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分析)坐姿理论的探讨

坐姿是一种人体的自然姿势。它有很多的优点,可免除肌力疲劳,减少人体的耗能,比立姿更有利于血液的循环,也有助于操作者采取更为稳定的姿势,以进行各种精巧精细动作的任务,而且它也是操作足踏式控制装置的较佳姿势。虽然如此,坐姿在某些方面也有其缺点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它限制了人体的活动性,尤其是在需要用手或手臂进行较大的出力或从事具有旋转动作时,坐姿较立姿不方便。此外,长期的坐姿对人体健康也有许多的不利,脊柱的不正常弯曲、人体主要支撑面上的压力等将产生不舒适感。当人坐在座椅上时,支撑人体处于固定形势的主要结构是脊柱、骨盆和腿足等。从座椅的设计观点而言,腰椎和骶椎两部位最为重要,承受着坐姿时人体的大部分体重负荷[1]。故良好的坐姿,其必要条件是能产生最适当的压力分布于各脊椎骨之间的椎间盘上,以及最适当、最均匀的静负荷量于所附着的肌肉组织上。当以X光照片研究人体处于各种不同姿势下(包括立姿、躺姿、坐姿等34种)腰椎所产生的曲线变化[2],结果发现,当人体舒适地侧躺着,大腿与小腿适度地弯曲时,脊柱即维持其自然的形势,此时背部肌肉群即可处于其最佳的轻松状态。同时,人坐在椅子上,并非都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地在作调整姿势的细微动作,以消除脊柱部位的不正常压力,这种特征称为坐姿行为。同时脊柱并非是唯一的重要结构,腿和骨盆同样非常重要,因为这两个部位在稳定人体的功能上,可被看作是简易的机械杠杆支撑系统。人体大部分的重量是由座垫上的两点来承担,这种系统在力学上很不稳定。需增加腿与足所提供的杠杆作用,才能使这种系统趋于稳定。因此一方面坐在椅子上的人体需要经常改变坐姿以消除不当的压力分布,另一方面则需维持并积极寻求身体的稳定。如此,坐姿行为将具有无活动力和有活动力两者相互循环的特征,以显示其改变寻求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现象。因此,一张有效率且舒适的椅子必需使坐在其上的人体取得稳定性和可变性。

以下列举一些座椅各部位的设计原则。(造型原理)

1座高:休息用椅38~45cm;工作用椅35~50cm正确的座高应使就坐者大腿保持水平,小腿垂直,双腿平放在地面上。休息用椅、工作用椅、多用途椅三者的座高

值,其设计原则互不相同,主要原因在于其使用的功能互有差异。就工作用椅而言,

人体通常须以较直立式姿势且双腿平放于地面的姿势就坐,其座高宜比休息用

椅稍高,且座高宜设定为可调整式的,以适应多数人使用。

2座宽:38~48cm座宽的设定必需适合于身材高大的人,也因为其相对应的人体测量值是臀宽。而此种人体尺寸值受性别的差异影响很大,故座宽宜采用较高百分

位数的女性测量值为设计根据。

3座深:休息用椅42~45cm;工作用椅30~40cm正确的坐姿才能使坐在其上的人体容易地寻求到合适的腰椎支撑。就工作用椅而言,它的使用者群体遍布很广,

故其座深宁可取身材较矮小的人体测量值作为设计依据,因为就身材高大的人,

其唯一的不利因素只是在于其双膝略微露出座面前端而已,只要所设定的座高

十分正确,使双腿能平放在地面上,就不致于在大腿底部引起压力疲劳。

4座面角度:休息用椅15~20°;工作用椅小于5°座垫向后倾有两种作用,首先由于重心力,躯干会向靠背后移,使背部有所支撑,降低背部肌肉的静态肌力。其次

在长期的坐姿下,座垫向后倾以防止臀部逐渐滑出座面。对坐于各种不同靠背角

度的座椅的人体,采用肌电图(EMG)测量其背部肌肉所引发的活动力[3,4],其结果

显示出具有与正中垂直线成20°的靠背倾斜线,即可获得良好的背部支撑。就座

椅功能和坐的动机而言,休息用椅后倾的座垫面有助于维持最佳的松弛状态。而

工作用椅后倾的座垫面,是保证其容易接近于前方工作区的姿势。

5靠背高度与宽度:高46~61cm;宽35~48cm座椅的设计必须提供正确的腰部曲度,使脊柱处于自然均衡状态。人体上半身的支撑及所处的坐姿都是由腰椎的变

化曲度所造成的,为了合理而舒适的坐姿,腰椎支撑非常重要。为了配合坐姿时人

体向后突出的骶骨和臀部柔软部位,同时又要使腰部能坚实地配合在靠背上,在

座垫正上方处的靠背必须有一开口区域或向后倾斜退缩,其高度空间至少

12.5~20cm。

6靠背角度:103°~112°与座垫角度一样,靠背与座垫之间的角度也具有两种目的,防止坐姿的人体向前滑动和引导腰弯部位(包括骶椎)依靠在靠背上。从人体

脊柱的形状而言,115°较为适当,它能产生接近自然的腰部形状。Jones[6]以一种

能调高度的汽车用椅,让坐者以许多不同的坐姿来研究姿势与舒适的关系。研究

结果为最佳的靠背角度是108°。Grand2jean[7]针对用于各种不同场合的休闲

用椅讨论其最佳靠背角度的设定,建议阅读时最佳的角度是101°~104°,而纯

为放松身心的休闲椅其最佳角度是105°~108°。

7扶手高:座面上方21~22cm一般座椅设计常需考虑设有扶手。扶手的主要功能在于使手臂有所依靠,使人体得以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也可作为改变坐姿和从椅

