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海尔的发展历程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从海尔的发展历程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从海尔的发展历程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从海尔的发展历程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从海尔的发展历程看企业内部控制

环境建设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摘要

企业管理是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协调,其中控制是关键性环节,通过控制体现企业所有者的意志,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协调措施。其目的是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三个目标,由企业董事长、管理部门以及全体员工提供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一般包括环境控制、风险控制、活动控制、信息沟通、监控手段五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关键词制度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第1章海尔集团概况

1.1自然情况

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冰箱总厂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1984年员工820人,年生产电冰箱740台,销售收入348万元,固定资产500万元,年亏损147万元,出口为零。当时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全国生产电冰箱的厂家近100家,国外产品蜂拥而入,各种牌号的电冰箱充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四年之后,青岛利勃海尔电冰箱获得中国电冰箱生产史上第一枚国优金牌,一跃成为国家家电第一名牌,1993年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2000年海尔总资产40.35亿元固定资产12.14亿元,年销售收入48.28亿元,利润总额4.24亿元。目前海尔集团在4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000多个营销点,产品销往87个国家和地区。在短短17年时间里,海尔如何从一个即将关门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成为成千上万企业竞相仿效的对象(哈佛大学已经将海尔作为教学案例载入教科书),笔者在此从内部控制环境的角度谈谈良好的内部控制在海尔的发展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希望引起各界对内部控制的充分重视。

图1-1 海尔组织结构图

1.2经营情况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

经过短短15年的时间,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到1999年海尔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1.6%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15亿元。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六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

以“先难后易”的战略,坚持打海尔品牌出口,海尔现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36000多个经销点,产品批量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90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海尔品牌出口创汇1.38亿美元。目前已在海外设厂5个,在建的有8个,向国际化大企业的目标迈进。1999年4月,三位一体的美国海尔宣告成立,海尔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超过GE、西门子等世界名牌,名列榜首。

1998年3月25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应邀登上哈佛大学讲坛,“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写进哈佛大学教材,标志着海尔真正走向了世界。

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亚太地区声誉最佳的公司评比中,海尔位居第七,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

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以《中国海尔的威力》为题对海尔集团所取得的业绩进行大篇幅报道。

在 '99《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上海尔集团张瑞敏总裁将作为唯一一名中国家电企业家与会并发表演讲。

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排名,海尔总裁张瑞敏荣居第26位,这是中国企业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最高声誉。

为加快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步伐,海尔“三园一校”落成,三园是海尔开发区工业园、海尔信息园、美国海尔园,一校是海尔大学校部

第2章“海尔”组织结构分析

2.1海尔组织结构分析

从“海尔集团”的组织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尔”现行超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事业部制,又称部门化结构或分权组织,它是在公司统一领导下,按产品、地区或市场不同建立事业部或分公司。各事业部分别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事业部既是在总公司控制下的利润中心,又是产品生产责任单位和市场销售责任单位,具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由于各事业部均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造成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较多,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成本较高。所以,“海尔集团”在此基础上,按照规模经济及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将各产品事业部的采购职能、仓储职能、运输职能整合为一个新的部门——物流推进本部,由物流推进本部统一行使各产品事业部的上述3种职能;将各产品事业部的国内营销功能整合为一个新的部门——商流推进本部;将国外营销部门整合为海外流(海外推进本部);将财务部门整合为资金流。于是,原有的各产品事业部就演变成为独立的生产及研发部门,而不再具有其他功能。这样,就实现了全集团范围内的统一营销、统一采购和统一结算。此外,“海尔”还从各事业部分离出了所有支持业务资源,如人力资源开发、技术质量管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等,形成一个独立经营的服务公司。上述几大部门在集团组织结构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如今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把企业与市场结合在了一起,流程运转全以用户为中心,满足了创新的需求。

“海尔集团”这种先进理念的确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从传统的职能管理下的业务流程,发展到矩阵型结构的项目流程;然后从解决基于矩阵结构所构建的业务流程,在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发展到新流程的确立和业务流程的重组。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是管理系统的载体,也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工具。在当今“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海尔”理念)的形势下,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必须得以不断创新。

