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1008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20141008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20141008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20141008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No. 10, 1628–163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4.01628

1628

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张 琨1 方 平1 姜 媛2 于 悦1 欧阳恒磊1

(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研室, 北京 100084)

摘 要 几十年来, 内疚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其研究多从儿童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展开。而近些年, 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内疚的道德层面, 即关注人际交往或社会事件中情绪的道德价值。内疚作为一种道德情绪, 是伴随道德意识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维持和修复社会关系以及情绪情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文章从道德视角对内疚的界定、产生机制、行为反应以及亲社会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以期为国内的同类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关键词 内疚; 道德; 补偿; 亲社会作用 分类号

B849:C91

道德情绪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或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周详,

杨治良, 郝雁丽, 2007), 其作用在于能够促进良好的道德行为, 抑制非道德行为, 并且有利于道德品格的形成和发展(Eisenberg, 2000; 刘国雄, 方富熹, 2003; Jones & Fitness, 2008)。因此, 内疚(guilt)作为典型的道德情绪, 尽管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 其仍具有亲社会作用, 能使个体超越自身关心他人(de Hooge, Nelissen, Breugelmans, & Zeelenberg, 2011)。近些年, 国内外关于内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 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从人际活动的道德层面来探讨, 而国内对内疚道德层面的探讨则相对较晚, 较多关注在发展、心理健康和人格层面。因此, 从道德视角对内疚的概念和类别、产生机制、行为反应以及亲社会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 能够帮助理解内疚的道德价值, 并给国内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1 内疚的概念

最早对内疚进行心理学探究的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内疚并非是由伤害他人引起, 而是个体在幼儿时遭受父母惩罚或是抛弃后所引

收稿日期:2013-12-2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BA090065)资助。 通讯作者:方平, E-mail: pfang2007@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2646274.html,

发的一种焦虑状态。该学派认为内疚是精神病理学和情绪困扰的一种重要诱因(引自O’Connor, Berry, Weiss, Bush, & Sampson, 1997)。这种情绪困扰与恐惧、愤怒明显不同, 它的产生是基于个体对自身的行为、状态或意图不符合社会准则的认知(Baumeister, Stillwell, & Heatherton, 1994)。

之后, Hoffman 提出, 内疚是个体因做了危害别人的行为, 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良心上的反省, 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引自施承孙, 钱铭怡, 1999)。相对于精神分析学派, 这种界定从自我层面的焦虑延伸到因道德准则的违背而引起的自我反省。随后的许多研究都是基于这一界定来解释内疚的。

目前, 大多数国内外研究者认为, 当个体认识到自己做了某种违背道德的或伤害他人的事情, 并应该为之负责时, 就会产生内疚这种不愉悦的、自我聚焦的情绪反应(Turner & Stets, 2006)。另外, 也有研究者从情感和认知成分的角度出发, 将内疚定义为在人际交往中, 个体根据道德自我认同标准认知自我, 评估事件后果并归因于内部自我而产生的情绪(俞国良, 赵军燕, 2009)。Tilghman-Osborne, Cole 和Felton (2010)拓宽了行为感知的范围, 认为内疚是因为个体觉得他们的(真实或者假想的)行为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并且违反了自我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痛苦的情绪体验。因此, 内疚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习得的反应,

第10期张琨等: 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1629

它随着道德水平的发展而发展。而内疚的表达也可以反映出个体道德标准的建立。

在概念界定时, 由于同属于消极体验的道德情绪, 并且诱发情景相似, 使得内疚、羞愧(shame)和后悔(remorse)这三种情绪很难分离。为了准确界定它们的区别, 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对内疚和羞愧的区分一直是道德情绪研究的热点, 相关研究涉及诱因、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等方面。首先, 一般来说, 内疚是一种“私人化”的情绪体验, 而羞愧则是“公开化”的情绪体验。因此羞愧比内疚更关注他人的评价, 多产生于有他人在场的场合(Cohen, Wolf, Panter, & Insko, 2011)。当然, 也有研究表明, 一些被试存在“独自的”羞愧和“公开的”内疚(Tangney, Miller, Flicker, & Barlow, 1996; 谢波, 钱铭怡, 2000)。其次, 内疚针对的是自己的不良行为, 而羞愧针对自我本身(Gausel, 2012)。内疚不会影响个体对道德自我的认同, 而只是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反省, 并感到自责懊悔, 最终对自己将来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而羞愧则会使个体因违反社会道德标准产生整体的消极自我评估, 从而产生被贬低感和无价值感(Eisenberg, 2000)。然后, 在行为表现上, 有研究表明内疚者往往是“修复者” (amender), 会对负性结果进行补偿; 而羞愧者则是“回避者” (avoider), 面对负性结果往往选择逃避(Barrett, Cole, & Zahn-Waxler, 1993)。也就是说, 内疚关注的是事件对他人的伤害, 倾向于补偿; 而羞愧关注的是事件对自我的伤害, 倾向于回避(Teroni & Deonna, 2008)。最后, 在程度上, 羞愧比内疚更强烈, 更痛苦; 而内疚比羞愧更自责, 更具适应性(Kim, Thibodeau, & Jorgensen, 2011)。

在内疚和后悔的区分中, 研究者认为内疚和后悔作为相似的两种情绪, 都发生在对负性事件的结果负有责任的情境中。但是内疚多发生在伤害他人的情况下, 事件的不好结果需他人承受, 个体本身有一种“对不起他人”的情绪。而对于后悔, 事件本身的消极结果可能针对别人, 也可能针对自己。它是一种个体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 并想改变消极结果而产生的情绪。这种“不应该”表现为多个方面, 比如个体的局限、缺点、不幸或者伤害等(Zeelenberg & Breugelmans, 2008; Imhoff, Bilewicz, & Erb, 2012)。2内疚的类别

传统意义上的内疚是指人际违规内疚, 即个体层面的内疚, 是个体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性的影响并意识到自己应对此负有责任时所产生的一种带有痛苦、自责的情绪体验(乔建中, 王蓓, 2003)。其中, 个体与违规有直接关系, 并存在实质性的伤害或违规行为。而且, 产生的内疚情绪是亲社会的, 能加强人际关系(Roos, Saalmivalli, & Hodges, 2011; Hale & Clark, 2013)。换句话说, 人际内疚是基于个体的道德标准产生的一种有利于社会交往的情绪(de Hooge et al., 2011)。

随着研究的深入, 根据伤害的性质、违规者与个体的关系以及道德标准的不同等诸多因素, 研究者开始关注和界定一些不同于人际违规内疚的内疚类型。

首先是替代性内疚(vicarious guilt)。它不同于人际内疚的是, 个体并没有违规行为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而是当与个体有较高社会认同或亲密关系的人做了违规行为后, 个体产生的内疚。替代性内疚一般可以通过个体感知到的与违规者的依赖关系、对事件的评价以及弥补他人错误的动机来预测(Lickel, Schmader, Curtis, & Ames, 2005)。

其次是群体内疚(collective guilt)。它是群体层面的情绪, 与个体所属的群体有关。一般认为, 情绪是个体体验到的事件对自身影响结果的感受。然而, 现有许多研究表明情绪也是一种群体层面的现象。这是因为人们对自我的感知有部分是来自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Ferguson & Branscombe, 2010)。与群体相关的事件即使对个体没有直接影响, 也会影响其所思、所感和所为(Postmes & Branscombe, 2010)。而且, 内疚不只是个体违背社会规则后的情绪, 当人们的群体行为与群体的价值或规则不一致时, 即使个体并未参与其中, 也可能会感到群体内疚(Doosje, Branscombe, Spears, & Manstead, 1998; Branscombe, Slugoski, & Kappen, 2004; Iyer & Leach, 2008)。另外, 对内群体认同的程度会影响内疚的程度。相比于低认同的人, 高认同的人会表现出更多的内疚情绪(Seger, Smith, & Mackie, 2009)。群体内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负性社会形象的接纳。只要个体把自己归于施害群体

