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链路传输技术

多链路传输技术

多链路传输技术
多链路传输技术

多链路聚合传输技术简介针对目前通信技术只能提供有限带宽、目前的多链路技术存在灵活性不够、限制性大且不适合终端设备和无线场景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多链路数据聚合传输技术,实现了将多条物理链路的传输带宽进行聚合,从而实现在同一个终端上带宽叠加的高速传送效果,并做到了与应用程序以及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应用程序不用考虑有几条链路的存在,而物理上,这几条链路都是存在的,也是能单独工作的,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的绑定成一条链路。

本技术通过系统自动检测,具备动态链路侦测功能,能动态扩充/减少链路数量,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使用热拔插的USB、PCMIC接口的无线网卡,使无线网卡接入网卡之后,能立即加入到多链路传输的工作中,不需要额外的配置,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每次有新网卡接入设备之后,必须重新配置多网卡绑定的配置文件。特别适合没有固定网络环境的无线客户端终端使用。

本技术还提供了链路自维护功能,能在网络断线之后尝试重新连接,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链路的通畅。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由于信号的原因,断线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该功能保证了在网络断线之后,能尽快恢复网络连接。有别于多网卡绑定和多链路传输协议不能自动恢复网络连接的问题。

(1)技术方案简介

为了实现多链路传输数据,需要在网络协议栈中把数据帧分发到各个链路上。本技术在传统的链路层之上实现了一个虚拟层,该虚拟层实现了对数据帧的分发,这些数据帧通过轮转算法(round robin)分发到各条链路中。

链路的动态增加与减少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新网卡加入系统,操作系统首先侦测到,并对该新网卡进行驱动安装、配置,使新网卡能在该操作系统下正常工作。随后发送信号给监控程序,监控程序尝试进行网络连接,在网络连接成功之后,通知虚拟层有新链路产生,虚拟层将把新链路加入多链路列表,该条链路即可正常工作。有网卡被物理移除,首先由操作系统侦测到,通知监控程序,监控程序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停止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除。

链路的自维护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网卡网络断线,由监控程序侦测到,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暂停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除,同时,监控程序尝试重新进行网

络连接。在网络连接重新被连接上之后,通知虚拟层有新链路加入,虚拟层将把新链路加入多链路列表。

(2)优点和效果

本技术实现了多链路数据的传输,传输速度接近所有链路带宽相加的总和。该实现与应用程序以及物理设备无关,应用程序和物理设备能安装原来的方式继续工作。多链路传输和单链路传输可以并存,可以按照应用的实际需求选择多链路传输或者是单链路传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本技术支持链路的动态增加与减少、支持链路的自维护,配置简单,不需要特定硬件支持,特别适合无线场景下,无线网卡的频繁热插拔、断线等情况。

本技术可以在任何网络终端上使用。特别适合没有固定网络环境的无线终端设备。

附件:

采用本技术开发的“现场物证高清传输系统”简介

1 简介

本系统主要解决了公安系统调查人员在外出取证、数据采集等过程中获得的高清多媒体数据(包括音频、图片、视频各种格式的数据资料)无法第一时间内快速、保密传递回指挥中心的问题,尤其是野外等各种缺乏有线数据传输网络的环境。该系统主要模块基于蜂窝电话系统(CDMA)的数据传输链路开发而成,无需在传输现场铺设任何其它网络设施,其也适用于其他行业部门将采集的现场数据快速安全地发送回总部的应用场景。

2 产品特色

?数据传输器终端模块通信链路基于CDMA蜂窝电话系统,由于在其操作系统层重新开发实

现了网络协议栈,使其搭载的操作系统能支持多个网络通信模块的并发数据传输(有纯CDMA方式、有线网络方式、CDMA与有线网络混合方式),确保了本系统的数据传输器终端模块实现了高速无线数据传输;

?支持传输各种格式文件,对视频文件具有超强MPEG4、MP3编码能力,在不影响视频文件

画质的前提下有效的减少了视频文件的大小,使视频文件的传输更快速。

?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器终端模块和远程服务器之间采用了全新开发的专用数据传输协议,

具有防窃听功能;

?数据传输过程可靠无损耗,优化设计的重传协议机制可确保服务器端100%获得传输器终端

模块所有待传数据,从而确保内部人员准确获取各种高清的多媒体数据;

?数据传输过程在传输器终端模块和远程服务器两端支持多路并发传输和断点续传功能,确保

了在各种网络环境下正确完成数据传输任务;

?传输器终端模块能支持目前市面上各种数据存储卡(SD/CF/MMC)格式,并能自动根据网

络情况进行文件分割以适应多网络模块并发传输;

?传输器终端模块支持有线网络传输模式,可以快速配置为有线网络传输模式,从而提供更快

速的数据上传服务;

?传输器终端模块具有内置电源,并支持使用车载、交流电等其他供电方式,确保在不同环境

下完成数据传输任务;

?考虑到实际使用者情况和系统维护,本系统配置简单易操作,各项配置均可由技术人员在调

查人员外出快速配置或者由调查人员快速修正;系统操作界面采用具有“傻瓜化”的特点;

传输器终端模块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设计为“一键式”的按钮操作,采用LED灯示意工作状态,系统启动迅速;

?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的原则,使用内置电源供电时确保能工作较长时间。

3产品工作原理

本系统主要包括数据传输器终端、服务器端控制/接收软件、系统配置软件三部分。

调查人员外出取证前,由技术人员使用系统配置软件将接入网络的配置、服务器IP地址、工作模式等系统参数写入数据传输器终端,完成初始化设置。

如图3-1,调查人员无论身处何地,在进行数据采集后,启动数据传输器终端模块,其自动通过蜂窝电话系统建立到远程服务器的连接,并自动启动数据的保密传输过程,从而将各种高清的现场多媒体数据快速、保密、无损、无误的传输到服务器上。