1、“海尔”的组织结构是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转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从实现“海尔”名牌战略的职能型结构,到实现“海尔”多元化战略的事业本部结构,再到实现“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流程型网络结构,“海尔”走过了一条组织创新之路。

2、以“海尔”为代表的企业组织结构的“横向革命”,标志着企业组织结构中传统的纵向“官僚机制”开始崩溃。这是因为,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成本的极大降低。

3.“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经建立起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海尔”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其中国外2个,分别位于美国和巴基斯坦;国内8个,其中5个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各有一个),海外工厂13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这种大规模的国际化战略必将促使“海尔集团”组织结构的变革。

综上所述,把相互关联的管理组织加以整合,已成为现代大型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发展的大势所趋。“海尔”未来将逐渐建立趋于扁平化、小型化、个性化、综合化和以顾客为导向的水平组织,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政收入,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应当科学合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可以采用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下面对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的特点以及在大庆油田设备二厂的适用情况做简单的介绍。

第3章海尔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3.1设计目的

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冰箱总厂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1984年员工820年生产电冰箱740台,销售收入348万元,固定资产500万元,年亏损147万元,出口为零。当时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全国生产电冰箱的厂家近100家,国外产品蜂拥而入,各种牌号的电冰箱充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四年之后,青岛利勃海尔电冰箱获得中国电冰箱生产史上第一枚国优金牌,一跃成为国家家电第一名牌,1993年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2000年海尔总资产40.35亿元,固定资产12.14亿元,年销售收入48.28亿元,利润总额4.24亿元。目前海尔集团在4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000多个营销点,产品销往87个国家和地区。在短短17年时间里,海尔如何从一个即将关门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成为成千上万企业竞相仿效的对象(哈佛大学已经将海尔作为教学案例载入教科书),笔者在此从内部控制环境的角度谈谈良好的内部控制在海尔的发展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希望藉此引起各界对内部控制的充分重视。

3.2 海尔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1、管理哲学和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必须是有效的:管理当局只有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海尔坚持管理高质量,不做表面文章,注重管理实效,对于管理制度、标准、程序确定以后必须严格执行,依法治厂,无一例外。

2、管理组织架构。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保证内部控制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1991年,海尔开始着手解决体制创新和组织结构调整问题,当年以海尔电冰箱总厂、青岛空调器和青岛电冰柜总厂为基础共同组建了股份制的集团总公司。1993年海尔在上海证交所上市,这标志着海尔集团又一次体制创新,进一步得到了与自身现代化经营相互适应的体制保证。集团内部形成适应经营特点的联合舰队体制框架,下属企业也按《公司法》进行产权规范,建立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相互交叉持股、参股的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关系。集团兼并的18个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成分的企业,都与集团公司形成了出资与被出资明晰的产权关系。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完全靠集团公司指挥每一个企业是不现实和低效率的,海尔又一次调整组织机构,改为事业部制,形成了责权明确的四个层次的管理体系,集团总部是投资决策中心,各事业部是利润中心,生产工厂、公司为成本控制中心,员工为质量中心,各个层次各负其责。这一以事业部为基础的联合舰队模式使每个加入海尔集团的单位,都是有很强战斗力的舰只,既能各自为战,又是联合作战的一部分,最终实现整体大于各部门之和的

经营效果。

3、人事政策和程序。海尔的成功说到底是人力资源控制和开发的成功。海尔认为企业发展来源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海尔将员工的管理摆在了第一位置。海尔对人的管理原则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让每个人不仅能感受到来自内部竞争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而且能将压力转化为竞争的动力。集团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法可依。

(1)聘用机制。企业实行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每月由干部管理部门公布空岗情况和招聘条件,经过笔试面试和实绩考核,进行选拔上岗或进入人才储备库。上岗干部由人才库提供信息和建议,经公司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总裁同意后生效。

(2)考核机制。对已经在岗的干部进行控制,每月要考评一次,根据考评结果进行选拔上岗或淘汰降职;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用工制度,即设置优秀员工、合格员工、适用员工三个等级,依据考核标准有升有降,每年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员工被淘汰,以保持企业人员的活力;按实际完成值,目标值和上期完成值对比,给予ABC三个等级的评价,月末按照考核成绩计算出该岗位的工资金额。

