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化党建模式探析_基于台州市路桥区的实证研究

区域化党建模式探析_基于台州市路桥区的实证研究

区域化党建模式探析_基于台州市路桥区的实证研究
区域化党建模式探析_基于台州市路桥区的实证研究

区域化党建模式探析

基于台州市路桥区的实证研究

蔡 伟

(中共台州市路桥区委组织部 浙江 台州 318050)

[摘 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与党组织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凸现,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台州市路桥区采取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并实施了区域整体化党建模式,对区域内基层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谋划、成片推进,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作为创新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区域化党建还需要在领导体系、载体拓展、机制健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完善。

[关键词]区域化;基层党建;台州市路桥区

[中图分类号]D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09)01-0089-0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因此,如何转变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区域化党建是基层党建工作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以台州市路桥区为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分析。

一、开展区域化党建的背景

(一)社会经济格局的变革,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将党的组织系统贯穿到每一个单位,以具体单位为单元建立基层党组织,即 支部建在连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层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处于单位人与社会人、经济人与政治人的不断变化之中。自然地,基层党建工作也逐渐从农村、国有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三大传统领域,衍生拓展出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系的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三大新兴领域。这使依附于行政系统的党的垂直型、行政化、单位式的组织体系出现了 空白点 ,党的工作出现了 盲点 。并且,由于在人员、经费、场地保障方面依赖业主支持,一些 两新 组织党组织常常处在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的两难境地。此外,一些党员流动频繁,教育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因此,继续沿用原有单位党建模式,基层党建工作将得不到有效强化,甚至还可能被弱化、虚化。

(二)基层治理新结构的构建,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随着基层民主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基层事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愿望与要求日趋强烈,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在基层自治中发挥好领导和引导作用,创建区域协商平台和矛盾化解机制,保障基层自治的有序推进。比如在城市社区,增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协调和服务能力,使社区成为各类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确立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的共同愿景和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推进社区共治局面的形成,为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同时,城市化带来了组织设置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并要求党组织扩展社会职能。如农村新社区党组织,就面临着如

89

[收稿日期]2008-12-08

[作者简介]蔡伟(1967- ),女,浙江临海人,中共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何协调与原有村级党组织间关系,如何团结凝聚来自不同行政村党员等问题,这些都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现实的需求。

(三)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和群众闲暇时间的增多,直接推动各类社会团体的发展。能否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党的群众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而以往党建主要是政党内部组织建设,在充当基层社会的组织主体和领导力量,推进基层的有序运作和合理发展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因此,需要改进和创新基层党建模式,及时掌握群众思想文化的发展动态,将各类群众自发社团纳入党的工作网络,采用与其特点相适应的工作方式加以组织和引导,确保党获得稳固的社会基础。

以路桥区为例,目前全区共有登记在册的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4万家,新社会组织684家,非公经济已占全区工业产值的98%以上。路桥自古商贸繁荣,伴随着 两新 组织的蓬勃发展,外来人口大量集聚,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组建党组织难,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落实难、参加正常组织活动难等问题。而社区也面临着大量 单位人 变为 社会人 的压力,党员的数量与质量不平衡、党建资源的投入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把这些分布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处于不断流动之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开展活动,让其时时在组织视线之内,人人在组织管理教育之中,处处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表率,单纯的 单位建党 模式下的传统教育管理手段已越来越难以胜任,急需一种新的组织设置模式和教育管理手段来补充和加强。

由此,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是镇(街道)履行不断增强的社会职能的需要,是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需要,也是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社会党建的需要,更是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需要。

二、区域化党建的概念和特点分析

区域化党建是近年来提出和形成的一个党建工作新理念。它将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理论引入党建领域,从区域的角度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片推进。在层级上,对基层党建工作实行中观管理,以恰当的层级抓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负责党员教育管理,克服了宏观管理的不便和微观管理的缺失,较好实现与上级党组织和一线工作的对接;在范围上,打破地域、产业和行业等限制,变点状推进为块状规划;在功能上,跳出 就党建抓党建 的圈子,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变内循环为内外一体化循环;在机制上,以组织设置形式的创新为基础,推进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和机制创新,强调互动共商,倡导自主管理,激发基层活力。

区域化党建概念提出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认识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党建的关系。这既是理论认识上的需要,也是开展和推进区域化党建的前提。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可以初步得出: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党建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一)单位党建是区域化党建的基础。在区域化党建模式下,区域划分后,区域里除了区域党组织,还有大量的原有单建党组织,只是把这些单建党组织统一纳入了区域党组织的管理。因此,区域化党建本身就包含着单位党建的内容。如果脱离了单位党建,仅仅靠区域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以及区域共建共享就无法真正开展。同时,单位党建也是区域化党建着力强化的重要目标。比如,区域党组织的一个职能是接纳区域内的流动党员和零星党员,当这些党员所在单位具备了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后,就通过区域党组织及时要求并帮助这些单位建立党组织,并将相应的流动党员和零星党员迁入这些单位,从而达到了促进单位党建的目的。

(二)区域化党建是单位党建的延伸。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单纯按照单位建党模式,越来越难以实现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比如在 两新 组织领域,一些企业和行业党员人数少,通过传统单位党建模式无法组建党组织。又比如一些退休党员的居住地和原单位分离,教育管理难以开展。这些都客观上需要用区域化党建模式来对基层组织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对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统筹。因此,区域化党建是单位党建的补充和延伸。

(三)区域化党建是单位党建的整合。单位党建模式,建党对象为一个个具体的单位,是点状推进的方式。区域化党建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党建工作范畴,不一味强调单独组建,工作成效更为明显。另外,区域化党建避免了单位党建模式下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了党建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党建工作成

90

本,有利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推进、整体提高。

综上可知,区域化党建具有 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 的特点,是开放不是封闭、动态不是静止,它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组织体系构架更加完善。同时,它与社会形态相互契合,通过黏合协调沟通区域内的各类社会基础单元,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力;通过充当基层社会的组织主体和领导力量,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和有序运作水平。因此,区域化党建体现了党建工作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转型。

