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学生立场,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

基于学生立场,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

基于学生立场,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
基于学生立场,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

基于学生立场,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

——由一道习题教学引发的思考 温岭市横峰小学 王瑶

【内容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赏识。但在日常教学中,仍有许多老师不去考虑学生的反应和需求,以自我惯有的思维,把自己的需求当做学生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来实现预设的教育目标。借用2015春晚的一句经典语录: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我们就是太把“我们以为”的强加给“学生以为”的,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到见解缺失和枯竭,学生立场逐渐被忽视。面对学生立场的异位现象,我们该如何挽救?笔者从两个教学案例入手,相同的教学内容却呈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分析原因,内外兼修寻找对策,让立足学生立场的教学,成为课堂教育永恒不变的追求。

【关键词】学生立场、数学课堂、追求

一、 缘起:教学之辩,天壤之别是何故?

在一次校内教研中,笔者有幸观摩了两节同课异构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两节课中都出现了这样一道例题:张大叔需要一个长方形羊圈,用1根18米长的栅栏去围,有几种不同的围法?这种题型在平时的练习中也经常出现,考察的是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方法。对于这一习题,两位执教老师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着截然不同的数学教学观,其教学效果也是天壤之别。为阐明观点,现摘录两个片段如下:

【聚焦镜头一】

(1)理解题意,分析关键

分析题意时师问:“长和宽需要同时满足什么条件?”几个学生均未说到教师心中的答 案,教师继续启发:“你能求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吗?”终于在反复引导下,学生说出了这样的结论:因为18÷2=9米,所以羊圈的长与宽之和是9米。

(2)讨论解法,交流反馈

理解题意后,教师问:“你能帮张大叔说出所有不同的围法吗?”教师要求学生同桌讨从这份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长宽之和为9米”这个关 键信息。认为周长是18就表示长宽之和是18,在教师的纠正下,学生才发现了这一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将后面4种重复情况擦掉,并加以追问问:“这样填表,有什么好处?”由此得出:解决问题要有顺序,有条理。

(3)探索规律,得出结论

最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出这几种围法的面积,问:“观察表格中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发现什么规律?”得出结论:在周长不变的情况下,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小学数学论文

【聚焦镜头二】

(1)读题分析,理解题意

出示例题情境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题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在分析中,学生认识到:围城的羊圈是长方形,且该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

(2)分组操作,探寻解法

理解题意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操作前,教师详细说明了操作要求,可摆小棒,可画图,或用其他的方法。明确要求后,学生就开始分组活动。

(3)交流反馈,呈现结论

学生操作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上台来汇报小组研究成果。

第一小组采用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分别报出了四种围法,还说出了操作时的思考过程:“把长依此减少1米,宽依此增加1米,后来发现出现重复了,再把重复的几种情况去掉。”

第二小组采用画图的方法。学生认为:“长方形是由两条长和两条宽组成,所以先用18÷2=9米,表示一条长和一条宽是9米,再想9可以由什么组成,我们就得出来8和1,5和4,7和2,6和3,。”这时,教师加以肯定并追问:“大家对他们小组有什么建议?”学生发现,他们没有按顺序排列。于是,得出了结论:解决问题时,要有序思考,这样更有条理。

第三小组采用计算的方法。学生认为:“(长+宽)×2=周长,一条长+一条宽=9。”学生甚至在纸上写出了如下的式子:

18÷2=9米 9=长+宽 9=8+1 9=7+2 9=6+3 9=5+4

教师确定了学生的不同想法,继续追问:“每个小组方法不同,但他们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时,大家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来思考。教师进一步强调:这样有序地寻找答案,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深入思考,概括规律

教师组织学生计算四种围法的面积,并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数据,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思考和辨析中很快就发现了规律: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二、思考:追本溯源,深挖细掘明真义

镜头一中,教师指出了解题的关键之处,为学生设计了思考问题的具体思路,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一步一级走得吃力。而片段二中,教师把主动权交由学生,放手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结果学生的创新思维喷涌而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比不同教法,笔者深有感触。事实上,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又何尝没有上演着镜头一的片段呢,我们都过分关注教学能否按照自己的预设方案顺利进行,忽视了学生的立场和需求,以致学生在既定的思维中不敢“出格”。其实我们都轻视了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能干!后一课例就是最好的证明!纵观这两个课例及周围课堂,儿童立场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既定的步骤扼杀好奇的天性

