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圆的理解》教学设计案例

《圆的理解》教学设计案例

《圆的理解》教学设计案例
《圆的理解》教学设计案例

《圆的理解》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例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折圆纸片、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圆的一些特征。这样的组织教学,使整节课充满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现代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学生学习背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本课例的教学设计还着力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水平。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时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年龄在11—12岁。他们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择与表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理应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对于本节课教学的圆学生在生活中有大量的接触,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同时学生具备了很强的动手操作水平,有较强的交流与表达的愿望,使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成为可能。

三、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理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P55—58页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教学圆的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理解,相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在低年级直观理解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圆的理解》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是这个单元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是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也很重要。

四、教学阐明: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掌握圆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合作、探究、游戏等活动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水平,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通过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

五、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能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在本年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一个自主性、研究性、协作性的教学环境,构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实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七、教学媒体:

硬件环境: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圆的理解》自制课件

教师准备:教学用大圆规、直尺

学生准备:自带剪刀、白纸、直尺、画圆的工具

八、教学过程:

圆的概念二

画完的同学用剪刀把这个圆剪下来。

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你的圆,看一看,

摸一摸,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圆是

什么样子的?

谁来说一说圆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你们知道吗?就是这种曲线图形,里

面还藏着很多秘密呢!下面请同学们

把你的圆形纸折一折,等会你一定会

有很多发现。

好了,同学们,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

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聪明,想出

了好多种折的方法,现在请把你的圆

形纸打开,认真观察这些圆内的折

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发现!还有不同的

发现吗?

刚才同学们说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

一点,那你们知道这个点在圆的什么

位置吗?

没错!圆中心的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

圆心,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板

书:O

生开始剪圆

学生观察并小声地

相互交流

圆是平面图形。

圆的边很光滑,而

且还是弯曲的。

学生自己折纸

我发现圆形纸片里

有很多折痕。

所有的折痕都相交

于一点。

(异口同声地)圆

的中心!

画圆方法任学生自

选,既体现因人而

异、因材施教,又体

现尊重学生个性。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出发,通过观察、比

较,引导学生直观理

解圆是平面上的一

种曲线图形。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的水平以及发现问

题的水平。

借助直观、形象的教

具,体现知识的形成

过程,让学生加深对

概念的理解。

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刚才同学们说圆内有很多折痕,这些

折痕也有一个名称,数学上我们把它

叫做圆的直径,(师画出一条直径)

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板书:d

好了,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

么是圆的直径?

其实同学们,圆里除了圆心、直径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名称,叫半径,现在

老师画出一条半径,请注意观察。

好了,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形纸

片上标出圆心,画出一条直径和一条

半径。

老师观察学生画的情况。

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分别指

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半径和直径大家都分得清了,其实同

学们,就是半径和直径,还有很多值

得我们去探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自

己动手去发现?

出示研究提示

好了,同学们,我注意到各个小组已

经有了很多发现,现在我们全班来交

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和大

生看老师画

通过圆心,并且两

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就是圆的直径

学生观察老师画的

半径

学生独立标圆心、

画直径和半径

学生判断

学生积极性很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探究圆的特征,并

将探究的结果记录

在研究报告单上

让学生能够直观、形

象、深刻、准确地理

解相关圆的数学名

词,培养学生的思维

水平和表达水平。

即时的练习有利于

知识的牢固掌握

通过让学生操作的

形式来突出合作学

习,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归纳的水平。

并让学生体验自主

探索获得成功的喜

悦的情感过程。

圆的特征三

家分享?

师走上前,拿一个小组的研究报告单

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

(拿起学生的一圆片,走到黑板前)

同学们请看,这个圆纸片的直径是黑

板上圆半径的2倍吗?

我们再来看第二条发现

第三条发现

对这个发现就没有要补充的吗?

老师相信,除了这几条发现外,你们

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是吗?下课后

同学之间再互相交流,好吗?

现在,我们就用刚才的发现去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出示课件,已知直径求半径,以及已

知半径求直径。

说一说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的?车

轴应装在什么位置?

草地上的木桩上拴了一头小牛,想一

想,这头小牛吃草的最大范围会是一

纷纷举手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

的2倍,通过折的

方法、量的方法等

(恍然大悟状,激

动地)不是!不是!

