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

马景梅

(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兽医站,青海共和813000)

摘要: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一旦治疗不及时,即可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主要对如何有效防控牦牛巴氏杆菌病作一介绍,以期为兽医同仁及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巴氏杆菌病;防控;牦牛

中图分类号:S858.232.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4)10-0091-01

牦牛巴氏杆菌病(即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牦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感染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健康牦牛大多通过被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所污染的饮水、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该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患病牦牛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1~42℃,并引起颌下及喉部肿胀发炎,有时出现急性肺炎、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发病后死亡率较高。该病传播较快,传播途径多,一旦抢救不及时,即可给牦牛养殖业带来较大危害。牦牛巴氏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季和冬季气候剧变为该病的高发季,母牛及2岁左右牛较多发病。为控制该病的发生,保证牦牛养殖健康发展,笔者对发生在青海省共和县的典型病例及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防控措施等进行介绍,仅供同行参考。

1典型病例

1.1病例1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上沟后村二社一牧户家共饲养38头牦牛,从2013年10月13日开始,2d内先后有9头牦牛发生该病,死亡3头。病牛主要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流涎,体温升高,舌伸出牙齿外,咽喉及颈部水肿,下颌间隙肿胀,患病牦牛病程短,1~2d突然窒息死亡。死亡的3头牦牛中有1头为怀孕母牛,2头为2周岁牦牛,死亡率为7.89%,另外,有6头发病牦牛经过及时治疗,于1周后全部治愈,治愈率66.67%。

1.2病例2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索尔加村某牧民共饲养牦牛89头,2013年11月8日早上放牧时畜主发现有4头牦牛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反刍停止,口流白沫,且流泪,于次日相继死亡。另有11头牦牛出现类似症状,精神沉郁,体温很高,食欲减退。发病的牦牛以2周岁的牛较多。

2临床症状

发病牦牛体温高达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部分牦牛停止采食),大量饮水,呆立不动,呼吸急促,咳嗽,卧地不起;有的牦牛行走摇晃不稳,低头弓背,肌肉震颤;鼻镜干裂,口流白沫,流涎,鼻流脓性黏稠液体,舌伸出牙齿外并气喘;两眼流泪,眼结膜赤红、发炎;颌下咽喉充血、肿胀、坚硬且发热,有的肿胀延伸至耳根和胸前。病初腹痛便秘,而后拉稀,排出恶臭气味液状粪便,粪便内含有黏液及血液,拉稀后体温随之下降,但很快就会因窒息而死亡。

3病理变化

对病死牦牛进行剖检,切开病死牦牛咽喉皮下水肿部位时会流出浆液性或黄色透明的液体,气管内有大量带血的泡沫状液体;胸腔黏膜潮红并有大量恶臭浆液性渗出液,腹腔有大量淡黄色积液;肝脏、肺脏肿胀、变硬,有出血点;大肠、小肠出血明显,呈紫色,有的发生坏死;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采取病死牛的肿大的淋巴结以及血液、肝、肺、脾等病料分别涂片,分别用革兰氏染色法和美蓝染色法染色,镜检,经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的涂片镜检可见很多呈革兰氏阴性的杆菌,经美蓝染色法染色的涂片中均可见两极浓染的短杆菌。

5防治

5.1加强饲养管理疫病发生后,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以增强畜体的抵抗力。应立即隔离病畜与可疑病畜,妥善处理尸体和排泄物,及时转移草场,开展紧急预防注射,对健康牦牛注射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灭活苗,肌肉或皮下注射,免疫期为9个月。并定期对圈舍用强力消毒灵或兽用50%来苏水进行消毒,迅速控制和扑灭该病。

5.2药物治疗

①肌肉注射400万IU的青霉素(或400万IU的链霉素)和规格为10mL∶3g的安乃近注射液4~5支,每日2次,至体温下降为止。

②用三效热毒(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黄芪多糖注射液)肌肉注射,另一侧肌肉注射规格为10mL∶3g的安乃近注射液4~5支,同时灌服双黄连口服液50mL,2次/d,连用3~5d。

收稿日期:2014-10-08

作者简介:马景梅(1972—),女,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禽疫病防治工作。

③将20%的磺胺嘧啶钠100~150mL、40%乌洛托品40~80mL加入5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d,连用3~5d,双黄连口服液灌服即可。

6小结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该病的发生与营养不良、缺乏微量元素等有关,同时也与季节、天气异常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多呈地方流行必性。在饲养过程中,应避免和防止该病疫情的发生,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要增强牦牛机体抵抗力。以预防为主,每年要定期注射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灭活苗,对病畜实行严格隔离控制,病死畜尸体要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在农牧区,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入认识并掌握畜疫防治知识,了解传染病的危害,要提高农牧民的防疫意识,发现疫病及时治疗,尽量减少农牧民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2]

[3]

[4]

许庆阳,马大山.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3):142.

腾井华,窦同喜,吕晓磊,等.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189-190.

陈品安,汪义金.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110-111.

王元信,刘万青,方正.羊巴氏杆菌病与羊肠毒血症及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6):115-116.

(责任编辑:钱英红)

牛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哈斯巴格那,花尔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人民政府,内蒙古包头014012)

摘要:牛羊细菌性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很大,常给养殖场(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对牛巴氏杆菌、坏死杆菌病、羊猝狙、羊传染性胸膜肺炎4种常见的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以期为兽医同仁及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羊;常见传染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5;S858.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4)10-0092-02

牛巴氏杆菌病、坏死杆菌病、羊猝狙、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比较常见的牛羊细菌性传染病,不仅能造成牛羊的大批死亡,而且给养殖场(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将从病原、临床症状、诊断、防治方法等方面分别对上述4种疫病作一介绍。

1牛巴氏杆菌病

该病起病急,多有发热症状,属于急性传染病,常于夏秋季节发生,可呈散发流行。传播途径以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为主,该病也可通过蚊虫叮咬及外伤传播。

1.1病原该病的主要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形态较小,呈革兰氏染色阴性,美蓝染色可见细菌的两端颜色深而中间颜色浅,故常常被称之为“两极性细菌”。其主要的寄生宿主是健康牛,饲养环境差、气候恶劣、着凉、疲劳、进食不足及长途运载等都会使牛的抵抗力下降,造成了细菌的繁殖剧增,进而导致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

