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探索儿童的科学——小学科学优质课研讨会

探索儿童的科学——小学科学优质课研讨会

探索儿童的科学——小学科学优质课研讨会
探索儿童的科学——小学科学优质课研讨会

探索儿童的科学 ——课堂中的科学实践

第四届教科版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暨研讨会(河南2014.10.16-17)

教育科学出版社

目 录

一、前言: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教育新观点

二、节录:理解和实施作为实践的科学

三、相关文献:

在K-12阶段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实践

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科学课堂上的模型建构和修正

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践:解释和论证

教作为实践的科学

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论证的必要性分析

四、教学案例:科学实践能力是如何支持和培养起来的

案例一:动手量起来——一个让学生参与科学实践和数学学习的简单课程

案例二:通电的绳子——一个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闭合电路而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

案例三:在你的校园里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大概念

案例四:开展一场科学辩论——建模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论述能力

案例五:杠杆的科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第2课)

案例六: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热”第6课)

前言: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教育新观点 2013年公布的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变化,那就是强调了科学课程构建的三个维度:科学与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以及学科核心概念。这个新标准从三个维度重新描述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学习目标,成为指导全美科学教育的新纲领。

这一变化反映了近一时期美国对中小学科学教育最为重要的反思和改革,集中了自1996年以来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这些反思和改革中,有哪些观点最值得我们中国科学教师关注和借鉴呢?

本次研讨会准备重点研究和讨论三个维度中的一个——科学和工程实践。我们注意到,在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科学和工程实践”一词已取代了“科学探究”。“科学和工程实践”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实践”取代“探究”?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这一变化背后蕴含的科学教育新观点?如何用科学实践的思想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们期待着和大家一起研究和探索。

有关文献告诉我们,“科学探究”向“科学和工程实践”的转变源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对学习本质的深入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另一方面是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进一步理解(科学是如何发展进步的)。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学生应该像科学家了解、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那样来学习科学。从教学的层面上可以具体理解为,学生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核心概念的有效学习,这种实践应该与科学家的研究更为相似。

实际上,从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讨论小学“自然课”更名为“科学课”究竟意味着什么?课程和教学应该发生哪些变化?我们怎样才能把课上成真正的“科学课”?13年来,我们同美国的科学教师一样,在对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词汇“科学探究”的理解上,也产生过许多误解,至今仍在经历着不断认识和探索的过程。“科学和工程实践”新观点的提出,有可能拓展和丰富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原有认识,进一步推动科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进展。

为便于老师们对“科学和工程实践”这一新观点进行了解和研究,我们编写了这一本小册子,希望大家喜欢它。

节录:理解和实施作为实践的科学

编者按: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科学和工程实践”的涵义、产生的背景以及与其他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减少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误解,我们以问答的方式编辑了下面的内容。这些“答案”全部出自已经发表了的有关“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文献或期刊文章,供阅读和讨论。

问:“科学和工程实践”指的是什么?

答:“科学和工程实践”包括8个实践类型,它们分别是:

·提出问题和明确需要解决的难题

·建立和使用模型

·设计和实施调查研究

·分析和解释数据

·利用数学和计算思维

·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

·基于证据进行论证

·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

问:这些实践类型要求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

答:1. 提出问题和明确需要解决的难题

能够提出关于物质世界的问题,能区分科学问题和非科学问题,区分提出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能质疑数据,解释或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2. 建立和使用模型

可以通过图画、表格或做实物模型,表征自然界的具体事物、相互关系或运动模式,能够运用类比、举例或比喻的方法描述一个科学原理。

3.设计和实施调查研究

能够以现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设计并进行探究,寻找对于问题的合理答案。能开展不同类型的调查研究,利用不同的技术收集数据,包括控制变量的实验。在探究中能够与同伴密切合作。

4.分析和解释数据

能够通过绘画、写作、图解、制表或统计分析简单记录并分享观察到的事物。

真实实践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的过程。能描述数据的重要特点、相关性或因果关系,运用逻辑推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5.运用数学和计算思维

学习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及单位,得出测量结果和定量结果,尝试使用计算机记录、汇总和展示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

6.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

在基于证据解释自然现象的过程中,能运用证据支持或建构某一解释。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能运用所提供的工具和材料,并能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

7.基于证据进行论证

能比较和评价同伴提出的不同科学解释,判定哪个解释的证据更加充分,并合作探寻最佳解释。能运用证据证明自己的想法,挑战不同的观点或支持某一观点。能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利用他人的证据和评论来反思和修正自己的理解。在口头、书面以及利用图表表述时,使用逻辑推理。

8.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

能运用观察结果和文本与他人清晰地交流,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能运用模型、图画及数字说明个人观点的细节部分。能通过阅读书籍和其他可靠的媒体获取信息,对自己和同伴的想法或方案的优点进行评价。

问:“实践”和“探究”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强调在科学教育中要把知识和技能更好地结合起来,避免把“探究”解读成一系列固定的步骤或方法。“科学与工程实践”包含了“科学探究”,同时也超越了原有的对科学探究的认识。科学实践是对科学学习本质认识的一种扩展和丰富,“实践”一词能够更好地解释和拓展“探究”在人类的科学学习活动、认知过程和社会交往方面的作用。

问:“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答:与1996年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相比,新一代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科学与工程实践”显示了一个重要的进步,即没有把这8个实践类型作为学习目标或学习内容独立存在,而是强调了科学活动中核心概念背后的推理过程、对概念的论述和运用。这一转变提醒我们,应关注在建构科学知识时论证所起的作用,认识到科学知识是通过一种推理过程而建立的。例如解释这种科学

实践,是要把一系列对需要解释的现象的推理联系起来,产生一个符合证据的因果链,其中包括对不同观点的仔细比较、评估和达成一致。也就是说,在科学活动中要强调逻辑推理、社会交往和讨论交流。

由于“科学与工程实践”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并且从“探究”到“实践”的变化是改变的核心。因此有专家指出,这一新标准的创新之处很可能成为未来成功实施科学标准的一个重大挑战。

问:为什么是“实践”而不是“探究”?