应该是在同一圆

里。

圆里有无数条半

径,无数条直径,

生汇报方法

半径都相等,直径

都相等

也应该加上在同一

圆里。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

学生思考、讨论、

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

会欣赏、借鉴别人的

思维方法,完善自己

的理解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

来源于生活并使用

于生活,体现人人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提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先学后教,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建构的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化学课堂自主合作的新亮点。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就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下面以粤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为例,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备课,备课不仅备教法,而且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讲解时详略得当。如案例:

学生得出结论: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学生答:是用燃烧的方法研究的,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归纳: 实验现象为①红磷燃烧;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大量白烟;④到燃烧停止,温度下降以后,瓶内 水上升约51 体积,同时白烟消失。 学生思考、分析。 分析原因解答: 小于五分之一: ①红磷不足,使瓶内的氧气未 反应完; ②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即装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自然课上是怎样研究空气的组成的?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探究活动二: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分析归纳实验现象。 讲解: 在实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红磷要足量,以确保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动作要迅速,即要立即将其伸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不能漏气; ③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 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④实验开始时,导管应注满水,以防止实验后引起误差。 提问:瓶内约54 体积的空间还 有没有气体?若有,它能支持燃烧吗? 讲解:还有气体,因为液面没有上升到顶部。但是这部分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否则燃烧不会停止。 使用过量的红磷。 提问:该实验有时测得氧气的体积远小于51(或大于51),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在哪里? 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也就是了解学情,在已有的基础上加深学习。 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师生探讨的结论。 实验 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原因,学生讨论,总结加强对难点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吴必尊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设计解决方法; 4.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1、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情感目标: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教学难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获得信息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一般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 二、介绍新闻: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三、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介绍写作背景并背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眼镜光学》课程教学设计 边云卓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传播的开放,学会学习将成为学生今后就业的基本条件,也成为他们转岗、再就业的必备条件。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让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生存技能。因此,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程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兴趣与方法,树立成才自信心。 眼镜光学课程是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一本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临床视光中用到的各类镜片的设计、制作、光学成像特性、矫正屈光不正原理、眼镜放大率与视场、度数的转换与书写等,教学内容偏向物理光学理论和数学计算,面对学生中一半以上都是文科生的现状,怎么教让学生不触头,怎么教让学生能掌握专业知识,就成为眼镜光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关键。 1 以临床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如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进而进行主动的学习,就成为保证课堂效果的关键。针对眼镜光学课程枯燥的光学知识,引入临床镜片应用实例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与教师一同探讨的意愿,再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镜片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意义。如,在教授柱面透镜这一章节时,学生对于柱面性质的理解存在困难,当带入哈哈镜的生活应用后,学生对柱面成像性质就容易理解多了。小时候大家都玩过的哈哈镜,会使得人变胖变瘦、变高变矮,变形的原理就源于哈哈镜是柱面反射面,由于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屈光力不同,引起的放大率也不

同,所以人的成像就出现的不成比例的变化,接下来再举例柱面透镜(散光镜片)临床应用中会出现视物变形的现象时,学生就彻底懂了为什么了。 2 淡化公式原理推到,重视公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对我们现在的学生而言,逻辑推理的东西很难接受,他们从心里抵触公式原理的推到与计算,我们高职教育最终要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是研究性人才,对于高深的数理知识需求不高,因而在教材内容处理上,淡化公式推导,实行“拿来主义”,要求学生能用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就行,不管公式是怎么来。如,讲授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度数的转换公式时,只要求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理解在矫正眼睛屈光不正时,眼镜片放置位置不同所需度数也是不同的,能用它来解释临床上近视的人总是喜欢把眼镜推近眼睛看远处东西的现象。 3 以练习册习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我们知道人对知识的掌握需要日积月累,单单仅靠课堂记忆是不行,还有赖于学生课下练习巩固。高职学生一大特点就是学习惰性明显,自主学习性差,因而,布置课下学习任务、及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制定奖惩措施,让学生学习有紧迫感,能很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 以弹性考核方式,助推学生专业技能掌握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课程考核目的不是选拔人才,而是培养技能过硬的人才。传统的刚性考核模式,考试只有一次机会,考完了就完了,不会的仍旧是不会,没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学习主动性,不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假若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学习问题,实行弹性考核机制,给学生提供两次或多次考试机会,给学习差的学生降低考核难度,对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将会很有意义。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文山学院班级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姓名马超学号20110701013029 ◇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 ◇总体教学目标 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是解以后更加复杂类型的方程的基础,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其简单形式的解法。由于应用举例、比较说明等方法,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教学内容分解 情境引入 教师提出教科收第66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同进出现下 图: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 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当学生列出 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 5070 151070230 1513 + ?--= - () 5070 131050230 1513 + ?-+= -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千 米,王家庄距秀水千米.

