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子商务物流高职高专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刘磊主编电子课件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电子商务物流高职高专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刘磊主编电子课件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电子商务物流高职高专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刘磊主编电子课件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电子商务物流高职高专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刘磊主编电子课件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简述物流的概念、功能和分类。(考证复习题)

(一)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的有效流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过程。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从这个定义中可以这样理解物流:

①物流是为实现商务价值,使实体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②物流是一个综合性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有计划地控制物品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同时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③物流是产品流、商流、信息流的相互融合和统一。

(二)物流的基本功能

物流的基本功能包括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起、包装、流通加工及与其联系的物流信息处理,它们相互联系构成物流系统的功能组成要素。

(三)物流的分类

(1)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见图1-2)

物流系统的

按性质分类

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

图1-2 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

①社会物流。社会物流是指以全社会为范畴、面向广大用户的超越一家一户的物流。社会物流涉及在商品流通领域所发生的所有物流活动,因此社会物流带有宏观性和广泛性,也称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伴随商业活动的发生,物流过程通过商品的转移,实现商品的所有权转移,这是社会物流的标志。

②行业物流。一个行业内部发生的物流活动被称为行业物流。在一般情况下,同一行业的各个企业往往在经营上是竞争对手,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物流领域中却又常常互相协作,共同促进物流系统的合理化。许多行业均有自己的行业协会或学会,并对本行业的行业物流进行研究。在行业的物流活动中,有共同的运输系统和零部件仓库以实行统一的集体配送;有共同的新旧设备及零部件的流通中心;有共同的技术服务中心来培训本行业的维护人员;有统一的设备机械规格、统一的商品规格、统一的法规政策和统一的报表等。行业物流系统化的结果使行业内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应的利益。

③企业物流。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它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物流又可区分以下不同典型的具体物流活动: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等。企业物流可理解为围绕企业经营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对于生产类型的企业来讲,是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本等的投入,经过制造或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讲,则是设备、人力、管理和运营,转换为对用户的服务。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对应于投入的是企业外供应或企业外输入物流,对应于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

物流或企业内转换物流,对应于产出的是企业外销售物流或企业外服务物流。由此可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

④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主要是相对于供应方和需求方而言的,它是第三方。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三方物流企业不销售具体的产品,不生产具体的产品,也不去采购具体的原材料,它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帮企业运输、仓储、控制库存、处理库存信息,第三方物流是帮助供应方把货物从总供应地运输到需求点这样一种企业。所以严格来说第三方物流可以称为物流企业。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见图1-3)

按照物流活动的

空间范围分类

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图1-3 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①地区物流。地区物流是指在一国疆域内,根据行政区或地理位置划分的一定区域内的物流。

②国内物流。国内物流是指在国家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开展的物流活动。国内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内容,我国的物流事业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内物流的建设投资和发展必须从全局着眼,清除部门和地区分割所造成的物流障碍,尽早建成一些大型物流项目,为国民经济服务。

③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物流。国际物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尤其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流适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际物流;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全系统水平下降;不同国家不同标准,也造成国家间“接轨”的困难,因而使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文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局限。物流环境的差异造成一个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在几个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

(3)按照物流的作用分类(见图1-4)

①供应物流。供应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物资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管理,也称为原材料采购物流。它是生产物流系统中相对独立性较强的子系统,并且和生产系统、财务系统等生产企业各部门及企业外部的资源市场、运输部门有密切的联系。供应物流是企业为保证生产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率进行发挥着保障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要实现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要在低成本、少消耗、高可靠性的限制条件下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

按照物流的

作用分类

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图1-4 按照物流的作用分类

②销售物流。销售物流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将产品的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是产品从生产地到用户的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是以实现企业销售利润为目的的,销售物流是包装、运输、储存等诸环节的统一。

③生产物流。企业的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一般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借助一定的运输装置,在某个点内流转,又从某个点内流出,始终体现着物料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生产物流是保障企业生产正常运作的基础。

④回收物流。回收物流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的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如果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⑤废弃物物流。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别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它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不管对象物有没有价值或利用价值,而将其妥善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2.物流管理的概念、特点是什么?(考证复习题)

(一)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是指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二)物流管理的特点

(1)物流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进企业竞争战略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第三利润源”的作用,通过加强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有机结合,努力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物流管理是系统化的管理

物流包括输送、装卸、保管、流通加工、包装等机能,以力求省力和高效,同时还包括订发货、在库、出货管理等机能,力求完成商品流通全过程的信息活动。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各大要素的相互结合,利用必要的资源,开展物流服务,促进商流有效、合理地展开,形成一个有效的运作系统。

(3)物流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是紧密联系的

货物全球流动,信息集中管理。现代物流企业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通过移动通信等技术完成物流产业的现代化管理是现代物流行业的特征之一。

3.按照功能要素分类的物流管理内容有哪些?(考证复习题)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实施管理,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进行管理。

4.简述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关系。(考证复习题)

A企业与B企业经过商谈,达成了一笔供货协议,确定了商品价格、品种、数量、供货时间、交货地点、运输方式并签订了合同,也可以说商流活动开始了。要认真履行这份合同,下一步要进入物流过程,即货物的包装、装卸搬运、保管、运输等活动。如果商流和物

流都顺利进行了,接下来进入支付的过程,即付款和结算。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没有及时的信息流,就没有顺畅的商流、物流。

所谓商流,是指物品在流通中发生形态变化的过程,即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以及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的过程。而物流是商品物理移动的过程。商流是物流、信息流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三流”的前提,一般情况下,没有商流就不可能发生物流、信息流,反过来,没有物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和支撑,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它们之间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又互为依存的基础。

① 信息流是由商流和物流引起并反映其变化的各种信息、情报、资料、指令等在传递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活动,因此信息流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没有信息流,商流和物流不能顺利进行。

② 信息流既制约着商流,又制约着物流,它为商流和物流提供预测和决策依据,同时,信息流又将商流和物流相互沟通,完成商品流通的全过程。

③“三流”之间相辅相承,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因此,“三流”不仅有利于提高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

5.简述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和模式。(考证复习题)

(一)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如图1-9所示。

图1-9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

(1).物流反应快速化

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2).物流功能集成化

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

(3).物流服务系列化

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4).物流作业规范化

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

信息 电子化 经营 市场化 组织 网络化 手段 现代化 目标

系统化 作业 规范化

服务

系列化 功能

集成化 反应

快速化 电子商务 物流的特征

(5).物流目标系统化

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家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6).物流手段现代化

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卫星通信、射频识别装置(RF )、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DOD )为在前南地区执行维和行动的多国部队提供的军事物流后勤系统就采用了这些技术,其技术之复杂与精尖堪称世界之最。

(7).物流组织网络化

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

(8).物流经营市场化

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谁能提供最佳的“服务—成本”组合,就找谁服务。国际上既有大量自办物流相当出色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例子,也有大量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例子,比较而言,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已经占到主流,即使是非社会化、非专业化的物流组织也都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

(9).物流信息电子化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Visibility )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

(二)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如图1-15所示。

图1-15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1).自营物流模式

物流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多年,都已建立起自己的分销渠道,企业自身拥有良好的物流网络与相当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电子商务时可通过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吸收外界资源、搞好自身物流网络建设,形成适合自我的物流配送体系。

战略联盟 第三方

物流配送 自营物流 电子商务 物流模式

(2).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就是电子商务主体将一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委托给外部的专业物流公司来完成。物流公司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与企业或商家签订合作协定或结成合作联盟。采用这种物流管理方式,送达消费者的时间比前述两种方式都要快,而且服务是专业化的、多功能的和全方位的。但是如果送货量太小,送货费用一般比EMS服务还要高。这种管理模式要求专业物流公司要在基础设施、人员素质、信息系统等方面加强建设。