答:“科学与工程实践”观点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

1960年代国际科学教育改革运动中的一个主要创新理念是引进了“科学的过程”概念来代替“科学的方法”。即要求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特定的和基本的过程,而不再简单记忆科学方法的5个步骤。

1960-1990年,“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方法得到关注和支持。“科学探究”扩大并提升了关于“科学的过程”的认识,提供了对“科学”的更丰富的理解,为学生科学认知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并开发了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科学探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被广泛地实施。

在1990年代后,研究者们对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及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反映在《把科学带进学校》一书中。这本书描述了将科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4个能力:

·能够了解、应用并阐述关于自然界的科学解释;

·能够生成和评估科学证据和解释;

·能够理解科学知识的性质和产生的过程;

·能够有效地参与科学实践和科学论述。

书中的一段话值得反复琢磨和推敲。“全书我们都在讲‘科学实践’,意指那种将4个方面内容整合为‘作为实践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什么不用‘探究’一词代替呢?‘科学实践’涉及了以某种方式做一些事情和学习一些内容。在这种方式中做与学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实践’一词……包含了字典里关于该词的多种不同含义。它可以指为了变得更精通而重复做一些事(例如练习吹号);它也可以指彻底地学习某件事以致其成为了一种习惯(例如践行节俭);它还可以指用一个人的知识去实现一个目标(例如法律实践或者教学实践)”。

问:应该怎样从教学的角度理解“科学与工程实践”?

答:对“科学与工程实践”需要从学习成果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来思考。它既代表了教育的目标,也代表了教学的指导方法。

首先,学生应该发展科学实践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能力,并且要理解作为科学与工程实践的结果,科学知识和工程结果是如何产生的。其次,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实践提供了一种手段让学生获得上述学习成果和其他有价值的成果,例如对核心概念和跨领域概念的理解。简言之,实践既代表了学生应该知道的和会做的一面,也代表了如何教他们知道和会做。

总之,如果我们希望学生了解科学界是通过构建解释和论证而形成知识的话,那么他们必须亲自应用这些实践去处理他们发现的问题。

问: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与工程实践”需要注意什么?

答:1.应整合实施,不能步骤化、模式化地理解和开展8种实践类型。

2.在观念的转变中,要正确理解实践的转向并不否定科学的探究属性,相反,恰是对科学探究属性的丰富和拓展。对社会交往和讨论交流的强调,是重视社会与文化在科学中的权重,作为实践的科学更能全面体现科学的本质。

3.“科学与工程实践”在现实中是复杂而动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能不停地往返于取证、解答与评价之间,也可能同时展开其中两方面甚至三方面的活动。教学中的“科学与工程实践”活动也会具备这样的特点。

参考书目及文献:

1.《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美]R·基思·索耶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2013.4

4.《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与核心概念》(简称《科学教育框架》)(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s,Crosscutting Concepts,and Core Ideas),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简称NRC),2011.7

5.《在K-12阶段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实践——对K-12科学教育框架的解读》,Rodger W. Bybee,《中国科技教育》2012.2,P41-46

6.《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科学课堂上的模型建构和修正——理解美国》,Joseph Krajcik,Joi Merritt,《中国科技教育》2012.6,P43-46

7.《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践:解释和论证——解读》Brian.J.Reiser、Leema K Berland、Lisa Kenyon,《中国科技教育》2012.9,P34-39

8.《教作为实践的科学——美国科学教育实践转向的内涵、依据及启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林静,《教育科学》2014.2,P79-83

9.《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论证的必要性分析——基于科学本体、科学学习和国际比较视角》,邓阳、王后雄,《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3期P60-65

在K-12阶段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实践

——对K-12科学教育框架的解读

文:Rodger W. Bybee 翻译:姜景一

今天早上我看了电视节目“芝麻街”,节目里的主人公们扮成工程师,设计一条能装载着石头漂浮起来的船。在节目的另一个环节中,孩子们提出问题,并推测小车的最佳设计。他们制作出小车模型,还完成了一项调查活动,根据小车沿斜坡向下滑动的能力来确认最好的设计。孩子们还了解到基座面积大能使塔更稳定。其他节目环节中,孩子们还从1数到12,并且探索不同的得到12的数字组合。Bert和Ernie(“芝麻街”节目中两个卡通木偶人物——译者注)通过滚动石头最终“发明”了轮子。这些节目内容是“芝麻街”节目第42季主题“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下的典型活动。

你也许会问,这些内容和K-12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科学与工程实践有什么关系呢?“芝麻街”节目的制片人认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实践对于孩子们十分重要,完全可以作为一季节目的独立主题,甚至是长期主题。观看“芝麻街”节目的孩子们被引导着去开展实践:提出问题,明确要解决的困难,制作和使用模型,计划和开展调查,分析和解释数据,应用数学,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运用证据参与辩论,以及收集、评估和交流信息。诚然,这些实践的提法很精细复杂,但是许多学生在进入小学后就会逐步接触到这些实践活动。

在本文中,我将根据最近发布的《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领域概念和核心概念》(NRC 2011),重点讲述其中的科学和工程实践。我意识到新的科学教育框架有了一些改变,而最终新一代的科学教育标准将会提出科学教育界的新观点。我特别关注那些准备当教师的师范学生和各年级科学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像“为什么是‘实践(practice)’而不是‘探究(inquiry)’?”“为什么是科学和工程?”这样的问题是很自然的,我将在后文中讨论。但是为了提供背景和说清来龙去脉,我首先讨论一下“实践”。

理解和应用科学与工程实践

这一部分将深入详细地说明实践,并简单描述关于实践学生需要知道的和能够做到的有哪些,以及如何教会他们。表1-表8摘录了国家研究理事会(NRC)颁布的“框架”内容,为了清晰和做对比,我对摘录内容进行了一些改编,但保

留了实质内容。

表1:提出问题和明确需解决的难题

科学源于关于某一现象的问题,例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或者“什么原因导致了癌症?”科学家的基本实践是能够针对现象提出通过实证可以解答的问题,以便确定哪些是已知的,哪些问题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工程学源于需要解决的某个难题,例如:“我们如何降低国家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如何减少某种疾病的发病?”“如何提高汽车燃料的效率?”工程师的基本实践是不断提出问题来搞清楚需要解决的难题,确定成功的解决方案的标准,并明确限制条件。

表2:建立和使用模型

科学经常包含建立和使用模型,并通过模拟的方法来帮助形成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模型有可能超越可观察的范围,并模拟一个尚未能见的世界。模型可以是“如果……那么……,因此……”形式的预测,以便可以对假设的解释进行验证。

工程学用模型和模拟的方法分析已有的系统,找出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者去测试一个关于新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工程师设计和使用各类模型去测试提出的系统,发现设计中的优点和局限。

表3:设计和实施调查研究

科学调查研究可以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进行。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并实施一个系统性的调查,并需要明确哪些是数据,哪些是实验中的变量。

工程研究的开展,是为了获得特定标准或参数而收集重要数据,以及检测提出的设计。像科学家一样,工程师必须明确相关变量,考虑如何测量变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研究可以让他们确定设计在不同条件下的有效性、效率和持久性。