每个儿童都有好奇的天性,难怪沃兹沃斯会写出如下的诗句:“有眼就要看,有耳就要听,意志不能阻挡,身体去感应万物。”镜头二中,教师充分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天性,为他们提供了自由的探究空间。而镜头一中的教师希望学生能按照自己推荐的思路去思考,学生学得毫无生趣和疲累,精心设计的这种既定步骤,却扼杀了学生天然的好奇心。

(2)用浅层的交流代替深度的探究

众所周知,儿童思维更多地建立在直观基础之上,他们常常需要利用实物操作和活动体验来辅助学习。特级教师翟欲康总结出六条“翟式秘籍”,其中有一条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教学中,迫于时间限制,教师常常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体验,在大多数学生还没有领悟之前,就很快揭示结论,虚晃一枪就赶往下一个环节,这些做法极大地遏制了儿童的探究欲望。如镜头一中,教师仅仅要求学生借助观察和讨论寻找羊圈的不同围法,这显然是有悖常理的。学生仅仅凭借浅层的交流,不可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体验自然也无法深刻。

(3)用成人的逻辑引导儿童的思维

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儿童回答教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自己的经验和逻辑性,而不在与于事物本身的逻辑。”镜头一中,按照成人的逻辑,先求出一条长与一条宽之和,再确定长和宽的米数,应该是毫无困难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教师这般强调了之后,还是有学生出现错误。说明在学生的认知深处还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追其原因,教师用成人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学得被动,学习效果自然也是不理想。

(4)用表面的顺利遮蔽真实的想法

纵观课堂教学,有些教师为了使教学顺畅,故意设计一些过渡性、暗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将儿童的错误或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遮蔽了儿童真实的思维过程。这样的顺利,表面看起来赏心悦目,但却存在着危险因子。因为在顺利的背后,往往昭示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弱化和创新意识的匮乏。

由此可见,在我们周围的教学中,学生立场正经受着猛烈冲击。这更让我反思,我们教学时该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和实现呢?

三、求解:内外兼修,另辟蹊径寻出路

毋庸置疑教师要摒弃成人立场,杜绝用成人意志代替儿童意愿,用儿童立场关照数学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宏观把握:预见——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

(1)关注心理准备

由于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顺序性,教师都应尽可能按照儿童认知的顺序进行教学,不能盲目加速儿童的认知过程。皮亚杰曾说过这样的惊世之语:“教师将会认识到,他们自认为正在教儿童的东西,但实际上却并未在教,原因在于:儿童并未达到必要的发展阶段……”的确,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当儿童还没有达到某个认知阶段,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时,教师的教无疑就是强制的灌输,学生学得累且效果不佳。

(2)分析知识储备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的确,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弄明白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确认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在课中充分调动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储备,让新知识在旧知识上生长,使之实现与新知识的有效对接,以此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3)了解经验积淀

每个儿童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来到学校时,并不是一张白纸,生活经验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清晰的烙印。这些生活经验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促进“正迁移”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人民币”等知识时,儿童在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物体和直接体验到的经历,都可以直接促进其数学学习。其二,产生“负迁移”的生活经验。譬如,在学习“倒数”时,一开始,学生根据经验,会认为“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这显然是错误的。我们要正视这一类的生活经验,选择恰当的数学策略,帮助学生化解此类经验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微观探析:顺应——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

(一)遵循天性——促进对话的真诚展开

1、用真情营造敢说的磁场

(1)以情励生,让学生敢说

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首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紧张时,教师可用一些鼓励性语言,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从而能大胆发表见解。如:

同时教师要阻止问题回答错误而被同学嘲笑的现象发生,让学生明白课堂本身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场所,不要在乎对错。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自由呼吸”,敢说、敢做、敢想,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以趣促言,让学生爱说

兴趣引领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一个内在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主张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说、会说。如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将数学知识编成口诀、童谣、歌曲、故事等,还巧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学生初学用竖式计算除法时,常常不能把被除数、除数与商写在合适的位置上,笔者就把它编成童谣:“除法算式真可笑,画个厂子当除号,被除数在厂里住,除数厂外把门敲,抬头看看厂房顶,商在上面把手招。”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写法时,笔者用了这样的比喻:分数线以上称为分子,以下称为分母,母亲背着孩子。这些生动形象的数学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跟教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用对话唤醒智慧的课堂

(1)以凸现主体为特征,创设生生对话的氛围

对话教学倡导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强调让学生在互相交往中展开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悦纳。生生对话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直接体现,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诠释。

