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情感心理学

情感心理学

第四讲情感心理学

教学目的:

通过对情感心理学所包含的人际交往于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交往中所出现的心理效应以及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调试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搭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通过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常见恋爱心理困惑调试、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性心理困惑的调试等内容的解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恋爱观。

教学重点:

1、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3、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及调试

4、大学生常见恋爱心理困惑及调试

5、如何形成健康的恋爱观

6、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和特点

7、大学生性心理表现

8、常见大学生性心理困惑

教学难点: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2、常见人际交往障碍及调试

3、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及调试

4、大学生常见性心理困惑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演绎、视频观看

教案:

一、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1、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发展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水平

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个人和他人相互作用、相互认知从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从他人对

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从和他人关系中认识自我形象,从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即我们常说的"以人为镜"。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塑造完美的人格。同时恰当的自我认知,既能使人避免"夜郎自大",又能使人摆脱自卑感。

(2)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人际交往是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能。由于知识的局限,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看问题难免陷入僵局。而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畅所欲言,思维撞击,就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使自己茅塞顿开。

(3)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学会与人平等相处,才能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

(4)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人际交往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爱护、关怀、信任与友谊,是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相互倾诉各自的喜怒哀乐,进行感情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通过交往,大学生能满足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培养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案例】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同别人有良好的交往与融洽的关系,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对别人有更强烈更深刻的友谊与更崇高的爱。

2003年6月8日凌晨2时许,兰州某高校一年级女生宿舍内传出女生凄惨的求救声和恐慌的尖叫声,女大学生李琴持刀疯狂地向还处于睡梦中的同学王慧砍去,王慧当即被砍得不省人事,鲜血洒满了床单,同学刘燕爬起来救助血泊中的王慧,也被精神失控的李琴挥刀

将刘燕乱刀砍伤,一时间宿舍内充满了恐怖的血腥味,其余女同学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拔打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所幸120及时赶到,两名伤者被分别送往医院急救,李琴被刑警带走被暂时刑拘。

小矛盾引来大仇恨。李琴和王慧同处一个宿舍但却相处不到一块,在事发前两人就为一些琐事经常争吵,两人的矛盾还曾向系上反映过,系上也曾找她们进行过协调,但无济于事。李琴性格内向孤僻,使同学们无法和她勾通。就在前一段时间李琴竟然在同学的杯子里喷过氧乙酸,在防非典时期,学校禁止学生回家,结果李琴偷偷跑回家被学校发现,学校给李琴给了处分。李琴长期蓄积在内心的私愤都发泄在了王慧身上。

还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优秀者,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这也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人际交往状况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佐证。

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在与人交流的同时在形成着这样或那样的印象。我们形成的印象往往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别。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一些?效应?在作怪。积极地了解一些交往心理学知识,了解印象形成的一些?效应?,我们可以学会怎样留给他人一个好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在这种交往情景下,对他人所形成的印象就称为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初次见面,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形成对方给自己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既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有时我们会听见朋友抱怨:?坏就坏在没有给他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印象已无法改变。?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为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注

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其次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锻炼和提高自己交谈技巧,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

初次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出发点。我们不仅要学会一些技巧,同时,我们要知道,与人交往是件地久天长的事,无论什么人都有可能成为好朋友,为了保持这份长久,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应有一颗真诚的心。

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产生的?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初期,即双方还彼此生疏的阶段,特别重要,而在交往后期,也是双方已经彼此十分熟悉的情况下,近因效应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我们在交往过程中,常常用近因效应整饰自身的形象。例如,双方感情不合,一旦要分手的时候,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歉意,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甚至将以往的恩怨化解。

晕轮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伯恩斯坦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给参加实验的人一些人物相片,这些相片被分为有魅力、无魅力和一般魅力三种,让实验者评定几项与外表无关的特征,如婚姻、职业状况、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等等。结果,几乎在所有特征上,有魅力的人都得到最高的评价,仅仅因为长得漂亮,就被认为具有所有积极肯定的品质。这就是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或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有时也称为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

多数情况下,晕轮效应常使人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错误,产生一个人一好百好的感觉。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防备晕轮效应的负作用。同时也可以利用晕轮效应的影响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与人交往时,可以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优势,以获得以肯定积极为主的评价。

晕轮是美丽的,让我们在其美丽的光环下,冷静、客观地透视人生,把握交往。

刻板效应

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并不是把个体作孤立的对象来认识,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就形成了。

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他人的一些信息时,常根据该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样虽然不能形成他人的正确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认识过程。但刻板效应更多地带来的是负面效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等。它常使人以点代面,凝固地看人,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觉。

定势效应

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言行举止没有一点不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在深山里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了农夫在心理定势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思维定势或心向。

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例如:我们与老年人交往中,我们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而他们则会认为我们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老奸巨猾,

既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心理定势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他人。所以我们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

投射效应

古代一位喜欢吃芹菜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像他一样喜欢吃芹菜。于是一到公众场合就向别人热情推荐芹菜,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笑话。但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犯类似这样的错误,?以己度人?。心理学上称之为投射效应,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

为了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对方并非如我们所想象,只有尝试了才会知道。

3、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及调试

(1)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很多大学生却又对这精彩的世界感到很无奈。自卑、嫉妒、多疑等种种心理问题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将他们困在网中央,让他们产生焦虑、痛苦与失望。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中心和心理不相容

自我中心是指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人际交往是双方的,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获得一定的满

足才有可能继续维持和发展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常常表现为自私和自负,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顾及对方的意愿和利益。凡是与?我?相吻合的便是真理。心理不相容即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为他人不能与自己观点一致,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认同而苦恼焦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常常会为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挑起争端,自伤和气,更严重者在观点不一致时,容易情绪激动,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将事情引向极端。

多疑、嫉妒与自卑

多疑是一种由主观臆断所产生的不信任他人的情绪情感。多疑的特点是不信任人,表现为与人打交道总好斤斤计较,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抱?以邻为壑?的态度。多疑的人往往无中生有,搬弄是非,总把别人的善意当做恶意。嫉妒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产生抱怨、憎恨、愤怒等心态。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班委竞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

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其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勇气,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甚至会形成?社交恐惧症?。

角色困惑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有些大学生由于交往中没有正确认识自我角色,没有根据不同的角色去学习相应的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常常碰壁,以至遭受挫折,使他们感到苦恼和无所适从。主要表现为:(1)在与同龄朋友、同学交往时,往往习惯于一种模式、?一视同仁?,而不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及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确认自己所承担的不同角色,掌握不同的交往分寸;(2)在与老师或者领导交往时,往往以和同龄朋友间交往的态度来对待长者或领导,使对方接受不了或造成反感,而自己又为此感到十分苦恼。

羞怯与孤僻

羞怯是指有交往的欲望,但无交往的勇气,具体表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说话音量低而小;严重者怯于交往,对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有这种交往障碍的人往往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

孤僻的特点是对人缺乏主动、热情。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结果是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或是由于有某种特殊的行为习惯,使人无法接受。这样从心理上与行为上和他人有着屏障,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调适策略

树立恰当的自我意识策略

自我意识可以是自身行为的调控器,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心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性质的意识、其中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其核心部分。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应该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其次,从纵的方面来看,自我意识应包括意识到的过去的自我,现在的自我,将来(或理想的)的自我。

自我评价在自我意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不是真实、客观、准确是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成熟的自我意识往往不是过低估价自己,就是过高估价自己,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过低评价自己往往产生自卑感,社会交往中缺乏勇气、主动,自己连自己都不信任的人,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关注,而这又助长自卑感。如此形成的恶性怪圈,越发减退社交的欲望,最终陷于社交萎缩和社交恐惧的误区。相反地,过高评价自己往往使人产生自傲,看不到别人,在交往中自吹自擂、盛气凌人,根本不接受建议和批评。在工作上出了问题自傲者往往推诿责任,因此,引人反感,不愿与其交往。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库利所说“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自我检查策略

即在交往危机出现的时候,引导学生首先询问自己,我到底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在与对方的沟通中运用自我检查策略,采取主动的心态、平等的原则,可以润滑彼此的关系,促使双方的改变。

求同存异策略

即交往的双方相容,容许不同的存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够相互悦纳、宽容和补充。引导学生做一次角色换位,扮演对方的角色,体验一下对方的情感,就能很好地改变自己的看法,做出有利于交往的行为来。

情感联络策略

即与人交往,必须以诚相待,热情待人。但光有热诚还不够,必须要有一定的情谊联络的技巧与手段。要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自然、朴实、得体。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交往非常顺利,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艺术对话策略