(3).战略联盟模式

战略联盟模式是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业务伙伴关系向战略伙伴转换的模式。电子商务企业要想取得稳定、快速的发展,必须把同第三方配送企业的关系从目前普遍存在的业务关系转变成战略伙伴关系,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供应链渠道,并通过供应链上各方的共同努力,增强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6.简述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考证复习题)

(一)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处。广义的物流节点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运的节点,包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公共仓库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狭义的物流节点仅指现代物流意义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

(二)物流节点的功能[电子商务师(员)考证知识点]

(1)连接功能

物流节点将各个物流线路连接成一个系统,使各个线路通过节点变得更为贯通而不是互不相干,这种作用称为衔接作用。在物流未成系统化之前,不同线路的衔接有很大困难。例如,轮船的大量输送线和短途汽车的小量输送线,两者输送形态、输送装备都不相同,再加上运量的巨大差异,所以往往只能在两者之间有长时间的中断后再逐渐实现转换,这就使两者不能贯通。物流节点利用各种技术的、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起到衔接作用,将中断转化为通畅。物流节点的衔接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主要有: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运输手段;通过加工衔接干线物流及配送物流通过储存衔接不同时间的供应物流和需求物流;通过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处理衔接整个“门到门”运输,使之成为一体。

(2)收集、处理、传输信息功能

物流节点是整个物流系统或与节点相接物流的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这种信息作用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复杂物流储备单元能联结成有机整体的重要保证。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是物流信息的一个点,若干个这种类型的信息点和物流系统的信息中心结合起来,便成了指挥、管理、调度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网络,这是一个物流系统建立的前提条件。

(3)管理功能

物流系统的管理设施和指挥机构往往集中设置于物流节点之中。实际上,物流节点大多是集管理、指挥、调度、信息、衔接及货物处理为一体的物流综合设施。整个物流系统运转的有序化和正常化,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水平,都取决于物流节点的管理职能实现的情况。图1-13是某物流节点。

7.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物流中心合理规划的因素很多,在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为:

①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资料,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工业、农业、商业、

住宅布局规划。

②交通运输网及物流设施现状,包括交通运输干线、多式联运小转站、货运站、港口、机场布局现状。

③城市规划,包括城市人口增长率,产业结构与布局。物流中心选址不合适,往往会在主干线通道上因为交通阻塞、运距过长造成能源浪费、车辆空载率高、调度困难等问题。

④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在规划物流中心时应充分注意到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它不仅涉及城市交通阻塞、物流中心选址,而且涉及筹资组建与运营,以及运输经营集约化等综合问题。

8.影响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资源条件,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慎重选择物流模式,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企业对物流控制力的要求

越是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企业越是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此时企业应该自营物流。一般来说,最终产品制造商对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比较强,往往选择自营物流,即作为龙头企业来组织全过程物流活动,制定物流服务标准。

(2).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

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的回运或鲜活产品的分销,则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球市场的分销,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支援;对产品线单一的企业,则应在龙头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应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对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虽有利可图,但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做。

(3).企业的规模和实力

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由于实力较雄厚,通常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计划,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另外,还可以利用过剩的物流网络资源拓展外部业务。而中小企业则受人员、资金和管理资源的限制,物流管理效率难以提高,此时,企业为把资源用于主要的核心业务上,就应该把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专业物流代理公司。

(4).物流系统总成本

在选择是自营还是物流外包时,必须弄清两种模式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情况。因为成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例如,减少仓库数量时,可降低仓储费用,但会带来运输距离和次数的增加而导致运输费用增加;另外,如果运输费用的增加部分超过了仓储费用的减少部分,总的物流成本反而增大。所以,在选择和设计物流系统时,要对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加以论证,最后选择成本最小的物流系统。

(5).外包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

在选择物流模式时,考虑物流成本虽然很重要,但外包物流为本企业及企业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是选择物流服务所应重点考虑的。如果企业选定为自营物流后,在选择具体的自营物流方式上,主要还要看企业是否将物流业务作为企业利润增长点,以及该选择是否符合企业总战略。

第二章

1.简述仓储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一)仓储管理(Warehouse Management)是指对仓储设施布局和设计及仓储作业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简单来说,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活动的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经营决策、仓储商务管理、仓储保管、仓储作业管理、安全管理、人事管理、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工作。

(二)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仓储管理的目标是快进、快出、多储存、保管好和费用省,因此其基本原则应该是注重效率、讲求效益、保证质量、确保安全和提供服务原则,如图2-2所示。

(1).注重效率

效率是指在一定劳动要素投入量时的产品产出量。只有较小的劳动要素投入和较高的产品产出才能实现高效率。高效率是现代仓储管理的基本要求。在仓储管理过程中,效率的体现指标主要有:仓容利用率、货物周转率、破损率、误差率、进出库时间、装卸车时间等,具体表现就是“快进、快出、多存储、保管好”。

仓储作业管理的核心是效率管理,就是实现以最少的劳动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产品产出。劳动量的投入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力的数量及他们的作业时间和使用时间。效率是其他仓储管理的基础,没有仓储作业的效率就没有经营的效率,就无法开展优质的服务。

图2-2 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如何实现仓储管理的高效率?一方面,高效率是管理艺术的体现,要通过准确的核算,科学的组织,妥善的场所和空间安排,机械设备与人员的合理配合,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设备与设备、人员与设备的合理搭配,使仓储作业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另一方面,高效率的实现还需要有效管理过程的保证,包括现场的组织、督促,标准化、制度化的操作管理,严格的质量责任制的约束。

(2).讲求效益

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赚取最大的经济利润。同样,作为社会主义的企业经营也是以这个目的为最终动机的,所以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之一的仓储业,也应围绕着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行组织和经营。

(3).确保安全

仓储活动中不安全因素很多,有的来自仓储物,有的来自装卸搬运作业过程,有的来自人为破坏。因此要特别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制定安全制度,贯彻执行“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4).保证质量

仓储管理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保证质量。仓储管理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保证在库商品的质量为核心。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商品依然占用资金,产生费用,占用仓库空间。因此,为了完成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仓储活动中的各项作业必须有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作业操作。

(5).提供服务

仓储活动本身就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产品。服务是贯穿仓储管理中的一条主线,从仓储定位、仓储具体操作、对储存货物的控制都围绕着服务进行。仓储管理就需要围绕着服务定位,研究如何提供服务、改善服务、提供服务质量等,它包括直接的服务管理和以服务为原则的生产管理。

2.简述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组成和功能。

(一)立体仓库是指采用高层货架,配以货箱或托盘储存货物,用巷道堆垛起重机及其他机械进行作业的仓库。自动化仓库指由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控制,不需人工搬运,而实现收发作业的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又称自动化高架仓库或自动存储系统,它是指能自动储存和输出物料,由多层货架、运输系统、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的,集信息自动化技术、自动导引小车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自动仓储技术于一体的集成化系统,如图2-4所示。

(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功能

(1)大量储存

自动化立体仓库一般是指采用几层、十几层乃至几十层高的货架来储存单元货物,并用相应的搬运设备进行货物入、出库作业的仓库。一个自动化立体仓库拥有货位数可以达到30万个,可储存30万个托盘,以平均每托盘储存货物1t计算,则一个自动化存取系统可同时储存30万吨货物。

(2)自动存取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入库及库内搬运作业全部实现由计算机控制的机电一体化作业。

(3)信息处理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计算机系统能随时查询仓库的有关信息和伴随各种作业所产生的信息报表单据。

