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总复习框架

高中历史总复习框架

高中历史总复习框架
高中历史总复习框架

人民版(适用于四川等使用人民版教材的省份)

高中历史总复习第二轮复习框架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包括夏、商、周三代,即通俗上说的先秦时期)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时才实现集中)。

1、夏代:禹死后,其子启继承其位,“家天下”制度开始。

2、商代的政治特点:1)甲骨文反映了商代的社会面貌及政治经济制度 2)把奴隶作为祭祀的“人牲”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宗法制始于商代,在周达到顶峰) 4)神权与王权结合密切结合 5)以占卜主宰国政

3、周代:周初三大制度: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性质: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目的:巩固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权统治。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姬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义务: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权利:在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分封体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作用:①稳定政局,镇抚各族,巩固统治,拓展疆域,使西周强盛。②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势力的增强,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消弱,致使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根源:生产力发展)

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目的:巩固分封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分大、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两者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宗法制的影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①灭六国。前221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②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北方修直道;筑长城。③征南越:修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臵桂林郡等,统一岭南地区。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④入西南:修“五尺道”,任命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意义:实现了统一,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秦朝的制度: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的创立、“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法令出一”;地方行政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皇帝制度: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集行政、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最终使军政大权操纵于皇帝一人

之手。三公九卿不得世袭,均由皇帝任免调动。

“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但决策权在皇帝手里。作用: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法令出一”:国家的法律、政策都由皇帝一个人决定。

在全国推广郡县制:郡属中央,郡设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监御史(掌监察)。县(少数民族同级行政机构叫道)隶属于郡。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其最大的差别是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正确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相对于中央和地方关系而言。

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正确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积极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延续;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所沿用。

3.“汉承秦制”:西汉大体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4.汉代的制度:汉武帝时设臵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巩固政权和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中朝,察举制。

(三)汉以后历代制度:

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2.唐代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御史台、科举制。

3.宋代的制度:设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提点刑狱司。

4.元朝的制度:大都沿用宋制、御史台、行省制度、土司制度、宣政院。

宣政院:元代管理佛教和西藏事务的中央机构。宣政院辖地:西藏、四川西部、青海西部。

5.明朝的制度:八股取士、废丞相、内阁制度、改土归流。

6.清朝的制度:八股取士、军机处、改土归流、理藩院。

军机处设立的直接目的为了适应西北军务,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运转过程:军机大臣跪奏笔录,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下达各部及地方执行,无决策权。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评价:利: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弊:①政治上: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腐败成风;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有效的治理;②经济上: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③思想文化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总之,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理藩院:清设立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西藏(起初只管蒙古事务)。

改土归流: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代开始废除土司实行流官,清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的地区,包括滇、黔、桂、川、湘、鄂6省乾隆时完成。这样的体制有利有弊,有利是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维护

了封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友好相处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等;弊端则是地方没有自治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

(四)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如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相”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吏,是皇帝的政治助手,位高权重,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秦代:设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宰相的军权和监察权。

汉代:汉武帝频繁换相;形成由皇帝左右亲信近臣构成的“中朝”,与由丞相御史大夫构成的“外朝”相对应。中朝在宫廷对重要政事先作出决策。中朝人选地位低便于控制。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三省指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代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评价: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决策过程中的失误。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宋代: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长官为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宰相军权;设三司使,分宰相财政权。

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上承天子,下总百司,行宰相职权。“二院”: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明朝(1368-1662):明前期有丞相,明太祖朱元璋1380年废丞相,权分六部。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司礼监太监在权重时也仅仅是控制内阁,并没有取代内阁。司礼监与内阁互相制衡。

清朝(无丞相):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皇帝的权力不断加强,在雍正时达到顶峰;相权由强到弱,主要通过增加相的数量来达到消弱相权。

(五)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产生的原因: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感受专治的诸多弊端: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汉武帝接受并实施了由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①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

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线索: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②秦朝正式建立③西汉巩固④隋唐完善⑤北宋加强⑥元朝新发展⑦明清达到顶峰。