交谈是人类语言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对话是交谈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发话者、受话者和对话内容三个方面。交谈对话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沟通信息,联络感情,以至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交谈对话的主要方式有:商讨式交谈对话、说服式交谈对话、静听式交谈对话、闲谈式交谈对话。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不好的交谈对话方式,应当引以为戒:一是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扰乱人家思路;二是不要因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迫使他人再次重复谈过的话题。三是不要连珠炮般地连续发问,以致他人难以应付。四是不要对他人的提问漫不经心,言谈空洞。五是不要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六是不要当别人对某话题感兴趣时,你却感到不耐烦,立即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上去等等。

【案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问题

患者姓名:小如(化名),性别:女,年龄:19,教育程度:大学一年级,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外在表现:紧张,眼神迟疑。

表现出的问题:

小如在上大学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都是父母料理,学习成绩很好,老师喜欢,父母也高兴。可上大学后这些优势都不复存在,在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之下,小如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尤其是能说会道的同室的6个上海同学,她不会说上海话,不能与她们交流,她感到很孤独,很寂寞,觉得自己万分的痛苦,快要发疯了。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小如家在外地,考学来到上海上学,家里有一个姐姐在当地上大学,父母身体、工作都很好。小悦在家时,除了学习其他事情一概不用自己操心,家人全权代劳,她不懂得料理自己的生活,也不喜与人沟通。到了大学,发现上海同学懂很多东西,会玩、会学、会生活,而自己则象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似的无知,自己处处不如人,很孤独、很痛苦、很自卑。

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促使因素:在陌生的环境中(寝室)缺乏交流和沟通。

先前因素:父母及家人的过度照顾,剥夺了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社会文化因素:大学不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看重个人的整体能力。

评估与治疗过程

专家分析:

本案例属于典型的“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造成小如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体现于学校教育突出表现为“以分数论英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成绩好就行,父母的教育思想和言行也与此一致。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父母代劳了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在看似爱护实则剥夺了孩子成长权利的过程中,孩子被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既自负又脆弱,抗挫折能力极差,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自暴自弃,自我否定,从而使身心均遭遇困扰。本案例的当事人遇到了全方位的应激,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原有性格弱点等方面,致使她陷入深深的情绪困扰中,迷失了自我,宜于用现实疗法进行处理。

治疗目标:帮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使人生健康地发展。

治疗步骤:依次探讨解决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生活自理问题和性格重塑。

治疗手段:现实疗法

治疗过程:

小如第一次坐在咨询室时,双手紧抓着放在并拢的腿上的书包,眼神迟疑。她告诉我她心情很坏。她家在内地,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S大学。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几乎喜极而泣。

然而,当她步入大学后,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在她寝室8个同学中,有6个是上海人。她觉得她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说着日语一样的上海话,知识丰富,活跃兴奋,变着花样玩儿。在她们面前,她自己像个10岁不到的孩子。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着一些莫名其妙又深不可测的东西。上课时,她总喜欢坐在僻静的角落里,许多人在一起时,她从不找别人说话,也没有人理她。到食堂去吃饭,有那么多人排着队,她就只好看到什么买什么,连价钱和菜名都搞不清楚,所以吃的东西常常是又贵又难吃。

她生活在苦恼中。苦恼着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苦恼着进入了一个“太好”的环境,苦恼着学不好的功课,苦恼着自己幼稚的思想。她的一个室友是上海知青子女,她也在苦恼,而她苦恼的是家境,是操劳的母亲,是自己的生活责任。小如觉得自己的苦恼比别人狭隘。她有一个大她3岁的姐姐,姐姐在内地的一所大学念书,成绩不错,生活过得有目标,很充实;爸爸、妈妈身体、工作都蛮好,不要自己去担心。一家人对她的希望就是她能自己过得好一些。

但是她却没法让自己过得好一些。她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这段时间,她经常想到死亡。她说她的生命中除了痛苦还是痛苦。她从没想过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她的生命根本不是属于她的,而是属于爱她的人;假如她能够死得无牵无挂,死了不会有任何人痛苦,她可能早就去死了。她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特别是当你的理想实现了,而你又发现它根本没什么意思时。”。

她说她找不到自己。“我到哪儿去了?我该怎么在众多天之骄子的狭缝中生存?我的价值、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她告诉我:“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我害怕,我害怕自己要疯掉了。”

我向她坐的方向倾着身子,静静听她诉说,在适当的时候用简短的重复或回应鼓励她宣泄。这是她到上海1个多月累积下来的情绪!能找到人倾诉,就能减少一些恶劣的情绪。她在倾倒累积多日的情绪垃圾,这时她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容量大的垃圾桶;而在她倾诉的同时,咨询师如果能用理解、关心、尊重的态度对待她,也就很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

在倾听过程中,我判断小悦的问题是“大学新生适应不良”。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却给小如带来无法承受的失落,是源于小悦入校之后面临的4大问题。

她从内地考到上海,上海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内地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带来了冲突。而寝室中6个上海同学的存在,更使小悦无可避免地遭到冲击。

小如在进大学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在家生活都是爸爸、妈妈照顾,独立生活能力很差,现在必须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自然使她感觉手足无措,觉得自己无能。

小如进大学以前的学习,和同学比学得很轻松,老师也喜欢她。进大学后,周围都是优秀的学生,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这时自信心开始动摇、倒塌。这常常也是许多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重要原因。

小如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与人沟通。其实,许多大学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要独自面对生活,都有一个学习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但在目前所处的心理状态下,小悦看到的就只是自己的笨拙无能。

时间很快过去了,第一次咨询结束的时候,我和小悦约定,以后每星期她来咨询室做1次咨询,直到她走出心理困境。

小如第二次来咨询的时候告诉我,那天晚上他们系在开迎新晚会。我问她是不是要去参加,如果她要去,我们的咨询可以改期。但她坚决说愿意做咨询,不去参加迎新晚会。

小如告诉我,她昨天练了10个钟头的毛笔字,没去吃午饭,也没去吃晚饭。倒不是想虐待自己,就是不想去,肚子饿了就吃几块饼干。她不要做最差的一个学生。练到最后,她的字的确有了长进。她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我对她写字有了长进表示祝贺,对她认真做事表示赞赏,更为她能对自己的进步加以肯定感到高兴。

小如说,她发现在一个人的时候,自己最自在;人越多,就越孤独。看着他们有说有笑,看着他们朝气蓬勃,觉得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暗淡下去了。她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吧。但她不想去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这是她骨子里的东西。

她说或许她不该读大学,不该来上海,不如在乡下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安下间小屋,静静地过淡淡的日子。但是如果真叫我们到没有人的乡下去呆一辈子,我们肯定都会逃回来,人毕竟是社会动物。我问她如果她真的没能考上S大学,如果她真的没有来上海,现在的心理会是什么样?她楞了好久,说:“可能我还是会感到遗憾的吧?毕竟上大学是我以前的目标。”

我给她介绍了“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说法后,她感到很新鲜。她说她以为只是自己有问题,原来这个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但她又说,她发现她的同学过得都不错,好像没有适应不良的现象嘛。我说各人情况不同的呀。比如上海同学,因为没有离开上海,父母朋友都离得很近,他们要面对的适应和改变相对而言就比小如要轻微,遇到困难还可以回家寻求帮助和支持,当然更容易适应大学新环境。我告诉小悦,其实痛苦和失意在很多时候是一种信号,告诉你自己需要改变和成长。现在,对新环境的适应对小如提出了新的挑战,当某一天她克服了这些困难的时候,她自身也就成长了。

小如对这种说法感到新鲜(这种将烦恼痛苦化成成长的动力的做法,我常常用在对大学生的咨询中,并且极为有效。)。

接下来,我和她一起分析了她目前适应不良的各方面问题。

一是学习问题。大学的学习方法、要求、技巧都不同于小学,在这方面需要她做出调整改变。

二是生活自理问题。她的衣食住行、理财购物,因为以前在家几乎从未操心,现在也都要从头开始学起。

三是和同学的关系问题。刚开始住进寝室时,因为她们都说上海话,自己听不懂,就插不上话;到后来成习惯了,同寝室的6人常说说笑笑(另一个同学很外向,担任了许多社会工作,常在晚上睡觉时才回到寝室),就像她不存在一样。这让小悦很难过,又不知怎么去改变。

四是小如的性格问题。她一直觉得自己内向、忧郁,很难适应变动的环境。本来以为这是自己的命运,但既然来寻求咨询,可能的话也希望能有所改变。

一下子抓出这么多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肯定是不可能的。经过进一步讨论,小悦希望先解决学习问题。因为咨询结束时间已到,我们确定下次专门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第三次咨询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学习问题。

