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章 杂文的写作

第五章 杂文的写作

第五章 杂文的写作
第五章 杂文的写作

第三章杂文的写作

第一节杂文的概念

杂文,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中国自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多有这类文章。“五四”以后,经鲁迅等人努力,成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它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艺术上言辞机警、行文情感饱满,常借助形象比喻来议论人或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理论家对杂文概念有种种界定,在内容上虽众说纷纭,各有侧重,但有关杂文的归属方面,大部分人都认为杂文归类于文学体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杂文具有文艺性或文学性。

我们认为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杂文是一种说理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文学体裁,是文学和政论相结合的一种边缘文体。文学体裁是它的“类”,而议论性的说理和形象的结合是它的“种差”。

我国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文体的人,是南朝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杂文》一章。他一方面总述前人的杂文创作情况,并总括其名为“杂文”,另一方面又历述历史上的杂文,以宋玉的《答楚王问》、枚乘的《七发》、扬雄的《连珠》等为代表作品。事实上早在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尚书》中就有杂文,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多有杂文。后来,杂文又有新的发展。唐代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的杂文,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等,都是有名的代表作品。汉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1中国现代杂文产生于五四文学革命中,最初以“随感录”的名称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20年代已有可观的成就,进而在30、40年代风靡文坛。许多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写过优秀的杂文。其中最杰出的首推鲁迅,他是开创一代杂文新风的大家。他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杂文是匕首和投枪,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也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在这以后,杂文的地位时起时落,80年代又兴盛起来。

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善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

第二节杂文的特征

一、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杂文通常在三、五百字到一千字左右,几千字的很少。杂文篇幅虽然短小,取材却广泛多样。点滴的感受,片断的思想,鳞爪的观察,大至宇宙,小到微尘,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奇谈趣闻,皆可入文。评人、议事、说理、录言、记闻均可。

二、敏锐迅速,泼辣犀利

杂文对生活的反映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正如鲁迅所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小品文的危机》)在当今,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针对社会现实的杂文,针砭腐败,抨击丑恶,表现了杂文的斗争精神。

三、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1《前四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1742页。

杂文常常运用讽刺和幽默的写法。即通过轻松风趣的语言,采用影射、讽喻、双关、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或无情嘲讽中,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

杂文的语言要求有寓庄于谐的幽默感,举重若轻的灵巧感,谈天说地的丰富感,力度与机智并胜,辛辣与风趣共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四、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杂文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它要求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杂文的形象性与小说、戏剧的形象性不同。后者要求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多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塑造完整的形象,而杂文只是对形象作“一鼻、一嘴、一毛”的勾画,显出生动的“活态”来。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以“落水狗”比喻失败的对手,以“叭儿狗”比喻专事谄媚的奴才。

以上这四个特点,使得杂文成为“文艺性的社会论文”。

第三节杂文的写作

一、标题的写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而对于身材短小的杂文来说,这个眼睛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它可以传神,可以达意,可以穿针引线,活跃全文,也可以画龙点睛,增光生辉。更值得注意的,是它能够生发出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所以有的作者形容:想出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这篇杂文就算成功了一半。

古人最初作文,不大讲究题目。秦汉以后,人们便逐渐掌握了标题艺术,也出现过不少含意深刻、文字精辟的杂文题目,但总的看,以前的杂文题目,范围还不够广,手法也不够活。从文字上说,一般比较简略,形式也较为单调。鲁迅的杂文把标题艺术推向了高峰,称得上是标题艺术的宝库。今天优秀的杂文作者更加重视标题艺术,创作出很多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优秀篇名,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大大增加了杂文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按照表现手法归结分析,举出当前较常见的杂文标题10类,供学习者借鉴:

1.立异法也叫“易字法”,即把流传的诗歌、谚语、格言等巧妙地易换一、两字,或反其义而用之,当作杂文的题目。如《各领风骚没几年》、《有事也莫忧天倾》、《英雄所骂略同》、《跳而优则仕》、等等。

2.借代法就是用一种典型形象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议论的人或事,以此喻彼,具体生动。其中有以历史代现实的。如《江东子弟今犹在》;有以物代人的,如《少拍点“老鼠”的肩膀》;有以人代事的,如《把“孩子”拾回来》。

3.比较法即把两种或三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权与圈》、《胭脂、油画与习作》、《武器、刑具和道具》、《国庆、国玩、国骂》等。这样的标题有两个特点:一是紧紧抓住相互之间的相似点或内在联系;二是讲究文词的对衬,或用谐音,或同含一字,或步步递进。

4,荒谬法就是把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以引人注目。如《孟子论公务员》、《刺猬、刺头》、《华佗的文凭》等。这些题目,可以给人造成一种悬念,产生较强的艺术效果。

5.设靶法不拐弯,不设喻,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句式上多用“论”、“谈”、“说”、“议”之类,如《论“五十打蔫”》、《论“数蚊子”》、《说“胆”》、《重说“和为贵”》等。也有的直接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或者拖出一个错误观点的典型语言,如《“我有人”与“我不怕”》、《我还没玩够呢》、《幸亏教育改革是成功的》,直接表达讽刺的情绪。

6.设问法也就是带疑问的题目,通过设问、反问,大声呼唤,摆出矛盾,引起波澜。如《娘娘对还是太监对》、《我的胆子是怎样变大的》、《巴金的灵魂看见了什么》、《针对你一下有何不可》,这些标题,都像撞钟一样,有力地撞击着读者的心。

7.迭词法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词句的更迭和回转,指明其后果,或提出具体要求。如《“不了了之”了不了》、《遗憾之遗憾》、《现管不管》、《不白白不》等,用得都很奇巧。

8.借典法就是把一些诗词名句、格言、俗语、成语或古人、文学作品人物的语言直接拿过来做题目,并赋于新的含义。如《革过了》、《三笑》、《天下作家尽在彀中矣》、《画龙不敢点睛》、《司马光你干嘛砸缸》等,扩大了标题的容量,使读者产生联想,给作者提供广阔的发挥余地。

9.假设法假如如何如何,会怎么样怎么样。这种假设的结果,有的是可能出现的,有的不可能出现。但通过这样设想,往往能起到唤起人的警觉或冷静头脑的作用。如《假如烈士复活》、《如果上帝也带手机》。这种假设之所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主要是运用了合理的推理和多方面的想象。

