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后续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后续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后续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后续

切尔诺贝利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2011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事故迎来25周年纪念。

目录

基本简介

燃烧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为消除事故后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为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

事故详情

1986年4月25日,4号反应器预定关闭以作定期维修。并决定在这场合作为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能力的机会,在电力损失情形下发充足的电供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动力(特别是水泵)。像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有一对柴油发电机可利用作为待命,但并不能瞬间地起动—反应堆将因此被使用转动涡轮,到时涡轮会从反应堆分离和在自己的惯性之下力量转动,而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当发电器起动时,涡轮是否在减少阶段能充足地供给泵浦动力。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执行成功(所有安全供应起动)而结果是失败的(那是涡轮产生了不足的力量在减少阶段供给泵浦动力),但另外的改进提示了对其它测试的需要。

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进行测试,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器的能量输出从正常功率的3.2千兆瓦特减少至700百万瓦特。但是,由于实验开始的延迟时,反应堆控制员太快地减低能量水平,实际功率输出落到只有30百万瓦特。结果,中子吸引而成的裂变产品氙-135增加了(这产品典型地在更大的功率情况下,在一台反应堆中消耗)。力量下落的标度虽是接近由安全章程允许的最大限制,但员工组的管理者选择不关闭反应堆并继续实验。后来,实验决定“抄捷径”和只上升功率输出到200 百万瓦特。为了克服剩余氙-135的中子吸收,远多于安全章程数量的控制棒由反应堆拔出。在4月26日晚上1点05分,作为实验一部分,被涡轮发电机推动的水泵起动了;水的流量由于这行动而超出了安全章程的指定。水流量在上午1点19分增加了—因为水也会吸收中子,在水流量的进一步增加需要手工撤除控制棒,导致一个极不稳定和危险操作条件。

凌晨1点23分04秒,实验开始了。反应堆的不稳定状态在控制板没有显示任何情况,并且看起来所有反应堆员工并未充分地意识到危险。水泵的电力关闭了,并且被涡轮发电机的惯性推动,水流的速度减低了。涡轮从反应堆分离,反应器核心的蒸汽水平增加。因为冷却剂被加热,个别的蒸汽在冷却剂管道形成。在切尔诺贝利的RBMK石墨缓和反应器的特殊设计有一个高正面空系数,意味著在没有水时的中子吸收的作用使反应堆的力量迅速地增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堆操作变得逐渐变得不稳定和更加危险。上午1点23分40秒操作员按下了命令“紧急停堆”的AZ-5(“迅速紧急防御5”)按钮—所有控制棒的充分的插入,包括之前不小心地拿走的控制棒。这是否作为紧急措施,或只是简单地在实验完成时作为关闭反应堆定期方法,并不清楚(反应堆预定被关闭作为定期维修)。这通常意味著紧急停堆的命令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迅速力量增量的一个反应。另一方面,总工程师Anatoly·Dyatlov,在事故时身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他写在他的书上:

“在1点23分40秒,集中化控制系统之前……没有登记能辩解紧急停堆的任何参量变动。依照陈述委任……会集和分析很多材料,在它的报告,没确定原因为什么命令了紧急停堆。并没有需要寻找原因。反应堆简单地在实验完成时被关闭。”

由于控制棒插入机制(18至20秒的慢速完成),棒的空心部份和冷却剂的临时移位,逃走导致反应率增加。增加的能量产品导致了控制棒管道的变形。棒在被插入以后被卡住,只能进入管道的三分之一,因此无法停止反应。在1点23分47秒,反应堆产量急升至大约30 千兆瓦特,是十倍正常操作的产品。燃料棒开始熔化而蒸汽压力迅速地增加,导致一场大蒸汽爆炸,使反应器顶部移位和受破坏,冷却剂管道爆裂并在屋顶炸开一个洞。为了减少费用,和它的体积太大,反应堆以单一保护层方式兴建。这令放射性污染物在主要压力容器发生蒸汽爆炸而破裂之后进入了大气。在一部分的屋顶炸毁了之后,氧气流入---与极端高温的反应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剂被结合—引起了石墨火。这火灾令放射性物质扩散和污染更广的区域。

由于目击者的报告和站内纪录不一致,有一些争论认为确实的事件是发生在当地时间1点22分30。根据这种理论,第一次爆炸发生了在大约1点23分47秒,操作员在七秒以后命令了“紧急停堆”。

主要损失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台译:车诺比,港译:切尔诺贝尔,俄文:Чорнобиль,英文:Chernobyl)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

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

意外发生后,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其中31人死亡,当中更有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死亡的人大部份是消防队员和救护员,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意外中含有辐射的危险。为了控制核电辐射尘的扩散,当局立刻派人将135,000人撤离家园,其中约有50,000人是居住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普里皮亚特镇居民。卫生单位预测在未来的70年间,受到5–12艾贝克辐射而导致癌症的人,比例将会上升2%。另外,已经有10人因为此次意外而受到辐射,并死于癌症。

到2006年,官方的统计结果是,从事发到目前共有4000多人死亡。但是绿色和平组织,基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数据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总计达900多万人,随时可能死亡。因此,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官方统计的结果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死亡人数少了至少9万人,这个数字是官方统计数字的20倍!对于绿色和平组织的“估计”缺乏理论支持。

死亡人数:9.3万人

致癌人数:27万人

经济损失:180亿卢布

原因分析

关于事故的起因,官方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解释。第一个于1986年8月公布,完全把事故的责任推卸给核电站操纵员。第二个则发布于1991年,该解释认为事故是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RBMK)的设计缺陷导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双方的调查团都被多方面游说,包括反应堆设计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员及政府在内。

另一个促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职员并没有收到关于反应堆问题报告。根据Anatoli Dyatlov—一名职员所述,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蓄意将其隐瞒。这种情况是因为厂房主管基本由不具备RBMK资格的员工组成造成的:厂长V.P. Bryukhanov,只具有燃煤发电厂的训练经历和工作经验,基本上是负责政战的主管,事发半夜演习时并不在场,但主导演习的副厂长是核能专业。他的总工程师Nikolai Fomin亦是来自一个常规能源厂。3号和4号反应堆的副总工程师Anatoli Dyatlov 只有“一些小反应堆的经验”。

第二个“有缺陷的设计之解释”是由Valeri Legasov于1991所公布,把事故的原因归咎于RBMK反应堆设计的缺陷,特别是由于控制棒的缺陷。

反应堆有一个危险的空泡系数(void coefficient)。空泡系数是一种衡量反应堆安全程度的数据,用于测量水冷却剂中蒸汽汽泡的形成与增加对于反应堆的影响。大部分的反应堆设计会在水温升高时产生较少的能量。这是因为如果冷却剂含有蒸汽气泡,则能被减速的中子数量将会下降。速度快的中子一般不易造成铀原子的裂变,所以反应堆会产生较少的能量。然而,切尔诺贝利的RBMK反应堆,使用固体石墨当作中子慢化剂来降低中子的速度[8],且用吸收中子的轻水来冷却核心。因此尽管水中有蒸汽汽泡产生,仍有大量中子被慢化。此外,因为蒸汽吸收中子不像水那样的容易,因而增加RBMK反应堆的温度,就会有更多的中子能够铀原子裂变,增加反应堆的能量输出。这种设计导致RBMK在低功率时非常不稳定,在温度上升时存在输出能量在短时间内达到危险水平的倾向。这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是难以理解和预见的。

在这个系统中更重大的缺陷是控制棒的设计。在控制反应堆时,操纵员通过将控制棒插入反应堆来降低反应速度。在RBMK反应堆的设计中,控制棒的尾端是由石墨组成,延伸部份(在尾端区域超出尾端的部份,大约是一米或三英呎长度)中空且充满水;而控制棒的其他部份由碳化硼制成,是真正具有吸收中子能力的部分。因为这种设计,当控制棒一开始插入反应堆的时候,石墨端会取代冷却剂,反而大大地增加了核分裂的反应速度,因为石墨能够吸收的中子比沸腾的轻水少。因此一开始插入控制棒的前几秒钟,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反而会增加,而不是预期的降低功率。反应堆操纵员对于这一特点也不知晓,且无法预见。

水的管道垂直地穿过堆芯,当水温增加时水位将会上升,在核心之中产生温度的梯度效应。如果在顶端的部份已经完全地变为蒸汽,则效应会更恶化。因为顶端部份此时已无法被足够冷却,且反应会明显增强(相反地,CANDU反应堆设计中,水的管道水平地穿过核心,相邻的管道则是相反方向的流向,因此核心部分的水温变化较小)。

因为反应堆有巨大的体积,所以,为了降低成本,建造电厂时反应堆周围并没有建筑任何作为屏障用的安全壳。这使得蒸汽爆炸造成反应堆破损后,放射性污染物得以直接进入环境之中。

反应堆已经持续运转超过一年以上,储存了核裂变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增强了不受控制的反应,使事故更难以控制。

当反应堆温度过热,设计的缺陷使得反应堆容器变形、扭曲和破裂,使得插入更多的控制棒变得不可能。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操纵员闭锁了许多反应堆的安全保护系统——除非安全保护系统发生故障,否则是技术规范所禁止的。

