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背上的小红军

马背上的小红军

马背上的小红军
马背上的小红军

马背上的小红军(第二课时)

王玉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的简洁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

物形象,表现人物品质的。

2、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

3、了解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4、了解红军长征中艰苦生活,体会长征途中红军官兵患难相助,生死

与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小红军战士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红军长征中艰苦生活,体会长征途中红军官兵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小红军战士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茫茫草海留下许多红军长征的悲壮故事,特别是那些有关红小鬼的故事更是感人之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有关红小鬼的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

二、弄清人物外貌

1、小红军长得什么样?

“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儿,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师:这是关于小红军的外貌描写,今天我们在同以往一样学文明理的同时,注意体会一下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2、填词。从这些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个小家伙不过(),()小脸儿,一双(),两片(),()有点儿翘,穿着()的双脚冻得()。

(年纪小机灵,能说,漂亮,身体瘦弱,不健康,缺衣少食,有伤)

3、这个小红军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可怜,可爱,,需要帮助)

4、读出这种感受。

三、体会人物情感

1、读课文(2——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有人帮助他吗?对此他是怎样做的,

把体会到的将重点词句批注在书上。

2、汇报(四次)

第一次

“小鬼,你上去骑一会儿。”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①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写出了什么(从神、动、语、逼真地写小红军写体力强,不需要帮助是假的,很机灵)?

②为什么用“摆出”一副,摆出有什么作用(装的,假的,故意给人看的,用心良苦)

③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读(关心,亲切)

第二次

陈赓用命令的口气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这是要我跟你的马比赛呀!好,那就比一比吧!”说着,他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命令是什么样的口气,读,是否有不尽人心之处(更关心)

倔强又是怎么读?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来的(动、语)

“把腰一挺”小红军想要表明什么?(他很有力气)

(干嘛“把腰一挺”?反映了小红军怎样的心理?)

而且是在陈赓命令他的情况下还依然这样做。那你能够通过你的读表现出他的倔强吗?

第三次

小红军真的有同伴吗?(没有,就是不想陈赓为他担心,不想拖累他。)“只好”怎样理解?

自己先读读小红军和陈赓之间的第三次对话,想象小红军会用怎样的语气拒绝陈赓的帮助呢?(若无其事)

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第四次,“无可奈何”怎么读

小红军又是怎样做的?(一拉,拍,比你多,说明粮多,不需要帮助)

为什么用“轻轻”,重重地、使劲拍不行吗?不是显得更可信吗?(他这个干粮袋是空的,使劲拍就让人看出来了,说明他在骗陈赓。小鬼不愿意拖累别人,

他很倔强,小鬼一心为别人着想。)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为什么要加上“终于”这个词。(用上“终于”,说明小红军想了很多办法,好不容易才说服了陈赓同志)小红军这时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会用怎样的语气拒绝陈赓呢?

连读(分角色朗读)2——10感受陈赓对小红军一帮再帮,小红军一推再推一切为了别人的真情。

面对这感人的场面,请用“如果……可能就”,“宁可……也”这种句式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

四、拓展升华

1、小红军最终怎样了呢?请读11——13自然段

师:小红军已倒在草地上,粮袋里的牛骨头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儿,这时陈赓全都明白了什么?(无力,无粮说假话,一切为了别人)

师:多么值得崇敬的小红军,读“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儿,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2、讨论“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理由:自己掉队、四次尽心帮助、往前走心不平静、将小红军抱上马对自己如此自责。)(对得起,只是对自己要求太高)

师:尽管对得起,可陈赓还是陷入深沉的悲痛与自责之中读第13自然段

师:明白这一切是短暂的,但这份明白,在陈赓的心理却是漫长的,就在这个时候,陈赓同志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小红军那可怜、可爱、可亲、可敬、一切为别人着想的模样。

读“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儿,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师:十年后,每当回忆起这件往事陈赓同志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小红军那可怜、可爱、可亲、可敬、一切为别人着想的模样。

