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经验点滴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经验点滴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经验点滴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经验点滴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经验点滴

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时效性差,教师简单的、重复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难以打动学生的心灵。如何在新形势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增强学校德育的时效性是学校全体工作人员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校在增强德育工作时效性上的几点做法。

一、德育科研——让德育充满智慧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大量的新的课题亟待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因此,搞好德育科研,强化德育工作,是学校建设的重头戏,学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1、让传统美德教育奠定德育的基石

为了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2001年我校确立了“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研究”这一市级重点德育课题,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1)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顽强的意志、不绝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2)教育途径有:学科渗透、主题教育、传统文化熏陶、榜样激励、自能发展教育、舆论宣传、活动体验等。

(3)教育方法有:活动体验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读书教育活动等,让学生体验并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榜样激励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学习古代先贤或近代伟人、革命烈士等人物事迹,确立自己的榜样目标,不断树立远大的理想。

自我评价法:通过开展自我评价,使学生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通过反思、自省,不断改正缺点不足。

课堂渗透法:通过课堂教学和传统文化导读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受到传统美德教育。

2、用传统文化滋养孩子的心灵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学校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同时开展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工作。开展此项工作是对“传统美德”课题的进一步升华。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创建中,我校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进行德育特色校创建。所谓“传统文化导读”就是以组织少年儿童诵读、熟背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让他们在一生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融人文性和思想性为一体,长期开展诵读活动,使学生耳濡目染于古代圣贤的智慧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内省能力。学校根据实际,制定了实验方案并开题运做。确立了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为实验班,召开了实验班家长座谈会,带领家长观看了相关光碟,并进行了理论讲座,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根据实际引进实验教材《学庸论

语》、《弟子规》、《唐诗三百首》并自编教材《中华成语速记手册》,此教育重点是:从教材说,自小就让儿童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的书”;从教法说,就是让儿童多念多反复乃至于会背诵。每天利用早自习时间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诵读,目前学生已能流利背诵《弟子规》、《大学》、《论语》、熟练掌握1000条成语,近百首古诗。我校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4年下半年,我校承办了县级德育工作现场会,校本课程《弟子规》在县级新课改研讨会上作了汇报课,省内有两所兄弟学校分别来信来电索取相关资料。

3、用良好的环境熏陶感染学生

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已溶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管理上学校实行以激励为主的人文化管理;在学科教学上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思想;在环境建设上达到人文化、个性化、生态化的统一;在礼仪上注重传统礼仪及文明用语的训练;在艺术上注重传统文艺的熏陶;在宣传上利用板报、墙报、手抄报、红领巾广播站进行传统节日、礼仪、风俗、文化、思想的宣传教育;在学生评价上,学校独创了以学生为本的“合约式”评价方式,即根据学校每月教育主题,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自己制定改进目标,并努力争取做到,月末班级进行统一评价,评出“诚信标兵”。通过此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变过去的“要我做到”为“我要做到”。

二、全员参与——让德育充满关怀

德育队伍需要专业化,更需要全员化。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校德育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复杂性。仅凭班主任和德育专业队伍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校明确提出了全员育人的要求,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

1、制度保障:全员参与的基础

为了保证全员育人的时效性,我校制定了“全员参与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各岗位人员的育人职责,从校长、副校长、政教主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后勤人员都有明确的责任规定,还制定了“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检查措施”、“班主任工作考核评比方案”,学校随时抽查,检查结果直接纳入教师“两考一评”当中,与先进教师及先进班级、优秀班主任的评比挂钩。为了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学校制定了“校风校纪创建方案”及“学校优良班风创建评比条件”,结合“五小公民”评比活动的开展,从礼仪、纪律、环境、卫生、文化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评选活动,使全员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2、以身作则:德育效能的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在我校有到这样一个情景:每个办公室墙角都有一个装废纸的袋子,教师随时把能回收的废纸或饮料瓶等装进袋子里,统一交给少先大队,把卖废纸的钱用于给贫困生买学习及生活用品。学校成立了爱路护路小组,教师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仅上学年师生就多次排除铁路险情,避免了三次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学校成立爱心超市以来,教师积极带头捐款捐物,学生也积极行动起来,不但为爱心超市捐献了大量的四季衣服鞋袜,还有各种学习用品,满足了贫困生的需要。学校要求学生注重环保,不乱扔杂物,许多教师在操场上看到杂物也能主动拣起放到垃圾箱中,学生纷纷效仿。只有这种无声的教育、无痕迹的教育、入脑入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走进心灵——让德育充满活力