(六)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以及行省制的实行:秦朝:郡、县两级。汉代:西汉初郡国并行制;东汉末州、郡、县三级。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三级。元朝:行省、路、府、州、县。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特点: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划,权力受中央节制,行省无权更改赋税和调动军队,有重大民政事务必须上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上报枢密院,中央监察机构监督和省官互迁的方式予以控制。元代两个单列行政区:“腹里”(元大都周围的地区,包括今河北、山东、内蒙古南部、河南北部),宣政院辖区(西藏和四川西部、青海西部地区)。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开创)。行省制意义: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②促进了民族融合;③行省制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明代:承宣布政使司(仍称行省)、府、县三级。清代:省、道、府、县四级。特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七)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世袭制(盛行于夏商周)、军功爵禄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察举制(主要是举孝廉,盛行于两汉时期)、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隋代创立,以后历代沿用)。世官制:特点: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内容: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的缺点: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试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了封闭的特征:权柄于上,民意无从体现。魏晋察举制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由大小中正官对士人德才作出品状,分为九等,成为授官依据,主要还是看门第出身,发展到后来成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工具。科举制:形成和完善:隋朝开创,唐朝完善。明清实行八股取士。都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度评价:(1)积极作用:①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是历史的进步②扩大了统治基础,官吏来源扩大了,有利于政权的巩固。③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国家统一。⑤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2)消极作用:发展到后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士,使知识分子致力于四书五经,脱离了实际,禁锢和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八)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秦代:中央有御史大夫,地方上郡设有监御史。汉代:中央有御史大夫,汉武帝又创刺史制度监察地方政治,设司隶校尉监察在京官吏。汉代以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隋唐设御史台。宋代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元代设御史台(长官为监察御史)。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古代监察体制的局限: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

(一)概括、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精耕细作)。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③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④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基本结构:一.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二.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三.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1.精耕细作: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1.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中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神农氏创制耒耜。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西汉时期二牛抬杠,东汉时期一牛挽犁。5.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江东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作用: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产量提高,推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缺陷:在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中国传统农业中,农业技术的进步难以实现进一步革命性的发展。

农业灌溉方式的不断进步和水利工程:大禹治水-------战国时期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和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秦朝修灵渠-----西汉时期井渠法、六辅渠、漕渠----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曹魏时期马钧发明翻车------唐代北方立井水车南方筒车------宋代利用水力的水转翻车-----清代风力水车。

2.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经济,特点:分散性(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形成条件: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小农经济的好处和弊端:

好处:农民掌握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

民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弊端:一.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套,老旧,技术难以革新,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三.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承担了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3)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

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4)明代后期,土地高度集中,激化社会矛盾,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表达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说明封建土地制度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4).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一般不剥削别人,或者对别人有轻微剥削,或者受别人轻微剥削。其生产通常带有较大程度的自给自足性质(某些商业性农业区除外)。

4.了解中国古代的赋税和力役制度: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支出提供保障的主要手段。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的主要来源。沉重的赋税往往使农民破产失去土地,过度征发徭役对农民长期离开土地,这都导致正常经济生活被破坏,由此引发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认识手工业在自然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这也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2. 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发达的工官制度

发展过程:历史悠久。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商代手工业作坊叫百工。西周为工商食官。春秋战国为百工居肆。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中央工官主办。

特点与地位:

(1)特点: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

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供皇帝使用;对民间市场没有显著的影响;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2)地位: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匠户制度:

含义: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3. 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1).列举汉、唐时期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蝉衣仅49克(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汉代中国被称为丝国。《西京杂记》里就记载了巨鹿人陈宝光的妻子善织花纹鲜艳的散花绫,每织一匹价值万钱。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唐代:南方超过北方。吴越为江南中心。越州的缭绫尤为精美,有“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的诗句。

(2).列举宋、元、明时期棉纺织业主要成就:

宋代:更大发展,丝织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浙江金华有衣被天下之称。

元代:品种繁多,技术有所革新。黄道婆创制新式纺车,推动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乌泥泾有“衣被天下”之称。

明清时苏州、杭州、湖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镂机结构复杂精密。

(3).列举商周、春秋、汉、唐、宋时期冶金业的主要成就: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器形体巨大,庄重雄奇,纹饰细腻优美,工艺精湛,世界罕见。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现在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

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使用煤作为燃料。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叫水排。

南北朝: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后再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相州的军刀很出名。

唐代:产地分布广,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宋代:北宋有了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这些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4).知道原始时代发明陶器、东汉时期发明青瓷、唐代的白瓷和釉下彩绘技术”、宋景德镇瓷器:

原始社会: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黑陶。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陶器唐三彩(在白地陶胎上刷一层无色釉底之后,以黄绿白赭蓝绘成花纹图案,再烧制而成)举世无双。近年发现的唐陶器五彩陶俑比唐三彩还要精美。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

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定钧汝官哥窑)。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明清时期: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景德镇被誉为瓷都。清代康熙年间还发明了珐琅彩。

4.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农业的制约;部门的不断增加;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时并存;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官营手工业、城市手工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三者相结合,但官营手工业处于支配地位;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手工业发展具有落后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5.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局限性:手工业的发展受农业的制约;官营手工业处于支配地位,长期打压民间手工业;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手工业发展具有落后性。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远古时代:出现商业交换。

商代:商业有初步发展,由于商族人善经商,因此后世将做生意之人成为商人。货币有玉和贝,以朋为单位,10枚贝为一朋。

西周: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有骨、铜贝;民间贸易活动频繁,“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就是其真实写照。

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如吕不韦(“奇货可居”)、范蠡(陶朱公)等。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齐鲁的刀币、楚国的布币〈布币分为平首布和空首布,形状如铲〉、鼻蚁钱),金币有楚国的郢爰,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西汉:商运发达。

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原因和条件: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唐代水路两路商业发达:水路有俞大娘航船,陆路有车坊、客舍等。

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条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表现: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交子出现(益州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大都成

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明清时期:出现会馆。明代徽商和晋商势力最为强大。

2. 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第一,商业的萌发、形成较早;第二,一开始就由政府垄断;第三,独立自由的私商出现晚,而且发展时间短;第四,古代中国的商业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在封建社会里,重农抑商政策占统治地位,商业不能按其规律发展,举步维艰。

3. 概述古代中国的“市”的形成与发展:

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实价,违法者要受到处罚。

汉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南北朝时期:形成草市。

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是工商业区,坊是住宅区,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唐代草市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乡村有定期交易的场所,称“草市”、“墟”、“集”。

北宋: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有夜市和鬼市,草市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南宋:墟市逐渐发展为市镇。

明清:都市商业区相当繁华。

市的变迁: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臵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严格分开;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宋:特点: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对市的管理:直到唐代,市的设立都决定于朝廷,所有市都是官市,市的交易时间受到限制。

4. 了解古代中国重要的商业都会及著名商帮:

战国时:有的城市有“市井”的商业区。陶(山东定陶县“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临淄(山东淄博)相当繁荣。

汉代:都是因商业集中而相当繁荣。长安城周围长22600米,是罗马城的3倍以上。

王莽新朝(公元8-23):在长安和五都(洛阳、成都、宛、邯郸、临淄)设五均官管理市场物价,收工商业税。

唐代:洛阳的规模大于长安,“扬一益二”,扬州和益州相当繁华。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管理。

宋代:都市相当繁荣。

元代:泉州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清代:乾隆时的苏州“富甲于天下”。

明清时期:出现会馆。明代徽商和晋商势力最为强大。

3.分析古代农业、手工业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关系,理解商业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里的地位: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宋元时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柜坊、飞钱和纸币很早就产生了,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商业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里的地位比较低。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原因:根本原因: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

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

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主要表现:

(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2)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实施算缗:前119年,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告缗:对于商人、高利贷者隐瞒不报或上报不实者,鼓励告发,告发属实,奖被没收者财产的一半。

(3)明清时期:政府沿袭“重本抑末”的治国理财思想,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阻碍了工商业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评价

①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对工商业的管理:

秦代:统一度量衡、货币(分为两等:上等黄金,单位镒;下等铜钱,名叫半两),有利于稳定经济秩序。

汉代: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重。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盐官37,铁官39处。

“海禁”政策:

含义:

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原因: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①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②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③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表现

(1)明朝:明太祖1371年鉴于海盗和倭寇猖獗,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对于违禁者和私行

放禁的官兵处以严刑。明成祖禁止民间贸易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官方海外交流和贸易,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3年)开放海禁。

(2)清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禁海,实行“闭关锁国”。1684年康熙23年平定台湾后,下令开放海禁,允许松江、宁波、广州、泉州为对外港口。1759年乾隆24年只准广州一地通商。1842年道光22年中外贸易被严格限制在广州。

(3)明清统治者虽曾开放海禁,但基本实行闭关政策。

评价:

①积极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启示:

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各行业要协调发展。

知道古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及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明朝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厂。

(3)缓慢发展的原因:农民贫穷,无力购买产品;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商人赚钱后买田臵地,影响再生产的扩大;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其发展。

(4)特点:嫩弱的,有明显的封建烙印;稀疏的,只发生在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

客观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一)一定的思想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百家争鸣)

知道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主要观点:

百家争鸣的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②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儒家:

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

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②“礼”就是要“克己复

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做

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

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有

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

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②

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

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人性本善”说。

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

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

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②“性恶

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

长非常重要。)

政治主张——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②提出“君者舟也,庶

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

要,故不受重视。

2、道家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思想体系博大

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

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

对后世影响深远。

3、墨家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评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

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4、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认

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历史意义(评价)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观点、目的和影响: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

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三)宋明理学: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兴起的社会背景:

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

2、隋唐:“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宋代: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朱理学(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

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1)内容: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

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2)历史地位: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

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

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1)内容:

陆九渊——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

王阳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他①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

心学与理学的关系

(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2)相同之处:①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

②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3)不同之处:把握“理”的方法。

评价: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

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

经济上: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文化上:明代晚期的思想界(理学)因循守旧。

异端思想家李贽

时期:明后期

主张:①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

②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

③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评价: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及主张

(1)黄宗羲

著作:《明夷待访录》

主张:①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批判“君臣纲”的愚忠

④主张“工商皆本”

(2)顾炎武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张:①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

(3)王夫之

思想:唯物主义

主张:①反对“天下王土”,主张耕者有其田。

②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

成,理在气中。

2、三人的共同主张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②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3、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④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

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

的变化。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第四章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

一、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

1、中国古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3、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4、中外民族融合和民族交往促进科技发展;

5、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6、古代人民和科学家们的勤劳创新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

象的直观

描述。

③未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三、概况

(一)四大发明

造纸术: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纸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①唐朝: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后传入朝鲜、欧洲。

④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还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战争。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如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意义:

①对中国: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②对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

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2、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其它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科技发展;

②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

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

③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④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古代中国的书画:

一、汉字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

②成熟——商代甲骨文

③西周——“金文”、“籀文”

④秦朝----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后出现“隶书”。

⑤理论——东汉许慎总结出“六书”理论,即:象声、指事、形声、

会意、转注、假借。

⑥先后顺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二、书法

①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汉隶。

②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他所书《兰亭序》被

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③隋唐达到新高峰:背景——隋唐一统,盛世气象。

成就——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

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

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益成熟。

④宋代书法艺术市民化: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

活丰富多样。

特点——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

黄(庭坚)、米(芾)、蔡(襄)四

大家。他们追求个性,有意无法。

⑤明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加强: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

化,更加强个性化的创造。

三、绘画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

②从萌芽走向成熟————战国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代表——“以形写神”,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④隋唐:代表——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唐代:“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

