解决方法 (7) 2 惯性式速度型与加速度型传感器 (8) 2.1 惯性式传感器的分类: (8) 2.2 常用加速度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力学模型: (8) 2.2.1 电动式(磁电式)传感器: (8) 2.2.2 压电式传感器: (9) 2.3 非惯性传感器: (11) 2.3.1 电涡流式传感器: (11) 2.3.2 参量型传感器: (11) 3 振动特性参数的常用量测方法 (11) 3.1 简谐振动频率的量测: (12) 3.1.1 李萨(Lissajous)如图形比较法: (12) 3.1.2 录波比较法: (12) 3.1.3 直接测频法: (12) 3.2 机械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13) 3.2.1 自由振动法: (13) 3.2.2 强迫振动法: (13) 3.3 简谐振幅值测量 (13)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

《机械振动基础》实验报告 (2015年春季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报告提交日期2015.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统一用该模板撰写,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器材 (3)实验原理 (4)实验过程 (5)实验结果及分析 (6)认识体会、意见与建议等 2.正文格式:四号字体,行距为1.25倍行距; 3.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 4.报告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进行存档,电子文档由班长收 齐,统一发送至:liuyingxiang868@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15591748.html,。 5.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一报告正文 一、实验名称:机械振动的压电传感器测量及分析 二、实验器材 1、机械振动综台实验装置(压电悬臂梁) 一套 2、激振器一套 3、加速度传感器一只 4、电荷放大器一台 5、信号发生器一台 6、示波器一台 7、电脑一台 8、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一套 9、NI9215数据采集卡一套 三、实验原理 信号发生器发出简谐振动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将简谐激励信号施加到电磁激振器上,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以简谐振动激励安装在激振器上的压电悬臂梁。压电悬臂梁弯曲产生电流显示在示波器上,可以观测悬臂梁的振动情况;另一方面,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上,将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将电荷放大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并将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到计算机(PC机)上,操作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得到机械系统的振动响应变化曲线,可以观测电磁激振器的振动信号,并与信号发生器的激励信号作对比。实验中的YD64-310型压电式加速度计测得的加速度信号由DHF-2型电荷放大器后转变为一个电压信号。电荷放大器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q

汽车悬挂系统的振动模态分析

汽车悬挂系统的振动模态分析 一、问题描述 一个简单的汽车系统如图1所示,若将其处理成平面系统,可以由车身(梁)、承重、前后支撑组成,汽车悬架振动系统可以简化地看作由以下两个主要运动组成:运动体系在垂直方向的线性运动以及车身质量块的旋转运动,对该系统进行模态分析。模型中的各项参数如表 1 所示,为与文献结果进行比较,这里采用英制单位。 表1 汽车悬架振动模型的参数 (a)问题描述(b)有限元分析模型 图1 汽车悬架振动系统模型 二、有限元建模 1、模型分析 计算模型如图1(b)所示。 这里将车身简化为梁,仅起到连接作用,这里设定不考虑梁的质量对振动性

能的影响,因此需将密度设定为零即可,但在建模时需要输入梁的各种参数(包括材料以及几何参数),实际上,可以将车身梁的弹性效果通过质量块的垂直运动及旋转运动来等效,质量块的转动惯性矩为2r m I zz ?=,r 取为 4ft ,经计算 ft lb I zz ??=2sec 1600。 可以看出所采用的平面简化模型仅有两个自由度(梁单元由于取密度为零,将仅起连接作用)。 采用 2D 的计算模型,使用梁单元 2-D Elastic Beam Elements (BEAM3)来等效车身,使用弹簧单元Spring-Damper Elements (COMBIN14)来等效车体的前后悬架支撑,使用质量块单元Structural Mass Element (MASS21)来等效车身质量。 2、建模的要点 1) 首先定义分析类型并选取三种单元,输入实常数; 2) 建立对应几何模型,并赋予各单元类型对应各参数值 ; 3) 在后处理中,用命令<*GET >来提取其计算分析结果(频率); 4) 通过命令<*GET >来提取模态的频率值。 3、建模步骤 1) 进入 ANSYS (设定工作目录和工作文件) 程序 → ANSYS → ANSYS Interactive → Working directory (设置工作目录)→ Initial jobname: Vehicle (设置工作文件名):→Run → OK 2) 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 → Structural → OK 3) 定义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 Add …→ Beam: 2d elastic 3 → Apply (返回到Library of Element 窗口)→ Combination: Spring-damper 14→ Apply (返回到Library of Element 窗口)→Structural Mass: 3D mass 21→OK (返回到Element Types 窗口)→选择Type 2 COMBIN14 单击Options …→K3 设定为2-D longitudinal →OK (返回到Element Types 窗口) →选择Type 3 MASS21 单击Options …→K3 设定为2-D w rot inert → OK → Close 4) 定义实常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Real Constants …→Add/Edit/Delete... →Add …→ 选择 Type 2 COMBIN14 → OK → Real Constants Set No. : 1

结构模态分析研究生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模态分析技术在机械 领域中的运用 课程名称结构模态分析 课程类别□学位课□非学位课 任课教师 所在学院 学科专业 姓名 学号 提交日期2010年6月18日