子上站起等动作的支柱,在某些依靠手指运作灵敏性的控制操作中,它也是常被

用作稳定装置的代用品。扶手不可设定得太高,太高的扶手将使肩膀高耸而成圆

状,使肩部与颈部的肌肉拉伸,产生僵硬痛苦,而太低的扶手则使手肘支撑不良,导

致弯腰或使躯干斜向一侧。

8椅垫椅垫具有两种重要功能,首先它有助于将坐骨结节和臀部上的人体重量所产生的压力予以散。若此种压力无法排除则会引起不舒适甚至疲劳等。其次它

能使身体采取一种稳定的姿势,将身体凹陷入椅垫并支撑它。Branton[8]以观察

方式研究两种不同形式的火车座椅上的乘客,通过分析比较乘客坐在椅子上所

产生的局促扭动的动作量,以及能维持稳定姿势不动的时间长短等,发现坐在较

坚实椅垫上的乘客,其各方面结果均比坐于柔软椅垫上者为佳.

各种座椅的设计范例(功能原理)

座椅设计的重点在于适合于大多数人的体型,使它保持在最舒适、最有效的坐姿状态,并避免不必要的负荷。但座椅造形样式非常繁杂,其设计特性互有不同,这里列举数种座椅设计范例,应用上述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说明各种座椅的特点。

1办公椅Grandjean[9]曾对办公室里的文书操作员所用的座椅进行研究,他们利用一种自己设计的特定座椅机(seatingmachine),让受测者坐在上面,依其

人体所需求的舒适条件调整座椅的各部位尺度,直到最满意程度为止,最后

记载其最终的数据,经过分析研究判断后得出如图1所示的舒适的座椅原型。

2多用途椅图

Grandjean等[7]的研究,是以25位男性和25位女性为样本,使其坐在12种

不同设计的多用途椅后,要求受测者检验这些椅子对其本身人体上11个部位所产生的压力状况,评价其舒适程度,另外每一位受测者以配对比较法,将

每张椅子与其它椅子进行对比,评价其总体舒适度。研究结果,选出了两张公认最好的座椅原型,如图2所示。其中所列的各部位尺寸值,就是分析所有相关资料后所得出的结果,数据中包括了整个座面上的2~4cm泡棉垫。

3休息与阅读用椅用于休息和阅读的座椅,其特性应与那些用于活动力较多的座椅不同。Grandjean等[10]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利用一种可调整式的座

椅机,让受测者依其所需的舒服感作各种座椅尺寸的调整,座椅机最后可调

整到任何期望的形态,结果发现大多数的受测者都对表1所示各种角度和尺

寸值的座椅较为感到满意。这两种座椅的外形轮廓如图3所示,虚线表示扶手及可能的完整外形,座椅的表面包括有6cm厚的椅垫,两种座椅都提供有完整的靠背支撑,尤其是脊柱下方(腰弯部位)的凸出部位是其设计特点。表

1休息与阅读用椅的尺寸范围阅读用休息用座面倾斜23~24°25~26°

靠背倾斜101~104°105~108°座面高度(cm)39~4037~38

生理心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 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 3.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 ● ● 耗竭 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过程。

总结:蓝斑皮层NE系统有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境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因而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中扮演重要角色;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他与上述三个系统的功能是对立的。这些上行网状 模式,前额叶损伤导致了行动的选择性和组织性受到了破坏。背外侧前额叶和扣带回是参与对许多不同新意刺激或微弱提示活动的注意的脑区。 注意的生理学过程: 注意的转移机制:优势兴奋中枢的转移——优势兴奋中心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这种强烈刺激的皮层代表点。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兴