例如,有位教师在提问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几乎都认为是轴对称图形。这时,教师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验证以后再回答这个问题,结果课堂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甲方: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乙方:这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对折后左右两边不一样。

甲方:一样,沿着中间高剪下来,两边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乙方: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就一定是对称图形吗?你剪下来的图形要旋转以后才能完全重合,而书上说要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才是对称图形。

甲方开始操作,结果不管怎么对折都不能使两边完全重合。他们明白了平行四边形(除正方形、长方形外)不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本课的难点,这位老师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争辩的机会,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感受到了思维碰撞的快乐。

(2)以关注生成为宗旨,丰富师生对话的内涵

教学活动需要师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这是一种互相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而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要用自己的睿智及时抓彩,整合课前预设进行二度设计,使学生在对话中激发创造热情,体验成功喜悦。

【案例】如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时,我创设情景,在矛盾冲突中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同意老师说的话就请拍拍手,不同意的摇摇手。

语文老师是个女的。(全部举手)

我们平时进出的门大约高2厘米。

生:单位错了,应该是2米。

师:那1厘米和1米是什么单位?请小朋友们用手来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好吗?

接着出示:这本数学本大约厚1米。

师:又摇手了,那你们觉得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学生开始沉默了,抓耳挠腮。

师:看来1厘米量不出,我们要创造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来测量,他的名字叫毫米,让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通过对话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对旧知的复习。

(二)重视经历——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

儿童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积淀乃至他们在社会中所形成的许多关于数学的朴素认识,都构成了儿童进行数学学习的“特定视界”,影响并制约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教师需要重视了儿童的已有经历,放手让孩子去自主探究,才能使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1、自主发现,在思考中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课堂上倡导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动手、自我矫正,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做一名有成就的探索者。

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出示课题后提出两个探索性的问题:圆的面积公式怎么来的?怎样求出圆柱体体积?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将圆柱体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圆形,并通过探索两图形之间的关系来推导体积公式。在探索体积公式时,经历猜想圆柱体积公式,借助学具将圆柱体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和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三个阶段。让学生发现转化后的图形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根据内在联系推导出公式。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动作用,拓展了思维,又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2、自由合作,在辩论中明义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恰当地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呈现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良好势头,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启发中活跃思维,从而体验成功,感受快乐,获得进步。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在自愿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最后,给学生多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自己趟着过河。

3、自我体验,在动手中明理

皮亚杰说过:“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数学知识的获得是需要亲历所为的,而不是建立在空对空的理论建构中。任何数量关系或空间图形的数学建模,都要让学生自身去探索与体验,才能理解知识背后所呈现的复杂性与不定性。学生的数学体验往往是重于知识的简单承袭,因此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动手的,教师尽量取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自我在操作中发展思维。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中》,我充分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在自由探究中寻找长方体的特征,借用带来的长方体纸盒去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摸一摸、比一比和议一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汇报中,不用教师深入讲解,学生已经领会有几条棱、几个面、几个顶点了。如果我们能经常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以动促思,动中释疑,就能很好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顺应需求——提供探索的最佳空间

喜欢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该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

1、迈大步,放开禁锢思维的绳索

(1)从一筹莫展到豁然开朗的突破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思维障碍是必不可少的,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在恰到的时机,鼓励孩子们敢说、敢做、敢于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困惑的问题。

如吴正宪老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讲了1平方分米后,组织学生用刚刚认识的“1平方分米”去测量大舞台的面积。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很快就感到了“不便”,并产生了“老师,有没有大点儿的东西?”的疑问。吴老师及时地捕捉到了孩子的认知需求进而认识了“1平方米”。可就在这个过程中,有两名学生执意要用1平方分米将舞台测量完。面对这两个“固执”的小家伙,吴老师并没有强硬的要求什么,只是诙谐地说:“哦,好的,那等一会儿你们用1平方分米再去测测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吧。”大家笑了,那两个孩子自己也笑了,欣然地接受了新知识。

(2)从默默无闻到刮目相看的蜕变

我们平时上课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就是有的学生不爱发言,即使会回答的问题也不举手,一节课下来回答的都是那么几个。怎么打破这种局面,后来我想到了一个方法,上课随身携带一个自制纸盒,上面装着每个学生的名字,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从盒子里随机抽取出一张,上面写着谁的名字就请谁来回答。事实证明,这样的“幸运抽奖”提问法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奏效,学生为了表现好,就会提前预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而且也逼着那些胆小的、不敢说的学生突破自己,提高自己。给学生一次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不仅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抓细节,找准启迪思维的时机