许多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都会遇到学习不适应的困惑:大学的学习和中学时代的学习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中学的学习内容范围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内容还是老师一勺一勺地喂给学生。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多做相关的练习,成绩就可以得到保证。而大学的学习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也许并不是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上的东西,学生从老师那儿得到的知识甚至可能是非常不确定的;要找到最满意的答案,学生必须在课后阅读大量材料,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如果学生还是像在中学时一样,等着老师喂知识给自己,就会感觉无所适从。在他们对新的学习无所适从的时候,如果不能意识到大学老师教学方式与中学老师存在差别,常常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生怀疑。当他们开始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时,常常又会推及到对自己人生的怀疑。

我询问了小如以前学习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以往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现在开设的课程、自习时间的安排……

然后,在较为全面了解了小如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按照目前开设课程的重要及难易程度,定出了一个小如能够接受并执行的新的学习时间安排表。我还建议小如去高年级的同学处了解一下任课老师的教学及考试情况,以便能有的放矢地学习。当然,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我没有告诉小如,就是想让她能主动去接触一些高年级同学,熟悉大学生活,并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技能。

小如这次走出咨询室大门的时候,显得非常开心。这让我也感觉心情轻松。

然而,几天以后,正当我几乎认为对小如的咨询已步上平坦大道的时候,咨询室转给我一个大大的信封:是小如寄给我的。

小如给我寄来的是她的一本日记。在日记中,小如记录了她的痛苦、困惑、她的生活……而对我更重要的信息是,在她的日记里记录了对我的一种感情。她写道:“和她在一起时,我可以抛弃许多顾忌,那是一种安全感,是在其它地方都不曾有过的。我多想扑进她的怀中,痛哭一场;我多想叫她一声姐姐;我多想躲进那间属于她的小屋里,永远永远都不出来……”;“真想不通,为什么我会对这样一个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人产生如此强烈的依赖感,总觉得只要见到她,什么事都好办了,总觉得和她在一起是最安全的,总想见到她,总想跟她在一起呆着,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好……”

在对小如进行咨询时,我基本上采取的是现实疗法的思路和原则:强调当事人的责任和力量;重视当前的行为,协助当事人拟定明确的行为改变计划并切实执行;以关怀和尊重为基础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强调当事人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帮助她发展成功认同经验。

最重要的是,现实疗法反对移情,拒绝采用移情的作用。现实疗法反对移情是基于让当事人自己对自己生活负责的人性观,而移情使当事人与咨询者之间联系太过紧密,甚至会助长当事人的依赖心理,在现实疗法中往往会起反作用。

而我此刻显然碰到了小如对我的移情。如何处理这种移情,有效利用这种移情,成了我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和小如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在以后的咨询中,我一如既往地做到对她关心和接纳、了解和支持,但拒绝小如推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任何理由。

在结束咨询关系之后,小如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她的咨询体会:假如你心中充满了沮丧,假如你一味地退缩和逃避,那么诉苦就只能给你一时的轻松,它甚至还可能纵容你的痛苦。她后来说:“这世上黑暗的隧道虽然很多,却没有一个是走不到尽头的,阳光普照的地方毕竟更多些。克服苦恼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找到自己的爱好,克服自卑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培养起自己的专长,两者结合,我找到了阅读和写作。这时,我那颗似乎枯死的心又复活了。”

当然这些都还是后话,在我们最终结束咨询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如仍然独步在她的黑暗隧道中看不到尽头。我的工作是不断告诉她,尽头就在不远处了,她会走出去的。

在第四次咨询中,我感激小如以寄来日记的方式表示出的对我的信任。我告诉她她的日记写得很好:文笔优美流畅,叙事细腻生动。而写作正是她的爱好和特长。我把日记本还给她,要她继续写自己的日记,要她以后也把日记拿给我看。在第五次咨询中,我们就她日记中记叙的一些事情进行了分析、讨论;也留出时间对我们上次讨论的学习问题进行了回顾检查。

在小如给我带来的新日记中,第一篇就写着:“今天的日记居然会注明了天气,这在我似乎是第一次。以前很少会注意天气,因为心情不好,再好的阳光也无法照亮自己阴霾的心灵,所以什么样的天气对我而言根本无所谓。”

但在小如从黑暗隧道走出来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反复。

在后面的几次咨询中,我一直对小如强调doing(做)。

而小如是个不善利用时间的人,总也完不成自己的计划,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又总是在发呆、出神中把时间都消耗掉了。她还告诉我:“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胡思乱想。”她常常会拖拖拉拉把时间混过去,再后悔又一次没有完成对我所做的承诺。她有时还想到,或许再过几次她就不会去找我了,她自己太顽固,从骨子里就有忧伤和无助,或许痛苦就是她一生的特质,是上帝赐给她的礼物,她是摆脱不了的;或许没有人能帮助她,因为痛苦是她生命的全部,而她只有别无选择地痛苦下去,她的生命根本就是为了忍受痛苦而存在的。

我采取的策略是信赖和耐心。当事人在这时会有意无意给咨询者设置障碍,希望你放弃他,来证明自己真是不能改变的。而我不断告诉小悦我相信她的能力。在我一次次阅读了小如的日记,在和小如一次次深入交谈之后,我有理由相信她!

一旦小如真用心把自己投入doing中,效果是惊人的,她的一次专业课成绩在全班了第一名,寝室中那些她以为非常优秀的同学成绩都比她低。

她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

她对自己问了又问:“这可能吗?这可能吗?”。

“老师,你告诉我,这怎么会是真的?其实那作业简单极了,我想不通,像我这么个糊里糊涂的家伙,作业怎么会成了全班最好的?”

那次成功的体验带给小如很多东西。她身上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她在以前总是觉得“烦死了”,可并不去主动做什么事让它改变。现在,尽管很多时候她心情还是不太好,尽管生活、学习上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她已找到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总想做些事情。她已经很少回忆过去,很少想到自己是否快疯了,甚至不再想回家,不再想放假,只是想,要尽量有计划,慢慢地什么都会好起来。她告诉我,她甚至不像以前那样自卑了呢!“我就做我自己,那个单纯、幼稚、善感、什么都不懂、永远都不会优秀的自己。”

一天,当小如在图书馆看完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时,她感到了一种没来由的兴奋,她觉得从没有过的清新、安静。她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但她知道,她已学会了doing。

黑暗的隧道终于有了尽头,温暖的阳光终于照到了小如身上。

在小如最后一次来咨询时,她告诉我,她已打算主动和寝室同学搞好关系。她说她想通了,现在该是她主动向她们敞开心扉的时候了,她们都不坏,她们只是不了解她。毕竟,她们在一起有那么多共同的东西,那么容易沟通,容易产生共鸣;而她对她们而言,更为陌生难懂,要想和她们融洽相处,就只有自己主动去接近她们。她知道这很难,尤其对她这样一个内向而近乎木讷的女孩子。但她必须跨越这一步,或许在一开始她会做得很糟糕,但她必须面对,不能逃避。她会对她们抱以友好的微笑,倾听她们的谈话。对小如的咨询前后共进行了8次。小如一进校门,便从考上S大学的美梦中跌进承受心理危机折磨的噩梦中,情绪低落消沉,失去自信心,大学生活变成一个失落的梦。原因在于小如从以前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原有的性格都受到冲击和挑战,要求小如重新去调整适应。对小如来说,这是一场应激。而小如在最初选用了不适当的方式对付此种状况:否认自己的能力、价值,陷进情绪困扰之中。

我在咨询中采用了“现实疗法”的原则和思想,在给予温暖接纳的同时,一直坚持要小如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强调“行动(doing)”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性格等诸多问题中,重点选择了学习问题,要求小如采取实际行动,让她在“doing”中找回自信,也找回失去的大学之梦。或者应该说,通过咨询,小悦从梦中醒了过来,并且更有信心和能力去面对现实的人生。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学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相互间最真挚的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专一和稳定的感情。

L’代表Listen(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地倾听对方的需求,并给予自己最大的协助。

O’代表only(唯一),爱就是百分百的纯正,对唯一的你所作出唯一的承诺。

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是展现你的尊重,表达体贴,真诚的鼓励,悦耳的赞美,尊重他或她的选择。

E' 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的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与错误,维持优点与长处,并帮助他改正错误。

1、大学生恋爱,除具有一般青年恋爱的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第一、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次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这种行为实质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