生理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学时】72学时 【课程学分】 【开课专业】护理专业 【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下学期 【选用教材】《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出版(主编:彭波李茂松) 【参考教材】《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出版(主编:朱大年) 【课程性质与目的】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生命活动规律货功能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众生学习奠定基础,以满足其从事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等临床实践工作的多层次需要。 【课程基本要求】 本大纲是根据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生《生理学》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以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二轮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理学》第2轮修订版为基准制定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众生学习奠定基础,以满足其从事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等临床实践工作的多层次需要。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分列如下: 【各章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2、了解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难点: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1、生理学的任务 2、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3、生殖 第三节机体与环境 1、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2、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2、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熟悉肌纤维的收缩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肌纤维的收缩功能。难点:肌纤维的收缩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分析)坐姿理论的探讨 坐姿是一种人体的自然姿势。它有很多的优点,可免除肌力疲劳,减少人体的耗能,比立姿更有利于血液的循环,也有助于操作者采取更为稳定的姿势,以进行各种精巧精细动作的任务,而且它也是操作足踏式控制装置的较佳姿势。虽然如此,坐姿在某些方面也有其缺点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它限制了人体的活动性,尤其是在需要用手或手臂进行较大的出力或从事具有旋转动作时,坐姿较立姿不方便。此外,长期的坐姿对人体健康也有许多的不利,脊柱的不正常弯曲、人体主要支撑面上的压力等将产生不舒适感。当人坐在座椅上时,支撑人体处于固定形势的主要结构是脊柱、骨盆和腿足等。从座椅的设计观点而言,腰椎和骶椎两部位最为重要,承受着坐姿时人体的大部分体重负荷[1]。故良好的坐姿,其必要条件是能产生最适当的压力分布于各脊椎骨之间的椎间盘上,以及最适当、最均匀的静负荷量于所附着的肌肉组织上。当以X光照片研究人体处于各种不同姿势下(包括立姿、躺姿、坐姿等34种)腰椎所产生的曲线变化[2],结果发现,当人体舒适地侧躺着,大腿与小腿适度地弯曲时,脊柱即维持其自然的形势,此时背部肌肉群即可处于其最佳的轻松状态。同时,人坐在椅子上,并非都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地在作调整姿势的细微动作,以消除脊柱部位的不正常压力,这种特征称为坐姿行为。同时脊柱并非是唯一的重要结构,腿和骨盆同样非常重要,因为这两个部位在稳定人体的功能上,可被看作是简易的机械杠杆支撑系统。人体大部分的重量是由座垫上的两点来承担,这种系统在力学上很不稳定。需增加腿与足所提供的杠杆作用,才能使这种系统趋于稳定。因此一方面坐在椅子上的人体需要经常改变坐姿以消除不当的压力分布,另一方面则需维持并积极寻求身体的稳定。如此,坐姿行为将具有无活动力和有活动力两者相互循环的特征,以显示其改变寻求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现象。因此,一张有效率且舒适的椅子必需使坐在其上的人体取得稳定性和可变性。 以下列举一些座椅各部位的设计原则。(造型原理) 1座高:休息用椅38~45cm;工作用椅35~50cm正确的座高应使就坐者大腿保持水平,小腿垂直,双腿平放在地面上。休息用椅、工作用椅、多用途椅三者的座高 值,其设计原则互不相同,主要原因在于其使用的功能互有差异。就工作用椅而言, 人体通常须以较直立式姿势且双腿平放于地面的姿势就坐,其座高宜比休息用 椅稍高,且座高宜设定为可调整式的,以适应多数人使用。 2座宽:38~48cm座宽的设定必需适合于身材高大的人,也因为其相对应的人体测量值是臀宽。而此种人体尺寸值受性别的差异影响很大,故座宽宜采用较高百分 位数的女性测量值为设计根据。 3座深:休息用椅42~45cm;工作用椅30~40cm正确的坐姿才能使坐在其上的人体容易地寻求到合适的腰椎支撑。就工作用椅而言,它的使用者群体遍布很广, 故其座深宁可取身材较矮小的人体测量值作为设计依据,因为就身材高大的人, 其唯一的不利因素只是在于其双膝略微露出座面前端而已,只要所设定的座高 十分正确,使双腿能平放在地面上,就不致于在大腿底部引起压力疲劳。 4座面角度:休息用椅15~20°;工作用椅小于5°座垫向后倾有两种作用,首先由于重心力,躯干会向靠背后移,使背部有所支撑,降低背部肌肉的静态肌力。其次 在长期的坐姿下,座垫向后倾以防止臀部逐渐滑出座面。对坐于各种不同靠背角 度的座椅的人体,采用肌电图(EMG)测量其背部肌肉所引发的活动力[3,4],其结果 显示出具有与正中垂直线成20°的靠背倾斜线,即可获得良好的背部支撑。就座 椅功能和坐的动机而言,休息用椅后倾的座垫面有助于维持最佳的松弛状态。而 工作用椅后倾的座垫面,是保证其容易接近于前方工作区的姿势。

课题----3-----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第三章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理情绪、生理健康关系着道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根据近年来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驾驶技术因素,心理情绪因素和生理健康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更突出、更明显。要保证行车安全、避免发生事故,就要遵循“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注意力要集中、有良好的驾驶习惯、饮食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加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的原则。 无论驾驶技能有多么高超,驾驶员的交通风险因素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且随驾驶员的驾驶态度、心理情绪、生理状态等的变化而动态变化。驾驶员掌握其自身交通风险因素的变化规律,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控制能力,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第一节交通风险 1.交通风险变化规律:从刚进入道路运输行业到成为资深的驾驶员,这一角色变化过程中,驾驶员的交通安全风险是呈动态变化的。据统计表明,驾驶员的交通安

全风险会出现一个动态增长和下降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 ①谨慎行车阶段:刚取得从业资格证件时,驾驶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驾驶经验,且能够遵守道路运输法规,小心谨慎地驾驶,此时相对较为安全。 ②冒险行车阶段:随着驾驶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和从业经验的不断积累,对运行线路逐渐熟悉,开始自我感觉驾驶技术已经熟练,开车时满不在乎、我行我素、忽视行车中的安全隐患、对自身的不良驾驶习惯视而不见、听不进别人的提醒和忠告、变得过分自信、不能正确认识各种道路运输风险、不时地扮演冒险者或炫耀者的角色,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或节省时间,驾驶员开始采取一些自认为精打细算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尤其是每次采取超速、占道行驶、违法超车等违法行为而没有被交通警察发现,助长了驾驶员的过分自信,久而久之,这种不安全驾驶行为便成为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一直会延续到引发交通事故为止,事故发生后,驾驶才清醒的认识到这种不健康心理的危害,但为时已晚。