(1)举一反三,在思维的发散处驻足

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多以集中思维为主,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产生思维惰性,从而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学时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以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形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因思维定势走入歧途时,教师不妨驻足,给学生反思、修正和完善思维的缓冲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克服思维定势,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追根溯源,在思维的深化处驻足

俗话说:“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种好奇心正是学生的天性,而我们有些教师只关注结果,把简化、优化的数学结论“塞”给学生,而忽略获得了这个结论的探究过程,学生不明就里,对这种数学结论的认同感较差,学习效果不言而喻。所以,教学中要注重探究过程,特别要在蕴含深奥的数学原理也就是学生思维的升华处驻足,追根溯源,深化认识。

(四)尊重差异——实现增值的有效资源

我们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

1、重视个性,关注差异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差异,努力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选择不同层次的数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做到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时,我安排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让每个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简单图形。他们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间的关系,试着自己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第二层次:只用一个梯形推导面积公式,于是,有的好生就通过折纸、割补也得出了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全体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一般方法,即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用一种方法推导出公式,又使各人的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每一个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进步。

2、把握学情,暴露差异

在真实的课堂上,教师巧妙地暴露学生的问题和差异,才能引发自己思维的警觉和想象力,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教学前,教师要把握学情,认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基础怎样?学生已学过哪些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跟后面的哪些内容有联系?在教学中,就更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展现自己真实的想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题目“12×3-( )”改成“17×3-( )”,然后请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学生开始动笔计算,教师就下去巡视,边巡视边请学生把计算情况呈现在黑板上:17×3-31,17×3-51,17×3-321,17×3-123。然后,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黑板上的题目展开讨论,并问:“你认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教师并不急于解决这些计算中的错误,而是通过小组的讨论与交流,通过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思维过程中的障碍,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因势利导,巧用差异

在教学中,学生产生的疑问及困难是一种不可轻易放过的宝贵教学资源,来自于学生本身的疑问与困难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因势利导,巧妙地利用差异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习题: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

8个小组,每组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

一般学生都是这样列式的:4×8×6或8

×6×4,并且学生也很容易就能说出算式

的含义。但有一个学生提出可以这样列式:

4×6×8,教师并没有否定他的想法,而是

让学生讨论这种算法的含义,然后由学生说服教师。有几个学生还真根据教室里课桌的情况说出了“4×6×8”的含义,即:先算出4个班合起来一大组的的人数,再算出8大组的人数。一般而言,第三种解法很难说意义,但学生中又确实存在这种解法。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而得出了一种有意义的解释。

总之,笔者认为,基于学生立场教学应当成为课堂实践的应有态度。教师要重回教学的原点,真正站到学生的立场上,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审视学生的数学起点。作为“长大的学生”

,我们要与他们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当我们真正洞察了学生的个性心理、

第8列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第7列 第1行 第2行 第3行 第4行 第5行 第6行

认知规律和学习准备,并给予他们恰当的探究空间,有意识地引领学生,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便能得到深度滋养,其创造能力也能得到长足发展。这将是所有教学工作者,孜孜不倦为之努力的不变追求。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杨九俊.小学数学课堂诊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丁恺.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4]周荣政.把握“学情”的策略[J],江西教育,2002年02期。

[5]郑明江.构建“学情理论,全面关注学情”[J],小学语文教学,2003年06期。

[6]李淑红.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起点[J].小学数学教学.2008年10月

[7]张兴华.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8]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9]张梅玲.心理学研究与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数学.2008年1月

语文课堂教学要追求本真

语文课堂教学要追求本真 语文课堂教学要追求本真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浮躁,老师追求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快乐了,但是他们学到了什么呢?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因为这节课或这篇课文的学习而有所提升了吗?我们没有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一味追求的是我的课堂热闹了吗,一味迎合的是所谓专家的评价。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那就四人一小组,至于为什么合作,适不适合合作,怎样合作,却不作思考与探索,只为合作而合作,认为课堂有了这样形式的合作就是新课程的课堂。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那就让学生自主探究,至于我们的小学生具不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提供什么样的指导与帮助也不作考虑,只为探究而探究。我们的公开课更是这样,仿佛没有了合作与探究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而我们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是无法得到任何提高的! 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

素养的提升呼唤本真的语文课堂!本真的语文课堂的基点是要做到“本色”和“生本”。“本色”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去除虚浮、装饰的东西,不盲目追求时髦,不为合作而合作,不为探究而探究,即使是公开课也应是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生本”要求语文教学要基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课堂上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生本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手,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的主动学习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进行。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同样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而不是“去老师”化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本真的语文课堂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品质:本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与学都具有针对性品质的课堂;本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演绎的课堂;本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课堂;本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感情融洽的课堂。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每一节课或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他们的