10.感叹法这种标题比较直接,格式则多为有感于什么,如《打鼠有感》、《全民愚乐时代的情感悲伤》、《由修瑞娟的某些遭遇想到的》等。

杂文标题,浩如烟海,五彩缤纷,以上所列,仅是一斑。人们打开报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文章的标题,读者对某篇文章看或不看,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标题。杂文标题,若流于浅、同、直、板、单、繁就会因标题平淡无味,单调呆板,而激不起读者兴趣,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杂文创作水平的提高,对杂文的标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准确。即文题相副,确切地揭示文章的主题。

二要形象。具体生动,仿佛把一个场景、画面推到读者面前。

三要简洁。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使人一目了然,便于记忆。

四要新颖。有新意,有特点,推陈出新。

五要醒目。观点鲜明,打动人心,能引起读者注目。

六要活泼。表现灵活,讲究文采,可借用夸张、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二、开头的写法

文章大家都十分重视开头,古人要求文章“凤头豹尾”,其中“凤头”即指文章的开头,开头要写得多姿多彩,像凤凰的头那样。那么,何谓好的开头,有无衡量标准?文无定法,各有千秋,但好的开头首先一定是整篇文章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且为内容和中心服务,吸引读者。在此基础上,它们应姿态横生,各有各的特色。许多优秀文章的开头吸引我们不忍释手。杂文因其篇幅短小,艺术要求高,所以更加重视开头的质量。杂文的开头不拘一格,举数种为例。

(一)、以讲古开头引古是杂文最为常见的手法,所以讲古就成为最常见的开头方法。作者或讲述传说,或讲述古人古事,娓娓道来,引人观览。

1、讲神话故事如王重旭的《画龙不敢点睛》1开头讲南朝梁武帝花了很多钱来修寺庙,还请了著名画家张僧繇来画龙。张画好后却不敢点睛。点睛后龙就飞走了。话题一转,说起现在许多工程、项目完成却不能马上投入使用,因为要等领导的时间,要他来点睛。否则,当事人就离倒霉不远了。

2、讲古人古事侯志川《可贵的宋仁宗》2讲包拯一身正气,不畏权贵,一生写了186篇奏议,指名道姓本朝61名官员,指其中贪官9人;恶官7人;庸官13人;昏官18人,都是皇亲国戚。张佐尧本是小人,但因为是仁宗的丈人,便被一次性任命了4个要职。包公上书,仁宗不理。一次上朝包公慷慨陈辞,语言尖锐,唾沫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下不了台,拂袖而去,悄悄解除了丈人的职务。

1 2006年1月27日《记者作家网》。

2 2005年12月4日《红网》。

3、讲古代戏曲小说中的故事十年砍柴《题字的神秘力量》1开头:元妃省亲时,游览竣工不久的大观园,“择几处最喜欢者赐名”,然后谈到皇帝的题字,蒋中正、胡常青一一数说。

引古的方法还有如引用古诗文,格言、谚语,手法多多,不可尽数。

(二)以说今开头杂文贴近社会现实,以针砭时弊为己任,往往能对生活中的事做出迅速反应,所以,直入现实也成为杂文开头的好方法。

1、以惊人的事开头如杨耕身《扶贫药在哪里》2:仅仅因为家庭困难,身患疾病而生厌世情绪,犯罪嫌疑人竟亲手将自己三个女儿毒害致死。然后具体叙述他怎样骗孩子们吃下“扶贫药”,见没死又用被捂死的经过。

2、以特殊事件开头清华大学教授王小盾被台湾清华大学学生控告“袭胸”搞得灰头土脸,紧接着转到湖北大学教授涂怀章因小说《人殃》被13个同事控告,一一认领,告状不止,获刑半年。

3、以匪夷所思的事件开头 2007年2月《杂文选刊》《提示语拖死》:记得2005年《中国青年报》曾进行过一次“盛世浮华之后的匪夷所思”年终盘点,列出若干辛酸怪事,四十六岁的尤国英还没死就被送到火葬场的事件名列榜首,2006年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也已浮出水面,那就是发生在甘肃省定西市的“120急救电话提示语太长拖死病人”。

4、以外国人的事开头 2006年17期《深圳青年》《有一种疾患叫扮富》:在网上读到一条消息,巴西副总统若泽阿仑卡尔参观了一所用现代化武装到牙齿,连桌椅的材料和样式都相当奢豪的北京小学,大发感慨,一为中国教育如此发达而震惊,二为巴西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距如此之大而深感焦虑。

5、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开头。特殊的事、少见的事当然容易引人注意,但杂文不能以猎奇为能事。其实,看似普通的生活小事照样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大量的杂文从生活小事出发。比如从手机号想到“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从日常饮食想到社会资源的衰竭。可以说没有任何事情不能引起杂文家的一番感慨。

杂文的开头丰富多彩,不管开列多少名目都不能囊括净尽。

三、正文的写法

杂文正文的写法没有一定之规,也很难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大致是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自己的看法。具体说来,多种多样

(一)、大题小做,小题大做

就是要求从重大的社会问题中,抓住最尖锐最能反映本质的一点,或从一个侧面去做文章。这是一种“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作方法。写作者要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浪花见大海,也就是要“大中取小,小中见大”。具体地说,可以从一个人、一桩事、一句话、一首诗、一篇小说、一条谚语、一个典故、一则笑话、一段历史传说等等,作为发挥议论的依据。通过对照、联想、借喻、类比,生发开去,提示隐藏在具体现象后的意义,发掘深刻的主题。

例如,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开头摆出反面论点作靶子——有人感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后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人现在发展着“自欺力”。随之用一个过渡进行转折,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然后用概括的笔法,举出古代的民族精英为例。这篇杂文的题目很大,但由于作者精心构思,把如此宏大的内涵,浓缩在千余字的概括性语言中,做到缩龙成寸,大题小做。同时小题大做也是杂文常用的方法,如鲁迅的《灯下漫笔》题目似在闲聊,开头也不过说些日常生活,但话

1 2006年1月6日《天涯网》。

2 2006年1月10日《中国商报》。

锋一转便议论起中国从来就把人不当人,从古到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样的大题目来了。