1986年8月出版的政府调查委员会报告指出,操纵员从反应堆堆芯抽出了至少205枝控制棒(这类型的反应堆共需要211枝),留下了六枝,而技术规范是禁止RBMK-1000操作时在核心区域使用少于15枝控制棒的。

后续处理

爆炸发生后,并没有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在莫斯科的核专家和苏联领导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有爆炸”,因此苏联官方反应迟缓。在事故后48小时,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政府也派出军队强制人们撤离。当时在现场附近村庄测出了是致命量几

发生爆炸的四号反应堆及覆盖在上面的石棺

百倍的核辐射,而且辐射值还在不停地升高。但这还是没有引起重视。专家宁愿相信是测量辐射的机器故障也不相信会有那么高的辐射。可是居民并没有被告知事情的全部真相,这是因为官方担心会引起人民恐慌。许多人在撤离前就已经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若能立即撤离,则可大幅减少受害者数量及程度)。

事故后3天,莫斯科派出的一个调查小组到达现场,可是他们迟迟无法提交报告,苏联政府还不知道事情真相。终于在事件过了差不多一周后,莫斯科接到从瑞典政府发来的信息。此时辐射云已经飘散到瑞典。苏联终于明白事情远比他们想的严重。

之后数个月,苏联政府派出了无数人力物力,终于将反应堆的大火扑灭,同时也控制住了辐射。但是这些负责清理的人员也受到严重的辐射伤害;原因之一为遥控机器人的技术限制,加上严重辐射线造成遥控机器人电子回路失效,因此许多最高污染场所的清理仍依赖人力。火灾扑灭后,接下来担心的是反应堆核心内的高温铀与水泥融化而成的岩浆熔穿厂房底板进入地下,苏联政府派出大批军人、工人,给炸毁的四号反应堆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石棺,把其彻底封闭起来。

苏联政府把爆炸反应堆周围30公里半径范围划为隔离区,撤走所有居民,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入口设有检查站,隔离区内只有定期换班的监测人员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其它三个还在发电的核反应堆

在切尔诺贝利附近被遗弃村庄普里皮亚特

工作人员。特别是与爆炸的四号反应堆在同一主厂房建筑物内,两座反应堆中间共用排放放射性废气高烟囱的三号反应堆,又正常工作了19年。事故二十周年后,四号反应堆的石棺外表面的照射度仍有750毫伦琴,远高

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极大的区域和乌克兰北方的部份地区,都被辐射物质污染。

苏联当局在事件发生之后36小时,就开始疏散住在切尔诺贝利反应堆周围的居民。在1986年5月,即事件发生后一个月,约116,000名住在核子厂方圆30公里(相当于18英里)内的居民都被疏散至其他地区。因此,这个地区经常会被称为疏散区域(Zone of alienation)。然而辐射所影响的范围其实能散播至超过方圆30公里外的地方。

核电厂爆炸事故对切尔诺贝利居民造成的长期影响一直备受争议,有超过300,000人脱离了灾难的威胁,但仍然有数百万人继续居住在污染区内。然而,那些受到低剂量辐射所影响的人,几乎没有死亡率增加、癌症或先天缺陷的症状。但是仍不能够确定其原因与放射性污染的关联。同时,前苏联当局在灾难中设置了障碍:科学研究也许因为缺乏民主的透彻性而受到限制。在白俄罗斯、一个受官方质疑的科学家Yuri Bandazhevsky,,因为错误评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马力(1000 Bq/kg),而被国家监控组织所拘留。

食物限制1986年4月,一些欧洲国家(除法国以外)已经强制实行食物限制,特别是菌类和牛奶。在灾难过后20年,主要限制制造、运输、消费过程中来自切尔诺贝利放射性尘埃的的食物污染、尤其是对铯-137指标的控制,以防止它们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在瑞典和芬兰的部分地区,部分肉类产品受到监控,包括在自然和接近自然环境下生活的羚羊等等。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典,芬兰,立陶宛和波兰的某些地区,野味〔包括野猪、鹿等〕,野生蘑菇,浆果以及从湖里打捞的食肉鱼类的铯-137含量达到每千克几千贝克。在德国一些野生蘑菇的铯-137含量甚至达到了40,000贝克/千克。按照2006年TORCH报告,这些地区的平均水平约为6,800贝克/千克,是欧盟规定的600贝克/千克的10倍以上。由此欧盟委员会已经表示:“对于从这些成员国进口的某些食物的限制必须在未来维持多年”。

在英国,根据1985起实行的食物和环境保护条例(Food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从辐射尘飘散的分布来看,白俄罗斯(其国土约22%)和奥地利(13%)是最受辐射尘污染的地区。其他国家,例如乌克兰(5%)、芬兰和瑞典皆受到高程度上的污染(污染程度:> 40,000 Bq/m,铯-137)。更有80%

的辐射尘飘至摩尔多瓦,和欧洲的土耳其、斯洛文尼亚、瑞士。而斯洛伐克则受到较低程度上的污染(污染程度:> 4,000 Bq/m,铯-137)。另外,德国44%和英国34%境内地区均受辐射尘的污染。”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UNSCEAR)认为TORCH所报告里的污染地区不够全面,认为还有更多地区的污染程度会超过40,000或4,000 Bq/m,铯-137。

TORCH报告于2006年另外指出“预计将会有更多,因这次事故而导致出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增加引起甲状腺癌的主要物质),会散布至前苏联之外等地。有机会患上甲状腺癌的地区,例如捷克和英国,他们均提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决西欧方面的癌症问题。”此次报告主要预计会额外有30,000至60,000人死于癌症,还预计当中会有18,000至66,000名白俄罗斯人患上甲状腺癌。此外,当局表示这些病症当中,还会有很多潜在因素。因此,当局将无法于2006年初期准确地预计出正确的资料。不仅如此,当局更指出“大部份固体癌症的潜伏期大约是在20至60年”。意外发生后的二十年,平均有约40%的癌症个案于白俄罗斯地区上升,即当年最受辐射尘所污染的地区。”从2005年的讨论会更显示,近期有45岁以下女性患上乳癌的个案亦有所上升。另外,TORCH报告也说明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两项非癌症疾病有关,它们是白内障和心血管疾病。”按照刚才的报告,人类自然组织写了一段文字,内容是:“众所周知,辐射能够更改变以及破坏人类的基因和染色体。”“基因变种以及未来疾病的演变和伤害是有关联的,但结果则较难预测。从另一方面来探讨这问题,有人研究过由事故所影响的基因演变。结果显示,白俄罗斯人的germline minisattelite干细胞里的确有着双重的增长。”

绿色和平组织乌克兰卫生局局长于2006年,发现有约240万的乌克兰人(包括428,000名儿童)受到这次事故的辐射尘,而导致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又指境内流徙人士亦受到同样的问题。另一项研究指称,瑞典的死亡率有提高的倾向,根据切尔诺贝利清理协会的报告指出,组织里大约有600,000名清理人,当中就有10%清理人牺牲,165000名残废。另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于2006年四月份报告,主题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释放出的辐射尘,所导致在欧洲癌症人士的资料统计”。但是,他们又称癌症人士的统计数目,较难做出一个较准确的统计表。当然,结果显示出的是,现今欧洲癌症人士并没有任何上升的趋势。另外,例如在污染地区患上甲状腺癌症的话,就一定是被事故里的辐射尘所感染。但其实最终的是,按照线性无门槛模型

(linear no threshold model)在癌症方面上的研究,说出可能会在2065年之内,额外会有16,000多人死于癌症。他们的预计方针,是根据95%信赖区间而定的。

人体影响

意外发生之后,人们的健康问题主要被放射性物质“碘-131”所影响。目前,有人担心20年前的锶-90和铯-137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植物、昆虫和蘑菇最表层的土壤会吸收铯-137。所以,有些科学家担心核辐射会对当地人造成几个世纪的影响。

苏联当局一开始认为事故可控制,因此仍然在当地进行大规模五一庆典。在1986年5月,即事件发生后一个月,约116,000名住在核子厂方圆30公里(相当于18英里)内的居民都被疏散至其他地区。因此,这个地区经常会被称为疏散区域(Zone of alienation)。然而辐射所影响的范围其实能散播至超过方圆30公里外的地方。

核电厂爆炸事故对切尔诺贝利居民造成的长期影响一直备受争议,有超过300,000人脱离了灾难的威胁,但仍然有数百万人继续居住在污染区内。然而,那些受到低剂量辐射所影响的人,几乎没有死亡率增加、癌症或先天缺陷的症状。但是仍不能够确定其原因与放射性污染的关联。

同时,苏联当局在灾难中设置了障碍:科学研究也许因为缺乏民主的透彻性而受到限制。在白俄罗斯、一个受官方质疑的科学家Yuri Bandazhevsky,因为错误评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马力(1000 Bq/kg),而被国家监控组织所拘留。

俄国科学家报告指出,切尔诺贝利4号机反应炉总共有180至190吨的二氧化铀以及核反应产生的核废料。他们也估计这些物质大约有5%-30%流到外面。但根据曾经到过石棺反应炉做后续处理的清理人(例如Usatenko 和Karpan博士)说反应炉内只剩大约5%-10%的物质。反应炉的照片里显示了反应炉完全是空的。因为大火引发的高温,让许多辐射物质冲向大气层高空,并向外四面八方扩散。