⑤从宋代到明清:

宋代:时代背景——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

题材——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

特色——更加注重意境(如“马一角”“下半边”)明清:特点——个性更加彰显、画风不拘一格

⑥民俗画的发展

宋代:时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题材——市井生活

特点——写实

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四、中国书画的特征

特征:①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②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③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古代中国的文学:

一、《诗经》

内容:①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

②风(“国风”)——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③反映贵族、平民的状况。

地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二、楚辞

概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特点:句式灵活

代表:屈原——《离骚》

三、汉赋

背景: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赋应运而生。特点:专重描述、文采华丽,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是一种带韵散文。

代表: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四、唐诗

原因:①国家统一、强盛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④科举制度的确立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

代表人

时代特点作品风格代表作流派

李白(诗仙) 盛唐豪迈奔放、想象丰

富、手法夸张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浪漫主义

杜甫(诗圣)唐由盛转

衰时

诗风浑厚深沉,语

言凝重精练

“三吏”“三别”

其诗称为“诗史”

现实主义

白居易晚唐讽喻诗:平实浅近、

针砭时弊

叙事诗:韵味绵长《长恨歌》《琵琶行》

五、宋词

原因: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词”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②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

③“长短句”比诗歌更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灵活自如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

代表:婉约派——柳永《雨霖霖》;李清照《永遇乐》。

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陆游。

六、元曲

人教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重点知识及框架

1.希腊文明的摇篮 (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以________为依托,希腊人被山岭和河流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城邦建立:①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②含义: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③特征:________和独立自主。 (3)商品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特别说明】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评价 (1)进步性: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促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 就。

(2)局限性:①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②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③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走出误区】雅典的民主政治,就其民主范围而言,局限于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就民主政治的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产生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考点2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演变历程 2.内容及评价 (1)基本内容:①保护________(核心)。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自然法的原则。 (2)评价:①对内: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调解社会矛盾,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②对外:对近代________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思维发散】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中买卖、借贷、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的规定,在日益重视私有财产和人权的今天,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探究点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特点及评价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男性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3)国家常设的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4)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5)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人民主权。即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 (2)轮番而治。 轮番而治,“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即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 (3)法律至上。雅典民主运作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依据公民大会等机构制定法律的进行运作,如陶片放逐法等。 3.评价 (1)积极影响:①雅典的民主政治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调动了雅典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雅典的管理水平,为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②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课标高考通史复习历史阶段特征和知识整合(全套)

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知识网络结构】: 【背景知识与单元线索】 1、“中国近代史”: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划分标准:社会性质),开始于1840 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止时间及标志)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及性质),因领导阶级不同,又分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者的分水岭1919 年的五四运动。 2、基本线索: ①中国遭受外来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840-1901):包括四次战争及五个不平等条约。 ②中国各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③图示 旧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 1840 1842 1851 1856 1858 1860 1864 1894 1895 1900 1901 1911 1919 侵略战争鸦片第二次甲午八国联 战争鸦片战争战争军侵华 不平等条约《南京》《天津》《北京》《马关》《辛丑》 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 1919 1921 1924 1927 1931 1934 1936 1937 1945 1946 1948 1949 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五四中共成立第一次南昌红军七七日本三大 运动(一大)国共合作起义九一八长征事变投降战役 【专题总结】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简表(1) 名称时间发动者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国、法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英美俄日法 德意奥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境地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日本 2、强签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75586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 2、职位世袭 3、设置官员 4、建立武装 (1)分封制 5、正派赋役 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 3、随从作战 4、缴纳贡赋 5、召见述职 (夏商周时期) (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 西周政治制度 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 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 (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 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 太尉 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 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 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 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 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的 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 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 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 (秦朝至清朝) 汉:察举制