1.2临床症状一般潜伏期在2~5d内。依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败血症型、水肿型及肺炎型。

1.2.1败血症型:该型病畜发高烧,病初体温即可达到41~42℃,精神状态不佳,反刍消失,心跳加速,肌颤,眼结膜充血,鼻内可见脓性分泌物,甚至可出现鼻内出血。病畜往往伴有黏液便、血便,甚至伴有血尿。该型起病急,预后不良,病畜常常在1d内死亡。

1.2.2水肿型:水肿首先出现在牛的前胸及头部,再蔓延至下腹。水肿的部位往往开始坚硬且发热、有疼痛感,继而肿胀处的温度逐渐降低,疼痛明显减轻。舌头肿胀明显,流口水,重者呼吸困难,甚至可导致窒息,常在2~3d内死亡。

1.2.3肺炎型:该型是最多见的类型,病牛病初表现为发热、呼吸增快,之后逐渐显露出肺炎的体征,出现咳嗽,且咳嗽时因疼痛而痛苦,呼吸费力,鼻内出现浆液性的鼻涕,有时可含血丝,进而转化为脓涕。叩诊发现病牛胸部有叩痛,听诊可闻及水泡音等。幼崽可出现下痢,粪便常常带血。一般在7d内可恢复或转为慢性型。

1.3病变败血型病牛呈现败血症变化,内脏器官出血,黏膜有点状出血。肺炎型病牛的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又称其为大理石样变性,胸腔内液体包含

收稿日期:2014-09-03

作者简介:哈斯巴格那(1974—),男,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

畜禽疫病防控工作。

!!!!!!!!!!!!!!!!!!!!!!!!!!!!!!!!!!!!!!!!!!!!!

兔巴氏杆菌病有哪些类型

兔巴氏杆菌病有哪些类型 狮子兔(详情介绍) 其实很多健康的宠物兔平时就携带着巴氏杆菌病毒,只是一般在健康的状态下不会发病,而当宠物兔生病或抵抗力下降时就可能会引起该病毒的爆发,该病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在此我们来做一下介绍。 1.出血性败血症型:最急性的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生产中以鼻炎和肺炎混合发生的败血症最为多见,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但没有废绝,体温升高,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鼻液,有时腹泻。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数小时至3天。 2.传染性鼻炎型: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打喷嚏、咳嗽,鼻液在鼻孔处结痂,堵塞鼻孔,使呼吸更加困难,并出现呼噜声。由于患兔经常以爪挠抓鼻部,可将病菌带入眼内、皮下等,诱发其他病症。病程一般数日至数月不等,治疗不及时多衰竭死亡。 3.地方性肺炎型:常由传染性鼻炎继发而来。由于獭兔的运动量很小,自然发病时很少看出肺炎症状,直到后期严重时才表现为呼吸困难。患兔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有时会出现腹泻或关节肿胀症状,最后多因肺严重出血、坏死或败血而死。 4.中耳炎型:又称斜颈病(歪头症),是病菌扩散到内耳和脑部的结果。其颈部歪斜的程度不一样,发病的年龄也不一致。有

的刚断奶的小兔就出现头颈歪斜,但多数为成年兔。严重的患兔,向着头倾斜的一方翻滚,一直到被物体阻挡为止。由于两眼不能正视,患兔饮食极度困难,因而逐渐消瘦。病程长短不一,最终因衰竭而死。 5.结膜炎型:临床表现为流泪,结膜充血、红肿,眼内有分泌物,常将眼睑粘住。 6.脓肿、子宫炎及睾丸炎型:脓肿可以发生在身体各处。皮下脓肿开始时,皮肤红肿、硬结,后来变为波动的脓肿。子宫发炎时,母体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公兔睾丸炎可表现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有时触摸感到发热。

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爆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兔和幼兔的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或胶冻样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2001年7月12日隆尧县魏庄刘某饲养的400余只獭兔发生本病。经我院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01年7月12日,河北省隆尧县魏庄村刘某饲养的400余只獭兔,其中80只大母兔,20只大公兔,300余只仔兔、幼兔和青年兔,仔兔和幼兔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10-20只左右,随后青年兔也陆续发病死亡。6天共死亡96只,死亡率为32%,7月18日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诊治,3天后控制死亡,5天后兔群恢复正常。 二、临床症状 病初未见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随后陆续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泻,腹部膨胀,粪便细小、成串,外包有透明、胶冻状粘液,随后出现水样腹泻。后期发生水样粪便、污浊、灰褐色、黑色且腥臭,肛门、后肢、腹部和足部的被毛被粘液及水样稀粪沾污,严重时肛门堵塞。病兔四肢发冷、磨牙、流眼,眼眶下陷,迅速消瘦、死亡。 三、病理变化 共剖检12只病死兔,皮下干燥,胃膨大、充满多量液体和气体,胃粘膜充血、出血。十二支肠、回肠、盲肠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并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液体、并伴有气泡,有的呈红褐色水粥样,有的呈灰褐色粘液状。结肠扩张,有透明胶样粘液。肠道粘膜充血、出血、水肿。胆囊扩张、粘膜水肿。 四、实验室诊断 1、涂片镜检:无菌取胶冻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

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2、分离培养:无菌采取病死兔的肝、脾及肠内的血样物,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后,形成圆形、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浅灰色的菌落(直径约2-3mm)。挑取上述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37℃培养24h,生长出红色菌落;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37℃培养24h,生长出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再取红色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为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无夹膜的杆菌。取红色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h后,肉汤均匀混浊。 3、生化试验:将上述分离菌株分别接种于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和蔗糖发酵管,结果能发酵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对蔗糖少量产酸,产气少。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三糖铁斜面穿刺后,斜面和底面均变黄。 4、动物实验:将培养24h肉汤培养物,用生理盐水1∶1稀释均匀,按0.4,0.3,0.2,0.1ml,腹腔注小鼠(体重13-15g)各4只,空白对照组4只,每只注射(生理盐水与普通肉汤1∶1稀释)0.4ml,结果24-48h后,除空白对照组4只小鼠无异常外,其余各组相继全部死亡。剖检死鼠,呈典型的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变化,涂片镜检及分离培养结果同上。 5、药敏试验:采用常规纸片法,本菌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敏感,庆大、链霉素中毒敏感,痢特灵低敏,对青霉素不敏感。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本病确定为大肠杆菌病。 五、治疗 经药敏实验,用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及中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1、病兔:用2%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5-1ml,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3-5天。

