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发表者:王祥瑞2066人已访问

人的腰椎由5个互相分离的椎体构成,而骶椎的5个椎体则互相融合成为一块骶骨。第5腰椎与骶骨形成腰骶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大运动最复杂的关节,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腰骶部的结构曾经历过许多改变,因此容易遗留以往的痕迹。腰椎骶化,即第5腰椎与骶骨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块骶骨;骶椎腰化即第一骶骨从筋骨块中游离出来形成第6个腰椎。这两种变异都是腰骶部的先天性畸形,也可能是腰骶部的返祖现象。

是脊椎之间先天性相互移行中最常见的脊柱发育异常,又称移行椎。其发生率达10%左右。这些畸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脊椎裂、椎弓发育不全等其他畸形合并存在。这种畸形常见腰能部疼痛的原因是;①正常的腰骶部是第5腰椎与融合的骶骨之间形成关节,并被强大的髂腰韧带固定于骶骨上,能够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和剪力,保持关节稳定。但是,无论是腰椎骶化还是骶椎腰化,这种稳定的结构都遭到了破坏,容易发生劳损,导致腰痛。②正常的腰椎前后均匀、左右对称,两侧的横突也同样大小。每两个椎体间还有一个发育良好、成熟的椎间盘。但是,腰化的骶椎和骶化的腰椎系先天畸形,椎体发育不全,常常出现歪斜,两个横突也大小不等,因此腰骶关节关系变得复杂,失去了正常的稳定性。一侧过大的横突还可以与骶骨或者髂骨形成假关节,过长的横突与骰骨翼的摩擦,形成滑囊炎;③过长的横突与骼骨、骰骨之间空隙减少,对局部的韧带、筋膜等软组织产生刺激或疼痛。④关节性的椎间盘也大都发育得幼稚,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不但引起腰痛,还易发生坐骨神经痛。

移行椎产生的腰痛症状与骨关节炎相似。单侧腰椎骶化比双侧腰椎骶化所造成的腰痛更为剧烈,因一侧的固定,另一侧的活动度增加,则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造成另一侧的疼痛加剧。下腰部疼痛一般在劳动后或运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由于腰椎骶椎化可使脊椎运动失去动态平衡,同时又加重了腰4,5椎间盘的负担,易产生腰4,5椎间盘组织及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改变。骶椎腰椎化可使骶棘肌、诸椎间韧带的张力减低,脊椎稳定性能减弱,引起慢性的腰骶部疼痛。当日积月累,腰椎关节突关节、腰骶关节、假性关节相继发生损伤性关节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导致关节突关节的不足,使腰部肌肉逐渐坚强有力,可以代偿骨与关节的不足,使腰部外在平衡与内在平衡相互调节,所以在青少年期间甚至几十年没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体质的减退,或由于不断遭受劳损,当内在平衡紊乱,外在平衡不能维持或代偿时,就容易出现症状。因此,腰椎骶化及骶椎腰化这种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引起的腰痛,在早期仍属功能性腰痛范畴。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的治疗缺乏特效方法。疼痛不严重的患者可采用适当休息,进行腰背肌锻炼。方法为:仰卧在床上,双膝弯曲,双脚着床,用颈项部支撑(初练时可用双肘协助)将腰背部抬起,停顿数秒钟,然后放下。连续做10——20次为1组,连做几组。腰背肌肉逐渐强大后,可增加抬起、放下的幅度和速度,每次做10——15分钟,早晚各做1次。一般练3——6个月可明显见效。此方法对大多数运动系统的腰痛,如腰背肌筋膜炎,等均有良好的疗效。腰痛严重,尤其是并发腰椎间盘突出,引起难治的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完整版)椎间盘突出定位诊断