生理学大题汇总

大题: 激素的一般特性: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使用 (二)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允许作用,相互拮抗)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泌的调节: 一.1、调节物质代谢,主要是促进脂肪分解,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 2、影响水盐代谢,对肾的保钠排钾有一定作用,但远弱于醛固酮,有利于水的排出; 3、对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包括血液、神经、血管等系统; 4、参与应激反应。 二.1.ACTH和糖皮质日周期波动的调节。午夜最低,早晨最多。 2.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辅助调节。 3.反馈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调节。 作用1.对代谢的影响(能使细胞内氧化速度提高,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多。 促进肠道对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促进糖原异生和肝糖原的合成。 减少脂肪的贮存,降低血脂浓度。 甲状腺激素通过刺激mRNA形成,促进蛋白质及各种酶的生成) 2.可促进生长、发育及成熟。 3.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以及维持其正常功能。 调节:1.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调节 2.T3 T4的反馈调节 3.寒冷与雌激素可以促进T3 T4的分泌和合成。 4.自身调节 5.神经调节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调节: 作用:(1)安排糖分的贮藏和使用(2)帮助脂肪的合成和贮存(3)帮助蛋白质的合成 调节:1.血糖的作用 2.脂肪酸的作用 3.肠胃激素作用 4.迷走神经调节兴奋可促进分泌~ 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水,无机盐(碳酸氢盐),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前2个有活性,第1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及葡萄糖。第2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1)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此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肝脏和肌肉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完成 (2)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内。 (3)激活葡萄糖激酶,生成6—磷酸葡萄糖。 (4)抑制糖异生 尿的生成过程:1.肾小球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

《心理障碍与精神卫生》习题一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根据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人体的疾病主要由()引起。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遗传因素 E.综合因素 2.# 3.医学心理学是()学的分支学科。 A.医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心理学 E.人体学 4.综合性医院中神经症和心身疾患患者约占()。 A.1/6 B.【 C.1/4 D.1/3 E.2/5 F.2/3 5.()不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征。 A.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 B.全面了解病人,包括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C.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 D./ E.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F.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6.神经症的明显特征不包括()。 A.起病与心理素质、人格特征和社会心理因素均有关 B.症状表现多样,包括精神病性症状 C.社会功能可明显受损 D.自知力存在,有求治要求 E.病程多迁延 7.> 8.心理生理障碍是指()。 A.心身反应 B.心身疾病 C.心理生理反应

D.心理障碍 E.患躯体疾病后的情绪变化 9.心身医学概念最早出现于()。 A.2000多年前 B.: 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 E.20世纪50年代 F.20世纪末 10.目前认为()不属于心身疾病。 A.糖尿病 B.癌症 C.肥胖 D.% E.胃溃疡 F.急性肝炎 11.下列情绪因素对血压变化影响较轻的是()。 A.焦虑 B.失望 C.愤怒 D.恐惧 E.被压抑的敌对情绪 12.. 13.神经性厌食特征性症状是()。 A.无控制进食量的愿望 B.比平时体重减轻10% C.有暴饮暴食 D.采用各种方法减轻体重 E.恶病质 14.以下关于应对的说法,错误的是()。15.A.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 16.B.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 17.C.应对都是有益的 18.D.应对有时可以消除自己的紧张 19.E.应对过程是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 20. 21.下列关于心身疾病的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22.A.使患者适应环境 23.B.可用药物治疗 24.C.可用心理疗法 25.D.应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干预和治疗 26.E.必须用药物治疗 27.】 28.下列有关心理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

生理心理学试题(02-08)