除以上功能外,自动化立体仓库还具有分类、计量、包装、分拣、配送等多种功能。

3.简述仓储基本设备主要包括的内容。

(一)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是利用机械原理或电测原理确定物质物理量大小的设备,主要用于商品进出时的计量、点数,以及存货期间的盘点、检查等。仓储中使用的计量设备包括:重量计量设备,如电子秤、台秤和汽车衡;流体容积计量设备,如流量计量仪及液面液位计量仪;长度计量设备,如直尺、卷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个数计量设备,如自动计数器和自动计数显示装置。

(1).汽车衡

汽车衡是一种无轨地下磅秤,实际上就是将台秤的台面安装在与汽车道路面同一水平

上,以便进出库运料的非轨行车辆通过其上时能够迅速称出质量。汽车衡的设置地点,一般应在主要料场附近,以便就近过秤。

(2).电子秤

电子秤是用来对货物进行称重的自动化称重设备,通过传感器的力电转换,经称重仪表处理来完成对货物的计量,适用于各种散货的计量。与传统的机械秤不同,电子秤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受安装地点的限制小;没有作为支点的刀垫和刀口,没有机械磨损,稳定可靠,维修方便,且寿命长;反应速度快,称重数据可以储存、远距离传输以实现安全报警和作业自动化;有足够的精度,称重值数码显示,避免人为的误差等。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是秤重物品经由装在机构上的称重传感器,将重力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模拟信号,经放大及滤波处理后由A/D处理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由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处理,而周边所需要的功能及各种接口电路也和CPU连接应用,最后由显示屏幕以数字方式显示。电子秤的外形如图2-10所示。

(3).自动检重秤

自动检重秤又称为分选秤、选别机或自动分检衡器,是一种对不连续成件载荷进行自动称量的仪器。它能按照预先设定的重量大小对被称商品的重量进行检验,当被称商品不在设定的重量范围内时,自动检重秤能够自动检测出来,并从生产流程中将商品剔除,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自动检重秤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包装商品标称重量和实际重量要相符,它能够对批量包装商品进行全部检测,使不合格的商品不能进入流通领域,一方面,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自动检重秤为生产者提供了保证产品质量的手段,使生产者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号,随时掌握商品的包装精度、生产能力等流程状态,及时控制商品欠重和超重现象的发生。

(二)储存设备

(1).高层货架

高层货架是用支架、隔板或托架组成的立体储存货物的设施。它是仓储面积的扩大和延伸,可提高仓储能力,如图2-12所示。

(2).料棚

供储存某些物品的简易建筑物,一般没有或只有部分围壁。其造价低、建造速度快,适合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的物资的存放或适合物资的临时存放。

(3).储存容器

①储仓,又称料仓,指专门用于存放粉状、颗粒状和块状等散装非包装物品的刚性全封闭结构容器。粮食、水泥、化肥等常采用这种储存容器。

②储罐,指专门用于存放液体、气体物品的刚性全封闭结构容器。油料、煤气等常采用这种储存容器。

(三)物料搬运设备

动力型搬运设备包括:自动化的搬运设备,如叉车、无人搬运车、驱动式搬运车;机械搬运设备,如堆垛机、液压托板机、吊车、跨车、牵引车;输送带设备;分类输送设备;装卸托盘设备;垂直搬运设备等。非动力型搬运设备包括手推车、平板拖车、滚轮车、重力型传送带。

4.简述包装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一)我国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中将包装(Package/Packaging)定义为: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而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因此,包装具有双重含义:一是静态的含义,指能合理容纳商品,抵抗外力,保护和宣传商品,促进商品销售的包装物,如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等;二是动态的含义,指包裹、捆扎商品的工艺操作过程。简言之,包装是包装物及包装操作的总称。

(二)包装的功能

包装的材料、容器和技法及外形设计都会对物流其他环节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包装主要具有保护、便利和促销等功能。

(1)保护功能

保护功能即保护商品不受损伤,它是包装的最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保护商品不受机械损坏。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要经过装卸搬运、储存保管和运输配送等各种作业流程,科学合理的包装可以防止商品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破损变形。其次,保护商品不受环境损害。外界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变化,会使商品发生受潮、发霉、变质、生锈等化学变化,科学的包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隔水分、潮气、光线及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的作用,防止商品发生上述化学变化。再次,保护商品不受生物损害。商品包装采取一定的措施封闭严密,可以防止有害生物对商品的侵害,这点对食品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保护商品不受人为损害。包装可以防止异物流入,减少污染,避免商品丢失、散失。

(2)便利功能

便利功能是指包装便于运输、装卸搬运和仓储,同时也便于消费者使用。

首先,包装的规格、形状和重量与物品运输关系密切。包装尺寸与运输车辆、船舶和飞机等运输工具的箱、仓容积是否吻合,直接影响运输效率。其次,科学合理的商品包装便于各种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装卸搬运机械的工作效率。再次,在物品进、出库时,适合仓库内作业的规格尺寸、重量、形态商品包装,为仓库提供了装卸搬运的方便。在物品储存保管时,包装便于维护物品的使用价值;包装物的各种标志使仓库管理者便于识别、存取和盘点。在物品验收时,科学合理的包装易于开包和重新打包。最后,人性化的包装设计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例如,在日本,装金针菇的塑料袋上下分为两种颜色,上面为透明的,下面是蓝色的,吃的时候就从两色分界的地方切开,因为蓝色包装那部分是根,不能食用。

(3)促销功能

包装设计在促进商品销售的手段中占有重要地位。适度合理的包装具有广告效力,可以美化商品的形象,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一方面体现在通过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可以传达商品信息,指导消费;另一个方面精美包装可以体现商品本身,激发顾客购买欲望。

(三)包装的分类

一般产品都需要包装,这些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和用途千差万别,因而对包装的要求各有不同。包装可以按以下方法分类。

(1)按照包装的作用

可分为商业包装和运输包装。

商业包装(Sales Package)又称内包装或销售包装,是直接接触商品并随商品进入零售网点和消费者或同用户直接见面的包装。商业包装一般要与商品直接接触,包装体与商品体是在生产中结成一体,如化妆品盒、饮料瓶等。商业包装除了能保护商品、方便运输外,还

具有美化商品、宣传商品和促销的作用。

运输包装(Transport Package)是指以满足运输储存要求、保护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它具有保障产品的安全,方便储运装卸,加速交接、点验等作用。通常运输包装不随商品卖给顾客。它一般不与商品直接接触,而是由许多小包装(销售包装)集装而成。如烟、酒、化妆品等,商品先装进小包装,然后集装于包装容器内。运输包装要在达到保护商品的目的基础上使包装费用越低越好。

(2)按包装形态

可分为逐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三大类。

(3)按包装使用次数

可分为一次性包装、复用性包装两大类。一次性包装如纸盒、塑料袋。复用性包装如能直接消毒、灭菌再使用的玻璃瓶,或回收在复制的金属、玻璃容器等。

(4)按包装的保护技术

可分为防潮包装、防锈包装、防虫包装、防腐包装、防震包装、危险品包装等。

5.简述包装技法的主要内容。

商品包装技法是指包装操作时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包装技法才能使销售包装件和运输包装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商品包装技法包括包装操作中置放、排列、加固、捆扎等一般技法,以及包装操作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如缓冲、保鲜、防潮、防霉、防锈等特殊技法。

(1).包装的一般技法

一般包装技法指多数产品都需要考虑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包装的一般技法主要以下内容。