高考复习:高中历史必看标志性事件总结_0

2016高考复习:高中历史必看标志性事件 总结 高中历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怎样快速有效地记住高中历史书中的事件呢?不妨以各阶段历史标志性的事件为节点,上下串联,延伸记忆。以下是高中历史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汇编。 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 (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 (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①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 (前770年前476年)②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 (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5、辽宋夏金元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6、1921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第一单元单元分层突破 [自我校对]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E.郡国并行制 F.行省制 G.军机处 主题全面分析和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整合] 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主要矛盾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2)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

断削弱。 3.发展历程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演变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5.特点 (1)皇权至上。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宣扬“君权神授”。 (5)文化专制。 (6)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6.影响 (1)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2)但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其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即时演练]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给事中可以驳回诏书,反映了门下省的职能,故选A 项。宋朝枢密院主管军政,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高中历史线索及知识结构详解

高中历史线索及知识结构 中国历史 (一)古代史(距今170万年前——1840年前) 一、原始社会时期 1、按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分:旧石器时期(打制)新石器时期(磨制) 2、按社会组织形式来分:原始人群、氏族公社(血缘) (1)原始人群阶段:(距今170万年—前2070年)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左右。 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左右 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前左右 (2)氏族公社时期: ①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7000年----5000年左右: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 ②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4000年----5000年左右: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蚩尤部落时期、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公元前476年 1、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间阳城 2、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间殷奴隶制度确立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间镐京(今西安附近) (1)政治上:王位世袭制(夏)、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西周)确立 (2)经济上:井田制形成,青铜铸造技术高超,出现瓷器,商人出现,商业官控(工商食官)。 4、东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洛邑(今洛阳) 春秋: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奴隶制瓦解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封建制确立 (1)经济上:春秋时:铁犁牛耕出现,私田出现,鲁国税制改革,垄作法。 战国时:铁犁牛耕得到推广,土地私有确立 (2)政治上: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商鞅变法、李悝、吴起)——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3)文化上: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孔子:核心是“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民舟水关系。性恶论,法治。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法家——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代表没落的奴隶主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的学说;追求“逍遥”贵族的利益(消极)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代表平民的利益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 1、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形成、初步发展 (1)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秦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咸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大革命 背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法国政体的演变 3.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875年) 建立途径:议会斗争和立法 最终确立: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 内容: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 议会 4.1875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从法律上使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 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法国的《人权宣言》 1.背景 法国大革命前,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因财政困 难而迫使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成为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资产阶级改三级会议为制宪议会,1789年制宪议会颁布了著名 的《人权宣言》。 2.意义

①《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特色。 ②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背景: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 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民族统一 结果: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确立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宪法规定: 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规定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 特点: 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皇帝和首相拥有特殊的权力,立法机构权力有限。 评价: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少数民族抗日: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A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①背景 B中共七大召开:内容、意义 C 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a1945年7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b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抗战胜利②胜利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关东军作战 d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e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A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的反对外来侵略取得了完全胜利; ③意义 B 洗雪了民族耻辱,扞卫了民族尊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基础: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1)背景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旧民主主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兴中会、同盟会义革命(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 民国成立:时间、性质、都城、国旗、纪年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性质、法令措施 (3)中华民国成立颁布时间:1912年 《临时约法》 制定的机构: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着的里程碑 ①原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学生;口号 (1)五四运动②过程第二阶段:6月初,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①条件:1.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 3.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近(2)中共成立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 代②中共一大 中内容: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国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的时间:1922年 民③中共二大内容: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42(1)