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另一个原因是形式主义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使知行脱节,造成学生具有“多重人格”,道德认识不能转化成道德行为。让德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贴近未成年人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1、走进社会的大课堂

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良好思想道德行为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才能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我校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到张蔚华烈士纪念馆去走一走,看一看,用烈士的精神和品质感染和鼓舞学生;组织学生到北山果园去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感受农村的变化、农业的重要;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走一走,看一看,为老人送温暖,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和责任心。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学生是乐于接受的。

2、让生活成为德育教材

爱祖国就要从爱家乡、爱自己身边的环境、爱身边的人做起。为了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作为德育教材,我校于2005年5月开发了校本教材《可爱的家乡——温泉》,本册教材从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美丽传说、水土资源等方面一直到家乡的人和事,使学生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感受到家乡的美丽、文明和富饶,进一步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关注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3、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俗话说“闲则生事”,学生如果没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来发展他们的兴趣、充实他们的生活,不良的习惯和不健康的心理就会乘虚而入。为了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确立了国家级科研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研究”,在运做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在认真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基础上,通过“知心姐姐”信箱、心理咨询室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合作,我校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如学校的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学校板报、文艺汇演、演讲赛等,学生根据学校每月确立的主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独立去完成。我校还成立了各种学生自发组织的兴趣小组,如象棋小组、书法小组、国画小组、声乐小组、环保小组、护路小组等,学校每周五下午为学生提供活动时间和场地,他们自愿组合,选出自己的组长,邀请教师担当顾问,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兴趣极高。他们还常常合作开展活动,如在“爱鸟周”活动中,环保小组的同学制作了鸟巢,书法小组的同学写了很多宣传标语,他们一同到户外张贴标语,悬挂鸟巢,很有实际意义,同时在合作中学生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培养了他们的交际心理。

总之,德育工作是扎扎实实和潜移默化的,只有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学生才能乐于接受,德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有效体现,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广大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长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家长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希望,但是如何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尤其面对自己的孩子走向歧途,内心有很多苦楚和困惑,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家校联合,不断研究探讨。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步,推动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环节。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努力克服困难,把办好家长学校归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领导与班主任、科任教师一起研究家教工作,召开班级的家教会议。学校领导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家长学校有常设的组织机构,有必要的制度作保证,使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基本保证。组织建立起来后,家长学校立即召开会议,具体布置各项工作,各个人落实具体责任,并经过讨论确定本年度的工作主题,并在其中贯穿家庭德育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学生有1300多人,家长主要来自农村,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的生活

环境都是社会的最低层,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起点低,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家长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些特点: 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通过讲座,明确了家长的责任,认识到应该对孩子要有爱心但不是溺爱,建议家长对孩子要“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多信任,少严管;多放权,少施压”;“多授渔,少授鱼;多做,少说”;“多做好朋友,少做严长辈”。 教育家长,衡量孩子教育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能否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否在亲子关系中融洽自如,让家长明白了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等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家教方法。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教育活动,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失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9年7月

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单位:南安市向阳中学 组别:初中组 作者:蔡全兴

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在涉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时都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在实际工作中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一尴尬局面。对此,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德育的缺位和失衡。在困惑与迷茫的同时,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德育工作的反思 任何工作既要有总结,更要反思,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根源、进而可能解决问题。才能深刻的理解德育的内涵。才能勇于面对德育教育的复杂性、长期性与艰巨性,才能与时俱进的做好当前的德育工作,使之收到实效。反思处室德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反思一:指导思想上的偏差 日常教育工作中“重知识轻德育”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升学导向。面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现实压力,“只要学习好,一好顶三好”这种思维无形之中就占据着我们的大脑,把“百年树人”这一费时、费力、见效慢的德育工作挤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以至于我们常常被动地抽出时间和精力去“亡羊补牢”,虽然“未为迟”但是我们毕竟是付出了“羊”的代价。 同时,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目标往往过于完美化,过于理想化,过于成人化。主要表现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不能正确认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教育工作缺乏耐心、信心和深入的客观分析。因此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简单、粗暴、急躁、凭经验、扣帽子等现象。如:把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反复看作是“屡教不改”,把由于贪玩而造成的一些违纪现象当成是“品德不良”,把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而管不住自己的情况称为“明知故犯”……由此就会产生不正确的观点和采取不恰当的措施,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反思二:德育工作上的应付心理 正是由于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上的错位,导致了我们对德育工作产生一种应付心理,使德育工作处于一种被动执行状态。例如,对于学校举行的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班级没有兴趣,没有激情,更谈不上创意。我们常常只是机械地举办活动,应付完成学校的任务即可。大家都明白,单纯的活动只是一种载体形式,活动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后或进行当中的道德诱导、启发和深化密切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教育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正是这种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摘要】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念转变困难;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足;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离,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合等问题,必须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中小学德育方法和途径,提高中小学思想品德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百育德为先”,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毫无疑问,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很不乐意而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民道德却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甚至滑坡的现象: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见利忘义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公民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不佳,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部分人思想价值体系混乱,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知何由于去何从。成人都是由娃娃成长起来的,而中小学正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念转变困难重重。 学校教育唯分数论,育人观念淡化。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所以在中小学教育