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 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过程是一个将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 所获得的全部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全面综合分析之后,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因此,详细地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主观症状,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合理地选择运用影像学 检查方法,对认识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过程和最后确定诊断是缺一不可的. ⑴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⑴颈椎间盘突出症 ①在颈部酸胀不适等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有与外伤有关的突然发病,症状较重的 持续神经刺激症状. ②有颈髓或颈脊神经根压迫引起的上肢无力、疼痛、麻木、肌萎缩等运动和感觉 功能障碍的临床体征。 ③颈肩部压痛明显。 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异性试验阳性,如颈椎挤压试验和颈脊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等。但在髓核组织脱出游离时,颈椎挤压试验可为阴性或弱阳性。 ⑤有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的CT、MRI、脊髓造影等影像学异常表现 ⑵腰椎间盘突出症 ①急性或慢性反复发作的腰腿痛,腿痛明显重于腰痛。疼痛部位沿神经支配区域 向远侧乃至趾端放射. ②下肢皮肤感觉退减、麻木症状与神经支配区域相符合。 ③下肢运动无力和(或)肌肉萎缩。 ④受压迫神经报所支配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高位突出压迫脊髓者表现为腱反射 活跃或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⑤突出平面棘突旁和神经走行区域有明显压痛。 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异性试验阳性,如直腿抬高试验,踇耻背伸、跖屈试验等。 ⑦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阳性征象,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 以上所述可归纳为两条:一条是有典型的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第二条 是CT扫描或脊髓造影、磁共振成像有明确的椎间盘突出征象,并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⑵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组独立的疾病,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并不少见。 其发病机制为正常椎间盘在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外力作用发生纤维环甚至后 纵韧带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突出的椎间盘若压迫脊髓的前正中部,临床表现为自下肢而后上肢的感觉及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当突出物压迫脊髓的前角时, 常表现为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外侧型突出常压迫该侧神 经根及脊髓,表现为上肢神经受压症状,受压侧平面以下出现锥体束征,对侧出现感觉障碍,即Browm-Sequard综合征。 颈椎间盘突出症以颈5-6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间盘突出症的44.6%,其次为颈4-5间盘,颈6-7和颈3-4间盘偶可发病。 颈椎间盘突出临床上常为中央型和后外侧型两个类型: ⒈中央型突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①依脊髓受压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出现或轻或重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 完全瘫痪。 ②四肢感觉减退或消失。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发表者:王祥瑞2066人已访问 人的腰椎由5个互相分离的椎体构成,而骶椎的5个椎体则互相融合成为一块骶骨。第5腰椎与骶骨形成腰骶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大运动最复杂的关节,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腰骶部的结构曾经历过许多改变,因此容易遗留以往的痕迹。腰椎骶化,即第5腰椎与骶骨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块骶骨;骶椎腰化即第一骶骨从筋骨块中游离出来形成第6个腰椎。这两种变异都是腰骶部的先天性畸形,也可能是腰骶部的返祖现象。 是脊椎之间先天性相互移行中最常见的脊柱发育异常,又称移行椎。其发生率达10%左右。这些畸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脊椎裂、椎弓发育不全等其他畸形合并存在。这种畸形常见腰能部疼痛的原因是;①正常的腰骶部是第5腰椎与融合的骶骨之间形成关节,并被强大的髂腰韧带固定于骶骨上,能够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和剪力,保持关节稳定。但是,无论是腰椎骶化还是骶椎腰化,这种稳定的结构都遭到了破坏,容易发生劳损,导致腰痛。②正常的腰椎前后均匀、左右对称,两侧的横突也同样大小。每两个椎体间还有一个发育良好、成熟的椎间盘。但是,腰化的骶椎和骶化的腰椎系先天畸形,椎体发育不全,常常出现歪斜,两个横突也大小不等,因此腰骶关节关系变得复杂,失去了正常的稳定性。一侧过大的横突还可以与骶骨或者髂骨形成假关节,过长的横突与骰骨翼的摩擦,形成滑囊炎;③过长的横突与骼骨、骰骨之间空隙减少,对局部的韧带、筋膜等软组织产生刺激或疼痛。④关节性的椎间盘也大都发育得幼稚,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不但引起腰痛,还易发生坐骨神经痛。 移行椎产生的腰痛症状与骨关节炎相似。单侧腰椎骶化比双侧腰椎骶化所造成的腰痛更为剧烈,因一侧的固定,另一侧的活动度增加,则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造成另一侧的疼痛加剧。下腰部疼痛一般在劳动后或运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由于腰椎骶椎化可使脊椎运动失去动态平衡,同时又加重了腰4,5椎间盘的负担,易产生腰4,5椎间盘组织及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改变。骶椎腰椎化可使骶棘肌、诸椎间韧带的张力减低,脊椎稳定性能减弱,引起慢性的腰骶部疼痛。当日积月累,腰椎关节突关节、腰骶关节、假性关节相继发生损伤性关节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导致关节突关节的不足,使腰部肌肉逐渐坚强有力,可以代偿骨与关节的不足,使腰部外在平衡与内在平衡相互调节,所以在青少年期间甚至几十年没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体质的减退,或由于不断遭受劳损,当内在平衡紊乱,外在平衡不能维持或代偿时,就容易出现症状。因此,腰椎骶化及骶椎腰化这种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引起的腰痛,在早期仍属功能性腰痛范畴。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的治疗缺乏特效方法。疼痛不严重的患者可采用适当休息,进行腰背肌锻炼。方法为:仰卧在床上,双膝弯曲,双脚着床,用颈项部支撑(初练时可用双肘协助)将腰背部抬起,停顿数秒钟,然后放下。连续做10——20次为1组,连做几组。腰背肌肉逐渐强大后,可增加抬起、放下的幅度和速度,每次做10——15分钟,早晚各做1次。一般练3——6个月可明显见效。此方法对大多数运动系统的腰痛,如腰背肌筋膜炎,等均有良好的疗效。腰痛严重,尤其是并发腰椎间盘突出,引起难治的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一、定义: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二、病因 1.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2.损伤 3.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使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14-16mm)。 三、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50-60%)。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2.脊髓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 -15%。脊髓受压出现不同类型的脊髓损害。 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刺激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髓反射而发生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4.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有:①眩晕;②头痛;③视觉障碍;④猝倒。 四、诊断:中年以上患者根据病史、体检,特别是神经系统检查,以

及X线摄片(正位、侧位、斜位、过伸及过屈位)一般能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辅以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CT、MRI及核医学等特殊检查。 五治疗 1.非手术治疗:(1)领枕带牵引;(2)颈托和围领;(3)推拿按摩 (4)理疗;(5)自我保健疗法;(6)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诊断明确的颈椎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或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进行性加重者适于手术治疗。 腰椎问盘突出症 一、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二、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 2.损伤积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 3.遗传因素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较低;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1/3有阳性家族史。 4.妊娠