(3)激励机制。海尔的工资分档次发放,计效联酬,为管理人员设置了海尔金银铜奖,为工人设置了海尔希望奖,合理化建议奖,信得过班组、自主管理班组奖,根据考核绩效,给予突出员工以奖励。

(4)培训机制。海尔有上岗前培训、适应性培训、提高再培训几种,培训内容根据具体岗位而定。工人接受入厂培训,中级工培训等。管理员工实行继续教育,科研开发岗位员工除继续教育外,可根据需要参加短期培训和出国培训。

4、授权和责任。海尔有一套层次分明、内容完整、责任明确的目标计划体系。每年12月集团公司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和本年度日标完成情况,制定下一年度的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由各个部门再分解为月度目标和计划,各部门将子目标分解为各车间控制的项目,由各车间再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天的工作项目和责任。

在精细化管理控制上,海尔人坚持人人都管事的原则,将每项管理责任精细到每名员工,大到机器设备,小到每块玻璃都挂有张三负责李四检查的牌子。每名员工既是责任者,又是管理者,变企业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为全体员工的事,坚持“事事、物物有人管”的原则,实施全方位的管理,使管理的各要素全部处于控制之下,使各项管理工作都确定了主管人、责任者、配合者、审核者、复审者、工作程序等责权明确的组织管理系统,通过自控、互控和专控形成严密的控制系统。比如电冰箱共有156道工序,545个工位责任区,全部的生产与管理的责任都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就连冰箱仓库的1964块玻璃,也是每个员工负责一块,必须擦得干干净净。

3.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纵观海尔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海尔的成长

离不开海尔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没有海尔文化,就没有海尔的今天。而反省郑百文、亚细亚与ST猴王的衰落史,悲剧的根源之一在于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郑百文公司年报也承认该公司“重经营,轻管理;重商品销售,轻战略经营;重资本经营,轻金融风险防范;重网络硬件建设,轻网络软件完善;重人才引进,轻人员监管和培训”。我们将目光集中在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资产流失等不良经济现象上,希望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入手,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会计秩序混乱,再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然而,为什么会计造假层出不穷?没有单位负责人的授意和干预,没有上市公司配股退市的利润指标要求,主管会计师有胆量置会计法于不顾制造利润神话吗?如果仅仅把目光集中在会计控制失效的表面现象,不去深究企业内部控制中外部政策、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当局的态度等控制环境的影响,打击会计造假很可能是治标不治本。对此,笔者建议:

1、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的理论建设,加强理论指导和实务指导。内部控制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它的思想、方法和相关知识传播得还不广泛,人们对它的了解也较少,许多单位负责人并不清楚什么是内部控制。1996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指出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而控制环境具体包括哪些,怎么样建立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并没有说明。

2、完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配套的体制改革的支持。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法人治理结构,虽然《公司法》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总经理等的职责权限都作了相应规定,但这些规定都只是原则性的,实施效果不容乐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薄弱,国有企业尤为严重,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国有企业产权仍不明晰,长官意识较浓。深化企业改革,尽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是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阎达五,宋建波.双元控制主体架构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0,(3).

[2]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3]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架[J].会计研究, 2001,(2)

[4]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课题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刘明辉,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4).

[6]林钟高,郑军.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 2007,(10)

[7]李连华,聂海涛.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思想主线及其演变:1985—2005[J].

会计研究,2007.(3)

[8]杨胜雄.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会计研究,2006,(2)

[9]李连华.内部控制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10]朱锦余,赵如兰,陈红.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分析[J].会计之友,2008.(1)

[11]刘明辉,张宜霞. 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 2002,(8)

[12]石爱中.从内部控制历史看内部控制发展[J].审计研究,2006,(6)

优化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doc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内部控制系统与外界经常进行能量交换,而控制环境正是能量的直接承受者。所以,针对我国目前现状来讨论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问题,笔者认为,宜内外兼顾,尤其是要注重人的因素。因为不管多么好的制度,如果人的困素不起作用,那么制度终将失败。具体而言,针对内部控制环境发展的滞后性,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我国企业的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严重缺位,这对改善内控环境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善此种状况,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其次是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再次是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从而加强内部管理控制。这些专门委员会应包括审计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价格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等,应该由专门董事充当这些委员会的委员,使其在内部审计、预算编制和控制、对外采购、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投融资决策等一系列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的活动中发挥监控作用,从而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及保护所有者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更有实效。更何况,在新经济下,伦理道德具