在灾难中,负责复原及整理的工作人员,我们将他们称为“清理人”。清理人在清理的过程中接受到非常高剂量的辐射。根据俄罗斯的估计,大约有300,000到600,000的清理人在灾变后的两年内,进入离反应炉30公里的范围内清除辐射污染物。

在被辐射污染的地区里,有许多小孩的辐射剂量高达50 戈雷(Gy)。这是因为他们在喝牛奶的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生产而被辐射污染的牛奶,当地牛奶是被碘-131所污染,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许多研究发现白俄罗斯、乌克兰及俄罗斯的小孩也罹患甲状腺癌比例快速增加。根据日本原子弹爆炸的事后调查统计预期,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白血病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增加。但直到目前为止,白血病病例的增加数量还不足以在统计学上

推断,并和辐射外泄有关。但是,事实证明了在切尔诺贝利地区里,畸形婴儿的出生率的确是升高了,有调察显示证实是由辐射灾难余后的辐射尘,所导致的结果。

长期的健康影响意外发生之后,人们的健康问题主要被放射性物质“碘-131”所影响。目前,有人担心20年前的锶-90和铯-137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植物、昆虫和蘑菇最表层的土壤会吸收铯-137。所以,有些科学家担心核辐射会对当地人造成几个世纪的影响。

防御措施

切尔诺贝利电厂并没有因为4号机组出问题而停止运作,只是封闭了电厂的4号机,并且用200米长的水泥与其他机组隔开,但由于缺乏能源,所以乌克兰政府让其他三个机组继续运作。1991年在2号机组发生一场火灾,乌克兰政府当局随后宣布2号机组无法修复,并须终止运作。1996年11月,在乌克兰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总署的协议下,1号机组停止运作。2000年11月乌克兰政府总统列昂尼德·丹尼洛维奇·库奇马,在一个正式典礼上关闭了3号机组的运作。至此,整个切尔诺贝利发电厂就停止发电,永远不再运作。

损毁的4号机组现正使用石棺水泥围墙保护着以阻止辐射扩散,但这并非是一个永远安全的做法。原因是在于当时以工业遥控机器人搭建的石棺正在严重地变旧。如果石棺倒塌的话,有可能会导致机组释放出有辐射性的尘埃。这些石棺脆弱程度连一阵小型的地震,或一阵强烈的大风,都也可能引至其屋顶倒塌。因此,当局曾经研究出好几种帮助围墙的方案。

根据官方估计,发生事故后的反应炉内大约还有95%的燃料(180公吨),该批燃料的总放射性达约1800万Ci(670 PBq)。现时残留在内的放射性物质已经硬化成陶瓷状物质。它们主要在事故发生初期时,反应堆的核心碎片能在反应炉内四处流窜,并且和其他灰尘和熔岩状的“燃料覆盖物质”(fuel-containing materials, FCM)构成。现时仍不能够确定这些陶瓷状物质何时会延缓释放放射性物质。

透过秘密的估计,在该核电厂里有至少有4公吨的放射性尘埃。不过,最新的估计已经调查了关于燃料的数量,并保持在反应堆中的份量。一些估计指出,现在安置在燃料反应堆内的总数量,大约只有原先燃料的70%。由于爆炸,国际原子能机构因此失去了那5%的燃料。而且,一些清算人估计原先的燃料5 V10%,只装在这个石棺里面。

至于其他方面,水继续漏入反应炉。在整个反应堆大楼内,被淹没的环境散播出放射性物质。而反应堆大楼的地下室,同时也缓慢地充满被核燃料所污染的物质,并且释放出有放射性的废物水。虽然已经修补了在屋顶上形成的洞口,但是该洞口也只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恶化。

当这个石棺不能透气时,加热比加冷更加容易,这提升了在该核电厂的湿度水平。同时亦在反应炉的高湿度当中,继续腐蚀这个石棺里的混凝土和钢。

目前反应炉的废墟楼顶正是由该反应堆大楼所建造。两个所谓“庞大的梁”,不单是支撑了反应炉的屋顶,还支援了其他倚赖架构的回应堆大楼墙。如果回应堆大楼的墙和反应炉的屋顶倒塌,惊人数量的放射性灰尘和粒子将会被直接释放到空气中,令辐射物质毁灭周围的环境。

对反应炉更进一步的威胁的是石棺位置本身就已经很不安全,因为瓦砾正在差不多垂直的位置中,才能够支持它。如果石棺的倒塌,将会进一步加重核电厂的压力,同时散播出放射性物质。

这个石棺除了覆盖已破坏的反应堆,也包含在4号反应堆上的残余放射性物质。当提出一个新的石棺设计时,只能预期最多只有100年的寿命。所以,永久的石棺建设将无疑对工程师来说,是一项具挑战未来多代的工程。

事故评价

堵住污染源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清除核辐射尘埃则是另一项艰巨的任务。一年之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中最先遇难的核电站工作人员和消防员被转移在莫斯科一处公墓内,安葬他们用的是特制的铅棺材!因为他们的遗体成为了足以污染正常人的放射源。

核尘埃几乎无孔不入。核放射对乌克兰地区数万平方公里的肥沃良田都造成了污染。

乌克兰共有250多万人因切尔诺贝利而身患各种疾病,其中包括47.3多万名儿童。

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在经济上,前苏联损失了约90亿卢布:善后处理费用40多亿卢布,农业和电力生产损失40多亿卢布。专家估计,除核电站本身的损失外,仅清理一项就得花几十亿美元,如果全部加起来,可能达数百亿美元。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区将对游客开放(但必须穿防护服)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部长巴洛加12月12日宣布,从2011年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地区将对普通游客开放,乌紧急情况部计划组织前往该地区参观的经常性、系统性旅游线路。

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长巴洛加在陪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考察切尔诺贝利地区时宣布,截至今日切尔诺贝利方向仅限于极限旅游,不是大众旅游类型,只针对几家私人公司组织的外国游客开放。巴洛加认为,切尔诺贝利地区领土应当向广大普通游客开放,乌紧急情况部正在进行大量工作,计划到今年年底前汇报工作成果,争取在明年1月份使这种参观

成为经常性和系统性的旅游形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支持乌克兰紧急情况部的旅游倡议,她表示,参观切尔诺贝利地区可以让人们了解悲剧历史,再次认识核设施安全的重要性。虽然这是一段非常悲伤的历史,但这种旅游吸引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潜力。

乌紧急情况部长巴洛加指出,用于全部覆盖第4机组的新“掩体”将在2015年全部建成,这是一个长150米,宽260米,高105米拱形建筑,用于全部遮盖第4机组连同此前建造的临时性防护设施“石棺”。“掩体”项目由国际社会捐助支持,建设资金由八国集团和欧洲委员会成员国共28个国家负责筹措,建设基金由欧洲复兴和开发银行管理。该项目经过10多年的选择和论证,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它应当切实有效地保护事故地区周围环境,同时确保可部分安装和拆卸有故障的和不可靠的结构,相信这套综合性防护设施能在2015年建成并使用。此前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克柳耶夫宣布,由于安全要求大幅提高,“掩体”项目总造价已由2004年的5.05

亿欧元提高到现在的8.7亿欧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承诺,联合国今后仍将继续全面支持该项目建设,乌政府也应和国际伙伴就此继续对话。

事故区开放

2011年1月1日消息,乌克兰政府日前宣布,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现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墟周围地区将变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预计切尔诺贝利周围地区从今天起将向游客开放。

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的一座核反应堆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力把反应堆上重达2000吨的盖子炸飞,释放出来的放射性微尘比广岛原子弹多400倍。

事故亲历者、工程师尤里·科尼夫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天空色彩缤纷,非常明亮,有橘色、红色、天空蓝、鲜血般的红色犹如彩虹非常美丽。

俄新社摄影记者伊戈科斯汀:当我们靠近第四区,并在上头盘旋,我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危险,我们飞到第四区上空时,我打开直升机窗户,我当时并不知道犯下大错。我只设法拍了12张照片,回到基辅后,我开始处理照片,我看到底片全都是黑的,没什么色彩,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些照片全都暴露在放射线中。

切尔诺贝利当地居民尤莉亚玛琪:我记得幼儿园的老师给我们吃碘片,然后父母亲都前来接孩子,大家都跑来跑去,但是并不慌张,我们以为顶多离开3天而已,他们要我们上巴士,我清楚记得我得挑选要带走的玩具,我有很多洋娃娃,我想全部带走却不行。我们甚至来不及带保暖衣物。

那么游客目前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参观是否还有被辐射的危险?乌克兰政府为什么开发这一旅游项目?中央台记者张加宁、费磊、实习记者张

雅佼为此专访了国家核电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和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郁祖盛。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是惨痛的记忆像是仍在隐隐作痛的伤疤,没有被人们遗忘。核安全专家郁祖盛认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影响远未消除。

郁祖盛:这是全人类第一次大面积的放射性的释放,跑到环境里面去,当时正好刮西风,所以大量的放射性就跑到欧洲去了,欧洲在经过空气对流沉降,大量的放射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漂移以后落下来,当时东西德还没有合并,西德就发现什么呢?牧草上沾染了放射性牛吃了牧草产生的奶也带有放射性,两个礼拜的牛奶全部倒掉,这是在周边的影响。对当地切尔诺贝利电站当地的影响就是以核电站为中心,30公里范围内几十万人全部迁走,现在事过二十年了,人还没有仍然没有回来,那个地区变成相当于死城。有统计数据表明为了挽救消除这个事故的后果,所花的钱和人力物力大概是建这个核电站的100倍。