看新闻 记大事教案

《看新闻记大事》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八册第四课 课题:《看新闻记大事》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新闻”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词,它从各种途径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方面传送给大家,让大家了解最新的政治动态、体育新闻、科研成果、教育新闻等重大新闻。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或你的所见所闻,并配以简明的文字叙述,使之图文并茂,这是本课要求学生学会的一种表达形式,也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点。 画新闻首先要对新闻中的人和事有足够的了解,所画的新闻要主题明确、内容真实、形象直观,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关注周围的新人新事的良好习惯,还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图文并茂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抓住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帮助他们处理画面内容与文字叙述的关系,使学生画得生动,写得有趣、学得投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新闻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看新闻的习惯,从而了解时事,关注社会,关注世界。 情感目标:通过看新闻、画新闻,激发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兴趣,加

深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能力目标:学习用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画新闻,记录有意义 的人和事,抓住新闻的关键,表现精彩瞬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绘画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画面,能以文字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表现新闻场景,能抓住新闻关键。 教学难点 能选择生动典型的形象表现新闻的精彩瞬间,图文并茂并且画面能让人对新闻事件一目了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实物投影仪、各种新闻图片等 学生:各种工具、油画棒、水彩笔、报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新闻事件导入(课件出示) 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一则新闻:2008年5月12日,这必将成为国人难以遗忘的一天。当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之极度惨烈,是为国殇,数万同胞的生命瞬间没于废墟和泥石之中,男人、女人、孩子、老人皆难以幸免。那些生死相夺的瞬间,父母永失其所爱,孩子永失其所亲。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板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设计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 ⑵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3)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 研读学生合作探究阐释史料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2)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与难点分析) 学习内容: 本课知识点多,按侵略、条约及危害、抗争三方面进行小专题展开教学;学习形式:(1)、依托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引入学习建议、学生活动、自我测评、知识链接、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活动记录等内容。 (2)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宗旨,围绕“问题探究法”逐步展开,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师生对话、自主探索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注重课前、课中和课后问题的展示、探究和激发。 (3)、把握好课文正文与栏目文字及图片的关系,图文配合,相得益彰。“以诗证史”有助于使学生在抱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深刻的联想和思考。引录的张维屏关于三元里抗英的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总之,务必将教材各类材料都利用得恰到好处。

(4)、运用多媒体展示,加强声、像、文、图的刺激,提高感知率,强化图片的信息处理能力; (5)、注重学科之间综合(地理、哲学、经济学),提高读图识图能力,体现“大文科”教学观; 学习结果: 强调以史为鉴,注意与现实联系(改革、开放、遗产保护、国防教育)。 教学重点: 鸦片走私的危害;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鸦片战争的 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 鸦片走私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 3、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1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为什么? 5、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需要3、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6、道光年间的中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至熾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我们又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 来的英军?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无可能取胜? 7、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等) 第一、学生基本情况: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有二分之一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深层次的文本意蕴无法自我探究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水平都很薄弱。 第二、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大部分同学思想比较懒惰不愿意思考害怕思考喜欢 坐享其成。三分之二的学生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学习需要老师强制性的施加压力。课外 阅读知识面窄没有学生会主动去涉猎课外、补充知识没有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也没 有写练习册、归纳错题的好习惯。

以学生为本 科学执教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本科学执教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student oriented science t eaching

以学生为本科学执教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学生为本科学执教 陕西省宁陕县xxx中学何世平 20xx年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特别强调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是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新发展,是执政理念的又一次新飞跃,也是推动教育改革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利用一定设施和规范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人的学校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必须科学执教,科学执教就要以学生为本。 第一章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不是一般步骤、程序的方法问题,更不是应付某种需要暂时采取顺应时世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主导行为规律,

