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要点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要点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要点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要点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纲

张丽梅

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参考教材:

[美]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第1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与过程

一、社会研究及其特点

社会研究则是指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 方法论

主要探讨社会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学科方法论与基本假设;社会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2. 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它是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方式,表明社会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3. 具体方法与技术

处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的最低层次,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2)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数理分析和模型法;理论分析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比较法,类型构造法

3)具体技术:包括问卷与观察表格的制作技术,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观测仪器,实验设备,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资料审核与整理的方法技术等。

4.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三、社会研究的过程(教材P15-17)

四、定量与定性研究示例

五、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2讲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及其构成要素

在社会研究中,理论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概念或命题”。

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

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与假设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变量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命题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变量的分类: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中介变量则是出现在更为复杂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二、社会研究的逻辑

归纳逻辑、演绎逻辑及各自的缺陷

假设检验逻辑

社会研究的逻辑:科学环

三、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关系

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四、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一)理论建构的过程

1. 从观察到经验概括

2. 从经验概括到理论(“跳跃”,创造性想象与抽象)

建立理论解释

抽象的策略

扎根理论:由经验资料建立的理论被称为扎根理论。其建构程序是:1)未经研究假设而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2)从观察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3)由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

扎根理论虽然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但其主要特征不在经验性,而是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概念和新思想。

但新概念的提出往往依靠创造性的想象或抽象,而非逻辑推导。

(二)理论检验的过程

1. 扎根理论的竞争性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2.理论检验的步骤

第3讲选题与文献回顾

一、选题的重要性

二、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一)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研究主题: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如: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社会流动等。

研究问题: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如:城市居民的住宅状况对邻里交往有什么影响;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如何?

研究主题一般比较宽泛,一个研究主题一般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选择过程往往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到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问题的来源

1. 现实社会生活

2. 个人经历

3. 现有文献

4. 不同来源共同作用

三、选题的标准

1. 重要性

2. 创造性

3. 可行性

4. 合适性

四、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五、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的最终确定

第4讲研究设计

一、研究设计类型

(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二)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1. 探索性研究:

也称“先导研究”,目的在于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它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也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做准备。

主用适用于如下三种情况:研究者本人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现象不大熟悉、了解很少时;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鲜为人知,或很少有人涉及时;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之前。

2. 描述性研究

目的在于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3. 解释性研究

试图对社会现象做出普遍的因果解释,目的在于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三)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1. 横剖研究

2. 纵贯研究

1)趋势研究

2)同期群研究

3)追踪研究(同组研究)

注意区分同期群研究与追踪研究

(四)普查、抽样调查与个案调查

二、研究方法

(一)统计调查

两个显著特征:使用结构式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在对大量个案作分类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

适用于对社会现象的一般状态的描述以及对现象间关系的因果分析。还适用于对集体的态度、行为倾向和社会舆论的研究,如民意测验。

(二)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field research)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适用于对少数有典型性的或独特的社会单位进行详细、深入的考察,特别是对那些只有在现场才能很好理解的事件、过程和行为进行研究。

源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马凌诺斯基传统的系统田野工作),并已从“异域”走向“本土”,从“原始”走向“文明”,从农村走向城市……

(三)实验研究

最适用于解释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社会研究中,主要用于社会心理学和小群体的研究。

实验研究的三组基本要素: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法收集的资料与统计调查资料一样,可以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

大规模的“社会实验”也是依据实验法的原理。

(四)文献研究

历史学的主要方法,利用现存的第二手资料,侧重从历史资料中发掘事实和证据。

社会研究中,文献法必不可少:探索性研究阶段中的文献查阅;无法直接调查的情况下利用文献资料开展独立研究(如:杜尔凯姆的自杀研究)。

特点:非接触性、间接性、无反应性;资料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密切关联,研究者通常是确定了分析方法后再查找某种类型的文献。

三、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

(一)分析单位、抽样单位、研究内容/主题

分析单位:社会调查所研究的对象

抽样单位: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在实际抽样中往往是多层次的,有时候与分析单位相同,有时候则不同。

研究内容/主题: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是一项调查研究所要了解的调查项目和调查指标。

举例说明:

“重庆市家庭代际关系的调查研究”

其分析单位、研究内容、调查对象和抽样单位分别(可能)是什么?

(二)分析单位的类型

1)个人;2)群体;3)组织;4)社区;5)社会产物。

(三)研究内容的类型

1)状态,如:个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等;群体、组织与社区的规模、结构、地点等;社会产品的大小、重量、颜色、形式等;社会行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人或群体等。

2)意向性,如:个人的人格、心理、态度、观念、信仰、个性特征、偏见、偏好等;群体、组织或社区的目的、政策、规范、关系结构、利益关系、内部凝聚力、行为过程及其成员的整体取向等。

3)行为,如:犯罪、离婚、自杀、选举、入党、辍学、旅游、就业等。

(四)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1. 层次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

又称区群谬误、生态谬误、体系错误

用较高层次的分析单位(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做研究,却用较低层次的分析单位(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做结论。

比如,研究者所收集的是有关某种大的集群(如城市、公司或学校)的资料,却从中抽取出有关个人行为的结论。

层次谬误实例分析

2. 简化论(reductionism)

又称简约论、还原论,指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用某类特征来分析和解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四、研究方案的具体设计

(一)研究方案的内容

1. 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 说明研究的内容

3. 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4. 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

5. 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6. 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7. 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二)研究方案实例