(二)、勾勒形象

鲁迅说:“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准风月谈》后记)这正是对“勾勒形象”的最好说明。

鲁迅说他“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取类型”就是勾勒形象,使这形象代表某一类型的人。如鲁迅杂文里“戴着智者徽章的山羊”、“见到穷人都狂吠,见到阔人都驯服的狗”,写杂文,就应如此勾勒形象,创造典型。

(三)、多方取譬

写杂文常常要通过贴切的比喻、类比,或者讲故事,引用成语典故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以便于读者接受。例如,鲁迅在《做杂文也不易》中,将杂文比喻为“也照秽水,也看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的“小小的显微镜”。这个比喻是何等的深刻形象!它生动地显示出杂文精悍的特点和战斗的作用。又如,鲁迅写《论雷峰塔的倒掉》,巧用法海逃到蟹壳里避难的故事,显示作恶多端者在世界上无容身之地的道理。整篇文章表现了打破旧中国封建思想束缚的愿望,和对被压迫者“白蛇娘娘”的同情。

(四)、杂文要“杂”

杂文要“杂”,指的是其内容、手法、等方面的兼收并蓄。

1、题材上广采博取,多方涉猎。

目的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表现主题,丰富思想内容。如当代杂文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官员腐败、环境污染、民工待遇、贫富差距、制假贩假、疯狂涨价、灾难灾害、教育就业、职工下岗,不一而足。

2、内容上知识丰富,侃侃而谈。

杂文的“杂”还体现在内容的丰富性和知识性上。如鲁迅的《灯下漫笔》围绕着所议论的话题,打开知识的宝库,让读者看到元朝“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的定律;看到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的时候,宋末元末的时候中国百姓的生活情景;看到张献忠“将奴隶的规则毁得粉碎”的古怪脾气;见到古人“时日曷丧,余及汝偕亡”的哀叹,及作者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精辟的见解:“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这样的文章就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寓理于文,寓理于趣。

3、手法上善于用典,点石成金。

典故运用得好,能大大增强杂文的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许多优秀作家的杂文,对古今中外历史掌故、文人逸事,无不信手拈来,点石成金,妙趣横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在杂文写作中,初学写作者常常苦于“杂”不起来,缺乏形象性,没有一点杂文的味道。出现这种窘境的原因,除了对所写的问题想得不深不透以外,还与作者生活经验的贫乏和知识面狭窄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平时必须应注重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与开拓,不断扩大生活视野和知识面。

四、结尾的写法

杂文篇幅短,意蕴深,对结尾要求很高,它们或余音绕梁,或戛然而止,或言有尽而意无穷。总之要求在结尾处再掀起一个高潮,其手法也是多种多样。

1、升华主题《新浪博客》达克宁《“敬畏权利”的另一解》开头从中国儒家敬畏权利谈到百姓敬畏权利,列举了湖南慈利、望城、广西北海几位县委书记、县长殴打交警的事例,摆出他们目无法纪的恶劣行径。结尾:

谁都知道,民主社会以民意为主体,法治社会以法律为权威,但现在屡见不鲜“权大于法”事件恰恰告诉我们一个活生生的事实,在中国,不仅民众敬畏权利,法律更敬畏权利。

这样的结尾提高了文章的力度。

2、画龙点睛 2006年10月31日《西安晚报》吴树民《疯狂购物与房价暴涨》讲旅游欧洲时见一帮人花钱如流水,出手就是几万,何许人也?房地产大鳄。结尾:调控声声紧,房价节节高,个中缘由,还用再说吗?

好像龙已画好,只待一点便腾飞云间。

3、提问启发 2006年10月16日《新浪博客》张利文《只属于孩子的特殊本领》文中列举出孩子的纯真,结尾:

什么时候我们就遗失了这些本领呢?这真是个迷。

促使读者思考。

4、揭开谜底 2006年12月12日《新浪博客》杨长平《中奖》全文叙述一个故事:老王有两个儿子,不孝。老王说自己买彩票中了大奖,存钱卡在箱子里。儿子们对他好起来。结尾:

8年后老王死了,儿子们打开箱子一看,只有老王和老伴的合影。

这种结尾在叙述型杂文里较多。

5、调侃嘲弄 2006年12月22日《新民晚报》彭匈《名有多重要》正文罗列一系列官场丑事:一位朋友做了助理调研员,闷闷不乐,希望当“调研长”;名片上印“相当于XX级”“软席卧铺待遇”等。结尾:

一位朋友张贴寻人启事,他老爹走失多日,头衔也有十几个,一个也没写,只注明“左额有一疤,上下门牙各缺一颗。嘲弄之意立见。

6、祈求哀告 2006年11月27日《搜狐文化》张鸣《北大菜市和清华写字楼》开篇亮出观点:我们在北大清华两个明珠校园里见到的却不是对学问的尊敬,而是对阿堵物的礼拜。结尾:

面对向钱看,重效益,善作秀的教育大跃进,我们无可奈何。唯一的希望是,给那些还有心读书的学生和老师,留一张平静的书桌,行吗?

看似哀告但简洁有力。

7、自然而然的结尾 2006年12月20日《广州日报》雷抒雁《名字的幽默》开头:富人养骡马,穷人养娃娃。正文讲了国人起名的习俗。最后,讲到近几十年孩子的名字:解放、建国、援朝、土改、普选、跃进、文革、造反……结尾:

如今跃进瘫了,文革死了,倒是公社搞得好,就是不爱种地,跑买卖发了财。

妻不明白,问“你们说什么?”我说“人。”

妻说:“猛一听,瘆得慌。”

故事讲完了,自然该结尾了,但自然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

8、总结评论 2006年12月24日《现代快报》柔草《财富是这样创造的》开头由南京房价高,谈到苏北县级官员盖楼买车,不知钱从哪来。读史始知:当年张之洞派赵茂昌买地皮,赵核明对方多要了一倍银子,对方说给赵三千两,赵说你造个大账,要的更多,我核减一万两。结尾:

就这样,寺院多得了银子,赵快速致富,公家还省了钱,听来大家都是赢家,这样的好干部怎能不重用?只是,倘若他没有权去办这件事,他连个屁也捞不到。

五、杂文的结构和体式

(一)杂文的结构

杂文篇幅短小,结构较为简单。常见的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杂文以摆现象为主,或罗列一系列想法和议论,有的在开头或结尾写一段总述性的文字,主要部分仍为并列式,这样的可以称为总分式