三、分型 1.膨隆型:纤维环有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 2.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 3.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掉入椎管内(脱垂型)或完全游离(游离性)。 4. Schmorl结节型:指髓核经上、下软骨板的发育性或后天性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内。临床上仅出现腰痛,而无神经根症状,无需手术治疗。 四、临床表现 1.马尾神经受压: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2.体征 (1)腰椎侧突。 (2)腰部活动受限。 (3)压痛伴放射痛及骶棘肌痉挛。 (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5)神经系统表现感觉异常 五、治疗 1.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

颈腰椎专科查体[内容详细]

腰椎: 一、腰椎视诊(有无畸形、步态) 二、腰椎活动度,正常值:前屈90度、后伸30度、侧弯L30度、R30度、旋 30度。腰侧弯试验(+或-) 三、腰部压痛点:腰椎棘间、双侧小关节、双侧横突、臀中肌、双下肢, 四、特殊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 2,屈颈试验 3,“4”字试验 4,仰卧挺腹试验 5,股神经牵拉试验 6,拾物试验 7,弓弦试验又称坐位伸膝试验 8,腰骶关节过伸试验俯卧,检查者的前臂插在病人两大腿的前侧,另一手压住腰脊柱,抬起病人大腿;如腰骶关节有病,即有疼痛。 9,骶髂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征)仰卧,健侧髋、膝屈曲,由病人双手抱住;病侧大腿垂于床缘外,术者一手按住健膝,一手压其病侧 膝关节,使大腿后伸,扭转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痛者为阳性。 10,髋关节过伸试验俯卧,检查者一手压在骶部,一手将病侧膝关节屈至90 度,握住踝部,向上提起,使髋过伸。此时必扭动骶髂关节, 此试验同时也可检查骶髂关节。 五、下肢腱反射:正常值,膝腱反射L(++)R(++),跟腱反射L(++)R(++)。 六、下肢肌力:分6级:0、1、2、3、4、5级 1,髂腰肌 2,股四头肌 3,股二头肌 4,小腿三头肌 5,腓骨长短肌 6,胫长肌 7,踇趾背伸肌 七、皮肤感觉:浅感觉、深感觉 八、病理反射: 九、髌阵挛实验,踝阵挛实验 膝关节 一、视诊:膝关节有无畸形、皮肤、有无外伤、有无肿胀; 二、触诊:皮肤温度、有无压痛、水肿; 三、动:关节活动功能测定:屈0-150°;伸0°;过伸0-10° 四、量:下肢相对长短:肚脐到内踝

下肢绝对长度:大转子到外踝 五、特殊检查: 1、过伸试验 2、过屈试验 3、麦氏试验 4、研磨试验 5、侧方挤压试验 6、前抽屉试验、后抽屉试验 7、浮髌试验 髋关节: 动:外展、内收、屈曲、内旋、外旋 特殊检查:1 2 托马斯试验(Thomas征) 3 4”字试验 颈椎: 一、颈椎视诊(有无畸形) 二、颈椎活动度,正常值:前屈50度、后伸40度、侧弯L30度、R30度,旋 转65度。 三、颈部压痛点:棘间、双侧小关节、双侧横突、枕大神经出口,枕小神经出 口,肩胛提肌,冈上冈下肌,肩胛骨区域。 四、特殊检查: 1,压顶试验 2,引颈实验 3,椎间孔挤压实验 4,推头压肩实验 5,臂丛神经牵拉实验 五、上肢腱反射:正常值,肱二头肌腱反射L(++)R(++),肱三头肌腱反 射L(++)R(++),桡骨膜反射L(++)R(++)。 六、上肢肢肌力:分6级:0、1、2、3、4、5级 1,肱二头肌 2,肱三头肌 3,双手握力 七、皮肤感觉:浅感觉、深感觉 八、病理反射:霍夫曼实验 股骨头坏死:

腰椎椎体真假性滑脱

最常见于30~40岁的成年人,男女发病大致相等。多发生于第五腰椎,第四腰椎次之,个别亦有多发者。如无腰椎椎弓峡部骨不连,仅由脊椎或椎间盘退行性变(退行性改变:由于椎间盘脱水、变性,使其体积缩小,相应的椎间隙变窄,以致于前、后纵韧带松弛。在前屈、后伸时,无法制约椎体的正常运动,导致上节椎体过度的前移或后移,造成椎体假性滑脱。)或其他原因使腰椎后关节突关节关系发生改变所引起腰椎滑脱叫假性腰椎滑脱。假性腰椎滑脱多见于60岁左右的女性(内分泌紊乱:女性月经期或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引起骨质疏松的同时,使韧带和关节囊松弛与弹性减弱而发生腰椎滑脱,故更年期以后60岁左右的妇女多见。),且多发生在第4至第5腰椎间。总:假性滑脱并没有椎弓峡部断裂的征象,且其多发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及60绝经期骨质疏松妇女 腰椎滑脱是指因为腰椎椎弓峡部不连或由于脊椎或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其他原因,使后关节突关节关系发生改变所引起腰椎椎体向前的移位。在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基础上,患椎连同以上腰椎向前滑移,发生的腰椎滑脱叫真性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的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可拍正侧位片及双斜位片。正位片一般不易显示病变区。侧位片上显示大部分病例为椎体向前滑动1~2mm,甚至可达20mm。 斜位片为鉴别真、假性腰椎滑脱的最好位置,也是显示椎弓峡部的最好位置。正常椎弓投影在斜位片上形似猎狗的前半身,“狗嘴”代表同侧横突;“狗耳”代表上关节突;“狗前足”代表下关节突;“狗颈”代表椎弓峡部。如峡部不连则于狗颈部可见一带状裂隙。如有滑脱,则上关节突及横突随椎体前移,状如砍下之狗头颈,此为真性腰椎滑脱之影像,而假性腰椎滑脱则无此影像。 综上所述,区分真、假性腰椎滑脱主要靠X线片来鉴别。 腰椎结核: 腰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或死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时,可出现放射痛。 腰椎结核俗称“龟背炎”,发病率较高,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其中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椎板、棘突、关节突和横突结核极少见。本病发病率高的原因:①脊柱为躯干的支柱,而腰椎负荷大,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劳损的机会多;②结核多侵犯松质骨,腰椎结核多发于成年人。 腰椎活动受限:腰部生理弯曲消失,椎旁肌肉保护性痉挛,使腰部处于高度保护状态,限制脊椎活动而减轻疼痛,这是腰椎结核早期出现的明显体征之一。 脊柱畸形: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椎体破坏塌陷与变形,导致腰椎明显后突畸形,侧突畸形极少见。隆起处多伴有明显之压痛及叩击痛。 寒性脓肿:寒性脓肿对于腰椎结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因脓肿形成缓慢,且无急性炎症特征,故称为“寒性脓肿”。脓汁一般稀薄呈米汤样,内含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物质、坏死椎间盘组织和死骨等。腰椎结核的寒性脓肿多位于一侧或两侧的腰大肌,可引起腰大肌刺激症状,导致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托马斯征阳性;亦可沿腰大肌流注到两侧髂窝、腰三角、股三角处,脓肿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如继发感染,则伴有急性化脓性炎症特征。 全身症状:早期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亦可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午后低烧,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慢性消耗性表现。

局部解剖学笔记整理

上肢 1. 锁骨、第1 2. 腋窝内主要有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腋 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属支、腋淋巴结和 疏松结缔组织等。 3. 斜方肌深面有菱形肌、头颈夹肌、肩胛提肌。翻起菱形肌,暴露上后锯肌。 4. 三角肌深面有一疏松结缔组织间隙,间隙中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旋肱后动脉与旋肱 前动脉吻合。 5. ● 胸内侧神经 ● 胸外侧神经 ● 胸长神经 ● 胸背神经 ● 肩胛上神经 ● 肩胛下神经(上、下支) ● 肩胛背神经 ● ● 锁骨下神经 ● 前臂内侧皮神经 ● 臂内侧皮神经 ●

●穿出:胸肩峰动脉、胸外侧神经 ●穿入:头静脉、锁骨下淋巴结群输出管 ●肩胛切迹上方有肩胛上横韧带,相当于“桥”,桥上是陆军(army),对应artery,桥下 是海军(navy),对应nerve。所以肩胛上动脉在上,肩胛上神经在下。 14.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形成腱板围绕肩关节,称肌腱袖(肩袖)。 17.2条肱静脉伴行肱动脉,在臂中部有贵要静脉汇入肱静脉

● 肌肉:肱二头肌(上界)、肱肌;肱桡肌(下外侧界)、旋前圆肌(下内侧界) ● 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 ● 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 ● 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20. 21. 前臂肌前群(起止点、作用见教材P304) ● 第一层: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从桡侧至尺侧) ● 第二层:指浅屈肌; ● 第三层:指深屈肌、拇长屈肌; ● 第四层:旋前方肌。 22. 前臂前区动脉(图谱P55) ● 桡动脉、桡动脉掌浅支、骨间总动脉、骨间前动脉、尺动脉、尺动脉掌浅支 ● 桡动脉——在肱桡肌内侧缘行走;尺动脉——在指浅屈肌深面和内侧缘走行 ● 桡动脉←—肱动脉—→尺动脉→骨间总动脉→骨间前动脉 (右臂) 23. 24. X≠Y : 正中神经 旋前圆肌浅(肱)头 旋前圆肌深(尺)头 尺动脉、静脉 尺神经

骨科常用特殊试验检查

1.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的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的液体挤向关节腔,同时另一手示、中指急速下压。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部时,为浮髌试验阳性。中等量(50ml)以上积液时浮髌试验才呈阳性。 2.麦氏征(McMurray):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的情况下,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若能听到或感到弹响,或出现疼痛为阳性。说明半月板有病变。 3.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轻坐在患侧足背上(固定),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向前拉。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膝关节屈曲时后外束松弛,前内束紧张。因此,前抽屉试验阳性,说明存在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损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2482368.html,chman试验:病人仰卧或俯卧位,屈膝约30度角。检查者用一只手固定大腿,另一只手试图向前移动胫骨。阳性结果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5.轴移试验:患者仰卧位,屈髋45°,伸膝,下肢外展。一手握住足部使小腿内旋,另一手置于膝关节外侧施以外翻应力,然后逐渐屈膝,出现错动感时为阳性。 6.髌骨挤压试验:膝关节屈曲25°内推或外推髌骨向股骨滑车,出现疼痛为阳性,如排除软组织因素,可证明疼痛来自髌骨关节面。 7.髌骨外侧牵拉试验:仰卧位,伸直膝关节,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如B>A (B为髌骨外侧移位距离,A为髌骨向上移位距离),即为阳性,髌骨外移,轨迹异常。 8.髌骨加压研磨试验:病人俯卧,膝关节屈成90。,检查者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且作内旋和外旋运动,使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发生摩擦,若外旋产生疼痛,提示为内侧半月板损伤。此后将小腿上提,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如外旋时引起疼痛,提示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9.下蹲试验:病人由站立而下蹲,观察其双足与地面的关系。正常时两足跟离开地面,仅以两足尖着地。如做下蹲动作时,两足掌全部着地,与地面接触范围大,即为下蹲试验阳性。【临床意义】本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查下肢姿势性肌张力情况。当肌张力减弱时,此试验阳性。可见于小脑疾患或脊髓后索病变,这是由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低下跟腱松弛所致。 10.Spurling试验(压头实验):使患者头侧屈向患侧同时后仰,检查者用双手自患者头顶向下按压,诱发或加剧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时为Spurling 征阳性。常见于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