1. “蒙汉通婚研究”

2. “吸食大麻者的研究”

第5讲抽样

一、抽样的涵义及相关概念

1. 抽样(Sampling):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方法,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2. 总体(Population)(N),即指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也就是总体中所含元素数目。样本(sampling)(n),即指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元素(element)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3. 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也称抽样单元,即指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实际抽样中,抽样单位往往是多层次的。如:多阶段抽样

4. 抽样框(Sampling Frame),亦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抽样框的数目是与抽样单位的层次相对应的。

5. 参数值(Parameter),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它是不变的。只有在对总体的每一个元素

都进行调查或测量时才能得到。

6. 统计值(Statistic),亦称为样本值,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从样本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参数值的估计量。它是变化的。抽样调查的目的便是以样本统计值推论总体参数值。

7. 置信度(Confidence Level),亦称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或者说,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中的把握性程度。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

8.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在一定的置信度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反映的是抽样的精确性程度

三、抽样的一般程序

1. 界定总体

2. 制定抽样框

3. 决定抽样方案

4. 确定样本规模

5. 实际抽取样本

6. 评估样本质量

四、概率抽样方法Probability sampling

1. 简单随机抽样:

1)涵义:simple andrandom sampling

又称纯随机抽样,它是按随机的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单位的总体中,抽出n个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总体中所有个体均有同等被选中的机会。简单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类型。

2)主要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计算机抽取法

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样:

先取得一份调查总体所有元素的名单(即抽样框)

将总体中所有元素一一按顺序编号

根据总体规模是几位数来确定从随机数表中选几位数码

以总体的规模为标准,对随机数表中的数码逐一进行衡量并决定取舍

根据样本规模的要求选择出足够的数码个数

根据从随机数表中选出的号码,到抽样框中去找出它对应的元素。

2.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1)涵义:

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其核心是从抽样框中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个体。

即把总体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在计算出来某种间隔,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的号码来组成样本的方法。

2)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同质性强、类别之间所含单位的数目不很悬殊的总体。

3)具体方法

给总体的每一个个体按顺序编上号码,即制定出抽样框;(同简单随机抽样)

计算出抽样间距,方法是用总体的规模除以样本的规模;K

在最前面的K个个体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记下这个个体的编号,称作随机的起点;A

在抽样框中间,自随机起点A开始,每间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若抽到最后仍不足所需样本时,可回头累计抽取,若重复,则往后顺推一个)

抽取n个个体,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

前提:总体中个体的排序是随机的,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有关的规则分布,不存在某种与抽样间距相对应的周期性分布。

注意:总体规模除以样本规模所得数字为非整数时的处理方法

3.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1)涵义:

分层抽样又叫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它是把调查总体按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从每一类或层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方法相同的抽取子样本,最后将各个子样本组成总样本。

2)类型:

a、按比例分层抽样:在分层抽样时使样本中各层所占比例与总体中各层所占比例相同。

b、不按比例分层抽样

主要适用情形:总体中某些类型或层次数目太少时;需要对各类型或层次进行专门研究或者比较分析时。

注意:若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必须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

4.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1)涵义:

把调查总体按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类型或层次(思考:与分层抽样在分类或分层时的根本差异?),然后以子类或层作为抽样单位,从中随机抽取若干子类或子总体,并将其中所有的个体均纳入样本的抽样方法。

2)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区别: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都涉及“分层/分群”的问题,但标准正好相反,整群抽样子群内部异质性越大越好,各子群之间同质性越强越好,而分层抽样则应尽可能保证层间异质性强,层内同质性强。

3)优缺点

5. 多阶段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1)涵义:

又称多段抽样或多级抽样。当总体规模很大,特别是总体的分布范围很广时,往往难以弄到总体成员名单。因此要把抽取样本单位的过程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进行,在不同的抽样阶段中,抽样单位与抽样框都是不同的。

2)注意:

a、在抽样的各个阶段究竟采用哪种具体的抽样方法,主要依抽样框的性质及方便与否来决定;

b、要在多抽类别少抽个体和与少抽类别多抽个体之间保持平衡。

6. PPS抽样

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全称为“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其基本原理和显著特征是用阶段性的(或暂时的)不等概率换取最终的等概率。

具体实施步骤

优缺点

7. 户内抽样

户内抽样的意义

生日法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Kish抽样

A、C、D、F四种表的数目各占问卷总数的1/6,B1、B2、E1、E2四种表的

数目各占问卷总数的1/12;

家庭成员排序: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

五、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1. 偶遇抽样haphazard,accidental,or convenience sampling

1)涵义:

又称作方便抽样或自然抽样;即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

2)注意:与随机抽样相区别

2. 判断抽样judgemental,purposive sampling

1)涵义:

又叫立意抽样;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

2)注意:

难点:确定抽样标准

优点:发挥研究者主观能动性

缺点:无法判断样本代表性

3. 定额(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

1)涵义:

又称作配额抽样,研究者尽可能地依据那些有可能影响研究变量的各种因素来对总体分层,并找出具有各种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然后依据这种划分以及各类成员的比例,采用偶遇方式或主观判断方式选择调查对象。

使用配额(定额)抽样的前提条件:研究者需要事先对研究总体的结构,也就是各个方面的比例关系有所了解。

2)注意:

a) 按事先规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寻找。

b) 与分层抽样区分

定额抽样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非概率抽样方法,但终究无法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可能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更难控制误差。

4. (滚)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

1)涵义:

即先找出少数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然后通过这些人找到更多的调查对象,这样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在社会调查中,当我们遇到无法了解总体状况的情形时,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2)具体操作

六、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1. 样本容量

1)涵义:又称样本规模,即样本中所含个体的多少。

2)影响因素:

a) 抽样的精确度;

b) 总体的规模;

c) 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d) 调查者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通常来说:

小型调查的样本规模在100~300之间;

中型调查的样本规模在300~1000之间;

大型调查的样本规模在1000~3000之间。

2.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即指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是由于抽样本身的随机性所引起的误差,主要取决于总体的分布方差(总体的异质性程度)和抽样规模。

只有概率抽样才能计算抽样误差。

注意:

1)增加样本规模对于降低抽样误差的效果,与样本的大小有关:对小样本来说,增加样本规模对提高精确度有着显著影响;但当总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例如100万)时,样本规模的增加(如,从3000到4000)对抽样误差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样本规模越大越好只是误解。

2)此外,扩大样本规模在减少抽样误差的同时,也会增加非抽样误差(也称度量误差,指在调查、记录、填答、汇总等工作中出现的误差)。

第6讲测量

一、测量概述

(一)测量的概念

测量(measurement),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二)测量的四要素

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对应“测量谁”的问题。社会调查中常见的测量客体有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等。

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对应“测量什么”的问题。

测量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对应“怎么测”

的问题。

数字或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对应“如何表达”的问题。

(三)社会测量的特点

二、测量层次

(测量层次)(测量对象)

定类测量——定类变量

定序测量——定序变量

定距测量——定距变量

定比测量——定比变量

(一)定类测量

1. 涵义

也称为定名测量尺度或类别测量尺度。它是对测量对象的属性或特征的类别加以鉴别的一种测量方法。

2. 数学特征

等于与不等于(或者属于与不属于);

定类尺度是社会测量的最低层次;

不能类比大小和按排顺序,更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 实例

对人们的性别、职业等变量特征的测量,都是常见的定类尺度的测量。

4. 遵循原则

互斥、穷尽等

5. 适用的统计方法

比例、百分比、众数、异众比率、X2检验和列联相关系数等。

(二)定序测量

1.涵义

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尺度或顺序测量尺度。它是指对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的类别进行鉴别并能比较类别大小的一种测量方法。

2.数学特征

大于或小于;

比定类尺度的数学特征高一个层次;

不能进行代数运算。

3.实例

测量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将其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这是一种由低到高的等级排列;测量城市规模,可以将其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这是一种由大到小的排列。

4.适用的统计方法

主要有中位数、四分位差、等级相关和非参数检验等。

(三)定距测量

1.涵义

定距测量尺度,也称等距测量尺度或区间测量尺度。它是一种能够测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的差别程度的测量方法。

2.数学特征

能够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0不具备数学0的含义。

3. 实例:智商,温度,等。

4.注意

定距测量的值可以为零,但这个零并不具备数学中零的含义,即此时的零并不是绝对的“无”,它是人们主观认定和选取的。

5.适用的统计方法

算术平均数、平均差、方差、积差相关、复相关、参数检验等。

(四)定比测量

1.涵义

定比测量尺度,也称等比测量尺度或比例测量尺度。它是一种能够测定事物间的比例、倍数关系的测量尺度。

2. 数学特征

能进行加减乘除运。

存在绝对的零点(如,对年龄、身高、体重、受教育年限等的测量)

(五)测量层次小结

三、操作化

(一)概念、变量和指标

(二)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所谓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操作化是社会调查中测量社会现象的关键环节。

比如,“同情心”、“智力”等概念我们都能体会,但终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必须经过操作化的过程,才能进行实际测量。

(三)操作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1)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2)决定一个定义

3)选择测量指标,列出概念的维度

举例:

学业成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

破裂家庭:父母存亡,父母关系,父子(女)关系,母子(女)关系4)发展指标

途径:寻找和利用前人的指标

进行探索性调查

四、指数与量表

1. 指数和量表的概念

指数是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故有时也被称之为总加量表。如:贝利生育意愿指数。

量表则是一种具有结构顺序强度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的,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如:

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2. 李克特量表

李克特量表是总加量表的一种特定形式,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指数形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是一种被视为定距测量的定序

测量。

3. 语义差异量表

五、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一)社会测量的信度

1. 涵义:社会测量的信度,是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程度。

2. 信度系数的类型

1)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两次测量结果计算相关系数。

2)复本信度

前提:一套测量有两个以上的复本

同一群研究对象同时接受两个副本测量所的分数,计算相关系数。

3)折半信度:

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的结果,按照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两组之间相关系数。

4)评分者信度

(二)社会测量的效度(Validity)

1.涵义:社会测量的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反映的是测量的有效度和准确性。

2. 效度的类型

1)表面效度:又称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

2)准则效度: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测量工具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已有的特定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测量工具有效性的高低。

3)建构(构造)效度:利用现有的理论或命题来考察当前测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涉及一个理论的关系结构中其他概念(或变量)的测量。

4)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指的是一项研究的资料和结论的有效性,外在效度指的是是指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有可能很低)

效度低,信度有可能高;效度高,信度必然高

换言之,信度是效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效度是信度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四)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