或分总式结构。当代杂文家多喜欢既不用开头总述,也不用结尾的总结,从头到尾全用排比句式,形成并列式结构。例如《文学天地》2005年10月的《2005中国十大尴尬新闻》

一、华北油田离婚风波。

二、马加爵杀人案背后鲜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三、北大才子陆步轩的一本苦涩的自传《屠夫看世界》出版。

四、广州高校一女大学生夜晚拾垃圾桶里的剩饭充饥的人间传奇。

五、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莫言初选全票通过的长篇小说《檀香刑》意外落选。

六、清华大学校长不认识中国字。

七、党员先进性教育爆出冷门,有些干部上班最重要最繁忙的工作是:斗地主。(打扑克)

八、高收入群与低收入群的收入差距拉大到10-20倍以上。

九、不低于1%-5%的适龄女性从事性服务。

十、全国麻将桌上进出资金总量超过证券市场总交易金额。

又如周旭在2005年8期《可乐》上发表的《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能当上飞行员,老鼠嫁给了蝙蝠。

为了让孩子生下来就有房子住,寄居蟹去贝壳家倒插门。

为了孩子天生就富贵,狐狸嫁给了金钱豹。

为了孩子有当地户口,仙鹤娶了母鸡。

为了孩子能有点人模样,狗与猴子结婚。……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简洁明快,清晰醒目,易读易解。

2、递进式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杂文多是以记叙为主的,它们往往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展开故事,当然也有以论说为主的,层层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例如:2005年11月8日《三湘都市报》张远山《祭父文》按年代写父亲出生、学徒、结婚、文革中因一句戏言受迫害,脾气暴躁,企业不景气提前退休,买彩票血本无归,抑郁而终。通过一个人的经历反应一个时代的变迁。

以论说为主的如2006年3月3日金羊网,李敬泽《关于宋襄公,一种想象及其问题》文章回顾了两千六百年前泓水边的那场战斗,宋襄公惨败。作者早年的体会是“一定要乘人之危,否则屁股上就会中一箭而且大家都会笑话你活该。……今天我的体会更为深入,他的愚蠢在于他想用体面的手段取胜。手段和过程是无所谓的,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如果每个人都时刻感觉寡不敌众而不择手段,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这种层层深入,细细分析的手法在当今杂文中并不多见。

3、对比式结构不论记叙为主还是论说为主的杂文都可以采取对比式结构,比如2006年11月24日《今晚报》宋志坚《鬣狗的心态》:海口市公安局办案人员明知非法却说:“领导批示抓你,我们也没办法。”办案人员有一种相当可恶的鬣狗心态。以下摆出对比材料:清末,抓捕、审讯、处决秋瑾都是由山阴知县李钟岳执行的,他曾多词陈词均遭否决。他的领导要他刑讯逼供,被他拒绝。他也曾对死刑提出异议“供证两无,安能杀人?”秋瑾死后,李一直受良心谴责,最后自尽,为自己抵制不力付出代价。

又如刘县书《孩子们生存的世界并没有标准答案》(2006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美国人在严重反思他们的教育:如今美国孩子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与他们的曾祖父母没有什么不同——整齐地坐在教室里听讲课,读内容已经过时的课本……而我们的教育怎样呢,有谁反思过应试教育怎样引领中国的未来。

对比结构将对待同事务的两种不同态度放在一起,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态度。

(二)杂文的体式

杂文涉及的领域宽广,内容复杂多样,文体形式、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也丰富多彩,婀娜多姿。杂文是文艺性的说理短文,所以很多是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的。不论是立论

还是驳论,是演绎推理还是归纳推理,文章体式都比较规范、严谨。这是杂文体式的基本特征。但是,作为文艺色彩很浓的文章样式,杂文的形式又灵活多变,追求新鲜感,也可以借用很多非文学的体式来表现内容、思想和艺术。

除一般议论文之外,杂文的体式有几十种之多。书信体,如《答《戏》周刊编辑的信》;笔记体,如《看书琐记》;序跋体,如《《二心集》序言》;书评体,如《林放文章老更成》。日记体,如《马上日记》此外还有祝词体、备忘录、考据、对话、公文、演讲、祭文等。

第五节、杂文的写作要求

(一)杂文的写作要求

1、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尊重真理,善于发现问题。

杂文之所以有生命力,之所以常常引起社会的关注,就在于它密切的关注社会,常常表现出新鲜的思想或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其他文体比较,杂文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干预生活的意识应当更强。敢爱敢恨,敢哭敢歌,写杂文要具备这样的品质。杂文如不大胆地干预生活、评论社会,一味地追求闲适幽默,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不但会失去读者,其自身思维素质也会下降。

杂文揭露时弊,抨击丑恶,立意上有深度,表达上有“力度”,但这些正体现了对社会的爱护,对真善美的歌颂。例如,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清除腐败问题,杂文就应当做到尖锐深刻,不能和风细雨。也正由于杂文有尖锐辛辣的特点,它才得到人们的喜爱。

写杂文,贵在“发现”。想人之所未想,论人之所未论。这就要求杂文作者有敏锐的政治眼光,能够发现平凡的社会生活掩盖之下的不平凡现象。

第二、立意要深刻。

相对而言,杂文的篇幅一般都不长,作者往往需要在千余字甚至几百字中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形象地传达给读者,这就要求写作时立足要高一些,开掘要深一些。立意要有高度,表现自己的认识要有深度。思想的敏感来自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杂文才会有深度。勤于思考,灵感的“火花”就会丰富。

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杂文也不例外。杂文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针对某种社会行为或思想现象发议论,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反对什么,为什么反对?不管行文如何“绕”,最终还得表达得清楚明白,不能吞吞吐吐,闪烁其词

第三,构思要不拘一格

杂文既然姓“杂”,也就是意味着它的构思应当是丰富多样、千姿百态、不拘一格的。“文无定法”,杂文尤其如此。如果杂文有了一定的程式这种文体也许会死亡的。选择杂文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本身就应当是一种创造。杂文表达的独特性一般都体现在与众不同的构思上,如果不能够读者以新鲜感,文章的社会效果也会流于一般。