指导行为规范和通过努力要达到目标的原则问题。以学生为本的 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以学生为本。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坚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以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着重点的开放的发展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以 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充分 相信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宜,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平等 对待学生等方面开始,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 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我认为主要的是要做到下面五个方面:一关爱;二信任;三民主;四转变;五坚持。这里的关爱是前提,信任是起点,民主是基础,转变是关键,坚持是保证。 一关爱。爱生如子。关爱学生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前提。“爱”能消除隔阂,填平感情的鸿沟;“爱”能感化邪恶,使之 走向良善;“爱”具有任何武断与强力都不可比拟的力量,它可 以营造一座信赖的桥,帮我们建立诚恳谐和的师生关系。那么, 教师怎样才能用“爱”的圣火点燃学生理智的积薪,把人生道理 及自身的知识学问、思想情感传导给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这就是一视同仁的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谆谆教诲,耐心诱导,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既关心学生的吃穿住行,生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小课教案(简介)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小课教案(简介) 第一单元《电视新闻播音》 教学目的: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新闻语体表达。 2 了解电视新闻播音的各种形态、表达特点。 3 掌握各种语体在新闻播音中的作用与变化。 4为电视新闻评论主持的训练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电视新闻出镜播音 教学难点:电视新闻出镜播音与广播新闻播音、电视新闻片配音的区别。 教学要求:1 使学生了解电视新闻播音的理论知识及表达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电视新闻播音各种形态的表达特点。 3 使学生掌握电视新闻出镜播音有声语言与体态语的配合。 4使学生掌握有提示器与无提示器的操作与表达。 5 增强学生的新闻快播能力,适应一线需要。 第一次小课: 训练内容:电视新闻出镜播音·导语的播音 训练教材:《电视新闻训练稿》第1页 《实用教材·电视播音与主持》第49页 《实用教材·电视播音与主持》第50页 训练要求:1把握体态语运用与无“提示器”播音的镜头前“交流”。 2播、说结合,清楚、自然、规整。 3结合导语任务,表达有变化。 第二次小课: 训练内容:电视新闻出镜播音·导语的播音 训练教材:《实用教材·电视播音与主持》第52页 《电视新闻训练稿》第11页 《电视新闻训练稿》第14页 《电视新闻训练稿》第17页 训练要求:1把握“导语”与“编后语”的播音区别。 2 把握“批评性导语”与“批评性编后语”的基调。 3掌握“重大新闻”和“节日气氛”导语播音的基调把握。 第三次小课: 训练内容:电视新闻出镜口播·完整电视新闻的播音 训练教材:《电视新闻训练稿》第47页 《电视新闻训练稿》第89页 训练要求:1把握“新闻导语”与“新闻主体”播音的内容承接与变化。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书名:《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作者:杨开诚 读书心得: 本书不是对已有教学设计理论的概括或者综述,而是在此基础上发现不足,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型或观点,以下几段是我在读这本书时自己的一些体会或者书中可以引起我的一些想法的精彩部分的分析。 通过该书关于知识本质的讨论,我认识到了知识是意义、过程和价值的综合体。知识的学习不是一种接受现成知识意义的过程,而是在学生那里再次建构意义的过程。现在的教学如果是单纯性的知识意义的学习,而不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建构新知识,则会落入“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让学生死记硬背已有的知识,以此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些基础性的公理、公式是需要学生记忆的,但更多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公理公式的原理或者推导过程,以便学生理解之后存储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便于以后面临相应刺激时更快地提取出来与新知识进行整合、内化。知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构建新刺激,以达到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的过程。而不应该是知识单纯性的机械学习和机械灌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懂”了没有,而不是问学生“记住”了没有。 关于师生关系,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了以活动理论为支持来看待教学系统中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学要实现的是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从他导他律向自导自律转移。结合现实,我对这点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小学生为例,每个学生的自主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而有些学生的自律能力很差,如果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一个给定的主题以此希望他们能够习得知识,也许还不如传统课堂的灌输能让他们接受的知识多一些。但是课堂灌输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死”的——不能引起他们共鸣,也就达不到意义建构,也就不能很好地内化到学生的知识框架中,这也不利于知识的习得。所以我认为应该把讲授法和自主探究结合起来利用,再