三、区域化党建的运行模式及成效 路桥区个案分析

近年来,全国一些城市在区域化党建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台州市路桥区系统总结了园区党建、村企联建、行业组建和产业链组建等模式,于2007年底提出了区域化党建的构想。2008年5月,选择了5个镇(街道)的不同领域开展试点。在此基础上,出台了 关于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在组织设置、运行方式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形成了有较强操作性的措施。

(一)优化组织设置模式,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组织架构。按照 行业相近,地域相邻 的原则,以地域、行业、产业、特定人群为依托,合理划分党建区域,灵活设置党组织。如按地域特点划分的有:金清下梁联合党委(包括下梁村、金穗粮食合作社、21家企业)、螺洋街道南山总支部(包括南山村、南山工业集聚区内的3家企业)等;按产业特点划分的有:路北街道中央商务区联合党委(包括洋叶村、洋官村、3家市场、230多家企业商户)、路南街道方林汽车4S 党总支(包括方林汽车城及周边汽车销售服务企业);按行业特点划分的有:新桥洁具行业党支部(包括11家洁具企业)、蓬街大棚蔬菜产业区党总支(包括农协会、4个村、1家农业服务企业);按人口集聚特点划分的有:峰江街道的流动党员群体。对于纯农村,仍然保留行政村的单位党建模式。在区域党建组织架构上,原则按照 1(区域党组织)+N(单建党组织)+1(党员服务中心党组织) 模式设置,并建立相匹配的群团组织架构。各区域根据实际,灵活调整设置组织架构。如中央商务区组织架构为 中央商务区联合党委+区域内单位党组织和楼宇党组织+商区党员服务中心党组织 。目前,全区已建立区域党组织10个,涵盖产业行业、商贸市场、工业园区、城市和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集区等多种形式,整合了农村党建、社区党建、 两新 组织党建等多种模式。

(二)完善资源配置模式,构建区域统筹、集约共享的服务平台。按照 区域统筹、集约共享 的方式,把现代远教网、基层文化俱乐部等已有的场所和设施作为扩展平台,并建立区、镇(街道)和区域三级党员服务中心(站)83个。通过对城乡党建资源的统筹性规划利用,既较好整合了城乡党建资源,也降低了基层党建工作成本。规范软硬件设施,提出了党员服务中心(站)的建筑面积、功能布局、党务工作者人数等指导意见。如中央商务区构建了 四室两网 的商区党员服务中心,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在主要路口设立灯箱广告,公布党员服务热线,采用 上级补一点、村(社区)出一点、理事单位捐一点 的办法筹集运行经费。明确功能定位,党员服务中心(站)为党员群众提供党务政策咨询,办理党内有关业务等多项基础服务和其他便民服务。区域内单位通过事先预约,免费使用党员服务中心(站)开展党务活动和业务活动。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来访接待、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并公示上墙,确保党员服务中心(站)的有效运转。

(三)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构建区域一体、开放动态的管理体系。采用统分结合的方式,在指导督促各单位党组织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上,要求党员无论所在单位是否建立党组织,均应到区域党组织登记报到,把党员教育管理拓展到区域范畴。在教育方式上,实行区域党员分类联片教育。不定期举办产业形势分析会、行业经理人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大型活动,利用远教网络、QQ群、手机短信等平台,实现学习资料在网上发布、交流讨论在网上开展、支部会议在网上进行。在活动组织上,利用规模效应适时集中开展各类活动。针对商区党员的群体特征,开展 党员创业承诺、党组织项目扶持、党员创业讲学、党员创业述绩、党员创业评议 为主要内容的 创业五制 活动,21位经营户党员 亮牌 营业并签订创业承诺书,促进了商区的规范发展。建立 领导干部联系卡、在职党员帮扶卡、无职党员责任卡、驻区党员义务卡、挂钩党员共建卡 的五卡制度,共同推进 多城同创 工作。在考核评价上,建立党性

91

定期分析评议制度。评议内容涵盖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等8个大项、21个小项,实行定性评议和定量考评相结合,日常表现积分和年终评议打分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党员自评、互评和内群众评议三管齐下的办法,增强了党员在区域的公信力。

(四)畅通日常运作模式,构建上下互动、左右贯通的工作机制。纵向上,建立了区、镇(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区域党组织的领导机构,做好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督查指导。横向上,建立区社会工作党建联席会议、镇(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区域共建共享理事会的沟通协调机构,并采用 轮值主席制度 、 季轮流主持 、 圆桌议政 等形式,定期协商区域社会公共事务,动员开展区域和谐共建活动。如中央商务区一个半月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已协调了 三不管 地带巡防、商区停车秩序规范、村企沟通等事项。同时,赋予区域党组织对驻区行政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权,对区域内社区和 两新 组织党组织的领导权,对区域内党员的教育管理权,变过去 以条为主 为现在的 条块结合 ,形成区域各方广泛参与的格局。

区域化党建开展以来,较好解决了党组织组建难、流动党员管理难和作用发挥难等一系列问题,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一是有效扩大了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区域化党建以其开放动态的组织架构,使进入的党员都可以及时纳入区域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范围,区域党组织成为 铁打的营盘 ,起到 蓄水池 的作用。中央商务区联合党委对区域内100多名党员全部进行了登记,接纳管理了40名流动党员,并帮助台州市塑料化工市场等单位开展党建工作。二是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主动性和灵活性。区域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保持了良性互动的关系,当党员服务中心党支部(蓄水池)中某一单位党员人数符合条件,就建立单独的党组织,起到 孵化器 的作用。同时,区域化党建还克服了党建工作对 两新 组织业主的较多依赖,使党组织开展工作更加自主,从而强化了单位党建。方林汽车4S 党员服务中心的建立,使30多名流动党员有了新 家 ,并新培育组建了凯和沃尔沃、晨隆奥迪2家4S党支部,区域党组织也升格为4S党总支。三是有效拓展了党建工作新内涵。区域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空间更大,特别是通过和谐共建理事会这一平台,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各类矛盾得以及时解决,起到了 区域稳定器 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党组织通过对和谐共建理事会的主导,延伸了党建工作臂膀,拓展了党建功能,逐步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向 外循环、开放型 的转变。如峰江街道流动人口党总支探索 以外管外 模式,下设的丰城市焦坑乡驻台州(路桥)流动党支部,发挥无职党员在招商引资、帮助就业、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协助维持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作用,今年以来共协助处置各类事故12例,帮助解决各类纠纷46起,本外地居民融合度明显提高,多位外来人员主动要求入党,并有1位被列为考察对象。四是有效探索了基层党内民主新形式。中央商务区联合党委通过无候选人直选,产生了1名书记和5位党委委员,并通过了党委工作章程,这是全省首次通过直选产生的区域党组织班子。新桥镇在每月15日举行区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发挥党代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区域内党员群众解决各种问题。

