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民收入核算学习资料

国民收入核算学习资料

国民收入核算学习资料
国民收入核算学习资料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本章重点

(一)核心知识点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目标、主要问题、以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与区别

GDP、GNP、NI、PI、DPI五个总量指标及其相互联系2、国民收入核算中

3、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4、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5、两部门、多部门的国内收入决定理论

(二)本章知识脉络图

本章内容精要二、(一)本章内容总结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目标

宏观经济学是将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它研究的是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总人数、价格水平等,所以又称为总量经济学,通过对政府预

算赤字、贸易赤字、利率和汇率变动的问题研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和对策,最终实现较高的国民产出、充分的就业水平、较低的价格水平、国际收支平衡。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比较

联系: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供求曲线的形状也大体相同,都差不多地向下倾斜和向上倾斜,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宏观分析有些变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大部分是加权平均)得到。区别: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曲线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是个体经济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宏观经济学的供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的供求曲线,由此决定的价格和产出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社会产出总值。

GDP)、国内生产总值(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

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未扣除当年的资本耗费。

NDP) 4、国内生产净值(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

值GDP-固定资产折旧。

NI)、国民收入( 5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

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等于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IDPI))、个人可支配收入( 6、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

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经济指标间的相互关系7.

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利润+=工资+利息+租金GDP GDP-折旧=NDP政府补助金+=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NI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PI-个人所得税=DPI8、名义GDP

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9、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称之为GDP折算指数

10、核算GDP办法

生产法、支持法、收入法,最常用的是后两种方法。

支出法公式: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资支+政府支出+国外支出净出口;政府购买??消费?投资?

收入法公式:国民收入=各种种生入产要素的收折旧+利润+间接税+利息+租金+工资

=1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着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

在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经济中,这一恒等式分别是:

G)-S=+(TII,=S+-+(MX+K)(T-G)以及IS=(二)经典例题

1、下列各项中,能计入GDP的有( )

A.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

B.出售股票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

答案解析:D,本题考察的是对GDP概念的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未扣除当年的资本耗费。.

2.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这个命题(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才C .可能对可能不对D.以上三个答案全正确

答案解析:C,本题考察的是对中间产品概念的理解。中间产品是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的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因此面粉可能是食用的最终产品,也可能是生产面包的中间产品。

3、为什么用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核算的GDP是相等的?

答案解析:在简单的社会经济中,如果凡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都被卖掉,那么,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等于最终产品的总销售收入,也就是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所以用“生产法”计算得到的“总产出”等于用“支出法”计算得到的“总支出”。最终产品的总销售收入被分配成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形

成家庭的收入。因此,。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解析:联系:(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区别:(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产出(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

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三、基础训练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实际GDP)

2、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3、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4、消费支出

5、GDP折算指数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能计人GDP的是( )

A.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

B. 出售股票的收入

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 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

2、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 有形的产品

B. 无形的产品

C. 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D. 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

B. 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

C. 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

D. 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

4、在国民收入支出法核算中,住房是属于( )

A. 家庭消费支出

B. 企业投资支出

C. 政府购买支出

D. 以上都不是

5、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 的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和折旧

6、GNP与NNP不同在于( )

A. 价格变化

B. 折旧

C. 生产能力的提高

D. 技术水平的差异

7、假设2000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500亿美元,如果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价格比基年翻了一番,并且实际产出比基年增加了50%,则2005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 )

A. 750亿美元

B. 1000亿美元

C. 1500亿美元

D. 2000亿美元

8、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 )

A. 110亿美元

B. 157亿美元

C. 280亿美元

D. 175亿美元

9、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

分别是( )

A. 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 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

C. 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D. 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10、如果某国名义GDP从1990年的10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5000亿美元,物价指数从1990年的100增加到2000年的200,若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该国2000年的GDP为( )

A. 10000亿美元

B. 12500亿美元

C. 25000亿美元

D. 50000亿美元

(三)分析说明

1、为什么要计算实际GDP?名义GDP和实际GDP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试比较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三种方法2.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GDP、GNP、NI、PI、DPI

4、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四)计算题

1、某年发生如下经济活动:

(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制造了一批餐具售卖给顾客,售价40万美元。

试求:(1)用支出法(最终产品)计算GDP;

(2)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是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2、假设一个国家有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净投资130亿美元,净出口20亿美元,折旧6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100亿美元,企业间接税80亿美元,政府购买220亿美元,社会保险金12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700亿美元,公司未分配利润90亿美元,公司所得税65亿美元,个人所得税85亿美元。