模态分析技术在机械领域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首先系统地解析了模态分析技术的基本定义,以模态分析技术的理论为基础,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后介绍了模态分析技术在国内、外机械领域的中的研究运用,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模态分析技术的运用进行总结。 关键词:模态分析;机械;结构;运用 Modal analysis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use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system analysis of the modal analysis technology in the basic definition, the modal analysis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massive literature and access information introduced the modal analysis technology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chinery field of study of utiliz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ir research direction of modal analysis of the use of technology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Modal analysis;Machinery;Structure;Use 1前言 模态分析技术是现代机械产品结构设计、分析的基础,是分析结构系统动态特性强有力的工具[1]。试验模态分析方法(EMA,ExperimentalModalAnalysis)通过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验证有限元理论模态分析模型正确性,根据模态试验结果修改有限元理论模型。计算模态分析可以预测产品的动态特性,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的一种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2]。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如果通过模态分析方法得到结构各阶模态的 主要特性,就可能预知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是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实际的振动响应,而且一旦通过模态分析知道模态参数并给予验证,就可以将这些参数用于设计过程,优化系统动态性能。模态分析过程如果是由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取得的,称为是数值模态分析;如果是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则称为试验模态分析[3]。 实际的机械结构在振动环境中都受到动载的作用,为确保其良好的动态性能,必须对机械结构系统进行动态设计。结构动态设计要求根据结构的动载工况、对结构提出的功能要求以及设计准则,按照结构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反复进行分析和计算[4]。结构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的核心,其目的是利用模态变换矩阵将耦合的复杂自由度系统解耦为一系列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的线性叠加,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与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2模态分析技术的运用 模态分析技术源于30年代提出的将机电进行比拟的机械阻抗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模态测试和分析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航海、汽车、土木、机械等几乎所有和结构动态分析相关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5]。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结构模态分析技术发展较早,应用到了航空、航天等诸多军工领域和汽车、电子、机械、土木等民用的各个领域,使模态分析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充分的应用[6-8]。模态分析软件以美国的ME’scopeVEs的功能最为全面。ME,ScopeVES软件的功能包括信号处理(signalprocessing)、运行挠曲振型(operatingoerlectionshapes)、模态分析(ModalAna-ysis)、结

模态分析实验报告

模态分析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时间: 指导老师: 实验地点:

实验1 传递函数的测量 一、实验内容 用锤击激振法测量传递函数。 二、实验目的 1)掌握锤击激振法测量传递函数的方法; 2)测量激励力和加速度响应的时间记录曲线、力的自功率谱和传递函数; 3)分析传递函数的各种显示形式(实部、虚部、幅值、对数、相位)及相干函 数; 4)比较原点传递函数和跨点传递函数的特征; 5)考察激励点和响应点互换对传递函数的影响; 6)比较不同材料的力锤锤帽对激励信号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和测试系统 1、实验仪器 主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冲击力锤、加速度传感器,LMS LMS-SCADAS Ⅲ测试系统,具体型号和参数见表1-1。 仪器名称型号序列号灵敏度备注 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LMS-SCADAS Ⅲ比利时力锤2302-10 3164 2.25 mV/N 加速度传感器100 mV/g 丹麦B&K 表1-1 实验仪器 2 、测试系统 利用试验测量的激励信号(力锤激励信号)和响应的时间历程信号,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获得频率响应函数(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FRF),得到系统的非参数模型。然后利用参数识别方法得到系统的模态参数。测试系统主要完成力锤激励信号及各点响应信号时间历程的同步采集,完成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参数的识别。 测量分析系统的框图如图1-1所示。测量系统由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力锤和比利时LMS公司SCADAS采集前端及Modal Impact测量分析软件组成。力锤及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SCADAS采集前端相连,振动传感器及力锤为ICP

模态分析实验报告

研究生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结课作业 课程题目:机械结构模态分析实验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2015年08月23日

一、概述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这个分析过程如果是由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取得的,则称为计算模态分析;如果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称为试验模态分析。通常,模态分析都是指试验模态分析。 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的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以预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产生的实际振动响应。因此,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机器、建筑物、航天航空飞行器、船舶、汽车等的实际振动模态各不相同。模态分析提供了研究各类振动特性的一条有效途径。首先,将结构物在静止状态下进行人为激振,通过测量激振力与响应并进行双通道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得到任意两点之间的机械导纳函数(传递函数)。用模态分析理论通过对试验导纳函数的曲线拟合,识别出结构物的模态参数,从而建立起结构物的模态模型。根据模态叠加原理,在已知各种载荷时间历程的情况下,就可以预言结构物的实际振动的响应历程或响应谱。 模态分析的经典定义:将线性定常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组中的物理坐标变换为模态坐标,使方程组解耦,成为一组以模态坐标及模态参数描述的独立方程,以便求出系统的模态参数。坐标变换的变换矩阵为模态矩阵,其每列为模态振型。模态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模态分析技术的应用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现有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 2) 在新产品设计中进行结构动态特性的预估和优化设计; 3) 诊断及预报结构系统的故障; 4) 控制结构的辐射噪声; 5) 识别结构系统的载荷 二、实验的基本过程 1、动态数据的采集及频响函数或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激励方法。试验模态分析是人为地对结构物施加一定动态激励,采集各点的振动响应信号及激振力信号,根据力及响应信号,用各种参数识别方法获取模态参数。激励方法不同,相应识别方法也不同。目前主要由单输入单输出(SISO)、单输入多输出(SIMO)多输入多输出(MIMO)三种方法。以输入力的信号特征还可分为正弦慢扫描、正弦快扫描、稳态随机(包括白噪声、宽带噪声或伪随机)、瞬态激励(包括随机脉冲激励)等。 (2)数据采集。SISO方法要求同时高速采集输入与输出两个点的信号,用不断移动激励点位置或响应点位置的办法取得振形数据。SIMO及MIMO的方法则要求大量通道数据的高速并行采集,因此要求大量的振动测量传感器或激振器,试验成本较高。 (3)时域或频域信号处理。例如谱分析、传递函数估计、脉冲响应测量以及滤波、相关分析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