总结路桥区区域化党建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经验:首先,开展区域化党建的源动力是价值共识,只有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寻求利益共赢,把区位优势发挥出来,才能找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兴奋点。其次,推动区域化党建的基础是资源整合,从过去党建工作的 内循环 ,走向现在的 内外一体化循环 ,为党建工作提供资源支撑和保障体系,有利于党对社会各类组织的有效领导。第三,拓展区域化党建的功能载体是合作平台,要形成区域化党建合力,必须围绕共同的需求,找准共建载体,搭建 双赢 乃至 多赢 合作平台,开展有效的共建活动。第四,区域化党建走向深入的根本保障是交换机制,只有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共享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工作联动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才能不断增强区域化党建的工作活力和生命力。

四、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区域化党建是一项创新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路桥区的探索只是一个开端,取得的成效也是初步的。接下去,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完善领导体系,创新工作载体,健全工作机制,确保真正创出特色、抓出实效。

92

(一)逐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体系。尽管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党建相互联系、互相依存,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建区域党组织的地位如何界定,如何通过区域的合理划分来提高区域党组织的初始凝聚力等,这些势必将影响现有基层党建的领导体系。因此,要正确处理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党建的关系,进而调整现有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体系。比如,镇(街道)一级的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议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同时,如何把区域党组织对驻区行政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权,对区域内社区和 两新 组织党组织的领导权落到实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有的还需要修订相关党内规章来加以规范。

(二)准确把握党员服务中心(站)的定位和功能。党员服务中心(站)是一个综合性工作平台,其性质定位是具有基层党建社会化属性的载体,中心(站)之间是一种协调整合的关系。因此,工作平台建设要处理好区域党组织的 源 、工作平台的 流 、区域内其他组织的 汇 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树立和发挥区域党组织指导、协调、整合的非权力性权威,又要尊重区域内其他组织的意愿,避免区域党组织的缺位、越位或错位。在服务功能上,要着力抓好主体建设(党员志愿者队伍)和客体要求(服务项目设计实施)两个关键环节,提高融合党建、行政和社会资源的综合运作效率,以社会化、制度化、品牌化的运作方式,为基层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不断探索拓展区域化党建的有效工作载体。要善于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思维模式的束缚,注重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尤其要把拓展工作载体作为重中之重,把区域党的建设同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协调化解区域各方矛盾、维护区域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同维护区域各方合法权益、凝聚区域各方力量推动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使党的工作载体由侧重党内事务向党内事务和区域事务并重转变。要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恳谈会及区域和谐共建等活动,带动区域内各类组织、群体积极参与区域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推进区域科学和谐发展。

(四)切实强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支撑和保障。开展区域化党建,必须解决好区域党组织所需的场地、人员、经费等问题。在场地建设上,各级党员服务中心(站)要尽可能与同级工、青、妇组织共建共享。同时,还要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类组织已有场所、设施的作用,面向区域内其他组织和群体适度开放,使资源能够得到集约共享、高效利用。在人员配置上,要着力选好配强区域党组织班子,尤其注意要把区域内各方信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热爱党的工作的人选配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对区域内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可考虑采用选派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兼任的方式进行过渡,同时在区域内部产生副书记人选,并加以重点培养,待合适时进行重新选配。在经费保障上,目前实行实报实销,今后要按照财政统筹和区域内单位(组织)自愿筹集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区、镇(街道)两级区域化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并与财税部门商定企业党建有关费用实行税前列支等方式加以解决。

(五)积极探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有效方法。当前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主客观问题还很多,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并将此作为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的前提。要坚持舆论先行,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开展区域化党建的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以典型的示范效应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执政意识和协同意识。要营造党组织、党员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区域化党建的氛围,使各类组织都能在区域化党建的工作平台上找到切入点,有效凝聚区域内的党组织、党员和社会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联动。

(责任编辑:铭 尘)

93

关于加快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一些建议(精)

关于加快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一些建议 长期以来,我们党依靠执政权力将社会成员纳入到各种行政单位之中,同时将党的组织系统贯穿到每一个单位,对社会成员实行强有力的影响,即以具体单位为单元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建党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四个多样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了“社区人”,作为城市基层的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成为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面对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新形势,社区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党建区域化也已是必然。 为此,我们建议区委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管理体制,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对城市社区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逐步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党组织管理新体制,逐步解决社区内驻地单位党组织难协调,资源难整合等问题,增强城区街道、社区对驻区 内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从而推动区域化党建向前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 1、营造共建氛围,建立区域党建的互动机制。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中,要从强化驻地单位共建意识入手,努力营造“共建文明、共谋发展”的共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共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多层面的活动,加强社区与辖区单位、辖区单位间的交流和沟通,使驻地单位由“局外人”变成“热心人”。 2、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区域党建的互补机制。充分调动和利用现有的党建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态势,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效手段。为此,要充分挖掘社会性、区域性公共资源和党组织、党员的自身资源,以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站为平台,通过加强功能建设和实施项目化运作,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实现资源交换和服务共享,从人、财、物等方面为区域内各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有效保障。 3、搭建组织载体,建立区域党建的互联机制。要加强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联席会,吸收辖区内单位党员进社区党组织班子或担任社区党建联席会和共建理事会领导,对辖区内的公益性、群众性的事宜进行协商。从党建工作与驻地单位关心的事务出发,从驻地单位和社区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积极开展共建活动,多做社区单位想做而没有做、不便做或做不到的工作,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4、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区域党建的互商机制。要健全和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和议事会等各项制度,建立起社区党建联络员制度,进一步加强横向的联系与沟通,确保党建联席会制度的落实;同时要完善党建责任制度,建立起层层负责、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使各成员单位能通过共建紧紧联在一起。要健全联考联评制度,在对