①对内状物进行合理放置、固定和压缩。为了达到缩小体积、节省材料、减少损失的目的,要对内装物合理置放、固定和加固,对松泡产品进行体积压缩。

②选择合理外包装的形状尺寸。对外包装形状尺寸合理选择,要注意避免过高、过扁、过大、过重包装。

③选择合理内包装形状尺寸。对内包装形状尺寸合理选择,要与外包装形状尺寸相配合,要有利于商品的销售。

④包装外的合理捆扎。根据包装形态、运输方式、容器强度、内装物重量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井字、十字、双十字和平行捆等不同外包装捆扎方法。

(2).包装的特殊技法

包装的特殊技法是针对产品的特殊需要而采用的包装技术和方法。由于产品特性不同,在流通过程中受到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有的易发生变质,有的易受振动冲击而损坏,所以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和方法来保护产品免受流通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它包括防震、防破损、防锈、防霉腐、防虫和危险品包装技法等。表2-4为特殊包装技法的技术内容及具体阐述。

表2-4 特殊包装技法的技术内容要求

续表

6.描述装卸搬运的概念、功能、特点和分类。

(一)装卸与搬运的概念

我国物流术语标准(GB/T/18354—2006)中规定:装卸(Loading and Unloading )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搬运(Handing )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有时候在特定场合,单称“装卸”或单称“搬运”也包含了“装卸搬运”的完整含义。在习惯使用中,物流领域(如铁路运输)习惯将装卸搬运这一整体活动称作“货物装卸”,生产领域习惯将这一活动称为“物料搬运”。

(二)装卸搬运的功能

装卸搬运作业有六个方面的基本功能,具体如图2-20所示。

搬运

堆码 分类 理货

装卸

装卸搬运的

基本功能

图2-20 装卸搬运的基本功能

①装卸——将物品装上运输机具或由运输机具卸下。

②搬运——使物品在较短的距离内移动。

③堆码——将物品或包装货物进行码放、堆垛等有关作业。

④取出——从保管场所将物品取出。

⑤分类——将物品按品种、发货方向、顾客需求等进行分类。

⑥理货——将物品备齐,以便随时装货。

(三)装卸搬运的特点

(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装卸搬运是物流每一项活动开始及结束时必然发生的活动,因而时常被人忽视,有时被看做其他操作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一般而言的“汽车运输”,实际就包含了伴随的装卸搬运活动;仓库中泛指的保管活动,也含有装卸搬运活动。

(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装卸搬运的附属性不能理解成被动的。实际上,装卸搬运对其他物流活动有一定的决定性。装卸搬运会影响其他物流活动的质量和速度。例如,装车不当,会引起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卸放不当,会引起货物转换成下一步运动的困难,迫使劳动强度、作业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物流活动需要在有效的装卸搬运支持下实现其水平的提高。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

其他任何物流活动都是通过装卸搬运来衔接的,因而,装卸搬运往往成为整个物流活动的“瓶颈”,是物流各功能之间能否形成有机联系和紧密衔接的关键,而这又是一个系统的关键。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关键看这一衔接是否有效。比较先进的系统物流方式—联合运输方式就是着眼解决这种衔接而实现的。

此外,进行装卸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例如,袋装水泥纸袋破损和水泥散失主要发生在装卸过程中,玻璃、机械、器皿、煤炭等产品在装卸时最容易造成损失。

(四)装卸搬运的分类

(1).按作业场所分类

根据装卸搬运作业场所的不同,流通领域的装卸搬运基本可分为车船装卸搬运、港站装卸搬运、库场装卸搬运三大类。

①车船装卸搬运是指在载运工具之间进行的装卸、换装和搬运作业,主要包括汽车在铁路货场和站台旁的装卸搬运、铁路车辆在货场及站台的装卸搬运、装卸搬运时进行的加固作业,以及清扫车辆、揭盖篷布、移动车辆、检斤计量等辅助作业。

②港站装卸搬运是指在港口码头、车站、机场进行的各种装卸搬运作业,主要包括码头前沿与后方之间的搬运,港站堆场的堆码、拆垛、分拣、理货、配货、中转作业等。

③库场装卸搬运通常是指在货主的仓库或储运公司的仓库、堆场、货物集散点、物流中心等处进行的装卸搬运作业。库场装卸搬运经常伴随货物的出库、入库和维护保养活动,

其操作内容多以堆垛、上架、取货为主。

在实际运作中,这三类作业往往是相互衔接、难以割裂的,如码头前沿的装卸搬运,所以作业的内容和方式肯定十分复杂,在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

(2).按作业内容分类

根据装卸搬运作业内容的不同,装卸搬运可分为堆码拆取作业、分拣配货作业和挪动移位作业(即狭义的装卸搬运作业)等形式。

①堆码拆取作业包括车厢内、船舱内、仓库内的码垛和拆垛作业,按规定位置、形状和其他要求放置或取出成件包装货物的作业,也包括按规定的位置、形状和按其他要求堆存和取出散堆货物的作业等。

②分拣配货作业包括将货物按品类、到站、货主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的作业;按去向、品类构成等原则要求,将已分类的货物集合为车辆、集装箱、托盘等装货单元的作业等。

③挪动移位作业即狭义的装卸搬运作业,包括单纯地改变货物的支承状态(如从汽车车厢上将货物挪动到站台上)的作业,显著地(距离稍远)改变货物空间位置的作业等。

(3).按机械及其作业方式分类

根据装卸搬运机械及其作业方式的不同,装卸搬运可分成“吊上吊下”、“叉上叉下”、“滚上滚下”、“移上移下”及“散装散卸”等方式。

①吊上吊下方式,是利用各种起重机械从货物上部起吊,依靠起吊装置的垂直移动实现装卸,并在吊车运行或回转的范围内实现搬运(包括连同集装器具一起搬运)。

②叉上叉下方式,是叉车从货物底部托起货物,并依靠叉车的运动进行货物位移,位移完全依靠叉车本身的运行,货物可不经中途落地直接放置到目的地。

③滚上滚下方式,主要是指在港口对船舶货物进行水平装卸搬运的一种作业方式。在装货港,用拖车将半挂车或平车拖上船舶,完成装货作业。待载货车辆(包括汽车)连同货物一起由船舶运到目的港后,再用拖车将半挂车或平车拖下船舶,完成卸货作业。

④移上移下方式,是将两个载运工具(如火车及汽车)进行对接,把货物从一个载运工具水平移动或上下移动到另一个载运工具上的作业方式。

⑤散装散卸方式,是指对散状货物不加包装地直接进行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在采用散装散卸方式时,货物在从起始点到终止点的整个过程中不再落地,它是将货物的装卸与搬运作业连为一体的作业方式。

(4).按作业特点分类

根据作业特点的不同,装卸搬运可分为连续装卸搬运与间歇装卸搬运两大类。

①连续装卸搬运,是指采用皮带机等连续作业机械,对大批量的同种散状货物或小型件杂货进行不间断输送的作业方式。在采用连续装卸搬运时,作业过程中间不停顿、散货之间无间隔、小型件杂货之间的间隔也基本一致。连续装卸搬运适用于批量较大、作业对象无固定形状或难以形成大包的情形。

②间歇装卸搬运,是指作业过程包括重程和空程两个部分的作业方式。间歇装卸搬运有较强的机动性,广泛适用于批量不大的各类货物,对于大件或包装货物尤其适合,如果配以抓斗或集装袋等辅助工具,也可以对散状货物进行装卸搬运。