新闻评论公开课教案

高考专题:新闻短评写作(教案) 一.看视频切入:权威媒体的新闻短评 二.湖南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幻灯片1) 第六大题。 选做题(20-21题,阅读与表达二选一,6分) 取消原来的文章赏析,增设了选做题。本部分为二选一的形式,一是“文化经典”,二是“新闻短评”,均为主观题,答案100字左右。 要求:尊重个性,看重思想,注重创造。 三.展出课题:新闻短评写作指导(幻灯片2) 四.看视频:权威媒体的新闻短评 (学生自由发言谈新闻评论的特点) 教师总结:(幻灯片3) 新闻评论:对新闻发表的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或现象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新闻体裁,被称作是“报纸的心脏”。 新闻短评:篇幅短小的新闻评论,被称作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特点: ●形式短小精悍 ●内容鲜明独到 ●语言精练深刻 五.典型例题 2011届高三月考试题B卷(一): 材料一:据四川在线6月17日报道,山西平遥县古城自被评为世

界文化遗产后,繁亢的公务旅游接待就开始令平遥县不堪重负。最多的时候,该县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仅门票一项就少收入1200多万元,吃、住及礼品开销,更是不好统计的“天文数字”。据悉,平遥因缺乏保护资金而导致城墙坍塌。而为古城开发所需的新城及古城搬迁,至少还存在2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2010年6月17日四川在线) 材料二:平遥古城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在平遥举行。这次要将古城门票价格由每人每次100元调整到125元,增长25%。参加听证的人员来自晋中市和平遥县的机关、工厂、村庄、企事业单位、经营者、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代表及专家学者代表共27人。与会代表中,有25人在听证会上发言,其中24人赞同门票价格调整方案。理由有三:一是古城保护需要钱;二是要通过涨价压缩游客数量以加强古城保护;三是与同类景区相比,平遥古城门票偏低。(2010年7月19日人民网) 根据这两则新闻的内在联系,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1)读懂材料弄清事实 了解材料主要信息,即“何人或物做何事”或“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 (2)把握情感倾向选取角度 提问:材料中的哪些词句隐含了报道者的观点态度? 六.明确新闻短评的写法(幻灯片4) 基本思路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

【众师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 综观近年来在国外主要教育技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有关建构主义的论述,可以将其中使用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概括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然后再相互协商。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说明 本主题的目的主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要善于动脑筋,不怕困难,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掌握克服学习中困难的部分方法,知道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材通过一个小学生学习中的小故事:冬冬的烦恼,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本主题设计了两个话题1、“学习不怕难”,2、“时间的奥秘”。在“学习不怕难”这一内容中以范例的形式,给出一些克服学习中困难的方法,让学生联系实际回忆和思考,自己是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或者应该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时间的奥秘”以小丽做作业的两种不同情况,给学生提出一个研讨问题,引起学生对时间的思考,同时根据这个问题,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思路,让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集中精力学习。教材中还设计了学生星期六需要做的几件事,让大家帮助他安排时间,目的是提示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既能充分利用时间,又能做到劳逸结合,科学用脑。瞭望台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知道学习要勇于克服困难,善于思考,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让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3、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学重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学难点:肯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并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学习方法:探究,合作。

新闻简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接触新闻,帮助学生对新闻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了解新闻的定义,特点,组成,结构等相关知识。 、在对新闻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练习概况新闻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体会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价值性特点。 2、教会学生如何写出一句话新闻。 教学方法:列举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最喜欢的名人是谁?我最喜欢的是黎姿,尤其关注她。昨天得知,她做了什么重大的决定,感觉有点可惜。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就是她宣布退出娱乐圈。 我为什么会知道呢?——看新闻。所以说,新闻真是太有用了,通过它,我们可以知道许许多 多我们看不到,听不到的人或事。今天,我们对新闻作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新闻定义,特点。 1、假如你是《揭阳日报》的编辑,下面是今天收到的新闻稿件,你会选择哪些稿件作为明天 报纸发行的内容? ①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国内要闻版)(过时) ②炮台镇一农妇顺利诞下一女(百姓生活版)(普通,没价值) ③炮台镇一农妇顺利诞下三胞胎(百姓生活版)(新鲜) ④炮台镇一农妇顺利诞下十胞胎(夸张) ⑤伊能静疑似染上皮肤病,手臂双腿长出红疹 、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特点:时效性(新闻界常言:“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明天的新闻是银子,后天的新闻就是 一块石子。”美国报界不成文的规定:除了凌晨版外,导语中不得出现“昨天”这两个字。)真实性(与平常文章区别开来,不能夸张,符合客观事实,不加个人色彩) 价值性(“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西方新闻理论的公式:名人+寻常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事=新闻 名人+不寻常事=大新闻普通人+寻常事≠新闻 三、新闻组成: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