读“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儿,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师:二十年后每当回忆起这件往事陈赓同志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小红军那可怜、可爱、可亲、可敬、一切为别人着想的模样。

读“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儿,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

鼻子有点儿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师:今天,当我们读着这篇感人的课文时,我们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小红军那可怜、可爱、可亲、可敬、一切为别人着想的模样。

读“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儿,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四、总结

文章开头写出小红军的外貌,中间通过陈赓对小红军一帮再帮,都被小红军拒绝使他的相貌在人们心中更加清晰,文章后半部分小红军的外貌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就是一心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让我们再次记住这个可敬可爱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小战士读“这个小……。”马背上的小红军

板书设计:

马背上的小红军

陈赓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着想

马背上的小红军

马背上的小红军(第二课时) 王玉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的简洁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 物形象,表现人物品质的。 2、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 3、了解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4、了解红军长征中艰苦生活,体会长征途中红军官兵患难相助,生死 与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小红军战士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红军长征中艰苦生活,体会长征途中红军官兵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小红军战士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茫茫草海留下许多红军长征的悲壮故事,特别是那些有关红小鬼的故事更是感人之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有关红小鬼的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 二、弄清人物外貌 1、小红军长得什么样? “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儿,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师:这是关于小红军的外貌描写,今天我们在同以往一样学文明理的同时,注意体会一下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2、填词。从这些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个小家伙不过(),()小脸儿,一双(),两片(),()有点儿翘,穿着()的双脚冻得()。 (年纪小机灵,能说,漂亮,身体瘦弱,不健康,缺衣少食,有伤) 3、这个小红军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可怜,可爱,,需要帮助) 4、读出这种感受。 三、体会人物情感 1、读课文(2——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有人帮助他吗?对此他是怎样做的,

把体会到的将重点词句批注在书上。 2、汇报(四次) 第一次 “小鬼,你上去骑一会儿。”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①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写出了什么(从神、动、语、逼真地写小红军写体力强,不需要帮助是假的,很机灵)? ②为什么用“摆出”一副,摆出有什么作用(装的,假的,故意给人看的,用心良苦) ③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读(关心,亲切) 第二次 陈赓用命令的口气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这是要我跟你的马比赛呀!好,那就比一比吧!”说着,他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命令是什么样的口气,读,是否有不尽人心之处(更关心) 倔强又是怎么读?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来的(动、语) “把腰一挺”小红军想要表明什么?(他很有力气) (干嘛“把腰一挺”?反映了小红军怎样的心理?) 而且是在陈赓命令他的情况下还依然这样做。那你能够通过你的读表现出他的倔强吗? 第三次 小红军真的有同伴吗?(没有,就是不想陈赓为他担心,不想拖累他。)“只好”怎样理解? 自己先读读小红军和陈赓之间的第三次对话,想象小红军会用怎样的语气拒绝陈赓的帮助呢?(若无其事) 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第四次,“无可奈何”怎么读 小红军又是怎样做的?(一拉,拍,比你多,说明粮多,不需要帮助) 为什么用“轻轻”,重重地、使劲拍不行吗?不是显得更可信吗?(他这个干粮袋是空的,使劲拍就让人看出来了,说明他在骗陈赓。小鬼不愿意拖累别人,

《小蜗牛》名师教案

《小蜗牛》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2个生字和“王字旁”一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重点学会“对”和“妈”,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是什么呀?对,小蜗牛。(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借助连环画和拼音读课文,读不通的句子用线画出来。 2.听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和句子的停顿。找一找: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 三、生字学习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动动小手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①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试着认读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师生共同学习词语。 ②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

③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及去掉拼音的生字。 生读,师指导。师生共同学习生字。学习“王字旁”。 指名读,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2.书写指导。 (1)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2)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3)学写“全”“回”两个生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全”“回”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全”的“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回”的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 3.整体感知。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 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四、巩固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心里想到了什么? 2.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谁说的? (4)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在不懂的地方标上“?”,准备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桌一起读。) 三、由表及里,读透课文 1.检查交流。 2.教师简介白求恩。(投影) 3.什么情况下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是怎样坚守阵地的? 4.“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在第几自然段,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