1630 心理科学进展第22卷

(perpetrator group), 承认自己所属群体的成员过去的所作所为威胁到了群体认同, 并且内群体应为之负责, 就会体验到群体内疚。因此, 即使有人已经为不道德行为负责, 甚至自身并未参与其中, 个体也会产生群体内疚。显然, 这是群体内疚与个体内疚的重要区别(Doosje et al., 1998; 石伟, 闫现洋, 刘杰, 2011)。

最后, Hoffman (2000)提出了虚拟内疚。日常生活中, 尽管人们没有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或所作所为并没有违反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 但个体自认做了错事或与他人所受到的伤害有间接关系, 也会感到内疚。区别于伴随有实质伤害或违规行为的违规内疚, 这种内疚被界定为虚拟内疚。具体来说, 违规内疚是个体存在着主观意愿去伤害别人, 或真正地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 良心发现后觉得对不起受害人而产生的内疚; 而虚拟内疚则是个体在即使什么也没做, 或与伤害事件只存在间接关系的情境下产生的内疚体验, 其原因是个体觉得自己违背了自身认同的内在道德规范。虚拟内疚通常发生在道德水平较高或是有亲近责任关系的个体身上, 比如灾难幸存者, 或者看到亲人悲伤的个体等(引自乔建中, 王蓓, 2003)。

3内疚的测量

内疚是高级情绪, 它的测量不同于一般情绪, 研究方法常常受到限制。目前关于内疚的测量多采用自我报告法, 情景模拟法和整体形容词描述法, 而较少采取非言语技术, 反应时技术和脑成像技术(谢晶, 方平, 姜媛, 2011)。

有研究者认为内疚是一种特质, 他们通过自我报告法判断个体是否是易内疚者(guilt- proneness)。比如GASP问卷(Cohen et al., 2011), 测量个人违规后的自我评价和补偿行为倾向。也有研究者编制问卷来测量状态内疚, 比如TOSCA、DCQ和SGS。日本学者开发的青少年内疚评定问卷(SGI) (Arimitsu, 2002)综合考虑了DCQ和SGS的因素结构, 对东方文化更具适应性。国内也编制了中文版的内疚问卷, 包括伤害他人、关爱不足、自私行为和辜负他人4个因素(胡金生, 2008)。还有一种自我报告的方法是让被试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 然后再评价其内心情绪感受的程度。这种方法使个体的感受更真实, 能够很好的诱发情绪, 缺点是每个被试回忆的事件和情境不同, 难以进行控制。

另外, 还有许多内疚研究采取情景模拟法。以儿童为被试的内疚研究常采用的是玩具范例法, 即呈现给儿童一个模拟的情景, 然后观察儿童的反应(Kochanska, Gross, Lin, & Nichols, 2002)。对于成人, 常常给被试呈现日常生活中能够诱发内疚情绪的道德情景, 并对道德情景进行内疚现象学的描述, 让被试做出态度评定等, 评定方式往往参考自我报告问卷中的一些问题。

整体形容词描述法在内疚研究中应用较少。这种方法并不是通过情景诱发被试情绪, 而是向被试呈现具有内疚倾向的形容词, 然后统计被试在每个形容词下的得分或出现频率。Harder和Zalma (1990)编制的个人情感问卷(PFQ-2)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虽然该问卷使用自我报告的方法, 但是问卷内容是要求被试评定20个内疚的形容词, 如后悔、懊恼等。这种方法直接明了, 易操作, 但是无法避免社会称许性, 有时也要结合情景模拟法使用。

这三种测量方法都针对一般的人际内疚情绪, 对于群体内疚或虚拟内疚, 还需要考虑额外的变量和情绪产生的前提条件。群体内疚的研究主要采用群体情绪的研究方法, 例如启动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 操纵类别化, 并区分个体情绪和群体层面的情绪等(陈满琪, 2013)。而虚拟内疚则侧重于诱发情绪的事件、个体在事件中的角色、以及与道德水平的关系等方面。

4 内疚的产生机制

关于内疚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一直是内疚研究的热点。早期理论从发展和人格等角度解释了人际内疚的起源, 随着研究的开展, 学者们开始从人际关系的道德层面来解释内疚的产生。从道德视角分析内疚的相关理论, 可以为内疚的产生提供可探讨的方向。

4.1内部焦虑

早期的研究者从发展的角度把内疚的起源归于冲突引起的焦虑。弗洛伊德(1930, 1961)认为, 内疚是个体内部冲突的产物, 是超我与本我冲突的结果, 内疚是超我用来影响自我的武器(引自Baumeister et al., 1994)。Piers和Singer (1971)认为内疚产生于焦虑, 并把内疚看成是个体对本能的侵犯、破坏和性冲突(尤其乱伦)的反应。他们认

第10期张琨等: 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1631

为, 真正的内疚是独立的, 不需要有意识地考虑旁观者的反应(引自Baumeister et al., 1994)。Buss (1980)也认为, 内疚是个人私有的, 对内疚最好的检验是了解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违规行为(引自Baumeister et al., 1994)。Buss的观点虽然增加了个体的内省因素, 但仍把内疚看成是单一的、内部过程的结果。所以, 早期的焦虑观点主要是从个体自身来考虑的, 人际道德层面的作用并未引起重视。

4.2依恋

持发展观的研究者认为内疚源自个体害怕被排外的心理, 是由依恋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内疚的产生与父母的回避有关, 个体犯错后产生的悲痛、焦虑和恐惧是因为感受到被排斥的威胁, 而且内疚的强度与伤害关系的重要程度成正比(Kochanska & Aksan, 1995)。内疚产生后引发的补偿行为(如利他帮助和合作)能修复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依恋(Lickel et al., 2005)。此理论认为内疚的产生是为了维持社会关系, 若施害者不会被他人排斥, 其犯错误后就不会感到内疚, 或是会采用其他方法来合理化内疚事件(比如, 非人性化) (Kemp, 2012)。但是, 这种观点的局限在于不能解释替代内疚, 比如目击者不会受到排斥, 但是仍有利他行为的产生。总之, 持依恋观点的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内疚情绪产生的人际交往层面的成因, 只是其焦点仍在个体自身的得失, 对内疚事件中他人的得失没有足够的重视, 它并没有从道德层面上考虑个体因为错误而产生内疚的根源, 因此, 这只是一种发展性的观点。

4.3共情

许多研究认为内疚是由共情(empathy)引起的。共情是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替代体验, 它是一种选择情绪, 人们对和他们类似的人更易产生共情和友好。而且, 内群体认为外群体缺乏次级情绪(爱、希望、轻视、愤恨), 所以个体对外群体成员较少产生共情。易共情的个体更利他, 更爱帮助, 更容易体验到内疚(Brown & Cehajic, 2008)。Baumeister等(1994)也认为引起内疚的典型原因是伤害、失去同伴或是让同伴感到痛苦, 内疚的情感来源是共情的唤起。个体天生会对他人的灾难、痛苦有一种共情, 当他们把他人的痛苦归因于自己的行为时, 内疚就产生了(Howell, Tutowski, & Buro, 2012)。也就是说, 当个体看到别人痛苦时会产生不愉快的体验, 这即是内疚产生的基础(Eisenberg, 2000)。这种共情观点关注内疚的人际层面, 焦点不是对自我得失的权衡, 而是对他人痛苦的体会, 具有道德层面的考量。