常见的牛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常见牛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口蹄疫 这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一)症状:口腔粘膜(即内壁)、蹄部发生水泡、烂斑,严重时蹄壳脱落。病牛体温升高时泡未破裂,而水泡破裂后体温便降至常温。 (二)防治:每南是此病的常发地区,为此应用口蹄疫病毒灭活菌进行免疫注射,免疫期半年。发现病牛时,应即采取隔离及其栏圈消毒措施。对病死牛尸体要进行深埋处理。对病牛要加强护理,喂给易消化的粥料和嫩的牧草,多饮水。并用0.1%高锰酸钾或1%-5%硼酸部洗口及蹄壳。 二、炭疽病 这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夏季。 (一)症状:发病初期,病牛体温升高到42度,食欲和反刍停止,呼吸极度困难,粘膜发紫,有出血点。初期便秘,后期腹泻带血,有的发病数小时即死亡。亚急性型的病情缓和,症状在体表各部,如喉部、颈部、胸前、腹下、肩甲等部皮肤,以及直肠、口腔粘等处出

现肿胀、甚至坏死。死后瘤胃胀气,口、鼻、耳、眼、肛门等孔窍有色泡沫流出,粘膜、皮下有出血点。 (二)防治:每年要给牛注射一次无毒炭疽芽孢苗或二号炭疽芽孢苗进行预防。对于病牛,早期用抗菌素以及磺胺类有效。成年牛每次可肌肉注射青霉素100-300万单位,每日4次,后期治疗效果不大。 三、新生犊牛病毒性腹泻 这种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新生牛犊急性腹泻综合症。它常感染一周左右的初生牛犊。它可通过病牛的粪便及呼吸道传播。本病一旦流行,常成群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初乳不足、气候寒冷、卫生不良等因素可诱了该病,并增高病死率,此病多发生于冬季。 ((一)症状:病犊牛精神不振,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厌食。排黄色或淡黄色液状稀粪,有时带有粘液或 血液,严重时,呈喷射状排出水样粪便,有轻度腹泻。 腹泻时间长了,会造成严重脱水和酸中毒而导致死亡。 1、治疗:内服高锰酸钾水即可收到较((二)防治: 好的效果,每次4-8克,配成0.5%的水溶液灌服,每天2-3次,或者内服磺胺咪(每次10-20克,每天2-3次)、痢特灵95-10毫克/公斤体重,分2-3次内服)等药物。下痢不止时,应内服次硝酸铋(5-10克)或活性物。(10-20克),以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

兔的病理性解剖

兔的病理学解剖 川农大,动医11级1班,欧阳寒冰临床诊断尚不能确诊的疾病,必须对病兔或尸体进行解剖,进行病理学诊断,再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对疾病作出确诊。 一、剖检技术 1、剖检前准备 (1)器械准备常用的剖检器械有解剖刀,外科剪、镊子、骨钳、骨剪、载玻片、搪瓷盘等。如需进行微生物检查,需准备灭菌培养皿、灭菌试管、培养基、接种棒、酒精灯。剖检人员还应准备工作服、手套、胶靴等。 (2)药品准备待解剖兔外部检查之后,为了防止剖检过程中兔毛飞扬,可用3%~5%来苏水(或石碳酸、臭药水)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或0.05%洗必泰等消毒液侵泡尸体。组织固定液用10%甲醛或95%酒精。剖检人员的消毒用药为3%碘酊、2%硼酸、70%酒精等。 (3)记录表格及设备准备病死兔剖检记录表格,对剖检情况作出详细记录。有条件的土场应准备数码照相机或摄像机,在裒辑那过程中对尸体、病变组织进行拍摄,以便为诊断时观察。 2、剖检地点剖检最好在专门的剖检室(或兽医室等封闭场所)进行,便于清洗和消毒。如现场剖检,应选择远离兔舍和水源的场所进行。 3、剖检术式及步骤取仰卧式,腹部向上,置于搪瓷盘内或

解剖台上,四脚分开固定,腹部用消毒药消毒。 第一步,沿腹中线上起下颌部下至耻骨缝处切开皮肤,再沿中线切口向每条腿切开,然后分离皮肤。检查皮下有无出血,水肿及病变。 第二步,沿腹白线切开腹壁,用镊子挑起腹肌防止刺破肠管。检查腹水的颜色、多少和清浊度。 第三步,打开腹腔后,依次检查腹膜、肝、胆囊、胃、脾脏、肠道、胰、肠系膜、淋巴结、肾脏、膀胱和生殖器官。 第四步,用骨剪剪断两侧肋骨,朐骨。拿掉前胸廓,使胸腔暴露后,依次检查心、肺、胸膜、上呼吸道及肋骨。 第五步,必要时,打开口腔,鼻腔及脑作检查。检查颅腔时,可在枕骨与第一颈椎的关节处断头,将头与尸体分开,把头放在解剖盘上。以两内眼角连成一条线,在此直线两端向枕骨大孔各连1条线,用外科刀沿此3条直线破坏骨组织,拨开头盖骨,再钝性破坏环骨与硬膜连接的组织,去掉头盖骨,用镊子提起脑膜,用剪刀剪开,即可检查颅腔液体的数量、颜色及脑膜的状况。 4、剖检的注意事项 第一,剖检要尽早进行。因为家兔死亡后,尸体还会发生变化,过久会发生尸体腐败,从而掩盖其原来的病变,造成识别困难。另外,剖检应尽量在自然光下进行。在人工光源下,病变器官的色泽不易判断。 第二,剖检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病史调查、发病经过、治疗过程、免疫预防情况等。并认真做好剖检尸体前准备,了解其营养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王文杰 1 段巨刚 1 石刚2 (1.河北东光县农业局,河北沧州 061600; 2. 河北东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沧州 061600) 摘要: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兔病的总称。临床症状表现以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流行性肺炎而多见,是严重危害养兔业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本文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症状与病变、诊断与防控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兔场科学防治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兔巴氏杆菌病;诊断;防控措施 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又名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型性、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细菌性传染病【1,2】。由于病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同。主要有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结膜炎、中耳炎、生殖器官感染和脓肿。【3,4】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发病率高达60%以上,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易引起大量发病和死亡,【5】郭永刚【6】等、李佳丽【7】等对兔巴氏杆菌的诊断进行了报道,一致认为本病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随着养兔生产高度集约化,本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另外由该病引发兔只死亡、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及药物防治费用增加等,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应引起广大养殖户及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1病原 兔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呈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细小、卵圆形的短杆状菌,大小为(1-1.5)×(0.25-0.5)μm。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列。用瑞氏染色或亚甲蓝染色呈典型两级染色。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新分离的强度菌株有荚膜,但经培养后荚膜迅速消失。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该病菌存在于病兔的血液、内脏器官、病变局部和一些外表健康的家兔的上呼吸道粘膜及扁桃体内。 该病菌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在眼光下暴晒10min,或56℃加热15min ,或60℃加热10min可被杀死。在干燥空气中2-3d死亡,在厩舍及粪便中能存活一个月左右,在尸体内能存活三个月。一般常用的消毒药都能将其杀灭。1%福尔马林、1%石碳酸、1%漂白粉、01%升汞等溶液,经3-5min即能杀死。对青霉素、链毒素、四环素、土霉素、磺胺类及许多新的抗菌药物敏感。