话?画出来,多读几遍。 5.引读。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6.(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讲的两段话。齐读。讨论并交流:白求恩两次答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哪句话最使人感动?为什么? 7.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8.也就是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 9.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争论:白求恩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 10.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11.分角色朗读。 四、展开想象,读读课文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体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 2.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3.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存疑探索,延续兴趣 1.总结全文。 2.存疑探索,指导阅读。 师: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次为伤员做手术时不幸中毒,以身殉职,毛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国人民向白求恩学习。你们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吗?老师这里有几本介绍白求恩事迹的故事书(出示书籍),谁愿意看,下课可以到老师这里借阅。

《马背上的小红军》习题

《马背上的小红军》习题 1、下面的哪两个字可以组成新字?写下来,并组词。 弓奇虽米马一良止 ()()()() ()()()() 2、考眼力。哪个字是本课的会认字?请把它圈出来。 (1)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2)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3)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盖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3、句子中的划线字选哪个解释更恰当? (1)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 A、陈旧的 B、极、很 C、总是 (2)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A、笔直 B、撑直或凸出 C、很 D、量词 4、陈赓是怎样发现自己受骗的呢?他是怎么想的?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小蜗牛》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4.小蜗牛 14.小蜗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导入法:(谈话导入)出示蜗牛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谁来看图说一说它的样子? 2.引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去掉拼音,同桌互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学习新偏旁。

4.巩固字词。 (1)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2)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指导书写,学习汉字 1.出示生字卡片“对、妈、全、回”。 2.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学生临摹。 4.指导学生描红,仿写。 5.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四、布置作业 1.每个生字练习书写3遍。 2.练习给生字组词或写话练习。 板书设计 14.小蜗牛 对妈全回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小蜗牛带给我们一年四季的变化和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导入法:(复习导入)出示生字词:孩子发芽去玩吧爬呀爬好久回来 2.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3.齐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3)你想象一下,小蜗牛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3.学习第3、4、5自然段。 (1)当小蜗牛回来时已经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3)蜗牛妈妈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小蜗牛摘回草莓了吗?为什么? (4)齐读第4、5自然段。 4.学习最后3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3个自然段。 (2)小蜗牛采回蘑菇了吗?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 三、拓展延伸,交流升华

小学语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小学语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脸皮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小蜗牛》教学设计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3.对了,可爱的小蜗牛,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今天老师将带领给大家来学习一个小蜗牛的故事。(板书课题)1 4.小蜗牛(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 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住手、孩子、好玩、好吧、发芽、绿芽、爬行、好呀、不久、回来、全部、变化。 4.看图猜一猜 下面几幅图里都是什么?你能够在图画的帮助下,猜出下面加点的字是什么字吗?加油,相信你一定能猜出来。(蜗牛、发芽、草莓、蘑菇)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感受小蜗牛的故事。 三、精读领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1)课件出示第一段,生自己朗读这一段,找出蜗牛家与树林的距离。 (2)感知“旁边”,并用“旁边”进行造句练习,感知词义。 ()的旁边坐着的是()。 ()的旁边是()。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妈妈对小蜗牛说的话。 (“孩子,到小树木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2)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文中找出来 (3)小树发芽。春天还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自由交流,可做适当提醒。 (冰雪融化、燕子回归、小草发芽……) (4)有感情地读读第二段,感受春天的美丽。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感悟“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读的时候语速要慢,“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读出小蜗牛的慢。) (2)出示,小蜗牛对妈妈说的话,“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3)同学们读读看,小蜗牛看到的这些景象是哪个季节的?为什么?(从文中找出来) (4)通过“长满”叶子,地上草莓,感悟夏季特点。(5)展开联想,我们的夏天还是什么样子的。(生自由交流) 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出示,小蜗牛对妈妈说的话,“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2)同学们读读看,小蜗牛看到的这些景象是哪个季节的?为什么?(从文中找出来) (3)通过树叶“全变黄”,地上长蘑菇,感悟秋季特点。 (4)展开联想,我们的秋天还是什么样子的。(生认识10个生 字和一个偏 旁,会写4个 字。 学习课文内 容 说话练习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课文,一边读一边动 笔圈画出本课的生 字。 说话练习 发兴趣 课件出示 图片,直观形 象