1. 各种主客观因素对信度和效度的影响

1)调查者自身的问题

2)被调查者的问题

3)测量工具

4)样本选取不当

5)环境及其他因素

2. 各种调查方法对信度和效度的影响

1)实地研究资料的信度不如统计调查

2)统计调查资料的内在效度不如实地研究,但后者外在效度非常低。

3)实验法受“干扰”因素较大

4)文献法虽不存在“干扰”,但对资料的信度和效度要加考虑

第7讲问卷调查

第一节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概念与类型

问卷是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在形式上时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

其用途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

根据社会调查中问卷使用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访问式问卷

二、问卷的一般结构

封面信

指导语

问题和答案

编码和其他资料

三、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1. 要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2. 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

3. 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

1)调查目的

2)调查内容

3)样本性质

4)问卷使用方式

4. 尽可能地提高问卷质量

四、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

摸底与探索性工作

设计问卷初稿

卡片法

框图法

试用

主观评价法

客观检验法(回收率,有效回收率,填答错误,填答不完全,“其他”选项)修改

定稿付印

五、问题与答案的设计

(一)问题的形式

开放式

封闭式

1.填空式,

2.二项选择式,

3.多项单选式,

4.多项限选式,

5.多项排序式,

6.多项任选式,

7.矩阵式,

8.表格式

混合式

(二)问题的语言与提问方式

问题的语言要简明

问题的陈述要简短

问题的表述要避免双重或多重含义

问题的提法要中立,不能带有倾向性

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三)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问题的数量:

问题的顺序设计:

先易后难

先熟悉后生疏

能引起填答者兴趣的问题放前面,导致紧张和顾虑的放后面

个人背景资料有时放最后,也有时放在开头

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意向性方面的问题

开放式问题放在最后

(四)答案设计的要求

穷尽性

互斥性

答案要符合社会实际

答案要语言简练明确

答案要避免答非所问

六、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1.概念抽象

2.问题含糊

3.问题带有倾向性

4.问题提法不妥

5.问题有多重含义

6.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7.答案设计不合理(答案不穷尽、不互斥、不处于同一层次或维度)

8.语言中的毛病

9.其他方面的毛病

第二节资料收集

一、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与特点

(一)资料收集方法的分类

自填问卷法

个别发送法

集中填答法

邮寄调查法

网络调查法

结构访问法

当面访问法

电话访问法

(二)自填问卷法

1. 个别发送法

操作方法;优缺点

2. 邮寄调查法

优点

省时、省力、省钱;

调查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

被调查者可以在方便时从容不迫地填答问卷。

缺点

需要调查对象的姓名和地址,样本很难抽取;

问卷的回收率很难保证。

邮寄调查中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回收率和资料质量,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关于调查主办者身份的说明;

封面信的撰写;

已填好收件地址、贴好邮资的回邮信封;

邮寄问卷时间的考虑;

跟踪

3. 集中填答法

操作方法

优点

比个别发送法更省时、省力、省钱;

比邮寄填答法更能保证填答质量和回收率。

缺点

一些调查中,调查样本很难集中;

“团体压力”或“相互作用”的影响。

4. 网络调查法(基于互联网的调查,在线调查)

三种方式

优缺点

(三)结构式(标准化)访问法

结构式访问又称为标准化访问,即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有一定结构的访问问卷进行的访问,是一种高度控制的访问方法。由于结构式访问的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访问问卷,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以访问形式进行的问卷调查。

根据访问员和被访者是否见面,结构式访问又可以分为当面访问和电话访问。

1. 当面访问

注意:访问员应严格按照问卷来提问,不能随意改变问题的顺序和提问方式,不能随意对问题做出解释;答案的记录也应该严守问卷的要求和规定。

优点

环境可控性;

高回收率;

可以对调查资料的信度和效度加以评估。

缺点

比自填式问卷更耗时、更费钱;

调查范围与规模往往受限制;

匿名性较差,不利于调查某些敏感性问题。

2. 电话访问

操作方法

与当面访问的不同

优点

简便易行,经济快捷,便于对调查员进行督导。

缺点

调查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过于复杂;

抽样及样本代表性方面的困难。

(四)小结

自填问卷法的特点

优点

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可避免某些人为误差。

缺点

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

对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有一定要求;

填答问卷的环境有时不可控制,使得调查资料的质量有时得不到保证。

结构式访问法的特点

优点

调查回答率较高;

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

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

缺点: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

匿名性较差;

人力、财力、时间耗费大;

对调查员要求更高。

二、资料收集的具体过程

三、调查的回收率

1. 回收率(应答率,回答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回收率

有效回收率

2. 回收率的意义

回收率是决定和影响调查样本代表性的重要因素,“是受访者样本代表性的一项指标”,“是反映抽样调查结果对总体的代表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环境应急管理制度

环境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环境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潜在的环境事件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章应急管理原则 第三条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因素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因素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第四条统一领导,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第五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它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第四章应急管理机构 第六条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公司应急机构由指挥管理、救援队伍、技术支持和相关保障组成。 第五章运行机制 第七条公司积极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做到环境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第八条根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分为两级:地区级(I级)、公司级(Ⅱ级)。 第九条当公司内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影响)破坏的突发事件时,无论事发原因如何、事故影响程度大小,也无须等待事故等级认定结果,都要及时进行汇报。 第十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和应急人员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第十一条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重大环