第二、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在对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43.6%认为?学业高于爱情?;6.8%认为?爱情高于学业?。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大都没有忘记学业,总想把学业放在首要位臵。但是,上述这些只是大学生主观上、思想上的愿望而已。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虽然也有,但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一旦缀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学习同样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成就事业的热情一天天冷却,爱情逐渐成为生活的唯一追求。

第三、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在回答?你认为‘爱人只能一个,情人可以多个’这句话?时,认为?有一定道理?9男生28.57%女生18.37%)和正确(男生12.24%女生4.54%)相加达到40.8%女生22.91%在回答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时,有34%的学生不反对婚前性行为,其中17%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9%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只要顺其自然。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恋爱观也逐渐变得开放起来。

第四、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同眷属?者少,这样就产生了一批失恋大军。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主张?不成恋人成朋友?为49%,发奋学习驱散失恋痛苦为36.5%?找新的对象抚平创伤?为10.6%

?报复对方?为2.4%?悲观厌世?为1.6%感情挫折后出现一个时期的心理阴暗期是正常的。对自己和对方都采取宽容的态度,尊敬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放弃对爱情的追求,立下誓言,?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

2、大学生恋爱心理

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

3、走出恋爱的心理困惑

恋爱心理困境之一:

总感到自己缺乏吸引力,一些人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不敢坦然与异性交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

上述心理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对恋爱吸引力的误解与缺乏科学的认知。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于外在魅力,实际上男女大学生,在选择异性对象的条件上大多都认为性格、才能、人品和兴趣爱好更具吸引性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应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以增强自信;其次,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许提前消失。

恋爱心理困境之二:

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

揭示爱情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择偶中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等都会事与愿违,极易伤害自己和同学。为此,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勇于说?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错把迷恋当爱情。

恋爱心理困境之三失恋:

由于上大学时心理年龄都还很小,思想也不成熟,没有能力去处理那失败的恋爱带来的问题。所以,许多大学生在恋爱前都会考虑到恋爱失败怎么办?害怕承受不了而不敢爱。甚至于有些大学生在恋爱失败后,由于承受不了失败恋爱的打击,思想上看不开,成天沉溺于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甚至是走上犯罪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例如:报复、自杀等一系列过激行为,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调试:宣泄情感,不去纠缠;正式现实,理智分析;积极转移,自立自强。

恋爱心理困境之四婚前性行为:

不知如何面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这除了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婚前性行为是指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发生的性交行为。

大学生产生婚前性行为的主观因素通常是:恋爱中双方过于亲昵无法抑制性的冲动;出于好奇心和性体验心理;认为性行为是相爱的表现,通过性行为加深感情;恋爱期间一方恐怕另一方变心而有意造成性关系的事实,以便达到与另一方结婚的目的。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不利于自身发展。从医学角度看,和谐性行为需要安全性、私密、舒适的环境,而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多数在隐蔽状态下进行,常伴有恐惧、紧张、害怕,担心怀孕及不洁感、不道德感、羞愧感和罪错感,容易引发性反应抑制和性焦虑的产生,导致男性阳痿早泄和心因性性功能障碍;而女大学生怀孕或流产,对女大学生心理和身体伤害极为巨大。

从心理学角度看,婚前性行为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两性心理差异,女性在有亲密行为后,容易以身相许,希望与对方走向婚姻,性行为使女性由心理上的优势转为劣势;而对于男性而言,则会提高他们的心理优势,使他对容易到手的东西产生厌倦而不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对女性造成更大伤害。

调试和处理措施:第一,掌握科学的性知识,避免性无知;第二,减少与消除有害刺激的影响;第三,对性行为负有社会责任感,每一个成熟的大学横都应当了解个人性行为给他人,自我和社会带来的后果,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对自我行为负起责任;第四,倡导安全性行为,使用避孕或是抗性病措施。

【案例】大学生恋爱心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李军和吴雨是同所大学又是同班的学生,刚开始,在班上寥寥无几的几个男生中,吴雨也就是看李军比较顺眼,因此关注他也就相对多点。后来知道李军喜欢班上另一个女生,吴雨对此虽然不是很开心也并没有很大的感觉。只是从心里大打消了那唯一的念头。可是后来事情不知道怎么发展了,李军和那女的并没有成功,而吴雨心理也并没任何想法。渐渐地到了大二,两人接触渐渐多了点,又加上两边朋友的一些说说,两人互相喜欢的事实就这么被爆料了出来!于是本来双方可能都没想过恋爱这个问题,现在就这样被拉到了一起谈起了恋爱。本来一切都是这么顺利的发展着,他们每天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看书,也还拥有着他们的梦想………

本来一切在外人眼里以及他们自己眼里看来是多么美好,可是事情才开始一个月,两人相处也很好,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每天都是那么简单而平凡的过着,这是一段平凡的爱情。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冲动,也没有任何曲折。可是事情真的发生了,或许得不到的总是美好的。因为另一个男人的出现,他是吴雨在认识李军之前出现的,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吴雨从没想过和他会有可能。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就这样发生了。他为她痛,他没想到吴雨这么快就有了男朋友,吴雨也痛,这是怎样的缘分,怎样的纠结?一切来的是那么偶然,那么不经意,那些天吴雨一直处于矛盾纠结之中。她不知道她的心里到底是爱着谁,两个男人都有感情,谁也放不下。她把事实告诉了李军,她第一次感觉到李军是这么爱她,他哭了,哭的那么伤情……可是那个男人呢,他在远方,他的难受她看不到,她不知所措了,最后中间经历两次选择,她果断的选择了那个身在远方的男人。而对李军,这样的打击使他受不了,他一直苦苦哀求她能回到他身边,可是吴雨这次真的想跟着自己的心走,不想听任何人的意见,她感觉自己懂了什么是爱而什么是喜欢,可李军却是说她让他懂得了什么是爱,他一直不肯放手,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出了学校,那段时间弄得两人都一直没心思学习,浪费了好多时间,就这样持续了好久,终于他回来了,说要等她回心转意,可是不久觉得无望又受身边朋友的影响取消了这份等待。而这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些事,因为李军的冲动,不成熟做出了一些过激的事,开始恨吴雨,说了好多好狠的话。说自己看错了人,曾经的爱已不在……环境依旧,人心已变!

二:案例分析

卢汶龙说,实际上,大学生恋爱如今在大学校园较为普遍。他们在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对待爱情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大学生能理智地对待爱情,就能较好的处理爱情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关系。

而上面案例中的爱情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吴雨和李军的交往是仓促的,甚至于有点盲目。两人在大学里的相处并不多,可以说交往时双方都并不是互相了解的,只是各自看到各自好的方面而相互喜欢。而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爱情是很容易出问题的。1:这可能是恋爱过程快餐化的一种表现。这在大学里也是很常见的,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说大学的恋爱是很浪漫很温馨的,上大学不谈恋爱实在是一种遗憾。记得我高中的老师就是这么

说的,这也可能是高中的老师希望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恋爱放到大学再说。由此大多数人到了大学,便会想要又这样一种尝试。2: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已经成熟。使得在校大学生有了接近异性的冲动,其实对异性产生好感很正常,所以在不经意间两人也便开始了一段恋情,这很容易开始可能也就很容易结束。这种恋情不是说就不真实,当然了,也有在大学里谈了以后就建立家庭的很幸福美满。而不成功的仍然占大多数,不是背叛,他们曾经也会有过梦想有过山盟海誓,当时的他们或许是真心的,但是时间和现实是打破一切的罪魁祸首。3:大学生活轻松了,自由了,也促使大学生更加的向往爱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尤其是青年,由于生理、心理的逐步成熟,都会萌动春心,涉入爱河。浪漫热情之恋是青年男女内心的美好憧憬,它似一杯甘醇芳馨的美酒,令人如痴如醉。吴雨和李军也就是这么走到一起的。

(二)目前大学生中滥情现象较多。案例中的李军吴雨皆是如此,李军一开始喜欢一女子,由于没成功转而又喜欢吴雨,而吴雨后来也是同时喜欢着两个男人。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来大学生里这种现象是很多的,本人在周边同学的观察中也发现很多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一些还不只是对两个人滥情甚至于三个四个……我觉得这在大学里实在是已经变得很普遍了.1:这也是大多数人分不清喜欢与爱的区别,由于大学生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没能真正的理解爱的真谛,一个人可以喜欢很多人但是却只能爱一个人。而在当代大学生中,事实有时却不是这样,所以总会出现三角恋情又甚至于出现更多的人纠缠在一段恋情中导致大学生中经常会有为了爱情而发生很多过激的事情。2:年轻时的恋爱都是只看重对方的外表以及对对方的基本认识。由此会引发很多问题,两个人指因表面的互相爱慕而走到一起,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是否适合的判断。最后相处多了就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且这样子很容易会喜欢上一个人,当然了也就会很容易喜欢上另一个,由此如何能不滥情?3:本人看来,这也是人之常情的表现。只是中国的婚姻法规定只能是一夫一妻制,所以才只能爱一个人。而在国外,是可以允许一夫多妻制的。所以这本是人类的一种多情的感情,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上我们就必须要做到规定,而且爱情毕竟是自私的,所以可以喜欢很多人但是却只能爱一个人,这样才不会引发诸多问题。