(5).按被装卸货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

可分为垂直装卸、水平装卸两种形式。

(6).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

可分为散装货物装卸、件装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三类。

7.如何做到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装卸搬运是装卸搬运人员借助装卸搬运机械和工具,作用于货物的生产活动,它必然要消耗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劳动消耗要以价值形态追加到装卸搬运的对象中,从而增加产品的物流成本。因此,应科学合理地组织装卸搬运工作,尽量减少用于装卸搬运的劳动消耗。装卸搬运合理化的主要目标就是节省时间,节约劳动力和降低装卸成本。具体措施包括四个方面

(一)防止和消除无效的装卸搬运

无效装卸搬运,就是指用于货物必要的装卸搬运劳动之外的多余劳动。防止无效的装卸搬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减少装卸搬运次数

装卸搬运次数的减少意味着物流作业量的减少,从而也就意味着劳动消耗的节约和物流费用的节省。同时,物流过程中的货损主要发生在装卸搬运环节中,所以,减少装卸搬运次数,还能减少货物的损耗,加快物流的速度,减少场地的占用和装卸事故的发生。实际中影响装卸搬运次数的因素主要有物流设施和设备、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调度工作等。

①物流设施和设备。厂房或库房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结构特点及建筑参数,都对装卸搬运次数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厂房或库房等建筑物尺寸应当与装卸搬运机械相适应,以便于装卸搬运,便于运输设备自由进出或者直接在车间或库房内进行作业,以减少二次作业。

物流设备的类型与配套,对装卸搬运的次数也会产生影响。如叉车配以托盘出入车间或仓库的作业过程,就是将装卸和搬运两类作业合并完成,减少了作业次数。又如,将电子秤安装在起重机上,可以在装卸作业的同时完成检斤作业,省去了单独的检斤作业环节,也可以达到减少装卸次数之目的。

②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调度工作。在物流设施、设备一定的情况下,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调度水平是影响作业次数的最主要因素。如联运过程中,组织货物不落地完成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转换,就是一种较理想的作业方式。对物流据点而言,要尽量组织一次性作业,使货物不落地、作业无间歇。

(2)消除多余包装

包装本身的重量或体积都会消耗装卸搬运的劳动量。如果包装过大或过重,就会过多地、反复地消耗额外劳动。因此,消除多余包装可以减少无效劳动的消耗,降低物流总成本。

(3)去除无效物质

进入物流过程的货物,有时混杂着没有使用价值或对用户来讲使用价值不对路的各种掺杂物,如煤炭中的研石、矿石中的表面水分、石灰中的未烧熟石灰及过烧石灰等。反复装卸搬运的过程,实际上是这些无效物质在反复消耗劳动的过程。因而要尽量减少物流过程中的无效物质,减少无效装卸搬运。

(4)缩短搬运距离

在工厂,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总要发生一定距离的水平位移。在物流据点,由于收发保管作业的要求,货物也要发生一定距离的水平位移,这种位移通过搬运实现。从合理搬运的角度看,其搬运距离越短越好。影响搬运距离的因素主要包括工厂和物流据点的平面布局与作业组织工作水平等方面。

①工厂、物流据点的平面布局对搬运距离的影响。如果车间、库房、堆场、铁路专用线、主要通路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处理得好,物流顺畅、便捷,就会缩短总的搬运距离,否则就会加大搬运距离。

②作业组织工作水平对搬运距离的影响。在平面布局一定的情况下,组织工作水平的

高低是决定搬运距离的主要因素。如对库房、堆场的合理分配,对货物在库房内、堆场内的合理布置,对收货、发货时专用线轨道及货位的合理确定,都能缩短搬运距离。

(二)充分利用货物自重和消除重力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搬运

在装卸搬运时应适当地利用货物本身的重量,将其重力转变为促使货物移动的动力。例如,从卡车、铁路车厢卸货时,可利用车厢与地面或小搬运车之间的高度差,通过溜槽、溜板之类的简单工具,依靠货物本身的重量,从高处滑到低处,完成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

在装卸搬运作业时尽量削弱或消除重力的不利影响,也可以减轻体力劳动及其他劳动消耗。例如,在甲乙两种运输工具之间进行换装作业时,可将两种运输工具进行对接,通过货物的平移,将其从甲工具转移到乙工具上,这也能有效地消除重力的不利影响,实现作业的合理化。人力装卸搬运时如果能配合简单的机具,做到“持物不步行”,也可以大大减轻劳动量,做到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三)充分利用机械设备的作业能力,实现“规模装卸搬运”

规模效益是人所共知的。装卸搬运作业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规模效益,当一次装卸搬运量或连续装卸搬运量达到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最优效率的水准时,可以使平均成本达到最低。追求规模效益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集装化手段来提高一次操作的最合理作业量,从而达到降低单位作业成本之目的。另外,散装作业则经常采用连续作业的方式来实现其规模效益。

(四)提高货物的装卸搬运活性指数

被装卸搬运货物的放置状态,关系到装卸搬运的作业效率。为了便于装卸搬运,人们总是期望货物处于最容易被移动的状态。从图2-25中可以看出,活性指数越高,货物越容易被移动。活性指数能够真实地反映货物被装卸搬运的难易程度。需要指出的是,活性指数在不同的领域出现的频率是很不均衡的。例如,活性指数为4表示货物放置在移动的输送设备上,活性指数为3表示货物放置在搬运车上。这两种情形在工厂的生产物流系统中经常出现,但在各类仓库中则比较少见,而置于托盘上活性指数为2的货物,在仓库系统中就比较常见。

4 处于搬运状态

3 置于搬运机械上

2 置于托盘内

1 成捆或装入箱内

0 散放在地面上

图2-25 货物装卸搬运活性指数示意图

装卸搬运活性的含义是,从物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如果很容易转变为下一步的装卸搬运而不需要过多做装卸搬运的准备工作,则活性就高;如果很难转变为下一步的装卸搬运,则活性就低。日本物流专家元藤健民教授把货物放置的活载程度分为0、1、2、3、4五个等级,并将该数值称为货物的活性指数。

由此,为了对装卸搬运活性有所区别,并能有计划地提出活性要求,使每一步装卸搬运都能按一定活性要求进行,对于不同放置状态的货物作出不同的活性规定,这就是“活性指数”。活性指数分为0~4共五个等级。如表2-5所示。

表2-5 活性指数作业等级

(五)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

货物的处理量波动大时会使搬运作业变得困难,但是搬运作业受运输、配送等其他环节的影响和制约,其节奏不能完全自主决定,必须综合各方面因素妥善安排,使物流量尽量均衡,避免闲忙不均的现象发生。

(六)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不断改善作业方法

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必须根据货物的种类、性质、形状、重量等特征来合理确定装卸搬运方式,合理分解装卸搬运活动,并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改善作业方法,实现装卸搬运的高效化和合理化。

第三章

1.简述运输的概念和功能。

(一)运输的概念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产品的生产量和需求量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运输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利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空间位移的活动。它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而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

(二)运输的功能

(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按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的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不但改变了物的时间状态,也改变了物的空间状态。而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任务,运输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运输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在现代物流观念未诞生之前,甚至就在今天,仍有不少人将运输等同于物流,其原因是物流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由运输担任的,是物流的主要部分,因而出现上述认识上的误差。

(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马克思将运输称之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是将运输

看成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个继续虽然以生产过程为前提,但如果没有这个继续,生产过程则不能最后完成。所以,虽然运输的这种生产活动和一般生产活动不同,它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数量,不赋予产品新的使用价值,而只变动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但这一变动使生产能继续下去,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所以将其看成一种物质生产部门。运输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在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没有运输,生产内部的各环节就无法连接。

②在社会上,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一活动联结生产与再生产,联结生产与消费的环节,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联结着城乡,联结着不同国家和地区。