表4 分析和解释数据

科学调查研究所生成的数据必须工程研究包括分析对设计进行测

经过分析以获取其含义。因为数据本身往往不能自明,科学家要利用一系列工具,包括制表、图解、可视化以及统计分析,去阐明数据中的重要特点和模型。还需要确定误差来源和计算确定程度。现代技术使大量数据的收集变得更加容易,从而为分析提供了第二手来源。试时收集的数据,从而可以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并确认各自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特定的设计标准,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哪个设计最好地解决了难题。像科学家一样,工程师需要利用一系列工具来确认主要的模式并对结果进行解释。科学的进步使对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分析变得更加快捷而有效。

表5:利用数学和计算思维

在科学领域,数学和计算是表征物理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诸如构建仿真、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定量关系的确认、表达和应用等方面。利用数学和计算方法可以作出对物理系统性能的预测,并对此预测进行测试。此外,统计技术对于确定重要的模式和建立相关性关系方面作用巨大。

在工程领域,已确立的关系和原理的各种数学和计算表征是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部分。例如,结构工程师需要对设计进行数学分析,计算其是否能够承受预期的使用压力,以及是否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预算范围内完成设计。此外,如果需要,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试平台,可以发展设计出难题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改进。

表6: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

科学的目标是建立能为物质世界提供解释的理论。一种理论,当其具有多组独立的实证证据、更强大的解释能力、能说明更广泛的现象,以及一致而简洁的解释时,才能被接受。

工程设计的目标是基于物质世界的科学知识和模型的难题而提出的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每一个解决方案的提出都是一个平衡达到要求的功能、技术的灵活性、成本、安全性、审美以及符合法律要求等诸多相互矛盾的标准的过程。最佳方案取决于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标准和约束条件。

表7:基于证据的论证

在科学中,推理和论证对于阐明一系列证据的优势和弱点,以及找出关于一种自然现象的最佳解释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必须要为自己的解释辩护,在可靠数据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证据,利用他人的证据和评论来检查自己的理解,以及与同行合作探寻所研究现象的最佳解释。

在工程领域,推理和论证对于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工程师都要与同行合作,并经历一个关键阶段,即从诸多相互竞争的想法中选出一个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案。工程师运用系统性的方法去比较各种选项,基于测试数据形成证据,用论证的方式为自己的结论辩护,批判性地评价别人的想法,并且为了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设计。

表8: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

如果科学家不能清晰、令人信服地交流他们的发现,或者学习了解他人的发现,科学领域就不能取得进步。因此,科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口头和书面形式,用表格、图表、曲线图和方程,以及长期参与同行讨论等方式交流研究的想法和探究的结果。科学家需要具备对论文、互联网、研讨会或讲座等形式的科学文本进行理解的能力,以便评价所获得信息的科学有效性,从而将这些信息整合到所提出的解释之中。

如果工程师的设计的优点不能被清晰、令人信服地表达出来,工程领域不可能产生新的或改进的技术。工程师需要具备相应能力,用口头和书面形式,用表格、图表、绘图或模型,以及长期参与同行讨论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此外,像科学家一样,他们需要能够从同行的专业文字中引申出意义,评估信息并有效地应用。

甚至早在学龄前阶段,孩子们就会就他们周围的自然和人造的世界相互提问或向成人提问。如果学生进行了科学与工程实践,他们就会提出更好的问题,并且能更好地明确一个需解决的困难,例如:学生们应该学会如何相互提问,学会认识“提出的问题(question)”和“需要解决的困难(problem)”之间的区别,能够从各种类型的问题中分辨出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在高年级,提出科学问题

和确定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发展,例如回答问题时能使用数据表格和函数,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标准和限制条件等。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展示照片、表格、图画以及简单的实物模型,例如飞机和汽车等,来引入科学和工程模型的概念。而在高年级,模拟实验和更为复杂的概念性的、数学的和运算的模型被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探索系统组成的变化,生成能够用于形成科学解释或者技术性解决方案的数据。

规划和开展调查研究是K-12年级阶段课堂上应有的基本学习体验。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不断开展不同类型的调查研究,利用不同的技术收集数据,更加关注变量的类型,为开展调查研究而梳理科学和/或者工程学的来龙去脉,这些实践不断加深和丰富了学生的理解和能力。

科学和工程都涉及到数据分析和解释。低年级学生仅仅是通过绘画、写作、使用整数和口头描述来简单记录并分享观察到的事物;在初、高中,学生将描述数据间的关系和模型,区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比较和对比几组独立的数据以确保一致性和确认形成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这类科学与工程实践与另一类应用数学和计算思维的实践有着部分的重叠,而这是很有意义的。虽然这两类实践都可以使用模拟数据来完成,但是对于他们更有帮助的是去真实地体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应用数学和计算思维。

低年级学生可以学习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和温度计)及其单位,得出测量结果和定量结果来比较针对一个工程问题所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高年级学生则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分析数据,用统计学方法来表现数据的重要性。

学生们可以学习使用计算机来记录测量结果,汇总和展示数据,以及计算数据之间的关系。当学生们进入更高年级,这些在科学课上的经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

学习如何利用证据来形成一个对于相关现象的合理解释,以及利用证据来支持一个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是所有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建构一个科学解释或是一个解决方案都需要整合现有的科学知识,并且常常包含使用模型。这些实践以及表1中的内容都将科学和工程进行了区分。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可能听到对同一观察结果的两种不同解释,并要判定哪

个解释的证据更加充分。学生也可能听取别的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法,并要求获得能支持该解决方案的证据。高年级学生应该学习辨别出论断是什么,区分数据和证据,在口头、书面以及利用图表进行表述时使用逻辑推理。

在小学阶段,这些实践活动需要涉及交流科学和技术信息,掌握口头和书面表达,恰当地运用模型、图画和数字。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实践内容将越来越复杂,可能包括准备调查研究报告,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形成观点,以及对多组证据、不同的模型和评估性分析进行整合等等。

在上述的介绍以及对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概述后,接下来我转向讨论一些因教学策略和学习效果转变而带来的一些问题。虽然科学老师有许多疑问,但下面我将讨论两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即“为什么是‘实践’?”和“为什么要有工程学?”。

为什么是“实践”?