工作中,学生‘一俊遮百丑’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德育机构健全,工作后劲不足。虽然当前中小学都设置和配备了专门的德育机构及工作人员,如中学设有政教处,小学设有少先队,专门负责全校德育工作。但是在唯分数论的指挥棒下,这些都机构自觉或不自觉地尽量减少了活动时间,充当起了可有可无的和声的角色,生怕他们过多的德育活动会冲撞了应试教育这个主旋律,招致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反感。 德育容滞后,重大节而轻小德。在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容中,极多的注重政治立场,共产主义远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的培养,而较少地重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交流合作等细节品行的养成。 心理教育刻不容缓。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个性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成长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比如:不迷信权威与尊重老师,讲义气与诚实,爱与责任的冲突及价值选择,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这些心理问题涉及较少,甚至对早恋现象,金钱观等敏感问题采取逃避的态度。 2.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足。 德育教学以灌输和考试为主,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 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摆脱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过去的模式化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固守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把生动复杂的德育教学活动局限在固定狭窄的框架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灌输和

德育工作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1) 道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渗透到知识教育,体育,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中。它为青年学生和学校工作的健康成长起着指导,动力和保障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出发点。小学德育是一门基础教育。它必须为学生在道德,智力和发展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为学生踏入社会奠定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审美教育等必须有机地融入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学校教育不仅注重智力教育,还注重道德教育。它还加强了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各方面的教育都能渗透和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育教育观念,管理教育,教育人。为了确保学校德育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学校德育管理的研究,其主要实践是:

一是完善学校德育管理体制。 要进行学校道德教育管理,你需要一个健全的组织。我们建立了 三级管理网络,包括学校,办公室和班级,以明确道德教育管理的责任。学校领导,道德教育主任,团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了一个道德 教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础的班级,可以形成纵向联系,形成教 学办公室与总务办公室之间的横向联系,这使得学校道德教育从组织 体系的角度出发,工作取得了成效。与上下联系,灵活指挥,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有效性,实现学校德育的组织保障。 第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个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要发挥德育组织的作用,必须明确各类学校人员德育工作的责任,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德育工作。要 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要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教育人民。 学习《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原 则和政策,统一理解,一致行动,建立和实施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工作 步骤,以便他们能够确定自己的责任并确定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 要动员教育和教育人民的积极性。首先是动员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 积极性。由于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单元,班主任是班级工作 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它是学校实施教育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的支柱。它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支柱。

如何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如何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职责与任务,如何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我想围绕具体做法谈谈感受。 一、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学校要以德育人、立德树人,就必须培养出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管理水平高”的德育队伍,我校在推进德育工作的进程中,着力从培树典型、榜样引领、业务培训、师德培养等方面打造德育队伍。 打造高素质的德育队伍,充分发挥级部“低重心、高效率”的管理优势。每月召开级部主任工作例会,总结工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探讨、解决德育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交流管理经验。例会总结,充分调动起级部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各级部在交流中有反思,在学习中有创新,在竞争中有提高。 打造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注重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在班主任队伍中培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班主任们互相学习,凝聚实干。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开展“最美班主任”的评选活动,设立“励耕奖”“滋蕙奖”“春蕾奖”。一批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工作勤勉、