鸡大肠杆菌病

鸡大肠杆菌病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由于感染鸡的日龄、抵抗力、大肠杆菌致病力和感染途径不同而可以由许多症状和病变不同的病型,如胚胎、幼雏死亡和脐炎、急性败血症、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输卵管炎、肠炎、大肠杆菌肉芽肿,大肠杆菌脑病以及全眼球炎等十多个病型。世界所有养鸡业发达地区和国家都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倾向。我国也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别近十多年来,大肠杆菌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所以鸡大肠杆菌已成为养鸡业中的世界性问题。 致病性大肠杆菌某些血清型是本病的病原。据报道我国已发现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约50个,主要的为O1、O2、O35、O78和O143等。大肠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一般,常用消毒剂常用浓度可在数分钟内将它杀死。 流行特点: 1、外表健康鸡群的肠道中常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栖居(约占肠道中大肠杆菌总数的10%—15%)经粪便排出,污染鸡舍内外环境、土壤、垫料、饲料、饮水、料水槽、鸡笼、种蛋,孵化器等。当鸡群抵抗力由于气候、疾病或应激因素而下降时,则逐渐增强毒力、增殖数量,所以大肠杆菌也是一种条件病原菌,常常成为某些传染病如慢性呼吸道病,法氏囊病等的继发病或并发病。 2、各种日龄的鸡都能感染发病,但幼龄鸡的易感性更大。火鸡、

鸭、鹅和鸽等也都能感染发病。大肠杆菌病鸡和痊愈鸡是主要传染源。增强了毒力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排泄物,分泌物和带菌蛋以及病死鸡尸污染鸡舍内环境、通过呼吸道和结膜(污染的空气、飞沫、飞尘)、种蛋(蛋内带菌和蛋壳染菌)和消化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染。在中小型养鸡场(户)的鸡群中的大肠杆菌病等还可经由鸡贩子污染的手、鞋、衣服和鸡篓传播。鸡贩子经常带着鸡篓走东场窜西户,进鸡舍看鸡议价,捉鸡手和鸡篓从来不消毒也不换鞋和衣服,就把病原菌带进(传播)健康场(户)。 3、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但以秋季、冬季和初春天气寒冷,气候变化剧烈以及南方地区7-9月份气温过高,热应激大,本病容易发生,比较多发。 主要症状及剖检病变 1、胚胎、幼雏死亡和脐炎种鸡有大肠杆菌性卵巢炎、输卵管炎时,病菌侵入种蛋内成为蛋内带菌。当种蛋孵化前或孵化过程中沾污粪便和污染灰尘是为蛋壳染菌。病菌通过蛋壳微孔和板块间隙钻入,穿透卵膜而感染鸡胚。这两种情况的结果往往是在孵化过程中繁殖导致鸡胚在孵化后期和出壳死亡,卵黄黄绿色粘稠以及干酪样;也有在孵化的后三周内陆续死亡的。一般在6日龄内死亡最多。凡在3-4天以上死亡的常有心包炎、卵黄吸收不全;有的发生脐炎,病雏肌肉松弛,腹部增大,体表湿润,脐口闭合不良(正常的出壳后72小时内愈合),肿胀发炎,全身衰弱,多在出壳后数天内死亡,病死率可高达25%-50%

兔大肠杆菌病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爆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兔和幼兔的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或胶冻样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今年7月10日河北省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发生本病。经邢台市兽医院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发病情况 今年7月10日,河北省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其中80只大母兔,20只大公兔,400余只仔兔、幼兔和青年兔,仔兔和幼兔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20只左右,随后青年兔也陆续发病死亡。6天共死亡128只,死亡率为32%,7月16日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诊治,3天后控制死亡,5 天后兔群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 病初未见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随后陆续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泻,腹部膨胀,粪便细小、成串,外包有透明、胶冻状粘液,随后出现水样腹泻。后期发生水样粪便、污浊、灰褐色、黑色且腥臭,肛门、后肢、腹部和足部的被毛被粘液及水样稀粪沾污,严重时肛门堵塞。病兔四肢发冷、磨牙、流眼,眼眶下陷,迅速消瘦、死亡。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本病确定为大肠杆菌病。 治疗 经药敏实验,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及中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1.病兔:用恩吉诺(主要成分:恩诺沙星等)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5-1ml,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3天。 2.病兔群与健康群饲料内混喘痢杀(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按说明饲喂,连用5天。 3.应用一些收敛止泻的中草药治疗:方剂为郁金45g、银花45g、连翘45g、大黄50g、栀子20g、诃子 35g、白芍20g、黄芩20g、黄柏20g,水煎服(此方剂供本场500只左右的兔一天服用)连用3天。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后3天控制死亡,5天兔群恢复正常。 分析与讨论 1.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又经常存在于兔的肠道内,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发病。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环境突变或其他疾病等协同作用时,导致肠道菌系紊乱,仔兔、幼兔抗病力降低,即引起发病。病兔体内排出的大肠杆菌,其毒力增强,污染饲料、饮水与环境,又经消化道感染其他健康兔,引起流行,造成大批死亡。所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必须以预防为主,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和环境卫生消毒,给予稳定全价平衡饲料,及时发现随时隔离,将会有助于控制和消除本病。