试计算:(1)国民生产总值GNP;(2)国民生产净值NNP;(3)国民收入NI;(4)个人收入PI;(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 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试计算:(1) 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3) 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4、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

4 800 国内生产总值

800 总投资

300 净投资

3 000 消费

960 政府购买

30 政府预算盈余

试计算:(1) 国内生产净值;(2) 净出口;(3) 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五)答案解析

名词解释

1、名义GDP:指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指按产品和劳务某一基年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PI:一年内一国个人所得实际收入的总和。

即PI =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或

DPI:—个人收入扣除红利政府个人转移支付―公司利润+ +NIPI = 。个人缴纳税,即(个人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个人税=PI-DPI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中间型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资,如原材料、燃料等。

4、消费支出:居民个人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

5、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GDP折算指数

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B

5、A

6、B

7、C

8、C

9、A 10、B

分析说明题

1、名义GDP(Nominal GDP),是指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Real GDP),是指按产品和劳务某一基年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产品的价格变化是经常发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用名义GDP指标比较各年的总产出水平,势必包含虚假的信息,因为总产出的变化可能是由价格变化的因素引起的,因此为了准确地比较各年的总产出水平,就必须剔除GDP统计中价格因素的影响。一般我们用GDP价格矫正指数,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进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换算。GDP价格矫正指数衡量了与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的幅度。

2、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生产法,又称为部门法,是通过加总各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又称为最终产品法,是从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出发,将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一般表示为:GDP=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收入法,又称为要素支付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将生产要素提供者所得到的收入加总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一般表示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等,也可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储蓄+政府税收。

3、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

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

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计算题

1、(1)餐具是最终产品,GDP为万美元40(2)生产过程中,;12.5(万美

元)=7.5+5工资= 2.5=银矿利润=10-利润=售价成本-7.5(第二个减号)25-10一5=银器商利润=40∴(加号)27.5=总利润=2.5十25收入法计算GDP=工资+利润=12.5+27.5=40(万美元)

2、(1)国民生产总值

亿美元113020=60)+220++(X-M)=700+(130+GGNP=C +I+

(2)国民生产净值亿美107060=折旧=1130-NNP=国民生产总值GNP-元

(3)国民收入亿美元990-80=间接税NI=国民生产净值NNP-=1070(4)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转移收入-转移支出=NI+政府转移支付-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亿美元815=-65-120100=990+-90(5)个人可支配收入亿美

730=815-85PDI=个人收人PI-个人所得税=元

3、(1) 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

7.5+5=12.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

(万美元) 30-5)=27.5(10-7.5)+(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

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4、(1) ,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因此(亿美0500=800-300500=800-30元)。GDP=C+I+G+NX中可知(2) 从GI--C-NX=GDP因此,净出口(亿美元)。0=40NX =4 800-3 000-800-96(3) 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T=BS+G=30+960=990(亿美元)入,则有,从而有。BS =T-G(4)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 300-990=3 310(亿美元)。个人储蓄(亿美元)。000=310S=YD-C=3 310-3

四、知识拓展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总,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在运用产品流动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所相加的一定要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或劳务,或者说是扣除了生产各个阶段上重复计算后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中作为投入品的那些产品和劳务。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也可以运用增值法,即只计算在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 (二)要素所得法 要素所得法又称所得或收入法、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 GNP = 要素收入+ 间接税=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直接税+(直接税+间接税) 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收入都是各种生产要素缴纳所得税前的数字,所以要将直接税减去,间接税是从别的生产要素收入中获得的,所以应加上。 GNP≡要素收入+间接税+折旧-津贴+盈余+转移支付±存货调整±统计误差 等式左边是用产品流动法计算出的GNP,是国民收入核算的最基本方法,等式右边是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出的GNP,是从实际收入角度来衡量的国民收入。 (三)生产法 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部门法。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缺点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情况,但经济学家认为,这个体系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因为在现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这些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中的一些数字无法真实计算 国家在进行国民收入统计与核算时,经济中的一些活动经常无法真实计算,所以还有很多经济活动没有被计入国民收入。 1、经济中的一些非法活动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2、经济中的一些非市场活动无法计入GNP。