生理心理学试题(02-08) 09.1月本4 2009-01-14 14:24 阅读287 评论4 字号:大中小 02年生理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异相睡眠期电活动相当于(D) A.慢波四期 B. 慢波三期 C. 慢波二期 D. 慢波一期 2. ______是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 B ) A.隔核 B. 屏状核 C. 齿状核 D. 球状核 3. 当人们闭目养神,内心十分平静时,记录到的脑电图多以_________次/秒的节律变化为主。( C ) A.0.3---5 B. 4---7 C. 8---13 D. 14---30 4. ________是神经递质。( B ) A.核糖核酸 B. 胆碱类 C. 三磷酸腺苷 D. 脱氧核糖核酸 5. 猫的________标本,使其陷入永久性睡眠。( C ) A. 间脑 B. 去大脑皮层 C. 孤立脑 D. 孤立头 6. 双侧或右侧枕--- 颞叶皮层之间的联系受损,多导致_______失认症。( D ) A. 联想性 B. 统觉性 C. 颜色性 D. 面孔 7.音强的物理学基础是( A ) A. 振幅 B. 频率 C. 频谱 D. 相位 8.静息电位细胞膜的状态是( A ) A. 极化 B. 复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9. 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的视觉皮层区是( B ) A. 枕叶V1区 B. 枕叶V2区 C. 枕叶V3区 D. 枕叶V4区 10.视网膜上的__________细胞对光刺激的编码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 D) A. 视杆 B. 视锥 C. 水平 D. 神经节 11. 词聋患者大多数是__________皮层受损所致( C ) A. 两侧颞叶的22区或42区 B. 右颞叶的22区或42区 C. 左颞叶的22区或42区 D. 两侧颞叶的41区 12. 神经元的兴奋过程, 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 B ) A. 幅职增高, 频率不变 B. 频率加快, 幅职不变 C. 频率加快, 幅职增高 D. 频率加快, 幅职降低 13. 海马损丧表现出的记忆障碍是( C ) A.瞬时性遗忘 B. 逆行性遗忘 C. 顺行性遗忘 D. 反应性遗忘 14. 艾森克认为条件反射能力弱者多为( A ) A. 外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高 B. 外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低 C. 外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高 D. 内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低 15.内侧膝状体是__________传入通路的皮下中枢( A ) A. 听觉 B. 视觉 C. 躯体觉 D. 嗅觉 16.___________是表述记忆( B ) A. 联想性记忆 B. 情景性记忆 C. 习惯性记忆 D. 程序性记忆 17. 美国心理学家卡侬, 关于情绪生理心理学方面提出了__________理论(C ) A. 情绪的激活学说 B. 情绪的动力定型学说 C. 情绪的丘脑学说 D. 情绪边缘系统学说 18. 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是_________中枢( A ) A. 雌性性行为 B. 雄性性行为 C. 饥饿 D. 饱食

生理心理

简答题 1.请简述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技术 ①单细胞电活动记录技术②脑功能基因组学方法③脑电及事件相关电位 ④经颅磁刺激技术⑤脑损毁法⑥脑磁图⑦脑成像⑧行为学研究 2.请鲁利亚的功能系统学说。 ①第一功能系统:动力系统,负责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 ②第二功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储存系统。由大脑皮层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皮层下组织组成。 ③第三功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负责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由额叶组成。 3.请简述视知觉自下而上加工的神经通路。 ⑴初级知觉通路 ①皮层下知觉通路:视觉传入神经→外侧膝状体→大细、小细、颗粒细胞通路→V1区。作用:反映物理属性,作为知觉线索的编码。 ②皮层知觉通路:V1区→大细胞优势通路、颜色优势通路、色柱间优势通路→次级皮层。作用:实现物理属性向知觉过度。 ⑵高级知觉通路 ①空间知觉的背侧通路where通路:V1 → V2→ V3 →颞中回→颞上沟→下顶叶。作用:对空间信息加工,产生物体空间位置和物体运动知觉。 ②物体知觉的腹侧通路what通路:V1→ V2 → V3 → V4 →颞下回。作用:对物体的形状、颜色等信息进行加工和识别,实现物体的再认。 4.请简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量级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①级量反应:本质是后兴奋电位,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中,不能迅速传导下去,只能在其产生部位按空间总和规律叠加起来,其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频率不变。 ②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极化现象称之为静息电位。 ③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内正外负的电位变化,其特点是全或无。 5.请简述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⑴大脑:①额叶:高级认知活动、运动。②顶叶:躯体感觉。③枕叶:视觉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绪言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2.神经调节 3.体液调节 4.反馈 5.负反馈 6.正反馈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_______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_______。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_______。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_______。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_______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 )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 )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 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5. 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6. 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7.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8. 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 (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一例因心理因素引发生理障碍的个案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因心理因素引发生理障碍的个案报告 姓名:X X X 身份证号:XXXXXXXXXXXX 所在省市:安徽省合肥市 所在单位:XXXXXXXXXXXX

一例因心理因素引发生理障碍的个案报告 安徽省合肥市xxx 摘要:本案例通过对一例心理因素引发生理障碍的个案咨询,深入探讨了来访者心理生理障碍发生发展并形成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幼年的生活环境及经历在个体心理生理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对性的不良认知引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课题,就是如何对性成熟的适龄青年人普及性健康教育。 一、一般人口学资料: 某女,23岁,某重点高校的学生,未婚。无重大精神疾病及家族病史,病史可靠。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情绪低落、不安近几个月,两周来出现不思饮食、经常失眠哭泣,不能集中注意力读书学习,什么也不想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三个月前,在我的23岁生日晚上,男友首次向我提出了性要求。在激情中我们首次身体密切接触,却在男友刚刚碰到我时,我控制不住出现一系列剧烈反应,紧张发抖疼痛尖叫,令男友倍感困惑不解。那以后,我们又在一起试了多次,但都以失败告终。无论男友怎么努力,都无法接近我,只要一碰我,我就会发出凄厉和恐怖的尖叫,并伴随着身体上的疼痛难忍。男友对此表示无法理解,而我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这样。我和男友彼此相爱,感情一直很深很好,我渴望接纳男友却因无法解释的生理疼痛而对男友造成伤害。三个月来我一直生活在深深的自责中,不敢面对男友。两周前,男友终于带着委屈和不满不辞而别。我觉得生活对我真是太残酷了,原本我就要与男友结婚了,可现在一切都化成泡影了。我难过得甚至写下了一封遗书,准备同这个世界告别。可思来想去,我却始终舍不下苦命的母亲,而且我对自己也充满疑问,我不怪男友的离开,我知道毛病出在自己身上,便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的妇科检查,医生建议我做心理咨询,于是我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三、个人成长史、身体状态、社会功能:

生理心理学完整

一、名解 1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2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且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是柱状分布,只对某一视觉特征发生反应。 3超柱:在大脑视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综合反应的基本单位叫超柱。 4视感受单位:一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所构成的视觉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5:(正电子发射层描述)是一种对人脑代谢无损伤性连续测定方法,能够动态活体研究人脑功能与其区域性糖代谢率之间的关系。 6:指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之一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用于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7朝向反应:指由新异强烈刺激引起的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的一种反对活动。8习惯化:强化S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减少—递质释放减少—后电位减少,无生物学意义。 9敏感化:强刺激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增加—递质释放增加—后电位增加,有生物学意义。 10次发行饮水:是一种预见性的生理心理反应,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在吃饭中喝汤和饭后饮水,以及不论是否口渴每日定时喝茶都是。 11:(大脑平均诱发电位)一组能够反应心理活动中脑功能瞬间变化的脑电波。根据潜伏时可分为早成分,中成分,晚成分。12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对正常被试和割裂脑病人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侧大脑半球的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优于右侧半球。右侧半球的空间概括能力的形象思维功能和情感信息处理优于左半球。 二、填空 1、生理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与脑机能定位论相对应的学说称为(脑等势学说)。 3、人的心理反应不仅制约于(外界刺激),也制约于脑干非特异

心理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在以下方面的差异:【自变量:心理活动(脑形态和脑生理)因变量:脑电等生理因素(心理行为)研究对象:人(动物)】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心理学和生物学(主要是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以心身关系为基本研究命题,以动物和人为研究对象,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方法,力图阐明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二、脑功能定位说(特定的心理功能可以由单一脑结构独立承担。证据:颅相学)与功能整体论(任何心理功能都是整体活动的结果) 三、系统说:(俄国学者亚历山大·鲁利亚),提出脑功能系统说:脑具有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功能系统。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实现都必须要三个基本功能系统的参与。鲁利亚认为人脑存在三个相对独立又密切协同的功能系统:负责调节紧张度和觉醒水平;负责接受、加工和保持信息;负责规划、调节和监督复杂活动。)四、模块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精细认知功能的基础。) 第二章神经元与脑 一、神经系统切片的三种方式:【水平切面——从前到后,平行于地面的切面。矢状切面(纵切面)——从前到后,垂直于地面的切面。冠状切面(横切面,额状面)——从左到右,垂直于地面的切面。】 二、脑的结构分类:【分类一:前脑(大脑半球和间脑)、中脑(大脑脚和四叠体等)和后脑(小脑、脑桥和延髓)。分类二:大脑(大脑半球、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海马和间脑)、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和小脑。】 三、大脑皮层的解剖学分区【大脑半球可以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额叶和顶叶由中央沟隔开;外侧裂将颞叶与额叶、顶叶分开;大脑背侧的顶枕沟和腹外侧的枕前切将枕叶与顶叶、颞叶分隔开。】 四、神经生理学知识【1、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 2、支持细胞 3、血脑屏障)2、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1、神经信息的传递:总揽 2、动作电位的传递)五、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的基本信息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一个神经元轴突终扣与另一个神经元细胞膜直接相联。它有三种形式:与树突相连、与其它轴突相连、与胞体相连。)】 第三章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与脑的结构层次对应的观测技术(整体活动层次:行为研究(包括动物与人类)。脑区层次:脑损伤、脑刺激、脑电、脑磁、脑成像等。细胞水平:单细胞和多细胞记录技术。分子水平:分子遗传学技术等。)【1、行为测量法(动物行为测量人类行为测量)2、脑损伤法(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3、组织学方法(固定、制片、染色)4、神经通路追踪法(氨基酸放射自显影技术菜豆白细胞凝集素技术辣根过氧化酶技术荧光色素标记技术)5、活体脑损伤定位】 二、人类行为测量【1、双分离原则 2、减法原则】 三、脑物质代谢测量【1、2-脱氧葡萄糖放射自显影技术 2、2-脱氧葡萄糖放射自

12.第十二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第十二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进食障碍的三种主要的临床类型。 2.掌握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3.了解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的临床特点。 4.了解性功能障碍的常见形式和治疗原则。 5.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常见的进食障碍、常见的睡眠障碍能正确识别并能提供合理的处理措施。对常见的性功能障碍能识别并能提出处理建议。 二、各节应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进食障碍 1.掌握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的临床特点。 2.掌握神经性厌食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3.了解神经性贪食的治疗原则、预后特征。 4.了解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的病因学。 5.了解神经性呕吐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睡眠障碍