4.4交换互惠

有研究者认为内疚的产生是由于个体破坏了交换道德中的互惠原则(reciprocity morality)。许多研究证实情绪具有人际功能。比如, 情绪能够促进长期的社会团结和互惠的发展(Keltner, Haidt, & Shiota, 2006)。而且, 良好的社会化能自动地帮助人们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 内疚作为道德情绪, 对激发道德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内疚是由道德规范所不接受的行为引起的, 这种不接受存在个人或社会标准层面的差别(Basile et al., 2011)。此外, 内疚主要产生于道德侵犯的情景, 在这类情景中, 个体的行为伤害了他人, 所以内疚被认为是个体违反了互惠原则后的结果。内疚产生后会促使个体采取随后的行为, 即重建互惠(重建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和重建积极自我概念(Cottrell & Neuberg, 2005)。然而, 目击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受违规事件的影响, 所以违规事件的目击者会产生亲社会行为仍不能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基于这个理论, 我们可知如果没有互惠, 就没有内疚。比如, 犯人伤害一个陌生人, 相比于受害者是熟悉的人, 其内疚的程度更低。这种交换互惠的观点是从道德层面来引入的, 互惠就是个体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道德标准。

4.5报应惩罚

还有研究者把内疚的起因归结于个体因果报应(deservingness)的心理, 觉得自己应该受到惩罚。Lerner和Simmons (1966)认为, 人们普遍相信在一个公正的世界, 每个人都会得到他应得的。这能解释一般的内疚, 比如, 违规通常被认为是“坏”的。根据公正世界理论, 违规者必须受到阻挠和惩罚(引自Miron, Branscombe, & Biernat, 2010)。如果没有惩罚, 也没有悔改的表达, 对于违规者自身和目击者来说公正世界的信念就受到了威胁。这种解释得到了一些关于公正信念实证研究的间接支持(Tangney, Stuewig, Mashek, & Hastings, 2011), 一些人认为“不公正—不必要”的违规若是偶然出现, 就会觉得内疚。比如, 个人被奖励了, 他们会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特别贡献却得到奖励而内疚; 他们甚至会批评自己, 认为自己

1632 心理科学进展第22卷

不该接受奖励。报应惩罚的观点是不同于交换互惠的另一种道德视角, 公正是其核心。当个体意识到自身行为违背了公正这一道德标准, 作为必要的惩罚手段, 内疚及其补偿行为就会产生。

4.6自我控制

在内疚的机制研究中, 也有研究者认为内疚的产生是因为个体感到失去了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理论着重在强调内心冲突。发展性研究表明内疚倾向能负向预测儿童的破坏行为。比如, 高内疚倾向儿童的不良行为会被过去的错误和预期的焦虑所抑制(Kochanska, Barry, Jimenez, Hollatz, & Woodard, 2009)。Baumeister, Vohs, DeWall和Zhang (2007)的研究也表明, 遭遇内疚的预期能够阻止人们去犯可能会引起内疚的不良行为。这种影响不受人际冲突的限制, 而是受个体行为与内心标准之间冲突的作用。比如, 无关道德的追求享乐也会使个体产生内疚, 因为享乐被认为是无用的, 甚至是不道德的。因此, 个体会控制他们的享乐追求(Kivetz & Zheng, 2006; Nelissen & Zeelenberg, 2009)。又比如, 在潜意识地产生内疚之后, 个体会对享乐追求表现出较少的自我沉迷, 并会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Zemack-Rugar, Bettman, & Fitzsimons, 2007)。总之, 互惠和报应理论都关注的是人际和社会交往层面的道德标准, 而自我控制的观点关注的是个体内心, 即个体行为与其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冲突。

5 内疚的行为倾向

产生内疚后的行为倾向是补偿, 这在内疚的相关研究中基本是没有争议的。内疚作为一种道德情绪, 其会促使个体产生道歉、对受害者进行补偿、帮助他人免于受伤等亲社会道德行为的意愿。而在补偿意愿付诸于行为时, 补偿的方式有很多种。在精神层面上, 有道歉、忏悔和自我惩罚等(Howell et al., 2012); 在物质层面上, 有经济赔偿和帮助他人等(Basile et al., 2011)。信教者在内疚情绪产生时, 往往会选择在教堂忏悔, 以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这是内疚表达的一种常见方式。而当补偿的可能性不大时, 个体常会采取自我惩罚的方式来减少内疚(Nelissen & Zeelenberg, 2009)。此外, 内疚会有助于个体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进而出现利他行为。Tangney, Wagner, Fletcher和Framzom (1992)对五年级儿童内疚倾向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纵向研究, 八年后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 当初有内疚倾向的儿童更倾向于从事社团服务等与道德行为有关的活动。Kochanska等人(2002)指出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需要内疚情绪, 因为内疚能帮助儿童抑制非道德行为的产生。Dearing, Stewig 和Tangney (2005)发现内疚倾向与酒精和药物滥用及个人不幸之间存在负相关, 而与同情有正相关。Ketelaar和Au (2003)用实验的方法对内疚与合作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内疚可以增加人们的合作行为, 尤其可以增加那些平时有自私倾向(亲自我取向)的个体的合作行为。这些道德行为会减轻个体的内疚程度, 使其获得内心的平衡或他人的原谅(Tracy & Robins, 2006)。

所以, 内疚作为典型的道德情绪, 与道德行为密切相关, 并具有较高的亲社会性, 这是内疚研究者们的共识。当个体意识到自身的行为伤害到他人或群体时, 内疚体验会驱使人们去补偿自己对他人或群体造成的伤害; 如果无法补偿受害者, 也会以其他方式来消除自己心中的内疚(Berndsen & McGarty, 2010; Ghorbani, 2013)。

6 内疚的亲社会作用

内疚这种由消极道德事件引起的负性情绪是一种基于道德的情绪反应, 进而产生具有道德性质的行为表现。这种道德情绪的表达以及道德行为的实施会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起到促进作用, 所以许多研究都表明内疚能加强社会契约和促进依恋关系的良好建立(Menesini & Camodeca, 2008)。

内疚情绪的产生能修复人际关系。施害者(perpetrator)违规后, 受害者一般认为违规者是受益者。如果违规者感到内疚, 其快乐会被削弱, 违规者的内疚会使受害者感觉好些。此外, 内疚可以使得两个同伴间的情绪状态更亲密和谐, 这种平衡会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Locke和Horowitz (1990)发现, 人们处于相似的情绪状态时会有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互动, 进而得到一个积极的结果。然而, 人们若是处于不匹配的情感状态, 则会进入一个沟通不畅, 互相不满, 甚至回避的恶性循环中。

除此之外, 内疚能加强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换句话说, 内疚产生后, 违规者会产生补偿意愿, 进而实施补偿行为, 补偿行为的实施会

第10期张琨等: 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1633

促进人际关系的修复(de Hooge et al., 2011)。而且, 内疚的产生会使双方在没有自我利益回报的情况下相互关心, 尊重并积极的相处。同时, 个体对内疚的感知会减少其随后行为中人际违规的次数。内疚使人们不太可能伤害和疏远他们的同伴, 或者是对同伴感到失望, 而是会激发人们对同伴的关注以及积极情感的表达。如果人们因伤害父母, 忽视他们, 或是辜负他们的期望而感到内疚, 就会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避免内疚, 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所以, 当人际忽视或是违规行为可能造成伤害时, 会促使个体产生内疚情绪, 进而实施有利于人际关系修复的行为, 使得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或是个体会改变之前的行为模式来避免内疚, 这就是内疚的人际关系加强功能。