写杂文还要善于联想。因为杂文不同于思想批评论,思想评论重在说理,而杂文同时还要考虑给读者美感享受。

第四,要有“杂味”,学会形象化的说理。

我们可以这样说:杂文就是因为明白不能板着面孔说理,才“杂”起来的。杂文要说道理,说道理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能接受,要想让别人接受或认同自己的观点,就得注意表达方式。杂文借助形象说理,形式多样,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体现观点的不可动摇与表现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也为了拓展读者的视野,杂文有时会引经据典,以示权威性。

写好杂文,特别是说理的杂文,仅有正确的观点还不够,和议论文一样,也需要分析和论证,只是分析的方法更加自由,行文更加开放。

思考题

1、对杂文的归属,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

2、就杂文的表达技巧略谈自己的体会。

3、选一篇报刊上的杂文,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4、自选题目写一篇杂文。

第五章 杂文的写作

第三章杂文的写作 第一节杂文的概念 杂文,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中国自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多有这类文章。“五四”以后,经鲁迅等人努力,成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它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艺术上言辞机警、行文情感饱满,常借助形象比喻来议论人或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理论家对杂文概念有种种界定,在内容上虽众说纷纭,各有侧重,但有关杂文的归属方面,大部分人都认为杂文归类于文学体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杂文具有文艺性或文学性。 我们认为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杂文是一种说理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文学体裁,是文学和政论相结合的一种边缘文体。文学体裁是它的“类”,而议论性的说理和形象的结合是它的“种差”。 我国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文体的人,是南朝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杂文》一章。他一方面总述前人的杂文创作情况,并总括其名为“杂文”,另一方面又历述历史上的杂文,以宋玉的《答楚王问》、枚乘的《七发》、扬雄的《连珠》等为代表作品。事实上早在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尚书》中就有杂文,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多有杂文。后来,杂文又有新的发展。唐代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的杂文,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等,都是有名的代表作品。汉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1中国现代杂文产生于五四文学革命中,最初以“随感录”的名称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20年代已有可观的成就,进而在30、40年代风靡文坛。许多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写过优秀的杂文。其中最杰出的首推鲁迅,他是开创一代杂文新风的大家。他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杂文是匕首和投枪,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也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在这以后,杂文的地位时起时落,80年代又兴盛起来。 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善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 第二节杂文的特征 一、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杂文通常在三、五百字到一千字左右,几千字的很少。杂文篇幅虽然短小,取材却广泛多样。点滴的感受,片断的思想,鳞爪的观察,大至宇宙,小到微尘,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奇谈趣闻,皆可入文。评人、议事、说理、录言、记闻均可。 二、敏锐迅速,泼辣犀利 杂文对生活的反映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正如鲁迅所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小品文的危机》)在当今,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针对社会现实的杂文,针砭腐败,抨击丑恶,表现了杂文的斗争精神。 三、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1《前四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1742页。

小度写范文【第一次写杂文怎么发表 杂文怎么写】杂文怎么写模板

【第一次写杂文怎么发表杂文怎么写】杂文怎么写 杂文怎样写?杂文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之两种理解。 广义理解就太多了,按许多人认为,散文小品都应当归入杂文之类,聂绀弩老先生甚至连屈原的《离骚》、陶潜的《桃花源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苏轼的《赤壁赋》都划归了杂文的范畴。 狭义理解就窄多了,一般人较普遍认为,杂文就是带有政论性的文体。 中国现代杂文的泰斗鲁迅就直陈杂文是“匕首和投枪”,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 从咱们国几十年来人们对杂文的态度来看,倾向于对杂文作狭义理解的居多,也基本上得到了约定俗成的赞同。 这种狭义理解有两个好处:一可以明显有别于其他越来越独立的文体,使杂文在文学之林中能独树一帜;二有利于在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中锤炼这种文体,使之形成尖锐泼辣得天独厚的战斗风格。 现在时代已进入到新的世纪,中国也已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的迅跑,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写杂文呢?(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3422802.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3422802.html,) 笔者在此不揣冒昧,试图对这“狭义”的理解不妨作点与时俱进的“修正”,并就教于大家。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3422802.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3422802.html,) 我以为,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于鲁迅当年那个时代了,杂文驰骋的天地更加广阔,我们要写的杂文思路多多,已不必只拘于一种“狭义”的理解了,至少可采取以下四种方式:(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3422802.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3422802.html,) 其一,仍需要“匕首投枪式”。 匕首投枪是鲁迅在那个时代特有的一种用文笔作战的方式。

现在虽然已不是“鲁迅时代”,但“鲁迅笔法”我觉得还是需要的。 鲁迅的后期杂文针贬时弊,痛快淋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又充满着辩证法,堪称为“匕首投枪式”杂文的范本。 今天的社会与鲁迅当时所处的社会性质自然完全不同,但新的时弊仍然不断产生并客观存在,如党内的腐败现象、社会上的颓废风气等等。 这新的时弊所带来的对党和国家的危害不可小觑,有识之士甚至将之上升到了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抨击这种种新的时弊仍然需要“匕首投枪”,惟如此才易于制敌于死命。 隔靴搔痒、轻描淡写自然是难以奏效的。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当前仍然需要“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而且这类杂文我以为在当代杂文中还应该占居比较重要的地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3422802.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013422802.html,) 其二,应提倡“银针手术刀式”。 与前者一样,”银针手术刀式”的杂文也是针贬时弊的。 除了上述较为严重的时弊必须用上“匕首投枪”以外,还有其他种种时弊大可以用“银针手术刀”的较为温和方式来解决,以通过施行医术来达到扭转党风疗救社会的目的。 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大量的还应该属“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采取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条措施及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三条渠道来求得解决。 与之相呼应,提倡“银针手术刀式”的杂文就显得极为必要。 其出发点应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为文风格虽仍有所指斥谴责,却大抵不失委婉平和。