有评论认为,乌克兰政府把切尔诺贝利设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是想要促进经济发展,郁祖盛认为,如果把这里作为核安全教育基地,在引导下进行参观,还是安全的。

郁祖盛:应该说他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来进行这种旅游,而这个旅游的目的是要告诉人们核能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不能再出现核事故,实际上是一种安全的教育,从这个意义来讲,我觉得它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不管怎么样所有旅客的安全还是在这个国家的标准范围之内,应该说没有问题,因为事过20年了,真正的核心部位实际上是去不了的,只能到周围看一看,看看二十多年来当时的一遍一遍惨象,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都变成死城,茅草长的比房子还高,在保留安全情况下搞特定路线的参观应该是可以的,至少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安全问题。

不过,不同地点的“放射性强度”存在很大变化。从禁区放射性最小的地方到放射性最大的地方,其差距高达1:1000。游客必须在严格的指导下参观,因为其实直到现在,科学界关于核事故对人体的影响的研究还没有完成。

郁祖盛:因为放射性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生态基本上都恢复了,不管动物也好植物也好还是很繁茂的,那么它整个的消除的核放射,核的后果消没消除,这个估计可能不一样。有人说放射性好比说在这个反应堆当中会产生一些二系元素,长周期的放射性元素,所有的放射性无害化主要唯一的一个途径就是衰变,二级衰变周期非常长,虽然量很少,30公里范围之内到现在还没有恢复人类居住,那么对周边的影响和对30公里以外应该说到20年以后的今天没什么影响了,这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卫生组织发表过很多文章,比说对人类疾病,对于癌症做过统计,究竟有多大影响,应该说对于当时切尔诺贝利周围儿童的白血病

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他的癌症并没有做对照并没有明显的自增加,切尔诺贝利长期对人类和生物的后果应该说现在还没法得出一个非常严谨的细分。

我们走进了最危险的无人区。红灯亮了:我们所受的核辐射超标了。

25周年纪念

俄罗斯活动

2011年4月26日是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事故的25周年纪念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5日表示,计划在26日当天到访切尔诺贝利,同时呼吁日本当局披露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实情。

据报道,梅德韦杰夫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一次会议上表示,他26日将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与乌克兰官员举行会面,并会见那些当年负责清理、打扫核泄漏现场的工作人员。[1]

报道指,这将是梅德韦杰夫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此外,莫斯科将为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默哀三天。

乌克兰活动

2011年 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25周年,乌克兰有纪念仪式。数百名民众在距离核电站四十公里外的斯拉武季奇出席纪念仪式。仪式在当地时间凌晨零时廿三分开始,就是当年核电站四号反应堆爆炸的一刻。民众向为当年救火和清理而牺牲的工人,献花及燃点蜡烛。其中一名仍然在生、现年61岁的工人也有到场,他说每年的纪念都相当重要,因为是他们冒生命危险,阻止核灾难恶化,对于日本的福岛核事故,他认为只是自然灾害,与切尔诺贝利事件不同。核电站附近的普里皮亚季市当年要强制疏散数以十万计居民,斯拉武季奇就是为安置居民而兴建。

一名乌克兰儿童手捧点燃的蜡烛站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设立的纪念碑前参加纪念活动。当天,乌克兰民众在这里举行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活动。[2]

法国活动

法国多个地方的民众25日走上街头,悼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福岛核电站事故死难者,并呼吁关停使用年限过长或危险系数过高的核电站。

法国数千人和德国的民众当日聚集在连接法国斯特拉斯堡和德国凯尔的欧洲桥上,举行悼念人类历史上两次最严重核事故死难者的纪念活动。参与纪念活动的民众拉响警笛,并躺在桥面上进行拟死示威。随后,人们往莱茵河中投放鲜花以示追念逝去的生命。

示威者还要求关闭位于法德边境阿尔萨斯地区法国服役最久的的法森海姆核电站,并不忘嘲弄一下当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法国专家的说辞。当时法国专家曾断言辐射云“飘到法国边境后将停止飘动”。

除此之外,在莱茵河沿岸瑞士巴塞尔到斯特拉斯堡之间的其他五座桥上也同时举行类似的纪念活动和反核示威。在离德国和卢森堡不远的法国第二大核电站——卡特侬核电站附近,当天也有2000多反核人士举行活动。

除了法德边境之外,大约600到1000名反核人士在法国西南部阿基坦地区的布莱耶核电站举行“野餐示威”。参与示威的当地反核组织称,该核电站是法国“最危险的核电站之一,因为有可能被洪水淹没”。

法国西部布列塔尼也有大约800人组成游行队伍前往当地的布雷尼力核电站举行同样主题的示威游行。该核电站是法国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实验性重水反应堆,该反应堆1985年就停止运转,但由于拆卸工作过于繁杂,反应堆仍然矗立不倒。

据法国媒体报道,25日法德两国共有14万人在各大核电设施附近举行了纪念活动及反核示威。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爆发后,核电站的安全性在欧洲重新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3]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纪念

A黑色瞬间8吨强辐射物喷涌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英国《泰晤士报》援引当时消防队员的话说,十多分钟后,他们接到警报,并立刻赶往现场,却没有穿上任何防辐射的制服。作为第一批抵达现场的消防队员维克托·比尔昆回忆说,赶到核反应堆附近时,他们看到的只有火光。“反应堆的顶部已经被炸翻,里面的沥青、混凝土以及石墨都被炸了出来,”比尔昆说,“石墨落到哪个地方,它就把那里烧成火海。”

比尔昆说,由于在场人员的全力扑救,事态才没有波及附近的其他3组核反应堆。不过,他们却付出惨重代价。比尔昆说,到达现场后不久,他就感到伽马射线带来的强烈反应:每30秒一次的间歇性呕吐、眩晕无力直至不能站立。仅在事发当年,就有至少6名消防队员死于急性放射性疾病。

数十万当地居民被紧急疏散,人们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到这世世代代居住的故乡,岂料,这一走就是20年,甚至是永远。

B

黑色创伤死亡人数可能达9.3万

核泄漏过程持续了10天,核反应堆泄漏出的大量锶、铯、钚等放射性物质散到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事故发生20天后,核反应堆中心的温度仍然高达摄氏270度。

6个月后,28人因为受到核辐射死去。20年来,死亡的人数和其他受害者人数,一直没有统一说法。联合国去年9月发表的报告说,截至2005年,“直接”因核辐射死亡的人数将近50人。报告还

预计,大约还有9000人“可能”死于与放射有关的疾病。但这一数据遭到多个组织的强烈质疑。“绿色和平”组织本月18日说,20年前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10倍于联合国作出的官方估计,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27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美联社则援引有关专家的话说,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大约有4000到5000名孩子在事故发生后被检查出甲状腺癌。而事故发生前,患这种癌症的孩子相当罕见。

至于因核泄漏事故致伤致残的受害者,数字更是无法统计。“没有人知道还有多少人将因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而死去,”“绿色和平”组织原子能专家说。

C

黑色现场“死亡之城”30公里宽

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20年了,这里仍被严格限制进入,欲进入隔离区的人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所有从隔离区出来的人,还必须在专门仪器上接受检查。

往前看去,路的两旁树木疯长得很高很茂盛。穿过白桦树、白杨树和松树构成的树林,可以看到一栋栋单门独户的楼房,所有的窗户都没有玻璃、墙上密布郁郁葱葱的爬山虎。一路下去,这个曾被人类占据的地方,又变成了野生自然的天地。

进入隔离区,死气沉沉的感觉越发强烈。竖着大烟囱的核反应堆像停泊在船坞的笨重汽船,毫无生机;市政大院游泳池上时钟的指针已冻结了20年,这里的时间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凝固了;废墟上时不时能看到生锈的铁牌,上面“为了下一代保护环境”的字样还清晰可见。讽刺的是,如今的隔离区根本看不到未来和希望。