(三)爱情的非理性观念。认为是失恋是人生重大的失败,爱情是靠努力可以争取到,即付出总有回报。爱情的神圣与庄严,神秘与美好吸引着无数青年男女为之折腰。有的学者说:“有青年人的地方就会有爱。”但是,大学校园里并非都存在着完满的恋爱,并非都闪动着幸福的恋人,并非每个爱情的渴望者都能品尝到甘甜的爱情之羹。然而,有恋爱就有失恋,这是个辩证的自然法则。所谓失恋是指恋爱受挫失败。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和烦恼。1:大多数失恋者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恋者不能及时排解这种强烈的情绪,导致心理推移,性格反常。案例中的李军也是因为受不了失恋的打击竟然离校出走,这在当代大学生中是很常见的,由于失恋而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而也有些不愿放手而对对方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也是常有的,这更是一种自私的占有的想法,而根本没真正理解爱情的真谛。失恋者羞愧难当,陷入自卑和迷惘,心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2: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

大学生心理学大作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学》小学期期末作业(2011年7月) 自我个性(人格)分析 学号: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耿亮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英1001_____________ 2011年7月6日

自我个性(人格)分析 一、什么是人格 1、个性的定义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态度等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即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的。个性一词最 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 的人。一般来说,个性就是的简称,在西方又称。 个性,在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G.W.Allport)曾综述过50多个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心理学家 认为:“人格是的全部品质。”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 预测一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心理学家认为:“在心理学中个性就是指个体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 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 2.个性的结构 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个性倾向性 ——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 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系统的动力结构。它 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世界观属于最高指导地位,它指引着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由此可见,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2)个性心理特征 ——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能力,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气质,一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大部分取决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后天的教育,就像各种不同阶级有着不同气质的人一样;性格。性格指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物(客观现实)的基本态度及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气质无好坏、对错之分,而性格有。 3)自我意识

心理学论文

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谈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 ——浅谈心理教育对小学美术的渗透 贺剑 (兴泰实验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和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孩子的生理、身心发展特点,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我们的孩子们一定能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茁壮成长。 关键词:心理教育小学生美术学科渗透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体现了面向全体,为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为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又如何渗透心里教育呢?受此启发,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宽松氛围,卸除学生心理负担。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效率最高,也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充分肯定孩子的创新萌芽,以无私的关爱,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营造宽松、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这样有利于让孩子敢表真情,敢吐真言,达到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共担挫折的负担。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展示,画展,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创设成功,体验成功;开展绘画比赛、美术知识竞赛等;多形式开展专题欣赏、看画展、赏析优秀作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活泼乐观的的性格,消除学生孤僻、自卑、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 三、发挥情感功能,增强学生心理素养。教师以情激情,以言动情,充分吩咐学生的情感;以身作则,树立表率,每节课做到认真细致,丝丝入扣,同时及时表扬鼓励美术学习的“有心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性的使用教材,去掉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引入一些思想健康,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收集大量的图片、资料,增大孩子的赏析量;关注个别新歌内向、不善于表达等方面的差异生,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点亮他们成功的火花,消除阴影,使之自信阳光地生活。 四、小组合作交流,跨越沟通心理障碍。适当、适时将班级整体划分成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和发挥团队辅导的功能。一般每个小组5—8人,注意各类差异生相互搭配;小组合作,开展竞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最棒,哪一个小组最有创意等;分小组汇报交流,让每个成员都能得到锻炼,发挥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 五、利用个别交流,矫正学生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个别面对面交流,或者间接传递信息,在他们面前肯定和表扬孩子,通过他人传递给孩子,还可以通过作业批改,撰写评语(寄语)等矫正孩子心理,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六、要想让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教师自身首先要是个心理健康的人

爱情心理学论文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学会爱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帅懿芯 2011年11月27日

贵第2页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摘要 爱情是一个日久弥新的话题,根据许多健康中心的调查结果,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大的“烦恼源”。大学生在校期间,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学习的关系,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及今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爱情信任忠诚把握

目录 一、对自己的剖析 (一)我心目中的她 (二)我的性格 (三)我的爱情观 1.什么是爱 2.怎么去爱 二、案例分析 (一)我的恋爱经历 (二)自我分析 (三)我的分享 三、建议和意见 (一)优点 (二)不足 四、参考文献 )

一、对自己的剖析 (一)我心目中的她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管我们有没有谈过恋爱,每个人对自己的另一半都有自己的一个大致期望。我认为,每个人从懵懂开始,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的补充和完整,而人们就似乎把对方拿来与自己心中的完美形象作对比,确定是不是自己一直要找的那个人。 在我的心中,我的另一半不一定要长相怎么样,长相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气质,太漂亮的让人担心。我不想因为这些而给自己的爱情带来没必要的争吵。对于我的她,要在陌生人面前很高傲,有上位者的气质,在我的面前很放肆,很霸道,在小事上蛮不讲理,耍赖,调皮都行,但不能任性过度。 (二)我的性格 我是一个从小生活在群体中的孩子,叛逆,张狂。不会在意别人感受的疯癫,个人认为在朋友面前就是要没有半点做作的大笑,可以肆意妄为。很明显,我是一个开朗外向的人,有着很多幻想,在家庭和自己编织的空中楼阁中,没心没肺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也是一个自卑的孩子,用大笑来掩饰自己的过错。总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世界,时值青春期的我,一直是同龄人眼中的疯狂少年,由于固有的那种叛逆,在压迫中不相信友情,不相信爱情,把那种所谓的兄弟感情看得很重,在青春的那些年岁里,放弃了梦想,放纵了自我,常常出入酒吧,网吧,KTV,和一群所谓的非主流群体鬼魂,抽烟、酗酒、逃课、打架、泡夜店、耍女人,自己的责任就是逃避责任。敢爱不敢恨,自我但不自私,比较极端,有着童话的幻想。 (三)我的爱情观 1.什么是爱 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生理因素上上说,就是一种从懵懂到成熟过程中,对异性的从动和好感,从心理方面上说,就是男女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倾慕。弗洛姆给爱情下的定义独树一帜,他认为爱情既是一种体验,又是一种行动,在他的著作中,爱情不仅仅是激情和情感,还是一种行动,只有一个人用行动证明他对所爱的人理解,关心,尊重,并怀有责任感时,爱情关系才得以建立,没有理解,关心,尊重和责任感,就谈不

情感心理学语录

12、想你是我发至内心的呼唤,爱你的心永远不变,远方的你是我永久的思念。 13、快到中秋了,祝福你节日快乐!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记得给我打电话啊! 14、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我在想念你! 15、只有为你,我的心变成一座城堡,容纳的只有你,让你成为我生命里惟一的亮点! 16、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在我快乐时,可以让我咬一口的肩膊。 17、挥不去的万缕情丝,诉不尽的山盟誓言,随着柳絮飘飞,缠绕心田,只落得相思绵绵。 18、如果生活会让人疲惫无力,朋友却可以让人恢复元气,不用怀疑,你就是有这种魔力。 19、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在每个夜晚轻轻拥你入睡,能在每个清晨拥着你醒来。 20、岁月流逝,真情依在;百里之隔,隔却不断;长夜漫漫,星光闪闪;真心祈祷,左右陪伴。 21、如果可以,我愿意带着我一生的情、一世的爱,来陪你度过天上、人间、地下所有的时间。 22、如果有一天当你想起有谁爱过你那其中一定有我一个如果有一天没有人爱你了那一定是我死了。 23、俺家养了一头母猪和一群猪娃,你要肯来俺家过日子,俺就把母猪卖咧,一心一意跟你过咧。 24、让我陪伴你在海中漂泊吧,只为能做你手中的桨,不管风

浪多大,风雨多稠,你身边始终有我。 25、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愿你的生活就像这十五的月亮 一样,圆圆满满!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6、你走时,思念的种子就发了芽,到现在已是满树繁花,每 朵都是痛的心在想你!想你!想你! 27、我的一生寻寻觅觅,寻觅着爱的知己,红颜从身边匆匆地 走过,爱似有情却无意,谁可相依。 28、如果有一个愿望可以成真,我愿所有美好的事,降临在你 的身上,除此,我可以什么都不要。 29、呤一曲明月几时有,恋情悠悠把东风。聚欢离恨空记忆, 月满西楼望长空。可记否,雁时回时? 30、你要轻易的说爱,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也不要轻易 的说不爱,也许幸福就被你关在门外! 31、如果没有月亮,我可以不思念你。如果没有太阳,我可以 不牵挂你。可是日月轮回,怎能忘却你。 32、我知道,我不能陪在你的身边。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有遥 远的思念。我只愿你快乐,哪怕只是为我。 33、你开心的时候,是我无上的享受;你悲伤的时候,是我无 尽的折磨。这一切只因你是我唯一的至爱。 34、在没有遇到你以前,我从不知道思念的感觉以及爱的甜蜜,请答应我让这种感觉和你一起陪伴我一辈子! 35、我不只求能天天见到你,只希望你常留在我心中。你是我 一生中最美丽的心碎,我永远没有后悔爱上你。 36、你是那么的动人,让我爱你不是把你放在嘴上,我把你藏 在心里,为你好好过每一天,把你珍藏到永远!

