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

《土力学与工程地质》课程大纲

“土力学与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最低学时要求56。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体的成因和分类方法;熟悉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地基沉降、土压力和土坡稳定、地基承载力等与土木工程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分析方法;掌握一般土工实验方法;了解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营的影响,并能正确合理地利用自然地质条件,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和方法,能够正确布置勘察任务、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决设计和施工问题。达到能应用土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

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的目的。为《基础工程》、《地基处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1)通过对岩土类材料成因及其物理、力学、水理性质;岩体与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及其工程特性;工程地质作用及物理地质作用;岩土体的取样及原位测试手段等知识的学习,从而为解决土木工程领域涉及地基基础、边坡、抗震等复杂工程问题提供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储备,以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指标点1.3的要求。

(2)通过对土的颗粒级配及其三相比例指标的换算;土中应力计算、地基沉降计算,了解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计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等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以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3.1的要求。

(3)通过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及其换算;土的渗透系数的测定及渗流计算;土的压缩性指标的确定方法;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测定方法及选用原则;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确定方法;各种原位测试技术等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或选用,开展实验工作,采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以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4.1和4.2的要求。

(4)通过对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及影响关系;地下水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各种物理地质作用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各种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不利影响的防治原则等知识的学习,达到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土木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7.1的要求。

三教学基本内容

土力学

第一章绪论(2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土力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土力学学科的发展概况;

(2)了解土力学的学科特点;

(3)熟悉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土力学的学科概念;

(2)土力学学科的发展概况;

(3)土力学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土力学的学科概念、课程特点和学习要求。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5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土的成因;

(2)掌握土的组成;

(3)掌握土的结构和构造;

(4)掌握土中固体颗粒的级配;

(5)掌握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及其换算;

(6)掌握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7)掌握黏性土的物理特性;

(8)熟悉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土的类别及其与工程特性的关系;

(9)掌握土的压实特性。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土的组成;

(3)土的结构与构造;

(4)土的基本物理指标;

(5)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6)黏性土的物理特性;

(7)土的分类;

(8)土的压实特性。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土的三相组成、土的三相比例指标、质量-体积关系指标、无黏性土的密实度、黏性土的物理特性、土的压实特性以及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

学习难点为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换算。

第三章土的渗透性与土中渗流(4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土的渗透性;

(2)掌握有效应力原理;

(3)掌握渗透破坏及其控制原则;

(4)熟悉二维渗流、流网,

(5)了解二维渗流的渗流量计算。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达西定律;

(3)渗透系数的测定;

(4)有效应力原理;

(5)渗流力和渗透变形。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水在土中的渗流规律、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有效应力原理的概念及其应用、渗流力的概念及计算、渗透破坏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

学习难点为有效应力原理。

第四章土中应力(5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

(2)掌握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原则;

(3)掌握矩形面积均布荷载、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及条形荷载条件下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土中自重应力;

(3)基底压力;

(4)地基附加应力。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概念、自重应力的计算、各种荷载条件下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以及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为各种荷载条件下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第五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6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地基土体的压缩性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2)掌握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

(3)掌握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4)掌握地基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固结度的应用。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土的压缩性;

(3)地基沉降;

(4)土的一维固结理论;

(5)地基降计算简要讨论。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土的压缩特性及相关指标、计算地基沉降量的分层总和法、先期固结压力、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假定及其内容、固结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为通过一维固结理论理解沉降与时间的关系,以及e-p曲线法与e-lg p曲线法之间的区别。

第六章土的抗剪强度(5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

2.3、4.1、4.2)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莫尔-库伦抗剪强度理论;

(2)掌握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3)掌握不同固结状态和排水条件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意义及应用;

(4)熟悉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5)了解应力路径的概念;

(6)掌握震(振)动液化的概念。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3)土的抗剪强度试验;

(4)饱和黏性土的抗剪强度;

(5)无黏性土的抗剪强度。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土的莫尔-库伦抗剪强度理论、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试验测定方法、饱和黏性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和无黏性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学习难点为饱和黏性土的UU、CU和CD三种试验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试验条件下土体所表现出来的抗剪强度特性。

第七章土压力(5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概念;

(2)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伦土压力理论;

(3)熟悉特殊条件下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土压力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3)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4)朗肯土压力理论;

(5)库仑土压力理论。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土压力的类型与影响因素、静止土压力的计算、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伦土压力理论。

学习难点为有堆载、成层土及有地下水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

第八章地基承载力(4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地基破坏模式;

(2)掌握地基极限承载力、地基界限荷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3)地基的界限荷载;

(4)地基极限承载力;

(5)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浅基础的三种地基破坏模式、界限荷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几种理论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为临界荷载和临塑荷载的确定及适用条件。

第九章土坡稳定性(4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无黏性土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2)掌握黏性土坡的圆弧稳定分析方法;

(3)熟悉毕肖普等其他常用分析方法;