高效课堂(论文)汇总

基于问题的高效课堂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求知欲,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的冲动。”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逐渐淡薄呢?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性地解决问题,原因何在呢? 一、学生的“问题”去哪了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严谨的教学结构、高密度的练习设计、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教师追求的这种高密度、快节奏,势必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渐渐地,一些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 教师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以为然或敷衍了事。比如,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为《估算》。练习中首先让学生估算14+25、36—18两题,然后让学生比较估算值与精确值,意图是让学生归纳出估算值接近精确值的特点。学

生A回答:因为14邻近的整十数是10,25邻近的整十数是30,所以14加25大约等于40,而14+25=39,估算的结果40非常接近计算的结果39。学生B接着马上提问并反驳:不对!如果是14+24呢?14邻近的整十数是10,24邻近的整十数是20,14加24大约等于30,而14+24=38,那么估算的结果30和计算的结果38相差的很多。当我听到学生发现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时,精神为之一振,而老师生怕讲不清楚或影响上课进度,只是敷衍了事:“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下面我们继续练习……”唉,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扼杀了。 二、“有问题”的高效教学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正如爱因斯坦说过那样: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首先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努力创设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与解决者。 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步骤,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选

在政治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

在政治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 发表时间:2011-08-19T10:43:49.5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11期上供稿作者:黄朝荣黎映月[导读]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地发挥。黄朝荣黎映月广西桂平市寻旺二中537205 《新课程标准》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维教学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自觉、直接地参与教学过程。要改变学习方法,积极参与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在各种方式中学会掌握科学的、实用的、灵活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 地位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创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地发挥。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动态做具体的指导,对学习方法做具体的指导,使学习质量、效率得以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应是一名导演和顾问,也是一名演员,有时却是一个配角。要善于采用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等教学方式和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力求营造出使学生愉快、兴奋、参与、投入的氛围,创建师生互动的平台。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地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三、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一是教会学生“看”书。二是教会学生提问。三是教会学生答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就确保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营造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科学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也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的,营造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调查。例如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课时,我在时空上加以拓展教材。总之,通过社会实践型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目的。 五、开辟学生个性发展的天地 以生为本的实质就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我们的教育忽视学生人格的存在,忽视个性发展,以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代价,一切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去发现、发展学生的个性天地及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我在初二法律常识教学时,就作了这样的尝试: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的授课形式,撇开教材知识理论体系,以教材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中寻找素材——口香糖事件。接着提出三个问题:1、随地吐口香糖胶体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2、为什么在天安门广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在哪里?3、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杜绝类似的现象发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并用已预习过的课本有关知识去讨论、去分析、去解答。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平等地讨论。在学生讨论、辩论的基础上,我及时进行总结:“同学们对三个问题的解答,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少数同学还固执己见,而缺少取长补短的宽阔胸怀。现在请大家以海纳百川的大度,整合一下各方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最佳答案阵容,好吗?”通过深层次的思考、讨论和老师点拨,最后,终于达成共识。最终实现了教材所要传授的具体知识的目的。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性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道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感情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岛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在此,想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点滴认识。 一、什么样的课堂属于好课堂 当然,有效的课堂就是好课堂。但是怎样算是有效的课堂呢?如果说完成学习目标就是有效的课堂,那么传统式的教学我看远远完成了教学目标,甚至会超额完成。因为大量的时间是在完成了目标以后用在练习上,也就是题海里。不过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因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成长。显然这个有效性就不仅仅是完成应有的学习目标了而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对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个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心课程理念就完事“授人以渔。”不过也有好多人这样认为,课堂的有效性就在于学生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学会、掌握这一章节或者一节的内容就算有效了。