课文14小蜗牛教案

课文14小蜗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孩、慢”等10个生字。认识偏旁“子(子字旁)、(爪字头)、身(身字旁)。 2.会写“已、经”等6个生字,认识“树林、碧绿”这两个词语。正确读写“孩子、好久、对于、过冬”等词语。 3.了解定语后置这种语言现象。 过程与方法: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已”与“己”的字形区别;识记由“孩”扩展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定语后置这种语言现象。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课型课时:新课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蜗牛”图片。问:孩子们,你们见过它吗?它是什么东西?谁来看图说一说它的模样?(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对,这是蜗牛。它是一种爬行昆虫。今天我们学习关于蜗牛的课,你们想学吗?好谁来读一下课文?(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 同学们读得很好,我来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画出生字好吗?(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二、生字学习: Hai 孩——横撇、竖钩、提、点、横、撇折、丿、丿、丶(9画)孩子,小孩 Yi 已——横折、横、竖弯钩(3画)已经、已在、已被、已是 Jing 经——撇折、撇折、提、横撇、捺、横、竖、横(8画)已经、经过、经常 Cai 采——丿丶丶丶横竖丿捺(8画)采取、采用、采访、采花 Xue 雪——横、竖、横钩、竖、点、点、点、点、横折、横、横(11画)雪花、雪人、堆雪、下雪 Ba 吧——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7画)吧台、好吧、走吧、去吧 三、认读生字 1.指名读生字。 2.男女生分别读生字。 3.小组读生字。

三下《语文补充读本》上(含答案)

三下《新补充读本》阅读试题 一、填空 1.每当星期一的早上,我们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2.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 的地方。 3.《外婆讲故事的时候》是张秋生写的。 4.为了纪念一个叫埃默纽的男孩子,美国威斯康星州在五月二日设 立了诚实节。 5.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6.《荷叶与红莲》是冰心写的,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7.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被称为“飞将军”,成为人民 心目中的英雄。 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滕王阁序》成为流传 千古的不朽之作。 9.野花,是山野之花,是小草的姐妹,是田野的女儿。 10.祖冲之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对圆周率的研究,更是超越 前人,在数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二、选择 1. B 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把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A 1917 B 1949 C1945 2.万里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C 长。

A 一万里 B 一千里 C 一万二千里 3.甲午海战中,“B”号舰长邓世昌视死如归,壮烈牺牲,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A 定远 B 致远 C 镇远D经远 4.“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怀抱碧玉盅。”猜一种植物。 C A 桃花 B 杏花 C 荷花D菊花 5.《马背上的小红军》中的小红军为了让 B 活下去而牺牲了自己。 A毛泽东B陈赓C周恩来 6.“不自由,宁愿死”是 C 的信条。 A黄鹂B大雁C金翅雀 7.《铁棒磨成针》这个故事讲的是 A 小时候的事。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8.光是一个飞毛腿,一秒钟可以跑 C 公里。 A二十万B三十万C四十万 9.经过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算出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A 公里。 A三十八点四B 二十八点四C三十六点四 10. 唐代诗人B 有一天独自一人到曲江游览,提笔写下了一首《曲江对歌》,回家后做了修改。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14《小蜗牛》教学设计