到了夜晚,所有的房屋都黑漆漆的,夜风吹过无窗无门空洞洞的房屋,发出呜呜的哀号,街道上多年没有出现过人影,只是偶尔会有野狼或者野狗嗖地穿过。

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案例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 一、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 1、安南呼吁继续援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受害国 新华网联合国4月26日电(记者杨志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6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周年之际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对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深受那场灾难影响的国家提供援助,帮助这些国家恢复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声明说,俄、白、乌3国至今仍在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遭受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的影响,联合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协助这3个国家消除这些影响。那场核事故带来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目前,辐射造成的威胁已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赤贫、失业和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 声明指出,联合国帮助消除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的工作重点,也从紧急人道救援转向长期的发展援助,以帮助受灾地区建立新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国际社会应增加对切尔诺贝利受害国的援助,帮助受灾社区居民实现自给自足,恢复健康、正常的生活。 声明说,联合国倡议成立的“切尔诺贝利论坛”将于今年9月就该事故造成的影响作出结论,白俄罗斯将于明年举办切尔诺贝利事故20周年纪念活动。这些活动都将有助于促使国际社会吸取那场核事故的教训,并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也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向事故的受害国和受害者提供持续的援助。 2、震动世界的事故 如果说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引起了美国舆论的哗然,那么,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事故,则震动了世界,其后果几乎影响到整个国际能源界。这一天的凌晨1点23分,位于苏联大城市基辅以北130公里白俄罗斯-乌克兰大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机组发生了事故,反应堆猛烈爆炸,引起熊熊大火导致反应堆堆芯毁坏和部分厂房倒塌。 事后,前苏联政府宣布,有31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质倾泻而出,203人受伤,13.5万人被疏散,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卢布。事故发生后,大量放射性尘埃飘逸到北欧和东、西欧部分国家,使一些地区环境中某些介质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远远超过正常标准。污染遍及居住着694.5万人的15万平方公里地区,320多万人直接遭受核辐射侵害。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7万人成为残疾,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 3、切尔诺贝利石屋 1996年11月30日晚22点,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号机组顺利关闭,以后将不再使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乌克兰现有的5座核电站之一,原有4个发电机组。1986年4月第4号机组发生爆炸,酿成核泄漏事故以后,由于乌克兰能源短缺,其余机组仍然继续运转。但西方国家担心事故重演,多次敦促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同时答应给乌克兰以经济补偿。 1996年4月,西方七国以及欧洲联盟与乌克兰在莫斯科签署关于解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规定该电站在2000年前全部关闭,西方七国为此承诺向乌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死16.7万人,损失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于基辅市以北130千米,4台机组,总装机400万千瓦,是原苏联最大核电站。1970年切尔诺贝利开始修建第一座核反应堆,但总工程师只有建设火电站的经验,整个设计由乌拉尔电力公司设计院进行。后来由莫斯科Zukh水电设计院接手该项目的设计,该设计院主要是水电设计。因为物质缺乏,几乎不太可能找到设计人员设计的某些特殊部件,因此设计者真好将就使用他们自己制造的部件。 1977年第一座反应堆投入运行,与原定计划推迟了两年。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并不知道1 975年在列宁格勒与此相同的反应堆发生了熔化事故。对有关规定也进行了修改,因为它们对实际情况不适合,特别是经常移出比规定多的控制棒。操作工还发现当输出功率很低时反应堆极不稳定。 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两个反应堆投入运行。1982年第三座核反应堆活性区发生爆炸并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核电站区域,因为对这次事故保密,其他反应堆的操作人员并不知道此次事故的发生。这期间在整个前苏联的ЯBMK型反应堆还发生了几起类似的事故。1980年在Kursk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原子能委员会的注意:因为停电导致无动力驱动控制棒和水泵,40秒后才启动备用电源,在此次事故中因:为冷却水的自然循环量较大才避免了严重破坏。 1983年末,估计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关闭后透平机还能为反应堆水泵提供一定时间的应急电源,曾建议对该系统进行测试,但因为装置到1983年底前未获授权,因此对该系统的测试延期进行。在负责ЯBMK型反应堆的部长处还有其他的事故记录——设计的控制棒因为有裂纹当插入反应堆时引起输出功率剧烈波动,但在操作工的操作记录上没有记录。1984年3月27日,4号反应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1985年报纸上出现了对核电站的批评,能源部命令总工程师替换易燃的遮蔽材料和电缆。但是因为无不易燃的材料供应,这项计划被搁置。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应付商业压力,而让总工程师负责装置的操作。 1986年4月,4号反应堆停车检修,并且安排了一系列的测试计划,包括应急电源延迟测试。但仍然不知道当透平的动量下降后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电能驱动水泵达40秒。测试由装置的制造者进行,他们的测试计划与3号和4号反应堆的总工程师讨论了15分钟后即获同意,并没有征求安全检查员的意见,负责反应堆的总工程师也没有到场,正式的批准文件也没有征求核专家的意见。 13时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减为一半,两台发电机一台停车。14时对另一台发电机的测试准备就绪。为了避免被联锁,紧急反应堆活性区冷却系统断开。开始准备测试时,Kiev的电力调度员请求供电到23时。23时重新开始根据拟定的计划对透平机的作用进行测试。控制棒的自动控制系统被断开,输出功率降低,下降到30MW。到这一步就没有按照测试的标准规程进行(按标准规程应该放弃试验>,工程师就下一步如何进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继续移出控制棒,4月26日1时输出功率稳定在200MW,但这仍然低于推荐的最小功率水平,但是被认为可以继续进行测试。 1时过后,另一台冷却泵很快加入该系统,这就需要移出更多的控制棒。大量的水进入反应堆引起蒸汽压力降低。为了避免因为蒸汽压力低导致反应堆关闭,操作人员切断了联锁信号。1时22分,实验刚刚开始,计算机打印结果表明反应性只有最小保留值的一半。1时23分透平发电机的紧急调节阀门关闭,透平机无蒸汽,计算机显示反应器功率急剧上升,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及影响

摘要 由于燃料多卜勒效应和控制棒的插入暂时补偿了汽泡正反应性效应,堆功率略降,出现了第一个峰值。之后,燃料碎化引起汽泡骤然增加,汽泡正反应性效应造成功率急剧上升;堆内压力管内压力上升,使得逆止阀关闭,主回路流量剧减,这进一步恶化了堆内状况.事后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的功率峰值在4秒钟内达到满功率的100倍。据四号机组外工作人员说,大约在1点24分左右,相继听到两声爆炸声,接着熊熊大火在破坏了的四号机组反应堆厂房燃起。 关键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原因影响 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概况 1.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在地概况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位于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附近,该镇是电厂人员的生活区;西北距切尔诺贝利市18km,距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16km。核电厂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相距110km。 核电厂周围地势平坦、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核电厂的东面是乌克兰最大的河流第聂伯河,核电厂的主厂房离第聂伯河大约100m,核电厂的冷却水取自该河。 第聂伯河一般分为3部分:基辅以上为上游,基辅至扎波罗热为中游,扎波罗热至河口为下游。上游盆地主要位于森林地区,这里大多是

泥煤一灰壤土壤。上游的特点是空气湿润、湿地多。此地区支流密布,流量大(占区域流量的4/5 )。中游是黑土森林大草原地区,分水岭和河谷满布森林。下游盆地位于黑壤大草原地区。上第聂伯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为560一610mm。第聂伯河流入黑海。 第聂伯河上建有8级水利枢纽工程,实行航运、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利用,在库区内有水产养殖,第聂伯河承担着对沿岸城市供水的任务。 1.2反应堆概况 该电站共有4套机组。第1,2号机组于1977年投产,第3,4号机组于1983年11月投产。4套机组均为1000MWe(3200MWt)的石墨慢化压力管式沸水堆(РБМК-1000)。这种堆用1700t石墨砌块作为慢化体,有 1 661根平行的压力管垂直穿过石墨慢化体,燃料组件即插在这些垂直压力管内。还有211根控制保护系统管道分布在石墨砌体中。堆芯等效直径为11. 8 m,高7m,总计装有约190t含2%铀235的低加浓二氧化铀燃料。反应堆备有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和一系列安全连锁装置。 从安全角度看,РБМК型反应堆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空泡正反应性系数。此外,堆的反应性余量不足,控制棒从最高位置开始下落时有一个反应性增长区,以及反应堆没有有效的围封(安全壳)等,都是在设计上直接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缺陷。 РБМК反应堆是石墨慢化压力管沸水型反应堆.它由轻水冷却,并

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分析 摘要 本文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阐述了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产物作为核事故的污染来源。描述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总结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明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国际影响及各国的应对措施。同时,本文综合介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人员伤亡、生态习境、民众健康、公众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和后果,并针对核染物进行的应急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进行深入思考,在应急预放、安全措施、运行安全、安全管理和事故后处理等方面作出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污染;核安全;核电站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物来源 核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核武器爆炸、核反应堆的核产物及核废料、医学及科研和工业生产四种。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产物及其报废燃料是核污染第二大来源。核电站及其它反应堆中大量裂变核废物,原则上是完全密封的,只在停堆换装核燃料时才取出转送到专门核废料处理厂进行处理。一部分回收做新核燃料,剩余废料则经密封包装转送到专门核废料库永久保存。上述生产、运输及加工过程的任何泄漏都是造成环境核污染的来源。由于对于核安全的极端重视,现代核电站、反应堆正常运行中的泄漏是严格禁止的,一旦有泄漏发生就是核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堆芯熔化的大泄漏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技术灾难,在事故中释放物质的放射性核素组成是很复杂的。碘和艳的放射性同位素是最具放射学意义的:碘的放射性半衰期短,在短期内具有较大的辐射影响;艳的半衰期为几十年,具有较大的长期辐射影响。释放到大气中的物质广泛地扩散,最后沉积到地球表面,实际上在整个北半球都遭到了可以测量到的污染。事故对乌克兰及全东欧环境造成严重核污染。 2.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过程及原因 切尔诺贝利电站共有4套机组。第1,2号机组于1977年投产,第3,4号机组于1983年11月投