图3-1系统原理图

考虑到目前蜂窝电话系统数据传输链路的实际最大传输速率有限以及高清的多媒体数据通常文件较大等情况,数据传输器终端模块基于X86的PC104板设计,采用多路CDMA通信模块并发传输数据的方式。如图3-2所示,在操作系统底层网络协议栈上进行了重新开发使终端模块上搭载的操作系统可同时驱动多个网络模块并发发送数据从而提高了本系统的并发传输速率,考虑到日常使用通信成本和系统能耗,本系统采用四路内置CDMA通信模块提供数据上、下行链路。

图3-2数据传输器终端模块示意图

4 产品外形

FY-1型现场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器充分参考工业设计标准,外形设计美观,请参见图4-1。

图4-1 FY-1型现场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器外观

5 软件系统

5.1 简介

软件系统主要包括FY-1型现场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器内置数据处理软件和FileUploadServer服务器软件。

FY-1型现场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器内置数据处理软件运行在设备内置操作系统上,在数据从USB 存储设备复制到内置操作系统以后,该软件可以自动的把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对于视频文件,该软件先自动进行MPEG4编解码,在不损失画质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数据的大小,然后进行传输。

FileUploadServer服务器软件是FY-1型现场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器配套的服务器软件,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FY-1型现场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器的数据,并支持对接收的文件进行简单的操作,例如:打开文件、文件另存为、删除文件等。同时,在数据接收服务器和数据存储服务器分离的情况下,该软件能同时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把数据从数据从数据接收服务器传输到数据存储服务器。

5.2 产品特色

设备内置数据处理软件

?对操作系统底层数据传输模块以及相关的系统接口做了修改,使之更适应多网卡数据的传

输,与该软件的切合度更高。

?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器终端模块和远程服务器之间采用了全新开发的专用数据传输协议,

具有防窃听功能;

?支持多路并发传输和断点续传功能,确保了在各种网络环境下正确完成数据传输任务;

?支持传输各种格式文件,对视频文件具有超强MPEG4、MP3编码能力,在不影响视频文件

画质的前提下有效的减少了视频文件的大小,使视频文件的传输更快速。FileUploadServer服务器软件

?绿色软件,不用安装即可使用。

?FY-1型现场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器配套软件,与设备内置数据处理软件切合度高。

?支持断点续传功能,确保了在各种网络环境下正确完成数据传输任务;

?在软件中即能对上传的文件进行简单的操作,例如打开文件、文件另存为、删除文件等。

?在数据接收服务器和数据存储服务器分离的情况下,该软件可以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把

数据从数据接收服务器传输到数据存储服务器上。

?使用最新的.Net技术开发,运行稳定、安全。

6 应用场景

本系统主要针对公安部门异地办案的实际需要,提供了一种基于民用无线通信技术手段进行安全可靠的高清音视频/图片数据快速传送的专业装备,从而能在第一时间将现场/证据上报,确保上级领导和相关人员能及时看到如实反映现场的各种细节与数据。较为典型的应用场景可见如下分析:

一、刑侦类现场:

1.重大刑事案件现场取证远程指导与指挥。出警警员可利用便携式DV/DC采集现场各种敏感数据,如血样溅痕、疑犯指纹、作案器械等各种需采集高清、精确的数据样本,如图6-1所示,并利用本系统快速传回指挥中心以及在异地的上级单位,并可由上级领导或者相关专家进行远程分析、指导与指挥,以进一步对现场进行证据采集。

图6-1现场采集的样本高清图片

图6-2现场采集的样本高清图片2

2.异地追赃现场实施高清音视频/图片取证。办案民警可在异地第一时间采集赃物各种细节,如犯罪嫌疑人的高清特征或者赃车的发动机号等各种标识信息,如图6-2所示,并在现场及时传回指挥中心服务器予以确证。

图6-3赃车的发动机号

图6-4 缴获的冰毒及吸食用具

二、交通类现场:

1.恶性交通事故现场情况汇报。巡逻警车可利用车载DV/DC拍摄现场高清音视频/图片,及时采集事故现场,如图6-3所示,并可配以旁白注解并快速传回指挥中心以及在异地的上级单位,予以分析和指导取证,实施求助等。

图6-5事故现场高清图片

图6-6列车脱轨现场高清图片

图6-7缴获的黄牛票高清图片

图6-8在制造假火车票窝点拍摄的高清图片

三、抢险救灾类现场:

1.洪灾、火灾、爆炸、矿难等突发性灾难事件现场情况传递。出警警员可利用便携式DV/DC 采集现场高清数据并可配以旁白注解,如图6-4所示,并用本系统快速传回指挥中心以及在异地的上级单位,获取各种指导与指挥。