鲁迅的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创作 概况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一面镜子,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使作家不能从容的把他的思想和情感熔铸到创作里去,表现在具体的形象和典型里;同时,残酷的强暴的压力,又不容许作家采取通常的形式。作家的幽默才能,就帮助他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的同情。不但这样,这里反映着‘五四’以来中国的思想斗争的历史”。(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成两个时期。 1918-1926年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其主要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他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器,对带有落后封建意识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剖析和批判。 1927—1936年杂文:有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外集》等。主要集中于政治批评、社会批评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理论斗争性建设。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是20、30年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文化意蕴 质疑。对中国传统文化、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人生、人性的批判和反省、对现代化的探索和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怎样对传统进行改造和如何学习西方。 斗士风格 批判性、否定性和攻击性。作为思想批判和文化批判、攻击落后传统与时政的武器,是解剖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和现实黑暗的的匕首,是剖析现实痼疾的利刃,批判了历史的痼疾,现实的尘垢,时政的虚伪和腐败。可以归结为无情的置疑,犀利、刻毒、尖刻、凶狠。 文体创造 萌芽于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由鲁迅所开创、推动而发展、成熟的一种文体。瞿秋白称之为“文艺性的论文”。形象性、情感性个逻辑性的完美结合,严密而生动的逻辑结构,辛辣而幽默的讽刺。是诗化的政论,是政论化的诗,是思想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和统一。 (1)以个含类,以具体的现实生活现象来形象地引出或涵纳整体的社会、人生思考,得出切实的思想及对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

杂文写作第一课时

杂文写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几篇杂文范例,认识杂文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 了解杂文 一、短小精悍,尖刻犀利。杂文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旗帜鲜明,富有斗争性和论争性。有人称杂文是匕首、投枪、手术刀、清醒剂,就是指这些而言。 二、嬉笑怒骂,冷嘲热讽。讽刺是杂文的一种艺术特色,杂文的语言风格风趣,就像漫画离不开想象,杂文离不开风趣和讽刺,否则便没有了“杂文味”。 三、议论说理形象化。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议论和说理,是杂文区别一般文化议论文和其它体裁作品的一个基本特怔。在杂文里,抽象的道理常蕴含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之中,它往往借助历史典故、寓言故事、文学形象或轶事趣闻等,通过联想、类比等手法与议论挂钩,不但使复杂深刻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理趣和形象的有机结合令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耐人寻味。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能够及时迅速反映社会政治生活,针对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也是杂文特点之一,这是从杂文的内容与作用来讲的,这里就不多说。以上这些特点是杂文的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运用形象化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 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杂文。 杂文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杂文通常在三、五百字到一千字左右,几千字的很少。它笔墨不多,言简意赅。杂文篇幅虽然短小,取材却广泛多样。点滴的感受,片断的思想,鳞爪的观察,大至宇宙,小到微尘,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奇谈趣闻,皆可入文。作者评人、议事、说理、录言、记闻均可。 二、敏锐迅速,泼辣犀利 杂文对生活的反映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正如鲁迅所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自下而上的血路来的东西。”(《小品文的危机》)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针对社会现实和公众思想而写作的杂文,更使杂文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文体。三、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杂文常常运用讽刺和幽默的写法。即通过轻松风趣的语言,采用影射、讽喻、双关、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或无情嘲讽中,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应注意的是:一,以歌颂为主的正面说理的杂文,不一定要用讽刺。二,不能滥用讽刺,也不能不看对象乱用讽刺。 四、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杂文评人议事应该形象、生动。它要求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杂文的形象性与小说、戏剧的形象性不同。小说、戏剧的形象性要求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多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塑造完整的形象,而杂文只是对形象作“一鼻一嘴一毛”的勾画,显出生动的“活态”来即可。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以“落水狗”比喻失败的敌人,以“叭儿狗”比喻专事谄媚的奴才。所以说,杂文是形象与说理、诗与政治的有机结合。 以上这四个特点,使得杂文成为“文艺性的社会论文”。 什么是杂文呢?? 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一、杂文概念的种种界定及归属 杂文的概念及其归属众说纷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属于文学中的散文类。这类分法占绝大多数。如:“杂文:文艺性的论文,属于散文的一种,以抒情与政论相结合,不拘一格,迅速反映生活事变和人们思想感情为特点,熔逻辑力量与战斗激情于一体,把精辟论述寓于形象之中。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尖锐的战斗性和充分的艺术说服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历代许多具有进步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古文,多是著名的杂文作品。在现代,由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的提倡和实践,杂文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极为犀利的投枪和匕首,也是批评人民内部不良倾向的武器。杂文主要用于讽刺和暴露,亦可用来赞颂新思想、新品格、新风貌。” 2、“杂文是以议论和批评为主的杂体文学散文;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主要内容,一般以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来肯定和赞美真善美;杂文格式笔法丰富多样,短小灵活,艺术上要求议论和批评的理趣性、抒情性和形象性,有较鲜明的讽刺和幽默的喜剧色彩。” 3、“杂文,散文的一种,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样式较多,如随笔、杂感、杂谈、笔记等。” 4、“杂文,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中国自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多有这类文

精美杂文杂文精美杂文范文

精美杂文杂文精美杂文范文 死火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 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 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 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这是死火。 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象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

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成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哈哈!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 不但爱看,还想看清。 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 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死的火焰,现在先得到了你了!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 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 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 我的身上喷出一缕黑烟,上升如铁线蛇。 冰谷四面,又登时满有红焰流动,如大火聚,将我包围。

我低头一看,死火已经燃烧,烧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 ”他说。 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 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 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行烧起,我不久就须灭亡。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 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你的烧完,使我惋惜。

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那么,怎么办呢?”“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那我就不如烧完!”他忽而跃起,如红慧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 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杂交狼尾草为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株高一般可达3.5米,最高可达4米以上。 须根发达,根系扩展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1-20厘米土层内,下部茎节有气生根。