有极高的价值。企业内部控制的逻辑起点应当是“修己安人”,“修己”就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是未来企业内部控制的总纲。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3、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沟通和感情的交流,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膜。这才更有利于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群体,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而且,从西方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离不开一个完善成熟的经理人市场。经理层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与执行情况的反馈者,他们对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应注意协调激励与监督机制,保持经理层的稳定性与公司政策的稳定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 4、利用外部中介组织,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作用。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一般要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管理当局提出管理建议书。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成果,了解自身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借此获得改进内部控制的机会。 5、重视“人为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建设,实现内控最高境界。“人为”是指每个人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家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形成了“人为为人”的良好互动机制,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在新的环境下实现质的飞跃。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高境界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0-11-16T08:57:40.03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下旬刊供稿作者:杨凯 [导读] 除了在内部控制的建立方面存在上述问题外,在内部控制的执行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杨凯(中铁物资集团铁建民爆器材专营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角度,对我国企业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控制环境内部控制规范企业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石。我国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之后,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于2008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又于2010年4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配套文件。这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又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基本规范》为基础,以《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等配套指引为补充的、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且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来看,在新的会计准则背景下应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已成为了深化会计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公司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效果的好坏。它涵盖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对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公司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与经营观念,公司各种规章制度、文化、业绩评价机制等。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可以看出,在这方面存在非常严重的失效问题。 1.1 公司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造成内部控制的流于形式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真正意义,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有的为内部控制只针对一般员工,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只与审计有关系,而与企业没有直接关系。相当一部分企业已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它缺少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致使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1.2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不完整、不科学,执行不力一些企业受利益的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使内部控制缺乏完整性;许多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时偏重于事后控制,通常是违法违纪的事情发生之后才采取补救措施。更严重的是,企业往往注重钱财等有形资产的控制,对人员素质和信息等无形资源控制不够,使企业遭受严重的损失。 除了在内部控制的建立方面存在上述问题外,在内部控制的执行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已建立的内部控制要保证其有效执行还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检查、考核、奖惩制度相配合,目前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的内部审计部门很多都是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的监督检查权力,而在执行内部控制时也没有具体的奖惩标准,结果,内部控制执行好坏都一个样,最终导致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1.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妨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内控制度更多地维系在经理层的觉悟上,而不是建立在制度安排基础上。我国公司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缺乏分工,没有按国际惯例分设专门委员会,结果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的内外部审计、薪酬激励机制、投融资决策没有专门董事监督;内部人或控股股东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自觉不自觉地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1.4 公司文化建设薄弱公司文化是公司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公司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公司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因为公司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公司文化将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在良好的公司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很好地解决因制度失灵而产生的问题。大多数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也重视公司文化的环境建设,但对公司文化内容以及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很多公司负责人只是在“作秀”。 1.5 监督,考核机制乏力目前多数企业的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部审计来实现,但是一些企业的内审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财务部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在内部审计的职能上,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考核机制不够健全、有效,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活动中较突出的薄弱环节。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检查或者没有认真去考核、检查,而只流于形式,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制度无论多么先进、完备,在没有有效监督考核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几点思考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软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其变为企业内部自发需要。应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水平,将内部会计控制置于企业的战略高度。本企业以“合作、进取、至诚、超越”的企业文化为指导,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实施环节、监督反馈环节等都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中。 2.2 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本企业首先加强了会计人员的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纪律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无论何种情况都不丧失原则。同时加强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坚持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严格上岗证的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此外,会计人员还应掌握岗位所需的内部会计控制知识,能正确应用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实现企业的控制目标。 2.3 加强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规范财务流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财务信息化既能简化和规范内部控制,同时又能提升实施效果。本企业在2007年4月份,引入了财务办公自动化的新平台,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参与有关财务子系统的使用,实施信息系统全面集成。采取“硬件集中、软件集成”的办法,将管理流程自动化、软件功能服务化、接口技术标准化、业务功能模块化融为一体,建立起完善的信息集中交换平台,实现了借款流程、费用报销流程和差旅费报销流程的信息共享和流程简明。财务信息化平台的使用使得企业在信息化内部控制上更加严谨,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2.4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要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切实得到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其施以恰当的监督,企业中最主要的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北汽广州公司 内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讨论稿) 企业管理部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一、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特制定《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二、主要内容 按照北京市国资委“京国资发【2013】13号”《关于构建市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京汽集政企字【2013】823号”《关于成立集团公司内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通知》要求,此次内控建设具体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管理、采购业务、资产管理、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审计、法务、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公司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三、组织机构保障 为确保公司内控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保证内控机制有效运行,公司将设立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和内控建设执行小组,待领导过会讨论通过后实施。 内控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是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对内控工作实施进行全面领导、决策、部署和指挥。 内控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内控建设执行小组,内控建设执行小组组长由企业管理部部长担任,执行小组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开展。