7 内疚的研究展望

内疚是个体觉得自身的行为(真实或者假想的)违反了道德标准, 并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而产生的痛苦的情绪体验。根据内疚产生的情境和个体归因等条件的不同, 内疚可划分为人际内疚、替代内疚、虚拟内疚和群体内疚等几种类别。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关注不同类别的内疚情绪之间的差异, 并给予界定。也有研究者对内疚、羞愧和后悔这三种相似情绪的差别进行实验研究, 以期三者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而关于内疚成因的研究, 从早期的焦虑观点, 到具有发展观的依恋理论, 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共情理论、互惠理论、报应心理与自我控制理论, 可以看到从道德层面对内疚起源的探究得到了逐渐的重视。除内疚的成因研究之外, 内疚的行为研究也是一大热点。研究者在公认了内疚的行为倾向为补偿之后, 开始探讨不同条件下的补偿形式, 既有道歉、忏悔等精神补偿方式, 也有经济弥补、帮助他人等物质补偿方式。总之, 近年来针对内疚的界定, 产生机制及其行为反应等方面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第一, 内疚、羞愧和后悔的区别一直是研究热点, 尤其是内疚与羞愧常在研究中并列存在(施承孙, 钱铭怡, 1999; Teroni & Deonna, 2008; Kim et al., 2011)。但是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集中在现象学的探讨上, 关于几种情绪根源上的探讨还存在不足。所以, 研究者可以探讨区分几种情绪的根源性因素来补充此类研究。

第二, 内疚根据情景诱因或其他前提条件的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类别, 比如人际内疚、替代内疚、群体内疚和虚拟内疚。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人际内疚, 替代内疚、群体内疚和虚拟内疚比一般的内疚更复杂,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比如, 群体内疚产生的原因, 哪些因素会影响群体内疚, 以及内疚情绪产生后对群体会产生怎样的作用等都是内疚研究的重要部分。而关于替代内疚(Lickel et al., 2005)和虚拟内疚(乔建中, 王蓓, 2003)的研究目前也都较为浅显, 针对其产生机制、行为反应以及社会作用还没有具体的研究, 这些都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方面。

第三, 对内疚进行诱发和测量时, 因其含有很大的道德成分(Tilghman-Osborne et al., 2010), 难以避免道德称许性。在以后研究内疚等道德情绪时, 可以从复合情绪或是其他情绪研究中借鉴一些能够减少或避免称许性的方法, 将会使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第四, 关于内疚的产生机制国外的研究很多, 有共情理论、报应观点等(Brown & Cehajic, 2008; Miron et al., 2010; Basile et al., 2011)。而国内在关注其发展和心理健康层面的同时, 也可以从道德层面出发, 结合东方群体的道德特点进行研究, 比如道德判断能力、不同的道德标准、责任心和价值观等是如何影响内疚的产生及其心理过程的。

第五, 内疚产生后的行为倾向是补偿, 根据不同的情境, 补偿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道歉、经济补偿、帮助他人还有忏悔等都是已有研究中发现的比较典型的行为反应(Basile et al., 2011; Howell et al., 2012)。除此之外其他的行为表现也需要进一步补充, 比如改变偏见或是严格自律等。另外, 内疚情绪会对随后的行为有何影响, 虽然在上文中也做了一些介绍, 但是很多社会活动与内疚之间的关系仍需要深入研究。而且, 已有研究中的行为测量多是行为倾向的测量, 对于是否会付诸于实际行动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 研究者可以考虑增加其生态效度, 比如尝试将实验环境变为真实情景等。另外, 内疚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很值得探讨的, 因为研究内疚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对其行为结果的关注。怎样才会产生内疚?怎样才会产生补偿行为?内疚产生后由于行为反应或是其他原因的限制会发生怎

1634 心理科学进展第22卷

样的变化?这些都是研究者未来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陈满琪. (2013). 群体情绪及其测量. 社会科学战线, 2, 174–179.

胡金生. (2008). 中文版内疚感问卷的信、效度及调查结果.

中国健康心理学, 16, 236–238.

刘国雄, 方富熹. (2003). 关于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 11, 55–60.

乔建中, 王蓓. (2003). 霍夫曼虚拟内疚理论述评. 心理学探新, 23(3), 25–28.

施承孙, 钱铭怡. (1999). 羞耻和内疚的差异. 心理学动态, 7(1), 35–38.

石伟, 闫现洋, 刘杰. (2011). 对不公正历史事件的情绪反应--群体内疚. 心理科学进展, 19, 224–232.

谢波, 钱铭怡. (2000). 中国大学生羞耻和内疚之现象学差异. 心理学报, 32, 105–109.

谢晶, 方平, 姜媛. (2011). 情绪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 34, 488–493.

俞国良, 赵军燕. (2009). 自我意识情绪: 聚焦于自我的道德情绪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5, 116–120.

周详, 杨治良, 郝雁丽. (2007). 理性学习的局限: 道德情绪理论对道德养成的启示. 道德与文明, 3, 57–60. Arimitsu, K. (2002). Structure of guilt eliciting situations in Japanese adolescents.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73, 148–156.

Barrett, K. C., Cole, P. M., & Zahn-Waxler, C. (1993). Avoiders versus amenders: Implica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guilt and shame during toddlerhood. Cognition and Emotion, 7, 481–505.

Basile, B., Mancini, F., Macaluso, E., Caltagirone, C., Frackowiak, R. S., & Bozzali, M. (2011). Deontological and altruistic guilt: Evidence for distinct neurobiological substrates. Human Brain Mapping, 32, 229–239. Baumeister, R. F., Stillwell, A. M., & Heatherton, T. F. (1994). Guilt: An interpersonal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5, 243–267.

Baumeister, R. F., Vohs, K. D., DeWall, C. N., & Zhang, L. (2007). How emotion shapes behavior: Feedback, anticipation, and reflection, rather than direct caus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1, 167–203. Berndsen, M., & Mcgarty, C. (2010). The impact of magnitude of harm and perceived difficulty of making reparations on group-based guilt and reparation towards victims of historical harm.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 500–513.

Branscombe, N. R., Slugoski, B. R., & Kappen, D. (2004). The measurement of collective guilt: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not. In N. R. Branscombe & B. Doosje (Eds.),

Collective guilt: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16–3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R., & Cehajic, S. (2008). Dealing with the past and facing the future: Mediators of the effects of collective guilt and shame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8, 669–684.

Cohen, T. R., Wolf, S. T., Panter, A. T., & Insko, C. A. (2011). Introducing the GASP scale: A new measure of guilt and shame pron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 947–966.

Cottrell, C. A., & Neuberg, S. L. (2005). Different emotional reactions to different groups: A socio-functional threat- based approach to “prejud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 770–789.

Dearing, R. L., Stewig, J., & Tangney, J. R (2005). On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shame from guilt: Relations to problematic alcohol and drug use. Addictive Behaviors, 30, 1392–1404.

de Hooge, I. E., Nelissen, R. M. A., Breugelmans, S. M., & Zeelenberg, M. (2011). What is moral about guilt? Acting “Prosocially” at the disadvantage of oth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 462–473.

Doosje, B., Branscombe, N. R., Spears, R., & Manstead, A. S. R. (1998). Guilty by association: When one’s group has a negative his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872–886.

Eisenberg, N. (2000).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oral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1, 665–697. Ferguson, M. A., & Branscombe, N. R. (2010). Collective guilt mediates the effect of beliefs about global warming on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mitigation behavi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135–142.

Gausel, N. (2012). Facing in-group immorality: Differentiating expressed shame from expressed guilt. Review of European Studies, 4(4), 1–7.

Ghorbani, M. (2013). Guilt, shame, and reparative behavior: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proximit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14, 311–323.

Hale, M. A., & Clark, D. A. (2013). When good people have bad thoughts: Religiosity and the emotional regulation of guilt-inducing intrusive though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 Theology, 41, 24–35.

Harder, D. W., & Zalma, A. (1990). Two promising shame and guilt scales: A construct validity comparis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5, 729–745.

Howell, A. J., Turowski, J. B., & Buro, K. (2012). Guilt, empathy, and apolog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3, 917–922.