无私奉献的班主任们脱颖而出,在开学典礼上对“最美班主任”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并通过橱窗、校园网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奉献实干精神,在班主任队伍中营造出“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勤勉自律、凝聚实干”的良好氛围。 打造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扎实做好班主任梯队建设。青年班主任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学校非常重视德育队伍的梯队建设,尤其注重青年班主任的培养,专门制定了“青年班主任培养计划”,旨在帮助青年班主任尽快适应教育管理工作,快速、健康、均衡发展。“青年班主任培养计划”由分层培养和目标培养两部分组成,分层培养包括入职培养和提升培养,以带班三年为分界点,针对不同带班年限的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组织“一帮一,一对红”班主任师徒结对活动,为新入职班主任指定有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担任师傅,手把手教,一对一带,帮助新手尽快进入角色,适应班级管理工作。目标培养分为班主任个人素养培养和班级管理能力培养,秋季学期主要以“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抓手,通过比赛提升班主任的个人素养,春季学期以讲座、经验交流会的形式,由政教主任、级部主任、优秀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培训。青年班主任的培养还体现在平时对管理细节的引导中,政教处在平时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培养年轻的班主任,例如帮助带领青年班主任处理问题学生,教给他们如何

2019小学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2019小学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各位家长,特别是家长委员会 的支持和配合下,学校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已圆满结束,小编整理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更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 一所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成为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环境,成为健康的理想的学习型家庭。我校一贯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重视家校联合对孩子的教育。本学年度,我校家长学 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推动 教育社会化进程、推动终身教育为培养目标,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家长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家长与孩子共同 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狠抓常规建设,突出工作的实在性。 健全领导机构。本学年,我们一如既往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确保各项硬件设施、经费需求的准时、准确到位;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学校教导主任主持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家长学校工作;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和家长委员会的成立,为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为家长学校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制定周密计划。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和学校家长委员会每个学年开学初都要结合年级学 生的情况、学校的教学进度和各项活召开研讨会,讨论了每个学期的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并将家长学校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纳入学校计划。在此基础上,家长学校也制定了相关的 行 事历,制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使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二、大胆探索创新,注重工作的实用性。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使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我校除了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选择承载崭新家教理念的教材作为家长学校的教材外,还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调查研究,让两个教育阵地互补。为了使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具有针对性,在每次学 校给家长上课前,学校都要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学校教育能与家庭教育 互补,全面调动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提高家庭的教育素养。学校通过开展过问卷调查、发放过宣传资料、家长座谈会等途径,了解家庭教育在近阶段存在的困惑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做到学为所用,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在每一次的活动开展结束后,家长代表

对农村学校当前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农村学校当前德育工作的思考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多年从事德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深深地懂得:品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如果没有德育教育也就不成为教育了。 近年来,虽然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加强,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发展的国内情况,学生的思想和其家庭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而我们传统方式的德育工作已经远远不能适用于今天的工作和对象,存在着许多问题、困惑,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思考: 思考一: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管理的窘境 虽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发了一些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文件,但多半是讲教师或学生不应该怎么做,至于该怎么做并没有规定。学生的许多行为确实需要规范,但学校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又缺乏法律依据,如学生早恋问题、使用手机问题等,我们觉得学校应该管理,但在如何管理及管理到什么程度上,学校感到茫然。就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这一问题,学校老师都知道是利少弊多,而很多家长则认为社会发展了,学生佩戴手机便于和家长联系。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堂上、考场上玩手机。所以老师此时就处于两难境地。收缴学生的手机吧,有些学生家长认为侵犯了学生的私有财产权。听之任之吧,于情于理又不太可能。另外,教育绝非万能。动辄请家长也非良策。对待屡教不改的学生,如何适度“惩罚”,尺度不好把握。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大多数班主任总是耐心引导教育,许多学生都能领会老师的一番苦心。可有些学生无论你怎样同他们推心置腹的谈,即使他们能当面点头答应,但事后总是忘的一干二净,屡教不改。每次好不了三两天。而每个人的耐心总是有限度的,当严厉批评和耐心教导都不起作用时,怎样适时适度地“惩罚”学生才有效,我们老师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 思考二:为何德育的付出和成效不成正比? 当前农村学校教师都觉得学校德育工作投入多,付出多,但收效甚微。一说起德育就想到量化考评,想到扣分。德育似乎已经成为了扣分的代名词。很多农村学校对老师和班级进行量化考核,然后按考评结果对班主任发放班主任津贴。而对班级的考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上。每天学生从学校大门开始,扣分一直伴随着学生:进出校门没带学生证会扣班级分;发型不合要求要扣班级分;中午不在教室休息要扣班级分;乱倒饭菜要扣班级分;不按时就寝要扣班级分……扣分已经渗透到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让学生高度紧张,政教处一帮人整天忙忙碌碌,也让班主任提心吊胆,生怕哪里有一点疏忽就被扣分,每月的班级考评就倒数。总而言之,学生怕老师累,但效果不佳。 作为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德育的目的是不是就是让学生怕?让老师累?这样的管理方式是不是德育的最佳方式?且不说这样繁多的“清规戒律”是否合理,这样动辄扣分的方式又能有多大的成效呢?真能深入到学生内心了吗?手机禁令俨然是形同虚设,乱丢乱扔似乎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已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 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 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 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因此,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二是探索建立学校内部有效的德育网络机制,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班主任与各科教师之间要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要形成有机整体,协同作战,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建立起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面上的普遍教育和点上的个别辅导相结合,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接受性相结合,建立起第三道防线。 总之,通过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素质或自律素质,充分保证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三、研究的目标