科学老师提出“为什么用‘实践(practice)’这个词?为什么不继续使用‘探究(inquiry)’?”这些问题很有道理。一段简短的历史可以提供答案的背景。

1960年代改革运动中的一个主要创新理念是引进了“科学的过程”的概念来替代“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过程”这一理念从强调学生记忆科学方法的5个步骤,转变为学习特定的和基本的过程,如观察、阐明、测量、推理和预测。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的新重点,新的教学材料整合了活动、实验和调查,为学生提供机会学习“科学的过程”,同时发展对科学学科的概念结构的理解。

在1960-1990年间,“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方法逐渐得到关注和支持,它强调学习科学概念,并运用探究的技能和能力来学习概念。

科学教育界的领导者Joseph Schwab和Paul Brandwein以及一些出版物,如《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提出了这种向科学探究转变的趋势(Rutherfrd和Ahlgren,1989)。1990年代,“科学探究”是《科学素养的基准》(AAAS,1993)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RC,1996)的基础准则。加上《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RC,2000)一书,这些出版物对美国各州的教育标准以及“探究”在学校科学教育项目中的地位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重要的是,“科学探究”扩大并提升了早期关于“科学的过程”的认识,并提供了关于“科学”的更丰富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科学认知的能力,以及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注意到,转向“科学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教育改革确实使将科学活动

和调查研究作为学习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这一理念得到更多的强调。然而,科学探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被广泛地实施。

在《标准》颁布后的15年中,研究者们对于学生如何学习科学(Bybee 2002;Donvan和Bransford,2005)以及科学是如何运作的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把科学带进校园(Taking Science to School)》(2007)和《各就各位,预备,科学!(Ready,Set,Science!)》(Michels,Shouse和Schweingruber,2008)两书中集成了这些方面和其他领域的进展。这两个出版物对于新的《科学教育框架》有着重大影响。

《把科学带进校园》描述了将科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4个能力。在科学领域有特长的学生要:

·能够了解、应用并阐述关于自然界的科学解释;

·能够生成和评估科学证据和科学解释;

·能够理解科学知识的性质和产生过程;

·能够有成效地参与科学实践和科学论述。(Duschl,Schweingruber和Shouse,2007)

下面引自《各就各位,预备,科学!》中的一段话就是以这些科学专长为基础,回答了“为什么是‘实践’?”这一问题。

“全书我们都在讲‘科学实践’,意指那种将4个方面内容整合为‘作为实践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什么不用‘探究’一词代替呢?‘科学实践’涉及了以某种方式做一些事情和学习一些内容,在这种方式中做与学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实践’一词……包含了字典里关于该词的多种不同含义。它可以指为了变得更精通而重复做一些事(例如练习吹号);它也可以指彻底地学习某件事以致其成为了一种习性(例如践行节俭);它还可以指用一个人的知识去实现一个目标(例如法律实践或者教学实践)。”(Michaels,Shouse和Schweigruber,2008) “科学探究”是科学实践的一种形式。因此,科学教育框架里面呈现的观点并非是探究话动的替代,而是对科学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扩展与丰富。请注意,强调教学策略是与科学实践相一致的。当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时,活动成为学习实验、数据和证据、社交对话、模型和工具、数学,以及发展评价知识论断、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和形成解释等能力的基础。

为什么要有工程学?

同样地,一个简单的历史可以说明把工程实践包含在内的缘由。1960年代,工程和技术在美国的科学课程中被边缘化(Rudolph,2002)。美国课程改革时期确实有个项目叫“人造的世界”,由“工程概念课程计划”项目开发。然而,技术被列入了其他国家的课程(Black和Atkin,1996,Atkin和Black,2003)。《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有两章名为“技术的性质”和“被改造了的世界”。这种对于技术和工程的重新引入之后又进一步在《科学素养的基准》(AAAS,1983)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RC,1996)中被发展。技术随着《技术素养的标准》(ITEA,2000)的出版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

21世纪初,出现了缩写词STEM,用于描述众多多样化的教育试点项目。STEM 中的字母T和E代表技术(Technology)和工程(Engineering)。

通过本文中8个表格的内容描述,读者无疑能够发现科学与工程的实践在很多方面是有重叠的。除了科学与工程学的目标不同外——科学提出关于自然界的问题,并用以基于实证的解释的方式给出答案;工程学明确有关人类需求和愿望的问题,并以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形式给出解决方案——科学与工程实践是平行和互补的。

因此,科学教师以及在教师教育项目中的学习者需要认识到科学与技术作为学科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标志着各学科特点的实践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有一些好消息。很多课程已有的活动是基于工程学的问题。建桥、高空掷蛋以及(如我们在电视节目“芝麻街”一开场时所见的)设计小车模型,这些活动都是工程学在小学学校教育中的例子。遗憾的是,这些工程学问题以及相应的实践往往被错误地当作是科学。通过对术语的辨析和活动的继续开展,小学教师可以引入科学与工程实践而不必在课程中增加过多内容。而且更有价值的是,工程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所有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科学教师可以从一些已经在使用的技术开始,例如显微镜、望远镜和计算机,作为例证来说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此外,科学与工程的实践中还有一些里程碑式的例证。在此我想说,科学史对于说明技术和工程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于科学知识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有一个非常好的科学因技术和工程而得到发展的当代例证,就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及其可能的未来接班者—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互补的目标

本文主要是深入阐述新的《科学教育框架》中科学与工程实践这方面的内容。虽然国家研究理事会报告只是一个框架而不是标准,但是科技教育界开始为新标准作准备将是明智之举。

由于科学与工程实践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并且从“探究”到“实践”的变化是核心,这一新标准的创新之处很可能成为对末来成功实施科学标准的一个重大挑战。以下的简单讨论基于之前列出的表1至表8关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描述。

科学与工程学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考虑到已经在科学标准中包含了工程学的内容,并且理解二者在目标上的差异,科学与工程的实践相互补充,并且应该在课程和教学中相互强化。

向“实践”的转变源于关于学生如何学习的研究成果的出现,以及我们对于科学是如何发展进步的理解的深入。对于实践的新强调包含了科学探究,同时也超越了科学教师们基于1990年代标准对探究所产生的认识。事实上,正如我已经指出的,这里存在着与1996年标准的衔接部分。

新的对于实践的强调重申了必须要通过调查研究活动,以及21世纪数字化的项目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科学教育之中。动手活动和做实验对于在教学中实现科学实践仍然非常有用。正如我们之前在《各就各位,预备,科学!》一书的引文中所见,学生K-12阶段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能力和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拓宽的连续过程,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推断。

科学与工程实践应该从学习成果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来思考。它们既代表了教育的结果目标,也代表了教学的指导方法。首先,学生应该发展科学实践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能力,并且要理解作为科学实践的结果,科学知识和工程成果是如何产生的。其次,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实践提供一种手段让学生获得上述学习成果和其他有价值的成果,例如框架中提到的学生对于核心概念和跨领域概念的理解。简言之,实践既代表了学生应该知道的和会做的一面,也代表如何教他们知道和会做。虽然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但是从基础教育K-12的设置上看,教师们还是会有13年的时间帮助学生们完成这个目标。