Imhoff, R., Bilewicz, M, & Erb, H. P. (2012). Collective regret versus collective guilt: Different emotional

第10期张琨等: 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1635

reactions to historical atrociti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2, 729–742.

Iyer, A., & Leach, C. W. (2008). Emotions in inter-group relations.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19, 86–125. Jones, A., & Fitness, J. (2008). Moral hypervigilance: The influence of disgust sensitivity in the moral domain. Emotion, 8, 613–627.

Keltner, D., Haidt, J., & Shiota, M. N. (2006). Social functionalism and the evolution of emotions. In M. Schaller, J.

A. Simpson, & D. T. Kenrick (Eds.), Evolution and social psychology (pp.115–142).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Ketelaar, T., & Au, W. T. (2003). The effects of guilt on the behavior of uncooperative individuals in repeated social bargaining games: An affect-as-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ole of emotion in social interacti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17, 429–453.

Kim, S., Thibodeau, R., & Jorgensen, R. S. (2011). Shame, guil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7, 68–96.

Kivetz, R., & Zheng, Y. (2006). Determinants of justification and self-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35, 572–587.

Kochanska, G., & Aksan, N. (1995). Mother-child mutually positive affect, the quality of child compliance to requests and prohibitions, and maternal control as correlates of early internaliz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6, 236–254. Kochanska, G., Barry, R. A., Jimenez, N. B., Hollatz, A. L., & Woodard, J. (2009). Guilt and effortful control: Two mechanisms that prevent disruptiv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7, 322–333.

Kochanska, G., Gross, J. N., Lin. M. H., & Nichols, K. E. (2002). Guilt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 determinants, and relations with a broader system of standards. Child Development, 73, 461–482.

Lickel, B., Schmader, T., Curtis, M., & Ames, D. R. (2005).Vicarious shame and guilt.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8, 145–157.

Locke, K. D., & Horowitz, L. M. (1990). Satisfaction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s a function of similarity in level of dysphoria.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823–831.

Menesini, E., & Camodeca, M. (2008). Shame and guilt as behaviour regulators: Relationships with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6, 183–196.

Miron, A. M., Branscombe, N. R., & Biernat, M. (2010). Motivated shifting of justice standard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 768–779.

Nelissen, R. M. A., & Zeelenberg, M. (2009). When guilt

evokes self-punishment: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 dobby effect. Emotion, 9, 118–122.

O’Connor, L. E., Berry, J. W., Weiss, J., Bush, M., & Sampson, H. (1997). Interpersonal guilt: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3, 73–89. Postmes, T., & Branscombe, N. (2010). Sources of social identity. In T. Postmes & N. Branscombe (Eds.), Rediscovering social identity. (pp. 1–12).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Roos, S., Salmivalli, C., & Hodges, E. V. E. (2011). Person× Context effects on anticipated moral emotions following aggression. Social Development, 20, 685–702.

Kemp, M. (2012). Dehumanization, guilt and large group dynamics with reference to the West, Israel and the Palestinian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27, 383–405. Seger, C. R., Smith, E. R., & Mackie, D. M. (2009). Subtle activation of a social categorization triggers group-level emo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460–467.

Tangney, J. P., Miller, R. S., Flicker, L., & Barlow, D. H. (1996). Are shame, guilt, and embarrassment distinct emo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 1256–1269.

Tangney, J. P., Stuewig, J., Mashek, D., & Hastings, M. (2011). Assessing jail inmates’ proneness to shame and guilt feeling bad about the behavior or the self?.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38, 710–734.

Tangney, J. P., Wagner, P. E., Fletcher, C., & Framzom, R. (1992). Shamed into anger? The relation of shame and guilt to anger and self-reported agg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669–675.

Teroni, F., & Deonna, J. A. (2008). Differentiating shame from guilt.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7, 725–740. Tilghman-Osborne, C., Cole, D. A., & Felton, J. W. (2010).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guilt: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 536–546.

Tracy, J. L., & Robins, R. W. (2006). Appraisal antecedents of shame and guilt: Support for a theoretical mod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 1339–1351.

Turner, J. H., & Stets, J. E. (2006). Moral emotions. In J. E. Stets & J. H. Turner (Eds.),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s. (pp.545–566). New York: Springer. Zeelenberg, M., & Breugelmans, S. M. (2008).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harm in distinguishing regret from guilt. Emotion, 8, 589–596.

Zemack-Rugar, Y., Bettman, J. R., & Fitzsimons, G. J. (2007). The effects of nonconsciously priming emotion concepts on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 927–939.

1636 心理科学进展第22卷

Guil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An Intergrated Review

ZHANG Kun1; FANG Ping1; JIANG Yuan2; YU Yue1; OUYANG Henglei1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Educatio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2 Division of Sport Psychology,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For decades, the researches on guilt 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most of which were focused on the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While in recent years, the focus has been turned to the moral dimension of guilt, concerning more about the moral values of emotion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events. Guilt, a moral emotion, develops with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and reconstructing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this review gives detailed discussions on the definition, generation mechanism, behavioral response and prosocial impacts of guilt.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new insights into domestic studie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guilt; morality; compensate; prosocial impacts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试题(含参考答案)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人括号内,每小题1分。 1、制定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宗旨是“为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 B ),提高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建立健康的银行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维护银行业良好信誉,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职业操守”。 A.职业纪律 B.职业行为 C.职业操守 D.职业道德 2、银行业从业人员在无法确知自己的行为是否属于利益冲突或对如何处理利益冲突存有疑问时,应该按照内部规定向( D )报告,寻求内部专业支持。 A.银监会 B.所在机构负责人 C.银行业协会 D.上级主管 3、下列符合“守法合规”要求的做法包括( D )。 A.遵守法律法规 B.遵守行业自律规范 C.遵守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D.以上都应遵守 4、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熟知业务”的有关规定的是( B )。 A.熟知向客户推荐的产品 B.银行产品部门向客户经理介绍产品时未提及风险,客户经理也没有主动了解产品风险C.熟知与自身岗位相关的有关法规 D.熟知业务处理流程 5、某银行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荐银行产品的时候,向客户特别强调了同类产品历史年收益率高达30%,暗示肯定能够达到该收益目标,并强调该产品没有风险,对该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 )。 A.没有做到向客户充分提示风险 B.由于历史上该产品确实没出过问题,也就不用向客户说明是否存在风险 C.该人员是为了完成销售目标,对银行有利,所以是合理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做到授信尽职,但对申请贷款企业的授信尽职不应该包括( D )。A.了解该企业所处行业情况. B.如该企业申请担保贷款,应当了解担保物的情况 C.了解客户所在区域的信用环境 D.必须了解该企业总经理的个人信用卡消费情况 7、工作人员发现同事在给客户介绍产品的时候刻意隐瞒了该产品的风险以实现销售目标,则该工作人员( C )。 A.应当帮助同事隐瞒,以便增加银行销售额 B.不管该行为是否符合规定,与自己无关,不应当过问 C.应当及时提示、制止,并视情况向所在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 D.应当立即向监管部门检举该同事的违规行为,不必事先提醒同事或向本行领导报告 8、当银行业从业人员对所在机构的处分有异议时,采取的正确行为有( A )。 A.先按正常渠道反映与申诉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认为,网络是个开放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因此,我们可以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观点错误的原因是()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②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④网络的应用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网民,我们应该() ①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②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绝对自由 ③强化义务意识,坚持不信谣、不传谣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行为中属于合法搜查的是() A.冲冲怀疑同桌华华偷了他的手机,对华华进行搜身检查 B.超市负责人怀疑顾客杨某偷拿超市商品,对他进行强行搜身 C.公安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住所进行搜查 D.某电器厂为防止产品丢失,对下班的员工搜身检查 4.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12369环保举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环保部门举报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市民用这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体现了公民在行使() A.建议权 B.选举权 C.隐私权 D.监督权 5.下边漫画中的消费者可采取的正确的维权方法有() ①向消费者协会投诉②找几个人砸了这家店铺 ③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做法中既正确行使了公民权利又履行了公民义务的悬 ( ) A.珊珊在图书馆看书时大声喧哗 B.小普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学生” C.阿津把故意弄坏的手机退还给商家 D.小谷在参观旅游景点时乱刻乱画 7.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①有利于形成尊崇英雄的社会风尚②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表明刑法是维护英雄烈士声誉的武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一位在餐馆里吸烟的人说:“我在这里消费,抽烟难道不是我的权利吗?”劝阻这位吸烟者的理由有()①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不抽烟是公民应履行的法律义务④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新修订的《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明确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应引导、帮助经营者建立方便快捷的消费投诉处理机制,鼓励其与消费者采用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消费争议。因为协商这种维护权益的方式( ) ①快速、简便②在当事人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进行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 单项选择题(15×2=30分)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 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A 家庭礼仪 B 交往礼仪 C 职业礼仪D个人礼仪 2. 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是() A 敬业 B 奉献 C 守业 D 文明 3.上课迟到,说脏话,乱扔垃圾,等等.你如何看这些现象?( ) A.个人小事,没必要小题大做 B.违法纪律,与道德无关 C.既不违法,又不违纪.说明道德水平不高 D.小事蕴含道德,加强道德修养要从小事做起. 4.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是() A.男女平等B.勤俭持家C.邻里团结 D.尊老爱幼 5、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6、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 社会舆论 B 传统习惯 C 内心信念 D 评价方式 7、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 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8、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 评价作用 B 教育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指导作用 9、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人身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婚姻自由 10、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A 养性 B 内省 C 慎独 D 顿悟 11.下列哪项是一种高超的岗位能力,是爱岗尽业的升华和高层次展现() A 专业 B 勤业 C 乐业 D 精业 12.“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 A.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力和自由的 C.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D. 公民的合法权力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13.下列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解正确的是()