德育论文参考题目

德育论文参考题目 一新课程与德育关系研究 1生活化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2学校德育校本资源综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3影响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4”校本德育”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 5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 6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德育研究与实践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建设研究 1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的研究与探索 2学校德育与家长学校发展研究 3家庭教育成功模式创建与推广研究 4”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5学校,家庭,社会青春期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三学校德育方法,途径,评价研究 1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年级层次探索 2构建学校与德育基地合作互动工作机制的研究 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 4新时期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探索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7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研究 四学生教育工作研究 1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型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型学生,心理状态失衡型学生,留守子女学生,外来工学生,弱势群体子女学生) 2学生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教育期性健康教育等研究与探索 五班主任工作及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1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及培训工作的路径研究与尝试

2班主任工作管理与考核实践研究 3新时期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形式探索 4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5提升德育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6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研究 1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2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4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5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七网络德育研究 1大众传媒,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及对策研究 2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3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4增强学生网上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研究与实践5网络德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论学校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论学校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是载体,育人是目的。近年来,学校重视和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了德育的首要地位,不断改革德育内容、方法、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的育人格局。 一、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注重实效性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常规性活动抓到实现。学校坚持以爱为中心,进行序列性的爱的教育活动,从点滴做起,从低起点上来突破。同时,我们在广度上拓展,使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时时、事事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是注重向各种教育活动拓展。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现代新道德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中,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在美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中,在卫生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校园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感。二是注重向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展。通过对优秀学生的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为国读书的信心,树立为国学习的志向。三是注重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抓起,培养爱国主义的感情。利用入学教育,使他们确立立志报效祖国的学习奋斗目标,在学习、生活诸方面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符合规范。我们还向深度推进,将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意志和行为。 二、在传统教育中注重实效性 坚持开展“三会”(晨会、班会、队会)一话(国旗下的讲话),学校应注重发挥传统教育的育人作用。根据新课程计划的规定,我们开设了晨会课。规定每周星期一为升旗仪式、星期二为时事政策教育课、星期三为礼仪教育课、星期四为信息交流活动等,虽然每节课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但保证了每周对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教育和继承中华民族美德教育的时间。结合传统节日或纪念日,我们利用晨会课的生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如在纪念毛主席诞辰的日子里,我们开展纪念周的活动,在纪念日前后一周的晨会课,老师集中介绍“毛主席的生平”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了解党的一些基本路线。 我们把每周一的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作为一个重要的“爱”的教育契机,把国旗下的讲话分成若干个系列,每一系列下又有许多个短章组成,每一个年级组负责一个系列,每个同学都能根据要求去撰写国旗下讲话的材料,然后组织评比,把写得最好、讲得最好的同学推选为国旗下的讲话人。升旗手要选,要看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表现,尤其要选在“爱”的品德和行为方面确实是榜样的学生,从而把争当升旗手变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活动,使每一次升旗都能成为对形成学生爱国品质的一次推动。 三、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实效性