图6-7灾难现场高清图片

项目名称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多域多点协同传输理论研究项目完成人

项目名称: 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多域多点协同传输理论研究 项目完成人: 杨绿溪,黄永明,金石,李春国,傅友华(南邮),刘陈(南邮),俞菲 项目完成单位: 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申报奖种: 自然科学奖 项目简介(1000字): 高速可靠的宽带无线通信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需求,也是我国基础研究重大战略方向之一,但其面临着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缺以及能源消耗急速增长的瓶颈问题,为寻求突破,多域多点协作的新型宽带无线传输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它以多天线MIMO传输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协同利用空间、时间、频率、功率、终端和网络等多域与多点资源,大幅度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 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的支持下,重点围绕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多用户MIMO协作、中继协作和多点协作网络场景,研究多域多点协作的新型宽带无线传输理论及系统架构,提出了适应复杂无线传播环境的高效能 分布式多域多点协作理论与关键技术,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域多点协作传输理论体系。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1. 针对多用户MIMO传输面临的信息理论问题、传输效率提升问题,提出了综合利用统计和瞬时信道信息的MIMO自适应传输理论方法,构造了分层结构码本和干扰码字伴随反馈方法,解决了多天线多用户协作信道环境自适应传输难题。 2. 针对多基站协作传输中由于协作节点增加引发的信道信息获取及交互的瓶颈问题,将多用户上下行链路对偶原理拓展至多基站协作 MIMO场景,并发展出能效域对偶理论,进而提出了高效能多基站分布式协作MIMO传输理论方法,大幅提升了多基站协作网络中的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 3. 突破了协作中继网络中涉及的系统性能分析、最优传输理论方法和高效实现技术,提出了分布式协作中继MIMO传输理论方法,解决了蜂窝网络下中继应用所涉及的实现复杂度、高效信道反馈和链路自适应难题。 本项目在IEEE等国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2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5项。相关理论成果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正面评价,被国际上一批著名学者引用。所发表的论文共被引用1234次,其中SCI他引361次。所提出的分层码本预编码方法在移动通信4G国际标准增强MIMO传输中得到应用;所提出的干扰码字伴随反馈方法已通过华为公司提交IEEE 802.16m国际标准提案并被采纳。通过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实施,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华为公司IEEE 802.16m(WiMAX)产品,显著提升了系统性能,技术水平业界领先,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提升我国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研发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浅谈多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及系统实现

浅谈海关多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及系统实现 【内容提要】在当前海关内外网隔离的要求下,为了更好的贯彻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方针,就必须和企业建立一条数据通道,方便企业传输数据或海关向企业传递海关信息,但这又与海关内网安全有一定抵触,本文介绍了一种软件实现办法,描述了如何有效,经济,安全的在内外网之间传输数据。在文章里,具体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模块实现,并在加密算法和系统底层传输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在加密算法上,合理的采用多种成熟的算法,如desx,blowfish,对数据的加密能达到一个较安全的等级。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安全不光要从软硬件上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要从规范上,管理上加强控制。【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隔离内外网数据传输加密算法 【作者简介】金剑锋男苏州海关技术处科员 在日新月异的今日世界中,信息技术无论在各行各业都已逐渐取得了重要地位,并且会越来越重要。随之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病毒,黑客等诸方面的因素使得网络越来不安全。 Enterasys公司网络安全设计师Dick Bussiere认为:在电脑网络犯罪手段与网络安全防御技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断升级的形势下,网络攻击者和防御者都失去了技术方面的屏障,单依靠网络安全技术不可能非常有效。有统计数据表明,将近一半的防火墙被攻破过。而且,更多更新的攻击手段还会层出不穷。 海关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保持网络的纯洁度,采用了物理隔离的办法,该办法能有效的杜绝因特网上的诸种不安全的因素,较好的保持内网的安全性。 但是安全的含义是相对的,美国的一个安全权威机构曾经定义了一个所谓的“绝对安全”的例子—把硬盘封闭在抽成真空的金属箱子里,将箱子沉入不知名的海洋中。这样,硬盘上的信息就是绝对安全的了。但显然,此时硬盘上的数据是完全不可用的。安全之所以是永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联合传输方法(中兴)

多点协作传输中的联合传输方法 Joint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2010-01-29 作者:孙云锋,姜静,胡留军 摘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中多点联合传输的方法,该方案将空时/频编码与波束赋形技术以及预编码技术与波束赋形技术相结合,首先进行空时/频编码和预编码处理,并将经过处理后获得的多路数据分别通过波束赋形映射到多个协作节点进行传输;然后通过空时/频编码与波束赋形技术的结合,接收方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同时获得波束赋形增益;最后将预编码处理与波束赋形应用到多点协作中,使得各个发送节点的信号在接收方合并,从而使得各层之间的信号更加独立,并获得波束赋形增益。 关键字:多点协作传输;多点联合传输;空时/频编码;波束赋形;预编码 英文摘要: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ulti-point joint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 This solution combines beamforming with both space time/frequency coding and pre-coding technologies. The multi-path data obtained by space time/frequency coding and pre-coding will be mapped by beamforming technology to multiple coordinated nodes for transmission. The signal receiver can get bigger diversity gain and beamforming gain as well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time/frequency coding and beamforming. Moreover, precoding and beamforming can help the signals transmitted from separated nodes in CoMP system combined at the receiver, which makes the signals at different layers more independent and obtains beamforming gain. 英文关键字: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ulti-point joint transmission; space time/frequency coding; beamforming; precoding.wireless network; joint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3003) 随着LTE-A需求的提出,人们对小区平均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频谱效率越来越重视,相比较而言,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最受人们关注,这主要是因为LTE-A系统的上下行都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基本多址复用方式的频分系统,与传统的以CDMA为基本多址复用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不同,LTE-A系统没有处理增益,小区内部因为完全频分正交,所以几乎没有干扰问题,但在小区边缘处的干扰处理相对棘手。