境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并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第六章应急保障 第十二条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章应急培训和演练 第十三条应急救援人员由年纪轻、业务技能熟练的骨干员工组成,每年都要组织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第十四条公司每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一线员工,针对可能出现的事件情形进行一次演练。 第十五条演练结束后,应急演练小组及时进行总结,评价演练效果,落实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预案。 第八章附则 第十六条《环境应急管理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十七条《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由行政部负责解释。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纲 张丽梅 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参考教材: [美]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第1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与过程 一、社会研究及其特点 社会研究则是指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 方法论 主要探讨社会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学科方法论与基本假设;社会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2. 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它是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方式,表明社会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3. 具体方法与技术 处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的最低层次,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2)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数理分析和模型法;理论分析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比较法,类型构造法 3)具体技术:包括问卷与观察表格的制作技术,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观测仪器,实验设备,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资料审核与整理的方法技术等。 4.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范文(通用版)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通用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范文(通用版) 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 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积极应对,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强化应急值守与准备,科学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要则,科学处置,程度地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二、点面结合,全面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工作 一是组织各区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开展检查,确保环境安全;二是推进环境风险调研,探索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三是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提升预案备案质量。 三、深化培训与演练工作 依托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丰富演练内容,创新演练手段。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远程指挥协调、单兵前端设备实操应用和突发环

境事件现场处置相结合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提升能力、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总结经验。 四、完善区域联动机制 以京津冀突发水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为契机,推动区域联动机制建设工作,组织开展京津冀水环境安全隐患互查工作,通过检查促进三地水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治,确保京津冀区域内水环境安全。 五、围绕社会关注,抓好宣传与信息报送工作 一是抓好应急常识的宣传工作。利用“北京服务您”、“首都公共安全信息网”的应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及时发布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信息;二是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常识,不断提高市民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意识。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 点》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常政办发[2017]49号 【发布部门】常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3.23 【实施日期】2017.03.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常政办发〔2017〕49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2017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23日 2017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种好“常州幸福树”的主题,以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全面实施《常州市“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应急工作法治化、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打造市应急指挥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监测两大中心,推进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工作水平。 一、进一步规范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1.加强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辖市(区)政府要全面落实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定职责,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专项指挥机构,强化应急办事机构建设,加强镇、街道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并向社区、村委延伸,市应急委各成员单位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加强本系统、本行业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确保机构、职能、编制、人员、经费、场所“六落实”,夯实市、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2.健全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坚持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管理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有关部门是本行业、本领域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守土有责,属地管理,坚决防止因领导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把小事拖大、易事拖难,酿成大的事端。 3.建立应急管理评估考核机制。将应急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全市党政综合考核,建立完善应急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研究制定科学管理、行之有效的评估考核办法,把组织机构、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应急平台、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处置等情况作为考核硬指标。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建立奖惩机制,发挥考核评估工作正向激励作

环境应急管理方案计划方案计划

XXXXXX有限公司 环 境 应 急 预 案 二〇一七年八月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对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作出迅速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事件对公司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保障公司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环保总局处置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实施方案》、《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的暂行办法》、《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1.4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①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②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③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④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⑤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 果; ⑥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⑦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存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 染事件。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①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②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③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 以下的; ④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⑤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及水库大面积污染,或市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 的污染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①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屋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要点说明

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 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3、国家现行行业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甘肃伊真建设集团公司颁发的《管理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 二、工程概况 楼梯间、机房、水箱间屋面及标高8.8500m屋面为不上人屋面,其余所有屋面为上人屋面;所有雨蓬为不上人雨篷,防水砂浆面层;屋面保温层均为100厚聚苯板,防水层为4厚SBS防水卷材。屋面保温层采用100厚膨胀聚苯板。 三、设计概况 1、上人屋面设计做法,从上之下分别为: (1)8-10厚铺地砖用3厚1:1水泥砂浆(加建筑胶)粘贴,缝宽5mm用1:1水泥砂浆(加建筑胶)勾缝; (2)25厚1:3水泥砂浆(加建筑胶)找平层; (3)石油沥青纸胎油毡隔离层; (4)聚乙烯丙纶高分组防水卷材; (5)2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6)1:6水泥焦渣找坡最薄处30厚; (7)10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2、不上人屋面设计做法,从上之下分别为: (1)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每1M见方半缝分格; (2)聚乙烯丙纶高分组防水卷材; (3)2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4)1:6水泥焦渣找坡最薄处30厚; (5)10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四、施工流程 1、上人屋面施工工艺流程: 保温层→找坡层施工→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隔离层施工→找平层施工→面层