内控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王璋 副组长:郗建国王志芳兰纪红郭长义 成员:李红马庆恒熊买宝杜来成马学义叶春雷寇伟马铁利罗云坤李建伟张万涛何新康朱鸿岸邝军生 主要职责: 1)负责确定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范围; 2)负责明确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3)负责确定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 4)负责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其他内容。 内控体系建设执行小组 组长:李红 成员:王益华冯葵钟志球黄建安宋振涛熊学兵朱亮赖学明张万涛陈志忠黄栋郑国平何伟聪陈永新 主要职责: 1)负责内控体系建设成员的职责分工; 2)负责确定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时间安排; 3)负责组织公司内部资源的协调,并积极与外部咨询机构的对接、沟通、协调; 4)负责审核本次内控体系建设费用预算; 5)负责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其他实施工作。 6)内控体系建设执行小组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是在内控体系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 作者:高绍维 当前,企业要在世界资本体系中健康有序运行,首先要保障和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的发展轨迹发现,建立有效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保证企业有序运行,而且可以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经济。 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控制水平,不管对企业自身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顺利有序运行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企业而言,强化内部控制可以帮助管理层理顺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风险,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经营。企业身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甚至致命影响,企业管理层只有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提升发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 其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不断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深化管理改革。只有建立健全以风险方法和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深化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唯有通过强化风险管控、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预防和抵御风险,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从而推动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 最后,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证企业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减少管理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从这个角度讲,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对于保障投资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点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面对日益融合的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条件,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得企业处于高风险之中。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战略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这些企业内外风险都给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增加了压力,带来了不确定性,处理不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企业要制定内部控制就要本着防范预防风险的目的去操作。如何把握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和风险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应对,成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主要因素。 总的而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面临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内部控制的规划上,应当着重考虑如下情况:企业管理层有没有制订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划,以及制订的规划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是否仅仅将符合法律规定作为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只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不发挥实际效用、没有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积极意义;是否制订了内部控制年度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实践中。这是内部控制在规划方面的关键点和风险点。 2.在内部控制的组织部门和机构方面,要考虑的风险点有:内部控制负责人与公司的主要领导是否为一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落实;内控部门人员是否对内部控制法规和制度足够了解和熟悉;相关人员是否对内控工作

[实用参考]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RR-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RR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 摘要:内部控制促进组织中目标不完全一致的个体进行合作,需要企

业所有成员参与,包括董事会、经理层和所有其他员工向着组 织既定的目标努力,对企业如下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维护专 用资产提供者的权益,确保企业战略有效实施,提高经营活动 的效果和效率,确保信息可靠,确保企业的活动符合法律法规 和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控制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假设内部控制是一座金字塔,那么 控制环境就是金字塔的底座与根基,是影响内部控制发挥作用 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字: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一、控制环境的定义和地位 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是指重大影响因素。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影响内部控制建立和发挥作用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称。由于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都必须基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特定的环境,内部控制就是空中楼阁,控制环境的好坏影响和决定着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如果控制环境恶劣的话,会增加内部控制的成本甚至会使其形同虚设。优良的控制环境不仅可以强化内部控制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因此,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中支持、影响和制约其他因素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建立的基础,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关键。 二、控制环境的要求 在评价控制环境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下,是否营造并保持了诚实守信和合乎道德的文化,以及是否建立了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舞弊和错误的恰当控制。 三、控制环境的七要素 (1)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 (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 如果企业员工对内控制度没有认识、理解、参与,那么所有内控措施也不能发挥作用。企业应使自己的员工理解内控体系的作用,并使他们自律、提高其行为对内控制度的遵从度和自觉度。我们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内控培训和思想教育,使其产生心甘情愿地为本企业