课时作业(四十二) 1.(2014·安阳一中模拟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老朋友王季范和周世钊,针对后者的疑虑,毛泽东说:“……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使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毛泽东论抗美援朝:美帝的军队有一长三短》材料二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由于共产党中国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因此它也在朝鲜战场上赢得了自己的声誉。 ——沃尔特·G·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决定抗美援朝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抗美援朝对我国的意义。(4分) 答案(1)原因:美国如果侵朝得逞威胁我国东北,影响我国和平建设,进而得寸进尺控制台湾,侵略越南,从三个方面向我国进攻。(6分) (2)意义: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分) 2.(2014·芜湖市模拟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视这场冲突为拓展自己在中东势力的大好时机。1956年10月31日,艾森豪威尔发表广播讲话,公开指责英、法的做法是“错误的行动”。11月1日,美国向联大紧急会议提交了立即停火,英、法、以撤军,恢复运河区自由通行的提案。11月6日艾森豪威尔打电话给艾登,强令英国停火,否则将危及“英美的团结与和平”,从而迫使英、法于当天宣布停火。英美特殊关系几成笑柄。艾登不无伤感地说:“在联合国带头采取反对以色列、法国和英国行动的不是苏俄,也不是任何阿拉伯国家,而是美国政府。”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英美“特殊关系”的变化》请回答: (1)美国所说的“这次冲突”的概况是怎样的?在这场“冲突”中,美国持怎样的态度?(6分) (2)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应当怎样理解“英美特殊关系几成笑柄”?(4分) 答案(1)概况: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4分) 态度: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要求英法停火。(2分) (2)结果:最终停火,英、法、以军队撤出埃及。(2分)苏伊士运河战争使英美特殊关系遭到一次严重的损害,成了战后英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2分) 3.(2014·高考密码原创卷)(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年8月6日,广岛原子弹爆炸68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日本海上自卫队22DDH型直升机航母(日本称直升机驱逐舰)在横滨下水。令人震惊的是,它被命名为“出云”号,这是日本当年侵华战争中一艘频繁出动的装甲巡洋舰的名字。 在唤回“出云”幽灵的同时,日媒披露,日本政府还准备为二战期间日本军队使用的军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归纳框架图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归纳框架图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归纳框架图》的内容,具体内容:学习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因为历史学习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时间、地点、人物、时间,都要记得一清二楚,很多学生备受困扰,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希望大家喜欢。欣赏12... 学习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因为历史学习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时间、地点、人物、时间,都要记得一清二楚,很多学生备受困扰,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希望大家喜欢。 欣赏 1 2 3 4 5 高中历史知识点一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中历史知识点二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 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丝绸之路 出现;西汉的素纱禅衣很有名;西汉出现最早的纸 5、两汉: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6、六朝:开始出现农村集市“草市” 7、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 术是雕版印刷术 8、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夜市 9、宋朝: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0、明朝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 步强化;明成祖在中央设内阁;明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 萌芽;海禁政策始于明朝;明朝的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 的李贽是反传统经典的思想家 11、明末清初:出现三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封建专制 12、明清时期: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 很有名

13、清朝雍正帝:在中央设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4、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5、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记住其主要内容 1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是爆发的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这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 17、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 18、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准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了解初步发展的两大原因) 19、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21、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把同盟传报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 2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它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4、民国初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记住发展的三大原因、的民族实业家

2018年高中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集(全面完整,精品奉献)

第一部分 高中历史知识点汇编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 【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与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 会发展的影响。 ☆ 中国古代朝代表 【知识网络】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整合】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 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 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春秋战国时期) 2、宗法制: 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 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 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 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 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 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 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目的: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意义: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三公名称及职权、特点(配合、牵制;朝议)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代①汉朝:三公九卿、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世袭制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意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 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戴胄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体系25256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9年高中历史复习资料总结:必修三会考全部知识点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总结:必修三会考全部知 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来啦,你们是不是等的不耐烦了呀!赶快看过来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搜索 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等。 孔子观点:思想的核心是仁;统治者要“以德治民”,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观点:把孔子的“仁”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本善”。 荀子观点: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主张“性本恶”。与孔孟相比,增加了法治的内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为了推广儒学,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此后,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理学: 南宋:朱熹,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观点: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著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离经叛道”的李贽,自称“异端”,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共同观点:反对君主专制独裁,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主张“经世致用”,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搜索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而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已有的美德。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文艺复兴“文学三杰”:薄伽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但丁,长诗《神曲》;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思想: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可以得救;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影响: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