追寻自然的精神价值_解读生存论视角下的爱默生自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十八卷 总166期 2006第6期自然辩证法通讯JOU RNAL OF DIALEC TICS OF NATU RE Vol 128,Sum No 166No 6,2006 1收稿日期22005年2月3日;修回:2005年5月8日 1作者简介2刘宽红(1970))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04级外国哲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近现代欧美哲学。追寻自然的精神价值 )))解读生存论视角下的爱默生自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刘宽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并进而影响到人的生存问题,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认为,爱默生从生存层面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到精神的领域,赋予自然精神价值和道德审美价值,并通过回归自然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解决时代难题,他的这一思想解构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建构了人与自然关系在更深程度上的和谐,高扬了自然的地位,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生态危机 生存危机 人与自然 超验主义 精神 1中图分类号2N0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0-0763-(2006)06-0022-05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 merson 1803)1882)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作为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和美国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爱默生对美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的诞生,因而在美国历史上,爱默生享有/实用主义哲学之父0和/美国精神的先知0(林肯语)等美称,同时,他的思想也标志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独立。1836年,爱默生发表了5论自然6一书,此书被视为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经典之作,美国学者塞廖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称此书是/与美国政治上的1776年相当0(112,p 1643)5论自然6一书对自然的思考不仅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今天,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一、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的加深凸现爱默生自然思想的重要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亘古未绝,自从人猿分别之后,人与自然便建立起了相依相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与自然关系从远古蒙昧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然而今天,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自然,却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举目望去,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全球气候变暖等现象比比皆是,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刻不容缓的全球性问题。生态危机主要源于人类行为的失范而导致,而人类行为的失范又使得日趋恶化的人与自然关系更加不协调,人类行为失范与人的认识观念密不可分。 追溯西方文化传统,在人自关系上的主导思想是主客二分的人类中心主义,这种理论把自然与人各分两端,片面强调主体人的优先性和征服性,忽视了客体自然的先在性和基础性。笛卡儿主张/借助实践使自己

银行职业道德考试题库含答案

银行职业道德考试题库(一)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 以下关于《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宗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行为 B维护银行业良好信誉 C完善健康的银行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 D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2. 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履行特定岗位职责的行为叫做() A职业行为 B职业道德 C岗位行为 D岗位道德 3. 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为核心的职业价值理念没有树立起来。() A诚信、热情、敬业 B诚信、合规、尽职 C合规、尽职、上进 D诚实、敬业、上进 4. 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以下不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是:() A中国银行 B招商银行深圳分行 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D中国农业银行 5.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的监督。() A所在机构、银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公众 B国际金融机构、所在机构、社会公众 C国际金融机构、银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公众 D所在机构、行业自律协会、国际金融机构 6. 被视为民法中的“帝王原则”,对银行从业人员提出较高要求的是:() A价值最大原则 B客户至上原则 C爱岗敬业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7. 银行从业人员应当守法合规,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银行业从业人员需要遵守的范围的是:() A法律法规 B国际惯例 C行业自律法规 D所在机构规章制度 8. 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是:() A违规风险 B法律风险 C合规风险 D经济风险 9. 以下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做法中,不符合其从业基本准则的是:()

A以所在机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B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C勤勉谨慎 D维护所在机构商业信誉 10. 银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监督机构一般不包括:() A银监会 B中国人民银行 C国家外汇管理局 D国务院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守则》规定的人际关系内容的是()。 A.文明礼貌,不亢不卑 B.客户关系,公私分明 C.遵章守纪,令行禁止 D.协作互助,平等交流 5.工作环境和氛围 12.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A.中国银行 B.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中国人民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13.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属于()。 A.国家所有 B.国家与民营资本共同所有C.国家与外资银行共同所有 D.境内各家商业银行共同所有14. 人民币由()统一印制、发行。() A.中国银行 B.中国银监会 C.中国人民银行 D.国家发改委 15. 人民币的()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一、 1、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订的红十字会法、民法总则、测绘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的立法依据是 ( ) A 、立法法 B 、民法通则 C 、宪法 D 、行政法 2、刑警王某在调查刑事案件中,采取非法手段,逼取供词,构成刑讯逼供罪,被依法逮捕。王某的行为是 ( ) A 、做了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B 、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C 、做了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D 、行使了刑警的权利 3、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下列属于宪法中规定的内容的有 ( )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我国城市、乡村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③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 ) 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②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④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不用实行民主集中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来为民众的住房提供扶持与帮助指导。可见,国家和政府负有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具体体现在 ( ) ①创造和提供条件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②废除公民的义务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③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④定期发放金钱和物质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我国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 ( ) A 、劳动权 B 、财产权 C 、人身自由权 D 、受教育权 7、以下言行中,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 A 、“听说你父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B 、“又该交税了。”“让我想想怎样少交点税。” C 、“征兵工作又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D 、“妈,开学得交一些杂费了。”“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 8、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都在休息,可陈昊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干涉。”陈昊同学的观点是 ( ) A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 、错误的,因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具有平等性和真实性 D 、错误的,因为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9、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针对菲律宾在黄岩岛制造的种种事端,中国政府明确要求: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的船只,决不能干扰中国渔船作业,更不得干扰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中国做好了应对菲律宾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这体现了中国政府 ( )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实训基地) 答题要求:请将第一、二、三题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一、判断是非题(对“√”、错“×”,每题3分,共30分) 1. 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 2. 要做到省察克治,先要学会省察。 ( ) 3. 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既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个人的自尊与修养。( ) 4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有的权利。 ( ) 5.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手段解决。 ( ) 6.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意思是: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学习,哪怕同他相差甚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的总会赶上他。这句话的目的是要人们做到“独慎”。( ) 7.良好职业形象的打造就是要会懂得修饰自己。 ( ) 8. 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 ( ) 9. 道德、纪律、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 ) 10. 员工的良好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 A 养性 B 内省 C 慎独 D 顿悟 2、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的个人印象 ( ) A 家庭礼仪 B 交往礼仪 C 职业礼仪 D 个人礼仪