对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的学习思考

对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的学习思考 上海市作为现代化、开放型的特大城市,城市社区资源多、人口多、党建工作起步早,多年来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体系完备、效果显著的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经验。2014 年,上海市委把“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一号课题,确定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核心是人”、“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重心下移”六个基本原则。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全市抽调41人,组成4个调研组,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居民区治理体系、完善村级治理体系、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社区工作者管理等6个配套文件,对街道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进行了完善,对社区党建体系和居民区治理等工作进行了创新。 在街道职能定位方面,《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对街道职能定位进行了完善,比如,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和奖励,街道经费支出由区政府全额保障,推动街道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上来。同时,进一步为街道赋权增能。比如,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赋予街道规划参与权和综合管理权,赋予街道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强化对街道考

评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结果的应用。实行市、区职能部门职责下沉街道的准入制度。 在街道机构设置方面,上海市街道党政内设机构按“6+2”模式设置,即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社区党建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社区服务办公室、社区平安办公室、社区自治办公室,同时可根据街道实际需要,增设2 个工作机构。此外,继续优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和社区综治中心。 在社区党建体系方面,上海市实施了“1+2”社区党建组织体系(“1”就是将原先的街道党工委调整为社区(街道)党工委,从驻区单位、派驻机构和居民区党组织中吸收“兼职委员”,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2”就是在社区(街道)党工委下设立行政党组和社区党委,负责在辖区内行政组织、法人单位和自然人中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由社区党委统一负责区域化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居民区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和居民自治。设立社区党委,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和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委员会,发挥议事协商的共治平台作用,赋予其社区事务协调权、建议权、监督权等;建立社区中心,作为镇政府服务居民的工作平台,就近为居民提供行政事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文化等服务。 在居民区治理方面,健全居民区联席会议平台,推行居民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增强居民区党组织统筹社区资源的能力,切实保障居委会、业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居委会对业委会的指导和监督,探索符合条件的居委会成员通过合法程序兼任

2018年街道工委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施方案

2018年街道工委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施方案 街道工委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的通知》 (九龙坡委组织【2012】68号)文件精神,构建黄桷坪地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党工委牵头、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充分整合、共驻共建共享”的思路,优化组织设置,整合党建资源,规范运行管理,扩大区域互动,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内容 (一)创新设置,构建区域融合的组织体系。 突破行政级别、行业地域限制,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大党委为基础、功能性党组织为补充、辖区社会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大党建组织构架。 一是建立“黄桷坪地区大党委——社区大党委”二级组织构架。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辖区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及其他重要社会单位党组织为主体,建立黄桷坪地区大党委;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辖区微小型企业、分散的培训机构及其他社会单位为主体,建立社区大党委,形成“黄桷坪地区大党委—社区大党委”二级组织构架。街道党工委书记为地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其他重要社会单位党组织书记为副书记或委员,街道党工委委员为班子成员,同时,街道党工委委员分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社区党委书记为第一副书记,其他社会单位党组织书记为委员。 二是构建“街道党工委——功能性党组织行业、产业联合党组织——个性化党支部‘1 2 3 x’特色党支部”组织体系。针对流动党员,建立黄桷坪地区红风筝党总支,下设3个“红风筝党支部”;针对区域产业、行业业态分布,建立创

区域化党建表态发言稿

在全市区域化党建推进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全市区域化党建推进大会暨XX街道区域党建共建联合总会和社区等22个分会成立大会在我街道召开,我代表XX街道党工委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根据杭州市、富阳市委组织部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求和部署,按照?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XX街道党工委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争先领先、和谐富春?总目标,以?建‘六力’团队、树‘三区’形象、保一方平安?为抓手,努力打造?富阳城市的中心区、融入杭州的先行区、‘浙江光谷’的核心区?。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街道党工委作以下表态发言: 一、搭框架、筑平台,完善工作格局。为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我街道将落实专门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服务设施,多渠道筹集经费,确保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同时,将以社区等基层党组织为龙头,采用共建、联席、分类等方式,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努力做到优势互补,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制度规范社区大党建管理网络,形成党建阵地多元化、活动阵地全覆盖,不断完善资源共享、工作共推、服务共担、群团共带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强服务、求实效,实现互利共赢。从党建工作与辖区单位关心的事务出发,从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

主动深入基层,加强走访、联络和沟通,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了解需求、知晓诉求,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向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区域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将社区的单位和个体全部纳入社区管理、服务范围,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努力打造服务型、和谐型街道,确保街道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三、重协调、抓保障,健全长效机制。为确保XX街道区域党建共建联合总会、XX街道区域党建共建工作委员会顺利建成,有序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扎实开展,街道党工委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抓好此项工作,建立工作例会、建议办理、信息互通、互评激励、经费保障等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丰富活动载体,积极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工作站、农村、园区等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互助机制,不断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街道将认真学习领会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并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扎扎实实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推动街道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谢谢大家!

着力构建街道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着力构建街道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武昌区水果湖街党工委以建设“幸福水果湖”为目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配套制度、活动载体和服务方式,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产生了较好的共创、共享、共赢效应。 一、搭建区域化共建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率先在全区进行“大部制”试点。在街道设立党群工作部,由街工委副书记担任部长,全面整合组宣科、工会、团委、妇联等科室职能,增强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力量。及时调整街道大工委、综合党委和社区大党委,因地制宜设置“小支部”,实行组织设置网格化。全街依托楼院设立党支部 93个,党员中心户205个。实行兼职委员制,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大工委委员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党建工作。围绕商圈党建、物业党建、楼宇党建、园区党建等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57家,以“领导包片、干部包点”的形式,向企业党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非公党建全覆盖。 二、完善区域化共建机制。制定完善了《街道大工委议事规则》、《街道综合党委议事规则》、《社区“兼职委员”议事规则》和《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章程》、《党工委成员联系服务制度》等制度。成立由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等54家地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成立社区党建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充分发挥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工作的作用,负责区