禽大肠杆菌病的病原特征及防治措施

文献综述题目:禽大肠杆菌病的病原特征及防治措施

禽大肠杆菌病的病原特征及防治措施 摘要:禽大肠杆菌病是家禽最常见的细菌病之一,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禽大肠杆菌病(Avian Colibacillosis)是指部分或全部由禽病源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ichia coli,APEC)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大肠杆菌肉芽肿(Hjarre 氏病)、气囊病(慢性呼吸道病,CRD)、禽蜂窝织炎、肿头综台症、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全眼球炎、脐炎及卵黄囊感染。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复杂,仅国内报道的就有80余种之多,对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疾病并无理想的疫苗来预防,多采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菌药在控制大肠杆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大肠杆菌耐药株的不断增多,耐药机制的不断变迁,特别是大肠杆菌多重交叉耐药株的大量出现,使人医临床和兽医临床对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变得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找不到可治之药。大肠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养殉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禽大肠杆菌;血清型;抗菌药;耐药株 1 大肠杆菌介绍 1.1大肠杆菌起源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 i)由德国细菌学家(Theodor Escherich)于1885年发现,可在当初认为E.coli是人和多种动物的肠道内的常驻菌,且分布非常广泛。直到20泄纪中叶,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尤其引起幼儿和幼畜、禽的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引起多种动物发生不同疾病或病型的统称,包括局部性或全身性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腹泻、败血症和毒血症等[1-2]。由于肠杆菌病其抗原性复杂,血清型多样,引起动物发生大肠杆菌病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多发生于幼龄动物,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3]。 1.2大肠杆菌形态结构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生物学分类属于细菌域(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一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EntembactcmIes)、肠杆菌科(Enterobactenaceae)、埃希氏菌属(Escherichla)、大肠杆菌种(E .coli)。大肠杆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长约2-3微米,宽约0.6微米,有时似球形,无芽胞,有鞭毛,周身

家兔的一般解剖程序及提示病

兔病解剖检查程序 1、病理剖检方法 取仰卧式,腹部向上,置于搪瓷盘内或解剖台上,四脚分开固定,腹部用消毒药消毒。沿腹中线上起下颌部下至耻骨缝处切开皮肤,再沿中线切口向每条腿切开,然后分离皮肤。检查皮下有无出血,水肿及病变。沿腹白线切开腹壁,用镊子挑起腹肌防止刺破肠管。检查腹水的颜色、多少和清浊度。打开腹腔后,依次检查腹膜、肝、胆囊、胃、脾脏、肠道、胰、肠系膜、淋巴结、肾脏、膀胱和生殖器官。用骨剪剪断两侧肋骨,朐骨。拿掉前胸廓,使胸腔暴露后,依次检查心、肺、胸膜、上呼吸道及肋骨。必要时,打开口腔,鼻腔及脑作检查。 1、兔的解剖 (1)将已处死的家兔腹面朝上置于解剖盘上,用水湿润腹中线的毛,用解剖剪在腹部开一V形小口,再向后将皮肤剪开至泄殖孔前缘,向前剪开皮肤至下颌,然后用镊子提起皮肤,用解剖刀向左右两侧剥离皮肤与皮下肌肉。 (2)用镊子提起腹壁,用解剖剪剪开一小口,再沿腹中线剪开腹壁(向前至胸骨剑突,向后至泄殖孔前缘),用骨剪剪断胸骨骨侧的肋骨,移去胸骨,打开腹腔。 (3)将内脏的各系统(消化系统:口腔、食管、嗉囊、由肌胃、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肝脏、胆管以及胰脏。循环系统:心脏、脾脏以及血管等。呼吸系统:肺脏、气管、支气管、鼻、气囊等。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泄殖腔。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等)取出观察有无病变的发生。 2、检查内容及提示相应疾病 (1)外部检查在剥皮之前检查尸体的外表状态。检查内容包括品种、性别、年龄、毛色、特征、体态、营养状况以及被毛、皮肤、天然孔、可视粘膜等参照上面检查方法),注意有无异常,同时注意尸体变化(尸冷、尸僵、有无腐败等),以判定死亡的时问、体位。若体表脱毛、结痂提示疥螨病、皮肤毛癣菌;体毛污染提示由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引起的拉稀。 (2)皮下检查主要检查皮下有无出血、水肿、炎性渗出、化脓、坏死、色泽等。④皮下出血提示兔病毒性出血症;皮下组织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提示兔链球菌病;皮下水肿,可提示粘液瘤病;颈前淋巴结肿大或水肿提示李氏杆菌病。②皮下化脓病灶提示葡萄球菌病、兔痘、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乳房和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化脓,脓汁乳白色或淡黄色油状,则提示化脓性乳房炎。⑧皮下脂肪、肌肉及粘膜黄染提示肝片吸虫病。 (3)上呼吸道检查主要查鼻腔、喉头粘膜及气管环间是否有炎性分泌物、充血和出血。①鼻腔内有白色粘稠的分泌物提示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等;鼻腔出血提示中毒、中暑、兔病毒性出血症等。②鼻腔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则提示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李氏杆菌病、兔痘、绿脓杆菌病等。③喉头、气管