多链路传输技术

多链路聚合传输技术简介针对目前通信技术只能提供有限带宽、目前的多链路技术存在灵活性不够、限制性大且不适合终端设备和无线场景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多链路数据聚合传输技术,实现了将多条物理链路的传输带宽进行聚合,从而实现在同一个终端上带宽叠加的高速传送效果,并做到了与应用程序以及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应用程序不用考虑有几条链路的存在,而物理上,这几条链路都是存在的,也是能单独工作的,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的绑定成一条链路。 本技术通过系统自动检测,具备动态链路侦测功能,能动态扩充/减少链路数量,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使用热拔插的USB、PCMIC接口的无线网卡,使无线网卡接入网卡之后,能立即加入到多链路传输的工作中,不需要额外的配置,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每次有新网卡接入设备之后,必须重新配置多网卡绑定的配置文件。特别适合没有固定网络环境的无线客户端终端使用。 本技术还提供了链路自维护功能,能在网络断线之后尝试重新连接,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链路的通畅。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由于信号的原因,断线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该功能保证了在网络断线之后,能尽快恢复网络连接。有别于多网卡绑定和多链路传输协议不能自动恢复网络连接的问题。 (1)技术方案简介 为了实现多链路传输数据,需要在网络协议栈中把数据帧分发到各个链路上。本技术在传统的链路层之上实现了一个虚拟层,该虚拟层实现了对数据帧的分发,这些数据帧通过轮转算法(round robin)分发到各条链路中。 链路的动态增加与减少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新网卡加入系统,操作系统首先侦测到,并对该新网卡进行驱动安装、配置,使新网卡能在该操作系统下正常工作。随后发送信号给监控程序,监控程序尝试进行网络连接,在网络连接成功之后,通知虚拟层有新链路产生,虚拟层将把新链路加入多链路列表,该条链路即可正常工作。有网卡被物理移除,首先由操作系统侦测到,通知监控程序,监控程序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停止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除。 链路的自维护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网卡网络断线,由监控程序侦测到,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暂停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除,同时,监控程序尝试重新进行网

数据传输安全解决方案

数据传输安全解决方案 传输安全解决方案 (1) 一.总体框架 (2) 二.安全需求 (3) 2.1 应用集成和政务集成中的安全需求 (3) 2.2 OA 产品的安全需求 (4) 1.安全电子邮件 (4) 2.电子签章 (5) 3.数字水印 (5) 4.防拷屏 (5) 5.安全加密文档 (5) 2.3方案中解决的安全问题和需求 (6) 三 PKI 方案 (7) 3.1 PKI 简介 (7) (1) 提供用户身份合法性验证机制 (7) (2) 保证敏感数据通过公用网络传输时的保密性 (8) (3) 保证数据完整性 (8) (4) 提供不可否认性支持 (8) 3.2 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简介 (8) 3.3 PKI 的组成部分 (9) 3.3.1 认证和注册审核机构(CA/RA) (10) 3.3.2 密钥管理中心 (11) 3.3.3 安全中间件 (12) 四. PMI 部分 (13) 4.1 什么是PMI (13) 4.2 为什么需要PMI (14) 4.3 PMI 发展的几个阶段 (15) 4.4 PMI 的安全体系模型 (16)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 的全球化,信息共享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数字信息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上应用,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网络正逐步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通用性,网上的所有信息对所有人都是公开的,所以网络上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政府部门、金融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日益重视这一重要问题。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因信息泄密、破坏等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企业形象的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妥善解决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课题。 网络的飞速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大批用户借助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创

网络设备冗余和链路冗余-常用技术(图文)

网络设备及链路冗余部署 ——基于锐捷设备 8.1 冗余技术简介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大型园区网络从简单的信息承载平台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平台。作为终端用户,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因此健壮,高效和可靠成为园区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使用到冗余技术。高冗余网络要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是在网络设备、链路发生中断或者变化的时候,用户几乎感觉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园区网的各个环节上实施冗余,包括网络设备,链路和广域网出口,用户侧等等。大型园区网的冗余部署也包含了全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级冗余,链路级冗余和网关级冗余。本章将对这三种冗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8.2设备级冗余技术 设备级的冗余技术分为电源冗余和管理板卡冗余,由于设备成本上的限制,这两种技术都被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在锐捷网络系列产品中,S49系列,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能够实现电源冗余,管理板卡冗余能够在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上实现。下面将以S68系列产品为例为大家介绍设备级冗余技术的应用。 8.2.1S6806E交换机的电源冗余技术 图8-1 S6806E的电源冗余 如图8-1所示,锐捷S6806E内置了两个电源插槽,通过插入不同模块,可以实现两路AC电源或者两路DC电源的接入,实现设备电源的1+1备份。工程中最常见配置情况是同

时插入两块P6800-AC模块来实现220v交流电源的1+1备份。 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实施后,在主电源供电中断时,备用电源将继续为设备供电,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注意:在实施电源的1+1冗余时,请使用两块相同型号的电源模块来实现。如果一块是交流电源模块P6800-AC,另一块是直流电源模块P6800-DC的话,将有可能造成交换机损坏。 8.2.2 S6806E交换机的管理板卡冗余技术 图8-2 S6806E的管理卡冗余 如图8-2所示,锐捷S6806E提供了两个管理卡插槽,M6806-CM为RG-S6806E的主管理模块。承担着系统交换、系统状态的控制、路由的管理、用户接入的控制和管理、网络维护等功能。管理模块插在机箱母板插框中间的第M1,M2槽位中,支持主备冗余,实现热备份,同时支持热插拔。 简单来说管理卡冗余也就是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主管理板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工作,交换机将自动切换到从管理板工作,同时不丢失用户的相应配置,从而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实现冗余功能。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双管理卡的设备都是自动选择主管理卡的,先被插入设备中将会成为主管理卡,后插入的板卡自动处于冗余状态,但是也可以通过命令来选择哪块板卡成为主管理卡。具体配置如下 注意: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进行了某些配置后执行主管理卡的切换,一定要记得保存配置,否则会造成用户配置丢失 在实际项目中,S65和S68系列的高端交换机一般都处于网络的核心或区域核心位置,承