《小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小蜗牛一课四季的美。 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体会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2、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小蜗牛一课四季的美。 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体会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蜗牛的图片)我们也听过一首有关蜗牛的歌(播放《蜗牛与黄鹂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蜗牛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14、小蜗牛(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4、看图猜一猜 下面几幅图里都是什么?你能够在图画的帮助下,猜出下面加点的字是什么字吗?加油,相信你一定能猜出来。(蜗牛、发芽、草莓、蘑菇) 三、研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段,生自己朗读这一段,找出蜗牛家与树林的距离。 2、感知“旁边”,并用“旁边”进行造句练习,感知词义。 ()的旁边坐着的是()。 ()的旁边是()。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妈妈对小蜗牛说的话。 (“孩子,到小树木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2、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文中找出来 3、小树发芽。春天还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自由交流,可做适当提醒。 (冰雪融化、燕子回归、小草发芽……) 4、有感情地读读第二段,感受春天的美丽。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感悟“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读的时候语速要慢,“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读出小蜗牛的慢。) 2、出示,小蜗牛对妈妈说的话,“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马背上的小红_北京课改版

2019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7 马背上的小红同步试题 1.查资料,把陈赓同志的生平事迹写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1)那pǐ( )马跑了很多路,bízi( )里喘着粗气,看上去很píbèi( )。 (2)小狗两眼dīng zhe( )我手里的gǔtou( )。 3.为句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1)小船已经挨(āi ái)近码头了。 (2)苦日子总算挨(āi ái)过去了。 (3)生活一年比一年强(qiáng qiǎng jiàng)。 (4)尽管内心悲苦,但表面上还得强(qiáng qiǎng jiàng)颜欢笑。 (5)小男孩性格倔强(qiáng qiǎng jiàng)。 4.阅读课文片段。 “小鬼,你上去骑一会儿。"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的口气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这是要我跟你的马比赛呀!好,那就比一比吧!”说着,他把腰一挺,做出了准备赛跑的姿势。 这时,陈赓只好说:“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可奈何地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他骑上马,朝前走去。 (1)陈赓几次提要帮助小红军?小红军接受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满不在乎”的意思是_______。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陈赓态度变化的词语:_______你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描写小红军神态动作的词摘抄下来,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完成练习。 一个苹果(节选)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我知道:在这样艰苦的时候,我不吃,他们是决不肯吃的。于是我决定,防炮洞的八个人一起来分吃这个苹果。 吃苹果也要作一番动员。我说:“同志们,我们能够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身旁的小胡。小胡咬了一口,传给了小张。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空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员小 第1页/共3页

小蜗牛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蜗牛”图片。问:孩子们,你们见过它吗?它是什么东西?谁来看图说一说它的模样?(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对,这是蜗牛。它是一种爬行昆虫。今天我们学习关于蜗牛的课,你们想学吗?好谁来读一下课文?(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 同学们读得很好,我来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画出生字好吗?(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 二、生字学习: Hai 孩——横撇、竖钩、提、点、横、撇折、丿、丿、丶(9画)孩子,小孩 Yi 已——横折、横、竖弯钩(3画)已经、已在、已被、已是 Jing 经——撇折、撇折、提、横撇、捺、横、竖、横(8画)已经、经过、经常 Cai 采——丿丶丶丶横竖丿捺(8画)采取、采用、采访、采花 Xue 雪——横、竖、横钩、竖、点、点、点、点、横折、横、横(11画)雪花、雪人、堆雪、下雪 Ba 吧——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7画)吧台、好吧、走吧、去吧 三、认读生字 1.指名读生字。 2.男女生分别读生字。 3.小组读生字。 4.开火车读生字。 四、指导书写“孩” 1.学生观察“孩”,然后互相交流一起写。 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引导,领写这个字。(老师板书引导)写这个字时注意“子”字变成偏旁时第三笔“横”变成“提”。 3.学生描红,在书上写几遍。 小结:今天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你获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蜗牛 孩——横撇、竖钩、提、点、横、撇折、丿、丿、丶(9画)孩子,小孩已——横折、横、竖弯钩(3画)已经、已在、已被、已是 经——撇折、撇折、提、横撇、捺、横、竖、横(8画)已经、经过、经常采——丿丶丶丶横竖丿捺(8画)采取、采用、采访、采花 雪——横、竖、横钩、竖、点、点、点、点、横折、横、横(11画)雪花、雪人、堆雪、下雪 吧——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7画)吧台、好吧、走吧、去吧