兔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9年第8期 吉林畜牧兽医 51 ·草食动物· CaoShi DongWu 兔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马铁英1,王欣宇2,李昱洁2,邵洪泽2,丁世杰2,任 锐 2* 1.吉林省榆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榆树 130400; 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畜禽(如兔、猪、牛、鸡等)巴氏杆菌病的病原菌,主要引起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兔巴氏杆菌病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症,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采集疑似病死兔病料进行了兔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1 临床症状 病兔呼吸道症状明显。表现为咳嗽、打喷嚏,鼻孔流出水样或黏液样分泌物,鼻部被毛湿润;严重者呼吸困难。病死兔鼻腔、气管充血,气管内有大量白色黏液;肺脏出血、肿大;肝脏、脾脏瘀血、肿大;肾脏瘀血;膀胱充满尿液。 2 细菌分离 采集病兔心血、肝脏、肺脏。将采集的样品涂布于血琼脂37 ℃培养18 h,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结晶紫1 min →碘液1 min →脱色液30 s →复染液10 s),油镜镜检。结果从病死种兔的心肝肺均分离到基本相似的细菌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菌。 3 生化鉴定 从新鲜的血琼脂平板上挑取3~5个鉴定为革兰氏阴性菌的菌落,用浊度计调整至0.5 McFarland 标准管。通过接种仪分别接种在美国赛默飞世尔革兰氏阴性菌鉴定板,37 ℃孵育 24 h。通过OptiRead 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生化鉴定,结果为FR1:阴性;木糖:阴性;FR3:阳性;麦芽糖:阴性;FR5:阴性;阿拉伯糖:阴性;FR7:阴性;丙二酸:阴性;尿素:阴性;FR12:阴性;海藻糖:阴性;FR4:阴性;果糖:阳性;赖氨酸:阴性;精氨酸:阴性;丙 酮酸:阴性;鸟氨酸:阴性;蔗糖:阳性;FR8:阳性;肌醇:阴性;七叶苷:阴性;TDA:阴性;FR6:阴性;枸橼酸盐:阴性;山梨醇:阳性;FR9:阴性;甘露醇:阳性;FR10:阴性; 阿糖醇:阴性;棉子糖:阴性;纤维二糖:阴性;胍丁胺/鲱精胺:阴性,生化鉴定为多杀巴氏杆菌。 4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参照农业标准[1]设计引物、样品处理、基因提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凝胶电泳分析等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上游引物P1:5'- ATC CGC TAT TTA CCC AGT GG- 3'。 下游引物P2:5'-GCT GAT AAC GAA CTC GCC AC- 3'。 实验结果扩增产物电泳后通过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在460 bp 处有目的条带,证明为巴氏杆菌核酸阳性。 5 讨论 兔巴氏杆菌病临床上可表现为败血症、肺炎、鼻炎、结膜炎、中耳炎、脓肿等多种形式的一种传染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黏膜、伤口感染等多种途径传播,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幼龄兔多发易发,其它兔在各种不良条件或应激刺激导致兔抵抗力降低时,也可引起发病,给养兔业造成巨大损失,是养兔业最应重视的传染病之一。吉参考文献: [1] NYT 563-2016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 诊断技术。 *通讯作者

巴氏杆菌

巴氏杆菌 本属讲述的主要内容 ?本属细菌的共同特性 ?本属细菌主要的菌种 –多杀性巴氏杆菌 –溶血性巴氏杆菌 本属细菌的共同特性? 1、G-两极浓染的球杆菌; ? 2、需氧或兼性厌氧; ? 3、普通培养基多生长不良; ? 4、氧化酶阳性。 本属细菌主要的菌种 ?多杀性罢市杆菌(P. multocida) ?溶血性巴氏杆菌(P. haemolytica) 是引起畜禽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体。 ?脲巴氏杆菌(P. ureae) ?嗜肺巴氏杆菌(P. pneumotropica) 一、多杀性巴氏杆菌 ?形态特性 ?培养特性 ?生化特性 ?抵抗力

?抗原结构 ?致病性 ?微生物学诊断 1. 形态特性 ?G-两极浓染的球杆菌。 ?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 ?两极染色。 2.培养特性 (1)需氧或兼性厌氧; (2)普通培养基中不生长。 (3)菌落形态: –血清琼脂:淡灰白、露珠样小菌落,边缘整齐、表面光滑。 –血液琼脂:湿润、水滴样小菌落,不溶血。 –血清肉汤或1%胰蛋白胨肉汤:均匀混浊,轴性沉淀,形成菌环。?新分离的强毒菌,血清琼脂上的菌落在45度折光下观察时,在菌落的表面可看到荧光。 ?根据有无荧光及荧光色彩,可分为3种菌落类型: –Fg型:菌落小,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狭窄的红黄光带,对猪、牛、羊等为强毒菌,对鸡等禽类的毒力弱。 –Fo型:菌落大,桔红色带金光,边缘有乳白色光带,对鸡及兔等为强毒菌,对猪、牛、羊等家畜的毒力则微弱。Fg型和Fo型可以发生互相转变。 –Nf型:上述2型经多次传代后,毒力降低或转为无毒力,不带荧光也无毒力。 3.生化特性 ?糖类利用情况: ?分解葡、蔗、果、甘露和半乳,产酸,不产气。 ?大多数发酵甘露醇。

3 论禽巴氏杆菌病的性状与仿制(修改后).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禽巴氏杆菌病的性状与防制 姓名贾岭燕 学号 10091428 专业畜牧兽医 班级 10大牧14班 所在系畜牧系 指导老师何孟莲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制 2013年 5 月 10 日 论禽巴氏杆菌病的性状与防制 贾岭燕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不仅对于现代养禽业的危害巨大,而且对于人类的公共卫生方面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养禽业的高度发展以及越来越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趋势,此病势必成为妨碍禽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所以为了更加科学健康的进行禽类养殖,减小养殖过程中因此病而带来的损失,有针对性的对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各种性状加以研究,并找到应对的仿制措施和解决的方法就非常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在人类的公共卫生学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巴氏杆菌;症状;仿制措施;意义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特征是病禽的肝脏有针头大小、边缘整齐的灰白坏死点,还可见心脏出血、肺脏水肿、肠道出血等败血性变化,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常常造成大批鸡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1.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短杆状或球杆状,长0.6—2.5纳米。常单个存在,较少成对或成短链,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本菌有多个血清型且不同的分类方法表现出的血清型数量不一样。其抵抗力弱,对热,日光照敏感,常用消毒剂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灭。 2.流行病学 2.1 本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家畜中牛,猪较为易感。畜禽发生巴氏杆菌病时,往往查不出病原,一般认为在发病前已经带菌。禽体在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营养不良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家养兔子主要有如下常见疾病,兔子的主要分类体系