颈椎病和腰腰椎病中医辨证

肩背痛总括 [原文]通气太阳肩背痛羌独蒿草蔓防芎 气滞加木陈香附气虚升柴参芪同 血虚当归白芍药血瘀姜黄五灵红 风加灵仙湿二术研送白丸治痰凝 [提要]阐述太阳肩背痛及其兼证的治疗。 [白话解]太阳肩背痛可用通气防风散治疗,其药物组成为羌活、独活、藁本,甘草,蔓荆子,防风,川芎。如兼有气滞者,可加木香、陈皮,香附;如兼气虚者,可加当归,白芍。若兼血瘀者,加姜黄,五灵脂,红花。如风邪日久者,加威灵仙;若湿滞 经络者,加苍术,白术。如因风痰凝滞经络者,用青州白丸子(卷次三十九)研末送吞。 [按语]肩背痛的成因不一,以风寒湿三气袭入足太阳经的居多,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文献中关于痹证的论述始于《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留连于筋骨,则痛病难已;病深日久,营卫之行涩,皮肤不营,则麻木不仁”汉·张仲景《伤 寒论·太阳篇》论述了太阳风湿的辨证与治疗:“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痛, 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虚浮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除此之外,仲景治疗历节病、太阳风湿、湿痹的许多处方,如 甘草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风汤等,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效方。肩背痛若属风重 的肩背牵强面痛,湿重的痛时麻木面沉重,寒重的痛势较甚若兼见气郁风湿阻络者,其痛常固定在一处,治宜理气行滞;如兼气虚的,其痛时止时作,治宜补益气阳;血虚夹风的,其痛夜间较而时发时止,治宜养血祛风;倘因血瘀者,其痛多发于夜间而 痛无休止,治宜活血祛瘀;风邪久郁而致肩背牵强作痛者,治宜通络祛风;湿滞经络者,肩背麻木,治宜健脾通络;因风寒阻滞经络而痛者,多伴见呕吐痰涎,眩晕等症状,治宜祛风化痰。中医治疗肩背痛,除内服方剂以外,还可结合外治疗法,如外用药剂的外敷或涂搽,以及针灸、推拿等。太阳经肩背痛大致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 围炎、颈肩综合征、冈上肌腱炎、及部分颈椎病等骨关节疾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收效颇佳,可采用内服消炎镇痛药和活血通络中药,结合在病变局部施以推拿等手法治疗。患者自身也需积极配合,进行上肢的练功锻炼,以加快恢复活动功能。 通气防风汤:羌活独活藁本甘草蔓荆子防风川芎 方中以羌活发散太阳经风湿,配以独活,祛风胜湿之力尤佳,独活长于祛下焦风湿。 二活合用能散周身风湿,利关节,止痹通。藁本、蔓荆子、川芎此三物皆性善上行,

骶椎腰化诊断详述

骶椎腰化诊断详述 *导读:骶椎腰化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X线检查,可显示移行椎体及分类。 (1)腰椎骶化:指第5腰椎全部或部分转化成骶椎形态,使其构成骶骨块的一部分。临床上以第5腰椎一侧或两侧横突肥大成翼状与骶骨融合成一块为多见,并多与髂骨嵴形成假关节;而少数为第5腰椎椎体(连同横突)与骶骨愈合成一块者。此种畸形较为多见。 (2)胸椎腰化:指第12胸椎失去肋骨而形成腰椎样形态,如第5腰椎不伴有骶椎化时,则仍呈现腰椎形态,并具有腰椎的功能。 (3)骶椎腰化:系第1骶椎演变成腰椎样形态者,发生率甚低,大多在读片时偶然发现,一般多无症状。 (4)骶尾椎融合:即骶椎与尾椎相互融合成一块者,较前者多见。 (一)治疗 1.治疗原则 (1)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其中尤其应强调腰部的保护与腰背肌(或腹肌)锻炼。 (2)对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者应统一安排治疗计划。 (3)对经正规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且已影响工作生活者,应在除外其他疾患的基础上施以手术疗法。

2.非手术疗法 (1)基本要求:改善与保护良好的睡眠与工作体位。 (2)功能锻炼:积极而正规的腰背肌锻炼,对伴有腰椎椎管狭窄者,应强调腹直肌锻炼。 (3)腰部保护:可用宽腰带保护腰部,当症状发作时可改用皮腰围或石膏腰围。 (4)其他疗法:可选择理疗或药物外敷。对有明确痛点或压痛点者,可行封闭疗法。 3.手术疗法 (1)切骨减压术:主要用于骶骨化的第5腰椎横突肥大或假关节刺激、压迫神经支者,可将肥大的横突截除一段。 (2)关节融合术:对单纯性(单侧或双侧)假关节(腰5横突与髂骨)损伤性关节炎者可行植骨融合术。但此手术较为深在,操作时应注意。 (3)神经支切断(或松解)术:对显示明确的神经支,可于卡压处将其松解游离;无法获松解时,则将其切断。 (4)脊椎融合术:对腰骶部多椎节功能紊乱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腰骶段植骨融合术。 (二)预后 预后比较好。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骶椎腰化的诊断,骶椎腰化怎么处理