切尔诺贝利事故原因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死16.7万人,损失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这次事故是发生在该机组计划停堆检修,做一个透平发电机运行状态试验的过程中,反应堆出现突然的功率波动导致反应堆毁坏和堆芯积累的 一部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 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 污染。 在多次观看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纪录片后,在人员操作的失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我做 了如下总结: 1、测试计划不周;理者对测试的技术理解有差异;改正措施不当;违反规定;缺乏安 全训练,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紧急情况处置不当 2、为准备测试员工已工作了24小时;负责试验的工程师对核反堆知之甚少;程序的质 量低。 3、操作员粗心大意并违犯了规程,部分是由于他们未察觉反应堆的设计缺陷。一些程序的不规则促成了事故发生。另一原因是安全干事和负责该夜实验操作员之间的通讯不足。 4、操作工的操作未达到设计的装置条件偏离规定的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规程;作工过 分自信;违反一系列的操作规定;总工程师过于“热心”。 5、测试未经俄罗斯核建设委员会批准;设定工作顺序的方法错误;物资和工程设备 的管理不当;紧急反应物资和设备不足;对其他装置发生的事故保密。 6、自建设开始未对修改后的标准进行更新;缺乏工程安全设备以避免操作工失误;系 统的安全系数不当。 对于由于反应堆自身安全系数不足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我做了如下分析: 1、反应器的一个更加重大的缺陷是在控制棒的设计。在一个核反应堆,控制棒被插入 反应堆以减慢核反应。但是,在RBMK反应堆设计,控制棒部分是空心的;当控制标尺被 插入时,最初的数秒钟冷却剂被控制棒的空心外壳偏移了。因为冷却剂(水)是中子吸收体,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实际上上升。这情况也是与预计相反,而反应堆操作员亦不知情。 2、反应堆输出功率为7%时虽然是稳定的,但低到设计规定最小值的20%是非常危险的。反应器有一个危险高正面空系数。简单地说,这意味著如果蒸汽气泡形成在反应器冷却剂中, 核反应加速,如果没有其它干预,将会导致逃亡反应。更坏的话,在低功率输出,这个其它 因素未补偿正面空系数,会使反应器不稳定和危险。反应器在低功率的危险对工作人员是与 预计相反和未知数。 3、反应堆的大部分保护系统不能工作;维修测试违反操作规程。 4、反应堆的设备老化,设计不合理,缺乏安全罩。 这次事故导致土地、水源被严重污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切尔诺贝利成了荒

三里岛事件和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真相

三里岛事件和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真相 1.三里岛事件无人伤亡 在1979年3月28日,位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的2号堆,发生了核电史上第一次严重事故。这是由于水泵阀门信号灯故障和操作人员多次误操作所造成的。反应堆堆芯两次露出水面,使燃料元件破坏和大约三分之二的堆芯熔化。导致大量惰性气体和放射性碘与其他一些放射性核素进入了安全壳内。并且由于锆包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产生许多氢气,但没有发生爆炸。因为安全壳的良好密封性和屏蔽作用,这次事故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很少。根据监测调查,对周围80千米的200万居民所带来的总剂量仅为20人·Sv(希沃特),不到这地区居民年本底辐射总剂量的(核设施建设运行之前该地区的辐射剂量水平)1%(这地区的年本底辐射总剂量2400人·Sv),附近居民受到的最大个人剂量不到1毫希沃特,只与作一次X光胸部透视所受的剂量差不多。三里岛核电站值班的118名工作人员,无一伤亡,只有3人的受照剂量超过季度允许剂量水平。 2.切尔诺贝利事故有了论断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堆(石墨水冷堆),由于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判断失误,加上反应堆设计缺陷,特别是没有安全壳等原因,导致了核电史上一次最严重的事故。4号堆出现了瞬发超临界(当中子增殖因子k>1,缓发中子失去控制作用,每代中子寿命变得极短,堆功率会急剧上升而无法控制,就发生瞬发超临界,造成燃料熔化和三道屏障破坏。),功率剧增,堆芯熔化,蒸汽爆炸,石墨燃烧。因为这个堆没有安全壳,大量放射性物质(12×1018贝可)释入大气。由于大气扩散,使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3万平方千米面积土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次灾难性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10年后,1996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委员会联合召开“国际切尔诺贝利事故10周年大会”,参加大会的有71个国家和20个国际组织的845名科学家和280名记者。这次大会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做出了权威性结论:切尔诺贝利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其中28人死于过量辐照,2人死于爆炸。其健康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有极少量增加,但确诊甲状腺癌的儿童,仅有3人死亡。除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外,尚未观察到这次事故所引起的癌症发病率的增加。这一事实和有些报道中渲染的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大相径庭。 三里岛事件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引起了核电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的极大重视,例如:对类似构造的核电站实施了整改或关闭,改进设计,提高安全性,加强人员培训,改善人-机接口,修订安全法规,完善维修和运行规程,严格安全监督制度,等等。不让三里岛事件和切尔诺贝利事故重演。现在,核电厂运行安全的目标见表达1-1: 表1-1 核电厂运行安全目标 风险概率堆芯融化概率大量释放放射性概率 运行中核电站10-4/(堆·年)10-5/(堆·年) 新建核电站10-5/(堆·年)10-6/(堆·年)人们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核电站特别低的风险概率,因此对核电安全疑虑和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报告

切尔诺贝利事故 分 析 报 告 姓名:欧阳桂涛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学院: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班级:090212班 学号:09021211

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报告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传统能源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略影响进一步的迫使我们发展使用新能源。太阳能效率低下,风能很难大量的发展使用,潮汐能难以集中使用,等等的各方面因素使我们将视野投向了核能。如今,核能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很成熟了,在全世界的很多国家中,核能发电都占有很大的份额。然而,虽然核能具有蕴藏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环境污染几乎为零等极其诱人的优点,但是核能的安全却是一个与其诱人优点万群可以相提并论的绝对不可忽视的巨大缺点。在核能发展史上,就有1979年3月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这几个核电事故都是非常严重的,给当地,该国乃至世界带来惨痛的教训与灾难,给核能的发展带去了恐怖的阴影。然而发展核能又是必须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经一切可能的在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电。总结经验,分析发生过的核电事故则是安全可靠地发展核电的必修课。 本报告主要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为题材,分析其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发生事故的可避免性,同时总结该事故能够使我们获得的核电运行经验教训及启迪。 切尔诺贝利事故详情 1986年4月25日,4号反应器预定关闭以作定期维修。并决定在这场合作为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能力的机会,在电力损失情形下发充足的电供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动力(特别是水泵)。像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有一对柴油发电机可利用作为待命,但并不能瞬间地起动—反应堆将因此被使用转动涡轮,到时涡轮会从反应堆分离和在自己的惯性之下力量转动,而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当发电器起动时,涡轮是否在减少阶段能充足地供给泵浦动力。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执行成功(所有安全供应起动)而结果是失败的(那是涡轮产生了不足的力量在减少阶段供给泵浦动力),但另外的改进提示了对其它测试的需要。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进行测试,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器的能量输出从正常功率的3.2千兆瓦特减少至700百万瓦特。但是,由于实验开始的延迟时,反应堆控制员太快地减低能量水平,实际功率输出落到只有30百万瓦特。结果,中子吸引而成的裂变产品氙-135增加了(这产品典型地在更大的功率情况下,在一台反应堆中消耗)。力量下落的标度虽是接近由安全章程允许的最大限制,但员工组的管理者选择不关闭反应堆并继续实验。后来,实验决定―抄捷径‖和只上升功率输出到200 百万瓦特。为了克服剩余氙-135的中子吸收,远多于安全章程数量的控制棒由反应堆拔出。在4月26日晚上1点05分,作为实验一部分,被涡轮发电机推动的水泵起动了;水的流量由于这行动而超出了安全章程的指定。水流量在上午1点19分增加了—因为水也会吸收中子,在水流量的进一步增加需要手工撤除控制棒,导致一个极不稳定和危险操作条件。凌晨1点23分04秒,实验开始了。反应堆的不稳定状态在控制板没有显示任何情况,并且看起来所有反应堆员工并未充分地意识到危险。水泵的电力关闭了,并且被涡轮发电机的惯性推动,水流的速度减低了。涡轮从反应堆分离,反应器核心的蒸汽水平增加。因为冷却剂被加热,个别的蒸汽在冷却剂管道形成。在切尔诺贝利的RBMK石墨缓和反应器的特殊设计有一个高正面空系数,意味著在没有水时的中子吸收的作用使反应堆的力量迅速地增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堆操作变得逐渐变得不稳定和更加危险。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_泄露事故详细资料

切尔诺贝利,乌克兰北部基辅州城市,位处白俄罗斯边境,邻近另一个被废弃的城市普里皮亚季。切尔诺贝利在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号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被废弃。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在1970年建造的,是乌克兰境内首个核电厂。 切尔诺贝利核能电厂四号机组于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发生爆炸,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能发电厂意外事故。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由于切尔诺贝利发电厂没有保护掩体,导致受到核辐射尘污染的云层飘往众多地区,包括原苏联西部的部分地区、西欧、东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不列颠群岛和北美东部部分地区。此外,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境内均遭受到严重的核污染,超过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离。依据前苏联的官方报告,约60%受到辐射尘污染的地区皆位于白俄罗斯境内。但根据2006年的TORCH(The Other Report On Chernobyl)报告指出,半数的辐射尘都落在前述的三个前苏联国家以外。

这次意外引起了众人对于前苏联核能发电工业上的安全顾虑,也减缓了一系列的核能工程进度。同时此次事件也促使了前苏联政府的资讯趋向较为透明化。苏联解体后的各个独立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至今仍为清理切尔诺 贝利事件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及其引起的健康问题上付出着极大的代价。