使用链路实现数据实时自动远程传输

SQL> select * from global_name; #查看全局数据名 SQL> grant create database link to hr10; #授权HR10用户建立链路权限 SQL〉create database link shilei connect to hr10 identified by hr10 us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1715046.html,'; 在HR10用户下建立远程链路 SQL> select * from tab@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1715046.html,; 链路远程查询 SQL〉create table y_dept as select * from dept@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1715046.html,; 远程复制一张表 SQL> select * from user_db_links; 查询链路数据字典 SQL> drop database link 数据库链路名#####删除链路 在SYS/SYSTEM用户下授权建立公共链路:SQL〉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1715046.html, CONNECT TO hr10 IDENTIFIED BY hr10 USING 'shilei'; 另一种写法:SQL〉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1715046.html, USING 'shilei'; #操作两个同名用户中的任意实体 查询公共链路信息:SYSTEM SQL〉SELECT * FROM DBA_DB_LINKS;与SQL〉SELECT * FROM USER_DB_LINKS; 删除公共链路: SQL〉DROP PUBLIC DATABASE LINK 公共链路名; 二、使用链路实现数据实时自动远程传输 创建数据触发器:INSERDEPT(触发器名称)、EACH ROW(行级) 1、数据插入触发器: SQL〉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INSERDEPT AFTER INSERT ON DEPT FOR EACH ROW BEGIN INSERT INTO DEPT@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1715046.html, VALUES (:NEW.DEPTNO,:NEW.DNAME,:NEW.LOC);END INSERDEPT;

协作多点传输对网络能效性能的影响

2014年8月第35卷 第8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OMPUTERENGINEERINGANDDESIGN Aug畅2014Vol畅35 No畅8 协作多点传输对网络能效性能的影响 薛建彬,梁 波,秦立静,赵燕琴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 要:为节省蜂窝网络中的能量并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需要在能量消耗和延迟之间达到一个折中。采用M/G/1队列建模基站的睡眠模式,通过分析得到能量损耗和平均时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演示协作蜂窝网络的能耗函数;研究平均中断概率约束对网络能耗节省的影响,以降低网络能耗,在提高网络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传输时延。关键词:能量节省;睡眠模式;协作;中断概率;传输时延 中图法分类号:TN915畅0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0‐7024(2014)08‐2696‐04 收稿日期:2013‐09‐22;修订日期:2013‐11‐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062002) 作者简介:薛建彬(1973),男,甘肃白银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梁波(1990),男,甘肃陇南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秦立静(1989),女,甘肃定西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赵燕琴(1987),女,甘肃张掖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E‐mail:645397543@qq畅com Effectsofcoordinatedmulti‐pointtransmissiononperformanceof networkenergyefficiency XUEJian‐bin,LIANGBo,QINLi‐jing,ZHAOYan‐qin (CollegeofComputerandCommunication,LanzhouUniversityofTechnology,Lanzhou730050,China) Abstract:Tosavetheenergyofthenetworkandtoguaranteetheservicequalityofusers,atradeoffbetweentheenergycon‐sumptionandthedelayneedstobereached.BSsleepingpatternwasmodeledwithM/G/1queueandtheenergyconsumptionfunctionofcooperativecellularnetworkwasdemonstratedbyanalyz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nergyconsumptionandtheaveragedelay.Meanwhile,theeffectofanaverageoutageconstrainttotheenergyconsumptionsavingwasstudiedtoreducethe networkenergyconsumptionandtocontrolthetransmissiondelayeffectivelyonthepremiseofimprovingtheperformanceofthenetwork. Keywords:energysaving;sleepingpattern;coordinate;outageconstraint;transmissiondelay 0 引 言 在典型的蜂窝网络中,基站的能耗占整个网络能耗的60%~70%,所以无线网络能效地提高主要在于基站的能量节省,而在无线网络中我们主要考虑基站传输能量的最小化而不是电路所消耗的能量。为此引入了基于睡眠模式的能量节省机制[1‐4]。睡眠模式是一种节省能量有效的方式,且能够保证相应的服务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当业务负载小的时候,通过关闭某些基站的方式来节省能量。在文献[5]中,L畅Saker和T畅Chahed研究了在保证用户可接受的吞吐量的情况下睡眠模式的运作情况。文献[6,7]中牛志升等和B畅Krishnamachari等分别介绍了蜂窝网络中阻塞概率约束下睡眠模式的运作。M畅A畅Marsan和L畅Chiaraviglio根据确定的业务变化类型给出了一种预定义 的基站睡眠机制[8]。在此基础上,L畅Chiaraviglio和D畅Ciullo考虑了相同机制中随机业务到达和中断概率约束 的影响[9]。为了提高蜂窝网络的性能,在未来系统中将会更多地应用到协作多点传输技术[10],以节省整个网络的能量。 本文中,我们重点研究了蜂窝网络中阻塞概率约束情况下,能量与延迟的折中和基站协作传输对网络能量节省性能的影响。由于当基站关闭时,用户必须等待直到基站从睡眠状态中被唤醒,这样必然会导致长延迟。通过改变传输率,平均传输功率和平均延迟之间存在一个折中。所以,我们考虑到基站睡眠模式对蜂窝网络能效的提高和实际存在的网络阻塞情况,通过关于平均延迟的能效函数去研究网络能量消耗的节省性能。本文中,我们认为睡眠模式不会影响用户的服务质量。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整理