企业内部控制之内部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 某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负债经营策略分析 3 从《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看公允价值的运用 4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某汽车公司财务战略选择研究 5 企业并购中的绩效与风险研究 6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及其防范 7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8 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研究 9 某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 10 论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运用 11 企业会计伦理问题研究 12 某帽业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13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云南白药为例 14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征管问题及对策 1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6 某机械厂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 中小企业税务外包问题探究 19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报表盈余质量影响的案例研究 20 汽车销售业(S店)成本控制研究 21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以某公司为例 22 日资企业与中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比较 23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24 房地产上市公司利益分配实证分析 25 基于偿债、营运和获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26 试论网络交易的税收 27 某集团策略研究 28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不真实的原因分析 29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问题 30 “开鑫贷”的运作模式研究 31 海尔的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3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讨 33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中的运用 34 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 35 对个人所得税的改进设想

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

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1)分享:2013/9/4 10:23:51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1728 案例: A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2013年3月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而召开董事会,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董事长王某: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能提高效益的控制我们就要实施,否则一律不实施。 (2)总经理黄某:内部控制建设要考虑效率,为了避免环节过多,执行不便,应当成立领导小组,由财务总监担任组长,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 (3)财务总监刘某: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由于某些业务的控制成本太大,针对这些控制不建议实施,在无替代控制程序的情况下,就不实施控制,严格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4)销售总监李某:由于销售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对于销售业务的确认不应当涉及多个环节的控制。 (5)投资总监田某:投资活动一般金额较大,且时限性较强,因此报董事长决定即可。 (6)内审总监高某:根据内部控制的变化必须要及时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由内部审计委员会组织实施。 (7)副董事长刘某:企业应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重要的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和经理层、财务部门。 (8)董事陈某: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重要,企业不应当考虑成本,应当尽快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分析判断A公司管理层上述成员的发言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董事长王某“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 的观点不当。 理由: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不仅仅是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

2010年第71期(总第2343期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徐秀艺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多为形备而实不至,未能达到内部权力制衡的效果。主要表现:(1股权结构不合理,在许多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而国有资产所有者主体不到位,缺乏人格化代表,使股东会流于形式。(2监事会受制于董事长或总经理,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的决策,导致即使董事会有违法违规行为,监事也不敢监督,监督作用难以发挥。(3在我国许多公司董事会中内部董事占绝大多数,董事会结构不合理导致权力失衡。 (二内部审计监督不力。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而要确保内控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恰当的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受到限制,弱化监督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普遍存在着专职人员少,缺少复合型内审人员,内审人员缺乏与其职业相适应的敏锐洞察力和判断力。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活动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操作规范。这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无法发挥作用。 (三组织机构设置不够科学。 在我国一些企业存在着组织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有一些企业又为精简而精简,没有考虑清楚组织机构内在关系,发现问题时又反过来增设机构和人员,造成明减实增。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

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缺乏严格的监督,以权谋私,特别是在重大决策上不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独断专行,导致决策失误的事项屡有发生。 (四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信仰、道德、理念、规则和行为不断强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它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所凝聚的力量。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阻止企业的衰败,一个差的企业文化则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企业文化战略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即使规定出各种制度和要求来,也没有创造出良好的执行氛围,没有将企业的制度与文化、习惯、行为标准很好地结合起来。企业文化的培养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大多流于形式、忽视执行。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或口号上,没有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活动中去。由于缺乏文化氛围的支撑,会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缺乏风险意识等,使得企业内控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和发展。 (五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 人力资源的优劣对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目前一些企业存在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没有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对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几乎都由企业所有者决定,难以做到公平公正,择优录用。再就是权责不分明,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严重。企业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体系,缺少公平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缺乏完善的激励系统。员工对企业没有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和责任感。因而,带来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理解和执行的能力差,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和警觉性。此外,对业绩的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容易导致经营管理人员只顾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而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六管理者内控意识淡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如何构建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时代光华满分试卷