譬如数学课学生掌握了这一类型的习题做饭并能举一反三,做出好多题来。英语课上学生能掌握句型单词等等。这就算是完成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的确有效!不过总还是觉得有些缺陷:学生还是为了成绩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忽视了一个问题,学生个性在哪里?学生成绩固然重要,但个性发展和成长更重要。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这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观念转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安经验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会不会学习。”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谈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谈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昌盛街道中心刘淼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显现了许多崭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以学生为本”。本次课改确立:“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个“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正本清源,使我国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关键词:课程以学生为本内涵意义策略 一、新课程改革中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在传统教育中注重了以知识教育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这些都是忽略了学生“学”的一方面,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内因根据与动力,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处于被动局面。本次课改确立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个“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其实,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追求社会的进步是为了人更好地生存。因此,作为社会组成部门的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人。“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确立,将使我国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更深的认识到“以学生为本”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我想“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包涵以下以几方面: 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因此,“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本体,一切教育活动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2、“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在此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二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和统一起来;三是人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逐步向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切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方向前进,最终使人成为自由王国里的公民。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一些制约人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应试教育的倾向使部分学校在教育中片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能力、道德品质、人生、世界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因此,“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更应加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是让学生能主动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要求: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经过学习,我认识到高新课堂的重要性。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通过反思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第二,认真学习校本培训。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自己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还不足,这样就影响和制约了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反过来也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认真备课,尤其要认真备学生。平时自己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试想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认真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自己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这样的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今后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时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时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学生参与的人数,还要看学生参与的质量。 本人担任初一年级英语教学工作,针对初一学生的自身特点:他们大多数同学来自下县,由于当地教育相对落后,对学习英语态度不够重视,还由于自身有自卑心理,不敢张口说英语,没有掌握适当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导致上课调动不起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达不到预期理想的结果。然而,初中学生的优点是上课积极活跃,动手动脑能力强,同学之间有相互竞争的意识。如何把这种优点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呢!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到在课堂上设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二、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在小学数学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填鸭式”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活跃。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华丽的“外衣”、热闹的“学习活动”掩饰不了形似神离的痕迹,放任而浮躁,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造宽松、和谐且便于学生思考、乐于探究的优质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更是关键。怎样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呢? 一、准确解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教师解读教材要做到“瞻前顾后”,既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也应关注相关知识的后续学习任务及要求。同时,解读教材要做到“入木三分”,如果没有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也就不可能有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准确把握,留下的只是对教材的“背离”和“误读”。因此,唯有以审慎的态度解读教材,并从教材“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重组、改造,才能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实现科学、有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比如,教学三年级初步认识平均数“比一比”时,学生在操作中通过“移多补少”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后,依托“平均分”的基础,借鉴“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的经验,学生不难想到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来直接求平均数。接着拓展情景,深化对平均数本质的理解,设计以下教学环节,结合统计图观察,虚线表示的平均数6和最多的比怎样?和最少的比呢?使学生明白平均数一定会在最多与最少之间,接着让学生观察:比平均数6个多的有谁?比平均数6少的有谁?从中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多的和与少的和肯定一样多,要不就拉不平。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如果佳佳投中的不是9个,而是5个,那平均数会怎样?如果佳佳投中的比9个还要多,是13个,那平均数又是多少呢?这样三次拓展情景,使学生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介于原始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数据中每一个数与平均数之差的总和为0及平均数易受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影响等特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丰富了这一统计量意义的构建,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而言,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平均数的概念变得丰富、饱满而灵动。当然,创造性使用教材要建立在对教材的整体知识体系的把握上,并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只有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处理教材,真正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境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涉境体味,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意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但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听课来获得这种理解,学生无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他们的知识观念或已有的观念。为了改变已有的观念,学生需要自己建构他们的知识结构,为此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按照这种标准来分析当前的课堂教学,大多数课堂教学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而且是认认真真、辛辛苦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李培根校长语)。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课堂教学应该是老师点燃学生追求真理思想的火焰。 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便于高效率地将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系统传递给学生, 便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教学过程。其严重不足之处是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不利于培养学习能力, 不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人才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要求学生由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 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要求教师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是传授的内容而成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也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而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所形成的要素结构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 其基本特征是: ( 1) 学生角色发生变化, 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 2) 教师角色发生变化,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者,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 ( 3) 教学方法发生变化, 由考虑如何高效、系统讲授转变成考虑如何通过创设情景, 组织协商会话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 ( 4) 教学内容发生变化, 学生由单纯从书本获取知识,转变成通过自主学习从其他途径( 课本、网络、图书馆)获取大量知识; ( 5) 教学媒体( 黑板、教具、电子课件) 作用发生变化, 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毫无疑问,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发现,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创造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在知识信息爆炸的年代, 形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 甚至比掌握一两门学科知识还来得重要。当然在这种模式中, 由于强调了学生的“学”, 因此当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 就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当学生学习能力差别大时, 就不容易使学生整体达到培养要求; 当学习复杂知识时, 就会因主动探索而使得效率降低。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设计, 这是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常用方法有“支架式”、“抛锚式”、“随即进入式”。不管用什么方法均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有机会让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应用所掌握的知识, 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 其目的是为了个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小组讨论、协商, 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协商会话形式。 3.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的方式有小组对个人、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自己。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能力、协作过程中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等方面。评价的形式注重过程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态的特点是: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这样的大纲是教师和学生做必备的指导手册;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评估方法和评估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方式,与学生共同探讨学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点评讲课稿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点 评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点评 一、现行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由于片面追求(及)合格率倾向的冲击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往课程评价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评价对象单一,重主导,轻主体,仅评价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2.评价指标仅限于教学目标、重难点掌握,教师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其具体情形往往是课堂上只有教师在认真地唱“独角戏”,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大多数仅限于质量不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机械问题的提问。 3.评价强调甄别和选拔,忽视教师学生发展。 二、新课程评价的原则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规律的要求,课堂评价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学生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上。因此,课程评价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根据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水平,由原来注重整体评价的做法转向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达标,分层评价,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和发展。