(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场所效用的含义是: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则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由于改变场所而最大限度发挥了使用价值,最大限度提高了产出投入比,这就是“场所效用”。通过运输,将“物”运到场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的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来讲,也相当于通过运输提高了物的使用价值。

(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①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它和静止的保管不同,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这一活动,而运输又承担大跨度空间转移之任务,所以活动的时间长、距离长、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其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②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中占最高的比例,综合分析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在其中占将近50%的比例,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费。所以节约的潜力是大的。

③由于运输总里程大,运输总量巨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

即运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运输活动产品的移动和短时间产品存放。通过产品的移动,创造出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而对产品进行短时存储主要是将运输工具作为暂时的存储场所。

2.运输线路的类型有哪些?(考证复习题)

按照运输工具和设备的不同,可以将运输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运输方式。如图3-1所示。

物流线路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图3-1 物流线路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优点是:适应性强,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少,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运输能力大,铁路每一列车载运货物和旅客的能力远比汽车和飞机大得多;可快可慢,安全程度高;运送速度较高;能耗小;环境污染小;运输成本较低。

铁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灵活性差,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需要以其他运输手段配合和衔接。

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

物都是依靠铁路,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形式。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

(2).公路运输

这是主要使用汽车,也使用其他车辆(如人、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的一种方式。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以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由于公路运输有很强的灵活性,近年来,即使在有铁路、水运的地区,较长途的大批量运输也开始使用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性强,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对收到站设施要求不高。可以采取“门到门”运输形式,即从发货者门口直到收货者门口,而不需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公路运输也可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手段。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

(3).水路运输

这是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

水运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但是水运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主要是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水运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沿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②近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③远洋运输。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

④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4).航空运输

这是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一种形式。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因此,主要适合运载的货物有两类: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如贵重设备的零部件、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

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不受地形的限制。在火车、汽车都达不到的地区也可依靠航空运输,因而有其重要意义。

(5).管道运输

这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其运输形式是靠物体在管道内顺着压力方向循序移动实现的,和其他运输方式重要区别在于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

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是,由于采用密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散失、丢失等损失,也不存在其他运输设备本身在运输过程中消耗动力所形成的无效运输问题。另外,运输量大,适合于运输量大且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

3.最常用的集装箱的规格有哪两种?

国际标准集装箱共有三个系列、十三种规格。在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中采用最多的是IAA型(40尺柜)和IC型(20尺柜)两种。将尺寸由米换成英尺即为:20尺货柜,外尺

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

第七章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 在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中,都包含了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物流在电子商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流的发展,不发达的物流又往往成为电子商务实践中的“瓶颈”。 7.1 物流概述 7.1.1 物流概念的由来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中的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出美国。1921 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Market 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 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在使用物流这个术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派出“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国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从而“P·D·”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中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谈到“P·D·”这一术语时说,“比起来,叫做‘P·D·’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表述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

电子商务物流实务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物流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电子商务物流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物流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学习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重点讲述现代物流管理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物流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掌握物流相关操作技能。为提高学生物流方面的素质,增强物流理论与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根据3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专业知识培养目标 1.掌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知识; 2.掌握主要电子商务物流技术; 3.掌握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知识; 4.掌握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知识; 5.掌握电子商务下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知识; 6.掌握现代销售与回收物流管理知识; 7.掌握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保管原则知识; 8.了解搬运装卸与运输、包装合理化知识; 9.掌握电子商务配送与配送中心知识; 10.了解现代物流运作模式知识; 11.了解物流服务管理流程,理解物流服务管理原则。

(二)、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1.能够掌握主要物流技术; 2.能够设计搬运和运输方案; 3.能够设计包装外观; 4.能够进行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5.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素质培养目标 1.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3.具有较强的商务交流、人际沟通和合作协调能力; 4.具有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精神和气质,爱岗敬业,以及较强的服务意识;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 三、课程的课时分配

第二章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课件

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作为物流系统的“输入”就是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销售、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由外部环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过程。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主要内容: 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概念、一般规律、基本模式 特征、特点、模式 系统的概念:系统主要指由一组功能相互关联的要素、变量、组成部分或目标组成的统一的整。 物流系统: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系统也从简单的方式迅速向自动化管理演变,其主要标志是自动物流设备,如自动导引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存储、提取系统(AS/RS-Automated storage/retrieve system)、空中单轨自动车(SKY-RAV-Rail automated vehicle)、堆垛机(Stacker crane)等,及物流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出现。物流系统的主要目标在于追求时间和空间效益。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物流各要素之间是存在有机联系的综合体。 物流系统主要受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的要素影响,使物流系统整体构成十分复杂,其外部存在过多的不确定因素,其内部存在着相互依赖的物流功能因素。 物流系统的成功要素是使物流系统整体优化以及合理化,并服从或改善社会大系统的环境。 一般规律 · (一)物流系统是客户服务的产物 确定物流服务水平是物流系统的关键。 · (二)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效益背反现象是物流系统中最常见的现象,不仅物流各部门和各功能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也存在“效益背反”。 · (三)高水平物流服务必然是高成本 成本与服务的权衡处于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时,成本增加而物流服务水平不一定能按比例地相应提高。 · 物流系统基本模式和一般系统一样,具有输入、转换及输出三大功能,通过输入和输出使系统与社会环境进行交换,使系统和环境相依而存,而转换则是这个系统带有特点的系统功能。 · 一般来讲物流系统的输入是指物流成本,而物流系统的输出是由企业效益、竞争优势以及客户服务三部分组成。 特征 (一)物流系统的客观存在性 (二)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三)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发 展趋势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商物流保持较快增长,企业主体多元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为20.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32424亿元,同比增长31.6%。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其中约有70%是由于国内电子商务产生的快递量。总体看,电子商务引发的物流仓储和配送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企业主体多元发展。企业主体从快递、邮政、运输、仓储等行业向生产、流通等行业扩展,与电子商务企业相互渗透融合速度加快,涌现出一批知名电商物流企业。 3.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第三方物流、供应链型、平台型、企业联盟等多种组织模式加快发展。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异地、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可提供预约送货、网订店取、网订店送、智能柜自提、代收货款、上门退换货等多种服务。 4.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条形码、无线射频识别、自动分拣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系统、传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移动支付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提升了行业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二)面临形势。 随着国民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和互联网、物联网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电商物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渠道下沉和“走出去”趋势凸显,将进入全面服务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新阶段。

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技术

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技术 班级:09信管学号:07 姓名:张伟娜 摘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未来运作的必然趋势。该文章描述了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技术条码技术、EDI技术、射频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的内容和特点,以及这些技术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具体应用。它们在物流中的运用不仅提升了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程度,而且加强了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管理。 关键字:条码技术;EDI技术;射频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物流管理 一、前言: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志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此外,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 (条码技术)、RF(射频技术)等。 二、条码技术及应用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它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物流条码的特点 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物流条码是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通常标识多个或多种类商品的集合,用于物流的现代化管理。 服务于供应链全过程:商品条码是零售业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而物流条码服务于供应链全过程,中间经过若干环节,物流条码是这些环节中的唯一标识,因此它涉及更广,是多种行业共享的通用数据。 包含信息多:通常商品条码是一个无含义的13数字条码;物流条码则是一个可变的,可表示多种含义、多种信息的条码,是货运包装的唯一标识,它可表示货物的体积、重量、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 可变性:物流条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伙伴对各种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应运而生的,其应用在不断扩大,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2.条码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在供应链物流领域,条码技术是一条纽带,把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发生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可跟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具体应用如下: 生产线管理:采用条码技术后,订单号、零件种类、产品数量编号都可条码化,在产品零件和装配的生产线上及时打印并粘贴标签。产品下线时,检验合格后扫入产品条码、生产线条码号,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维修,由维修确定故障的原因,整个过程不需要手工记录。 仓储管理:条码出现前,仓库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物料出入库、物品存放地点等信息收集