1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2.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人(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3. “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 这一命题( C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 4. 在收入法核算的GDP中,以下( B )项目不应计入。 A、利润 B、政府转移支付 C、企业净利息支付 D、租金收人 5. 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C )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民生产净值(NNP) C、个人收入(PI) D、国民收入(NI) 6. 下列项目中,( B )不属于要素收人,但要计人个人收人(PI)之中。 A、房租 B、养老金 C、红利 D、银行存款利息 7. 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 )。 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B、25000亿美元和23000亿美元 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 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8. 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 B )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9. 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D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等于投资加政府赤字减净出口 10. 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C )。 A、国民生产净值 B、个人收人 C、个人可支配收人 D、国民收入 11. 下列各项指标中,是由现期生产要素报酬加总得到的是( A )。 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可支配收人 D、国民生产净值 12. 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 A )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 B、超过,不变 C、小于,不变 D、超过,下降 13. 用所有厂商的收入扣除使用的中间投入品成本来核算GDP的方法是( D )。 A、最终产品法 B、个人收入法 C、收入法 D、生产法 14. 不会影响GDP测量的是( D )。 A、产品价值的变化 B、对政府提供的服务的价值的估计 C、出口的增加 D、政府转移支付 15. GDP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以及间接税支付的总和,也可以表述为( C )。 A、总需求=总供给 B、总供给=总产出 C、总产出=总收入 D、总收入=总需求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与方法

第10章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与方法 从本章起,我们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状态及运行规律的主要指标是国民收入。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的经济指标,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供求恒等关系等内容。 10.1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指标 经济学中所讲的国民收入是分析评价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通常指1年)内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定义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第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用于最终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和供作生产别种物品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取决于产品的物质属性如何,而是按其在再生产循环流转过程中的功能来区分。根据不重复出售这一划分标准,一般把用作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产品或劳务称为最终产品。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产品——劳务,也就是要把旅游、服务、卫生、教育等行业提供的劳务,按其所获得的报酬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第四,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时期性的概念。这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新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一年内新生产的而不是新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相反,在这一年内生产但没有卖出的那部分产品价值,应该作为这一时期库存计入当期国民生产总值。 上年库存和今年库存的差额称为库存变动额。库存增加说明今年产品产值大于销售额,库存减少说明今年销售额大于产品产值。厂商存货增加被看作是存货投资,而存货减少则被看作是存货负投资。 第五,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当年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也就是要按这些产品的现期市场价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只计算能够通过市场交易活动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不能通过市场交换过程的那些用于赠予活动和慈善事业活动的物品价值则不能被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其数量大小要用货币指标进行反映,它是最终产品和劳务性服务数量与其价格的乘积。因此,国民生产总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07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讲)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西方学者认为,加入政府部门以后,不仅投资支出变动有乘数效应,政府购买、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同样有乘数效应,因为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转移支付都会影响消费。 怎样求得这些乘数呢? 由于三部门经济中总支出为:g i t y g i c y ++-+=++=)(βα,这里, t 仍是定量税,在这样情况下,均衡收入为: β βα--++= 1t g i y (13.22) 通过这一公式,就可求得上述几个乘数。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所谓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以g ?表示政府支出变动, y ?表示收入变动,g k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则: β -=??= 11 g y k g (13.23) 此式中β仍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可见,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投资乘数相等。这可说明如下:

在β βα--++= 1t g i y 的公式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购买支 出g 变动,则政府购买支出为0g 和1g 时的收入分别为: ββα--++= 10 0000t g i y β βα--++= 10 1001t g i y β β-?=--= ?=-110101g g g y y y β -= =??∴ 11 g k g y 可见g k 为正值,它等于1减边际消费倾向(β)的倒数。① 举例来说,若边际消费倾向8.0=β,则5=g k ,因此政府购买支出若增加200亿美元,则国民收入可增加1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支出减少200亿美元,国民收入也要减少1000亿美元。 ①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数学推导如下: 加入政府购买支出以后,总支出为g i c y ++=,假设政府购买开支均来自向私人部门借债即不靠税收提供资金来源,假设g 变动不影响利率,从而不影响投资,那么,以g 为 自变量,对y 全微分得:di dg dc dy ++=,并由于假定投资i 不变,即i 为常数,因此0=di , 于是有dg dy dg dy dy dc dg dc dy +=+= +=β。 移项得:dg dy dy =-β,即dg dy =-)1(β,)1/(1/β-==∴g k dg dy