多媒体技术知识整理 1.1.1 多媒体的含义和分类 1、媒体的定义:人们用来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各种信息的载体,或者说是信息传递和信息存储的最基本的手段。 2、强调媒体的两层含义:一是存储信息的实体,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技术主要指后者。 3、国际通用定义媒体的分类:感觉、表示、显示、存储和传输五种媒体,信息源流最丰富的媒体(感觉媒体),最主要的媒体(表示媒体)。 4、表示媒体通常包含的几种媒体(多媒体数据的分类) 文本:最基本 声音(音频):三种表现形式(解说词、音效、背景音乐),具有很强的前后相关性,数据量大,实时性强 图片、图像:图像主要以位图形式存放,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图片一般以向量图形式存在。视频影像:(静态和动态,真实的画面) 动画:移动的主观设计的绘画(二维平面、三维立体),根据制作方法分为造型和帧动画两类。05年高考题:分别指出WINDOWS系统中下列工具软件所处理的媒体,记事本(文本)、画图(图像)、录音机(声音)、CD唱机(声音)、媒体播放器(音频、视频)。 填空:___________、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信息载体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组合成为多媒体。单: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的范围是(A 存储信息的实体B 信息的载体 C 文本D 图像)A

超文本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A顺序的树形B非线性的网状C线性的层次D随机的链式)B 1.1.2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1、多媒体技术的含义: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综合处理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具有交互式的综合与实时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2、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集成性(综合性)、交互性、实时性。 集成性注意把握处理媒体的设备的集成和多种类型数据的集成化处理两个方面,了解创作的含义,基类媒体的概念。 05年高考题:多媒体作品与影视作品的主要区别是(A、共享性B集成性C交互性D传播性) C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最基本的特征。 简:请回答 单: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A、多样性B集成性C交互性D可扩充性)ABC 填空:多媒体技术具有__________、实时性、交互性、高质量等特性。 1.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简史:1986年,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GIA;1985年,只读光盘的问世;多媒体PC机标准MPC-1,MPC-2,MPC-3。 2、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了解性内容,注意几个符号简称的意义 1.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1.2.1 硬件组成

链路捆绑技术介绍

广域网协议目录 目录 链路捆绑 (1) 链路捆绑的作用 (1) 链路捆绑的基本概念 (1) 链路捆绑的工作机制 (2) 成员接口状态确定原则 (2) 负载分担方式 (3)

链路捆绑 链路捆绑的作用 链路捆绑将多个封装相同链路层协议的接口捆绑到一起,形成一条逻辑上的数据链 路。 链路捆绑的作用如下: z流量负载分担:出/入流量可以在多个成员接口之间分担。 z增加带宽:链路捆绑接口的带宽是各可用成员接口带宽的总和。 提高连接可靠性:当某个成员接口出现故障时,流量会自动切换到其他可用的成员 接口上,从而提高整个捆绑链路的连接可靠性。 链路捆绑的基本概念 1. 捆绑接口 捆绑接口是一个逻辑接口。一个捆绑接口对应一个捆绑。 2. 捆绑 捆绑是一组接口的集合。捆绑是随着捆绑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的,其编号与捆绑 接口编号相同。 3. 成员接口 加入捆绑后的接口称为成员接口。 目前,只有POS接口和Serial接口可以加入捆绑,并且加入捆绑的成员接口的链路 层协议类型必须是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4. 成员接口的状态 成员接口有下列4种状态: z初始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down状态。 z协商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但是成员接口不满足选中条件。 z就绪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且成员接口满足选中条件,但由于最多选中成员接口数目/最少选中成员接口数目/最小激活带宽的限制, 使得该成员接口没有被选中,那么该成员接口将处于就绪状态。

z选中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且成员接口满足选中条件,处于选中状态。只有处于此状态的成员接口才能转发流量。 关于如何确定成员接口的状态,将在“链路捆绑的工作机制”中详细介绍。 链路捆绑的工作机制 成员接口状态确定原则 成员接口状态的确定原则如下: (1) 链路层协议处于down状态的成员接口处于初始状态。 (2) 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的成员接口处于协商状态。 (3) 处于协商状态的成员接口经过下面的选择过程可能变为选中状态或就绪状态。 根据设备是否允许不同速率的成员接口同时被选中,选择过程分为两种: z如果设备不允许不同速率的成员接口同时被选中,则选出速率/波特率最大的成员接口。如果选出的成员接口有M个(其余没有被选出的速率/波特率小的 成员接口仍处于协商状态),又分两种情况:①如果设备没有限制最多选中 成员接口数目,则这M个成员接口均处于选中状态。②如果设备限制最多选 中成员接口数目为N,当M<=N时,这M个成员接口均处于选中状态;当M>N 时,依次按照成员接口的捆绑优先级和接口索引号来为这些成员接口进行排序 (捆绑优先级高的排在前面,接口索引号小的排在前面),排在前N个的成员 接口将处于选中状态,排在后面的(M-N)个成员接口将处于就绪状态。 z如果设备允许不同速率的成员接口同时被选中,也分两种情况:①如果设备没有限制最多选中成员接口数目,则所有处于协商状态的成员接口(假设接口 数为M)均变为选中状态。②如果设备限制最多选中成员接口数目为N,当 M<=N时,这M个成员接口均处于选中状态;当M>N时,依次按照成员接口 的速率/波特率、捆绑优先级和接口索引号来为这些成员接口进行排序(速率/ 波特率大的排在前面、捆绑优先级高的排在前面,接口索引号小的排在前面), 排在前N个的成员接口将处于选中状态,排在后面的(M-N)个成员接口将处 于就绪状态。 (4) 假设满足上述选中原则的成员接口有P个,而设备限制的最少选中成员接口数 目为Q,当P