(4)熟悉水对土坡稳定性的作用。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均质无黏性土土坡的稳定性;

(3)黏性土土坡的稳定性;

(4)复杂条件下的土坡稳定性。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土坡失稳的机理、均质无黏性土坡和黏性土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学习难点为各种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假定及分析过程。

工程地质

第一章绪论(2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工程地质学的概念,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2)本学科的发展概况、特点和学习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2)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

(3)土木工程对地基的基本要求;

(4)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工程地质学的概念、任务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构造地质基础(2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地壳的概念及其物质组成;

(2)掌握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

(3)掌握常见地质构造的特征。

2 本章教学内容

(1)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2)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3)地质构造。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地壳的概念及其物质组成、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常见地质构造的特征。

第三章岩体的工程地质研究(2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岩石和岩体的基本特性、岩石的物理性质指标;

(2)掌握岩石和岩体的力学性质;

(3)熟悉岩体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要点。

2 本章教学内容

(1)岩石和岩体的基本特性;

(2)岩石的物理性质指标;

(3)岩石和岩体的力学性质;

(4)岩体工程地质研究。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岩石和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岩体工程地质研究。

第四章土体的工程地质研究(1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土体及其基本性质;

(2)了解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形成的因素;

(3)掌握影响土体稳定破坏的因素;

(4)熟悉土体工程地质研究方法及土体主要成因类型的基本特征。

2 本章教学内容

(1)土体及其基本性质;

(2)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3)土体稳定破坏的影响因素;

(4)土体工程地质研究方法;

(5)土体主要成因类型的基本特征。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影响土体稳定破坏的因素。

第五章岩土的工程地质分类及工程特性(1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岩土的分类原则;

(2)了解岩体的分类及土的分类。

2 本章教学内容

(1)岩石的工程地质分类;

(2)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岩土的分类原则。

第六章地下水(1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地下水的类型及性质;

(2)掌握水文地质测试与监测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地下水的类型及其性质;

(2)水文地质测试与监测。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地下水的类型及性质、水文地质测试与监测方法。

第七章物理地质作用(4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风化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掌握地表水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3)掌握岩溶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4)掌握边坡地质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5)掌握地震地质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 本章教学内容

(1)风化作用;

(2)地表水作用;

(3)岩溶作用;

(4)边坡地质作用;

(5)地震地质作用。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风化作用、地表水作用、岩溶作用、边坡地质作用、地震地质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第八章工程地质勘察(3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3、2.3、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任务;

(2)掌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原位测试技术、工程地质监测的原理及方法;

(4)熟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及编制原则。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工程地质测绘;

(3)工程地质勘探;

(4)原位测试技术;

(5)工程地质监测;

(6)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原位测试技术、工程地质监测的原理及方法。

制定:黎冰审核:童小东批准:童小东发布日期:

2017.05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要求

“土力学与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最低学时要求56。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体的成因和分类方法;熟悉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地基沉降、土压力和土坡稳定、地基承载力等与土木工程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分析方法;掌握一般土工实验方法;了解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营的影响,并能正确合理地利用自然地质条件,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和方法,能够正确布置勘察任务、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决设计和施工问题。达到能应用土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

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的目的。为《基础工程》、《地基处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1)通过对岩土类材料成因及其物理、力学、水理性质;岩体与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及其工程特性;工程地质作用及物理地质作用;岩土体的取样及原位测试手段等知识的学习,从而为解决土木工程领域涉及地基基础、边坡、抗震等复杂工程问题提供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储备,以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指标点1.3的要求。

(2)通过对土的颗粒级配及其三相比例指标的换算;土中应力计算、地基沉降计算,了解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计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等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以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3.1的要求。

(3)通过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及其换算;土的渗透系数的测定及渗流计算;土的压缩性指标的确定方法;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测定方法及选用原则;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确定方法;各种原位测试技术等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或选用,开展实验工作,采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以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4.1和4.2的要求。

(4)通过对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及影响关系;地下水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各种物理地质作用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各种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不利影响的防治原则等知识的学习,达到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土木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7.1的要求。

三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1. 组织好课堂教学内容

“土力学与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具有内容多、实践性和综合性强,但学时较少。故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力求在课堂上讲清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自学、预习和复习。注重根据授课内容引入相应的典型工程案例,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寓育人于教学过程。

2. 处理好重点和难点

在备课时要重视对本课程重点与难点的梳理,弄清楚它们需要哪些前期知识,学生学习难在何处,认真研究帮助学生理解。对于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讲授,并提醒学生做到事先预习和事后复习。四教学手段

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采取FLASH动画、多媒体课件、板书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用FLASH动画模拟实验过程、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和工程实例,并以板书作为有效辅助。

五课外阅读要求

在讲授课课程知识的同时,同时指定相关的参考资料,并通过结合工程实践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自主思考,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机械地完成书本知识的学习逐步过渡到把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并进而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六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1 考核目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