大学生情感心理学作业

情感心理学结课论文 ——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摘要:主要简述一下爱自己的重要性,如何爱自己,从而明白爱自己为什么是爱别人的前提,推己及人学会爱别人。作为恋爱中的大学生应该明白如何关注对方的关切,相互了解

理解彼此,做到爱自己爱对方,让爱自然。 关键词:爱自己爱别人理解意识清醒关切自信信任方法学习 爱自己才能爱自己 正文: 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言简意赅即只有好好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才有意识,才有真心,才知道如何爱别人,才能让所爱的人幸福。 一.为什么要爱自己? 爱自己就是:我准备不作任何评价或批判,接受构成我的一切和我所做的一切。爱自己就是:我给予自己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让我经常能和自己亲密接触。爱自己就是:我要体验和说出感动我、对我重要的东西,让我和别人越来越能看清我。爱自己就是:我要和我自己建立一种同情、关心、理解和友好的关系。爱自己就是:我是我自己的生活的主人,我理解和认识我每次的经历,并承担责任。爱自己就是: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我是什么样的人,而且依据的是我自己的而非他人的价值观。爱自己就是:我给自己的生活一个方向,并持之以恒地朝向这个方向进发。比如“我要变得清醒”。爱自己就是:不管发生什么,我要绝对忠诚于自己并一直保持下去。 如果你要过一种清醒的生活或想变得幸福,做到自爱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自爱就是面对自己,与自己进行沟通,就是你对自己来说很重要。只有从这点出发你才能发现,什么阻碍了你的幸福之路,什么能真正使你幸福,你需要什么来使生活得到满足。 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幸福。否则的话,你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其实少的就是你自己。而没了你自己你就不能再发展,因为为了使自己得到发展,首先你必须知道;你在哪里?什么构成了你的全部?你的过去对你有何影响?你需要哪种发展来找到生活的使命?因此不断地与自己接触是很重要的,从而你能感受到你身上发生的一切。你受到的感动、感触以及你身体里不对劲的地方。你身上发生的事情,要比你周围发生的更为重要。你会看到,当你听从内心时,你也就会更好地应付外界生活。 你的内心、你的内在真实是你每天能有所作为的源泉。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与之联系起来,以其为出发点生活。如果你不和自己的内在真实相联系,你就会

情感心理学

学习“情感心理学”的感想和体会 这门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门很实际、很基础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这对于我们这些想了解最根本的心理知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每个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别人。心理学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把自己清晰地呈现出来。心理学是一座桥梁,跨越这座桥梁,让你通往别人的心灵。有人说心理学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知识隐藏在其背后的人们。其实很高兴在大学里初识了心理课,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大学生活已走过了一半,回头却看不到神秘沿途的风景,只留下时间的脚印。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而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 学习啦【心理健康论文】编辑:坚烘 爱情是人生最美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独立的人生,延续新的生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篇一 《关于爱情心理研究的探讨》 摘要:从上世纪70世代形开始,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我国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也逐渐展开,本文拟从爱情的概念、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测量、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相关研究,对其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爱情心理;爱情的概念;结构;测量;影响因素 1.引言 爱情是复杂多变的,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丛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其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研究,并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2.爱情的概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理念基础出发,对爱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Wstson认为爱情是由一种性带感引发的天生的情感。Freud认为,对性结合的欲望是情感的中心。当这种欲望被限制的时候,作为对这种挫折的补偿,人们对就会将其他人理想化并坠入爱河。Frommn认为爱是一种工具,用来减少人的分离感和孤独感。Rubin 将爱情定义为一种指向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Swenson)认为爱情就是行动,例赠送礼物、共同活动和坦露私密信息。Centers认为爱情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被回报时引起的反应。Skolnick将爱情定义为一种由情感、想法、文化表征建立起来的建构的体验。这些定义有的关注的是爱情的起源,有的关注爱情的功能,有的则关注对爱情的描述。总之,爱情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每个人对它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3.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

心理学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个人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做一个幸福的追梦人 姓名:杨会荣 身份证号: 132226187502182324 所在省市:河北省邢台市 所在单位: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中学

做一个幸福的追梦人 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中学杨会荣 摘要:通过对个人成长历程的客观审视,展示了个人不断成长成熟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对幸福和梦想的执着追求,剖析了对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内心需求和渴望,并对自身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所具备的条件及不足进行了分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个人成长、幸福追梦 一、自我成长分析: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父母都是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说起父母,我永怀感恩之心,我认为回报的最好方式就是成为父母的骄傲,让爹娘因我而自豪。父母是普通的农民,但他们身上那种不甘贫穷命运和勤劳拼搏的精神给我积极的影响,谱写了我人生靓丽的的底色,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让我终身受益。记得我们家的晚饭总是很晚才吃,父母常常干活忘了吃饭,或者说干不完就不吃饭,因为明天又有明天的事做。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如果父母有文化必成大器。言传身教中我继承了这一点,受益无穷。爹娘除了干农活以外,还干了很多种小买卖来养家糊口,比如扎棉花,爆花生米,轧面,春天下秧苗卖,夏天种菜卖菜,冬天买花生去了皮再卖,血汗钱挣得非常辛苦,爹娘总是很乐观教育我们:“不要做懒人,光闲着歇着有啥意思?人到世上,要多劳动多奔波,才会吃不尽穿不完。”我和弟弟成为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人,正是源于父母给予我们的正能量。 我家姊妹三个,我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按说我该是家里的娇娇女,其实不然。哥哥大我三岁,在我的记忆里哥哥带给家人的只有争吵和悲伤,我15岁以前对哥哥的情感只有痛恨,因为他懒惰愚蠢,冲父母发脾气,辱骂我受苦受累的爹娘,让爹娘生气无奈和哭泣,那时候我甚至想过如果可以我愿意与他这个“恶魔”同灭亡,只为让家里能够安宁。但我怕父母承受不了失去我的悲伤,我咬紧牙关坚持着,攥紧拳头忍耐着,流着汗水奋斗着,我追寻着我最强烈的愿望——要给父母快乐,要给父母希望,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最初的梦想。童年的家里多是哥哥带来的黑暗和忧伤,但我却执着追求着光明和幸福,梦想成为现实只有一条捷径——好好学习,改变我的命运,

恋爱心理学论文

恋爱心理学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题目:爱情需要两个人摘要:从陌生到相识,从平淡到熟悉,从友情到爱情,从开始相恋到热恋;一个人的心里住进了另一个人,从此在心中为对方留下特定的一席之位,并开始两个人的情感交流,期间有着属于两个人的甜蜜,两个人的失落,共同走过那几年的匆匆岁月才知道这一路走来需要的是两个人的共同经营,共同为对方付出。更是两人对爱情的共同承担与两人的共同努力,以及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倾听与责任、尊重与宽容。 关键词:共同经营、维护承担、努力倾听责任尊重宽容 什么事爱情 爱情=love between man and woman personal affection 男女间爱恋的感情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它通常是情与欲的对照。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依恋、情感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从陌生到相知,两个人便开始语言交流,而随着语言交流的逐步加深渐渐增加对双方的了解,期间主要靠的是言谈的维系,从言语中逐渐建立一种对方在你心中的虚幻形象,在此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两人之间便产生好感,这进一步促进两人之间的发展,内心便开始萌发恋情,身体中的情愫开始使得对对方产生恋想,从而开始走向相爱,当男女之间有了亲密接触剩下的便是承诺与两人的共同维护经营。 爱情的释义 LOVE=“L”代表Listen(倾听)+“O”代表Obligate(责任)+“V”代表valued(尊重)+“E”代表Excuse(宽容)。 L-----Listen----倾听