贴砖; 2、不上人屋面工艺流程: 保温层→找坡层施工→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 五、各工艺施工方法及要求 1、保温层施工 (1)挤塑聚苯板:外观整齐,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其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及强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2)作业条件 ○1主体结构已验收,板面的吊钩、预埋环等已清除干净,凸起的砼、砂浆等已剔除磨平,对松散、开裂、起鼓等缺陷的地方已按要求处理到位。基层已干燥,经检查验收合格。 ○2穿屋面的管根部位已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屋面通风道、排烟道墙体等已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 (3)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保温层铺设→检查验收 ○2基层清理:应基层表面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 ○3铺设保温层; 铺设挤塑聚苯板时,应将板块紧靠在基层上,并应铺平垫稳,板块表面应于相邻两板的高度一致。已铺完的保温层要平整,屋面通气槽及通气孔应按附图一所示位置及做法设置,保温板铺设完成后不得在其上面行走运输小车或堆放重物。 (4)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保温材料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及强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验报告。 ○2一般项目: 板状保温材料,应紧贴基层,铺平垫稳,拼缝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板状保温材料厚度允许偏差±5%且不得大于4mm。 2、找坡层施工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焦渣:焦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得大于40mm(且不得大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方案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方案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促进企业承担保障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和落实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201X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促进企业承担保障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和落实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201X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1X年,我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为核心,以环境风险防控为重点,以全过程环境应急管理为主线,以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为抓手,全面加强环境应急体系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水平,确保我市环境安全。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预案管理,强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努力推进环境应急预案实化、简化、流程化和图解化,进一步推进风险评估基础上的预案优化工作。 一是做好新增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工作。各相关单位要根据201X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调整情况,及时督促和指导辖区内新增国控企业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和备案工作。 二是做好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督促和指导辖区内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企业及时编制或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完成情况纳入环评审批、验收和执法监督等各个环节,落实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三是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修订备案工作。根据环保部关于《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的最新要求,《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为例【内容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两种相对立的范式。尽管他们之间在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都存在着区别,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所以,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工作中,只有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并用才是科学的做法。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社会工作方法论 社会工作是是助人自助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案例,需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前,对于社工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全面的分析案主,帮助案主挖掘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即隐藏在某些表面现象后面的本质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最求真理的过程中,社工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地建立一打破一重新建立的循环中逐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真理。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工往往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失败,走入“绝境”。因此,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其中的两种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围绕这两种方法谈谈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一、概念的界定 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1。定性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出现,让大部分学者认识到“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定性研究的主旨是掌握并设法理解当事人对事件的主观意义及建构,为把握个人的主观意义及经验,就需要展现、了解并理解当事人生活的背景,从这个意义讲,定性研究可以称之为脉络、描述或解释性研究2。也就是说定性研究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有效地洞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动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硬性。定性研究希望透过被研究者的眼光去看待问1百度百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2775930.html,/view/446672.htm#5 2梁丽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义与整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1施工组织 省沾益他库存电视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作为我公司的重点项目,将选派具有优秀管理才能、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率领工作,以严谨实干的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高素质、有实力、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 4.1.1施工组织管理结构 本工程由公司总经理任工程总指挥,成立工程指挥部,设立技术方案设计组、工程施工专业组,指派设计主管、工程主管、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监督员、各子项目主管,并实行梯级责任制,对项目管理层,层层落实责任,对各级管理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工地建立“周碰头”例会,并请甲方代表参加,及时解决施工发生的问题,确保质量、工期、文明、安全等指标的实现。 4.1.2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项目经理: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个工程人员组织调配、物资材料供应、工程进度、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副经理:对工程各子项目负责。确保施工按规和设计方案进行。协调同业主、各协作单位知系。负责工程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具体实施。

技术主管:负责工程质量计划的实施和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整个工程技术把关。负责监督各项目严格按施工图纸及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各项目组组长:在项目经理、副经理直接领导下,在技术主管监管下,负责所管项目的具体实施。在施工中负责所管项目的质量控制、操作规、安全管理及施工进度。 安全管理组:建立各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开展安全文明管理活动,同时建立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文明知识教育,保证各工程人员严格按照规施工,定期不定期展开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质量管理组:建立各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领导小组,采取先进完善的质量控制评定措施,并制定严格科学的检测方法,对设备安装前及工程实施中的每个细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障各系统最终工程

环境应急管理试题与答案一

环境应急管理试题与答 案一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质量管理环境应急管理标准课程(第一套) 姓名:工作单位:考试日期:年月日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填到空格中。 每题2分,共计60分。) 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 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 A.预防为主 B. 属地管理为主 C. 政府主导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EMS审核员的能力要求的是:() A. 具有足以判断组织是否已经识别了潜在的紧急情况并针对向大 气、水体和土地的事故排放和(或)泄漏的事件,策划相关响应 措施的知识; B.具有足以判断组织是否已经识别了潜在的紧急情况并针对事故排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所造成的特定影响的事件,策划相关响应措 施的知识; C.具有环境绩效管理效果评价方面的知识,包括环境绩效参数,足以判定组织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并能够指出组织管理者存在的 问题。

D.适用时, 具有足以评价组织在试验其应急响应措施,以及紧急情况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的有效性方面的知识。 3.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专项 应急预案和()。 A.地方政府总体应急预案 B. 基层预案 C. 临时预案 D. 以上都 是 4.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期工作 不包括:( ) A.损害评估 B. 事件调查 C. 善后处置 D. 预案修订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 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 红、黄、橙、绿 C. 红、黄、绿、蓝 6.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环境事件不包括: () A.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B. 重污染天气 C. 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 D. 辐射环境污染事件 7.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以最高额度( )以下的罚款。