域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研究、决策、执行与落实。建立共建项目考核评价机制,将区域化党建与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对口帮扶、扶贫济困、文明创建列为共性项目,把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等内容设立为若干个性项目,采取街道社区党组织设立党建项目、街道党建协调工作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分解党建项目、辖区单位党组织认领党建项目、党员代表大会监督党建项目完成的办法,将区域性共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开展区域化共建活动。创新区域化活动载体,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组建吴天祥小组、开设“社区论坛”、党员服务日等区域化党建活动。1万多名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认领公益性岗位,参加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参与文明过马路劝导、结对帮扶、挂牌认养树木等共驻共建活动。社区和共建单位党组织建立了125个“吴天祥小组”,开展文明共建、环境共治、平安共筑、特困共帮、党建共抓等结对共创活动;辖区单位55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和学者组成讲师团,组织社区讲坛200多场次,在社区传授党课知识、创先争优、文明礼仪、科普常识等,联合湖北人力资源中心党委举办以“水果湖地区流动党员专场招聘会”为主题的党员服务日活动,1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为失业和未就业流动党员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 四、落实区域化共建保障。采取街道筹一点、辖区单位助一点的方式,联手共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街道投入自有经营

在区域化党建“大工委”会议上的讲话

在区域化党建“大工委”会议上的讲话刚才,***同志宣读了《关于调整**街道“大工委”人员组成的通知》,街道工委向“大工委”兼职委员颁发了《聘书》,同时,**同志还通报了辖区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扫黑除恶工作情况,各委员结合各自实际,对年底前如何做好辖区安生生产、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工作发表了意见建议,让我们深受启发、备感鼓舞,对于街道下一步深化各方面工作和拓展区域化党建很有帮助。下面,我代表街道工委就新形势下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谈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市委、区委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这一新的发展变化,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于XX年首次提出了区域化党建的概念,要求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实践。 根据中央要求,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区域化党建工作以党组织网格化为支撑,全面推行组织联设、队伍联管、活动联办、制度联建、保障联筹和街道社区党建区域化“五联一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全体党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新格局,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为加强辖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今天,我们召开“大工委”联席会议,就是贯彻落实市委、区委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辖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拓展辖区区域化党建的重要探索。 二、区域化党建在统筹各单位参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段时期以来,辖区各单位积极响应街道号召,全面开展了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和认领服务岗位、微心愿的“双认领”活动,通过活动,把广大居民和职工凝聚到街道社区党组织周围,同时,驻区单位主动融入辖区各项重点工作之中,以共驻共建为目标,以党建联建为载体,对接参与社区建设,主动承担公益项目、志愿服务、社会面防控等任务,为确保城区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近2年防汛抢险工作中,街道党工委向辖区单位发出防汛抗洪通知后,政协、司法局、教育局等单位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参加巡堤查险、闸口值守等防汛抢险任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去年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中,来自政协、交通管理局的党员志愿者与社区共同开展文明出行志愿引导、周末义务大扫除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辖区各单位还组织党员开展与社区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爱心捐赠等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和热烈欢迎。。 我们深深感到,通过区域化党建工作实践,区域内各行业、各领域、各单位资源和力量整合机制得到了不断完善,区和街道对接、条块对接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各党组织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跨

如何开展区域化党建

如何开展区域化党建 敖伟. 所谓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 与传统体制下“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相比,区域化党建更具有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以区域整合为基础,创新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合体。这种以区域性党组织为纽带的党建模式突破了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建党”模式,有利于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目标、机制和运作模式的一致性,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整合,进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与执政基础。如何开展区域化党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区域整合为基础,创新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合体。区域化党建围绕“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这就要进一步从体制上突破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党建模式,在单位、组织和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社区、楼宇、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地域,构筑起开放的、覆盖面广、相对稳定的组织网络,形成由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共同参与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形成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的组织架构。在人员构成和组织方式上充分体现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把所属体系中最有影响的党组织中的党员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活跃的组织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使党组织在与各类治理结构要素和基本力量的广泛联系中,实现积极有效的组织整合。. 二是以区域服务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社会管理的扁平化。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要求基层党组织努力拓展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载体,建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党在社会的组织联系成为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关怀

2019年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 思考 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XX区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原则,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化 党建工作格局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机制,扩大党组织覆盖,整合区域资源,增强党建工作活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组织共建、工作联动、活动同促、统筹推进的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探索与实践 落实“三有”目标,构筑区域化党建保障体系。一是强化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对原 有的社区作了优化调整和重新设置,对新建商住社区和城改过程中的村改居社区均及时成立和改建了党组织,实现了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全覆盖。采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推比选等办法,调整、优化了社区两委会班子。依托区街党校和驻地学校,围绕政策理论、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等主题,加大对社区干部的培训力度。二是强化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将社区办公经费由每年1.5万提高到每年3万,其中专项党建经费达到1万元,对于社区开展的特色活动、主题活动等,

区、街财政还给予专项经费和区管党费投入,逐步形成了“财政投入、党费下拨、社区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三是强化阵地建设,确保有场所议事。结合“星光计划”和民生八大工程、国债资助等项目,按照“一社区一对策”的原则,采用区街联动、部门统筹、社会参与的办 法加强阵地建设,通过改、扩、建、租、共用等多种途径,彻底解决了全区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问题。 构建“三级网络”,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网络。一是建立全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指导全区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信息、人才交流搭建协调沟通平台。区委常委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定期到点上进行调研,指导社区党建工作。二是组建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全区8个街道均建立了区域化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选聘了一批关心组织工作、支持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驻地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委员,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街道辖区内机关、社区、学校、“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 同时,各街道组建了一批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经验丰富的社区党建指导员队伍,负责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联络、帮促等。三是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全区56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吸纳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协调成员单位签订了《社区党建工作共建责任书》,明确了双方权利义务,建立了每季例

区域化党建工作手册

区域化党建工作手册 区域化党建,就是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以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经费投入为保证,以党组织网格化为支撑,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全体党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区域化党建主要表现为“六个联”,即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中组部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通过“十个化”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即:领导体制扁平化、运行机制规范化、党组织设置网格化、党组织活动方式多样化、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化、工作载体品牌化、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阵地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制度化。 1、领导体制扁平化。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必须形成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领导体制扁平化,就是打破条块分割、减少中间层次、缩短管理过程、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共享,推动组织结构由垂直式、单向式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逐步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协