1.失眠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发生率高达10-20%。因此应掌握失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同时,要了解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以利于制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措施。 2.了解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3.了解睡行症的临床表现,与其它疾病之间如何鉴别。 4.了解夜惊与梦魇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第三节性功能障碍 1.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欲减退、阳萎、冷阴、性乐高潮障碍、早泄、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这是一类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功能性疾病。因此,要了解导致上述疾病的原因及各种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 2.了解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与措施。 三、练习题 【选择题】 (一) A型题 1.以下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哪一条是对的 A.多数患者存在体像障碍,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胖 B.神经性厌食者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 C.神经性厌食患者多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过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 D.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同时并发抑郁症 E.神经性厌食患者病前多存在程度不等的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生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1、内环境: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他们直接接触的是细胞外液。因此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 2、稳态: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如一定的体温,酸碱度、血糖水平,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3、体液调节:机体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各种提液途径到达全身组织细胞或某种图书的组织细胞,改变细胞的活动,从而实现其调节功能。 4、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发生相应的反应,使其功能得到相应的调解。由于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决定的,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活体也因素的作用。 5、实验性切除:通过对动物的脑部分的损毁,观察动物随后的行为。 6、脑电图:一般是在大脑皮层没有接受明显的刺激输入条件下记录到的脑电活动,故又成为自发脑电图。 7、计算机轴断层技术:将X光照相和计算机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观察脑的组织病变技术。 8、诱发电位:当某种特定的刺激作用在人体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时,会在脑区引起电位变化,这是记录的脑电变化被称为诱发电位。 9、联合区:除了视区、听区、语言区介绍的大脑皮层上的特定功能分区外,其他部分的皮层被称为联合区。 10、胼胝体:是神经系统中最大的连合纤维,它将半球内相应的新皮层区连接起来,负责两个半球之间的信息传递。 11、边缘系统:边缘叶与附近的一些皮层及皮层下的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系统,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机能系统。12、外周神经:与脑和脊髓相连的神经,分布于全身,将脑和脊髓与全身器官联系起来。 13、脑神经:与脑部相连的12对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14、脊神经:与脊髓相连的31对神经,包括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 15、神经核:脊髓灰质内有各种不同大小,形态和功能的神经细胞,其中大多数神经细胞的包体常聚集成群和成层。 16、神经元: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内约含有1011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17、静息膜电位:由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同,就存在着电位差,这种电位差称之为静息膜电位 18、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膜两侧所产生的快速,可逆可扩散性的电位变化。 19、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联接,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间的通讯。20、神经传递: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并于轴突终扣处释放,经突触间隙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使信息得以传递。 21、反射:机体对某一刺激的无意识的应答22、反射弧:由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效应器五个组成部分。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23树突:胞体伸出许多纤维,它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并把刺激传入胞体。 24轴突:由胞体发生的单根突起,呈细索状,末端常有分支,称轴突末梢,轴突将冲动从胞体传向轴突末梢。 25化学性突出:是以化学物质作为通信的媒介而传递信息。 26单线式联系:一个突触前神经元仅与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心理生理障碍与心身疾病题库1-0-8

心理生理障碍与心身疾病题库1-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3版(CCMD-3)中,心理生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主要区别是() A.两者没有区别 B.两者区别的标准是有无形态学变化 C.两者区别的标准是疾病的严重程度 D.两者区别的标准是与心理因素关系的密切程度 E.两者区别的标准是有无生理障碍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不属于心理生理障碍的是() A.神经性厌食 B.失眠症 C.嗜睡症 D.焦虑症 E.性功能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障碍与心理因素有关,但没有明显的精神活动或行为障碍的一组疾病。焦虑症属于神经症的范畴,其发病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其临床表现以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为主,所以不属于心理生理障碍。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心身医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 B.广义的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中一切与心身相关的现象 C.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D.狭义的心身医学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疗和预防的学科 E.心身医学涉及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心身医学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一个医学科学分支,心身医学的基本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心身医学是指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疗和预防的学科。广义的心身医学是指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中一切与心身相关的现象,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所以答案C不正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2691691.html,/ 天使二次元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其答案

Ch1 导论 1.静息电位细胞膜的状态是()。 A.极化 B.复极化 C.去极化 D.反极化 2.动作电位上升部分是由膜的()过程而引起的。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后超极化 3.()是神经递质。 A.核糖核酸 B.胆碱类 C.三磷酸腺苷 D.脱氧核糖核酸 4.大多数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极化)是()。 A .内负外正70-90毫伏 B .内正外负70-90毫伏 C .内负外正100-110毫伏 D .内正外负100-110毫伏 5.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 A .频率不变,幅值增高 B .频率加快,幅值不变 C .频率加快,幅值增高 D .频率加快,幅值降低 6.下列属于级量反应的电生理现象是()。 A .后兴奋电位 B .动作电位 C .峰电位 D .神经元单位发放 7.突触后电位的特点是()。 A.可以总和 B.快电位 C.双向传递 D.全或无 8. ______是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 A.隔核 B.屏状核 C.齿状核 D.球状核 9.______属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脊髓 D.面神经 10.与内脏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区是____ 。 A.大脑皮层底面与半球内侧缘 B.大脑皮层前部 C.大脑皮层中部 D.大脑皮层顶部 11. ______组成纹状体。 A.豆状核与杏仁核 B.屏状核与尾状核 C.豆状核与尾状核 D.杏仁核与屏状核 (多选题)12. ____是边缘系统的结构。 A. 胼胝体下回 B. 海马结构 C.下丘脑乳头体 D. 桥脑被盖 13 .脑干的结构包括_______ 。 A .桥脑 B.中脑 C. 间脑 D. 延脑 14. _________是非条件抑制过程。 A. 外抑制 B. 延缓抑制 C. 超限抑制 D. 分化抑制 15. 下列属于可逆损伤法的是_____。() A.扩布性阻抑 B.吸出损伤 C.神经化学损伤 D.冰冻法 16 .下列_______是不可逆损伤法。() A .冰冻法 B.横断损伤 C.吸出损伤 D.电解损伤 单选)17. 把脑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的电信号放大,并描记下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叫_____法。() A. 损伤法 B.脑电图 C.刺激法 D. 记录法 填空 1、神经信息在脑内传递过程, 是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__________ 总和后再出现发放过程。

