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对分数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在学习中,学生要经历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数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

四、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三个环节:

一、了解分数产生过程,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这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出示课本第60页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两个人在平分一个物体时,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教师指出:像这样,在测量物体、分物体的时候不能用整数表示物体数量的情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人类很早以前就发明了分数,分数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今天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他们的成果,这是何等荣幸的事啊。(揭示课题)

(在这一环节,教师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产生必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之中。)

二、围绕关键问题,自主探究,突破重难点。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两次尝试与探究活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尝试与探究一:

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本61页,带着以下两个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

1、这些图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

2、这些图在表示1/4时分别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就会发现:1/4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的1/4。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为了表示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就要用圆圈将他们圈起来,并顺势引导:在这上面的例子中,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用1/4表示。(板书: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常叫做单位“1”)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了单位“1”的含义)

(二)尝试与探究二:

教师请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你能表示出这张纸的3/4吗?学生用折一折的方法很快能找出这张纸的3/4(把一个物体看成单位“1”);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8个长方形,12个五角星的3/4。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思考两个问题(陈卫斌课件中的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先折出一个物体的3/4,再用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涂一涂的方法表示出一些物体的3/4。放手让学生通过具体活动来表示分数,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在归纳与展示环节,我要求学生在交流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的意义,能促使他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联系生活,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我重点讲2个练习:

1、基础练习

2、变式练习:

猜猜一共有几枝粉笔?可以掀起本节课的一个高潮。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枝粉笔,就拿出了这盒的1/6,第一个纸盒里一共有几枝粉笔?

(2)从第二个纸盒里拿出2枝粉笔,就拿出了这盒的1/6,第二个纸盒里一共有几枝粉笔?

(3)从第三个纸盒里拿出4枝粉笔,就拿出了这盒的1/3,第三个纸盒里一共有几枝粉笔?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整节课的教学,我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争有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

分数的意义 慧芬 教学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单位“1”的意义,分数的 意义,并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利用广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了解分数产生 的背景。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 悦。 教学重、难点: 1、单位“1”概念的抽象和分数意义的归纳。 2、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数,并板书(数)。 问:这是一节什么课呀?数学课数学课肯定跟数有关,这节课就来研究数。 2、1 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数,它的本领可大了,你想知道是几吗? (1 板书)1可以表示几?(板书:一个苹果等) 这还不算什么神奇,实际上你不管说多大的数量,我啊都可以用

“1”表示,信不信?我们来试一试。(板书:56人 47个等) 3、单位“1”,及与1的区别。 (1)这个神奇的“1”与平常的1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是啊,它不仅表示单个的物体,还表示56人 47个等等的 多个物体,象这样的多个物体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 (3)那你觉得单位“1”还可以表示哪些? 4、折纸 这纸也可以用“1”表示。对折,21表示什么?再对折,4 1。 (过渡:除了这两个分数外,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二、 展开 (一) 单位“1”的教学 1、展示图。问:你能画一幅简单的图表示你喜欢的分数吗?或在老师的提供的5个图中任选一幅图表示出你喜欢的一个分数? 2、学生操作,师巡视。 3、同桌互说。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4、汇报交流。问:你是怎么表示的?再问:把什么看作单位“1”? 说明(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板书) 5、完整单位“1” 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称单个物体,也可看作单位“1”。现在你知道单位“1”可以指哪些?一个计量单位除1分米外,还可以是哪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

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然后出示五个苹果和六个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其中的1/4,让他们用八支水彩笔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归纳出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得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分数的意义,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深刻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由整数1引入,揭示单位“1”的意义 1.板书数字1,提示单位“1”的概念。 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 学生回答 一群羊、一箱苹果、46人组成的一个班集体……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实际意义,数学家们就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2.寻找学具中的单位“1”。 师:请大家倒出你桌上信封内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把它看作单位“1”? 3.小结:像我们刚才所说,一个苹果这样的一个物体,一张长方形纸这样的一个图形,1分米这样的一个计量单位,以及由许多同样的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用单位“1”来表示。