国民经济核算-第四次作业

1.谈谈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 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要坚持的原则有四个: (一)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面的原则。 (二)所有权原则。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 (三)三定价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 (四)核算统计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 其各相应账户的经济含义: 账户体系中的第一个账户是生产账户,包括一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生产账户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账户,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产出状况。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为核算目的。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是第二部分账户,其中第一个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它记录的内容: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中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与之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收入在分配账户,它按部门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与之相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可支配收入作为初始流量记在账户来源方,在使用方记录最终消费支出,以储蓄为平衡项,储蓄是指没有花在最终消费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若为正数,表示还存在未使用收入,构成进一步投资的资金来源;若为负数,表示收入不够抵偿消费,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 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资本账户,该账户记录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置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资本转移活动等内容。这些交易被统称为非金融性资本交易,资本账户是一个流量账户,反映非金融资产的积累,它与资产负债存量账户和其他流量账户有紧密的联系,本账户的平衡项是资金余缺,若为正数,表明本部门资金富裕,除了满足本部门非金融投资的需要外还可供其他部门进行投资;若为负数,表明本部门资金短缺,需要从其他部门借入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金融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这些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贷出,账户的左端反映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右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负债的净增加额以及资金余缺。金融账户的核算范围涵盖了严格的金融交易和其他货币交易。 2.解释资金流量账户体系中各总量指标的含义和相互联系以及具体核算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各账户间的这些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联系;另一是流量核算过程的联系。在账户指标上积累账户的资产负债和净值都与资产负债表中相对应的指标是直接联系。积累账户反映了期末与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变动部分。流量核算过程的联系是通过平衡项。如增加值是生产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生产过程所有因素决定的变量,并与收入初次分配账户联系;原始收入是收入初次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由收入初次分配所有因素决定,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相联系;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它是再分配过程决定的变量。通过平衡项可以考察和分析个经济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关系。 3.根据本地区(或中国统计年鉴)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 流量账户体系. 根据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流量帐户体系(天津06年)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决定)

第2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决定 2.1 复习笔记 考点一:国民收入的核算★★★ 1.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核算: (1)从收入角度:GDP指投入生产的所有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等于家庭提供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2)从支出角度:GDP指社会购买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2.衡量GDP的总支出法 总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是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求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之和。GDP用公式表示为:GDP=C+I+G+NX。上式为国民收入恒等式。等式的左边为总收入(即GDP),右边为总支出。用支出法衡量的GDP组成要素见表2-1。 表2-1 GDP的组成要素

3.衡量GDP的总收入法 衡量GDP的总收入法也称要素支付法,是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指标见表2-2。 表2-2 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指标

4.衡量GDP的产出法 产出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计算一年内全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产出法把一年内生产的各项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加总计算GDP,公式为: GDP=P1Q1+P2Q2+…+P n Q n 产出法计算GDP需注意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区分。应采用增值法避免重复计算,即将产品在生产各阶段所增加的价值相加来计算GDP。 5.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1)有些经济活动未计入GDP ①非法经济活动,如毒品生产与贩卖; ②地下经济活动,如黑市交易; ③非市场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 (2)不能完全反映出经济福利的变动

①不能反映闲暇的价值; ②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如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社会净福利减少; ③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状况。 考点二: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 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 假定经济社会只存在家庭和厂商两个经济部门,不存在政府部门和对外贸易,这样的经济体被称为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从总需求角度看,国民收入=消费+投资。以Y代表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则:Y=C+I。 从总供给角度看,国民收入=消费+储蓄。以Y代表国民收入,C为消费,S为储蓄,则:Y=C+S。 国民收入的大小,取决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水平。若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社会需求不足,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生产收缩,总供给减少,国民收入减少;若总需求大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

第二章 一、判断 1、消费者居住自己的房屋,这部分房租计算到GDP中。()T 2、企业购买股票、债券的行为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T 3、家庭建造住宅的支出被看成是耐用消费品支出。()F 4、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国债利息应视为利息收入而被计入GDP中。()F 5、家庭购买一套旧家具的支出可以计算到GDP中()F 6、用GDP紧缩系数计算出来的实际GDP的值排除了价格变动对GDP的影响。()T 7、某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F 8、总投资减重置投资等于净投资。()T 9、一个消费者购买国产消费品与购买进口消费品在GDP的核算中都是一样的作为消费计算到GDP中。()F 10、实际国民收入等于名义国民收入乘以GDP缩减指数。()F 11、如果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加总投资,加政府购买,那么,出口就等于进口。()T 12、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GDP中。()F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2、下列各项中,能计入GDP的有:( D )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 B、出售股票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 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D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6、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D ) A、购买新公司债券; 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 C、购买公司债券; D、上述皆不对。 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