3、下列哪项是一种高超的岗位能力,是爱岗尽业的升华和高层次展现 () A 专业 B 勤业 C 乐业 D 精业 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C)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 5. 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 D 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 6.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 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7.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 内心信念 B 社会舆论 C 传统方式 D 评价方式 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 (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 (C)领导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 (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9、________,就是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负责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 A.赡养 B.辅助 C.抚养 D.孝敬 10、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 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 诚实守信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基于生命安全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教育课程

基于生命安全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教育课 程 摘要分析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解读生命安全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特有的课程构建模式,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三方面进行阐述,突出课程的重要性,彰显其在生命安全教育视角下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安全教育野外生存课程 1 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生命教育”是帮助关于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学校的“安全教育”一般包括交通消防安全、人身伤害安全、饮食安全、设施安全、教学行为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生命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又略有不同,对二者进行一定的概念辨析是有必要的。 从课程设置看,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类在其活动领域中,预防自然和人为危险、预防各种有害因素的理论和实践的一种科学知识体系。目的在于形成人们对自身周围安全问题的自觉的负责态度,培养学生认识和评价人的生活环境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选择抵御危险的防御方法以及在出现危险时消除不良后果和进行自救、互

救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2 生命安全教育视角野外生存教育的课程构建模式 野外生存是指个体或团体在大自然环境中,在没有外界人为提供维持生命的物质及医疗的条件下,靠自身及团体的力量维持生命的能力。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新形势在逐步发展,随着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组织形式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和大自然的趋势日益明朗,野外生存课程也逐渐进入高校体育课堂。野外生存课程对学生正确理解生命、善待生命、珍爱生命、弘扬生命价值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2.1 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的构建模式 2.1.1 课程目标设置 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提高生命保护的意识、知识和技能,掌握心理状态的调试方法,增强避险自救、互助技能和珍惜爱护生命的能力。对生命的尊重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必要的危机意识、自救互助能力是生命安全教育的核心。 从课程目标设置内容上,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目标。野外生存教育以生存作为最低要求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生命的重视和珍惜,获得思想道德境界的升华乃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1.2 课程内容设置 目前,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系统并没有明确规定,相关

试卷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仪征技师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现代服务管理系13级《德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期末考试试卷A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的一生可以称之为职业的一生,所以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只有在职业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 ) 2、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行为准则、思想情操与道德品质。( ) 3、一个人就是否获得了职业成功,只要瞧她的职位、收入以及生活水平就可以了。( ) 4、任何有偿服务都不就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不应该追求经济回报。( ) 5、内省就就是依据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进行反省与检讨;克己就就是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克制自己,非自己职责范围的事一律不做。( ) 6、企业员工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目的就是赚取利润,只要能够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就就是一名优秀的员工。( ) 7、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是员工自我修炼的结果,与职业纪律及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关系不大。 ( ) 8、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采用书面方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协议。( ) 9、如果把求职的整个过程瞧做就是一次求职者的自我推销,那么个人资料就就是这次推销过程中的广告与产品说明书。( ) 10、肯德基、麦当劳就是典型的加盟商,所以开一家这样的连锁店肯定盈利。(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A、B、C、D、 1、职业就是指个人按照社会分工所从事的相对稳定、( )、有报酬的工作。 A、能谋生 B、合法 C、有单位 D、承担相应责任 2、1986年,20岁的庄文辉刚刚当上一名司炉,对她来说,开火车就就是往锅炉里铲煤;2009年,她西装革履的坐在时速250千米每小时的动车组驾驶室内,面对的,已就是高度自动化的电脑仪表。这个例子说明职业的专业性内涵具有鲜明的( )特征。 A、典型性 B多样性、 C、领域性 D、时代性 3、职业活动的本质就是( ) A、获取经济回报 B、提供社会服务 C、战士个人才干 D、体现社会文化 4、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这句话重点强调的就是( ) A、就业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收入方式 B、就业就是人们获取经济地位的途径 C、就业就是人们承担责任、体现价值的主要方式 D、就业就是人们获取社会地位的方式 5、职业道德即使对从业人员在( )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就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 A、日常生活 B、职业活动 C、社会活动 D、企业生产 6、职业道德给人们的职业活动划定了一条不能突破的( ),如果突破了,就就是不道德就就是缺德。 A、框架 B、期限 C、底线 D、观念 7、为赚取更多的利润,一个餐馆老板让厨师用“地沟油”做菜。对此,我们的评价就是( ) A、眼不见为净 B、为降低成本,可以理解 C、卫生意识差 D、不道德,缺德 8、职场上有这样一句话:有德有才就是正品,有德无才就是次品,无德无才就是废品,无德有才就是危险品。这句话强调的核心内涵就是( )

精选新版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库500题[含答 案] 一、单选题 1.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其低层次的要求是(A)。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为人民服务 (C)人人为党 (D)坚持集体主义 2.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这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社会和谐 (B)稳定发展 (C)发展经济 (D)繁荣富强 3.相对于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和集体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来说,国家和集体中的一个成员的利益是指(A)。 (A)个人利益 (B)国家利益 (C)集体利益 (D)人民利益 4.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体现社会主义这种本质的是(C)。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为人民服务 (D)党和政府的最高宗旨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由“一个原则”“五个规范”“九个范畴”组成。这一个原则是指(C)。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集体主义原则要求把(B)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A)国家利益 (B)社会集体利益 (C)团体利益 (D)党的利益 8.??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力量。 (A)新闻工作者(B)教师(C)科研工作者(D)知识分子 9.要不断培育科学的和谐发展文化,以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B)。 (A)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B)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D)坚持改革开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与(C)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 (A)精神文明 (B)物质文明 (C)和谐文化 (D)和谐氛围 11.做人的最高标准是(D)。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理想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的是(B) (A)敬业 (B)乐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期中检测卷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一规定说明( ) A.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B.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C.宪法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D.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措施 2.右边的漫画说明尊重和保障人权( ) A.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B.要求行政机关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C.要求审判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 D.要求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 3.2017年7月25日上午,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在省人大会议中心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主持会议。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属于国家的( )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4.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毛泽东曾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要用好权力,造福于民③领导干部必须放弃个人利益④要按照宪法的规定行使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7年9月5日至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广西调研时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法律,积极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加快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社会、民生、文化、生态等领域立法,依法支持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D.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6.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 C.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师职业道德》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doc

教师职业道德》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哪些? 答: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 2、在实践中如何做到依法执教? 答:依法执教是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反映了现代社会逐步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趋势。作为现代教师,不仅要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要养成依法执教的自觉行为。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二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 3、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1)对教师工作的动力功能(2)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3)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4)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功能(5)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6)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 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5.实践中教师怎样做到严谨治学? 答:在实践中教师怎样做到严谨治学(1)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2)把握规律,科学施教(3)严以律己,精益求精(4)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6.教师应如何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答:发挥家长教育作用的基本策略有两大方面:一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家长提高教育修养,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二是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教育活动,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实践中应做到(1)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2)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3)帮助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和思想。 7.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有:(1)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2)克服文人相轻,相互学习配合。(3)尊重同志,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8.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 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须把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第二、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第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第四、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第五、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 10.从人生观、道德观上矫正为师不廉的现象应注意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答:从人生观、道德观上矫正为师不廉的现象应注意解决以下几方面的基本问题:(1)人与社会问题(2)奉献与索取问题(3)义和利的问题(4)幸福观的问题。 11、在实践中应怎样体现爱岗尽责?、 答:教师在实践中做到爱岗敬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第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三,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第四,勤奋钻研,科学施教。第五,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二、辨析题,并说明理由