施工方案审核要点

施工方案审查要点 施工方案是针对某些特别重要的,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重要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编制的,如深基坑,特大构件吊装,季节性施工方案等。 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六)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因此,审查方案具有其应针对性。 1、工程概况和工程特点 该部份主要从设计要求、地理地质情况、地区气候特征、场地交通条件、合同要求等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进行归纳,特别是特殊工艺和工程重点方面要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初步的设想。审查时,应对以上方面的编写内容进行逐一核实。 2、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有: 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勘查调查得来的资料和信息,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查验收统一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及机械性能手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等。有些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方案时,采用已经作废的规范和标准,这样就不能指导施工作业。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a、施工进度计划要有合理性。工期进度计划主要审查工程进度节点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是否与建设单位的总体规划步调一致。 b、材料与设备计划应根据工程特点,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数量,现场布置以及实际的供电能力等方面考虑,是否能满足工程进度需要,满足施工现场需要。 4、施工工艺技术: ( 1)、施工参数的确定。(2)、工艺流程的正确性。 (3)、审核施工方法的合理性。(4)检查验收制度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其中,施工方法是施工方案的核心。对其审核包括以下3 个方面: a、主要施工项目选择是否正确。在实际审核中,可以发现没有因地制宜对主要项目做出甄别和选择,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通病之一,因此,主要施工项目的正确选择应是施工方案审核的首要任务。 b、施工工法是否条件允许、方法可行。 c、施工方法是否与建安成本和施工措施费保持一致施工组织设计并非只是技术文件,它也是经济文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提出的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其是否成立的判定标准之一就是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已有相应内容。因此,应注意保持两者的一致。 施工方法的本质就是工程质量。主要审查其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是否满足合同相应条款的要求。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a、组织保障:健全的组织架构、完善的管理制度、 b、技术措施的可行性、 c、应急预案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XX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将以“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为主要目标,围绕“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大气重污染应对、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化工园区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应急队伍能力标准化建设”等五方面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快提升应急队伍能力,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我市环境安全态势持续平稳。 二、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防控和应急保障工作。配合水务等部门做好备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环境监察大队负责配合)二是做好大气重污染应急工作。制订出台《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备案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应对重污染天气。(污染控制科牵头) 三是提高企业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根据省厅相关要求,逐步推进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试点工作,年底前力争有1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通过环境安全达标验收工作。(环境监察大队牵头) 四是提高重点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预警防范能力。协调配合经济开发区开展一次环境风险应急演练。(经济开发区综合执法局牵头、环境监察大队配合)

五是开展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根据省厅要求,加快制订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报请市政府批准设立独立的应急机构,落实编制和人员,力争年底前完成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验收工作,全面提升环境应急队伍能力。(人秘科牵头、环境应急管理中心配合) 三、其他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上报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认真做好突发环境事件信息零报告、饮用水源地巡查报告及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季度报告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严格落实“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监测,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的总体要求。 二是继续加强环境应急预案全过程管理。根据省厅出台的《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年版)和《省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XX年版),完成本级环保部门预案的修编和备案工作。推进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XX年底前,完成3-4家重点风险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环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对有限公司等为基础建立的7支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救援专业小分队吐故纳新,增加人员、设备配备,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同时吸纳一批长期从事化工行业的高级工程师、在化工生产一线的技术老总、在污染治理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组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库。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7个环境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题答案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1. A. 命题 2.概念?? 3.关系 4.指标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 1.状态特征 2.行为特征?? 3.年龄特征 4.意向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 1.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2.访问对象的重点 3.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4.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 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1.曲线相关 2.正相关?? 3.直线相关 4.负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 1.比较测量 2.三角测量?? 3.准则测量 4.复本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

1. F. 效度审核 2.资料校正 3.资料分类 4.信度审核??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 1.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3.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4.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 1.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适用调查对象范围广 4.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 1.自愿原则 2.知情原则 3.全面原则?? 4.法律原则 10、关于典型调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1.典型调查要求调查者正确选择典型 2.典型调查有利于直接获取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典型调查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典型的选择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11、有关分析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1.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2.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3.分析法一般包括分解和思考两个重要步骤?? 4.分析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监理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监理审核要点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部于2006年10月16日发布了《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否则,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监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要做好施工组织和方案的审查工作,项目监理机构监理人员应熟 悉和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所包括的内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5月13日以第305号公告批准、发布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该规范全面兼顾各地区、各企业不同的施工管理水平,突出重点,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根据现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编制 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及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等基本内容。

施工管理计划应包括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及其他管理计划等内容。 安全管理计划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应包括下列内容:确定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建立有管理层次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职业健康方面的资源配置;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针对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源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特殊工种的作业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计划;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并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编制安全管理计划可参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在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内编制。 二、专项施工方案 1.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下列分 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方案: (一)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点研究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点研究 摘要: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发展可以按照计 划进行,施工组织计划方案的设计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建筑施 工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性意见,本文着重讲述了建筑施工前期对施工计划的制 定以及施工过程中信息收集出现的问题,并对调整方案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施工计划;信息收集;设计方案 一、施工设计方案要注重全面性、指导性 整个房建工程的重中之重就是对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和制定,施工组织方案 它指导了整个施工项目的各项技术和组织的发展方向,也是保证工程施工的重要 手段之一,对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必须要科学合理,有明确的建筑技术和设计要求,指出各个阶段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技术,对各部分的施工单位进行合理的分配 调动,使所有施工单位和各工种配合合作,确保施工有序高效进行。 1.施工前期组织计划具有全局性 施工前期的组织计划方案要具有一定的全局性,这是为了保障后期施工高效 有序进行的前提之一,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重要的是它具有 一定的全局性,而且是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指导,施工前期组织计 划方案的制定要从施工的全局出发,对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制 定好施工方案,对人员组成、施工工种的配合与联系进行合理分配,以及施工所 需物资的调配和供应进行规划,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指导与管理工作,从而达到缩 短工期、提高质量、缩减成本的最终目标。 2.施工前期组织计划具有全面性 施工前期组织计划要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要使施工组织计划具有全面性,就 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要符合《建筑施工组 织设计规范》等相关行业规定,要从施工的全过程出发,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 节和细节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调整,尽可能详细到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 置和劳动力的分配与调整、施工器械的使用、施工物资的运输调配仓储的环节等。施工前期组织计划方案要具有全面性,就是要考虑到各个施工细节,以及施工过 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 3.施工前期组织计划具有指导性 施工前的组织计划方案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施工方案指导着房屋建筑 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也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案依据,它应该包括各个环节 的施工计划和各项技术要求,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全技术的部署,同时也 要为后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方案、资源调配提供全面的保障,是一项非常具有权 威性和管理性指导性文件。 二、对施工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 1.前期施工信息收集 对房屋建筑施工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对施工单位的资质 审查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要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技术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还要对项目所在环境的资源和能源储备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要对施工设备、 施工材料的运输做好前期准备,同时也了解到施工地区的气象环境、工程环境以 及地基环境,要做好周围居民的健康情况调查,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对居民的影 响降到最低。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新编版)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新编 版) Work summary is to summarize,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work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ffirm the achievements,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draw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新编版) 说明:本文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 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 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载后可直接打印使用。 2013年,我区在市环保局的指导下,将环境管理工作纳入环保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长效管理上狠抓落实,使年度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为预防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区在2004年就制定了《西安市灞桥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05年又再次进行了充实完善,同时又制定下发了《浐河水源地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2006年又先后制定并下发了《西安市灞桥区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处置办法》、《西安市灞桥区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并成立了《灞桥区环境应急处理指挥部》。2013年我区又从长效管理上狠抓落实,结合污染隐患排查工作制定了《西安市环保局灞桥分局关于开展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化工、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析1