2.全面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3.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要看学生是否都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否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动情,是否主动探究实践。 4.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评价激励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能对教材进行加工,适合自己的学生。特别是激励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敢于逾越常规,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灵活性。 5.交流性原则。教师要创设平等、轻松、民主、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有认知冲突,当学生不认同老师、教材或讲错了,无人笑话、指责、批评;当学生标新立异或取得成功时,大家都诚挚祝贺,热情鼓励。 三、发展性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标准,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一堂课,评课焦点从主要看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这不仅是视觉上的转移,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的飞跃。一切教学设计,一切评价标准和教师的一切劳动都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努力倡导师生在学习中的交流互动,积极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使其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论文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常规教学中要打造高效课堂,那什么样的课堂算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简单说就是“高效率、高效益”。就是每节课节奏较快、容量较大,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和训练量都较多,而学生的负担相对减轻,所用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这就需要师生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达成。从教师的角度看,需要教师课前投入要大,准备一定要充分,课堂上一定要精心实施所制订的学案,充分展示高超的课堂技巧并融进自己的爱心与责任。从学生的角度看,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身心都动起来,伴随着愉悦的情绪发挥出积极主动性。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与否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虽然说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但是能够使这个“关键”发挥作用的基础还在于教师(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会凭空产生)。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在把握住课时目标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打造高效课堂才能得以实现。 一、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多算胜,少算不胜。这句话应用在教学工作上,就是强调了充分的课前准备重要性。只有准备充分,各个方面的情况都尽可能地考虑周到,才能提高效率并产生高效益,就是“胜”,没有充分的准备,打造高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 1、吃透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对于教育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有清晰的规定,对有关思想、理念作了权威的解释说明,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性的建议,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依据和遵循,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因而,我们在工作中必定要吃透课标,清楚我们所教学科应该达到的目标及其与前后的联系,明了本学段对以后学习的影响,我们所运用的基本方法哪些是短时期的,哪些是必须长期贯彻实行的,等等等等。简单说,要达到这样的程度,课标就像我们在看着自己的手掌,每个手指的位置及特点都清清楚楚,大到功能小到指纹,了然于胸。 2、确定课时目标及实施办法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课时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目标一定要具体,最好还要完整。但是像语文学科,由于学科的特点不必追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全面、系统,只要合乎课标要求,有重点,清楚可行就可以,只要把握住整体目标的系统完整即可。课时目标的确定一定要有梯度,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度,还要考虑课时容量,适可而止,切忌贪多,欲速则不达。确定目标之后还要考虑怎样将目标分解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每个子目标都通过什么途径、是用什么方法达成,用什么样的训练来巩固、或是强化。然后精心编组教学各个环节,形成学案。在此过程中,还要给学生预留出质疑空间,以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二、高效实施完善的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充分的课前准备只是基础,只有将课前的准备高效地实施,才能

教师思想政治方面总结

教师思想政治方面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今天WTT小雅给大家为您整理了教师思想政治方面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思想政治方面总结范文一 一、思想方面: 一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在这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著作,特别是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去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努力把自己锻炼成新时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作为预备党员的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其他同志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同志;并且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尤其是向优秀党员学习。我平时注意主动帮助其他同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的能力。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将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任何考验的共产党员。 二、教学方面