因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数难以精确计算,前苏联时期的刻意隐瞒,使得追查牺牲者方面的工作变得更为困难,事实上,前苏联政府当局在事件发生之后不久,已禁止医生在死亡证明上提及因“辐射线”而死亡。由辐射线导致的潜在死亡因素,特别是至今仍尚未发生的癌症,而这些在将来都难以证明是因切尔诺贝利事件所引起的。估计与实际的数据差别是相当大的,一份由国际原子能总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所主导的切尔诺贝利论坛在2005年所提出的切尔诺贝利事件报告中,56人的死亡被归咎于此事件(47名救灾人员,9名罹患甲状腺癌的儿童),并估计在切尔诺贝利地区660万人口中,已经和将会死于辐射的人数可能高达4,000人。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及影响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及影响

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在地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反应堆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事故起因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事故的影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在反应堆爆炸后流到外面.....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事故造成了大范围不同程度的污染.............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和癌症患者...........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设立半径30km的禁区,撤离人员永远离开了家园错误!未指定书签。 3.5对地表水体造成了污染....................... 错误!未指定书签。 3.6前苏联政府为处理事故付出高昂的代价,今后还会付出多大代价尚无 法预测......................................... 错误!未指定书签。 3.7对人类心灵的创伤无比巨大,严重影响核能的发展错误!未指定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

切尔诺贝利事故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分析 摘要 本文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阐述了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产物作为核事故的污染来源。描述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总结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明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国际影响及各国的应对措施。同时,本文综合介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人员伤亡、生态习境、民众健康、公众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和后果,并针对核染物进行的应急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进行深入思考,在应急预放、安全措施、运行安全、安全管理和事故后处理等方面作出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污染;核安全;核电站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物来源 核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核武器爆炸、核反应堆的核产物及核废料、医学及科研和工业生产四种。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产物及其报废燃料是核污染第二大来源。核电站及其它反应堆中大量裂变核废物,原则上是完全密封的,只在停堆换装核燃料时才取出转送到专门核废料处理厂进行处理。一部分回收做新核燃料,剩余废料则经密封包装转送到专门核废料库永久保存。上述生产、运输及加工过程的任何泄漏都是造成环境核污染的来源。由于对于核安全的极端重视,现代核电站、反应堆正常运行中的泄漏是严格禁止的,一旦有泄漏发生就是核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堆芯熔化的大泄漏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技术灾难,在事故中释放物质的放射性核素组成是很复杂的。碘和艳的放射性同位素是最具放射学意义的:碘的放射性半衰期短,在短期内具有较大的辐射影响;艳的半衰期为几十年,具有较大的长期辐射影响。释放到大气中的物质广泛地扩散,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及影响 金晨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

摘要 0 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概况 (1)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在地概况 (1) 反应堆概况 (1) 2.事故起因 (2) 3.事故的影响 (4)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在反应堆爆炸后流到外面 (4) 事故造成了大范围不同程度的污染 (4) 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和癌症患者 (4) 设立半径30km的禁区,撤离人员永远离开了家园 (4) 对地表水体造成了污染 (5) 前苏联政府为处理事故付出高昂的代价,今后还会付出多大代价尚无法预测 (5) 对人类心灵的创伤无比巨大,严重影响核能的发展 (5) 参考文献 (5)

摘要 由于燃料多卜勒效应和控制棒的插入暂时补偿了汽泡正反应性效应,堆功率略降,出现了第一个峰值。之后,燃料碎化引起汽泡骤然增加,汽泡正反应性效应造成功率急剧上升;堆内压力管内压力上升,使得逆止阀关闭,主回路流量剧减,这进一步恶化了堆内状况.事后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的功率峰值在4秒钟内达到满功率的100倍。据四号机组外工作人员说,大约在1点24分左右,相继听到两声爆炸声,接着熊熊大火在破坏了的四号机组反应堆厂房燃起。 关键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原因影响

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概况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在地概况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位于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附近,该镇是电厂人员的生活区;西北距切尔诺贝利市18km,距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16km。核电厂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相距110km。 核电厂周围地势平坦、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核电厂的东面是乌克兰最大的河流第聂伯河,核电厂的主厂房离第聂伯河大约100m,核电厂的冷却水取自该河。 第聂伯河一般分为3部分:基辅以上为上游,基辅至扎波罗热为中游,扎波罗热至河口为下游。上游盆地主要位于森林地区,这里大多是泥煤一灰壤土壤。上游的特点是空气湿润、湿地多。此地区支流密布,流量大(占区域流量的4/5 )。中游是黑土森林大草原地区,分水岭和河谷满布森林。下游盆地位于黑壤大草原地区。上第聂伯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为560一610mm。第聂伯河流入黑海。 第聂伯河上建有8级水利枢纽工程,实行航运、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利用,在库区内有水产养殖,第聂伯河承担着对沿岸城市供水的任务。 反应堆概况 该电站共有4套机组。第1,2号机组于1977年投产,第3,4号机组于1983年11月投产。4套机组均为1000MWe(3200MWt)的石墨慢化压力管式沸水堆(РБМК-1000)。这种堆用1700t石墨砌块作为慢化体,有1 661根平行的压力管垂直穿过石墨慢化体,燃料组件即插在这些垂直压力管内。还有211根控制保护系统管道分布在石墨砌体中。堆芯等效直径为11. 8 m,高7m,总计装有约190t含2%铀235的低加浓二氧化铀燃料。反应堆备有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和一系列安全连锁装置。 从安全角度看,РБМК型反应堆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空泡正反应性系数。此外,堆的反应性余量不足,控制棒从最高位置开始下落时有一个反应性增长区,以及反应堆没有有效的围封(安全壳)等,都是在设计上直接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缺陷。 РБМК反应堆是石墨慢化压力管沸水型反应堆.它由轻水冷却,并在垂直压力管上部沸腾产生蒸汽。反应堆由两个环路组成,每个环路有840根装有燃料的压力管、二个鼓式汽水分离器、四台冷却水泵及有关设备组成。汽水分离器直接向两台500MW电功率的汽轮发电机供汽。反应堆可以带负荷装卸燃料。 冷却回路的主要部份分别封闭在一些坚固的起安全壳作用的隔室内。这些隔室与位于反应堆下部的抑压水池系统相连,以便在冷却剂拽漏时能够收集和冷瞬蒸汽。但是在反应堆上部,特别是压力管上部装卸燃料的工作面上没有这类安全设施。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启示

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启示 我们都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让我们永远的不能忘记,不但要记住它本身给我们的启示,同时,我们要应该以此为戒,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尽心尽力,从此事件中得到启示。 该事件的具体过程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另外,在这次事故中,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地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2005年一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认为直到当时有56人丧生—47名核电站工人及9名儿童患上甲状腺癌——并估计大约4000人最终将会因这次意外所带来的疾病而死亡。绿色和平组织及其他人都对研究结果作出争论。 这次事件虽然发生在20多年前,二十年虽然不算短,但我们不能忘记,因为这次事件都我们人类伤害太大了,不用说二十年,就是一百年,这次事件对我们人类和自然的影响依然会有,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20多年后的今天,这段黑色的记忆,除了带给我们悲痛与警醒之余,我们还要记住什么? 第一,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地惊醒监督。当我们再次翻开这段黑色回忆时,我们会发现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监督机构不能有效的进行监督,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督促,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前违反核电站安全准则的行动,本应由前苏联国家原子能监督局的代表出来干预并制止类似行动,然而在这一天没有一个该组织的工作成员。即使该组织领导人去了,也来不及发现4号机组上发生的事和要做什么工作。监督员都奉命在上班时间到医务室去了,他们整天在那里参加医务会议,这样4号机组处于没有国家原子能监督员保护状态下。所以,应该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此进行监督,并应该提高监督人员素质,监督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堆物理知识和一定的电学知识,在监督过程中应该很快进入情况,在人员时间安排上应该能够满足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需要。工作职责、工作技能与工作时间均应制定合理的实施规范和细则。 第二,还应建立技术指导小组,以保证各种操作的安全可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事故以后电站的人员没有能够准确的客观的估计所发生的事情,所有人对消除这样大的事故后果,从职业上和心理上都没有准备,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区域及其邻近地区的最初辐射水平采用计量仪表进行最初的测量,由于这些仪表本身测量量程窄,没有能给出真实的辐射水平的数据。在发生核电站事故的情况下,除了普遍测量还应进行个别测量。个人剂量笔这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爆炸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爆炸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操作人员违反安全规程,引起核泄漏爆炸事故。苏联代表、苏联原子能利用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年科、皮特罗斯扬茨和苏联科查托夫原子能研究院第一副院长维拉里、列加索夫讲述了事故发生前一天的经过。 一、基本情况 这一天该核电站的官员开始进行一项试验,以检验在全部动力丧失的条件下,核电站的安全程度。试验人员想要证明,即使汽轮机停机,蒸汽中断,转子也能输出足够的动力来驱动应急冷却液泵,直至备用柴油发电机运转。但不幸的是,他们在试验开始前12个小时,就将反应堆的应急冷却液系统关掉了,从而大大降低了反应堆的安全性。 此核电站的操作人员主要犯了六个方面的错误,列加索夫说:“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事故就不会发生。”但这些错误并未得到纠正,导致四号反应堆发生了悲剧性的事故。 爆炸发生后,四号反应堆的外墙和顶盖被炸飞,着起冲天大火,大量燃烧着的放射性物质及反应堆芯碎块飞散到周围建筑物的屋顶,使周围30多处起火,四号反应堆的两个汽轮发电机及其房屋顶上的火势尤为猛烈,火焰威胁着附近的三号反对堆,并通过电缆及管道涵洞向电站的其它部位蔓延。 据目击者说,爆炸发生后,核电站的许多人员立即利用手提灭火器和水枪实施扑火,他们的扑火行动在某种情况下是有效的,但许多人却因此而被烟火和放射性物质烧伤。 事故发生时,核电站内共有444人在工作。由于事故发生在夜间,同附近城镇里的居民一样,他们大多数人留在室内。如果事故出在白天,那么受伤的人会更多,伤情更严重。 伤员在其同事的帮助下,很快进入核电厂的医疗中心接受紧急救护。在这场事故中,有两人被掉下的建筑构件砸死。医疗中心设立在核电站的行政楼内,这栋楼有较好的防核辐射功能。 二、灾害特点 (一)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 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释放出的源项超过3.7×1018Bq,在事故当天,爆炸能量和大火产生的气体和可挥发裂变产物的烟云有1000-2000m高。 (二)波及范围广 4月27日放射性烟云已飘移到波兰的东北部,烟云在东欧上空上升到9000m