小学的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小学的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家庭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成为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环境,成为健康的理想的学习型家庭。一年来,我校家长学校工作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使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素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一、全面布置,合理分工,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一年来,家长学校各项工作注重抓早、抓细、抓落实。期初,召开了校务工作会议,宣布新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开展各项工作。组织建立起来后,家长学校立即召开会议,具体布置各项工作,各个人落实具体责任,并经过讨论确定本学年的工作主题,着重组织家长讨论“怎样帮助您的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学习”等活动。并在其中贯穿家庭德育教育。 二、召开家长会议,传授家教方法 本学年来,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着重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帮助您的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学习”等讲座。通过讲座,使广大家长认识到孩子是可塑的,明确了家长的责任,认识到应该对孩子爱而不溺,严而有轻,并学到了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家教方法。通过这些会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活动。经过这些家长会议,既加强了家校联

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失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印发家校联系卡,密切家校联系 本学年来,家长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家校间日常的联系。印发家校联系册(小学生素质报告册),以便家长向老师反映情况,获取信息。同时,学校要求家长每星期写反馈意见。经过双方努力,家校双方配合得更加默契。 四、组织教师家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 本学期来,家长学校又要求全体教师进行家访。尤其是对后进学生,要求全体教师与其结对子,每学期至少家访1次,或见面一次。经过家访,使广大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在家表现,掌握了第一资料,方便了自己的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 五、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支持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形成孩子、家长、教师三方的有效互动。 1、我校组织家长参与了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提高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使家长巩固“共同教育孩子”的观念。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学校的艺术节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长们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亲手制作的作品和表演出精采节目时,在由衷的高兴之余,也真切地体会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 2、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请家长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家长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小学教师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家长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希望,但是如何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尤其面对自己的孩子走向歧途,内心有很多苦楚和困惑,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家校联合,不断研究探讨。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步,推动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环节。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努力克服困难,把办好家长学校归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领导与班主任、科任教师一起研究家教工作,召开班级的家教会议。学校领导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家长学校有常设的组织机构,有必要的制度作保证,使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基本保证。组织建立起来后,家长学校立即召开会议,具体布置各项工作,各个人落实具体责任,并经过讨论确定本年度的工作主题,并在其中贯穿家庭德育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学生有1300多人,家长主要来自农村,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的生活

环境都是社会的最低层,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起点低,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家长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些特点: 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通过讲座,明确了家长的责任,认识到应该对孩子要有爱心但不是溺爱,建议家长对孩子要“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多信任,少严管;多放权,少施压”;“多授渔,少授鱼;多做,少说”;“多做好朋友,少做严长辈”。 教育家长,衡量孩子教育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能否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否在亲子关系中融洽自如,让家长明白了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等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家教方法。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教育活动,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失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xx年7月 小学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认真落实家长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工作方法,依托网络,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做法: 1、时间落实: 家长学校的上课时间规定每学期上两次课,每课时为四十分钟以上,每次上课前事先通知家长,使家长心中有数,以便安排好工作按时参加。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作为德育副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应该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系统的规划,为学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负起自己的责任,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来说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在德育处、团委、班主任和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生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卫生等表现总体都比较好。特别是上学期,学校搬迁到新校区后,由于从半寄宿制学校变成了全寄宿制学校,许多学生不适应寄宿生活,加上工程建设进度跟不上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等的需要,学生意见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处、团委依靠班主任和广大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学生大量的思想工作,同时加强了对寝室的管理,制订健全住宿生管理制度,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使学校平稳安全渡过了最困难时期,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情绪稳定,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进一步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要使我们学校真正成为名实相符百年名校,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传统的德育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及时更新德育观念。德育处过去又叫做训教处、训导处、政教处、教导处、导教处,这些名称有许多现在还在延用,但从这些名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观念的一些变化。总体来说德育观念的变化趋势是这样的:训→训教→训导→教→教导→导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观念的变化有明显的轨迹。传统的德育以训和教为主,对犯错误学生进行训斥、劝诫、教育、处罚,这种德育方式以训诫和说教为主,如果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是很有效的,因为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都比较单一,学生犯了错误,只要给他指出错误,往往就会勇于承认错误并改进错误。但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价值体系都在重新认识和重新构建过程中,并且折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转型期必然存在的各种各样充满矛盾的价值观念通过家庭、社会、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导致广大中学生无所适从,内心充满各种矛盾、迷惘和不安。他们内心的这种矛盾、迷惘和不安必然会表现在行为上,比如盲目追星,追求时尚,赶潮流,说话粗俗,上网成瘾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仍然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效果肯定不很理想。 首先,学校德育要尽可能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学校的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各种节日的纪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不断成长。学校在上一周开始开设的劳动课,其实也是德育体验活动的一个尝试,通过劳动课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很多道理,通过劳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有助于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有的问题及对策“百育德为先”,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毫无疑问,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很不乐意而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民道德却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甚至滑坡的现象: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见利忘义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公民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不佳,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部分人思想价值体系混乱,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知何因为去何从。成人都是由娃娃成长起来的,而中小学正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有的问题 1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点转变困难重重。 学校教育唯分数论,育人观点淡化。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所以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学生‘一俊遮百丑’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德育机构健全,工作后劲不足。虽然当前中小学都设置和配备了专门的德育机构及工作人员,如中学设有政教处,小学设有少先队,专门负责全校德育工作。但是在唯分数论的指挥棒下,这些都机构自觉或不自觉地尽量减少了活动时