作化、社会化、一体化。具体模式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在市和城区,要成立地区党建联席会议。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领导和指导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同时对街道、社区的领导体制提供一种支撑,使市、城区、街道、社区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相互配套。二是在街道,实行“大工委制”,把街道辖区内的所有党组织都整合起来,把一些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街道工委的委员或者副书记,通过这样一个体制,使他们加入到街道党组织,推动整个区域党建工作。三是在社区,实行“大党委制”,推行“一委一居一站”模式。“大党委制”就是选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加强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一委”是指社区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一居”是指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内居民自治;“一站”指社区管理服务站,有的地方叫社区服务所、服务中心,主要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是在居民小区,推行党组织、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四位一体”架构,加强党组织对小区内其他组织的领导。概括起来,就是“一纵三横”。“一纵”指的是市、城区、街道、社区从纵向上加强领导,“三横”指的是街道、社区、小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和其他组织进行整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上下左右相互关联的组织网络。 2、运行机制规范化。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不仅要有一个统筹各方的领导体制,还要有保证领导体制发挥作用、党组织

关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区域化党建是近年来宁波市为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的一项探索。其主要做法是在“单位党建”基础上,把“两新”组织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或行业,作为建立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对区域内基层党组织设臵、党的活动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片推进。从几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这一党建模式有力地推进了“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起因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两新”组织迅猛发展。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8万多家,从业人员180多万人;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3749个,“两新”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切实加强领导,保障和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市委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臵来抓,积极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对迅猛发展的“两新”组织,按照“单位建党”模式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党组织的覆盖面总是赶不上“两新”组织的发展变化,常常会有空白点,并且由于党组织开展工作在人员、经费、场地保障方面依赖业主的态度,一些党组织常常处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两难境地,很难在协调企业、职工、社会三方利益上有所作为,个别甚至出现组织依附、职能错位的现象,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作用发挥。 针对这种情况,顺应经济区域化、人才集聚化、人员社会化趋势,市委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制订《关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意

见》,在城市社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商务楼宇和大型商贸区、专业市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和行业协会、专业团体等“两新”组织和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和行业中,集中力量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一是在基层组织体系构建上,突破传统的“单位建党”限制,全面向动态开放的区域建党和“单位建党”并重转变。区域性党组织以“两新”组织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为依托,负责指导和协调这一区域内所有“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同时承担“两新”组织党组织“孵化器”和党员队伍“蓄水池”作用。即当区域内某一“两新”组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成熟时,区域性党组织按照“单位建党”模式帮助其及时组建党组织,并通过公开招聘、组织选派等方式向新成立的党组织推荐、输送优秀党务工作者;当某一“两新”组织注销或由于党员流动等原因,不符合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时,区域性党组织及时将这一“两新”组织中原有的党员接纳过来进行管理。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问题,也有效地解决了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党建工作推进难的问题。如我市760家台资企业已单建或联建党组织173个,覆盖企业320家,其他400多家中小型台资企业也纳入区域性党组织管理。 二是在党建平台建设上,突破传统“小而全”的分散配臵方式,全面向“区域统筹、集约共享”方向转变。在推行区域化党建的区域内,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建立党员服务中心,配套设立相应的党建功能室,作为区域党建的共享服务平台,为“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免费提供开放的活动阵地,免费向周边企业和党员群众开放。同时,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共享教育平台。“有形”的党员服务中心,“无形”的党员远程

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青海新闻网讯德令哈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新模式,不断扩大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和整体工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非公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区域党建管理方式,实现工作机构网络化。按照有利于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根据非公企业分布、党员人数和辖区单位情况,在街道建立区域党建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辖区内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社区建立区域党建工作站,负责协调片区内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推动建立党群工作部,在辖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负责抓好企业自身党建工作;对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其党员的教育管理直接纳入街道党工委的工作范围。通过建立以街道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非公企业党组织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组织协调机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区域覆盖”的党建工作网络化管理体系。 二、创新区域组织设置方式,实现片区联建区域化。针对非公有制企业投资主体多元、规模不一、党员人数变化等特点,按照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的要求,结合非公企业不同的情况特别是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不同,有针对性地采取单独组建、企业联建、村企合建、挂靠组建等组建模式,在此基础上,按照就近方便、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片区内非公企业与社区党组织划并联建的方式,积极推行区域一体化党建工作。对不具备组建党组织的企业或因企业注销、党员流动等原因撤销党组织的,采取组建群团组织、下派党建指导员、党员划归街道党委管理等方式,发挥区域党组织“孵化器”和“蓄水池”的作用,为下一步重新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目前,辖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党组织对辖区党员的管理教育实现全覆盖。三、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实现组织活动经常化。突破传统的“封闭、静态、单一”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红色驿站”的平台作用,通过在企业所在社区和街道建立“红色驿站党校”、“网络服务中心”,为企业党员开展党性教育、技能培训搭建平台,进一步改进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对非公企业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出具体要求,以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为目的,积极组织开展“三培两推”、“设岗定责”和“岗位竞赛”、“岗

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创新区域化党建六种工作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创新区域化党建六种工作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从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入手,通过健全和完善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组建和工作模式,广泛调动辖区各类资源,以多种方式参与和投入辖区共驻共建,不断提升引领党员、服务居民、服务地区单位的理念,积极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园区孵化模式依托科技园区的孵化器和商务楼宇,发挥其有效整合专业资源、准确把握企业发展需求的作用,以孵化器党建为切入点,以楼宇党建和社会工作站为落脚点,健全和完善区域党建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从而,形成园区“孵化+楼宇”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北京康华伟业孵化器联合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2009年成立社会工作站。党支部以社会工作站为载体建立共赢的战略服务平台,通过策划、组织和深入开展社会工作站内各项工作,探索构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出一条“两新”组织基层党建新路径。科学规划、探索实践,推进党建与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康华伟业孵化器形成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格局,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与创业企业负责人进行反复沟通联系,了解企业内部党员情况,积极发挥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党员服务和奉献于企业及社会。方位全面、成效多重,共助地区发展。康华伟业孵化器党支部找准为企业服务