二、研究分数的意义 1.操作学具,得出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研究分数的意义,肯定需要分数,但老师不提供分数给大家,我们研究要用的分数需要靠大家来创造。 ⑴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分数的有关知识,分一分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呢? a.每人操作一种学具,说说所得到的分数及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 b.小组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只平均分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一根棉线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②有平均分8个正方形方块和12根小棒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⑷引导归纳,揭示分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呢? 生: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便得到了分数。 师:大家刚才平均分的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新人教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原则,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们确立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测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生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热爱数学的情感。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单位“1”。 三、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活记忆 首先,用课件出示情境图,两个小朋友在分东西吃,“把一个月饼、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人分到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P61—62《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中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分的数,叫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知道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教材需要教师的合作,新教材注重的不是教参,不是现成的课时教案,而是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分数的意义》教学前设计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挥了数学组各位教师的集体智慧,先由我对本节课按自己的思路设计,然后在教研活动中集体研讨本节教学设计,我们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推敲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选择课件。在选择学法上每位教师都提出了宝贵意见,特别是如何揭示单位“1”,同级的两位王老师仔细琢磨,充分利用课件和实物演示来揭示,并对教学程序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本节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知抽象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一张圆形纸片、一根一米长的绳子、12根小棒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滨海园区恒兴小学杨忠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分数: 师: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个数字谜,想不想猜一猜?听仔细了。“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各打一个数(板书学生的答案) 师:还认识它们吗?是什么数? 2、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完成例1,填上分数。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点多媒体) (2)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吗?(点多媒体)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其中的几份? (3)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4)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多媒体出示,板书) (5)提问:①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点多媒体) ②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③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多媒体出示)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多媒体出示) 2、教学试一试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好,我们交流一下,我请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1)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填空。 (2)好,我们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3)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深化意义 1、练习六第1题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45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说课稿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单元内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感受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节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操作、观察、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难点:重点:分数的意义和节本性质。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教法、学法:老师将讨论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等实施于课堂中,引导并放手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活动,经历“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释应用”的过程,主动构建知识、动手操作并归纳分析等。下面我就《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课,具体谈一谈教学设计过程。《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抽象概念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及应用意识。教学程序是:(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屏幕)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非要4块,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8块,分给第三只小猴4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2.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圆,通过师生分,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问: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有分得那么平均呢?同学们知道有什么规律吗?课进入第二个环节;(二)合作探索,获取新知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课后发给每个小组(三人组)3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操作标准(屏幕)(1)把三张纸条分别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2)用笔分别涂出它的一半,并用分数表示;(3)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4)你有什么发现;(5)能举例验证你的发现吗?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总结: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呢?并板书,如果同学们对于性质总结得不够完善,如(0除外)应引导同学们发现0作分母无意义,所以应在性质的末尾补上“0除外”三个字(三)深化概念,及时反馈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设计了如下练习第1题判断题,使学生通过判断,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意义的理解;第2题填空题,是一道综合巩固分数意义和基本性质的题目;第3题是两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具有一定难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 == 性质:这样设计,简单明了,使人一目了然。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意义》 导入: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游戏,好吗? 师: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1/2)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十拿九稳(9/10) 同学们,真厉害。 那(1/2、1/100、7/8、9/10)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呀?那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瞧: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口答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你们发现第4副图与其他3副图有什么不同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ok。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请你来说。 生回答。 师:的确是,一个月饼它是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它是一个图形,一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板书1)小结: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三、内化提升,达成共识 师:这里的1和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看来呀,单位1可真神奇,那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呢?