如何构建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一、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 1.环境对于企业内控非常重要 环境对于企业非常重要,是否具有良好的控制环境决定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成败。控制环境也可以说是企业的控制气场,只有具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气场,才能搞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员工是否同意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如果99%的人不了解内部控制,就不要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而应该加强气场建设,让员工形成共识。 2.三鹿集团案例分析 【案例】 三鹿集团的覆灭 2008年,三鹿事件位列中国十大违法事件榜首,美国时代周刊将毒奶粉事件列入2008年全球十大新闻,2008年12月25日,石家庄市政府发布三鹿破产的消 息,至此一个曾经作为奶业龙头的企业一夜之间消失。 三鹿集团破产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环境不佳,三鹿奶粉事件引发对于内控环境的思考,给人们带来了很大启示。 三鹿奶粉控制环境缺失 三鹿奶粉的控制环境缺失,是指三鹿集团的治理结构存在极大问题,三鹿集团的大股东是石家庄市奶粉有限公司,96%的股权由公司老员工持有,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由一人任职21年,三鹿集团的董事会基本上由董事长一个人把持,内部人员控制特别严重,治理结构严重缺失。 很多企业采用董事长兼总经理模式,董事长是决策者,总经理是执行层,如果决策者与执行层合二为一,虽然执行效率非常快,但缺乏制衡。这要引起中小民营企业的高度警惕,尤其对于家族企业,企业刚开始的时候,是不会存在问题的,但以后问题就会逐渐显露,一旦企业老板的思维固化很难再改变。有些中小企业老板认为制度流程、财务报表都不重要,仅仅依靠市场直觉做决定,虽然成功率可能会很高,但有可能出现一次错误就非常致命。 管理者道德价值观沦丧 有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没有道德价值观,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三鹿集团的管理者明知奶粉有问题,仍然对外出售,这是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崇尚作秀的企业文化

海尔的发展历程

海尔集团是青岛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等于一体的国家特大型企业。10几年前,海尔的前身还是一个亏空147万元,资不抵债,工人拿不到工资,管理极为混乱的集体企业;到1998年,海尔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2亿元,利税10个多亿,产品出口到8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7665万美元。海尔的发展受到哈佛大学、《财富》杂志、《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的关注。 海尔发展之快的主要动力是创新精神,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8个字就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海尔集团现在已拥有各项专利1700多项,是中国申报专利最多的企业。1998年,海尔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一个新产品,每天申报两项专利,全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262项,有236项成果实现商品化,商品化率达90%,科技贡献率达63%。 海尔集团发展至今天,我们深深体会到技术创新是企业高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国际化的海尔的基石。名牌战略是海尔创新精神的载体,海尔名牌战略实施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 (一)造就海尔冰箱名牌 自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成立至1991年的7年时间里,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坚持技术进步,通过狠抓产品质量,创立了海尔冰箱名牌。 1.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1984年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是轻工业部最后一批电冰箱定点生产厂家,当时市场上国产冰箱已有100多个牌号,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没有“名牌”冰箱。因此,在海尔刚开始生产冰箱时,就提出了“名牌战略”的口号。“名牌战略”的核心就是产品的高质量。 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出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代四星级冰箱,领先一步在国内市场形成了质量可靠和技术先进的优势。很快海尔便以高新技术、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2.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要创名牌冰箱,就要从抓质量入手。海尔认为:人是质量中最关键的因素,第一流的产品是第一流的人干出来的,质量实质上是职工整体素质的体现,抓质量应该首先从人抓起。 1985年,集团总裁张瑞敏毅然决定,将76台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的冰箱,由责任者亲自用大锤砸毁。这次事件在职工中造成极大的震动,职工的质量意识从 此有了质的提高。 3.坚持技术进步不停顿。海尔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技术开发,不断否定自己,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始终保持技术上、质量上的发展创新,确保了市场上的技术领先地位。我们在无氟节能冰箱研制上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成果曾代表中国和亚洲先后参加了美国“世界地球日”,维也纳“氟利昂及哈龙替代国际学术交流会”,印度新德里“国际无氟成果研讨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交流会,引起世界的轰动,被世界环保组织誉为“世界多一个海尔,地球多一份安全”。 (二)从单一的冰箱名牌到多元的海尔品牌 1992年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海尔抓住时机先后兼并青岛电冰柜总厂、青岛空调器厂和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8个企业,并投资兴建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1)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09-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