间,充当起了可有可无的和声的角色,生怕他们过多的德育活动会冲撞了应试教育这个主旋律,招致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反感。 德育内容滞后,重大节而轻小德。在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内容中,极多的注重政治立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的培养,而较少地重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交流合作等细节品行的养成。 心理教育刻不容缓。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个性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成长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比如:不迷信权威与尊重老师,讲义气与诚实,爱与责任的冲突及价值选择,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这些心理问题涉及较少,甚至对早恋现象,金钱观等敏感问题采取逃避的态度。 整改措施: 发挥少先队,团委,政教处等德育专门机构的职能,展开各种形式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比如:少先队能够组织“讲卫生”,“爱环保”“文明礼貌从我做起”等主题日活动;团委充分利用共青团员入团仪式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教处利用校会,各种比赛,操行评定等机会对学生实行养成教育。只有这些中小学德育机构真正运转起来,通过日常工作和各种活动的点滴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多一份保证。 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除了应重视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理想壮志等“大德”的教育外,也应该重视学生在日常行为,文明礼貌,沟通与交流,理解与尊重,等“小节”方面的教育。并且能够适时地沟通二者的关系:因为我国整体人口素质低下,我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却远远称不上是一个人才

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论文

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论文 概要:作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者,只有用发自内心的态度去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才能唤发教师德育工作的激情,才能让“德育和谐之花”在校园里绽放。 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那么,怎样做到知与行相统一?怎样在德育工作中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怎么样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这又成了我们这些德育管理工作者新的研究课题。 最后,我们把两者放在一起。我们惊奇地发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美好的明天”这一办学理念与《若干意见》有着必然的联系。那就是通过让小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主动参与,引导小学生从小学习道德知识,从小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创造美好的明天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德育处顺着这条思路,全面推出了班级管理新模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锻炼,人人有进步。 推行之初,关键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到底能为班级做什么,自己应该怎么更好地完成工作。为了尊重每一位学生,班主任特别利用班会课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把讨论结果写下来,最终每班都形成了自己班级管理规章。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所负责的任务。有负责监督晨跑的、有负责维护大门的、有负责监督杂物房工具摆放的、有负责讲台……无论班级有多少人,每人都拥有一项属于自己的任务,每人都是班级管理的小主人,每人能为班级做贡献。 同时,德育处还为各班印发《班级管理积极分子表扬信》,供班主任表彰每周的班级管理积极分子。每周升旗仪式德育处还开展表彰学校“班级管理好少年”,“班级管理先进班”活动。班级管理新模式推行以来,学校在变、老师在变、学生也在变。班主任工作的激情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走廊地板上的纸屑不见了,主动捡垃圾的现象多了;破坏公物的现象没有了,主动保护的现象出现了;违反学校校规現象少了,自我约束与善意的提醒多了……这些一点点的改变不正是我们德育工作所期待的吗? 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在每周表彰“班级管理好少年”,出现了很多平时行为习惯较差、思想品质落后的学生光荣地站在升旗仪式上领到了自己小学以来的第一份奖状。从他们的笑脸上看到了他们的成功感、看到了他们的喜悦感。他们也在班级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原来也是“有用的”。 正因为我们尊重了孩子,孩子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通过推行班级管理新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体验自己管理的成功与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上班伊始就担任班主任,现在主管学校德育工作,从事德育工作这么多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德育方面的工作做了很多,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细思,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很多,做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怎样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 1、领导要重视 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始终摆在首位,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制度,把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日程上来。只有学校重视,领导重视,才能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思想要统一 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在哪些活动中收获大。从教师和家长出发,听取大家意见,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确定适合学校的可行的德育工作目标,从而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3、队伍要高质 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应该组织全校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使他们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选择乐于奉献的老师担任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定期召开班主任会,交流班主任计划和总结,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让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健康的人格,强烈的感召力。