《普通心理学》:情感的分类

; 1.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见义勇为和互帮互助等,当人们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在青年期,随着世界观的初步形成和人生理想的确立,人的情感也更为独立和稳定,对人的行为有一种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当他的行为符合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时,就会感到自尊、自重,有一种自豪感;而当他的所作所为同自己坚持的理想和价值标准相违背时,就会感到痛苦、懊悔,甚至丧失自尊心。显然,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明显的自觉性,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调控和监督作用。 2.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研究中面临新问题时的惊讶、怀疑、困惑和对真理的确信,问题得以解决并有新的发现时的喜悦感和幸福感,这些都是人们在探索活动和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理智感。人们越积极地参与智力活动,就越能体验到更强烈的理智感。理智感是人们从事学习活动和探索活动的动力。当一个人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感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以及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幸福感时,他就会不计名利得失,以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居里夫妇在提炼镭的艰辛历程中,以及发现镭的那一刻,所体验到的理智感可能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3.美感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客观世界中,凡是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的事物都能引起美的体验。一方面,美感可以由客观景物引起,如桂林山水的秀丽、内蒙古草原的苍茫、故宫的绚丽辉煌、长城的蜿蜒壮美,可以使人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和人的创造之美;另一方面,人的容貌举止和道德修养也常能引发美感,甚至一个人身上善良、纯朴的性格,率直、坚强的品性,比身材和外貌更能体现人性之美。人在感受美的时候通常会产生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且表现出对美的客体的强烈的倾向性。所以,美感体验有时也能成为人的行为的推动力,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在生活中,由于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对美的见解也多有不同,如有的人喜欢花好月圆的美,有的人却以丑木、怪石为美;有的人喜欢绚丽和精致的美,有的人却喜欢悲壮和苍凉之美。美感受社会生活条件的限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美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对美的体验也自然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异域风俗和文化。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传统中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同时,去鉴别和吸收别国文化中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爱情心理学大学生恋爱问题心理咨询案例

小琳地故事 来访者主诉: 为了与男友和好,前几天去了海南,并与男友住在一起,刚觉得和好有望时,却无意在他们校园中看到他与其他女生在一起且有暧昧行为,一气之下与男友分手,独自一人坐火车回到学校,心情很糟,万分不舍,很矛盾,食欲不振,失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案例分析: 恋爱时间较长,难以割舍. 来访者从高中就与男友恋爱了,中间虽然分分合合,但一直持续到现在.几年地感情让她已习惯两人在一起地感觉,所以很难割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人格 ()、不够理性,感情用事,较容易激动. 当初在一起,只是因为对方幽默,以及在一起地那种感觉;在分手地前几天就因为对方地几句话便匆匆赶去海南寻找男友,并住在一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立场不坚定,易动摇. 多次分手,几乎都是小琳因为对方花心,主动提出,又因不舍主动和好,三番五次,从一定程度使对方心理、行为上都更为放纵,觉得不管发生什么小琳肯定放不下他;在面对就业与考研时,明明自己已知道要工作,但看到周围同学忙于复习考研,有来回动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学习、生活目标不很明确,爱情成为生活地绝大部分,依赖性强. 有地学生特别是女生在恋爱时,便不顾一切,忽略学习,忽略自身地发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段爱情中.如同赌博一般,冒尽风险.当情感手搓火失败时,就悲痛欲绝,甚至做出伤害他人或自己地行为.案例中地小林,全身心地对待男友,而自己地学习却很不理想,在大三时对自己就业还是考研地选择还不明确.这就能使得当他们分手后,小琳便痛苦不堪,甚至在回来地当天晚上有过自杀地念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只重过程,不顾后果”,恋爱缺乏理性,缺乏责任心. 好多大学生恋爱“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这样地恋爱观使得他们盲目恋爱,轻易发生性行为,而对婚姻、对未来欠缺责任性地思考,从社会学地角度看,大学生地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地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地处理等都不是很成熟.这导致恋爱关系地不牢固,矛盾重重,分分合合,而分手也成为大多恋情地最终归宿,从而伤己伤彼.案例中地这段恋情也一样,小林与男友多次分分合合,明知关系不稳定,还数次同居,发生性关系,不顾后果,就只为在一起时地缠绵、浪漫、激情.致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当他们分手后,小琳便非常痛苦,非常不舍,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迷恋男友带给她地那种感觉. 时间距离给他们地情感造成一定地阻碍. 小琳在我校就读,而其男友在海南读书,他们每年除了寒暑假很少见面,相处较少,加上男生性格方面地原因,是男生与本校女生相处.对他们地感情而言,可谓是带来很大阻碍.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不合理信念. 主要表现在小琳从海南回来后地想法上,她说“也就是昨天晚上,我越想越难过,甚至绝望,我那么爱他,我大老远跑去看他,可是他呢?我原以为我们可以和好,可没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糟,现在,我什么也不想做”在恋爱中,很会不合理地认为,自己若付出了就必须得到回报,否则就怎么怎么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总体分析:小琳地问题属于恋爱中地失恋问题,根据访谈得知,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情感心理学论文

留住人间最美真情 摘要: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有一首歌叫《把根留住》,我引申为“把情留住”,因为人世间确有真情在。我们应该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去细心地去珍惜它、体验它、享受它,同时留住它、浇灌它,使情感之花开得更饱满芬香,因为我们只有极其短暂的人生旅途。 关键字:情感生理人生价值感道德感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期的年龄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他们除了具有一般青年人的喜怒哀乐外,还因知识、阅历等原因使得他们有着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更活跃的内心世界,在情感体验上普遍存在着以下矛盾与冲突:崇尚理性与较强的情绪性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形象的模糊性之间的矛盾;较强的交往需求与较大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思想上的主动性与行为上的被动性之间的矛盾;较强的责任感与较弱的责任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冲突的情感体验交互作用,对大学生的成长起了负面作用,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压抑状态,造成心理障碍,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 以下通过:亲情友情爱情三方面来阐述“人间最美是真情” 亲情,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记得所罗门说过:“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得到它的人,将享乐无穷。”诚然,在数十年人生旅途中,必然会与一些人结下真挚的感情。除了亲属和夫妻情以外,学校中的同学情谊、工作中的同事情谊、社会生活中的朋友情谊等都是宜人的。由于这些真情的存在,人生才变得有兴奋点、有光彩、有乐趣、有味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人们对真情的向往和追求,因而自古有:钟子期摔琴谢知音、鲍叔荐管仲登相位、羊哀角舍命全交、吴保安弃家赎友。真情,不是一种交易,你给我多少,我还你多少;真情,不是一种装饰,仅有彬彬有礼的举止和得体的谈吐,不能达到真情的境界。 例如: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记得父母教导我们时,常说:“我们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我们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长。”而我们总是那般年少轻狂,不以为然。我们忽略了当岁月无声溜走时在他们面庞和两鬓留下了痕迹,自然也会有许多无价的智慧经验在他们心田积淀。他们总愿意对我们倾之所有,而我们总固执的认为这已不合时宜。便像初生牛犊般的乱闯乱撞,直至遍体鳞伤,犄角流血,然后奔向他们,头枕他们的臂膊,舔舔伤口,又继续前行。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朋友,莫要怨恨,亲情不是囚人的牢笼,她会让你飞得更高更远...... 但愿人长久,莫忘记,请把亲情常带身边,常回去停一停,泊一泊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