关于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建构的思考

关于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建构的思考 道德与人性长期以来就是人们自身研究的重点。全面省思道德与人性的关系是研究道德及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人性是道德的根基,道德是人性的核心,将道德教育放在人性视角下进行诠释才具有意义。道德教育作为一门提升人生境界和德行品质的学科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在思考如何建构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做到赋予传统“德”文化以时代特征,丰富对人性的认知,重视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自身建设。 标签:人性;道德;道德教育;价值观 一、历史的回顾 为了全面省思道德与人性的关系,需要将道德放入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面临生存或是灭亡,生存成为第一法则。在人与人以群居形式结成的交往方式中,原始的道德萌芽逐渐显现。原始的道德表现为一种约束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它是群居式人际关系及真正人类社会形成前,人与自然相抗衡的法宝,甚至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关键。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智力实现大幅提升,带来的是阶级社会的出现和物质的丰富,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逐渐占据上风。在保持道德本能与理性潜能并行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理性彰显的光辉,在知识爆炸的工业社会中尤为突出。诚然,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经阶段,也体现了不断开发的智能潜力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这不能成为掩饰物质的满足与精神匮乏和道德丧失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借口。“现代科学技术的无处不在、无坚不摧和新产品、新工艺的无奇不有、无所不能,容易使人更多地关注‘物’的因素,徜徉于技术的神奇、信息的快捷、物质的丰赡和生活的舒适,而忽略了德行的修养、理性的崇高和个性的丰满,这样势必会造成科技对德行的挤占、物质对精神的压抑、工具对素质的取代。”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激化了人性矛盾,掌握知识大权的科技专家似乎更具发言权,在这种重信息和知识的时代中,人们在懂得“如何活”的意识前提下开始寻找“怎样活”和“为何这样活”的答案。尤其在价值体系多样化,对人性与德行提出严峻考验的当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仅靠物质,更需要精神力量,即存在于头脑中规约行为的潜在意识能力——道德。 二、道德——人性的观照 要保持人性认知的完整就离不开对道德的关注。传统意义上的人性分析是从二元论开始的,东方文化背景下人性被分为善恶,西方文化背景下人性被分为理性与非理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分别将人性本质拉向两个极端。人非善即恶,非理性即感性,在这两种张力的作用下,人们的视野逐渐转向了人性中更高的层面,人们不禁会问:“什么是掌握人性善恶的无形之手?”“什么是激化理性与感性之间矛盾的罪魁祸首?”“难道我们只能将人性置于黑白、正负之间吗?”正视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认识的升华。在不停地追问下,人们意识到人性与道德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意识的轮廓逐步清晰,在人性光环的照耀下,道德认知凸显其应有之

银行职业道德考试题库含答案

银行职业道德考试题库 含答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银行职业道德考试题库(一)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 以下关于《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宗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行为 B维护银行业良好信誉 C完善健康的银行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 D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2. 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履行特定岗位职责的行为叫做() A职业行为 B职业道德 C岗位行为 D岗位道德 3. 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为核心的职业价值理念没有树立起来。() A诚信、热情、敬业 B诚信、合规、尽职 C合规、尽职、上进 D诚实、敬业、上进 4. 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以下不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是:() A中国银行 B招商银行深圳分行 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D中国农业银行 5.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的监督。()

A所在机构、银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公众 B国际金融机构、所在机构、社会公众 C国际金融机构、银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公众 D所在机构、行业自律协会、国际金融机构 6. 被视为民法中的“帝王原则”,对银行从业人员提出较高要求的是:() A价值最大原则 B客户至上原则 C爱岗敬业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7. 银行从业人员应当守法合规,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银行业从业人员需要遵守的范围的是:() A法律法规 B国际惯例 C行业自律法规 D所在机构规章制度 8. 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是:() A违规风险 B法律风险 C合规风险 D经济风险 9. 以下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做法中,不符合其从业基本准则的是:()A以所在机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B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C勤勉谨慎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7年10月8日正式实施《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其中第十一条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不得通过公众账号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下列对该《规定》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必要的限制是对权利、权益的一种保护②在“互联网+”时代,这些管理规定与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相违背的③国家应该充分保护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④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给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造成混乱与伤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公民都受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过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②所有公民在司法上平等,在实施、适用法律上平等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适用范围内的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现在微博在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上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但是微博言论必须接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这说明 ①自由是无条件的②自由是有条件的③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约束、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④自由离不开法治,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4.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公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自10月1日起,各网站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于未经认证者不得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这说明 A.在网络上公民不享有言论自由B.自由只会导致混乱和伤害 C.自由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繁荣D.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5.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我国如此重视法治,是因为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的自由权利密不可分。关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相互对立,水火不容 C.相互排斥,势不两立 D.相互融合,不分彼此 6.某纺织厂200多名下岗女工,因生活困难,在未经市公安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到市政府门前静坐示威,要求市政府出面解决工作问题和工资待遇。她们不听公安人员的劝阻,静坐时间长达20小时,阻碍了交通,影响了市政府的工作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她们在依法行使示威的自由权利 B.静坐示威是她们的自由权利,只要不妨碍他人就可以行使 C.她们不按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D.她们的方式和程序是合法的,但没有示威自由权利 7.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面对这些现象,要求我们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②运用刑罚严厉打击.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实训基地) 答题要求:请将第一、二、三题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一、判断是非题(对“√”、错“×”,每题3分,共30分) 1. 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 2. 要做到省察克治,先要学会省察。 ( ) 3. 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既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个人的自尊与修养。( ) 4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有的权利。 ( ) 5.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手段解决。 ( ) 6.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意思是: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学习,哪怕同他相差甚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的总会赶上他。这句话的目的是要人们做到“独慎”。( ) 7.良好职业形象的打造就是要会懂得修饰自己。 ( ) 8. 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 ( ) 9. 道德、纪律、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 ) 10. 员工的良好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坚守自己的道

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A 养性 B 内省 C 慎独 D 顿悟 2、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的个人印象() A 家庭礼仪 B 交往礼仪 C 职业礼仪 D个人礼仪 3、下列哪项是一种高超的岗位能力,是爱岗尽业的升华和高层次展现() A 专业 B 勤业 C 乐业 D 精业 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C)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 5. 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 D 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 6.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 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 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7.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 内心信念 B 社会舆论 C 传统方式 D 评价方式 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 (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

部编人版2018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一、 1、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订的红十字会法、民法总则、测绘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的立法依据是 ( ) A 、立法法 B 、民法通则 C 、宪法 D 、行政法 2、刑警王某在调查刑事案件中,采取非法手段,逼取供词,构成刑讯逼供罪,被依法逮捕。王某的行为是 ( ) A 、做了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B 、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C 、做了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D 、行使了刑警的权利 3、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下列属于宪法中规定的容的有 ( )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我国城市、乡村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③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 ) 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②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④在国家机关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不用实行集中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来为民众的住房提供扶持与帮助指导。可见,国家和政府负有保证公利实现的责任,具体体现在 ( ) ①创造和提供条件来保障公利的实现 ②废除公民的义务来保障公利的实现 ③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来保障公利的实现 ④定期发放金钱和物质来保障公利实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我国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 ( ) A 、劳动权 B 、财产权 C 、人身自由权 D 、受教育权 7、以下言行中,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 A 、“听说你父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B 、“又该交税了。”“让我想想怎样少交点税。” C 、“征兵工作又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D 、“妈,开学得交一些杂费了。”“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 8、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都在休息,可昊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昊同学的观点是 ( ) A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 、错误的,因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具有平等性和真实性 D 、错误的,因为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9、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针对菲律宾在黄岩岛制造的种种事端,中国政府明确要求: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的船只,决不能干扰中国渔船作业,更不得干扰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中国做好了应对菲律宾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这体现了中国政府 ( )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