电子商务物流知识点

物流: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物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实时的有机结合。 定义:1.物流的对象不仅仅是物品,还应该包括服务和信息2.物流是一个过程和系统3.物流过程需要一体化管理4.物流包括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5.物流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电子商务物流:(宏观)是电子商务和物流两个行业的结合,是为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行业相配套、主要为电子商务客户提供服务的物流;(微观)是信息管理技术和物流作业环节的结合,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物流环节,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物流。 特点:1.信息化2.自动化3.网络化4.智能化5.柔性化 7Rs目标:适合的质量、适合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适合的成本、适合的顾客、适合的产品或服务 自营物流:电子商务企业借助自身的物质条件,自行开展经营的物流。采取的企业有:资金实力雄厚而且业务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传统的大型制造企业或批发企业经营的电子商务网站优点:1.可以有效控制物流业务的运作2.可以使服务更加快速灵活3.可以加强客户沟通、提升企业形象缺点:1.一次性固定投入较高2.对物流管理能力要求高3.很难满足企业地域扩张的需要 物流联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特点(8I):1.个体的优秀2.重要性3.相互依赖4.投资5.信息6.一体化7.制度化8.诚信 优点:1.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2.减少投资3.获得物流技术和管理技巧缺点:1.选择、更换物流伙伴比较困难 横向一体化物流战略联盟:指相同地域或者不同地域的服务范围相同的物流企业之间达成的协调、统一运营的物流管理系统。 第三方物流:指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也称为合同物流、契约物流。第三方是指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服务的一个外部提供者,是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一种形式。优点:1.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在核心业务 2.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降低投资风险3.充分发挥专业化管理和规模优势4.为顾客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缺点:1.不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2.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3.不能保证顾客服务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4.企业将放弃对物流技术的开发等。(电子商务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有明显的优越性) 第四方物流: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定义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是集成者,组织者,服务者。 影响物流模式选择的因素:1.物流对企业的战略重要性2.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3.企业的规模和资金实力4.物流系统的成本高低5.第三方物流商的服务能力 供应商关系管理(SRM):是用来改善与客户的关系一样,SRM是一种致力于实现与供应商建立和维持长久、紧密伙伴关系,旨在改善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论文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信息高度集中的高度集中是必然的趋势,IT行业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从而建立高效率、低成本、高拓展、高可靠的现代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是以商务技术和物流技术为支撑的,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电子商务行业很难蓬勃发展。只有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电子商务行业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技术;物流系统;第三方物流 E-commerce Logistics Technolog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 highly concentrated highly concentrated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T industry led to the advent of e-commerce era.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has not on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rading pattern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high efficiency, low cost, high expansion, high reliability and modern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are logistics technology support, and no advanced technical support, e-commerce industry is difficult to flourish. Only by master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e-commerce industry. Key words:E-commerce; logistics technology; logistics system; third-party logistics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人类最早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当时没有资金流,商品所有权的转换是紧紧地伴随物流的转换而发生的。随着货币的产生,人类的交易链上出现了第一层中介——货币,人们开始用钱来买东西,不过这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所有权的转换仍然是紧随物流的(只不过是以货币为中介),这个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信息流开始表现出来,并开始发挥作用。再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商业信用的发展,专门为货币作中介服务的第二层中介出现了。它们是一些专门的机构,如银行,它们所从事的是货币中介服务和货币买卖,由于有了它们,物流和资金流开始分离,产生了多种交易方式:交易前的预先付款,交易中的托收、支票、汇票,交易后的付款如分期付款、延期付款。这就意味着商品所有权的转换和物流的转换脱离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流的作用就突出出来了。因为这种分离带来了一个风险问题,要规避这种风险就得依靠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对方的商品质量信息、价格信息、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总结来说,在这一阶段,商流与资金流分离,信息流的作用日益重要起来。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中介作为一种工具被引入了生产、交换和消费中,人类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做贸易的顺序并没有改变,还是要有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几个阶段,但进行交流和联系的工具变了,如从以前的纸面单证变为现在的电子单证。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流发生了变化(电子化),更多地表现为票据资料的流动。此时的信息流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商品交易过程的始终,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对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记录整个商务活动的流程,是分析物流、导向资金流、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交易各方的时空距离几乎为零,有利地促进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这“四流”的有机结合。对于某些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商品和服务,甚至可以做到“四流”的同步处理,例如通过上网浏览、查询、挑选、点击,用户可以完成对某一电子软件的整个购物过程。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BarCode)、数据库技术(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EOS:ElectronicOrderingSystem)、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QR)及有效的客户反映(EffectiveCustomerResponse,ECR)、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习题答案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第一章电子商务与物流技术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 1、电子商务 是指包括电子交易在内的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所进行的全部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部分物流、资金流完整的实现。 五、简答题 1、简述电子商务对物流活动的影响? (1)电子商务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物流需求发生了新变化;(3)物流服务空间拓展;(3)对物流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4)对物流环节的影响;(5)促进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 2、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 (1)以因特网为基础的网络环境,演绎无国界的实际市场环境;(2)以计算机网站为基本单位,虚拟实际市场的商店、银行、税局等市场基本单元;(3)实际的商务事务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 3、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服务空间拓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使人变懒的服务;(2)加快反映速度的服务---使流通过程变快的服务;(3)降低成本的服务---发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服务;(4)延伸服务---将供应链继承在一起的服务 4、简述增值性的物流服务的内容? (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使消费者受益的服务;(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使流通过程变快的服务;(3)降低成本的服务——发觉第三利润源泉的服务;(4)延伸服务——将供应链集成在一起的服务。 5、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需求的新变化? (1)消费者的地区分布分散化;(2)销售的商品标准化;(3)物流服务需求多功能化和社会化。 6、物流在实现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作用。 (1)物流保障生产;(2)物流服务于商流;(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六、论述题 1、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答:(1)物流业是电子商务的支点;(2)物流现代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3)物流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4)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物流电子化应是电子商务概念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5)物流是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电子商务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6)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关系的演变发展;(7)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中跨区域物流的重点。 2、试述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答:(1)电子商务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物流需求发生了新变化;(3)物流服务空间拓展;(4)对物流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5)对物流环节的影响;(6)促进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 3、试述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答:第一方面: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1、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 (1)以因特网为基础的网络环境,演绎无国界的实际市场环境;(2)以计算机网站为基本单元,虚拟实际市场的商店、银行、税务等市场基本单元实;(3)际的商务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 2、电子商务将把物流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物流需求的新变化 (1)消费者的地区分布分散;(2)销售的商品标准化;(3)物流服务需求多功能化和社会化。 4、物流服务空间的拓展: (1)增加便利性服务—使消费者受益的服务;(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使流通过程变快的服务;(3)降低成本的服务—发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服务;(4)延伸服务—将供应链集成在一起 (5)电子商务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 (6)电子商务对物流环节的影响 (7)电子商务促进物流技术水平提高 第二方面: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 (1)物流能力是核心竞争力;(2)现代物流应运而生;(3)物流市场争夺战已经打响。(2)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 (3)物流在实现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作用