情感的定义

情感的定义作者:斯宾诺莎 1.欲望(Cupiditas/desire)是人的本质自身,就人的本质被认作为人的任何一个情感所决定而发出某种行为而言。(Cupiditas est ipsa hominis essentia, quatenus ex data quacunque ejus affectione determinate concipitur ad aliquid agendum.) 说明在上面第三部分命题九的附释里,我们已经说过,欲望是意识着的冲动,而冲动是人的本质自身,就这本质被决定而发出有利于保存自己的行为而言。但在同一附释里,我也曾经提到,我实在不承认人的冲动和欲望间有什么区别。因为不论一个人意识到他的冲动与否,其为冲动还是一样的。所以为了避免同语反复起见,我并没有用冲动去解释欲望,不过曾经设法给欲望下一个定义,以便欲望的意义可以把人性中一切努力,即我们称为冲动、意志、欲望或本能等总括在一起。因为,我本来也可以说,欲望是人的本质自身,就本质被认作被决定而发出某种行为而言;但根据这个定义,不能推出(据第二部分命题二十三)心灵能够意识到它的欲望或冲动。所以为了足以包括这种意识的原因起见,必须加上(据同一命题)“就本质之被认作为人的任何一个情感所决定而发出某种行为而言”。因为所谓人的本质的情感乃是泛指本质的任何状态而言,不论它是出于天赋(innata),抑或出于后得,或者不论它仅仅是通过思想这一属性而被认知,抑或仅仅通过广延这一属性而被认知,抑或与两个属性同时相关联。所以欲望一字,我认为是指人的一切努力、本能、冲动、意愿等情感。这些情感随人的身体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常常是互相反对的,而人却被它们拖曳着时而这里,时而那里,不知道他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前进。 2.快乐(Lætitia/joy)是一个人从较小的圆满到较大的圆满的过渡(transitio)。 3.痛苦(Tristitia/sadness)是一个人从较大的圆满到较小的圆满的过渡。 说明我说过渡,因为快乐并不是圆满本身。如果、一个人生来就赋有他必须经过过渡才能达到的圆满性,那么当他具有圆满时,他将不会感到快乐。如果从与快乐正相反对的痛苦这一情感去看,这个道理将会更显得明白。没有人能够否认痛苦是到较小圆满的过渡,而不就是较小圆满的本身,因为既然一个人具有某种圆满,他就不会感觉痛苦了。而且我们也不能说痛苦包含着较大圆满的缺乏,因为缺乏即是没有。而痛苦的情感乃是一个事实。所以痛苦必是过渡到较小的圆满的事实,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活动能力被减削或受阻碍的事实(参看第三部分命题十一附释)。 至于高兴、快感、烦闷、疼痛的定义,我只好省略了,因为它们主要乃是关于身体的情感,只不过是快乐或痛苦中立另一种类罢了。 4.惊异(Admiratio/wonder)是心灵凝注于一个对象的想象,因为这个特殊的想象与别的想象没有联系。参看第三部分命题五十二及其附释。 说明在第二部分命题十八的附释里,我们曾经指出,心灵于看见一物而立即过渡到对于他物的思想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事物的形象是彼此连系着的,而且这一物的形象随着他物的形象,是按照次序排列着的。不过如果对于一物的形象是新奇的,便不会有这种相互的连系和按照次序排列的过程,因为心灵将持续着凝注于那个新奇的对象,直到别的原因决定心灵使其思想其它事物时为止。所以这种关于新奇事物的想象,就其本身而论,与其它的想象,性质本身是相同的。因此我不将惊异列入情感之内,我也寻不出原因,为什么我应将惊异列入情感之内。因为象惊异中所表现的心灵的这种抽象作用,并非起于心灵从别种事物抽象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原因,而仅是起于心灵缺乏一种原因,缺乏一种由观察一物立即被决定而思想他物的原因。所以我只承认(象第三部分命题十一附释里所提到的那样)三个原始的或基本的情感,即快乐、痛苦和欲望。我所以提到惊异的唯一原因,即由于每当从那三个原始情感派生出来的一些情感,与我们所惊异的对象相关联时,人们总是习于给予它们以别的名称。同样的原因又使得我在这里加上对“轻蔑”的定义。 5.轻蔑(Contemptus/disdain)是对于心灵上觉得无关轻重之物的想象,当此物呈现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20200522063132)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施青青 一、教学计划 教学课时:26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章 3课时 第二章 2课时 第三章 3.5课时 第四章 2.5课时 第五章 3.5课时 第六章 3.5课时 第七章 2课时 第八章 3课时 第九章 3课时 二、课时教案 第一章幸福的理论与概念(3课时) 教学内容: 1.掌握幸福的概念,形成对幸福的全面正确的认识 2.掌握幸福的不同理论并学会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幸福的定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引子——学习幸福心理学能带给我们什么, 活动:情景测试 第一节幸福的概念 1.1.1 体验论:以“快乐(hedonic)就是幸福”为核心命题,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绪体 验,可通过比较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 1.1.2实现论: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是基于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而不是b5E2RGbCAP 基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 1.1.3 本课程观点: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把握,包括三个 方 面: 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 第二节幸福的理论 1.2.1认知决定论: 该理论认为人幸福和痛苦是由其特质或者认知方式决定的。 1.2.2判断理论: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1.2.3态度协调论: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当一个人的三个认知成份 都 协调是就具有幸福感,相反,就会痛苦。 1.2.4体内生化论:人的任何生理现象都由体内的生物物质和化学的原因,幸福也不例 外。 1.2.5目标理论: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 复习与作业要求:学习幸福的概念,体会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定义。了解幸福对于每 个人的 成长的意义,要求其个人写出一个自己感受幸福的故事。考核要点:幸福的定义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 第二章幸福的生理基础 (2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人之所以产生幸福感是和人的生理反应直接相关的。 2.认识增强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幸福的生理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团体活动。 第一节幸福感产生的生理机制 2.1.1多巴胺 2.1.2 内啡肽 第二节幸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 2.2.1社会比较 2.2.2归因 第三节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 2.3.1 运动 2.3.2音乐 2.3.3使用右脑 2.3.4大笑 2.3.5食物 第四节反思生理局限 2.4.1 多多益善VS稳定适量 2.4.2 外在的技术手段VS内在的心灵修炼 2.4.3 欲望VS幸福 第五节超越生理极限 2.5.1活在当下 (一)生活在现在 只有现在的时间是你真正可以把握的。 (二)生活在这里 (三)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一、单选题 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 )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2.在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维理论中,下面哪一个维度不包含在其中( ) A.愉快一不愉快B.激动一平静C.注意一拒绝D.紧张一松弛 3.所谓 "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 ( )的绝好写照。 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境 4.根据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 ( )。 A.内脏B.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 5.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估作用的理论是 ( )。 A.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B.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 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理论D.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6.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 ) 表现。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行为反应

7.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主要强调的是 ( )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A.中枢神经系统B.植物性神经系统C认知评价D.动机水平 8.当个体遇到对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时,会出现 "意识狭窄"现象,此时 ( )。 A.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B.出现意识消失的情况 C.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D.对发生的鲁莽行为可以不负责任 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 ( )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A对客观事物的感知B个体的愿望和需要C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D个体的能力与人格 10.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 )。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B对祖国的热爱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1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12、内驱力其实就是()。 A生理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内部动机D外部动机 13.在荒邻野外看见老虎,人们害怕,而看见动物园中笼子中的老虎,不但不怕反而高兴,这种现象说明: A.刺激决定情绪 B.认知决定情绪 C.生理唤醒决定情

生活中的心理学论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论文 在生活中,其实会有很多的微心理存在的,这些微心理其实就是生活中很多细节反应出来的心理的变化,下面是一篇生活中的心理学论文,欢迎阅读。 心理学是个宽广的话题,覆盖的范围深入各个角落。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它,只是在我们平时没有仔细去讨论和在意这个问题。小时候基本就不懂这个,大学的话能明白有这么回事,但真要谁能说出个所以然,估计也是半斤八两的样子。当然老师就除外了,所以怀着强烈学习的心情选了这个课程。 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这样给我们就有一种感觉,也就是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感觉。在逻辑层面上,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到底是那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即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是何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宣告了心理的产生? 有现象必有其本质,心理现象产生了,就会有心理产生。在所有心理现象中那一种是最先产生而又最基本心理现象,又能合理推出发展其他心理现象?显然是感觉。只有感觉才产生的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心理现象,应该是心理诞生的标

志。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理: (1)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 (2)个体心理学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只有无条件反射,只有简单的感觉,而知觉和表象等等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我们不能否认婴儿就没有心理。这样我们在潜意识中实际上承认了只具有感觉的婴儿也具有心理!心理随着感觉的诞生而诞生,一旦有了感觉也就有了心理。单单有了感觉,就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感觉为“胚芽”发展起来,是胚芽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婴儿的发育,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心理现象愈来愈复杂。 (3)动物进化史也表明了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和“胚芽”。感觉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感觉在动物进化史中是在那种动物身上开始出现的呢?动物进化史中。最开始出现心理现象的动物是腔肠动物。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以简单的感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肠动物具有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肠动物身上诞生,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和发展,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渐次出现了知觉、表象、想象和思维等等。心理进化史是动物进化史的附着物,并随着动物的进化而进化的。心理也是从只具有感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在感觉的基础上随着生物的进化而纷繁复杂起来,出现了知觉、表象和想象等等,直至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 而要将它们深入到生活中来看待还是具有普遍的意义的,尤其是对于我们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