颈椎病、腰椎病引起的颈肩腰背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拔毒透骨膏临床使用观察 颈椎病、腰椎病引起的颈肩腰背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针对临床上的非手术疗法很多,诸如口服药物及注射药物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及改善肢体活动等为主要治疗目的。但毒副作用大,不易长期使用。经多年临床观察研制出的拔毒透骨膏,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30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确诊为颈椎病、腰椎病。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20例;年龄20-81岁,平均49.1岁;病程3天-4年;颈椎病144例,颈型79例,椎动脉型19例,神经根型21例,脊髓型12例,交感神经型13例;腰椎病156例,腰间盘突出66例,椎管狭窄30例,腰椎滑脱19例,骨质增生退变,腰椎骼化,隐性脊柱裂等共4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8例,对照组1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诊断如下。颈椎病: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②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③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脚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腰椎病: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史。②腰痛或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③下肢可能出现相应受累神经支配区的运动及感觉障碍。X线片显示,腰椎呈退行性改变。cr检查可明确疾病发展程度。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局部贴敷拔毒透骨膏,每次24-48小时,隔24小时后再次贴敷,两周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复方南星止痛膏(主要成分为生天南星、生川乌、丁香、肉桂、白芷、细辛、川芍、徐长卿),贴敷方法同治疗组。此外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局部制动、牵引及按摩等辅助治疗。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首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 aloguesc ale,VA S)评分结果,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根据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判定疗效。临床控制:患者症状消

临床常用特殊检查

常用特殊检查 颈部检查 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该试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最常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头顶部扣击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怀疑颈椎损伤时,头顶部叩击力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

图解骨科之“特殊划线”及“特殊测量”

图解骨科之“特殊划线”及“特殊测量” 1检查部位:髋关节 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nelaton线内拉通线 3.操作方法:为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 4.原理及代表意义:正常情况下,此线经过大转子尖端,当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尖端可向上移位超过此线。 该5.检查注意事项:无 6.示意图: 1检查部位:髋关节 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Kaplan点卡普兰点 3.操作方法:仰卧位,两腿并拢伸直,分别从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各做一条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二线在脐上相交,其交点称Kaplan点。 4.原理及代表意义:如一侧大转子因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而向上移位时,此交点则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5.检查注意事项:无 6.示意图: 1检查部位:髋关节 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shenton线,兴登线,沈通线 3.操作方法:是正常骨盆X线中耻骨下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弧形连成的弧度称做shenton 线。 4.原理及代表意义:髋关节脱位,半脱位时,此线完整性消失 5.检查注意事项:无

6.示意图:图中弧线为shenton线(图片来源于hotstone斑竹的帖子,致谢!) 1检查部位:髋关节 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perkin氏方格 3.操作方法:是正常骨盆X线中自髋关节外上缘做两侧Y形软骨中心连线的垂线,并和该线将髋关节区分为4个象限,股骨头骺中心位于内下象限。 4.原理及代表意义: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骺位置将不在内下象限。 5.检查注意事项:无 6.示意图: 1检查部位:坐骨神经 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坐骨神经投影 3.操作方法:髂后上棘,坐骨结节、大转子三点连成三角形,内侧界上中1/3交界点,到三角形底边中点之间的连线。为其臀部投影,向下延伸至股骨内外髁中点。

临床常用特殊检查

常用特殊檢查 頸部檢查 頸椎間孔擠壓試驗:患者坐位,檢查者雙手手指互相嵌夾相扣,以手掌面壓于患者頭頂部或者前額部,兩前臂掌側夾于患者頭兩側保護,不使頭頸歪斜,同時向患側或健側屈曲頸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現頸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為陽性。多見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癥。該試驗是使椎間孔變窄,從而加重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故出現疼痛或放射痛。 側屈椎間孔擠壓試驗(Spurling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最常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阳性结果见 GAGGAGAGGAFFFFAFAF

于颈椎病。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 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头顶部扣击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怀疑颈椎损伤时,头顶部叩击力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若出现上下肢放射性 麻木则为阳性。 GAGGAGAGGAFFFFAFAF

局部解剖学

局解实验报告 院系:医学院 专业:临床医学 年级班级: 2012级临床3班 组名:第六组 学号:刘芳敏(59)郑孟秋(47)杨硕亮(31) 赵清(36)张芸(57)谭俊(60)唐娇(34) 陈坚(33)李长学(32)缪世生(11)[排名不分先后] 2014年12月

目录 头面部解剖 (2) 颈部解剖 (8) 胸部解剖 (15)

头面部解剖 一、实验背景 1、根据理论课所学习的基础内容,结合教学视频,了解整体的解剖过程。 2、掌握颈部的重要结构。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解剖器械的使用。 2、准确找到切口和部位,解剖颈部的重要结构。 3、识别变异结构。 三、实验材料与器械 1、人体标本 2、止血钳、手术剪、解剖镊、有齿镊、止血钳、手术刀、白大褂、手套等。 四、注意事项 1、使用手术刀时,要按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伤到自己和他人。 2、不要随意扔弃从标本上解剖下来的组织。