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科技的进步,我国引入了电子商务系统,并为其配备了相应的物流服务系统,同时也越来越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电商物流的概念分析 所谓的电商物流其实指的就是简单的一整套的电子物流配送体系,即ERP系统,电商物流的操作者主要的还是机器以及人,就当前中国的物流配送方案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固有的送货上门的服务理念,逐渐走向集约化的配送方式。实现了信息专门化服务、社会集体互动化服务和电商物流服务系统现代化相结合的新型模式。 二、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及主要作用 如果说电子商务能成为21世纪的商务工具,而且能像杠杆一样撬起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话,那么,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将成为这一杠杆的支点。 第一,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及电子商务,必然要涉及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所谓信息流,是指商品信息的提供、商业单证的转移、技术支持等多项内容。商流是指商品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资金流主要指付款、转帐等资金的转移过程。物流则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如商品的储存、保管、配送、运输、装卸、信息管理等活动。在电子商务下,四流中的前三流均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但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物流,只有诸如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方式进行,但对于多数商品和服务,则需借助一系列机械化、自动化工具传输。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与应用,物流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试想,如果消费者在网上所订的货物迟迟不能送到,或者送非所订,消费者势必会放弃电子商务,转而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传统购物方式。 第二,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无论在传统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全过程,即从原材料的采购、各工艺流程的生产到成品的交付,都需要各类物流活动的支持。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可以优化库存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缩短生产周期,从而保障生产高效、有序地进行。此外,物流还是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电子商务的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只有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即只有通过物流过程,商务活动才得以终结。因此,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无论电子商务采用多么便捷的形式,商品生产和交换都难以顺利进行。 第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是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的出现为消费者购物提供了极其便捷的条件,消费者不必再到拥挤的商业街,而只需在网上点击,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完成购物过程。但如果商家不具备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就极易出现不能按时送货、送非所购、商品质量不合要求等问题。这样,电子商务带给消费者的购物便捷便成为一纸空文,“以消费者为中心”更无从谈起。 物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随着绝大多数的商店银行

-电子商务物流试题精选范文

金塔汽修中专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电子商务物流》 适用班级:16电商3班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是电子商务中历史最长、发展最完善的商业模式。 A.B2B B.B2C C.C2C D.D2D 2.( )是指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材料、机械和设施等。 A.物流软技术 B.物流硬技术 C.物流仓储技术 D.物流信息技术 3.在电子商务下,物流业是介于供货方和购货方之间的第三方,是以( )作为第一宗旨。 A.服务 B.技术 C.运输 D.配送 4.最有可能属于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配送渠道的是( )。 A.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 B.供应商-消费者 C.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 D.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 5.在许多行业中,( )正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A.成本 B.价格 C.质量 D.时间 6. ( )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A.区域战略 B.全球化战略的趋势 C.技术发展 D.经济全球化 7. ( )是指运送规格标准、仓储、货箱排列装卸、搬运等按照自动化标准实施作业,商品按照最佳配送路线执行等。A.系统复杂化 B.物流系统流程自动化 C.物流标准自动化 D.物流信息化 8.自动化的基础是( )。 A. 信息化 B. 网络化 C. 智能化 D. 柔性化 9.( )是物流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商务的物流系统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就更加迫切了。 A.物流系统化 B.物流信息技术 C.物流信息化 D.物流现代化 10.( )是指要将输出结果的信息返回给输入,以便调整和修正系统的活动。 A.输入 B.输出 C.干扰 D.反馈 11.( )是仓储作业中的第一步,是保证物流作业正常运作的关键,特别是质量检查上尤为重要。 A.检验 B. 收货 C.入库 D.仓储 12.仓库管理系统的缩写是( )。 A.WMS B. BMS C.WSS D.EMS 13.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记录( )、出库、盘点等库存详细信息。 A.拣货 B.订单录入 C.入库 D.接货 14. ( )主要为客户和物流公司的员工提供货物在各操作环节的及时动态信息。 A.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B.运输信息系统 C.货物动态跟踪系统 D.配送信息系统 15.在我国,快递业务经营资格由( )批准。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 (Electronic commerce logistic technology) 姓名:聂祖科 学号:080802021026 班级:2班 专业:0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 指导老师:李万辰 2011年4月25日

摘要:现代社会是信息高度集中发展的社会,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电子 商务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是以点知商务技术和物流技术为支撑的,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电子商务商务很难继续发展壮大。只有将有效的技术发展升级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信息系统

一、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含义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物流技术概括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及服务于物流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配送技术等。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含义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是指电子商务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条码、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等。 二、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技术的变革 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具体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传统物流概括来说: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流是被动服务;实行人工控制;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侧重点到点、线到线服务;单一环节的管理。由此可见,传统物流提供的只是物流简单的位移,并没有现代技术辅助支持。和现代物流对比,现代物流具有增值性、主动性、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整体化等特点。 三、现代物流技术主要的物流技术 电子商务技术变革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给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且也使现代物流具备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虚拟化等一系列新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仅要求物流向系统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也给物流技术带来了新的变革。 物流技术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及其应用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及其应用 一、什么是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又称网上物流,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旨在创造性的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物流公司能够被更大范围内的货主客户主动找到,能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拓展业务;贸易公司和工厂能够更加快捷的找到性价比最适合的物流公司;网上物流致力把世界范围内最大数量的有物流需求的货主企业和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都吸引到一起,提供中立、诚信、自由的网上物流交易市场,帮助物流供需双方高效达成交易。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网上物流交易市场找到了客户,找到了合作伙伴,找到了海外代理。网上物流提供的最大价值,就是更多的机会。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BarCode)、数据库技术(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EOS: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Inter change,EDI)、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QR)及有效的客户反映(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ECR)、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3.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4.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好在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电子商务的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概述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主要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宗旨、获取系统总效益最优化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自营物流企业自身经营物流,称为自营物流。自营物流是在电子商务刚刚萌芽的时期,那时的电子商务企业规模不大,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多选用自营物流的方式。企业自营物流模式意味着电子商务企业自行组建物流配送系统,经营管理企业的整个物流运作过程。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也会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向运输企业购买运输服务,但是这些服务都只限于一次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而且是临时性的纯市场交易的服务,物流公司并不按照企业独特的业务流程提供独特的服务,即物流服务与企业价值链的松散的联系。如果企业有很高的顾客服务需求标准,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而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能力较强时,企业一般不应采用外购物流,而应采用自营方式。由于我国物流公司大多是由传统的储运公司转变而来的,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物流需求,因此,很多企业借助于他们开展电子商务的经验也开展物流业务,即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经营物流。目前,在我国,采取自营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金实力雄厚且业务规模较大电子商务公司,电子商务在我国兴起的时候,国内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水平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公司的要求。第二类是传统的大型制造企业或批发企业经营的电子商务网站,由于其自身在长期的传统商务中已经建立起初具规模的营销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在开展电子商务时只需将其加以改进、完善,可满足电子商务条件下对物流配送的要求。选用自营物流,可以使企业对物流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易于与其他环节密切配合,全力专门的服务于本企业的运营管理,使企业的供应链更好地保持协调、简洁与稳定。此外,自营物流能够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维护了企业和顾客间的长期关系。但自营物流所需的投入非常大,建成后对规模的要求很高,大规模才能降低成本,否则将会长期处于不盈利的境地。而且投资成本较大、时间较长,对于企业柔性有不利影响。另外,自建庞大的物流体系,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更重要的是,自营物流需要较强的物流管理能力,建成之后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专业化的物流管理能力。 物流联盟物流联盟是制造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基于正式的相互协议而建立的一种物流合作关系,参加联盟的企业汇集、交换或统一物流资源以谋取共同利益;同时,合作企业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物流联盟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企业间形成了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企业间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是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联盟是动态的,只要合同结束,双方又变成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单独个体。选择物流联盟伙伴时,要注意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种类及其经营策略。一般可以根据物流企业服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