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学校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根据减负的要求,会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师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观、教学观与评价观,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崇尚真知、探寻真理的氛围,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体验、质疑、探究与合作,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使获取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上好每一节课,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扎实备课,设计出“个性化”教案。 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节课课堂效率的高低。一节好的备课,首先还是应该备好教材。一篇好的教案要求教师要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惟教参是论,不惟教辅是从。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转抄(下载.复制),照搬教学参考书,没有将教参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自己仅仅是起一个搬运工的作用。所以备教材教师也要使用新思维,转化新视角,勇于创新,张扬个性,做到备出“个性化”教案。 2、了解学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备好课除备好教材外,还应备好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研究如何科学地教,要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切实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安排教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第二,课中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接受水平,使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情情交融,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在调节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功夫,这样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第三,课后了解学生的困惑及困难,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即时调整先前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便在组织新教学时能即时补救。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成就高效的教学。 3、情境生活化,增强体验感。 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渗透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就会使学生产生更强的体验感,从而取得教学的高效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能够让新课导入生活化,能够让演示材料生活化,用生活中的实物代替挂图,代替课件,还能够让课外作业生活化,这些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还会产生学了有用,学以致用的对课本知识的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活动才能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产生“经验”与“顿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学生为本_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

[摘 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教师[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6)03-0003-03 邵晓枫*,廖其发 【西南大学,重庆北碚400715】近年来,以“学生为本”(或者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本文拟对该理念内涵的研究状况作简单梳理,并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研究现状 综观近几年的教育研究资料,发现对“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研究较少,唯一可见的相关著作是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作者对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及其课程论、方法论、评价与管理等进行了论述,认为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1]而相关的文章对该问题虽有所提及,但论述不深。如有人认为:“以学生为本,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成长成人为本,也就是说,在处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明确学生在学校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有人认为:“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就是“首先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要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 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 革的动力之本”。[3]还有人认为:“ ‘以学生为本’就是强调教育本身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个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潜力和发展潜力,把每个人看作是一个特异的个体,而不是小集体中的一个分子、一块砖。”[4] 这些研究抓住了“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主要内涵,如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对“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人对这一问题缺乏清楚明确的认识。第二,研究不够深入。例如,虽提到要“一切为了学生”,但没有详细、深入地论述这样做的原因。第三,研究内容不全面,忽略了一些重要问题,如学生的主动发展问题、全体学生的发展问题、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问题、教育的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关系问题等。第四,没有形成完整而严密的表述体系。 我们认为,进一步搞清楚“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既是研究“以学生为本”相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在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 [收稿日期]2005-11-24 * 邵晓枫,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1号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400715 第3期2006年3月No.3Mar.2006中国教育学刊 Jo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

个性课堂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共6页

个性课堂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编者按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方向和目标。它的教育价值实现,必须落实于课堂教学。《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而“个性课堂”正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最佳体现。它不仅让教师独特的个性特点得到张扬,更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我的发展。 从本期开始,我刊增设“特级讲艺堂”栏目,以期通过分享特级教师们的成功教学经验,给广大基教工作者的教学带来启发。现在,让我们跟随商德远老师,领略这“个性课堂”的迷人魅力吧。 个性课堂真正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能体现教师独特的个性特点,让教师个性得到张扬,更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每个学生自我潜能的有效激发,在全面发展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的个性。个性课堂克服了“模式化”课堂的弊端,无固定模式,因课型而异,因课文而异,能充分体现与众不同的魅力,具有一般课堂所不具备的独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是名副其实的优质课堂。 一、个性课堂是彰显教师个性魅力的智慧课堂 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在诸子百家中个性鲜明,故能培养出个性迥异的“七十二贤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独树一帜,故能培养出个性张扬的哲学巨人柏拉图。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情智课堂、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薛法根的智慧教学、杨屹的情趣教学等个性特色十分鲜明,各自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教学个

性,故能上出个性鲜明的精彩课例。个性突出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出来。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教师都拥有自己的智能优势,都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专业特长。合理利用智能优势,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继而形成教师个性,是构建个性课堂的前提。 课堂上,教师能利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身上,真正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让课堂教学涂抹上智慧的色彩,将智能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极至,形成独特的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化了,也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师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张扬,用独具特色的组织艺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匠心独运的评价策略,引发学生探究体验的欲望,启迪学生自主求知的智慧,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点亮学生生命的心灯,发展个性。 彰显着教师个性魅力的课堂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教师的个性魅力犹如有着强大磁力的磁石,能牢牢地牵引着全体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逐渐把他们引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轨道。教师的个性魅力得到充分展示,就会构建起情趣盎然、个性鲜明的智慧课堂。 二、个性课堂是凸显差异教学特色的和谐课堂 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差异有“成就度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倾差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