家养兔子主要有如下常见疾病,兔子的主要 分类体系 家养兔子主要有如下常见疾病 1、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3月龄以上的青年和成年家兔危害很大,乳兔一般不发病。常在初春暴发流行,一旦发生,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在95%以上。最急性型病兔只见突然倒地,尖叫抽筋而死。多数病兔体温升高41℃以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急促,四肢呈游泳状,有的发生惊厥,鼻中流出泡沫性血液,多在12-36小时内抽搐而死。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关键在于接种兔瘟疫苗进行预防,1-2月龄兔肌注1毫升,成年兔肌注2毫升兔瘟疫苗,即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一旦有兔发病,立即隔离观察,并对全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兔瘟疫苗”,也能收到较好效果。 2、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6月龄家兔,尤以春季多发。发病后如不及时控制,死亡严重。急性型病兔,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呼吸急促,打喷嚏,流鼻涕,有时下痢,死亡前体温下降,全身发抖,四肢抽搐,多在12-18小时内死亡。慢性型病兔,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发出如拉风箱似的响声,流浓鼻涕,打喷嚏和用前爪抓鼻,食欲减退,病兔多因消瘦、衰竭死亡,病程1—2周。此病只需预防接种兔巴氏杆菌苗,就能有效防治。发病后,可按每只兔用链霉素0.50克加40万单位青霉素肌注,每

天2次,连续5天,效果较好。也可用10%磺胺嘧啶2毫升肌注,还可按每只兔用土霉素O.25克,拌饲料中喂,每天2次,均有显著效果。 3、兔大肠杆菌病主要侵害1-4月龄兔,尤其是第一胎仔、幼兔最易发病,且死亡率很高。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尤以春季最甚。病兔体温正常,精神沉郁,消瘦,磨牙,流涎,不食,喜欢饮水,腹胀,肛门附近黏有黄色水样稀便,粪中含大量似鼻涕样黏液,有的粪便呈透明结晶,有的粪便质地较硬,形如鼠样干粪,病程短的1-2天死亡,长的1周左右死亡。该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力求不轻易更换饲料,不喂霉败饲料。一旦发病,应及时施治;按每千克体重用痢特灵15毫克或用黄连素0.20克,内服,每天3次,连服3天。也可肌注庆大霉素或磺胺嘧啶,每兔每次2毫升,每天2次。 4、兔球虫病是感染球虫寄生在肠道上或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病兔消瘦、贫血、拉稀、腹胀。可视黏膜黄染,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很高。平时可用20%石灰水消毒兔舍。如发现有兔患上该病,按每千克饲料加入氯苯胍30毫克饲喂1周,以后减半。也可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天每只兔0.20-0.50克拌料饲喂,均有很好效果。 5、兔螨病是家兔中侵袭性极强的一种寄生虫病,常见于兔的足、爪、鼻和外耳部等处。患兔出现剧烈痒痛、皮肤发炎甚至脱毛,由于奇痒难忍,到处摩擦、搔抓或啃咬,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对病兔应及时隔离治疗,彻底清洗圈舍及污染的用具,然后用双甲脒喷洒消毒。保持圈舍通风、透光和干燥。对患部用热水

肉鸡大肠杆菌的发病原因

大肠杆菌的诱发原因有哪些? 近些年来,养殖户朋友一直被一个严重的问题困扰着,那就是大肠杆菌病为什么越来越难以治愈?为什么耐药性越来越强?为什么药物已经用遍了,而鸡群的大肠杆菌病确没有预防住?明明各种疫苗都按程序进行了,可偏偏病毒性感染越来越突出呢? 一、大肠杆菌病的原因 (一)原发性感染 呼吸道是禽类大肠杆菌侵入机体的主要门户,鸡在养殖户的育雏期,许多朋友只注重保温工作,而忽视了通风工作,导致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增高,同时高温育雏,温度过低,使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遭到破坏。而改病性大肠杆菌,则粘附在损伤的呼吸道上,随纤毛运动而到达肺脏,引起肺炎,同时期广大养殖户朋友往往认为是呼吸道(即所滑的支原体,慢性呼吸道病)感染,投服大量的控制支原体药物,结果是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此时期大肠杆菌已经通过肺泡组织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并产出毒素,在此种情况下很快迁延至气表,形成气表炎,而气表又由于无毛细血管通过,不能将药物有效吸收, (二)继发性因素 (1) 慢性病毒性疾病的感染,新城疫,禽流感、传支、传喉改病性病毒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他们通过破坏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屏障而为大肠杆菌病的感染创造先天条件。 (2) 免疫抑制病的影响

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烟曲霉苏病,球虫病等使家禽免疫系统受损,抗体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感染 (3)疫苗应激反应及毒料选择不当 现在很多鸡场多采用进口疫苗或高强毒料(特别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或多价毒株,免疫殊不知抗体免疫力下降后极易出现应激性呼吸道病,这就是许多鸡场免疫后大面积爆发大肠杆菌病的主要原因。 (4)种蛋孵化过程中有毒不严格,孵化箱中感染造成雏鸡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的垂直传播而感染大肠杆菌病 二、预防手段(仅供参考) (一)从大肠杆菌病的发病规律性(时间性) 第1周:主要从雏鸡源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疗入手,使用氟苯尼考、喹诺酮类、阿莫西林等成分的药物等可有效阻断雏鸡源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第2周:从气囊炎的形成和支原体的混合感染控制入手,选择药物如观林霉素成分等药物。 第3周: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入手控制 第5周:从肠道感染和病毒性疾病感染控制死亡。 作为雏鸡开口药的选择一定要谨慎,磷杆清4代对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预防有很好的作用。 三、预防手段 1、改善饲养管理,降低外界用药的影响。