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反思一: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也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因为故事发生的年代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所以在教学这类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让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然后让学生在关注故事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言行,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认识和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受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落实语文教学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真正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使学生进入故事情景,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呢?通过教学本文,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 课前准备:搜集长征故事,初步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介绍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感受一下红军长征时的艰险和革命英雄的顽强毅力,崇高人格,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 反思二:马背上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马背上的小红军》一课上完了,反观教学过程,有不少的体会,现在做一总结与大家共享。 一、教会学生与文本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基于这一点,课上我首先问学生: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请你轻声快速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回忆,在整体上再一次感知课文内容,从而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以后,又要把自己总结的主要内容在集体中交流,学生之间要互相评价是否符合全面、概括的要求,并提出修改意见。此时学生出现了概括不准确的现象,我又引导其修改,最终形成较为全面概括的主要内容。这是第一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同时又进行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学生的第二次与文本对话安排在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对话的用意这个环节。课上,我让学生带着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你打开课文快速浏览一下,看看文章具体描写了人物的什么?学生经过思索回答是对话。接着我用投影出示对话,让学生看看二人有几次对话?然后再次让学生阅读文本,思考陈赓帮助的方法、小红军拒绝的理由分别是什么,学生经过仔细阅读,在班中交流,边交流我边出示表格及答案,达成共识。

14小蜗牛 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

XXX小学电子版教案(语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 14 课修改意见课题: 14 小蜗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偏旁:王字旁“”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四季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 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与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

《小蜗牛》教学设计202012

《小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 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 教学难点: 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3.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蜗牛吗?蜗牛啊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和蜗牛来

交朋友,好不好?蜗牛啊也有爸爸妈妈,蜗牛会和爸爸妈妈发生什么事呢? 二、认识课题 (一)谁认识黑板上的三个字?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小蜗牛》大家齐读。 (三)有谁见过蜗牛?长什么样子? 提出质疑,引发幼儿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简单的生物知识。 (软体动物,吃植物叶子,会伤害庄稼和花草,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四)观察蜗牛的爬行动态,想想它们一家在干什么呢?引发情感。(螺旋形的外壳,半透明的柔软身体上还有花纹,两只触角非常灵活)(五)你能想象出蜗牛一家它们在干什么? (构思一副惹人喜爱的“蜗牛的一家”创作画,相互交流自己的故事。)三、理解课文 (一)蜗牛我们已经很了解了,想不想到课文里去看看,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哪位同学想读一读课文?那就让几位同学一人读一段吧? 相机指导: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充满鼓励。小蜗牛的动作很慢,读小蜗牛的动作时,要读出蜗牛慢行的状态。 (三)学习课文之前啊,老师想看看你们预习的怎么样? 出示屏幕:哪位同学认识屏幕上的字?来读一读 相机指导读得不标准的同学的发音等。 (四)接下来咱们做个游戏吧?看看哪些同学能最快的说出老师出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小蜗牛》教案

课文14 小蜗牛 【教学目标】 1. 认识“住、孩”等 12 个生字和王字旁 1 个偏旁;会写“对、妈”等 4 个字。 2.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马背上的小红军