杂文的笔法_写作指导

杂文的笔法_写作指导 杂文的笔法 杂文的笔法,可以千变万化。自古以来,文成法立。元代郝经说:“夫理,文之本也;法,文之末也。有理则有法矣,未有无理而有法也。”(《答友人论文法书》)文章笔法依内容而定。不同内容用不同的笔法;有时,内容相同,笔法也可以不同。这还要看作者的意图及读者对象等因素。下面介绍几种杂文笔法。 1.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杂文写作常见的手法。起笔于“小”处,落实到“大”处。它可以用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引发出具有深广意义的大道理。这个“小”,打个比方说,可能是炸弹上的引信,是重型机器的开关,是揭示事物本质的突破口。这个“大”,指事物的整体,全局,也可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大道理。以小见大,是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过程。从现实生活角落的一个镜头里可以发现令人深思的大问题、大道理。《忧闻“教授卖大饼”》(钟玉竹)主旨是对当前社会生活中脑体收人倒挂感到忧虑。文章不是从抽象大道理讲起,而是先从一幅获奖的新闻照片说起,先介绍生活中的小小镜头:“河南师大副教授杨富太业余卖大饼,每天净得利润30余元,四天的收人比他的月工资还要高。”作者面对此景,心怀隐忧:“一忧这样做会影响教授的本职工作和身体健康;二忧‘教大学不如卖大饼’,如此‘脑体倒挂’何时了;三忧这种情况会对教师‘跳槽’、4创收’、‘弃教经商’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不利于加强教育工作和稳定教师队伍。”通篇在“优”字上作文章,从“小忧”到“大忧”,从一个人的举动想到一种事业,想到分配不公问题。有时,为了驳斥一种观点也可以采取小中见大的手法。《事事关心》(邓拓)不同意这种观点:古人读书似乎都没有什么政治目的。文章开篇介绍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写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者指出,上联生动地描写了自然界的风雨声和人们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的情景,下联充分地表明了当时的东林党人在政治上的抱负,不只关心家事,还关心国家大事、世界的大事。上下联贯串起来,就是说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文章在剖析东林党的历史面目之后认为,“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愈来愈明白的道理。这就把做学问与关心政治二者的辩证关系讲明白了。 2.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志向、理想、愿望、感情等寄托在某种事物上。通过对某种事物的描写、评论,抒发作者的情怀,展示作者的思想境界。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以满腔热情赞美松树,“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松树,“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他提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远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还要有松树那种奉献精神,“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文章通过赞美松树的风格来讴歌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以“病梅’(梅的畸形病态)为喻,围绕梅花的种种不幸遭遇,层层剥皮,揭露清代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他指出,只有给梅松绑(“纵之”)、让它们任性生长(“顺之”),砸碎那些花盆,解开捆缚它们的棕绳(“解其棕绳”),有五年时间便可以复原、健全起来。这种追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的思想,具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性质。托物言志,“物”和“志”必须在某一点上存在着有机地联系。“松树”有挺拔不畏严寒的特征,因此和人们不畏恶劣环境联系起来:“梅病”是种种人工束缚的结果,因此用它来类比人才受限制、遭压共11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杂文的笔

作文 杂文一篇

[作文杂文一篇] 在三个星期以前,我答应过朋友要写点什么,但是被我自己给搁下了,作文杂文一篇。这缘于我的懒散。然而言出是应当必行的,即使这个信条的分量在当下并非那么沉重。拖拉了一月,是该落下几笔,哪怕是一纸的废话也算一个交待。其实我不明白该写什么,一个人若老在独唱,那么他的话便慢慢不值钱了。而且我痛恨某些作家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虚伪,也极力让自己不成为那样的人。何况我并不是什么作家,我只是一个中学生,还是理科生。 其实国人并不喜欢跳出来讲话的人。但我不希望我们的国家如同我们一样沉默和暗淡。所以我写下了这些大话。我和你一样,是这个国度十三亿分之一的股东,即使我们的力量没有十三亿分之一。 三星期以前,也就是我打算下笔的时候,是胡适先生五十周年的忌日。也是我写作的缘由。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其后几十年内,中国的文学发展到了一个今天也还没有超越的高度。在那个时代的文人中,我更喜欢鲁迅和钱钟书,但是为人和学识都能如胡适者的,厉览前贤,也无几人。我不知道那时的国民是否真如语文书中描写的那样麻木,但我始终觉得,倘若真的麻木,那么几根笔杆子是唤不醒他们的,高中一年级作文《作文杂文一篇》。◆分享好文◆ 能让人清醒的,除了炮声,便是希望。 无论彼时的国民是贯穿了专政、分裂,还是独裁、战火,无论这块土地是如何的疮痍和狼藉,我相信他们始终是抱有希望的。希望河山依旧在,希望升官和发财,成就了十万青年十万军,塑造了汉奸卖国贼。沉默的大多数人,也希望着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不至于马上埋葬了自己。不同的希望,驱使人们走向不同的方向,什么样的国民,成就什么样的国家。我不觉得那个时代的人们是麻木的,就像我不觉得这个时代的人们是不麻的一样。 我不是什么愤青。我也不喜欢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去书写和叙述。但我慢慢觉得,一个国家的走向不在于政党,不在于领导人,甚至不在于决策者。而在于公民。国家的高度,其实是公民的角度。我慢慢改变自己文章的风格,也不想像以前那样声嘶力竭地声讨。一只镜子面前的猫,要如何骂镜子里的那个世界呢。 《杂文选刊》、《杂文月刊》的作家看上去多么正义凛然。但他们未尝不想为官,而且为了官就未尝不像他们批判的那样贪婪。即使我脚下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中国人都是没有的。但我还是对这块土地充满希望。在如今,中国已经不再需要愤青,而是需要践行者。我相信所有人都会鄙夷小偷,但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骂小偷的。任何公民,包括我,是需要反思的。 不抱希望是愚蠢的。即使我看见了多么不堪的事情在这个国家发生,但我还是对他报以希望。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大话,成就更好的自己,是为了成就更好的中国。 希望就是。哪怕一张两块钱的彩票。 楚雄一中高一:李志文

文体写作(杂文)

杂文 一、杂文的概念 1、传统杂文的概念(广义杂文的概念):也称杂著、杂说,古已有之。 是若干种文体合在一起的总称。其“杂”带有驳杂的意思。 2、现代杂文的概念(狭义杂文的概念) 是散文中偏重于议论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专门针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既尖锐泼辣又活泼隽永,既要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又要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之所以能统一,主要是因为鲁迅在将近二十年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实践和提倡,使这种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独特个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学散文中一个独立的类别。 对现代杂文概念的理解 主题:针对社会现实问题 题材:不拘古今,但必须指向现实问题 表达风格:尖锐、活泼、风趣、幽默 内容传达:追求形象性、浅易性 二、杂文的分类:先从形式方面看。杂文最常见的是有叙有议的短论形式,即在不长的篇幅里,谈点事实,发点议论。根据内容的基调和倾向可以分为四大类: 批评性杂文:揭露批判假恶丑的东西,批评和反对种种缺点及错误。 评议性杂文:对社会问题进行评价、发表意见。 赞颂性杂文:称颂、褒扬、赞美先进的事物。 知识性杂文:传播和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有关的真理和知识。 三、杂文的特征 (一)主旨的现实性:杂文写作的目的是传递现实信息,提出现实存在的问题,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从杂文的题材来看,绝大部分是现实题材。“作者从大量新闻信息中选取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信息,通过批评,造成‘二次放大’的效果。” 1、与现实联系紧密 (1)材料始终指向现实问题 (2)常常取材于新闻,对新闻事实进行“二次放大” 2、以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和改善为己