说的真好。 师:我们刚刚写出的这些分数,都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表示其中的几份呢?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合作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时,组长要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负责记录的同学要认真填写活动表格。(2)各小组试着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填写在表格中。 (3)活动完成后,组内的同学要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是如何得到的? 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做分数? 教师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四、学态检测,拓展训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下面我将从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关于“数与代数”内容安排上,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知识,学习好了本节课知识为以后学习分数的运算、性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与代数知识。教材编排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帮助他们感受单位“1”,理解分数单位,所以学好本节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分数,在教学时与相关的知识相结合。而本节课是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是一节概念性质的课程,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分数的意义概念教学时,创设生活情境,化抽象为具体、直观,调动生活已有的经验来理解分数的意义。 也据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分数的意义”,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分数的本质意义进行学习,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的教法以启发探究和引导发现法为主,教会学生用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三、说学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由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计算、推理”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采用自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实践突破难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借助操作,初步直观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在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这课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为之后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二、说学情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2.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与同伴合作交流想法。 3.学生还掌握了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四、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学具,包括一米长的绳子、一张纸、4颗花生、10个小方块。 六、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七、说教学流程: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如:古人用绳子测量物体长度,测量时不够一个单位长度该怎样记录;再如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由此引出:“生活中不光是分东西时得不到一个整数,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也不能正好得到一个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首先,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45.46页《分数的意义》。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不仅是学好本单元有关知识的前提,也是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3点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操作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子、分母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渗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辩证观。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及单位“1”的理解。教学难点: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看做单位“1”的理解。 二、说教法:为了是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以往对分数的认识和了解导入新课,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研究型素材来组织探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引导探究,观察比较,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法。并有效运用启发性谈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概念的生成与建构,逐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明确单位“1”的含义。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在有知识和表象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学法。课堂教学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那是对一个具体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的感知,而本课的单位“1”,还可以指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这种由个体到群体的变化,学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及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我让学生经历:细致的观察、主动的操作、及时的归纳、不断地反思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这样,伴随着一次次的发现、综合、归纳,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操作、学会了分析比较的方法,还学会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理解单位“1”。 教具准备:作业纸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2、学法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通过然后观察、讨论,比较,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45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之中。)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课件展示“一块饼平均切成2份”,并说明这是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产生的,并让同学举例说说生活中各种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苹果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后对比任意切成两份的情形,让同学们意识到平均分的概念。然后课件展示“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一条线段平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学生回顾已经知道的“分数“知识,使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3.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P46主题图,结合图中的5幅图分别说说1/4各代表的含义,并让同学们说说将这五幅图归类(注重引导学生说出前三幅图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后两幅图是将多个物体平均分)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平均分一个物体和平均分一些物体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二)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招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教招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教招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的学习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习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习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及学情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这一单元中,《分数的意义》十分重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学生更喜欢学习较为直观,形象的知识,所以在对学生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形象的场景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三、教法学法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我将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方法迁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粉笔 五、教学过程: 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全课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分层练习—巩固新知,总结升华”四大主线贯穿全课,其中动手操作,创造分数这一大环节包括小组动手创造分数;小组汇报交流展示操作成果;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四步。 具体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新课前教大家一个有趣的加法题:1+1=?(一只手加一只手等于一双手)1+1+1=?(一个父亲加一个母亲再加一个孩子等于一个幸福之家) 1+1+…+1=?(把10颗糖装进一个袋子里就是一袋糖)共10个 通过“趣味加法”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为后面学习把多个物体看做单位一奠定基础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习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学情分析: 本节课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6 页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整节课以“情智教学”为主线,通过学生的质疑、交流、合作、说理一步步的得出分数的意义以及单位“1”的含义。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单位“1”.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老师这里有一个蛋糕,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左边这一块吗? 二分之一。 那为什么是二分之一呢?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重点强调“平均分” 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分母2表示什么意思吗?分子1呢? 2表示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情境的设计是抓住学生心理的关键,通过生活中的蛋糕,让学生回忆平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简单说说以前学过的分数的意义。 教学新课 1.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出示ppt(书本52页例1) 四分之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占其中的三份 这里的一个月饼,我们可以称它为一个物体(板书) 第二幅图。 八分之五。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占其中的5份。 这里的长方形我们可以说他是一种图形。(板书) 第三幅图 五分之三。把一米平均分成五份,表示这样的三份。 这里的一米我们说它是一个计量单位(板书) 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一个物体,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多个物体呢?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六个圆,如果现在我们把他们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 把六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他们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板书) 其实,像这样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五七班所有的学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班所有男生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你还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现在,我们把这个整体分一分,(投影分的过程)多少? 三分之一。 它表示什么含义呢? 把六个圆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三份,涂色的占其中的一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的教学技艺综述是说课。主要是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一个简单的讲解。接下来我将展开来说。 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由于教学进度的问题,我只能选用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水平整整差了一年,所以我在教学时做了适度的调整,难度降低了一个层次。 一、温故知新,直奔课题。 在导入环节,我选取了平均分一个物体和平均分一些物体的两个例子,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分数的产生:当结果不是整数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但是分数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平均分一些物体,结果是整数却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为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埋下了伏笔。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 (1)小组活动。 简单的复习之后,我立即让学生进行了一个四人小组活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在教材的基础上对单位“1”的素材进行了丰富,一个物体我细分成了一个图形和一个实物,一个计量单位我选取了1米和1升做为代表,一些物体则是选取了桃子和鸡蛋这两种生

活中比较常见的实物。另外,我所呈现的分数也不单单局限于教材上1,丰富的素材为单位“1”及分数意义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的 4 (2)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生小组活动之后,我让他们把图片分类,顺势引出单位“1”的概念。认识单位“1”之后,我让学生回头找之前图片中的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当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了这样的几份?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的一个突破。学生既进一步巩固了对单位“1”的理解,又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整个这个大环节是我这节课的第一个亮点,也是我认为对教材处理得比较细腻的地方。 2.认识分数单位。 突破了重点和难点之后,紧接是分数单位的教学。这一知识点我没有采用教材上分糖果的例子,而是另辟蹊径。先出示这幅图,让学生猜蓝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学生一开始肯定是凭感觉猜,而后 1,再让学生猜。学生这次都会猜八分之我给出提示:其中的一份是 8 几。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明白这一份是很重要的,每个分数都是由若干个一份组成的,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相信同学们经历了这个过程,对分数单位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我认为这个环节是我本节课的第二大亮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