浅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摘要:在现代社会调查中,为了获得更准确、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其产生之初到现在,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随着人类的进步,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理论概念与概念的量化问题,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理论概念问题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认识,是某个知识领域的概念、原理的体系。它是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理论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认识社会的最基本的方法。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概念。有些人说社会科学研究没反正,这主要就是因为对许多理论概念使用不精当。 很多社会科学研究辩论来辩论过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包括理论研究也有这种情况,根本问题就是概念不明确。科学研究的概念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概念必须清晰性。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很多东西,包括很多术语,很不清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类似的问题太多,一些文章里,领导讲话中,甚至权威讲话中也存在很多模糊概念。如果我们把社会科学作为科学来研究,就必须使概念具备清晰性。 2、概念必须有针对性。概念要针对具体的对象,不能泛指,更不能模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更应该如此。 3、概念的实证性。对严格的科学研究来说,概念还要求客观性和实证性。现在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社会科学概念模糊。科学研究需要精当,需要清晰的结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进步,就是有了量的描述,只有通过量的描述,才能使社会科学概念具备实证性。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文件

第一章工程概要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利福道周边(智慧城-柳林沿规划路)临时围墙工程 工程地点:天津市利福道周边 建设单位:天津市海河建设进展投资有限公司 质量标准:达到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工期要求:开工日期2011年03月20日 竣工日期2011年05月20日

工期61日历天 二、工程概况 利福道周边(智慧城-柳林沿规划路)临时围墙工程为南自海河东路,北至利福道,西自龙宇路路,海河雪莲南路路,8640米。 三、编制依据 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工程设计图纸 现场勘察及复测资料 现场条件及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招标文件中项目需求一览表 企业标准

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要紧施工方法 第1节施工预备 一、施工现场预备 施工场地预备 1、清除施工地界内的杂草及垃圾,若有树木在施工界线范 围内,须征得治理部门意见,在做施工部署。 2、安排项目部及各施工队进驻场地,修建施工道路,机械 设备停放场地,搭建仓库、值班房,办理建设用水、用 电等各项临时设施工作。 人员物资预备 组织施工人员和各类设备按时进场,与所需的材料如沙石、红砖、水泥等供货单位签订供应合同,确保各类材料及时供应。 外部环境预备 (1)做好与当地政府、公安、交通、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

以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联系工作,为工程顺利进行制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坚持以尊重、信任、依靠当地政府为原则,按国家法律、地点政策办事,积极主动的建立良好的往来关系。 (3)严格施工队伍治理的规范化,让职工尊重当地民风民情,提倡入乡随俗,使职工主动与当地群众搞好团结。 (4)在施工期,本着为工程建设着想的原则在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协调下积极主动地同其他承包商搞好关系,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阻碍工程施工。 (5)明确业主与承包商的关系,摆正自身位置,认真履行合同,尊重监理工程师,自觉同意和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 二、技术预备工作 (一)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组织下,集中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认真批阅图纸,将不清或不明的问题及时汇总会知业主、监理和设计人员及时解决。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范文Environmen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work plan model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积极应对,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强化应急值守与准备,科学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依据突 发环境事件处置要则,科学处置,程度地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二、点面结合,全面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工作 一是组织各区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针对重点 区域、重点领域开展检查,确保环境安全;二是推进环境风险调研,探索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三是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提升预案备案质量。 三、深化培训与演练工作 依托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丰富演练内容,创新演练手段。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远程指挥协调、单兵前端设备实操应用和突

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相结合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提升能力、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总结经验。 四、完善区域联动机制 以京津冀突发水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为契机,推 动区域联动机制建设工作,组织开展京津冀水环境安全隐患互查工作,通过检查促进三地水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治,确保京津冀区域内水环境安全。 五、围绕社会关注,抓好宣传与信息报送工作 一是抓好应急常识的宣传工作。利用“北京服务您”、“首都公共安全信息网”的应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及时发布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信息;二是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防 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常识,不断提高市民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意识。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