切尔诺贝利事故简介

简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事件回放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著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地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了导致苏联的瓦解。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在于灾变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2005年一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认为直到当时有56人丧生—47名核电站工人及9名儿童患上甲状腺癌—并估计大约4000人最终将会因这次意外所带来的疾病而死亡。绿色和平组织及其他人都对研究结果作出争论。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简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北纬51度23分14秒东经30度6分41秒)是位于乌克兰普里皮亚季(Припять,Pripyat),切尔诺贝利市西北11英里(18千米),离乌克兰与白俄罗斯边界10英里(16千米),及乌克兰首都基辅(Ки?в,Kiev)以北70英里(110千米)。核电站由四个反应堆组成,每个能产生1千兆瓦特的电能(3千2百兆瓦特的热功率),核事故时四个反应堆共提供了乌克兰10%的电力。厂房的工程始于1970年代,1号反应堆于1977年启用,接著2号(1978年)、3号(1981年)、4号(1983年)亦相继启用。还有两个反应堆(5号及6号,每个能产生10亿瓦特)在事故时仍建造中。 厂房的四个反应堆都是属于同一类型,称为RBMK-1000。 事件起因 关于事故的起因,官方有两个互相矛盾的理论。第一个是在1986年8月公布,有效地令事故的指责只归于核电站操作员。第二个则是发布于1991年,认为事故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简称RMBK)的设计缺陷引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双方的调查团都被多方面游说,包括反应堆设计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员及政府。现在一些独立的专家相信两个理论都并非完全正确。 另一个促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职员并没有收到反应堆问题报告的事实。根据Anatoli·Dyatlov---一名职员所述,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将其蓄意隐瞒。(造成这情况是因为厂房主管广泛地吹嘘未有RMBK资格员工:厂长V.P. Bryukhanov,具有燃煤发电厂的训练和经验。他的总工程师Nikolai Fomin亦是来自一个常规能源厂。Anatoli Dyatlov, 3号和4号反应堆的副总工程师只有“一些小反应堆的经验”,VVER反应堆的小版本即苏联海军的核潜艇的设计。) 在细节中,

切尔诺贝利观后感

切尔诺贝利,谁是罪魁祸首? 看完《抢救切尔诺贝利》纪录片之后,触目惊心。真实的记录了核爆炸后的场景,从政府隐瞒到居民撤离,再到用一条条真实的生命去清理现场。那些曾经如此灿烂的笑容不在了,那些曾经碧草蓝天的土地也不在了。或许现在仍然还有人为日本核泄漏而幸灾乐祸,没有认识到其实核泄漏遭罪的不止是日本人民,还有我们自身。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带来了人类和平使用核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惨剧。 那么,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前苏联政府?看上去好像是。为了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于是建立核电站,或许还暗地里制造核武器,然后一个不小心发生了核泄漏,再然后政府为了最大程度拯救核电站,没有及时采取恰当措施,再到后来,人民就开始遭罪。不得不承认,政府的出发点很善良,可是导致最终的结果却很糟糕。核电站爆炸后,那些一无所知的居民,脸上一如既往的写满了笑容,一如既往的上学上班,俗不知恶魔正在一步步靠近他们。低估事态严重性的政府几天后才开始组织他们离开,人们是那么不舍,有的人不愿意远离这片可爱的土地,就永远的埋在了地下。那片可爱的土地也不复存在,活着的人恐怕这一生也无法再回去。 同样的悲剧在2011年3月11日再次发生,日本本州岛发生九级地震,随后引发了附近核电站的泄漏,不仅给了日本经济致命性的一击,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随着社会发展,现代经济越来越发达,但各种不安全隐患却也越来越多,是人类自己将自身置于一个危险的环境里。最可怕的不是看得见的敌人,而是无形的敌人。核辐射,就是这样一种敌人,看不见摸不着,好像不存在,只是悄无声息间侵蚀着你的身体,然后将你带入地狱,甚至影响世世代代。在建造核电站之初,试问又有谁不知道它的危害呢?没有人。可是,它的优越性诱惑了人类,人类执着的建造了它,并最终自食其果。 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20多年后,它的威胁仍然存在,仍有几十万人在核辐射的阴影下活着。不可否认的是,前苏联政府必须对此付很大的责任。核电站发生爆炸以后,低估了它的危害性,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导致今天的结果。可是,仅仅是前苏联政府的错吗?早在1954年,前苏联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核电站。此后,各国国家纷纷建立了核电站,最大限度的利用核发展经济,迄今世界上共有400多座核电站。说到底,各个国家都不甘落后的去建立核电站,无非是怕你有的我没有,将来某个时候你欺负我。不可否认,核的开发和利用确实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很多国家也借此在暗地里制造核武器。朝鲜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一个经济如此落后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建立核电站。你美国或者什么国家想要欺负我,我就用核武器威胁你,大不了同归于尽。朝核六方会谈,至今仍僵持不下。伊朗核问题也是一个鲜明的例证。现代全球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弱肉强食,强大的国家想要有武器维持自己的地位,让那些小国家“乖乖听自己的话”,弱小的国家想要有武器保护自己不受欺负,都想法设法的制造核武器。所以,切尔诺贝利,孰是孰

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感想

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感想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还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观看这个视频给我的感想颇多,核能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新能源,能为人类造福,缓解现代社会的电力慌,从哲学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科学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也可能会伴随来无穷的灾难。像百年前有机磷农药出现时,大量应用于农业杀虫,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食品的满足,使人类彻底摆脱了饥饿的状态,但又有谁能想到仅过七十年人们开始谈有机磷农药色变。商业用途的核电站虽然和传统的煤炭、天然气发电相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或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且非常高效。但是核电站会产生放射性废料,而且排放大量废热,一旦发生事故就是毁灭性的、世界性的。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核电站为当地人创造了清洁能源,但是由于工人在操作的途中不小心和当初电站的设计不适当,进而导致引发巨大的灾害,不能怪人的不小心,也不能怪核能太可怕,只能怪人类在获取新能源的途中的贪婪与粗心。 其次我们在利用科学的时候,既要让他为人类造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像这次日本福岛核电站的问题再一次使人类的神经蹦的直直的,引发了我们国家出现了抢盐的风波等等,同时国务院也开始检查或暂停有关核电站的建设等等,难道这是怕了吗?不是,这是一种战略,我们在利用的同时,要想好他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以及我们以该怎样更合理的利用,不能因为一次的事故而否定一切,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同时我们也要抓住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协调还两者之间的关系,让他更好的为人类造福而不成为灾难。在设计电站的同时,一定要想好可能事故发生后的相应措施,因为核辐射,就像白雪公主那个可恶的后妈,给这里所有的苹果都下了毒。如果谁把这里的苹果咬上一口,就会比白雪公主睡得更久,可能3万年也醒不过来。在视频中也看到,人们在封闭电站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参与此次行动的相关人员遭受核辐射的后果极其严重,都患各种不同的怪病,最终死去,而后出生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缺胳膊少腿,且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试想在以电站为中心的方圆三十公里为隔离区,是什么概验?事故发生后,在核辐射下的所有蔬菜、衣服、牲畜、直接死亡的人等都进行了密封深埋,防止二次辐射污染,而核辐射的衰退半周期是极其漫长的,都长达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现在为了加固石棺设施以避免再次核辐射,乌克兰与世界各国所作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太大,加固费用高达几亿美元啊,没法,为了安全,在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核辐射,后果真的很严重。 最后,最为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准确、及时、全面的向上级政府报告情况,最为政府,不能像前苏联一样,当核电站出现了问题了,还迟迟不做出反应,要知道人民的财产安全是在第一位的,一定要及时的向外界公布信息,做到预防于蔚蓝。同时,世界上一切有核武器的国家,一定不能乱使用核武器,因为它会让这个世界的一切在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同时也要保护好核武器,不能让他落入流氓国家与恐怖分子手中,也要保护好核电站被袭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