LTE--A多点传输技术

LTE-A多路传输技术 郑和平 1112030209 通信工程

摘要 LTE-A(LTE 的演进版本)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即把高速率数据流分割 成一些低数据流,通过一些正交的载波发送出去。由于载波间的正交性,小区内的干扰得到有效的削弱,但是却不能减弱小区间干扰(ICI)。协同多点传输技术(CoMP)是利用分布式天线原理,通过多个基站协同以减少干扰,从而增强数据的频谱效率。CoMP 作为LTE-A 的一项关键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平均吞吐量以及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虽然CoMP 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但它在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增益上的优势使得CoMP 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技术。这篇文章对MU-MIMO 下的协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一些系统级的仿真结果,证明了CoMP 技术在提高系统平均和小区边缘吞吐量的正确 0 引言 随着 3GPP 组织LTE 标准制定工作的收尾,焦点进一步转移到LTE-A(LTE 的演进版本)。LTE-A 在系统容量,瞬时峰值数据速率,频谱,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以及时延等多方面 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LTE-A 所要达到的要求,作为一种可以提高小区平均吞吐量以及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的技术,CoMP(协同多点通信)应运而生。CoMP 无论是在上行还是在下行,都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尤其是改善小区边缘频谱效率及性能。虽然CoMP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但能显著提高容量和覆盖增益,有效减小小区间干扰。 1 概述 协作多点(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传输技术是指协调的多点发射/接收技 术,这里的多点是指地理上分离的多个天线接入点。它是利用光纤连接的天线站点协同在一起为用户服务,相邻的几个天线站或节点同时为一个用户服务,从而提高用户的数据率。CoMP 技术通过移动网络中多节点(基站、用户、中继节点等)协作传输,解决现有移动蜂 窝单跳网络中的单小区单站点传输对系统频谱效率的限制,更好地克服小区间干扰,提高无线频谱传输效率,提高系统的平均和边缘吞吐量,进一步扩大小区的覆盖。eNodeB 之间的CoMP 技术采用X2 接口进行有线传输,eNodeB 与Relay 之间的CoMP 技术采用空口进行无 线传输[1]。 目前传统网络拓扑结构的主要问题是:基站的交界部存在干扰和覆盖质量下降的问题, 导致终端在小区切换部位的性能较差。而CoMP 可以使几个小区同时对小区结合部进行覆盖,这样就可以提高小区边缘的通信质量。在半分布式通信系统中,采用集中控制的分布式天线,这样的条件下CoMP 技术较易于实现。在CoMP 系统中,通过一个eNodeB,几个传输点相互联系,每个传输点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天线元素。通过相同或不同的eNodeB 的一个或多个传输点,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得到服务。 线频谱传输效率,提高系统的平均和边缘吞吐量,进一步扩大小区的覆盖。eNodeB 之间的CoMP 技术采用X2 接口进行有线传输,eNodeB 与Relay 之间的CoMP 技术采用空口进行无线传输[1]。 目前传统网络拓扑结构的主要问题是:基站的交界部存在干扰和覆盖质量下降的问题, 导致终端在小区切换部位的性能较差。而CoMP 可以使几个小区同时对小区结合部进行覆盖,这样就可以提高小区边缘的通信质量。在半分布式通信系统中,采用集中控制的分布式天线,这样的条件下CoMP 技术较易于实现。在CoMP 系统中,通过一个eNodeB,几个传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物联网被认为是下一代IT潮流,设备将能够通过网络传输客户和产品数据。汽车、冰箱和其他设备连接物联网后,都可以产生并传输数据,指导公司的产品销售和创新。同时,消费者也可以使用连接物联网的设备收集自己的信息,比如现在的智能手环可以收集每天走多少步,心跳次数和睡眠质量等数据。 目前,物联网领域标准不一,让物联网市场碎片化。例如智能家居系统使用一套标准,医疗健康系统优势一套标准,甚至同样的领域,厂商的软件也指支持自己的设备。没有厂商愿意生产支持所有设备的通用程序,因此,集成数据和创建无缝的客户体验就成了难题。特别地,物联网安全标准的缺乏也让用户担心不同的设备如何保护客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隐私和安全是市场的敏感区域,如果物联网不能够保护好数据,很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 有鉴于此,为了推进物联网产业在中国快速、健康的发展,2014年12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课题下达给北京工业大学。 本标准工作组由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等组成。 本项目最终成果为:《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1.2主要工作过程 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2015年3-4月,课题组结合各参与单位的意见和实际系统的安全测评,进行任务研究分工,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和各成员返回意见对标准草案编制方案进行了初步规划。 2)2015年5月,明确标准研制思路,项目组编制标准草案。 3)2015年6月,组织了标准草案研讨会,讨论已制定内容,根据研讨会各

(广告传媒)多媒体数据压缩与存储技术习题

第四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与存储技术习题 4-1填空题 1.自信息函数是 的函数。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 为 ,自信息函数值为 。把 叫作信息熵或简称熵(Entropy ),记为 。 2.所有概率分布p j 所构成的熵,以 为最大,因此,可设法改变信源 的概率分布使 ,再用最佳编码方法使 来达到高效编码的目的。 3.MPEG 中文翻译“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 专家组推出的MPEG-1标准 中文含义是 标准,它包括 四部分。 4.CD-DA 中文含义 ,其相应的国际标准称为 书标准。 CD-ROM 中文含义 ,其相应的国际标准称为 书标准。 5.在CD-ROM 光盘中,用 代表 “1”,而 代表“0”,为保证光盘上的信息能可靠读出,把“0”的游程最小长度限制在 个,而最长限制在 个。 6.DVD 原名 ,中文翻译 。DVD 光盘按单/双面 与单/双层结构可以分为 四种。按照DVD 光盘的不同用途,可以把它分为: , , , , , 。 4-2简答题 1.请解释信息熵的本质为何? 2.请解释在MPEG 压缩算法中,最好每16帧图像至少有一个帧内图(I 帧) 的原因。 3.简要说明光盘的类型有哪些? 4.DVD 有哪些类型?DVD 存储容量大大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4-3应用题 1.某信源有以下6个符号,其出现概率如下: 求其信息熵及其Huffman 编码? 2.设某亮度子块按Z 序排列的系数如下: ? ?????=8/1 8/1 8/1 8/1 4/1 4/1 654321a a a a a a X

k 0 1 2 3 4 5 6 7-63 系数: 12 4 1 0 0 -1 1 0 0 请按JPEG基本系统对其进行编码。 4-4计算题 1.请计算52速光盘的传输速率。 4-5上机应用题 1.请用Nero Express 7将上一章编辑的电影剪辑制作成VCD。