最后要说,看着孩子们和“芝麻街”节目的主人公们,我相信新的挑战是可

以实现的,K-12科学教育将产生新一代的男孩和女孩,能够积极参与并在科学与工程实践中学习。为新一代的科学教育标准作好准备,将帮助科学教师们实现现在和未来的一代人的更高理想。

——本文原载于《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2期,P41-46

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科学课堂上的模型建构和修正

——理解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

文:Joseph Krajcik, Joi Merritt 翻译:赵冰蕾

正在开发中的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将基于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2011年夏天所颁布的《K-I2国家科学教育框架》。NGSS将采用框架中的4个主要观点:①一定数量的核心科学概念;②核心概念和科学与工程实践的集成或整合;③跨领域概念;④核心概念、科学实践以及跨领域概念随时间的发展进程。

在《科学视野(Science Scope)》杂志2011年12月刊,Rodger Bybee发表了对科学与工程实践的综述,介绍了它们如何细化和进一步明确了在科学课堂上怎样开展科学探究(见《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2月刊第41-46页)。

《框架》确定了8种应在科学课堂上使用的科学与工程实践。这些实践反映了科学家探究和理解世界的多种方式,以及工程师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这些实践包括:

·提出科学问题,明确工程难题;

·建立和使用模型;

·设计和实施调查研究;

·分析和解释数据;

·利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思维能力;

·建构科学的解释,设计工程解决方案;

·基于证据进行论证;

·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

本文中,我们深入考察第二个科学实践——开发、评估和修正科学模型,用以解释和预测现象——并且探讨这些对于课堂教学意味着什么。模型给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供了一种用于思考的工具,使现象、经验形象化和便于理解,或者对设计难题开发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NRC 2011)。模型是思想观念的外在表征,可以包括图表、三维物理结构、计算机模拟、数学公式和类比。所有模型只是对它们所表征的实体如何工作进行了模拟和简化,对学习者来说要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模型提供了一种解释现象的强有力工具。模型和现有的证据保持一致,

是至关重要的,并且不同模型适用于不同情境,这取决于需要解释的内容。一旦模型无法解释证据时,那么这个模型应当被抛弃(Schwarz等2009)。

《K-12科学教育框架》指出学生到12年级结束时应掌握以下内容:

·创建图示或图表用于表征事件或系统;

·用多种类型的模型描绘和解释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目的,在多种模型类别中灵活选取最有用的模型;

·对模型在表征一个系统、过程或者设计时的局限性和精度进行讨论,并能给出模型优化的建议,以使其更好地符合可用的证据,或者更好地反映设计的性能,能够根据实验证据或评论来完善模型,以提高其质量和解释能力;

·使用(提供的)计算机模拟或由简易仿真工具开发的模拟方法,把它们作为了解和调查系统各个方面的一种工具,特别是那些肉眼不易观察的部分;

·制作和使用模型来测试一个设计或设计的各个方面,以及对不同设计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进行比较。

这种实践活动在课程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将建模实践和核心概念相融合又意味着什么?也许建模实践带给课堂教学的最大变化是期望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核心概念的情境下,能够基于新的证据建构和修正模型,去预测和解释现象,去测试各种设计难题的解决方案。由于建模是推动科研工作和思考的重要活动之一,学生们将参与到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中。

在科学课上,通常会给学生们那些经过科学家多年研究最终得出的规范的科学模型,而很少有时间给他们展示建模的证据,或者允许他们自己建构能够解释现象的模型。因此,学生们往往无法理解科学模型与模型所预测和解释的现象之间的差别,或者无法发现模型对于解释现象和找到解决方案的价值。《框架》中强调多个模型可以解释同一种现象,同时也强调学生应该优化模型以适应新的证据。科学教师使学生参与到建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课堂中的建模活动是什么样的?我们又期望教师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做些什么呢?

对于学生来说,建立能够解释现象的模型,说明他们的模型是如何与所获得的证据保持一致的,并且说明这些模型的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个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实例。想象一个6年级班的同学正在探究框架中PS1.A的核心概念:“气体和液体是由分子或惰性原子构成的,这些分子或原子彼此在做相对运

小学科学评课稿

小学科学评课稿 一、创设情境,以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都是从已学知识入手,开门见山以实验为突破口引入本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就如第三堂的模拟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实验方法,主讲老师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

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外,我们小组就还是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 周三第三节听了尚老师的科学课,感触特别深刻。尚老师像讲故事一样带我们走进科学世界,轻松学会科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感想。 本节课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理念。在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时,仍以实验辅助,关注细节,学生回答的很出色。讲授新课时,先提出问题---清水和石灰水怎么鉴别呢,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在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予巧妙的点拨,查找到课本相关的知识----二氧化碳可以

小学科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 《了解空气》教学设计 湄江镇东南逸夫小学申茂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维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探究思路获得知识,懂得空气也像其他物体-样,要占据空间。 2、难点: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乒乓球、塑料瓶、塑料杯、石块、漏斗、水瓶等。 2、学生准备:水槽、水、烧杯、、塑料杯、餐巾纸、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纸 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一瓶水要倒到这个空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办法怎样倒水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斗……) 好,我们就用漏斗试一试,(教师演示)你发现什么现象?(水不能很好地倒进入瓶中)这是怎么 回事呢? 你们猜猜看水为什么倒不进去了呢?[里面有空气]你看见了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呢?这样吧,我们就用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吗?[好]。引出课题:了解空气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空间”、“占据” 这是倒水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占了] 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水会满出来]真的吗? 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而且,将石块慢慢的放进杯子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 学生观察) 2、了解空气 (1)、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了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 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 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 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 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而且在实验中要 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 实验又多又好。 (2)、交流实验、形成共识 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现在那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1: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 2: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设计了各种的实验,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太出色了。那么现在大家能 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空气要占据空间)

(学习心得体会)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程是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的,适应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在科学教学工作过程中,我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现在就把本学期的教学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明确课程理念、目标、任务,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从而做出与教材相符,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的教学设计。例如三年级科学教材的内容主要是生命科学方面的内容,是适应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我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米饭出发,引发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便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比如第一单元中“大树的观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了解科学观察的意义的内容。因此,设计教案时,就尽可能地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为难点,同时重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意识的培养。 2、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较强烈,因此,在教学中都尽量放手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探究。例如,三年级上册的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提供他们能直接参