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 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一辆汽车;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C.某人去年收购而在今年专售给他人的汽车;D.一台报废的汽车。 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 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农民生产的小麦; C.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D. 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消耗的电。 3.政府购买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C. 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 政府的转移支付。 4.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D.自产的可用的农产品。 5.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个人可支配收入。6. 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 )。 A.间接税; B.直接税; C. 折旧; D.公司未分配利润。7.社 会保障支出属于( )。 A.政府购买支出; B.转移支付; C.税收; D.消费。8.对政 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 A.政府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税收; D.消费。9.下面 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 A.租金收入; B.福利支付; C.工资; D.利息。10. 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 A.一年内一个经济的所有交易;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2020年整理国民经济核算(中央形考第四次作业).doc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一)根据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

(二)、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面的原则。 2、所有权原则。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 3、三定价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 4、核算统计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三)流量账户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各账户间的这些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联系;另一是流量核算过程的联系。在账户指标上积累账户的资产负债和净值都与资产负债表中相对应的指标是直接联系。积累账户反映了期末与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变动部分。流量核算过程的联系是通过平衡项。如增加值是生产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生产过程所有因素决定的变量,并与收入初次分配账户联系;原始收入是收入初次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由收入初次分配所有因素决定,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相联系;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它是再分配过程决定的变量。通过平衡项可以考察和分析个经济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关系。 计算方法: 1.现价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2.现价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库存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 3.国民总收入=现价国人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生产税净额+来自国外劳动要素报酬收入净额+来自国外财产收入净额 4.国民总收入=国民劳动报酬收入+国民生产税净额收入+国民总营业盈余/混合总收入+国民财产收入-国民财产收入支出 5.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 6.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净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7.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储蓄净额 8.储蓄净额+来自国外资本转移收入净额=由于储蓄和资本转移引起的净值变化=库存增加+贵重物品净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消耗+非生产资产 净购买+净借入(-)或净贷出(+) (四)流量账户体系中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账户体系是按国民经济整个运行过程——生产过程、收入分配、消费、投资过程编制的,个个环节都用账户来体现,每个账户都有平衡项,平衡项是本账户的终点,也是下一个账户的起始点;通过平衡项把上下两个账户联系起来。 生产账户:它包括一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生产账户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账户,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产出状况。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为核算目的。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共分为两个账户,其中第一个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它记录的内容: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中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 收入再分配账户:它按部门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可支配收入作为初始流量记在账户来源方,在使用方记录最终消费支出,以储蓄为平衡项,储蓄是指没有花在最终消费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若为正数,表示

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判断题 1、我们研究国民收入核算的理由之一是为宏观理论模型提供一个正规的结构。() 2、研究国民收入账户包含了衡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为讨论通货膨胀提供了基础。() 3、研究国民收入账户可以通过了解精准的经济统计数字信息来刻画经济的特征。() 4、作为产出的基本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生产的商品价值不包括服务的价值。() 5、古董商出售一幅古字画的收入应被计入其所在国家的GDP内。() 6、经济的生产方面是将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出,同时向生产要素提供者支付报酬。() 7、在GDP中减除从国外获得的作为本国生产要素的报酬就得到GNP。() 8、NDP计量既定时期内一国生产商品的净数量,它是GDP减去在生产该部分产品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量的价值。() 9、在NDP的基础上加上企业缴纳的间接税将得到作为支付要素报酬的国民收入。() 10、家庭消费支出指所有的由家庭进行的任何支付,包括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债券和住房等所有方面的支付。() 11、政府支出包括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但转移支付不能算作GDP的一部分。() 12、政府民政部门向灾区援助救灾物资因涉及市场购买而应计入GDP。() 13、国内私人总投资包括房屋建设、机器制造、修建工厂、办公楼宇与增加厂商商品库存等。 () 14、在正式账户中个人教育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都作为人力资本投资而被计入GDP。() 15、被列入国内产出的总需求中的投资支出是净投资而非总投资。() 16、考虑到进口和出口的存在,当净出口为正值时意味着对国内生产商品需求的增加。() 17、综合而言,当国内支出增加10亿元时,GDP也将增加10亿元。() 18、为避免重复计算,在核算GDP时二手货交易额是不计入的。() 19、计量GDP时的问题之一在于将未进行市场交易的家庭生产结果也计入GDP了。() 20、计量GDP时需对商品质量的改进进行折算并计入GDP。() 21、权重连锁指数可以帮助校正货币篮子的变化以更准确反映对消费者实际支出的影响。() 22、CPI与GDP紧缩指数的区别之一是CPI不包括进口品价格。() 23、个人消费支出紧缩指数就是CPI,两者都是核算消费支出方面的通货膨胀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