师:同学们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老师了解一下,你都做了哪些工作? 生:我预习了生字新词。 生:我给自然段标上了序号。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给自然段标了序号,待会儿要学习哪一自然段,就能很快地找到它。 生: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师:陈赓第一眼看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 生:(读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师:{出示句子}“这个小家伙,不过十二三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脚冻得又红又肿。” 师:自由读一读这一句,想想,小红军是个怎样的人? 生:是一个可怜的人。黄黄的小脸,天气这么冷,还穿着破草鞋,双脚冻得又红又肿。 生:是一个坚强的人,双脚冻得又红又肿,还坚持走着…… 生:小红军长得十分俊俏,有一双大眼睛,鼻子有点翘…… 生:小红军很穷,穿着破草鞋…… 生:小红军非常勇敢…… 生:小红军很饿…… 生:(有感情地朗读外貌的句子) 师:这么一位小红军,最后的结果怎样了? 生:牺牲了。(读第11自然段的句子:“当陈赓找到那个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师:还有哪一段也是写结果? 生:(读第13自然段)“陈赓全明白了,就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师:陈赓全明白了,他到底明白了什么?速读课文前面的内容,划出有关句子。 生:(自由读) 生:(读第12自然段) 师:陈赓同志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小鬼的干粮袋里只是一块牛膝骨。 生:(齐读句子)“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几个牙印。” 师:这只是一块牛膝骨吗? 生: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很难吃。 生:上面还有几个牙印,说明小红军经常啃它。 师:是啊,这块牛膝骨,小红军不只咬过一口。前天,他饿了,就咬它一口;昨天,他饿了,再咬它一口;今天,他更饿了,就又咬它几口。再读一读这一句。 生:(再读这句) 师:想听老师读一下吗? 师:(范读) 生:(再齐读这句) 师:在这之前,小红军又是怎样向陈赓同志说的? 生:(读第9自然段) 师:几天没吃东西的你,能读得这么流利吗? 生:(再读,读出了疲惫的感觉。) 生:(男女生分别读第9自然段)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 生:(二读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师:这时,陈赓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那时的小红军已经筋疲力尽了。 生:明白了那时的小红军已经没有粮食,饿得受不了了。 师:(板书:无粮) 生:明白了小红军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学设计课文

14. 小蜗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住、孩”等12个字。会写“对、妈”等4个字,认识王字旁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1蜗牛)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谁来介绍一下它。 2.看,春天来了,小蜗牛和它的妈妈在欣赏美丽的景色呢。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课件出示2)出示课文题目:小蜗牛 3.全班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朗读课文我能行。 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课件出示3) zhùhái quán duìbiàn huífā yá 住在孩子全对变回发芽 jiǔwán bɑpá yɑ pá mā ma 好久玩吧爬呀爬妈妈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翘舌音“住”,前鼻音“全、变、玩”,“子”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3.学习新部首“”,“王”当偏旁时,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4.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5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再得一颗星。 三、学习生字,规范书写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对妈全回 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指导书写“对妈全回”。 (课件出示5)课件出示这四个字的笔顺。 3.教师范写,相机指导。 “对”左边“又”的第二笔变长点;右边“寸”的横画变短,竖钩要写直,点要落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妈”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起笔的竖则落在竖中线上。 “全”的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横【设计意图:能正确地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部编版教材规定的小学语文的重点学习内容。】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马背上的小红军

一次,陈赓大将谈起一件在他心头装了一辈子的事。他说:“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一件事,使人一辈子不忘。快出草地了,但许多事情都是越到最后越难,行百里者半九十嘛!”陈赓深情地回顾着往事,他说一生中,只是这时承认过“难”字。 那是个霜雪纷飞的深秋,太阳早偏西了。陈赓感到十分疲惫,掉下队来,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掉队小红军的身旁。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一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陈赓靠近他身边,翻身下马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鬼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副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要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 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的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从上海滩、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向他的眼里直涌上来。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他掉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原路奔跑起来。 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 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时,有一件硬物触到他的左手。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 陈赓全明白了。可是这时,小鬼已经停止了呼吸。 陈赓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 这就是陈赓为什么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的缘故。 我们大概都听说过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之所以能顺利地走过艰难的环境,其中一个重要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