五、解剖操作 (一)面部 1.体位及切口: 尸体取仰卧位,肩部垫高,使头部后仰。作如下皮肤切口: (二)层次解剖 1.解剖面部皮肤及面肌 沿上述划线分别向外侧翻开面肌及皮肤,浅筋膜。 2.解剖腮腺区 (1)解剖腮腺咬肌筋膜:紧靠耳廓前面,自颧弓到下颌角切开腮腺 表面咬肌筋膜,向前、上、下三个方向逐渐翻起除去,修洁时可看到一些腮腺淋巴结。 (2)解剖穿出腮腺前缘上份至上端的结构: ①先在腮腺前缘、颧弓下方约一指宽处找到 (1)自颅顶正中向前经鼻背、人中至下颌体下缘作一正中切口。 (2)自鼻背中点向外到眼内眦,再沿睑裂两缘到眼外眦,并继续向外到耳前作一横切口。 (3)在鼻孔和口裂周围各作一环形切口。 (4)沿下颌体下缘至下颌角,再到乳突尖做一横切口 图1 面部解剖划线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试题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单选题: (一)风寒痹阻: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 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二)血瘀气滞: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三)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四)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五)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多选题: (一)颈肩疼痛 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3.配合医师行颈椎牵引,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颈肩部疼痛情况。 4.遵医嘱行中药熏蒸、中药塌渍、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拔火罐等治疗。 痛点处可行穴位揉药或涂擦治疗。 6.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二)眩晕 1.评估眩晕的性质、发作或持续时间,及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2.避免诱发眩晕加重的姿势或体位。 3.做好防护,外出有人陪同,动作应缓慢,避免快速转头、低头,防跌倒。 4.指导患者正确佩戴颈托。

(三)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梅花针或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减轻或缓解症状。 3.注意肢体保暖。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理疗、电针、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5.遵医嘱行颈椎牵引,及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如有麻木加重,告知医师,适当调整牵引角度、重量、时间等。 (四)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 1.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3.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按摩活动受限肢体,提高患者舒适度。 4.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肌肉萎缩。 (五)不寐 1.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2.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3.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听舒缓轻音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 4.遵医嘱行开天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等治疗。 5.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6.因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可给予颈椎小重量持续牵引。 3.起床时,先将前托放置好位置(将下颌放在前托的下颌窝内),一手固定前托,一手放置患者颈枕部,扶患者坐起,将后托放置好(一般长托在下),调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 1、前屈旋颈试验:(Fenz sign)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病变。 2、椎间孔挤压实验:(Spurling sign)患者头转向患侧并稍屈曲,检查者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右手轻叩击掌背当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即为阳性。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颈脊神经根张力实验:(Eaten sign 或 Lasequard sign)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并向下牵引,如出现患肢的麻木疼痛即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损伤或前斜角肌综合征。 4、Addsion sign :患者坐位,仰首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检查者一手抵住患者下颌,一首摸患侧桡动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提示血管受挤压,常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 5、Thomas sign:患者仰卧,大腿伸直,则腰部前凸;屈曲健侧髋、膝关节,迫使脊柱代偿性前凸消失,则换侧大腿被迫抬起,不能接触床面,即为阳性。常见于腰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有病变,或内收肌痉挛。 6、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sign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患肢至患者疼痛,并记录其角度,在30~70度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性疼为阳性。Bragard sign:在Lasegue(+)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性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屈曲,如再度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此二征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7、Arid test:患者坐立于床边,双小腿下垂,分别抬高小腿,观察出现疼痛和麻木时小腿高度和膝关节屈曲角度,结果同lasegue。 8、反Lasegue sign:患者俯卧,被动屈曲膝关节(股神经受牵拉)会出现疼痛,提示可能有高位间盘;屈膝并过伸髋关节,疼痛加重提示高位间盘病变。 9、鞠躬试验:(Neri test)患者站立,做鞠躬动作出现患肢后侧的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提示坐骨神经受压。 10、屈颈试验:(Linder test)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按其胸前,一手置其枕后,屈其颈部,若出现腰部及患肢后侧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提示坐骨神经受压。 11、“4”字试验:(Patrick sign 或Fabere sign)患者仰卧,患肢屈髋屈膝,并外展外旋,将外踝置于对侧大腿上,两腿交叉呈“4”字形状,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一手于膝内测向下压若地前关节痛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如劳损、类似风湿性关节炎、结核致密性骨炎等。 12、床边实验:(Gaenslen sign)患者仰卧,屈健侧髋、膝关节,让患者抱住。患侧大腿垂于床沿外。检查者一手按健膝,一手压患膝,出现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说明骶髂关节有病变。 13、伸髋试验:Yeoman sign 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压住患侧骶部,另一手握住患侧踝部将患侧膝关节屈90度后向上提起,使髋关节过伸,此时必扭动骶髂关节,如出现疼痛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有病变。