网络传输技术的效率提升与安全防范措施

网络传输技术的效率提升与安全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效的提升了互联网技术的整体水平,尤其是网络传输技术,其已经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不仅可以提高网络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网络传输技术应用过程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安全因素,因此在提升网络传输技术效率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信息的高效、安全传输。 【关键词】网络传输技术提升效率安全防范措施 通常情况,我们所应用的计算机网络传输通常是借助光波电子信号来完成的,传输的方式比较多,数字信号传输及模拟信号传输是最常用的传输方式。为了更好的提高网络信息传输的高效性,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但是互联网属于开放性网络,在使用网络传输技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借助计算机防火墙、杀毒软件、安全检测等对其进行预防,从而保证网络传输技术的高效、安全工作。 1 提升网络传输技术效率的措施 在进行网络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其数据信息传输效率的高低将会直接反映网络用户体验感的优劣,因此采取有效措

施来进一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至关重要。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所涉及到的网络信息比较广泛,而且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来降低其传输效率,而且在选择网络传输技术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首先,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并非我们经常提到的网络传输速率,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如果对其不清楚很容易混淆。其次,提升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不能只局限于网络信息的准确度和传输速率,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把误码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计算机网络传输速率会对整个系统的传输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就需要研究提升网络传输技术效率的措施,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以更好的提高网络传输技术效率。例如,计算机的传输单位可以准确的精确到bit,而互联网的传输单位是以data为主,从而导致传输 设备与传输源头数据存储情况会对网络传输技术效率的传 输效率产生影响。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主机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并采用目前应用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光纤技术来更好的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从企业自身硬件方面来着手,进一步提高网络传输技术效率。此外,也可以通过提升传输媒介的质量,来有效降低传输误码率,确保网络信息传输的精准性。 2 提高网络传输技术安全的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开始慢慢的进入人类

协同多点传输技术综述

协同多点传输技术综述 摘要 协同多点(CoMP)传输技术是下一代无线通信LTE-A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多个传输点之间的合作为终端用户提供高性能的数据服务,对于实现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和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的改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CoMP技术的实现背景,其次对该技术的主要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进行详尽描述,最后通过仿真结果给出CoMP技术的性能特性,并讨论CoMP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引言 随着无线数据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提供高速、高质量的无线数据传输服务成为当今移动通信领域的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由于无线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如何提高单位频谱的利用率无疑是解决高速无线数据传输问题的核心所在。在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提出的长期技术演进(LTE)版本8(Release 8)中,通过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多天线(MIMO)技术使的系统容量大幅提升,并且实现全网基于IP协议的分组交换技术[1-2]。然而,虽然LTE系统在小区内使用OFDM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小区内的同频干扰,但LTE 多采用同频组网,小区边缘用户很容易受到相邻小区的干扰,导致小区边缘用户性能较差[]。为了进一步满足国际电联(ITU)对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3GPP在2008年3月正式开始了LTE-Advanced的研究项目阶段。相对于LTE,LTE-A中引进了几项关键技术如载波聚合,增强型多天线,中继技术和协同多点(CoMP)传输技术。其中,CoMP技术作为改善小区边缘用户服务质量,提升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技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CoMP技术又称为“网络MIMO技术”、“多小区MIMO技术”或“多小协作技术”[3]。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传输点之间的合作来避免相邻基站之间的干扰或将干扰转换为对用户有用信号,以合作的方式实现用户性能的改善。2008年5月的3GPP RAN1-#53次会议上,CoMP作为一项新型技术被正式提出并讨论。2009年5月到2010年3月间,3GPP LTE-A 将CoMP作为一项核心技术引入到研究阶段(SI)。3GPP在2011年2月完成了CoMP传输技术的研究项目(Study Item)阶段,正式转入到工作项目(Work Item)阶段。在RAN1 #63b 会议上,3GPP形成了关于CoMP技术的技术报告TR 36.819,该报告对CoMP技术在作项目阶段的研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CoMP技术的主要实现方式可以分为联合处理技术(Joint Process, JP)和协同调度/协同波束赋型技术(Coordinated scheduling/beamforming, CS/CB)两种。其中JP技术又可以分为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 JT)技术和动态传输点选择(Dynamic Point Selection, DPS)两种。我们将在第二节详细的介绍这几种传输方式。 CoMP的应用场景可以按照协同区域的不同划分为小区内协同(Intra-sat cooperation)和小区间协同(Inter-sat cooperation)。也可以按照合作的场景不同划分为同构场景下的协同和异构场景下的协同。TR 36.819中按照这两种分类给出了四种适合CoMP使用的场景。这写场景我们将在第三节具体介绍。 CoMP技术涉及到多个基站的合作,必然造成基站之间、基站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TR 36.819中规定了了三种用户信道信息反馈类型分别是显式反馈,隐式反馈和参考信号探测反馈(SRS)。不同的信道信息反馈设计适用于不同的方案,同样也影响下行参考信号的设计。具体的反馈类型和参考信号设计将在第四节进行介绍。 另外如何选择合适的小区进行协作是CoMP即使实现的一个关键问题。协同小区的选择可以分为静态选择,半静态选择和动态选择三种。关于协同小区选择的问题可以参考第四节的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