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这样也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能力的提高。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方案,并通过户外的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分享观察和实验的快乐,也提高彼此观察、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开放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对科学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次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活动后,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3、设计好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方法。 科学知识的掌握,很大部分都来自实际实验中所得到的启示和验证。同时,实验也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所以,每一次的实验都必须严格设计,同时,也教给学生进行准确的科学实验方法。 二、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1、虽有挖掘教材资料,但在拓展课外相关知识方面深度还不够。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同时也尽量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源的学习去发现更多的课外知识,使知识更加全面,充实。比如,在探究水与液体的区别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交流水,海水,油,饮料,浴液……凡是学生能够举出的事物都可以放手让他们去讨论。但是在有些知识的拓展方面给予学生的自主探究就不够,因此,在

小学科学课评课用语

小学科学课评课用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是科学课程标准赋予的一项基本要求。 陈斌老师执教的《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能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教师的“引”,让思维点燃。 疑问是激起学生进行思维的原始动力。陈老师在导入时,通过演示,问:在100ml水中加一勺盐能溶解吗?生众:能。师加盐搅拌,学生观察到果然溶解了。这样的过程重复了三次。师问:如果我们所有的盐全部倒进去呢?学生罔然。追问: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思维的动力,为本节课确立了探究的主题。这时教师还没有结束,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有同样高度的水的烧杯。问:这样来做可以吗?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可以。老师不急着否定,继续引导,问其他的学生,回答不可以。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思考明白,假如要知道1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必须要知道有多少水。 我们强调在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动脑”,最终内化成一种固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猜测后,假如50ml水能溶解43克食盐,你认为每次加多少食盐适合呢?学生有的说一勺一勺加;有的说2克、2克加……师引导:每次加盐是先多后少?还是先少后多?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前面应加多一些,后面加少一些。让学生明白了科学的实验方法。这样的事例在很多环节都有充分的体现。如:什么时候又可以加盐了?溶解完后还剩下一点点怎么办等等。 二、科学表述,让思维开花。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述才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发展。 陈老师在课上十分注重学生对语言的表述。如让学生说什么时候又可以加盐了?学生回答等溶解完了再加;剩一二颗时再加;剩一半时再加……从学生的语言中反应出孩子们对什么时候可以加盐了,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再如,师问:还剩下一点点怎么办?学生描述:一勺多一点,半勺,大约几勺半…… 三、数据分析,让思维火花升起。 新课标指出,实验时,要注重事实证据,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陈老师在这堂课上做得特别好。他把学生猜测的溶解食盐量和通过实验后得出的实际溶解食盐量都一一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两组数据。从数据中去发现猜测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证意识。 虽然三四年级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还不是那么熟悉,但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训练,学生思维水平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上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

小学科学教学的指导意见意见.doc

小学科学教学的指导意见意见 1.重视课前准备。小学科学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准备上,精心设计课堂实验,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实验材料,为课堂实验做好准备;力戒无准备上课,以枯燥的讲解取代实验的教学行为。 2.在民主的氛围实施开放的教学。教师是科学教学活动的调控者,应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师生民主对话、多向交流、充满活力的过程,成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树立开放的课程理念,开放性教学的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不要拘泥于学生唯一的答案,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能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教学要在一定的情

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引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4.加强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反思课程实施中的教学亮点、困难与困惑,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备下阶段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 5.开展教研活动。各校教研组在按计划完成学校规定的公开课、研究课任务的同时,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使听课、评课成为一种常态下的、全程化的校本教研机制。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每个教师不仅要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还要通过交流、研讨,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就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达成一致的共识。 6.加强课题研究。本着立足课堂、立足实际的原则,扎实开展省教育科学“xx”实验课题《课外科学探究有效性指导研究》,实验学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制订课题实施计划,确定研究内容、时间安排、组员分工、成果呈现方式等。广大教师要以“课内科学探究”、“课外