兔子完整的解剖辨病程序

兔的解剖程序完整的 许多疾病仅靠外部的表现很难做出确切的诊断,必须对尸体进行解剖,根据剖检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1、病理剖检方法取仰卧式,腹部向上,置于搪瓷盘内或解剖台上,四脚分开固定,腹部用消毒药消毒。沿腹中线上起下颌部下至耻骨缝处切开皮肤,再沿中线切口向每条腿切开,然后分离皮肤。检查皮下有无出血,水肿及病变。沿腹白线切开腹壁,用镊子挑起腹肌防止刺破肠管。检查腹水的颜色、多少和清浊度。打开腹腔后,依次检查腹膜、肝、胆囊、胃、脾脏、肠道、胰、肠系膜、淋巴结、肾脏、膀胱和生殖器官。用骨剪剪断两侧肋骨,朐骨。拿掉前胸廓,使胸腔暴露后,依次检查心、肺、胸膜、上呼吸道及肋骨。必要时,打开口腔,鼻腔及脑作检查。 2、检查内容及提示相应疾病 (1)外部检查在剥皮之前检查尸体的外表状态。检查内容包括品种、 性别、年龄、毛色、特征、体态、营养状况以及被毛、皮肤、天然孔、可视粘膜等参照上面检查方法),注意有无异常,同时注意尸体变化(尸冷、尸僵、有无腐败等),以判定死亡的时问、体位。若体表脱毛、结痂提示疥螨病、皮肤毛癣菌;体毛污染提示由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引起的拉稀。 (2)皮下检查主要检查皮下有无出血、水肿、炎性渗出、化脓、坏死、色泽等。④皮下出血提示兔病毒性出血症;皮下组织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提示兔链球菌病;皮下水肿,可提示粘液瘤病;颈前淋巴结肿大或水肿提示李氏杆菌病。②皮下化脓病灶提示葡萄球菌病、兔痘、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乳房和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化脓,脓汁乳白色或淡黄色油状,则提示化脓性乳房炎。⑧皮下脂肪、肌肉及粘膜黄染提示肝片吸虫病。 (3)上呼吸道检查主要查鼻腔、喉头粘膜及气管环间是否有炎性分泌物、充血和出血。①鼻腔内有白色粘稠的分泌物提示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等;鼻腔出血提示中毒、中暑、兔病毒性出血症等。②鼻腔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则提示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李氏杆菌病、兔痘、绿脓杆菌病等。③喉头、气管粘膜出血,呈现出血环,腔内积有血样泡沫提示兔病毒性出血症。④喉炎、支气管炎、斑疹则提示兔痘。 (4)胸腔脏器检查主要查胸腔积液、色泽、胸膜,肺、心包、心肌是否充血、出血、变性、坏死灶等。 ①胸膜与肺、心包粘连、化脓或纤维性渗出提示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波氏杆菌病。 ②肺呈暗红或紫色,肿大,粟粒大小出血点。质度柔韧,切面暗红色提示兔病毒性出血症。 ③肺炎则提示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波氏杆菌病。纤维性化脓性肺炎提示巴氏杆菌、葡萄球菌病。肺表面光滑、水肿,有暗红色实变区,切开有液体流出,有大小不等脓灶。乳白色粘稠脓汁.则提示波氏杆菌病。 ④肺充血肿大,片状实变区提示野兔热;肺淡褐色至灰色坚实结节,具干酪样巾心和纤维组织包囊提示兔结核病。肺上有斑疹.灰白色小结节提示兔痘。 ⑤胸腔内充满脓胞,提示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葡萄球菌病等。浆液或纤维素性渗出提示沙门氏菌病。胸腔内积有血样液体提示绿脓杆菌病。 ⑥心包积液、心肌出血提示巴氏杆菌病。心包液呈血样液体提示兔绿脓杆菌

禽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以发表)

禽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 ***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禽类的一种常见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类型的禽均可感染并导致死亡。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可出现慢性的、局部性的疾病。 (一)、病原 1、形态染色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卵圆形的短小杆菌,少数近于球形,长约0.6~2.5 um(微米),宽约0.2~0.4 um,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多呈单个或成对存在。在组织,血液和新分离培养物中的菌体用美蓝、瑞氏、姬姆萨氏法染色均可着色,菌体呈明显的俩极着色,中间部分着色较浅,很像许多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血清型菌株有荚膜,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时,可以见到清晰的荚膜。人工培养后及弱毒株,荚膜不明显或消失。 2、培养特征 巴氏杆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37℃培养18~24h (小时),可见灰白色,半透明,光滑,湿润,隆起,边缘整齐的露滴状小菌落,直径约1~2 mm(毫米)。本菌在鲜血琼脂,血清琼脂或马丁琼脂平皿上培养,生长良好,不溶血。在肉汤中培养时,初期呈均匀混浊,24h后上清清亮,管底有灰白色絮状沉淀,轻摇时呈絮状上升。新分离的细菌接种到马丁琼脂平皿上,通过45°折光观察,可见菌落有荧光,呈橘红色带金光,边缘有乳白色光带,结构细致,边缘整齐,称为Fo型菌落,对鸡等禽致病

力强;另一类菌落呈蓝绿色而带金光,边缘有红黄色光带,称为Fg型菌落,对鸡等禽致病力较弱。 该菌可利用果糖,甘露糖,蔗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利用肌醇乳糖,靛基质,过氧化氢酶,氧化酶和硝酸盐还原阳性,尿素酶阴性,不液化明胶,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普通琼脂上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3、种类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分类方法有很多种,Garter在1955年用间接血凝试验根据细菌荚膜将其分为A、B、D、E四个型。Rimler 于1987年又发现一种新的荚膜血清型F,[17]Namioka用盐酸除去荚膜做交叉凝集试验,将该菌分为1~12个菌体血清型。至此,本菌的血清型可以用荚膜血清型和菌体血清型合并表示,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菌体抗原,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荚膜抗原,如5:A。禽巴氏杆菌多属A型,少数见于D型。经我国学者对禽巴氏杆菌分型研究表明,我国流行的禽源巴氏杆菌大部分均为5:A、8:A及9:A。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与其毒力有关,有致病力的菌株如果失去产生荚膜的能力,可导致其毒力的丢失。已有研究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在体内繁殖可以产生毒素,内毒素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引发病理过程。 (二)、禽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1)、病料采集: 无菌操作采取死亡鸡肝脏、脾脏、心脏,采病料时用烧红的刀片烧烙组织,而后用灭菌棉拭子或接种环通过烧烙表面插入组织或心脏内取样。 (2)、涂片镜检: 将肝触片和心血涂片,滴加几滴甲醇,作用2~3 min,自然干燥,然后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美兰染色,镜检。 (3)、禽巴氏杆菌分离与纯化: 无菌取急性死亡的鸡的心血、肝分别接种血液琼脂平板、麦康凯培养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