4、校风要向上 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加强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通过有意识的营造校园文化,让学校的每一棵草木,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 5、习惯要养成 习惯是把信念和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重复和练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这个特性告诉我们,不仅要严格要求,还需要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我们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在老师和家长督促学生地基础上,实现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最终启发学生形成自我意识。 6、工作要系统 学校德育工作涉及的面很广,可是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要系统,符合学生的年级特点,循序渐进。同时,我们还应该选择适合时代特点的人和事,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 7、合作要有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开设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发展规划,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正确的教育方法、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还可以提出要求和希望,转变不成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让家

年度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年度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十九世纪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有句名言:“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哈佛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同样认为:家庭是素质教育场所的第一选择。传统教育的革新步伐,不仅需要走进每一个学校,也要走进每一个家庭。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基于这样的认识,家长学校工作以立足实际、着眼实效为工作思路,从家长教育水平的实际出发,广泛了解家长的需要,针对一些错误的家教心态,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和辅导,力求家长学校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建立运行机制,完善教育网络 1、成立家长委员会。 根据家长学校工作的需要,成立校级家庭教育委员会,委员由学校主管领导、家长代表、校外辅导员和政教处教师代表组成。其职能是研究家长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和家教实践中的问题,协调、组织与指导家长学校分校的工作。其次,各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其职责是贯彻落实家长学校计划,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针对各班家长与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2、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使家长学校工作规范化,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依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系列管理制度,例如家长交流会制度、家长培训制度、开展专题研究制度等。 二、师资培训先行,奠定教育基础 良好的师资是取得教育成功的保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就必须重塑家长学校的优良师资。我校数次开展对家长学校的教师的教育理念培训,使教师及时充电,理念更先进,与家长的沟通更艺术化。通过培训,教师意识到了家长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变以往的畏难情绪为现今的积极争取。 除了专门的教育理念培训之外,我们更注重对教师具体工作方法的指导。每学期校一级的家长会,我们都要出台家长会方案,规定基本动作,组织教师集体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本班级

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家长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一、加强领导,职责明确 为了使广大家长认识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确立好家长委员会。学校创办家长学校,坚持从家庭和学校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办好家长学校,并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形成合力齐抓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家长素质的提高。 家长学校领导及部分家长通过商议,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负责家长学校组织领导工作,明确职责。共同组成家长委员会机构,明确家长学校的目标,制定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管理家长学校的常务工作,使每一项工作做到“六有”,即有人抓、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效果、有总结,保证家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依据,完善管理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有力保证。为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建立完善了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整体工作能顺利地开展起来。如“校长职责”、“主任职责”、“教师职责”、“家长职责”、“教师家访制度”、“家长考勤制度”“开放日制度”、“校长接待日制度”等。做到各负其职,各尽所能,使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减少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学校结合实际建立了考评制度,对各种会议考勤进行记

录,定期对家长学校工作进行总结。 三、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 1、完善家长学校授课制度。做到家长学校授课达到“四定”,即定计划、定课时、定时间、定人员,精心选拔一支由学校领导、部分优秀教师、法制副校长、公安司法人员、部队官兵、优秀家长等组成的师资队伍,由他们进行讲座、解答家长的疑问,使家长学校真正发挥作用。 2、完善家长学校校务机构设置。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每学年调整一次,全面负责家长学校组织领导工作。根据学生教学班实际情况设立了六个年级二十五个家长学习班,由现任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承担家长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班务管理。家长学校还设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纽带,各委员要参与学校管理的信息反馈工作和承担监督学校工作的责任,每季度向学校上交一次提案,反映家长的要求及建议,学校定期研究,落实提案,及时反馈。 3、学校还每月召开一次校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家长工作;创立研究课题,研究新时期学校家教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研究计划,实施过程,促进学校家教工作,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 四、拓宽家长学校学习活动途径 1、定期开展讲座。为更好推进家长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有计划地组织家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管理和教育的素质,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