的结合点,通过形势报告会和各种政策辅导讲座,让党员了解世情、国情、区情、社情,给予党员知情权。社会工作站主动发挥服务作用,帮助企业解决27项用工难点和管理热点,协调劳动关系。开展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党员活动,128家企业为地震灾区、扶贫济困、南方冰雪灾害等捐款197万元,捐赠物品价值5万元。两个“找准”、各方满意,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党支部利用社会工作站这一平台,找准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的最佳结合点,找准积极探索“五好示范”党组织争创与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社会工作站开展以“提高领导水平、增强党员素质、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赢得各方满意”为内容的各项工作,实现楼宇党组织与入孵企业资源共享。产业推动模式目前,金融街地区的各类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已经突破150家,进入2009年《财富》全球500强的43家中国企业中,有9家总部设在金融街。优势突出,产业集聚,资讯发达,人才汇聚。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的政府、商会、公司三级管理模式,以分类推进、分层构建为原则,研究把握企业、机关、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以及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外来务工党员的实际和特点,通过健全和完善灵活的组织间活动形式和党员活动形式,有效完善街区的服务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吸引集聚人才,为国内外优质金融资源聚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2009年社区党组织换届

开展基层党建区域化工作调研方案

开展基层党建区域化工作调研方案 按照《州委组织部调研组赴xx市开展基层党建区域化工作调研方案》要求,xx市为积极配合做好这次调研工作,特拟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调研一组员 xx(xx组织部副部长)xx(州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xx(xx 组织员办主任)xx(xx党建办科员)调研重点:在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新情况下,如何打破地域界限、城乡界限,积极探索建立以跨省(区)、跨市(州、地)、跨县(市)、跨乡镇(街道)、跨村(社区、工业园区)等为重点的地域联合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党建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区域性党组织架构,充分发挥跨区域党组织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调研单位:乌沙镇-普梯村金果协会,岔江村、抹角村与云南中山乡接壤村产业发展情况。清水河镇--生姜专业经济协会、盘南煤焦公司。鲁屯镇--万鲁烤烟基地。万屯镇--万鲁烤烟基地、万屯村杨梅协会、和顺公司、鑫扬公司。马岭镇--战友煤焦公司、富民化工厂、乌拉无公害果蔬协会。猪场坪乡--核桃、油桐、烤烟、油菜等行业联建党支仓更镇--板栗种植业协会。则戎乡--则戎乡金银花合作社。车辆安排:xx市按排组织部车辆贵E:8xxx助车辆驾驶员贺忠和手机:1398509xxxx。 二、调研二组

飞(xx党建办科员)调研重点:在全州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局面下,如何面对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变化对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把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积极探索跨所有制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党的建设不断与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情况相适应,调研单位:略。车辆安排:略 三、调研三组员 xx(普安组织部副部长)xx(州委组织部党代表联络工作科科员)xx(州教育局政工科科员)xx(xx党建办科员)调研重点:在全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打破条块分明、行业割据的组织设置模式,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党员从业行业多元化的跨行业党组织设置模式,建立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跨行业党组织体系,实现加强行业党建与促进行业产业发展壮大的“双赢”目标。调研单位:丰都街道办--龙塘村党支部、黔兴中学、崇文学校。桔山街道办--律师行业及各类运动协会。黄草街道办--向阳社区党总支、赛文党支部。车辆安排:州委组织部安排。 四、相关要求 各调研单位按照调研重点,预先准备详细的调研背景材料,配合调研工作的开展。 中共xx组织部

共驻共建服务群众 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

共驻共建服务群众 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 社区是党在城市的工作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共驻共建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力量之源,也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航道。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明共建、共同发展”和“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原则,新区各街道、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共建单位作用,建立以党建联席会为主体的信息沟通、议事协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共驻共建活动。 一是创新管理方式。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各级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建、共建协调机制,形成了“党建共抓、和谐共促、矛盾共解”的良好工作格局。在社区成立党委, 集聚社区党组织有生力量,吸收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党委委员,提高社区共驻共建的组织化程度,并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一组”模式,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管理服务站、综治办和社区在职党员活动联络组为平台的运行体系。按照街道打造“大工委”、社区打造“大党委”的区域党建新模式,建立由街道班子成员兼职社区党委负责人,工作站站长兼职党

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兼职工作站副站长的架构,实现兼联并管,实现社区“有人管事”“可以管事”“能关了事”的良好局面。 二是优化组织体系。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党组织设置网格化,区别城市社区不同类型,将每个社区合理划分为若干片区组织网格,以片区组织网格为基本单元建立党支部,根据党员地缘、业缘、趣缘等特点设置党小组。成立联合党支部及党支部领导下的太极协会党小组、兵乓球协会党小组、书画协会党小组等若干党小组,吸纳驻区单位党员、业委会党员、物业公司党员干部到联合党支部,使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推开在职党员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协调驻区单位结对党小组、党员结对家庭,引导党员干部“亮身份、进社区”,走出了一条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党员“一肩挑两头、一人尽双责”的新路子,不断推开共驻共建、共享共赢的局面。 三是推进文化共建。以共同举办、或单位牵头举办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文化活动。每年同辖区共建单位党组织举办消夏文艺汇演,发挥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例如由市图书馆牵头的“闹元宵,猜灯谜”有奖问答,把灯谜会的分场设在社区,让居民可以就近参与的活动,市中心血站牵头举办的义务献血,联合民政局举办的“关爱残疾人专场文艺汇演”,协同公用事业局举办的“慰问环卫工人专场文

加强党建联席会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

2013年度组织系统重点调研课题 加强党建联席会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根据区委组织部要求,九家湾在总结已有实践的基础上,立足社区实际,探索区域化党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逐步形成了以社区、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服务群众为重点,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构建统筹性、整合性、系统性的领导体制为区域化党建的组织保证。区域化党建是执政党应对基层社会多样化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基层社会越是多样、多元,越是需要构建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增强对各种社会力量的统筹、整合和引领。基于此,统一社区党支部,增强了代表驻区单位、政府派出机构、居民区的兼职委员,在其统一领导下分别建立居民区党支部、实现对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相对原来的党支部体制而言,领导体制通过吸纳区域各类党组织的代表参加,更具有区域代表性;通过从组织体制上打破单位、社区、行业党组织之间的分割,能够从更大的范围上整合力量和资源,以区域为基础打造党建共同体,增强了党组织的区域统筹能力。 二是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利益契合的党建联建模式为区域化党建的运作机制。区域化党建要有效运转起来,关键是要有一个联建联动的机制。在实践中最有的体会的就是打破条块分割,突破管辖壁垒,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的共建联建。及时处置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