运动生理学题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是一切生命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性,特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2.反应:在不同的环境或运动条件下,细胞或机体的内部代谢和外部表现所发生的暂时性应答性功能变化,称为反应。 3.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步电位变化。 5.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6.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7.心输出量:指每分钟左心室摄入主动脉的血量。 8.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9.心力储备:心输出量能够随机体代谢的增强而增加能力。 10.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1.解剖无效腔:指每次吸入气体,一部分将留在呼吸性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故将这部分呼吸道的容积成为解剖无效腔。 12. 基础代谢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这种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 13.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 14.激素:有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某器官或组织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生物能活性物质。 15.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摄取的氧量。 16.乳酸阙:在渐增负荷强度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值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 17.无氧功率:是指具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的最大力量和速度的机能。 18.自动节律性:心机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 19.重心性休克:在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时,如果骤然停止并站立不动,由于肌肉泵消失,加上重力作用,会使大量静脉血沉积于下肢的骨骼肌中,回心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随之减少动脉血压迅速下降,使脑部暂时供血不足而出现晕厥现象。 20.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或暂时性蛋白尿。 21.体适能: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22.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 23.运动性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24.生理性疲劳:机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25.超量恢复:指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

《生理心理学》考试题

《生理心理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前六题每题3分,共20分) 1. 失语症(aphasia) 2. 假雌雄同体 3.运动单位: 4.注意: 5.联想式学习: 6.功能侧向化: 7.性变态:(2分)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突触传递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延搁 B 突触加速 C 时间性总和 D 空间性总和 2.关于突触传递空间性总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可以产生动作电位 B 可以产生超极化 C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阈电位的高低有关 D 结果不会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下列不属于亲代谢型受体的特点是 A 作用特点:迅速,短暂 B 调节代谢,影响蛋白合成等 C 信号转导需要通过第二信使 D 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 4.多巴胺合成的限速酶是 A 酪氨酸羟化酶 B 多巴脱羧酶 C DAβ-羟化酶

D 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 5. 中枢兴奋剂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功能的影响不包括 A 减少多巴胺再摄取 B 促进多巴胺递质合成 C 激动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 D 增加突触间隙多巴胺的浓度 6.下列属于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A 催乳素 B 催产素 C 生长激素 D 黄体生成素 7.长骨骨骺闭合以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 A 柯兴氏综合征 B 肢端肥大征 C 巨人征 D 席汉氏综合征 8、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为 A 周边部 B 正中央部 C 黄斑区 D 视乳头 9、视网膜主要的细胞排列由外向内依次为 A 色素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 B 感光细胞层-色素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 C 感光细胞层-色素细胞层-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 D 双极细胞层-色素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感光细胞层10.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 A 视黄醛 B 视蛋白 C 维生素A D 视紫红质 11.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 A 同心圆式结构 B 平行带状结构 C 椭圆形结构 D 三角形结构 12.听觉的感音换能的装置位于 A 鼓膜 B 前庭 C 耳蜗 D 半规管 13.声音知觉过程中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浅谈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临床医学06班刘逸雯 1813010075 摘要:健康不只是传统观念中的生理健康、没有疾病,还包括有心理健康,二者是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研究表明,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情绪因素而产生,属于情绪性疾病,也就是说,由于恶劣的情绪,进而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了解心理和生理之间的关系,了解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从而学会主动控制情绪,并利用此来帮助我们更舒心、更健康地学习、生活。 关键词:心理,生理,健康,影响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疾病困扰,有心理疾病也有生理疾病,人们也都习以为常,在传统观念中,多数人可能会把二者分开来看,但实际上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是丝丝缕缕都缠绕在一起的。 一方面生理健康会影响心理健康的可控与不可控,比如在生病之后机体出现病变,影响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大脑接受信息,造成人情绪与性格的改变,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心理因素也会造成生理健康的好与坏,比如精神类患者产生幻觉或者幻听,进而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再比如情绪的好坏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可能引起各种疾病,比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同时还可能影响疾病的恢复或者更加恶化。 不同于有实质原因探究的生理问题,心理问题往往更加难以捉摸,而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文便是浅谈了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关系,进而主动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能够更舒心、更健康地学习、生活。 1 健康与疾病 大多数人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健康,多是指生理上没有疾病。但在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其宪章中提出了健康的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同时在《现代汉语词典》对健康一词的一种含义是:“(人体)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1]639 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健康”并不单纯地指没有身体疾病,同时也包括有心理健康,显而易见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