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总裁周玉成的带领下华源集团13年间总资产猛增到567亿元,资产翻了404倍,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集团业务跳出纺织产业,拓展至农业机械、医药等全新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企大系”。进入21世纪以来,华源更以“大生命产业”示人,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 但是2005年9月中旬,上海银行对华源一笔1.8亿元贷款到期;此笔贷款是当年华源为收购上药集团而贷,因年初财政部检查事件,加之银行信贷整体收紧,作为华源最大贷款行之一的上海银行担心华源无力还贷,遂加紧催收贷款;从而引发了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国资委指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集团做清产核资工作,清理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华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251.14亿元(其中子公司为209.86亿元,母公司为41.28亿元)。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高达73.36亿元,即这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几乎已被掏空。据财政部2005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披露:中国华源集团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案例简评:华源集团13年来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支撑,在其日益陌生的产业领域,不断“并购-重组-上市-整合”,实则是有并购无重组、有上市无整合。华源集团长期以来以短贷长投支撑其快速扩张,最终引发整个集团资金链的断裂。 华源集团事件的核心原因:(1)过度投资引发过度负债,投资项目收益率低、负债率高,说明华源集团战略决策的失误;(2)并购无重组、上市无整合,说明华源集团的投资管理控制失效;(3)华源集团下属公司因融资和业绩压力而财务造假,应当是受到管理层的驱使。 (3)澳柯玛大股东资金占用 2006年4月14日,G澳柯玛(600336.SH)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公司接到青岛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青岛澳柯玛集团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处置事项的决定》,青岛市人民政府将采取措施化解澳柯玛集团面临的困难。至此,澳柯玛危机事件公开化。 澳柯玛危机的最直接导火索,就是母公司澳柯玛集团公司挪用上市公司19.47亿元资金。澳柯玛集团利用大股东优势,占用上市子公司的资金,用于非关联性多元化投资(包括家用电器、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海洋生物、房地产、金融投资等),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高层变动、投资失误、多元化困局等众多因素,使得澳柯玛形势异常危急。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一、摘要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往往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和落实过程中整个经济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的企业内部控制仍然有诸多的不完善之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完善。 二、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内容 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控制环境设定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1、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觉得公司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办法,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公司内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减少代理成本。2、设计内部审计机制 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内部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检查。 3、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于企业的一切角落,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 4、人力资源政策 人力资源政策是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因素,它所包含的雇佣、培训、评价、考核、晋升、奖惩等业务,向员工传达着有关诚信、道德行为和胜任能力的期望水平的信息,这些业务都与企业员工密切相关,儿员工正式企业执行内部工作制度的主体。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够有效的促进内部控制在企业在的顺利实施,并保证其实施的质量。 三、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 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主要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基调,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它是其他要素的基础,提供了基本规则和构架。控制环境因素包括:员工的诚信度、道德观和能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管理层授权和职责分工、人员组织和发展方式;以及董事会的重视程度和提供的指导。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充保证其他要素建立和运行,从而对企业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具有重大、持久的影响。

上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所谓控制环境,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存在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比如,人事管理中聘用了不值得信任或不具备胜任能力的员工,可能使得某项特定控制无法实施或无效。企业的控制环境反映了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关于控制对公司重要性的态度。 我国财政部于2007年3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在改规范中队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指出其构成的五大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同时把内部环境解释:内部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企业控制尽力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必须首先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五要素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彼此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其中,内部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控制活动是手段,监控是保证,信息与沟通是载体.其下是具体内容 的解释分析: 1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应当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3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品股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 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事情要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出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 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环境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企业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