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方案

岔河教管中心 2014年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小学科学教师学科竞赛的通知”为指导。以学校教育指导方向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建设为步伐;以优质课堂效率为发展前景;以提高我镇教师专业化为发展目的;以促进老、中、青教师的共同和谐发展。以能达到我镇教师共同提高,共同探究、共同创新、共同交流的根本要求,为构建一个活跃的教学氛围而努力拼搏。 二、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在新形式下科学学科领域内如何具体落实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提高我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使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计划在全镇开展科学学科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为全镇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领导小组 组长:聂宗应 副组长:赵友学朱贤伦 成员:教管中心其他人员及各校负责人。 四、参赛对象及内容 1、参赛对象:以片为单位,各片选派一名教师参加。 2、参赛内容:科学(3—6)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五、竞赛要求及时间安排 竞赛要求: 1、理念上:要紧紧围绕学科教育教学的要求,主题鲜明、突出、紧凑,重点 安排合理,难点解决到位,板书设计美观,体现教学目标,能体现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2、教法上:预设的教学流程必须结合我镇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3、备课:凡是参赛的教师必须设计好一节你所参赛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课 后教学反思。 4、上课不做分组实验,有演示实验内容的教师请自备演示实验设备。 课题内容及要求: 科学三至六年级上册教材中自选一节教学内容为参赛内容。 报送课题要求: 由参赛教师报送的自选课题为准。(报送时间:11月18日) 竞赛方式及要求: 1、各参赛选手将以抽签的方式为参赛顺序。 2、各参赛选手在参赛前一天将准备好的课题教学设计、课件交到教管中心。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一、在交流阶段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搭支架》一课的教学 海南省詹州市那大七小杨莉花 《搭支架》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 背景描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搭支架》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案例描述 一、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旧报纸、透明胶、胶水等。 二、本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搭一座高塔,然后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的结果,你对本组或其他组的支架有什么建议? 三、各小组开始搭高塔。 1.小组长综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确定好自己组要搭的高塔的形状,然后画出塔的草图,大家一起制作好搭塔需要的基本的材料,然后开始分工搭高塔。 2.各组的高塔搭建好后,组内成员测量好塔的高度,并检测塔的承受力(以放作业本的多少为准),然后填写好教科书第24页实验记录的后半部分。 3.各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组搭的高塔,并示范高塔的承受力是多少。 小组(一):我们组搭的高塔是三角形立体柱的支架,高19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塔的形状是三角立体形的,整个塔身是一个三角形立体柱,底部是三角形,顶部也是三角形,塔侧是3个长方形片状,塔身由内外两层重叠而成,外层比内层在底部多了侧面3片支撑叶。 小组(二):我们组搭的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8厘米,但是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四条圆纸棒站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建成。该组的学生在底部又剪了一块长方形纸片粘在四根圆纸棒的下面,四根圆纸棒的顶外侧用一条细小的扁形长纸条按照长方形的四个直角把四根圆纸棒粘在四个角的内侧。 小组(三):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3厘米,可以承受5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5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塔身是四根圆纸棒,其中①—②两根纸棒的中间粘上一截短的扁纸棒来连接,③—④也一样。在这两截短的扁纸棒中间又用一条短的圆纸棒把它们连接起来。塔顶贴上一张长方形纸片把四根圆纸棒粘在这个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 小组(四):我们组搭的高塔是圆锥体形状的,高15厘米,但是也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4根圆纸棒搭成,一共有4个侧面,相对的两个侧面是两个三角形,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是两个长方形,塔顶是一条线段。该组学生在塔顶上粘上一张长方形纸片。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 作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以觅小为教研基地,围绕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以科学学科协进会为依托,专业指导与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小学科学学科本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的的主要工作是:以“做中学”为抓手,结合新课程的实验、实施,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尝试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促进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各项活动中,发现并培养一批专(兼)职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学术研讨,围绕研究主题指导教师开展深入探讨,从更深程度把握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本学期研究专题为科学课程的“开放性”和怎样理解“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2、以“做中学”课题研究为契机,认真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书籍,逐渐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寻找到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 3、以撰写教育故事为抓手,引导全区广大科学(自然)教师每学期认真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好一本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写好一篇有质量的教育故事和一篇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教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全区各校科学(自然)学科教研组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整合全区教科研力量,由区教研室牵头,针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成立协进研究组,开展专项研究。本年度专项研究的专题是结合身边科学、学生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等,注重研究实效,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3、适时召开区级“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学术研讨会,学好课程标准,把握课改方向,转变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4、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5、抓好各类竞赛和论文撰写工作,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6、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不断提升各校科学(自然)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各校科学(自然)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基本信息技术提高办公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发挥常州教育学科教育网站和钟楼教育网的作用,为我区广大小学科学(自然)学科教师提供学述讨论的平台;组织有关人员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开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修订) 主讲人:王 强 在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和研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两方面,以及方便和指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教学,现把“探究——研讨”教学法与法国科学课“做中学”教学模式相融合,形成一套清晰的教学环节,为打造我市小学科学课的高效课堂提供依据。本模式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一、模式界定 我市现如今所使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是以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探究——研讨”教学模式。它的思想是:“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描述、相互交流感受和解释,在思想上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模型,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形成对自然界的有秩序的理解。”其中“探究”既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是知、情、意的统一,还是“手脑并用”的过程。这里的“探究”是指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包括问题情景的创设、观察与实验的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与搜集、实验的操作与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搜集证据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科学结论的归纳与概括、科学现象的解释与科学知识的应用等实践性学习的活动。“研讨”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通过这一过程他们可以将大量的事实连接成新的整体。这种通过集体的努力最后形成的整体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的作用,它使学生在研讨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本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动手探究——合作交流(集体研讨)——拓展延伸(巩固应用)。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充分的活动、有着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表现的

机会,相信学生能行。 二、适用原则 该模式适用于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所有探究类科学课。为保证模式的科学运行,避免出现模式化的弊端,在使用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都是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对“探究——研讨”来说,这一特征尤为突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进行再创造,研究过程的独立性越强,研究价值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明显。 2、综合性原则 在探究某个研究专题时,应采取多种相关的方法,开展多种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生成更多的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探究性原则 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新知的过程,教师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将科学发现的过程、学生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体现三过程的统一。 4、创造性原则 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学的创造性,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适应和改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教的创造性,课堂教学不再为预先设计的教案所左右,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生命状态,给学生广阔的思考、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去想,放手去做。

小学数学优质课名师评课集锦doc

小学数学优质课名师评课集锦 小学数学优质课展评活动成功举行后,听课的老师们纷纷对这四堂课进行反思、分析与重建,撰写出了有独特见地的评课文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实践与理论。现选取其中几篇与大家一起分享。 听课心得 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2010年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安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在螺城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我观摩、学习了4位青年骨干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觉得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与各位同仁交流。 亮点之一: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惠安实小郭丽梅老师在教学《分苹果》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对口令”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城南实小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在课前以“老师想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握次手,可以怎么握?”为话题,引发学生用心思考,大胆猜测,再请学生说说握手时应注意什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教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如: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亮点之二: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以“笑笑过生日”为线索,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引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情境创设也别有一番新意,联系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去上海看世博”,紧扣教学内容,从穿衣搭配问题、路线问题,配菜问题等有关现实的生活问题,创设了充满数学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吴远云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比》,创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饭煲煮饭”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引出了比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了对比的理解。这些情境的创设生动、有趣、真实可信,无雕琢之痕。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并由衷赞美教学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亮点之三: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本次活动的展示课,老师们做得尤为突出。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和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虽然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学风格各具特色,但在“搭配衣服。感悟有序”这一环节都具有异曲同工的巧妙之处,同是采用学生大胆猜想——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如同是课件出示“几件上衣,几件下装”,让学生猜一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然后采用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活动。从中使学生感悟出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有的学生用摆学具的方法;有的学生先画不同的图形形状,再用连线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简单的数字表示上装和下装,

小学科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总结(en)