脊柱系统疾病的体格检查特殊试验

第二章脊柱系统疾病的体格检查实践课内容 1、头颈肩部 ①头顶下压试验(教材试验2):阳性多为脊神经根受压迫。 ②椎间孔挤压试验(又名击顶试验,教材试验5):阳性同上。 ③颈部拔伸试验(教材试验9):阳性同上。 ④椎间孔分离试验(教材试验16):阳性同上。 ⑤前屈旋颈试验(教材试验4):阳性表明颈椎小关节可能有退行性变。 ⑥直臂抬高试验(教材试验8):阳性多为臂丛神经受压迫。 ⑦压肩试验(教材试验14):阳性同上。 ⑧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又名臂丛牵拉试验,教材试验17):阳性同上。 ⑨挺胸试验(教材试验13):阳性多为肋锁综合征。 ⑩旋颈试验(教材试验20):阳性多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⑾屈颈试验(教材试验22):阳性多为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内肿瘤。 2、腰部 ①拾物试验(教材试验2):阳性多为腰部脊柱有病变。 ②抱膝试验(教材试验7):阳性多为腰骶关节有病变。 ③Goldthwait试验(教材试验9):要求学会方法。 3、腰骶部 ①骶髂关节试验(教材试验2):阳性多为骶髂关节病变。 ②立坐位弯腰鉴别试验(教材试验3):鉴别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的病变。 ③骶髂关节分离试验(又名“4”字试验,教材试验4):骶髂关节有病变则发生疼痛。 4、骶髂部 ★①“4”字试验(教材试验2):如膝不可放平,表示髋关节有疾患。骶髂关节有病变则骶髂部发生疼痛;坐骨神经痛者表现为大腿后方不适。 ②黑尔试验(教材P59试验11):区别髋关节与坐骨神经痛。 ③托马斯征(教材试验9):阳性多为髂腰肌病变。 5、髋关节部 ①大腿滚动试验:阳性多为髋关节炎、结核、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

折。 ②腰大肌挛缩试验(教材试验3):阳性多为腰大肌病变或早期髋关节结核。 ③望远镜试验(教材试验4):阳性多为髋关节不稳或有脱位。 6、坐骨神经痛 ★①直腿抬高试验:梨状肌综合征:60度以前疼痛明显,超过60度,反而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疼痛放射至小腿或足。坐骨神经痛:背屈动作如果疼痛增加,说明坐骨神经处于敏感状态。臀上皮神经损伤:对侧下肢试验阳性。 ②下肢内旋试验:阳性多为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③下肢外旋试验:阳性多为梨状肌痉挛等病变所致的坐骨神经受压。④屈颈试验(教材试验11,另参考教材P44):阳性多为椎间盘突出症及椎体压缩性骨折。 7、股神经 ①股神经紧张试验:阳性多为股神经根受压。 ②屈膝试验:可进行股神经损害定位。 ③屈髋试验:阳性多为股神经受损。

髂脊连线与腰椎水平的关系

髂脊连线与腰椎水平的关系 双例髂骨嵴最高点连线与腰椎水平的关系及体表定位 临床应用很广,但教科书及有关资料对此记载差异很大;有的记载髂嵴连线经过第3、4腰椎间隙,有认为经腰3、4棘突间隙,有记载经过腰4椎体棘突,亦有记载经过腰4、5椎体间隙最多。到底哪种描述更准确一些呢,我们查阅大量实验性资料后,把实验结果整理规划出来,以便大家能够更清楚髂脊连线与腰椎水平的关系。 双例髂嵴最高点连线过腰椎水平部位并非恒定,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及相关实验研究得出,大部分人群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经过腰4椎体下1/3及腰4、5椎间隙。女性髂嵴连线较男性低:约30%经过腰5椎体上缘以下,是男性的3倍,达腰4椎体上2/3者极少,是男性的1/6。由于腰4棘突的形态及与椎体关系,腰4、5棘突间隙明显低于腰4、5椎体间隙。 腰椎X线平片测量与体表定位关系:如果髂嵴连线在X片经腰4椎体下1/3及腰4、5椎间隙时由于腰4棘突的形态,体表定位应经腰4棘突;如果髂嵴连线经过腰5椎体上缘以下部分时,体表定位是腰4、5棘突间隙或腰5棘突上缘,若髂嵴连线经过腰4椎体中1/3及上1/3水平时体表定位是腰

3、4棘突间或腰4棘突上缘。 髂嵴连线作为判定腰椎平面,以便手术定位,是一个重要标志,但有很大的变异。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男女骨盆结构不同也有差别,此外还应该注意,是否有腰椎骶化,椎弓不连,畸形等椎体结构的异常以协助判定所在部位。我们认为即使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骨科大夫在施行腰椎手术前也应该常 规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作为手术中定位的依据。若发现有椎体异常时应摄特殊位置的X线片。当腰部出现移行椎体时,还要摄胸椎正侧位片,以辨别移行椎体的来源是骶椎腰化还是胸椎腰化。双例髂骨嵴最高点连线与腰椎水平的关系及体表定位临床应用很广,但教科书及有关资料对此记载差异很大;有的记载髂嵴连线经过第3、4腰椎间隙,有认为经腰3、4棘突间隙,有记载经过腰4椎体棘突,亦有记载经过腰4、5椎体间隙最多。到底哪种描述更准确一些呢,我们查阅大量实验性资料后,把实验结果整理规划出来,以便大家能够更清楚髂脊连线与腰椎水平的关系。 双例髂嵴最高点连线过腰椎水平部位并非恒定,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及相关实验研究得出,大部分人群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经过腰4椎体下1/3及腰4、5椎间隙。女性髂嵴连线较男性低:约30%经过腰5椎体上缘以下,是男性的3倍,达腰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