(二)议论的尖锐性:杂文应侧重揭露批判、侧重剖析本质。杂文是偏重议论的散文,它的核心不是情节,不是人物,而是理念。一篇杂文总是围绕着一定的理念来展开的。 杂文做的是显微镜的工作,从人类生存、发展这个根本点上去认识事物,不要纠缠于枝节问题。 1、重在批判和揭露 2、侧重剖析本质,直取要害。(不纠缠于枝节和表面现象,也不正面议论大问题——是匕首和投枪) 3、反应敏锐,表达明朗,理念清晰。 (三)表述的艺术性:不但叙事要生动有趣,说理也要生动有趣。 1、注重形象性 形象化的开头——精选“由头” 形象化的说理——将抽象的概念、逻辑判断化入形象当中,成为人物的行为、语言,或者生活中具体的现象,变得真切可感,具体实在。 2、广泛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幽默讽刺 3、语言精练隽永,庄谐并呈 4、感情色彩明朗,倾向性明显 四、杂文的构思和表达 关注社会,选择有议论价值的问题。 以实带虚,提高分析的理论深度。 巧妙构思,营造生动精悍的篇章。 琢磨语言,力求生动精炼、泼辣隽永。 倾注感情,做到文、情、理和谐统一。 选材立意的大与小 1、选材要大中取小 2、立意要小中见大 3、善于“出奇制胜”,从人们熟悉的日常事物中挖掘未被觉察的“不同凡响”的内涵。 要注意防止: 小题小做,纠缠于枝节。 小题大做,空泛而干瘪。

杂文 怎么写,格式

第十二章杂文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立足于“怎样写杂文”,讲授杂文写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杂文写作给以切实的指导,使之有所提高。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明确杂文的概念和分类,把握杂文观念的演化脉络。 二、结合杂文的文体,认识杂文的主要特征。 三、结合杂文写作实践,学习杂文取材、立意和构思。重点是杂文的文学性,特别是其抒情性。 四、结合杂文写作实践,加强杂文写作训练。 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章由“杂文的概念和分类”、“杂文的特征”、“杂文的写作”等组成。第一、第二节重在传递“实体知识”,宜以讲授为主,辅之以适当的讨论;第三重在培养、提高“操作技能”,宜以师生互动为主,把理论讲授、名篇讨论和写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节杂文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广义:多种文体合在一起的总称。 狭义:杂文属于散文中偏重议论的一类 定义: 杂文是针对社会现象发表议论的一种文学散文,它既要传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见解,又要能通过文学手段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杂文分类: (一)批评性杂文:其基调是揭露批判假丑恶的东西,批判和反对种种缺点和错误。 (二)评议性杂文:其基调是对社会问题进行评价,发表意见。 (三)赞颂性杂文:其基调是称颂、褒扬、赞美先进的事物。 (四)知识性杂文:其基调是传播和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有关的真理和知识。 例文: 春节 春节,一个富有民俗的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的社会里又赋予了它更多时代的意义。春节不再意味着大鱼大肉,我们开始追求的是一种绿色的饮食文化;春节不再意味着吃喝玩乐,我们开始追求的是一种健康的身心放松。忙碌了一年,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点点的时间思考沉淀;我们需要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去总结2006、规划2007。希冀生命更有意义,希冀人生更多色彩,所以需要常常与亲人、朋友、同事共分享! 多些开心,笑对人生。在我看来,笑容是人世间最美丽灿烂的画面,无论是对家人、朋友、同事或是陌生人?-?-一个笑容会让家人欣慰、让朋友温暖、让同事愉悦、让陌生人没有距离感。人生本来如此,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那为什么要吝啬自己的笑容呢,无论是对自己或是别人!从容淡定,我们将收获更多精彩! 多些努力,知足常乐。人生不应蹉跎,没有努力、没有目标会严重影响到人生的价值,结果是重要的,但所有过程的努力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对理想、对追求不要轻言放弃,人生的过程在于奋斗,切勿好高骛远,多些知足常乐,努力之后才会无憾今生! 多些感恩,勤勉共享。我们在前行的路途中不是孤立的,会遇到很多帮助和扶持自己的人。在人生的每个站点,我们在向前看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首,心存感恩将会赋予人生更有回味的感动,也许在每一个点滴的感动、感悟中,我们可以收获更多?-?-

鲁迅小说杂文的创作特色

论鲁迅小说杂文的创作特色 [摘要]: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人称“文教思革”. 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生命是和杂文分不开的。在鲁迅的全部写作生涯中,杂文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他创作的后期,鲁迅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杂文创作中,“这是鲁迅终于找到的最足以发挥他的创造天才的,也可以说是最适合于他的文体。”本文主要以较多的笔墨来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与杂文的特点。 [关键词]鲁迅小说杂文创作特色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人称“文教思革”. 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生命是和杂文分不开的。在鲁迅的全部写作生涯中,杂文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他创作的后期,鲁迅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杂文创作中,“这是鲁迅终于找到的最足以发挥他的创造天才的,也可以说是最适合于他的文体。”本文主要以较多的笔墨来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与杂文的特点。 一、鲁迅小说创作特点 鲁迅的小说创作,受其影响最深刻的便是他的生活经历。他的小说,打破旧套、大胆创新,写真人实事、抒发真情实感,着力于对人物的刻划,更强调神似,以形突出神,以小表现大,博采众长,自成大家。鲁迅的小说,字字珠玑,篇篇精品,有着独特的创作特征。 (一)、对农民形象的塑造,着重刻画精神上的麻木 小说的创作,离不开人物的塑造。鲁迅小说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具有典型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