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教育学院,马高超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国内外许多教育方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体作用;学生往往局限于从课堂、书本掌握知识,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无论处在哪一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兴趣、知识能力、逻辑思维方式和目标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且这些不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随着年龄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这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本文简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并着重在学生质疑能力、兴趣和个性方面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提出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最早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 念转换来的。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界影响很大,传统的教学基于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杜威对以教师为中心这一教学方法是极力反对的。他提出的新思想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并被进一步运用到中学和大学的教学模式中逐步发展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可以说“以教师为中心”的对立面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主要是: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激发和引導,既要“授之以鱼”又要兼顾“授之以渔”,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小组活动、协作式、设计式、个别式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或选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教具进行教学设计规划。是否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判断依据一方面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谁是学习的主体,即能否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投入到课堂中的情绪和积极性,学生是否是自己的管理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积极投入到课堂建设和活动规划中,那么这种教学模式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我们目前所应倡导和积极学习的。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质疑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所谓“不需要教”即达到学习上的“自由”,人类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应当只有“施”,或者只有“受”,学生的学习是在求学,教师在这当中应当有一个责任,那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达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

<短新闻两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了解新闻的特点。 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⑶了解文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⑷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 ⑴让学生自主寻找香港回归与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⑵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 ⑴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涵的丰富感情。 ⑵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品读、感悟、教师点拨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香港回归的资料图片等。 5、教学用时:三课时 本课运用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二课时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第三课时归纳总结、对比阅读、课外拓展。 三、教学过程: 别了,不列颠尼亚 1、导入新课 ⑴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时的影音资料。 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是啊,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那么,假如我们是记者,目击了这一历史场景,

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 ⑵讨论前明确: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①什么是新闻?②新闻的特点③新闻的结构 ④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②新闻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③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④五个“W”和一个“H”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at 何事 who何人 why何因 how何果 ⑶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⑷大家交流新闻稿 ⑸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2、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⑴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瞩凝督荆舰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2019年文档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学习中心论”为基础和核心,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还包括如下几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如何体现“以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本案例选择“硫酸”中的几个教学片段作为尝试,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转“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以达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的“客观意义”向“心理意义”转化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实施及分析 背景性要素可作为环境氛围和前提条件影响学习实践,它的意义在于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思考和实践的范围。学生自身学习时间中的六个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动机要素、选择要素、建构要素、应用要素、计划要素、评价要素,统称过程性要素。 1.背景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猜一猜:这些词语和硫酸有何关系?

[预想效果]创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背景性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动态地把握和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心理的变 化提供基础。 [理论依据]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及理想追求,并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指导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2.过程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1)动力系统的启动 ①激发动机: [设计操作]教师演示“黑面包”实验: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所体现的化学原理。[预想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的新颖奇异和丰富多彩。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从追逐新奇发展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理论依据]着力培养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驱力,合理利用附属内驱力。激发和调动学习动机应贯穿教学过程之始终。(2)操作系统的执行 ①引导选择: [设计操作]思考问题:a.古称硫酸为“矾油”,为何以“油”命名?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课本阅读法全面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 从“矾油”到“硫酸”的命名实现了“质”的转变。硫酸是一b. 种酸,回忆初中稀硫酸具有哪些酸的通性

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信息化教学设计则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LC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目的出发,针对该课程中电动机连续运转的PLC控制这一任务,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探讨。 标签:任务驱动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PLC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操作。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学资源的创建者;学生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策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和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二、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在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应充分考虑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第一,充分发挥开发式的网络资源,创建优化的学习情境。第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也为有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等提供充分的条件。第三,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要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 三、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 在遵循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对“PLC应用技术”课程中电动机连续运转的PLC控制这一任务实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方面,在电动机连续运转的PLC控制教学设计中,采用课前任务准备、课中仿真操作、课后拓展延伸的教学方式。将教学仿真和资源平台相结合,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教学方法方面,根据学生已经接受的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法为教学主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进行直观性较强的操作演示,在做中教,以提高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