小学科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总结(Summary of the seminar o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observation) XX年11月20日,参加了xx市小学科学学科《地球与宇宙》单元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活动,由市学院学科教研员王xx老师主持,以单元的形势安排了5节课,上课教师分别是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王xx,内容是《看星座》、xx区实验小学的教师段珂,内容是《地球的形状》,xx市兴开街小学的黄xx,内容是《地球的内部》,xx县老四平中心学校的王xx,内容是《火山和地震》,xx市第一小学朱xx,内容是《昼夜交替》(On November 20, XX, I participated in the xx City Primary School Science Subject "Earth and Universe" Unit Teaching Observation Seminar. This event was presided over by the subject teacher and researcher Wang xx of the City College. 5 lessons were arranged in a unit situation. The teachers in the class are Wang xx from the nine-year consistent school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he content is "Looking at the Constellation", the teacher Duan Ke of the xx Distric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and the content is "The Shape of the Earth", Huang xx from Xingkai Street Primary School in xx City, The content is "The Inside of the Earth", Wang xx from the Old Siping Central School in xx County, the content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小组合作与个人表现) 这学期开始进行了科学学科的教学了。当时拿到课本的时候,新颖的教材设计,看的我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静心琢磨教材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发现书中许多的内容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寻求科学的答案,其间更多的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探究的。 夹着课本走进了天真的孩子们中,引导着孩子们开始科学的徜徉。几节课下来,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的现象:合作学习中有些孩子忙得手忙脚乱,而有的孩子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在一边独自“偷闲”。下课后,我就喊了一个“悠闲”孩子,问他:“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和同学一起动手学习呢?”这个孩子满怀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而是(小组长)太霸道,从来不听我的,也不让我“玩”实验器材。”孩子的一席话,不啻一记闷棍,敲的我又陷入了迷茫: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孩子们都乐意动手呢?如何恰当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呢? 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很普遍,这是在小组学习背景下引发出的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因素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个性差异,有小组内的环境因素。但教师的对学生小组学习的组织策略,对小组学习的认识水平,学生分组合理性,学生学法渗透,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起着决定和主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课上发现的这些部分学生显能就不奇怪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先要给自己看看病,什么是小组内分工,怎么分法,什么样的问题要小组研究,小组内怎么研究讨论,在讨论时教师怎么参与……,把握这些问题,整理这些认识,学生的小组讨论就有序而就不是这个样子。当然对参与差的学生,我们可以让组长为其开小灶,或是你特意为这些学生提出小要求,当然要求是为这个探究活动做些什么,是直接参与的。这样的参与对其慢慢适应小组活动,参与小组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会慢慢自信起来。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寻到解决的方案,于是我就在班上化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科学课以外的合作教育训练:蚂蚁搬食物的活动:首先我说:“当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蝗虫的尸首,他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积极汇报自己平时的发现,“对,小蚂蚁迅速找来同伴齐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家?。那你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于是,我选择一些简短的文章交给孩子们讨论。某些同学发现了问题,在小组里提出,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于是各种合作行为,就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始了: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有些融洽了,发现孩子们都愿意参与到小组的探究中来了。可是又有了新问题:小能人们的积极性不再高涨了,在汇报的时候,手不愿举了。哇,我在无形中又伤害了一些孩子的心灵。怎么办?由于小能人是在每位老师的呵护中成长的,他们也养成了一些骄傲自大的性格,当不在被众星捧月时候,他们感到了失落。面对这种情况,于是我又采取另一种做法:我对小组进行重组,能力强集中在一起,选择能力一般的做组长,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进步,能力相对弱的组成一组,选派班上的小能人,由他来带动整个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进步,有些组员在小能人的影响下,甚至可以到其他组去当组长了。这样一来,班级中的合作学习更融洽了。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说没有效果的话,不做没有效果的事。”我想说:不要组织没有效果的小组。 比较美国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和我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发现两国的科学教学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出了中美两国在科学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本文试以《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为例,对此做初步的分析比较。 有一天,乔治把盛满了水的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过了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

小学科学全国优质课教案光的反射

小学科学全国优质课教案 《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中心小学刘春梅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光的反射”一课,是首师大版科学第六册“光与生活单元”的教学内容。从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来看本课聚焦的是光的反射概念。学生建立光的反射概念之后,教材又安排了通过纸筒在平放的镜子中分别找一找上、中、下三个气球(拴在铁架台上)、两个平面镜用纸或胶条连接在一起,看镜子中的像、自制万花筒、自制潜望镜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看到的现象除了与镜面反射有关还与漫反射也有关,所以本节课聚焦的是两个科学概念: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一个认识(命题或判断):人眼的视觉主要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 镜面反射是指光遇到镜面障碍物发生偏折返回的现象;漫反射是指光遇到粗糙面障碍物向四面八方反射的现象。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方式都为发生定义,即“属概念”为光现象,“种差”为发生偏折返回,即以发生方式的区别下定义。这里以建构主义学习为指导思想,以逻辑学概念定义理论为依据,通过设计揭示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发生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反射和漫反射的发生过程及特点,遵循发生定义方式获得科学概念。采用逻辑思维方法中的典型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即:由一根光线、一束光线的行为推广到无数光线的行为,建立普遍结论(光的反射和漫反射的科学概念)。 一个认识:人眼的视觉主要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它是经历认识过程,得到的科学判断,也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通过设计学生的观察活动建立此认识。具体的观察活动设计,又是以逻辑学理论为依据。选择运用典型归纳法,即:一个物体漫反射可以形成视觉,可以代表多个物体或无数个物体。视觉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由于不易察觉、观察,为此教师根据观察实验方法中的增强感觉知觉的方法——对比法,设计有光和无光条件,指导学生对物体的视觉效果进行对比感知。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评价研讨阶段总结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评价研究阶段总结课题组成员:刘忠国王敏 执笔人:王敏 2013.10 一、研究背景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评价研究》课题实验已经进行了一学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总课题组提出的子课题研究任务。在省、市、县教研室的指导、关怀下,我们小学科学课题组的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评价研究工作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总体看,启动顺利,推进有序,实验科学,指导有效,为深入进行课题研究,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目的 1.对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现行科学教材进行分析和探讨。 2.探索与科学课程相适应的小学生学习评价手段,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重视其潜能与特质的发展,增强探究与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 1.全面应用动态评价和个性评价的基本理论,将教学评价与科学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融为一体,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构建科学学科评价的科学方法,,把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将过程评价与结果、方法评价结合起来,态度与情感评价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综合多元评价。 四、研究方法

课题组主要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讨论法、经验总结法、分析与综合法等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多种渠道搜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评价的科学认识;走进科学课堂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获取相关的事实资料;共同探讨科学学科评价的科学方法。 五、研究过程 课题组的老师们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课题的研究中。 1.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有关科学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评价的书籍、报刊、杂志,搜集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分析研究。 2.积极购买与课题有关的刊物、光碟等资料。 3.积极外出学习,参加省、市教研室举办的各种有关科学学科的培训学习活动。 4.研究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汇报交流活动。 5.学校开辟研究专栏。 六、研究成果 (一)明确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促进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立足过程。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应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之中。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卷首语 近日里寒风犀利,晨霜凝结,我们仍沉浸在国培学习的浓烈的氛围中,因为这里不仅有我们的良师益友,还是我们收获希望的开心乐园。我们的梦想犹如一片片六角的雪花在空中飞舞染遍漫天的辉煌,冬天的纯净让我们沉醉,满天飞舞的不是雪花,是冬的语言,述说着我们勤奋学习共同研 修的丰采和一朵朵花儿的成长。

重要通知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探索法: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设条件,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实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法,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这里,实验过程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

$ ! $ 小学科学 <<土壤与植物>>教学设计~

% 9 土壤与植物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梳理: 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土壤与植物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4、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并知道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 、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