三是以构建反映群众诉求、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的联系服务群众体系为区域化党建的核心内容。党中央在部署社区党建工作时多次强调,社区党建的重点是服务群众。建立社区窗口受理服务机制、形成上下级党组织协调协同服务机制,推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追求群众满意为动力,使区域化党建真正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同。 四是以构建单位化、社会化、网络化的党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域化党建的载体支撑。在推进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中,需要构建一个对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全方位开放,以社会化方式整合资源的党建公共服务网络。不断加强对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开发,加强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增强联系沟通驻区单位党组织、强化党员服务中心对区域内党员志愿者组织的孵化、扶持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支撑、保障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的重要载体。 总体上看,区域化党建适应了基层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推动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的落实、扩大党在社会领域的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域化党建体制、机制工作应覆盖“无盲区”、资源整合“无壁垒”、沟通协调“无障碍”、协同联动“无缝隙”的独特优势,体现了战斗力、执行力,交出满意的答卷,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和深化这一新的党建工作模式的信心和决心。 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将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和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总结过去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下一个阶段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第一,要我们将考虑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建立经常性的工

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方法_陈秀春

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陈秀春 (中共北镇市委党校,辽宁 北镇 121308) 摘要:区域化党建工作是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社区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工作,本文主要从五大方面着手论述了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工作;路径 前言:区域化党建,就是指遵循区域统筹的理论,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条件下,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科学与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区域范围里,统一管理党员干部队伍,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区域化党建能够把党建信息化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与党建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党建工作向科学化转变[1]。 一、 树立符合区域化建设的新型理念 要想更好的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就必须要引导党员、党组织树立正确的理念,让他们能够提高思想觉悟,积极的进行区域化党建工作。 (一)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 首先要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要让各区域内基层党组织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以及共同的目标,并为此而团结互助、共建共创、互通互联、协同共治。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才能共同努力去构建。 (二) 坚持统筹协调的理念 为了更好的实行区域化党建工作,就必须要坚持统筹协调的理念,让不同的党员、党组织都积极参与到基层的党建工作,对于不同的社会工作、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及各单位、社区、行业之间的发展也都需要党组织的统筹协调。 (三)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区域化党建的工作目标主要是指向社区的党员群众,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本质理念,而这也是区域化党建的工作规律所决定的,坚持以人为本更能体现区域化党组织建设的人性化、民主化。 二、 构建合理的区域化党建的新体制 区域化党建工作主要是统一规划,而不是地域封闭的模式,面对如此的形态发展就要有与之相应新体制。 (一) 积极探索属于区域化党建的领导体制 由于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改变过去的条块分割的模式,它的领导机制也要随之改变,由条块分割的领导结构转变为条块融合、以块为主的领导机制,有联络型、松散型领导结构向主导型、建设型结构转变[2]。 (二) 积极探索属于区域化党建的工作体制 不仅要转变领导机制,工作机制也要进行改革,无论是事务决策、工作例会,还是目标责任、监督考核等工作制度都要指定完整的、全面的、科学的、合理的工作机制,从而建立符合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工作制度体系。 (三) 积极探索属于区域化人才的培养体制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对于区域化党建工作也需要人才,因此,在大力改革阶段,要完善区域化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让他们投身到党组织的建设中,让党员队伍更加专业,更加完善。 三、尊重规律,努力形成区域化联动的新机制 所谓联动机制就是指各个区域党组织上下协调,互助互补,共同致力于区域化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区域化联动机制正是符合我国区域化党建的区域统筹的工作理念,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让各单位党建、各行业党建、各社区党建相辅相成。构建区域化联动机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 组织上的互联:让各个党建的主体能够互相联系,互相进步,互相帮助。 2. 资源上的互助:资源是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实现资源的互助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合理利用。 3. 功能上的互补:功能作用联动和工作分工联动,体现了基层党建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4. 管理上的互动:管理上的互动有利于加强党组织的领导,让各个基层单位、行业、社区工作都能够有效运行。 四、多元共治,努力构建区域化治理的新局面 (一)建立完善的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总体要求,建立完善的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以区域化党建为依托,建立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服务站、业委会、物业公司、区直派出机构等为紧密层,以其它社会组织等为参与层的“一核多元”的社会治理组织结构,最大程度地发挥街道、社区领导核心作用,最广泛地调动社会力量与资源,充分地发扬、扩大社区民主,最终形成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3]。 (二)建立完善的社区治理的机制 建立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把社区街道党组织的领导机制与居民自治机制以及社会参与机制较好地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去进行社区治理工作,同时要不断提高自我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监督水平等。 (三)建立完善的民意诉求表达机制 健全、完善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在区域党建工作中占有重要作用,它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人们群众的心声,我国是民主化的国家,对于各项规章制度也都尊重民愿,建立完善的民意诉求表达机制,能够更有效的为人们服务。首先要运用网络的力量构建交流平台,其次,可以通过党员代表以及人大代表的力量来反映民众的心声,全面掌握人民的需求,更好的开展党内工作。 五、功能调适,努力形成区域化服务新优势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就是服务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的宗旨,所以,要想建设好区域化党建工作就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打造适合人民的区域化服务新气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可见,要想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与管理功能,就一定要在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和优化管理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区域化服务新优势。结束语:终上所述,我国区域化党组织建设工作正在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它是我国党组织在新形势下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各个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党组织、各社区党组织都要联合起来,互助互补,尊重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快区域化党组织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06):22-23. [2]冯小敏.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实践创新[J].党政论坛,2011,(6):25-26. [3]张国军、钱胜、陈海燕.外滩社区(街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9):11-12. 陈秀春(1972-)女,辽宁北镇人,研究方向:党建 作者简介: 环球人文地理24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